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复习提纲 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复习提纲 北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复习提纲 北师大版

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一、隋朝1.建立: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年号开皇。

杨坚就是隋文帝。

二、隋朝大运1、隋大运河开凿的原因和条件:1)、自古以来,南北交通多有不便;2)、隋统一后,南北政治、经济、文化和交流需要加强;3)、为了巩固统一成果,必须加强对东北、东南地区的控制;4)、隋的富庶为大运河的开凿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大运河概况:①时间:隋朝,隋炀帝时②中心:洛阳;南北起止点:北到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

③大运河(由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其中流经安徽的是通济渠④沟通(由北向南依次是)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3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

第2课唐太宗于贞观之治1.唐王朝建立: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2、唐太宗的统治:1)、继位:626年,李世民继承皇位,次年(627年)改年号“贞观”,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唐太宗。

唐太宗时期,魏征敢于直言,被唐太宗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

2)、治国措施:①政治上:吸取隋亡教训,广开言路,选用良吏,提高行政效能;(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魏征;改革三省六部) (“房谋杜断”)②经济上: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允许农民用实物代替徭役)③法律上:简法轻刑,修订法律;(《唐律疏议》)④教育上:重视教育,大力培养人才。

(国子学、太学)⑤民族关系:实行恩威并施的政策(方式主要有:战争、和亲、封赏、册封、设置行政机构),改善民族关系。

(被拥戴为:天可汗)尤其注意: 《唐律疏议》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3)统治结果:贞观之治①贞观表现(盛世表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国力强盛②贞观之治形成原因:A、唐太宗吸取历代、特别是隋朝灭亡的教训,虚心纳谏,选贤用能,完善制度,轻徭薄赋,修订法律,宽省刑罚;B、唐太宗制定的有利于发展生产、巩固政权的措施直接产生了作用;C、唐太宗本人的精明能干,励精图治;D、国家统一,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复习课件 北师大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复习课件 北师大
招揽了人才,扩大了政治统治基础,加强了国家与民族凝聚力(加强 了中央集权)。
2、了解唐与吐蕃民族交往的史实; • (1)吐蕃
• (2)松赞干布 与文成公主
松赞干布
政治开放--开明的民族政策
文成公主
5.贞观十五年(641年),唐太宗以宗室女文成公主入藏嫁之(松赞干 布)。……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营造与工技著作、医书医方、医疗器 械、佛教经典,对西藏的社会、生产、生活都有很大影响。 ──施建中主编《中国古代史》(下册) 根据材料,指出文成公主入藏的历史作用。
通过科举考试 思考:北宋人怎样才能实现诗中的”锦衣归故里”?
4.(1)不论平民贵族,一经考试合格,即可做官,备位卿相,亦不为僭,此制 最为平允,为泰西各国所无——孙中山
(2)科举制度体现出对公平、公开与公正精神的追求;科举制度加强了国 家与民族的凝聚力——温春来 中山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举制度的积极作用
• 7.唐王朝的强大和文化上的繁荣,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 引了周边各国的统治者和人民,他们为缩短与唐王朝文化 上的差距,不遗余力地把唐文化引入本国,并结合本国的 特点,有选择地加以消化和吸收。 ——《中外关系史论 丛》
• 试为上述观点举出史实例证。
如日本,在唐朝时多次派“遣唐使”到中国,回国后大力传播中 国文化。京都平安京的建制即仿唐长安城。田制、赋税制度以及 管制、法律制度也多参照唐制。
科举制度 1.上面材料所体现的内容,与我国古代哪一制度相关?
2.到2007年高考已经恢复30年了,它是我国高校选拔人才的主要形式。
你知道唐朝主要采用什么制度选拔人才吗?
A.察举制 B.九品中正制
C
C.科举制 D.八股取士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提纲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提纲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终复习提纲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1、581年,杨坚(隋文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年号开皇。

589年,隋文帝杨坚灭掉陈朝,统一中国。

2、隋大运河全长两千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它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由北向南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3、大运河的历史作用: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

4、大运河对生态环境方面会有哪些影响?隋开凿大运河时,充分利用天然河道、湖泊;运河通航后,两岸大规模植树造林,这些措施都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

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1、618年,李渊(唐高祖)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626年,李世民(唐太宗)继位,年号“贞观”。

2、被唐太宗比喻为“知得失”的一面镜子是:魏征。

唐太宗认为治理好国家的关键是:选贤用能。

纳谏。

3、贞观新政的主要内容:⑴、在赋役制度方面,唐朝减少百姓服劳役天数,并规定可用交纳实物的方式代替服役,使人身束缚逐渐松驰。

⑵、唐朝沿袭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

⑶、唐朝在《隋律》的基础上,多次修订法令,删繁就简,化重为轻。

《唐律疏议》4、“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是指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

三省的职责:中书省替皇帝起草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最后交尚书省执行。

尚书省下设有六部,分管具体政务。

5、《唐律疏议》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

6、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

第3课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1、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

国号为“周”。

2、武则天的统治措施:①改《贞观氏族志》为《姓氏录》;②重用酷吏,打击反对派;③大力发展科举考试,创立殿试。

她的统治历史上被称为“贞观遗风”。

3、唐玄宗统治前期,年号“开元”,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开元盛世。

七年级历史下册 提纲北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提纲北师大版

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一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一、隋的统一隋的建立时间:公元581年(年号开皇)建立者:隋文帝杨坚(北周外戚专权)都城:长安隋统一原应:客观上,北方民族大融合,南方经济发展;长期的分裂使人民渴望统一;南方陈政权统治腐败;主观上,隋朝建立后,励精图治,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军事强大;隋朝为灭陈作了充分准备,战略战术运用得当。

隋统一的意义:隋的统一,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近四百年的分割局面,为隋唐的空前强盛奠定了坚实基础。

疆域:北至内蒙古南部,南至南海,东至东海,西至甘肃。

(P3)隋文帝的改革:1、三省六部制2、撤郡裁员,精简机构(减少开支,提高效率)3、创科举,选贤才4、减轻赋税、徭役(得民心)5、提倡节省,严惩腐败开皇之治表现:书P4第一大段黑体字二、贯通南北的大运河1、开通运河的根本目的:巩固统治(所有皇帝做的所有事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统治)2、开通运河的原因和条件:(1)、自古以来,南北交流不便(2)、统一后需要加强南北联系(3)、巩固成果,加强统治(4)、巡游江南(5)、隋朝的富庶为其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条件)3、概况:(1)、贯穿南北(2)、全长两千多米(3)、三个中心点(涿郡、洛阳、余杭)(4)、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5)、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4\评价:开通大运河的影响或者作用利:1、沟通了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两岸日渐繁荣。

2、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发展。

3、改变局部地理环境,形成南北东西大水网。

4、加强南北交流,利于国家统一(1234亦可作意义)弊:1、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2、隋炀帝三下江南带来的灾难。

第二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一、隋朝的灭亡原因: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暴政表现:隋炀帝继位后,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统一大业。

但因连年大兴土木,多次发动对外战争,不惜民力,酷虐残暴,终于引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

暴政结果:农民背井离乡,大量田地荒芜,人民忍无可忍,爆发隋末农民起义;各地地方长官和一些割据势力也乘机纷纷起兵,导致隋朝灭亡。

北师大版历史七下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复习

北师大版历史七下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复习

著 名 的 诗 人
隋唐的 建筑
现存世界上 最古老的石 拱桥 是 赵州桥 。 它建于 隋 朝 它的设计者 是 李春 。
隋唐 时期, 已经出现雕版 印刷术, 《 金刚经 》 , 是世界上现存 最早的,标有 确切日期的雕 版印刷品是。
《金刚经》
唐朝是我国 诗歌 创作的黄金时期。
白 居 易 诗 圣 杜 甫 诗 仙 李 白
一、隋唐时期科举制大事表
阶段 皇帝 对科举制的贡献 分科考试 设进士科(创科举制) 扩大国学规模 开创殿试、武举 把诗赋.作为进士科考试内容.
创立 隋文帝 隋炀帝 完善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二、科举制度给隋唐社会和世界带来 什么影响?
对隋唐: 1、巩固统治,促进繁盛
2、促进教育、文学、艺术等发展
对外关系:对外友好交往
遣唐使 鉴真东渡
中日交往
玄奘西行——中印交往
(2009· 山东济宁) 研究古代印度和中亚地区历史和佛教典籍的是( A ) A.《大唐西域记》 B.《徐霞客游记》 C.《东游记》 D.《西游记》 (2009· 湖北宜昌)在唐朝对外交往中,与“遣唐 D 使”“鉴真东渡”等历史信息相关联的交往对象(国 家)是( ) A.天竺 B.新罗 C.波斯 D.日本
战国 、秦、汉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确立和发展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 隋、唐(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581——907)
单元概述
隋唐时期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繁荣阶段。 体现在繁荣与开放两个方面。 1、繁荣指当时国家经济发达,尤其是唐朝吸取 隋亡的教训。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科技文化 昌盛,繁荣强大。 2、开放是指当时社会经济繁荣昌盛,政治上博 采众长,思想文化上广泛吸收异域文化,文学 艺术和对外联系都得到了全面展示和开放 同时开放和繁荣是一体的,繁荣促进了开放,开 放又推动了繁荣,终于使隋唐社会处在繁荣和 开放的境地

北师大版7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北师大版7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北师大版7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一、隋朝的统一: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都长安,年号开皇。

589年,隋灭陈,统一南北。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杀死,隋朝灭亡。

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对峙局面,开创隋唐时期三百二十余年的“大一统”局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开皇之治:隋文帝在位期间实行“轻傜薄赋”政策,严惩不法官吏(措施)。

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

史称“开皇之治”。

三、隋朝大运河:目的:为增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派人开凿了大运河。

路线: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自北向南),连接五条河流(自北向南):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意义:这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它的开凿,对增强我国南北方经济、文化交流和巩固国家统一都起了巨大作用。

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一、唐朝的建立:李渊在太原起兵,618年攻占长安,建立唐朝。

二、贞观之治:人物:唐太宗措施:吸取隋亡的教训;勤于政事;轻傜薄赋,发展生产;任用贤才(房玄龄谋杜如晦断);善于纳谏(魏征)。

表现: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

历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三、女皇武则天:我国历的女皇帝,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

武则天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破格提拔有才能的人。

其统治时期有“贞观遗风”之称。

第3课唐玄宗与“开元盛世”一、“开元盛世”人物:唐玄宗措施:①任用贤才(姚崇);②重视地方吏治;③注意节俭,发展农业生产。

表现:唐玄宗统治前期(开元年间)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历称为“开元盛世”或“开元之治”。

二、唐朝经济1、农业方面:①生产工具得到改进,出现曲辕犁。

②水稻育秧技术广泛采用。

③蔬菜新品种从西域传入。

④茶叶生产在江南农业生产中占重要地位。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提纲】【北师大版】 (1)(1)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提纲】【北师大版】 (1)(1)

初一下历史复习提纲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隋唐时期581——907年)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一、隋的建立和统一:(1)建立:▁▁▁年▁▁▁建立隋定都▁▁▁。

(2)▁▁▁年,隋灭▁▁,南北重归统一;意义: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长达▁▁年的分裂局面,开创隋唐“大一统”局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开凿大运河(隋炀帝时):1目的:▁▁▁▁▁▁▁▁▁▁▁▁▁▁▁▁▁▁。

2.以▁▁▁为中心,北达▁▁▁,南至▁▁▁,全长两千多公里,分为四段:▁▁▁、▁▁▁、▁▁▁、▁▁▁,连接五大河:▁▁▁▁▁▁▁▁▁▁▁▁▁▁▁▁▁▁。

3评价:(1)意义:是古代世界▁▁▁的运河;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成为沟通亚洲内陆▁▁▁▁▁▁和海上▁▁▁▁▁▁的枢纽;促进了沿岸地区▁▁▁▁▁▁▁▁▁发展;此后持续发挥着▁▁▁▁▁▁▁▁▁的作用。

(2)隋炀帝暴政的体现,造成百姓的困苦。

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一.隋朝灭亡:隋与▁▁朝相似,只经历两代皇帝。

第二位皇帝▁▁▁▁实行▁▁,最终导致隋朝灭亡。

(隋朝:581~618年)二.唐朝建立:▁▁年,▁▁建立唐朝,定都▁▁▁,李渊就是▁▁▁。

三.★“贞观之治”:(▁▁▁的年号是贞观)1.唐太宗采取的措施有:①注重吸取▁▁▁的教训;(“水能载舟,亦能覆舟”)②虚心纳谏和▁▁▁▁▁▁。

(▁▁▁被比喻为一面知得失的镜子)③减轻农民的▁▁▁▁▁▁,重视农业生产;④★完善▁▁▁▁▁▁。

(中书省负责▁▁▁,▁▁▁负责审议,▁▁▁负责执行;意义:加强了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

)⑤制定▁▁▁▁▁▁(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

2.作用: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增强,被誉为▁▁▁▁▁▁。

第3课: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唐朝的鼎盛时期)一.★女皇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的女皇帝,改国号为周。

1.统治措施:①重用▁▁▁,严厉打击反对她的元老重臣、勋旧贵族。

(目的:打破大族控制政局、垄断高官的局面。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1、隋的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

2、隋实现重新统一的原因:①人民渴望统一;②北方民族大融合,南方江南经济的发展。

③隋朝励精图治,陈朝统治腐败。

3、隋实现重新统一的意义: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4、隋文帝统治措施: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

结果(经济繁荣的表现):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人口激增,粮仓丰实。

史称“开皇之治”。

5、隋朝大运河开通的目的(原因):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6、隋朝大运河能够开通的因素:①隋文帝时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

②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人力条件)。

③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7、时间、人物、特点: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8、中心、起始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

9、长度及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10、四个组成部分(自北向南):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11、连接五条河流(自北向南):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12、开通的作用:①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②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③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巩固了隋朝的统治。

13、隋朝大运河的评价:总体来说是好事,但又有一定的坏处:表现在开凿大运河给劳动人民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好处是: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巩固了隋朝的统治。

14、水运粮食的优点:运量大、速度快、费用小。

15、隋朝特点:短暂而繁荣。

(短暂:经历2任皇帝,共38年;繁荣:“开皇之治”)16、隋朝的灭亡: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第2课“贞观之治”一、唐朝的建立: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历史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历史要点复习

历史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历史要点复习

唐末
火 唐初 药 唐末
孙思邈
开始运用于军事 (“火箭”、“飞 火”)
李春
引起作战方式的改变
桥 梁 隋 建
世界上保存完好的最古老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单孔大石桥,开创世界平 拱桥建筑先河,推进人类 地点:河北赵县 造桥技术
知识检测
• “(爆炸)声如雷霆,震城土皆崩,烟气涨天” 是人们对某次战争场面的描写。这种场面最 早可能出现于 A.商周 B.春秋战国 C.唐末宋初 D.元末明初 • 被英国学者李约瑟誉为“使西方望尘莫及并 改变世界面貌”的科技成就是 A、《水经注》 B、《齐民要术》 C、赵州桥 D、四大发明
C
D
秦隋:
都是完成统一后很快灭亡
统治者施行暴政
都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汉唐:
统治者都吸取前朝的教训出现了繁荣的局面 都轻徭薄赋,整顿吏治,任用贤臣 都成为影响当时世界的大国
三省六部
皇 中书省 帝 尚书省
门下省
(审核)
(起草)
(执行)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二.走向盛世的唐朝三代帝王政绩
帝王 唐太宗 政绩
武则天 重用人才
重视发展 农业生产
开创殿试和 武举
唐玄宗
重用贤臣 改革吏治
相同措施 重用人才
政治
选贤用能 虚心纳谏
发展生产 经济 轻徭薄赋 文化 作用 美称
大力发展 生产
重视农业生产
重视科举
奠定基础 贞观之治
诗赋成为进士科 完善科举制度 考试的重要内容
承前启后
贞观遗风
政启开元 治宏贞观
开创盛世 开元盛世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河”指什么? 2.此“河”是谁在位时开通的? 隋朝大运河 隋炀帝

初一历史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复习提纲

初一历史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复习提纲

[键入文字]
初一历史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复习提纲初一历史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复习提纲
前言:为了方便同学们复习,提高同学们的复习效率,下面小编整理了初一历史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复习提纲,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同学们能有所帮助!
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1 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1、581 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了政权,建立隋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

589 年,隋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南北重归统一。

2、隋文帝统治期间,隋朝经济繁荣,在长安、洛阳一带建立起了许多储存粮食、布匹的大仓库。

1。

新编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新编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新编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开放与革新的时代(隋唐时期)表现: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政治开明、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高度发展、国内各民族友好交往、中外交流得到进一步发展,造就出盛唐开拓进取、兼容并蓄的时代风貌。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一.隋的统一1、隋朝的建立:时间:581年;建立者:隋文帝杨坚;都城:长安。

2、隋朝的统一:时间:589年;标志:隋军南下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南北统一。

影响(意义):①结束了分裂割据局面。

继秦汉之后,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

②为隋唐的繁盛奠定基础。

3、隋朝的繁荣:(1)表现:疆域辽阔,国力强盛,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

(2)原因:隋统一后,励精图治,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创立科举制度,三省六部制)改革前朝制度,加强中央集权,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开皇之治:隋文帝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

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思考:联系南北朝历史特点,为什么在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大分裂后,隋朝能实现重新统一?(隋朝统一的条件)客观上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②北方民族大融合,南方经济发展③南方陈政权统治的腐败主观上:①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②隋为来陈作了充分准备,战略战术运用得当。

二.隋朝大运河的开通:1、目的:加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和交流,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2、皇帝:隋炀帝。

3、开凿时间:605年。

4概况:三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到余杭(今杭州),全长两千多公里。

自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

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⑸作用:积极作用: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的工商业发展;发挥着贯通南北动脉的作用;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

消极后果:当时征用劳役过度,造成的社会后果十分严重。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1-16课复习提纲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1-16课复习提纲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一第一单元繁荣与开发的社会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1、581年,北周外戚夺取政权,建立朝,年号。

杨坚就是隋帝。

2、589年,隋沿长江兵分八路全面出兵,仅用四个月就以摧枯拉朽之势灭掉南方的陈朝,结束了局面。

继之后,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

3、隋大运河(京杭大运河)(隋帝时修建)(1)大运河以为中心,北抵今,南至今,自北向南分为、、邗沟和四段,连接了、、、和五大水系,全长两千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的运河。

(2)意义: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

发挥着贯通南北动脉的作用;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

第2课唐太宗贞观之治1、618年()建立唐朝,定都。

626年,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

2、.唐太宗时期,敢于直言,前后上谏二百多次,经常提醒唐太宗要吸取隋灭亡的教训,居安思危,慎始慎终,被唐太宗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

3、唐朝沿袭和完善代的“三省六部”制。

三省中,省替皇帝起草政令,省负责审核,最后交由省执行。

省下设有六部,分管具体政务。

4、唐朝在《隋律》的基础上,多次修订法令,删繁就简,化重为轻。

《》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

5、贞观之治(1)原因:政治上:虚心,选贤用能,完善制度经济上:改革制度,轻徭薄赋法律上:修订法律,宽省刑罚(2)表现: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

第3课气度恢宏的隆盛时代1、武则天的统治(1)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2)措施:①重用酷吏,打破大族控制政局、垄断高官的局面;②改《贞观氏族志》为《》,将氏列为一等③大力发展制度,选拔普通地主中的优秀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④减轻负担,采取各种措施促进社会生产继续发展。

(3)表现:武则天统治时期,人口明显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史称有“”。

2、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期间,重用贤能,大力整顿吏治,对军事、财政、漕运制度等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复习提纲北师大版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复习提纲北师大版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复习提纲北师大版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1繁盛一时的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及作用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后,隋炀帝从60年开始开凿,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意义: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对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也起到了促进作用第2“贞观之治”“贞观之治”627-649唐太宗统治期间,年号贞观。

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轻徭薄赋;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当政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

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贞观之治”武则天的政绩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武则天。

她本是唐高宗的皇后,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

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

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第3“开元盛世”“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期间,“励精图治”,重视地方吏制,勤俭持国。

使得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开元年间的政局为之一新,史称“开元盛世”第4科举制度的创立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出现: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正式诞生: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完善:①唐太宗时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增加学员②武则天时期开始殿试和武举③唐玄宗时期,诗赋成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科举制度的影响改善了用人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第“和同为一家”文成公主入藏唐太宗时期,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了吐蕃杰出的首领松赞干布。

作用: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的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第6对外友好往来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遣唐使: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者玄奘西行:贞观初年,玄奘从长安出发,前往天竺。

回国后,专心翻译佛经,作《大唐西域记》鉴真东渡:唐玄宗时,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第六次才成功评价:密切了唐朝与日本、印度的文化交流,说明唐朝对外开放、开明评价唐太宗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民族关系上对外关系上使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发展第7辉煌的隋唐文化赵州桥隋朝李春设计主持建造的,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北师大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doc

北师大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doc

北师大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第1 3课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1. 原因:多数农民能够维持温饱生活;雕版印刷的普及,书籍等文化用品逐渐在农村流行;城镇大量涌现,南宋都城临安等大都市人口超过百万。

2. 宋朝开国后实行重文轻武国策,士人受到社会的普遍尊重。

相当部分官员来自科举考试,各级官员俸禄丰厚,生活十分优裕。

|宋代的三大节日是元旦、寒食一、冬至。

3. 宋代地主占有大量田地,靠剥削佃户为生。

大部分农民是拥有少量田产的自耕农和半自耕农,另一部分是租种他人土地的虹。

4. 宋朝政府将居住在城镇的非农业人户编定为坊郭户,依据拥有房屋等财产的多少分为十等,单独管理。

5. 瓦舍的出现,意味着都市的文化生活愈加丰富多彩,反映了市民阶层的欣赏趣味。

第14课元帝国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基业1.1206年,蒙古贵族在斡难河源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蒙古族的最高首领,尊称为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

2.1 260年,成吉思汗之孙忽必烈继承蒙古汗位,1271年改国号为元,建立元朝,第二年定都大都。

忽必烈就是元世祖。

3. 忽必烈改革(1)蠢焰上:建立行省制度。

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的最高行政机构;地方设“行用书省”,派遣官吏,征收赋税,进行有效的统治。

将西藏、云南、辽阳、岭北等边陲地区都置于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

|(2)经济上:推行重农政策。

①把许多牧场恢复为农田;②设立专门管理农业的机构“司农司”;③以“户口增”“田野辟”作为衡量管理政绩好坏的标准;④编写《农桑辑要》,刊行四方。

(3)文化上:提倡儒学,在中央设立专门学习儒家经典的学校国子学。

作用:忽必烈的改革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民族融合,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4. 元朝各族人民长期杂居,互通婚姻,民族差异逐渐缩小。

甄有许多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迁入中国,他们同汉、蒙等族互相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即回族一。

5. 元朝实行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把各族人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四等,目的是分而治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一、隋朝1.建立: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年号开皇。

杨坚就是隋文帝。

二、隋朝大运1、隋大运河开凿的原因和条件:1)、自古以来,南北交通多有不便;2)、隋统一后,南北政治、经济、文化和交流需要加强;3)、为了巩固统一成果,必须加强对东北、东南地区的控制;4)、隋的富庶为大运河的开凿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大运河概况:①时间:隋朝,隋炀帝时②中心:洛阳;南北起止点:北到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

③大运河(由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其中流经安徽的是通济渠④沟通(由北向南依次是)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3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

第2课唐太宗于贞观之治1.唐王朝建立: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2、唐太宗的统治:1)、继位:626年,李世民继承皇位,次年(627年)改年号“贞观”,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唐太宗。

唐太宗时期,魏征敢于直言,被唐太宗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

2)、治国措施:①政治上:吸取隋亡教训,广开言路,选用良吏,提高行政效能;(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魏征;改革三省六部) (“房谋杜断”)②经济上: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允许农民用实物代替徭役)③法律上:简法轻刑,修订法律;(《唐律疏议》)④教育上:重视教育,大力培养人才。

(国子学、太学)⑤民族关系:实行恩威并施的政策(方式主要有:战争、和亲、封赏、册封、设置行政机构),改善民族关系。

(被拥戴为:天可汗)尤其注意: 《唐律疏议》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3)统治结果:贞观之治①贞观表现(盛世表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国力强盛②贞观之治形成原因:A、唐太宗吸取历代、特别是隋朝灭亡的教训,虚心纳谏,选贤用能,完善制度,轻徭薄赋,修订法律,宽省刑罚;B、唐太宗制定的有利于发展生产、巩固政权的措施直接产生了作用;C、唐太宗本人的精明能干,励精图治;D、国家统一,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

4)、“三省六部”制:①、创立完善情况:隋朝创立,唐朝完善三省中5)评价唐太宗:唐朝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封建盛世。

唐太宗居安思危,以史为鉴的开明思想和政治远见,在中国封建帝王中是罕见的。

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任用贤才,虚心纳谏,调整政策,轻徭薄赋,整顿吏治,大兴学校,发展科举,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有利于社会的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统治期间出现强盛的“贞观之治”局面,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

贞观之治为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第3课气度恢宏的隆盛时代1.武则天的统治(1)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2)统治措施:①重用酷吏,严厉打击反对她的元老重臣、勋贵旧族,借此打破大族控制政局的局面;②将唐初的《贞观氏族志》修改为《姓氏录》,提高支持自己的庶族地主的政治地位;③大力发展科举制,创设殿试、武举,不拘一格选拔普通地主中的优秀人才,扩大统治基础;④农业:重视农业生产,减轻农民负担。

(3)统治结果:贞观遗风贞观遗风表现:人口明显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4)影响: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或者说上承贞观、下启开元).2.开元盛世1)、712年,李隆基当了皇帝,就是唐玄宗。

前期年号“开元”2)唐玄宗治国措施:重用贤能(如姚崇),大力整顿吏治,对军事制度、财政制度、漕运制度等进行一系列改革。

3)唐玄宗统治结果:出现“开元盛世”(唐朝的全盛时期)。

①开元盛世形成原因:A、国家统一,B、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C、唐太宗、武则天时期奠定的基础;D、制定了行之有效的措施;E、唐玄宗个人的才能,励精图治。

开元盛世的表现:政局稳定,经济繁荣。

3、唐朝经济繁荣1)经济繁荣表现:A、农业方面:曲辕犁、筒车发明B、手工业方面:无论是产品种类、规模还是工艺都远超前代尤其瓷器中邢窑白瓷类雪似银、越窑青瓷如冰如玉,还有唐代最突出的唐三彩C、人口方面:人口增至一千万户D、疆域广阔:东到安东,西到安西,南到南海,北到蒙古高原。

第4课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1.科举制度(1(2)创立完善情况:隋朝创立、唐朝完善(3)主要科目:科举中常设的主要科目有明经和进士。

明经科主要测试考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

进士科包括策问,加试经史、杂文,后来杂文专考诗赋。

策问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为目的,考察治理政事的能力。

注意:明经考试中的“帖经”,是封建统治者用儒家学说统治、禁锢人们思想的表现。

这种试题题型,有利于强化记忆,但不利于读书人发挥自己的见解。

它类似于今天的填空题。

唐朝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对于唐朝文学繁荣和发展、诗歌艺术的普及与提高是有利的。

对于确立唐诗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地位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4)作用:拓展:儒家经典指的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2、唐代衣食住行的时尚衣:唐人爱穿胡服、戴胡帽、登胡靴。

饮茶习俗在唐代风靡全国,茶成为一种生活必需品。

食:一些少数民族食物在唐朝流行起来,中原地区食物也被少数民族所喜爱住:住房条件大大改善,朝廷严格限制各等级建房,不能建造俯视别人院落的阁楼,老百姓房屋不能随意装饰。

行:骑马出行变得普遍而富于情趣。

3.博大宏放的精神风貌(1)出现的原因:国运鼎盛,政局安定,科举选官等一系列制度创新,为社会发展注入了生机勃发的活力。

(2)特点:胡汉交融、中西贯通,展示了博大开放、汇纳百川与充满创新活力的时代精神。

注:当时外国人、少数民族人都可以通过参加科举在大唐做官第5课“合同为一家”一、天可汗(1)政策:民族平等(2)天可汗:唐太宗被少数民族尊称为“天可汗”。

“天可汗”含义:拥戴唐太宗为他们共同的君主。

唐太宗为什么能得少数民族的拥戴?①唐太宗改变了“贵中华,贱夷狄”的观念,力求平等对待少数民族;②尊重少数民族的民族习惯和生活方式;③任用少数民族人为官,对其首领优礼相待;④唐太宗待人宽厚仁慈等,所以他赢得了少数民族的拥戴。

二、唐与吐蕃(1)、吐蕃族生活在青藏高原,是藏族的祖先。

吐蕃的首领称赞普。

7世纪,松赞干布统一吐蕃。

定都逻些(拉萨)。

(2)、文成公主入藏:唐太宗时期,把文成公主远嫁吐蕃首领松赞干布。

(3)、唐与吐蕃交往(主要方式是和亲)史实: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嫁给松赞干布。

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入吐蕃嫁给尺带珠丹。

唐玄宗时,尺带珠丹上表称与唐朝“和同为一家”唐穆宗时,唐蕃“甥舅会盟碑”(又叫唐蕃会盟碑,在西藏拉萨大昭寺)成为汉藏团结友好的历史见证。

三、唐与南诏第6课开放与交流本国,推动了日本的改革;促进了日本经济文化的发展。

对日本的生产、生活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鉴真东渡1)时间:唐玄宗时,鉴真接受日本学问僧的请求,东渡日本弘扬佛法(东渡目的)。

2他为始祖。

三、玄奘西行1)时间:贞观初年,玄奘从长安出发,到达天竺(古印度)研习佛法。

2)作用:玄奘是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人。

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突出贡献。

玄奘是著名高僧、旅行家和佛学翻译家。

(玄奘—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四、唐朝都城----长安1)、地位:是当时国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当时国际性的大都市。

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2)、城市建筑分为:宫城、皇城、外郭城3)、东市、西市是当时长安城两大商业区第7课重大发明与科技创新我国四大发明指的是: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一、雕版印刷术1.发明时间:唐朝初年2、发明原理(这一技术人们是怎么发明出来的):人们从印章和拓印刻石中得到启发,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3在唐朝发展情况:①唐末,雕版印刷业已比较发达。

②成都、洛阳等地都是著名的印刷业中心。

③已有印纸(不是纸币哦)4、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是唐咸通九年(868)印制的《金刚经》。

二、火药1、发明时间:唐初2录下来。

3、应用于军事时间:唐朝末年,火药制造的武器叫“火箭”也叫“飞火”。

三、赵州桥1、历史地位:是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一座单孔大石桥。

被誉为“世界建桥史上的一个奇迹”。

2、在哪里:河北赵县洨河3、建筑时间:隋朝4、设计者:李春5、意义:他采用了单孔石拱的设计方案。

赵州桥的设计开创了世界平拱桥建筑的先河,把人类造桥技术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体现出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是古代文化成就的结晶。

第8课璀璨的文学艺术一、诗歌1.古代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时代。

表现:唐诗无论题材、数量和艺术成就方面都是以往任何时期的诗歌所无法相比的。

流传至今的有两千多位诗人的近五万首诗歌。

2.唐代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诗人当推李白和杜甫。

文学家韩愈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白居易称颂他们“吟咏流千古,声明动四夷。

”二、乐舞3.唐代时期的乐舞也十分发达。

相传唐太宗创作的《秦王破阵乐》(其中秦王指的是秦王李世民)和唐玄宗创作的《霓裳羽衣舞》就很有名。

三、石窟艺术1、敦煌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镇。

敦煌莫高窟所藏艺术珍品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瑰宝。

窟内众多的泥塑造像与壁画,主要以佛教故事为主;同时也反映许多现实生活的场景,生动地展现出敦煌艺术的奇特神韵和无穷魅力。

2、莫高窟在哪里?甘肃省3、莫高窟代表:飞天(已是敦煌的名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