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冯氏家谱_中有关冯国璋的几件史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档案史料・
《冯氏家谱》中有关冯国璋的几件史料
吴秀华 辑
去岁进行河北地方文献的调查搜集工作,发现了民国时期曾任代理大总统的冯国璋的家谱———《冯氏家谱》。
该谱为手抄本,由冯氏后人保存至今,长31厘米,宽23厘米,共计159页,保存完整。
该家谱为乾隆年间重修本,至民国六年(1917),由冯国璋出资再次重修,其堂叔冯甘棠负责具体修订。
这部家谱对了解河间冯氏家族的来源及冯国璋军政生涯颇多帮助。
冯国璋(1857—1919),字华符(一作华甫),河北河间县诗经村人。
早年弃文从武,后得到淮军统领刘淇保荐,进入天津武备学堂,毕业后留校任教官。
1893年,经人推荐,成为中国驻日本公使裕庚的军事随员前往日本。
在日本期间,冯国璋与日本士官学校的军事人才广泛接触,编写了几部兵书。
1896年冯氏回国,受到正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军的袁世凯的赏识,被委以编练新军督操营务处帮办,兼步兵学堂监督。
从此,冯氏追随袁世凯,成为袁世凯的心腹爱将。
随着袁世凯在清末民初政坛的日渐显要,冯国璋的地位也日渐提高。
袁世凯死后,冯国璋成为北洋军人的领袖之一,先后任江苏督军、副总统、代理总统。
1918年因与段祺瑞矛盾激化而下野,1919年因肺病死于北京私寓,安葬于家乡诗经村。
“文革”期间,他的坟墓被红卫兵掘开,尸棺中并无其真身,只有由景德镇烧制的冯氏身着军服的瓷像一具,后冯氏的真身被从其外祖母的坟地中挖掘出来,被弃于荒野。
《冯氏家谱》由两个部分组成:序言部分、人物传记部分。
序言共六篇,分别是:
①《歙州总族谱事略》
②《重修冯氏家谱序》。
两文均由冯国璋的堂叔冯甘棠分别于民国十年十一月和民国六年十二月撰写。
前文叙述冯姓渊源,后文说明此次修谱的原因,是由于堂侄冯国璋有憾于前人所建之祠,所修之谱“缵续经理乏人”,“凋残破败”,因而出重资重修祠堂,纂修族谱,目的在于使冯氏“宗祠、宗谱与天地、日月、山岳、河海以俱长进。
”
③《重修冯氏家谱序》
由冯国璋于宣统元年仲夏撰写,序约五百字。
内容谈的是冯姓的来历、修谱对家族发展的意义、在此之前冯姓先人续修家谱的情况、自己不能亲自主持修谱的原因、修谱对后人产生的激励作用等。
冯国璋曾是一名秀才,他的序言言简意赅,讲究章法。
④《冯氏家谱序》
⑤《冯氏源流考》
均由河间冯氏第十一代传人冯晓升(曾任山西府经历)于道光三十年撰写。
前文序列举了几位冯姓名人及冯姓的地理分布,特别是指出了河间诗经村冯姓的来历:是由于明永乐年间奉命从南京北迁,“因沐毛公(诗经村是汉代毛苌训释《诗经》的地方)风教,不弃诗书”而定居于此。
后文考证了河间其他冯姓的来历,及与诗经村冯姓的关系。
⑥《冯氏家祠缘起》
民国档案2003・411
由冯春棠(冯国璋之父)等人撰写。
据当地人言,冯国璋当政时,冯氏家祠建造雄伟,另有迎宾馆等建筑,绵延数里,“文革”中其府第被天津东风大学、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及当地政府征用。
由冯国璋出资建造的“家祠”也被红卫兵毁坏。
人物传记部分按世系和支系编排,记载了冯氏家族男性成员的姓名、履历、任职等,另有配偶的名字及生育子女情况。
对有功名者,记载非常详细,而无功名者记载非常简略。
《冯氏家谱》记人起于明代嘉靖年间,止于民国六年,历时四百余年,共记载了冯氏十六代传人,所涉人物八百余人。
始祖为明代嘉靖年间的冯禄(冯禄之前的家谱因失火而无存),冯禄乃明初宋国公冯胜之后,向北迁徙者正是冯胜后代中的一部分人,冯国璋为河间冯氏第十三代传人。
河间冯氏最初务农,至七世时始出现文、武庠生。
在冯国璋之前,河间冯氏为庠生、太学生、廪生、监生、贡生、举人、教谕、训导、知县、巡检、八旗教习、千总、游击、守备、都司等官职者,近五十人。
可见河间冯氏在清末已繁衍成为一个望族。
由于冯国璋在民国期间官高位重,因而冯国璋之后的子侄辈从军者颇多,不少人从北洋陆军军官学堂毕业,在各地担任军职,更有一些人留学日本、德国的军事院校,堪称河间冯氏最显耀的一个时代。
《冯氏家谱》最具文献价值的,当属对冯国璋军政生涯的前期和中期的详细记述,特别是从中可看到他与李鸿章、袁世凯的特别关系。
据谢巍编撰的《中国历代人物年谱考录》载,只有近代无锡人薛明剑编有一本《冯国璋年谱》(见该书第616页,中华书局1992年版),但该年谱“仅列大纲,未竟业。
”这使得《冯氏家谱》对冯国璋中前期人生经历的记载显得非常珍贵。
《冯氏家谱》现交由河北省图书馆保管。
(1)重修冯氏家谱序
家谱之作,日方自龙门,其后国有史,邑有志,家有谱,人有传,皆所以纪其本所、缘始、经历,昭示来兹,而不敢忘也。
夫葛 相庇,宗社无陨义也,吾冯氏系出周之毕公,其后封于冯,遂为姓。
周以仁义开基,历年最久,则吾族自周至今,历秦汉唐宋以迄有明,绵延数千百年,以至于兹,其间保世滋大流传至各省者,不知凡几。
自明嘉靖年间,始由南而北,由合而分,或仕或隐,经迁徙,遭兵燹,迨至今而始克光明昌大者,则皆累代之 蛊蓄蕴结涵濡于仁义之所致也。
然年湮代远,同居一地者已不解支流之奚自,而散处四方者更未识渊源之所由,将欲使族人皆晓然于支分派别之因,复兴起其木本水源之义,则家谱之重修顾不重哉!溯自乾隆十九年甲戌诫奄公起而修之,至嘉庆十八年蔚天公接修,后至光[道]光二十五年曙屯阝公复加修纂,至十二世而止,至今又阅数十寒暑矣。
岁时既久,蕃息日增,国璋数十年来从事于天津、山左、保定,勤劳王事,教育军旅,有志不遑。
今年春始得于趋朝退食之余,旁稽远考,悉心核对,续修至十六世,并将前之遗者补之,误者正之,而后昭穆之序,根蒂之分,皆得厘然在目而无憾焉。
诗曰:凡今之人,莫如我同姓,则此后之为子孙者,宜如何奋发以承宗祀,如何亲亲以敦睦谊,促家族进化之主义,长合群自治之智能,以寅绍我先人丕基于勿坠者,是又不得不有望于后之人也。
是为序。
宣统元年仲夏十三世孙国璋谨序。
(2)冯氏家祠缘起
原自道光二年,合族查得礼齐、庆瑞兄弟两家车门首空基一段,村册上名是冯三,同族人皆以为系族中公地,欲在此修家祠。
因两家出入不便,礼齐、庆瑞与合族商议,自用钱另买当间庙南坑沿上空基一段相抵。
阅二十余年,至道光二十二年,礼齐、庆瑞兄弟二人自出钱创立家祠一处,正殿三间,东西配厢各两间,虎坐南门楼,外院东西游廊各二门,南大门左右耳房。
自修以后,人总以此地基太高,不吉。
适逢连年歉收,村中败落,因此族人外人皆议迁修,苦无地基。
迟三四年,曙散步己之南场,见西南隅大有兴旺气象,遂商之合族,以此地借与族中,暂为迁修,规模虽小,尚望后世子孙发科发家者,再议另买地基重兴广大之功焉。
同治十三年春,鉴堂、得山、晓千、云锦、德成、春棠、允泽等经理迁修。
光绪三十二年春,
12 2003・4民国档案
此基归于三合堂,经管于富春堂无干。
(3)《冯氏家谱》中有关冯国璋的记载
国璋,字华符,由文童于光绪十一年投效大沽直字营。
十二年八月,由营咨送天津学堂,肄业。
十四年正月,应河间岁试,蒙钦命顺天提督学政许:取入府学附生,回堂肄业,期满,屡考优等。
于十六年正月,蒙前北洋大臣李开单奏保:附生冯国璋,请以县主簿不论双单月尽先选用。
是年三月二十四日,奉石朱批:著照所请,钦此。
十八年,在堂又届期满,考列头等第一名,照章请奖。
复蒙前北洋大臣李专折奏保:请免选本班以县丞不论双单月尽先选用。
是年五月初三日,奉石朱批:著照所请,钦此。
二十年,蒙前山西太原镇总兵聂由堂调赴朝鲜,办理粮饷、军械等差。
是年十月,攻克连山关、分水岭等要隘案内出力。
蒙前盛京将军裕・前帮办北洋大臣・四川提督宋会衔奏保:请免选本班以知县俟分省后归候补班补用,并加五品顶戴。
二十一年五月十五日,奉上谕:著照所请,钦此。
是年八月,蒙钦差出使日本大臣裕调赴日本派充随员,三年期满,于二十四年七月初五日蒙钦差出使日本大臣裕开单奏保:请免补本班,俟分省后,以直隶州知州归候补班补用,并加四品衔。
是年七月三十日,奉石朱批:著照所请,钦此。
是年,蒙前督练新建陆军袁由日本调回直隶。
二十六年三月,蒙前山东抚提・部院袁调归山东,因迭次剿办山东匪徒出力,二十七年十月初三日,蒙前山东抚提部院袁开单奏保:请免补本班,以知府仍分省补用,并加监运使衔。
是年十九日,奉石朱批:著照所请,钦此。
是年十月,蒙前署理北洋大臣・直隶总督部堂袁调归直隶,二十八年五月,右军随营学堂两届期满,在事尤为出力,蒙前北洋大臣直隶总督部堂袁汇案奏保:请免补本班以道员仍分省补用。
是年六月初六日,奉石朱批:著照所请,钦此。
是年,因于剿平直隶拳土各匪案内出力,蒙前北洋大臣・直隶总督・部堂袁开单奏保:请加二品衔,经部议驳复。
蒙奏保于十二月三十日奉石朱批:著仍照原保给奖,钦此。
二十九年十一月,蒙前北洋大臣直隶总督・部堂袁调充督理北洋陆军各学堂。
是月蒙钦命总理练兵处王大臣派令兼充军令副使。
三十年十一月蒙钦命总理练兵处王大臣派令兼办本处陆军师范学堂。
三十一年四年[月],蒙钦差考验陆军大臣徐长覆奏考验北洋陆军情形,奉上谕:督办陆军学堂之分省补用道冯国璋于各堂学务具有成效,并著传旨嘉奖,钦此。
五月,蒙钦命练兵处王大臣调署军学司正使。
十二月十八日,奉上谕:练兵处奏请派贵胄学堂总办以专责成一折,分省补用道冯国璋著赏给副都统衔派充贵胄学堂总办,钦此。
是年北洋陆军将弁学堂全班毕业,蒙前北洋大臣・直隶总督・部堂袁奏保,于十二月二十一日奉石朱批:冯国璋著交军机处存记,钦此。
三十二年四月于河南巡抚册报案内报捐花翎,四月二十日奉部核准发给执照,九月九日奉上谕:蒙古正黄旗副都统著冯国璋署理,钦此。
三十三年二月因北洋陆军各学堂毕业案。
[吴秀华:河北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邮编:050091]
[责任编辑:戚如高]
・新书介绍・
《从耶鲁到东京:为南京大屠杀取证》
本书是章开沅教授从发现耶鲁藏档开始所进行的关于南京大屠杀研究近15年的一个总结。
是继《南京大《南京:1937111—193815》(合编)、《天理难容———美国传教士眼中的南京大屠杀(1937—屠杀的历史见证》、
1938)》等一系列著作后,章开沅教授有关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研究的最新力作。
它真实记录了原金陵大学校长贝德士博士及其为代表的、曾在日军屠刀下无私救助中国难民并为中国人民留下南京大屠杀铁证的外国友人群体“南京帮”的事迹;真实记录了从耶鲁到东京这一良知之旅中,章先生及其在北美和日本的志同道合的友人们为南京大屠杀取证、作证,同日本右翼分子斗争,捍卫历史尊严,呼唤人类良知的活动和事迹。
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定价:25100元。
(倪腊松)
民国档案2003・4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