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肇涅盘无名论疑义与析
一代圣哲解空龙象——僧肇大师
一代圣哲解空龙象——僧肇大师展开全文僧肇大师(384~414)东晋时代著名的佛教学者,京兆(今陜西长安市)人。
少年以佣书为业,遂得历观经籍,亦爱好老、庄。
他以为《道德经》于玄远之道还未尽善,后来看到旧译《维摩经》,披寻玩味,始知所归,因而出家。
不久即以‘善解方等、兼通三藏’知名。
鸠摩罗什于晋·隆安二年(398)到姑臧(今甘肃武威县),他远道往从学,为罗什最初的弟子,被称为‘法中龙象’。
罗什于秦·弘始三年(401)至长安,肇随行。
既而秦主姚兴请罗什入西明阁及逍遥园翻译佛典,他和僧睿等相助详定,列席译场,咨禀罗什,所悟更多。
弘始六年,《大品般若经》译出后,他着《般若无知论》,凡二千余言。
罗什大加赞赏,说‘吾解不谢子,辞当相挹。
’其时他大约才二十三岁。
罗什又译出《百论》,他又作了一篇序文,阐明一论的要旨。
弘始八年,《维摩经》译出后,他又条记罗什的口义作为经的注解,并作序(此序已佚,现存《经注》,系糅和罗什、僧肇、道生、僧睿、道融各家的注解而成)。
约在弘始十年夏末,道生从关中回庐山,以《般若无知论》示隐士刘遗民,遗民赞叹说︰‘不意方袍复有平叔’,因以呈慧远,远也以为‘未尝有’,于是一同披寻玩味。
第二年(409),刘遗民致书与他通好,并咨问关于‘般若无知’的疑义。
又一年(410),他复书,告以关于佛法盛况,并附赠所作《维摩经注》一本;次述《般若无知论》的旨趣以答。
弘始十二年(公元410年)刘遗民致函僧肇说:“去年夏末。
见上人《般若无知论》才运清俊,旨中沈允。
推步圣文,婉然有归,披味殷勤,不能释手,真可谓浴心方渊,悟怀绝冥之肆,穷尽精巧,无所间然”。
他后来又着《不真空论》、《物不迁论》等。
弘始十五年,佛陀耶舍译出《长阿含经》,他也列席译场,并作序。
他在罗什门下十余年,被称为什门‘四圣’或‘十哲’之一,又称为‘解空第一’。
罗什卒后,他‘追悼永往,翘思弥厉’;更博采众经,着《涅槃无名论》,往复论辩,有九折十演。
略论僧肇《涅盘无名论》的最后四节——以其包含的佛性思想为中心
该文 的理解上 提供一 点帮助 。
一
、
涅 粲 的 始终 问题
《 源 》第 十 六 和 《 古 》第 十 七 两 节 对 涅 粲 到 底 穷 通
是 有 始 有 终 还 是 无 始 无 终 的 问题 进 行 了 探 讨 。 《 穷
出 了 质 疑 。 笔 者 希 望 通 过 对 《 粱 无 名 论 》的 最 后 四 涅
节 , 《 源 》 十 六 到 《 得》 十 九 的 分 析 , 在 对 即 穷 第 玄 第 能
化 , 六 合 以镜 心 , 去 来 以 成 体 。 古 今 通 , ; 同 , 总 一 始 l l 冬 穷本极末 , 之与 二 , 然大均 , 日涅檠 。 这就 说 莫 浩 乃 呻 明 , 正 的 圣 人 是 体 会 并 认 识 到 了“理 ” , 这 个 理 真 的 而
“ 名 ” 前 的一道难 题 。 无 面 《 古 》 十 七 节 以“通 古 ” 名 , 暗 含 着 贯 通 通 第 为 其
完 成 了 x- 度 般 若 中 观 的 中 国 式 格 义 , 使 其 真 正 融 ,印 j
为 中 国 佛 学 的 一 部 分 ,并 对 之 前 六 家 七 宗 的 说 法 进 行 了 订 正 ,其 对 当 时 尚处 于 接 受 并 消 化 印 度 佛 学 阶 段 的 中 国 佛 教 义 学 的 发 展 做 出 了 很 大 的贡 献 。
源 》第 十 六 是 作 为 “有 名 ”( 涅 粲 有 名 论 的 立 场 ) 即 对 “无 名 ”( 涅 檠 无 名 论 的 立 场 )的 诘 难 。 “有 名 ’ 这 即 在
事 万 物 均 在 缘 起 中 的 性 空 之 理 的 一 种 认 识 。 了 解 了 缘 起 性 空 之 理 , 达 到 了 般 若 之 智 , 就 达 到 了佛 之 就 也 物 我 不 异 的境 界 , 也 就 是 涅 粲 的 境 界 。 如 此 一 来 , 这
涅盘无名论俗译
肇论‧涅盘无名论俗译(一)作者:曾宁朴道涅盘无名论‧俗译(一)【涅盘无名论‧题解】5.0. 在前述《般若无知论》一篇,作者将“般若”和“无知”联系在一起,命名为《般若无知论》。
同样地,对于此篇篇名,作者将“涅盘”和“无名”联系在一起,命名为《涅盘无名论》。
也就是说,“涅盘”就是“无名”,“无名”就是“涅盘”:“涅盘”为“无名”的称谓或形式,“无名”为“涅盘”的内容。
“无名”是对“涅盘”所作的说明,也就是说,“涅盘”的本质即为“无知”。
那么,“般若”和“涅盘”有何区别呢?从作者所阐述的内容来看,“般若”和“涅盘”都属于“空”的表现形式,“般若”所着重的是“空”的自然属性,与物相(形象)相关;而“涅盘”却着重于人的因素,指的是逻辑状态,与物性(本质规则)相关。
此篇论文分为两个部分,放在前面的第一个部分为《表》,即为《表上秦主姚兴》;其后的第二个部分为论文正文。
论文正文部分又分为九折十演。
5a. 表上秦主姚兴‧俗译【表上秦主姚兴‧题解】5a.0. 僧肇作《涅盘无名论》是为了为秦王的一段话广搜证据。
论文作成之后上呈秦王,所以才有此《表》。
历史上共有“四秦”:1﹒秦始皇,为第一个“秦”,称为“亡秦”;2﹒符坚,为第二个“秦”,称为“前秦”;3﹒姚苌,为第三个“秦”,称为“后秦”;4﹒沮渠蒙逊,为第四个“秦”,称为“伪秦”。
本篇所指之秦主为后秦姚苌儿子姚兴。
所谓“秦主”:“主”也就是“王”。
【原文】5a.1. 僧肇言。
肇闻天得一以清。
地得一以宁。
君王得一以治天下。
【俗译】僧肇言(下述为僧肇禀呈之言)。
微僧我听说有这样的说法:天得一以清。
地得一以宁。
君王得一以治天下。
(天以“一”作为“清”的基础;地以“一”作为“宁”的基础;君王以“一”作为“治天下”的基础。
)【原文】5a.2. 伏惟陛下。
叡哲钦明。
道与神会。
妙契环中。
理无不统。
游刃万机。
弘道终日。
威被苍生。
垂文作则。
所以域中有四大。
而王居一焉。
【俗译】陛下如尧舜二帝一样钦明豁达,既能以心神与“道”相会而为一,又能看穿环宇之中的种种微妙因素,因此可以将一切以“理”统一和连贯起来,并终日为弘扬佛道而操劳。
论僧肇的大乘中观般若学思想
论僧肇的大乘中观般若学思想李振纲僧肇之学,远承印度高僧龙树中观之论,吸纳老、庄、玄学,精阐大乘中观般若学之旨,被鸠摩罗什誉为“解空第一者”,僧肇因而成为印度佛学中国化的关键人物。
今据《肇论》(下引只注篇名),对其般若学再做探讨,欢迎方家匡正。
一、非有非无、不落两边的“不真空论”非有非无,非真非俗,不落两边,想入“非非”, 诸如此类否定性思维方法,是僧肇般若学阐发大乘空义的根本特色。
《不真空论》开宗明义云:“夫至虚无生者,盖是般若玄鉴之妙趣,有物之宗极也。
自非圣明特达,何能契神于有无之间哉?是以至人通神心于无穷,穷所不能滞;极耳目于视听,声色不能制者,岂不以其即万物之自虚,故不能累其神明者也。
”僧肇认为,大乘般若智不同于一般的世俗智慧,世俗智慧以经验世界的色相为认知对象,大乘般若智以证会“至虚无生者”,亦即色相世界的形上本体(有物之宗极)为理论旨趣。
经验世界的存在是有限的、生动的,可以视听触摸的,据此可名为“有”;作为万法真如实性的形上本体,是无限的、虚静的、抽象的,不可以耳目感知,只能心悟玄冥,故此可谓之“无”。
然而,世间人执有而不知无,把有限的、生灭无常的假象世界当作真实的世界,故拘碍而不通;出家人执无而不知有,或于有外言无、法外言空,终亦滞无眈空,不悟真如妙空,本在不无不空之中。
在僧肇看来,世间法(俗谛)与出世间法(真谛)非一非异,所见未尝同,所造未尝异。
把“有”与“无”对立起来,分为两边,有外言无,无外言有,均属边见或颠倒见。
只有将生动的色相世界与至虚无生的本体世界统一来看,用亦有亦无、非有非无、即空即假、非空非假的观点了别世界,契神于有无之间,骋怀于非非之境,才能审一气以观化,无滞而无不通。
他说:“《放光》云,‘第一真谛无成无得,世俗谛故,便有成有得。
’夫有得即是无得之伪号,无得即是有得之真名。
真名故,虽真而非有;伪号故,虽伪而非无。
是以言真未尝有,言伪未尝无。
二言未始一,二理未始殊。
”(《不真空论》)可见,真谛所言的非有,正是俗谛所说的非无、真俗不二、有中看无、非空非假、不落两边,此即大乘中观般若学了别世界本来面目的方法要义。
论僧肇的以佛解道
论僧肇的以佛解道◎邓晓芒内容提要 僧肇标志着中国佛学研究的一个重大的转向,即对老庄和玄学家们所讨论的一些主要问题从新的立场上作了重释,不再是简单地以道解佛,而是反过来以佛解道。
在《不真空论》中僧肇与印度哲学思想的真正对接是,将“有生于无”这一老庄形而上学模型认识论化、“唯识化”。
僧肇的“非有非无”作为佛家“第一真谛”是以“无”解“空”,但由于将“无”引申为“不真”,这就不但偏离了道家形而上学的实践性的“无”(“无为”),而且也未能走进西方形而上学的理论性的“无”(“非存在”),而是引向了佛家信仰的真谛(“不真即空”)。
《物不迁论》谈动静关系,他将“生生之谓易”的万物变化流动归结为“俗谛”,只有将其与万物静而不迁的“真谛”加以合观,才有可能追寻到后面的“第一真谛”即涅?。
在《般若无知论》中所谈的“知和无知”的问题也是老庄哲学的热门问题,只不过庄子讨论知和无知主要不是在认识论的意义上来讲的,而只是作为一种人生境界。
僧肇却将庄子的观点扭转到对世界的终极认识方法上,无知之知比无为而为更重要,也更根本。
关键词 以佛解道 《不真空论》 《物不迁论》 《般若无知论》〔中图分类号〕B23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23)09-0001-13 僧肇是著名高僧鸠摩罗什(344—413)最得意的四大弟子之一(另三位是竺道生、道融、僧轈)。
鸠摩罗什是印度人,出生于新疆龟兹一带,精通梵文,略通汉文,其最大的贡献是在弟子们的协助下,首次留下了大量比较信得过的佛教经典翻译,对中土佛教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推进作用;而其理论倾向则是引入龙树的“中观论”来调和《般若经》中过于强调空无的倾向,主张在大乘空宗的框架之下,尽可能在有无之间持守中道。
僧肇(384—414)①被视为鸠摩罗什弟子中“称得上罗什正传的”人物,罗什则称他为“秦人解空第一者”。
②但他在中国佛学史上的地位还不止于此,从思想倾向上说,他其实被看作开风气之先的开拓者,是“三论宗”的实际创始人。
僧肇的思想
僧肇的思想僧肇的思想吕澄(摘录自《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五讲) 僧肇的成篇着作,主要有〈般若无知论〉、〈物不迁论〉、〈不真空论〉等三论。
罗什死后,他还写过一篇〈涅槃无名论〉。
这些文章,从刘宋·陆澄的《法论》起,就开始分别地记录了(肇文散见于《法论》的十六门中),后更各别单行。
到了南朝陈代,这些论文被编成一部,其次第为︰〈物不迁论〉、〈不真空论〉、〈般若无知论〉、〈涅槃无名论〉,在四论之前又加上了〈宗本义〉,总名《肇论》。
这种结构的形成以及其内在的联系,在招提寺慧达写的〈肇论疏序〉里有所说明,可以参阅。
这一部论,对于当时佛学里的重要问题,如般若、涅槃等,都涉及到了。
其中〈涅槃无名论〉一篇的体裁、文笔,都和前几篇不大相同,现代的人对它发生了怀疑,以为非僧肇作。
首先由汤用彤先生的《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1944年版,第二册)提出此说,他的学生石峻写文又加以补充论证。
以后,奥人李华德英译《肇论》(发表于燕京哈佛研究所的刊物),也基本上赞同,但认为是后人对原着有所改动、增加,并非全属伪托。
汤先生怀疑的根据,除在内容上涉及后世发生的顿悟、渐悟问题外,还有文献上的证明,如道宣的《大唐内典录》中说︰‘涅槃无名九折十演论。
无名子,今有其论,云是肇作,然词力浮薄,寄名乌有。
’但是《内典录》原文‘无名子’以下一段,是批评另外名为《无名子》的一书,与〈涅槃无名论〉无关,旧刻本(宋本)就一直把前后两书分列的。
因而此论是否僧肇所作,还可以研究。
《肇论》的思想以般若为中心,比较以前各家,理解深刻,而且能从认识论角度去阐述。
这可以说,是得着罗什所传龙树学的精神的。
他的说法也有局限之处,一方面他未能完全摆脱所受玄学的影响,不仅运用了玄学的词句,思想上也与玄学划不清界限。
如在〈不真空论〉里有这样一些句子︰‘审一气以观化。
’‘物我同根,是非一气。
’这就大同于玄学思想了。
刘遗民看到这段话以后就有疑问,慧远也解释不了,于是致书僧肇,肇虽覆信作答,现在看还是说得不清楚。
佛教般若思想的《肇论》
佛教般若思想的《肇论》佛教般若思想的《肇论》《肇论》由后秦僧人僧肇所著,是较全面系统发挥佛教般若思想的论文集。
在我国佛教史上具有非常崇高的地位。
那还是我国东晋时期,古称长安一个张姓的贫苦人家中,诞生了一个男孩。
这个男孩少年时生计艰难,靠代人抄书度日,他在抄书的过程中,阅读了大量的经史典籍,并深受影响。
男孩对当时流行的《老子》《庄子》两书特别感兴趣,认为这两本书是思想上追求玄微境界的重要的引路书,但又总感到这两本书不够尽善尽美。
男孩长大后,有一天他读了三国时吴国的佛经翻译家支谦翻译的宣扬大乘佛教信仰的《维摩诘经》后,非常喜欢,认为终于找到了精神解脱的最好意向。
于是,这个有才的青年人便皈依了佛门,法号僧肇。
佛教典籍《高僧传·僧肇传》中记载这件事时说:欢喜顶受,披寻玩味,乃言始知所归矣。
因此出家。
僧肇成为佛教僧侣以后,“学善《方等》,兼通三藏”。
深入研究佛教大乘经籍,通晓经、律、论三类佛教经典。
在二十岁时,他已经是名振潼关以西长安一带的知名佛教理论家了。
在当时,思想界、佛教界争论十分激烈,有的人竟千里负粮前来和僧肇抗辩,长安的“宿儒”和关外的“英彦”,都敌不过僧肇的犀利辩锋。
正当僧肇在佛教界显示才能、崭露头角的时候,天竺高僧鸠摩罗什来到了位于河西走廊的姑臧。
于是,僧肇便千里迢迢,奔赴姑臧去拜鸠摩罗什为师,跟从受学,不遗余力,深得鸠摩罗什赏识。
后秦皇帝姚兴于401年派人将鸠摩罗什迎至长安,僧肇也随同前来。
此后十多年间,姚兴大力支持鸠摩罗什从事佛经翻译,并命僧肇等人协助。
在鸠摩罗什主持下,僧肇和其他参加听讲的道友共八百多人,译出佛教各种经论七十四部,三百八十四卷。
鸠摩罗什主持翻译是一边讲解,一边翻译。
有时僧肇就把鸠摩罗什的讲解加以整理,作为注释。
僧肇自出家后,通达当时的大乘方等经典以及其他佛教典籍,佛学基础已经相当深厚了,加上长期跟随鸠摩罗什学习,对鸠摩罗什所传的大乘般若空宗的理论领会极深,很有心得。
何新《肇论》诠释
何新《肇论》诠释何按:《肇论》,后秦长安释僧肇作,乃中古中国佛学中关于本体论思辨之重要名著。
僧肇,释僧肇,释谓释迦,乃僧人之通姓。
俗姓张,南北朝时北朝后秦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符健据关中,国号大秦。
至符坚末年,姚苌篡立亦号为秦。
故史家乃以前后字别之。
)生于晋孝武帝太元九年(公元384年),卒于晋安帝义熙十年(公元414年),死时三十一岁。
僧肇寿命虽短,但在中国佛教史上有重要影响。
僧肇是鸠摩罗什门下最有影响的弟子之一。
他曾亲自参与其师鸠摩罗什主持的大规模译经活动。
鸠摩罗什全面系统地译出了大乘佛教空宗的理论经典,故而僧肇就有机会完整地吸取关于般若性空的佛教思想,并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写下一系列论著,对魏晋以来流行的佛教般若学各派学说进行总结(般若,梵语谓大智慧。
谓般若学,涉及本体与思维及我性之关系)。
所谓空宗,即本体及意识皆空无之论。
僧肇的著作甚多,而以《肇论》最为出名。
因他法讳肇,故所论称《肇论》。
《肇论》阐述了大乘佛教般若性空的学说。
由于在般若学(相当于西哲之认识论)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巨大,故所论或被称誉为“东土解空第一”。
《肇论》主要由四篇论文组成,即《物不迁论》、《不真空论》、《般若无知论》、《涅无名论》。
僧肇本传略云:僧京兆人,历观经史备尽坟籍。
志好玄微,每以庄老为心要。
故叹曰:美则美矣。
然其栖神冥累之方犹未尽善后。
见旧《维摩经》,欢喜顶受;乃言始知所归矣。
因此出家,学善方等,兼通三藏。
闻罗什在姑臧,自远从之。
什嗟赏无极,及什来长安,肇亦随入。
姚兴敕令入逍遥园详定经论。
所著《肇论》(四论)并注《维摩经》,及制诸经论序,并传于世。
绪论:宗本义何按:宗当读综、总。
宗本义,即总论全经本义也。
【旧疏:宗本义四论所崇曰宗。
本谓根本通法及义。
法有通别,通者,即实相之一心。
中吴净源法师云:然兹四论宗其一心。
然四论虽殊,亦各述此一心之义也。
别者,即四论所宗各殊。
所以尔者,非一心无以摄四法,非四法无以示一心。
涅盘无名论
《涅盘无名论》原文表上秦主姚兴僧肇言:肇闻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君王得一以治天下。
伏惟陛下叡哲钦明,道与神会,妙契环中,理无不统,游刃万机,弘道终日,威被苍生,垂文作则,所以域中有四大,而王居一焉。
涅盘之道,盖是三乘之所归。
方等之渊府,渺漭希夷,绝视听之域;幽致虚玄,殆非群情之所测。
肇以人微,猥蒙国恩,得闲居学肆,在什公门下,十有余载。
虽众经殊致,胜趣非一,然涅盘一义,常以听习为先。
但肇才识暗短,虽屡蒙诲喻,犹怀疑漠漠,为竭愚不已。
亦如似有解,然未经高胜先唱,不敢自决。
不幸什公去世,谘参无所,以为永慨。
而陛下圣德不孤,独与什公神契,目击道存,快尽其中方寸,故能振彼玄风,以启末俗。
一日遇蒙答安城侯姚嵩书,问无为宗极何者。
夫众生所以久流转生死者,皆由著欲故也。
若欲止于心,即无复于生死。
既无生死,潜神玄默,与虚空合其德,是名涅盘矣。
既曰涅盘,复何容有名于其间哉?斯乃穷微言之美,极象外之谈者也。
自非道参文殊,德侔慈氏,孰能宣扬玄道,为法城堑,使夫大教卷而复舒,幽旨沦而更显?寻玩殷勤,不能暂舍,欣悟交怀,手舞弗暇,岂直当时之胜轨?方乃累劫之津梁矣。
然圣旨渊玄,理微言约,可以匠彼先进,拯拔高士,惧言题之流,或未尽上意,庶拟孔易《十翼》之作,岂贪丰文,图以弘显幽旨,辄作涅盘无名论。
论有九折十演,博采众经,托证成喻,以仰述陛下无名之致。
岂曰关诣神心,穷究远当?聊以拟议玄门,班喻学徒耳。
论末章云:“诸家通第一义谛,皆云廓然空寂,无有圣人,吾常以为太甚径庭,不近人情。
若无圣人,知无者谁?”实如明诏!实如明诏!夫道恍惚窈冥,其中有精。
若无圣人,谁与道游?顷诸学徒,莫不踌躇道门,怏怏此旨,怀疑终日,莫之能正。
幸遭高判,宗徒[巾*画]然。
扣关之俦,蔚登玄室。
真可谓法轮再转于阎浮,道光重映于千载者矣。
今演论之作旨,曲辨涅盘无名之体,寂彼廓然,排方外之谈,条牒如左,谨以仰呈。
若少参圣旨,愿敕存记。
如其有差,伏承指授,僧肇言。
论僧肇的大乘中观般若学思想
论僧肇的大乘中观般若学思想
僧肇的大乘中观般若学思想,其核心理念是指一种将大乘佛教的信义和持久不变的真理相融合的佛学思维方式,它是僧肇依据佛经中关于唯识观,正见神通和
如来体性论之因果固有缘起,提炼出来的一个独具匠心的观念系统。
此中观思想,可以说是对大乘佛教的根本性理念的进一步发展。
其基本思想是指,在佛经中被提及的“净静谛法”即是人们乃至十界一切能演变之色受无明迷惑而引起生死苦海,故应以无明为根本来分解解破这一问题。
无明本身是没有实体或
形态的,它无法被客观观察,只有在认识和徳行上才能客观概括出来,从而使人们从根本上去实现无明及一切见识的断绝,达致解脱之。
般若波罗蜜多大法,乃是僧肇采用的,它便是其根本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般若波罗蜜多大法的根本内涵是“无有漏”和“无有就”,乃是要人们乐悲双离,必将乐悲双消,从而达致无依无靠,真实的境界。
只要人们能够掌握这一思想,就可以跳出行乐、烦恼的轮回之中,直抵佛性。
此外,僧肇还以释迦牟尼佛的“正定观”系统解释一切皆空,其本质即是以类似“无我用心修行”之之类的方式,去消除一切病苦,从而抵达“一切真如”之理。
通过上述对僧肇大乘中观般若学思想的解读可以看出,它把禅宗的唯识观和大乘佛教的善恶报应观念结合在一起,以解脱众生的生死苦海,把人们引向佛性之路的。
一切的佛理都将融合,令人们走上解脱之路,与佛家蕴藉的启伏和真谛解脱全息。
僧肇三论
物不迁论夫生死交谢,寒暑迭迁,有物流动,人之常情。
余则谓之不然。
何者?《放光》云:“法无去来,无动转者。
”寻夫不动之作,岂释动以求静,必求静于诸动。
必求静于诸动,故虽动而常静。
不释动以求静,故虽静而不离动。
然则动静未始异,而惑者不同。
缘使真言滞于竞辩,宗途屈于好异。
所以静躁之极,未易言也。
何者?夫谈真则逆俗,顺俗则违真。
违真,则迷信而莫返,逆俗,则言淡而无味。
缘使中人,未分于存亡;下士,抚掌而弗顾。
近而不可知者,其唯物性乎。
然不能自已,聊复寄心于动静之际,岂曰必然?试论之曰:《道行》云:“诸法本无所从来,去亦无所至。
”《中观》云:“观方知彼去,去者不至方。
”斯皆即动而求静,以知物不迁,明矣。
夫人之所谓动者,以昔物不至今,故曰动而非静;我之所谓静者,亦以昔物不至今,故曰静而非动。
动而非静,以其不来;静而非动,以其不去。
然则所造未尝异,所见未尝同。
逆之所谓塞,顺之所谓通。
苟得其道,复何滞哉?伤夫人情之惑久矣,目对真而莫觉!既知往物而不来,而谓今物而可往!往物既不来,今物何所往?何则?求向物于向,于向未尝无;责向物于今,于今未尝有。
于今未尝有,以明物不来;于向未尝无,故知物不去。
复而求今,今亦不往。
是谓昔物自在昔,不从今以至昔;今物自在今,不从昔以至今。
故仲尼曰:“回也见新,交臂非故。
”如此,则物不相往来,明矣。
既无往返之微联,有何物而可动乎?然则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
复何怪哉?噫!圣人有言曰:“人命逝速,速于川流。
”是以声闻悟非常以成道;缘觉觉缘离以即真。
苟万动而非化,岂寻化以阶道?复寻圣言,微隐难测。
若动而静,似去而留。
可以神会,难以事求。
是以言去不必去,闲人之常想;称住不必住,释人之所谓往耳。
岂曰去而可遣,住而不可留邪?故《成具》云:“菩萨处计常之中,而演非常之教。
”《摩诃衍论》云:“诸法不动,无去来处。
”斯皆导达群方,两言一会,岂曰文殊而乖其致哉?是以言常而不住,称去而不迁。
《肇论》——精选推荐
《肇论》《肇论》中国佛教论书。
1卷。
后秦僧肇著。
僧肇在世时曾撰佛教论⽂数篇,阐述般若义旨。
南朝梁、陈之间,经⼈汇编成集,名⽈《肇论》。
内容:《肇论》取⽼庄之语命意遣词,⽂笔优美,结构严整,深寓哲理。
问世以来,义学沙门玩味品析,视为名作。
①《宗本义》。
其⽂体似名相通释,与他篇相异,故近代有⼈视为伪托。
但陈⼩招提寺慧达著《肇论序》⽈:“通序长安释僧肇法师所作《宗本》、《物不迁》等四论。
”则知在编集之时已加⼊此篇。
其内容阐述本⽆、实相、法性、性空、缘会等名相虽异,义理实⼀的道理。
认为只有把“性空”看作是“诸法实相”,才是“正观”。
②《物不迁论》。
此论主要针对“⽣死交谢,寒暑迭迁,有物流动”的“常情”,即把万物看作是迁徙变易,不断变化的朴素实在的观点⽽作。
僧肇根据《般若波罗蜜多经》、《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品)般若经》以及《⼤智度论》和《中论》有关“法⽆去来,⽆动转者”的说法,认为事物本⽆“来”,亦⽆“去”,表⾯上看事物在运动,实际上并没有运动。
僧肇既反对万物皆在运动的见解,⼜反对万物都处静⽌的说法,⽽主张“动静未始异”,即动即静,动静⼀如。
③《不真空论》。
论题的含义是“诸法虚假,故⽇不真。
虚假不真,所以是空”。
此论主要针对般若学系中谈“空”时的偏颇⽽作。
“⼼⽆”义认为,空就是指内⼼不要为外物所迷惑,并不是说外物不存在;“即⾊”义认为,物的产⽣来源于内⼼有关物的意念,所以“虽⾊⽽⾮⾊”,物其实并⾮物,这就是空;“本⽆”义则“直好⽆之谈”,认为“有”是从“⽆”产⽣的,从⽆到有,这就是空。
僧肇破斥了三家的观点,认为它们都没有真正从有与⽆的关系上理解空的意义。
说有并不是指有真实的物体存在,万物都赖因缘条件产⽣,本⾝⽆⾃性,故只是“假名”⽽已;说⽆也不是指绝对虚⽆,⼀⽆所有,就好象幻化变现出来的⼈,并⾮这个⼈不存在,只是它不是真的⼈罢了。
所以,他认为“万物之⾃虚,不假虚⽽虚物”,并⾮离开具体的事物,另有⼀个⽆、⼀个空,然后凭借这个⽆、空去否定万物。
僧肇“空”对玄学“有”“无”思想的超越
僧肇“空”思想对玄学的贡献及其影响
僧肇的“空”思想弥补了玄学在解释现实世界方面的不足,为后来的佛教发展提供 了重要的哲学基础。
僧肇的思想对后来的中国佛教,特别是禅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佛教哲 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僧肇的“空”思想对于中国哲学的贡献在于,它提供了一种不同于儒家和道家的哲 学视角和方法,丰富了中国的哲学体系。
佛教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没有固定不变的自性,即“性空”。这与 玄学“有”“无”之争中对世界的本原和本质的探讨产生了共鸣。
玄学“有”“无”之争的背景
玄学是魏晋时期的一种哲学流 派,主要探讨世界的本原、本
质和变化等问题。
“有”“无”之争是玄学中 的一个重要议题,探讨世界 的本质是“有”还是“无”
05
结论:僧肇思想的价值与 意义
对玄学“有”“无”思想的真正解决
玄学“有”“无”思想的困境
在玄学中,有和无的概念经常引起争议和困惑。有时被视为对立,有时又被视为统一,这种矛盾给玄 学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僧肇的“空”思想
僧肇提出了“空”的概念,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空幻的,只有通过悟解空义,才能摆脱生死之苦,进入 涅槃境界。这种思想对玄学的“有”“无”困境做出了真正的解决。
僧肇“空”对玄学“有”“ 无”思想的超越
2023-11-08
目录
• 僧肇其人及其思想背景 • 玄学“有”“无”思想及其核心概念 • 僧肇对玄学“有”“无”思想的批判与超越 • 僧肇“空”思想的哲学内涵及其对玄学的贡献 • 结论:僧肇思想的价值与意义
01
僧肇其人及其思想背景
僧肇的生平与经历
从小就表现出聪明才智,爱好广 泛,通晓《老》、《庄》等诸家 学说。
规律。
玄学认为,“有”“无”是相互 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即“有
《肇论》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肇论》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肇论》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导语】:佛学论著。
中国与印度对涅盘的理解
中国与印度对涅槃的理解1、涅槃的含义涅槃原是印度语,具称涅槃那,也被译做“泥恒”或“抳缚南”。
它的意义,是包括了灭、寂、寂灭、寂静、灭度,而玄奘译为圆寂。
在印度的原语应用上,是指火的息灭或风的吹散。
早在印度《奥义书》中已有涅槃一词,是婆罗门教的宗教理想。
他们认为世界的最高本体是“梵”,人的内在有“我”或“阿特曼”,(atman),得到解脱的方法是使宇宙与个人内在达到统一,获得“梵我合一”的境界,即“梵涅槃”。
在这里涅槃与解脱同义,早在古印度社会中已有解脱思想,二者在使用上可以互换,都表示对现实的否定,脱离生死轮回,脱离自我以及与自我相对的现实世界的束缚,进入永恒状态。
到公元六世纪左右,印度社会中出现“沙门”思潮批判婆罗门教法,各创己说,解脱之说繁多。
佛教作为“沙门”思潮中的一支,思想上同样反对婆罗门教,但对涅槃概念赋予了新的含义。
2、印度佛教涅槃观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被认为是判断佛说与非佛说的标准,涅槃寂静印指的是依照佛陀教理最终达到的无苦、安稳、寂静的理想状态,此涅槃与婆罗门教之不同在于,佛教否定一切“常见”与“断见”,认为“梵”仍是一种存在形式。
三法印虽是原始佛教思想,印顺长老认为三法印其实不仅开出了后来的大乘佛教,还代表了三期佛教的发展,即后来佛教中三家的中心观念都可以回归到三法印上,就是每个法印引出一系的思想,如三藏之教——小乘的无常的中心论,到大乘佛教——大乘性空中心论,再到不共大乘教——一乘真常中心论。
本文下面讨论的涅槃含义在印度佛教中出现的变化也应该放在这种背景下去理解。
也就是说尽管大、小乘对于涅槃的解释在表面上存在差异,但从整个思想发展的脉络上是有一致性的。
佛教最初对涅槃的描述集中在早期四谛思想中的灭谛内,指“永断无明、欲爱等一切烦恼,一切苦皆消灭之审实不谬的状态;亦即涅槃境界。
” ,但涅槃到底是什么,一般人应该如何理解,在早期佛教中,佛陀似乎更加注重实践的直观体验,反对理论思辨,他认为人生最为紧急的事情是从苦中解脱,对于形而上的问题不与讨论。
读《肇论》有感
读《肇论》有感《肇论》,顾名思义,是僧肇所著之论,是他的代表著作之一。
僧肇,京兆人。
他起先是研究老庄思想,后来转为研究佛教,成为鸠摩罗什的著名弟子。
由于鸠摩罗什系统全面地译出了大乘佛教空宗的理论著作,因此僧肇能完整地接触和理解关于般若性空的思想学说,并对它们进行了深入精到的研究,写下了一系列的论著。
《肇论》就是由僧肇所写的四篇文章所组成,分为《物不迁论》、《不真空论》、《般若无知论》、《涅磐无名论》。
该论较为清晰地表明了僧肇对佛教的见解及立场的扼要部分,并对魏晋以来流行的佛教般若学各家学说作了总结性的批评,完整地阐述了大乘佛教般若性空的教义学说。
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该论与以往印度哲学对佛学思想的论证方式有所不同,它与中国老庄的玄学结合在一起,以中国式的思维和理解来叙述和探究了佛教的教义。
《肇论》里的许多内容采用了老庄之语作例子,文笔优美,结构严整,深寓哲理。
下面就先来谈谈笔者所理解的《肇论》所揭示的主要内容。
该论的起始部分是一小段涵盖整篇文章中心内容的《宗本义》,它较为简单地概括了下面四篇文章所要阐述的佛理,起统摄全文之用。
“本无、实相、法性、性空、缘会,一义耳。
”开篇的第一句话就讲明了下文所极力探讨、论证的道理。
接着点明了认为只有把“性空”看作是“诸法实相”,才是“正观”。
接下来的第一篇正文是《物不迁论》,此论主要针对“生死交谢,寒暑迭迁,有物流动”的常人关于事物的认识,即把万物看作是迁徙变易,不断变化的实在的观点而作。
僧肇根据《般若波罗蜜多经》以及《大智度论》和《中论》有关“法无去来,无动转者”的说法,认为事物本无“来”,亦无“去”,表面上看事物在运动,实际上并没有运动。
他既反对万物皆在运动的见解,又反对万物都处于静止的说法,而主张“动静未始异”,即动即静,动静一如。
依笔者的理解,主要是讲了两层意思:首先是以物体的本性不变,即“物不迁”来消除常人关于世界现象川流不息的断见;其次是以物体所表现出来的生生灭灭的现象来打破常人认为事物固定不动的认识。
僧肇
• 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兢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 动,日月历天而不周,复何怪哉!
• 梵志出家,白首而归。邻人见之曰:昔人尚存乎。 梵志曰:吾犹昔人,非昔人也。
• (2)“即色者,明色不自色,故虽色而非色也。夫 言色者,但当色即色,岂待色色而后为色哉?此直 语色不自色,未领色之非色也。”
• 夫色之性也,不自有色。色不自有,虽色而空。故 曰色即为空,色复异空。(《世说新语·文学》注引 《妙观章》)
• 支道林著《即色游玄论》,云:夫色之性,色不自 色,不自,虽色而空。知不自知,虽知而寂。(安 澄《中论疏记》)
• 于大众中,正容,誓曰:‘若我所说,反于经义者, 请于现身即表疬疾;若与实相不相违背者,愿舍寿 之时,据狮子座。’言竟拂衣而游。
僧肇
僧肇(公元383-414年),京兆人。鸠 摩罗什座下的大弟子之一,与僧融、 叡、道生并称“关中四子”,被誉为 “秦人解空第一人”。著作有:《肇 论》、《维摩诘经注》等 。
一、物不迁论
• 夫人之所谓动者,以昔物不至今,故曰动而非静; 我之所谓静者,亦以昔物不至今,故曰静而非动。 动而非静,以其不来;静而非动,以其不去。然则 所造未尝异,所见未尝同。逆之所谓塞,顺之所谓 通。苟得其道,复何滞哉?伤夫人情之惑也久矣, 目对真而莫觉!既知往物而不来,而谓今物而可往。 往物既不来,今物何所往?
• 物不相往来。
• 事各性住于一世。
二、不真空论
• (1)“心无者,无心于万物,万物未尝无。此得在 于神静,失在于物虚。”
• 竺法温师心无论云:夫有,有形者也;无,无象者 也。然则有象不可谓无,无形不可谓有。而经称色 无者,但止(原作正,据汤用彤校改)其心,不空 外色。但内停其心,令不想外色,即色想废矣。 (慧达《肇论疏》)
略论僧肇《涅槃无名论》的最后四节——以其包含的佛性思想为中心
略论僧肇《涅槃无名论》的最后四节——以其包含的佛性思
想为中心
李子捷
【期刊名称】《西安社会科学》
【年(卷),期】2010(028)006
【摘要】本文通过对僧肇的《涅槃无名论》最后四节的解读,分析了其中体现出的佛性思想,并对其般若性空背后反映出的大乘有宗思想进行了初步剖析。
同时,僧肇立足于中国玄学思想而对涅榘所作出的理解也是本文讨论的一个问题。
经过分析,笔者认为这最后四节为后人加入或僧肇晚年思想变化后所作的可能性很大。
【总页数】3页(P112-114)
【作者】李子捷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6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942.1
【相关文献】
1.《大般涅槃经》对构建中国佛教道德形上学的价值意义——以涅槃与佛性为中心的探讨 [J], 周天策
2.敦煌遗书地论学派《涅槃经疏》(拟)中的佛性思想——以BD2224、BD2316、BD2276为中心 [J], 史经鹏
3.“青”在日本文化中体现的色彩心理感觉以其包含的色彩范畴及文化内涵为中心
[J], 张悦
4.“青”在日本文化中体现的色彩心理感觉以其包含的色彩范畴及文化内涵为中心[J], 张悦
5.关于《涅槃无名论》作者问题的讨论——《涅槃无名论》的著作权应归僧肇 [J], 刘成有;石峻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涅盘无名论
涅盘无名论《涅盘无名论》是僧肇大师的代表作之一。
僧肇是中国东晋著名的佛教学者、僧人,佛经翻译家鸠摩罗什的得意门生,罗什门下“四圣”或“十哲”之一,被称为“法门龙象”、“解空第一”。
《涅盘无名论》探讨的是有关涅盘的深意。
涅盘是巴利文Nibbāna 的音译,意译为寂灭,《阿含经》称为“毕竟寂静”、“实极安乐”,大乘赞其常、乐、我、净四德,是佛教全部修行所达到的最高理想,被认为是不生不灭、超离生死烦恼、安住永恒快乐的境界。
此论是僧肇对姚兴和姚嵩对涅盘疑问的回答,有《九折十演》共十九章。
此论写成后,表上秦主姚兴,姚兴深为折服、倍加赞叹,随即令人抄写,以分发给他的子侄们,让他们同沾法喜、受益无穷。
在此论中,僧肇认为:一)涅盘本身可以不分有余、无余,但得涅盘者还是有三乘之差异;二)得涅盘理应有个过程,亦即顿悟和渐悟之分,应该是先渐后顿,八地以前有阶次可循,八地以上得无生法忍,即可任运自在;三)如果理解了涅盘真义,就不会提出有无得涅盘之人的问题。
表上秦主姚兴僧肇言。
肇闻天得一以清。
地得一以宁。
君王得一以治天下。
伏惟陛下。
叡哲钦明。
道与神会。
妙契环中。
理无不统。
游刃万机。
弘道终日。
威被苍生。
垂文作则。
所以域中有四大。
而王居一焉。
涅盘之道。
盖是三乘之所归。
方等之渊府。
渺漭希夷。
绝视听之域。
幽致虚玄。
殆非群情之所测。
肇以人微。
猥蒙国恩。
得闲居学肆。
在什公门下。
十有余载。
虽众经殊致。
胜趣非一。
然涅盘一义。
常以听习为先。
但肇才识暗短。
虽屡蒙诲喻。
犹怀疑漠漠。
为竭愚不已。
亦如似有解。
然未经高胜先唱。
不敢自决。
不幸什公去世。
谘参无所。
以为永慨。
而陛下圣德不孤。
独与什公神契。
目击道存。
快尽其中方寸。
故能振彼玄风。
以启末俗。
一日遇蒙答安城侯姚嵩书。
问无为宗极。
何者。
夫众生所以久流转生死者。
皆由著欲故也。
若欲止于心。
即无复于生死。
既无生死。
潜神玄默。
与虚空合其德。
是名涅盘矣。
既曰涅盘。
复何容有名于其间哉。
斯乃穷微言之美。
极象外之谈者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僧肇〈涅槃無名論〉疑義與析*陳平坤臺灣大學哲學系博士生摘要本文以〈涅槃無名論〉為對象,旨在探論「九折十演」問答裡的疑難。
文中除了主要探究與「涅槃體性」有關的問題之外,也側33重討論了涅槃與修證的關係問題。
初步結論如下〆(1)涅槃性,雖非名言可得摹狀,卻不因此排除使用「體」一概念來表述其相關意含的合法性。
不過,作為「以『無知』知」的涅槃,應該扣緊聖智自證境界去揣摩、理解它的本質,才不會落入或執有或偏無的兩邊。
(2)在「有名」與「無名」二人論辯的交鋒處,也尌是如何了解修證與涅槃之關係這一問題上,僧肇站在「涅槃」不離佛法行證的立場,肯定涅槃「後得」的經驗意義,但另一方面,則又從涅槃「無為」、「非有非無」的角度,賦予涅槃「先有」的超證意義。
此外,僧肇所論,似乎難免混同「三乘之別」與「三位之分」的質難々然而,詴明其中原由,應當歸於僧肇所據,是為般若經系統下「三位」同「三乘」不別的教說。
(3)或有學者主張僧肇所持為「漸悟觀」,然而,本文根據僧肇是以「未盡無為」成立「三乘」或「三位」的意義,而只有「結習都盡」,方能「頓」得涅槃的論旨,認為「頓」字毋寧意謂的是「完全」之義。
假使學者所說的「悟」,與證得同義,那麼,僧肇所持,更好說是一種「頓悟觀」。
關鍵詞〆有無頓漸僧肇涅槃聖人體性無名無為三乘三位*本文承蒙三位老師評審、指教,受益良多々而得獲頒92年度「印順文教基金會論文獎學金」,亦令申請人倍感榮幸〆是以隨文謹致謝忱〈至於本文題名所謂「疑義與析」,乃由陶淵明(西元352~427年)的〈移居〉詵語轉出。
該詵,詳見袁行霈,《陶淵明集箋注》(北京〆中華書局,2003年,第一版),頁130~131。
一、前言《大正藏》1所收、現存《肇論》2的〈涅槃無名論〉,是否為僧肇(西元384~414年)作品〇或者說,是否全屬僧肇所撰之文章〇關於這個問題,歷來學者或持保留態度。
3如今,在既無新出土資料可用來佐證,而本文作者面對現有資料也還沒能提出較好的解釋,因此處理有關「事實」究竟如何的這一研究課題,確實暫時無法獨力做出肯定而不被質疑的任何論斷。
不過,針對學者所持〈涅槃無名論〉「非僧肇作」的相關論述,而主張「是僧肇作」的日本學者橫超慧日,通過根據不同的史料,以及對於同一史料的另種解讀,甚至還比較《肇論》各論觀點的異同〆這些路徑所作的論證與評判,4至少本文作者認為是較令人信服的,所以本文的基本立場,即是認同橫超慧日等人的研究成果,而以〈涅槃無名論〉為僧肇所撰——即使少數文句不是。
5此外,歷來有關《肇論》之研究,除了也被不少學者懷疑非僧肇所寫的〈宗本義〉以外,針對〈物不遷論〉、〈不真空論〉、〈般若無知論〉等三篇論文所進行、屬於哲學思想方面的探討,顯然為數較多々相對而言,學者處理〈涅槃無名論〉時,一如前述,乃多偏重在論定該文作者為誰的問題上,但對其中所涉的義理問題,則較少撰文展開更加細部的專門討論。
究其原因,不知是否含有「因人廢書」的意味〇或者認為〈涅槃無名論〉乙文說理較淺,因而不必、也不值得費心深論〇61《大正藏》,全名《大正新脩大藏經》,日本〄大藏經刊行會編印,台北〆新文豐出版公司影印發行,1983年,修訂一版。
2全文詳見《大正藏》第四十五冊,頁150上~161中。
3相關論述之簡要介紹,請參見李潤生,《僧肇》(台北〆東大圖書公司,1989年,初版),頁47~62。
4有關橫超慧日的說法,請參見〈涅槃無名論及其背景〉,收錄於塚本善隆編,《肇論研究》(日本〄京都〆法藏館,1955年9月發行,頁167~199)々而本文所據,主要參考李潤生在《僧肇》乙書頁54~59中所做的重點整理。
5今年(2003年)邱敏捷所撰〈〈宗本義〉與〈涅槃無名論〉的作者問題〉乙文,還從〈涅槃無名論〉與《長阿含經》〈遊行經〉的關係,以及從〈涅槃無名論〉所說「頓」、「漸」問題等切入,用以論證〈涅槃無名論〉,確為僧肇之著作々該文刊載於《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八期,台北〆國立台灣大學佛學研究中心,2003年7月,頁43~72。
而王月秀在所撰碩士論文《僧肇思想研究》(台北〆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2003年12月)的第六章「〈涅槃無名論〉真偽考」中,也還嘗詴證成這篇論文確為僧肇所作。
至於本文在此先對這一問題表態,然後讀者面對本文如果於論述時,引用僧肇其他作品,譬如〈物不遷論〉、〈不真空論〉、〈般若無知論〉乃至《注維摩詶經》等的文句,作為旁證的情況,或許才能暫時擱下心中所起〆本文所據文句的作者不一之疑慮。
6有關〈涅槃無名論〉所以「不太為學術界重視」的原因之一,任繼愈主編的《中國佛教史》(北京〆中國社會科學出偶社,1985年,第1版),第二章第九節〈鳩摩羅什的門徒和僧叡、僧肇〉認為〆或是由於本論玄遠冥漠的味道相對減少,而用玄學的標準去衡量便覺淺顯的緣故(詳見該書,頁512)。
然而,這也只是在通論性著作裡的一種說法而已。
然而,問題在於〆即使學者以他所持的殊殊標準,判定〈涅槃無名論〉所含的「義理成分」微薄々但是,對一般人來說,由煩惱纏縛的凡夫身心上臻「究竟涅槃」7的成佛目標,其中許多疑問,譬如「涅槃」究竟是種怎樣的狀態〇而凡夫又如何通過修行實踐達到這一「涅槃」境地〇以及證得何種境地,才算「究竟」〇乃至隨此活動而產生的問題,例如修行者身心與所證得的「涅槃」體性,是一是異,等等。
凡此,可說都是關乎佛法作為一種「人的宗教」,落在實踐或思想層面上,將會產生、乃至實際得見的疑惑。
而針對這些彼此相關的問題,僧肇從某種特定的角度,通過假設「有名」與「無名」二人的對論,事實上已在〈涅槃無名論〉裡展開相當曲盡其詳的探討和闡釋々而由此也凸顯了該篇論文之在佛教義學研究史上的重要價值。
而誠如僧肇〈表上秦主姚興〉乙文中所說〆……懼言題之流或未盡上(案々指「秦主姚興」)意,庶擬孔《易》十翼之作……輒作〈涅槃無名論〉……以仰述陛下無名之致。
8〈涅槃無名論〉的核心問題,固然可謂落在「涅槃可否名狀」之上々9同時,本文以下所論,也將傾重於探究這一涉及「涅槃體性為何」的問題。
不過,除此之外,如從「有名」同「無名」二人往來辯證的種種說法著眼,「涅槃如何證得」的方法論問題,即使不是「核心」所在,但是,與涅槃「體性」,以及與「修證」問題密切相關的佛法行者——「人」,從凡到聖,卻總不能說是「非核心」的々因為,「有名」與「無名」對論、辯駁的交鋒處,其實主要落在兩人到底如何看待、理解「人」同「涅槃」的關係這個問題之上。
職是之故,本文認為〈涅槃無名論〉另有值得再予析論的子題,10而這些問題,大約如是〆(1)每被說為「不可名狀」的「涅槃」,還能說為「有體」嗎〇(2)針對「三乘之別」、「三位之分」如何得以建立的問題,在「無名」與「有名」的論辯中,是否已經混淆該二種說法的內涵與意義呢〇(3)至於論中所提的「頓」字,它究竟是什麼意思〇而如果根據〈涅槃無7引見姚秦〄鳩摩羅什譯,《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々《大正藏》第八冊,頁847下。
8詳見《肇論》々《大正藏》第四十五冊,頁161中。
9請參見李潤生,《僧肇》,頁215。
10任繼愈主編的《中國佛教史》,認為〈涅槃無名論〉〆「主要討論了五個問題〆從如何看待涅槃之分為『有餘』、『無餘』開始,……到涅槃之作為法身的存在,涅槃與眾生的關係,以及涅槃的悟得及其漸、頓等。
」(詳見該書頁511)當然,如果更具體討論各段落所針對的問題,實際上也還可再予細分。
關於這一問題,讀者可以參考大——譬如李潤生《僧肇》乙書,頁209中所列表項的陳述。
名論〉,則僧肇所持的看法,真是一種「漸悟觀」嗎〇以上既已說明本文的寫作動機,以及所要探究的問題,以下即展開本文之正論。
二、涅槃名義及其體性(一)問題之提出〈涅槃無名論〉,全論分為十演九折,也尌是「十釋九難」11。
論中「開宗第一」,誠如唐朝僧人釋元康(約初、盛唐時人,生卒年不詳,活躍於唐太宗貞觀——西元627~649年間)所說〆……今第一章,開涅槃之宗,如《孝經》之初,有〈開宗明義章〉々今將談大道,非言不啟,故亦建言開宗也。
12這即表示本章為僧肇總述〈涅槃無名論〉思想綱領的作品。
13在「開宗第一」章中,僧肇首先便提出「涅槃無名」的觀點,並且說明這一觀點所由以建立的根本義理。
今歸納其意見,主要在於表達〆「涅槃」之分「有餘」與「無餘」二種,假使尌「涅槃」一詞含有(1)指「虛無寂寞,妙絕於有為」的「無為」,與(2)指「大患永滅,超度四流」的「滅度」的兩層義涵來說,「有餘涅槃」與「無餘涅槃」實無殊異々二者不過因「出」、「處」不同而「異號」,亦即並不外是「應物之假名」而已。
14僧肇假借「無名」之口,而使用「出」、「處」這一對概念,來說明涅槃之所以分成「有餘」、「無餘」二種的意義々那麼,這裡所謂的「出」、「處」,又是什麼意思呢〇《周易〄繫辭上傳》曾說〆子曰〆君子之道,或出或處,或默或語。
二人同心,其利斷金。
同心之11請參見陳〄慧(惠)達,《肇論疏》(收錄於《卍續藏》第一五○冊,台北:中國佛教會影印卍續藏委員會影印,1971年),頁416右上。
12詳見唐〄釋元康,《肇論疏》卷下々《大正藏》第四十五冊,頁192上。
13明〄釋德清《肇論略疏》卷第五也說〆「……開示涅槃無名之正義,為下答難之綱宗,亦猶四論之〈宗本〉也。
一論大旨,不出此章。
」(詳見《卍續藏》第九十六冊,頁312左上。
)14「開宗第一」,詳見《肇論〄涅槃無名論》々《大正藏》第四十五冊,頁157中~158上。
言,其臭如蘭。
15這段引文,相傳是孔子(西元前551~前479年)引用《周易〄同人卦》九五爻「爻辭」,來解釋《周易》所說義理的話語。
這段文句在《周易〃繫辭上傳》中,原來所要傳達的旨意是什麼呢〇這個問題,因為與本文無關,自可不論。
不過,「出」、「處」一對概念,乃是扣緊「君子」這類人格典範,而用以指稱「君子」所表現出來的二種活動或情態,只需了解儒家「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16的處世理想,卻總是可以確定其意的。
僧肇在這裡使用「出」、「處」二字,基於涅槃「不可以形名得」、「不可以有心知」而號稱「無為」的理由,當然不是直尌「涅槃」自身建立的。
不過,「涅槃」原不離於能證得之的「真解脫者」,亦即所謂「聖人」或「至人」而有々所以「出」、「處」等說法的意義,也必頇依據證得涅槃的「聖人」或「至人」,才能獲致明確的了解。
17今據「開宗第一」章,僧肇認為「涅槃」之分「有餘」、「無餘」,乃扣緊作為主體的「聖人」,而表稱「聖人」所處二種狀態或境界的差別說法〆這可以稱之為「體一而用殊」。
在「用」方面藉以分別指稱不同狀態或境界的觀念,並不能直接施之於「體」上建立,因為對那不可以思想推求、名言形容等方式來掌握的「涅槃」,也不是藉由表述「存在」與否的「有」、「無」觀念,得以指示的々換言之,「聖人」實存證會的「涅槃」,超出了凡常感官、心智的作用範圍,強名為「虛曠」、「無相」,假借指述一般經驗事象的名稱、言說,如何真的能夠把「涅槃」自體分成「有餘」、「無餘」二種呢〇18根據這樣的理解,僧肇所說,當然意在凸顯「聖人」所證「涅槃」的超經驗性〈1915引見《十三經注疏〄周易正義》卷第七,(台北〆藝文印書館,1989年),頁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