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版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14课时文言文比较阅读精品课件(含2011中考语文真题) 人教新课标版
2012届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优秀PPT教学课件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 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 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 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 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 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 何哉?止增笑耳。
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 , 山东淄川(今山东淄博)人,清朝著名文学家。 《狼》选自他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聊斋志异》。 “写狐写鬼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
【竞技场】校文学社要进行诗歌创作大赛,要求仿照下面这节诗, 以“爱心”、“关怀”、“诚信”、“奋斗”等为话题,试写 一节诗。(3分)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 理想 是灯,照亮夜行的路;/ 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关注加星号的16篇课内文言文
文言文的复习要细致地理解与有效地梳 理,注意文言实词、虚词中自己的知识盲点, 以及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 义等文言现象的归类。同时还要透彻地理解 文句、感悟文章的思想。
③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是怎样写狼的狡猾的? 2.屠户的机智表现在哪些地方? 3.作者对这件事有什么议论? 4.读了《狼》这个故事,你得到什
么启示?
1.下边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其/一犬/坐于/前 B.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C.方/欲/行,转/视/积薪后 D.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智子疑邻》
子 (智)
墙坏
“有盗”
被盗
(疑) 邻
寓意:听意见只应听正确的,不要看是谁提出 的,对人不能有偏见,应客观公正。
塞翁失马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 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 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 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 “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 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 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2012年中考文言文比较阅读专题复习课件
二、自学梳理,整理知识:
1、实词——一词多义、通假字、课下重点 注释
2、常用的虚词——之、以、而、其、于、 乃、为、且 3、重要语句
4、文章的文体、内容、思想、写法
三、组内互学,查漏补缺
小组内交流所整理的知识点,查漏补 缺互相补充完善笔记
四、分块展示,比较异同:
1、
实
略无、阙 、曦 、襄 、沿、溯、奔 、 疾 、素湍 、属、引 、
专题复习:
文言文比较阅读
之 山水篇
《三峡》 《与朱元思书》
城关一中
一、把握考点,明确题型:
中考考点
1 .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 2 .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用法的理解。 3 .文中句子的理解和翻译。
考试题型
1、解释 2、选择 3、翻译
4 .比较阅读材料文体、内容、思想、 写法、等方面的异同。
4、填空 5、简答
偶句兼用散句,语言凝练,寓情于景。 寓情于景。 结构上采用总分的形式,先总写三 结构上采用总分的形式,先总写富 峡的整体风貌,再以夏,春冬,晴初 春江奇特秀丽的景色,再分写山之奇, 霜旦的顺序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水之异。
五、巩固知识,记忆理解
六、现场练兵,检测反馈
七、课堂小结,谈谈收获
古文复习有四条:
复 常用实词要记牢。 习 虚词就记“以为而且乃之于” 口 “其”字也不能丢掉。 诀:
翻译句子抓重点。 比较课文,“文体内容思想写法”,一 个也少不了。
其间千二百里 飞漱其间
千转不穷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转久绝
3、重点语句:
《 三 峡 》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4、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5、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6、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1、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3、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4、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5、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6、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7、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文言文比较阅读课件(完美版)ppt
掌握常见特殊句式的特点及规律,通过上下文语境判断句子结构,注意省略成分的补充。
文言文文化背景的难点与对策
总结词
文化背景差异、历史典故、时代背景
详细描述
文言文作品所处的文化背景、历史典故和时代背景与现代存在较大差异,这增加了对文言文理解的难度。例如,古代 官职、地名、制度等与现代不同,同时文中可能涉及历史事件、人物等典故,需要了解相关背景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 。
逻辑推理
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运用逻辑推理的方 法,推断出作者未明确表述的观点和意图 。
练习题目的反馈与改进
自我评估
学生应定期对自己的练习结果进行自我评 估,发现自己在比较阅读中的不足之处,
并制定改进计划。
A 总结词
及时反馈和改进是提高文言文比较 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B
C
D
经验总结
学生应不断总结自己在比较阅读中的经验 和教训,不断完善自己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应对策略
了解古代文化、历史背景知识,积累常见的历史典故和人物故事,通过上下文语境判断相关内容含义。
05
CATALOGUE
文言文比较阅读的练习与提高
练习题目的选择与设计
总结词
选择与设计练习题目是文言文比较阅读的重要环节,需要注重题 目的针对性和层次性。
针对性
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水平,选择与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目, 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言文比较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详细描述
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书面表达形式,主要用于经典文献、历 史记录、文学创作等方面。其语言特点包括多用单音节词、 省略句子成分、使用修辞手法等,表达简洁而意义深远。
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的差异
总结词
中考语文总复习 古诗文阅读 第14课时 文言文比较阅读课件 新人教版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四页,共27页。
第14课┃文言文比较(bǐjiào)阅读
亲贤臣(xián chén),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 远贤臣(xián chén),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 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 也。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五页,共27页。
第14课┃文言文比较(bǐjiào)阅读
1 . 下 面 各 组 句 子 中 加 点 词 语 意 思 相 同 的 一 项 是 (2
分)( D )
A.以光先帝遗.德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
B.引喻.失义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生于忧患,死
于安乐》)
C.亲贤臣,远.小人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十八页,共27页。
第14课┃文言文比较(bǐjiào)阅读
解 析 此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解题步骤可以用一个口 诀来概括:通读全文,领会大意;斟酌字义,揣摩语气;补、 略通变,合情合理;字词句篇,连成一气;如无标点,审慎 断句;解释完毕,检查仔细。翻译的总原则是:直译为主, 意译为辅。其步骤是先释义,然后串意,最后调整。在本题 中,应将重点词语“策”“以”“道”“食”“材” “见”“使”“求”准确译出来。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十二页,共27页。
第14课┃文言文比较(bǐjiào)阅读
解 析 此题考查在对比中理解文章的表达手法的能力。题干 中“劝谏艺术”提示要从人物语言的艺术特点上分析他们的不 同之处。分析人物的语言可以从语言的内容和语言的特色两个 方面分析。诸葛亮的话从内容上来看,三段从三个方面说明三 个道理;从语言特色上来看,“先帝”“愿”“陛下”及循循 善诱的语气,体现出他作为臣子的身份。魏徵的话从内容上来 看,他讲了一个故事;从艺术手法来看,拿病人来说理,是把 隋朝后的国家比喻成了病人,用病人背米类比增加人民的负担。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课件(共66张PPT).ppt
技巧一:直接迁移法 技巧二:组词推断法 技巧三:对偶揣摩法 技巧四:词类活用法 技巧五:通假字法
理解 文言实词的含义
常考文言虚词: 之、而、于、以、为、 其、则、虽、乃、何、、与
理解 文言虚词的 含义和用法
技巧一:借助语意断句 技巧二:借助句子成分断句 技巧三:借助对话标志断句 技巧四:借助文言虚词断句 技巧五:借助关联词标志断句 技巧六:借助古今不同断句 巧七:借助文学常识断句
2、上下文推断法:
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推断。
3、代入筛选法:
在阅读和解题时,将某个虚词的每个用法代入句子去理解,挑选 其中讲得通的一项。
4、标志确认法:
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特殊句式的标志词,抓住这些标志,我们就 能迅速地确定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了。如:被动句“为……所”、倒装 句”何……之有?”
划分句子节奏
阅读全文,理解文意,这是断句的先决条件。先通读文章,再仔细理 解需断句的句子意思,看上下文有没有提示。
至贞观三年关中丰熟咸自归 乡竟无一人逃散
至贞观三年/关中丰熟/咸自归乡/竟无 一人逃散
技巧二:借助句子成分断句
主谓之间、谓宾之间、谓语中心词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 如:先帝/不以/臣卑鄙
技巧三:借助对话标志断句
中考真题: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对偶揣摩: “殚”与“竭”相对, “竭”,竭尽。
得出答案: “殚”,尽,竭尽 。
技巧四:词类活用法
常见的词类活用: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名词等
课本溯源: 无安牍之劳形。
词类活用: “劳”是劳累,不能带动 词,所以活用为动词。
得出答案: “劳”,使劳累 。
题型 文言实词的含义 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句子划分节奏
中考文言文比较阅读专题复习课件共21页PPT资料
【乙】秦攻赵长平,齐 、楚救之。秦计曰:“齐、楚救赵,亲
察言观色评性格。 ①,则将退兵;不亲,则遂攻之。”赵无以食,请粟于齐,而
齐不听。苏秦谓齐王曰:“不如听之以却②秦兵,不听则秦兵 不却,是秦之计中。且赵之于齐,隐蔽③也,齿之有唇也,唇 亡则齿寒。”
解题策略
(2019·达州市) 【甲】愚公移山
策略一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 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
比较主旨情感异同 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是因为他相信 (填写一个
成语),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
个什么道理?
常见题型1——比较主旨情感异同
常见题型
1、【甲】《曹刿论战》 【乙】《秦攻赵长平》 (2019·丹东市) 阅读【甲】 【乙】两文,
概括曹刿和苏秦在人物 形象上有什么共同之处?
2、【甲】《唐雎不辱使 命》【乙】《郑同北见 赵王》(2019·莱芜市) 请分别概括唐雎和郑同 的性格特点。
常见题型3——比较内容异同
常见题型
1、【甲】《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乙】《猱》 (2019·东营市)
两文阐述同一道理所运用的写法各不相同,试作简要 说明。
2、【甲】《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乙】《孟子少时诵》 (2009·济宁市)
【甲】【乙】两文在表达方面有什么不同?
常见题型4——比较写作手法异同
人生经历要联系;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
中考语文复习 第14课 时课 外文言文阅读课件
中考演练
2012年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 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1)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 ) (2)公使吏禁之 ( ) 9.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1)公何以不使内勿服? 译文: (2)逾月,而国莫之服。 译文: 10.划线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句话用今天的熟语怎样表 述?(2分) 答: 11.你从这则小故事中悟出了什么道理?(3分)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太宗既.诛隐太子( 已经 ) (2)数.引之卧内,访以政术( 屡次、多次 ) [思路分析] 解释文言词语,在读懂大意的前提下,可以用 “替换法”,把加点词语的意思代入到句子中念念,语义通畅 即可。其次用“组词法”,如“往来而不绝者”中的“绝”, 就可用“组词法”解释为“断绝”。又如“从民欲也”中的 “从”可解释为“依从、顺从、听从”。
[思路分析] 翻译课外文言文语句,译出大意即可得分。但 要落实语句中的重点词语,如第(1)小题中的“从”“今”,第 (2)小题中的“每”“悦”等。
[解析] 重点词语,如:“从”是“听从”的意思,“每”是“常常、 每次”的意思,“悦”是“高兴、愉快”的意思。翻译时要注意 语言通顺,没有错别字。
3.从唐太宗对魏征的态度来看,你认为唐太宗具有怎样的品质?
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 会给出注释。这些注释有助于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碰到“拦路虎”,千万不能停下来 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 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
第四步:“对症下药”解答问题。 (1)词语解释题: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 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同学们在课内文言 文中学习过的。解题时,应先套用我们学习过的文言实词 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即为正确 答案。
:2012年中考文言文比较阅读专题复习课件
2、【甲】《曹刿论战》 【乙】《生于忧患,死于 安乐》(2011· 黑龙江省 绥化) 找出【甲】段中集中体现 曹刿政治思想的句子【乙】 段中体现文章中心论点的 句子,分别抄写在下面。
常见题型1——比较主旨情感异同
常见题型
1、 【甲】《晏子春秋》
【乙】《晏子春秋》 (2011· 江苏省连云港市)
2、【甲】《陈涉世家》
文言文比较阅 读的选材范围
(2011· 浙江省义乌市)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 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 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 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 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选自《礼记· 礼运》) [乙]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 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 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选自《桃花源记》)
简要分析两文在写作手法上的相同之处及其作用。
2、【甲】《爱莲说》【乙】《养竹记》
(2011· 安徽省芜湖市)
甲乙两文都用了□□的表现手法,甲文综合运用记叙、 □□、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乙文则主要运用了 □□的表达方式。
常见题型4——比较写作手法异同
解题策略
(2011· 山东省临沂市)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 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 比较主旨情感异同 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选自 《记承天寺夜游》) 议论抒情是重点; 【乙】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 文章首尾须看清; 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 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 人生经历要联系; 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 写作背景来参考。 道哉?(节选自袁宏道《西湖游记· 晚游六桥待月记》)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之对比阅读
文言文阅读之对比阅读(2023·湖南益阳·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而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节选自《愚公移山》)【乙】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①长山朱氏。
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
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或夜昏忽,辄以水沃面。
往往饘粥②不充③,日昃④始食。
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朱熹《范仲淹有志于天下》【注释】①再适:改嫁。
②饘(zhān)粥:稠粥。
③充:这里是吃的意思。
④昃(zè):太阳偏西。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何苦.而不平昼夜苦.学B.指通.豫南遂大通.六经之旨C.甚矣,汝之.不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慨然有志于.天下【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发愁/刻苦;B.通向/精通;C.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到/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在;故选D。
2.对【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B.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C.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D.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文朗读节奏的划分。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文对比阅读 课件(94张PPT)
• [注]①适:满足。②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③畜: 同“蓄”。④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徽即琴弦音 位的标志。
17
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2分)
• ⑴渔人甚异之(交通( )
交错相通
• ⑶颖脱不羁 (
)
束缚,约束
• ⑷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
)
停止
18
请从[乙]文中摘录出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 池、桑麻之属”所表现的理想生活形成强烈反差的句子。
对接中考
九年级古文对比阅读
1
阅读下列文言语段,完成5~8题(15分)
• 【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 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 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 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人恒过,然后能改;;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25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10-13题 。(17分)
•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 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 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 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 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 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 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
7
• 【乙】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 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 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 不肯竟学。……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 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 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 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节选自 《项羽本纪》有删改)
201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 第14课时 文言文比较阅读
第14讲┃ 中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题体验
3.根据选文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 甲文第一段,叙述了 _________________ 的经过;乙文第 齐鲁长勺之战 齐王受蒙蔽 一段,邹忌分析了_______________ 的原因。
第14讲┃ 中考真题体验
4.曹刿指挥作战,邹忌委婉劝谏,结果怎样? (1) 曹 刿 指 挥 作 战 的 结 果 : 鲁军打败齐军,克敌制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 邹 忌 委 婉 劝 谏 的 结 果 : 齐威王纳谏,燕、赵、韩、魏来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齐师败绩。公将驰 之( 驱车追赶 ) . (2)一鼓作气,再 而衰( . (3)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 . (4)能面刺 寡人之过者( . (5)虽 欲言,无可进者( .
第二次 倒下
) ) ) )
指责
即使
第14讲┃ 中考真题体验
2.翻译下列句子。 (1)彼竭我盈,故克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们的勇气已尽而我们的勇气正盛,所以打败了他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能在公共场合议论 (我的)过错,让我听到的,可得到下等赏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演示文稿初三中考专题复习文言文比较阅读课件
与归?(选自《岳阳楼记》)
第20页,共35页。
甲段中的“本心”是指
,乙段中的
“古仁人之心”的具体体现是?
甲乙两段都运用了
的表现手法。
(1)本来就有的羞恶廉耻之心(答“义” “天性,天
良”也可以)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或“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用自己的话概括也可以) (3)对比
要在梳理文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 句,从中筛选出题干要找的信息。
(四)比较探究
联系上下文段,解读句意,相互比对, 找出对应点。
第12页,共35页。
常见题型及 应对策略
第13页,共35页。
常见题型及应对策略
(2014年郴州)
【甲】《陋室铭》【乙】《爱莲说》 21. 14.甲段作者以陋室明志,乙段作者以莲花自喻
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 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
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选自《鱼我所欲也
》)
[乙]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
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 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
面结合、动静结合、衬托、托物言志、正侧面结 合、烘托、渲染、铺垫、托物寓意等。
第16页,共35页。
常见题型及应对策略
(2010年资阳)
【甲】《唐雎不辱使命》【乙】《邹忌讽齐王纳谏》
14.唐雎最终不辱使命,邹忌劝谏得以成功,请 结合选段分别说出他们成功的原因。(2分
常见题型4——比较内容异同
策略:概括事件,理清前因后果; 明确思路,筛选关键词句。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14课时文言文比较阅读精品课件(含中考语文真题) 人教新课标
第14课时 │ 考点聚焦
山水游记不多,且以课内为主。从选文篇幅看,以短小精悍 的经典故事、名家名篇选段为主。从选文数量看,以两个居 多,偶有三个。从选文与教材的关系看,有三种组合情形: 一是课内与课内型;二是课内与课外型;三是课外与课外型。 一般情况下,选取的文段之间,一是必定存在着“联系点”, 课外文段往往是课内文段的补充或延伸,在作者、文体、主 题、题材、人物形象、表达方式、表现手法、顺序等要素中 有一个或多个相同(相近)之处;二是存在着“可比点”,或同 中存异,或异中有同。今年在比较阅读中出现了文白对比阅 读,如山东枣庄、湖北宜昌的中考卷。
[思路分析] 这是一道考查概括提炼能力题,即对文章的思 想内容与感情的把握。近几年来,在考查文章的思想内容与感 情时,要求学生能把握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找出文章中心句 和重点段落中的关键句,并体会这些句子在文中的作用,甚至 从结构形式、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及表现手法入手,以培养学 生的概括能力和鉴赏能力。
第14课时 │ 考点聚焦
考点聚焦
从2011年全国各地的中考试卷来看,文言文比较阅读在中 考阅读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比较阅读是将两篇或两篇以上在内 容和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古诗文加以对比分析,同中求异,异 中求同,深化理解的阅读方法。随着中考改革的不断深入,用 比较阅读的形式考查考生分析理解能力的题目越来越多。
第14课时 │ 文言文比较阅读
第14课时 文言文比较阅读
第14课时 │ 中考示例
中考示例
2012届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优秀PPT教学课件
门前小土坡在夜色下显得有些陌生而拘谨,似乎把我当成远方客人。得知我要回来,一进门就看到母亲正朝着门口快步走来,她打量着我一直笑,拉我进屋。 “快坐下,坐车很难受吧?”母亲像个得到心爱玩具后的孩子般兴奋,我便坐在沙发上。
“去洗洗手吧,一路上出汗多”,我刚要起身,母亲又赶忙示意我别动,对我说:“我给你端来,你别起来。”不等我回话,转身到院子里了。 母亲端来水,递给我毛巾,转身又小跑着到厨房去了。我知道母亲在给我做捞面。记得初中时候一天上午放学,由于母亲忙农活做饭晚了,我一生气准备不吃饭就上学去。母亲也是这样让我坐着,转身小跑到厨房为我做捞面。
如: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3、其一犬坐于前。
课外:附加题。
能力要求: 1、词语解释。(以填空或选择题形式
出现) 2、断句。(以填空或选择题形式出现) 3、理解并归纳概括文章内容。 4、评价文中事件或人物。
2010年中考附加题。
第14课时八年级上册文言文(一)讲练课件—广西百色市中考语文复习
①⑤或不王 以命疾急也宣_________霜____:_________名______词_____用__作__动__词____,意为______下__霜_______
①春冬之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与步于中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略无阙处 (3)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第15篇 记承天寺夜游
·第15篇 记承天寺夜游 •
②②沉属鳞 引竞凄跃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________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完__全______________
•
③不见曦月______日__光__,__这__里__指__太__阳_______
•
④至于夏水襄陵______冲__上__、__漫__上_________
•
⑤不以疾也____________快_______________
•
⑥飞漱其间_______飞__速__地__往__下__冲__荡________
•
④欣然起行 _______高__兴__、__快__乐__的__样__子________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相与步于中庭。(倒装句) 一同在庭院里散步。(倒装句,状语后置,翻译时注 意把状语“在庭院里”提到动词“散步”的前面)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倒装句) 只是缺少像我们俩这样的闲人罢了。(倒装句,定语 后置,翻译时注意把定语“像我们俩这样的”提到 “闲人”的前面)
第14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考点聚焦
山水游记不多,且以课内为主。从选文篇幅看,以短小精悍 的经典故事、名家名篇选段为主。从选文数量看,以两个居 多,偶有三个。从选文与教材的关系看,有三种组合情形: 一是课内与课内型;二是课内与课外型;三是课外与课外型。 一般情况下,选取的文段之间,一是必定存在着“联系点”, 课外文段往往是课内文段的补充或延伸,在作者、文体、主 题、题材、人物形象、表达方式、表现手法、顺序等要素中 有一个或多个相同(相近)之处;二是存在着“可比点”,或同 中存异,或异中有同。今年在比较阅读中出现了文白对比阅 读,如山东枣庄、湖北宜昌的中考卷。
│ 中考示例
然后揭示它的现实意义在于居安思危,防患未然。 示例:居安思危,安不忘危。忧患意识不可失,防范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施不可少。古人尚且有忧患意识,在生活优裕的今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中学生更应该时刻提醒自己,不要沉浸于安逸、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乐之中,要努力进取,充实自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应从“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入手,指出现实意义在于居安思危,防患未然。言之有理, 符合题意即可。
│ 中考示例
5.选文乙是从哪两个方面来表现岳飞年少有志的? [思路分析] 这道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在整 体感知的基础上,适当拓展。学会从题干要求上审题,本题 “哪两个方面 ”与上题 “ 哪些方面 ” 是不一样的。它暗示了 我们提取和概括有效的信息的数量。其次是内容要求一个是 “和谐表现”,另一个是“年少有志”(关键在“志”上)。 刻苦读书;苦练射箭。(意思对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考点聚焦
综合近几年各地中考试卷,可以看出,比较阅读的基本题 型大致有以下几种: 1.结合具体的文言文比较阅读材料,给加点的字注上不同 的读音,对材料中指定的语句比较朗读节奏或标点的异同,熟 知并能判别各种文体。 2.理解常见通假字的用法、文言实词含义的异同,用课内 掌握的常见文言虚词的一般用法解决文言文比较阅读材料中相 应的问题,根据课内文言文特殊句式的特点找出文言文比较阅 读材料中相应的句式。
│ 中考示例
[思路分析] 这是四选一式的选择题,考查的是“一词多义”, 答题时应先确定例句中 “ 与 ” 的意义和用法,然后用排除法逐 一排除。
[解析] B项,与:给。其他三项中的“与”作介词,译作“和、 同、跟”等,同例句中“与”的意义和用法一样。
│ 中考示例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这个人(渔人)详细地介绍了自己所听到(知道)的事,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都长叹表示惋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飞由是益自练习,尽得同术。 岳飞因此更加刻苦训练,掌握了周同全部的射箭技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思对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分析] 把握句子大意,译准句子中的关键词(通假 字、古今异义词 ) 以及句型特征。如第 (2) 小题中的 “ 由 是”“益”等。
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
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 中考示例
[乙]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①人。少负②气节,沉厚寡 言。天资敏悟,强③记书传,尤好《左氏春秋》及孙、吴兵法。 家贫,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生有神力,未冠,能挽 弓三百斤④。学射于周同⑤。同射三矢⑥,皆中的⑦,以示飞。 飞引弓一发,破其筈⑧;再发,又中。同大惊,以所爱良弓赠 之。飞由是益自练习,尽得同术。 [注] ①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②负:具有。③强:擅长 于。④斤:在这里表示弓的强度的单位。⑤周同:人名,擅 长射箭。⑥矢:箭。⑦的:箭靶的中心。⑧筈(kuò ):箭的尾 部。
│ 文言文比较阅读
│ 中考示例 中考示例
例1 [2011·河北]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 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 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 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 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 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
│ 中考示例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曾益其所不能 ( 通“增”,增加 ) . (2)人恒过然后能改 ( 犯错误 ) . 赦免 ) (3)吴既赦越 . ( (4)与百姓同其劳 .( 劳动 )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词语的理解能力。理解重 要词语是文言文阅读的关键,测试重点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 上,难点在词类活用(词语的语境意义)上。第(1)(2)小题属于课 内,第 (3)(4) 小题属于课外。第 (1) 小题考查一词多义,关键是 考查通假字的积累;第(2)小题是对词的语境含义的理解;第(3) 小题的 “ 赦 ” 是动词;第 (4) 小题的 “ 劳 ” 与 “ 劳其筋骨 ” 的 “劳”用法和含义不同,答题时需要辨析。
│ 中考示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女忘会稽之耻邪? 你难道已经忘记了在会稽山上所遭受的耻辱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分析] 该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意的理解与翻译能力。 中考试题中,对文言句意的理解包括两个层面:一是读懂字 面的意思;二是概括主旨,有时还要注意语气语调的变化, 深入探求表达目的,把握深层内涵,此外特别要注意有些句 子的言外之意,翻译才能准确到位。本题翻译时要注意重点 词语通假字“女(你)”以及整个句子的反问语气。
[答案] 舜/发于/畎亩之中。
│ 中考示例
[思路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的诵读领悟(朗读断句)能 力。文言文的朗读与停顿在中考中往往是以主观性试题居多, 难度大,得分率低,它通过对知识点的考查,了解学生理解文 言文知识的水平。判定文言文朗读停顿的技巧有:一是找准语 言标志,读懂句子,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按内容和结构层次 去划分;二是抓住句子中的关联词语,认准句子之间的关系; 三是了解特定的称谓;四是根据互文、对偶、排比等手法进行 划分;五是找准语言标志。完成本题可以根据语言顺序来处理 停顿,即主谓之间应停顿,动补之间应停顿。
│ 中考示例
4.甲文首段列举古代六位贤士的事例,是为了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艰苦磨炼中才能造就真正的人才(意近即可) 生于忧患 的 道理,文章的中心论点是: __________ 死于安乐 。乙文故事可以用成语 __________ 卧薪尝胆 来概括其主要内容。
│ 中考示例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 邀请 ) . 没有成年。 (2)生有神力,未冠,能挽弓三百斤 ( (意思对即可) ) ..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义。文言实词的积累以 “一词多义”为重点,要学会在具体的语境中确定其意义。 [解析] 这两个词,我们在教材上都学过。“冠”在《送东阳 马生序》里学过,“既加冠”,“加冠”表示“成年”,“未冠” 就是“未成年”。
│ 考点聚焦
3.对文言文比较阅读材料的基本内容 ( 观点、事件、段 意、人物形象等 ) 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比较材料中作 品的不同情感倾向等。 4 .用文言文比较阅读材料链接相关资料,在比较的基 础上结合课内所学进行探究的题型。此类题型,出现了不少 能激发学生思维的主观性开放探究题。该题型内容丰富,答 案多元,解法富有创意,给中考文言文试题带来勃勃生机。
│ 中考示例
5.品读甲、乙两文,谈谈忧患意识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思路分析] 此题考查感悟体验与评析评价能力。读文悟道, 由课内走向课外,围绕主旨结合社会生活的焦点热点话题以及 个人生活体验,评现象、论人物、发观点、谈认识等等,做这 类题目一要结合文本。二要联系生活实际,用准确、精悍而流 畅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体验与感受,既要有深度,又要有 宽度,还要有个性。完成这个题目,要从现实生活中找实例, 如川安县桑枣中学长期坚持把每周二作为安全教育日,专讲交 通安全和饮食卫生等知识。汶川地震时,学校2000多名学生, 上百名教师,仅用1分36秒全部冲到操场,无一伤亡。
[思路分析] 这是一道考查概括提炼能力题,即对文章的思 想内容与感情的把握。近几年来,在考查文章的思想内容与感 情时,要求学生能把握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找出文章中心句 和重点段落中的关键句,并体会这些句子在文中的作用,甚至 从结构形式、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及表现手法入手,以培养学 生的概括能力和鉴赏能力。
│ 中考示例
例2 [2010·南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 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 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 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 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告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