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 Norman(诺曼)谈无需设计师的设计
user experience (ux) models的经典文献
user experience (ux) models的经典文献以下是一些关于用户体验(UX)模型的经典文献:
1. 《The Design of Everyday Things》- 唐·诺曼(Don Norman)。
这本书是用户体验领域的经典之作,作者详细探讨了产品设计中的各种问题,并提出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2. 《About Face: The Essentials of Interaction Design》- 艾伦·库珀(Alan Cooper)。
这本书介绍了交互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于想要深入了解用户体验设计的人来说是一本必读之作。
3. 《Don't Make Me Think, Revisited: A Common Sense Approach to Web Usability》- 史蒂夫·克鲁格(Steve Krug)。
这本书强调了简化网站设计和提高用户体验的重要性,并提供了许多实用的建议和技巧。
4. 《The Elements of User Experience: User-Centered Design for the Web and Beyond》- 杰西·詹姆斯·加勒特(Jesse James Garrett)。
这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用户中心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包括信息架构、交互设计、视觉设计等方面。
这些文献都对用户体验设计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为设计师们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和灵感。
无论是初学者还是有经验的设计师,都可以从这些经典著作中获益匪浅。
《设计心理学》唐纳德·诺曼_20141225
易用性和可理解性为侧重点。
最后的最后
请你重新观察身边的事物,或许你会改变以往对他们的看法。
PPT制作:HYDRO
完
1,错误的责怪自己
说明书上写了这个按钮是“返回”功能 。 我却总把这个键当成“输入”按下去。
当发生这样的状况时,我们通常只会责怪自己粗心 。
CASIO 电子词典为例,我总把“电源”当“撤销”按 因为设置电源的位置是电脑键盘的ESC位置。
人人都会出错,又经常由于操作任务过于简单,觉得只能怪自己笨手笨脚。 从而 隐藏了设计中的缺陷。
限制因素能决定人的行为。
4: 预设用途
很明显的,左边的门是推,右边的门是拉。
预设用途为用户提供了操作上的明显线索。
如
平板是用来推的 旋钮是用来转的 ......
若预设用途在设计中得到合理利用,
用户就能一看便知如何操作,无须借助任何图解,标志和说明。
强调
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设计应以用户的需求和利益为基础, 以产品的
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你就错了。
实际上,温度调节装置仅仅起到一个开关作用。制冷装置要 么全开,要么全关,当达到你设定的温度值便会自动关闭。
这种对事物形成的自我解释----被称之为“心理模型”(粗糙的)
若产品设计产生了错误的心理模型,会导致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受挫。
4,找错怪罪对象
每次我电脑一连到图书馆电脑就突然重启。
你 蹩脚的设计
的错,造成的。任源自带来不必要麻烦的东西都被冠以“诺曼”这个名字。
诺曼门
诺曼开关
诺曼淋浴
......
世上有太多的东西在设计、制作过程中根本就没有考虑或毫不在乎用户的需要。
设计应是?
设计实际是一个交流, 设计人员必须深入了解其交流对象。
设计理念和设计思路的书籍
设计理念和设计思路的书籍设计理念和设计思路的书籍是帮助设计师们提高设计水平和思维能力的重要工具。
下面是一些关于设计理念和设计思路的书籍,旨在帮助设计师们更好地理解设计的本质和实践。
1.《设计的心理学》- 唐纳德·诺曼(Donald Norman)这本书教会设计师们如何理解用户的心理需求,并以此为基础开展设计工作。
它阐释了设计和心理学的关系,帮助设计师们更好地将用户需求融入设计中。
2.《设计心理学:为什么我们喜欢(或不喜欢)某些事物》- 贝弗利·德韦德(Beverly Dweck)该书通过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人们对设计的反应和偏好,为设计师们提供了在设计中利用心理学原理的思路和方法。
3.《设计中的思维》- 史蒂夫·约许(Steve Jobs)这本书是苹果公司的创始人史蒂夫·约布斯的传记,通过描述约布斯的思维方式和创新理念,帮助读者了解设计师如何运用创造性思维推动设计工作。
4.《设计心理学:用户中心的设计》- 约翰·卡罗尔(John Carroll)该书介绍了设计过程中用户中心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帮助设计师们更好地理解和满足用户需求。
5.《思维导图:自由发挥头脑潜力的工具》- 托尼·布赖林(Tony Buzan)这本书介绍了思维导图的概念和应用,通过图形和文字的组织,帮助设计师们更好地整理和展现思考过程,促进创意和发现新的设计思路。
6.《设计的感官之旅》- 约翰·海珀(John Heskett)该书通过对设计的感官体验进行探讨,帮助设计师们更好地理解设计对于人们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影响,从而提高设计的品质和吸引力。
7.《设计的语言》- 莱思·拜尔斯(Lesley Bremness)这本书介绍了设计的语言和元素,如线条、形状、颜色、材质等,帮助设计师们更好地运用这些元素创作出美观、有吸引力的设计作品。
以上是一些关于设计理念和设计思路的书籍,它们可以帮助设计师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设计原则和方法,提高设计的质量和创造力。
以人为核心的设计 设计师名言
以人为核心的设计的设计师名言以人为核心的设计是设计界广泛推崇的理念,它强调在设计过程中始终以人的需求、体验和感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下是一些设计师关于以人为核心的设计的名言:1.“设计是一种语言,它能为任何人、任何地点和任何事物带来美好和意义。
”——保罗·兰德(Paul Rand)2.这句名言虽然未直接提到“人”,但强调了设计的普遍性和沟通性,意味着好的设计应当能够触动人的心灵,为人们带来价值和愉悦。
3.“设计的目的是创造一种更加人性化、更加合理的存在方式。
”——迪特·拉姆斯(Dieter Rams)4.拉姆斯的这句话直接点明了设计的核心目标——人性化。
设计不仅要美观,更要实用、易懂,符合人的使用习惯和心理预期。
5.“以人为本的设计不仅仅意味着满足人的需求;它意味着理解人的需求。
”——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6.乔布斯强调了理解人的需求在以人为本的设计中的重要性。
只有深入理解用户,才能创造出真正符合他们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7.“以人为本的设计,就是在每一次设计时都从用户的角度出发。
”——唐纳德·诺曼(Donald Norman)8.诺曼是用户体验设计的先驱之一,他强调了始终从用户角度出发的重要性。
这意味着设计师需要不断地换位思考,站在用户的角度去体验和评估设计。
9.“设计就是解决问题。
在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思维中,产品应当是解决问题的方案并由人驱动,其次才是方案驱动的设计。
”——布鲁斯·马(Bruce Mau)10.马强调了设计作为解决问题的手段,并且这种解决方案应当是由人的需求驱动的,而不是单纯由技术或创意驱动。
11.“以人为本的设计关注的是人类行为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而不是简单地追求用户界面的美观。
”——艾伦·库珀(Alan Cooper)12.库珀是交互设计的先驱之一,他提醒我们以人为本的设计不应仅仅停留在表面上的美观,而应深入考虑人的行为和心理。
创新思维的培养:推荐五本拓展思维的好书
创新思维的培养:推荐五本拓展思维的好书引言创新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之一,它不仅能够为个人和组织带来竞争优势,也是解决社会问题和推动进步的重要手段。
然而,创新思维并非天生具备,它需要培养和锻炼。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需要更加开放、多元化的思维方式来面对日益复杂的挑战。
本文将推荐五本拓展思维的好书,帮助读者培养创新思维,拓宽视野,开阔思路,进而在个人和职业生活中取得更好的成果。
拓展创新思维的好书H1 《发散思维大讲堂》《发散思维大讲堂》是美国思维导图专家托尼·布赖顿(Tony Buzan)的作品,它以图表、练习和案例的形式全面介绍了发散思维的原理和方法。
H2 什么是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指从一个问题或主题出发,通过关联、推理和扩展等思维方式,生成多个可能的解决方案或创意的思维方式。
它相对于收敛思维,更加开放、自由,能够帮助我们打破固有思维模式,寻找创新的机会和解决问题的新路径。
H2 这本书如何帮助培养创新思维?《发散思维大讲堂》首先系统地介绍了发散思维的原理和方法,包括思维导图、联想、扩展等技巧,通过大量的示例和操作指导帮助读者掌握这些技巧。
此外,书中还提供了一些实际案例和练习,帮助读者在实践中巩固所学,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可以系统地了解和学习发散思维,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H1 《思考,快与慢》《思考,快与慢》是诺贝尔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的经典之作,讲述了人类思维的两种模式:快思考和慢思考,以及它们对我们的决策和创新能力的影响。
H2 快思考与慢思考的区别是什么?快思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思维方式,它快速、直觉且容易受到情绪和刻板印象的影响。
而慢思考则是经过深思熟虑、理性思考的过程,它更加准确、全面,能够帮助我们避免错误的判断和决策。
H2 这本书如何帮助培养创新思维?《思考,快与慢》通过丰富的实证研究和案例,揭示了快思考和慢思考在决策和创新中的作用。
用户体验行业报告
用户体验行业报告用户体验(User Experience, UX)是指用户在使用产品或服务时所感受到的一切,包括情感、情绪、态度、信任等。
用户体验行业报告则是对用户体验行业发展状况、趋势、挑战等方面的分析和总结。
本文将从用户体验行业的发展历程、现状和未来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用户体验行业的发展历程。
用户体验作为一个独立的行业,其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
那个时候,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开始关注用户在使用软件和网站时的体验。
1995年,唐·诺曼(Don Norman)在他的著作《The Design of Everyday Things》中首次提出了“用户体验”这个概念,为用户体验行业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用户体验行业得到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移动应用的普及使得用户体验设计变得更加重要,用户对于产品的体验要求也越来越高。
同时,互联网公司开始重视用户体验,纷纷成立用户体验部门,加大对用户体验设计的投入。
这些都推动了用户体验行业的发展。
二、用户体验行业的现状。
1. 行业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用户体验行业的规模不断扩大。
据统计,全球用户体验行业的市场规模已经超过1000亿美元。
各种类型的公司都在加大对用户体验设计的投入,这使得用户体验行业成为了一个快速增长的行业。
2. 人才需求旺盛。
随着用户体验行业的发展,对于用户体验设计师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优秀的用户体验设计师成为了各大互联网公司的抢手货,薪酬也随之水涨船高。
同时,用户体验行业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这也使得行业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
3. 技术创新驱动发展。
用户体验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持。
随着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用户体验行业也在不断进行创新。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使得用户体验可以更加个性化,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也为用户体验设计带来了更多可能性。
诺曼情感化设计英文原版
诺曼情感化设计英文原版English:"Norman's emotional design, as conceptualized by Don Norman in his book 'Emotional Design: Why We Love (or Hate) Everyday Things,' revolves around the idea that successful design is not only about functionality but also about evoking emotional responses from users. According to Norman, there are three levels of emotional design: visceral, behavioral, and reflective. The visceral level deals with immediate, instinctive reactions to a design's sensory aspects, such as its appearance and feel. The behavioral level focuses on the usability and functionality of a design, how well it performs its intended task, and how easily it can be interacted with. Finally, the reflective level delves into the meaning and significance behind a design, including the memories, associations, and cultural context it evokes. Norman argues that emotional design can significantly impact user experience and can influence users' perceptions, attitudes, and behaviors towards products or systems. By understanding and harnessing the power of emotional design, designers can create more engaging, memorable, and meaningfulexperiences for users, ultimately fostering stronger connections and brand loyalty."中文翻译:"诺曼的情感化设计,由唐·诺曼在他的著作《情感化设计:为什么我们喜爱(或厌恶)日常物品》中构思,围绕着一个观念:成功的设计不仅关乎功能性,还涉及到引发用户情感反应的能力。
写给大家看的ui设计师书籍
写给大家看的ui设计师书籍UI设计师是当今互联网领域中非常重要的职业之一。
UI设计师需要具备创造力、良好的视觉感知能力以及对用户体验的深刻理解。
如果您正在成为一名UI设计师,那么以下这些书籍将会对您产生很大的帮助。
1. 《设计心理学》(Don Norman)这是一本非常经典的书籍,旨在帮助读者理解“设计心理学”这一概念。
作者Don Norman是一位拥有数十年设计经验的专家。
他在这本书中详细解释了人类感知与认知的原理,以及如何将这些原理应用到设计中,从而提高用户体验。
2. 《设计师的思考方式》(Bryan Lawson)这本书探讨了设计师如何思考,并提供了一些有用的提示和技巧。
作者Bryan Lawson是一位建筑师和教育家,他在这本书中分享了他的经验和见解,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设计思维的本质。
3. 《设计的艺术》(Paul Rand)这是一本经典的设计书籍,作者Paul Rand是一位著名的设计师。
在这本书中,他介绍了一些关于设计的基本原则,如比例、空间、对比、颜色等等。
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图形设计,还适用于UI设计。
4. 《Web设计之道》(Jeffrey Zeldman)这本书是一本关于Web设计的经典之作。
作者Jeffrey Zeldman 是一位网页设计师和作者,他在这本书中详细解释了Web设计的核心原则和技术。
这本书不仅适用于Web设计师,也适用于UI设计师。
5. 《用户体验的要素》(Jesse James Garrett)这本书详细介绍了用户体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作者Jesse James Garrett是一位著名的用户体验设计师,他在这本书中解释了如何创建一个优秀的用户体验,并提供了实用的建议和案例。
以上这些书籍都是非常值得阅读的,它们将为您成为一名优秀的UI设计师提供帮助和启示。
产品设计必读书目
产品设计必读书目1 《人机交互之心理学与设计》(Don Norman著) - 这本书详细介绍了设计师在面对复杂的产品设计以及如何更好地创造出智能、易用和舒适性的产品时,应该如何考虑和提供一种人性化的解决方案。
作者是著名的心理学家和“用户体验之父”Don Norman。
2 《设计心理学》(Paul Ekman著) - 这本书探究了人类情感、行为及其意义,并通过这种理解来设计更好的产品。
对于那些想要了解更多关于情感设计以及如何应用它来创建更令人满意的产品的设计师来说,这本书是不可或缺的。
3 《看不见的城市》(Italo Calvino著) - 这是一本小说,但是它通过描述复杂城市的建造,可以激发设计师思考如何设计更好更有效的产品,从一个更广阔的视角来看待设计问题。
4 《人类简史》(Yuval Harari著) - 这本书详细描述了人类历史的进化过程,为设计师提供了更深入的了解人类需求和行为模式的视角。
这对于那些想要了解用户和他们的需求的设计师来说非常有帮助。
5 《用户故事地图》(Jeff Patton著) - 这本书介绍了如何制定和使用用户故事地图,以更好地理解用户需求、建立产品策略和优化用户体验。
对于那些想要更好地与客户沟通并创建更值得信赖的产品的设计师来说是必读的。
6 《设计思维》(Tim Brown著) - 这本书探讨了如何运用设计思维方法解决复杂问题,提出了在产品开发中应该使用的一些基本原则。
对于那些想要学习如何更灵活地思考和快速适应不同设计流程和环境的设计师是非常有价值的。
7 《交互设计之路》(Dan Saffer著) - 这本书详细介绍了交互设计的基础知识和方法,包括设计流程、用户研究、原型设计、测试和评估等方面。
对于那些想要学习如何将用户体验纳入设计思维的设计师是必读的。
8 《设计中的设计》(Kenya Hara著) - 这本书展示了设计与日本文化的密切关系,并探究了设计的哲学、语言、形状和观念。
设计的悖论读后感
设计的悖论读后感设计的悖论读后感《设计的悖论》是一本由唐纳德·诺曼(Donald A. Norman)所著的经典著作,在设计和用户体验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
这本书以独到的观点和深度的研究,揭示了设计中存在的悖论,并提出了如何应对这些悖论的方法。
《设计的悖论》首先讨论了设计的本质和目标。
诺曼指出,设计应该是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期望,而不仅仅是为了追求外观和创新。
他强调了“人本设计”的重要性,即将用户放在设计的中心,关注他们的行为和体验。
这一观点对于今天的设计师来说仍然非常重要,因为人们的需求和期望在不断变化,设计也需要随之演进。
书中重点讨论了设计中的两个悖论:功能性与情感性之间的悖论以及用户的认知与行为之间的悖论。
功能性与情感性之间的悖论指的是在设计中往往需要在功能性和美感之间做出选择。
诺曼提出了“美丑平衡”的概念,强调在设计中要平衡用户对功能和美感的需求。
这一观点对于今天的设计师来说仍然具有启示意义,因为用户既希望产品具有强大的功能,又希望产品具有吸引人的外观。
用户的认知与行为之间的悖论则指的是用户在使用产品时可能会出现的认知与行为之间的差异。
诺曼通过实验和案例研究,揭示了用户在使用产品时可能会出现的误解和困惑。
他提出了一些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例如减少复杂性、提供明确的反馈和指示等。
这些方法对于今天的设计师来说仍然非常有价值,因为用户体验是一个不断演进的领域,设计师需要不断反思和改进他们的设计。
总的来说,读完《设计的悖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本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理解用户的需求和行为,并在设计中解决悖论。
它不仅对设计师有启发,也对产品经理和其他与用户体验相关的人员有指导意义。
我相信,在不断变化的设计领域,这本书的观点和方法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系统界面设计参考书籍
系统界面设计是一个涉及用户体验和视觉设计的领域,有很多优秀的书籍提供了关于界面设计的理论、原则和实践指南。
以下是一些值得参考的系统界面设计书籍:1. 《不止于美:交互设计之道》(Don't Make Me Think)by Steve Krug-作者Steve Krug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用户体验专家,他的书强调简单、直观和易用的设计理念。
这本书对于初学者来说很友好,适合入门。
2. 《交互设计之美》(The Design of Everyday Things)by Don Norman- Don Norman的经典之作,强调设计的心理学和人性化。
该书提供了关于设计原则和用户认知的深刻见解。
3. 《界面设计模式》(Designing Interfaces)by Jenifer Tidwell-这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各种界面设计模式,从而帮助设计师更好地解决常见的设计问题。
是一个实用的参考工具。
4. 《响应式Web设计》(Responsive Web Design)by Ethan Marcotte-针对响应式设计的一本重要书籍,适用于那些希望了解如何创建适应各种设备和屏幕尺寸的用户界面的设计师和开发人员。
5. 《用户体验要素》(The Elements of User Experience)by Jesse James Garrett-作者提出了一个称为“用户体验层次结构”的模型,从而使设计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规划用户体验设计。
6. 《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Object-Oriented Analysis and Design with Applications)by Grady Booch, Robert A. Maksimchuk, Michael W. Engel, Bobbi J. Young, Jim Conallen, Kelli A. Houston-这本书经典地介绍了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其中包括了关于用户界面设计的重要概念。
唐纳德诺曼的设计理念
唐纳德诺曼的设计理念唐纳德诺曼(Donald Norman)是一位世界知名的设计师和认知科学家,其设计理念强调“以人为中心”(human-centered design),致力于提升用户体验和满足用户需求。
他的设计哲学融合了心理学、人类行为学和工程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以下将详细介绍他的设计理念。
首先,唐纳德诺曼强调设计应当注重用户需求。
他认为设计的目的是解决问题和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设计师需要从用户角度出发,了解他们的困扰和期望。
唐纳德诺曼主张使用观察和分析来获取用户反馈,为用户提供真正有用的产品和服务。
其次,唐纳德诺曼提出了设计应具备可用性和可理解性。
可用性是指产品易于使用、操作和学习,用户能够在不费力的情况下完成任务。
可理解性则针对产品的界面和操作进行优化,使用户能够轻松理解产品的功能和工作原理。
唐纳德诺曼强调设计师应当通过用户研究和用户测试来评估产品的可用性和可理解性,并进行必要的改进。
此外,唐纳德诺曼认为情感和美学在设计中同样重要。
他指出,人们在选择和使用产品时,情感和审美因素也会影响他们的决策。
因此,设计师需要考虑产品的外观、材料和色彩等方面,以提升用户的情感体验和满意度。
另外,唐纳德诺曼主张设计应当注重系统性和整合性。
他认为,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考虑产品与用户、环境和其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
唐纳德诺曼提出了“意义-行为”框架,即将设计的目标与用户的行为意义相匹配,以实现最佳的用户体验。
最后,唐纳德诺曼呼吁设计师关注可持续性和社会责任。
他强调,设计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用户需求,还应当考虑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设计师应当采用可持续的材料和工艺,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负担,并且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总结起来,唐纳德诺曼的设计理念强调以人为中心,注重用户需求、可用性、可理解性、情感、系统性、整合性、可持续性和社会责任。
他的设计哲学为现代设计师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帮助他们创造有用、易用和令人愉悦的产品。
诺曼的设计心理学,你真的读懂了吗
引言概述:在设计领域,诺曼(Norman)的设计心理学被广泛应用于产品和界面设计的改进和优化。
对于这一理论的深入理解并非易事。
本文将深入探讨诺曼的设计心理学的一些核心概念和原则,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背后的思想和方法。
正文内容:一、可见性和可理解性1.设计师应该通过清晰的界面和视觉元素来提高产品的可见性,使用户能够直观地了解其功能和使用方式。
2.合理使用符号和图标,遵循用户的心理模型,提高产品的可理解性。
3.利用一致的设计语言和布局,培养用户的熟悉感,提高产品的可见性和可理解性。
二、反馈与可控性1.及时和准确的反馈是用户体验的关键因素,确保用户了解他们的操作结果。
2.设计师应为用户提供明确的控制机制,使用户能够在操作和使用过程中有所感知和参与。
3.提供明确的反馈和控制手段,让用户感觉到自己对产品有控制权,从而提高用户满意度和体验。
三、符合心理需求1.诺曼认为,产品的设计应满足用户的心理需求,包括实用性、可靠性、使命感等。
2.产品设计应考虑用户的情感需求,通过颜色、字体、音效等方式创造积极的用户体验。
3.设计师应了解用户的心理模型和认知心理学,从而创造出更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
四、信息架构和导航设计1.信息架构是产品设计中的关键环节,它决定了用户能否快速、准确地找到需要的信息。
2.合理使用分类、标签和搜索等方式,提供用户友好的导航和查找功能。
3.设计师应考虑用户的心理负荷,避免过多的信息和复杂的导航结构,使用户能够轻松找到目标。
五、用户触感和满意度1.设计师应对产品的外观和触感进行精心设计,使用户能够获得舒适和愉悦的触觉体验。
2.用户满意度是产品成功的重要指标,设计师应通过用户测试和反馈来不断改进和优化产品。
3.利用心理学原理,例如奖励机制和积分系统,增强用户的忠诚度和满意度。
总结:诺曼的设计心理学是一个重要的理论框架,能够帮助设计师更好地理解用户需求和心理模型,从而创造出更优秀的产品。
在设计过程中,可见性和可理解性、反馈与可控性、符合心理需求、信息架构和导航设计、用户触感和满意度是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
唐诺德诺曼设计使人快乐的三种方式英语句子
唐诺德诺曼设计使人快乐的三种方式在现代社会中,设计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唐诺德诺曼作为一位著名的设计师,他的设计理念以人本主义为核心,注重人们的感受和体验。
在他的设计中,他总是能够巧妙地利用设计元素,让人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和愉悦。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唐诺德诺曼设计中使人快乐的方式,以期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他的设计理念。
一、简洁明了唐诺德诺曼的设计注重简洁明了,让人一目了然。
这种简洁的设计风格能够带给人们清晰的使用体验,让人感到轻松和愉悦。
在他设计的产品中,常常能看到简约的线条和清晰的布局,这种设计风格让人感到舒适和惬意。
他设计的手机界面,简约明了的图标和清晰的排版,给人带来了使用的愉悦感。
二、人性化体验唐诺德诺曼的设计总是能够注重人性化体验,让人感到被尊重和关爱。
在他设计的产品中,常常能看到考虑到用户的需求和习惯,让人感到被重视。
他设计的家居用品,考虑到了不同芳龄段和身体状况的人的需求,让人感到被关心和体贴。
三、美学享受唐诺德诺曼的设计总是能够注重美学享受,让人感到美的享受和愉悦。
在他的设计中,常常能看到对色彩、形状和材质的精心搭配,让人感到视觉上的享受。
他设计的家居用品,色彩搭配和形状设计都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和愉悦。
总结回顾:唐诺德诺曼的设计使人快乐的方式主要体现在简洁明了、人性化体验和美学享受三个方面。
这种设计理念注重人的感受和体验,让人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感到快乐和愉悦。
个人观点是,唐诺德诺曼的设计理念以人为本,注重人的需求和感受,这种设计方式更符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心理需求。
以上所述,唐诺德诺曼设计使人快乐的三种方式,希望能够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他的设计理念,并在日常生活中体会到设计带来的愉悦和快乐。
唐诺德诺曼设计理念的影响范围唐诺德诺曼的设计理念以人为本,注重人的需求和感受,这种设计方式更符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心理需求。
他的设计理念在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产品设计到建筑设计,都能够看到他的设计理念的痕迹。
唐纳德诺曼交互设计的基本原则(两篇)2024
唐纳德诺曼交互设计的基本原则(二)引言概述:唐纳德诺曼是一位著名的人机交互设计专家,他的交互设计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产品和服务的设计中。
本文将继续介绍唐纳德诺曼交互设计的基本原则,重点关注五个方面的内容,包括可见性、反馈、约束、一致性和探索性。
一、可见性1. 将功能和操作显性化:通过清晰的图标、界面布局和操作流程,用户可以直观地感知到产品的功能和操作方法。
2. 提供有效的视觉反馈:在用户进行操作时,通过动画、颜色变化等视觉反馈机制,帮助用户理解所做操作的结果。
3. 突出重要信息:通过使用不同的字体、颜色和图标等视觉元素,使重要信息在界面上更加突出,引导用户的注意力。
4. 提供明确的导航路径:在用户界面中提供可见且易于理解的导航路径,帮助用户快速找到所需功能或内容。
二、反馈1. 即时反馈:当用户执行某个操作时,系统应立即给予反馈,告知用户操作是否成功,以及下一步应该如何执行。
2. 适当的反馈方式:根据不同的操作类型和情境,选择恰当的反馈方式,如声音、震动、弹窗等,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3. 清晰的反馈信息:反馈信息应简洁明了,避免过多的技术术语或无用的提示,使用户易于理解。
4. 引导性反馈:当用户犯错或进行不正确的操作时,通过反馈机制引导用户纠正错误,提供正确的行为路径。
三、约束1. 强制用户正确的操作:通过适当的约束机制,限制用户的操作范围,防止其进行无效或错误的操作。
2. 清晰的约束提示:约束应以明确的方式呈现给用户,如灰化不可操作的按钮、禁用特定操作等。
3. 提供合理的可逆操作:在进行重要操作时,系统应提供可逆的选项,让用户可以撤销操作,降低用户的焦虑感。
4. 提供上下文相关的约束:在不同的界面和操作环境中,提供适合该环境的约束提示,帮助用户在不同情境下正确操作。
四、一致性1. 统一的界面设计:保持产品不同页面和功能之间的视觉风格、交互方式和信息结构的一致性,帮助用户建立稳定的认知模型。
2. 一致的操作逻辑:相同类型的操作应具有相似的操作逻辑,用户在不同的功能模块中能够轻松找到所需的操作路径。
设计概念的书籍
设计概念的书籍《设计心理学》《设计心理学》一书是由唐纳德·A.诺曼(Donald A. Norman)所著,是一本经典的设计概念书籍。
这本书在设计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力,为设计师提供了深入的理论和实践方法。
通过回答问题,书籍引导读者思考设计如何影响用户的情感和行为。
该书从设计的心理学角度来探讨设计的内容和目的。
作者认为,设计师应该关注用户的需求和期望,从而创造出更富有亲和力的产品。
他提出了“客户为王”的观点,即设计的本质是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
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可见性”。
设计师应该使产品的功能和操作过程变得清晰可见,以便用户可以轻松理解和使用。
另一个概念是“可用性”。
设计师应该注意产品的易用性,避免复杂性和混淆性。
此外,作者还提到了人的记忆和学习过程在设计中的重要性。
一个好的设计应该能够利用人们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以提高学习和使用的效率。
同时,作者还强调了情感和情绪的重要性,包括用户对设计产品的喜好和情感上的满足。
这本书的实用性非常强,它提供了许多设计原则和技巧,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理解用户和需求。
例如,作者提出了“五个阶段模型”来解释用户体验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从而引导设计师优化产品。
《设计心理学》对于任何设计师来说都是一个绝佳的参考工具。
它提供了科学而系统的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用户的需求和心理,从而设计出更符合用户期望的产品。
对于那些希望提升自己的设计能力的人来说,这本书不可或缺。
总之,设计不仅仅是美的表现,更是服务用户和满足用户需求的过程。
《设计心理学》这本书呼吁设计师关注用户的需求和心理,以创造出更好的产品。
通过学习这本书,设计师可以提升自己的设计能力,创造出更加用户友好的产品。
一文了解诺曼的设计心理学
一文了解诺曼的设计心理学诺曼博士《设计心理学》中强调以使用者为中心的设计哲学,提醒消费者挑选的物品,必须要方便好用,易于理解,希望设计师在注重美感的同时,不要忽略设计的一些必要因素,因为对于产品设计来说安全好用永远是竞争的关键。
诺曼博士用诙谐的语言讲述了许多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的挫折和危险,帮我们找到了这些问题的关键,即产品设计忽略了使用者在一定情境中的真实需求,甚至违背了认知学原理。
1. 概念模型人的大脑是一个绝妙的理解器官。
我们总是在试图理解周围的一切。
最令人沮丧的情况是,在一些变化无常、毫无规律的物品面前,我们费力地找寻其使用方法。
更糟糕的是,我们一旦不明白,就容易出错。
以剪刀为例,即使你以前从未见过或使用过剪刀,你一看也能明白它的使用方法有限。
剪刀柄上的圆环显然是要让人放东西进去,而惟一合乎逻辑的动作就是把手指放进去。
圆环的大小决定了使用上的限制:圆环大,则可以放进数根手指,圆环小,则只能放进一根手指。
同时,剪刀的功能不会受到手指位置的影响:放错了手指,照样可以使用剪刀。
你可以弄明白剪刀的使用方法,是因为剪刀的各个部分显而易见,功能也很清楚。
剪刀的设计突出了概念模型,并有效利用了预设用途和限制条件。
2.匹配原则自然匹配是指利用物理环境类比(physical analogies)和文化标准(cultural standards)理念设计出让用户一看就明白如何使用的产品。
设计人员可以利用空间类比概念设计控制器,如控制器上移表明物体也上移;为了控制一排灯的开关,可以把开关的排列顺序与灯的顺序保持一致。
有些自然匹配则是文化或生理层面的,例如,升高表示增加,降低表示减少,声音高表示数量多。
以汽车为例,要想把车往右转,你就需顺时针转动方向盘以及奔驰车上的坐位调节钮都完美地应用了自然匹配的设计原则。
调节钮被设计成车座的形状,匹配关系非常直接明显。
若想把座椅的前端抬高,只需要把调节钮上的对应部位往上移;若想把座椅靠背往后放倒,就把控制钮往后移。
诺曼设计解决方案
诺曼设计解决方案
《诺曼设计解决方案:改变你的生活与工作方式》
诺曼设计解决方案是一种以诺曼门(Norman Door)的设计理论为基础的解决方案,旨在改变我们的生活与工作方式。
诺曼门是由认知心理学家唐纳德·诺曼提出的一个概念,指的是一种设计糟糕的门,用户无法准确预测如何打开或关闭。
诺曼设计解决方案的理念是通过优化产品和服务的设计,使其更易于使用和理解。
这不仅能提高用户体验,还能减少误操作造成的损失。
在工作场所,这种设计理念也能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员工的疲劳和错误率。
诺曼设计解决方案的具体做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设计师需要深入了解用户的需求和习惯,以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设计符合用户的预期和行为习惯。
其次,设计师需要注重细节,避免设计糟糕的产品和服务。
比如,在门的设计上,可以采用易于推和拉的手柄,以避免用户感到困惑。
最后,设计师需对产品和服务进行用户测试,及时根据用户反馈做出改进。
总的来说,《诺曼设计解决方案:改变你的生活与工作方式》提出了一种更符合人类习惯和需求的设计理念,为我们提供了改善产品和服务的思路。
通过采用诺曼设计解决方案,我们能够更好地与产品和服务进行互动,提高效率,减少误操作,从而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诺曼多伊奇理论学习心得
诺曼多伊奇理论学习心得
诺曼多伊奇理论(Norman Door Theory),也被称为“不符合直觉的门理论”,是由著名设计师唐纳德·诺曼(Donald Norman)提出的。
这个理论主要强调了设计应该符合用户的直觉和预期,而不应该引起困惑或错误操作。
通过学习诺曼多伊奇理论,我深深意识到设计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将用户体验放在设计过程的核心。
以下是我的一些学习心得:
1. 用户中心设计:诺曼多伊奇理论强调设计应该以用户为中心。
设计者需要了解用户的需求、期望和行为模式,并根据这些因素来创造一个直观且易于使用的产品或服务。
2. 观察用户行为:通过观察用户与设计的互动过程,可以发现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从而及时进行改进。
不断观察和测试是优化设计的关键。
3. 清晰的反馈和指导:设计应该提供明确的反馈和指导,使用户可以准确地理解如何操作和使用产品。
例如,通过视觉标识、语言提示或物理反馈等方式,向用户传达正确的信息。
4. 简化复杂性:避免设计过于复杂,让用户感到困惑或不知所措。
尽量使用简洁明了的界面和交互方式,以提高用户的可理解性和可操作性。
5. 持续优化:设计过程并不是一次性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通过不断优化和改进产品,以及聆听用户的反馈和需求,可以不断提升用户体验和满意度。
总的来说,学习诺曼多伊奇理论让我更加关注设计与用户之间的互动和体验。
它提醒我在设计过程中要时刻考虑用户的需求,并尽力创造一个简洁、直观且易于使用的产品。
通过遵循这些原则,我相信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期望,提升他们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最新】情感化设计读后感(二)
【最新】情感化设计读后感(二)过去,人们往往站在技术的立场去看待这种关系,见物不见人.当设计人员设计一个产品时,他们首先想到的是产品的功能.而不是站在用户的角度去体会用户的感受.简而言之,就是在人与技术之间,人们只注重技术,而忽略了用户的心理和情感(也就是情绪),以及其所起的作用.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人类自身.于是,就提出了以人为中心或以人为本的口号!作者Don Norman 就是站在以人为本的角度去思考人与技术的先行者.在书中, Don Norman一直在向我们透漏一个潮流:情感化.艺术化.美观化,已经不仅局限于传统的娱乐休闲产品,而是在更广泛的商务领域得到重视.Don Norman 的>中最重要的概念就是吧设计和设计的目标简明的划分为三个层面:本能层.行为层.反思层.也是三个设计必须考虑的水平.本能水平的设计只注重外形,行为水平的设计注重的是操作,反思水平的注重形象和印象.我们国家近几年在物质方面发展十分快,各种产品.无论家居还是商务,都要求洋气.新颖和奢华,但是在奢华的表面下,往往忽略了其实用性,忽视其能不能长期于用户建立长久的感情纽带,也就是在行为水平和反思水平做的还不到位.Don Norman的书带给了中国设计师很多思考和想法,这将会有力的改善我们的设计.单纯运用良好的产品或许并不能得到用户的喜欢.因为人都有感性的一面,对待事和物,出了理性分析之外,还有感性认知的因素.很多时候,感性认识比理性分析对人们作出决定的影响更大,以此足以证明情感因素的重要性.Don Norman告诉我们,一个成功的设计者,必须在重视场频的实用性和易用性的同时,还要强调产品对用户产生的情感影响.诺曼在书中指出,人脑有三种不同的加工水平:本能的.行为的和反思的,与其对应的设计水平也有三种水平(我在上文也提到多次):本能水平的设计.行为水平的设计和反思水平的设计.设计师在设计产品的时候应该综合运用这三种设计水平,设计出既美观有富有个性的产品.创作一个产品时,我们设计者要考虑很多因素:材料的选择.加工的方法.产品的营销方式.设计的成本和实用性,以及理解和使用产品的难易程度等.但是,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在产品的设计和使用的过程中有很浓重的情感因素.诺曼讲: 设计要把情感融入到产品之中. 我体深深体会到,如果一个产品给人的感觉的机械的.冰冷冷的.毫无人性的,谁还会去使用它,整天面对着一个没有生机的机器.但是当你把产品注入情感后,美化外观.还使用贴心.操作简单,自然而然人们对产品的喜爱就会与日俱增.日本做过一个调查,设计者做了两个功能差不多的自动提款机,但是其中一台的操作界面和外观做了一些变动,放在市场上去运行,之后调查结果出来后,人们对做过改动的自动提款机的喜爱程度远远大于没有做过改动的,一个小小的变动却产生这么大的影响,一个体贴的设计足以影响用户对产品的情感!所以,设计师要在设计中站在用户的角度去设计产品,这样才会设计出让用户喜欢的产品.对于我们而言,Don Norman在书中所讲述的一切,是具有显示意义的.它带给我们很多思考.很多新的想法和视角,这会改变我对设计的认识.作为一个以后和设计相伴终生的人,这是一本启发性很大的书籍.我们都需要读一读的书,比Don Norman的上个一着作>更完善,写出了>中没有讲述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on Norman谈无需设计师的设计第一次受到优秀产品设计的震撼,令我终身难忘。
那时我刚加入Apple,还在熟悉业务。
工业设计团队的一名成员来访,他给我看了一个产品提案的仿制模型。
“哇哦,”我说,“我想要一个!这啥东西呀?”那次经历让我感受到了设计的力量:我还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它就令我为之激动和狂热!这种让人不禁叫出“哇哦”的设计,只来自有创意的设计师。
这是很主观的、很个人的事情。
你瞧瞧,工程师可不喜欢听这个——没办法量化?那就不重要!如此一来,消灭设计师的趋势就出现了。
我们工程师只靠测试就可以走向成功,简单得很,谁还需要设计师!有震撼力、俘获人心的设计所带来的激动心情,被认为是无关紧要的。
更糟糕的是,设计的本质正在被忽视和践踏,设计正在面临危机。
不相信吗?我们来看看Google。
有一位高级设计师离开Google的事情,曾被公开报道并为人关注。
这位高级设计师在自己的博客上说道,Google对设计不感兴趣,也不想参透设计。
似乎Google主要是依靠测试结果来进行设计决策,而不是依靠人的技能和判断。
Google能全权掌控试验,快速地把多种样例发布给数以百万计的用户群体,让两种设计相互竞争,决定选取哪种设计的根据,是点击量、销售业绩等等任何他们想要的客观衡量标准。
什么样的蓝色最好?测试一下便知。
怎么摆放元素最好?测试一下就行。
页面如何布局?测试一下即可。
这种依靠测试的做法非Google独有。
一直在依此进行实践。
多年以前我就被骄傲地告知,他们不再陷入设计好坏的争论——他们只做测试,然后根据数据来决定。
当然,这正是以人为中心的迭代式设计思路(human-centered ierative design):制作原型、测试、修订,如此循环迭代。
这就是设计的未来吗?诚然有不少人这么想,已然是演讲和研讨会上的热门话题。
毕竟支持者可以理智地问道:谁要来反对用数据说话吗?两种创新:渐进式改善和新概念谈到设计,和几乎所有的创新,至少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实践形式。
其一是渐进式改善(incremental improvement)。
这意味着,一家企业在产品制造过程中的单位成本随着对产品持续、渐进的改善而逐渐降低。
由此形成的稳定的渐进式创新链条,有助于运营、部件的供货以及供应链管理。
持续对产品设计进行修补:调整界面、追加新功能、在各处做小修订等等。
在既有平台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功能搭配组合,简单做些微修改,就可做到每年都发布新产品。
既减少部分功能,以便推出低端产品线,也可以对部分功能进行强化或追加全新的功能。
采用渐进式改善,基本的平台底子总是不变的。
渐进式设计和创新不如开创新概念、新想法来的有魅力,但比后者常见得多,也重要得多。
这样的创新都是小创新,但其中大部分都非常成功。
此即所谓的企业“摇钱树(cash cows)”:这样的一条产品线,只需追加很少的开发成本,就能实现常年获利颇丰。
第二种形式的设计,则是教授“突破性产品创新”时所谈的那种设计,广泛见之于设计、工程和MBA课程当中。
这种设计即发明新概念、定义新产品、开创新商机,是创新中有趣的那一部分,因而也是大部分设计师、发明家希望盘踞的领地。
然而这种设计的风险是很大的:大部分创新会失败。
成功的创新可能经历数十年才会被广泛接受——所以创新者并不一定就是获益者。
在开头我提到的那个Apple产品模型事例中,设计师就是在发明新概念。
相较之下,Google和Amazon实践的就是渐进式改善。
这是两种不同的实践活动。
和大部分创新一样,那个Apple产品最终失败了。
为什么会失败呢?我过一会儿再来说明。
两种形式的设计都是必要的。
围绕“数据驱动(data-driven)”型设计的争论是有误导性的,因为其无非是用一种设计的优势来否定另一种设计的重要性。
对于改善既有产品而言,数据驱动型设计确实行之有效。
然而,产品本身又是从哪儿来的呢?当然是来自某个有创意的脑袋瓜。
测试有助于强化一个既有想法,前提是需要有创意的设计师和发明家来给出这个想法。
为什么测试很重要却又不完善数据驱动型设计正好比一种知名的优化算法——“爬山(hill-climbing)”法。
设想你身在一座不熟悉的山丘上,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
如果你看不见,要如何爬到山顶呢?你可以测试自己周围的地形,哪个方向是最陡且往上的,就向哪个方向迈一步。
重复探寻,直到你周围任一方向都往下行为止。
但如果这片地区有很多山丘怎么办呢?如何能知道你是否处于整片山丘的最高处呢?答案是:你不能知道。
此即“local maximum(局部最大值)”问题:你无法判定你是在最高的山丘顶上(即全局最大值,global maximum)上,还是在一个小山丘顶上。
在数学空间中,计算机可尝试从空间中多个不同的部分同时施行“爬山”算法,并选取所有尝试结果中的最大值,从而避免“局部最大值”问题。
这种做法仍然无法保证能取到真正的最大值,但能避免被局限在单一的局部最大值上。
这种策略对设计师而言鲜能凑效。
确定一个起点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更不用说确定多个不同的起点。
如此一来,通过测试来进行改进的设计只可能达到一个局部上限。
测试永远不可能告诉我们,是否存在好得多的方案(也许另一个山丘要高得多)。
于是就需要有创意的人来参与。
当这个人重新构造问题,认识到之前探索的局限性,突破就会出现。
设计和发明需要创意的一面。
渐进式的设计无法做到这一点。
伟大创新的障碍激动人心的创新所具备的一些根本特征,使创新本身不适合通过测试来进行决断。
人们对新颖设计有抵触情绪,采取的态度会趋于保守。
做事情的新技术、新方法往往要历经数十甚至上百年才会被接受。
与此不同的是,各种基于测试的设计方式都假设,做出一个改动之后,能够立刻测试、得到反馈,并立刻决定改动后是否比改动前更好。
我们没有办法判别激进的新想法最终是否能成功。
我们还需要伟大的领头者和勇气。
历史告诉我们,有许多人面对一次又一次的拒绝和抵触,坚持了很长时间,其想法才终获接受。
这些成功者经常指出,在产品获得成功后,人们就无法想象以前没有这个产品的时候是怎么过的了。
历史也告诉我们,有许多人坚持过,最终也未获得成功。
对激进的新想法持怀疑态度并不为过。
一个初成的想法不被接受,因素很多:可能是因为技术还不成熟,可能是因为还有很多东西有待优化,可能是因为受众群体还没有做好接受它的准备,也可能是因为这是个糟糕的想法。
判定其中的主导因素是很困难的——是在确立想法很久之后,才会得到的后见之明。
一个激动人心的想法,从想法形成并初步实现,到最终认定其在市场中的成功或失败,历时长久。
有些人想以证据作为标准,对新发展方向进行定夺,却被这漫长的时间差所击败。
更好的方案即使曾经被提出过,也可能会被自动化测试否决掉——这并不是因为它不好,而是因为它等不了数十年的时间来获得认可。
只看测试结果的人注定会错过巨大的回报。
当然,有很多合理的商业考虑能够解释,为什么忽略有可能更好的方案是明智的。
毕竟,如果受众没有做好接受新想法的准备,这个新想法一开始就是会在市场中失败。
短期看来确实如此。
但若要想在未来获得成功,最佳的方案是先发展新想法并将其商业化,投入市场以获取经验,并不断地进行优化,发展客户基础。
同时,公司还要做好准备,应对现有方案之不测。
既要保持把现有的做好,还要准备随时迎接新的。
如果公司没能洞察到新趋势,其竞争对手就会迎头赶上,接手市场。
这些竞争对手往往是被现有公司忽略的小创业团队。
之所以被忽略,是因为这些新来者的所作所为还不太为市场所接受,无论如何都不像是老公司现有业务的有力挑战者。
请参见“创新者的困境(The Innovator's Dilemma)”,以了解这种公司的运营困境。
用于屏幕驱动(screen-driven)型设备和电子游戏的势控(gestural)界面和多点触控界面,正是两个久经蹉跎才成功的创新例子。
它们难道不是杰出的创新吗?当然是。
它们难道不杰出吗?当然杰出。
但是它们新吗?绝对不新!多点触控设备在研究实验室里等待了近30年,才首次迎来大规模量产的成功产品。
20年前我就见过势控界面演示。
新想法要花上相当可观的时间,才会在市场上获得成功。
过快地把想法商业化,往往以失败(以及大笔的资金损失)而告终。
当年那位给我看模型的Apple设计师同事也未能幸免。
他给我看的是一台为小学生设计的便携设备,其外形设计不同于我之前所见的任何东西。
那真是绝妙的设计——即便是在我这通常很挑剔的眼里,其设计也完美切合了其用途和受众。
可惜的是,最终产品成了Apple公司部门间内讧的牺牲品。
尽管产品最终被投放到了市场中,但部门间的不合导致了糟糕的实施、糟糕的产品支持和糟糕的市场推广,破坏了产品的整体性。
公司抵触完全地创新,也有根有据。
在不能确定赢利潜力的情况下开发新产品线,代价是很高的。
而且现有产品的责任部门也会担心新产品打压了现有产品的销售(这叫做“同类相食”)。
这些担忧一般都是合理的。
这种形势也属经典案例,即有益于公司的好事情对现有产品部门来说却是坏事情,因为那意味着现有产品部门职员得到升迁和奖励的机会不容乐观。
如此想来,公司会抵触创新也就不足为奇了。
统计数据清楚地表明,尽管极少数创新取得了非凡的成功,但绝大部分创新都失败了并付出惨重代价。
无论公司的新闻稿和年度报告里怎么说,公司都会犹豫甚至抵触创新,这都不足为奇,因为持保守态度是明智的展望未来数据驱动的自动化流程会慢慢侵占如今人类设计师所掌握的地盘。
诸如基因算法、知识密集型系统等等这些依靠计算机生成创意的新方法会开始接管设计的创意空间。
医疗诊断或工程设计等其他领域也正在发生相同的变化。
我们将面对更多无需设计师的设计,但主要只限于在对既有概念的强化、精化和优化方面。
即使到了以后,神经网络、基因算法,抑或其他某种尚未被发现的方法都能被用来开发新的、有创意的人工系统了,任何新概念也还是须要面对同样的困难,经历漫长的接受周期,??人类在心理上的、社会上的和政治上的复杂需求。
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有创意的设计师、有创意的商业人士和有冒险精神的人来突破极限。
会有新想法遭到抵触。
许多伟大的创新将以更多巨大的失败为代价。
无需设计师的设计?有些人讨厌人类判断的含糊性和不确定性,讨厌人类不靠谱的过往表现和自相矛盾的论调。
这些人会尝试剥离设计中的人为因素,转投数字和数据和怀抱,只因为数字和数据看起来似乎能提供确定性。
还有一些人希望借助创意来得到巨大收获,他们会遵循自己的原则来做。
前者会带来持续的小改进,显著提高生产力并降低成本。
后者会面对巨大的失败,并迎接偶然发生的巨大成功——这些巨大成功会改变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