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广西平南中学高一地理学案:1.2.1《人口的空间变化》(人教版必修2)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必修2优质学案:1.2人口的空间变化

高中地理必修2优质学案:1.2人口的空间变化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学习目标] 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类型,以及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

2.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原因,归纳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一、人口的迁移1.人口数量的变化(1)人口自然增减;(2)人口迁移。

2.人口迁移的概念: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3.人口迁移的类型(1)国际人口迁移①概念: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

②阶段和特点:(2)国内人口迁移①概念: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

②阶段和特点:a.古代:受脆弱的农业经济、频繁的战争、自然灾害的影响而迁移。

b.新中国成立以来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地区之间自然环境的差异,以及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人口迁移有重要的影响,其中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等是最主要的。

自然灾害有时也会促发人口的迁移。

2.经济因素(1)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等是主要的因素。

(2)在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多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着主导作用。

3.社会因素:政策、社会变革、战争和宗教等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探究点人口迁移2017年3月2日,《天津市推动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工作方案》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形式印发执行。

该方案全面放开户籍人口迁移限制,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促进了地区间的人口迁移。

读“1949年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图”,思考以下问题。

1.1949~1986年期间的人口迁移主要有哪两大方向?人口迁移的原因是什么?答案一是从东部和中部流向西部,二是流向东北部地区。

人口向西部迁移主要是国家为改变西部经济落后、人才匮乏的局面而进行的移民;人口向东北地区迁移主要是为了开发东北地区森林、矿产及荒地资源而进行的移民。

2.20世纪80年代后期人口流向是怎样的?人口迁入数量较多的地区有哪些?这些地区吸引大量人口迁入的原因是什么?答案由中西部流向东部沿海地区。

京津唐、沪宁杭、珠江三角洲。

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第2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第2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课标要求: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学习目标1.说出人口迁移、国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的含义。

2.据相关资料,分析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不同特点及原因。

3.对比分析、说明我国1949至改革开发前与改革开发后,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原因。

4.根据案例,分析归纳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影响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人口迁移的概念、主要类型2.人口迁移的意义3.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难点: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教学内容安排知识结构:教学思路:学时建议:2学时教学资源建议1.本节教材中的表格数据、图像及文字资料;以及中图版教材、地图册、影像资料 2. 《人文地理学》王恩涌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中国文化地理概述》胡兆量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4.相关网站:5.生活经验:1.调查自己家族中每个人的出生地、迁移经历及原因。

2.调查本区(县)近几年人口迁移状况。

教法与学法策略1.人口的迁移(1)读图分析法:引导学生阅读图、相关图片,根据图说明人口的迁移状况,阅读教材,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说出人口迁移的类型即国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及其含义。

(2)社会调查法:联系学生生活体验,组织学生调查自己家族中每个人的出生地、迁移经历及原因,得出人口迁移的概念。

2.人口迁移的因素:(1)讲授法: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和图像,对比分析讲授国内及国际人口迁移的原因和意义。

(2)读图分析探究法:阅读相关历史资料及图像,分析、说明我国、美国各主要历史时期中,国内人口的迁移规模、特点、原因以及因此而产生的影响,归纳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教学评价建议:1.调查、收集并整理本市或本区(县)有关人口迁移的资料,探究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原因,并写出调查报告或小论文。

2.根据视频资料讨论:“民工潮”讨论:民工流动的方向、原因。

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2导学案设计:1-2人口的空间变化

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2导学案设计:1-2人口的空间变化

1.2 人口的空间变化学案【课标解析】课标: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解析:人口迁移的概念、主要类型及人口迁移的意义;理解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迁移的影响,运用本地人口资料,探究本地人口迁移的特点。

【主干知识点梳理】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和。

一.人口的迁移1、概念:人口迁移就是一段时间内人的在或范围内发生改变。

2、分类:⑴国际人口迁移:国际人口迁移是指人口跨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年)的迁移活动。

⑵国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是指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向另一个移居的现象。

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环境因素:⑴自然环境因素:最主要的自然环境因素有、、和等。

:美国很多老年人在退休后向南方的“阳光地带”迁移;:逐水草而居是早期人口迁移的最基本形式;土壤是影响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条件;:如英国伯明翰和我国大庆、攀枝花等城市因该条件而吸引了大量人口迁入而形成;自然灾害有时也会促发人口的迁移。

⑵经济因素: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交通和通讯等是主要的因素。

:人们为了寻求更多改善物质生活条件的“机会”、获得更好的经济待遇、改善个人及家庭生活等交通和通讯:相对缩小了地区之间的距离,减少了妨碍人口迁移的困难,促进了人口的迁移。

此外,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家庭和婚姻对人口的迁移也有一定的影响。

⑶社会因素:、等社会因素对人口迁移有着特殊的影响,其中、和等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20世纪80年代,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大量中西部地区人口向东部地区迁移;: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该因素引起的欧洲人的迁移达到3000万人;:政治中心的改变引发的人口迁移。

2、个人因素:个人对或需求的变化。

在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多因素中,因素往往起着主导作用。

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因素。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但在不同的时期和地区,其主导因素是不相同的,以美国人口迁移为例分析。

2015-2016学年广西平南中学高一地理导学案1.1《人口的数量变化》(第2课时)(人教版必修2)

2015-2016学年广西平南中学高一地理导学案1.1《人口的数量变化》(第2课时)(人教版必修2)

1.1 人口的数量变化(第2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人口增长的三种模式名称和特点。

利用人口资料和图表,判断其所属的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2.理解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人口政策。

【重点难点】1.通过不同的图表来判断人口增长特点。

【知识梳理】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1.人口增长模式(1)构成:如上图中:①_______;②_______;自然增长率。

(2)类型及特点2.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1)过程:由_____型转向_____型,继而向_____型逐步过渡。

(2)差异性:①时间上:a.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期:发达国家进入______。

b.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还没有完成由________向________的转变。

②空间上:a.世界:由_______转向________的过渡阶段。

b.中国:目前已基本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从_______向_______的转变。

(转变原因)人口政策:时间:【问题探究】1.读案例1了解芬兰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的原因:(注意时间与原因撘配)【反思归纳】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根本原因是:。

转变的因素:、国家政策、、自然环境、。

【反思归纳】②.人口增长模式地区分布【方法总结】对于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通常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根据国家类型或发展程度(即生产力水平),一般来说,发达国家多为现代型,发展中国家多为传统型。

(2)根据“三率”特点来确定。

“高、高、低”为原始型;“高、低、高”为传统型;“三低”为现代型。

(3)直接利用自然增长率的数值特征来判定传统型和现代型:一般而言,自然增长率高于1%的为传统型,低于1%的为现代型。

【训练提升】读不同国家人口增长示意图,完成1~3题。

1.目前与图中②国家自然增长率最接近的国家为A.中国B.巴基斯坦C.美国 D.德国2.图中①②③④目前与我国人口增长状况相似的是A.① B.②C.③D.④3.图中国家类型④目前的最主要问题为A.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负担过重B.青少年比重大,升学、就业压力大C.经济科技发达,劳动力过剩D.人口总数过少,劳动力严重短缺下面左图为“甲、乙、丙、丁四国人口增长状况图”,右图为“不同阶段人口发展模式图”。

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学案:1.2 人口的空间变化 导学案

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学案:1.2 人口的空间变化  导学案

1.2 人口的空间变化学习目标:1.掌握世界及我国不同历史阶段人口迁移的特点。

2.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各种因素,明确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影响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各不相同。

3.理解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重点:运用资料,描述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难点: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以及人口迁移的影响【导】(3分钟)改革开放后,我国出现了“民工潮”现象,这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口流动。

影响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思】(11分钟)一、人口的迁移1.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自然增减和。

2.人口迁移的概念:一段时间内人的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3.人口迁移的类型(1)国际人口迁移①概念:指人口跨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

①概念:指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的现象。

②阶段和特点a.古代:受脆弱的、频繁的战争以及自然灾害等的影响而迁移。

一是必须改变居住地,二是改变居住地需持续一段时间,三是必须超越一定的行政界线。

【思考】人口的数量变化、人口的自然增长和人口的机械增长有何区别?提示:(1)人口的数量变化:包括增加和减少两方面,由该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即人口迁移)所决定。

(2)人口的自然增长:即人口数量的增减,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

(3)人口的机械增长:由一个地区人口的迁入和迁出引起人口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讨论】从全球角度看人口迁移是否影响人口数量的变化?提示:人口迁移发生在地球上各国、各地区之间,因此其对全世界人口数量变化无影响。

全球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人口自然增长状况。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地区之间自然环境的和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人口迁移有重要的影响。

其中气候、、水和矿产资源等是最主要的,有时也会促使人口迁移。

2.经济因素(1)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交通和等是主要的因素。

(2)在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多因素中,往往起着主导作用。

平南县中学2015年高中人教版地理必修2导学案:1.2人口的空间变化(第1课时)

平南县中学2015年高中人教版地理必修2导学案:1.2人口的空间变化(第1课时)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第1课时)编辑许昶 审阅彭维北 【学习目标】1.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2.理解国内人口迁移和国际人口迁移的特征和意义。

【重点难点】1. 利用资料或图表,分析说明某地区或某时期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知识网络】一、人口迁移的概念:是指人的 在国际或 范围内发生改变。

①概念:是指人口 并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 )迁移活动 特点:以 性、 的移民为主19世纪前 1 流向:欧洲到 和 为主 特点:从 国家流向 国家移民减少,短期 增加。

流向:迁出地区变为迁入地区的 ,迁入地区变为迁出地区的 ,从境外招募外籍工人的 和 石油输出国。

①指在 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 ②我国古代人口迁移的因素: 和 力量束缚及 经济的脆弱、频繁的 和 等。

2. 特点:国家有 ,有 进行。

20世纪80年代前 流向:由 向 和 。

③新中国 20世纪80年代后 特点:流量 ,流向也明显变化。

流向:由中、西部迁往 部。

【案例探究】——我国古代的几次人口迁移1.我国秦汉时期以前的人口迁移2.促成人口重心南移的三次人口迁移高潮国内人口迁移3.我国历史上的国际人口迁移①主要流向:唐朝以后,我国东南部的居民迁往东南亚、美洲等地落户谋生。

②促进因素:自明朝郑和下西洋开通海上商路后,去海外谋生的人口逐渐增加。

问题一.我国人口迁移的原因?问题二.我国人口迁移的方向?问题三.我国人口迁移的意义?(提示)人口迁移在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距等很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探究活动】-------课本P9活动【课堂练】读下表,完成相关问题。

1984~1995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变动表1.根据表中提供的数据,在图中画出1984~1995年我国流动人口的折线统计图。

2.从图中看出,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是:。

3.这一时期人口迁移和流动的主要方向:一是。

2015-2016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二)教案1.2《人口的空间变化》

2015-2016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二)教案1.2《人口的空间变化》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一. 课标考点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2.理解国内人口迁移和国际人口迁移的特征和意义3.理解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二. 知识体系概念: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概念: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集团性、客观上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化,19世纪前国_______为主也改变了人种的空间分布人际从_______国家流向_______国家人口人二定居移民_____,短期流动人口_____的口战口迁迁后迁出迁入地迁入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 移移区的变化迁出地区:_____、_____的国概念: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空内古代:深受_______________的束缚人间口新中国成 80年代中期前:_____、_____地进行迁立以来 80年代中期以来:受_____________政策的影响,人口迁移的变移流量增大,_____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影_____:往往起着重要作用化响自然环境和社会在某种特定的人经济环境的变化时空条件下,战争口任何一种因素 _____迁都有可能成为社会变革移个人对生活或促使人口迁移 ___________的职业需求的变化的决定性因素 _____________因 ________________素三.要点突破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包括环境变化和个人需求变化两个方面,环境变化又包括自然环境变化和社会经济环境变化两个方面。

在确定人口迁移的原因时一定要因时因人而异,因为任何一个因素都可能成为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人口迁移的影响:人口迁移的影响可以从对迁出地和迁入地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对迁出地而言:可以加强对外的联系,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减轻对当地环境的影响,但也有时会造成人才的外流而影响本地的发展;对迁入地而言:可以获得廉价的劳动力,繁荣市场,促进经济的发展,但也有时会带来一些社会问题。

必修二 高一地理 1.2人口的空间变化 学案doc

必修二 高一地理 1.2人口的空间变化 学案doc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考纲要求】:考试要点:人口迁移具体考试内容:结合实例,分析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学习目标】 1. 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2. 环境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3. 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人口迁移的影响【基础知识扫描】一、人口的迁移1、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自然增减和。

2、人口迁移的概念:一段时间内人的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3、人口迁移的分类(1)国际人口迁移①概念:人口跨并改变住所达到(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

时期迁出地迁入地迁移特点原因19世纪以前二战后①概念:在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的现象。

时期影响因素迁移特点流向新中国成立后到80年代中期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4、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5、意义:人口迁移在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等很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自然因素:地区之间自然环境的,以及自然环境的,对人口迁移有重要的影响,其中、土壤、和矿产资源等是最主要的,有时也会促发人口迁移。

2、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交通和通信等是主要的因素。

3、社会因素:政治、等社会因素对人口迁移有着特殊的影响,其中、社会变革、和宗教等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4、人口迁移是人们对特定环境中一系列、、因素的综合影响,在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多因素中,往往起着主导作用。

【典型例题】1.推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国务院将我国分为中部、东北部、西部、东部四大地区,并提出了“中部崛起”、“东北振兴”、“西部开发”和“东部新跨越”的战略决策。

(1)图中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原因是:。

(2)从四大地区人口流向看,地区与地区向地区的流动成为区际人口流动的主流,从流入区产业结构特点分析,其主要原因是:(3)在四大地区中,人口净流入量最大的是_______地区,人口净流出量最大的是______地区。

高一必修2地理:12《人口的空间变化》精品教案(2)

高一必修2地理:12《人口的空间变化》精品教案(2)

第 2 课时新课导入师: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人口迁移,了解了国际人口迁移及我国的人口迁移。

那么人口为什么要迁移呢?人口迁移究竟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板书)师:请看下面文字,说明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主要是什么。

1.气候严寒的高纬和高山地区,水分稀少的荒漠和土壤贫瘠的地区,人烟稀少。

而水、热条件较好的温带和热带往往成为世界人口集中的地区。

2.温带和热带肥沃的冲积平原和某些大河流域,人口也较为集中。

3.逐水草而居是早期人口迁移的最基本形式。

某些大河流域如长江、珠江、尼罗河、多瑙河、伏尔加河等,至今也是人口密集地区。

4.我国的大庆、攀枝花等,都是因为矿产资源的开发,吸引了大量的人口迁入而形成的。

生:以上资料说明自然环境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师:对。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地区间自然环境的差异以及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人口迁移有重要的影响。

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人们总是希望从自然环境恶劣或自然资源贫乏的地区迁往自然环境优越或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

其次,自然灾害也会成为人口迁移的直接原因。

自然环境主要有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等要素,它们是怎样影响人口迁移的呢?(生讨论,师总结)(1)气候不仅直接影响人的身体,而且影响着一个地区的土壤、植被和水文等,从而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进而影响人口迁移。

光、热、水、土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

(2)水是人类生存重要的物质条件。

人类生活、生产要消耗大量的水,因此,淡水的分布及其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生活、生产的空间分布,从而影响着人口迁移的方向和规模。

现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淡水天然分布状况的依赖程度有所减弱,但是淡水资源仍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重要条件。

(3)土壤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条件,也是影响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

如我国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地区是人口稠密地区。

至今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依然有许多农村人口因为土地不足、土壤肥力的衰竭而迁移。

高中优秀教案高一地理教案:《人口的空间变化》教学设计

高中优秀教案高一地理教案:《人口的空间变化》教学设计

高一地理教案:《人口的空间变化》教学设计高一地理教案:《人口的空间改变》教学设计■课标要求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缘由。

■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1.能区分人口迁移与人口流淌的区分,并能说出人口迁移的类型。

2.通过图表分析,了解当前人口迁移的方向和规模。

3.娴熟把握人口迁移的各种因素,能从日常生活案例总结人口迁移的缘由。

4.通过讨论性学习方式,理解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通过"我的小伙伴'的故事学习情境,设置一系列师生活动,培育阅读、分析材料的力量与方法。

2.开展讨论性调查,把握社会调查与访谈的方法和动手、参加的力量。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1.通过"我的小伙伴'的实例,培育关注详情、关注身边的人生看法。

2.通过深圳崛起的材料和社会调查活动,激发社会责任感和形成正确的人口迁移观。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人口迁移的方向;人口迁移的规模;人口迁移的缘由;人口迁移的影响。

【教学难点】人口迁移的缘由;人口迁移的影响。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多媒体帮助教学法、自主探究学习法等。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计算导入,承上启下【投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深圳市____年和____年全市年末常住人口分别约为890万和1036万,而____年深圳市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约是1.2%。

问题:(1)请计算____年深圳市新增人口数量和自然增长人口数量,并比较两者的差异。

(2分析造成两者数量差异的缘由。

同学:思索问题并主动回答。

(1)新增人口数量是146万,自然增长人口数量是10.68万,新增人口数量远远大于自然增长人口数量。

(2)大量外来人口的迁入。

老师:特别好!人口的增长除了自然增长外,还包括人口的机械增长,即人口迁移。

这就是我们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

那你身边有没有迁到深圳或者其他地方的呢?同学:有。

转承:我身边也有,下面来共享一下我和我小伙伴的故事。

讲授新课──故事活动,寓教于乐一、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投影】(一边叙述《我的小伙伴》的故事,一边投影我儿时的照片以激发同学奇怪心)小伙伴都分散幼时的我在蕲春农村长大,在塆里有六个同年诞生的同辈小伙伴(雨和、雨清、雨中、雨豪、雨杰和我),小时候我们一起抓鱼一块上学而现在却天南海北。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人口的数量变化和空间变化》学案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人口的数量变化和空间变化》学案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空间变化》学案班级姓名学号【知识点一】人口数量的自然增长研究课本P2~3图表和文字材料,思考如下问题1.根据图1.2,在不同历史时期,人口增长特点有什么不同?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时期,人口为何能快速增长?2.根据图1.3,近100多年,世界人口的增长的特点是什么?不同增长速度的原因是什么?3.根据图1.4,概括各大洲人口数量增长特点,并说明理由。

结论:人口自然增长是由共同决定的,育龄妇女占总人口的比重、生育观念、医疗水平等会影响到率水平,而战争、疾病防御能力,自然灾害则会影响到率水平。

随着时代发展,逐渐下降,而则会随着生育政策、生育观念,抚养成本等种种因素,发生波动。

就全世界而言,出生率水平逐渐,我国人口出生率,建国后逐渐,上世纪80年代由于生育政策转变而开始出现,近几年随着二胎政策落地,比率有所,但依然处于低水平。

【知识点二】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增长模式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通过方式增加的人口数占的比例。

研究课本P5~6的案例1和图表文字材料,思考如下问题1.在18世纪中期,芬兰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特点是什么?为什么会以此为特征?2.20世纪70年代后,是什么原因使芬兰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人口自然增长模式的转变:(1)过程:由型转向传统型,继而向型逐步过渡。

随着模式的转变,人口出生率先后,自然增长率先后,在现代型模式后期,自然增长率接近甚至。

【知识点三】人口迁移的时代区域特点及其原因人口迁移定义:是指。

人口迁移导致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但这种数量变化并不是人口的自然出生或形成的,所以也称作人口的机械增长。

研究课本P8~9图文信息,以及P10~11的案例2和案例3,归纳如下要点结论: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多因素中,起最重要的作用。

【知识点四】人口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如上,左图是中国高铁“四横四纵”网络图,右图是中国“新三大地带”划分示意图。

读图后,再浏览相关资料分析如下问题1. 我国人口数量的分布特点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分布?2. 照样这样下去,我国经济发展程度的区域差异将如何变化?对人口流动方向将产生怎样的影响?3. 由高铁网络图可知,中国哪个地带高铁线网密度较大?为什么优先发展该地带?4. 中国高铁为什么要建设东西走向的快线,而不只加大东部沿海线网密度?【知识点五】常见的人口问题和应对策略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第2节人口的空间变化学案

第2节人口的空间变化学案

第一章第2节人口的空间变化学案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一. 课标考点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2.了解国际人口迁移和国际人口迁移的特征和意义3.了解人口迁移的主要要素二. 知识体系概念:人的寓居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作改动概念:人口跨国界并改动住所到达一定时间(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集团性、客观上开发了新大陆,传达了工业文明,19世纪前国_______为主也改动了人种的空间散布人际从_______国度流向_______国度人口人二定居移民_____,短期活动人口_____的口战口迁迁后迁出迁上天迁上天区:_____、_____、_____、_____ 移移区的变化迁出地域:_____、_____的国概念: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域向另一个地域移居的现象空内现代:深受_______________的约束人间口新中国成 80年代中期前:_____、_____地停止迁立以来 80年代中期以来:受_____________政策的影响,人口迁移的变移流量增大,_____也发作了清楚的变化影_____:往往起着重要作用化响自然环境和社会在某种特定的人经济环境的变化时空条件下,战争口任何一种要素 _____迁都有能够成为社会革新移团体对生活或促使人口迁移 ___________的职业需求的变化的决议性要素 _____________因 ________________素三.要点打破人口迁移的影响要素:影响人口迁移的要素包括环境变化和团体需求变化两个方面,环境变化又包括自然环境变化和社会经济环境变化两个方面。

在确定人口迁移的缘由时一定要因时因人而异,由于任何一个要素都能够成为人口迁移的决议性要素。

人口迁移的影响:人口迁移的影响可以从对迁出地和迁上天两个方面停止剖析。

对迁出地而言:可以增强对外的联络,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减轻对外地环境的影响,但也有时会形成人才的外流而影响本地的开展;对迁上天而言:可以取得廉价的休息力,兴盛市场,促进经济的开展,但也有时会带来一些社会效果。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学案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学案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学案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班级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学习目的: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主要类型,以及人口迁移的意义。

2.掌握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要素。

应用资料或图表,剖析说明某地域或某时期人口迁移的主要缘由。

3.养成对天文现象的特征及原理的剖析与综合才干。

学习重点:人口迁移的天文范围〔国际迁移和国际迁移〕;人口迁移的流向及缘由。

学习难点:人口迁移的缘由。

一、预习﹒交流﹒评价人口的迁移1.概念:人口迁移:指在人的在国际或范围内发作改动。

人口活动:人口分开原寓居地后又前往的现象。

2.人口迁移的分类:依照能否跨越国界可分为和。

二、新知﹒稳固﹒展现〔一〕人口迁移的分类②国际人口迁移:是指人口在范围内,从一个地域向另一个地域的现现代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度政策的迁移和地域20世纪80年代以来政策、地域开展不平衡迁移的流量,自发活动由中、西部迁往和工矿区〔二〕人口迁移的影响有利不利迁上天提供了少量的,促进经济开展。

增大了的压力迁出地缓解矛盾,增强与外界联络,带动经济开展。

流失〔三〕影响人口迁移的要素人口迁移是人们对特定环境中一系列自然的、经济的和社会的要素的综合反映。

在人口迁移诸多要素中,要素往往起着主导作用。

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要素都有能够成为人口迁移的要素。

1.自然环境要素:例如、土壤、、和等等。

2.经济要素:例如、等等。

3.社会要素:包括、政策、、文明教育水平和宗教等等。

迁移时间迁移缘由迁移方向第一次19世纪中期从东部前西部第二次19世纪末20世纪初从乡村迁往城市第三次20世纪20年代—60年代南部迁往西部和第四次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西南部老工业区迁往西部和东部老工业区20世纪70年代以后重新工业区向老工业区和回流三、训练﹒拓展﹒提高右图中显示了人口迁移和经济开展之间的关系。

1.阶段(2)最有能够的是 ( )A.原始农业 B.种植业C.工业化阶段 D.后工业化阶段2.影响(3)、(4)阶段人口迁移的主要要素的是 ( ) A.自然环境 B.国度政策C.社会经济 D.战争读下面人口迁移表示图,回答3~5题。

2016-2017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2教学设计:1.2《人口的空间变化》1 含答案

2016-2017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2教学设计:1.2《人口的空间变化》1 含答案

《人口的空间变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主要类型及其意义。

(2)重点掌握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2.能力目标通过该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利用资料或图表,结合自己所学理论分析当今世界某个区域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及其产生的影响。

3.情感目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发展观,全面认识人口的发展理论,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教学重点】1.能辨别人口迁移及人口流动现象;2.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教学难点】正确理解人口迁移与环境的关系,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讨论法、提问式、探究式、启发式【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导入:(图片引入)通过展示一些同学熟悉的梅州客家饮食和景观图片,设置问题:①这是哪里的饮食习惯及景区?②知道客家人的来历吗?一、人口的迁移学生活动:请学生阅读课文P8该部分的第一自然段思考:什么是人口迁移?人口迁移满足什么条件?周围有哪些现象属于人口迁移?【教师归纳】1.概念: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变化.满足条件:①居住地的改变;②改变居住地持续的时间(通常1年以上);③必须跨越一定的行政界限。

举例:①读书或分配工作离开家乡的大学生、到中国来工作的外国人等;②展示图片通过看图,学生要知道这些饮食习惯和景区是在广东梅州,然后根据自己的了解,得出客家人是北方迁移于此的;再阅读课文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及其满足的通过对学生周围所熟悉的事物,使学生对人口迁移有个简单、直观的了解,然后通过阅读课文及事例分析能够对设置疑问:以上两张图片中,第二张图片为什么不属于人口迁移?【区别】人口流动:人口短期离开原居住地后又有往返的现象.学生活动:首先让学生自学课文第二至六自然段了解人口迁移的分类,国际人口迁移的两个阶段、迁移特点、迁出(入)地、迁移原因及其意义国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的阶段、迁移原因、迁移方式、迁移方向、迁移规模、迁移目的等,然后请学生填表.【学生归纳】2.分类:a.按地理范围分:国际和国内人口迁移教师补充:b.按迁移方向分:城市和农村互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2.理解国内人口迁移和国际人口迁移的特征和意义。

【重点难点】
1. 利用资料或图表,分析说明某地区或某时期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知识网络】
一、人口迁移的概念:是指人的 在国际或 范围内发生改变。

①概念:是指人口 并 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 )迁移活动 特点:以 性、 的移民为主 19世纪前 1 流向:欧洲到 和 为主 特点:从 国家流向 国家 移民减少,短期 增加。

流向:迁出地区变为迁入地区的 ,迁入地区变为迁出地区
的 ,从境外招募外籍工人的 和 石油输出国。

①指在 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 ②我国古代人口迁移的因素: 和 力量束缚及 经济的脆弱、
频繁的 和 等。

2. 特点:国家有 ,有 进行。

20世纪80年代前 流向:由 向 和 。

③新中国 20世纪80年代后 特点:流量 ,流向也明显变化。

流向:由中、西部迁往 部。

【案例探究】——我国古代的几次人口迁移
1.我国秦汉时期以前的人口迁移
国内人口迁移
2.促成人口重心南移的三次人口迁移高潮
3.我国历史上的国际人口迁移
①主要流向:唐朝以后,我国东南部的居民迁往东南亚、美洲等地落户谋生。

②促进因素:自明朝郑和下西洋开通海上商路后,去海外谋生的人口逐渐增加。

问题一.我国人口迁移的原因?
问题二.我国人口迁移的方向?
问题三.我国人口迁移的意义?
( 提示)人口迁移在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距等很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探究活动】-------课本P9活动
【课堂练】读下表,完成相关问题。

1.根据表中提供的数据,在图中画出1984~1995年我国流动人口的折线统计图。

2.从图中看出,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是: 。

3.这一时期人口迁移和流动的主要方向: 一是 。

二是 。

4.80年代出现大规模流动人口的主要原因是:
① ②

【基础训练】
1.人口迁移是指 A .人口地理位置永久或长期地变化
84 85 88 93 95
B.人口由一个居住地到另一个居住地
C.跨越行政区界线的人口空间移动
D.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永久性或长期地改变该人口居住地
2.有关人口迁移的概念理解,正确说法是
A.我国大学生赴美留学攻读博士、硕士学位,属于人口迁移
B.凡是人口在两个地区间的空间移动,均称为人口迁移
C.参与国际旅游的属于人口迁移
D.空间移动距离在100千米以上属于人口迁移的范畴
3.我国“十一黄金周”,大批国内外游客前往四川九寨沟,这种现象属于
A.国际人口迁移 B.国内人口迁移
C.省际人口迁移 D.人口流动
4.以下人口的空间移动现象,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A.假日旅游 B.极地考察
C.某家庭乔迁新居D.三峡地区部分居民移居湖南
读“1995~2009年我国某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迁移变动情况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5~6题。

5.1995~2009年,该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
A.迁入率持续上升
B.迁出率持续降低
C.机械增长率缓慢下降
D.累计净迁入量逐年增加
6.从人口迁移模式看,该省级行政区可能是
A.上海B.安徽 C.湖南D.河南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我国人口总数为137 053万人,与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 390万人,年均增长0.57%。

下图为“我国第五、六次人口普查年龄结构对比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题。

7.关于我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人口数量增长主要原因是自然环境改善②十年期间,人口出生率下降③现阶段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迁移④人口增长速度趋于缓慢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
A.男性青壮年B.女性青壮年
C.男性儿童 D.女性中老年
9.由表可知,该市规模突出的产业可能是
A.第三产业、轻工业 B.高新产业、重工业
C.重工业、第三产业 D.轻工业、高新产

读“我国2000年四大地区之间人口流动示意图
(单位:万人)”,回答10~11题。

10.四大地区中人口流入量最大的是
A.东部地区 B.中部地区
C.西部地区 D.东北地区
11.四大地区中人口流动量最小的是
A.东部地区B.中部地区
C.西部地区D.东北地区
12.根据表中数据和“我国人口迁移城乡结构图”,
回答下列问题。

2010年北京市和河
南省人口变动
(1)北京市的人口总增长率比自然增长率________,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

(2)河南省的人口总增长率比自然增长率________,其人口数量的变化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北京市的人口总量变化趋势为________,影响人口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口迁移城乡结构图”表明,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

1.1 人口的数量变化(第2课时)参考答案
1----5 B C A B C 6----11 C D D A D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