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六腑的各自功能(最新整理)
中医五脏六腑简述(收藏)

中医五脏六腑简述(收藏)五脏1.⼼:⼼为神之居、⾎之主、脉之宗。
在五⾏属⽕;⽣理功能①主⾎脉;②主神志;⼼开窍于⾆,在体合脉,其华在⾯,在志为喜,在液为汗。
⼼与⼩肠相表⾥。
2.肺:肺为魄之处、⽓之主,在五⾏属⾦;⽣理功能:①主⽓,司呼吸;②主宣发肃降;③通调⽔道;④朝百脉主治节(淤结);辅⼼调节⽓⾎运⾏;肺上通喉咙,在体合⽪、其华在⽑,开窍于⿐,在志为忧,在液为涕,肺与⼤肠相表⾥。
3.脾:脾为⽓⾎⽣化之源、后天之本,藏意,在五⾏属⼟。
⽣理功能:①主运化;②主升清;③主统⾎;开窍于⼝,在体合⾁,主四肢其华在唇,在志为思,在液为涎;脾与胃相表⾥。
4.肝:肝为魂之处,⾎之藏,筋之宗。
在五⾏属⽊,主升主动。
⽣理功能:①主疏泄;②主藏⾎;开窍于⽬,在体合筋,其华在⽖,在志为怒,在液为泪,肝与胆相表⾥。
5.肾:肾为先天之本,藏志,腰为肾之腑,在五⾏属⽔;⽣理功能:①藏精、主⽣长发育与⽣殖;②主⽔;③主纳⽓;在体为⾻,主⾻⽣髓,其华在发、开窍于⽿及⼆阴(肛门会阴),在志为恐,在液为唾,肾与膀胱相表⾥。
六腑1.胆:⽣理功能:贮存和排泄胆汁,胆主决断。
2.胃:⽣理功能:受纳腐熟⽔⾕,胃以降为和。
3.⼩肠:⽣理功能:主受盛和化物,是泌别清浊,“⼩肠主液”。
4.⼤肠:⽣理功能:传化糟粕,⼤肠主津。
5.膀胱:⽣理功能;贮尿和排尿,依赖肾的⽓化功能。
6.三焦:⽣理功能:通⾏元⽓,总司⽓机和⽓化,为⽔液运⾏的道路。
君⽵丽⼈龙涎艾:普通艾条效果的8.4倍主要成分:陈艾、丹参、川芎、当归、沉⾹、三七、丁⾹、檀⾹。
使⽤⽅法:配合灸⿍灸⼯具局部灸疗。
(⼯具时尚美观)理疗功效:⼀、经过中医科学院验证,可以加速细胞的修复和再⽣使⽩⾎球显著增加200,提⾼免疫⼒,连续施灸六周红⾎球可增加60%,有明显的补⽓补⾎的效果,⽽且有循经找病的功效,引药⼊经直达病灶,可速效⽌痛排湿排寒,效果看得见摸得着。
⼆、龙涎艾是⽤冷⼯艺去碳化的复⽅药灸,是普通灸条功效的8.4倍,燃烧起来会形成⼀股⽆形的红外线,螺旋形式穿透我们的脏腑,药性可以循经找病,哪⾥不舒服到哪⾥,可以通过⾝体的灸疗反应反映出来。
五脏六腑的各自功能作用

五脏六腑的各自功能作用五脏六腑的各自功能作用【五脏六腑各自功能】1、五脏功能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肝有贮藏血液和调节器血量的功能;脾有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并运输全身的功能;肺“管呼吸,主气”;肾有“藏精”、“生髓”、“主骨”的功能。
2、六腑功能小肠主要功能是接受食物后分别清浊;胆分泌胆汁,有助于消化食物;胃受纳食物,再经脾将营养输出,以供养全身;大肠的功能是传导糟粕之物,通过肛门排出体外;膀胱主要是贮藏和排泄尿液;三焦不是一个独立的脏器主体,而是按脏腑部位和功能分为三个部位:心、肺为上焦,脾、胃为中焦,肝、肾、大小肠、膀胱为下焦。
【中医五脏养肾】1、长夏养脾(黄色食物养脾)脾属土;思伤脾;脾开窍于口、唇,其华在于肌肉;与脾相对应的是胃,胃是容纳,脾是吸收,向全身供水液;脾功能调养好了,滋养肾;巳蛇(9点到11点)对应脾经。
2、冬季养肾(黑色食物养肾)肾属水;恐伤肾;肾开窍于耳,其华在于发、骨,耳鸣、耳闭、耳朵发炎,都与肾虚有关;肾主骨,肾是血液循环的过滤器;与肾向对应的是膀胱,如有肾虚的朋友小便多;肾功能调养好了,滋养肝;巳时(17点到19点)对应肾经,肾和我们的生育、生长、生殖都有关系。
3、春季养肝(绿色食物养肝)肝属木;怒伤肝;肝开窍于目,其华在爪、筋,眼睛发干、发涩、发雾、与肝脏有关;与肝对应的是胆,肝胆相照;肝主免疫,肝是解毒的;肝功能调养好了,滋养心;丑时(1点到3点)对应肝经,肝主疏泄,丑时不入睡对肝伤害很大。
4、秋季养肺(白色食物养肺)肺属金;悲伤肺;肺开窍于鼻,其华在于皮毛;肺是宰相,肺是吸收,呼出废气,吸入氧气;与肺对应是大肠。
寅时(3点到5点)对应肺经,寅时对于年纪偏大人士是生命最危险的时刻,此时脉搏、呼吸,血压最有可能发生危险情况,从而威胁到生命。
“肺主皮毛”肺经和我们皮肤有很大关系。
5、夏季养心(红色食物养心)心属火;喜伤心;心开窍于舌,其华在脸,舌头发麻、起泡、溃烂与心脏有关;与心对应的是小肠,心系小肠;心是动力泵,心是推动血液运行的脏器。
五脏六腑的功能及作用

五脏六腑的功能及作用
五脏六腑是中医学中的重要理论,用来描述人体内部的器官系统。
下面将介绍一下五脏六腑的功能及作用。
五脏包括心、肺、肝、脾、肾,六腑包括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
每个脏腑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以维持人体的生理平衡。
心脏是人体的主要脏器之一,主要功能是驱动血液循环,保证氧气和养分的输送;此外,心脏还与神经系统紧密联系,控制情绪和认知能力。
肺脏负责呼吸过程中的气体交换,吸入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此外,肺脏还起到温暖和湿润空气、保护上呼吸道免受外界有害物质侵害的作用。
肝脏是身体的解毒器官,负责代谢和清除体内的废物和毒素;此外,肝脏还对糖、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起重要作用,调节体内的能量平衡。
脾脏是消化系统中的重要器官,主要功能是促进消化和吸收过程,同时还担负着产生和储存血液的功能;此外,脾脏还具有免疫调节的作用,维护身体的免疫平衡。
肾脏是人体的排泄器官,负责排除废物和多余的液体,维持体内的水和电解质平衡;此外,肾脏还参与调节血压、产生激素和维持骨骼健康等功能。
胆囊负责储存和分泌胆汁,帮助消化和吸收脂肪;胃负责储存和消化食物,分解蛋白质和杀灭细菌;大肠和小肠则是消化道中的重要部分,负责消化和吸收食物中的养分。
膀胱主要功能是储存和排泄尿液,帮助排除代谢产物和多余的液体;三焦是中医特有的概念,主要涉及体内的水液代谢和气机运行。
总之,五脏六腑是人体内部的重要器官系统,每个脏腑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通过相互协作,维持人体健康的正常运行。
五脏六腑各自的功能主治

五脏六腑各自的功能主治五脏的功能和主治心脏•功能:–心脏是人体循环系统的中心,负责将氧气富含的血液送到全身各个器官和组织,同时将含有二氧化碳的血液送回肺部进行气体交换。
•主治:–心脏病: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律失常等。
肺•功能:–肺是人体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负责吸入氧气,将氧气通过肺泡和血液进行气体交换,并排出体内的二氧化碳。
•主治:–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炎、肺炎、哮喘等。
肝脏•功能:–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内脏器官,具有多种功能,包括解毒、合成胆汁、储存和代谢营养物质等。
•主治:–肝脏疾病:肝炎、肝硬化、肝癌等。
脾脏•功能:–脾脏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器官,具有过滤、存储和产生淋巴细胞的功能,参与免疫反应和修复组织损伤。
•主治:–脾脏疾病:脾功能亢进、脾虚等。
肾脏•功能:–肾脏是人体排泄系统的核心器官,负责排除体内代谢产物、调节体液平衡、维持酸碱平衡等。
•主治:–肾脏疾病:肾炎、肾结石、肾衰竭等。
六腑的功能和主治胃•功能:–胃是消化系统的重要器官,负责接受和消化食物,将食物分解为营养物质,并将其输送到肠道进行吸收。
•主治:–胃病:胃炎、胃溃疡、胃癌等。
大肠•功能:–大肠是消化系统的一部分,主要吸收水分和盐类,同时将未被消化的食物残渣转变成粪便,通过直肠排出体外。
•主治:–大肠疾病:肠炎、结肠炎、结肠癌等。
小肠•功能:–小肠是消化系统的主要吸收部位,负责将胃中消化好的食物转化为对身体有营养的物质,并吸收到血液中。
•主治:–小肠疾病:小肠炎、吸收不良等。
膀胱•功能:–膀胱是人体排尿系统的一部分,负责储存尿液,并在适当的时候将其排出体外。
•主治:–膀胱疾病:膀胱炎、膀胱结石等。
胆囊•功能:–胆囊是消化系统的一部分,主要负责储存胰腺分泌的胆汁,胆汁在食物进入小肠时被释放,帮助消化和吸收脂肪。
•主治:–胆囊疾病:胆囊炎、胆结石等。
三焦•功能:–三焦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人体内的上、中、下三个腔隔。
上焦转输水液,上达于肺;中焦运化水谷,脾为主;下焦接受和排泄废物,主于肾和膀胱。
中医五脏六腑的功能主治

中医五脏六腑的功能主治一、五脏1. 肺•功能:主要负责呼吸,掌管气机,司呼吸、肃降清化、控制水液代谢等功能。
•主治: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如咳嗽、气喘、咯血、肺炎等;调节水液代谢失调,如水肿、尿频、遗尿等。
2. 心•功能:主要负责血液循环,掌管心脉搏动,司血脉津润、宣肃神志等功能。
•主治:治疗心血管疾病,如心悸、心痛、高血压、冠心病等;调节神志失常,如失眠、健忘、抑郁等。
3. 肝•功能:主要负责藏血、疏泄气机,司筋道弛缓、调畅情志等功能。
•主治:治疗肝脏疾病,如肝炎、肝硬化、黄疸等;调节情绪失衡,如脾气暴躁、易怒、悲伤等。
4. 脾•功能:主要负责运化水谷,掌管气血升降,司运化输布、肌肉四肢粘紧等功能。
•主治:治疗脾胃疾病,如消化不良、腹痛、腹泻等;调节肌肉关节问题,如肌无力、关节疼痛等。
5. 肾•功能:主要负责藏精生发,掌管生殖生长,司水液代谢、骨髓生血等功能。
•主治:治疗肾脏疾病,如肾炎、肾结石、尿血等;调节生殖系统问题,如不孕不育、阳痿、遗尿等。
二、六腑1. 胃•功能:主要负责受纳水谷,掌管腐熟消化,司受纳化瘀等功能。
•主治:治疗胃病,如胃炎、胃溃疡、胃痛等;促进消化功能,如食欲不佳、消化不良等。
2. 大肠•功能:主要负责蓄积粪便,掌管排泄大便,司行溢变化制胃道气机等功能。
•主治:治疗大肠疾病,如便秘、腹泻、肠炎等;调节胃肠道功能,如胃胀、肠鸣等。
3. 小肠•功能:主要负责水谷精微的吸收、分解和运化,司传化既熟化等功能。
•主治:治疗小肠疾病,如腹痛、腹泻、胃肠气胀等;改善营养吸收问题,如吸收不良、营养不良等。
4. 膀胱•功能:主要负责排尿和储存尿液,司气化工变化以固液浊清等功能。
•主治:治疗膀胱疾病,如尿频、尿痛、尿失禁等;调节泌尿系统问题,如淋巴、肾结石等。
5. 胆•功能:主要负责制胆汁和储藏胆汁,掌管气机运行,司控情志、调理饮食等功能。
•主治:治疗胆囊疾病,如胆结石、胆囊炎等;调节消化系统问题,如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
五脏六腑功能

五脏六腑功能一、五脏(一)心(附心包)1、主血脉主,有主宰、主管的意思。
血有濡养周身的作用,脉为血液运行的通路。
心主血脉,是指心有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以营养全身的功能。
正如《素问.五脏生成篇》所说:“诸血者,皆属于心。
”所以血液循环的原动力在心脏,这是心气作用的体现。
而心行使这部分功能又要依靠心血的供养,两者密切相关,互相依存。
如果心血衰少,血脉空虚,就会影响到心主血脉的功能。
因此,心气旺盛,心血充盈,血运正常,则脉搏匀称,和缓有力,面色红润光泽。
由于面部的血脉较为丰富,所以面部色泽变化可以部分地反映心脏机能正常与否;同时,心功能强弱直接影响到血液的运行,因而可在脉搏上表现出来。
如心气不足,心血亏虚,则面色苍白无华,脉搏细弱无力,心气虚衰,血行不畅,导致心血痹阻,可见面色暗灰或青紫,脉搏节律不整等。
2、主神明神明,指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
中医学将其归属于五脏,但主要归属于心,认为心对神明起主宰作用,心的这一功能正常,就表现为神识清晰,对外界信息的反应灵敏。
如果心有病变,就可出现心悸、心烦、失眠、多梦等,“心神不宁”的症状;严重时可有痴呆、谵妄、神志不清、昏迷等“心神失常”的症状。
血液是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精神活动能调节和影响血液循环,因此心主血脉与心主神明的功能是密切相关的。
如《灵枢.本神》说:“心藏脉,脉舍神。
”《灵枢.营卫生会》说:“血者,神气也。
”当心主血脉的功能异常时,常可导致心神的病变;心主神明的功能异常时,亦可导致血脉的病变。
正因为心主血脉,向全身供给所需之血液,以维持正常机能,同时又主神明,为精神思维活动之中枢,所以心在内脏中居于主导和支配的地位,能协调整个人体各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故而有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之称(《灵枢.邪客》)。
若心的功能失常,其他脏腑机能活动也会发生紊乱,甚至危及生命。
3、开窍于舌开窍,是指内脏与体表五官九窍的特定联系。
心与舌在经络上有脉络相通,心的气血上荣于舌,以维持主司味觉和表达语言等生理功能。
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

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五脏六腑都是人体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她们都是密切关联的,一处有病就会影响多处,所以我们有必要了解各脏器的功能与作用。
一五脏的生理功能1. 心脏心藏神,为君火,包络为相火,代君行令。
主血、主言、主汗、主笑。
心,位于胸中,有心包络包裹、卫护于外,它主要的功能是主血脉,是人体血液运行的动力。
心又主神志,开窍于舌,其华在面。
(1)心主血脉,其华在面。
指心有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营养全身的功能。
脉是血液运行的管道,心与血脉相通,血液能在脉管内循环不息,是靠心气的推动作用,心气的强弱,心血的盛衰,直接影响血液的运行。
所以练功者重视调心,使心气能更好的统辖血液的运行,以和畅血脉。
心气旺盛,血脉充盈,循环通畅,则脉和缓有力,面色就显得红润而有光泽,即谓其华在面;反之,心气不足,血脉空虚,其面色就白无华。
(2)心主神明。
神明,是指人的思维活动和意识状态,都由心来主管。
古人把心看作是五脏六腑之大主。
练功家亦“全凭心意练功夫”,故有“调心”“调意”(精神活动)之说。
(3)心主汗液。
汗为津液所化。
津液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汗过多容易伤津耗血,故有“血汗同源”“汗为心液”之说。
(4)心开窍于舌。
心经别络上行于舌,因而心的气血上通于舌。
所以心若有病,容易在舌体上反映出来,例如心血不足,则舌质淡白,心火上炎,则舌尖红或舌体糜烂,心血瘀阻,则舌体紫暗或见瘀点、瘀斑。
练功人亦重视舌在炼功中的作用,例如“舌抵上腭”“舌搅海”等,可引发口液(津液)的旺盛分泌,气血畅运。
2. 肝脏肝藏魂,属木,胆火寄于其中。
主血、主目、主筋、主呼、主怒。
肝位于胁部,它的主要功能是藏血、主疏泄、主筋、开窍于目,其华在爪。
(1)肝藏血。
是指肝能储藏血液,并对周身血量的分布起调节作用。
例如:当人体处于安静状态(入静或睡眠)时,机体的循环血量减少,部分血液回流到肝脏储藏起来,当活动时(劳动工作),肝内储藏的血液又被运送到全身。
(2)肝主疏泄。
五脏六腑的功能与作用

五脏六腑的功能与作用人体的五脏六腑是指脾、心、肝、肺、肾、胃以及小肠、大肠、胆囊、胰腺、膀胱等器官。
这些器官在人体内发挥重要的功能和作用,对人体的健康有着关键性的影响。
一、脾的功能与作用脾是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起着血液滤清、储存和生成免疫细胞的功能。
脾脏能够清理血液中的废物和细胞垃圾,并且在其中储存着大量的白血球、淋巴细胞和血小板等免疫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中的“兵器库”。
二、心的功能与作用心是人体的泵,它不仅仅是负责将血液送出体外的器官,还担负着维持身体内稳定的电生理平衡的重要任务。
心脏的源源不断的跳动驱动着血液在全身畅通无阻地流动,保证了身体各个器官及系统的正常功能和代谢。
三、肝的功能与作用肝是人体最大的内脏器官,担负着人体代谢、解毒和储存能量的重要任务。
肝脏能够合成糖原、脂肪和蛋白质,并将其储存在体内,为身体提供足够的能量。
此外,肝还能够分解体内的废物和有害物质,并将其代谢和排出体外,保护身体健康。
四、肺的功能与作用肺是呼吸系统的重要器官,主要负责氧气的进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肺脏中的肺泡可以吸收氧气,并将其输送到身体各个器官中,同时将体内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保证人体的氧气供应和二氧化碳的排出,保障了身体各处系统的正常运转。
五、肾的功能与作用肾是排泄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器官之一,它承担了排除体内废物、调节水盐平衡以及维持体内酸碱平衡等重要任务。
肾脏能够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和离子,将其转化为尿液排出体外,同时还可以重新吸收有益的物质和水分,为身体维持水平衡和电解质平衡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六、胃的功能与作用胃是消化系统中的重要器官,它能够将食物消化为营养物质,为身体提供必要的能量和营养。
胃包含有酸性的胃液,可以将食物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分解为小分子,使其易于吸收和利用。
此外,胃还能够对微生物进行杀菌,保护身体免遭细菌感染。
七、小肠的功能与作用小肠是消化系统中吸收营养的主要器官之一,它能够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按照一定的顺序吸收,为身体提供必要的营养和能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脏六腑的各自功能
1、长夏养脾(黄色食物养脾)
脾属土;思伤脾;脾开窍于口、唇,其华在于肌肉;与脾相对应的是胃,胃是容纳,脾是吸收,向全身供水液;脾功能调养好了,滋养肾;巳蛇(9 点到11 点)对应脾经。
2、冬季养肾(黑色食物养肾)
肾属水;恐伤肾;肾开窍于耳,其华在于发、骨,耳鸣、耳闭、耳朵发炎,都与肾虚有关;肾主骨,肾是血液循环的过滤器;与肾向对应的是膀胱,如有肾虚的朋友小便多;肾功能调养好了,滋养肝;巳时(17 点到19 点)对应肾经,肾和我们的生育、生长、生殖都有关系。
3、春季养肝(绿色食物养肝)
肝属木;怒伤肝;肝开窍于目,其华在爪、筋,眼睛发干、发涩、发雾、与肝脏有关;与肝对应的是胆,肝胆相照;肝主免疫,肝是解毒的;肝功能调养好了,滋养心;丑时(1 点到3 点)对应肝经,肝主疏泄,丑时不入睡对肝伤害很大。
4、秋季养肺(白色食物养肺)
肺属金;悲伤肺;肺开窍于鼻,其华在于皮毛;肺是宰相,肺是吸收,呼出废气,吸入氧气;与肺对应是大肠。
寅时(3 点到5 点)对应肺经,寅时对于年纪偏大人士是生命最危险的时刻,此时脉搏、呼吸,血压最有可能发生危险情况,从而威胁到生命。
“肺主皮毛”肺经和我们皮肤有很大关系。
5、夏季养心(红色食物养心)
心属火;喜伤心;心开窍于舌,其华在脸,舌头发麻、起泡、溃烂与心脏有关;与心对应的是小肠,心系小肠;心是动力泵,心是推动血液运行的脏器。
心功能调养好了,滋养脾;午时(11 点到13 点)对应心经。
【五脏与六腑的关系】
1、脾与胃
脾与胃互为表里,主管饮食的消化、吸收和传输营养、水分,以供人体生命活动的各个组织器官的需要,故有“脾胃为后天之本”之说。
胃主受纳,脾主运化,共同完成消化吸收和运输营养物质的任务。
脾:还有调节水蔽、统血、主肌肉四肢的功能。
胃:主要是消化食物。
2、肾与膀胱
肾与膀胱构成表里。
肾:主要功能藏精,一是指禀于父母之精,称为先天之精,是人体生殖发育的根本;一是指来源于脾胃的水谷之精,称为后天之精,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肾藏命门之火,命门之火不足,常导致全身阳气虚弱,发生各种疾病。
肾主水、主骨、生髓,与人体的生殖、生长发育、衰老、水液代谢有密切关系。
膀胱:主要功能是贮尿和排尿。
膀胱的排尿功能和肾气盛衰有密切关系。
肾气充足,尿液可以及时分泌于膀胱并排出体外,若肾气虚而不能固镊,就会出现小便频繁,遗尿或失禁,肾虚气化不及,则出现尿闭或小便不畅。
3、心与小肠
心与小肠互属表里,心属里,小肠属表,心之阳气下降于小肠,帮助小肠区别食物中的精华和糟粕。
如果心火过盛,可移热于小肠,出现小便短赤、灼痛、尿血等症状,反之,小肠有热,也可引起心火亢盛,出现心中烦热、面红、口舌生疮等症状。
心:是脏腑中最重要的器官,起着主导和支配的作用。
而中医认为,心主神志,与人们的思维意识活动有关,如我们经常说“用心想一想”,就是讲的心在人的思维活动中的作用。
心是人体血液循环的动力,血液通过心脏的搏动而输送到全身,心血的盛衰都可以从脉搏上反映出来;心主汗,开窍于舌,舌质的变化可以反映出心的生理及病理变化。
小肠:位于腹腔,通过胃消化后的饮食水谷进入小肠,进行进一步消化,吸收其中的营养,排除其糟帕。
小肠有了问题就会出现消化吸收功能障碍,大小便异常,如腹痛、腹泻、少尿等症状。
4、三焦
三焦的生理功能主要是人体的气化作用与水谷的运行通路。
这些生理功能,实际上是肺脏宣发卫气,散布津液,脾胃运化,肾与膀胱调节水液和排泄尿液等几个脏腑生理功能的综合,而不是指单一脏腑的功能
5、肺与大肠
肺与大肠构成表里关系。
大肠的传导有赖于肺气的肃降,肺气肃降则大便传导如常,粪便排出通畅。
若大肠积滞不通,反过来也影响肺气的肃降。
肺:上连气管喉咙,开窍于鼻。
肺是呼吸器官,主要功能是主一身之气,肺功能正常,则气道通畅,呼吸均匀和调。
如果肺气不足,则可出现呼吸减弱,身倦无力,气短自汗等全身虚弱症状。
肺主肃降,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保持小便通利。
6、肝与胆
肝胆互为表里,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才能保证胆汁的贮存和排泄功能正常,胆汗排泄通畅,肝才能发挥其疏泄之性。
肝胆发病时互相影响,所以在治疗时肝胆同治。
肝:具有调节某些精神情志活动、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协助脾胃消化食物。
肝开窍于目,肝脏有病常会引起各种眼病。
胆:附于肝,胆所贮藏的胆汁是由肝分泌夹的,“借肝之余气,溢入于胆,积聚而成”。
“”
“”
At the end, Xiao Bian gives you a passage. Minand once said, "people who learn to learn are very happy people.". In every wonderful life, learning is an eternal theme. As a professional clerical and teaching position, I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continuous learning, "life is diligent, nothing can be gained", only continuous learning can achieve better self. Only by constantly learning and mastering the latest relevant knowledge, can employee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keep up with the pace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e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market. This document is also edited by my studio professionals, there may be errors in the document, if there are errors, please correct,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