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化技术在壳聚糖酶生产中的应用
甲壳素和壳聚糖作为酶和细胞的固定化载体的研究进展
已用多种载体研究了 D 2葡萄糖异构酶 的固定化并已用于工业生产 , 但寻找更理想 的载体材料的研究工作依然在进行, 甲壳素 和壳聚糖是研究的重点之一。
D 2葡萄糖异构酶在甲壳素上的固定, 可
把葡萄糖淀粉酶通过戊二醛键合固定在 甲壳素上后, 具有很好的操作特性。 制备方法 如下 [ 7]: 每份粉状甲壳 素 ( 含水 50% ) 与三 份葡 萄糖淀 粉酶 ( 水 剂 ) 混合 , 加 入液 体总 体积
5 D - 葡萄糖氧化酶
蒸馏水充分洗涤 , 得到的颗粒状的固定化酶 被浸泡在 pH4 的 0. 1 m o l� L 乙酸钠缓冲中 保存。 该固定化酶的活力为游离酶的 67% 。 用 DEA E 2甲壳素固定化葡萄糖 淀粉酶 ( 99. 4 m g �g ) , 具有原酶 1�3 的活力 [8, 9 ]。
3 Β- 葡萄糖苷酶
已经有 D EA E 2Sep hadex A 225、 Duo lite 2 7 、 活性氧化铝、 硅胶等固定化葡萄糖氧化 A 酶, 但制备方法较麻烦, 而甲壳素作载体却要 简单得多 [ 13]。 将蟹壳甲壳素用 2. 5% 戊二醛 处理 3 h, 用 蒸馏 水洗涤 , 然后 加入 酶溶 液 中, 在 5 ° C 放置 过夜 , 过滤 , 洗涤 , 浸泡 在 2 m o l� L KC l 溶液中 , 使用前重新洗涤 , 其活力 保持 100% 。 在制备过程中 , 最佳的 pH 范围 是 5. 0 ~ 8. 0, 更好的是 6. 0。 最佳的使用温度 是 30 ° C , 在 40 ° C 时活力 还有 70% , 而原 酶 在此温度下的活力已很小。
作者简介: 蒋挺大, 男, 1940 年生, 研究员 。
以这样操作 [ 2]: 取 1%~ 10% 甲醛 或戊二 醛 溶液 10 m l, 加 入 50 m g 粉 状甲 壳素 ( 控制 pH 8. 5) , 在室温下搅拌均匀后放置 1 h , 其间 不时搅动一下 , 使甲壳素交联 , 然后用蒸馏水 洗涤 , 除去多余的甲醛或戊二醛。
固定化细胞产壳聚糖酶条件的研究
m b i dcl . d teb s c m i t n w sA 3 3 3 :o i g aec n e t t n 2 , a h c n e t t n4 , o i e es An h e t o bn i a 1 , sdu a i t o c nr i % e C o cn r i % l z l ao BCD ml n ao ao
Th e uts o d t a h o c n r t n o d u ag n t st e mo t mp ra t a t ri r d cn h ts n e b e rs l h we h tt ec n e ta i f o i m l i a ewa h s o tn c o p o u i gc i a a y i o s i f n o s m-
YU AN i np n L n - a Ja - i g, IHo g y n
【 bt c】 I ipprteif ecs foim a ia ocnrt n C C ocnrt n ci sncnet n m A s at r nt s ae,h l ne o du l n t cne t i ,a h cne t i ,h oa o t de — h nu s g e ao ao t na bdigq atyo at i o rdcn ht a aewt oizdcl e td db h r ooa t t ( . edn uni f c r npouigci sn i i t b ea o s h mm ble esw r s i yteot gnle 3) i l e ue h s
备 高活性 、 稳定 性强 、 地均 一 的壳 聚糖 酶是 甲壳 素 质 工业 中的关键 环节 , 目前 壳 聚糖酶 的研 究 多集 中在 菌种 的筛选 与 游 离 细胞 产 酶 条 件 等 方 面 。 固定 1
酶学论文:壳聚糖固定化酶的研究与应用
壳聚糖固定化酶的研究与应用摘要:介绍壳聚糖作为固定化酶载体的3种主要情况:壳聚糖直接作为固定化酶载体;壳聚糖衍生物作为固定化酶载体;壳聚糖与其他物质共同作为固定化酶载体。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等固定化酶具有酶活性高、回收率高和耐贮藏等特点。
指出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固定化酶技术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壳聚糖;衍生物;固定化酶壳聚糖是甲壳素(chitin)脱乙酰基的产物,是由大部分2-氨基一2一脱氧一β—D-葡萄糖单元和少量N.乙酰-2一氨基-2一脱氧一β一D一葡萄糖单元以β一1,4糖苷键连接的二元线性共聚物,相对分子质量通常在几十万到上百万左右。
壳聚糖学名聚氨基葡萄糖,是一种生物相容性好、易生物降解、无毒、易得的天然功能高分子生物材料,易于制成粉、膜、多孔微珠、纤维、凝胶、纳米粒子等多种形态。
作为唯一一种碱性多糖,壳聚糖在固定化酶并保持其活性方面有独特的优点。
1 壳聚糖直接作为固定化酶载体。
壳聚糖本身是一种多孔网状天然高分子粉粒材料,耐热性好,其分子中的羟基和氨基可形成活泼界面,对蛋白质有显著的亲合力,可将酶吸附通过离子键、氢键及范德华力而与载体结合。
John等将壳聚糖研磨成粉状,与粉状胰蛋白酶混合研磨,通过吸附作用周定胰蛋白酶,结果表明:研磨时间越长,固定化效果越好。
李志国等以壳聚糖为载体,用物理吸附固定化脂肪酶,对影响固定化过程的各种因素进行考察,确定最优条件,结果表明:固定化酶的可操作性优于游离酶。
以壳聚糖为载体通过吸附制备固定化酶,酶不易失活,但酶与载体之间的结合力弱,在使用过程中酶分子易从载体上脱落,因此,多数情况下用吸附一交联法以提高其稳定性。
最常用的交联剂是甲醛和戊二醛,但更多采用戊二醛。
周纪宁采用甲醛活化交联壳聚糖固定L-天冬酰胺酶,其活力回收可达20%一25%。
岳振峰等将粉末状壳聚糖制备成微球形多孔载体,采用吸附——交联的方法进行固定化,在最佳固定化条件下,酶活力回收率为78.1%,具有较好的强度。
壳聚糖酶的研究进展
3.2.壳聚糖酶的分离纯化
目前,壳聚糖酶常用的分离纯化方法有分级盐
析、凝胶过滤层析和离子交换层析等。我国在壳
聚糖酶分离纯化方面已经做了许多研究,如天津
科技大学通过硫酸铵分级盐析、Sephadex G-25凝 胶过滤层析、DEAE Cellulose 52离子交换层析, 对曲霉TCCC45017产的壳聚糖酶进行分离纯化和 性质研究。得到的酶纯化倍数为57.21,回收率为
生物科学
3.壳聚糖酶的研究进展
3.1.壳聚糖酶的获取
近年来,科学家已从微生物中开发出了许多种
壳聚糖酶,但这些酶的生产成本普遍比较昂贵,
且难以实现商业化应用。目前研究公认大多数微
生物来源的壳聚糖酶属于诱导酶,基因表达大多 受阻遏物/诱导物系统控制,一般以壳聚糖为诱导 物,它们的降解产物为阻遏物。天然菌株产壳聚 糖酶的能力一般较低,因此现在大多都使用诱变
一周查看其储存稳定性。
生物科学
结果表明DEAE纤维素固定化壳聚糖酶的酶活 最高,储存稳定性最好(一周后酶活还高达原来的
93%)。而且将成品固定化酶重复使用10次,酶活
力损失小于15%,这些都表明该固定化酶具有较
好的操作稳定性。
生物科学
3.4.酶法制备壳寡糖的生产工艺
酶法制备壳寡糖常见的生产工艺流程如下:
育种以获取较为理想的壳聚糖酶。
生物科学
孙金凤[6]研究组以从自然界中筛选得到的一株
壳聚糖酶活为9.84 nkat/mL的芽孢杆菌属菌株为出
发菌株,经硫酸二乙酯(DES)诱变处理后,筛
选得到壳聚糖酶活明显提高的突变株DES-4,其 壳聚糖酶活为26.67 nkat/mL,是出发菌株的2.7倍。
生物科学
KOD1所产壳聚糖酶的耐热性很好,其最适反应
固定化壳聚糖酶的动力学性能研究
摘要 : 通过 壳聚糖酶 固定化前后最适宜 的反应 温度、 H值、 氏常数等 动力学性质 的变化研 究载体 电 目的 p 米 荷极性 、 空间阻力对 壳聚糖酶动力学性质的影响。方法 以两种极性不 同的物质( 丁质、 E E纤维素 ) 几 DA 为载体、 戊二醛 为交联剂 , 对本实验室 自制的壳聚糖酶进行 了固定化 , 然后分别 分析 酶经 固定 化后 最适宜 的反应温度 、 H p 值、 米氏常数 等动力学性质 的变化。结论 酶经 固定化后所产 生的空间扩散阻力对 壳聚糖酶 的动力 学性质 的影 响 要 比在 固定化过程 中所用载体 所带的电荷 的极性对酶 的动力学性质的影响大的多。 关键词 : 壳聚糖酶 ; 动力学性质 ; 固定化 ; 空间阻力 ; 电荷极 性 中图 分 类 号 :9 4 文 献 标 识码 : 文章 编 号 : 0 -15 20 )100 -3 R1 A 1 47 1 (0 7 0 -0 10 0
,
( . ntu eo h r a e t a S in e T i a e i nv r t , aa 7 0 0, hn ; 1 Isi t f am cui l c c , as n M dc U iesy T i 2 10 C ia t P c e h l a i n
2 ntueo i nier gZ ea gU ie i , aghu3 02 , hn ) .Is tt f o gnei ,hji nvrt H n zo 10 7 C ia i Be n n sy
i dc i a ae l e h ts n s ¥ k n t r p r .Meh d :c i s n s s i z o ie i p o e t c y to s h t a a e wa mmo i z d o w a r r w ih h v i ee tee t c l o b l e n t o c ri h c a e df r n lcr a i e f i p o e t i l tr l e y e b r s ig—l kn e cin . h h n e o eo t l e e au e a d p ,K n t a a r p r w t g u aad h d yc o s y h n i i gr a t n o T ec a g f h p i t ma t mp r tr n H i ei p r m— c e e ft ei t ro mmo i z d e z me w r t de h b l e n y e s i d.C n l so :T e e e t fitrp c i u e r ss c rc io a a e ie — i e u s  ̄k n t o n n a o n i p o e t sf u d lr e a a o a r r lc r a rp r . c r p ry i o n ag rt n t tf c ri  ̄e e t c p o et h h e il y Ke r s ht a a e k n t rp ry i y wo d :c i n s ; i ei p o e t ;mmo i z ; trp c i u e r ss n e; l t c r p r o c bl e i e s a e df s e it c ee r a p o e t i n a c il y
β-D-半乳糖苷酶壳聚糖固定方法、特性及应用研究
β-D-半乳糖苷酶壳聚糖固定方法、特性及应用研究摘要“乳糖不耐症”是影响我国乳业发展的瓶颈技术之一,而利用固定化β-D-半乳糖苷酶水解奶中的乳糖是解决“乳糖不耐症”的有效方法。
本研究以壳聚糖为载体和戊二醛为交联剂,采用共价交联和吸附交联的方法,优选出不同形态壳聚糖固定化乳糖酶的方法,并进一步研究了固定化乳糖酶的特性和应用的效果。
另外,还比较研究了测定乳糖水解率的方法,优选出了简便、准确和快捷的测定方法。
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 对碘量法、蒽酮法、费林法、旋光法和酶催法测定乳糖的准确性和精密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酶催法测定乳糖水解率的标准偏差为0.0102,变异系数为2.7935%,其准确性和精密度好,操作简单快速,是一种准确、经济和快捷的乳糖水解率测定方法。
2. 对壳聚糖薄膜、壳聚糖凝胶和壳聚糖珠3种形态固定化乳糖酶的优化方法及其活力回收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壳聚糖珠与戊二醛吸附交联固定化乳糖酶的活力回收率最高达到52.9%,壳聚糖凝胶与戊二醛共价交联固定化乳糖酶的活力回收率最高达到71.1%,壳聚糖薄膜与戊二醛共价交联固定化乳糖酶的活力回收率达到77.8%。
3. 壳聚糖膜与戊二醛共价交联固定化乳糖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戊二醛浓度为2.5%,pH值为6.5,乳糖酶浓度为0.4 mg/mL,交联时间12h,4℃下固定12h。
4. 壳聚糖膜与戊二醛共价交联法固定乳糖酶的特性发生了变化。
与游离酶相比,固定化后酶最适pH由6.8移至6.5,固定化酶的最适温度由40℃升至45℃, 60℃保温1h后仍保留初始活力的50%,而游离酶则几乎完全失活;固定化乳糖酶米氏常数Km与游离酶相比差异不大,说明在对底物的亲和性上,在乳糖酶固定化后能够基本上按游离酶一样进行。
固定化酶重复使用8次后其活力仅损失10%;4~12℃下储存25d后固定化酶活力仍保留50%以上。
5. 研究了壳聚糖膜固定化乳糖酶在不同条件下水解乳糖的特性,结果表明:①随着固定化酶用量的增加,单位时间内对牛奶中的乳糖水解率升高,即在4℃下,达到70%以上水解率所需的酶量和时间为:酶添加量10.0g/25mL,水解18h;酶添加量14.0g/25mL,水解18h。
固定化酶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固定化酶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固定化酶技术是指将酶固定在载体上,形成固定化酶,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
相比自由酶,固定化酶有很多优点,例如稳定性和重复使用性强,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和环境污染,提高生产效率等。
下面本文将从固定化酶技术的概念、优点、应用以及未来发展等方面来阐述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一、固定化酶技术的概念固定化酶技术是一个将酶固定到载体上,形成固定化酶的过程。
这种酶的形式可以是不同的,如固态酶或糖基载体。
使用固定化酶可以带来很多优点,如稳定性、重复使用性、环保、酶失活率低等,从而带来经济效益等显著效果。
固定化酶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医药、食品、工业生产等领域。
二、固定化酶技术的优点1、稳定性相比自由酶,固定化酶由于可以固定在载体上,因此可以提高酶的稳定性。
酶与载体形成的复合结构,可以使酶受到保护,减少不必要的结构或功能的损失,使酶的特殊性质更好地发挥,避免了一些化学反应和粘性的问题。
2、重复使用性固定化酶技术具有较高的重复使用性,而自由酶只能使用一次,因此,固定化酶更优越,在使用过程中,更可以起到长时间的使用和连续生产的作用,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环保相比自由酶,固定化酶对环境污染要小得多。
自由酶使用后,会在环境中分解,产生污染。
而固定化酶则将酶固定在载体上,可以重复使用,不污染环境。
4、降低酶失活率自由酶使用过程中,受到温度、PH值等因素的影响非常大,会使酶失活,效果大打折扣。
而固定化酶则对外界因素的敏感性较低,因此失活率低,保证了其稳定性和生产效率。
三、固定化酶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1、生物质转化生物质转化在生物化学制药、生物化工和农业生产等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它是利用生物体无机盐、有机质分泌的酶来进行的。
在生物质转化生产过程中,固定化酶技术的应用变得越来越普遍和重要。
例如:在木质素降解中,采用固定化酶可以大幅度提高木质素的酶解效率和催化活性,因为固定化酶可以提高酶附着的载体稳定性和活性,使其能够持续进行反应,有效提高产量和质量。
一种固定化壳聚糖酶及其载体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固定化壳聚糖酶及其载体的制备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阳文静,游清徽,蔡险峰,徐贤柱,王曼莹
申请号:CN201910210466.7
申请日:20190320
公开号:CN109943557A
公开日:
20190628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固定化壳聚糖酶及其载体的制备方法,载体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将纳米二氧化钛加入无水乙醇中分散均匀,再加入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作为氨基化试剂,冰乙酸作为催化剂,搅拌反应、离心,所得沉淀用无水乙醇反复洗涤除去残留试剂,最后真空干燥,制备得到氨基化修饰纳米二氧化钛;再加入戊二醛中反应、离心,所得沉淀用蒸馏水反复洗涤除去未反应的戊二醛,最后真空干燥,制备得到固定化壳聚糖酶载体。
将上述制备得到的固定化壳聚糖酶载体与壳聚糖酶加入到碳酸盐缓冲液中,避光搅拌反应、离心,所得沉淀用蒸馏水反复洗涤,除去所述固定化壳聚糖酶载体表面吸附的游离酶,最后冷冻干燥,制备得到固定化壳聚糖酶。
申请人:江西师范大学
地址:330100 江西省南昌市紫阳大道99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南昌市平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马彩凤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生物大分子固定化技术在生产领域中的应用
生物大分子固定化技术在生产领域中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大分子固定化技术在生产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这种技术利用生物大分子作为固定化基质或酶催化剂,可以使反应条件更加温和,实现高效稳定的化学反应。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回顾生物大分子固定化技术在生产领域中的应用。
一、理论基础生物大分子固定化技术是基于酶学、生物化学和化学工程学的交叉研究领域。
其基本理论原理是将生物大分子如酶、细胞、抗体等物质通过化学键或物理吸附固定在某种载体上,形成一种新型催化剂,具有高效稳定的催化作用。
这种技术可以克服酶的不稳定性和易失活性、提高反应速率和选择性、降低底物的用量和废物的产生等问题,已经在多个领域中得到应用。
二、实践应用1. 医药领域固定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领域,例如利用固定化的酶制备药物、净化蛋白质、检测分析等。
红细胞酶固定化技术是一项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领域的技术,该技术可以使酶更加稳定,减少副反应,同时还可通过选择不同的酶种类来发挥不同的药效。
2. 食品领域固定化技术在食品制造过程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制造乳制品、酿造啤酒等。
通过固定化技术可以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质量,同时减少废物的产生。
酶固定化技术可以使乳制品发酵更加稳定,提高产品的质量。
3. 环保领域生物大分子固定化技术在环保领域中的应用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例如:通过固定化技术制备废水处理酶,提高废水处理效率和降低成本。
使用生物大分子作为催化剂,可以避免传统的物理和化学方法所产生的二次污染。
三、未来展望生物大分子固定化技术是一项新兴的技术,未来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降低,生物大分子固定化技术将会在更广泛领域得到应用。
例如:农业领域中利用固定化技术制备植物生长促进剂、家庭领域中利用固定化技术制备清洁剂等,都有很大的潜力。
总之,随着生物大分子固定化技术的发展,它在生产领域中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
我们需要更加重视这项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以促进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
酶的固定化技术及其应用
酶的固定化技术及其应用酶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与许多生物化学反应密切相关,具有高效、高选择性、温和、环保等特点。
在工业、医学、食品、环保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然而,如何提高酶的稳定性、重复使用性和机械强度是困扰工业应用的难题之一。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固定化技术应运而生。
酶的固定化技术就是将酶固定到材料(如载体)上,使其成为固定化酶,从而提高酶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一、酶的固定化技术酶的固定化技术包括物理固定化和化学固定化。
物理固定化是通过物理方法将酶与材料(如基础材料、载体)相结合,如吸附、包埋、凝胶包埋、膜过滤和微胶囊化等。
其中,吸附是最简单的一种物理固定化方法,即利用酶与基础材料之间的亲和力和静电作用等力学相互作用,将酶吸附到基础材料表面。
包埋是将酶载入一些多孔性材料(如明胶、珍珠岩等)中,使其均匀分布并且不受外界干扰。
凝胶包埋是在酶和载体之间形成一层凝胶层,使其达到一定程度的稳定性和机械强度。
膜过滤是将酶与载体固定在一起形成一层膜,具有高稳定性和机械强度。
微胶囊化是将酶包裹在微小的液滴或固体颗粒中,使其与空气或水隔绝,从而达到保护酶和提高酶效率的目的。
化学固定化是通过化学反应将酶与载体(如聚合物)之间共价键结合,如酯键结合、缩合反应、复杂化等。
其中最常用的是酯键结合,通过酶与载体表面上的羟基基团或羧酸基团形成酯键,从而将酶与载体结合到一起。
二、酶的固定化技术的应用酶的固定化技术在工业生产、医学诊断、食品加工、环境保护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工业领域,酶的固定化技术可以解决酶的稳定性和重复使用性问题,使酶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大大提高。
在制药工业中,高浓度酶的固定化技术可以减少酶的挥发和失活,提高酶的活性和体积双重物质利用率。
在纺织、皮革等行业中,酶的固定化技术可以大大提高酶的反复使用率,减少酶的污染和纤维断裂。
在食品加工领域,制备、酵素提取等就是酶的固定化技术的广泛应用。
例如,乳品加工中常用的乳清酶解和芝士、酸奶等的制造就是利用酶的固定化技术。
天然高分子材料壳聚糖固定化纤维素酶的研究
天然高分子材料壳聚糖固定化纤维素酶的研究近年来,纤维素酶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为它可以有效地提高纤维素的利用率,从而使它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可持续能源。
由于它的高活性和稳定性,纤维素酶是一种理想的生物催化剂,也被很多人用于生物重整和生物水解等方面。
然而,传统的纤维素酶分离与固定化技术存在着许多不足。
因此,开发新的固定化技术以提高纤维素酶的活性和稳定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天然高分子材料壳聚糖是一种新型的固定化剂,能够有效地将纤维素酶固定在材料表面,从而达到固定化纤维素酶的目的。
目前,固定化技术在酶分离中被广泛应用,而天然高分子材料壳聚糖也可以用于实现纤维素酶的固定化。
本研究旨在探究天然高分子材料壳聚糖固定化纤维素酶的研究方法,并研究其影响要素,以便进一步提高其固定化性能。
首先,研究团队采用了现有的解剖学实验和可视化技术来研究壳聚糖固定化纤维素酶的形式和结构。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采用电子显微镜(TEM)技术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技术对壳聚糖和纤维素酶的形式和结构进行了详细的观察。
结果表明,壳聚糖能够有效地将纤维素酶固定在材料表面,并形成了良好的纤维素酶-壳聚糖复合体。
研究人员还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镜(TEM)和热重-分析仪(TGA)等技术,对壳聚糖固定化纤维素酶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进一步的测试。
其次,研究人员对壳聚糖固定化纤维素酶的活性和稳定性进行了实验研究。
研究人员发现,壳聚糖能够有效地提高纤维素酶的活性,壳聚糖固定化纤维素酶的活性高于传统的纤维素酶。
此外,壳聚糖固定化纤维素酶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而且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它们的活性还可以得到很好的稳定性。
最后,研究人员将室温和高温条件下的壳聚糖固定化纤维素酶进行了优化研究。
研究人员发现,当壳聚糖固定化纤维素酶处于低温条件下时,其活性可以达到最大,而当壳聚糖固定化纤维素酶处于高温条件下时,其活性则会有一定的降低。
经过上述实验,研究团队得出结论:天然高分子材料壳聚糖可以有效地将纤维素酶固定在材料表面,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纤维素酶的稳定性和活性可以获得很好的稳定性。
固定化载体材料壳聚糖基水凝胶的研究
固定化载体材料壳聚糖基水凝胶的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固定化载体材料在生物技术、医药、环保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壳聚糖作为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和低毒性等特点,因此在固定化载体材料领域备受关注。
壳聚糖基水凝胶作为壳聚糖的一种重要衍生物,因其独特的三维网络结构和良好的吸水保水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细胞培养、药物控释、废水处理等领域。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壳聚糖基水凝胶的制备、性能和应用。
我们将探讨壳聚糖基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交联剂的选择、反应条件的优化等。
我们将对壳聚糖基水凝胶的物理化学性能进行详细表征,如吸水性、保水性、稳定性等。
我们还将研究壳聚糖基水凝胶在细胞培养、药物控释和废水处理等领域的应用效果。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壳聚糖基水凝胶的制备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为相关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做出贡献。
我们也希望能够为固定化载体材料的研究和开发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壳聚糖基水凝胶的制备与表征壳聚糖基水凝胶的制备过程涉及到多个关键步骤,这些步骤确保了水凝胶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能够满足后续应用的需求。
壳聚糖作为天然多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是制备水凝胶的理想基材。
在制备过程中,我们通过溶解壳聚糖于酸性溶液中,破坏其分子间的氢键,使其更容易与其他反应物进行交联反应。
接下来,我们通过加入交联剂,如戊二醛,使壳聚糖分子间形成化学键合,从而构建三维网络结构。
这个过程需要精确控制交联剂的浓度和反应时间,以确保形成的网络结构均匀且稳定。
制备完成后,我们对壳聚糖基水凝胶进行了详细的表征。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我们发现水凝胶具有多孔结构,这种结构有利于物质的传输和细胞的生长。
同时,我们还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水凝胶的化学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壳聚糖的特征峰在水凝胶中仍然存在,证明了壳聚糖的成功交联。
我们还对水凝胶的溶胀性能、机械性能以及生物相容性进行了评估。
天然高分子材料壳聚糖固定化纤维素酶的研究
天然高分子材料壳聚糖固定化纤维素酶的研究随着我国工业和科技的发展,天然高分子材料在应用上不断增长,尤其是壳聚糖在工业和科技领域中被广泛使用。
壳聚糖具有高吸附性能,易于处理、产品构型稳定且弹性高,是一种常用的天然高分子材料。
然而,由于壳聚糖的易水解性和低抗氧化性能,限制了其在生物材料和精细化学领域的应用,因此利用壳聚糖作为固定化材料研究纤维素酶活性是非常重要的。
本研究旨在研究如何利用壳聚糖作为固定化材料,研究纤维素酶的活性和性能。
为此,研究首先获取壳聚糖的固定化剂,固定化工艺的研究是研究的重点,我们发现当壳聚糖的溶液质量分数、固定化时间和温度满足一定要求时,可以通过纤维素酶的固定化研究获得理想的结果。
研究发现,当壳聚糖的溶液质量分数为0.1%,固定化时间为2小时,温度为70℃时,纤维素酶的活性和稳定性最好。
经过这项研究,发现壳聚糖可以用作固定化材料,在生物材料和精细化学领域都有很好的应用,并且可以提高固定化纤维素酶的活性和稳定性。
此外,本研究还为应用壳聚糖作为固定化材料,研究纤维素酶的活性和性能提供了理论指导。
最后,在应用之前,应进一步研究纤维素酶的活性和稳定性,以便做出更好的工艺调整。
壳聚糖可以被广泛用于生物材料和精细化学领域,但传统的壳聚糖材料因其低抗氧化性能和易水解性而限制了其应用。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壳聚糖可以利用作为固定化材料,可以提高纤维素酶的活性和稳定性,促进其实际应用。
同时,本研究还为今后深入研究壳聚糖材料固定化纤维素酶的研究提供了许多理论参考。
综上所述,本研究探索了壳聚糖作为固定化材料研究纤维素酶的活性和性能的机制,从本研究的结果可以看出,壳聚糖可以作为固定化材料有效地提高纤维素酶的活性和稳定性,从而为它们的应用营造良好的条件。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可以在未来开发出更多优质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并将其应用到工业和科技领域中去,从而推动现代科技发展。
螺旋纤维床固定化反应器两步法生产壳聚糖酶
43卷 6期2003年12月微生物学报Acta Microbiologica Sinica V ol.43December N o.62003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299876036)作者简介:吴绵斌(1969-),男,浙江宁波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生物工程。
T el :862571287953080;Fax :862571287951358;E 2mail :wumb @收稿日期:2002211211,修回日期:2003208225螺旋纤维床固定化反应器两步法生产壳聚糖酶吴绵斌1 黄 萍2(1浙江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 杭州 310027)(2浙江大学药学院 杭州 310031)摘 要:采用了菌体生长与产酶分步的新工艺利用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 )AT CC56764生产壳聚糖酶,酶活力比在相同条件下进行的一步法产酶提高了117倍。
采用此工艺在螺旋纤维床生物反应器中进行产酶试验,酶活比采用游离细胞培养又提高了39%,达到01246U Πm L 。
,在重复分批操作中,经过10批共15天的产酶实验,平均每批的酶活保持在01235U Πm L 左右。
关键词:里氏木霉,固定化菌丝,螺旋纤维床生物反应器,壳聚糖酶中图分类号:Q8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00126209(2003)0620764205里氏木霉在以葡萄糖为碳源的情况下,菌丝生长较其它碳源更为良好,并能产生少量组成型壳聚糖酶,但只有在氨基葡萄糖存在的情况下,才能诱导产生高活力壳聚糖酶。
当浓度提高到某一范围以后,氨基葡萄糖也会阻遏壳聚糖酶的生物合成。
这种现象在壳聚糖酶生产中较为普遍,很多人[1,2]采用孢子直接接入诱导培养基的方法生产壳聚糖酶,这样虽然能诱导产生壳聚糖酶,但培养时间长。
而且由于缺乏足够的营养元素及合适碳源,菌体会生长不好,酶活力不能得到充分提高。
本文在对菌体生长和产酶分离的两步法生产壳聚糖酶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的基础上,重点对采用螺旋纤维床固定化生物反应器(C onv oluted fibrous bed bioreactor ,CF BB )生产壳聚糖酶进行研究。
壳聚糖酶的特性及其固定化研究的开题报告
壳聚糖酶的特性及其固定化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壳聚糖(chitosan)是一种重要的天然产物,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能力、低毒性且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
壳聚糖酶(chitosanase)可将壳
聚糖水解成低聚物和单体,是壳聚糖降解的关键酶类。
因此,壳聚糖酶
的研究对于壳聚糖的高效利用、环境保护和生物医药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固定化壳聚糖酶可以增加酶的稳定性和重复使用性,降低生产成本
和环境污染,提高反应效率,因此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二、研究内容
本文拟就壳聚糖酶的特性及其固定化研究展开探讨,包括以下部分:
1. 壳聚糖酶的来源、结构和分类;
2. 壳聚糖酶的催化机理;
3. 壳聚糖酶的特性研究,包括最适pH、最适温度、热稳定性、催化动力学参数等;
4. 壳聚糖酶的固定化方法,包括吸附、共价结合和包埋等;
5. 固定化壳聚糖酶的特性研究,包括催化活性、重复使用性、稳定性、抗污染性等。
三、研究方法
本文将采用实验和文献综述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文献综述了解前人
的研究成果和方法,评价其可行性与优点。
在此基础上针对本研究的目标、任务和方法进行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评估实验结果的可操作性和
可信度,最终得出科学的研究结论。
四、预期成果和意义
通过研究壳聚糖酶的特性及其固定化,可以深入了解壳聚糖酶的催化机理和特性,为其在生产实践和环境治理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同时,对固定化技术的比较和选择,可为生物催化的产业化提供指导。
最终,具有高活性、高稳定性的固定化壳聚糖酶的制备,将为壳聚糖的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做出重要贡献,具有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固定化壳聚糖酶膜的初步研究的开题报告
固定化壳聚糖酶膜的初步研究的开题报告
标题:固定化壳聚糖酶膜的初步研究
研究背景:
壳聚糖酶是一种能够水解壳聚糖的酶类,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然而,由于壳聚糖酶具有易失活、易受污染等缺点,在工业上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因此,如何提高壳聚糖酶的稳定性和重复使用性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研究内容:
本研究旨在将壳聚糖酶固定化在膜上,从而提高其稳定性和重复使用性。
具体来说,先将壳聚糖酶与适合的载体材料混合,然后将混合物涂覆在膜上,制成固定化壳聚糖酶膜。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对载体材料、混合物的比例、涂覆工艺等进行优化,并测试膜的稳定性和催化效率。
研究方法:
(1)筛选合适的载体材料,如聚苯乙烯、聚丙烯等;
(2)制备壳聚糖酶和载体材料的混合物;
(3)将混合物涂覆在膜上;
(4)优化涂覆工艺,如溶液浓度、涂覆时间、温度等;
(5)测试固定化壳聚糖酶膜的稳定性和催化效率。
预期成果:
通过本研究,可制备出稳定性较高、重复使用性较好的固定化壳聚糖酶膜,并研究其催化性能。
这将为壳聚糖酶在工业上的应用提供新思路和方法。
壳聚糖纳米粒固定化凝血酶的制备及应用的初步研究的开题报告
壳聚糖纳米粒固定化凝血酶的制备及应用的初步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凝血酶是血液凝固过程中重要的酶之一,能催化纤维蛋白原向纤维素的转化,参与血凝过程的终止。
目前,凝血酶已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技术和食品工业等领域。
但由于凝血酶具有易失活、易受污染等缺点,在其应用过程中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如pH、温度、盐浓度等,同时需要开发较为稳定的固定化凝血酶技术。
壳聚糖是一种来源广泛、生物相容性好、生物降解性能优良的天然高分子,具有多种活性基团,可与生物分子发生作用,因此壳聚糖被广泛应用于固定化生物分子中。
现有的研究表明,壳聚糖作为载体可以有效地固定化生物分子,并具有稳定性好、活性高、再生性强等优点,被广泛用于生物技术和生物医学领域。
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拟采用壳聚糖纳米粒作为载体,通过交联固定化的方法制备壳聚糖纳米粒固定化凝血酶,并探究其在血凝方面的应用,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内容1. 制备壳聚糖纳米粒利用离子凝胶法制备壳聚糖纳米粒,优化其制备工艺和性能。
2. 固定化凝血酶制备通过交联固定化的方法,将凝血酶固定于壳聚糖纳米粒上,并优化其固定化条件和性能。
3. 实验研究(1)研究壳聚糖纳米粒固定化凝血酶的反应条件,如pH、温度、离子浓度等,从而确定其最佳反应条件。
(2)用固定化凝血酶处理不同浓度的鱼红细胞悬液,通过测定其凝集时间和差分扫描量等指标对比其凝集情况。
(3)对比固定化凝血酶与游离凝血酶在稳定性、活性以及再生性等方面的差异,并探讨其产生原因。
三、研究预期成果1. 成功制备壳聚糖纳米粒,确定其最佳制备条件。
2. 通过交联固定化的方法制备了稳定可靠的凝血酶固定化壳聚糖纳米粒,并构建了其反应过程的最佳条件。
3. 探究了壳聚糖纳米粒固定化凝血酶在血凝方面的应用,探讨固定化凝血酶与游离凝血酶之间的差异。
4. 为壳聚糖纳米粒在生物医学、食品工业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参考。
壳聚糖微球固定化胰蛋白酶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壳聚糖微球固定化胰蛋白酶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背景
随着生物技术和生物医学领域的发展,酶在许多应用中都发挥着重
要作用。
然而,自由酶在使用过程中面临着稳定性、重现性等问题,无
法实现长期稳定的储存和使用。
因此,固定化酶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解决
方案。
固定化技术可以提高酶的稳定性,延长使用寿命,并且可以更方
便地进行回收和重复利用,实际应用和经济效益均有很大的优势。
壳聚糖是一种天然产物,由于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和
再生性等特点,成为了固定化酶的优秀载体。
胰蛋白酶是消化蛋白质的
一种常用酶,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等领域。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利用壳聚糖微球作为载体,固定化胰蛋白酶,并对
其进行性质和稳定性的研究。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1)制备壳聚糖微球
以壳聚糖为主要原料,采用溶液交联-乳化凝胶化法制备壳聚糖微球,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和调节配方,得到粒径分布较为均匀、表面光滑的微球。
(2)固定化胰蛋白酶
将制备好的壳聚糖微球与胰蛋白酶进行反应,使其在微球表面固定化。
(3)性质和稳定性研究
通过对固定化胰蛋白酶的工作效率、催化活性、稳定性等进行测试,比较其与自由酶的差异,并进一步探讨其在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性。
四、研究意义
胰蛋白酶的固定化研究对于优化酶催化的条件、提高催化效率和稳
定性、推动酶在医疗、生物技术等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可
以为固定化技术的发展和在实际应用中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定化技术在壳聚糖酶生产中的应用作者:袁建平侯晓强来源:《湖北农业科学》2013年第21期摘要:以产酶活性与产酶稳定性为指标评价3种固定化细胞产壳聚糖酶(Chitosanase,EC3.2.1.99)方法,以酶比活力、酶结合效率、酶活力回收率及稳定性评价4种固定化壳聚糖酶方法,以筛选最优固定化方案应用于壳聚糖酶的生产。
结果表明,海藻酸钠壳聚糖包埋法固定化细胞的产壳聚糖酶活性较高且稳定性好;海藻酸钠壳聚糖吸附包埋固定化壳聚糖酶的酶比活力、酶结合效率与酶活力回收率均为最高,且稳定性强。
关键词:固定化技术;壳聚糖;壳聚糖酶(Chitosanase, EC3.2.1.99);海藻酸钠中图分类号:Q55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21-5282-03Application of Immobilization Technique in Producing ChitosanaseYUAN Jian-ping,HOU Xiao-qiang(College of Life Science, Langfang Normal University, Langfang 065000,Hebei,China)Abstract: Chitosanase production was optimized through evaluating three methods of cells immobilization using the activity and stability of enzyme production as indicators. Four methods of enzyme immobilization were evaluated using of the enzyme combination efficiency, enzyme activity recovery and enzyme stability as indicator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odium alginate and chitosan embed method was the optimal method of cells and enzyme immobilization due to its best performance in the activity and stability of enzyme production and in the enzyme activity, enzyme combination efficiency, enzyme activity recovery and enzyme stability.Key words: immobilization technique; chitosan; chitosanase(EC3.2.1.99); sodium alginate壳聚糖酶(Chitosanase,EC3.2.1.99)是一种高效、专一水解壳聚糖制备壳寡糖的酶[1,2]。
近年来,利用专一性壳聚糖酶水解壳聚糖制取壳寡糖已成为甲壳素工业的研究热点与前沿[3,4]。
目前壳聚糖酶研究多集中于菌种筛选与游离细胞产酶条件等方面。
固定化细胞与固定化酶技术对于提高酶的生产与应用效率有重要意义[5,6]。
本试验采用多种方法对产壳聚糖酶菌种及壳聚糖酶固定化进行研究,旨在筛选最适固定化细胞及固定化酶的方法。
1 材料与方法1.1 药品与试剂壳聚糖(脱乙酰度≥80%,济南海得贝海洋生物工程公司),海藻酸钠(黏度范围:1.05~1.15,天津市永大化学试剂开发中心),乙酸、NaOH、甲醇、戊二醛、HCl、NaCl、CaCl2等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
1.2 菌种与培养基产壳聚糖酶菌株Yg,廊坊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实验室保存提供。
改良PDA培养基:马铃薯(去皮)200 g,葡萄糖30 g,蛋白胨2 g,KH2PO4 0.5 g,(NH4)2SO4 0.5 g,维生素B1 10 mg,蒸馏水1 000 mL,115 ℃高压灭菌30 min[7]。
产酶培养基:KCl 5 g,NaCl 5 g,MgSO4·7H2O 5 g,K2HPO4 0.75 g,FeSO4 0.01 g,蛋白胨8.5 g,牛肉膏0.25 g,壳聚糖 10 g,蒸馏水1 000 mL,pH 7.5~8.0,121 ℃高压灭菌30 min[8]。
1.3 方法1.3.1 固定化细胞产壳聚糖酶将Yg菌株于改良PDA斜面上活化2次,而后接种于改良PDA液体培养基,36 ℃、180 r/min培养16 h,再用0.75%无菌生理盐水5 000 r/min离心洗涤2次,每次20 min,取菌体沉淀4 ℃保藏备用。
采用3种方法对细胞进行固定化处理:①海藻酸钠包埋法。
取2.5%海藻酸钠溶液50 mL,加入2 g湿菌体,搅拌混匀,用8号针头从离液面10 cm高处将其滴入2% CaCl2溶液中,滤出凝胶小球,重新置于2% CaCl2溶液中,4 ℃静置硬化2 h[9]。
②海藻酸钠壳聚糖包埋法。
2.5%海藻酸钠溶液中加入1%的壳聚糖,配制海藻酸钠壳聚糖胶体溶液。
取该溶液50 mL,加入2 g湿菌体,搅拌混匀,用8号针头从离液面10 cm高处将其滴入2% CaCl2溶液中,滤出凝胶小球,重新置于2% CaCl2溶液中,4 ℃静置硬化2 h[10]。
③壳聚糖吸附法。
将2.5%壳聚糖胶体溶液用8号针头滴入凝结液(20%甲醇和30%NaOH)中,作用2 h后得到中空壳聚糖球,取出用去离子水洗涤,而后放入Yg菌悬液中,吸附2 h,取出壳聚糖球并用0.75%无菌生理盐水洗涤后备用[11]。
将各试验组固定化菌体小球放入改良PDA液体培养基中,36 ℃、120 r/min 预培养12 h,而后放入产酶培养基中,30 ℃、120 r/min 培养24 h。
过滤取滤液于5 ℃、5 000 r/min离心15 min,取上清液即为粗酶液并测定其酶比活力。
将产酶后的小球过滤回收,去离子水洗涤后再次产酶,观察固定化细胞的重复利用性能[12,13]。
1.3.2 壳聚糖酶的固定化取上试验中所得壳聚糖酶粗酶液,利用4种方法分别对其进行固定化处理:①壳聚糖吸附法。
3%的壳聚糖胶体溶液,用8号针头将其滴入凝结液(20%甲醇和30%NaOH)中,作用2 h后得中空壳聚糖球,取出后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吸水纸吸干。
加入壳聚糖酶液至刚好没过球,吸附3 h,取出后去离子水洗涤,收集剩余酶液及洗液并测定其体积,称量壳聚糖球质量[14]。
②壳聚糖交联后吸附法。
按①法制备壳聚糖球,而后将其加入1%戊二醛溶液中,室温交联6 h,去离子水洗涤、吸干。
壳聚糖酶吸附方法同①[14]。
③酶先交联后壳聚糖吸附法。
按①法制备壳聚糖球,取5 mL壳聚糖酶液与0.1 mL 1%戊二醛溶液混匀,作用1 h后加入壳聚糖球,溶液没过球即可,3 h后取出,用去离子水洗涤,收集剩余酶液及洗液并测定其体积,称量该壳聚糖球质量[15]。
④海藻酸钠壳聚糖吸附包埋法。
取含5%海藻酸钠、2%壳聚糖的海藻酸钠-壳聚糖胶体溶液5 mL与等量的壳聚糖酶液混匀,用8号针头从离液面10 cm处将其滴加到2%CaCl2溶液中。
滤出凝胶小球,重新置于2% CaCl2溶液中4 ℃静置硬化2 h,滤出凝胶小球用去离子水洗涤,收集前后CaCl2溶液及洗液并测定其体积,称量该凝胶小球质量[14]。
测定各试验组固定化壳聚糖酶的酶比活力,计算酶结合效率及酶活力回收率。
过滤回收初次反应后固定化酶小球,去离子水洗涤后重复反应,观察固定化壳聚糖酶回收及重复利用效率。
1.4 酶活力测定及计算方法壳聚糖酶活力测定:将酶液与3%壳聚糖溶液分别预热至45 ℃,取5 mL酶液加入50 mL 3%壳聚糖溶液中,混匀并于45 ℃、180 r/min条件下作用,定时取出反应液,加1 mol/L NaOH溶液调pH至8.0,沸水浴15 min终止反应,离心取沉淀于105 ℃烘干至恒重,称量并计算酶活。
酶活力单位定义:每1 min降解1 μg不溶性的壳聚糖为可溶性壳聚糖所需的酶量定义为一个酶活力单位[8]。
洗液中壳聚糖酶活力测定方法同上;固定化壳聚糖酶活力测定时,以固定化壳聚糖酶取代酶液,其余方法同上。
壳聚糖酶液酶比活力=每毫升壳聚糖酶液中所含有的酶活力单位数(U/mL)固定化壳聚糖酶酶比活力=每克干燥的固定化壳聚糖酶中所含有的酶活力单位数(U/g)[16]酶结合效率=(原酶液总活力-未固定酶活力)/原酶液总活力×100%[16]。
其中原酶液总活力为用于固定化的粗酶液中壳聚糖酶的活力总和,未固定酶活力为固定化处理后剩余酶液及洗液中壳聚糖酶活力总和。
酶活力回收率=固定化酶活力/原酶液总活力×100%[16]。
其中固定化酶活力为固定化处理后所得固定化壳聚糖酶的活力总和。
2 结果与分析2.1 不同方法固定化细胞产酶活力及回收利用性能比较3种方法固定化细胞产酶活力及回收利用性能测定结果见表1。
由表1可见,壳聚糖吸附法固定化细胞第一次产酶活力最强,但是2次产酶活力差异极大,且固定化小球的机械强度差,稳定性也不高,很难再重复利用。
海藻酸钠壳聚糖包埋法固定化细胞第一次产酶活力略低于壳聚糖吸附法,2次产酶活性稳定,且固定化小球机械强度很高,菌体泄露少,重复性好。
综合比较,选择海藻酸钠壳聚糖包埋法为最优固定化细胞方案。
2.2 不同方法固定化壳聚糖酶性能比较各种方法所得固定化酶的性能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海藻酸钠壳聚糖吸附包埋法所得固定化壳聚糖酶酶比活力、酶结合效率与酶活力回收率均为最高,且重复利用过程中酶活力损失少,固定化酶的机械强度高,稳定性强,为最佳固定方法。
3 小结与讨论壳聚糖是产壳聚糖酶的诱导物,在固定化细胞过程中加入壳聚糖可明显提高产酶性能,但是单纯应用壳聚糖进行固定化的机械强度差;固定化壳聚糖酶的过程中,壳聚糖吸附法对酶活力影响小,但酶的结合效率较低且重复性差,戊二醛交联则明显影响了壳聚糖酶的活性。
综合分析认为,海藻酸钠壳聚糖包埋法为最优固定化细胞产壳聚糖酶方案。
海藻酸钠壳聚糖吸附包埋法为固定化壳聚糖酶的最佳方法。
参考文献:[1] 戴芸,朱旭芬.微生物壳聚糖酶的研究概况[J].浙江大学学报,2004,30(20):229-236.[2] 周念波,李轶群,涂绍勇.壳聚糖酶的分离纯化及性质研究[J].食品科技,2008,4(2):4-7.[3] 袁建平,李国辉,王淑敏,等.聚合度4~6壳寡糖的制备及其活性研究[J].食品科技,2012(8):248-250.[4] 徐瑞,郭占云,戚正武.壳聚糖酶的纯化、基因克隆及其酶学特性的鉴定[J].药物生物技术,2008,15(2):94-99.[5] 乔德亮,胡冰,曾晓雄.酶固定化及其在食品工业中应用新进展[J].食品工业科技,2007,7(6):304-308.[6] 张茜,刘涛,侯红萍.提高固定化酶活力方法的研究进展[J].酿酒,2008,35(2):15-18.[7] 邱乐泉,杨琳.假单胞菌H3壳聚糖酶的固定化研究[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7,35(2):185-189.[8] 袁建平,李洁,王利敏.高产壳聚糖酶菌株选育[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9,9(1):66-67.[9] 李峰,吕锡武,严伟.聚乙烯醇作为固定化细胞包埋剂的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0,16(12):14-17.[10] 袁建平,李红艳.固定化细胞产壳聚糖酶条件的研究[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10,10(6):64-65.[11] 袁定重、张秋禹,侯振宇,等.固定化酶载体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6,20(1):69-72.[12] 朱俊晨,叶心华,林胄,等.产糖化酶黑曲霉的固定化研究[J].微生物学杂志,2001,21(3):38-40.[13] 周桂,何子平,禤金彩.双载体法固定化黑曲霉发酵产壳聚糖酶的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9(5):104-107.[14] 夏文水,谭丽.壳聚糖固定化酶研究进展[J].食品与科技,2007,23(6):300-305.[15] 王俊.以壳聚糖为载体固定化海藻糖合成酶[J].化工进展,2004,23(10):1117-1120.[16] 肖玉良,郑连英,游桂荣,等.固定化壳聚糖酶的动力学性能研究[J].泰山医学院学报,2007,28(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