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化学反应与能量(2)--教师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教案: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2-1化学能与热能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1节化学能与热能第1课时【教学目标】⑴知道化学反应的本质是什么?⑵能分析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⑶掌握从化学键的观点来分析能量的变化(4) 了解能量守恒定律【教学重点】掌握从化学键的观点来分析能量的变化。
【教学难点】运用能量守恒定律公式的简单计算。
【教学过程】[介绍] 能源与材料、信息一起被称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我们每时每刻、分分秒秒都离不开它。
迄今为止,人类所能利用的能源主要是化学能、电能、以及核能等等。
但是,由于人类大量开发和浪费资源,造成了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从而引发了不可回避的能源危机。
在现代广泛使用的各种能源中,哪些与化学密切相关?面对能源枯竭的危机,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和开辟新能源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两个主要方向,在这方面化学能作出什么贡献?本章初步讨论这些问题。
[创设情景] 在一支试管中放入一小块生石灰,加入少量水,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再让学生用手触摸试管外壁,然后要求学生回答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触摸试管外壁时有何感觉?说明什么问题?并要求学生写出反应方程式。
[问题] 煤、石油、天然气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烃类等有机物(煤中含有大量的碳),它们燃烧时放出热能。
你一定想知道,这种能量从何而来?它与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有什么关系?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要经过高温煅烧才能变成生石灰,高温提供的热能在石灰石的分解反应中起到什么作用?[板书] 一、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思考]不同的燃料其组成不同,燃烧后放出的热量也不相等。
为什么不同的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会不同?燃料在燃烧反应中产生的热能来自哪里?1、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⑴化学反应的本质是什么?以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为例,用化学键的观点分析反应的本质过程。
点燃H2 + Cl2 ==== 2HCl一个化学反应的的过程,本质上就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
⑵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点燃H2 + Cl2 ==== 2HCl吸收能量吸收能量放出能量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高中化学二课时作业: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二节第课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含答案
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第1课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目标导航]1。
熟悉能源的分类和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
2.知道原电池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通过实验会说明原电池的原理,以及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
3.会正确书写电极反应式,熟知原电池的应用。
一、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1.能源按其来源可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能源类别定义实例一次能源直接从自然界中取得的能源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煤、石油、天然气等二次能源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得到的能源电能(水电、火电、核电)、蒸汽能、机械能等2.二次能源-—火力发电(1)火力发电原理:首先通过化石燃料燃烧,使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加热水使之汽化为蒸汽以推动蒸汽轮机,然后带动发电机发电. (2)能量转换过程:化学能错误!热能错误!机械能错误!电能.其中能量转换的关键环节是燃烧。
(3)火力发电弊端:①煤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用一点少一点,用煤发电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②能量经过多次转化,利用率低,能量损失大.③煤燃烧会产生有害物质(如SO2、CO、NO2、粉尘等),污染环境。
【议一议】1.判断正误(1)根据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的划分,氢气为二次能源。
()(2)电能是现代社会中应用最广泛、使用最方便、污染最小的一种二次能源.()(3)火力发电是化学能间接转化为电能的过程.()(4)水力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答案(1)√(2)√(3)√(4)×二、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1.按要求完成下列实验,并填表2.原电池(1)概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原电池的反应本质是氧化还原反应。
(2)构成条件①原电池反应必须是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②具有活动性不同的两个电极(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能导电的非金属),③两电极均插入电解质溶液中,④电解质溶液、电极、导线形成闭合回路。
(3)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原电池总反应式:Zn+2H+===Zn2++H2↑。
(4)能量转化过程:原电池在工作时,负极失电子,电子通过导线流向正极,被氧化性物质得到,闭合回路中形成电流,化学能转变为电能.【议一议】2.判断正误:(1)HCl+NaOH===NaCl+H2O是放热反应,可以设计成原电池.()(2)将铜片和锌片用导线连接插入酒精中,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3)在铜-锌-稀硫酸原电池中,电子由锌通过导线流向铜,再由铜通过电解质溶液到达锌。
专题27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教师版)十年(2013-2022)高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专题27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1.【2022年湖南卷】反应物(S)转化为产物(P或P·Z)的能量与反应进程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四种不同反应进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进程Ⅰ是放热反应B.平衡时P的产率:Ⅰ>ⅠC.生成P的速率:Ⅰ>ⅠD.进程Ⅰ中,Z没有催化作用【答案】AD【解析】A.由图中信息可知,进程Ⅰ中S的总能量大于产物P的总能量,因此进程I是放热反应,A说法正确;B.进程Ⅰ中使用了催化剂X,但是催化剂不能改变平衡产率,因此在两个进程中平衡时P的产率相同,B说法不正确;C.进程Ⅰ中由S•Y转化为P•Y 的活化能高于进程Ⅰ中由S•X转化为P•X的活化能,由于这两步反应分别是两个进程的决速步骤,因此生成P的速率为Ⅰ<Ⅰ,C说法不正确;D.由图中信息可知,进程Ⅰ中S吸附到Z表面生成S•Z,然后S•Z转化为产物P•Z,由于P•Z没有转化为P+Z,因此,Z没有表现出催化作用,D说法正确;综上所述,本题选AD。
2.(2021.1·浙江真题)在298.15 K、100 kPa条件下,N2(g) +3H2 (g)=2NH3(g) ΔH=-92.4 kJ·mol-1,N2 (g) 、H2(g)和NH3(g)的比热容分别为29.1、28.9和35.6J·K-1·mol-1。
一定压强下,1 mol 反应中,反应物[N2(g) +3H2(g)]、生成物[2NH3(g)]的能量随温度T的变化示意图合理的是A.B.C.D.【答案】B【解析】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根据题目中给出的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比热容可知,升高温度反应物能量升高较快,反应结束后反应放出的热量也会增大,比较4个图像B符合题意,故答案选B。
3.(2018·上海高考真题)H2(g)和I2(g)、H2(g)和I2(s)以及HI(g)的能量高低如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1molH2(g)和1molI2(g)的能量总和高于2molHI(g)的能量B.I2(g)→I2(s)+QkJ(Q>0)C.H2(g)+I2(g)→2HI(g)+9.3kJD.H2(g)+I2(s)→2HI(g)+53.0kJ【答案】D【解析】A.由能量高低图分析可知,2molHI(g)→1molH2(g)和1molI2(g)需要吸收9.3kJ的能量,故1molH2(g)和1molI2(g)的能量总和高于2molHI(g)的能量,正确;B.由能量高低图可知,I2(g)→I2(s)放出能量,即I2(g)→I2(s)+QkJ(Q>0),正确;C.根据能量高低图分析可知,H2(g)+I2(g)→2HI(g)放出9.3kJ的能量,故H2(g)+I2(g)→2HI(g)+9.3kJ,正确;D.根据能量高低图分析可知,H2(g)+I2(s)→2HI(g)吸收53.0kJ的能量,故H2(g)+I2(s)→2HI(g)-57.3kJ,错误;答案选D。
高一化学《化学反应与能量》最新教案
高一化学《化学反应与能量》最新教案高一化学《化学反应与能量》最新教案化学反应和能量、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都属于化学反应原理范畴,看完下面这份教案,也许你就明白了。
更多相关内容请上店铺。
高一化学《化学反应与能量》最新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知道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能根据事实判断吸热反应、放热反应,能说出中和热的涵义。
2、通过实验探究体验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3、通过实验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进一步形成交流、合作、反思、评价的学习习惯。
二、重点难点:吸热反应、放热反应、中和热等基本概念。
三、教学过程:创设问题情景在一支试管中放入一小块生石灰,加入少量水,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再让学生用手触摸试管外壁,然后要求学生回答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触摸试管外壁时有何感觉?说明什么问题?并要求学生写出反应方程式。
结论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糊状的氢氧化钙,试管发烫,说明反应放出了热能。
设问热能是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
那么,除刚才的这个反应,其它的化学反应过程中是不是也会有能量变化呢?其表现形式又是怎样的?根据你已有的知识经验举例说明。
学生举例、说明归纳小结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些能量变化通常又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设疑那么,化学变化中热量变化的具体形式又有哪些呢?这将是我们本节课研究的主要内容。
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进行研究、探讨,从中我们还可以了解到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学生分组实验见教材实验2-1。
思考与讨论用眼睛不能直接观察到反应中的热量变化,那么,你将采取哪些简单易行的办法来了解反应中的热量变化?各有什么优缺点?反思、交流与评价1、实验过程中,你自己最满意的做法是什么?最不满意的做法是什么?2、在思考、讨论的过程中,其他同学给了你哪些启示?你又给了他们哪些启示?演示实验见教材实验2-2思考与讨论1、通过观察实验现象,你得出了哪些结论?写出反应方程式。
2、你觉得做这个实验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还可以做哪些改进?实验中对你最有启发的是什么?小结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经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有的放热,有的吸热。
38化学反应与能量(2)——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讲解
课时38 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考试说明详解】【要求】①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解读】1.通过测定中和热的实验,理解测定反应热的基本原理,初步学会测定反应热的实验方法。
2.认识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并能正确熟练书写热化学方程式,通过训练,纠正学生易错点。
3.知道盖斯定律,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焓变的简单计算,不宜拓展太深。
【自学达标】一、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1.△H 只能写在标有反应物和生成物状态的化学方程式的右边,并用“;”隔开。
放热反应,△ H 为“ ”,吸热反应△H 为“ ”,△H 的单位一般为 。
2.反应热△H 的测定与条件有关。
绝大多数△H 是在25℃、101KPa 下测定的。
书写时可不注明温度和压强。
3.热化学方程式中的热量数据,是与各化学计量数为物质的量时相对应的,不是几分子反应的热效应。
因此式中的计量数可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一般出现分数时是以某反应物或生成物为“1mol”时其它物质才出现的,不能随便都写分数。
4.必须注明聚集状态,用 、 、 、 分别表示固体、液体、气体、溶液。
5.无论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为多少,△H 的单位总是KJ·mol -1,但△H 的数值与反应式中的系数有关。
6.检验主要是“四看”:“一看”:化学原理是否正确,如燃烧热和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是否符合燃烧热和中和热的概念。
“二看”:状态是否标明。
“三看”:反应热ΔH 的符号是否正确。
“四看”:反应热的数值与化学计量数是否对应。
二、盖斯定律: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 和 有关,而与具体反应进行的 无关。
利用盖斯定律可以间接计算反应热。
【课堂升华】比较下列反应或过程中的热量或反应热的相对大小。
(1)已知:① H 2(g)+ O 2(g) ==== H 2O(g) ΔH 1 = a kJ/mol ② 2 H 2(g) + O 2(g) ===== 2 H 2O(g) ΔH 2 = b kJ/mol ③ H 2(g)+ O 2(g) ==== H 2O(l) ΔH 3 = c kJ/mol ④ 2 H 2(g) + O 2(g) ==== 2H 2O(l) ΔH 4 = d kJ/mol则a 、b 、c 、d 间的大小关系为 。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2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本章重难点专题突破 含答案
本章重难点专题突破一 详析化学反应中热量的变化我们在做化学实验时,经常会感受到有热量的变化,比如钠与水的反应等,其实在化学反应中,不仅有物质的变化,即新物质的生成,而且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有的反应是吸热的,有的反应是放热的。
而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的实质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
化学反应是化学科学研究的核心,化学反应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而能量变化要遵循能量守恒定律。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一定存在着能量的变化,而这些能量变化大多数表现为热量的变化,这就实现了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
1.从化学键的角度理解在化学变化前后,参加反应的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并没有改变,只是进行了原子之间的重组和整合;原子进行重组、整合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反应物中化学键断裂和生成物中化学键形成的过程。
由于反应物中化学键的断裂要消耗能量,而生成物中化学键的形成要释放能量,因此我们将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表示为反应物――――――――――――→旧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新化学键形成释放能量生成物 这样,当反应中吸收的能量大于释放的能量,则反应表现为吸收能量,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当反应中吸收的能量小于释放的能量,则反应表现为放出能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典例1】 已知:①1 mol H 2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吸收436 kJ 的能量;②1 mol Cl 2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吸收243 kJ 的能量;③由氢原子和氯原子形成1 molHCl 分子时释放 431 kJ 的能量。
则1 mol H 2和1 mol Cl 2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时的能量变化为( )A .放出能量183 kJB .吸收能量183 kJC .吸收能量248 kJD .吸收能量862 kJ解析 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 2+Cl 2=====点燃2HCl ,可知在反应过程中,断裂1 mol H —H键、1 molCl —Cl 键,同时形成2 mol H —Cl 键。
计算可知生成2 molHCl 气体时,吸收的热量为436 kJ +243 kJ =679 kJ ,放出的热量为431 kJ ×2=862 kJ ,故反应中放出的热量为862 kJ -679 kJ =183 kJ ,A 对。
2021年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经典测试题(答案解析)(2)
一、选择题1.Mg-AgCl电池是一种能被海水激活的一次性贮备电池,电池反应方程式为:2AgCl+ Mg =Mg2++ 2Ag+2Cl-。
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Mg为电池的正极B.负极反应为AgCl+e-=Ag+Cl-C.Cl-移向负极D.电流由镁电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2.在2A+B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A)=0.5mol/(L·s)B.v(B)=0.3mol/(L·s)C.v(C)=0.8mol/(L·s)D.v(D)=1mol/(L·s)3.将5.6 g铁粉投入盛有100mL 2mol/L稀硫酸的烧杯中,经2min反应完全。
如果反应前后浓液的体积不变,则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可表示为A.v(Fe)=0.5mol/(L·min)B.v(H2SO4)=1mol/(L·min)C.v(FeSO4)=0.5mol/(L·min)D.v(H2)=0.5mol/(L·min)4.实验室用锌和2 mol·L-1硫酸制取氢气,下列措施不能增大化学反应速率的是A.用锌粉代替锌粒B.用浓硫酸代替2 mol·L-1硫酸C.给硫酸溶液加热D.滴加几滴2 mol·L-1CuSO4溶液5.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X2(g) +Y2(g)⇌2Z (g)。
已知X2、Y2和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mol·L-1、0.3mol·L-1、0.2mol·L-1,当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A.Y2为0.2mol·L-1B.Z为0.3mol·L-1C.X2为0.2mol·L-1D.Z为0.4mol·L-1 6.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效果,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
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总结)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1页(共8页) 第2页 (共8页)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总结)一、“有效碰撞”模型。
从物质结构变化上看,化学反应的过程,其实是怎样的一个过程? 旧的 断裂、新的 形成的过程。
1、有效碰撞:分子都在不停的运动,反应物分子能够发生碰撞是反应发生的先决条件,如果每次碰撞都是有效的话,任何反应都会在瞬间完成,而事实不是这样,所以并不是所有的碰撞都是有效的。
有效碰撞:能够导致化学键断裂,引发化学反应的碰撞。
2、活化分子:要有效碰撞,要求分子必须具有足够高的能量。
我们把这样的分子叫做“活化分子”。
活化分子:具有足够高的能量,可能发生有效碰撞的反应物分子。
活化分子发生的碰撞一定是有效碰撞吗? 。
还要求取向正确。
发生有效碰撞的条件: 3、活化能:活化能 。
活化能的作用是 ,与课本第3页图中表示的哪部分能量相等? 参看教材所举的“公司贷款”一例: 活化能的大小决定了一般分子变为活化分子的难易,也就是化学反应的难易,它会影响反应热的大小吗? 结论:某一化学反应的速率大小与单位时间内 有关;有效碰撞次数的多少与单位体积内反应物中 的多少有关;活化分子的多少又与该反应的 大小有关。
活化能的大小是由反应物分子的性质决定的,而反应物分子的性质又与分子的内部结构密切相关,可以说反应物分子的内部结构是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内因。
那么,对于一个特定的反应人们可以通过改变它的外部条件加以控制和利用。
活化能是决定化学反应难易的关键。
不同的化学反应,活化能差别很大。
一个具体的反应,活化能的值只能通过实验方法测得。
二.用“有效碰撞”模型解释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我们知道,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温度降低,反应速率减慢。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教案(优秀7篇)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教案(优秀7篇)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理解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介绍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培养学生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意识;通过学习和查阅资料,使学生了解我国及世界能源储备和开发;通过布置研究性课题,进一步认识化学与生产、科学研究及生活的紧密联系,化学教案-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能力目标通过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在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的现在,开发利用新能源具有重要的意义,借此培养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扩展是很难得的。
注意科学开发与保护环境的关系。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节是第一章第三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可以讲是高中化学理论联系实际的开篇,它起着连接初高中化学的纽带作用。
本节教学介绍的理论主要用于联系实际,分别从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和能量变化等不同反应类型、不同反应过程及实质加以联系和理解,使学生在感性认识中对知识深化和总结,同时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教法建议以探究学习为主。
教师是组织者、学习上的服务者、探究学习的引导者和问题的提出者。
建议教材安排的两个演示实验改为课上的分组实验,内容不多,准备方便。
这样做既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和调动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教师不能用化学课件代替化学实验,学生亲身实验所得实验现象最具说服力。
教学思路:影像远古人用火引入课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学生实验验证和探讨理论依据→确定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概念→讨论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和保护环境→能源的展望和人类的进步→布置研究学习和自学内容。
教学设计方案课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教学重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教学难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观点的建立。
能量的“储存”和“释放”。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 影像:《远古人用火》01/07[过渡]北京猿人遗址中发现用火后的炭层,表明人类使用能源的历史已非常久远。
2021年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经典复习题(答案解析)(2)
一、选择题1.将5.6 g铁粉投入盛有100mL 2mol/L稀硫酸的烧杯中,经2min反应完全。
如果反应前后浓液的体积不变,则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可表示为A.v(Fe)=0.5mol/(L·min)B.v(H2SO4)=1mol/(L·min)C.v(FeSO4)=0.5mol/(L·min)D.v(H2)=0.5mol/(L·min)2.已知分解1 mol H2O2放出热量98 kJ,在含少量I-的溶液中,H2O2分解分两步基元反应:H2O2+I- →H2O+IO- 慢 H2O2+IO- → H2O+O2+I- 快;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v (H2O2)=v (H2O)=v (O2) B.IO-是该反应的中间产物C.反应活化能为98 kJ·mol-1D.反应速率由IO-浓度决定3.一种以联氨(N2H4)为燃料的环保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电解质溶液显弱酸性,电池工作时产生稳定无污染的物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电极M充入N2H4,每消耗1molN2H4,会有4molH+通过质子交换膜B.该燃料电池工作时,化学能只能转化为电能C.N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D.电极总反应式为N2H4+O2=N2+2H2O,电解质溶液的pH始终不变4.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且现象描述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及现象实验目的A 向无色溶液中滴加FeCl3溶液和CCl4,振荡、静置,下层显紫红色证明溶液中含有I-B 向某溶液中先加入少量氯水,然后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证明溶液中含有Fe2+C在盛有漂白粉的试管中滴入70%的硫酸,立刻产生黄绿色气体证明硫酸具有还原性D 将3 LSO2和1 LO2混合通过灼热的V2O5充分反应,产物先通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再通入品红溶液,溶液褪色验证SO2与O2的反应为可逆反应.A.A B.B C.C D.D5.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目的A用铂丝蘸取某碱金属的盐溶液灼烧,观察现象证明其中含有K+B 将等浓度等体积的KI溶液和FeCl3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溶液中存在平衡:3+-2+22Fe+2I2Fe+IC用稀硫酸和锌粒制取H2时,加几滴CuSO4溶液CuSO4作反应的催化剂D蒸发铝与稀盐酸反应的溶液制备无水AlCl3A.A B.B C.C D.D6.某固体酸燃料电池以CsHSO4固体为电解质传递H+,其基本结构如图,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2H2+O2=H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电流通过外电路从a极流向b极B.b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C.H+由a极通过固体酸电解质传递到b极D.每转移0.2 mol电子,在负极上消耗标况下1.12 L的O27.如图是某校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一套原电池装置,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A.此装置能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B.石墨电极的反应式:O2+2H2O+4e-=4OH-C.电子由石墨电极经导线流向Cu电极D.电池的总反应式:2Cu+O2+4HCl=2CuCl2+2H2O8.如图a为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X、Y、Z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各物质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二节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课件新人教版必修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课件 新人 教版必修2-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二节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1
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
课前自主学习
学习任务一 化学反应的速率 任务驱动: 工业生产中有的反应进行得非常快,如氢气与氯气反应合成氯化氢,有的反应 进行得很慢,如氢气与氮气反应合成氨气。我们通常说前者的化学反应速率大 于后者。什么是化学反应速率?它如何表示和计算呢?
催化剂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使用催化剂能极大地加快反应速率
3.其他因素:反应物的状态、固体表面积、光照等许多因素。
【拓展提升】 (1)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涉及反应物、生成物等多种物质,因而定量表示一个 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时,必须指明是用哪一种反应物或哪一种生成物来表示。 (2)无论是用某一反应物表示还是用某一生成物表示,其化学反应速率都取正 值,而且是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不是某一时刻的瞬时速率。 (3)在一定温度下,对于固体和纯液体物质来说,其单位体积里的物质的量不会 改变,即它们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常数,故一般不用固体或纯液体物质来表示反 应速率。
(1)古代的“冰鉴”和现代的冰箱能够较长时间保存食物的原理是什么? 提示:通过降低温度,降低化学反应的速率,起到延长食品保存时间的作用。 (2)生活中用煤粉代替煤块并向炉膛鼓风,可以使炉火更旺,原理是什么? 提示: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学习任务二 化学反应的限度 任务驱动: 氯水是实验室常用试剂之一,实验表明新制氯水中含有多种含氯微粒,有Cl2、 HClO、Cl-等。HClO、Cl-是通过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为什么在溶液中还有Cl2 存在呢?氯水久置后含氯微粒有何变化?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2019版)教案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2019版)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基本概念;2.掌握化学反应热和焓的计算方法;3.能够通过化学反应热的计算,判断化学反应的放热性或吸热性;4.能够应用热力学基本定律解决相关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基本概念;2.化学反应热和焓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基本概念(1课时)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基本概念;2.化学反应中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3.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意义。
2.化学反应热和焓的计算方法(2课时)1.化学反应热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焓的概念和计算方法;3.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内容和意义。
3.应用热力学基本定律解决相关问题(2课时)1.热力学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2.化学反应的放热性和吸热性的判断;3.热力学计算实例分析和解决。
四、教学过程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基本概念1.从日常生活中引出能量变化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2.通过实验展示一些化学反应放热或吸热的现象,让学生亲身感受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3.简要介绍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意义,说明能量守恒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2.化学反应热和焓的计算方法1.详细讲解化学反应热的概念和计算方法,重点讲解热效应概念。
2.讲解焓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焓的物理意义。
3.详细介绍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内容和意义,说明不能取得的热量是如何测定的。
3.应用热力学基本定律解决相关问题1.通过实例分析和解决问题,让学生应用化学反应热和热力学定律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2.让学生能够独立判断化学反应的放热性或吸热性,并对实验过程进行分析。
五、教学方法1.实践教学法2.情景教学法3.问题解决教学法六、教学评估1.课堂测验:对本节课学生的知识点掌握情况进行测验,为学生提供学习方向。
2.个人作业:对于发现的学生易错点展开训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人教版初中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经典复习题(含答案解析)(2)
一、选择题1.一定量的锌粉和6mol·L-1的过量盐酸反应,当向其中加入少量的下列物质时,能够加快反应速率,又不影响产生H2的总量的是( )①石墨②CuO ③铜粉④铁粉⑤浓硫酸A.①②④B.①③⑤C.③④⑤D.①③④2NH3 (g),当反应达到限度2.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N2 + 3H2 (g) 高温、高压催化剂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2、H2完全转化为NH3B.此时反应已停止C.生成2mol 氨气的同时,同时生成3mol H2D.氮气、氢气、氨气的浓度相等3.氢氧燃料电池可以使用在航天飞机上,其反应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氢氧燃料电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电池中电极a是正极B.外电路中电子由电极a通过导线流向电极bC.该电池的正极反应为:O2+4H++4e-=2H2OD.该电池的总反应为:2H2+O2=2H2O4.Mg-AgCl电池是一种能被海水激活的一次性贮备电池,电池反应方程式为:2AgCl+ Mg =Mg2++ 2Ag+2Cl-。
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Mg为电池的正极B.负极反应为AgCl+e-=Ag+Cl-C.Cl-移向负极D.电流由镁电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5.一定温度下,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0.4molNH3和0.5molO2发生反应4NH3(g)+5O2(g)⇌4NO(g)+6H2O(g)。
2min后,NO的浓度为0.06mol·L-1。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2min末,用NO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6mol·L-1·min-1B.2min末,NH3的浓度为0.14mol·L-1C.0~2min内,生成的水的质量为3.24gD.0~2min内,O2的物质的量减少了0.15mol6.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为4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对反应的推断合理的是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B+4C⇌6A+3DB.反应进行到1s时,υ(A)=υ(D)C.反应进行到6s时,各物质的反应速率相等D.反应进行到6s时,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25mol⋅(L⋅s)−17.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A 用坩埚钳夹持一片未打磨的薄铝片,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铝不能滴落下来,好像有一层膜兜着铝熔点高,没能熔化B将H2在充满Cl2的集气瓶中燃烧集气瓶口上方有白烟生成H2、Cl2化合生成HClC 取两支试管,分别放入一小片打磨过的铝片,再分别加入3mL20%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都有气体产生前者生成氢气,后者生成氧气D 相同温度条件下,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mL质量分数为3%和6%的H2O2溶液,再分别加入等量二氧化锰粉末,比较H2O2的分解速率6%的H2O2溶液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较快相同条件浓度大H2O2分解速率快A.A B.B C.C D.D8.在2A(s)+B(g) ⇌ 3C(g)+4D(g)反应中,表示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A)=0.5 mol/(L•s)B.v(B)=0.2 mol/(L•s)C.v(C)=18 mol/(L•min)D.v(D)=0.6 mol/(L•s)9.反应A→C分两步进行,①A→B △H1;②B→C △H2。
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教案
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教学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Ⅱ中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内容。
本章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化学反应与能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化学理论知识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应用。
而本节内容则是侧重于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研究,从知识上说则是氧化还原反应的重要应用之一,也是实现氧化还原反应这一主干知识的螺旋式上升的一个重要环节。
因此本节课的重心是实现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的研究。
二、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原电池中发生的反应,认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基本原理。
2、学会分析、推理、归纳和总结的逻辑思维方法,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实验和小组合作学习,体验科学探究过程。
4、了解各类电池在生产、生活实际中的应用,认识化学的价值。
增强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初步了解原电池的概念、原理、组成及应用。
通过实验探究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化学能向电能转化的本质及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四、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分析、讨论、思考、交流、归纳、小结。
五、2课时五、教学过程能源的分类1、按取得方式:①一次能源----流水、风力、太阳能、煤、石油、天然气等;②二次能源:电力、蒸汽等。
2、按能源结构:①常规能源----石油、煤、天然气、水力等;②新能源----太阳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能等。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常常伴随有发光、发热等能量的变化,这是化学能转化为光能、热能。
那么,化学能是否可以转化为电能呢如果能,又是怎样转化为电能的呢§2-2化学能与电能(第1课时)一、火电(间接转变)1、我国目前发电总量构成:火电% 水电% 其他%(今后水电和其他发电量会逐步增加)2、火力发电原理:通过化石燃料燃烧,使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加热使水汽化为蒸汽以推动蒸汽轮机,然后带动发电机发电。
3、火力发电流程:(学生回答)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4、火力发电缺点:①转换环节多;②发电效率低;③能源浪费多;④环境污染严重等。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第2课时 教学设计【高中化学必修2(新课标)】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2课时◆本章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和作用(1)本章内容分为两个部分——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都属于化学反应原理范畴,是化学学科最重要的原理性知识之一,也是深入认识和理解化学反应特点和进程的入门性知识。
同时,本章内容又在社会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对人类文明进步和现代化发展有重大价值,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因此,化学能对人类的重要性和化学反应速率、限度及其条件控制对化学反应的重要性,决定了本章学习的重要性。
初中化学从燃料的角度初步学习了“化学与能源”的一些知识,在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中,将从科学概念的层面和定量的角度比较系统、深入地学习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原理。
本章内容既是对初中化学相关内容的提升与拓展,又是为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
学生通过学习化学能与热能、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及其应用,对化学在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与开发新能源中的作用与贡献有初步的认识;通过引入新型化学电池开发与利用的知识,学生将对化学的实用性和创造性有更多的体会;通过对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的学习与讨论,学生将对化学反应的条件有更深的认识。
这些都会增进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体会化学学习的价值。
(2)内容的选择与呈现新课程标准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及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的内容在初中化学、高中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中均有安排,既有学习的阶段性,又有必修、选修的层次性,在具体内容上前后还有交叉和重叠,学生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呈现一种螺旋式上升的状态。
根据新课程标准,关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在此只点出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其主要原因,并笼统地将化学反应中吸收或放出能量归结为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高低,不予深究。
关于化学能与热能、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侧重讨论化学能向热能或电能的转化,以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化学电池,主要考虑其应用的广泛性和学习的阶段性。
统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六章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优质课教案
统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六章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优质课教案【教材分析】本节讲述了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本课以化学反应与能量为载体,以实验设计为核心,训练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的思维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包括化学反应与热能、化学反应与电能两部分内容。
教材以文字介绍化学与能量的关系导入,正文部分以文字叙述为主,辅以图片。
另外教材还提供了“资料卡片、信息搜索”,以丰富拓展教学内容。
教材设置“思考与讨论”相关栏目,引导学生探究实践。
【教学目标】1.了解并掌握化学反应与热能的密切关系。
2.了解并掌握化学反应与电能的密切关系。
【核心素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通过学习,明白各种物质都具有能量,物质的组成、结构与状态不同,所具有的能量也不同。
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
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能认识物质是运动和变化的,知道化学变化需要一定的条件,并遵循一定规律;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并伴有能量转化。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具有证据意识,能基于证据对物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通过分析推理加以证实或证伪;建立观点、结论和证据之间的逻辑关系。
知道可以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建立认知模型,并能运用模型解释化学现象,揭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运用化学实验、调查等方法进行实验探究;勤于实践,善于合作,敢于质疑,勇于创新。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具有安全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具有探索未知、崇尚真理的意识;具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从自身做起,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化学反应与热能的变化关系。
2.教学难点:化学反应与电能的变化关系。
【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时有关本课知识的学习很少。
高中化学的学习是要把知识系统化,培养学生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
化学《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教案6篇
化学《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教案6篇化学《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教案1一、教学目的要求1、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化学教案-第三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2、常识性介绍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培养学生节约能源及环境保护等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化学反应解其能量变化,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2、难点: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观点的建立。
三、教学方法步骤本节教学应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录像、影碟等多媒体手段,加强学生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观的认识,让学生通过阅读、观摩、讨论等学习形式,主动了解和掌握有关知识。
具体教学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化学教案《化学教案-第三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内容[引言]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现象是什么??(燃烧)早期古人怎么取火?(钻木取火)[讲述]在第一节中就讲到,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与火有密切的联系,对于燃烧的探究是一个既古老而又年轻的课题,过去我们曾经研究过,现在仍然在研究,将来还会继续研究。
为什么对燃烧这一古老的化学现象我们要一直研究下去呢?因为,研究燃烧中的反应、能量变化、燃烧效率及产物对环境的影响,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板书]第三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提问]在当今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能源是那种能源?你身边接触到最为常见的能源是什么样的能源?(化学反应释放出的能量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
最为常见的能源是热能,比如:燃烧放出的热。
)[边讲述边板书]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提问]写出至少四个可燃物燃烧的反应。
[学生板书]H2 + O2 -----H2OCO + O2 ------CO2C + O2 --------CO2CH4 + O2 ------CO2 + H2O[讲述]可燃物的燃烧是最常见的有热量放出的反应。
[提问]什么是燃烧?(通常讲的燃烧是指可燃物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与热能教案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热能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第1课时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知识与技能:了解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敢于质疑,勤于思索,逐渐形成独立思考能力,善于与人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的奥秘,体验科学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2.学习用图表表示化学反应放出能量和吸收能量的方法,培养学生阅读图表的能力。
重点:化学键与能量变化的关系。
难点:从本质上(微观结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从而建立起科学的能量变化观。
板书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一、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过渡很多同学也许会有这样一些疑问:化学反应中为什么会有能量变化?本节课,我们将围绕这些问题,先从微观和宏观的角度来揭示这些秘密。
问题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体遇到强光会发生什么现象?为什么?小结(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总结)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体遇到强光会发生爆炸。
这是因为反应在有限的空间里进行,放出大量的热,使周围气体急剧膨胀。
提问反应中的热量由何而来?氢气和氯气反应的本质是什么?小结(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总结)从化学键角度分析氢气和氯气反应的本质。
讲述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反应物中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物中化学键的形成。
化学键是物质内部微粒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能量,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
氢气和氯气反应的本质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氢气分子和氯气分子中的H—H键和Cl—Cl键断开,氢原子和氯原子通过形成H—Cl键而结合成HCl分子。
1 mol H2中含有l mol H—H键,1 mol Cl2中含有1 mol Cl—Cl键,在25℃和101 kPa的条件下,断开1 mol H—H键要吸收436 kJ的能量,断开1 mol Cl—Cl键要吸收242 kJ的能量,而形成1 mol HCl分子中的H—Cl键会放出431 kJ的能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辅导教案学员姓名: 学科教师: 年 级: 辅导科目: 授课日期时 间主 题化学反应与能量(2) 教学内容1.盖斯定律及其应用2.反应热的计算1.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ΔH 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①C(s)+O 2(g)===CO 2(g);ΔH 1 C(s)+12O 2(g)===CO(g);ΔH 2②S(s)+O 2(g)===SO 2(g);ΔH 3 S(g)+O 2(g)===SO 2(g);ΔH 4 ③H 2(g)+12O 2(g)===H 2O(l);ΔH 52H 2(g)+O 2(g)===2H 2O(l);ΔH 6 ④CaCO 3(s)===CaO(s)+CO 2(g);ΔH 7 CaO(s)+H 2O(l)===Ca(OH)2(s);ΔH 8 A .① B.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答案】:C一、盖斯定律:1.盖斯定律的内容: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相同。
换句话说,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2.盖斯定律直观化△H =3.解题思路:已知相关的热化学方程式,要求写出新的热化学方程式,这种类型题的解题思路是:运用盖斯定律。
一,二,三。
对于运用盖斯定律解题常用的方法为:①虚拟路径法;②加和法。
二、反应热大小比较题目类型1.同一反应生成物的状态不同时:A(g)十B(g)=C(g);△H1<0 A(g)+B(g)=C(1);△H2<0 C(g)=C(1);△H3<0因为△H3=△H2-△H1,所以△H2<△H1(填>、<、=)2.同一反应反应物状态不同时:S(g)+O2(g)=SO2(g);△H1<0 S(s)+O2(g)=SO2(g);△H2<0 S(g)=S(s);△H3<0因为△H3=△H1-△H2,所以△H l <△H2(填>、<、=)3.两个有联系的不同反应相比C(s)+O2(g)=CO2(g);△H1<0 C(s)+ 1/2O2(g)=CO (g);△H2<0定有△H l <△H2。
并且据此可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比较方法(1)直接比较法依据经验、规律和常识直接判断不同反应的△H的大小的方法可称为直接比较法。
(2)图示比较法反应热是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与反应无所具有的总能量的差,即△H=E生-E反,画出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图之后,根据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高低关系可以很方便的比较△H的大小。
这种方法成为图示法。
(3)盖斯定律法依据盖斯定律,对于几个热化学方程式可以进行移项、变向、(乘以某个数后)相加减等多种数学运算,依据所得的新反应或新过程的△H可以比价运算前的各△H的大小,这种方法被称为盖斯定律法。
三、有关反应热的计算1.依据热化学方程式计算热化学方程式中△H与个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质量、体积)成比例,已知热化学方程式,便可计算一定量的反应物发生反应所放出的热量或放出一定热量时消耗或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体积和物质的量。
2.盖斯定律的应用盖斯定律是指一定条件下,某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反应的总热效应相同。
即反应热只与始态和终态相关,而与反应途径无关。
此定律的主要用途是用已知反应的反应热来推知相关反应的反应热。
利用盖斯定律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热化学方程式包括其△H(乘以某个数后)相加或相减而得出一个新的热化学方程式。
热化学方程式之间的“+”,“-”等数学运算,对应△H也进行“+”,“-”等数学运算。
3.依据燃烧热(或热值)计算可燃物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可燃物的物质的量×燃烧热=可燃物的质量×热值4.从键能的角度计算反应热。
一个化学反应的反应热等于。
【答案】一、盖斯定律:1.盖斯定律的内容:始态和终态2.盖斯定律直观化△H =△H1 + △H23.解题思路:一先比较要写的热化学方程式与已知的相关热化学方程式的主要不同,二找出无关的物质并变换系数使其相同,三再通过对已知热化学方程式加减消去,然后算出新方程式的热量。
二、反应热大小比较:3.CO(g)+O2(g)=CO2(g);△H3=△H1-△H2三、有关反应热的计算4.从键能的角度计算反应热。
一个化学反应的反应热等于反应中断裂旧化学键的键能之和与反应中生成新化学键的键能之和的差。
【典型例题1】1840年,瑞士化学家盖斯提出了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仅与反应物的最初状态及生成物的最终状态有关,而与其中间步骤无关。
按此规律,结合下述反应方程式,回答问题。
已知:(1)NH3(g)+HCl(g)===NH4Cl(s),ΔH=-176 kJ/mol(2)NH3(g)+H2O(l)===NH3·H2O(aq),ΔH=-35.1 kJ/mol(3)HCl(g)+H2O(l)===HCl(aq),ΔH=-72.3 kJ/mol(4)NH3·H2O(aq)+HCl(aq)===NH4Cl(aq),ΔH=-52.3 kJ/mol(5)NH 4Cl(s)+2H 2O(l)===NH 4Cl(aq),ΔH =Q 则第(5)个方程式中的反应热是__________。
【解析】:考查盖斯定律的理解运用。
本题可用“加合法”,也可用“虚拟路径法”。
a .加合法:(4)+(3)+(2)-(1)与(5)相比较得反应热是+16.3 kJ/mol 。
b .虚拟路径法:设计反应的虚拟过程则有:-35.1 kJ/mol +(-72.3 kJ/mol)+(-52.3 kJ/mol)+176 kJ/mol =ΔH ΔH =+16.3kJ/mol 。
【答案】:+16.3 kJ/mol【典型例题2】氢气、一氧化碳、辛烷、甲烷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H 2(g)+1/2O 2(g)=H 2O(l); △H =-285.8kJ/mol CO(g)+1/2O 2(g)=CO 2(g); △H =-283.0kJ/mol C 8H 18(l)+25/2O 2(g)=8CO 2(g)+9H 2O(l);△H =-5518kJ/mol CH 4(g)+2O 2(g)=CO 2(g)+2H 2O(l); △H =-89.3kJ/mol相同质量的氢气、一氧化碳、辛烷、甲烷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最少的是 A .H 2(g) B .CO(g) C .C 8H 18(l) D .CH 4(g) 【答案】:B1.根据下列热化学方程式:(1)C(s)+O 2(g)===CO 2(g) ΔH 1=-393.5 kJ/mol (2)H 2(g)+12O 2(g)===H 2O(l) ΔH 2=-285.8 kJ/mol(3)CH 3COOH(l)+2O 2(g)===2CO 2(g)+2H 2O(l) ΔH 3=-870.3 kJ/mol 可以计算出2C(s)+2H 2(g)+O 2(g)===CH 3COOH(l)的反应热为( ) A .ΔH =+244.1 kJ/mol B .ΔH =-488.3 kJ/mol C .ΔH =-996.6 kJ/molD .ΔH =+996.6 kJ/mol【答案】:A2.下列关于盖斯定律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不仅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也与反应的途径有关B .盖斯定律遵守能量守恒定律C.利用盖斯定律可间接计算通过实验难测定的反应的反应热D.利用盖斯定律可以计算有副反应发生的反应的反应热【答案】:A3.已知常温时红磷比白磷稳定,在下列反应中:4P(白磷,s)+5O2(g)===2P2O5(s)ΔH=-a kJ/mol4P(红磷,s)+5O2(g)===2P2O5(s)ΔH=-b kJ/mol若a、b均大于零,则a和b的关系为()A.a<b B.a=b C.a>b D.无法确定【答案】:C4.已知H2(g)、C2H4(g)和C2H5OH(l)的燃烧热分别是285.8 kJ/mol、1 411.0 kJ/mol和1 366.8 kJ/mol,则由C2H4(g)和H2O(l)反应生成C2H5OH(l)的ΔH为()A.-44.2 kJ/mol B.+44.2 kJ/mol C.-330 kJ/mol D.+330 kJ/mol【答案】:A5.已知热化学方程式:(1)2H2O (l)===2H2(g)+O2(g)ΔH=+571.6 kJ/mol(2)2H2(g)+O2(g)===2H2O(g)ΔH=-483.6 kJ/mol当1 g液态水变为气态水时,对其热量变化有下列描述:①放出;②吸收;③2.44 kJ;④4.88 kJ;⑤88 kJ。
其中正确的是()A.②和⑤B.①和③C.②和④D.②和③【答案】:D6.已知:2Zn(s)+O2(g)=2ZnO(s)△H=-701.0kJ·mol-12Hg(l)+O2(g)=2HgO(s)△H=-181.6kJ·mol-1则反应Zn(s)+ HgO(s)=ZnO(s)+ Hg(l)的△H为( )A.+519.4kJ·mol-1 B.-259.7 kJ·mol-1C.+259.7 kJ·mol-1D.-519.4kJ·mol-1【答案】:B7.已知25℃、101 kPa下,石墨、金刚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石墨,s)+O2(g)===CO2(g)ΔH=-393.51 kJ/molC(金刚石,s)+O2(g)===CO2(g)ΔH=-395.41 kJ/mol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能量低B.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能量高C.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能量低D.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能量高【答案】:A8.已知:CH 3CH 2CH 2CH 3(g)+132O 2(g)===4CO 2(g)+5H 2O(l) ΔH =-2 878 kJ/mol(CH 3)2CHCH 3(g)+132O 2(g)===4CO 2(g)+5H 2O(l) ΔH =-2 869 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正丁烷与异丁烷的能量大小关系如图B .正丁烷的稳定性大于异丁烷C .异丁烷转化为正丁烷的过程是一个放热过程D .异丁烷分子中的碳氢键比正丁烷的多 【答案】:A9.根据盖斯定律计算:已知金刚石和石墨分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金刚石,s)+O 2(g)===CO 2(g) ΔH =-395.41 kJ/mol ,C(石墨,s)+O 2(g)===CO 2(g) ΔH =-393.51 kJ/mol ,则金刚石转化为石墨时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