张大均《教育心理学》学习辅导-美育心理及其效应【圣才出品】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第2版)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美育心理)【圣才出品】
第11章美育心理11.1复习笔记一、美育心理概述1.美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1)美育的含义美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为基本内容,培养学生认识美、欣赏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2)美育心理学美育心理学是研究美育心理的学问,主要是研究美育过程中受教育者的心理活动规律和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的问题。
美育心理学既可以作为教育心理学的一部分,也可以作为心理学的一个独立的分支学科。
2.美育心理学的对象和任务(1)美育心理学的对象美育心理学以美育过程中主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发展的规律为研究对象,可概括为美育心理现象和美育心理规律。
(2)美育心理学的任务①实践任务揭示美育过程中主体的心理活动的规律,为选择美育策略、提高美育的效果提供心理学的依据,为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为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才,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②理论任务美育心理学在解决美育实践中的心理学问题的过程中,要总结各级学校、各门美育课程和有关美育活动的经验,上升为美育心理学的理论,为建立科学的美育心理学提供实践和理论的依据,为学校美育的科学化提供理论的证据。
3.美育心理学的简史美育心理学是中国心理学家自己开创的新兴学科。
(1)美育心理学是由刘兆吉教授领导一批中青年学者,于20世纪80年代初到80年代中后期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1981年,刘兆吉在中国心理学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首次提出了“美育心理学”的概念。
1983年,刘兆吉以“试论美育心理学中的几个问题”为题,公开发表了美育心理学的第一篇论文,这标志着美育心理学学科的正式诞生。
1985年,刘兆吉撰写的“美育心理”词条被收入《中国大百科伞书·教育卷》,标志着美育心理学正式得到国家承认。
(2)1987年,“美育心理研究”被列为国家教育科学“七五”规划国家级重点项目,美育心理学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第3版)章节题库(教与学的评价)【圣才出品】
第18章教与学的评价一、选择题1.能够测量学生的陈述性知识的方法是()。
A.概念图B.操作评定C.案卷分析D.观察【答案】A【解析】概念图作为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一种测评方法,能够测评学生的陈述性知识。
概念图作为评价学生认知结构的工具,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某个知识的理解,用图的方式来表现其中的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联系。
2.与教师自编测验相比,高考则是一种()成就测验。
A.效标参照B.常模参照C.标准化D.正式【答案】C【解析】标准化测验是指由专家或学者们所编制的适用于大规模范围内评定个体心理特征水平的测验。
这种测验的命题、施测、评分和解释都有一定的标准或规定。
高考是一种标准化测验。
3.下列不属于学生学习成效测评结果报告的作用是()。
A.改善教学,激发学习动机B.向外界展示学校的教育水平,为学校宣传C.向家长报告,协调家校教育D.便于管理和指导【答案】B【解析】测评结果报告有三方面的作用:(1)改善教学,激发学习动机;(2)向家长报告,协调家校教育;(3)便于管理和指导。
不包括向外界展示学校的教育水平,为学校宣传。
二、概念题1.信度答:信度是指测验的可靠性,即多次测验的分数的稳定、一致的程度。
其中包括时间上的一致和评分上的一致性。
例如,如果在三种互不相干的地方和氛围下,每次的回答都是相同的,那么这样的信息被认为是可信的。
通常,主观题的评分者信度较低,客观题的评分者信度较高。
明确评分标准,对评分人员进行培训,能提高评分者信度,增加题目数量也会提高测评的信度。
2.效度答:效度是指测量的正确性,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
例如,学生在完成一份有10个题目的加减法测验后,他做对了9个题目。
如果这个测验是有效的,那就可以推断出:随便让这个学生完成同样类型的题目,即使是测验题中没有出现过的题目,他都能做得一样的好。
效度的重要性大于信度,因为一个低效的测验,即使有很好的信度,也不能获得有用的资料。
3.测量答:测量是根据教育目标和测量的具体目标,建立测量的量度标准,据此对学生现有的行为水平进行量化描述的方法,它要回答的是“程度”的问题,是评定做出价值判断的主要依据。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第2版)章节题库(第2章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圣才出品】
第2章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一、选择题1.最早提出经典性条件反射的人是()。
A.斯金纳B.巴甫洛夫C.桑代克D.班杜拉【答案】B2.桑代克的学习理论被称为()。
A.尝试——错误说B.认知——发现理论C.联结——认知理论D.有意义接受学习论【答案】A3.斯金纳认为行为分为两类,分别是()。
A.学习行为和操作性为B.刺激行为和反应行为C.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D.操作性为和反应性为【答案】C4.个体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
这就是()。
A.刺激分化B.刺激泛化C.刺激混淆D.刺激类同【答案】B5.在一定反应后呈现厌恶刺激可以使有机体反应概率降低或终止,这是()。
A.正强化B.负强化C.惩罚D.恐惧性条件作用【答案】C6.一个原是中性的刺激与一个原来就能引起某种反应的刺激相结合,而使动物会对那个中性刺激作出反应,这就是()。
A.操作条件反射B.无条件反射C.条件反射D.经典条件反射【答案】D7.一个学会了的反应的重复将增加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这是()。
A.分配律B.准备律C.练习律D.效果律【答案】C8.奥苏伯尔认为,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是()。
A.发现学习B.接受学习C.含义学习D.机械学习【答案】B9.布鲁纳认为,学习知识的最佳方式是()。
A.发现学习B.接受学习C.有意义接受学习D.内化学习【答案】A10.提出先行组织策略的教育心理学家是()。
A.皮亚杰B.布鲁纳C.维果斯基D.奥苏伯尔【答案】D二、概念题1.UCS and UCR,CS and CR(华中师大2004研)答:即无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反应,条件刺激和条件反射。
无条件刺激是指在无条件反射过程中引起恒定反应的那些为数有限的固定的直接刺激。
如,狗看到食物就会分泌唾液,这里的食物就是无条件刺激,因为其在狗身上的功能是固有的。
由无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应就称为无条件反应。
条件刺激是指本来不能引起无条件反射,但在与无条件刺激多次同时或先后呈现后也引起反应的中性刺激。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学习辅导-规范学习【圣才出品】
第8章规范学习8.1复习笔记一、规范学习概述1.规范、规范学习的含义(1)规范的含义规范,是指对人们社会行为活动的规定,而社会行为的普遍性以及社会组织的多样性使得规范具有广泛性的特点。
规范具有广泛性,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可分为以下几类:①依据对人的行为的制约方式,可分为:道德规范、法律规范。
②依据适用范围,可分为:大型群体规范、小型群体规范。
③依据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可分为:政治规范、经济规范、社会生活规范。
④依据存在方式,可分为:成文的规范,不成文的规范。
(2)规范学习的含义规范学习,是指的是学生获得一定的规范认识,并努力将规范所确定的外在的行为要求转化为内在的行为需要,从而建构起内部的行为调节机制的过程。
规范学习的心理实质就是通过对规范的内化形成对外部行为的调节。
①规范学习的两个过程:a.通过活动不断地将现实规范据为己有的内化过程;b.通过活动不断地将已有的规范表现出来的外显过程。
②规范学习的发生:规范学习不是自发发生的,而是在社会实践中,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主体的心理变化而实现的。
③规范学习的内容:规范学习通过规范自主活动的反复实践,构建以情感为核心的知、情、行的一体化结构,形成对人、对事、对己的基本态度,从而获得参与社会生活的交往经验,包括规范的认知学习、规范的情感学习、规范的行为方式学习三方面的内容。
2.规范学习的特点和作用(1)规范学习的特点①情感性。
情感反映了规范学习的本质特征,区别于一般的知识和技能学习。
在规范学习中,情感过程渗透认知学习和行为方式学习的所有方面,没有情感,就没有规范的内化。
②约束性。
规范不仅约束学生的认知与评价,还约束学生的行为方式。
但是规范学习的约束性并不完全是强制性的,规范学习的约束性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受动性相结合的体现。
倡导性规范重在唤起个体的某种精神力量;禁止性规范重在制约个体不合理的欲望与冲动。
③延迟性。
规范学习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身心发展。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学习辅导-心理发展与教育【圣才出品】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a.随物质工具的使用而产生和发展; b.其本身的使用又促进了物质工具的发展。 ③两种心理机能 维果茨基认为,必须区分靠生物进化获得的低级心理机能,以及以精神工具为中介的高 级心理机能。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在同周围人的交往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受人类文化历史 的制约。在个体发展过程中,这两种心理机能是融合的。 (2)心理发展的本质 维果茨基认为,心理发展是指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其心理在环境与教育影响下,在低 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转化的标志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①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心理活动是随意的、主动的、由主体按预定目的自觉引起的。 ②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机能。心理活动的反映水平是概括的、抽象的。 ③高级心理结构的形成。高级心理结构是在儿童与环境互动过程中,不断调整各种心理 机能间的关系,不断增强认知结构的转换性和自调性形成的。 ④心理活动的社会文化历史制约性。随年龄增长,儿童不断社会化,逐渐成为社会的人。 ⑤心理活动的个性化。儿童心理发展最主要的是其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个性的形成是高 级心理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个性特点对个体机能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3)认知发展与教学 ①教学的含义 维果茨基提出教学有广狭义之分,包括: a.广义的教学,是指学生通过活动和交往掌握精神生产的手段,它带有自发的性质。 b.狭义的教学,是指有目的、有计划进行的一种交际形式,它影响着学生心理的发展。 ②强调活动
练习与习得经验是认知发展的必要条件,经验包括以下两类:
a.物理经验,指个体作用于物体,抽象出物体的特性;
b.逻辑—数理经验,指个体作用于物体,目的在于理解动作间相互协调的结果。
③社会经验
社会经验,是指社会的相互作用和社会信息相互交换的过程,包括社会生活、文化教育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第2版)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1-8章)【圣才出品】
第1章绪论1.1复习笔记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1.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1)教育心理学的定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教学情境中主体的各种心理活动及其交互作用的运行机制和基本规律的科学。
这一定义包含三层意思:①教育心理学要研究学校教育教学情境中的各种心理现象;②在学校教育教学情境中施教者和受教者是活动的主体、行为的承担者;③教育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揭示学校教育教学情境中主体心理活动及其交互作用的运行机制和基本规律。
(2)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特点从学科范畴看,教育心理学既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又是以教育学与心理学结合而产生的交叉学科;从学科作用看,它既是一门理论性学科,又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从学科发展来看,教育心理学还是一门交叉学科,其交叉性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且兼具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某些特征。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主体心理活动运行的机制和基本规律的科学,它主要从以下三个层面对教育教学活动主体的心理进行研究:(1)客观描述教育教学情境中主体心理活动的特点;(2)揭示主体心理活动运行的机制和规律;(3)为促进主体心理健康发展、顺利成长和成才创造条件和提供科学方法指导。
3.教育心理学的学科体系当前国内外教育心理学体系包括学习心理、品德心理、教学心理、教师心理、能力与个别差异、美育心理、体育心理、教育社会心理等内容。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教育心理学研究遵循的基本原则(1)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是指教育心理学研究要贯彻实事求是的精神,是根据教育心理现象的本来面貌来研究其本质、规律与机制,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的原则。
(2)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指在研究心理现象时应把人的心理作为一个开放的、动态的、整体的系统而加以综合考虑的原则。
只有采取系统性原则,才能更好地把握教育心理学的各种心理现象之间的本质及它们的必然联系。
(3)教育性原则教育性原则是指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过程中,所采用的实验手段与方法应能促进被试心理的良性发展的原则,这是关于人的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基本伦理道德原则。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第2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一、选择题【圣才出品】
第一部分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一、选择题1.教育心理学作为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是()。
[统考2007年研]A.1877年卡普杰列夫的《教育心理学》B.1886年霍普金斯的《教育心理学》C.1899年詹姆斯的《对教师的谈话》D.1903年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考点】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答案】D【解析】本题是对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的考查。
根据教育心理学发展历史的资料分析,1877年卡普杰列夫的《教育心理学》是世界上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但是其内容只是对与教育实践有关的心理学知识的总结,没有独立的理论体系。
1886年霍普金斯的《教育心理学》和1899年詹姆斯的《对教师的谈话》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发展史上早期代表作,但它们同样只是介绍心理学原理在教育上的应用。
1903年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首次建立了以实验为基础、以学习为中心的教育心理学体系,从而标志着教育心理学作为独立学科的建立。
2.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小学儿童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统考2007年研]A.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感,体验意志的实现B.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C.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现D.获得同一感,克服混乱感,体验忠诚的实现【考点】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答案】C【解析】本题是对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的考查。
埃里克森是美国现代著名的精神分析理论家。
他认为,个体发展是持续一生的,而不是在成年早期就结束了。
他提出了著名的心里社会性发展的八个阶段理论,认为在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个体都会面临着一个需要解决的心理社会问题,该问题引起个体新题发展的矛盾与危机。
如果个体能顺利解决每个阶段所面临的矛盾与危机,就会对个体心理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婴儿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感,体验意志的实现。
幼儿的主要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体现目的的实现。
小学儿童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现。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学习辅导 第16章~第18章【圣才出品】
第16章教学交往与课堂管理16.1复习笔记一、班级人际关系与课堂管理1.班级人际关系(1)班级人际关系的内涵班级人际关系,是指在班级中形成的,师生、生生间稳定、多维的心理关系综合体,包括以下两个维度:①正式关系与非正式关系根据交往中的组织关系划分,可分为:a.正式关系,是指在组织形式上有明确规定的,正式群体间的角色关系,如班干部与学生之间有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b.非正式关系,是指班级成员,由于某些相似性,以情感为基础形成的不被规定的,自发形成的关系,如班级成员间自发组织的业余兴趣小组。
②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根据交往者之间的角色划分,可分为:a.师生关系,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情境下,通过互动形成和发展的关系。
b.同伴关系,是指同学间在交往和互动的基础上建立起的心理关系,包括学生个体之间的关系、学生群体之间的关系以及学生群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
同伴关系的类型,包括友好型、对立型、疏远型三种。
友好的同伴关系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
③角色期待与角色意识a.角色期待,是指由于班级成员在班级中扮演的不同角色,班级对其不同的行为要求。
b.角色意识,是指班级成员明确自己在班级中,应当承担何种角色的意识。
角色意识是个体按角色期待行事的前提。
(2)班级人际关系的心理成分班级人际关系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包括以下三种心理成分:①认知因素,是班级人际关系的最显性层次。
师生交往中,包括三种认知与评价:教师对学生的群体评价和个体评价、学生对教师的认知和评价、学生之间相互的认知和评价。
②情感因素,是保证班级人际交往和谐、有效性的隐性前提,是师生、生生间特殊的内心情感体验和情感上的相互认同、接纳。
③行为因素,是班级人际关系的最直接层面,直接反映人际交往的价值取向和情感倾向,以行为方式的一致性程度作为判断交往关系亲疏的标准。
(3)班级人际关系的类型①同伴关系的作用a.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第一,学生的学业成绩与被同伴接纳和拒斥有关,学生的学业成绩越高,越有可能被同伴接纳,成绩越低,越有可能被同伴拒斥。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第2版)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谢谢观看
13.2考研真题 与强化习题详 解
14.1复习笔记
14.2考研真题 与强化习题详 解
15.1复习笔记
15.2考研真题 与强化习题详 解
16.1复习笔记
16.2考研真题 与强化习题详 解
作者介绍
精彩摘录
这是《张大均《教育心理学》(第2版)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 的精彩内容摘录。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第2版)笔 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作者介绍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目录分析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第版
心理学
心理学
笔记
教学
真题
心理
笔记
教材
教育 真题
第章
心理学
习题
教育
笔记
知识
复习
学习
内容摘要
本书特别适用于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张大均所著的《教育心理学》(第2版)的考生,也 可供各大院校学习教育心理学的师生参考。国内外经典教材详解系列是一套全面解析当前国内外各大院校权威教 科书的辅导资料。我国各大院校一般都把国内外通用的权威教科书作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参考教材, 这些教材甚至被很多考试(特别是硕士和博士入学考试)和培训项目作为指定参考书。但这些国内外优秀教材的 内容一般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课(章)后习题一般没有答案或者答案简单,这给许多读者在学习专业教材时带 来了一定的困难。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专业课,我们有针对性地编著了一套与国内外教材配套的复习资料。 作为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推荐教材,张大均著《教育心理学》(第2版)是我国高校采用较多的教育心理学权威 教材。作为这本教材的配套辅导书,本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每章的复 习笔记以《教育心理学》这一经典教材为主并结合国内其他著名的教育心理学著作对各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 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经典教材的知识精华。2.精选考研真题,巩固重难点知识。为了强化读者对重要知 识点的理解,本书精选了全国统考真题及部分名校近年的教育心理学考研真题,这些学校均以该教材作为考研参 考教材。所选考研真题基本涵盖了每章的考点和难点。3.补充典型习题,提供详尽答案。本书参考大量教育心理 学相关辅导资料,针对每章的重难点补充整理了典型题,并给出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本书的笔记整理了部分高 校老师讲授教育心理学的讲义和上课笔记,而习题解答则参考了国内外教材的配套资料和相关参考书,如有不妥, 敬请指正,在此表示感谢。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第2版)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教师心理)【圣才出品】
第12章教师心理12.1复习笔记一、教师的职业结构特点1.教师的职业活动结构(1)教师职业活动的内容结构①教育教学活动。
教育在此特指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的教育。
教学是教师活动最基本的内容。
教师教学活动的内容结构,主要表现为确定所授课程的教学目的,设计教学内容的结构体系,选用教学方法,安排与实施教学过程,并对自己教育影响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学习活动质量作出相应的评价等。
②科学研究活动。
既搞教育教学,又搞科学研究,这是现代教师的基本要求。
教师的科研活动内容主要集中在:一是对自己所教专业、学科进行理论上的研讨,进行学科基础理论研究;二是依据专业、学科的理论进行应用性研究;三是旨在解决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面临的问题,探索育人规律,进行教育科学方面的研究。
③人际交往活动。
人际交往也是教师的职业活动之一,教师的人际交往主要包括与学生的交往,与学校领导、同事的交往,与学生家长的交往等。
(2)教师职业活动的形式结构①教师职业活动的设计。
设计作为一种心智操作方式,它规定着活动的进程、方式、范畴和系统。
教师职业活动的设计,主要包括教育设计、教学设计和科研设计三个方面。
②教师职业活动的组织。
组织是根据设计而进行的系统性实施,使设计规划得以实现的活动。
组织是设计规划的具体行为表现,是按设计要求而进行的操作性活动。
教师的组织活动体现在组织自己的讲授、组织自身的课堂行为、组织学生活动和组织科学研究中的课题队伍等方面。
(3)教师职业活动的效能结构根据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和科研等活动的效果或质量,可以把教师的活动相对划分为七种效能类型(见表12-1)。
表12-1教师活动效能分类第一类教师在教育、教学和科研方面齐头并进,效果俱佳,他们既有渊博的学识,又有高尚的人格,并且才能与技能高度发展,是教育家与学科专家的统一,这类教师是学校中较理想的专家型教师,但在教师中为数不多。
第二、三类教师在学校中较多,他们都重视教学活动,而且教学质量与效果也好,但各自在教育或科研方面尚显不足。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第2版)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圣才出品】
第2章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2.1复习笔记一、科学的心理发展观1.全程发展观全程发展观的主要观点是:个体心理发展是整个生命历程中持续不断的变化过程,这个过程由若干发展阶段构成;发展是多维度、多侧面、多层次的;个体发展存在极大的可塑性;个体的发展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
(1)个体心理发展是个体生命全程发展和毕生变化的过程关注个体心理的全程发展思想是由美国心理学学家何林渥斯首次提出的。
心理全程发展观认为,发展就是在适应能力中各种与年龄有关的变化。
(2)个体心理的发展和变化过程表现出明显的年龄特征全程发展观既强调心理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同时又承认这一过程由一些具体的发展阶段所组成。
每一阶段有其特定的特征,它在前一特定阶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又为下一特定阶段打下基础。
2.全面发展观全面发展观的主要观点是:人的心理是一个有序的结构系统,心理发展往往具有整体、协调和统一的性质,是多维度、多侧面、多层次、多水平的发展。
(1)心理发展的多维性心理发展的多维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心理发展与生理发育、社会性发展共同构成人的发展,发展过程中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二是个体心理发展是多种心理活动共同发展的结果,是个体心理生活符方面协调统一的表现。
(2)心理发展是多侧面的个体的心理是由多侧面、多要素构成的系统,可以划分为智力因索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
前者是心理活动的操作、执行系统,后者是心理活动的动力、调节系统。
(3)心理发展存在不同的层次水平心理发展是个体从出生到衰亡期间,不断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其心理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旧质向新质的不断变化和完善的过程。
这个发展过程不仅是心理结构的变化,而且是心理机能的发展。
3.动态发展观动态发展观的主要观点是:人的心理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也是一个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
个体的心理发展就是在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同化和顺应的交替发生而达到一种相对平衡状态的过程。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第3版)章节题库(心理素质教育与学生心理健康)【圣才出品】
第14章心理素质教育与学生心理健康一、选择题1.心理健康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和良好的()。
A.社会适应B.社会化人格C.精神面貌D.精神状态【答案】A【解析】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答案选A。
2.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
A.积极的社会功能B.应有的责任能力C.应有的责任义务感D.道德精神面貌【答案】A【解析】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答案选A。
3.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
A.怪异观念B.强迫行为C.强迫洗手D.强迫恐惧【答案】B【解析】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
强迫思维是指反复出现在脑海里的某些不需要的或闯入性想法、怀疑或冲动等,患者知道这些是没有现实意义的,想要试图忽略、压制或用其他思想、动作来对抗它,但无法摆脱,因而焦虑和苦恼。
强迫行为往往是为了减轻强迫思维产生的焦虑而不得不采取的行动,患者明知是不合理的,但不得不做。
4.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做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想不这样做,他就会()。
A.什么事也做不下去B.痛苦不安C.感到惴惴不安D.感到极端焦虑【答案】D【解析】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
强迫思维是指反复出现在脑海里的某些不需要的或闯入性想法、怀疑或冲动等,患者知道这些是没有现实意义的,想要试图忽略、压制或用其他思想、动作来对抗它,但无法摆脱,因而焦虑和苦恼。
强迫行为往往是为了减轻强迫思维产生的焦虑而不得不采取的行动,患者明知是不合理的,但却不得不去,因为如果不做,就会感到非常焦虑。
因此选D。
5.恐怖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第2版)章节题库(第10章 心理健康教育)【圣才出品】
第10章心理健康教育一、选择题1.心理健康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和良好的()。
A.社会适应B.社会化人格C.精神面貌D.精神状态【答案】A2.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有效地发浑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
A.积极的社会功能B.应有的责任能力C.应有的责任义务感D.道德精神面貌【答案】A3.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
A.怪异观念B.强迫行为C.强迫洗手D.强迫恐惧【答案】B4.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做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想不这样做,他就会()。
A.什么事也做不下去B.痛苦不安C.感到惴惴不安D.感到极端焦虑【答案】D5.恐怖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
A.严重惧怕B.原因不明地惧怕C.非理性惧怕D.持久性地惧怕【答案】C6.在研究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外在因素时发现,奠定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习惯的基础是在()。
A.小学低年级所获得的经验B.小学中年级所获得的经验C.小学高年级所获得的经验D.从出生到五六岁在家庭中所获得的经验【答案】A二、简答题1.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答:(1)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2)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3)对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2.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
答:(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
(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
(6)小组心理辅导。
3.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
答:(1)强化法。
根据学习原理,一个行为发生后,如果紧跟着一个强化刺激,这个行为就会再一次发生。
(2)代币奖励法。
代币是一种象征性强化物,筹码、小红星、盖章的卡片、特制的塑料币等都可用来做代币。
当学生做出教师所期待的良好行为以后,就发给相当数量的代币作为强化物。
学生用代币可以换取有实际价值的奖励物或活动。
(3)行为塑造法。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学习辅导-心理素质教育与学生心理健康【圣才出品】
第14章心理素质教育与学生心理健康14.1复习笔记一、概述1.心理素质及其教育(1)心理素质的含义及其理论依据①心理素质的含义心理素质,是指以生理条件为基础的,将外在获得的刺激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内在的,具有基础、衍生、发展和自组织功能的,并与人的精神活动和实践活动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
②理论依据a.现代心理科学关于人的心理品质形成和发展的有关论述;b.对我国心理学家关于心理素质的观点的综合分析和借鉴;c.对现代素质含义的思考和探讨。
(2)心理素质的结构①认知品质认知品质是心理素质结构最基本的成分,是指人在认知客观事物的活动过程中,直接参与具体操作的认知特性。
人的认知过程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a.对现实世界的信息反映,集中表现为对问题的知觉和分析;b.对信息的加工,以创造出新的信息,集中表现为提出问题解决办法;c.信息加工的行为延伸,集中表现为解决问题方案的具体实施。
人的认知监控始终伴随上述三种认知活动,能够评估、监控对认知活动中的反映、创造和实践,是认知活动中相对独立的一个环节。
②个性品质个性品质是心理素质的核心成分,是指人在对待客观事物的活动过程中的个性心理表现,虽不直接参与对客观事物认知的具体操作,但具有动力和调节机能。
它是个体形成的独特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特征。
个性品质主要由个性的动力特征因素、意志特征因素、情绪特征因素和自我特征因素所构成,具体表现为进取心、成就动机、乐观倾向、责任感等因素。
③适应性适应性是心理素质结构中最具衍生功能的因素,是指通过与社会生活环境的交互作用,适应社会环境,调节内在心理过程所表现出来的习惯性行为倾向。
适应性主要表现为:a.对外在社会环境的学习、应对和防御等适应过程;b.对自己内在心理过程的控制、理解和调适等适应过程。
在个社会适应过程中,个体的适应性可分为自我定向适应性和社会定向适应性两个方面。
如享受孤独是自我定向适应性,积极参与社交团体是社会定向适应性。
(3)心理素质教育①学校心理素质教育学校心理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全心理素质的教育活动,具有全面性和全体性、活动性和互动性、主体性和发展性等相协调的特性。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学习辅导 第13章~第15章【圣才出品】
第13章教师心理13.1复习笔记一、教师职业发展与职业心理素质1.教师职业特点教师职业的劳动对象是发展中的人,劳动产品是按一定规格培养的人。
同时,教师是一种专门职业,与其他职业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教师职业的规范性教师职业规范性包括两方面的要求:①就职业道德规范来看,与其他职业相比,人们对教师的道德要求更高。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自古以来我国教师的基本操守,也是社会评定、衡量教师的重要依据之一。
②就教师制度规范来说,教师制度规范统整着教师的行为,主要受国家的教育制度及由此衍生的各种制度、法规等制约。
教育制度规范规定了教师职业的义务、教学内容及教育目的等,并制订了与之相应的一套考评体系。
(2)教师职业的复杂性和创造性①教师职业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教师的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
②教师职业的创造性则体现在其工作方式和方法的灵活性。
教师在面对不同的工作对象,即学生时,要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时而异。
(3)教师职业的专门化①有专门的专业标准:从业人员要接受专业培训,要有严格、持续的学习经历,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术。
②有系统的教师专业教育:职前、入职和在职教育三个环节。
其中,在职培训时间最长,伴随教师职业生涯的整个历程,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
③有系统的教师专业发展水平评价体系:a.内容,指教师专业发展包括的教育理念、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等;b.程度,指教师专业发展所达到的层次。
(4)教师职业的自我发展性教师职业的自我发展性,是指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其人生价值和生存意义能够得到实现。
教师的自我实现与其教书育人的任务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可以实现教学相长。
①课堂,是主动发展的最佳场所,教师的责任与挑战为教师提供了发展的外部条件。
②日常教学任务,是教师解决问题的实践,是教师创造性、灵感和智慧的展现和提升。
2.教师的职业发展(1)教师职业发展的阶段教师职业发展的一般过程:职前培训—入职适应—职中发展—退出职业。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第2版)章节题库(第12章 教师心理)【圣才出品】
第12章教师心理一、选择题1.以下不属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是()。
A.教学认知能力B.教学操作能力C.自我反省能力D.教学监控能力【答案】C2.教师知识结构的核心是教师的()。
A.相关学科知识B.教育学知识C.心理学知识D.专业知识【答案】D3.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主要标志是能否自觉地关注()。
A.生存B.情境C.教材D.学生【答案】D4.教师是学生集体的领导者,是纪律的监督、维持者,所以说教师可以担当起()。
A.育人的角色B.研究的角色C.代理的角色D.管理的角色【答案】D5.教师对自己完成教学任务能力的自我评价与判断称为()。
A.教师的教学效能感B.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C.教师的自我强化能力D.教师的自我校正能力【答案】A6.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真正提高的重要标志是()。
A.教学监控的敏感性增强B.教学监控的迁移性增强C.教学监控由他控到自控D.教学监控达到自动化【答案】B二、概念题1.教师的威信答:教师威信指教师个人或组织改变、控制人们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力。
分为以下两个方面:教师的职权威信和教师的人格威信。
教师的职权威信指伴随其地位、职权而来的威信。
社会心理学家沃勒指出,教师受组织委派,具有法定职权的影响力。
如按照国家的教育法规、教育方针、教学计划等组织教学和教育工作。
教师的人格威信主要取决于教师的个性品质,包括政治、思想、道德、需要、动机、目标、个性、气质、活动效率及其相应的能力和知识、行为方式等。
2.教学监控能力答:教学监控能力是教师教学能力结构中的高级形式,指教师为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教学监控能力是可以提高的,它在发展过程中具有三个特点:从他控到自控;敏感性逐渐增强;迁移性逐渐提高。
3.教师角色答:教师角色是教师在教育情景中所特有的心理与行为方式。
它确定了社会对教师职能和地位的期望与要求。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第3版)章节题库(学生心理差异与因材施教)【圣才出品】
第15章学生心理差异与因材施教一、选择题1.有的人判断客观事物时容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这种认知方式属于()。
A.场依存型B.场独立型C.冲动型D.沉思型【答案】A【解析】场依存型是指基本上倾向于依赖外在的参照(身外的客观事物)的一种认知风格。
它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大。
2.面向差异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
A.个别化教学系统B.自学辅导教学方法C.分层教学D.以计算机为基础的教学【答案】ABCD【解析】个别化教学系统是由凯勒及其同事提出的,目的是避免单一的演讲式教学和代办的时间安排,允许学生学习时在保证对教材真正掌握的前提下按照适合自己的速度前进;自学辅导教学方法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科院心理所卢仲衡等人提出的以中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分层教学是指学习在一个年级内的某些学科上开设几种不同层次的课程,供学生选修;以计算机为基础的教学包括计算机辅助教学和多媒体计算机教学。
上述四种教学方法都是面向学生差异的教学,因此选ABCD。
二、概念题1.个体心理差异答:个体心理差异又称个别心理差异,是指个体在遗传素质基础上,在与社会文化环境互动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基础性、稳定性、持续性、独特性等心理特点。
个体心理差异集中表现为两方面:①认知差异,又包括认知水平、认知类型、认知结构、认知过程等方面的差异;②人格差异,又包括人格倾向性、人格特征等方面的差异。
影响个体心理差异的因素包括:生理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等多个方面。
2.计算机辅助教学答:计算机辅助教学是将程序教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同现代电子计算机系统结合起来的一种个别化教学形式。
它是学生通过与计算机系统相连的终端设备,与计算机系统一系列的教学程序相互作用,从计算机系统中的这些教学程序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计算机辅助教学有七个模式:①个别指导模式;②操练与练习模式;③对话模式;④模拟模式;⑤游戏模式;⑥问题解决模式;⑦发现式学习模式等。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第3版)章节题库(绪 论)【圣才出品】
第1章绪论一、选择题1.1903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一书,奠定了西方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并支撑西方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研究长达50年之久。
这本书的作者是()。
A.华生B.斯金纳C.桑代克D.杜威【答案】C【解析】1903年,桑代克撰写的《教育心理学》的正式出版,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诞生,该书被誉为教育心理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备受教育心理学家的推崇。
2.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诞生于()。
A.19世纪末20世纪初B.20世纪中期C.20世纪20年代D.20世纪30年代【答案】A【解析】教育心理学以桑代克于1903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为标志而成为一门独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3.1868年出版的《人是教育的对象》一书,对当时心理学的发展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总结,由此,该书作者被称为“俄国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该作者是俄国教育家()。
A.乌申斯基B.卡普列杰夫C.巴甫洛夫D.维果茨基【答案】A【解析】乌申斯基是俄国著名的教育家,俄国教育学体系的创立者和教科书编写者。
他指出,教育学理论应当是根据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哲学、历史和其他科学知识做出的教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因此他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4.主张把教育心理学当作一门独立学科的分支进行研究,并提出了“文化发展论”和“内化论”的学者是()。
A.乌申斯基B.卡普列杰夫C.巴甫洛夫D.维果茨基【答案】D【解析】维果茨基提出了“社会历史理论”“内化学说”以及“最近发展区”。
“社会历史理论”强调社会文化历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尤其是强调活动和社会交往在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发展中的作用。
他认为,高级的心理机能来源于外部动作的内化,这种内化不仅通过教学,也通过日常生活、游戏和劳动等来实现。
另一方面,内在的智力动作也外化为实际动作,使主观见之于客观。
内化和外化的桥梁便是人的活动。
5.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认为教师只是一个“方便学习的人”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是()。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第3版)章节题库(学习动机)【圣才出品】
第5章学习动机一、选择题1.在下列各种学习动机中属于内在动机的是()。
A.获得解答B.获得高分C.获得老师表扬D.获得好名次【答案】A【解析】内部动机是指人们对学习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内部动机的满足在活动之内,不在活动之外。
它不需要外界的诱因、奖惩来使行动指向目标,因为行动本身就是一种动力。
获得解答是出于自身的兴趣所引起,而获得高分、老师表扬和好名次都是由外部原因引起的。
2.激发、维持和指引个体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力称为()。
A.学习需要B.学习期待C.学习动机D.学习态度【答案】C【解析】学习动机是动机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
根据动机的概念,可以把学习动机定义为引起和维持个体进行学习活动,并使活动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以满足某种学习需要的一种内部心理状态。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习行为的原因和内部动力。
3.根据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可把学习动机分为()。
A.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B.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C.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D.高尚的动机和低级的动机【答案】D【解析】根据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可以分为高尚的与低级的动机。
高尚的学习动机的核心是利他主义,学生把当前的学习同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联系在一起。
低级的学习动机的核心是利己的、自我中心的,学习动机只来源于自己眼前的利益。
4.有人把学业失败的原因说成努力不够,这种归因属于()。
A.内部稳定性的归因B.外部而不稳定的归因C.外部而稳定性的归因D.内部而不稳定的归因【答案】D【解析】韦纳的归因理论认为,人们通常将自己行为结果的成败归为以下六种原因:能力强弱、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况和其他(除前五种因素外的外部影响因素,如别人的帮助、教师的教学水平、评分是否公正等)。
这六种因素又分别纳入原因来源、稳定性和可控性三个维度。
其中将能力高低归因于稳定的、内在的、不可控的,将努力程度归因于不稳定的、内在的、可控的。
5.与学习活动本身相联系的学习动机属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7章美育心理及其效应
17.1复习笔记
一、概述
1.美育心理的基本概念
(1)美育
美育,是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各种美的事物,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审美心理,提高学生认识、欣赏、表现和创造美的能力的特殊教育活动。
(2)美育心理与美育心理学
美育心理是美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主体在审美或美育活动中的心理特征及规律的总称。
美育心理学是研究美育心理的学问,是研究美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理活动的规律及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的科学。
(3)美育和美育心理的关系
美育心理的研究必须以美育活动为前提,而美育功能的发挥又必须通过美育心理效应起作用。
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各自又有着不可被替代的地位。
①二者的联系
a.美育心理研究不能离开美育实践活动;
b.美育心理的研究要符合美育或教学审美活动的需要,并与美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
c.美育心理的研究有助于揭示美育的本质、规律和作用机制;
d.美育心理的研究需要分析各种审美心理现象,阐述师生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
②二者的区别
a.美育研究更着重于美育的基本原理、原则、方法和作用等问题的探讨;
b.美育心理研究更强调主体心理活动的过程和规律、美育效应发生的心理机制等。
2.美育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1)美育心理思想源远流长
①美育心理思想与美育思想同时诞生,但古代多强调美育为伦理道德服务的功能,如孔孟提出了具有美育思想性质的诗教、乐教理论,强调了诗和乐的教化作用。
②美育具有培养人的审美能力、促进人的审美心理结构形成的独特功用,如《三百千》本身的音乐美与节奏美。
近代教育家王国维和蔡元培是最早认识到这一点的教育家。
(2)美育心理学的创立和发展
①长期以来,美育未受到足够的重视,20世纪80年代前出版的教育心理学书籍都没有美育心理学的内容。
②1983年,刘兆吉撰写了美育心理学的第一篇论文《试论美育心理学中的几个问题》,标志着美育心理学的诞生。
③1985年,刘兆吉撰写的“美育心理”词条标志着美育心理学正式得到国家承认。
④1989年,美育心理学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⑤刘兆吉的《美育心理学》《美育心理研究》相继出版,美育心理学学科体系初步确立。
3.美育心理学的意义
(1)理论价值
①对丰富和发展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促进心理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②有助于揭示美育的本质、规律和作用机制,为美育研究和发展提供指导和启示。
(2)实践意义
①为美育和教学审美实践活动提供心理学依据和方法指导,促进学校美育的科学化;
②为美育工作提供了实践依据,使美育活动的开展更有效,有利于提高美育效应。
二、美育心理活动与美育心理效应
1.审美心理结构及其发展
(1)审美心理结构
个体的审美心理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①审美心理状态
审美心理状态,是指个体从接受审美刺激到产生审美认知、情感体验等心理反应,依赖的特定心理准备状态。
构成审美心理状态的主要因素包括:
a.审美注意。
审美注意就是在审美过程中,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审美主体被审美对象所吸引并专注于审美对象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
审美注意的产生完全指向于审美对象的审美特征,表现出主体的选择性和主动性特点。
b.审美期待。
审美期待,是指审美主体在审美注意状态下产生的主观上希望审美对象出现或审美活动发生的一种心理状态,是精神上对美好事物的渴求。
审美期待是积极而富有活力的,具有非功利性。
c.审美态度。
审美态度,是审美主体从对客观对象的实用功利性的关注或理性认识转变为对对象的感性特征进行直观把握,从而体味其蕴含的情调、韵味和精神的一种观照态度。
它是审美注意和审美期待的有机结合。
其出现标志着从日常心理活动向审美心理活动的过渡。
②审美认知过程
审美认知过程,是个体审美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一系列信息加工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审美感知
第一,审美感觉,是人对审美对象的单个属性的直接反映,是审美心理活动的初始环节。
第二,审美知觉,是对审美对象整体属性的直接反映,是对审美感觉信息的整合和解释。
b.审美记忆
第一,形象记忆,保持的是事物的感性特征,具有鲜明的直观性。
第二,情绪记忆,是以体验过的情绪情感为内容的记忆,对人有激励作用。
c.审美联想与想象
第一,审美联想,主要指由一种审美对象的刺激而联想到另一事物的审美心理活动,包括相似联想、空间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等。
第二,审美想象,是通过对审美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的审美形象的过程,包括再造性审美想象和创造性审美想象。
d.审美理解与评价
第一,审美理解,是对审美对象的意味、内容以及象征意义的整体把握,包括表层理解和深层理解两个层次。
第二,审美评价,是主体对审美对象的外在表现形式和思想内涵等审美属性所做的理性判断。
不同的审美活动,审美评价有不同表现。
③审美情感体验
审美情感体验,又称美感体验,是指个体在审美过程中形成的、与审美认知过程密切相连的、个体对外部事物是否满足审美需要的心理体验。
a.审美情感的特点
第一,从本质上看,审美情感首先是一种愉悦的体验。
第二,审美情感还是一种带有倾向性的体验,这种倾向性表现为对事物的肯定或否定,以及是否符合社会的审美标准而产生的审美体验。
b.审美情感的类型
根据引发审美情感的对象的性质不同,审美情感可分为:
第一,材料情感,是指由审美对象的物质材料所具有的物理特性激发的情感。
第二,形式情感,是由审美对象的形式结构所唤起的情感体验。
第三,内容情感,是把握审美对象的内在思想后,产生的深沉、持久的情感体验。
④审美个性心理
审美个性心理,是指个体在审美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对审美对象的稳定倾向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审美个性心理,具有独特性和稳定性,能体现个人的艺术风格,是审美心理结构的核心。
它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a.审美心理倾向,使个体倾向美和回避丑,包括:
第一,审美需要,是个体对审美活动的内在情感欲望和要求,表现为把握和感受审美对象的形式、结构、秩序和规律的强烈愿望。
第二,审美兴趣,是个体追求、向往、积极理解和评价美的倾向性。
第三,审美价值观,是个体根据审美需要,评价事物美丑的观念系统,是个体审美心理倾向的核心,具有规范性、导向性的特点。
b.审美心理特征,主要包括:
第一,审美性格类型,分为主观欣赏型、客观欣赏型、联想欣赏型、性格欣赏型。
第二,审美能力,是主体发现、感受、欣赏和评价事物或现象所必需的心理能力。
(2)审美心理的形成和发展
个体审美心理的发展,既有量的积累,又有质的变化,表现出年龄特征与个别差异的统一。
其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阶段:
①审美心理的萌芽期
个体审美心理萌芽于婴儿期,并表现出一定的倾向性,即对鲜艳的颜色、和谐的声音、规则的形状等简单形式美具有积极的定向反射或初步的感知倾向,表现为一种本能或潜能。
这时,美感来源于生理快感。
②审美心理的发展期
a.进入幼儿期,个体在简单的绘画、音乐、舞蹈和手工等活动中,明显感到与生理快感不同的审美快感。
b.到小学阶段,随学习活动的不断丰富,儿童的感知、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逐步提高,能有意识地表达思想情感并加入感情色彩,开始主动地欣赏美,具备了初步的审美欣赏能力和一定程度的审美表现甚至创造能力。
c.但这一时期的儿童多结合自身的经验来感知、欣赏和表现美,还不能理解高深的艺术语言和抽象的艺术符号。
③审美意识的形成期
到少年时代,个体知识范围的扩大、思维和想象能力的提高,情感的丰富和性的成熟,导致个体的审美心理结构有飞速的发展,初步形成了包括审美感受、审美评价、审美欲望和审美理想在内的审美意识。
其审美心理的发展表现出以下特点:
a.审美范围日益扩大;
b.审美评价的形成;
c.审美感受增强。
④审美鉴赏能力的提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