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蜡烛》说课稿 鲁教版
鲁教版(五四学制)七年级下册第4课《蜡烛》教学设计
鲁教版(五四学制)七年级下册第4课《蜡烛》教课方案《蜡烛》教课方案教课目的:知识目标:1、感觉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友情。
2、领会本文诚挚动人的语言。
能力目标:透过行为意会人性的实质。
教育目标:让学生领会追乞降平的人民的深沉的感情。
要点难点:领会真情,意会军民用血肉凝成的友情。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蜡烛在不一样的场合和不一样的时间都代表不一样的寓意。
比方:我们过诞辰,家里办好事时要用蜡烛-----这里蜡烛起着衬托喜庆氛围、祝福的作用;当发买卖外事故,家人亲友挚友不幸去世时,人们点蜡烛是用来寄望、哀思。
别的,我们由“蜡烛”还能够联想到人们经常借蜡烛颂扬教师的奉献精神(“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借烛衬托出久别重逢的情义与温馨(“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借蜡烛写分别(“蜡烛居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蜡烛在不一样的地方有不一样的寓意,那么这篇课文为何以“蜡烛”为题,有什么深意?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矗立着一个小小的坟堆。
一支蜡烛,旁边还有生锈的洋铁片给它挡住了风,在坟堆上闪烁着轻柔的火焰。
是谁在炮火中掩埋牺牲了的红军战士?是谁点燃了这支永不熄灭的蜡烛?从轻柔的烛光中我们看见了什么7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南斯拉夫国都的战场上,一位南斯拉夫母亲将收藏了45年的两支成婚花烛点在一位苏联红军士兵的坟头。
让我们穿越时空,去目击那悲壮而崇敬的一幕,感觉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固成的友情。
让我们一同走进苏联作家西蒙诺夫的战地通信《蜡烛》。
二、整体感知:1.作者简介:1/6西蒙诺夫,苏联作家。
生于军官家庭。
1934年开始写作。
1939年任军事记者,此后向来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
作品《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日昼夜夜》《俄罗斯问题》《友与敌》均获斯大林奖金,《生者与死者》获列宁奖金。
课文是一篇战地通信。
2.学生迅速阅读全文,归纳全文内容。
鲁教版七年级下册《蜡烛》教学设计4篇
蜡烛教学目的:1、感受反法西斯阵营军民用鲜血凝成的情谊。
2、体会南斯拉夫母亲的内心活动。
3、感悟本文真挚感人的人性美。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上第三课《蜡烛》。
你们应该都有用过蜡烛吧,那我考考你们:我们经常什么时候、什么场合用到蜡烛?蜡烛在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时间都代表不同的寓意。
比如:我们过生日,家里办喜事时要用蜡烛-----这里蜡烛起着烘托喜庆气氛、祝福的作用;当发生意外事故,家人亲朋好友不幸逝世时,人们点蜡烛是用来寄托怀念、哀思。
此外,我们由“蜡烛”还可以联想到人们常常借蜡烛歌颂教师的奉献精神(“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借烛烘托出久别重逢的情意与温馨(“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借蜡烛写离别(“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蜡烛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寓意,那么这篇课文为什么以“蜡烛”为题,有什么深意呢?(带着这个问题,同学们用5分钟时间浏览下这篇课文,并给每段段落标上序号。
)二、介绍时代背景:1944年9月中,苏联和南斯拉夫在莫斯科就苏军进入南斯拉夫领土达成协议。
随后又在克拉约瓦最后商定了共同行动计划,10月5日,签署了关于保加利亚军队参加对南斯拉夫领土上的德军作战的南保协定。
贝尔格莱德战役的企图是:通过苏、南、保三国军队的共同努力,粉碎“塞尔维亚”集团军级集群,解放被占领的塞尔维亚地区和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前往到驻希腊的“E”集团军群的交通线,不让该集团军群从巴尔干半岛南部退却。
这样就构成了苏南军队统一的作战正面,并为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尔后争取本国的完全解放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介绍作者及本文体裁:作者简介:西蒙诺夫,苏联作家。
生于军官家庭。
1934年开始写作。
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
作品《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日日夜夜》《俄罗斯问题》《友与敌》均获斯大林奖金,《生者与死者》获列宁奖金。
本文是一篇通讯:通讯是记叙文文体的又一实用文体,也是报纸常用的文章样式之一,包括人物通讯、事件通讯等。
第4课《蜡烛》教案(鲁教版初一下)doc初中语文
第 4 课《蜡烛》教案(鲁教版初一下)doc 初中语文创意讲明:有些作品之因此感人,除了选材巧妙外,细腻的描写不可或缺。
为了突出某种形象、某种情感,作者往往会对有些内容反复摹写。
阅读这篇文章,我们不妨将有些描写对象相同的反复摹写进行归类、比较,再品析其作用及表达成效,如此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发觉。
[ 教学步骤]一.查找1.自由朗读,读明白大意。
2.目的寻读,你发觉文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3.意见综合:文章不断对炮火、老妇人的黑色围巾、老妇人的动作、烧焦的树木、闪耀的蜡烛等内容进行了反复交代与描写。
二.归类按内容将这些描写归类集中。
如:1.对炮火的十一次描写①在方场的中央,我们那五个人被对岸敌人的迫击炮火赶上了。
在炮火下,他们伏在地上有半小时之久。
最后,炮火稀了一点儿,两个轻伤的抱着两个重伤的爬了回来。
②他们老是用迫击炮轰击方场和邻近的街道,整整一天,只有短短的几次间歇。
③德国人的炮火一直轰到太阳落山。
④德国人又开炮了,炮弹在这小小的方场上炸开了,黑色的泥土直翻起来,柱子似的。
⑤德国人还在轰击,但是没有一颗炮弹打在老妇人的近旁。
⑥德国人还在开炮,但是跟先前一样,那些炮弹落得离老人专门远。
⑦天气专门冷,四下里专门静,除了炮弹的炸裂声外,没有任何其他声音。
⑧德国人的炮火没有停止过,但是炮弹仍旧落在离老妇人专门远的地点。
⑨德国人的炮还在轰击,然而,和先前一样,炮弹落下的地点都离老妇人专门远。
⑩炮弹爆炸的当儿,蜡烛的火焰只是抖了一下。
然而有好几次,炮弹落得相当近,蜡烛被爆炸的风吹灭了,有一次,竟给震倒了。
011再没有炮弹落在方场上了。
2.对蜡烛的六次描写①她又在衣袋里摸了半天,摸出火柴来。
她把那大蜡烛插到坟堆的顶上,点了起来。
这晚上没有风,蜡烛的火焰向上直升,一点也不摇动。
②炮弹爆炸的当儿,蜡烛的火焰只是抖了一下。
③蜡烛被爆炸的风吹灭了,有一次,竟给震倒了。
④在差不多被破坏的铁栏杆邻近,高耸着一个小小的坟堆。
《蜡烛》教案设计
《蜡烛》教案设计蜡烛教案设计引言本教案设计旨在帮助教师有针对性地设计《蜡烛》这篇文章的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教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估等内容。
教学目标1. 了解《蜡烛》这篇文章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2. 学会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语言运用。
3. 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和分析《蜡烛》这篇文章的主题和情感。
2. 学会运用适当的阅读策略来解读文章。
3. 提高写作技能,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和学生一起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复与《蜡烛》相关的词汇和知识。
步骤二:理解主题(10分钟)1.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探讨《蜡烛》这篇文章中的主题是什么。
2. 小组汇报:请每个小组从自己的角度分享他们的发现。
步骤三:分析文章(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蜡烛》这篇文章的结构和语言运用,包括段落划分、修辞手法等。
2. 针对每个段落分析时,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步骤四:运用阅读策略(15分钟)1. 向学生介绍一些常用的阅读策略,例如预测、提问、概括等。
2. 学生独立运用这些策略来阅读《蜡烛》,并在阅读过程中记录重要信息。
步骤五:写作练(15分钟)1. 鼓励学生根据他们对《蜡烛》的理解,写一篇相关的文章或短文。
2. 提供写作指导和例句,帮助学生展开写作。
步骤六:教学评估(5分钟)1.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讨论、阅读和写作情况来评估他们的理解和能力水平。
2. 可以选择一些学生分享他们的写作成果,进行课堂点评。
教学方法1. 合作研究: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2. 情景导入: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思考。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分析文章时的表现情况。
2. 评估学生在阅读和写作练中的能力和理解水平。
参考资料- 钱钟书. 图书. 2010.。
蜡烛初中教案
蜡烛初中教案课程类型:语文年级:初中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蜡烛的起源、制作过程、用途等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2. 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1. 蜡烛的制作过程的理解和描述。
2. 学生的文学素养的提高。
教学准备:1. 课文:蜡烛2. 教学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蜡烛,提问:你们对蜡烛有什么了解?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二、课文学习(15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三、观察蜡烛(10分钟)1. 学生观察蜡烛,注意蜡烛的外观、气味、燃烧情况等。
2. 学生描述蜡烛的特点,教师指导。
四、制作蜡烛(10分钟)1. 教师演示蜡烛的制作过程,学生观看。
2. 学生动手制作蜡烛,教师指导。
五、文学创作(10分钟)1. 学生以蜡烛为主题,进行文学创作,如诗歌、散文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教师指导。
六、总结(5分钟)1.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教师进行点评,总结。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课文《蜡烛》,让学生了解了蜡烛的起源、制作过程和用途。
在观察蜡烛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在制作蜡烛的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文学创作环节,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
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良好。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蜡烛的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火灾。
在文学创作环节,要引导学生正确表达,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初中语文 蜡烛 教案
初中语文蜡烛教案课程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蜡烛的特点和作用。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能够通过课文内容展开联想。
3.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了解蜡烛在生活中的象征意义。
教学重点:1. 掌握蜡烛的特点和作用。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教学难点:1. 理解蜡烛在生活中的象征意义。
教学准备:1. 课文《蜡烛》的相关材料。
2. 蜡烛实物或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蜡烛,提问学生对蜡烛的了解和印象。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想法。
二、学习课文(15分钟)1. 教师朗读课文《蜡烛》,学生跟随朗读。
2.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对蜡烛的描述,如蜡烛的外观、燃烧过程等。
3.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进行讲解和解答。
三、观察蜡烛(10分钟)1. 学生分组观察蜡烛实物或图片,注意蜡烛的外观、燃烧过程等细节。
2. 每组学生选择一种蜡烛,进行观察和描述。
3. 各组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描述,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想象与创造(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想象一下,如果自己是一支蜡烛,会有怎样的感受和经历。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想象和创作。
3. 各组学生选择一位代表进行分享,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蜡烛的象征意义(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蜡烛在生活中的象征意义,如光明、温暖、希望等。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3. 各组学生选择一位代表进行分享,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蜡烛的特点和作用。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蜡烛的特点和作用的掌握程度。
2. 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的发展情况。
3. 学生对蜡烛在生活中的象征意义的理解和思考。
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蜡烛的优秀说课稿
最新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蜡烛的优异讲课稿我今日要说的是出自鲁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四篇课文《蜡烛》一课的教课方案及其剖析一.教材及学生剖析:本单元的六篇文章都是以战争为主题的叙事性作品经过这些作品能够让学生认识历史认识正义战争的威力和非正义战争的罪恶能够看到真善美和假恶丑的两个极端从而获取有利的启迪西蒙诺夫的《蜡烛》是一篇战地通信学习这篇文章学生可从中认识到反法西斯联盟的军民的战斗友情以及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沉感情新课标中提出:阅读教课的要点是培育学生拥有感觉、理解、赏识和评论的能力赏识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感情体验初步意会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取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利启迪关于八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经过初中一年的学习对记述文的文体已经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但他们是第一次接触通信这一文学体裁所以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实质状况再联合本课内容和特色我确定这堂课的三维教课目标为:(1)知识技术: A认识战地通信的特色; B 理解“老太婆”的人物形象(2)过程方法: A 掌握记述的因素逐渐提升学生阅读记述文的能力; B学习经过人物的动作表现人物心里世界的方法(3)感情、态度、价值观:感觉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友情激发学生追乞降平除去战争的正义感和责任感教课要点:理解老太婆的人物形象教课难点:1)感觉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友情; 2)文中“蜡烛”的特别含义二.设计说明:整体理念;1)以学生为主体经过主动参加、合作沟通、同等对话提升学生的感悟语言的能力2)做到三个联合:文本内容和学生的感情体验相联合、听闻与读写相联合、方法指导和思想训练相联合设计思路:课前热身→情境导入→整体感知→人物赏析→怀疑商讨→感情升华三.教课流程:(一)课前热身学生沟通 1)通信的有关知识; 2)课前收集到的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有关内容的认识(设计说明:两项沟通内容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贮备同时也从文章背景、文体知识两个方面为下边内容的学习做了铺垫)(二)情境导入多媒体投示灰暗背景下的焚烧着的留泪的蜡烛同时播放充满凄凉气氛的音乐师导入:旧事如烟光阴似箭全部有形的东西已被时间磨蚀得锈迹斑斑二战的炮声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是感情的东西能常驻人们心中这枚焚烧的蜡烛将带我们穿越历史的时空感觉那战场上动人的一幕(设计说明:经过视听手段创建情形为本课的学习作了感情铺垫教师的语言导入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三)整体感知学生迅速默读课文思虑:1.用简短的语言归纳文章内容(注意表现记述的六因素);2.文中的个情节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好能有感情地朗诵出来.(设计说明:按照阅读规律调换学生首次读文的打听心理训练学生阅读记述文的能力挑选信息的能力同时在题目设计上着重分层让不一样层次的学生都能参加讲堂中来)(四)人物赏析1.老太婆为红军战士都做那些事学生:救助埋葬哀悼(设计说明:这一环节在于让学生抓住文章的主要情节从内容上理解老太婆的精神世界同时对通信的特色也有所认识)2.赏析文中对老太婆的动作描绘的语句进行朗诵沟通(设计说明:这一环节为打破文章的重难点服务经过指引学生对要点词语的赏析达到感觉人性美的目的;朗诵的训练培育学生语感总之让学生在品读与赏析中提升对文本的理解对人物形象的掌握)3.训练拓展;出示老太婆的头像让学生认真察看描绘人物的神情、动作从而推测人物心理进行口头表达(设计说明:此环节还是对人物的进一步剖析在教课手段和方法上着重分层同时加强对写作的训练实现从读到写的迁徙)4.小结:老太婆的形象()(五)怀疑商讨你对文章中的些问题还有疑问请提出来(设计说明:学生可能提出的有文章最后两句话的含义;黑围巾在文章中多次出现的作用;文章中“蜡烛”的含义学生假如没有就由老师提出来从而表现师生互动预计在解决这三个疑难中学生会有困难所以可依据实质状况进行议论沟通使学生在合作研究中学习老师的指导则应注意与学生生活体验相联系)(六)拓展升华投示“铸剑为犁”的雕塑学生察看理解雕塑的含义进行小诗的创作(设计说明:此项设计在于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生视线而且经过创作激发学生对和一生活的神往和对战争的怨恨从而使本课的感情、态度、价值观目标获取升华)教师结语:二战的枪炮声早已成为历史的回音但在这个世界上枪声、炮声、爆炸声仍远远多于爆竹声和礼炮声21世纪的今日我们更为热爱和平让我们静静祷告:和平永驻!。
第3课《蜡烛》教案(1课时)
五、质疑研讨
你对文中的哪些内容还有疑问,请提出来。
六、拓展阅读
介绍类似文章,如《勇气》、《生死攸关的烛光》进行比较阅读。
作业
预习《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板书设计
蜡烛:红军的生命之光
两国人民的战斗情谊
南斯拉夫人民的哀思
教学反思
揣摩老妇人的心理时对学生的回答没能做出适当的点评,学生的思路比较窄,教师没能适时点拨,导致学生理解不够深刻。
启发式教学、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
1、预习课文。
2、查找有关二战时期解放南斯拉夫的情况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
由“蜡烛”可以联想到的诗句和歌曲及其寓意导入本课。蜡烛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寓意,那么这篇课文为什么以“蜡烛”为题,有什么深意?
二、整体感知课文,探究蜡烛的寓意
让学生朗读课文,并思考、探究:这是一支什么样的蜡烛?作者共写几处?课文那一句话意味深长?
第5课时
学科
语文
备课教师
授课时间
第1周9月7日
教学内容
3、蜡烛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目标
1、分析人物动作描写,体会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2、体会文章思想感情,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
3、体会作品中所表现的各国人民在战争中所凝结的友谊。
教学重难点
分析人物外貌、动作描写,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味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
教学方法与手段
学生找出文中对蜡烛的描写后反复朗读,体会寓意。
明确后进一步启发引导:如果文中没有“蜡烛”能否表达出这么多意思?再让学生思考讨论。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4课《蜡烛》教案 鲁教版
[教学目标]1.探究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活动,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
2.学习作者通过细腻的动作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3.体会作品中所表现的各国人民在战争所凝结的友谊。
[教学重点与难点]学习用动作、心理活动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教学准备]学生查找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资料,了解在这次战争中侵略者犯下的罪行,弄清课文所牵涉的历史背景。
[教学过程]一.导入蜡烛在我们的文化内涵中往往有“燃烧自己,点亮别人”的无私奉献精神。
在苏联作家西蒙诺夫的笔下它又有什么含义呢二.检查预习1.给加点字注音拂晓瓦砾地窖鞠躬颤巍巍舀水腋窝揣在2.学生介绍搜集的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知识。
三.作者简介与背景介绍1.速读课文,然后说说课文是以何场战争为背景来加以描写的请找出文章中能够反映时代背景的语句。
这是一篇战地通讯。
1944年,苏联红军进行战略反攻,分别从南北两侧驱逐法西斯德军。
西蒙诺夫作为随军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收集到了这则感人肺腑的故事。
这则故事选自散文特写集《从黑海到巴伦支海》。
要求学生找出相应的语句加以诠释。
2.根据课文内容,猜测作者是何种身份的人说出相应的理由。
引导学生介绍课文作者:西蒙诺夫,苏联俄罗斯作家。
生于军官家庭。
1934年开始写作。
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
曾任《文学报》主编、《新世界》杂志编委、《文学俄罗斯》报编委等职。
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
剧本《我城一少年》(1941)表达了苏联人民对即将来临的战争的必胜信心,长篇小说《日日夜夜》(1943~1944),描写了苏红军在保卫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的英勇事迹。
战争后期,曾随军经过东欧各国,直至柏林,写有特写和短篇故事集《从黑海到巴伦支海》(4卷)。
战后曾到过美国,写有剧本《俄罗斯问题》(19 46),该剧本揭露了美国统治集团发动新战争的企图。
还发表有诗集《友与敌》。
《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日日夜夜》《俄罗斯问题》《友与敌》均获得斯大林奖金。
蜡烛鲁教版七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苏联红军从北往南对德国法西斯进行反攻,帮助被德国占领的欧洲各国人民进行民族解放。以随军记者的身份随军经过东欧各国,直到柏林,本文写的就是苏联红军帮助南斯拉夫人民解放首都贝尔格莱德时发生的一个故事,赞美了反法西斯同盟各国之间的战斗友谊。
三、基础字词归纳
扶老挈幼(fúlǎoqièyòu) 契约(qìyuē) 锲而不舍(qièérbùshě) 瓦砾(wǎlì) 闪烁(shǎnshuò) 众口铄金(zhòngkǒushuòjīn) 烛芯(zhúxīn) 花蕊(huāruǐ) 地窖(dìjiào) 窑洞(yáodòng) 窟窿(kūlóng) 迫击炮(pǎijīpào) 拂晓(fúxiǎo) 颤巍巍(chànwēiwēi) 匍匐前进(púfúqiánjìn) 名副其实(míngfùqíshí) 鞠躬(jūgōng) 衰老(shuāilǎo) 屏障(píngzhàng) 揣测(chuǎicè) 挣揣(zhèngchuāi) 精疲力竭(jīngpílìjié)
蜡烛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寓意,那么这篇课文为什么以“蜡烛”为题,有什么深意呢?(带着这个问题,同学们用5分钟时间浏览下这篇课文,并给每段段落标上序号。)
二、介绍时代背景:
有关二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全球性大战,从1939年德国闪击波兰正式开始,到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正式结束。六十一个国家和地区,二十多亿人口被卷入其中。参战兵力超过一亿人,大约九千万士兵和平民伤亡,三千万人流离失所。
《蜡烛》知识要点
一、文学常识
介绍。西蒙诺夫(1915-1979),苏联作家,生于军官家庭。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创作。作品《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日日夜夜》、《俄罗斯问题》、《友与敌》均获斯大林奖金。1950年出版《战斗中的中国》,描写了中国人民进行的解放战争。1959年到1971年发表三部曲——《生者与死者》、《军人不是天生的》、《最后的夏天》,获1974年度列宁奖金。
鲁教版七下蜡烛说课稿2篇
《蜡烛》说课稿江西省广丰县五都镇中学李敏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五都镇中学的语文老师李敏,今天很荣幸和大家一路来交流网络教学模式下的语文教学思路和具体做法。
我说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蜡烛》的教学设计。
下面我将从教什么、如何教、为何这样教深切地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法和学法和教学进程等五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新课标中提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育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取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利启迪。
本单元的五篇文章都是以战争为主题的叙事性作品。
通过这些作品,可让学生了解历史,熟悉正义战争的威力和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可以看到真善美和假恶丑的两个极端,从而取得有利的启迪。
《蜡烛》这篇文章讲述的是一名在炮火中挣扎的老太婆几乎耗尽所有的心力埋葬苏联红军,并将一对凝结着爱的蜡烛点在红军战士的坟头的故事。
学习这篇文章,可让学生感受到战争的残酷,理解超越国界的母爱,欣赏文章悲壮的意境,明确非正义战争必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二、教学目标分析新课程目标定位是三个维度合一,即知识与能力、进程与方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合一。
新课程要求由原来的以文本为主转到以学科课程发展为主,以理解内容为主转到语文能力发展为主。
以前的语文教学大体上是静态的分析和训练为主,结果必然致使无效重复,新课程要求语文教学转到动态的体验感受为主慢慢达到个性化鉴赏,动态的四个层次:沉浸——体验——感悟——思辩。
因此,我给本节课设计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a、理解积累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词b、了解文章中“蜡烛”故事的写作背景,了解通信这种文体c、学习用动作、心理活动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从互联网获取有用信息帮助理解课文内容体验感悟课文中超越国界的母爱并主动与他人利用网进行交流分享。
鲁教版七年级下册《蜡烛》课件.ppt
解放被占领的塞尔维亚地区和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
莱德,切断驻希腊的德军“Ε”集团军群的交通线,
不让该集团军群从巴尔干岛南部退却。这样,就构
成了苏、南军队统一的作战正面,并为南斯拉夫人
民解放20军19-8-争13 取本国的完全解感谢放你的欣创赏造了有利条件。
5
概述故事。
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动?
一位年轻的苏联红军战士,为
对蜡烛的七次描写
对黑围巾的五次交代
对老妇人动作的反复描写
三次写“跪”、三次写“爬”、三次
“休息 2019-8-13
”
感谢你的欣赏
7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对炮火的多次描写有什么作用?
对炮火的多次描写,为人物活动
设置了一个典型环境,写出了德军的 残忍疯狂,突现了老妇人的不顾生死、 临危不惧。
2019-8-13
感谢你的欣赏
15
听到敲门声,一个年约三十岁的法国女人开了门,
她的眼光是善良而镇定的。她的一家人正围坐在饭桌
旁边,惊异地盯着他。 “我是一个美国兵。”伞兵
说,“你们愿意收藏我吗?” ------ “哦,当然
啦。” 几分钟后,六个德国兵找来。他们在壁橱里
发现了那个美国人,把他从碗橱里拖了出来。 而那
个收藏了伞兵的法国农民被当场枪毙 在自家的庭院
里。妻子呜咽,孩子放声大哭起来。 德国人为如何
处置俘虏发生了争论,于是他们暂时把他推入一间棚
屋里。那伞兵蜷身挤出窗口,向树林奔去。 德国人
听到他逃走。他们跑到棚屋后边来追他,逃跑是没有
什么希望 2019-8-13
感谢你的欣赏
16
的。对,还有一次最后的机会。伞兵振作起来押了这 一注。 他往回跑,这个美国佬又来到农家跟前,敲 着厨房的门。 女人来得很快。她脸色苍白,泪眼模 糊。他们面对面的,也许站了一秒来钟。——她笔直 地注视这个美国青年的 眼睛,他的到来使她变成了 寡妇,孩子们变成了孤儿。 “你原意隐藏我吗?” 他问。 “哦,当然啦。快!”她毫不迟疑地把他送 回壁炉边的碗橱里。
鲁教版七年级下册《蜡烛》课件.ppt
说明它非同寻常,说明老妇人给红军 烈士献出的是一份最珍贵的礼物。
2019-10-17
感谢你的聆听
12
2、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 不动,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 大围巾。这里又提到围巾的颜色,有什么 特殊的意味?
黑色表示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 这一着色,渲染了肃穆气氛,说明 了老妇人的哀悼之情。
里。妻子呜咽,孩子放声大哭起来。 德国人为如何
处置俘虏发生了争论,于是他们暂时把他推入一间棚
屋里。那伞兵蜷身挤出窗口,向树林奔去。 德国人
听到他逃走。他们跑到棚屋后边来追他,逃跑是没有
什么希望 2019-10-17
感谢你的聆听
16
的。对,还有一次最后的机会。伞兵振作起来押了这 一注。 他往回跑,这个美国佬又来到农家跟前,敲 着厨房的门。 女人来得很快。她脸色苍白,泪眼模 糊。他们面对面的,也许站了一秒来钟。——她笔直 地注视这个美国青年的 眼睛,他的到来使她变成了 寡妇,孩子们变成了孤儿。 “你原意隐藏我吗?” 他问。 “哦,当然啦。快!”她毫不迟疑地把他送 回壁炉边的碗橱里。
原句勾画了经战争破坏后的环境以及
烛光的背景。文章再次点出老妇人惟一珍
爱的东西--结婚喜烛,表现了南斯拉夫人
民对红军战士至高无上的感情。并且文中
没说出真名,目的在于揭示这种感情的意
义是两国军民感情的集中表现,而这种感
情2019-又10-17达到了母子情感深谢你的的聆境听 界。
14
2019-10-17
感谢你的聆听
4
1944年9月,苏联和南斯拉夫在莫斯科就苏军
进入南斯拉夫领土达成协议。随后又在克拉约瓦最
后商定了共同行动计划,10月5日,签署了关于保
《蜡烛》优秀说课稿(通用6篇)
《蜡烛》优秀说课稿(通用6篇)《蜡烛》优秀说课稿1教材分析:这篇战地通讯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
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一位苏联青年,红军战士,是为解放南斯拉夫而牺牲的,他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土地上。
坟堆是南斯拉夫老妇人育乞西为他堆的,她不忍红军烈士暴尸战场,她要让红军烈士安息在南斯拉夫国土上。
老妇人对一个苏联青年情同母子,他们之间已经没有国界,这是反法西斯同盟的军民用血肉凝结的情谊。
烛光,是红军烈士生命之光;烛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烛光,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教学目标:1.探究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活动,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通过细腻的动作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3.体会作品中所表现的各国人民在战争所凝结的友谊。
教学重点:学习用动作、心理活动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蜡烛,曾是人们常用的照明工具,在黑暗中,一点昏黄的光往往勾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勾出无限遐想。
于是,无论中外,都有许多诗文以蜡烛为题。
现在,蜡烛已失去它本身的实用价值,但我们仍常用它来寄托某种情感:喜庆,或是忧伤……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西蒙诺夫的《蜡烛》更是抒写了一种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纯洁而又令人震撼。
二、检查预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词语积累(1)烧灼:烧、烫,使受伤(2)珍藏:认为有价值而妥善地收藏;(3)穿越:通过;穿过。
(4)目睹:亲眼看到。
(5)拂晓:天快亮的时候。
(6)瓦砾:破碎的砖头瓦片。
(7)地窖:保藏薯类、蔬菜等的地洞或地下室。
(8)匍匐:爬行。
(9)精疲力竭: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竭,尽。
(10)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副,符合。
(11)耸立:高高地直立。
(12)柔和:温和而不强烈。
(13)闪烁:(光亮)动摇不定,忽明忽暗。
(14)肃立:恭敬庄严地站着。
(15)颤巍巍:抖动摇晃(多用来形容老年人或病人的某些动作)。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4课《蜡烛》教案 鲁教版
《蜡烛》●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拂晓、瓦砾、地窖、鞠躬、颤巍巍”等词语,把握其读音、词义。
2.了解作者及故事发生的背景。
3.了解战地通讯的特点。
4.整体把握故事内容,理解作品战争的主题。
能力目标1.把握记叙的要素,了解通讯的文体特征,逐步提高学生阅读记叙文的能力。
2.把握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分析其行动描写,深层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揣摩语言,着重品味关键性语句的丰富意蕴及表达作用,提高理解能力。
德育目标了解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用血肉凝结的深厚情谊,在跃动的烛火中,我们似乎看到了人类光明的未来。
学习本文,应激发学生追求和平,消除战争的正义情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把握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探究这篇通讯感人的艺术效果是如何产生的。
●教学方法1.朗读法与讨论法相结合。
让学生在反复朗读和热烈讨论中,把握文意,理解人物形象。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其参与意识,把课堂归还给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联想拓展法。
在文意蕴藉的地方,引导学生联想想像,推想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而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
3.点拨教学法。
文章人物的思想感情容易把握,但深层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探究文章感人的艺术效果产生的奥秘,还需教师适当的点拨。
●教具准备多媒体、文字资料●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要点]朗读课文,把握记叙六要素,整体把握文意;分析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探究文章产生感人的艺术效果的奥秘;揣摩语言,体味文章丰富的意蕴。
[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设计(一)往事如烟,岁月如流,一切有形的东西已被时间磨蚀得锈迹斑斑,惟有情感,高尚圣洁的情感却长存天宇。
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一位南斯拉夫母亲把一生中惟一珍爱的东西——结婚蜡烛,献给了一个苏联青年。
这一幕将永远留存在热爱和平的人们的记忆里。
今天我们学习西蒙诺夫的战地通讯《蜡烛》。
设计(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西斯强盗肆意践踏人类文明,在纷飞的炮火中,一切有形的东西都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毁灭,但不可摧毁的是反法西斯联盟钢铁般的意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蜡烛》说课材料
我今天要说的是出自鲁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四篇课文《蜡烛》一课的教学设计及其分析。
一.教材及学生分析:
本单元的六篇文章都是以战争为主题的叙事性作品。
通过这些作品,可以让学生了解历史,认识正义战争的威力和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可以看到真善美和假恶丑的两个极端,从而获得有益的启示。
西蒙诺夫的《蜡烛》是一篇战地通讯,学习这篇文章,学生可从中了解到反法西斯同盟的军民的战斗友谊,以及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新课标中提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他们通过初中一年的学习,对记叙文的文体已经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但他们是第一次接触通讯这一文学体裁。
因此,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再结合本课内容和特点,我确立这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为:
(1)知识技能:A认识战地通讯的特点;B理解“老妇人”的人物形象。
(2)过程方法:A把握记叙的要素,逐步提高学生阅读记叙文的能力;B学习通过人物的动作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激发学生追求和平,消除战争的正义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理解老妇人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1)感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2)文中“蜡烛”的特殊含义。
二.设计说明:
总体理念;1)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主动参与、合作交流、平等对话提高学生的感悟语言的能力。
2)做到三个结合:文本内容和学生的情感体验相结合、听说与读写相结合、方法指导和思维训练相结合。
设计思路:课前热身→情境导入→整体感知→人物赏析→质疑研讨→情感升华
三.教学流程:
(一)课前热身
学生交流1)通讯的相关知识;2)课前搜集到的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内容的了解。
(设计说明:两项交流内容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同时也从文章背景、文体知识两个方面为下面内容的学习做了铺垫)
(二)情境导入
多媒体投示阴暗背景下的燃烧着的留泪的蜡烛,同时播放充满悲凉氛围的音乐,师导入:往事如烟,岁月如梭,一切有形的东西已被时间磨蚀得锈迹斑斑。
二战的炮声已经离我们远去,然而情感的东西能常驻人们心中。
这枚燃烧的蜡烛将带我们穿越历史的时空,感受那战场上感人的一幕。
(设计说明:通过视听手段创设情景,为本课的学习作了情感铺垫,教师的语言导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
(三)整体感知
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思考: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注意体现记叙的六要素);
2.文中的哪个情节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好能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设计说明:遵循阅读规律,调动学生初次读文的探询心理,训练学生阅读记叙文的能
力,筛选信息的能力,同时在题目设计上注重分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课堂中来。
)(四)人物赏析
1.老妇人为红军战士都做那些事?
学生:援助—安葬—悼念
(设计说明:这一环节在于让学生抓住文章的主要情节,从内容上理解老妇人的精神世界,同时对通讯的特点也有所了解)
2.赏析文中对老妇人的动作描写的语句,进行朗读交流。
(设计说明:这一环节为突破文章的重难点服务,通过引导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赏析达到感受人性美的目的;朗读的训练培养学生语感。
总之,让学生在品读与赏析中提高对文本的理解,对人物形象的把握)
3.训练拓展;
出示老妇人的头像,让学生仔细观察,描述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而揣摩人物心理,进行口头表达。
(设计说明:此环节仍是对人物的进一步分析,在教学手段和方法上注重分层,同时强化对写作的训练,实现从读到写的迁移)
4.小结:老妇人的形象(?)
(五)质疑研讨
你对文章中的哪些问题还有疑问?请提出来。
(设计说明:学生可能提出的有——文章最后两句话的含义;黑围巾在文章中多次出现的作用;文章中“蜡烛”的含义。
学生如果没有,就由老师提出来。
从而体现师生互动。
估计在解决这三个疑难中学生会有困难,因此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讨论交流,使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学习,老师的指导则应注意与学生生活体验相联系)
(六)拓展升华
投示“铸剑为犁”的雕塑。
学生观察,理解雕塑的含义。
进行小诗的创作。
(设计说明:此项设计在于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生视野,并且通过创作激发学生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痛恨,从而使本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得到升华)教师结语:二战的枪炮声早已成为历史的回音,但在这个世界上,枪声、炮声、爆炸声,仍远远多于鞭炮声和礼炮声。
21世纪的今天,我们更加热爱和平,让我们默默祈祷:和平永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