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辛弃疾)赏析-全诗-原文翻译
辛弃疾《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解读
读写频道窑佳作欣赏摘要:《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是辛弃疾很有特色的一首词,大孤独,大失意,大境界反常而巧妙的融合在一起。
细读文本,可以读出该词文字背后的意蕴,反映了辛弃疾用词之精和构思之妙。
关键词:《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大孤独;大失意;大境界《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见卷首)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江西带湖博山时所作。
可能是知人论世这把万能钥匙太强大,一看到辛弃疾这块招牌,本能的贴上“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空负一腔报国热情”等等这些便签。
呜呼!我们语文课成了贴牌课,似乎谁都可以贴一贴,牟取暴利。
我们不敢触及文字深处,也不会精耕细作,总在文本之外打圈,转来转去,缺少语言形式的揣摩,丢弃精妙文本的鉴赏。
标题中“独宿”两字可谓整首词的命脉,不容忽视跳过。
诗词中的“独”往往有特殊的意蕴。
李白有“独坐敬亭山”的旷世孤独,王维有“独坐幽篁里”的清幽澄净,毛泽东又有“独立寒秋”的豪迈自信。
诗词创作很在乎作家一刹那的感觉,有时一种感情劈空而来,作家自己完全没有觉察或准备好。
优秀作品不是“为文而造情”,而是“为情而造文”。
很明显,“独宿”是一种词人特有的情感体验。
我们要关注的是,辛弃疾如何与众不同的抒发“独宿”之情,并且把这种情绪传递给我们阅读者,引发共鸣和感动。
诗词语言的特征是精炼而形象,有时表里不一,扑朔迷离,甚至会刻意的蒙骗读者,这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增加了填补的机会。
作品本身是有召唤意味的结构,让阅读者参与其中,一旦阅读者参与其中,阅读的趣味就滋生了。
“绕床饥鼠”,我们一般只看到“鼠”和“床”两个关键词,却容易忽视一些修饰词和动词。
加一个“饥”字,鼠的形象立刻出来了,也可感知所处之地物质的贫乏。
正因为饥渴的老鼠,才会绕床寻觅食物。
而床是睡觉之所,我们容易想到,如果人在睡觉,下有饥鼠围绕,能安心睡觉吗?更何况,既然是绕床,一只老鼠,似乎不够,多只老鼠才有绕床的气势。
这样一来,环境的阴森恐怖不就出来了吗?我们一般分析时只着眼于几个字词的表面意思,分割打碎而已,而缺乏对其中联系的透析,所以文本解读只流于表面而不深入。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 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 眼前万里江山。
【注释】本词写于作者闲居带湖时期。
1.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词的上片。(5分) 答:寓情于景,情景交融。(1分)词的上片描写了夜出觅食 的饥鼠绕床爬行,蝙蝠在灯前翻飞,屋外风雨交加,破裂的窗 纸也在鸣响的景象,(2分)渲染了凄凉破败的氛围,(1分) 表达了作者凄苦、孤寂、落寞的情怀。(1分)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 江山。
【注释】本词写于作者闲居带湖时期。
2.古人评词有“乐景,哀情;哀景,乐情”之说。你认为这首词 的景与情的感情基调一致吗?请依据词意简要赏析。(6分)
不一致。面对眼前破败凄凉的景象,词人并不因此伤感消沉,而是由此回忆 起自己一生走遍南北、奔走国事、晚年罢官归隐、壮志未酬的经历,激发 “眼里成里江山”的感慨,表达了词人虽英雄失意,仍不忘收复失地的伟大 抱负。上片荒凉孤寂的景物为结语“眼里万里江山”的无限感慨起了很好的 铺垫反衬作用,结语突兀的转笔突出了词人宽阔博大的胸襟。 一致。作者胸怀大志,一生奔走“塞北江南”,希望为国效力收复北方失地, 然不为当权者所用。罢职归来闲居带湖已是“华发苍颜”。梦中“万里江山”, 眼前却是破屋风雨、“饥鼠蝙蝠”,两者形成强烈对比,使作者时光空逝而 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愤懑之情更为感人。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 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 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注释】本词写于作者闲居带湖时期。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 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 眼前万里江山。
辛弃疾——《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赏析
辛弃疾——《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赏析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
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
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鉴赏】:不少专家都曾指出过辛词的多样性特点,肯定各种风格的作品往往又都达到了很高的文学成就,一旦我们细读了辛词,便会有极深的感受。
就拿这阕《清平乐》来说,可以讲是代表了辛词的一种艺术风格,全词仅有八句话四十六个字,但是却描绘了一幅萧瑟破败的风情画。
夜出觅食的饥鼠绕床爬行,蝙蝠居然也到室内围灯翻飞,而屋外却正逢风雨交加,破裂的糊窗纸也在鸣响。
“自语”二字,自然而又风趣地将风吹纸响拟人化、性格化了。
独宿的这个“王氏庵”,是久已无人居住的破屋。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一个平生为了国事奔驰于塞北江南,失意归来后则已头发花白、容颜苍老的老人出现了。
心境如此,环境如此,“秋宵梦觉”分明指出了时令,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难以入睡。
半夜醒来,眼前不是饥鼠蝙蝠,残灯破窗,而是祖国的“万里江山”。
很显然,他“梦中行遍,江南江北”(《满江红》),醒后犹自留连梦境,故云“眼前万里江山”。
这一句与“平生塞北江南”相呼应,而把上阕四句推到背后。
平生经历使他心怀祖国河山,形诸梦寐;眼前现实使他逆境益思奋勉,不坠壮志。
全词因有这一句,思想境界顿然提高。
这首词用文字构筑的画面和表达的感情,若改用线条和色彩是完全能够表达出来的,可见作者用抽象的文字符号所捕捉、表现的景物的具象化程度了。
而且,每一句话都是一件事物、一个景点,把它们拼接起来,居然连连接词都可以省略掉,因此自然就形成了这幅难得的风情画!通过画面,我们几乎可以触摸到作者那颗激烈跳动着的凄苦的心,那颗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执着的心!尽管作者有意要把它掩藏起来。
从词的格调看,近似田园派,或者归隐派,同作者的那些豪放之作相去太远了,而且还算不上是代表作。
不过,这首词别具一格同样带给了人们美好的艺术享受。
从创作来说,作品总反映着作家的所历、所见、所闻,所感,总反映着作家的一生及其一生的各个方面,即反映作家的全人。
赏析《清平乐》
赏析《清平乐》赏析《清平乐》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辛弃疾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
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辛弃疾闲居带湖期间,常到信州(今江西上饶)附近的名胜之处鹅湖、博山(今江西广丰县西南)等地游览。
一个清秋的夜晚,作者来到博山脚下一户姓王的人家投宿。
这儿只有几间破旧的小草庵(茅屋),屋后是一片松林,环境十分荒凉冷落。
词人即景生情,百感交集,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写成了这首寄寓很深的小令。
上阕描绘环境,渲染气氛。
开头两句写室内所见:夜幕刚刚降临,一群群饥饿的老鼠便窜出洞外,来到床下,奔驰追逐,寻觅食物。
蝙蝠也闯进屋中,围着昏暗的灯光上下飞舞。
接着两句写耳中所闻:松林里寒风呼啸,夹着雨点,不断向茅屋袭来。
窗户纸被风吹破,发出呜呜的响声,好像有人在低声悲泣、自言自语一样。
这四句以动态的景物、喧闹的词语,反衬环境的孤寂冷清,写得心事沸腾,为下阕中的抒情及刻画心理活动,作了有力的铺垫。
下阕头两句,抚今追昔,感慨万千。
辛弃疾出生在北方沦陷区,少年时代曾“两随计吏抵燕山,谛观形势”(《美芹十论》),准备乘机起义。
完颜亮南侵时在家乡济南附近,组织领导农民义军,和金兵进行过浴血奋战。
率众南归之后,足迹遍及吴楚,积极为抗金救国奔走呼号。
“平生塞北江南”,即为词人回顾自己前半生的经历。
“归来华发苍颜”,是就目前的境遇而言。
如今被弹劾罢官,退居农村,闲着双手,抱负难以实现,不知不觉头发花白,容颜苍老,已经快到暮年了。
这两句自叙生平遭遇,语气是舒缓平静的,笔端却凝聚着无比深沉的愤慨。
读到这里,人们自然会发出这样的质问:像辛弃疾这样文武双全,志在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英雄豪杰,为什么要把他们闲置山林,不让其发挥自己的才智呢?这层意思虽未明言,但读者是不难体会到的。
“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词作最后两句为全篇思想的核心,充分表达了词人念念不忘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伟大抱负。
深秋的夜里,作者从梦中醒来,眼前还展现着祖国壮丽的.万里河山。
辛弃疾《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译文及赏析
辛弃疾《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译文及赏析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
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辛弃疾《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译文及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宋代:辛弃疾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
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
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译文饥饿的老鼠绕着床窜来窜去,蝙蝠围着昏黑的油灯上下翻舞。
狂风夹带着松涛,犹如汹涌波涛般放声呼啸;大雨瓢泼而下,急促地敲打着屋顶;糊窗纸被风撕裂,发出呼啦啦的声音,仿佛在自言自语。
从塞北辗转江南,如今归隐山林,已是容颜苍老,满头白发。
一阵凄冷的秋风吹透了单薄的布被,突然惊醒,眼前依稀还是梦中的万里江山。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注释博山,在江西永丰境内(今江西省广丰县),古名通元峰,由于其形状像庐山香炉峰,所以改称博山。
庵:圆形草屋。
翻灯舞:绕着灯来回飞。
“破纸”句:窗间破纸瑟瑟作响,好像自言自语。
塞北:泛指中原地区。
据《美芹十论》,词人自谓南归前曾受祖父派遣两次去燕京观察形势。
归来:指淳熙八年(1181年)冬被劾落职归隐。
华:花白,华发苍颜:头发苍白,面容苍老。
“布被”两句:谓秋夜梦醒,眼前依稀犹是梦中的万里江山。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赏析这阕《清平乐》,代表了辛词的一种艺术风格,全词仅有八句话四十六个字,但是却描绘了一幅萧瑟破败的风情画。
夜出觅食的饥鼠绕床爬行,蝙蝠居然也到室内围灯翻飞,而屋外却正逢风雨交加,破裂的糊窗纸也在鸣响。
“自语”二字,自然而又风趣地将风吹纸响拟人化、性格化了。
独宿的这个“王氏庵”,是久已无人居住的破屋。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一个平生为了国事奔驰于塞北江南,失意归来后则已头发花白、容颜苍老的老人出现了。
辛弃疾《清平乐 独宿博山王氏庵》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辛弃疾《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
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
②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注释】①博山:在江西广丰县西南约二十余里,远望状如庐山香炉峰,故名。
②“平生”句,指作者一生走遍中国南北。
他生长于北方沦陷区,少年时曾两次去燕山一带观察地形(见他的《进美芹十论札子》),后南归宋,在南方又了多年地方官,足迹遍于江南。
此句概括这种经历。
【译文】饥饿的老鼠不断绕着床铺奔突,蝙蝠围着孤灯翻来复去地飞舞。
从松林里刮来阵阵冷风,风夹带急雨吹打着茅屋。
窗间的破纸在风里沙沙作响,好像自个儿将什么言语倾吐。
我一生走遍了塞北江南,全为了抗金大业早日实现。
不料如今只好退职闲居,已接近白发苍颜的老年。
在这秋夜里我从布被中醒来,眼中看到的是祖国的万里江山。
【集评】清·许昂霄:“后段有老骥伏枥之概。
”(《词综偶评》)清·陈廷焯:“数语写景逼真,不减昌黎《山寺》诗。
语奇情至。
”(《云韶集》卷五)又:“短调中笔势飞舞,辟易千人。
结更悲壮精警,读稼轩词胜读魏武诗也。
”(《词则》)现代·刘永济:“此词有‘烈士暮年,壮心未己’之概。
前半阕从眼前景物,写出凄寂难堪之境,因而引起心情中之矛盾。
盖抱有热烈之志之人不能堪此种境界也。
后半阕即写因此种境界而引起之感慨。
辛本先在北后归南,故曰‘平生塞北江南’。
此词作于辛年近五十岁时,故曰‘白发苍颜’。
言外有年岁已老,志业未成之意。
‘布被’二句,为一梦初醒时之感觉,即此‘眼前万里江山’六字,已大足表现辛弃疾无时忘却祖国江山。
而此‘万里江山’,乃在凄寂之境中倏现‘眼前’,其情之悲愤如何,读者不难想象。
”(《唐五代两宋词简析》)【赏析】此词为闲居上饶期间游广丰博山时所作。
作者以夜晚山寺凄凉荒寂之境映衬内心悲慨抑郁的情绪,表达了忧患君国、至老不已的“烈士暮年”胸怀。
古诗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翻译赏析
古诗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翻译赏析《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作者为唐朝文学家辛弃疾。
其古诗全文如下: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
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
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前言】辛弃疾闲居信州(今江西上饶)时,常往来于一博山道中。
这首词是作者被贬官为民,在江西上饶闲居,游历博山时所做,时间约在淳熙十二年(公元1185年)前后,作者约为45岁。
【注释】①庵:圆形草屋②华:花白③归来,指43岁免官归里【翻译】饥饿的老鼠绕着床窜来窜去,蝙蝠围着昏黑的油灯上下翻舞。
狂风夹带着松涛,犹如汹涌波涛般放声呼啸;大雨瓢泼而下,急促地敲打着屋顶;糊窗纸被风撕裂,发出呼啦啦的声音,仿佛在自言自语。
从塞北辗转江南,如今归隐山林,已是容颜苍老,满头白发。
一阵凄冷的秋风吹透了单薄的布被,突然惊醒,眼前依稀还是梦中的万里江山。
【鉴赏】不少专家都曾指出过辛词的多样性特点,肯定各种风格的作品往往又都达到了很高的文学成就,读者一旦细读了辛词,便会有极深的感受。
就拿这阕《清平乐》来说,可以讲是代表了辛词的一种艺术风格,全词仅有八句话四十六个字,但是却描绘了一幅萧瑟破败的风情画。
夜出觅食的饥鼠绕床爬行,蝙蝠居然也到室内围灯翻飞,而屋外却正逢风雨交加,破裂的糊窗纸也在鸣响。
“自语”二字,自然而又风趣地将风吹纸响拟人化、性格化了。
独宿的这个“王氏庵”,是久已无人居住的破屋。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一个平生为了国事奔驰于塞北江南,失意归来后则已头发花白、容颜苍老的老人出现了。
心境如此,环境如此,“秋宵梦觉”分明指出了时令,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难以入睡。
半夜醒来,眼前不是饥鼠蝙蝠,残灯破窗,而是祖国的“万里江山”。
很显然,他“梦中行遍,江南江北”(《满江红》),醒后犹自留连梦境,故云“眼前万里江山”。
这一句与“平生塞北江南”相呼应,而把上阕四句推到背后。
平生经历使他心怀祖国河山,形诸梦寐;如今苍颜白发,壮志难酬,可心中所思所想,依然还会梦到往日的万里江山。
解读辛弃疾《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2019/2《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宋辛弃疾绕床饥鼠。
蝙蝠翻灯舞。
屋上松风吹急雨。
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
归来华发苍颜。
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此词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江西带湖博山时所作。
可能是知人论世这把万能钥匙太强大,一看到是辛弃疾的词作,学生就会习惯性地贴上“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空负一腔报国热情”等标签。
长此以往,语文课则变成了贴牌课,学生不愿触及文字深处,而是总在文本之外转来转去。
标题中“独宿”二字可谓是整首词的命脉,不容忽视。
诗词中的“独”往往有特殊的意蕴。
李白有“独坐敬亭山”的旷世孤独,王维有“独坐幽篁里”的清幽澄净,毛泽东有“独立寒秋”的豪迈自信。
诗词创作很在乎作家一刹那的感觉,有时一种感情劈空而来,作家自己完全没有觉察或准备好。
优秀作品不是“为文而造情”,而是“为情而造文”。
此处“独宿”是词人一种特有的情感体验。
教学中我们要关注的是辛弃疾如何与众不同的抒发“独宿”之情,并且把这种情绪传递给读者,引发其强烈地共鸣和感动。
诗词语言精炼而形象,扑朔迷离,这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增加了其填补的机会。
作品本身有召唤的意味,引导读者参与其中,体会阅读的趣味。
“绕床饥鼠”,我们一般只看到“老鼠”和“床”两个关键词,却容易忽视一些修饰词和动词。
加一个“饥”字,鼠的形象立刻鲜活起来,也可感知作者所处之地物质的贫乏。
解读辛弃疾《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浙江/刘建松摘要:《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是一首很有特色的词作,大孤独、大失意、大境界反常而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细读文本,读出文字背后的意蕴,探讨用词之精和构思之妙。
关键词:细读;文字;构思;意蕴的苦闷。
作者创作诗歌,将自己的苦闷、愤慨抒发出来,并借助诸葛亮这个形象来委婉表达自己的哀怨、愁苦以及对未来的无限希冀。
经过梳理这样具有前因后果性质的事件之后,学生对作者蕴含在叙事之中的深沉而郁结的情感,就有更为清晰地认知。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鉴赏及译文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鉴赏及译文《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鉴赏及译文《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宋代:辛弃疾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
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
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译文饥饿的老鼠绕着床窜来窜去,蝙蝠围着昏黑的油灯上下翻舞。
狂风夹带着松涛,犹如汹涌波涛般放声呼啸;大雨瓢泼而下,急促地敲打着屋顶;糊窗纸被风撕裂,发出呼啦啦的声音,仿佛在自言自语。
从塞北辗转江南,如今归隐山林,已是容颜苍老,满头白发。
一阵凄冷的秋风吹透了单薄的布被,突然惊醒,眼前依稀还是梦中的万里江山。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注释博山,在江西永丰境内(今江西省广丰县),古名通元峰,由于其形状像庐山香炉峰,所以改称博山。
庵:圆形草屋。
翻灯舞:绕着灯来回飞。
“破纸”句:窗间破纸瑟瑟作响,好像自言自语。
塞北:泛指中原地区。
据《美芹十论》,词人自谓南归前曾受祖父派遣两次去燕京观察形势。
归来:指淳熙八年(1181年)冬被劾落职归隐。
华:花白,华发苍颜:头发苍白,面容苍老。
“布被”两句:谓秋夜梦醒,眼前依稀犹是梦中的万里江山。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赏析这阕《清平乐》,代表了辛词的一种艺术风格,全词仅有八句话四十六个字,但是却描绘了一幅萧瑟破败的风情画。
夜出觅食的饥鼠绕床爬行,蝙蝠居然也到室内围灯翻飞,而屋外却正逢风雨交加,破裂的糊窗纸也在鸣响。
“自语”二字,自然而又风趣地将风吹纸响拟人化、性格化了。
独宿的这个“王氏庵”,是久已无人居住的破屋。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一个平生为了国事奔驰于塞北江南,失意归来后则已头发花白、容颜苍老的老人出现了。
心境如此,环境如此,“秋宵梦觉”分明指出了时令,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难以入睡。
半夜醒来,眼前不是饥鼠蝙蝠,残灯破窗,而是祖国的'“万里江山”。
很显然,他“梦中行遍,江南江北”(《满江红》),醒后犹自留连梦境,故云“眼前万里江山”。
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
出处
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这句话是什幺意思?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下面小编为同学们整理出这首古诗词的全文全文翻译及全文赏析,提供给同学们。
希望能对同学的古诗词的学习与提高有所帮助。
1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出自宋代辛弃疾的《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
屋上松风听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
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1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赏析这阕《清平乐》,代表了辛词的一种艺术风格,全词仅有八句话四十六个字,但是却描绘了一幅萧瑟破败的风情画。
夜出觅食的饥鼠绕床爬行,蝙蝠居然也到室内围灯翻飞,而屋外却正逢风雨交加,破裂的糊窗纸也在鸣响。
“自语”二字,自然而又风趣地将风吹纸响拟人化、性格化了。
独宿的这个“王氏庵”,是久已无人居住的破屋。
正是在这
样的背景下,作者一个平生为了国事奔驰于塞北江南,失意归来后则已头发花白、容颜苍老的老人出现了。
心境如此,环境如此,“秋宵梦觉”分明指出了时令,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难以入睡。
半夜醒来,眼前不是饥鼠蝙蝠,残灯破窗,而是祖国的“万里江山”。
很显然,他“梦中行遍,江南江北”(《满江红》),醒后犹自留连梦境,故云“眼前万里江山”。
这一句与“平生塞北江南”
相呼应,而把上阕四句推到背后。
平生经历使他心怀祖国河山,形诸梦寐;如今苍颜白发,壮志难酬,可心中所思所想,依然还会梦到往日的万里江山。
辛弃疾《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辛弃疾《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辛弃疾在淳熙十二年(公元1185年)前后,约为45岁,贬官为民。
闲居带湖期间,常到信州(今江西上饶)附近的名胜之处鹅湖、博山(今江西广丰县西南)等地游览。
一个清秋的夜晚,作者来到博山脚下一户姓王的人家投宿。
词人即景生情,写成了这首寄寓很深的小令。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宋代:辛弃疾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
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
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译文及注释译文饥饿的老鼠绕着床窜来窜去,蝙蝠围着昏黑的油灯上下翻舞。
狂风夹带着松涛,犹如汹涌波涛般放声呼啸;大雨瓢泼而下,急促地敲打着屋顶;糊窗纸被风撕裂,发出呼啦啦的声音,仿佛在自言自语。
从塞北辗转江南,如今归隐山林,已是容颜苍老,满头白发。
一阵凄冷的秋风吹透了单薄的布被,突然惊醒,眼前依稀还是梦中的万里江山。
注释博山,在江西永丰境内(今江西省广丰县),古名通元峰,由于其形状像庐山香炉峰,所以改称博山。
庵:圆形草屋。
翻灯舞:绕着灯来回飞。
“破纸”句:窗间破纸瑟瑟作响,好像自言自语。
塞北:泛指中原地区。
据《美芹十论》,词人自谓南归前曾受祖父派遣两次去燕京观察形势。
归来:指淳熙八年(1181年)冬被劾落职归隐。
华:花白,华发苍颜:头发苍白,面容苍老。
“布被”两句:谓秋夜梦醒,眼前依稀犹是梦中的万里江山。
赏析这阕《清平乐》,代表了辛词的一种艺术风格,全词仅有八句话四十六个字,但是却描绘了一幅萧瑟破败的风情画。
夜出觅食的饥鼠绕床爬行,蝙蝠居然也到室内围灯翻飞,而屋外却正逢风雨交加,破裂的糊窗纸也在鸣响。
“自语”二字,自然而又风趣地将风吹纸响拟人化、性格化了。
独宿的这个“王氏庵”,是久已无人居住的破屋。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一个平生为了国事奔驰于塞北江南,失意归来后则已头发花白、容颜苍老的老人出现了。
心境如此,环境如此,“秋宵梦觉”分明指出了时令,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难以入睡。
辛弃疾《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阅读答案参考附翻译赏析
辛弃疾《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阅读答案参考附翻译赏析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宋·辛弃疾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
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
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注释:博山,今江西广丰县西南。
王氏庵:姓王人家的破旧小草庵(茅屋)。
庵:草屋。
翻灯舞:绕灯飞来飞去。
破纸窗间自语:意思是破窗纸在风吹动下,发出响声,仿佛自言自语。
塞北:泛指中原地区。
归来:指罢官归隐。
博山:今江西广丰县西南。
王氏庵:姓王人家的破旧小草庵(茅屋)。
归来:指作者淳熙八年冬弹劾落职归隐。
【注释】本词写于作者闲居带湖时期。
1.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词的上片。
(5分)2.这首词的下片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6分)参考答案1.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1分)词的上片描写了夜出觅食的饥鼠绕床爬行,蝙蝠在灯前翻飞,屋外风雨交加,破裂的窗纸也在鸣响的景象,(2分)渲染了凄凉破败的氛围,(1分)表达了作者凄苦、孤寂、落寞的情怀。
(1分)2. 词人平生为了国事操劳奔走于塞北江南,失意归来时已头发花白、容颜苍老、罢官闲居,(2分)壮志未酬的辛酸、愤懑之情跃然纸上。
(2分)梦醒后却仍心系“万里江山”,表达了词人虽身居破庵,却胸怀天下,不忘统一大业的崇高爱国情怀。
(2分)二:1.与《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中“可怜白发生”意思相近的一句是__________2.简要赏析“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这两句的妙处。
3.结合全词内容,说说作者在词中流露了怎样的情感。
4.这首词上片的第四句用了哪种手法?请简要说明5.请简要赏析上片“破纸窗间自语”一句。
(2分)6.全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概括作答。
(2分)7、古人评词有“乐景,哀情;哀景,乐情”之说。
你认为这首词的景与情的感情基调一致吗?请依据词意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1.归来华发苍颜2.屋外正逢风雨交加,破裂的糊窗纸也在鸣响;渲染了词人所处的恶劣环境;句中的“自语”二字,自然而又风趣地将风吹纸响的情景拟人化了。
辛弃疾: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辛弃疾: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作者:辛弃疾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
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
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注释:1、庵:圆形草屋。
2、华:花白。
3、归来,指43岁免官归里。
翻译:饥饿的老鼠绕着床窜来窜去,蝙蝠围着昏黑的油灯上下翻舞。
狂风夹带着松涛,犹如汹涌波涛般放声呼啸;大雨瓢泼而下,急促地敲打着屋顶;糊窗纸被风撕裂,呼呼作响,柯佛自说自话。
从塞北辗转江南,如今归隐山林,已是容颜苍老,满头白发。
一阵凄冷的秋风吹透了单薄的布被,突然惊醒,眼前依稀还是梦中的万里江山。
赏析:不少专家都曾指出过辛词的多样性特点,肯定各种风格的作品往往又都达到了很高的文学成就,一旦我们细读了辛词,便会有极深的感受。
就拿这阕【清平乐】来说,可以讲是代表了辛词的一种艺术风格,全词仅有八句话四十六个字,但是却描绘了一幅萧瑟破败的风情画。
夜出觅食的饥鼠绕床爬行,蝙蝠居然也到室内围灯翻飞,而屋外却正逢风雨交加,破裂的糊窗纸也在鸣响。
“自语”二字,自然而又风趣地将风吹纸响拟人化、性格化了。
独宿的这个“王氏庵”,是久已无人居住的破屋。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一个平生为了国事奔驰于塞北江南,失意归来后则已头发花白、容颜苍老的老人出现了。
心境如此,环境如此,“秋宵梦觉”分明指出了时令,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难以入睡。
半夜醒来,眼前不是饥鼠蝙蝠,残灯破窗,而是祖国的“万里江山”。
很显然,他“梦中行遍,江南江北”(【满江红】),醒后犹自留连梦境,故云“眼前万里江山”。
这一句与“平生塞北江南”相呼应,而把上阕四句推到背后。
平生经历使他心怀祖国河山,形诸梦寐;眼前现实使他逆境益思奋勉,不坠壮志。
全词因有这一句,思想境界顿然提高。
这首词用文字构筑的画面和表达的感情,若改用线条和色彩是完全能够表达出来的,可见作者用抽象的文字符号所捕捉、表现的景物的具象化程度了。
而且,每一句话都是一件事物、一个景点,把它们拼接起来,居然连连接词都可以省略掉,因此自然就形成了这幅难得的风情画!通过画面,我们几乎可以触摸到作者那颗激烈跳动着的凄苦的心,那颗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执着的心!尽管作者有意要把它掩藏起来。
(诗词阅读题)辛弃疾《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高考月考语文试题鉴赏阅读赏析
辛弃疾《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高考月考语文试卷试题鉴赏阅读赏析答案诗词阅读题清平乐 | 独宿博山王氏庵辛弃疾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
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一生塞北江南,回来华发苍颜。
布被秋宵梦觉,眼里万里江山。
(1)这首词上片的第四句运用了哪一种修辞手法 ?请简要说明。
( 3分)(2)先人评词有“乐景,哀情;哀景,乐情”之说。
你以为这首词的景与情的感情基调—致吗 ?请依照词意鉴赏。
(4 分)(1)拟人手法;破裂的窗纸,跟着斜风急雨飒飒作响,仿佛自言自语。
“自语”二字,将风吹纸响拟人化了。
(手法 1 分,句意阐发 1分,讲解 1 分,总分 3 分)(2)不一致。
面对这样破败悲凉的情景,词人其实不所以伤感低沉,而是由此回想起自己一世走遍南北、奔忙国事、暮年罢官归隐、壮志未酬的经历,激发“眼里万里江山”的感触,深刻表达了词人固然英豪失落,仍朝思暮想光复失地的伟大志向。
上片荒芜孤寂的光景为结语“眼里万里江山”的无穷感触起了很好的铺垫反衬作用,结语突兀的转笔突出了词人广阔广博的胸怀。
(联合词意剖析 2 分,景情反衬 1 分;写法利处 1 分,总分 4 分)。
赏析许多专家都曾指出过辛词的多样性特色,一定各样风格的作品常常又都达到了很高的文学成就,一旦我们细读了辛词,便会有极深的感觉。
就拿这阕《清平乐》来说,能够讲是代表了辛词的一种艺术风格,全词仅有八句话四十六个字,可是却描述了一幅萧瑟破败的风情画。
夜出觅食的饥鼠绕床爬行,蝙蝠竟然也到室内围灯翻飞,而屋外却正逢风雨交加,破裂的糊窗纸也在鸣响。
“自语”二字,自但是又幽默地将风吹纸响拟人化、性格化了。
独宿的这个“王氏庵”,是久已无人居住的破屋。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一个一生为了国事奔驰于塞北江南,失落回来后则已头发花白、容貌年迈的老人出现了。
心境这样,环境这样,“秋宵梦觉”分明指出了季节,同时也示意了主人公难以入眠。
子夜醒来,眼前不是饥鼠蝙蝠,残灯破窗,而是祖国的“万里江山”。
辛弃疾《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辛弃疾《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辛弃疾《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③辛弃疾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
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前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④。
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③博山,今江西广丰县西南。
王氏庵:姓王人家的破旧小草庵(茅屋)。
④华发苍颜:花白头发,容颜苍老。
(1)这首词上片的第四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简要说明。
(2分)(2)古人评词有“乐景,哀情;哀景,乐情”之说。
你认为这首词的景与情在感情基调上一致吗?请依据词意鉴赏。
(5分)参考答案:10.(1)运用了拟人手法(1分)。
破碎的窗纸,随着斜风急雨飒飒作响,好像自言自语。
“自语”二字,将风吹纸响拟人化了(1分。
)(2分)(2)不一致(1分)。
面对如此破败凄凉的景象,词人并不因此伤感消沉,而是由此回忆起自己一生走遍南北、奔走国事、晚年罢官归隐、壮志未酬的经历,激发“眼里万里江山”的感溉,深刻表达了词人虽然英雄失意,仍念念不忘收复失地的伟大抱负(2分)。
上片荒凉孤寂的景物为结语“眼里万里江山”的无限感慨起了很好的铺垫反衬作用,结语突兀的转笔突出了词人宽阔博大的胸襟(2分)。
(5分)作品赏析不少专家都曾指出过辛词的多样性特点,肯定各种风格的作品往往又都达到了很高的文学成就,读者一旦细读了辛词,便会有极深的感受。
就拿这阕《清平乐》来说,可以讲是代表了辛词的一种艺术风格,全词仅有八句话四十六个字,但是却描绘了一幅萧瑟破败的风情画。
夜出觅食的饥鼠绕床爬行,蝙蝠居然也到室内围灯翻飞,而屋外却正逢风雨交加,破裂的糊窗纸也在鸣响。
“自语”二字,自然而又风趣地将风吹纸响拟人化、性格化了。
独宿的这个“王氏庵”,是久已无人居住的破屋。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一个平生为了国事奔驰于塞北江南,失意归来后则已头发花白、容颜苍老的老人出现了。
心境如此,环境如此,“秋宵梦觉”分明指出了时令,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难以入睡。
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辛弃疾《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审美赏
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辛弃疾《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审美赏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辛弃疾《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审美赏析辛弃疾这首《清平乐》仅有八句话四十六个字,但是却描绘了一幅萧瑟破败的风情画。
诗题中的“独”字,不但说明“宿博山王氏庵”是一个人,而且也暗示了词人孤独与寂寞。
“庵”即圆形草屋。
全词如下: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
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
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词人首先写道:“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
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翻”就是上下或内外的位置颠倒,或者上下来回滚动。
如,王维的《辋川闲居》中写道:“青菰临水映,白鸟向山翻。
”辛弃疾这几句的意思是说,夜出觅食的饥鼠围绕我睡的床爬行,蝙蝠也到室内围这灯火翻飞,而屋外却风雨交加,破裂的糊窗纸也在风中鸣响。
其中的“绕”和“翻”是室内的动态表现,而“吹”和“响”是室外的动态表现,由室内到室外,从动态到声响,写出了“独宿博山王氏庵”情况。
诗人在最后一句中用了“自语”二字,不但描写了“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是的自然之声,而且将风吹窗子纸的响声拟人化,从而增强了诗歌的情趣之美。
同时,“破纸窗间自语”中的“破纸”说明了“王氏庵”是久已无人居住的破屋。
接着词人写道:“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
”“平生”即平素,或往常。
如,《论语·宪问》中说:“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唐代诗人杜甫的《梦李白》中写道:“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华”即“花”,也就是(头发)花白之意。
如,宋代文学家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道:“故国神游⒀,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归来”这里是指辛弃疾43岁免官回故乡。
这几句是说,词人平时为了国事奔驰于塞北江南,失意归来后则已头发花白、容颜已苍老了。
可以说,如今独自在“饥鼠绕床”、“蝙蝠翻舞”、“松风吹急雨”和“破纸自语”环境中,自然感慨多端。
辛弃疾《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古诗词阅读理解
辛弃疾《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古诗词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①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
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
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注】①作者遭弹劾后,闲居上饶带湖时所作。
任选一个角度赏析下片画横线句子。
【答案】
虚实结合/联想、想象/借景抒情,实写作者秋夜从梦中醒来,联想到中原万里河山仍未收复,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表达爱国之情。
【解析】
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含义,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诗句“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的意思是:布被单薄,疾风骤雨的秋夜,从梦里醒来,眼前依稀还是梦中的万里江山。
从写作手法看,将梦境与现实联系在一起,采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抒发作者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从而表现虽处境悲凉但雄心不减的爱国之志。
本题也可以从借景抒情的角度来赏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辛弃疾)赏析|全
诗|原文翻译
清平乐独宿博王氏庵(辛弃疾)
原文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①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②。
屋上松听急,破纸窗间自语③。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④。
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⑤。
注释
①博山,在江西永丰境内(今江西省广丰县),古名通元峰,由于其形状像庐山香炉峰,所以改称博山。
庵:圆形草屋。
②翻灯舞:绕着灯来回飞。
③破纸句:窗间破纸瑟瑟作响,好像自言自语。
④塞北:泛指中原地区。
据《美芹十论》,词人自谓南归前曾受祖父派遣两次去燕京观察形势。
归来:指淳熙八年(1181年)冬被劾落职归隐。
华:白,华发苍颜:头发苍白,面容苍老。
④布被两句:谓秋夜梦醒,眼前依稀犹是梦中的万里江山。
饥饿的老鼠绕着床窜来窜去,蝙蝠围着昏黑的油灯上下翻舞。
狂风夹带着松涛,犹如汹涌波涛般放声呼啸;大雨瓢泼而下,急促地敲
打着屋顶;糊窗纸被风撕裂,发出呼啦啦的声音,仿佛在自言自语。
从塞北辗转江南,如今归隐山林,已是容颜苍老,满头白发。
一阵凄冷的秋风吹透了单薄的布被,突然惊醒,眼前依稀还是梦中的万里江山。
创作背
辛弃疾在淳熙十二年(公元1185年)前后,约为45岁,贬官为民。
闲居带湖期间,常到信州(今江西上饶)附近的名胜之处鹅湖、博山(今江西广丰县西南)等地游览。
一个清秋的夜晚,作者来到博山脚下一户姓王的人家投宿。
这儿只有几间破旧的小草庵(茅房),屋后是一片竹林、环境十分荒凉冷落。
词人即景生情,百感交集,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写成了这首寄寓很深的小令。
[2]
这阕《清平乐》,代表了辛词的一种艺术风格,全词仅有八句话四十六个字,但是却描绘了一幅萧瑟破败的风情画。
夜出觅食的饥鼠绕床爬行,蝙蝠居然也到室内围灯翻飞,而屋外却正逢风雨交加,破裂的糊窗纸也在鸣响。
自语二字,自然而又风趣地将风吹纸响拟人化、性格化了。
独宿的这个王氏庵,是久已无人居住的破屋。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一个平生为了国事奔驰于塞北江南,失意归来后则已头发花白、容颜苍老的老人出现了。
心境如此,环境如此,秋宵梦觉分明指出了时令,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难以入睡。
半夜醒来,眼前不是饥鼠蝙蝠,残灯破窗,而是祖国的万里江山。
很显然,他梦中行遍,江南江北(《满江红》),醒后犹自
留连梦境,故云眼前万里江山。
这一句与平生塞北江南相呼应,而把上阕四句推到背后。
平生经历使他心怀祖国河山,形诸梦寐;如今苍颜白发,壮志难酬,可心中所思所想,依然还会梦到往日的万里江山。
这首词用文字构筑的画面和表达的感情,若改用线条和色彩是完全能够表达出来的,可见作者用抽象的文字符号所捕捉、表现的景物的具象化程度了。
而且,每一句话都是一件事物、一个景点,把它们拼接起来,居然连连接词都可以省略掉,形成了一幅难得的风情画。
通过这幅画面,表现作者的凄苦的、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心情。
从词的格调看,近似田园派,或者归隐派,同作者的那些豪放之作相去太远了,而且还算不上是代表作。
不过,这首词别具一格同样带给了人们美好的艺术享受。
从创作来说,作品总反映着作家的所历、所见、所闻,所感,总反映着作家的一生及其一生的各个方面,即反映作家的全人。
从创作的角度讲,任何作家也总是从题材内容出发,去努力寻求不同的形式和风格,他们之间的区别权在于成就的高低而已。
象作者这样,能够在断承、发展苏轼词风的基础上,成为豪放派大家,同时还能在闲淡、细腻、婉约等格调方面取得突出成就,在文学史上倒是不多见的。
正如刘克庄在序《辛稼轩集》时所说:公所作,大声镗鎝,小声铿鍧,横绝六合,扫空万古。
其秾纤绵密者,亦不在小晏、秦郎之下。
这首词感情浓烈,语言平淡,纯用白庙,环境气氛的渲染非常出色,抒主人公的心理描述和形象刻划是十分成功的,在稼轩的作品中,
别具一格,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