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肇的思想
一代圣哲解空龙象——僧肇大师
一代圣哲解空龙象——僧肇大师展开全文僧肇大师(384~414)东晋时代著名的佛教学者,京兆(今陜西长安市)人。
少年以佣书为业,遂得历观经籍,亦爱好老、庄。
他以为《道德经》于玄远之道还未尽善,后来看到旧译《维摩经》,披寻玩味,始知所归,因而出家。
不久即以‘善解方等、兼通三藏’知名。
鸠摩罗什于晋·隆安二年(398)到姑臧(今甘肃武威县),他远道往从学,为罗什最初的弟子,被称为‘法中龙象’。
罗什于秦·弘始三年(401)至长安,肇随行。
既而秦主姚兴请罗什入西明阁及逍遥园翻译佛典,他和僧睿等相助详定,列席译场,咨禀罗什,所悟更多。
弘始六年,《大品般若经》译出后,他着《般若无知论》,凡二千余言。
罗什大加赞赏,说‘吾解不谢子,辞当相挹。
’其时他大约才二十三岁。
罗什又译出《百论》,他又作了一篇序文,阐明一论的要旨。
弘始八年,《维摩经》译出后,他又条记罗什的口义作为经的注解,并作序(此序已佚,现存《经注》,系糅和罗什、僧肇、道生、僧睿、道融各家的注解而成)。
约在弘始十年夏末,道生从关中回庐山,以《般若无知论》示隐士刘遗民,遗民赞叹说︰‘不意方袍复有平叔’,因以呈慧远,远也以为‘未尝有’,于是一同披寻玩味。
第二年(409),刘遗民致书与他通好,并咨问关于‘般若无知’的疑义。
又一年(410),他复书,告以关于佛法盛况,并附赠所作《维摩经注》一本;次述《般若无知论》的旨趣以答。
弘始十二年(公元410年)刘遗民致函僧肇说:“去年夏末。
见上人《般若无知论》才运清俊,旨中沈允。
推步圣文,婉然有归,披味殷勤,不能释手,真可谓浴心方渊,悟怀绝冥之肆,穷尽精巧,无所间然”。
他后来又着《不真空论》、《物不迁论》等。
弘始十五年,佛陀耶舍译出《长阿含经》,他也列席译场,并作序。
他在罗什门下十余年,被称为什门‘四圣’或‘十哲’之一,又称为‘解空第一’。
罗什卒后,他‘追悼永往,翘思弥厉’;更博采众经,着《涅槃无名论》,往复论辩,有九折十演。
第四章汉三国两晋南北朝佛教的哲学思想
第四章汉、三国、两晋及南北朝的佛教思想佛教约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此后直至整个三国时代,佛教的流传都还是微弱的、缓慢的。
它起初只在皇室宫廷的狭小天地内获得信奉,到西晋时才逐渐推及于民间。
此时佛教的主要活动是译经,着重译出的是禅经和般若经。
相应地流传的佛教主要是两派:一派是以安世高为代表的小乘禅学;一派是以支谶(支娄迦谶)、支谦为代表的大乘般若学,即空宗说。
前者偏重于宗教修持,主张默坐专念,构成所谓“心专一境”的精神境界。
后者则偏重于教义的研究和宣传,以论证现实世界是虚幻的。
由于汉代黄老之学和神仙方术流行,中国人往往视佛教和黄老之学为同类,禅学被认为被看作学到成仙的方术之一。
如楚王英“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就是把黄老学说和佛教说等量齐观。
东汉的佛经汉译创始人安世高就以“无为”译涅槃。
而道家所讲的无为是顺其自然的意思,与佛教涅槃的涵义并不相同,佛教学者以无为来理解、比附涅槃,就为涅槃学说涂上了一层浓重的道家思想色彩。
东汉时期佛教就是在与道术方士思想相结合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东晋十六国时代,南北分立,长期战乱,社会动荡不安,这就为佛教的滋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与以往的缓慢发展情况不同,此时佛教得到了空间的发展:佛教大量翻译,中国僧侣佛学论著的纷纷问世,般若学不同学派的相继出现,民间信仰的日益广泛和深入,由此而汇合成中国佛教的第一高潮。
东晋十六国时代,在佛教哲学上有着不同程度建树的主要是道安、慧远、鸠摩罗什和僧肇。
最重要的佛教哲学思潮,一是般若学的“空”论——这样那样否认事物的真实性的思想,二是因果报应论和神不灭论。
僧肇的佛教哲学思想僧肇(384——414)认为“非有非真有,非无非真无”,也就是“非有非无”,或者说“非真有非真无”,这便叫做“不真空”。
所谓“不真空”,就是说万物没有真实性,但不是不存在,万物的虚妄不真是空,是不真的存在。
慧远的佛教哲学思想主张因果报应论和神不灭论的典型代表人物是道安的高足慧远(334——416)。
论僧肇《不真空论》中的般若思想
论僧肇《不真空论》中的般若思想【摘要】《不真空论》以鸠摩罗什所传龙树学缘起性空的般若思想为依据,关注“有”、“无”即“色”、“空”问题,通过对“六家七宗”说的批判,把佛教般若学从玄学中解脱出来,建立了僧肇的般若学思想体系,恢复了般若学的本来面目,进而对于以般若学取代玄学和发展玄学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不真空论》僧肇般若玄学《不真空论》以鸠摩罗什所传龙树学缘起性空的般若思想为依据,关注“有”、“无”即“色”、“空”问题,通过对“六家七宗”说的批判,把佛教般若学从玄学中解脱出来,建立了僧肇的般若学思想体系,恢复了般若学的本来面目,进而对于以般若学取代玄学和发展玄学起着重要作用。
一、僧肇的生平和著作僧肇(384~414),中国东晋时期著名的佛教高僧,三论宗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京兆(今陕西西安)人,俗姓张,出身于贫困的家庭,生活艰难,靠代人抄书度日而遍读了经史典籍,尤好《老》、《庄》。
“尝读老子《道德经》,乃叹曰:‘美则美矣,然期栖神冥累之方,犹未尽善。
’”后看到《维摩诘经》,“欢喜顶受,披寻玩味”,遂出家为僧,成为鸠摩罗什门下“四圣”之一、“十哲”之一,也被称为“法中龙象”、“解空第一”。
僧肇英年早逝,年仅三十一岁。
关于僧肇的死,历来说法不一,有人说他是被姚兴所杀。
也有人持怀疑态度,认为僧肇是姚兴敬重的人物之一,不可能杀他。
僧肇著有《般若无知论》、《物不迁论》、《不真空论》、和《涅槃无名论》,这四篇文章合称为《肇论》,后人研读作心得体会一篇,作为僧肇的思想总纲,称之为“宗本义”,列于《肇论》之首。
《肇论》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非常崇高的地位,直至今天仍有众多佛子和专家研读。
二、《不真空论》中的般若思想僧肇的般若思想是建立在对当时一些思想的批判和继承基础上的。
僧肇所处的时代,《老》、《庄》思想盛行,外来的般若思想与《老》、《庄》哲学有相似之处,故魏晋时代的许多僧人都是玄学化的佛教学者,他们把般若、老、庄一起谈,在思想上基本不分彼此。
论僧肇的大乘中观般若学思想
论僧肇的大乘中观般若学思想李振纲僧肇之学,远承印度高僧龙树中观之论,吸纳老、庄、玄学,精阐大乘中观般若学之旨,被鸠摩罗什誉为“解空第一者”,僧肇因而成为印度佛学中国化的关键人物。
今据《肇论》(下引只注篇名),对其般若学再做探讨,欢迎方家匡正。
一、非有非无、不落两边的“不真空论”非有非无,非真非俗,不落两边,想入“非非”, 诸如此类否定性思维方法,是僧肇般若学阐发大乘空义的根本特色。
《不真空论》开宗明义云:“夫至虚无生者,盖是般若玄鉴之妙趣,有物之宗极也。
自非圣明特达,何能契神于有无之间哉?是以至人通神心于无穷,穷所不能滞;极耳目于视听,声色不能制者,岂不以其即万物之自虚,故不能累其神明者也。
”僧肇认为,大乘般若智不同于一般的世俗智慧,世俗智慧以经验世界的色相为认知对象,大乘般若智以证会“至虚无生者”,亦即色相世界的形上本体(有物之宗极)为理论旨趣。
经验世界的存在是有限的、生动的,可以视听触摸的,据此可名为“有”;作为万法真如实性的形上本体,是无限的、虚静的、抽象的,不可以耳目感知,只能心悟玄冥,故此可谓之“无”。
然而,世间人执有而不知无,把有限的、生灭无常的假象世界当作真实的世界,故拘碍而不通;出家人执无而不知有,或于有外言无、法外言空,终亦滞无眈空,不悟真如妙空,本在不无不空之中。
在僧肇看来,世间法(俗谛)与出世间法(真谛)非一非异,所见未尝同,所造未尝异。
把“有”与“无”对立起来,分为两边,有外言无,无外言有,均属边见或颠倒见。
只有将生动的色相世界与至虚无生的本体世界统一来看,用亦有亦无、非有非无、即空即假、非空非假的观点了别世界,契神于有无之间,骋怀于非非之境,才能审一气以观化,无滞而无不通。
他说:“《放光》云,‘第一真谛无成无得,世俗谛故,便有成有得。
’夫有得即是无得之伪号,无得即是有得之真名。
真名故,虽真而非有;伪号故,虽伪而非无。
是以言真未尝有,言伪未尝无。
二言未始一,二理未始殊。
”(《不真空论》)可见,真谛所言的非有,正是俗谛所说的非无、真俗不二、有中看无、非空非假、不落两边,此即大乘中观般若学了别世界本来面目的方法要义。
中国哲学史相关问题
名教与自然的关系名教:社会的等级名分、伦理仪则、道德法规、制度典范等的统称自然:人的本初状态或自然本性,同时也指天地万物的自然状态中心观点1 名教本于自然代表人物何晏王弼王弼从道家自然哲学的立场出发调和二者。
以自然为“无”,为本,以名教为末,强调名教应当顺应人的自然本性。
王弼认为自然是名教之本,名教是自然的必然表现.因此,他认为自然与名教是统一的,两者并不矛盾.名教本于自然,是自然本体的表现,而本体便是“无”,因此,人类社会也应当按照这种本体的法则运作,实现无为而治.他要求统治者能清静无为于上,“以无为为君,以不言为教”.长短,尊卑自然“各有定分”.因此,在上的最高统治者只要做到设官分职,定好名分,就可长久地坐享其成了.在这里提倡名教的儒家与崇尚无为而治的道家,两者并不矛盾,而是相为表里的.中心观点2 越名教而任自然代表人物阮籍嵇康阮籍的思想深受道家影响,崇尚自然真致。
他认为自然为本,名教为末。
名教束缚人性,与人的本性相对立.值得一提的是,阮籍并不像嵇康一样真正反对名教,他反对的只是虚假做作的名教,由此,他更多的是名教与自然的折中思想。
嵇康是第一个明确的将名教与自然的关系作为哲学主题的思想家,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主张。
他同样继承了老子的思想,认为自然是天地间的最高法则,是最真实的存在,而名教则是自然破坏后的产物,是低于自然的。
名教与自然是有本质的冲突,两者不可能互相协调。
因此,针对时人推崇名教的风尚,尤其是司马氏,嵇康采取了不合作的态度,认为六经,礼法,名教束缚人性,与人的本性相对立.所以他公开否认“六经为太阳,不学为长夜”,坚决反对“立六经以为准”,“以周,孔为关键”,认为越名教,除礼法,才能恢复人的自然情性,反对名教对大道的分剖和对人性的戕害,从而超越名教,是人的自然真心本性得以彰显。
正是这样,嵇康才遭到司马氏的迫害。
中心观点3 名教即自然代表人物郭象郭象主张万事万物各自变化,各自发展,不会互相影响.凡存在皆属自然,而名教是存在,当然亦是自然.郭象认为“道”是“冥”,宇宙万事万物是”“迹”,但是两者并非截然二分,是互相圆融在一起,“冥”是要通过宇宙万事万物的“迹”才能显现,而“迹”亦须透过“冥”才能掌握.名教是自然的一部分,它并非可以脱离自然,只是自然中的不同表现的。
僧肇物不迁论基本思想
僧肇物不迁论基本思想
僧肇的《物不迁论》的目的,在于论证佛教提出的因果不灭和修行能够成佛的思想观念。
他以“物不迁”为命题,论证事物本身就不变迁、变迁的只是世俗昧者所造的假象的观点。
他从事物的“动”与“静”的关系中论证“物不迁”的命题。
他解释道:“夫人之所谓动者,以昔物不至今,故日动而非静;我之所谓静者,亦以昔物不至今,故日静而非动。
”一般人看过去的东西没保留到今天,认为是“动”;而僧肇认为,站在“过去”的时间立场上看,事物正因为坚持“本性”未变,所以它才属于“昔物”,而未成为“今物”,所以它是“静”的,所以是“不迁”。
他说:“动而非静,以其不来;静而非动,以其不去。
”主张“动而非静”的人既然认识到“往物”不再来,即“往物”只存在于过去时态,而不存在于现在时态,那么,应该懂得“今物”也只能存在于现在时态,而不会流向别的时态,就不应该坚持“今物”还会成为过去的运动观。
承认事物变迁者的错误,就在于没注意到“昔物不至今”的后面存在着“昔物自在昔”的内涵。
“昔物”并非没有了,它仍存在于“昔时”,是永存不失,故谓“物不迁”。
《物不迁论》最后将“不迁”的观念巧妙运用于佛教因果论上,宣扬“果不俱因,因因而果。
因因而果,因不昔灭;果不俱因,因不来今。
不灭不来,则不迁之致明矣。
”认为因能生果,原因在于“因不昔灭”,也就是物并没丧失;但是“因”一旦生“果”,那么“因不来今”,表明“业”已得“报”。
就这样,他用“物之不迁”证得因果
不灭,以因果不灭论说明三世因果的必然性和修行成佛的可能性。
佛玄之间:从《不真空论》析僧肇佛学玄学化问题
2016年第3期(总第146期)/五月号现代哲学MODERNPHILOSOPHYNo 32016/GeneralNo 146/May佛玄之间:从《不真空论》析僧肇佛学玄学化问题方映灵【摘要】僧肇是东晋时期的著名佛学家,他以“即体即用”的理论贡献,在中国哲学和佛学史上占有极重要地位。
由于其出入于佛玄之间的思想特色,学界历来对其佛学玄学化问题评判不一。
本文试图通过对其最重要的代表作《不真空论》的解读分析,梳理、点评五种不同观点,并进一步探讨这一问题。
由于僧肇佛学与魏晋玄学有不同的理路、不同的理论建构和不同的境界追求,从而使两者有内容实质上的区别,而“即体即用”的中道空观是僧肇佛学虽运用了玄学但没有玄学化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僧肇;《不真空论》;佛学玄学化中图分类号:B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60(2016)03-0120-07 僧肇(384-414)是我国著名佛经翻译家鸠摩罗什的四大弟子即“四圣”(道生、僧肇、僧融、僧睿)之一①。
他以擅长般若空宗著称,有“秦人解空第一者,僧肇其人也”之誉②,是东晋后期极为重要的佛教哲学理论家。
他的最主要代表作《不真空论》《物不迁论》《般若无知论》被汤用彤评价为“实无上精品……为中华哲学文字最有价值之著作也”③。
僧肇的突出贡献,是以“即体即用”的“体用不二”论,既解决了佛教般若学六家七宗空色分离难题,开启了佛学中国化发展方向,又解决了魏晋玄学的体用二分问题,推进了中国哲学本体论建构。
由于这种即佛即玄、出入于佛玄之间的思想特色,学界历来对僧肇佛学与玄学的关系评判不一。
本文试图通过对僧肇“解空”的重要篇章———《不真空论》的解读分析,进一步探讨和梳理僧肇佛学玄学化问题。
一“空”是佛教的核心基本概念,不同的佛教宗派对“空”有不同的解读。
般若中观学派对“空”的解读是“缘起性空”、空有相待而存。
它认为:宇宙的一切存在都是由于各自的因和缘假合而成的,并没有实在自性,不能自己规定自己、自己成为实有本体。
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魏晋玄学』汉末随著儒家经学的衰微,党锢诸名士遭到政治暴力的摧残与压迫,一变其具体评议朝廷人物任用的当否,即所谓清议,而为抽象玄理的讨论;另一个原因就是魏初正始年间的改制运动,倡自何晏,夏侯玄.作为一种新思潮的魏晋玄学,它吸收道家精神形态,所讨论的问题,是从《周易》,《老子》,《庄子》三本经典而来.以老庄思想为骨架,究极宇宙人生的哲理,即『本末有无』的问题,以讲究修辞与技巧的谈说论辩方式而进行的一种学术社交活动.其发展并非要取代儒家,而是要调和儒道,使儒道兼容.魏晋玄学可分前后两期.魏末西晋时代为清谈的前期,是承袭东汉清议的风气,就一些实际问题和哲理的的反复辩论,亦与当时士大夫的出处进退关系至为密切,可概括地分为正始,竹林和元康三时期,在理论上有老或庄之偏重,但主要的仍是对於儒家名教的态度,即政治倾向的不同.正始时期玄学家中,以何晏,王弼为代表,从研究名理而发展到无名.而竹林时期玄学家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皆标榜老庄之学,以自然为宗,不愿与司马氏政权合作.元康时期玄学家以向秀,郭象为代表.东晋一朝为清谈后期,清谈只为口中或纸上的玄言,已失去政治上的实际性质,仅止作为名士身份的装饰品,并且与佛教结合,发展为儒,道,佛三位一体的趋势.甲,『魏晋玄学代表人物』「魏末西晋时期」一,「正始时期」代表人物:「何晏」重要著作:《道德论》,《论语集解》核心思想:1,本末有无:「贵无论」宇宙本体是超言绝象的,是无名无誉的,是天地万物形成以前就存在著.「无」具有主宰天地万物的作用,是阴阳万物赖以化生成形的始基.2,自然名教:「名教本於自然」名教的衰败是由於只注重形式的缘故,崇仁义,愈致斯伪.故必须抓住根本来维护纲常名教,这个根本就是「无」,「无名」或「道」.3,圣人有情无情:圣人「无情而有性」圣人「无喜怒哀乐」,其因在於圣人无情而有性.「凡人任情,喜怒违理,颜回任道,怒不过分」重要成就与影响:正始时期清谈的领袖人物,是魏晋以下玄学风气的开创者.是贵无论的首倡者,突破了两汉以来宇宙本原论的框架.代表人物:「王弼」王弼的哲学是要直探现象世界背后的本质,希望能从某种具体的事物形态之外去找寻世界统一性的原理.其主要范畴是讨论五个方面的理论问题:(一)本末有无的关系问题,即本体论世界观的范畴.(二)动与静的关系问题,属於运动观的范畴.(三)言与意的关系问题,属於认识论与方法论的范围.(四)性与情的关系问题,属於人性论的问题.(五)自然与名教的关系问题,即玄理哲学与政治伦理的关系问题.重要著作:《老子注》,《老子指略》,《周易注》,《周易略例》《老子指略》认为若把某种一定的事物当作世界的始基,就不能说明世界的多样性,所以「有」不能成为世界统一性的基础,故要以「无」为本.核心思想:1,本末有无:「贵无论」「贵无论」是探索现象界背后的真实本体,作为世界本性的「道」,是绝对的「无」,是「寂然无体,不可为象」的.王弼用「以无为本,以有为末」的本体论结构的模式来解释「有」及「无」两者的关系.本体与现象是不一样的,甚至是相反的,「道」是超言绝象不可名状的,不是一般人所能认识的对象,只有「与道同体」的圣人才能把握.2,动与静:「本静末动」王弼认为「凡有起於虚,动直于静,故万物虽并动作,卒复归于虚静,是物之极笃也」.本体是永恒的,寂静不动,动是相对的,是物质现象世界的东西.3,言意之辩:「得意忘象」和「得象忘言」王弼的言意之辨实包含著两方面的意义,一是有形的现象世界,即「共相的言象意」;认为属於思想层面的「意」,虽然是很抽象深微,不能直接用属语言层面的「言」表达,但「言」可表达「象」,「意」则可以通过「象」而显示.即是可以用「言」和「象」来尽「意」.另一是无形的本体,即所谓「殊相的言象意」;是不可用「言」和「象」尽意,只能用「微言」来启发,用意会进行内心体验.王弼清楚区别「言」,「象」,「意」三者不同,对於处理语言和思想有很大启示.4,圣人有情无情:「以性统情」王弼认为圣人,也有同於常人的喜怒哀乐之情.故「圣人茂於人者神明也.同於人者五情也」.但圣人能「物物而不物於物」.5,自然名教:「名教本於自然」自然为本,名教为末,自然为治之道,名教为治之具,自然为文化理想,名教为此理想的载体,故名教本於自然.重要成就与影响:王弼从「以无为本」对本末,体用,一多,名教与自然等概念进行了新的解释.他开创的玄学,不仅为儒道融合开辟了道路,而且为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的佛教文化的融合开辟了道路,宋明理学汲取了玄学本体论,建立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三教合一的思想体系.从周敦颐的「无极而太极」,张载的「太虚即气」,到程朱的「体用一源,显微无间」,陆王的「宇宙是吾心」的心体物用论,都汲取了王弼玄学体用论的思想方法.二,「竹林时期」代表人物:「嵇康」重要著作:《声无哀乐论》,《养生论》,《释私论》核心思想:1,自然名教:「越名教而任自然」针对司马氏集团用以篡权的名教工具,尖锐地指出儒家经典所宣扬的礼法名教,司马氏所提倡的「以孝治天下」,本身就是束缚人性,违反自然,甚至是社会上一切伪善,欺诈等种种恶浊现象的根源.故不应为名教所拘,而求得精神上的自由,就是越名教而任自然.2,声无哀乐论:声音和人的感情是两种不同的事物认为声音和人的感情是不同的两种事物.音乐所发出的只是客观的音调,它不含有哀乐的感情,哀乐则出於人的内心,完全是主观的.3,明胆论:元气陶铄,众生禀焉.万物都是禀受元气而产生的.人性的善恶和才能,是由赋受的气质决定,赋受有多少,故才性有昏明.才性两者截然不同.重要成就与影响:代表人物:「阮籍」重要著作:《通易论》,《通老论》,《达庄论》核心思想:1,自然名教:「折衷名教与自然」阮籍反对虚伪的名教而崇尚自然,对司马氏的篡夺表现消极不合作.阮籍的鄙弃名教,也和嵇康一样,但他并不是主张真正废弃名教,在他内心是要维护真正的名教.他崇尚自然,却不愿完全放弃名教,说明他的名教与自然调和的折衷思想.重要成就与影响:阮籍的思想,由儒,而老,而庄,都有成文的专论发表.他能将庄子的思想消化,而成功地运用於现实的世界中.他对所处的时代和自身的地位认识都很透辟,使他不独能享盛名,还能不为盛名所累.三,「元康时期」代表人物:「向秀」重要著作:《庄子注》核心思想:重要成就与影响:竹林七贤之一代表人物:「郭象」以反对「无中生有说」为起点,而提出「自生无待说」,进而由「自生无待说」推至「独化相因说」,并由「独化说」导出「足性逍遥说」并以之为中间环节,最后由「足性逍遥说」得出「宏内游外」,即「名教与自然合一说」,以为其哲学的最后归宿.重要著作:《庄子注》其《庄子序》云:「上知造物无物,下知有物之自造也」.核心思想:1,万物独化论:「无待而独化说」郭象认为「无」就是什么都没有,故「无」不能生「有」,而「有」也不能为生.「有」是「块然而自生」,块然者无为而自然也,无为而自生,无有生生者也.郭象认为每一物的存在都是为它自己,而不是为其他任何一物,亦不是直接由任何物造成的.只要有一定的条件或环境出现了,一定的物就必然产生.它们的产生完全是纯粹偶然的,忽然之中变化的,即「堀然自我而独化」. 2,独化於玄冥:「玄冥之境」每一物之所以产生是自然而独化於玄冥深远暗合之中,是种似无非无的境界,是谁也没法了解的.宇宙的和谐是一种神秘的不可认知的必然性,而世界的一切,又是这种必然性所支配的,因此人们只能对此玄冥的和谐顺应任之.3,足性逍遥说:「宏内游外」物各无待而自化,顺己性而发挥,就是足性,互为有功,就能逍遥.所谓游外,即指心理上犹如闲居山林一样逍遥自在;所谓安内,即指参与世务,日理万机.依郭象看来,圣人的游外与安内是合二而一的.圣人虽忙於世务,然其心理上却淡然自若,逍遥自得,犹如处在山林之中;这是因为「俯仰万机」正是他自足其性的表现,足性则得逍遥也.圣人无心而顺有,无为而任自然,逍遥而不离俗,游外即宏内也.4,自然名教:「名教即自然」自然是万事万象的本然本性,名教就是一切政治制度,伦理规范.现实社会中「君臣上下」的名份,本身就是天理自然,绝对合理的.既是自然不过的事,只要人人安份守己,就复得其真性情了.郭象认为道家与儒家,自然与名教是可合二为一的.因此有「名教即自然」的结论.重要成就与影响:郭象以有作为万物存在的根据,又主张物各自生,自为,而自为就是自然无为,这就调和了「崇有」与「无为」的矛盾.代表人物:「裴頠」重要著作:《崇有论》核心思想:本末有无:「祟有论」裴頠总括万有的道(终极)不是虚无的,根据万物不同的形象可以分为不同类别,一切有生的存在,都是有形象的;万物变化与相互作用是错综复杂的,是客观规律的根源.裴頠不同於贵无学派,在於他承认世界的根本是「有」,而不是虚无.他排斥无作为万物本体的永恒和绝对性,肯定了万有的真实存在.他肯定「有自生」,而非「生於无」.认为「无」不能生「有」,是因为万物开始产生时,都是自己生出来的.如果一定要给它再找一个造物者作为它的依据,那是不可能的.重要成就与影响:针对贵无论从抽象本体产生具体事物的负面影响而提出的.在哲学上裴頠的崇有论,是先秦以来关於物质概念认识的深化,在当时有积极意义.代表人物:「欧阳建」重要著作:「言尽意论」核心思想:言意之辩:「言尽意派」欧阳建认为「言」既能穷尽现象界之全体,则「言」就能展示「意」.他的「言尽意」是从「名」与「物」的关系说明「言」与「意」的关系.他认为物和理不依赖於言称,言称只是辩物析理和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名逐物而迁」,「言因理而变」,所谓言尽意是说人的主观意识反映客观事物的规律(理),因此「意」是可以用语言来表达.重要成就与影响:「东晋时期」代表人物:「僧肇」重要著作:《肇论》核心思想:万物是亦有亦无,有无双遣而并存的.重要成就与影响:在佛教上的贡献主要有三个方面:他比较正确地运用了中观学的思辨理论,旁取儒学,玄学思想,形成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他把中,印两地的思想文化巧妙地结合起来,初步实现了佛教哲学的中国化.他生时玄学的鼎盛期已经过去,他通过对佛学界一些不合佛学原义思想的澄清,把般若学从依附玄学的局面中摆脱出来,使佛学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僧肇的佛教哲学思想,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以后中国化佛教宗派的产生.他所提出的不少命题,成为以后佛教哲学所经常讨论的问题,也就是说,僧肇开拓了佛教中国化的途径和方向.乙,『魏晋玄学主要经典』:「三玄」魏晋玄学主要经典是「三玄」,即《周易》,《老子》和《庄子》.清谈的主要内容和很多哲学问题都源自此「三玄」.一,《周易》:《周易》原为一本占卜的书,是儒家的经典,但涉及宇宙万事万物变化的问题,哲学性很强,容易和道家思想沟通.经过两汉和黄老思想合流的发展,在魏晋时得到非常高的重视.当时各家的《周易》注释亦很多,但以王弼的《周易注》,《周易略例》及《周易大演论》等为代表.王弼的《周易注》是随文注解的,《周易略例》则是通论性的著作.《周易略例》中主要是讨论「一」和「多」的问题,而《周易注》中主要是讨论「常,变,动,静」的理论.从《周易略例》中可以了解王弼的思想取向.自汉以降,易学可列为三系:一,管辂之术数系;二,汉易之象数系;三,以传解经之义理系.王弼的易学是属第三系的义理系.王弼论易的中心观念,见於《周易略例》中的〈明彖〉与〈明象〉.认为众多的事物,其运行变化虽然非常复杂,但并非完全无迹可寻,因为事物的变化,仍然受到本体的制约,必须依一定规则而行.这个规则,就是「统之有宗,会之有元」的「一」.因此,这种「一」,「多」的关系,既是一种「静」,「动」的关系,亦是「本体」和「现象」的关系.运动本身,并不能制约运动,必须要有一静止的东西,才能制约运动,使变化多端的「多」,依循一定的法则而运行.二,《老子》:道家的思想,基本上是著重个人主观上心境修行的探讨,强调个人在修行中所观赏的世界是什么,而不大重视客观宇宙的根本是什么,但这并非完全不涉及宇宙存在的讨论.《老子》是道家最根本的经典,魏晋玄学家对它的重视,可说与《周易》相等.王弼的《老子注》及《老子指略》是注释《老子》方面的代表,主要在於他「以无为本,以有为末」的本体论结构的模式来解释「有」及「无」两者的关系.在《老子》中,「有」及「无」都是「道」的表现形态.王弼通过对《老子》的注解,将道家所讲的道,从各个层面将其特徵显示出来;如从本体与现象的关系上说明人的精神境界应追求无限,把本原论转化为本体论,提出了体用论和人性自然等一系列问题.王弼解释《老子》,充分体现道家的特色,而且这些解释都非常符合道家的基本精神,对道家在义理发展上有很大的贡献.三,《庄子》:《庄子》在魏晋玄学的地位,早期不如《周易》及《老子》,西晋末渐高,南渡以后则凌驾《周易》及《老子》之上.《庄子》的盛行,不单使玄学讨论的内容更为丰富,而且玄学的讨论方式亦增添色彩.至於《庄子》一书的注释,当时以向秀的《庄子注》及郭象的《庄子注》为最重要.后人一般都将郭象和向秀的思想放在一起讨论.郭象注中所表现的道家思想,最重要是「冥圆融论」.向郭以前,王弼将道家的「道」,视为主宰宇宙万事万物的法则,这样「道」和宇宙万事万物便有一种本末轻重之别.向郭认为「道」是「冥」,宇宙万事万物是「」,但是两者并非截然二分,而是互相圆融在一起,「冥」是要通过宇宙万事万物的「」才能显现,而「」亦须透过「冥」才能掌握,但是两者并非分开的东西.丙,『魏晋玄学核心内容』:「名理论」魏晋玄学的核心内容牵涉哲学上各个领域,其中包括本体论,知识论,语言哲学,伦理学,美学等各个领域,都是前人未有触及或未能深入控探讨的问题.其主要讨论内容有:(一)本末有无的关系问题,(二)自然与名教的关系问题,(三)言与意的关系问题,(四)圣人有情无情的问题,(五)才与性的关系问题,(六)声无哀乐的关系问题.一,「本末有无」:有与无的多层关系儒家的本是仁义,所以礼的作用是和;道家的本是虚无,其作用是以自然为用.「本末有无」是魏晋玄学思想中,最根本要辨明的问题,在哲学中属於形上之学,涉及存有论和宇宙论的问题.贵无论:「以无为本」王弼所谓「无」,是宇宙万事万物存在的根源和本体,所谓「有」,则是宇宙万事万物的具体存在,包括一切人类社会的典章制度.前者是「体」,后者是「用」;前者是「本」,后者是「末」.「本末有无」之间并存无间,体用不离.道所具有「无」的本体特质,是要通过「有」的作用呈现才能掌握,故「有」「无」是互为体用的.王弼的本体论有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宇宙本体与天地万物和人类社会的关系.「道」,「太极」,「无」是无形的宇宙本体,天地万物和人类社会是由本体产生的有形现象,本体主宰现象,所以「崇本息末」和「崇本举末」是从宇宙本体性的高度说明「以无为本」.第二层次是人类社会中的治国之道与具体措施的本末关系,即以道治国,崇本以息末.「崇本息末」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而不要被现象所迷惑.「崇本举末」就是抓住本质才能把握现象,本质决定现象.崇有论:「有自生说」裴頠总括万有的道(终极)不是虚无的,根据万物不同的形象可以分为不同类别,一切有生的存在,都是有形象的;万物变化与相互作用是错综复杂的,是客观规律的根源.裴頠不同於贵无学派,在於他承认世界的根本是「有」,而不是虚无.他排斥无作为万物本体的永恒和绝对性,肯定了万有的真实存在.他肯定「有自生」,而非「生於无」.认为「无」不能生「有」,是因为万物开始产生时,都是自己生出来的.如果一定要给它再找一个造物者作为它的依据,那是不可能的.无生有有生无无能自生有能自生有不能自生无不能自生有无相生:老子独化玄冥:「独化相因说」郭象强调无就是什么都没有,因此无不能生有,而有之未生,又不能为生.万物是各依其性以发展变化,而非取决於其自身之外的任何因素.郭象认为「万物虽聚而共成乎天」,整个宇宙是和谐的协调的整体,天下莫不相与相助,彼此相因.然而各个事物又无不都是无待而独化的,即是自为而不为他的.而正由於独化自为,才造成了彼此相因,犹如相互为唇齿一样,唇并不为齿而存在,然而唇亡则齿寒,唇是独化自为的,齿亦是独化自为的.然而它们之间又有著唇亡则齿寒的关系.这就是无待的待,无联系的联系,万物自生,自有,独化於玄冥之境.「独化於玄冥」即指独化於深远暗合之中,而这种深远暗合之所以产生,是谁也没法了解的.宇宙的和谐是一种神秘的不可认知的必然性,而世界的一切,又是这种必然性所支配的,因此人们只能对此玄冥的和谐顺应任之.二,「自然名教」:儒家礼教与自然的关系自然:宇宙本体,世界本源,宇宙万物本来的样子名教:人们之造作,是为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设的种种等级与教化(socialization)的总称,也可迳直指「礼教」,制度(institutions)第一个阶段:「何晏,王弼」「名教出於自然」名教是「末」,自然是「本」,两者并无冲突.王弼认为礼法只是一种外表的行显示,是由外加上去的一种伪.但他并非反对礼,只是认为从「无」作用上,去掉礼法的约束,最能达到礼法背后所要达到的真正道德.在自然与名教的关系问题上,也就是说玄学哲学与政治伦理两者关系上,王弼认为自然是名教之本,名教是自然的必然表现.因此,他认为自然与名教是统一的,两者并不矛盾.名教本於自然,是自然本体的表现,而本体便是「无」,因此,人类社会也应当按照这种本体的法则运作,实现无为而治.他要求统治者能清静无为於上,「以无为为君,以不言为教」.长短,尊卑自然「各有定分」.因此,在上的最高统治者只要做到设官分职,定好名分,就可长久地坐享其成了.在这里提倡名教的儒家与崇尚无为而治的道家,两者并不矛盾,而是相为表里的.第二个阶段:「阮籍,稽康」「越名教而任自然」魏晋之际,司马氏篡夺了曹魏政权,宣扬以孝治天下,实际是打著名教的幌子,罗织罪名,排斥异己,使大批名士遭到杀害,於是有稽康的「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思想出现,名教与自然由相互融合变成二者之间的对立.名教与自然是有本质的冲突,两者不可能互相协调.嵇康认为六经,礼法,名教束缚人性,与人的本性相对立.所以他公开否认「六经为太阳,不学为长夜」,坚决反对「立六经以为准」,「以周,孔为关键」,认为越名教,除礼法,才能恢人的自然情性.第三个阶段:「郭象」「名教即自然」主张万事万物各自变化,各自发展,不会互相影响.凡存在皆属自然,而名教是存在,当然亦是自然.郭象认为「道」是「冥」,宇宙万事万物是「迹」,但是两者并非截然二分,是互相圆融在一起,「冥」是要通过宇宙万事万物的「迹」才能显现,而「迹」亦须透过「冥」才能掌握.名教是自然的一部分,它并非可以脱离自然,只是自然中的不同表现.由此郭象还进而提出「各安其性」,主张人人要安於自己的本分,地位和命运.认尊卑上下,大小等级,不可逾,不可错乱.贤人,君子居於统治地位,享受爵禄,都是合乎「天性」.三,「言意之辩」:易系辞载孔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言」属现象界,「意」则寓於本体界.「言意之辩」实为以本体界与现象界之区分为其理论出发点.言意之辩是如何认识真理,掌握世界意义的方法论问题.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其辩论内容有:人类的语言概念从何而来形象的语言和抽象的语言有什么作用语言所描绘的境界是什么境界人的认识目的是什么「言」,「象」,「意」在整个语言层面看,「言」可以指语言,「意」可以指意思,「象」可以指图象语.魏晋言意之辨有三派不同的理论.言不尽意派:「荀粲」「言不尽意论」是当时魏晋言意之辨中最流行的一派,亦是魏晋以前,传统道家对语言与思想关系的看法.这派观点认为「言」与「象」都属语言层面的东西,都会受语言规则的限制,对於人内心复杂的思想是不能完全表达.认为「象外之意,系表之言,固蕴而不出矣」,「非物之象所举也」.尤其是圣人之意,是象外之意,更是不能通过通俗的语言和物象表达出来.言尽意派:「欧阳建」欧阳建论证可分二部分:首先他认为无论用基么语言去描述客观世界,都不会影响客观世界的存在;其次他认为语言是不可废弃的,因其可以将我们面对外物时引起的不同情志,有一不同表示.欧阳建认为「言」既能穷尽现象界之全体,则「言」就能展示「意」.他的「言尽意」是从「名」与「物」的关系说明「言」与「意」的关系.他认为物和理不依赖於言称,言称只是辩物析理和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名逐物而迁,言因理而变.此犹声发响应,形存影附,不得相与为二.苟其不二,则无不尽.」所谓「言尽意」是说人的主观意识反映客观事物的规律(理),因此「意」是可以用语言来表达. 赞同0| 评论。
论僧肇的大乘中观般若学思想
论僧肇的大乘中观般若学思想李振纲僧肇之学,远承印度高僧龙树中观之论,吸纳老、庄、玄学,精阐大乘中观般若学之旨,被鸠摩罗什誉为“解空第一者”,僧肇因而成为印度佛学中国化的关键人物。
今据《肇论》(下引只注篇名),对其般若学再做探讨,欢迎方家匡正。
一、非有非无、不落两边的“不真空论”非有非无,非真非俗,不落两边,想入“非非”, 诸如此类否定性思维方法,是僧肇般若学阐发大乘空义的根本特色。
《不真空论》开宗明义云:“夫至虚无生者,盖是般若玄鉴之妙趣,有物之宗极也。
自非圣明特达,何能契神于有无之间哉?是以至人通神心于无穷,穷所不能滞;极耳目于视听,声色不能制者,岂不以其即万物之自虚,故不能累其神明者也。
”僧肇认为,大乘般若智不同于一般的世俗智慧,世俗智慧以经验世界的色相为认知对象,大乘般若智以证会“至虚无生者”,亦即色相世界的形上本体(有物之宗极)为理论旨趣。
经验世界的存在是有限的、生动的,可以视听触摸的,据此可名为“有”;作为万法真如实性的形上本体,是无限的、虚静的、抽象的,不可以耳目感知,只能心悟玄冥,故此可谓之“无”。
然而,世间人执有而不知无,把有限的、生灭无常的假象世界当作真实的世界,故拘碍而不通;出家人执无而不知有,或于有外言无、法外言空,终亦滞无眈空,不悟真如妙空,本在不无不空之中。
在僧肇看来,世间法(俗谛)与出世间法(真谛)非一非异,所见未尝同,所造未尝异。
把“有”与“无”对立起来,分为两边,有外言无,无外言有,均属边见或颠倒见。
只有将生动的色相世界与至虚无生的本体世界统一来看,用亦有亦无、非有非无、即空即假、非空非假的观点了别世界,契神于有无之间,骋怀于非非之境,才能审一气以观化,无滞而无不通。
他说:“《放光》云,‘第一真谛无成无得,世俗谛故,便有成有得。
’夫有得即是无得之伪号,无得即是有得之真名。
真名故,虽真而非有;伪号故,虽伪而非无。
是以言真未尝有,言伪未尝无。
二言未始一,二理未始殊。
”(《不真空论》)可见,真谛所言的非有,正是俗谛所说的非无、真俗不二、有中看无、非空非假、不落两边,此即大乘中观般若学了别世界本来面目的方法要义。
略述僧肇《物不迁论》要义 - 中国佛教协会官方网
略述僧肇《物不迁论》要义悟实内容题要:僧肇是中国佛教史上很重要的佛学思想家,其《物不迁论》讨论世界的运动问题,集中在魏晋玄学热门讨论的动、静关系问题上,他运用中道空观的思维对动静问题进行了批判性的总结。
既不主张“动”,也不主张“静”,而是主张“动静不二”、“即动即静”的中道。
他没有否定事物的运动变化,也没有否认时间的连续性,而是行于中道的辩证思想。
认为事物的流转变化是假象,其本质是不动的,过去的事物只存在于过去,现在的事物只存在于现在,叫做“静而非动”,不迁就是不动。
本文就是要对其“不迁”、“不动”思想做一综述,为了能够对《物不迁论》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把握和认识,将从僧肇与《物不迁论》,《物不迁论》造论缘起,《物不迁论》的宗旨大意,《物不迁论》的组织,《物不迁论》的科判,《物不迁论》的主要思想,《物不迁论》的影响及其意义等方面做简略的概述。
关键词:僧肇动静物不迁动静不二空性作者悟实法师,中国佛学院2005级三论学研究生。
引言《物不迁论》是僧肇大师所著《肇论》中的《物不迁论》,《不真空论》,《般若无知论》和《涅槃无名论》四部论之一。
这四部论不仅在佛教界中享有极高的声价,也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而其《物不迁论》是对宇宙万有的一种总的看法,可以说《物不迁论》直接表达了僧肇对宇宙万有的看法,从这里边可以看出他关于俗谛事物的思想特点。
一般人的见解和佛教一般的教义,大致都认为世间事物是有迁流变化,但僧肇在《物不迁论》开头就说:“余则谓之不然”。
僧肇这里所说的“不然”,并不是说他否认了事物的生灭无常之变化;相反,他是从另一方面来表达,说明事物生灭无常的这个基本理论,论证的征结是即动即静,主张没有离开寂静的运动,也没有离开运动的寂静,动和静在表面上虽然不同,究其真实两者是统一的。
论证的目的主要是针对当时的玄学思想和般若学说的不同执着:“格义迂而乖本,六家偏而不即”的实际情况。
所以下面从《物不迁论》的阐述中,探讨其如何以不同的角度发挥佛教的般若思想,以中观的立场正确解释般若经典,批判格义式的般若思想,建立正确的般若经教。
论僧肇的大乘中观般若学思想
论僧肇的大乘中观般若学思想
僧肇的大乘中观般若学思想,其核心理念是指一种将大乘佛教的信义和持久不变的真理相融合的佛学思维方式,它是僧肇依据佛经中关于唯识观,正见神通和
如来体性论之因果固有缘起,提炼出来的一个独具匠心的观念系统。
此中观思想,可以说是对大乘佛教的根本性理念的进一步发展。
其基本思想是指,在佛经中被提及的“净静谛法”即是人们乃至十界一切能演变之色受无明迷惑而引起生死苦海,故应以无明为根本来分解解破这一问题。
无明本身是没有实体或
形态的,它无法被客观观察,只有在认识和徳行上才能客观概括出来,从而使人们从根本上去实现无明及一切见识的断绝,达致解脱之。
般若波罗蜜多大法,乃是僧肇采用的,它便是其根本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般若波罗蜜多大法的根本内涵是“无有漏”和“无有就”,乃是要人们乐悲双离,必将乐悲双消,从而达致无依无靠,真实的境界。
只要人们能够掌握这一思想,就可以跳出行乐、烦恼的轮回之中,直抵佛性。
此外,僧肇还以释迦牟尼佛的“正定观”系统解释一切皆空,其本质即是以类似“无我用心修行”之之类的方式,去消除一切病苦,从而抵达“一切真如”之理。
通过上述对僧肇大乘中观般若学思想的解读可以看出,它把禅宗的唯识观和大乘佛教的善恶报应观念结合在一起,以解脱众生的生死苦海,把人们引向佛性之路的。
一切的佛理都将融合,令人们走上解脱之路,与佛家蕴藉的启伏和真谛解脱全息。
军队文职人员招聘_哲学_真题模拟题及答案_第01套_背题模式
***************************************************************************************试题说明本套试题共包括1套试卷每题均显示答案和解析军队文职人员招聘_哲学_真题模拟题及答案_第01套(104题)***************************************************************************************军队文职人员招聘_哲学_真题模拟题及答案_第01套1.[单选题]在物质和运动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是( )A)夸大运动的绝对性B)设想无物质的运动C)否认静止的存在D)设想无运动的物质答案:D解析:2.[单选题]哲学是( )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世界观C)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世界观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答案:C解析:3.[单选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最主要的自然科学基础是( )A)机械力学B)地质学和胚胎学C)动植物生理学和有机化学D)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答案:D解析:4.[单选题]B)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C)肉体组织和生活需求的属性D)纯社会属性答案:B解析:5.[单选题]人类解放就是( )A)实现绝对自由B)摆脱规律的支配C)摆脱盲目必然性和社会关系的奴役D)不受任何束缚答案:C解析:6.[单选题]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是( )A)两种完全不同的真理B)同一个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C)两种完全相同的真理D)两者有着固定不变的界限答案:B解析:7.[单选题]最集中最直接地反映经济基础和阶级利益的社会意识是( )A)道德B)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C)哲学D)艺术答案:B解析:8.[单选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问题答案:B解析:9.[单选题]物质运动最终高级的形式是( )A)化学运动B)物理运动C)生物运动D)社会运动答案:D解析:10.[单选题]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作用主要是通过( )A)人们的思想观念来实现的B)国家的有关政策和法律来实现的C)民族习惯和氏族信仰来实现的D)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来实现的答案:D解析:11.[单选题]古罗马时期“新柏拉图主义”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是( )A)普罗提诺B)皮浪C)两塞罗D)柏拉图答案:A解析:12.[单选题]必然和自由的关系是( )A)只有摆脱必然性的制约,才能实现自由B)二者是绝对对立的C)二者并无本质差别D解析:13.[单选题]( )在人性问题上坚持了人性的同一性。
试论道家思想对禅宗心性论的影响
试论道家思想对禅宗心性论的影响*导读: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儒、佛、道三家思想中,心性论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三家心性论既各有特点又相互关联,要厘清其中一家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儒、佛、道三家思想中,心性论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三家心性论既各有特点又相互关联,要厘清其中一家的心性论思想都不能不关注其他两家,道、儒二家作为中国本土文化,心性论思想自然有很紧密的联系,佛教作为外来宗教、外来文化,在思想、哲理、语言和思维方式等方面和中土都有差异,但印度和中国同属东方大国,又有很多共通的思想意识。
佛教在向中国传播的过程中首先是梵僧来华传译,这些梵僧往往在中国生活多年,逐渐熟悉了中国文化和风土人情,以鸠摩罗什为代表的梵僧甚至精通汉语。
他们的传法不能不考虑汉语的语言习惯和中华民族的思维习惯,他们的弘法不能无视中国的民风和习俗。
随着中土出家人的增多和中国僧团的成立,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的出家人在理解印度佛教教义、思想的过程中,原有的儒、道思想既是所知障,又必然是比附、参照和理解的依据。
佛教的东传是为化中国,事实上基于这样的原因又必然使印度佛教中国化,在佛教的中国化过程中,中国道家的思想对中国佛教的心性论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就禅宗的心性论而言,道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道本体观、自然观和无为观等方面。
*一、道与空、禅、佛道是先秦子学思潮中涌现出的首席概念,也是中国学术史上最为核心的概念。
在道家哲学中,道是最高的范畴,其主要意义是万有的本原,宇宙的实体或世界的本体。
老子首先提出与阐发道的上述哲学意蕴,庄子沿着老子的自然主义道路前进,打破本体道与现象的对立,认为道既是自本自根,又是周遍含容的,并进一步提出道无所不在的论题,说道在蝼蚁、在屎溺(《庄子知北游》)。
强调作为宇宙万物的最后根源的道既是普遍的、绝对的,又是不离具体事物而存在的、相对的。
道出于万事万物和日常生活,或者说,在万事万物和日常生活中,就能开显出道的意义和境界。
中国古代哲学观
一切不存在的物象,(如果具备)一切因缘,它就应当有;一切存在的物象,(如果失去其)一切存在的条件,它就应当没有。
”思考这些关于有和无的言论,哪里是截然相反的说法呢?如果认为有就是有,不应当说它无;无就是无,不应当说它有。
(其实)说它有是指它是假有,用来说明世界不是绝对空无,通过准确地理解无以明辨为什么说世界非有。
这一个论点就阐明了(非有非无)两个道理,(这两个道理如果分别表述,)其言词好像不一样。
如果领会了它一致的实质,就懂得它们其实没有不一样。
那末,万物真的有它不是有的根据,因之它不能成为真有;有它不是无的根据,它也不能成为绝对空无。
为什么?要说它是有,它不是(具有自性的)真实存在;要说它是无,事物现象既然形成了,这些物象(尽管是假象)却也不是绝对空无。
只是它不是真的,有不是它的实相,不真就是空的道理明显表现在这里了。
故《放光》云:“诸法假号不真。
”譬如幻化人,非无幻化人,幻化人非真人也。
夫以名求物,物无当名之实;以物求名,名无得物之功。
物无当名之实,非物也;名无得物之功,非名也,是以名之不当实,实不当名,名实无当,万物安在?故《中观》云:“物无彼此”,而人以此为此,以彼为彼。
僧肇(384--414),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他是鸠摩罗什的四大弟子之一。
东晋后期极为重要的佛教哲学理论家,对我国佛教哲学思想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据《高僧传》卷6《僧肇传》记载,僧肇出身于贫困的家庭,生活艰难,靠代人抄书度日。
通过抄书,他遍读了经史典籍,尤爱好《老》、《庄》。
“尝读老子《道德经》,乃叹曰:‘美则美矣,然期栖神冥累之方,犹未尽善。
’”后来看到《维摩诘经》(三国时吴国支谦翻译,宣扬大乘佛教信仰),“欢喜顶受,披寻玩味”,认为找到了归宿,于是出家为僧。
以后“学善《方等》,兼通三藏”。
年将20,就在关中出了名。
当时一些争名之徒都忌他早年发迹。
有人竟不远千里入关前同他辩论。
但僧肇“才思幽玄,又善谈说,承机挫锐,曾不流滞”。
中国思想史
中国思想史05历史一、名词解释1、孔子的仁、礼观念孔子所说的礼,在范围和意义上与西周有所不同,表现出对古代思想的改造。
其一,孔子扩大了礼的适用范围,主张一切人“齐之以礼”;其二,孔子所说的礼的基本意思是礼仪、礼制,突出了现实政治的含义,淡化了崇敬鬼神的色彩。
孔子认为,“仁”就是要“爱人”,他把“仁”规定为“克己复礼”,主张按照周礼的等级制度处理人与人的关系。
他还把“仁”作为儒学的基本范畴,探讨人的价值。
早期儒学也因此而可称为“人学”。
孔子的仁是包罗众德的最高观念,他说具有“恭、宽、信、敏、惠”五种品德才合乎仁的要求,认为仁者必学,孝包括于仁之中。
孔子继承了孝的道德观念,并进而把孝与为政联系起来。
仁最终目的是治国安民,强调了孝对于治国的意义,也就把孝纳于仁的思想体系。
孔子德的政治含义是,崇德尚文,反对武力征伐。
这是孔子针对霸道盛行的春秋社会提出的政治方案,从理论上来说,德自然包括于仁的思想体系之中。
2、荀子的天人相分荀子在战国生产力和科学发展的历史条件下,适应取得政权的地主阶级的需要,提出“天人相分”的理论。
荀子明确提出,天是无意志、无目的的自然界。
自然界没有意志,按照本身的固有规律性运动变化着。
天有天的运行规律,人有人的活动领域,两者不能互相代替。
荀子主张人“不与天争职”的同时,又肯定人能利用规律,改造自然,来为人类谋福利。
人能够适应天时,顺应地利,参与自然界的变化。
人的这种能力,叫做“能参”。
荀子以“能参”和“所以参”为基础,提出“制天命”的思想;从“明于天人之分”的观点出发,批评世俗迷信。
3、唐代的《五经正义》《五经正义》是孔颖达等人奉唐太宗之命编成的。
五经是指《易》、《诗》、《书》、《礼记》以及《春秋左传》。
《五经正义》与《中说》一样,都是在当时学术融合这个趋势下的产物。
就经学的自身发展而言,《五经正义》是一部统一南学、北学的著作。
就儒学与诸家的关系而言,《五经正义》又是以儒家为主,兼取佛、道二说的结合体。
魏晋时期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 清素白浊如泥,高第良将却如鸡。 清素白浊如泥,高第良将却如鸡。
统治者为了维护利益,必须改弦更张, 统治者为了维护利益,必须改弦更张,寻找新的思 想武器和统治法术, 想武器和统治法术,新的思潮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 生的。 生的。
3.现实政治的需要 3.现实政治的需要
3.玄学家多力求把孔子和老子、道家的 无为和封建的伦理等级关系和观念结合起 来。
玄学家一般都很推崇孔子,尊其为圣人, 玄学家一般都很推崇孔子,尊其为圣人,但他们所 说的孔子,已不是孔子的原型, 说的孔子,已不是孔子的原型,而是被染上了若干道 家的色彩。而且他们还认为,孔子是圣人, 家的色彩。而且他们还认为,孔子是圣人,老子是贤 圣人与贤人也不是对立的, 人,圣人与贤人也不是对立的,只是人的道德修养的 两个不同层次,不能截然分开。总之, 两个不同层次,不能截然分开。总之,玄学家把孔子 老子的思想融合了。 老子的思想融合了。
一、魏晋时期玄学
“玄学”其广义是指一切抽象的理论,也称“形而 玄学”其广义是指一切抽象的理论,也称“ 上学” 即研究超经验东西的学说。其狭义就是指“ 上学” ,即研究超经验东西的学说。其狭义就是指“ 魏晋玄学” 是魏晋时期的主要哲学思潮。 魏晋玄学”,是魏晋时期的主要哲学思潮。魏晋名士 借用《老子》一书的范畴, 能不能生“ 借用《老子》一书的范畴,以“无”能不能生“有” 为中心议题,讨论有无、本末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 为中心议题,讨论有无、本末的关系, 建立起不同的学术流派,统称玄学, 建立起不同的学术流派,统称玄学,玄学不是道家学 说的变种,也不是儒家学说的延续, 说的变种,也不是儒家学说的延续,而是儒道合流的 思想体系。 思想体系。
僧肇“空”对玄学“有”“无”思想的超越
僧肇“空”思想对玄学的贡献及其影响
僧肇的“空”思想弥补了玄学在解释现实世界方面的不足,为后来的佛教发展提供 了重要的哲学基础。
僧肇的思想对后来的中国佛教,特别是禅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佛教哲 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僧肇的“空”思想对于中国哲学的贡献在于,它提供了一种不同于儒家和道家的哲 学视角和方法,丰富了中国的哲学体系。
佛教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没有固定不变的自性,即“性空”。这与 玄学“有”“无”之争中对世界的本原和本质的探讨产生了共鸣。
玄学“有”“无”之争的背景
玄学是魏晋时期的一种哲学流 派,主要探讨世界的本原、本
质和变化等问题。
“有”“无”之争是玄学中 的一个重要议题,探讨世界 的本质是“有”还是“无”
05
结论:僧肇思想的价值与 意义
对玄学“有”“无”思想的真正解决
玄学“有”“无”思想的困境
在玄学中,有和无的概念经常引起争议和困惑。有时被视为对立,有时又被视为统一,这种矛盾给玄 学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僧肇的“空”思想
僧肇提出了“空”的概念,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空幻的,只有通过悟解空义,才能摆脱生死之苦,进入 涅槃境界。这种思想对玄学的“有”“无”困境做出了真正的解决。
僧肇“空”对玄学“有”“ 无”思想的超越
2023-11-08
目录
• 僧肇其人及其思想背景 • 玄学“有”“无”思想及其核心概念 • 僧肇对玄学“有”“无”思想的批判与超越 • 僧肇“空”思想的哲学内涵及其对玄学的贡献 • 结论:僧肇思想的价值与意义
01
僧肇其人及其思想背景
僧肇的生平与经历
从小就表现出聪明才智,爱好广 泛,通晓《老》、《庄》等诸家 学说。
规律。
玄学认为,“有”“无”是相互 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即“有
国家电网招聘之文学哲学类自我提分评估(附答案)
2023年国家电网招聘之文学哲学类自我提分评估(附答案)单选题(共100题)1、下列句子,含有名词作状语的一句是()A.射之,豕人立而啼。
B.行仁義而懷西戎,遂王天下。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絶江河。
D.踵門而告文公。
【答案】 A2、北宋时,文章带有战国纵横家色彩的作家是()A.柳开B.苏洵C.王安石D.范仲淹【答案】 B3、按照水力学特点分类,污染物从上而下经包气带进入地下含水层的污染类型有()。
A.间歇入渗型B.连续入渗型C.径流型D.含水层间越流型【答案】 A4、默顿提出的科学家的四条社会规范中不包括()A.普遍主义B.公有主义C.自由主义D.有条理的怀疑主义【答案】 C5、封建复古主义思潮流派甲寅派的代表人物是()A.吴宓B.梅光迪C.胡先骕D.章士钊【答案】 D6、先秦汉语中宾语前置规则最严格的是()A.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前置B.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前置C.宾语前置用“之”、“是”复指D.介词“以”的宾语前置【答案】 B7、新闻传播产生于人类社会的()A.文化教育B.信息交往C.政治宣传D.商品交换【答案】 B8、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属于形容词使动用法的是()。
A.楚左尹项伯者,素(善)留侯张良。
B.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
C.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
D.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答案】 D9、鸳鸯蝴蝶派文学的主流是()A.武侠小说B.侦探小说C.集锦小说D.言情小说【答案】 D10、十七世纪法国出现的著名寓言家是()A.伊索B.克雷洛夫C.安徒生D.拉·封丹【答案】 D11、司汤达出版下列哪一部作品时第一次使用“司汤达”的笔名()A.游记《罗马、那不勒斯和弗罗伦萨》B.文艺评论《意大利绘画史》C.游记《罗马漫游》D.小说《红与黑》【答案】 A12、在新的历史时期,新闻事业的社会效益集中体现为()。
A.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B.坚持鲜明的党性原则C.坚持政治家办报D.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答案】 A13、按工程可研方案,新增的冷却塔噪声会导致相邻居住区噪声超标,可优先考虑的噪声防治措施是()。
东晋佛教理论家僧肇简介
空的,只有用能够洞照性空的所谓大智才能领会。僧
肇对当时般若学的“六家七宗”都不满意,他的
《不真空论》强调一切事物都是不真的,没有独立的
本性,因而也就是性空的,“不真”故“空”。如果
万物有什么真实存在的话,那就是“空”,它存在于
万物之中,与万物相即而不相离,“至虚无生”才是
般若学“玄鉴之妙趣”,一切都处在“虽无而非无,
无者不绝虚;虽有而非有,有者非真有”的状态中。
人的智慧只有不受客观事物的虚假幻影所蒙蔽,才
能获得佛教的“真谛”。
僧肇在《般若无知论》中区分了两种认识,一种是
“圣智”,也即般若;另一种是“惑智”,是由于人们迷惑
事物的本性而产生的。因而是“不真”的,只有般若是永恒的,既能洞照
教的奥义,不仅思想深刻,而且文风极为优美,这
在历代佛学家中极为少见,当时他的老师看完《般
若无知论》后,十分赞赏。隐士刘遗民也感叹地说:
“没想到会有像何晏一样的和尚。”南方佛教领袖慧
远看后也称赞“未尝有也”。可惜这样一位天才只活
了31岁就去世了。
僧肇深得鸠摩罗什所信奉的般若空宗的真传,
僧肇,生于公元384年,卒于公元414年。原
姓张。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东晋著名僧人,
佛教理论家。
僧肇出身于一个贫困家庭,生活艰难,靠给别
人抄书过日子。他在缮写的过程中,阅读了大量的
经史典籍,受益不少。他对当时流行的玄学家的圣
经—《老子》、《庄子》两书也很感兴趣,认为是
在思想上追求玄微境界的重要引路书,但又觉得还
算不上尽善尽美。后来读了大乘佛教经典《维摩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僧肇的思想僧肇的思想吕澄(摘录自《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五讲) 僧肇的成篇着作,主要有〈般若无知论〉、〈物不迁论〉、〈不真空论〉等三论。
罗什死后,他还写过一篇〈涅槃无名论〉。
这些文章,从刘宋·陆澄的《法论》起,就开始分别地记录了(肇文散见于《法论》的十六门中),后更各别单行。
到了南朝陈代,这些论文被编成一部,其次第为︰〈物不迁论〉、〈不真空论〉、〈般若无知论〉、〈涅槃无名论〉,在四论之前又加上了〈宗本义〉,总名《肇论》。
这种结构的形成以及其内在的联系,在招提寺慧达写的〈肇论疏序〉里有所说明,可以参阅。
这一部论,对于当时佛学里的重要问题,如般若、涅槃等,都涉及到了。
其中〈涅槃无名论〉一篇的体裁、文笔,都和前几篇不大相同,现代的人对它发生了怀疑,以为非僧肇作。
首先由汤用彤先生的《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1944年版,第二册)提出此说,他的学生石峻写文又加以补充论证。
以后,奥人李华德英译《肇论》(发表于燕京哈佛研究所的刊物),也基本上赞同,但认为是后人对原着有所改动、增加,并非全属伪托。
汤先生怀疑的根据,除在内容上涉及后世发生的顿悟、渐悟问题外,还有文献上的证明,如道宣的《大唐内典录》中说︰‘涅槃无名九折十演论。
无名子,今有其论,云是肇作,然词力浮薄,寄名乌有。
’但是《内典录》原文‘无名子’以下一段,是批评另外名为《无名子》的一书,与〈涅槃无名论〉无关,旧刻本(宋本)就一直把前后两书分列的。
因而此论是否僧肇所作,还可以研究。
《肇论》的思想以般若为中心,比较以前各家,理解深刻,而且能从认识论角度去阐述。
这可以说,是得着罗什所传龙树学的精神的。
他的说法也有局限之处,一方面他未能完全摆脱所受玄学的影响,不仅运用了玄学的词句,思想上也与玄学划不清界限。
如在〈不真空论〉里有这样一些句子︰‘审一气以观化。
’‘物我同根,是非一气。
’这就大同于玄学思想了。
刘遗民看到这段话以后就有疑问,慧远也解释不了,于是致书僧肇,肇虽覆信作答,现在看还是说得不清楚。
另一方面,当时罗什所传大乘学说中,有些问题还难彻底解决,所以罗什在答慧远问大乘要义时,一再表示,他没有得到大乘毗昙,有些疑问一时还解说不清。
这大概是指的宇宙论方面,印度大乘佛学对认识论很注意,但对宇宙论就不大注意,罗什本人也不理解,因此僧肇一碰到关于宇宙论问题,就会不知不觉地走进了玄学的圈子。
这可说是由于罗什学说本身带给僧肇的缺点。
这一缺陷也影响到以后中国佛学的发展,使得不纯粹的思想渗杂其间,从而更倾向于神秘化。
总的说来,僧肇已认识到,理解般若应该带着辩证的意味,对名相、说法,都不能片面的看待。
所谓‘诸法无定相’,语言文字所表白的法相,只能是片面的,决不能偏执它,看成是决定相。
因此,怎样从文字上完全理解真实意义,是有困难的。
刘遗民的见解算是高明的了,可是他对僧肇的理论就有不懂的地方,所以僧肇答信说:‘夫言迹之兴,异途之所由生也。
而言有所不言,迹有所不迹,是以善言言者求言所不能言,善迹迹者寻迹所不能迹。
至理虚玄,拟心已差,况乃有言?恐所示转远,庶通心君子有以相期于文外耳。
’他认为,不管是用语言或其他的形象,要想把某种理论的深奥处完全表达出来,那是不可能的,所以理解上不应该受言迹的局限。
这种说法,正是要人们辩证地去看待问题。
现在我们分析《肇论》时,也要注意到这种具有辩证法因素的立论是贯穿于他的所有着作中的。
〈物不迁论〉,从题名看,似乎是反对佛家主张‘无常’的说法,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他之所谓‘不迁’,乃是针对小乘执着「无常’的人而说的。
相传是慧达所作的《肇论疏》,对这一层讲得很好︰‘今不言迁,反言不迁者,立教(指肇论)本意,只为中根执无常教者说。
故云中人未分于存亡云云。
’依佛家无常说,应该讲迁,现在反讲不迁,正是针对声闻缘觉执着无常不懂得真正的意义者而言。
论中引疑难者说︰‘圣人有言曰,人命逝速,速如川流(见《法句经》),是以声闻悟非常以成道,缘觉觉缘离以即真,苟万动而非化(指迁流),岂寻化以阶道?’作者答︰‘复寻圣言,微隐难测,若动而静,似去而留,可以神会,难以事求。
是以言去不必去,闲人之常想;称住不必住,释人之所谓住耳。
’防止人们执着「常’所以说‘去’;防止人们执着「无常’所以说‘住’。
因此,说去不必就是去,称住不必就是住。
这就说明,僧肇之所谓不迁,并非主张常来反对无常,而是‘动静未尝异’的意思,决不能片面地去理解。
〈物不迁论〉的实际意义还在于反对小乘,特别是反对主张三世有的有部的说法。
有部之说,法体恒有,三世恒有。
说现在法有还容易懂;说过去、未来法有,就不是大家能接受的了。
有部的论证是‘未来来现在,现在流过去’。
三世法有的关键还是‘现在’。
‘未来’法之有,是因为现在法由未来而来;‘过去’法之有,是因为现在法流入过去。
诸法之有三世的区别,并非其体有异,仅是相用不同。
换言之,他们只认为现象在变,法体并不变。
因此,本论根据龙树学‘不来亦不去’的理论,反对这种三世有的主张。
所以论中一再提到‘不从今以至昔’(现在不会成为过去)的话,都是针对有部讲的相用有异法体则一而作的破斥。
〈物不迁论〉中解释无常用了‘物不迁’这样一个新命题,〈不真空论〉解释性空也用了另一个新命题︰‘不真空’。
甚么是‘不真’?‘不真’指‘假名’。
论内一再提到‘诸法假号不真’,‘故知万物非真,假号久矣’。
甚么是‘空’?万物从假名看来是不真,执着假名构画出来的诸法自性当然是空。
所谓‘不真空’就是‘不真’即‘空’。
僧肇用这样一个新命题来讲空,是纠正以前各家对性空的种种误解。
论中举出当时关河流行的具有代表性的三家,并作了批判,他说︰‘故顷尔谈论,至于虚空,每有不同。
夫以不同而适同,有何物而可同哉!故众论竞作,而性莫同焉。
何则?心无者,无心于万物,万物未尝无。
──此得在于神静,失在于物虚。
即色者,明色不自色,故虽色而非色也。
──夫言色者,但当色即色,岂待色色而后为色哉?此直语色不自色,未领色之非色也。
本无者,情尚于无多,触言以宾无,故非有,有即无;非无,无亦无。
──寻夫立文之本旨者,直以非有非真有,非无非真无耳。
何必非有无此有,非无无彼无?此直好无之谈;岂谓顺通事实,即物之情哉!’当时三家讲般若都以无解空,而对于‘无’和现象之‘有’的关系,各有不同的解释。
‘心无宗’对‘有’作绝对的看法,认为无心于万物即是空,至于万物本身是否为空,可以不管。
‘即色宗’认为以色为色之色是空,换言之,即认识上的色为空,而色法本身还是存在的。
这是相对的讲空,同时也相对的讲有。
‘本无宗’以无为本,主张绝对的空。
不但心是绝对的空,色也是绝对的空。
〈不真空论〉则把有与无两个方面统一起来,对三家的说法一一予以批评。
它说︰‘欲言其有,有非真生(因缘所生);欲言其无,事象既形(显示现象)。
象形不即无,非真非实有。
然则不真空义,显于兹矣。
’就是说,有是有其事象,无是无其自性。
──自性不是事物本身固有的,而是假名所具有的。
因此,假象之象非无,但所执自性为空,这就叫做不真空︰‘言有是为假有以明非无,藉无以辨非有,此事一称二其文。
’也可说是同一体的两个不同方面。
〈不真空论〉关于性空就讲到这种程度。
僧肇在答刘遗民的信中,还有互相发明之处︰论是从境的方面讲的,信是就观照(般若)方面讲的,可以相互补充。
刘遗民的来信提到了三个问题,谈到︰‘又云宜先定圣心所以应会之道,为当唯照无相耶?为当咸睹其变耶?’──这是问般若是仅观到无相还是并看到事物的变化?换言之,般若是否既观空又观不真?僧肇答:‘谈者(指刘)似谓无相与变,其旨不一,睹变则异乎无相,照无相则失于抚会。
然则,即真之义或有滞也。
经(《大品经》)云,色不异空(即是以空为本之色),空不异色(即是以色为本之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若如来旨观色空时,应一心见色,一心见空。
若一心见色,则唯色非空;若一心见空,则唯空非色。
然则空色两陈,莫定其本也(即引经处所说之本)。
’刘遗民所问,好像无相与不真是不统一的两件事,观到不真即看不到空,看到空就不与现象发生联系。
这种困惑,出于不理解‘即真’(即‘不真即空’)的道理。
由般若观照的境,乃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二者是统一的。
而刘遗民认为,在同一时间内,见色不能见空,见空不能即色,从而无法正确地理解二者的关系。
事实上,二者互相为本,是同一体上的两个方面,在‘本’上统一起来的。
僧肇进一步指出,万物本空,原来如此,并非人们主观上给予的。
他说︰‘即万物之自虚,岂待宰割以求通哉?’宰割,指小乘分析而言。
小乘讲空,是‘析色明空’,以为事物由极微积成,经过分析,才见其为空无,这就是‘待宰割’以求空。
说不真即空,就是讲万物原本是空,不待分析。
所以他还说︰‘所以圣人乘千化而不变,履万惑而常通者,以其即万物之自虚,不假虚而虚也。
’又说︰‘故经云(中略)不动真际,为诸法立处,非离真而立处,立处即真也。
’不需要变动实际,即诸法建立之处为真,这就是法性空。
这种万物自虚的思想对后来中国佛学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特别是禅宗,它们主张的立处即真(空)就彻底发挥了这一精神。
〈般若无知论〉,是僧肇在《大品经》译出后写作的,反映他初期对般若的理解。
论文要点在解释般若之作为无相与其无知的性质。
论首先引经说︰‘《放光》云,般若无所有相,无生灭相。
《道行》云,般若无所知,无所见。
’般若有照物之用,似乎照即有所知,应有其相。
现从两方面分析般若的性质,说明其无知、无相的道理。
般若之能照,即在于无知;般若之所照,即在于无相。
无知、无相,即‘虚其心,实其照’。
因为心有所取相,就会有不全之处,若无所取相(‘不取’),构成的知即是‘无知’、‘虚’。
诸法看起来有种种形象,但都是建立在自性空上的,所以究竟还是‘无相’。
照到‘无相’,就与实际相契合而成为‘无知’。
〈般若无知论〉的要义不外于此。
以上是论一开始对无知、无相所作的分析。
接着,它又分别设立了九层疑难,一一作了解答。
文末总结说︰‘内有独鉴之明(指能照),外有万法之实(指所照)。
万法虽实,然非照不得,内外相与以成其照功,此则圣所不能同,用也;内虽照而无知,外虽实而无相,内外寂然,相与俱无,此则圣所不能异,寂也。
’般若照的功能,必须以能照所照互为条件才能实现。
因而功能不同的,不能强使之同。
这就照的‘用’一方面而说,但是,万法无相,虽有所照而无执无知。
故能照所照‘寂然’相同,不能强使之不同。
这就照的‘寂’一方面而说。
至于‘用’和‘寂’的关系,则是‘用即寂,寂即用,用寂体一,同出而异名,更无无用之寂而主于用也’。
这种虚心实照的思想,到了僧肇作〈不真空论〉时,还有补充︰‘诚以即物顺通,故物莫之逆……’就是说,照事物那样去认识事物︰事物原来无知、无相,所以也应以无知、无相来观察它。
僧肇当时原有不少的典据可以用来作解释,但是,他在文字上并没有能彻底发挥,所以刘遗民、慧远等对论文还是发生了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