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单元 遗传的细胞基础与分子基础-生物一轮复习考点梳理 Word版含解析
2024年高考生物复习重点、难点、热点专项解析—遗传的分子基础
2024年高考生物复习重点、难点、热点专项解析—遗传的分子基础高考感知课标要求——明考向近年考情——知规律5.1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信息主要编码在DNA分子上。
5.2概述多数生物的基因是DNA分子的功能片段,有些病毒的基因在RNA分子上。
5.3概述DNA分子是由四种脱氧核苷酸构成,通常由两条碱基互补配对的反向平行长链形成双螺旋结构,碱基的排列顺序编码了遗传信息。
5.4概述DNA分子通过半保留方式进行复制。
5.5概述DNA分子上的遗传信息通过RNA 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细胞分化的本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生物的性状主要通过蛋白质表现。
5.6概述某些基因中碱基序列不变但表型改变的表观遗传现象。
(2023·浙江)遗传信息的翻译、PCR扩增的原理与过程;(2023·海南)DNA分子的结构和特点、DNA分子的复制过程、特点及意义、遗传信息的转录;(2023·全国)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遗传信息的转录、遗传信息的翻译;(2023·海南)表观遗传;(2023·山东)伴性遗传的遗传规律及应用、表观遗传;(2023·山东)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异同、遗传信息的转录、遗传信息的翻译;(2023·山东)DNA分子的结构和特点、DNA分子中碱基的相关计算、DNA分子的复制过程、特点及意义;(2023·湖南)遗传信息的转录、遗传信息的翻译;(2023·湖南)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基因突变;(2023·浙江)中心法则及其发展;(2023·广东)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酶的本质、中心法则及其发展;(2023·北京)DNA分子的复制过程、特点及意义、基因工程在农牧业、制药及环境等方面的应用;(2023·广东)细胞的衰老、遗传信息的转录、遗传信息的翻译;命题趋势1.考查题型:多以选择题呈现。
2.命题趋势:遗传的分子基础多为遗传物质的实验探究、遗传信息传递过程的实例分析与实验探究。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遗传的细胞基础与分子基础
基因的表达[考法综述] 本考点主要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中心法则和基因、遗传信息和性状的关系,试题以选择题为主,有时也有非选择题,难度适中。
命题法1 DNA与RNA的分析与比较1.如图分别为DNA、tRNA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示DNA分子中的⑤为氢键,tRNA中的b为磷酸二酯键B.DNA分子复制、切割目的基因片段时分别破坏的化学键为⑤⑥C.tRNA是由三个核糖核苷酸连接成的单链分子D.c处表示反密码子,可以与mRNA碱基互补配对答案 C解析图1中⑤为氢键,⑥⑦均可称为磷酸二酯键,但⑦为一个核苷酸内部脱氧核糖的5号碳原子与磷酸基团之间的连接,而⑥为两个脱氧核苷酸之间的连接,图2中b指代的是tRNA臂上,若代表化学键,只能是磷酸二酯键,A正确;DNA分子复制和切割目的基因片段破坏的化学键分别是⑤氢键和⑥脱氧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B正确;tRNA是由多个核糖核苷酸连接成的三叶草结构,C 错误。
【解题法】 DNA 和RNA 的区分方法(1)DNA 和RNA 的判断①含有碱基T 或脱氧核糖⇒DNA ;②含有碱基U 或核糖⇒RNA 。
(2)单链DNA 和双链DNA 的判断①若: ⎭⎪⎬⎪⎫A =T 、G =C 且A +G =T +C ⇒双链DNA ; ②若:嘌呤≠嘧啶⇒单链DNA 。
(3)DNA 和RNA 合成的判断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T 或U 可判断DNA 和RNA 的合成。
若大量消耗T ,可推断正发生DNA 的合成;若大量利用U ,可推断正进行RNA 的合成。
命题法2 比较DNA 复制、转录与翻译2.下列甲、乙两图为真核细胞中发生代谢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图所示过程叫做翻译,多个核糖体共同完成一条多肽链的合成B .甲图所示翻译过程的方向是从右到左C .乙图所示过程叫做转录,转录产物的作用一定是作为甲图中的模板D .甲图和乙图中都发生了碱基配对并且碱基互补配对方式相同答案 B解析 一个核糖体合成一条多肽链,A 错;翻译时,核糖体沿mRNA 从右向左移动,B 正确;乙图表示转录,产物有mRNA ,也有tRNA 、rRNA ,C 错;翻译过程中碱基配对方式有G 与C 、A 与U ,转录过程中碱基配对方式有G 与C 、A 与U 、A 与T ,D 错。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义——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减数分裂的概念和意义,了解减数分裂的类型、过程及其遗传学意义,并能够运用所学1/16知识分析和解释生物学现象。
2.配子中染色体组合多样性的原因。
3.受精作用的概念及意义。
【核心素养】1.科学思维:理解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知道受精作用的过程。
2.科学探究:通过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加深对减数分裂过程及其特点的认识。
3.社会责任:说出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生物遗传和变异的重要意义。
【典例分析】1.下列有关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是配子多样性的原因之一B.配子的多样性和受精的随机性,使得同一双亲的后代呈现出多样性C.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维持了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D.精卵结合形成的受精卵中,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答案:D解析: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是配子多样性的原因之一;配子的多样性和受精的随机性,使得同一双亲的后代呈现出多样性;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维持了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精卵结合形成的受精卵中,受精卵中的核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而细胞质遗传物质几乎都来自母方。
D符合题意。
2.如图表示某雌性动物减数分裂某时期的一个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有2对同源染色体,2个四分体,8个核DNA分子B.图中同源染色体上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片段交换C.图中1、3可在正常减数分裂产生的一个子细胞中同时出现D.该细胞减数分裂结束后可产生4种生殖细胞答案:A解析:A、图中有a与b,c与d各构成1对同源染色体,构成一个四分体,一个四分体4个核DNA,故图中有2对同源染色体,2个四分体,8个核DNA分子,A正确;B.染色体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上,B错误;C.1和3互为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会分离,不可能进入同一个子细胞,C错误;D.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减数分裂最多可以产生1种生殖细胞,D错误。
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知识清单:遗传的分子学基础
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知识清单:遗传的分子学基础一、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一)DNA是遗传物质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区别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格里菲思实验(提出“转化因子”)艾弗里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不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真核生物(含DNA和RNA)遗传物质是DNA原核生物(含DNA和RNA 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病毒遗传物质是DNA或RNA(含DNA或RNA)(二)“加法原理”和“减法原理”与常态比较,人为增加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加法原理”。
例如,在“比较过氧化氧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的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分别作加温、滴加FeCl3溶液、滴加肝脏研磨液的处理,就利用了“加法原理”。
与常态比较,人为去除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减法原理”。
例如,在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每个实验组特异性地去除了一种物质,从而鉴定出DNA是遗传物质,就利用了“减法原理”。
(三)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1、肺炎链球菌R型:菌体无多糖类的荚膜;菌落表面粗糙;不会使人或小鼠患病S型:菌体有多糖类的荚膜;菌落表面光滑;使人和小鼠患肺炎,小鼠并发败血症死亡2、格里菲思实验(1928年)结论:已经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含有某种促使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的活性物质——转化因子。
3、艾弗里实验(20世纪40年代)结论: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即,DNA是遗传物质)(四)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赫尔希和蔡斯实验(1952年))1、T2噬菌体: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60%是蛋白质,仅蛋白质分子中含有硫;40%是DNA,磷几乎都存在于DNA分子中2、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T2噬菌体3、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无放射性的大肠杆菌35S(或32P)标记的噬菌体+大肠杆菌保温:使亲代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搅拌: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离心:使上清液中析出质量较轻的T2噬菌体颗粒,而离心管的沉淀物中留下被侵染的大肠杆菌35S组:上清液:放射性高沉淀物:放射性低细菌裂解,在新形成的噬菌体中无35S32P组:上清液:放射性低沉淀物:放射性高细菌裂解,在新形成的噬菌体中有32P实验结论: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4、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吸附、注入核酸、复制与合成、组装、释放二、DNA的结构(一)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二)DNA的结构特点1、DNA是由两条单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遗传的细胞基础与分子基础 专题10 遗传的分子基础 考点2 DNA的结构
(4) DNA 分子中,任意两个互补碱基之和的比值:一条链与互补链以及双链中皆相等。即:
一互条补链链上上::AA++TT//CC++GG==bb 双链中:A+T/C+G=b
(5)不同生物的 DNA 分子中,其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的比值不同,即(A+T)/(C+G)的值不同。
第四单元 遗传的细胞基础 与分子基础
专题10 遗传的分子基础
考点二 DNA的结构与复制
撬点·基础点 重难点
1 DNA 的结构
基础点
2 DNA 分子结构特点 (1) 多样 性,具 n 个碱基对的 DNA 具有 4n 种碱基对排列顺序。 (2) 特异 性,如每个 DNA 分子都有其特定的碱基对排列顺序。 (3) 稳定 性,如两条主链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排列的顺序不变,碱基对构成方式不变等。
重难点 1 DNA 分子中碱基互补配对相关的计算 (1)DNA 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即 A=T、C=G,且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 (2)DNA 分子中,任意两个不互补的碱基之和恒等,即(A+G)=(T+C)=(A+C)=(T+G);并且任意 两个不互补的碱基之和占碱基总量的 50%,即(A+C)%=(T+G)%=50%。 (3)DNA 分子中,任意两个不互补碱基之和的比值:一条链与互补链互为倒数,双链中为 1。即:
2 DNA 分子中的有关数量关系 (1)DNA 分子中,脱氧核苷酸数∶脱氧核糖数∶磷酸数∶含氮碱基数=1∶1∶1∶1。 (2)配对的碱基,A 与 T 之间形成 2 个氢键,G 与 C 之间形成 3 个氢键,C—G 碱基对占比例越大, DNA 结构越稳定。 (3)每条脱氧核苷酸链上都只有一个游离的磷酸基,因此 DNA 分子中含有 2 个游离的磷酸基。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遗传的细胞基础与分子基础 专题9 遗传的细胞基础 考点1 减数分裂与受精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考法综述] 对减数分裂过程的考查,主要是围绕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的染色体、DNA 等物质的数量变化为载体特征展开,并常以各种分裂图像为载体综合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的种类是考查的重点,有时可能与遗传规律、伴性遗传和染色体变异等内容联系起来进行考查,考题以选择题为主,有可能出现非选择题,题目难度适中。
命题法1 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区别1.在某植物根尖每个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都有40条染色体。
下表中,能正确表示该植物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和后期每个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染色单体数目的是( )A.甲 B .乙 C .丙 D .丁答案 B解析 在有丝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成为子染色体使染色体数目加倍,可知该植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0条。
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染色体数减半,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之前,染色单体不分开,这时染色体数为10条,染色单体数为20条,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单体分开成为子染色体,染色体数为20条,无染色单体,综上,本题选B 。
【解题法】 减数分裂中染色体行为、数目以及DNA 数量的变化规律项目 性母细胞―→初级性母细胞 ―→ 次级性母细胞―→ 性细胞 时期 间期 减Ⅰ减Ⅱ- 染色体行为复制联会形成四分体,同着丝点分裂,染色单-源染色体分开体分开染色体数2n2n n(前期、中期)、2n(后期、末期)nDNA数2n→4n4n2n n2.如图为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一定为次级精母细胞B.图乙一定为初级精母细胞C.图丙为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D.图丙中的M、m为一对同源染色体答案 B解析图甲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其细胞质均等分裂,可能为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图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其细胞质均等分裂,所以应是初级精母细胞;图丙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其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应是次级卵母细胞,不可能是极体;图丙中的M、m不是同源染色体,应是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
第4部分 遗传的细胞基础与分子基础 考点1 遗传的细胞基础(教师版)
第4部分遗传的细胞基础与分子基础考点1 遗传的细胞基础一.北京模拟(共20小题)1.(2020•海淀区校级三模)取洋葱根尖和水稻未成熟的花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均可看到的是()A.分裂前期染色体复制后形成的四分体B.同源染色体的染色单体间发生交叉现象C.分裂中期染色体排列在细胞的中央D.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到细胞的两极2.(2020•朝阳区二模)图中①和②表示某精原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两条非姐妹染色体单体相同位置上两个DNA分子片段。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①和②所在的染色体都来自父方B.③和④的形成是由于染色体结构变异C.③和④上的非等位基因可能会发生重新组合D.③和④形成后,立即被平均分配到两个精细胞中3.(2020•房山区二模)研究人员发现爪蟾处于分裂期的卵提取物能促使卵母细胞立即进入分裂期,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A)图发生了细胞核的破裂和纺锤体的形成B.卵母细胞进入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分裂期之前已完成DNA的复制C.减数分裂过程中,分裂期完成分裂相关的物质准备,间期作为两次分裂的分界点D.来自细胞分裂间期细胞的细胞质中不含有可以促进卵母细胞继续进行分裂的物质4.(2020•西城区模拟)生物的某些染色体结构变异可通过减数分裂染色体的行为来识别。
甲、乙两模式图分别表示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的“环形圈”或“十字形结构”现象,图中字母表示染色体上的基因。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两图中的现象均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过程中B.甲图所示的现象是由倒位导致的,乙图所示的现象是由易位导致的C.甲乙两图所示细胞完成减数分裂后产生的配子中染色体结构均正常D.两图所示细胞中基因种类、数量均正常,个体性状也不会发生改变5.(2020•顺义区二模)某高等生物体(2n)中细胞M经分裂后形成四个细胞,如图是四个细胞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M在分裂过程中发生了交叉互换B.M位于生物体的卵巢中C.M在分裂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移接D.①②由不同细胞分裂来6.(2020•密云区一模)如图为某二倍体动物的2个细胞分裂示意图(数字代表染色体,字母代表染色体上的基因)。
高考生物冲刺复习知识拓展第四单元遗传的细胞基础与分子基础1
高考生物冲刺复习知识拓展第四单元遗传的细胞基础与分子基础1专题9 遗传的细胞基础减数分裂过程中相关概念辨析1.同源染色体和非同源染色体(1)同源染色体:指减数分裂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态、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如图中的1和2为一对同源染色体,3和4是另一对同源染色体。
(2)非同源染色体:指形态、大小各不相同,且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配对的染色体。
如图中的1和3、1和4、2和3、2和4分别是非同源染色体。
2.姐妹染色单体和非姐妹染色单体(1)姐妹染色单体:同一着丝点连着的两条染色单体。
如图中的a 和a'、b和b'、c和c'、d和d'。
(2)非姐妹染色单体:不同着丝点连接着的两条染色单体。
如图中的a和b(b')、a'和b(b')等。
3.联会和四分体(1)联会:指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该时期染色体已完成复制,染色单体已形成,但染色体螺旋程度低,在光学显微镜下不易观察到。
(2)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
图中含有两个四分体,即四分体的个数等于减数分裂中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对数。
相关结构的数量关系:1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8条脱氧核苷酸链。
4.交叉互换(1)图示(2)时期:减Ⅰ前期即四分体时期。
(3)范围:同源染色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换片段。
(4)交换对象:等位基因B—b交换。
(5)结果及意义:导致基因重组,产生多种配子,若不交换只产生AB、ab两种配子,若交换则可产生AB、ab和Ab、aB四种配子,属于可遗传变异。
例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减数分裂中相互配对的染色体B.在人的肌细胞中没有X和Y这对同源染色体C.在人的精原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D.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解析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才能确定是同源染色体:第一是来源方面,必须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第二是形态大小方面,除性染色体外,形态大小一定相同;第三是功能方面,相同位置上携带的是相同基因或等位基因。
专题遗传变异进化
整理课件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步骤
方法
1 R型活菌
2 S型 活 菌
3 加热杀死
S型菌
R型
4 活 细菌
+
S型 死 细菌
现象 活
结论 R型活菌无毒 S型活菌有毒
加热杀死的S型菌无毒
整理课件
S型死细菌中存 在“转化因子”
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
S型活细菌
多糖 脂质 蛋白质
整理课件
DNA 转录形成 RNA 的过程 边解旋边转录
在细胞核内,以 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 按照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合成 RNA ,使 DNA 上的遗传信息传递到 mRNA 上。
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课件
碱基配对原则 DNA RNA
A—— U G —— C C —— G T —— A
RNA 翻译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整理课件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
多倍体
概念
体细胞中含有本物 种配子染色体数的 个体
由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 体细胞中含有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
自然形成 原因
由未经受精作用的 卵细胞发育而成单 倍体
由于自然条件剧烈变化的影响,有丝分裂过 程受阻碍,于是细胞核内染色体加倍。通过 减数分裂形成染色体数目也相应加倍的生殖 细胞,再经受精作用形成合子而发育成多倍 体
种类
自然突变:自然发生 诱发突变:人工条件诱导发生突变
例子:色盲、白化病、糖尿病……
原因:由于在 DNA 复制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内,外因) 而发生差错,导致分子结构改变(碱基种类、数 量、排列顺序等发生局部改变)
意义: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进化提供最初原材料。
2022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四单元遗传的细胞基础和分子基础专题九遗传的细胞基次件
高分帮 · “双一流”名校冲刺
专题探究2 多角度辨析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突破点1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过程辨析 比较法分析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
项目
减数分裂
染色体复制的次数及时期 一次,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分裂的细胞 细胞分裂次数
原始生殖细胞 两次
有丝分裂 一次,有丝分裂间期
2.减数分裂的过程(以二倍体雄性生物精子的形成过程为例)
时期
细胞或形成细 胞的名称
图像
主要特征
减数第一次分 裂前的间期
精原细胞(1个)
DNA复制、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细胞体积增大
前期
初级精母细胞 (1个)
减数第一
次分裂
中期
初级精母细胞 (1个)
后期
初级精母细胞 (1个)
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 染色单体间可能发生部分交叉互换
考点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考点帮 · 必备知识通 关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
1.概念: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
半的细胞分裂。
核心素养 · 科学思维 思考:为什么将减数分裂称作特殊的有丝分裂? 提示:因为二者分裂过程中均出现纺锤丝,均有染色体的复制和着丝点分 裂等相似的行为。“特殊”则体现在二者的不同之处。
性细胞。
(2)染色体、核DNA数目变化及原因(结合上图更易理解)
变化情况
染色体数目
核DNA数目
加倍
原因 时期
着丝点分裂 ⇨n→2n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DNA复制 ⇨2n→4n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两次2n→n
先 4n→2n,后2n→n
减半 原因
细胞一分为二,遗传物质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第一次减半 ⇨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遗传物 质均分;第二次减半 ⇨一对姐妹染色单体上的遗传物质均分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遗传的细胞基础与分子基础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综合[考法综述] 近年高考对该考点的考查,主要是围绕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图像辨析和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染色体、DNA、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的比较展开,试题难度适中,以基础知识为主,多结合生物的变异、DNA复制等知识进行综合性考查。
命题法1 比较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过程1.下图是与细胞分裂相关的坐标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CD段一定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B.甲图中的AB段若发生在高等哺乳动物的精巢中,细胞肯定进行减数分裂C.乙图中A时期染色体、染色单体、DNA的比例为1∶2∶2D.乙图中的CD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一定为正常体细胞的一半答案 C解析甲图纵坐标为一条染色体中DNA含量,故CD段可能是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甲图中AB段可能是有丝分裂间期中的DNA复制,也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的DNA复制,精原细胞既能进行有丝分裂也能进行减数分裂;乙图中A时期已完成染色体的复制,故染色体、染色单体、DNA的比例为1∶2∶2;乙图中的CD段细胞可以为减数第二次分裂期的细胞,其中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和末期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与正常体细胞相同。
【解题法】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分析如图所示曲线既适用于减数分裂,也适用于有丝分裂,相关分析如下:项目A→B B→C C→D D→E染色体的变化特点对应减数分裂时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中期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和末期对应有丝分裂时期间期前期和中期后期后期和末期2.下图表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分析可得出( )①a阶段为有丝分裂、b阶段为减数分裂②L点→M点所示过程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③GH段和OP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是相等的④MN段发生了核DNA含量的加倍A.①②④ B.①②③C.①③ D.②④答案 A解析图中a段是有丝分裂过程,b段是减数分裂过程,LM段是受精作用过程,c段是有丝分裂过程。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遗传的细胞基础与分子基础
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考法综述] 高考中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考查,以基础知识为主,试题难度不大,多数以文字信息或者图像的形式展现;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考查主要涉及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过程和结果及其成功的原因,误差分析,噬菌体的特点和增殖过程,以及在研究过程中运用的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重点强调对考生识记能力和实验分析能力的考查。
命题法1 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和体外转化实验的比较分析1.利用两种类型的肺炎双球菌进行相关转化实验。
各组肺炎双球菌先进行图示处理,再培养一段时间后注射到不同小鼠体内。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过E、F对照,能说明转化因子是DNA而不是蛋白质B.F组可以分离出S和R两种肺炎双球菌C.F组产生的S肺炎双球菌可能是基因重组的结果D.能导致小鼠死亡的是A、B、C、D四组答案 D解析从图示实验过程看出,通过E、F对照,能说明转化因子是DNA而不是蛋白质;F 组加入了S菌的DNA,可以分离出S和R两种肺炎双球菌,而出现的S肺炎双球菌可能是基因重组的结果;A组经煮沸、D和E组为R菌,均不能导致小鼠死亡,D项错误。
【解题法】体内转化实验和体外转化实验的比较2.为证明蛋白质和DNA 究竟哪一种是遗传物质,赫尔希和蔡斯做了“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T 2噬菌体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
下图中亲代噬菌体已用32P 标记,A 、C 中的方框代表大肠杆菌。
下列关于本实验及病毒、细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图中锥形瓶中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大肠杆菌的,其内的营养成分中要加入32P 标记的无机盐B .若要达到实验目的,还要再设计一组用35S 标记噬菌体的实验,两组相互对照,都是实验组C .噬菌体的遗传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而大肠杆菌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D .若本组实验B(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则不能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 答案 B解析 图中锥形瓶中培养液内的营养成分应无放射性标记;要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还应设计一组用35S 标记的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两组相互对照,都是实验组;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其遗传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若本组实验B(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可能是实验时间较长,细菌裂解导致的。
优品课件之高二生物《遗传的细胞基础》要点归纳
高二生物《遗传的细胞基础》要点归纳高二生物《遗传的细胞基础》要点归纳2.1遗传的细胞基础细胞的减数分裂1)减数分裂的概念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
2)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
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配子(列如:精子、卵细胞)的形成过程1)精子与卵细胞形成的过程及特征P17图2-2,P20图2-5书本18-19全部内容2)配子的形成与生物个体发育的联系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和卵细胞,必须相互结合,形成受精卵,才能发育成新个体。
受精过程1)受精作用的特点和意义特点:受精作用是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父方),另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
意义:受精作用对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152)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生物遗传和变异的重要作用由于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染色体组成具有多样性,导致不同配子遗传物质的差异,加上受精过程中卵细胞和精子结合的随机性,同一双亲的后代必然呈现多样性。
这种多样性有利于生物在自然选择中进化,体现了有性生殖的优越性。
就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2.2遗传的分子基础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1.20世纪20年代,大多数科学家认为,蛋白质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
2.1928年后艾弗里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提出不同当时大多数科学家的观点: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P43-44)3.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完成了噬菌体侵染实验,使人们才确信DNA是遗传物质。
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9 遗传的细胞基础减数分裂过程中相关概念辨析
1.同源染色体和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指减数分裂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态、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如图中的1和2为一对同源染色体, 3和4是另一对同源染色体。
(2)非同源染色体:指形态、大小各不相同,且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配对的染色体。
如图中的1和3、1和4、2和3、2和4分别是非同源染色体。
2.姐妹染色单体和非姐妹染色单体
(1)姐妹染色单体:同一着丝点连着的两条染色单体。
如图中的a和a'、b和b'、c和c'、d和d'。
(2)非姐妹染色单体:不同着丝点连接着的两条染色单体。
如图中的a和b(b')、a'和b(b')等。
3.联会和四分体
(1)联会:指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该时期染色体已完成复制,染色单体已形成,但染色体螺旋程度低,在光学显微镜下不易观察到。
(2)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
图中含有两个四分体,即四分体的个数等于减数分裂中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对数。
相关结构的数量关系:1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DNA 分子=8条脱氧核苷酸链。
4.交叉互换
(1)图示
(2)时期:减Ⅰ前期即四分体时期。
(3)范围:同源染色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换片段。
(4)交换对象:等位基因B—b交换。
(5)结果及意义:导致基因重组,产生多种配子,若不交换只产生AB、ab两种配子,若交换则可产生AB、ab和Ab、aB四种配子,属于可遗传变异。
例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减数分裂中相互配对的染色体
B.在人的肌细胞中没有X和Y这对同源染色体
C.在人的精原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
D.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
答案A
专题10 遗传的分子基础
遗传的分子基础易混点例析
一、对于验证DNA是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易错理解
DNA是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有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两个经典实验的思路虽基本相同,但采用的方法有所不同。
在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采用的是直接分离法,即真正将S型菌的DNA与其他成分分离,然后用每种单一成分与R型菌混合,做体外转化实验。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采用的是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间接将DNA与其他成分分离。
例1 格里菲思用肺炎双球菌在小鼠身上进行了著名的转化实验,此实验结果( )
A.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B.证明了RNA是遗传物质
C.证明了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D.没有具体证明哪一种物质是遗传物质
答案D
二、混淆具体生物的分类及遗传物质的类别
关于生物遗传物质的总结如下:
1.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是DNA:因为绝大多数生物(如所有的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及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只有少数生物(RNA病毒等)的遗传物质是R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
物质。
学科……网
2.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核酸(DNA或RNA)。
3.凡是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包括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尽管细胞内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但是它们的遗传物质都是DNA,而不是RNA;无细胞结构的生物,如病毒仅含有一种核酸(DNA 或RNA),它们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例2 禽流感病毒基因组由8个负链的单链RNA片段组成,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禽流感病毒具有高致病性,会造成大批鸡等禽类死亡。
但是,禽流感病毒偶尔也会感染人,其传染性远不如人类流感病毒。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禽流感病毒具有细胞结构,具有最基本的细胞器——核糖体,所以有很强的感染力
B.禽流感病毒能很好地利用鸟类细胞内的各种细胞器,但不能利用人类细胞的细胞器
C.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具有很强的变异能力,因此能感染人类
D.禽流感病毒主要由RNA和蛋白质衣壳组成,且衣壳决定了病毒侵染的特异性
(2)下列与禽流感病毒属于同一类的一组生物是( )
A.酵母菌、绿藻、衣藻
B.烟草、变形虫、流感病毒
C.噬菌体、HIV、SARS病毒
D.蓝藻、放线菌、大肠杆菌
解析 (1)病毒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衣壳组成,且衣壳决定了病毒侵染的特异性,所以选D;病毒是不具细胞结构的生物,不可能有核糖体;禽流感病毒能感染人就说明其能利用人类细胞的细胞器;变异能力并不能说明禽流感病毒能感染人类。
(2)从结构上可以把生物分成三类:病毒(不具细胞结构)、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和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
与禽流感病毒属于同类的生物是病毒,只有C选项满足条件。
答案 (1)D (2)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