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考古学基本理论-类型学一
田野考古学
田园考古学复习重点
遗迹:在中国,遗迹往往是指不可携带的人工产物,也就是不可能不破坏他的原来形状和位置,而把它搬迁或移动,如古人踩的路,古人挖的井。
遗物:是指各自分立的实体,他们的形状或出土地点,都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而且这些实体是可以携带的,在移动或搬迁的过程中,不会改变形状。(质地用途)
遗存:双重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种类考古上的遗存主要可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人工遗存,另一类是非人工遗存,其中人工遗存又可以进一步区分为遗迹和遗物两类。
非人工遗存:指的是非人类制造,但被认为是和人类活动有密切关系的物质。所有非人工遗存的研究,都有利于揭示古代的人类活动和生存方式,而且这些研究已经逐步发展成为一些新的与考古学有关的交叉学科或者边缘学科。(植物标本动物人骨)
遗址:遗存是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实体,而人类活动都是在某个特定的社会当中进行的,所以,人类通过活动遗留下来的大多数遗存在空间上都是成群分布的,这种在一定空间范围内连续分布的一群遗存,考古学上通常称其为遗址。那这种遗址当中,自然也就包括了人工遗存和非人工遗存。在实际工作中,完整的一个村落是很少能够被发现的,而我们所能够找到的多半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所以在习惯上人们往往把所发现的居住区或生产区称为遗址,把埋葬区称为墓地。以遗址为单位来研究遗存,不仅可以明确诸遗存在同一个时间内的共生关系而且在科学发掘的情况下,还可以确定诸遗存在时间上的早晚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为学术研究提供科学的材料。
零星分布:除了比较稳定的生活场所以外,人类在获取生活资料的过程中,离不开山区、平原和田野,因此在从事农业、狩猎、采集、开矿等一系列活动中,不可避免的也会丢弃个别的遗物或形成一些单独的遗迹现象,那么这种遗迹和遗物的分布相对于成群分布的遗迹和遗物而言,就可以算成是零星分布或个别分布。
田野考古讲义
田野考古学讲义
1.绪论
学习目标:了解田野考古工作人员的必备素质、田野考古的四个阶段及田野考古发展简史,懂得田野考古的工作方式,掌握田野考古学的基本概念。
内容提要:本章主要介绍了田野考古学的概念、田野考古学的工作方式、田野考古的四个阶段及田野考古工作人员的素质,并简单叙述了中外田野考古的发展简史。
本章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田野考古学的界说、基本概念、工作的方式、基本程序。
教学难点:1、遗存、遗物、遗迹的概念区别和正确使用。
2、田野考古工作的四个阶段。
1.1田野考古学概说
什么是田野考古学
田野考古学是为了研究人类历史而进行实地考察、获取实物资料的学科。古代的实物遗存遍布各地,有的暴露于地面,有的深理于地下,有的则被水浸盖淹没。要使它们为人所知,为研究人类历史服务,就必须利用科学的方法去发现、观察、揭露、记录和搜集它们,还必须对得到的实物资料进行科学整理,并把它们发表公布,供科研人员和公众利用。
在考古学上对可移动的古代遗留物称遗物,对不可或不能移动的古代遗留物称遗迹,把遗物和遗迹总称为遗存。
田野考古的首要任务是搜集资料,搜寻对象是有助于研究人类历史的一切遗存,既有人类遗留下来的人工遗迹和人工物,也包括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自然遗存和自然地理资料,例如土样、贝壳、花粉、动物骨骼等等。搜寻对象种类繁多,包罗万象,从居住址、制作场,到墓葬;从日用器、兵器,到礼器、乐器、艺术品;从材料、半成品、成品,到废品、生活垃圾;从巨大的城址、长城运河,到微小的珠饰、籽种、昆虫遗体,以及直径在10~100微米的孢粉,都在搜寻之列。评价田野考古工作成绩大小,主要看通过野外和整理工作,对实际遗存抽取的可靠信息资料有多少。随着考古研究的日益深入,随着新的科技手段的运用,考古收集的对象也在日益扩大。
田野考古学概论基本内容串讲
一-6:遗物:古代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生产工具、武 器、日用器具及装饰品等,也包括墓葬的随葬品和墓中 的画像石、画像砖、石刻、封泥、墓志、买地券及甲骨、 简牍、石经、纺织品、钱币、度量衡器等。
一-7:考古地层学
考古地层学是研究文化遗存堆积关系的学说。其 主要内容即地层堆积和遗迹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研究, 判明地层和遗迹的相对年代关系。首先要区分遗址内 诸遗存堆积层次,然后再确定其先后次序。因为遗址
二-3:考古地层学的基本原理 A、遗址中不同时期形成的文化层堆积和遗迹单位是 按时间早晚自下而上依次堆积形成的。从相对年代而
言是有先后之别的。
叠压关系:一个堆积层积压于另一个堆积层的现
象叫“叠压”。根据大面积的地层叠压,可以肯定下
层堆积的总体形成年代一定早于上层堆积的总体形成 年代。 直接叠压关系和间接叠压关系。 倒装地层:
C、后期破坏可能毁掉早期地层和遗迹,现存的地层交 界面往往不是下层堆积的原有表面。 D、同一文化层及同层遗迹单位的形成和遗留形式不是 水平的。也就是说,同一时期的堆积往往处于不同水平 深度,而同一水平深度的堆积在时代上可能相差很远。 同一遗迹堆积也有早晚之分。
E、遗迹形成和遗迹内堆积形成可能有很大的时间差距,
一-10:物探: 地下埋藏的的遗存与天然土石存在着电阻、磁 性、弹性、放射性等差别。因此,用高灵敏度的物理 仪器检测一定地点是否有物理性质的异常现象就可以 判断地下是否有遗存。
田野考古学四
葬、多次葬人的墓葬,每次埋葬之间有一定的时间间隔,故其随葬品
也就有了差别,这样的墓葬如果作为一个地层单位来认识,其共时性 显然要大打折扣,这是需要加以注意的。
c.灰坑和水井等。灰坑是一般考古发掘中发现数量最多的遗迹,它
至于遗型,一般认为是一种退化体或失效体,其本决是指器物的
某些部位,如把手、钮、流、足及附加装饰等部件,因用途转变或技
术等原因,渐渐地退休为附属品,失去了原有的效用,而只是象征性 地保留原来的形状。因此,凡是保留遗型的器形,其年代一般应比保
留有效用部件的器形为晚。当然,这然这种情况应做具体的分析,不
行横联排比,以确定它们的共时关系。例如,H1出有Ⅱ式鬶、Ⅲ式罐、 Ⅱ式盘、Ⅱ式豆、B型器盖。这样,由于两者都出土了Ⅱ式鬶 、Ⅰ式 盒、Ⅰ式盆,那么可以认为两者是基本同时的,从而两个单位中的另
Ⅱ式杯、Ⅰ式盒、Ⅱ式瓮,H2出有Ⅱ式鬶、Ⅰ式盒、Ⅰ式盆、Ⅲ式甗、
外器形(Ⅲ式罐、Ⅱ式杯、Ⅱ式瓮和Ⅲ式甗、Ⅱ式盘、Ⅱ式豆、B型
系来确定其制作年代,误差就要大一些;陶、瓷器等易损物品的使用
时间相对较短,据层位关系来求证其制作年代,误差显然比前者要小 得多。
(3)不同类别的地层单位在类型学分析中是有差别的 对于出自某一地层单位的遗物的共时性,不同类别的地层单位的 可靠性在程度上有所不同,有的差别甚至相当大。根据田野考古工作 的经验,一般可以把地层单位划分为以下四个等级。 a.突然废弃的作坊遗址。如前所述,器物的形态是在其制作时确 定的,如果在考古发掘中发现突然废弃的作坊遗址,这里存在的各种 遗物的共时性最强。作坊遗址除了因突发原因而保留下来的成品遗物 之外,由于长时间生产,还会有大量的残次废品丢弃在作坊附近。据 对现代制陶作坊的调查,陶器烧制过程中的残次品率是5%左右。因 此,废弃堆积中同一层次的遗物的共时性也是很强的。
考古学基础知识
考古学基础知识
一、狭义考古学:田野考古学
田野考古学是为了研究人类历史而进行实地考察、获取实物资料的学科。在考古学上对可移动的古代遗留物称遗物,对不可或不能移动的古代遗留物称遗迹,把遗物和遗迹亦总称为遗存。
田野考古的首要任务是搜集资料,搜寻物件是有助于研究人类历史的一切遗存,既有人类遗留下来的人工遗迹和人工物,也包括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自然遗存和自然地理资料,例如土样、贝壳、花粉、动物骨髂等等。搜寻物件种类繁多,包罗万象,从居住址、制作场,到墓葬;从日用器、兵器,到礼器、乐器、艺术品;从材料、半成品、成品,到废品、生活垃圾;从巨大的城址、长城运河,到微小的珠饰、籽种、昆虫遗体,以及直径在10-100微米的孢粉,都在搜寻之列。
1、田野考古的野外工作方式田野考古的野外工作方式有调查、发掘和清理。这是田野考古最主要的工作。其中考古调查是在基本不破坏原有遗存的情况下,对遗存进行考察、记录,有选择地收集暴露出来的遗物,并确定需要保护的遗存。发掘是通过挖掘来揭露遗迹,收集遗物,记录各种现象。清理是在遗存已被破坏的情况下,对其残留部分进行抢救性的发掘,也可以把清理看作是一种特殊的发掘。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一次工作兼有几种工作方式,如调查中常配以试掘,正式发掘也要边发掘边调查。
2、田野考古工作的四个阶段
田野考古工作过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准备、野外工作、室内整理、编写发表报告。
1) 准备:地面踏查是我国现阶段田野调查的主要形式。地面踏查分为全面普查、专题调查、预备调查、区域系统调查。钻探是利用探铲取得一定地点的文化堆积资料,它比发掘省工、破坏性小,能在短时间内了解较大面积的地下情况。
田野考古学一
后来,随着资本主义向外扩张,这种田野考古工作扩展到 欧洲以外的地方。 18世纪上半叶(1748年),庞贝古城的发现,为此时期的 代表性遗址。 18世纪末,美国的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弗逊在退休之后, 为了了解“土丘”的形制,进行了发掘,通过解剖土丘,他
发现不同时期堆积的地层,并发现了层层叠压的骨架,认为
三、田野考古的四个主要阶段
田野考古工作过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准备、野外工作、 室内整理、编写发掘报告。 1、准备:(1)查阅田野工作对象的有关资料,例如工作 对象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等;(2)了解工作地点的交通、
住宿、气候、雇工等情况;(3)制定工作计划;(4)办理
审批手续,无论是调查还是发掘都必须办理审批手续;(5) 筹集经费、组建工作队;(6)准备物品,一般的田野考古
(5)较广的知识面。
(6)具有一定绘图、照相、测量技术。 (7)办事能力。后勤、组织、协调。
(8)勤奋。多动手、多记录、多思考、多问。
(9)职业道德。爱护文物,遵守文物法。
第二节 田野考古学简史
一、外国田野考古学历史 田野考古的科学方法首先是从欧洲产生和成熟起来的。在 欧洲,最早的田野考古活动可追溯到公元18世纪以前的古物学阶
到了一条有效途径。聚落考古学已成为中国考古学的基本方法之 一,它与考古地层学、考古类型学相比,处在一个高层次,并以 前两者为基础。 类型学方法主要用于遗物、遗迹。遗址则是聚落考古学研究 的基本单位。而这三者均离不开地层学。
田野考古学
田野考古学
西北大学文博学院考古学系
陈洪海副教授
第一章田野考古学概说
1-1,考古学的研究体系
1-1-1,考古学研究的对象与目的
1-1-1-1,考古学研究对象的特点
考古学虽然不拒绝文献资料,但他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实物资料来复原历史。而研究技术和方法又是考古资料的特性决定了的。概括考古资料的特点,有如下三点:
实物性;
非文字;
局部完整与整体的不完整性;
1-1-1-2,考古学研究的目的
资料的阐释
1-1-1-3,考古学的方法论
1-1-1-3-1,分析的方法
1-1-1-3-2,比较的方法
1-1-1-3-3,复原的方法
1-2,田野考古学的内容和特点
1-2-1,田野考古的内容
1-2-1-1,调查、发掘来获取资料
1-2-1-2,整理,提取系统化信息
1-2-1-3,报告,资料信息的发布
1-2-2,田野考古学的特点
田野考古学不仅仅是单纯地提供研究资料的技术性环节,同时也是一个研究过程。田野考古是一套由许多工作环节组成的复杂系统工程,这些技术方法不是任意地杂乱无章的拼凑在一起的,而是针对考古资料的特点和从考古学的目的所提出的要求,按照一定原理组成的技术体系,为了保障这个技术体系的组织合理、运用得当和富有成效,就必须对这套技术体系从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1-2-2-1,对各种有针对性发展起来的技术其作用和局限性的说明
1-2-2-2,对将许多技术组织匹配成一套技术体系时的原理、逻辑关系,及有效性的说明
1-2-2-3,对于这个技术体系的发展过程及其背后深层道理的阐释
1-3,田野考古学的发展史
1-3-1,外国田野考古简史
考古类型学
考古类型学
考古类型学是考古学理论的基木内容之一。主要用来研究遗迹和遗物的形态变化过程,找出其先后演变规律,从而结合地层学判断年代,确定遗存的文化性质,分析生产和生活状况以及社会关系、精神活动等。大量用于研究陶器、瓷器等使用周期短、变化较明显的器物。考古类型学是对收集到的实物资料进行科学的归纳和分析,研究和方法论。是受生物分类学的启发而产生,又称标型学或者器物形态学。通过对考古遗存形态的排比来探求其变化规律,逻辑发展序列和相互关系,凡事具有一定的形态并且延续了一定时间的考古遗存,都可以进行类型学研究。
类型学局限性
第一,只能确定出现早晚的逻辑序列,不能判定每式具体存在的年代。器物新旧形态,总是存在着一定并存时间,甚至有的旧形态比新形态存在的时间还长。发掘所得的层位关系和共存关系是代表了遗物被埋藏的时间先后,因此,也会出现新旧形态共存现象,甚至出现前后颠倒的现象,要判定具体存在年代,应采用多方法、多视角、多参照系的综合研究。
第二,只能确定相对早晚,不能确定每式之间的时间间隔长短。
第三,只能对一部分遗迹、遗物或遗存群进行排序,特异形态、突变器物形态都不能用类型学方法研究。
第四,类型学分析属于不完全归纳法,排出的序列和总结出的规律都有一定的假定成份,随着新资料的积累,需要作补充或修改;在资料不足的情况下,甚至会完全不反映实际情况,需要在资料增加后重新排队。
在实际使用中经常出现把“类型学研究”与“分类研究”、“器物形态研究”混为一谈的现象。类型学研究只是分类研究中的一种,而分类研究又是形态研究中的一种。
吉林大学田野考古学考试规则
吉林大学田野考古学考试规则
考核制度是《田野考古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从严治学的必要措施。《田野考古学》的考核内容、形式和评分标准规定如下:
一、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考核(80分)
1.考核内容:
(1)对探方发掘的认识。
(2)对各类遗迹现象的认识。
(3)田野绘图、探方日记、发掘记录等的准确性与完整性。
(4)实物资料的初步整理与鉴别能力。
(5)基本理论和方法的掌握与运用。
2.考核形式:
(1)对基本概念的掌握,采用笔试形式。
(2)基本理论与方法的考核,采用笔试形式。
(3)图纸、文字记录的掌握,采用口试考察的形式。
(4)实物资料的初步整理与鉴别,采用口试考察的形式。
3.评分标准:
(1)对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满分40分,基本理论的掌握与运用,满分30分,图纸、文字记录的掌握、实物资料的初步整理与鉴别,满分10分。
二、科研能力、综合理论的考核(20分)
1.考核内容:
(1) 考古资料(实物、文字、图纸等)全面整理的能力。
(2) 阅读和编写考古报告的能力。
2.考核形式:
(1) 资料整理能力的考核采取,采用口试考察形式。
(2) 阅读和编写考古报告的能力,采用笔试形式。
3.评分标准:
(1) 资料整理是对学生进行基本理论(主要是层位学、类型学)、方法、技能的综合考查,满分10分。
(2)阅读和编写报告的能力,满分10分。
《田野考古学》教学的考核,须经任课教师评分、教研室、研究室核审验收核准公布。
吉林大学文学院考古系
2002年3月修订
田野考古学理论:地层学与类型学
►确定层位关系的目的是确定诸堆积的早晚关 系,因此,层位关系可以适当简化表示。图 中①→H,M→③,所以,只写出H→②→M 也就能准确反映出②层的层位。
►图1地层与遗迹的层位关系是①→H→② →M→③。像这样单线条的层位关系表可称 为层位关系组(串)。
图2—3
► 在分期等研究分析时,常常要把复杂的层位关系表分解成若 干层位关系组(串)。如图2—3的层位关系表是:
(三)遗址第三阶段又形成新的堆积:地层、房子、灰坑;第二阶段形 成的房子墙突入到新地层之内。
►每个遗迹都是在当时地表面上形成 的,因此,弄清墙台之类遗迹的基 底在哪—个层面,坑沟之类遗迹开 口于哪一个层面是关键问题。不论 坑沟之类遗迹有多深,打破多少地 层和遗迹堆积;也不论墙台之类遗 迹有多高,甚至上升到现代地表之 上;它们的开口和基底所处的层面 才是它们形成年代的标尺。
► 墙台之类遗迹的形成也是其堆积的形成,有的则有后来修补 增建部分,尤其是城墙,多次修补而间隔时间又长。坑沟之 类遗迹形成时,内部本无堆积,在使用中或废弃后才形成堆 积。有的遗迹从建造到内部充满堆积,相隔时间不长,包含 物没有多大变化,可以根据包含物年代推定遗迹建造和使用 年代。有的遗迹建造、使用、废弃经历了漫长的年代,应特 别注意三者的时间差距,不但要区分内部堆积的层次,而且 不能把遗迹和遗迹内堆积混为一谈。
► 从20世纪的40年代开始,就已经有按照最小堆积单 位划分层位的方法,对于遗迹堆积层位划分来说, 是按照堆积的形成环节来划分的,也就是说,一个 形成环节,被看作一个最小的堆积单位。如土坑墓, 墓的填土和墓葬被看作两个堆积单位,出土的遗物 分别存放。如房址,分建筑堆积(基坑、墙、灶 等)、使用时期形成的堆积(居住面上的陶器、石 器、增补的灶、灰烬、摆在神位的动物头骨等)、 废弃时形成的堆积(倒塌的墙土、被火烧过的房盖 木灰)、废弃后的堆积(房子废弃后的坑被当作垃 圾坑而倒入的陶片等物)。
考古学类型学
考古类型学
考古类型学是考古学理论的基木内容之一。主要用来研究遗迹和遗物的形态变化过程,找出其先后演变规律,从而结合地层学判断年代,确定遗存的文化性质,分析生产和生活状况以及社会关系、精神活动等。大量用于研究陶器、瓷器等使用周期短、变化较明显的器物。考古类型学是对收集到的实物资料进行科学的归纳和分析,研究和方法论。是受生物分类学的启发而产生,又称标型学或者器物形态学。通过对考古遗存形态的排比来探求其变化规律,逻辑发展序列和相互关系,凡事具有一定的形态并且延续了一定时间的考古遗存,都可以进行类型学研究。
类型学局限性
第一,只能确定出现早晚的逻辑序列,不能判定每式具体存在的年代。器物新旧形态,总是存在着一定并存时间,甚至有的旧形态比新形态存在的时间还长。发掘所得的层位关系和共存关系是代表了遗物被埋藏的时间先后,因此,也会出现新旧形态共存现象,甚至出现前后颠倒的现象,要判定具体存在年代,应采用多方法、多视角、多参照系的综合研究。
第二,只能确定相对早晚,不能确定每式之间的时间间隔长短。
第三,只能对一部分遗迹、遗物或遗存群进行排序,特异形态、突变器物形态都不能用类型学方法研究。
第四,类型学分析属于不完全归纳法,排出的序列和总结出的规律都有一定的假定成份,随着新资料的积累,需要作补充或修改;在资料不足的情况下,甚至会完全不反映实际情况,需要在资料增加后重新排队。
在实际使用中经常出现把“类型学研究”与“分类研究”、“器物形态研究”混为一谈的现象。类型学研究只是分类研究中的一种,而分类研究又是形态研究中的一种。
田野考古学概论考试范围
田野考古学概论考试范围
1、什么是考古学?:考古学属于人文科学的领域,是历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在于根据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的历史。考古学研究的基础在于田野调查发掘工作。田野考古学是运用地层学或层位学原理进行实地考察和科学发掘来获取与人类活动相关的实物资料以研究人类历史的学科。
2、考古学研究中的基本概念:(1)资料。资料是用来进行考古学研究的全部材料,它除了包括古代人工遗存、自然遗物、实验室检测标本三大类外,还有文字、绘图、摄录像、拓片等。(2)技术。技术主要是获取考古资料的手段。一般说来,考古学研究的各种资料主要来自田野考古,但也有来自其它方面。从田野里获取的考古资料要借助于各种手段,如田野调查、各种勘探、发掘、拼对修复文物、测量绘图、摄录像等。其它方面主要依靠自然科学技术,如用C14方法对在遗址中采集到的花粉等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自然遗存进行检测的技术等。(3)理论与方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考古地层学、考古类型学和聚落考古学。考古地层学是通过对文化层堆积和各种遗迹的层位及相互关系的分析研究,以确定它们之间的先后或共时关系。是指导田野考古工作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考古类型学是通过考古遗存形态的比较和分析,以研究其变化规律和相互关系。一般说来,类型学研究要以地层学为基础,其结论也需要用地层学检验,所以,两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考古类型学的运用范围极为广泛,它不仅可以做具体遗物和遗迹的研究,也可以对遗址甚至是考古学文化进行分析。文化因素分析、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都可以看作是考古类型学方法的延伸。聚落考古学是受到地理学和民族学上的聚落形态的影响和启发而产生的。简单地说:“聚落考古学是在社会关系的框架之内来做考古资料的研究。”(张光直:《考古学专题六讲》第86页,文物出版社,1986年)。聚落考古学是考古学研究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一种研究方法,它是聚落遗址为研究单位,并通过聚落内部结构和外部关系的研究,以探讨古代社会的组织结构、亲属制度、人口、宗教等各个方面的问题,为复原古代社会历史找到了一条有效途径。聚落考古学已成为中国考古学的基本方法之一,它与考古地层学、考古类型学相比,处在一个高层次,并以前两者为基础。
田野考古人员考试内容
田野考古人员考试内容
田野考古人员考试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 考古学基础知识:要求考生掌握考古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主要方法和技术,理解考古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以及掌握考古学研究的基本原理和理论。
2. 考古学专业知识:要求考生熟悉考古学家、考古学派以及各个历史时期和文化区域的考古学研究成果,能够对不同文物的时代、类型、特征等进行辨识和判断,了解不同文化形态的演变和文明的发展。
3. 考古实践技能:要求考生熟悉考古实地调查、勘探和发掘的基本步骤、技术方法和现场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能够独立完成一套考古工作的规划、实施和报告撰写等任务,具备现场指挥和组织能力。
4. 考古资料处理和分析能力:要求考生具备考古资料的收集、整理、分类和编目的能力,能够运用各种科学手段对考古资料进行分析和解读,从中提取出有关古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信息和规律。
5. 考古伦理和法律知识:要求考生熟悉考古工作的伦理规范和法律法规,了解文物保护的法律责任和相关政策措施,能够正确处理和回应考古工作中的伦理和法律问题。
此外,考试中还可能包括对中国考古学史、世界考古学潮流和
各种考古学研究方法的了解,以及对著名考古遗址和文物的认识和评价等内容。具体考试内容可能因考试机构和考试级别而有所差异。
田野考古学2考古层位学
5、晚期堆积内可以出早期遗物,早期堆积 晚期堆积内可以出早期遗物,
内不能出晚期遗物。 内不能出晚期遗物。
6、次生堆积会形成早、晚颠倒的倒装 次生堆积会形成早、 地层。 地层。
3、层位学的重要性
①从纵向联系方面看,以地层学为指导, 可使我们获得有层位关系的资料,从而为 遗存相对年代早晚的研究提供坚实的基础。 遗存相对年代早晚的研究提供坚实的基础。 ②在横向联系方面,以地层学为指导,可 使我们获得有共存关系的资料,从而确定 使我们获得有共存关系的资料,从而确定 遗存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提供了必要的前 提。 使发掘能逐次揭露出遗迹的面貌。 ③使发掘能逐次揭露出遗迹的面貌。
共存关系: 共存关系:堆积单位所属时代的遗存 共同存在, 共同存在,把混入的其他时期遗物排 除在外。 除在外。 组合、组合关系:在一定时期内, 组合、组合关系:在一定时期内,某 几种形制经常共存, 几种形制经常共存,形成相对稳定的 关系, 关系,这几种形制就称为某某时期的 组合。 组合。
2、层位学基本内容
5、层位学不能确定堆积单位之间有多 大的时间间隔, 大的时间间隔,认为地层的直接叠压 就反映了时间连续, 就反映了时间连续,甚至认为在文化 上是相袭的观点是错误的。 上是相袭的观点是错误的。
6、地层并不与历史发展的各时代一一 对应。 对应。划分地层的根据是地层成分的 变更,而一个文化期内, 变更,而一个文化期内,由于生活内 容改变导致垃圾成分不同或取土来源 发生变化都可以形成新的地层, 发生变化都可以形成新的地层,而社 会政治制度变革却不一定导致地层成 分的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考古学与人文科学的关系 论述题
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考古学与人文科学的关
系论述题
植物考古属于科技考古范畴,而科技考古是考古学的研究分支,考古学又属于人文社会科学。在人文社会科学中,考古学是最接近自然科学的一个研究领域,田野考古学的研究方法绝大多数可以在自然科学里找到本源。田野考古学研究方法的两大支柱一地层学和类型学就是如此: 地层学源自地学,类型学源自生物学。所以说,现代考古学自诞生之日起就带着深刻的自然科学烙印。而科技考古又是考古学中最接近自然科学的。
一个研究分支,包括植物考古在内的科技考古与自然科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讲,所有的科技考古都属于跨学科研究领域。如果用一句话来界定科技考古,科技考古就是应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解决和回答考古学的问题,自然科学是手段,考古学是目的。
植物考古为什么属于考古学?这是由它的研究目的决定的。界定一个研究领域的学科属性首先要考虑其研究。目的,植物考古的研究目的是认识和了解古代人类与植物的相互关系,复原古代人类生活方式和解释人类文化的发展过程。
复原古代人类生活方式和解释人类文化的发展过程不仅是植物考古的最终研究目标,也是现代考古学的研究目的。
田野考古学
考古过程
田野考古的主要内容包括野外调查、田野发掘、室内整理和编写田野发掘报告。最近,也有学者主张把田野 考古对象的保护纳入田野考古当中。
田野考古调查
田野调查是田野考古的排头兵,基本方法有:徒步调查、钻探和采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考古探查。徒步调查 时应注意田间、坟头、取土坑等暴露的遗迹和遗物。钻探调查是中国行之有效的调查方式,特别适合对古代墓地 的调查。此外,从空中观察地上遗迹的阴影和植物的高矮,判断地面遗存的轮廓和形状,运用物理仪器检测地下 物理性质的反常现象,判断地下埋藏较浅的遗存走向及形状,也不失为便捷的调查手段。
发展历程
田野考古首先是从欧洲萌芽和产生的,起初,人们以寻找古典时代的精美的艺术品为开端。在欧洲文艺复兴 时代曾经掀起“寻宝式”田野考古的热潮,但是,缺乏科学的操作方法。
到了18世纪末,美国的托马斯·杰弗逊(后为美国第三任总统)发掘土丘遗址,提出层层叠压的骨架,下层 比上层早的观点,已具有地层学的初步概念。19世纪,德国考古学家舍利曼按地层学原理发掘荷马史诗中的特洛 伊古城,田野考古学开始形成。20世纪上半叶,随着田野发掘科学方法日臻完善,一些探讨田野考古学的著作相 继问世。自20世纪60年代以后,各种现代科学技术渗透到田野考古当中,进一步推动了田野考古学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蒙特留斯(Oscar Montelius) (1843~1921)
瑞典人·瑞典国立博物院院长
《东方和欧洲古代文化诸时期》
(1903)
1937年滕固将该书的第一卷 《方法论》译成中文名为
《先史考古学方法论》
该书中将“类型学”译为“古物体 质学”
20世纪30—60年代中国类型学研究举例
梁思永:《龙山文化——中国文明的史前期之 一》,《梁思永考古论文集》,科学出版社 1959年。
第二章 田野考古学基本理论
绝对年代:在历史上可以确定的具体年代。 (Absolute Chronology)
相对年代:不能确定具体年代,而仅能比较 和推定先后时序。
(Relative Chronology )
1、绝对年代的研究方法 2、相对年代的研究方法 (1)地层学(Stratigraphy ) 就遗迹本身的特点来说 相对准确 就遗物的特点来说 可能有偏差
尹达(刘耀):《龙山文化与仰韶文化之分 析》,《新石器时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 店1955年。
夏鼐:《齐家期墓葬的新发现及其年代的修 订》,《考古学论文集》1961年。
苏秉琦:《斗鸡台沟东区墓葬》,(1948), 《陕西省宝鸡县斗鸡台发掘所得瓦鬲的研究》 (1941)及《瓦鬲的研究》(1948),《苏秉 琦考古学论述选集》,文物出版社1984年。
苏秉琦(1909—1997):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1934) 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所研究员 (1934—1949)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1949) 北京大学考古专业的创始人 前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
——中国考古学的重要奠基人、我国大学 考古教育的主要创始人、中国考古学新 时代的开拓者
苏秉琦:《瓦鬲的研究》,北平,1948年
《田野考古学》第二章 田野考古学基本理论
第二节 类型学
第二章 田野考古学基本理论 ·第二节 类型学
一、类型学的定义 二、类型学的相关概念与原理 三、类型学的基本方法与作用 四、类型学的局限性
一、类型学的定义
类型学(Typology )的定义 类型学:又叫标型学或型式学,是通过对 遗存形态的分类排比,研究遗存演化序 列的学说。
苏秉琦:《斗鸡台沟东区墓葬》,(1948),北平。
袋足
折足
矮脚
锥形脚袋足
铲形脚袋足
A
Bபைடு நூலகம்
C
D
Aa、Ab、Ac、Ad、Ae
Ca、Cb、Cc、
在中国考古学史上,苏秉琦第一次明确地使用 双重或三重符号来表述同类不同型(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