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论
《肇论》研究综述
《肇论》研究综述肇论是中国传统思想中最重要的一派哲学流派,被称为“小学”。
它的精神和宗旨是追求真理、维护良知、关注社会实践和多样性。
主要著作是肇宗家庭的著作,其中最重要的是肇论、肇邦及其后缀。
经过几百年的发展,肇论影响了中国政治、法律、社会和宗教思想,使其成为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一支。
近些年,肇论学术研究取得了较大的突破。
学者们以多样的角度对肇论进行系统的研究,归纳肇论的基本原理,解析它与其它思想的联系,分析其在社会秩序中的作用。
从现代的视角来看,肇论的思想也可以在解决现代社会问题方面提供一定的启发,使得肇论在当代中国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肇论这一思想流派自古以来一直在发展,其本质是对人文关怀的思考。
它是以恩惠思想为核心,以崇尚仁慈、和谐主义为准则,以谦虚、温柔、宽容为特色。
肇论还强调实践,既提倡行动,又呼吁理性,反对理论主义和僵化思维。
另外,肇论也强调平衡与协调,追求精神的完美,力求个体和社会的和谐,让人类生活在一个充满爱与真理的社会之中。
从古至今,肇论一直受到许多学者的重视和研究,给人们的理解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一般来说,学者们研究肇论的主要内容主要有三种:一是肇论的基本思想框架,其即包含其对中国儒家文化及其它思想的影响;二是肇论对当代中国政治、法律、社会及宗教的影响;三是肇论与其他思想的综合比较。
按照这三个方面的要求,研究者们的研究内容和视角也十分丰富,包括理论研究、历史考察、文献分析等。
值得一提的是,学者们研究肇论的目的有多样,不仅仅是为了构筑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而且还可以为现实社会中的种种问题提供有价值的指导思想。
从政治及社会上来看,肇论意义重大,因为它提倡社会调节、自由发展、尊重多样性等思想,是弥补其它哲学思想的不足之处,为解决当代中国的社会问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从上述的研究内容来看,肇论的学术研究非常深入,不仅从宏观的历史层面上考察了肇论的基本原理及其影响,而且还从微观的社会层面上把古老的肇论思想与当代社会状况联系起来,以求在此基础上消除当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
《肇论》(东晋)僧肇
读《肇论》有感
读《肇论》有感读《肇论》有感范文《肇论》,顾名思义,是僧肇所著之论,是他的代表著作之一。
僧肇,京兆人。
他起先是研究老庄思想,后来转为研究佛教,成为鸠摩罗什的著名弟子。
由于鸠摩罗什系统全面地译出了大乘佛教空宗的理论著作,因此僧肇能完整地接触和理解关于般若性空的思想学说,并对它们进行了深入精到的研究,写下了一系列的论著。
《肇论》就是由僧肇所写的四篇文章所组成最后一篇是《涅磐无名论》,“涅磐”是佛教所推崇的修行的最高境界,也可谓是成佛,是最完满的一种境界。
它的特点是超越言语思想的表现,既没有生灭,也没有名相,决非言语所能表现的,所以叫做“无名”。
()此论的主要内容就是九折十演,九折托为“有名曰”,包括核体、徵出、搜玄、难差、责异、诘渐、讥动、穷原、考得。
十演托为“无名曰”,包括开宗、位体、超境、妙存、辨差、会异、明渐、动寂、通古、考得。
文章通过“有名”与“无名”的一问一答,穿插排列,铺成全论。
主要说的是涅磐是寂寥虚旷、徵妙无相的,既不可能通过言象表达,也不可能由心感知。
所以,“有余涅磐”和“无余涅磐”的称谓和区别,“良是出处之异号,应物之假名耳”。
其中比较独特的地方是强调“渐悟”,认为“结是重惑,而可谓顿尽,亦所未喻”,并引用《老子》的思想来证明:“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
为道者,为于无为者也。
为于无为而曰‘日损’,此岂顿得之谓?要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损耳。
”总的说来,《肇论》有比较严密的逻辑顺序,四篇文章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层层递进。
首先是《物不迁论》中通过对时间的否定而将本质与现象、运动变化与静止不变融为一体,达到真正的永恒。
这里的“不迁”不是长时间,而是无时间。
主要是从动与静的范畴来解释了“性空缘起”说。
接下来的《不真空论》则是从有与无的.角度来论证中道缘起的:客观世界就其本体而言是虚幻不实的,因此是“无”,但这虚幻不实的客观世界又表现出种种现象,所以从这些现象讲是“有”。
但这种种“有”是一种虚假的现象,故是“假有”。
肇论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05 作者介绍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目录分析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作家
作品
序 无名论
肇论
艺术家
广大读者
人士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 权电子版权。
目录分析
第1章序 第2章宗本义
第3章物不迁论 第4章不真空论
第5章般若无知 论
第6章涅槃无名 论
作者介绍
同名作者介绍
这是《肇论》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精彩摘录
精彩摘录
这是《肇论》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谢谢观看
晚明四大师对《肇论》的高度评价一、莲池大师《竹窗随笔·肇论》:空印(即镇澄空印,晚明华严宗的高 僧)驳肇公物不迁论,予昔为之解(见《竹窗随笔·物不迁论驳》,彼文虽说是为「平心而折衷」驳斥《物不迁 论》和维护《物不迁论》的两种观点,实则暗护《物不迁论》,不具引)今复思之:空印胡由而为此驳?其由有 二:一者不察来意,二者太执常法。又问:「如何是生死业?」珠云:「求大涅槃是生死业。三、憨山大师屡从 实证角度来评论《物不迁论》,还站在华严和禅的观点著《肇论略疏》: 1、予少读此论,窃以前四不迁义怀疑 有年。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此作阐中道之意,读来与道德经颇有共通,两厢印证,得少新德,善矣!。
佛经中说:真正的般若,清净如虚空,无知无见,无造作,无攀缘。
真不舍得放弃,所以读下来。
奏秦王表僧肇言:肇闻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君王得一以治天下。
《肇论》(东晋)僧肇
《肇论》(东晋)僧肇简介僧肇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生于晋孝武帝太元九年公元384年,卒于晋安帝义熙十年公元414年。
精于老庄及佛经,年将20即为关中名僧,后拜鸠摩罗什为师,协助译经,成为罗什的高足,他的文章得到罗什和慧远的称赞,是年青的佛学哲学家。
他的佛教哲学论文《般若无知论》《不真空论》、《物不迁论》、《涅槃无名论》四篇总编为《肇论》。
现存《肇论》注疏有晋惠达《肇论疏》、唐元康《肇论疏》、元文才《肇论新疏》等。
《不真空论》和《物不迁论》收集在当代学者任继愈《汉唐佛教思想论集》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一书附录中,井有今译可参阅。
《不真空论》讨论世界的存在问题,其主要论点是说一切人和事物都生灭无常,缘会则生,缘了则灭,所以都是虚幻的不真实的,所谓“不真空”即是说世界不真实故空。
但事物的现象还是存在的,不过是假有而已。
《物不迁论》讨论世界的运动问题,它认为事物的流转变化是假象,其本质是不动的,过去的事物只存在于过去,现在的事物只存在于现在,“故曰静而非动”,“不迁”就是不动。
它只肯定事物变化的间断性而否定其连续性。
《不真空论》夫至虚无生者,盖是般若玄鉴之妙趣,有物之宗极者也。
自非圣明特达,何能契神于有无之间哉?是以至人通神心于无穷,穷所不能滞,极耳目于视听,声色所不能制者,岂不以其即万物之自虚,故物不能累其神明者也?是以圣人乘真心而理顺,则无滞而不通;审一气以观化,故所遇而顺适。
无滞而不通;故能混杂致淳;所遇而顺适,故则触物而一,如此,则万象虽殊,而不能自异。
不能自异,故知象非真象;象非真象,故则虽象而非象。
然则物我同根,是非一气,潜微幽隐,殆非群情之所尽。
故顷尔谈论,至于虚宗,每有不同。
夫以不同而适同,有何物而可同哉?故众论竞作而性莫同焉。
何则?“心无”者,无心于万物,万物未尝无。
此得在于神静,失在于物虚。
“即色”者,明色不自色,故虽色而非色也。
夫言色者,但当色即色,岂待色色而后为色哉?此直语色不自色,未领色之非色也。
佛教般若思想的《肇论》
佛教般若思想的《肇论》佛教般若思想的《肇论》《肇论》由后秦僧人僧肇所著,是较全面系统发挥佛教般若思想的论文集。
在我国佛教史上具有非常崇高的地位。
那还是我国东晋时期,古称长安一个张姓的贫苦人家中,诞生了一个男孩。
这个男孩少年时生计艰难,靠代人抄书度日,他在抄书的过程中,阅读了大量的经史典籍,并深受影响。
男孩对当时流行的《老子》《庄子》两书特别感兴趣,认为这两本书是思想上追求玄微境界的重要的引路书,但又总感到这两本书不够尽善尽美。
男孩长大后,有一天他读了三国时吴国的佛经翻译家支谦翻译的宣扬大乘佛教信仰的《维摩诘经》后,非常喜欢,认为终于找到了精神解脱的最好意向。
于是,这个有才的青年人便皈依了佛门,法号僧肇。
佛教典籍《高僧传·僧肇传》中记载这件事时说:欢喜顶受,披寻玩味,乃言始知所归矣。
因此出家。
僧肇成为佛教僧侣以后,“学善《方等》,兼通三藏”。
深入研究佛教大乘经籍,通晓经、律、论三类佛教经典。
在二十岁时,他已经是名振潼关以西长安一带的知名佛教理论家了。
在当时,思想界、佛教界争论十分激烈,有的人竟千里负粮前来和僧肇抗辩,长安的“宿儒”和关外的“英彦”,都敌不过僧肇的犀利辩锋。
正当僧肇在佛教界显示才能、崭露头角的时候,天竺高僧鸠摩罗什来到了位于河西走廊的姑臧。
于是,僧肇便千里迢迢,奔赴姑臧去拜鸠摩罗什为师,跟从受学,不遗余力,深得鸠摩罗什赏识。
后秦皇帝姚兴于401年派人将鸠摩罗什迎至长安,僧肇也随同前来。
此后十多年间,姚兴大力支持鸠摩罗什从事佛经翻译,并命僧肇等人协助。
在鸠摩罗什主持下,僧肇和其他参加听讲的道友共八百多人,译出佛教各种经论七十四部,三百八十四卷。
鸠摩罗什主持翻译是一边讲解,一边翻译。
有时僧肇就把鸠摩罗什的讲解加以整理,作为注释。
僧肇自出家后,通达当时的大乘方等经典以及其他佛教典籍,佛学基础已经相当深厚了,加上长期跟随鸠摩罗什学习,对鸠摩罗什所传的大乘般若空宗的理论领会极深,很有心得。
何新《肇论》诠释
何新《肇论》诠释何按:《肇论》,后秦长安释僧肇作,乃中古中国佛学中关于本体论思辨之重要名著。
僧肇,释僧肇,释谓释迦,乃僧人之通姓。
俗姓张,南北朝时北朝后秦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符健据关中,国号大秦。
至符坚末年,姚苌篡立亦号为秦。
故史家乃以前后字别之。
)生于晋孝武帝太元九年(公元384年),卒于晋安帝义熙十年(公元414年),死时三十一岁。
僧肇寿命虽短,但在中国佛教史上有重要影响。
僧肇是鸠摩罗什门下最有影响的弟子之一。
他曾亲自参与其师鸠摩罗什主持的大规模译经活动。
鸠摩罗什全面系统地译出了大乘佛教空宗的理论经典,故而僧肇就有机会完整地吸取关于般若性空的佛教思想,并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写下一系列论著,对魏晋以来流行的佛教般若学各派学说进行总结(般若,梵语谓大智慧。
谓般若学,涉及本体与思维及我性之关系)。
所谓空宗,即本体及意识皆空无之论。
僧肇的著作甚多,而以《肇论》最为出名。
因他法讳肇,故所论称《肇论》。
《肇论》阐述了大乘佛教般若性空的学说。
由于在般若学(相当于西哲之认识论)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巨大,故所论或被称誉为“东土解空第一”。
《肇论》主要由四篇论文组成,即《物不迁论》、《不真空论》、《般若无知论》、《涅无名论》。
僧肇本传略云:僧京兆人,历观经史备尽坟籍。
志好玄微,每以庄老为心要。
故叹曰:美则美矣。
然其栖神冥累之方犹未尽善后。
见旧《维摩经》,欢喜顶受;乃言始知所归矣。
因此出家,学善方等,兼通三藏。
闻罗什在姑臧,自远从之。
什嗟赏无极,及什来长安,肇亦随入。
姚兴敕令入逍遥园详定经论。
所著《肇论》(四论)并注《维摩经》,及制诸经论序,并传于世。
绪论:宗本义何按:宗当读综、总。
宗本义,即总论全经本义也。
【旧疏:宗本义四论所崇曰宗。
本谓根本通法及义。
法有通别,通者,即实相之一心。
中吴净源法师云:然兹四论宗其一心。
然四论虽殊,亦各述此一心之义也。
别者,即四论所宗各殊。
所以尔者,非一心无以摄四法,非四法无以示一心。
何新《肇论》诠释
何新《肇论》诠释何按:《肇论》,后秦长安释僧肇作,乃中古中国佛学中关于本体论思辨之重要名著。
僧肇,释僧肇,释谓释迦,乃僧人之通姓。
俗姓张,南北朝时北朝后秦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符健据关中,国号大秦。
至符坚末年,姚苌篡立亦号为秦。
故史家乃以前后字别之。
)生于晋孝武帝太元九年(公元384年),卒于晋安帝义熙十年(公元414年),死时三十一岁。
僧肇寿命虽短,但在中国佛教史上有重要影响。
僧肇是鸠摩罗什门下最有影响的弟子之一。
他曾亲自参与其师鸠摩罗什主持的大规模译经活动。
鸠摩罗什全面系统地译出了大乘佛教空宗的理论经典,故而僧肇就有机会完整地吸取关于般若性空的佛教思想,并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写下一系列论著,对魏晋以来流行的佛教般若学各派学说进行总结(般若,梵语谓大智慧。
谓般若学,涉及本体与思维及我性之关系)。
所谓空宗,即本体及意识皆空无之论。
僧肇的著作甚多,而以《肇论》最为出名。
因他法讳肇,故所论称《肇论》。
《肇论》阐述了大乘佛教般若性空的学说。
由于在般若学(相当于西哲之认识论)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巨大,故所论或被称誉为“东土解空第一”。
《肇论》主要由四篇论文组成,即《物不迁论》、《不真空论》、《般若无知论》、《涅无名论》。
僧肇本传略云:僧京兆人,历观经史备尽坟籍。
志好玄微,每以庄老为心要。
故叹曰:美则美矣。
然其栖神冥累之方犹未尽善后。
见旧《维摩经》,欢喜顶受;乃言始知所归矣。
因此出家,学善方等,兼通三藏。
闻罗什在姑臧,自远从之。
什嗟赏无极,及什来长安,肇亦随入。
姚兴敕令入逍遥园详定经论。
所著《肇论》(四论)并注《维摩经》,及制诸经论序,并传于世。
绪论:宗本义何按:宗当读综、总。
宗本义,即总论全经本义也。
【旧疏:宗本义四论所崇曰宗。
本谓根本通法及义。
法有通别,通者,即实相之一心。
中吴净源法师云:然兹四论宗其一心。
然四论虽殊,亦各述此一心之义也。
别者,即四论所宗各殊。
所以尔者,非一心无以摄四法,非四法无以示一心。
《肇论》——精选推荐
《肇论》《肇论》中国佛教论书。
1卷。
后秦僧肇著。
僧肇在世时曾撰佛教论⽂数篇,阐述般若义旨。
南朝梁、陈之间,经⼈汇编成集,名⽈《肇论》。
内容:《肇论》取⽼庄之语命意遣词,⽂笔优美,结构严整,深寓哲理。
问世以来,义学沙门玩味品析,视为名作。
①《宗本义》。
其⽂体似名相通释,与他篇相异,故近代有⼈视为伪托。
但陈⼩招提寺慧达著《肇论序》⽈:“通序长安释僧肇法师所作《宗本》、《物不迁》等四论。
”则知在编集之时已加⼊此篇。
其内容阐述本⽆、实相、法性、性空、缘会等名相虽异,义理实⼀的道理。
认为只有把“性空”看作是“诸法实相”,才是“正观”。
②《物不迁论》。
此论主要针对“⽣死交谢,寒暑迭迁,有物流动”的“常情”,即把万物看作是迁徙变易,不断变化的朴素实在的观点⽽作。
僧肇根据《般若波罗蜜多经》、《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品)般若经》以及《⼤智度论》和《中论》有关“法⽆去来,⽆动转者”的说法,认为事物本⽆“来”,亦⽆“去”,表⾯上看事物在运动,实际上并没有运动。
僧肇既反对万物皆在运动的见解,⼜反对万物都处静⽌的说法,⽽主张“动静未始异”,即动即静,动静⼀如。
③《不真空论》。
论题的含义是“诸法虚假,故⽇不真。
虚假不真,所以是空”。
此论主要针对般若学系中谈“空”时的偏颇⽽作。
“⼼⽆”义认为,空就是指内⼼不要为外物所迷惑,并不是说外物不存在;“即⾊”义认为,物的产⽣来源于内⼼有关物的意念,所以“虽⾊⽽⾮⾊”,物其实并⾮物,这就是空;“本⽆”义则“直好⽆之谈”,认为“有”是从“⽆”产⽣的,从⽆到有,这就是空。
僧肇破斥了三家的观点,认为它们都没有真正从有与⽆的关系上理解空的意义。
说有并不是指有真实的物体存在,万物都赖因缘条件产⽣,本⾝⽆⾃性,故只是“假名”⽽已;说⽆也不是指绝对虚⽆,⼀⽆所有,就好象幻化变现出来的⼈,并⾮这个⼈不存在,只是它不是真的⼈罢了。
所以,他认为“万物之⾃虚,不假虚⽽虚物”,并⾮离开具体的事物,另有⼀个⽆、⼀个空,然后凭借这个⽆、空去否定万物。
读《肇论》有感
《肇论》,顾名思义,是僧肇所著之论,是他的代表著作之一。
僧肇,京兆人。
他起先是研究老庄思想,后来转为研究佛教,成为鸠摩罗什的著名弟子。
由于鸠摩罗什系统全面地译出了大乘佛教空宗的理论著作,因此僧肇能完整地接触和理解关于般若性空的思想学说,并对它们进行了深入精到的研究,写下了一系列的论著。
《肇论》就是由僧肇所写的四篇文章所组成,分为《物不迁论》、《不真空论》、《般若无知论》、《涅磐无名论》。
该论较为清晰地表明了僧肇对佛教的见解及立场的扼要部分,并对魏晋以来流行的佛教般若学各家学说作了总结性的批评,完整地阐述了大乘佛教般若性空的教义学说。
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该论与以往印度哲学对佛学思想的论证方式有所不同,它与中国老庄的玄学结合在一起,以中国式的思维和理解来叙述和探究了佛教的教义。
《肇论》里的许多内容采用了老庄之语作例子,文笔优美,结构严整,深寓哲理。
下面就先来谈谈笔者所理解的《肇论》所揭示的主要内容。
该论的起始部分是一小段涵盖整篇文章中心内容的《宗本义》,它较为简单地概括了下面四篇文章所要阐述的佛理,起统摄全文之用。
“本无、实相、法性、性空、缘会,一义耳。
”开篇的第一句话就讲明了下文所极力探讨、论证的道理。
接着点明了认为只有把“性空”看作是“诸法实相”,才是“正观”。
接下来的第一篇正文是《物不迁论》,此论主要针对“生死交谢,寒暑迭迁,有物流动”的常人关于事物的认识,即把万物看作是迁徙变易,不断变化的实在的观点而作。
僧肇根据《般若波罗蜜多经》以及《大智度论》和《中论》有关“法无去来,无动转者”的说法,认为事物本无“来”,亦无“去”,表面上看事物在运动,实际上并没有运动。
他既反对万物皆在运动的见解,又反对万物都处于静止的说法,而主张“动静未始异”,即动即静,动静一如。
依笔者的理解,主要是讲了两层意思:首先是以物体的本性不变,即“物不迁”来消除常人关于世界现象川流不息的断见;其次是以物体所表现出来的生生灭灭的现象来打破常人认为事物固定不动的认识。
《肇论》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肇论》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肇论》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导语】:佛学论著。
《肇论》研究综述
《肇论》研究综述肇论,也称《肇经》,出自唐朝文学家钟嵘所著。
其书中收录了诸多与唐朝文学发展有关的论断,其中既有唐朝前期学者的研究成果,也有唐朝后期学者的研究成果。
本文就肇论的研究状态进行综述性探讨。
肇论的历史可追溯至唐代,当时的朝廷将文学整合在一起,其中最重要的文献便是肇论。
钟嵘收集了唐朝前期学者的研究成果,整理成《肇经》一书。
其书中综合了多种文献,涵盖文学发展史、文学体系建立、文学鉴赏经验以及社会纪律等主题:它反映了唐朝社会语境内的伦理思维、文学流派和文学氛围,具有很强的历史文化价值。
自唐代以来,对肇论一书的研究已经历经数代,至今尚有不少文学史学家学者探讨其书中的内容及其所涉及的历史情况。
清代的林语堂等学者提出许多有关肇论的思想观点,其中最令人深思的观点之一便是“文学本质在于美”。
近代学者詹志丹对肇论所涉及的文学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他强调了肇论突出的文学性,并认为它具有一种艺术性和审美性。
此外,近年来学者们也进行了深入的肇论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唐朝文学体系中肇论的地位及其重要性;二是肇论的文学理论;三是肇论的审美研究;四是对肇论的文学发展研究。
在肇论的文学体系中,学者们着重检讨了它所承载的文学思想,认为它具有深刻的唐朝文学理论价值。
许多研究证明,肇论是唐朝文学发展史中的重要载体,其从经典文学到宋代以后的文学形式,以及宋明清三朝后新兴文学流派等都有贡献。
其中,有两方面是非常突出的:一是提出了后人必须遵循的文学伦理原则;二是突出了文学作品的艺术性和审美性。
另外,学者们也细致探讨了肇论的审美研究。
钟嵘在《肇经》中一再强调文学艺术的美学要求,认为作品的艺术性和审美性对于文学的发展尤其重要。
而肇论的审美特质也被后世学者们认可,认为它具有以下特点:艺术性和审美性、实践性、形式性和历史性。
最后,学者们也对肇论在文学发展史中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
它所体现的文学理论、实践经验以及审美思想等,都深深影响着后期的文学发展,使文学在唐朝奠定了一定的思维模式和文学格式。
《肇论》研究综述
《肇论》研究综述肇论(又称《肇论书》,本书亦可译作《暴露考证》),是南朝宋代文学家苏所作,辑录苏撰写自肇事以来,所收集的一部著作集,包括文言文史料、新书籍、联句等,可谓是宋代重要的文献史料典籍之一。
《肇论》的研究一直受到学者的高度关注,其在史料记载、文献学研究和文献史学研究等方面均有重要考证作用,并且在中国古代汉文史料收集工作方面也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肇论》一书的发表,相当于在宋代文学史上划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其厚重的学术价值、重要的史料考证作用,以及其对中国古代汉文史料收集工作的拓展,使其在宋代文学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宋代《肇论》概述《肇论》一书于宋代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里程碑意义。
它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苏在其文学创作中,收集考证的文献学史料集,也被称作“苏氏肇论”。
本书乃《古今书补编》之下,以文言文记载当时旅行感悟,共约561篇,共收有新书、古书、联句及赋诗等。
其内容涵盖政治、军事、文学、礼仪、谚语、宗教等,囊括各个古代门类,可谓文献百家,信息丰富,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二、宋代《肇论》文献考证研究宋代《肇论》的文献考证研究,是指充分利用《肇论》中的文献史料,研究古代文献的史料,以及识别当时社会文化的变迁与变化。
宋代《肇论》中收录的史料,有助于古代文献考证,包括有关政治、军事、文学、宗教等各方面的记载。
因此,学者们可以运用《肇论》的文献史料,研究古代社会文化的变迁与变化;以及因变迁而发生的政治、军事、文学、宗教等诸多古代文明的兴衰以及其他方面的发展状况。
三、宋代《肇论》关于汉文史料收集的作用宋代《肇论》的收录史料极为丰富,其中尤以汉文史料收集最为突出。
《肇论》既收录吴越长江流域文化及书籍,也收录宋代汉文作品,甚至包括隋唐时期的古文物及碑刻等,为汉文史料收集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此外,《肇论》还收录了当时俗语文戏等,可以说促进了宋代汉文史料收集的发展。
从《肇论》中收录的古文物及碑刻可以看出,它不仅有助于收集古代汉文史料,也为历史文献学研究和文献史学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肇论》研究综述
《肇论》研究综述肇论,也称肇安论,是明朝晚年重要的儒家学理。
它是晚明学者肇安思想的总结,于公元1481年首次被山东齐鲁籍肇安先生创立,又称“肇安学”。
肇论的主旨非常简单明了:人之初,性本善。
继而建立在仁义道德以及持久的体制之上的社会活动,正是以求正履行自然规律的一种努力,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相处。
肇论的核心思想是人与天地的自然本质一致,它以上帝的智慧和祝福为依据,以养成人类本性上的美德和道德规范为宗旨,努力实现社会的和谐。
明朝文臣首先将肇论与人与时俱进的历史理论相结合,提出改良当时两宋体制的解决办法,发挥了政治实践的积极作用,有助于缓和当时文人学者争论的气氛,使明朝政治能够维持一段相对安宁的时期。
至此,肇论主张通过以道德修养和理性判断来管理公共事务,实现全民和谐,得到了儒家学者的认可,因此在明清以后的几百年中,肇论思想一直是传统中国哲学中最重要的一种学说,也成为中国近代哲学和政治思想中最重要的百家学说之一。
首先,肇论以道德学为基础,深刻反映了“仁义之道”的实践性,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以道行礼,还有以德治社会的思想,强调以礼以德维系人际关系,以求正弥补,抵御恶的力量。
它认为人的自然本性是善的,但受种种限制,如外界环境和不正当的价值观,人类易于改变并失去本性,因而肇论主张要恢复人性,以圣贤为楷模,加强道德修养,建立持久的社会秩序。
其次,肇论认为人之初,性本善,其思想也受到西方伦理学家罗宾逊(G. F. Robinson)主张“每个人都有自然权利”的思想的影响和启发。
它主张放弃封建社会的贵族统治和暴力,以道义和人类的自由作为改革的依据,努力建立一种以合理分工、对等权力分配的有序社会结构。
在此基础上,它还发展出了民本论、不分上下论、国家本位论等思想,虽然有几百年沧桑,但肇论仍然是当代中国社会政治思潮的重要成分。
最后,肇论思想对当代中国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肇安先生的思想在20世纪初继承了传统文化的理论,但同时也开拓创新,丰富了中国传统哲学的内容。
《肇论》摘录
《肇论》摘录内蒙赵⼤夫肇论》主要由四篇论⽂组成,即《物不迁论》、《不真空论》、《般若⽆知论》、《涅槃⽆名论》。
这四篇论⽂最早见于南朝宋明帝泰始年间(公元465—471年)陆澄所选的《法集》⽬录中;后来到南朝陈时,⼜收进《宗本义》列在卷⾸⽽成今本《肇论》。
《宗本义》的真伪难辩,但它的基本思想与其他四篇论⽂并⽆互相抵触之处。
中外学者对《肇论》中的《物不迁论》、《不真空论》、《般若⽆知论》这三篇没有怀疑,但较多怀疑《涅槃⽆名论》是后世伪作的,却也缺乏⾜够的依据来证明。
总的来看,《肇论》是个完整的体系,以般若为中⼼,对当时佛教所讨论的⼀些主要问题,也是佛教思想的基本问题,作了总结性的回答和阐发。
卷⾸<宗本义>是篇简述性的⽂章,对全书的⼤意进⾏概括。
《宗本义》的中⼼,在于将般若和“智巧”(沤和)统⼀起来。
内容编辑本段 该⽂认为,作为“⼤慧”的般若包含着两⽅⾯的内容:第⼀是“般若”⾃⾝,它的任务在于体认“诸法实相”,“实相”就是“性空”;,所以它能起“处有⽽不染”、“不厌有⽽观空”的作⽤,它⼜被简称为“智”为“慧”;第⼆是“沤和”,意译为“⽅便”,⼜简称“权”,它的任务是“适化众⽣”,故被列⼊“涉有”之门,起到“观空⽽不证”的作⽤。
“沤和”与“般若”的统⼀,就叫“权(智)慧”。
所以在要求运⽤般若的任何⼀念中,权与慧都须具备,⽽不可偏废。
这样,《宗本义》⽤“权慧”⼆字来归纳《肇论》的基本思想内容,也是完全契合僧肇的整个思想。
《肇论》中的其余四论各述具体的观点内容,⽽⼜组成⼀个很完整的思想体系,下⾯将此四论依次加以介绍。
⼀、《物不迁论》的宗教⽬的,在于论证佛教提出的因果不灭和修⾏能够成佛的思想观念。
⾄于“物不迁”的命题,《庄⼦》中就早有涉及,郭象在《庄⼦注》中加以阐释,认为万事万物在变化着,⼈也不例外,也在不停地变化着;⼈⽆法超脱于变化之外,更不能对变化有所作为,唯⼀的出路,就是承认变化、顺应变化,“⽞同万物⽽与化为体”,这样就可以“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获得“我”之不迁、即永恒存在。
肇论
肇论【目录】肇论序小招提寺沙门慧达作宗本义物不迁论第一不真空论第二般若无知论第三刘遗民书问附答刘遗民书涅盘无名论第四表上秦主姚兴九折十演者开宗第一窍体第二位体第三征出第四超境第五搜玄第六妙存第七难差第八辩差第九责异第十会异第十一诘渐第十二渐第十三讥动第十四动寂第十五穷源第十六通古第十七考得第十八玄得第十九====================================================================肇论序小招提寺沙门慧达作慧达率愚。
通序长安释僧肇法师所作宗本物不迁等四论。
但末代弘经。
允属四依菩萨。
爰传兹土。
抑亦其例。
至如弥天大德童寿桑门。
并创始命宗图辩格致。
播扬宣述。
所事玄虚。
唯斯拟圣默之所祖。
自降乎已还。
历代古今。
凡著名僧传。
及传所不载者。
释僧叡等三千余僧。
清信檀越谢灵运等八百许人。
至能辩正方言节文阶级。
善窍名教精搜义理。
揖此群贤语之所统。
有美若人。
超语兼默。
标本则句句深达佛心。
明末则言言备通众教。
谅是大乘懿典。
方等博书。
自古自今着文着笔。
详汰名贤所作诸论。
或六七宗。
爰延十二。
并判其臧否。
辩其差当。
唯此宪章无弊斯咎。
良由襟情泛若。
不知何系。
譬彼渊海数越九流。
挺拔清虚。
萧然物外。
知公者希。
归公采什。
如曰不知。
则公贵矣。
达猥生天幸。
逢此正音。
忻跃弗已。
飨[言∞燕]无疲。
每至披寻。
不胜手舞。
誓愿生生尽命弘述。
达于肇之遗文。
其犹若是。
况中百门观。
爰洎方等深经。
而不至增乎。
世谚咸云。
肇之所作故是诚实真谛。
地论通宗庄老所资猛浪之说。
此实巨蛊之言。
欺诬亡没。
街巷陋音。
未之足拾。
夫神道不形。
心敏难绘。
既文拘而义远。
故众端之所诡。
肇之卜意岂徒然哉。
良有以也。
如复徇狎其言。
愿生生不面。
至获忍心。
还度斯下。
达留连讲肆二十余年。
颇逢重席。
未睹斯论。
聊寄一序。
托悟在中。
同我贤余请俟来哲。
夫大分深义。
厥号本无。
故建言宗旨。
标乎实相。
开空法道。
莫逾真俗。
所以次释二谛。
显佛教门但圆正之因。
《肇论》研究综述
《肇论》研究综述
肇论是近代儒家学派的主要著作,出现在清代末期,其作者是高惟恭(1724-1805年)。
肇论的核心内容是关于社会的平衡和功利主
义的理论。
肇论的历史背景和传播
清朝末期,政治上动荡不安,社会秩序受到严重影响,这是肇论诞生的背景。
惟恭从他曾师从的王守仁书院学习到了历史和经典知识,以及丰富的政治见解。
他在此基础上,写成了肇论这部重要著作。
此书广泛传播,销售情况非常好。
肇论的内容和思想
肇论是一部系统地探讨社会和政治思想的书。
它坚持理性的社会结构,主张对社会的管理要以功利为中心,以促进社会和谐为目标。
他强调仁义法治,认为社会和谐因有着良好的仁义法治而产生,社会不和谐因着法律的缺乏而产生。
因此,他提出了“以德为先”的理念,即要把爱德、仁义和法治作为基础来维护社会和谐。
肇论的影响
肇论对当代儒家学派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它曾经成为古代书院教学的重要参考书,并影响了学术界对社会问题的看法。
另外,它还影响了社会秩序的建立,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和谐。
结论
肇论是近代儒家学派主要著作,其作者高惟恭以德为先的理念,提出了实现社会和谐的功利主义观点。
它的出现凸显了古代境遇的艰
辛,也体现了对社会秩序的追求。
它的传播和影响,促使当代儒家学派形成,并对清朝末期社会和谐建设有积极作用。
《肇论》研究综述
《肇论》研究综述肇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名的哲学思想之一,它源自五经,是西汉时期李林甫所撰写的一本哲学书籍。
在《肇论》中,李林甫认为,“真道者,凡道之实”,也就是说,真理是一切行为的根据和准则,只有真理,才能使人们在行为上达到完美。
《肇论》中,李林甫提出了“以理治心”的思想,他认为,人应以理治心,从而摆脱家出,形成良好的行为表态。
他强调,人心应由理来控制,而不能被情感或意志侵占,只有如此,才能保证人们的行为能够达到完美。
此外,《肇论》还提出“清正”的思想,他指出,人的行为应该被清正的道德理念所扶持,以保证不违反公众利益。
为了做到这一点,他建议保持“慎思”,即慎重思考,以避免出现恶习和违背公众利益的行为。
他还强调自律,即要确保行为符合道德准则,不能被欲望左右。
今天,《肇论》的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方面,它强调理性的重要性,这有助于改善人们的判断能力,从而减少恶言和恶行,另一方面,它强调自律和慎思,有助于营造健康而有序的社会氛围,减轻社会秩序的混乱。
近年来,《肇论》的研究得到广泛关注。
在文本及其论证方面,学者们以不同观点对《肇论》进行深入研究,如马振腾教授就《肇论》的文本作了探讨;同时,还有许多学者研究《肇论》中的论证,如陈静老师研究的《肇论》的“理法统一论”;另外,也有学者从现代视角来理解《肇论》,如杨正洪教授就以在《肇论》思想在现代管理视角下进行了分析。
此外,近来肇论思想与政治学也有着很深的联系,如王元军教授以《肇论》中的思想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新的政治取向。
同时,还有研究者就《肇论》的公民道德思想、个人发展思想等进行了研究,从而更深入地探讨了《肇论》中的政治思想和文化背景。
本文对《肇论》的传统思想和现代研究进行了概括性综述,以期为新的研究提供素材。
它阐述了《肇论》中《以理治心》、“清正”等重要思想,以及在文本、论证、现代管理、政治学和公民道德领域的研究。
最后,本文结论认为,《肇论》仍然具有深远的影响力,而且其研究也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话题。
《肇论》研究综述
《肇论》研究综述《肇论》是一部典型的思想著作,其所表达的思想深刻而又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作为中华文化的经典,它思想的内涵和影响长久以来引起了学者们的深切研究。
在研究《肇论》的基础上,研究者们发现,《肇论》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它是一部激发人们思考深刻问题的作品,不仅把古代思想穿插在语言里,而且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和思想,以及古代两种文化传统之间的联系。
首先,在语言上,《肇论》将深刻的思想表达得淋漓尽致,既有精辟的语言,又有清晰的概念框架。
该书从抽象的世界中的概念出发,与更实际的现实中的问题相结合,从多种角度来探讨古代中国政治、社会、经济、文化、宗教等诸多方面的问题,采用全面深刻的视角,形成了一种独特而高超的语言和思想表达方式。
其次,《肇论》融合了古代中国文化传统,如《诗经》、《春秋》等,从多种角度探讨了古代中国文化和思想,为我们了解古代两种文化传统中国传统文化和希腊文化之间的联系和融合提供了更多更深入的见解。
此外,研究者们还发现,《肇论》中涵盖的思想,不仅影响着古今中外的思想家,而且在中国以外的文化中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的思想通过西方哲学书籍、宗教精神和文学作品等形式,传向古代到现代的西方文化,深刻影响着西方世界观。
总之,《肇论》是一部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思想著作,它的语言清晰,概念丰富,涵盖内容广泛,而且从古代中国以及外国文化的融合等多种角度,提出了深刻的思想。
它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对研究者们的理解和挖掘极为重要。
因此,从上述内容可以观察出,研究《肇论》的价值绝不言而喻。
研究者们应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法去深入理解这部作品,把它放在当代思想讨论中,进一步发现其中涵盖的深刻思想,增强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的理解,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能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肇论-后秦-僧肇首页 > 04佛藏-5159部 > 05藏外-116种 > 90-肇论-后秦-僧肇肇论后秦长安释僧肇作肇论序小招提寺沙门慧达作宗本义物不迁论第一不真空论第二般若无知论第三刘遗民书问附答刘遗民书涅盘无名论第四表上秦主姚兴九折十演者开宗第一窍体第二位体第三征出第四超境第五搜玄第六妙存第七难差第八辩差第九责异第十会异第十一诘渐第十二渐第十三讥动第十四动寂第十五穷源第十六通古第十七考得第十八玄得第十九【肇论序】小招提寺沙门慧达作慧达率愚。
通序长安释僧肇法师所作宗本物不迁等四论。
但末代弘经。
允属四依菩萨。
爰传兹土。
抑亦其例。
至如弥天大德童寿桑门。
并创始命宗图辩格致。
播扬宣述。
所事玄虚。
唯斯拟圣默之所祖。
自降乎已还。
历代古今。
凡著名僧传。
及传所不载者。
释僧叡等三千余僧。
清信檀越谢灵运等八百许人。
至能辩正方言节文阶级。
善窍名教精搜义理。
揖此群贤语之所统。
有美若人。
超语兼默。
标本则句句深达佛心。
明末则言言备通众教。
谅是大乘懿典。
方等博书。
自古自今着文着笔。
详汰名贤所作诸论。
或六七宗。
爰延十二。
并判其臧否。
辩其差当。
唯此宪章无弊斯咎。
良由襟情泛若。
不知何系。
譬彼渊海数越九流。
挺拔清虚。
萧然物外。
知公者希。
归公采什。
如曰不知。
则公贵矣。
达猥生天幸。
逢此正音。
忻跃弗已。
飨[言∞燕]无疲。
每至披寻。
不胜手舞。
誓愿生生尽命弘述。
达于肇之遗文。
其犹若是。
况中百门观。
爰洎方等深经。
而不至增乎。
世谚咸云。
肇之所作故是诚实真谛。
地论通宗庄老所资猛浪之说。
此实巨蛊之言。
欺诬亡没。
街巷陋音。
未之足拾。
夫神道不形。
心敏难绘。
既文拘而义远。
故众端之所诡。
肇之卜意岂徒然哉。
良有以也。
如复徇狎其言。
愿生生不面。
至获忍心。
还度斯下。
达留连讲肆二十余年。
颇逢重席。
未睹斯论。
聊寄一序。
托悟在中。
同我贤余请俟来哲。
夫大分深义。
厥号本无。
故建言宗旨。
标乎实相。
开空法道。
莫逾真俗。
所以次释二谛。
显佛教门但圆正之因。
无上般若。
至极之果。
唯有涅盘。
故未启重玄。
明众圣之所宅。
虽以性空拟本。
无本可称。
语本绝言。
非心行处。
然则不迁当俗。
俗则不生。
不真为真。
真但名说。
若能放旷荡然。
崇兹一道。
清耳虚襟。
无言二谛。
斯则净照之功着。
故般若无知。
无名之德兴。
而涅盘不称。
余谓此说周圆。
罄佛渊海。
浩博无涯。
穷法体相。
虽复言约而义丰。
文华而理诣。
语势连环。
意实孤诞。
敢是绝妙好辞。
莫不竭兹洪论。
所以童寿叹言。
解空第一。
肇公其人。
斯言有由矣。
彰在翰牍。
但宗本萧然。
莫能致诘。
不迁等四论。
事开接引。
问答析微。
所以称论。
【宗本义】本无。
实相。
法性。
性空。
缘会。
一义耳。
何则。
一切诸法缘会而生。
缘会而生。
则未生无有。
缘离则灭。
如其真有。
有则无灭。
以此而推。
故知虽今现有。
有而性常自空。
性常自空。
故谓之性空。
性空故。
故曰法性。
法性如是。
故曰实相。
实相自无。
非推之使无。
故名本无。
言不有不无者。
不如有见常见之有。
邪见断见之无耳。
若以有为有。
则以无为无。
夫不存无以观法者。
可谓识法实相矣。
虽观有而无所取相。
然则法相为无相之相。
圣人之心为住无所住矣。
三乘等观性空而得道也。
性空者。
谓诸法实相也。
见法实相。
故云正观。
若其异者。
便为邪观。
设二乘不见此理。
则颠倒也。
是以三乘观法无异。
但心有大小为差耳。
沤和般若者。
大慧之称也。
诸法实相谓之般若。
能不取证。
沤和功也。
适化众生。
谓之沤和。
不染尘累。
般若力也。
然则般若之门观空。
沤和之门涉有。
涉有未始迷虚。
故常处有而不染。
不厌有而观空。
故观空而不证。
是为一念之力。
权慧具矣。
好思历然可解。
泥洹尽谛者。
直结尽而已。
则生死永灭。
故谓尽耳。
无复别有一尽处耳。
【物不迁论第一】夫生死交谢。
寒暑迭迁。
有物流动。
人之常情。
余则谓之不然。
何者。
放光云。
法无去来。
无动转者。
寻夫不动之作。
岂释动以求静。
必求静于诸动。
必求静于诸动故虽动而常静。
不释动以求静故虽静而不离动。
然则动静未始异。
而惑者不同。
缘使真言滞于竞辩。
宗途屈于好异。
所以静躁之极。
未易言也。
何者。
夫谈真则逆俗。
顺俗则违真。
违真故迷性而莫返。
逆俗故言淡而无味。
缘使中人未分于存亡。
下士抚掌而弗顾。
近而不可知者。
其唯物性乎。
然不能自已。
聊复寄心于动静之际。
岂曰必然。
试论之曰。
道行云。
诸法本无所从来。
去亦无所至。
中观云。
观方知彼去。
去者不至方。
斯皆即动而求静。
以知物不迁明矣。
夫人之所谓动者。
以昔物不至今。
故曰动而非静。
我之所谓静者。
亦以昔物不至今。
故曰静而非动。
动而非静以其不来。
静而非动以其不去。
然则所造未尝异。
所见未尝同。
逆之所谓塞。
顺之所谓通。
苟得其道。
复何滞哉。
伤夫人情之惑也久矣。
目对真而莫觉。
既知往物而不来。
而谓今物而可往。
往物既不来。
今物何所往。
何则。
求向物于向。
于向未尝无。
责向物于今。
于今未尝有。
于今未尝有以明物不来。
于向未尝无故知物不去。
覆而求今今亦不往。
是谓昔物自在昔。
不从今以至昔。
今物自在今。
不从昔以至今。
故仲尼曰。
回也见新交臂非故。
如此。
则物不相往来明矣。
既无往返之微朕。
有何物而可动乎。
然则旋岚偃岳而常静。
江河竞注而不流。
野马飘鼓而不动。
日月历天而不周。
复何怪哉。
噫。
圣人有言曰。
人命逝速。
速于川流。
是以声闻悟非常以成道。
缘觉觉缘离以即真。
苟万动而非化。
岂寻化以阶道。
覆寻圣言。
微隐难测。
若动而静。
似去而留。
可以神会。
难以事求。
是以言去不必去。
闲人之常想。
称住不必住。
释人之所谓往耳。
岂曰去而可遣。
住而可留也。
故成具云。
菩萨处计常之中。
而演非常之教。
摩诃衍论云。
诸法不动。
无去来处。
斯皆导达群方。
两言一会。
岂曰文殊而乖其致哉。
是以言常而不住。
称去而不迁。
不迁故虽往而常静。
不住故虽静而常往。
虽静而常往故往而弗迁。
虽往而常静故静而弗留矣。
然则庄生之所以藏山。
仲尼之所以临川。
斯皆感往者之难留。
岂曰排今而可往。
是以观圣人心者。
不同人之所见得也。
何者。
人则谓少壮同体。
百龄一质。
徒知年往。
不觉形随。
是以梵志出家。
白首而归。
邻人见之曰。
昔人尚存乎。
梵志曰。
吾犹昔人。
非昔人也。
邻人皆愕然。
非其言也。
所谓有力者负之而趋。
昧者不觉其斯之谓欤。
是以如来因群情之所滞。
则方言以辩惑。
乘莫二之真心。
吐不一之殊教。
乖而不可异者。
其唯圣言乎。
故谈真有不迁之称。
导俗有流动之说。
虽复千途异唱。
会归同致矣。
而征文者闻不迁。
则谓昔物不至今。
聆流动者。
而谓今物可至昔。
既曰古今。
而欲迁之者。
何也。
是以言往不必往。
古今常存。
以其不动。
称去不必去。
谓不从今至古。
以其不来。
不来故不驰骋于古今。
不动故各性住于一世。
然则群籍殊文。
百家异说。
苟得其会。
岂殊文之能惑哉。
是以人之所谓住。
我则言其去。
人之所谓去。
我则言其住。
然则去住虽殊。
其致一也。
故经云。
正言似反。
谁当信者。
斯言有由矣。
何者。
人则求古于今。
谓其不住。
吾则求今于古。
知其不去。
今若至古。
古应有今。
古若至今。
今应有古。
今而无古。
以知不来。
古而无今。
以知不去。
若古不至今。
今亦不至古。
事各性住于一世。
有何物而可去来。
然则四象风驰。
璇玑电卷。
得意毫微。
虽速而不转。
是以如来。
功流万性而常存。
道通百劫而弥固。
成山假就于始篑。
修途托至于初步。
果以功业不可朽故也。
功业不可朽故虽在昔而不化。
不化故不迁。
不迁故则湛然明矣。
故经云。
三灾弥纶。
而行业湛然。
信其言也。
何者。
果不俱因。
因因而果。
因因而果。
因不昔灭。
果不俱因。
因不来今。
不灭不来。
则不迁之致明矣。
复何惑于去留。
踟蹰于动静之间哉。
然则乾坤倒覆无谓不静。
洪流滔天无谓其动。
苟能契神于即物。
斯不远而可知矣。
物不迁论终【不真空论第二】夫至虚无生者。
盖是般若玄鉴之妙趣。
有物之宗极者也。
自非圣明特达。
何能契神于有无之间哉。
是以至人通神心于无穷。
穷所不能滞。
极耳目于视听。
声色所不能制者。
岂不以其即万物之自虚。
故物不能累其神明者也。
是以圣人乘真心而理顺。
则无滞而不通。
审一气以观化。
故所遇而顺适。
无滞而不通。
故能混杂致淳哀。
所遇而顺适。
故则触物而一。
如此。
则万象虽殊而不能自异。
不能自异故知象非真象。
象非真象故则虽象而非象。
然则物我同根。
是非一气。
潜微幽隐。
殆非群情之所尽。
故顷尔谈论。
至于虚宗。
每有不同。
夫以不同而适同。
有何物而可同哉。
故众论竞作。
而性莫同焉。
何则。
心无者。
无心于万物。
万物未尝无。
此得在于神静。
失在于物虚。
即色者。
明色不自色。
故虽色而非色也。
夫言色者。
但当色即色。
岂待色色而后为色哉。
此直语色不自色。
未领色之非色也。
本无者。
情尚于无。
多触言以宾无。
故非有。
有即无。
非无无亦无。
寻夫立文之本旨者。
直以非有。
非真有。
非无。
非真无耳。
何必非有无此有。
非无无彼无。
此直好无之谈。
岂谓顺通事实即物之情哉。
夫以物物于物。
则所物而可物。
以物物非物。
故虽物而非物。
是以物不即名而就实。
名不即物而履真。
然则真谛独静于名教之外。
岂曰文言之能辨哉。
然不能杜默。
聊复厝言以拟之。
试论之曰。
摩诃衍论云。
诸法亦非有相。
亦非无相。
中论云。
诸法不有不无者。
第一真谛也。
寻夫不有不无者。
岂谓涤除万物。
杜塞视听。
寂寥虚豁。
然后为真谛者乎。
诚以即物顺通。
故物莫之逆。
即伪即真。
故性莫之易。
性莫之易故虽无而有。
物莫之逆故虽有而无。
虽有而无所谓非有。
虽无而有所谓非无。
如此则非无物也。
物非真物。
物非真物故于何而可物。
故经云。
色之性空非色败空。
以明夫圣人之于物也。
即万物之自虚。
岂待宰割以求通哉。
是以寝疾有不真之谈。
超日有即虚之称。
然则三藏殊文。
统之者一也。
故放光云。
第一真谛。
无我无得世俗谛故。
便有成有得。
夫有得即是无得之伪号。
无得即是有得之真名。
真名故虽真而非有。
伪号故虽伪而非无。
是以言真未尝有。
言伪未尝无。
二言未始一。
二理末始殊。
故经云。
真谛俗谛谓有异耶。
答曰。
无异也。
此经直辩真谛以明非有。
俗谛以明非无。
岂以谛二而二于物哉。
然则万物果有其所以不有。
有其所以不无。
有其所以不有故虽有而非有。
有其所以不无故虽无而非无。
虽无而非无。
无者不绝虚。
虽有而非有。
有者非真有。
若有不即真。
无不夷迹。
然则有无称异。
其致一也。
故童子叹曰。
说法不有亦不无。
以因缘故诸法生。
璎珞经云。
转法轮者。
亦非有转。
亦非无转。
是谓转无所转。
此乃众经之微言也。
何者。
谓物无耶。
则邪见非惑。
谓物有耶。
则常见为得。
以物非无。
故邪见为惑。
以物非有故常见不得。
然则非有非无者。
信真谛之谈也。
故道行云。
心亦不有亦不无。
中观云。
物从因缘故不有。
缘起故不无。
寻理即其然矣。
所以然者。
夫有若真有。
有自常有。
岂待缘而后有哉。
譬彼真无。
无自常无。
岂待缘而后无也。
若有不自有。
待缘而后有者。
故知有非真有。
有非真有虽有不可谓之有矣。
不无者。
夫无则湛然不动。
可谓之无。
万物若无。
则不应起。
起则非无。
以明缘起。
故不无也。
故摩诃衍论云。
一切诸法一切因缘故应有。
一切诸法一切因缘故不应有。
一切无法一切因缘故应有。
一切有法一切因缘故不应有。
寻此有无之言。
岂直反论而已哉。
若应有即是有。
不应言无。
若应无即是无。
不应言有。
言有是为假有。
以明非无。
借无以辨非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