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五脏精气阴阳的生理作用(一)
中医基础理论,第三章五脏
因此,中医的脏腑具有从重含义: 既是解剖生理学的概念,又是生理 病理学概念。
详于机能,略于形态
四、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
五、五脏精气阴阳理论体系概述
第二节
五 脏
五脏,是心、肝、脾、肺、肾的合称。在经络
学说中,将心包络也称一脏,合为六脏。藏象
学说习惯将心包络附属于心,故一般称为五脏
引申为贮藏,指五脏要贮藏一定的精微物质
指形象,人体的内脏都有一定的解剖形态
象
指现象或征象,指内脏的生理、病理都有反映于外的现象 引申为比象,取象比类来比拟内脏的功能
二、脏象学说的形成
1. 古代的解剖实践 《内经》时代,解剖人体已是医学研究的重要 内容。 《灵枢·肠胃》中,还详细地描述了胃肠的形状、 容量、位置、长短等。如其中记载的食道与肠 的长度的比,与现代解剖学相差无几。
二、脏象学说的形成
3. 反复医疗实践的验证
如进食某些动物的肝 脏或从治肝入手,可治疗 某些眼疾,从而得知肝与 目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 形成了“肝主目”的理论 概念
二、脏象学说的形成
4.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
如以五脏为中心的藏象理论即以五行学
说理论为指导,而脏腑内部的对立统一运
动,则多以阴阳学说为理论根据
清气 浊气
鼻
吸入清气、呼出浊气——主呼吸之气
肺
司 呼 吸
吸入清气,生成宗气 主一身之气 一宣一降,调畅气机
肺 主 气
主要生理功能
2.肺主通调水道 (1)含义: 肺气的宣发肃降对体内水液的输布和排泄 有疏通调节的作用。又称“肺主行水”
肺为水之上源:指对全身水液的运行、输布和排 泄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因肺为华盖,位居最高, 故称肺为水之上源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年第8卷总目次
的影响 ……………………… 燕小宁, 华 , 青 , 2 l 马 王 等 :l
益肾通络方 对肾病综 合征大 鼠肾功 能的保护作用 刘 慧萍 , 新 民, 莫 雷久士 , 2 l 等 :4 知母 宁抗 乙肝病 毒作用 的体 内外 实验 研究 高 洁, 李 明 , 妮 2 l 刘 :6 枸杞 子提取物 对大 鼠离体胸主动脉舒张作用的初步研究 吴维 明 , 冯前进 , 张立伟 2 l :8 电针 内关 穴 对 A l 鼠 的保护 作 用及 其 与 心 自主神 经调 节 的 M大 相关性研 究 …… …… …… …… … 李明磊 , 华 , 王 陈泽斌 3 l :7 安肾胶囊 对膜性 肾病 大 鼠治疗作 用 的实验研 究 张 焱 , 克 3 1 常 :9 四君子 汤对脾气 虚 型慢性 萎缩性 胃炎大 鼠胃黏膜血 流量 及血 清 S D与 MD O A含量 的影响 … … … … … … 邢 燕玲 , 俊 3 2 游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专 家视 点
糖心乐对糖尿病性心肌病大鼠血糖 、 血脂代谢的实验研究
安 荣, 丁延 平 , 王 凤 4 l : O 化痰 活血 软坚 法干预 肾小球 硬化 机理 的实验研 究 孙敬 昌 4 l :2 加 味逍遥散 对慢 性束缚应 激 B L / 鼠行 为学变化 的调节研 究 AB C小 焦 格 , 军, 元海 陈向伟 59 : 艾灸 对衰 老模 型大 鼠线粒体 D A含量 的影响 N 李 丽, 赵志恩 , 瑶 , 5 l 徐 等 :1 抗 感染 喷 剂对 大 鼠皮 肤 创 伤修 复模 型 修 复 面积 及 E F表 达 的 G 影 响 … … … …… … … …… … …… …… … 窦群 立 , 来军 5 l 钱 :4 中药 灌洗 液抗小 鼠肉芽 肿增 生的实 验研究 陈晓华 , 梁 山 5 l : 7 中药 炎克 宁 汤剂 对 大 鼠输 卯管 阻塞性 不 孕 模型 B12 E F c 及 GR — mN R A表达 的影 响 … … … … … … 刘 丽 , 高 磊 , 丽辉 69 侯 : 肾阴虚 型糖 尿病 大鼠模 型的建 立 朱欣佚 , 谢建军 , 王长松 6 1 :2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重点[1]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重点[1]绪论一、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一)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二)中医学具有社会科学特性(三)中医学受到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四)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产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
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整体,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科学知识体系。
它是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以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为生理病理学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治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至两汉时期。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专著的成书,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
1.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与方法(1)有利的社会文化背景: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大变革的时期。
“诸子蜂起,百家争鸣”(2)医药知识的积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
(3)对人体生命现象和自然现象的观察两种不同的观察方法,即直接观察法和整体观察法。
直接观察法,就是采用解剖方法直接观察人体。
整体观察法,是把活着的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察,通过分析人体对不同的环境条件和外界刺激的不同反应,结合已有的解剖知识,并运用精气、阴阳、五行学说进行类比推理,从而认识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一种方法。
(4)古代哲学思想对医学的渗透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战国至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典籍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确立。
(1)理论框架的建立:《内经》不但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是中医学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继续发展的基石。
《难经》相传系秦越人(扁鹊)所作。
该书内容简要,辨析精微。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
脾不统血
肌衄nǜ
脾的阴阳气血失调
脾的阴阳 气血失调
脾气虚 脾阳虚 脾阴虚 脾气下陷 脾不统血
脾病常见症:腹胀纳少,食后尤甚,便溏 肢倦,食少懒言,面色萎黄 A. 或浮肿、或消瘦 B. 或腹痛喜暖喜按,肢冷尿少,或肢体困 重,或浮肿,或带下清稀。 C. 或口干舌燥,或干呕呃逆。 D. 或脘腹坠胀,或便意频数,肛门重坠, 或久痢脱肛,或子宫下垂,或小便混浊如 米泔。 E. 便血,尿血,肌衄,鼻衄,齿衄,或妇 女月经过多、崩漏等。 F. 舌白、舌淡胖苔白滑或舌红少苔、无苔 G. 脉缓弱或沉迟无力或细数或细弱
膜的作用。
生理:
脾气和调 → 口腔润泽、吞咽顺畅 。
病理:
脾气不和 (不摄)→ 涎液化生异常增多 → 口角流涎 脾精不足 → 涎液化生减少 → 口干舌燥
5、与长夏之气相通应
长夏即农历六月,为夏季最后一月。
生理:
脾之运化旺于长夏。
病理:
长夏之湿气容易困脾。
治疗:
长夏季节用药,往往加入藿香、佩兰等芳香醒脾燥湿之 品。
第二章 藏象学说
一、定义 藏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指表现于外的生理 、病理现象。 藏象学说(定义)是通过对人体生理、病理 现象的观察,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病 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二、分类(填空)
(按脏腑生理功能特点) 1、五脏:肝、心、脾、肺、肾 2、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 3、奇恒之腑 :脑、髓、骨、脉、胆、女子 胞
肺主行水、肺为水之上源
《素问.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与脾 ,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 布,五经并行。” 失于宣散 肺失宣降 失于肃降 小便不利,水肿 无汗,皮肤水肿
脏腑学说与气血(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1
脏腑功能
概说
五脏功能 六腑功能
概说
藏象基本概念、藏象学说的特点
五脏六腑提要
一、藏象基本概念、藏象学说的特点
藏:隐藏,内脏 象:征象,形象。 藏象学说:以“象”观“藏(脏)”的学说。 藏象学说的基本特点:以五脏为中心,以心为主导, 以经络为纽带,以气血津液为媒介,以五行学说为 间架结构的一个整体。将机体的精神、意识、思维 及情感活动分归五脏而总统于心。
肾
(水-阴)
4、功能结构:
阳
消长平衡
脏
心 肺 脾 肝 肾
阴 脏气-----脏血-----脏阴-----脏阳 心气 肺气 脾气 肝气 肾气 心血 肺血 脾血 肝血 肾精 心阴 肺阴 脾阴 肝阴 肾阴 心阳 肺阳 脾阳 肝阳 肾阳
功能结构
功能系统
5、功能系统:
脏—腑—体—华—窍—液—志 释义: 脏:五脏即心、肺、脾、肝、肾。 腑: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体:五体即皮、肉、筋、骨、脉。 华:五华即毛、发、面、唇、爪甲。 窍:五官即眼、耳、鼻、舌、口。 液:五液即汗、泪、涕、唾、涎。 志:五志即喜、怒、悲、思、恐。(惊、忧)
1气血关系2呼吸与血行心主血主持血液运行肝藏血储藏调节血量心主神志主宰精神活动肝主疏泄调节精神情志血液生成血液运行血液神志脾为生气之源上输谷气肺为主气之枢吸入清气肝藏血调节全身血液肺主气调节全身之气在肺相合化生宗气全身气机升降的道路气机升降气血运行调节气血运行肝肝藏血贮存血液调节血量脾统血统摄血液血循脉内母子关系水能涵木相互滋生精血互生相互制约藏泄互用肾先天生后天先天后天相互滋生脾后天养先天肾肾为主水之脏肾阳气化开合有度一心与小肠心心主血心火下降于小肠小肠化物心小肠小肠小肠化物清者上奉心肺化而为血二肺与大肠呼吸正常肺大肠气机调畅大肠大肠传导传导排便正常脾主运化为胃纳提供能源胃主受纳为脾运奠定基础脾主升清转输精气上输心肺胃主降浊浊阴下降虚实更替脾性恶湿脾喜燥则阳健而能运纳运相得升降相因燥湿相济肝主谋虑胆主决断五肾与膀胱肾肾为水脏气化津液下输膀胱肾膀胱开合有度膀胱膀胱为水腑储存排泄尿液消化功能疏泄胆汁帮助消化精神情志肝胆相济勇敢乃成三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五脏
第五单元 五脏考情分析五脏与五时的关系为2006年以来执业医师考纲中新增加的内容。
五脏的特性,五脏与五官九窍、五志、五液和五时的关系为2006年以来执业助理医师考纲中新增加的内容。
知识要点五脏的共同生理功能是化生和贮藏精气,并能藏神,因而称为“五神脏”。
故其生理特点是“藏而不泻”,“满而不能实”。
五脏的生理功能与特性1.心的生理功能与特性心所藏之神,既是广义之神,又包括狭义之神,故说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执业2002/2004、心为生之本(执业2002/2004/2005)、“所以任物者为之心”。
心主血脉与藏神功能密切相关。
血液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之一,心血充足则能化神、养神而使心神灵敏不惑(执业 2003)。
而心神清明,则能驭气并调控心血的运行,以濡养全身及心脉自身。
(3)心的生理特性:为阳脏而主神明。
心为阳脏、火脏,在于说明心以阳气为用,心之阳气能推动心脏搏动,温通全身血脉,兴奋精神,以使生机不息。
心主神明,指心脉以通畅为本,心神以清明为要。
2.肺的生理功能与特性(1)主气司呼吸:2)肺主一身之气:是指周身之气都与肺密切关,即关系着宗气的生成、气机的调节、辅心行血等三方面。
而这三种关系又都是建立在肺司呼吸功能基础上的(执业2002/2004)。
《素问·六节藏象论》说:“肺者,气之本”(执业2002/2004/2005)。
气机的调畅与否,除与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外,肺气的调节作用亦十分重要。
体现于辅心行血方面。
全身的血脉虽统属于心,心脏的搏动,是血液运行的基本动力,而肺对血液的运行,亦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血液的运行是心与肺共同作用的结果。
中心气起着原动力的作用,而肺气起着辅助的作用(执业2002/2004/2005)。
(2)主行水:肺主行水,是指肺气的宣发、肃降作用,能够推动和调节全身水液的输布和排泄(执业2003)。
(3)朝百脉,主治节:(4)肺的生理特性:1)肺为华盖、娇脏:肺为华盖,是说肺位最高,覆盖于五脏六腑之上。
试论五脏精气阴阳的生理作用
盘 阮学骺 Td g '# l
2OO7 V o1 8 N o. . 3
医 文 史 献
试论五脏 精气 阴阳的生理作用
孙 广 仁
( 山东 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 , 山东 济南 20 1 5 0 4)
关键词 五脏 ; ; ; ; ; 精 气 阴 阳 生理 作 用
躁、 手足 心热 、 少寐 多 梦 、 舌红 少 苔 、 细数 等 , 用 生地 、 脉 治 麦冬 、 天冬 、 元参 、 参等药 或用 天 王补心 丹 (摄 生 秘剖》 丹 《 ) 等方 ; 阳虚 衰则 温煦 、 心 推动 功能 减 退 , 寒 内生 , 见 心 虚 症 悸( 心动过 缓 )胸 闷 、 、 身寒肢 冷 、 神 困倦 、 喘 自汗 、 精 气 面浮
心精与心血 的概念是有 明显的区 别的 。心精 是指心脏 组织 中具 有遗传特性 和濡养作用 的精微物 质 ,是心 脏功能
的物质基础 :心血是指在 心和脉 中流动 的血液 ( 义的心 广
达 .心脏 搏动 和精神 活动 稳定 有度 。心 阴不 足则凉 润 、 宁
静、 抑制 等 作用 减退 , 虚火 上炎 , 见心 悸 ( 症 心动 过速 ) 烦 、
心 阴能 制 约心 阳。 止心 火过 亢 , 而 抑制 心 脏 的搏 动 和 防 从
床 实际 应用 。 各 脏腑 之精 气 阴 阳的概 念 、 对 生理 作 用 及其
逻辑关 系 , 讨论 如下 。
心 之 精 气 阴 阳 的 概 念 及 其 生 理 作 用
பைடு நூலகம்
心精 。 是一 身之 精分 藏 于 心 的部分 , 的 医家 称 其为 有 “ 心液 ” 。一般 说来 , 心精 可 以与心血 融 合 的形式存 在 于心 脉之 内。心精 的化 源主要 是水谷 之精 中 的精华 部分 , 即化 生 营气 的部分 , 也有 在发 育过 程 中先 天之 精分 布 于心脏 的
五脏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五脏的生理功能与特性五脏的生理功能与特性心(一)心的生理功能与特性1.主血脉指心气推动和调控血液在脉管中运行,流注全身,发挥其营养和滋润作用。
心主血的内涵,是心气推动血液运行,以输送营养物质达于全身脏腑形体官窍,维持其生理功能和生命活动。
2.藏神又称主神明或主神志,指心有统率全身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和主司精神、意识、思维和情志等心理活动的功能。
人体之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心所藏之神,既是主宰生命活动的广义之神,又包括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狭义之神。
心主血脉与藏神功能密切相关。
血液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之一,心血充足则能化神、养神而使心神灵敏不惑。
而心神清明,则能驭气并调控心血的运行,以濡养全身及心脉自身。
3.心的生理特性为阳脏而主通明。
心为阳脏、火脏,在于说明心以阳气为用,心之阳气能推动心脏搏动,温通全身血脉,兴奋精神,以使生机不息。
心主通明,指心脉以通畅为主,心神以清明为要。
肺(二)肺的生理功能与特性1.主气司呼吸包括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两方面。
肺主呼吸之气,亦称“肺司呼吸”。
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通过肺的呼吸,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以实现体内外气体的交换。
肺不断地进行体内外气体交换,吐故纳新,促进了宗气的生成,并调节着气机,从而保证了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
肺要保持其司呼吸功能的正常,除肺阴起着滋润作用外,主要依赖于肺气的宣发和肃降作用。
首先,体现于宗气的生成方面,宗气是人体气的一部分,它是依靠脾运化的水谷之精气与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生成,通过心脉而布散到全身。
其次,体现于气机的调节方面。
人身之气是运动不息的。
气的运动叫做气机。
气机的调畅与否,除与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外,肺气的调节作用亦十分重要。
含有水谷精微的血液,从心通过经脉而汇聚于肺,经过肺的呼吸功能进行气体变换,然后再通过经脉仍回到心,最后输布到全身。
2.主行水肺主行水,是指肺气的宣发、肃降作用,能够推动和调节全身水液的输布和排泄。
人体的五脏六腑奇经八脉十二经络
人体的五脏六腑奇经八脉十二经络脏和腑是根据内脏器官的功能不同而加以区分的。
脏,包括心、肝、脾、肺、肾五个器官(五脏),主要指胸腹腔中内部组织充实的一些器官,它们的共同功能是贮藏精气。
精气是指能充养脏腑、维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腑,包括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个器官(六腑),大多是指胸腹腔内一些中空有腔的器官,它们具有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排泄糟粕的功能。
除此之外,还有“奇恒之腑”,指的是在五脏六腑之外,生理功能方面不同于一般腑的一类器官,包括脑、髓、骨、脉、女子胞等。
应当指出的是,中医学里的脏腑,除了指解剖的实质脏器官,更重要的是对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概括。
因此虽然与现代医学里的脏器名称大多相同,但其概念、功能却不完全一致,所以不能把两者等同起来。
中医学认为,人的有机整体是以五脏为核心构成的一个极为复杂的统一体,它以五脏为主,配合六腑,以经络作为网络,联系躯体组织器官,形成五大系统。
这是中医学系统论的一部分。
如木生火,即肝木济心火,肝藏血,心主血脉,肝藏血功能正常有助于心主血脉功能的正常发挥。
火生土,即心火温脾土,心主血脉、主神志,脾主运化、主生血统血,心主血脉功能正常,血能营脾;脾才能发挥主运化、生血、统血的功能。
土生金,即脾土助肺金,脾能益气,化生气血,转输精微以充肺,促进肺主气的功能,使之宣肃正常。
金生水,即肺金养肾水,肺主清肃,肾主藏精,肺气肃降有助于肾藏精、纳气、主水之功。
水生木,即肾水滋肝木,肾藏精,肝藏血,肾精可化肝血,以助肝功能的正常发挥。
这种五脏相互滋生的关系,就是用五行相生理论来阐明的。
用五行相克说明五脏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如心属火,肾属水,水克火,即肾水能制约心火,如肾水上济于心,可以防止心火之亢烈。
肺属金,心属火,火克金,即心火能制约肺金,如心火之阳热,可抑制肺气清肃之太过。
肝属木,肺属金,金克木,即肺金能制约肝木,如肺气清肃太过,可抑制肝阳的上亢。
脾属土,肝属木,木克土,即肝木能制约脾土。
中医药学概论阴阳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是研究木火土金水五 行的概念、特性、生克制化乘侮 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的发 生、发展、变化及相互关系的一 种古代哲学思想。
精选课件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
五行, 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 及其运动变化.
精选课件
二、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 (一)五行各自的特性
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金曰从 革、水曰润下
精选课件
水曰润下——引申为凡具有滋润、下行、寒 凉、闭藏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水。
精选课件
精选课件
(二)事物五行属性的归类
•依据:五行属性 •方法:取象比类法、推演络绎法 •意义:把自然界千变万化的事物归结为五行系统; 将人体的各种组织和功能归结为以五脏为中心的 五个生理病理系统;说明人体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之主,以制阳光。)
其
不
虚寒证 补阳(阴病治阳,益火 足
之源,以消阴翳。)
精选课件
(2)分析和归纳药物性能的阴阳属性
归纳药物性能
以药物之性纠正机体阴阳之偏
四气 温、热——阳 寒、凉——阴
五味 辛、甘、淡——阳 酸、苦、咸——阴
精选课件
作用方向 升、浮——阳 沉、降——阴
精选课件
第三节 五行学说
❖五行的概念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精选课件
(四)阴阳的消长平衡
消长含义: 阴阳双方数量的对比变化。 消,减少;长,增加。
此长彼消 此消彼长
此长彼长 此消彼消
热盛伤阴,寒盛伤阳 阴虚火旺,阳虚阴盛 补气生血,补血养气 气虚引起血虚,血虚引起气虚
精选课件
(五)阴阳的互相转化:
相互转化 含义: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 可以向 其相反方向转化。
情志活动与五脏的调节解读
神志活动与五脏的调节神志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是人的心理活动,属于神的范畴。
人的心理活动包括认知,情感与意志三个方面。
认知是人以感知、记忆、思维等形式反映客观事物的性质、联系及对人的意义;情感是由认知而引起人对客观事物的某种态度的体验;意志是由认知支持与情感推动,使人有意识地克服内心的障碍与外部的困难而坚持实现目的的过程。
可见情感与意志活动中都含有认知的成分,认知是基本的心理活动。
情感与意志又对认知过程发生影响。
中医学认为,五脏均参与了人的心理活动,神志的产生和调节是以五脏功能为基础的。
1.神志活动分属于五脏神志的产生和维持有赖于内在脏腑的机能活动,以脏腑精气血阴阳为物质基础,通过口、眼、舌、鼻、耳五官这些接受外界信息刺激的重要器官将信息传入与五脏,在五脏的生理活动作用下产生。
由于五脏的精气阴阳及功能各有所别,各脏所主神志活动亦有所不同,就认知活动而言,“心藏脉,脉舍神”、“肝藏血,血舍魂”、“肺藏气,气舍魄”、“脾藏营,营舍意”、“肾藏精,精舍志”(《灵枢·本神》);就情感活动而言,“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即反映了不同情志障碍与五脏之间的特殊关系。
由于神、魂、魄、意、志及喜、怒、思、忧、恐的认知活动和情感变化,通过五脏的生理功能表现出来,并可反映相应内脏的精气盛衰,所以分别归属于与五脏之中,成为五脏各自生理功能的一部分。
2.神志活动统主于心,受五脏调节心为君主之官,主藏神志,主司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对各种心理活动起着整体调节作用。
就人的认知活动而言,《灵枢·本神》指出:“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就人的情感活动而言,亦由心所主宰,喜、怒、思、忧、恐等都是以于心而应于别脏。
情绪与疾病:中医讲七情与五脏的关系!
情绪与疾病:中医讲七情与五脏的关系!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正常的情志活动,是⼈体脏腑⽣理和精神活动对内外环境变化产⽣的情志反应,⼀般不会使⼈致病。
只有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了⼈体本⾝的正常⽣理和⼼理适应能⼒,损伤机体脏腑精⽓,导致功能失调,或⼈体正⽓虚弱,脏腑精⽓虚衰,对情志刺激的适应调节能⼒低下,因⽽导致疾病发⽣或诱发时,七情则成为病因,称之为“七情内伤”。
七情与脏腑精⽓的关系⼈体的情志活动与内脏有密切的关系,五脏精⽓是情志活动产⽣和保持正常的物质基础。
《素问·阴阳应象⼤论》说:“⼈有五脏化五⽓,以⽣喜怒悲忧恐。
”五脏藏精,精化为⽓,⽓的运动应答外界环境⽽产⽣情志活动。
因⽽五脏精⽓可产⽣相应的情志活动,如《素问·阴阳应象⼤论》所说:肝在志为怒,⼼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
因此,若脏腑组织或⽓⾎发⽣病变,就会影响⼈的情志,如《素问·调经论》说:“⾎有余则怒,不⾜则恐”。
《灵枢·本神》说:“肝⽓虚则恐,实则怒……⼼⽓虚则悲,实则笑不休。
”故七情与内脏⽓⾎关系密切。
怒则⽓上、怒伤肝⼤怒常常致使肝⽓上逆,甚则⾎随⽓逆。
临床主要表现为:头胀痛,⾯红固⾚,急躁易怒;⾎随⽓逆则呕⾎,甚则昏厥卒倒;若肝⽓横逆犯脾,可兼见腹痛、腹泻等症。
喜则⽓缓、喜伤⼼过度喜乐,会使⼼⽓涣散或⼼神惮散。
轻者可见⼼悸失眠、少⽓⽆⼒、精神不集中等;重者神志失常、狂乱,或见⼼⽓暴脱⽽⼤汗淋漓、⽓息微弱、脉微欲绝等。
思则⽓结、思伤脾过度思虑,导致⼼脾⽓机郁滞,运化失职。
临床可见⼼悸、失眠、多梦、精神萎靡及倦怠乏⼒、⾷少、腹胀、便溏等症状。
悲(忧)则⽓消、悲伤肺指过度悲忧,导致肺⽓耗伤或宣降失常。
临床常见意志消沉、精神不振、⽓短胸闷、乏⼒懒⾔等症。
恐则⽓下、恐伤肾指过度恐惧,致使肾⽓失固,⽓陷于下。
临床可见⼤⼩便失禁,遗精、滑精、⾻痿等症状。
惊则⽓乱指猝然受惊,导致⼼神不定,⽓机逆乱。
五脏养生肾:藏精,主骨生髓,精气,生殖
五脏养生肾:藏精,主骨生髓,精气,生殖肾位于腰部,左右各一。
肾为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称为“先天之本”。
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藏精,主水,纳气,主骨生髓、通于脑,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及二阴。
1.肾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肾所藏之精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先天之精,受之于父母。
二是水谷之精,也叫后天之精,来源于饮食,由脾胃所化生。
先天之精必须有后天之精的滋养才能得到不断地补充,后天之精也需先天之精的气化,才能继续产生,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在肾中密切结合而组成肾中精气。
它的主要生理效应是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和逐步具备生殖能力。
机体生、长、壮、老、已的规律与肾中精气的盛衰密切相关,而齿、骨、发的生长状况是观察肾中精气盛衰的标志,亦是判断机体生长发育和衰老的标志。
2.主水在正常情况下,水液通过胃的受纳、脾的转输、肺的宣降、三焦的决渎、膀胱的开合以及肝的疏泄等作用,清者运行于脏腑,浊者化为汗和尿液排出体外,在此过程中,有赖于肾的气化和温煦作用。
3.纳气肾主纳气,是指肾有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保证体内气体的正常交换。
4.主骨生髓,通于脑其华在发肾主骨、生髓的功能,实际上是肾中精气具有促进机体生长发育功能的一个组成部分。
肾中精气充盈,才能充养骨髓,骨的生长发育,有赖于骨髓的充盈及其所提供的营养。
肾中精气的盛衰,不仅影响骨的生长发育,而且也影响脊髓和脑髓的充盈和发展。
脊髓上通于脑,髓聚而成脑,故脑又称髓海。
肾中精气充盈,则髓海得养,脑的发育就健全。
肾藏精,发的生长全赖于精和血,故说“其华在发”。
5.开窍于耳和二阴听觉灵敏与否,与肾中精气的盈亏有密切关系。
肾中精气虚衰时,则髓海失养,而且听力减退或耳鸣、耳聋。
老年人肾中精气多见衰退,听力每多减退,故称肾开窍于耳。
二阴即前阴和后阴。
前阴是排尿和生殖的器官,后阴是排泄粪便的通道。
尿液排泄虽在膀胱,但仍赖于肾的气化方能完成。
生殖功能亦为肾所主,前已述及。
粪便排泄虽属大肠的功能,但亦与肾的气化有关。
中医学基础思考题1-10
中医学基础思考题1-10中医学基础思考题零绪论1、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物学、方剂学、针灸学等方面的主要成就有哪些?2、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有哪些?你是如何认识的?3、何谓辨证论治?如何辨证地看待病与证的关系?4、中医学的认知与思维方法的主要特点有哪些?一阴阳五行1、何谓阴阳?阴阳的特性有哪些?2、何谓阴阳的相互交感?其意义如何?3、何谓阴阳对立制约?以人的睡眠节律及四季气候变化为例说明。
4、何谓阴阳互根互用?其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5、何谓阴阳消长平衡?阴阳消长平衡有哪几种类型?分别举例说明。
6、何谓阴阳的相互转化?以病证为例说明。
7、试述阴阳学说在医学中的应用。
8、何谓五行?何谓五行学说?9、五行的特性各自是什么?事物五行属性归类的依据和方法是什么?10、何谓五行相生?五行相生的关系是什么?顺序如何?举例说明。
11、何谓五行相克?五行相克的关系是什么?顺序如何?举例说明。
12、何谓五行相乘、相侮?产生的条件各是什么?13、五行学说在医学领域有哪几个方面的应用?14、应用五行相生理论确定的治疗原则是什么?常用的治法有哪些?15、应用五行相克理论确定的治疗原则是什么?常用的治法有哪些?二藏象1、何谓心主血脉?其功能的正常发挥和哪些因素有关?2、心藏神的含义是什么?其作用反映在哪几个方面?3、五脏与人的心理活动的关系如何?4、如何理解“汗为心之液”?5、为什么说“心者,生之本”?6、何谓肺主宣发肃降?其生理作用各表现在哪几个方面?7、为什么说“肺为水之上源”?肺在水液代谢中的作用如何?8、肺助心行血的功能是通过哪些环节实现的?9、对“肺主治节”之说,你是如何理解的?10、何谓脾主运化?其对饮食物的运化过程如何?11、为什么说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12、何谓脾主升举?临床意义如何?13、脾主统血的机理是什么?有何临床意义?14、脾主肌肉的机理是什么?试结合现代研究论述之。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表解[1]汇总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表解—哲学基础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目的要求】1.掌握古代哲学范畴中精、气的基本概念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2.掌握阴阳的基本概念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3.掌握五行的基本概念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4.了解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5.了解中医学思维方法的主要特点。
【知识点表解】第一节精气学说一、古代哲学精与气的基本概念精:又称精气,是一种充塞于宇宙之中的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元概念某些情况下,专指气中的精粹部分,是构成人类的本原。
(其概念源于“水地说”)气气:指存在于宇宙之中的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原。
说(其概念源于“云气说”)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宇宙中的一切事物(包括人类)都是由精或气构成(西汉时被元气说同化)。
“元气一元论”认为,气是最原始的,是宇宙的唯一本原或本体,万物皆由元气化生。
(一)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精气的运动变化分为天地阴阳二气:“积阳为天,积阴为地”。
无形:弥散而运动的状态,充精气的存在形式塞于无垠的宇宙空间。
有形:凝聚而稳定的状态——形散质溃又复归于无形之气。
运动形式:升、降、出、入。
气的运动具有普遍性。
(二)精气的运动与变化含义:是指气的运动产生宇宙各种变化的过程。
气与形之间的转化:“气生形”、“形化气”。
气化形与形之间的转化:如“冰化为水,水化为雾霜雨雪等”。
气与气之间的转化:“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
有形之体自身的不断更新变化:“生长化收藏”、“生长壮老已”等。
“天地一体”。
(三)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
”使万物得以相互感应:相互感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人的生死过程,“人之生,气之聚也。
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 也即气之聚散过程。
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对中医学精气生命理论构建的影响(二)对中医学整体观念构建的影响(一)对中医学精气生命理论构建的影响含义:精,即精气,是指藏于脏腑中的液态精华物质,1.对中医学精学说建立的影响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优秀文档】脏腑功能及其关系
脏腑功能及其关系
脏腑构成人体的基本结构,人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它的作用,可以说我们每天精彩的生命活动,脏腑对此可是意义非凡的,中医学也对人体脏腑进行了相关研究,脏腑组织失调会有怎样的后果呢?脏腑功能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今天我们一起来详细的了解下吧! 罢极之本
指肝脏。
罢,音义同疲,和全身筋的活动有关。
罢极之本说明肝主管筋的活动,能够耐受疲劳,是运动机能的根本。
膀胱主藏津液
《素问.灵兰秘典论》记载:「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州即洲,都即渚。
洲渚本是指水中可以居住的地方,在这里是指膀胱为三焦水液归集之处。
津液经过肾的气化作用变成小便而排出体外。
仓廪之官
仓廪是贮秽谷物的仓库。
仓廪之官指脾和胃。
《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意思是说,胃主受纳,脾主运化,为五味(饮食)化生的本源,也是提供脏腑器官和全身营养的仓廪,故名。
也有人认为仓廪之官单是指胃。
大肠主传导
《素问.灵兰秘典论》记载:「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
」大肠的主要功能,就是将从小肠消化吸收后传送下来的化物吸收其中剩余的水份和养料,变化为粪便,然后由胆门排出体外。
大肠既为传送糟粕的通道,所以说它主传导,为传导之官。
如因种种原因使大肠的传导功能失常,往往会产生泄泻或便秘等症。
胆主决断
《素问.灵兰秘典论》记载:「胆者,中正之官,决所出焉。
」所谓中正,意含不偏不倚。
2022年中西医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考试大纲新
2022年中西医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考试大纲2022年中西医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考试大纲第一单元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细目一:整体观念要点:1.整体观念的概念2.整体观念的内容细目二:辨证论治要点:1.症、证、病的概念和关系2.辨证论治的概念3.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其次单元精气学说细目一:精气学说的概念要点:1.精的概念2.气的概念细目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要点:1.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2.精气的运动与变化3.精气是天地万物的中介4.天地精气化生为人细目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要点:1.构建中医学的精气生命理论2.构建中医学的整体观念第三单元阴阳学说细目一:阴阳的概念要点:1.阴阳的含义2.事物阴阳属性的肯定性和相对性细目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要点:1.阴阳的一体观2.阴阳对立制约3.阴阳互根互用4.阴阳交感互藏5.阴阳的消长6.阴阳的转化7.阴阳的自和与平衡细目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要点:1.在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方面的应用2.在病理方面的应用3.在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4.在疾病预防和治疗方面的应用第四单元五行学说细目一:五行学说的概念要点:1.五行的含义2.五行的特性和事物与现象的五行归类细目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要点:1.五行相生与相克2.五行制化3.五行相乘与相侮4.五行的母子相及细目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要点:1.在生理方面的应用2.在病理方面的应用3.在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4.在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第五单元藏象学说要点:1.藏象及藏象学说的概念与特点2.藏象学说形成的基础3.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及临床意义4.脏腑精气阴阳的概念和关系第六单元五脏细目一:五脏的生理功能与特性要点:1.心的生理功能与特性2.肺的生理功能与特性3.脾的生理功能与特性4.肝的生理功能与特性5.肾的生理功能与特性6.命门的概念和功用细目二:五脏之间的关系要点:1.心与肺的关系2.心与脾的关系3.心与肝的关系4.心与肾的关系5.肺与脾的关系6.肺与肝的关系7.肺与肾的关系8.肝与脾的关系9.肝与肾的关系10.脾与肾的关系11.肾与命门的关系细目三:五脏与五体、五官九窍、五志、五液和季节的关系要点:1.五脏与五体的关系2.五脏的外华3.五脏与五官九窍的关系4.五脏与五志的关系5.五脏与五液的关系6.五脏与季节的关系第七单元六腑细目一:六腑的生理功能要点:1.胆的生理功能2.胃的分部名称、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3.小肠的生理功能4.大肠的生理功能5.膀胱的生理功能6.三焦的概念和生理功能细目二:五脏与六腑之间的关系要点:1.心与小肠的关系2.肺与大肠的关系3.脾与胃的关系4.肝与胆的关系5.肾与膀胱的关系第八单元奇恒之腑细目一:脑要点:1.脑的生理功能2.脑与脏腑精气的关系细目二:女子胞要点:1.女子胞的生理功能2.女子胞与脏腑经脉的关系第九单元精、气、血、津液、神细目一:精要点:1.人体之精的概念2.人体之精的功能3.人体之精的分类细目二:气要点:1.人体之气的概念2.人体之气的生成3.人体之气的运动与气化4.人体之气的功能5.人体之气的分类细目三:血要点:1.血的基本概念2.血的生成3.血的运行4.血的功能细目四:津液要点:1.津液的基本概念2.津液的生成输布与排泄3.津液的功能细目五:神要点:1.人体之神的基本概念2.人体之神的生成3.人体之神的分类4.人体之神的作用细目六: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要点:1.气与血的关系2.气与津液的关系3.精、血、津液之间的关系4.精、气、神之间的关系第十单元经络细目一:经络学说概述要点:1.经络的基本概念2.经络系统的组成细目二:十二经脉要点:1.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2.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3.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4.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5.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6.十二经脉循行中的重要部位和交接点细目三:奇经八脉要点:1.奇经八脉的含义及特点2.奇经八脉的主要功能3.督脉、任脉、冲脉、带脉、跷脉和维脉的循行特点和基本功能细目四:经别、别络、经筋、皮部要点:1.经别的概念、特点和生理功能2.别络的概念、特点和生理功能3.经筋的概念、特点和生理功能4.皮部的概念和应用细目五:经络的生理功能和经络学说的应用要点:1.经络的生理功能2.经络学说的应用第十一单元体质细目一:体质的概念和构成要点:1.体质的概念2.体质的构成3.体质的特点细目二:体质的生理学基础要点:1.体质与脏腑精气血津液的关系2.影响体质的因素细目三:体质学说的应用要点:1.体质与发病2.体质与病因病机3.体质与诊治4.体质与养生第十二单元病因细目一:六*要点:1.六*的概念2.六*的共同致病特点3.六*各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1)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2)寒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3)暑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4)湿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5)燥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6)火(热)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细目二:疠气要点:1.疠气的概念2.疠气的致病特点细目三:七情内伤要点:1.七情的基本概念2.七情与脏腑精气的关系3.七情内伤致病的特点细目四:饮食失宜要点:1.饮食不节2.饮食不洁3.饮食偏嗜细目五:劳逸失度要点:1.过度劳累2.过度安逸细目六:痰饮要点:1.痰饮的概念2.痰饮的形成3.痰饮的致病特点细目七:瘀血要点:1.瘀血的概念2.瘀血的形成3.瘀血的致病特点4.瘀血致病的症状特点第十三单元发病细目一:发病基本原理要点:1.正气与邪气的概念2.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3.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4.邪正相搏的胜败与发病细目二: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要点:1.环境与发病2.体质与发病3.精神状态与发病细目三:发病类型要点:1.感邪即发2.徐发3.伏而后发4.继发5.合病6.复发第十四单元病机细目一:邪正盛衰要点:1.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2.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细目二:阴阳失调要点:1.阴阳偏盛2.阴阳偏衰3.阴阳互损4.阴阳格拒5.阴阳亡失细目三:精、气、血失常要点:1.精的失常2.气的失常3.血的失常4.精、气、血关系失调细目四:津液代谢失常要点:1.津液不足2.津液输布、排泄障碍3.津液与气血关系失调细目五:内生“五邪” 要点:1.内生“五邪”的概念2.风气内动3.寒从中生4.湿浊内生5.津伤化燥6.火热内生细目六:疾病传变要点:1.疾病传变的形成2.病性转化第十五单元防治原则细目一:预防要点:1.预防与治未病的概念2.未病先防3.既病防变细目二:治则要点:1.治病求本、治则、治法的概念2.正治与反治3.治标与治本4.扶正与祛邪5.调整阴阳6.调理精气血津液7.三因制宜第十六单元养生与寿夭细目一:养生要点:1.养生的原则2.养生的方法细目二:生命的寿夭要点:1.人体生命的产生与变化规律2.打算寿夭的基本因素文档内容到此结束,欢迎大家下载、修改、丰富并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人。
中医五脏六腑学说概述
脏腑学说概述同学们好,我们前面学习了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
阴阳学说,是一个二元论。
五行学说,是一个多元论。
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中医的两个说理工具。
中医就是用这两个说理的工具来研究人的五脏六腑的生理和病理的。
我们今天开始学习中医研究的对象:五脏六腑。
五脏六腑学说,又称为脏腑学说,是通过人体的生理病理的外在现象的观察,研究人体内在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脏腑学说,对于阐明人体的生理和病理,指导临床实践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在中医理论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脏腑学说,包括什么内容呢?脏腑学说,包括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
五脏指的是肝心脾肺肾,六腑是胆,小肠,胃,大肠,膀胱和三焦。
奇恒之府,是指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这个女子胞就是女子的子宫。
五脏六腑,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生理特点呢?我们看看五脏,肝心脾肺肾。
它们主要的生理特点就是化生和贮藏精气。
他们都是实质性的脏器,以贮藏精气为主。
精气应该要满,而不能随便泻。
所以五脏,应该满而不能实。
五脏以贮藏精气为主,而精气容易耗损,所以,五脏病变多以虚证为主要病理特点。
六腑是指胆,小肠,胃,大肠和膀胱以及三焦。
他们的生理功能是指的受盛和传化水谷。
这个水谷就是我们通常讲到的饮食物。
饮食物在六腑中间传导,但是不能够停聚在六腑中,所以我们又称为传化物而不藏,或实而不能满。
六腑的生理特点,以通为用,以降为顺。
所以六腑必须要保持通畅。
六腑因为以传导消化物为主,如果消化物,贮藏停聚在胃肠中,就会导致实证。
所以六腑是以实证居多。
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它们的形态中空,类腑;功能藏精气而似脏。
似脏又似腑,但又不是脏又不是腑,所以称它们为奇恒之腑。
它的功能主要是跟五脏类似,藏精气而不泻。
奇恒之腑的病变,通常也是以精气耗损为主,所以它的病理多以虚证为主。
脏腑学说,它主要的特点就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中医学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和自然环境也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心的在志、在液、在体和在窍
⼼在志为喜 ⼼在志为喜:⼼在志为喜,是指⼼的⽣理功能与精神情志活动的“喜”有关。
藏象学说认为,⼈体对外界信息所引起的情志变化,是由五脏精⽓所化⽣,⽽把喜、怒、思、忧、恐等五种情志活动称作五志,分属于五脏。
故《素问·天元纪⼤论》说:“⼈有五脏化五⽓,以⽣喜、怒、思、忧、恐。
”《素问·阴阳应象⼤论》亦说:“在脏为⼼……在志为喜,”即是说五志之中,喜为⼼志。
喜乐愉悦,⼀般说来,对⼈体属于良性的刺激,有益于⼼主⾎脉等⽣理功能,所以《素问·举痛论》说:“喜则⽓和志达,营卫通利。
” 但是,喜乐过度,则⼜可使⼼神受伤,神志涣散⽽不能集中或内守。
故《灵枢·本神》⼜说:“喜乐者,神惮散⽽不藏。
” 若从⼼主神志的⽣理功能状况来分析,则⼜有太过与不及的变化。
应当指出,由于⼼为神明之主,故不仅喜能伤⼼,⽽且五志过极均能损伤⼼神,出现神志病变。
所以,《灵枢·邪⽓脏腑病形》⼜说:“愁忧恐惧则伤⼼”,《素问·本病论》亦说:“忧愁思虑则伤⼼”。
⼼在液为汗 ⼼在液为汗:汗液,是⼈体津液经过阳⽓的蒸化,从汗孔排出之液体。
所以《素问·阴阳别论》说:“阳加于阴谓之汗。
”《温病条辨》亦说:“汗也者,合阳⽓阴精蒸化⽽出者也。
”同时汗液的排泄,还有赖于卫⽓对腠理的开阖作⽤:腠理开,则汗出;腠理闭,则⽆汗。
由于汗为津液所化⽣,⾎与津液⼜同出⼀源,均为⽔⾕精⽓所化⽣,因此⼜有“⾎汗同源”说,⽽⼼主⾎,故⼜有“汗为⼼之液”的说法。
汗与⼼的这种内在联系具有⼀定的临床意义,如⼼⽓虚损,则可见⾃汗;⼼的阳⽓暴脱,即可见⼤汗淋漓等。
反之,汗出过多,也可损伤⼼脏阳⽓。
⼼在体合脉,其华在⾯ ⼼在体合脉,其华在⾯:在体合脉,是指全⾝的⾎脉统属于⼼,即⼼主⾎脉。
其华在⾯,是说⼼的⽣理功能正常与否,可以反映于⾯部的⾊泽变化。
华,是荣华、光彩之意。
中医学认为,五脏精⽓的盛衰,均可以显现于与之相通应的某些体表组织器官上,称为五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五脏精气阴阳的生理作用(一)
【关键词】五脏精气阴阳生理作用
1心之精气阴阳的概念及其生理作用
心精,是一身之精分藏于心的部分,有的医家称其为“心液”。
一般说来,心精可以与心血融合的形式存在于心脉之内。
心精的化源主要是水谷之精中的精华部分,即化生营气的部分,也有在发育过程中先天之精分布于心脏的部分,故心精的构成成分主要是后天获得的水谷之精,但也有部分先天之精。
心精一词最早见于《素问·大奇论》中“脉至如火薪然,是心精之予夺也。
”《素问·经脉别论》所说“惊而夺精,汗出于心”句中的“精”也是指的“心精”,故王冰注云:“惊夺心精,神气浮越,阳内薄之,故汗出于心也。
”
心精与心血的概念是有明显的区别的。
心精是指心脏组织中具有遗传特性和濡养作用的精微物质,是心脏功能的物质基础;心血是指在心和脉中流动的血液(广义的心血),如《素问·五藏生成篇》曰:“诸血者,皆属于心。
”换句话说,除了肝所藏的血外,都可称为“心血”。
心血由心精、营气及津液化生。
心血,有时特指在心脏本身血脉内流动的血液(狭义的心血),如“心血瘀阻”中的“心血”即指此而言。
心精心血具有濡养心脏及其形体官窍的生理作用,心精心血充足,则能充养心脏本身及血脉、面部、舌体等形体官窍,这对心主血脉功能的正常发挥是十分重要的。
心精心血不足,则血脉空虚,可见脉细无力;心失血液濡养,则心悸怔忡;心血虚少,不能上荣于面,可见面色苍白无华、舌色不荣等病理表现。
治当补养心血,药用当归、地黄、阿胶等,方如炙甘草汤(《伤寒论》)。
心精心血是化生心神的基本物质。
心以精为基,以血为养,以神为用,只有心精充足,心血充盈,神志思维才能正常,表现于外则精神饱满,意识清楚,思维敏捷。
《灵枢·营卫生会》所说的“血者,神气也”,即是此意。
心血不足则濡养心神的功能减退,神识衰弱可见精神萎靡;心血虚少不能涵养心神,则见神不守舍,多梦健忘。
心气是一身之气分布于心和血脉的部分,是推动和调控心脏搏动、脉管舒缩及精神活动的一类极细微物质和能量。
心气是由心精心血化生,并与宗气中贯心脉行血气的部分相合而成。
心精心血充足,呼吸通畅,则心气化生充沛。
心气充沛,则心脏搏动有力,脉管舒缩有度,血运通畅,精神振奋,思维敏捷;心气虚衰,则心搏无力,脉管弛缓,血运失常,精神委顿,可见心悸气短、自汗、乏力,活动时尤甚,脉弱或结代,当用补心气药如黄芪、人参、党参、五味子、大枣等治之。
方如养心汤(《证治准绳》)。
心阴与心阳是心气的两种不同属性的部分。
心阴是心气中具有凉润、宁静、抑制作用的部分,即心之阴气;心阳是心气中具有温煦、推动、兴奋作用的部分,即心之阳气。
心阴能制约心阳,防止心火过亢,从而抑制心脏的搏动和精神活动。
心阳能制约心阴,防止心阴过盛,从而激发和兴奋心脏的搏动和精神活动。
心之阴阳协调,则心气冲和畅达,心脏搏动和精神活动稳定有度。
心阴不足则凉润、宁静、抑制等作用减退,虚火上炎,症见心悸(心动过速)、烦躁、手足心热、少寐多梦、舌红少苔、脉细数等,治用生地、麦冬、天冬、元参、丹参等药或用天王补心丹(《摄生秘剖》)等方;心阳虚衰则温煦、推动功能减退,虚寒内生,症见心悸(心动过缓)、胸闷、身寒肢冷、精神困倦、气喘自汗、面浮肢肿,或心痛暴作、面色■白,舌淡润,脉迟弱等,治用附子、桂枝等药或桂枝人参汤(《伤寒论》)等方。
心阴虚和心阳虚,一般都兼有心气虚的表现,治疗时可酌加人参、黄芪等补气药。
2肺之精气阴阳的概念及其生理作用
肺精,是一身之精分藏于肺的部分。
肺精由在发育过程中分藏于肺的先天之精与脾转输至肺的津液和水谷之精之轻清部分组成,故又称肺之精津。
肺精依靠肺气的宣发与肃降作用,上濡头面诸窍,外输精于皮毛,下输各脏腑以濡润之。
故涕、汗皆由肺精所化。
肺精不足,不但本脏不得濡养,呼吸运动失常,而且大肠、皮肤、毛发、鼻、喉亦失其濡养而见肠燥便秘、皮肤粗糙、毛发枯槁稀疏或声音嘶哑等异常表现,治当补养肺之精津,药如黄精、山药、阿
胶、胡桃仁、沙参、麦冬等,方如清燥救肺汤(《医门法律》)。
肺气,是一身之气分布于肺的部分,也可以说是由肺精化生,并与宗气中上出息道司呼吸部分相合而成的、能推动和调控肺功能活动的一类极细微物质和能量。
肺气通过宣发与肃降的矛盾运动,主司呼吸,调节水液的输布和血液的运行。
肺气不足则呼吸无力而见少气不足以息,水液不得输布而见痰饮内生,阻塞气道,咳喘并作,肺气不足,不得布散卫气以卫外,则多发感冒。
治以补益肺气,药如黄芪、人参、五味子、蛤蚧等。
方如六君子汤加减。
肺气中含有肺阴与肺阳两种成分,肺气中具有凉润、沉降等作用的称为肺阴,即肺之阴气;具有温煦、宣发等作用的称为肺阳,即肺之阳气。
肺阴能够凉润肺脏,使肺气下行;肺阳能温暖肺脏,使肺气上行。
肺阴与肺阳的功能协调,则肺气的宣发与肃降运动相反相成,呼吸均匀,和缓有度,“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肺阴亏虚则肺失凉润,气不下降而上逆,故见咳喘、逆气、潮热、少痰等症;肺阳虚衰则宣发无力,津液不得四布而停聚肺中为痰为饮,阻塞气道,引发咳喘。
滋肺之阴可助肺气之肃降而除咳喘、潮热,药用沙参、麦冬、玄参、杏仁、百合、地黄等,方如百合固金汤(《医方集解》);温肺之阳可助肺气之宣发以化痰蠲饮除咳喘,药用干姜、细辛、肉桂、麻黄等,方如小青龙汤(《伤寒论》)等。
肺阴与肺阳相对,有肺之阴气就必有肺之阳气。
那种认为只有肺阴而无肺阳的观点是不合逻辑的。
肺阴与肺阳皆是肺气的具有不同功能的部分,都属气的范畴。
将肺阴当作肺津,肺阳当作肺气的全部,实属概念混淆,已经不能适应临床的应用,应该摒弃。
3脾之精气阴阳的概念及其生理作用
脾精,是一身之精分藏于脾的部分,由发育过程中分藏于脾的先天之精与脾吸收的水谷之精融合而成。
脾精一词,最早见于《素问·示从容论》中:“四肢解堕,此脾精之不行也。
”脾精由脾气转输而分布到其他四脏,化为该脏之精,故《素问·厥论》有“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玉机真藏论》有“脾为孤藏,中央土以灌四傍”之说。
其中脾精之浓重者化营化血,轻清者化卫化气,故又有“脾藏营”,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以及“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卫者,水谷之悍气也”之论(《素问·痹论》)。
涎为脾精所化,故云脾“在液为涎”。
四肢、肌肉皆赖脾转输其精以濡养之,故说脾主肌肉、四肢。
另外,脾精还是“意”、“思”等精神活动化生的物质基础,脾精充足则“心有所忆”,深思熟虑。
脾精不足则既少化营生血之源,亦缺生卫化气之本,可出现形体消瘦、面色萎黄、少气乏力、倦怠神疲等血与气皆虚的症状。
补益脾精的药物(包括食物)多为营养丰富之品,如山药、熟地、薏米、莲子肉、桂圆、芡实、大枣、甘草等皆可补养脾精,即所谓“培后天须参谷食之方”(《清代名医医案精华·王旭高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