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章 第5节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5讲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优质课件 中图版
春分和秋分的异同点 相同点:此日太阳都直射赤道。 不同点:春分是太阳直射点由南半球进入北半球经过赤道时 的节气;秋分是太阳直射点由北半球进入南半球经过赤道时 的节气。
②决定了五带的范围 a._回__归__线___的度数=黄赤交角的度数。 b._极__圈___的度数=90°-黄赤交角的度数。 ③决定了有无直射现象和极昼、极夜现象的范围 a._南__、__北__回__归__线___及其之间有太阳直射现象。 b.__南__、__北__极__圈__及其以内有极昼、极夜现象。 (3)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365 日 5 时 48 分 46 秒,叫 做_回__归___年,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一年。
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1) 地 球 公 转 轨 道 面 ( 即 黄 道 面 ) 同 赤 道 面 的 交 角 就 是 __黄__赤__交__角__。目前的黄赤交角是 23°26′。 (2)黄赤交角的影响(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①太阳直射点在_南__、__北__回__归__线___之间的往返移动,形成四季 更替。
图 3 中_南__半球各纬度昼长达到
球冬 _昼__短__夜__长___,纬度越 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
半年 高,昼越短,夜越长 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春、秋 图 2 代表的时间是每年的 3 月 21 日或 9 月 23 日前后, 分日 全球各地__昼__夜__等__长__
地方时和昼夜变化幅度的规律 (1)越接近赤道的地区,其昼长越接近 12 小时,日出地方时越 接近 6 时,日落地方时越接近 18 时。 (2)越接近赤道的地区,一年中昼夜变化幅度越小,即越接近 0;远离赤道的地区,一年中昼夜变化幅度越大。 (3)越接近二分日,其昼长越接近 12 小时,日出地方时越接近 6 时,日落地方时越接近 18 时。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1.4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用于指导农业耕种,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成功申 遗。读二十四节气与地球公转轨道位置关系图,回答 1~3题。 导学号08620007
1.二十四节气的制定依据 A.太阳的周年视运动 C.北极星的周年视运动
() B.月亮的周年视运动 D.地球的周年视运动
2.二十四节气中反映温度变化的有 ( )
②确定房屋的朝向。 为了获得更充足的太阳光照,确定房屋的朝向与正午太 阳所在位置有关。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 正南方,房屋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 正北方,房屋朝北。
③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
④确定当地的地理纬度。 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当地纬度±直 射点纬度|,可根据正午太阳高度与直射点所在纬度,求 出当地的纬度。
2.黄赤交角: 读黄赤交角与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图,回答问题。
6 22 3 21
9 23 12 22
3 21
(1)概念:_黄__道__面与_赤__道__面的夹角。 (2)影响:引起太阳直射点在_南__北__回__归__线__之间往返运 动。
【知识链接】 因黄赤交角存在而产生的几组数据关系
理解黄赤交角的变化带来的影响,关键是理解几组数 据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第四节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考点一 地球公转的特征与黄赤交角 【必备知识回顾】 1.公转特征: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问题。
(1)轨道:近似正圆的_椭__圆__轨道,太阳位于其中的一个焦 点上。 (2)方向:_自__西__向__东__。 (3)周期: _3_6_5_日_6_时_9_分,叫1恒星年。
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相当(如图),与合肥的纬度差相等, 因此正午太阳高度相等,这两个节气合肥的白昼也相等。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 第五节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2.昼夜长短变化——看“移动”。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纬度
的高低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 太阳向哪个半球(南、北)移动,哪个半球昼将 变长 ,夜
将 变短 ;且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 越大 (如下图示)。
B.地球上太阳直射的范围增大 23°31′S-23°31′N
C.北极出现极昼的天数增加
D.七月份南半球中低纬地区昼长与夜长的比值减小
解析: 地球公转周期不变,北极出现极昼的天数不变,C错误。 太阳直射点移动范围增大,七月份直射北半球纬度更高, 南半球中低纬地区昼长更短,夜长更长,差值增大,D错误。
2016年11月30日,我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 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已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国“二十四 节气”备受瞩目。2016年12月7日迎来“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后的第 一个节气——大雪。下图是“二十四节气”与地球运行位置对应关系图。 读图,完成2~4题。 2.2016年立冬的日期大致是( C )
3.某地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 一次出现在大雪,另一次出现
在( A ) A.小寒
B.大寒
C.小暑 D.大暑
4.严格意义上的节气只是一瞬间,2016年冬至是北京时间12月
21日18时44分,该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 B )
A.19°E,23°26′N
B.19°E,23°26′S
C.139°W,23°26′N D.139°W,23°26′S
日期 ① ② ③ ④
日出时刻 7:32 6:31 4:45 7:22
第5讲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1.太阳直射点位置、日出日落方位与昼夜长短的对应关系
直射点 位置
日出方位
日落方位
昼夜长短
北半球
东北(早于6时日出 )
西北 (晚于18时日落
)
北半球昼长夜短 南半球昼短夜长
赤道 正东(6时日出)
正西 (18时日落)
昼夜等长
南半球
东南(晚于6时日出 )
西南 (早于18时日落
)
北半球昼短夜长 南半球昼长夜短
探究活动
夏 半 夏至日
6.22
年
春分日3.21昼夜等长 秋分日9.23昼夜等长
冬
冬至日
12.22 半
年
自主练习:一年内,北半球昼夜情况、昼夜变化情况。
昼最长,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夏至
北回归线
春分 =12h
秋分 =12h
赤道 春分
冬至 南回归线
昼最短,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 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太阳高度角 (太阳高度)
地面
直射:光线集中,单位面积得到的太阳光热多,地面气温较高。 斜射:光线分散,单位面积得到的太阳光热少,地面气温较低。
取值范围:0°≤h≤90°
日 正午 日
出
落
考点一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2、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
0° 23°26 ′
66°34 ′ 90° 66°34 ′ 23°26 ′
2、太阳视运动
冬至 夏至
N
N
N
N
昼夜长短的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 的变化
四季更替和 五带划分
1、正午太阳高度
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太阳在当地的仰角)。 正午太阳高度角: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在正午(地方时12:00)。
(教学案)第1章第5讲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Word版含解析
第5讲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考纲考情核心素养思维导图[考纲展示]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考情分析]结合光照图考查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相关计算1.区域认知:结合区域位置和光照图认知昼夜长短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
2.综合思维:黄赤交角的影响、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3.地理实践力:观察昼夜长短的变化和“立竿见影”法推算正午太阳高度及地理坐标、日影方向。
4.人地协调观:顺乎自然,尊重自然。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35页考点一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及黄赤交角1.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1)定义: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2)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逆时针方向绕转南极上空俯视:顺时针方向绕转(3)周期:一个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
(4)轨道与速度[素养盘点]1.为什么北极熊比企鹅多晒几天太阳? (综合思维)提示:主要是因为北半球冬半年,地球公转至近日点附近,角速度、线速度较大,此时正值北极地区极夜,南极地区极昼;在北半球夏半年时,地球公转至远日点附近,角速度、线速度较小,此时正值北极地区极昼,南极地区极夜。
北极地区极昼天数多于南极地区。
2.如何区分近远日点和冬夏至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提示:时间上的区别:近日点为1月初,冬至日为12月22日左右;远日点为7月初,夏至日为6月22日左右。
在公转轨道上的区别:近日点的位置较冬至日靠东,远日点的位置较夏至日靠东。
2.黄赤交角及其影响(1)含义地球公转轨道面(即黄道平面)同赤道平面的交角。
目前,其大小是23°26′。
示意图如下:(2)影响①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
②决定了五带的范围。
a.回归线度数=黄赤交角的度数。
b.极圈的度数=90°-黄赤交角的度数。
③决定了有无直射现象和极昼极夜现象的范围。
a.回归线之间有直射现象。
b.极圈以内有极昼极夜现象。
特别提醒由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可知,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平均速度约为每3个月24个纬度,即8°/月,2°/周,由此可推算任何一个日期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由图还可以看出当太阳直射某一纬度位置(回归线除外)时,关于冬至日或夏至日对称的两个日期。
2019高考地理核心考点地球公转及意义(共60张PPT)
热带、寒带变大,温带变小
直射点移动速度变快
冬夏季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变大
冬夏季正午太阳高度差变大
考
向
结合节气变化考查地球公转特征
1.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寒
露节气在每年公历10月8日左右。
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为 360°,以春分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 0°,则寒
回到P地时,P地当日的昼长约为
A.10小时 B.11小时
C.13小时
答案 解析
核心五
。 二、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及其计算。 三、正午太阳高度规律及其计算。 四、太阳周日视运动。 五、光照图判读。
一、地球公转特征与黄赤交角
1.方向:自西向东 2.周期:1个恒星年 3.速度:近日点,1月初,速度最快;远日点,7月初,速度最慢。1近 快,7远慢。
露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
A.15° B.105°
答案
解析
C195°
D.285°
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为 360°,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恒星年,全年为 24个
节气,每个节气地球绕行约15°。春分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 0°,春
分日至寒露日为13个节气,则寒露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195°。
考
向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L
8
昼长 120° 小时
夜长的求法和昼长的求法一样
或 夜长 = 24 - 昼长
日出时刻 = 夜长 ÷ 2
日落时刻 = 24 – 夜长÷2
2h 2h 2h
1
2
3
4 16
2h
2h 昼长 5 小时
2h
赤道昼长总是等于夜长
M
6
a°N的昼长=a°S的夜长
高中地理高考一轮复习-第1章 第5讲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高考一轮总复习 • 地理 • 人教版
返回导航
〔方法技巧〕 利用“对称法则”突破地球运动规律的技巧
1.纬度对称:同一天,纬度数相同的南北两条纬线上昼夜长短完
全相反。
2.日期对称:若同一地点两日期相距二分二至日的时间尺度相
同,则两日期为二分二至日的对称日期。两对称日期的昼夜长短、正午
太阳高度和日出、日落方位有如下特点:
2.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___直__射__点___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返回导航
第一章 行星地球
高考一轮总复习 • 地理 • 人教版
返回导航
(1)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__北__回__归___线___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图中 c折线所示。
(2)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__南__回__归___线___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图中 a折线所示。
地 球 运 动 2020·山东,8题
的 地 理 意 2020·江苏,1~2题
义。
2019·天津,10~11题
2018·课标Ⅰ,10题
返回导航
命题分析 1.以示意图或文字资料为背景, 考查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2.以区域图、景观图、地理统计 图表为背景,考查昼夜长短的变化 规律及计算。 3.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居民楼采 光、楼间距,太阳能热水器安装等) 为背景,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规律及应用。
返回导航
第一章 行星地球
高考一轮总复习 • 地理 • 人教版
返回导航
2.黄赤交角的地理影响。 (1)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在南北纬23°26′ 之间。
第一章 行星地球
高考一轮总复习 • 地理 • 人教版
(2)黄赤交角变化的影响。
返回导航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 第5讲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地球的公转轨 道平面
一轴一星两面三角
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 的夹角,目前是 23°26′
知识梳理
2.影响:引起太阳直射点在 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
动。
春分日
地表接受太阳垂直照射的点, 称为太阳直射点
夏至日
冬至日
秋分日
夏至日 (6月22日前后)
春分日 (3月21日前后)
A.甲乙丙丁 2.当天可能是
√B.丁乙丙甲 C.丁丙甲乙
D.甲丙乙丁
√ A.4月28日 B.6月28日 C.9月2日 D.11月2日
正午太阳高度角
知识梳理
一、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
特点: 1.昼半球>0,夜半球<0,晨昏线=0. 2.由直射点向四周递减。 一点独大 3.全天太阳高度>0,则为极昼区,全天太阳高度不变为极点。
知识梳理
二、正午太阳高度(角): 1.定义:地方时12:00,太阳高度达到一天中 最大值,称之为正午太阳高度(角)。
知识梳理
2.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 规律:近大远小,来增去减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 直射点 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 (1)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 北回归线 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图中c 折线所示。
极昼极夜是从极点处开始的 极点的极昼极夜各长达半年 极圈的极昼极夜只有一天
昼夜长短的计算方法
方法技巧
方法一:根据昼弧或夜弧计算
昼(夜)长时数=昼(夜)弧度数/15°。
方法二:根据日出或日落时间计算。
①昼长时数=(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 ②夜长时数=日出时间×2=(24-日落时间)×2 ③日落时间-日出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节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本节复习脉络:考点一| 地球的公转特征与黄赤交角(对应学生用书第22页)[识记—基础梳理]1.地球公转特征探究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填写下列内容。
(1)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
(2)周期:1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
(3)速度2.(1)填图,认识黄赤交角(2)黄赤交角的影响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
(3)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365日5时48分46秒,叫做1回归年。
[易误点拨]1.地球公转示意图的判读(1)公转方向的判读——看南极上空还是北极上空。
南极上空看,公转方向为顺时针;北极上空看,公转方向为逆时针。
(2)先判断“二至”再判断“二分”。
①看是近日点还是远日点:近日点为1月初,接近冬至日;远日点为7月初,接近夏至日。
②看地轴的指向:“左倾左冬,右倾右冬”,即地轴向左倾斜,左面为冬至,向右倾斜,右面为冬至。
③看太阳直射点的位置:连接太阳光线与地心,可以看出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
确定了二至点后,结合地球公转的方向即可判断春分和秋分。
2.黄赤交角的深度分析(1)理解几个数据间的关系①α=黄赤交角=回归线的纬度数=1/2太阳直射点移动的纬度范围=1/2热带范围。
②β=90°-2α=北(南)温带范围。
③μ=α=90°-极圈的纬度数=1/2晨昏线移动的纬度范围=北(南)寒带的范围。
(2)理解黄赤交角存在的地理意义①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黄赤交角的存在以及地球公转时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使得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如下图)。
②五带的划分: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界,把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5个温度带,回归线的度数=黄赤交角的度数,极圈的度数=90°-黄赤交角的度数。
如下图所示:(3)黄赤交角变化的影响⊙考向1地球公转特征的分析在地球公转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系,可看到太阳在黄道上运行。
图1是天赤道与黄道的示意图,图2是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行轨迹图。
读图,回答1~2题。
【导学号:21490020】图1图21.6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是()A.甲B.乙C.丙D.丁2.太阳处于甲、乙位置时()A.地球公转速度相同B.同一地点昼长变化趋势相同C.日地距离相同D.同一地点日出方位相同1.D 2.D[若以地球为参照系,则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及其运动方向与以太阳为参照系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及其运动方向相反,所以图2中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动方向应为自右向左。
第1题,6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应在夏至(6月22日)之前且靠近6月22日处,故应为丁。
第2题,图中显示,甲、乙两点关于冬至点对称,而非关于近日点对称,所以日地距离不同;而地球公转速度与日地距离相关,故公转速度也不同,所以A、C错;冬至日为昼长的极值点,而甲、乙分居冬至日两侧,所以同一个地点在这两个日期昼长相同,昼长变化趋势相反,日出方位相同,故B错、D对。
]⊙考向2黄赤交角及其影响读图,完成3~4题。
3.若EF为赤道,P点出现极昼现象,则太阳直射的范围是()A.0°~20°N B.0°~20°SC.20°N~23°26′N D.20°S~23°26′S4.若EF为地球公转轨道平面,PQ为地轴,下列变化可信的是()A.福州冬季均温升高B.北温带范围变小C.全球极夜范围扩大D.悉尼(约34°S)夏季昼变长【思维流程】从图表中获取信息【尝试解答】 3.C 4.A[规律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根据日期大体计算出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由图可知;平均每月,太阳直射点大约移动(对应学生用书第24页)[识记—基础梳理]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读二分二至日的光照图示,填写下表。
[轻巧记忆]正确理解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1.抓住直射点的位置,分析昼夜长短的分布特点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位置,决定了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状况,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的高纬度地区白昼时间越长。
如下图所示:2.抓住直射点的移动,分析昼夜长短的变化特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决定了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昼变长,夜变短,如下图所示:3.抓住特殊现象,突破昼夜长短纬度分布特点(1)对称现象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区昼夜长短“对称”分布,即北半球各地的昼长与南半球相同纬度的夜长相等,例如,23°26′N的昼长等于23°26′S的夜长。
(2)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主要指赤道与极圈之间),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变化区间为0~24小时。
(3)极昼、极夜现象极昼(极夜)的起始纬度=90°-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纬度越高,极昼(极夜)出现的天数越多。
[运用—考向对练]⊙考向1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2017·江苏高考)某乘客乘航班从悉尼起飞,约9小时后抵达广州。
下图为“航班起飞时的全球昼夜状况图”。
读图回答1~2题。
【导学号:21490021】1.乘客抵达广州时的北京时间大约是()A.12点B.15点C.18点D.21点2.该日悉尼和广州()A.日出同为东南方向B.正午树影朝向相同C.正午太阳高度相同D.昼夜长短状况相同【思维流程】[解析]第1题,图示为航班起飞时的全球昼夜状况,根据晨线与赤道交点(75°E,0°)的地方时为6点,位于东五区,可判断起飞时广州为9点,约9小时后飞机抵达广州,因此抵达广州时的北京时间大约是18点。
第2题,A对:读图可知,南极地区有极昼现象,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悉尼和广州的日出方向相同,都为东南方向。
B错:晨昏线与南极圈相交,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悉尼位于南回归线以南,该日正午树影朝向为南方;广州位于北半球,该日正午树影朝向为北方。
C错:太阳直射点接近南回归线,离悉尼更近,故悉尼正午太阳高度较高。
D错: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悉尼昼长夜短,广州昼短夜长。
【尝试答案】 1.C 2.A[变式训练](教师备用题)某地位于30°N上,航班起飞的当天,该地日出的时间是()A.7时B.5时C.8时D.6时A[从图中看,30°N上的夜长约为14小时,由此可以推知30°N线上各地的日出时间是7时。
]⊙考向2昼夜长短的计算(2018·湘中名校联考)下图为某晨昏圈图,CAD为晨线,CBD为昏线,A为(20°E,0°),C为(70°W,70°N)。
完成3~4题。
3.若P的经度为145°,此日P地的昼长约为()A.8小时B.10小时C.14小时D.16小时4.下列四幅图能正确反映此时世界各地地理现象的是()A B C D3.C 4.C[第3题,CAD为晨线,CBD为昏线,故C、D为晨昏线的交点,即晨昏圈纬度最高的点,C为(70°W,70°N),则D为(110°E,70°S);A、B为晨昏线和赤道的交点,A为(20°E,0°),则B为(160°W,0°);若P的经度为145°,P位于B、C之间,则P为145°W,根据A点的地方时为6:00,经度为20°E,利用地方时“东加西减、东早西晚”的计算法则,可得出P地的地方时为19:00,所以P地的昼长为(19-12)×2=14小时,C对。
第4题,由上题解析可知,P地昼长夜短,故此时为北半球的夏半年,北半球昼长于夜,北半球日出早于6:00,A错;北半球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季受西风控制,B错;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夏季亚欧大陆形成低压,C对;海洋等温线向北凸出表明该地气温高于同纬度陆地,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夏季海洋气温应低于同纬度陆地,D错。
][规律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应学生用书第26页)[识记—基础梳理]1.正午太阳高度(1)概念正午太阳高度就是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也就是太阳直射当地所在经线时的太阳高度(如下图所示,H表示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此时当地地方时为12时。
(2)计算公式:H=90°-两点纬度差。
“两点”指所求地点与太阳直射点。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纬度变化由太阳直射的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2)季节变化[知识补遗]1.巧析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与变化(1)远小近大——判正午太阳高度的空间分布同一时间、不同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比较,主要看其距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的远近:即距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距离越近,则越大。
(2)来增去减——判正午太阳高度的时间变化同一地区不同时间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分析,主要看其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即太阳直射点向本地所在纬度移来,则正午太阳高度增大,移去则减小,如下图所示:正午太阳高度的周年变化规律2.图像分析不同区域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规律,一年中只有一个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幅度分布特点(1)南北回归线之间: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越大(由23°26′增大到46°52′),赤道上为23°26′,回归线上为46°52′。
(2)回归线至极圈之间: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相同(均为46°52′)。
(3)极圈以内地区: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越小(由46°52′减小到23°26′),极圈上为46°52′,极点上为23°26′。
4.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1)确定地方时。
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时,此时日影最短,当地的地方时是12时。
(2)确定房屋的朝向。
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因此房屋坐北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因此房屋坐南朝北。
(3)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
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日影越长,且日影方向背向太阳。
(4)计算楼距。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建楼房时,为保证一楼全年均有阳光照到,两楼之间的最短距离与楼高的关系如右图所示(H为冬至日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L应大于等于h·cotH。
(5)计算太阳能热水器安装角度。
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板要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调整角度,集热板与地面之间的夹角应等于当天正午太阳高度的余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