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文化文学的历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四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文化文学的历程
一基础归纳
思想科技文化文学春秋战国
秦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元
明清
特点
影响
二:重点分析
图片、地图、表格等都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五千年中华文明成就辉煌,但在一定的条件下,也会成为中国向前发展的包袱。
万里长城,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但也限制了自己的视野和对外交往。大运河,沟通了中国南北,但这对于封建统治者来说,……满足了专制者游玩的需要。运河往来最多的是官吏们的游船和运送皇粮的漕船。
材料二。中国拥有“四大发明”,这固然是中华民族的奇迹和骄傲,但是罗盘针可以导航亦可看风水;火药可以制造喜庆的鞭炮亦可制造杀人的武器。更为关键的似乎是文化的取向,郑和下西洋早在哥伦布诞生之前,但其主要的目的不在于开辟国际贸易……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中华文明的特征,并再举一个例子加以说明(不能引用材料中的史
实)。
(1)特征:一方面创造了辉煌的成就,另一方面这些成就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中华民族的
发展。
例子:印刷术和造纸术可以促进文化新发展也可以用来大搞迷信活动;儒家思想核心是“仁”、“礼”,可以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营造和谐社会,也可以被统治者改造成为封建统治的精神工具。
材料三。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概况
地理利玛窦绘制《坤舆万国全图》
数学利玛窦、徐光启合译《几何原本》
物理机械工程邓玉函、王徽译绘《远西奇器图说》
天文历算汤若望、徐光启编订《崇祯历书》
水利技术熊三拔、徐光启合译《泰西水法》
火炮制造徐光启将火炮运用到辽东战场
欧洲古典哲学李之藻、傅汎际合译《谈天》(亚里士多德著)
艺术美术西方绘画技法音乐西洋乐器建筑教堂、圆明园
注: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传教士同时也把中国的《大学》《论语》等典籍介绍到欧洲。
欧洲学者称之为“一次相互的启蒙”。
中国近代以后西学东渐的历程
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钦差大臣)雇人翻译《四洲志》《各国律令》
魏源编写《海国图志》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江南制造总
局翻译馆、上
海同文馆(均
为清政府所
办)
李善兰翻译《方圆阐幽》《垛积比类》
徐寿翻译《化学鉴原》
华蘅芳翻译《地学浅识》
徐建寅翻译《声学》《电学》
甲午中日战争后
大同译书局
(梁启超自
办)、译书出
版社(留日学
生自办)
严复翻译《天演论》(赫胥黎著)、《原富》(亚当·斯密著)
马君武翻译《卢梭民约论》(即《社会契约论》)
杨廷栋翻译《万法精理》(孟德斯鸠著)
民国以后
陈独秀翻译《现代文明史》(法国薛纽伯著)
胡适翻译《最后一课》(都德著)、《弑父之仇》(莫泊桑著)
(2)根据材料三,概述从古代至近代,西学东渐中译书的内容越来越丰富的具体表现,并分析近代以来的译书内容发生变化的原因。
(2)表现:古代以传播宗教与科技知识为主。进入近代,学习西方先后以科技书籍、政治内容为主;民国初由制度转向文化。
原因:甲午中日战争失败,认识到制度的落后和“师夷长技”的局限。民族工业发展,洋务运动失败,知识分子不满专制。学习西方转向制度,推行政治改良和革命。辛亥革命后建立民国,但民主政体有名无实;提倡科学精神,寻求思想解放。
(3)结合材料一,指出从古代至近代,西学东渐活动有什么主要特点?简述古代和近代的西学东渐中译书活动的历史影响。
(3)特点:明清以传教士为主,与中国士大夫合作译书,向中国传教;近代后以知识分子为主体,官方和民间译书结合,救亡图存、强国御侮。
影响:古代西学东渐促进东西方科技文化交流,孔子热对欧洲启蒙运动有重要影响。近代西学东渐促进了现代化起步;推动了救亡图存和社会进步;有利于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三.知识演练
1.文物部门对某一皇家陵墓进行抢救性挖掘,发现陵墓按阴阳五行之宫、商、角、徵、羽对应方位,按山北水南座落于河南黄河边上。经过专家勘察,从地面建筑到地宫都曾经遭受少数民族报复式的破坏。由此推断,这一皇家陵墓可能属于(C)
A.汉代B.唐代C.宋代D.明代
2.(2014·泉州质检)“经史子集”是中国古籍按内容区分的四大部类。经,指儒家经典;史,指各种体裁的史学著作;子,指记录诸子百家及其学说的书籍;集,泛指诗词文赋专集等著作。若要查阅孟子的言论,可以看(C)
①经部②史部③子部④集部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3.(2014·锦州质检)“所贵乎史者,述往以为来者师也。为史者,记载徒繁,而经世之大略不著,后人欲得其得失之枢机以效法之无由也,则恶用史为?”王夫之《读通鉴论》中的这段话重在强调(B)
A.人们很难从历史记载中找到规律B.历史研究应该立足现实,学以致用
C.历史技术不必涉及烦琐的历史细节D.《资治通鉴》的史学研究价值不高
4.(2014·沈阳质检)“假如没有这场革命,清廷不会向西方学习,中国必然会在旧有的轨道上徐徐而行;假如没有这场革命,汉人士大夫还会继续沉沦,不会有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也不会有后来的政治大变局。”上述材料对“这场革命”的认识突出反映了(A) A.近代化史观B.全球史观C.革命史观D.社会史观
5.史学大师陈寅恪说:“所谓真了解者,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而对于其持论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表一种之同情,始能批评其学说之是非得失,而无隔阂肤廓之论。”作者认为,研究历史应当(D)
A.尊重史实B.集思广益C.一分为二 D.设身处地
6.文人高续增在《〈诗经〉为证,我们曾经浪漫过》中写道:“《诗经》不是按照‘上头’
的尊意做出来的赞美诗,它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那时的华夏先民们灵魂还未被奴化,君主们包括天子也能认真地听取来自民间的呼声。”这可以看出(B)
A.《诗经》反映了中国古代民主平等的政治制度
B.《诗经》是先秦时代社会现实的文化反映
C.《诗经》开创了中国古典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
D.《诗经》反映了宏大进取的大一统时代风貌
7.“秉持公心,指谛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鲁迅先生评论的这部小说是(C)
8.郑绩在《人物画论·肖品》中评论道:“写其人不徒写其貌,要肖其品。何谓肖品?绘出古人平素性情品质也。”下列与郑绩所评论的绘画风格一致的是(C)
A“振笔直遂”,“追其所见”
B.“胸有成竹”,“差之丝毫而失之千里”
C.“写其形必传其神,传其神必写其心”
D.“钩勒工细,良工苦心”,“九朽一罢”
9.(2010年全国大纲文综Ⅱ,15)宋人邢昺上疏称:“臣少时业儒,观学徒能具经疏者百不一二,盖传写不给,今(雕)板大备,士庶之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这说明( C )
A.藏书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
B.儒者地位迅速提高
C.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发展
D.儒学得到广泛传播
3.(2011年安徽文综,13)如图为苏轼的《枯木怪石图》,有评价说,枝干“虬(qiú,盘曲)屈无端倪”,石“亦怪怪奇奇,如其胸中蟠郁也”。能体现其风格的是(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