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科学实验探究题
初中科学探究题 实验结论
初中科学探究题实验结论的撰写是科学实验的重要环节,它是对实验结果的总结和分析,也是对实验假设的验证。下面是一个关于初中科学探究题实验结论的示例:
实验名称:探究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
实验目的:通过改变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条件,观察植物光合作用的变化,探究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
实验假设:光照强度、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对植物光合作用有影响,其中光照强度是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
实验过程:选取同种植物若干株,分别置于不同光照强度、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的环境下,进行光合作用实验,并记录数据。
实验数据记录:(这里省略了具体的实验数据表格)
实验结论:
1.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有显著影响。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
植物光合作用的速率也相应增加。当光照强度达到一定值时,
光合作用速率达到最大值,之后随着光照强度的继续增加,光
合作用速率不再增加。
2.温度对植物光合作用也有一定影响。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
的升高,植物光合作用的速率增加。然而,当温度超过一定范
围时,光合作用速率开始下降。这表明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
植物光合作用产生不利影响。
3.二氧化碳浓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相对较小。在一定范围内,
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植物光合作用的速率略有增加。然
而,当二氧化碳浓度超过一定值时,光合作用速率的增加趋势不再明显。
综上所述,光照强度是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也对植物光合作用产生一定影响。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应根据植物的生长环境和需求,合理调控光照、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因素,以促进植物光合作用的进行,提高植物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中考科学实验探究练习42题带答案
(1)在这次地震救援行动中,救援人员使用了一种雷达生命探测仪。它的工作原理是:雷达信号发送器连续发射(填“声音”、“光”或“电磁”)信号,对一定空间进行扫描,这种信号在空间中的传播速度是m/s,接收器不断接收被目标反射回来的信号并对返回信号进行处理,如果目标在动,则信号会有很灵敏的差异,被埋在废墟下的生还者身体的轻微运动和呼吸,都能被准确侦测到。
(2)某同学利用仪器①与⑥组合成一个贮气装置。当装满水用排水法收集甲烷(甲烷难溶于水、比空气轻)时,气体应从仪器①的(填“a”或“b”)通人;集满甲烷后将其导出使用时,水应该从仪器①的(填“a”或“b”)导入。该装置还有其它用途,请你任举一例:。
5.(4分) 在5.12地震救灾中,我国用到一种新型救灾设备,如下图所示,把一气袋放在重物下,往气袋内充气来抬起重物。如:重物是一块均匀长方体的石板,重10000N,气袋与石板的地接触面积是0.5m2,为了抬起石板,气袋内的气压至少是Pa(不考虑大气压)。若想把石板A点升高10cm至少要对它做功焦。
(4)分液漏斗中的稀H2SO4不能换成浓盐酸,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设地震波中的上述两种波在地表附近的传播速度分别为9km/s和4km/s,位于成都的某地震观测站记录的两种波到达的时间相差25s。震源到这个观测站的距离是.
九年级科学实验探究题训练
暑假九年级科学实验探究题训练
一、填空题
1、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将于8月12日至8月23日在美丽的深圳举行。依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图14表示地球公转,大运会期间,地球运行在哪个区间(用图中的序号表示)。
(2)大运会期间,深圳的白天时间会越来越(填“长”或“短”)。
(3)大运会在深圳举行期间,北极圈以北地区有(填“极昼”或“极夜”)现象。
2、图15是小红为“探究种子萌发条件”设计的实验,小平觉得设计有不足之处,经思考后设计了图l6的方案,他们挑选了大小、外型相当的大豆种子,按新方案(每只烧杯的每一层种子数量相同)进行实验。请回答:[来源:学,科,网]
是。
(1)小平认为图l5设计不足之处
....
(2)一段时间后,他俩发现图16中间层的种子只在20℃环境下萌发了,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3)小平再次仔细观察,发现图16中20℃环境下中间层还有个别种子没有萌发,可能的原因是。
3、实验室有一瓶失去标签的黑色粉末A和一瓶标签不全的无色溶液B(如图l8)。
小明想知道可能是什么物质,他各取少量于试管中混合,发现产生气泡;又查阅
资料得知初中化学常见黑色粉末有:Cu0、Mn02、Fe304、铁粉和炭粉。[来:
(1)你认为黑色粉末A是;无色溶液B是。
(2)请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图19是小华测量木塞体积的实验,由图
可知木塞的体积是cm3,其中四个步骤中不需要
的是(填序号)。
...
5、在用稀盐酸和氢氧化钡溶液进行中和反应实验时, 反应过程中溶液酸碱度变化及相关数据如图20所示。
(1) 根据此变化曲线,你认为实验操作是将 滴加到 另一种溶液中(O H BaCl OH Ba HCl 2222)(2+=+)
2024年九年级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科学探究题
2024年九年级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科学探究题
1.竹炭包具有较强的吸附性,可以除去冰箱、车辆中难闻的气味而广泛受到群众的喜爱,这种产品可以对室内甲醛、一氧化碳等气体进行吸附。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竹炭进行初步探究。
【提出问题】竹炭中是否含有碳元素。
【猜想与假设】竹炭中含有碳元素。
【查阅资料】
①新鲜的血液,遇一氧化碳由鲜红变为暗红。
①氢氧化钠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①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固体可作干燥剂。
①加热或点燃不纯的可燃性气体可能会发生爆炸。
【设计实验】将竹炭充分燃烧,检验其产物,以证明竹炭中含有碳元素。所用装置如图所示。
(1)A装置的作用。
(2)实验开始后,观察到D装置中产生白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装置中新鲜的鸡血变为暗红色,说明竹炭中(填“含”或“不含”)有碳元素,写出C 装置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3)小明认为可以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替换原装置中的F装置,你认为(填“可以”或“不可以”),原因是。
2.为使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视化”,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下列实验。
①、按图1进行实验,使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可视化”。
(1)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说明氢氧化钠溶液pH 7(填“>”“=”或“<”)。
(2)将稀硫酸缓慢注入瓶中并振荡,观察到红色褪去,说明氢氧化钠与硫酸发生了反应,此时瓶中溶质(酚酞除外)一定有。
①、按图2进行实验,使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可视化”。
(3)将注射器中相同体积的NaOH溶液和水同时注入锥形瓶中,观察到的现象,说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九年级化学科学探究测试题1
专题12科学探究题(1)
一、有关反应产物的探究
1.某学生在报刊上看到:孔雀石(主要成分为Cu2(OH)2CO3,假设其他成分不参加反应)在熊熊燃烧的木桩上灼烧后,灰烬中有红色固体生成。他想在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来验证此现象,将少量孔雀石和木炭粉放入试管,然后加热。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试管内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最少写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结束取出导气管后,空气往往会进入试管使红色物质又被氧化。为防止空气进入,对此装置可以改进的措施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猜想一下导出的气体中可能含有的气体是____________,请设计实验验证您的猜想。
2.将一块光亮的纯铜片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表面变黑。对黑色物质的来源,提出你的两个预测(假设),并设计一个或几个实验来证明你预测的正确性。
预测序号实验步骤和方法现象和结论
预测1:可能来源于_____
预测2:可能来源于_____
3.某班学生在野炊时用石灰石堆成简易灶台做饭。野炊后有同学从灶台内侧敲下几小块石片,带回实验室研究其在灼烧过程中是否有新的物质生成。请你参与此项研究。
(1)根据你的知识和经验提出假设:反应中可能有______生成,支持这个假设的依据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科学探究性习题
九年级科学探究性习题
1、被称为“绿色氧化剂”的过氧化氢(H2O2),俗称双氧水,是一种无色液体,常作氧化剂、消毒杀菌剂和漂白粉等。在较低温度和少量催化剂(如MnO2)条件下,它能迅速分解,产生氧气和水。试回答:
(1)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在实验室里用过氧化氢代替氯酸钾制取氧气,可采用实验室制取________气体的反应装臵,主要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取2支试管,1支试管放入少量切成细条的新鲜土豆丝,分别向2支试管注入30%的双氧水,发现放入新鲜土豆丝的试管迅速产生大量气泡,插入_____________的木条,木条复燃。而另一试管无明显现象。取出土豆丝,发现土豆丝的质量和性质都没变,这证明了土豆里有一种生物酶能起_______(填“氧化”“还原”“催化”或“吸附”)作用。
4、有人希望通过锻炼来减肥。坚持将质量为15kg的物体反复举高超过自己的头顶(假设与地面的垂直高度为2米),问他要坚持举多少次才能消耗0.5kg脂肪?(假设所需能量全由脂肪提供,肌肉效率为25%,即100份化学能有25份转化为机械能。)____
8、将猪精肉片分别放入A、B、C三只烧杯内的消化液中,A烧杯内有胃液,B烧杯内有胰液,C烧杯内是胃液和肠液的混合液。在适宜的温度下放臵一段时间后,可能发生的现象及可说明的问题:①A、B内的肉片被初步消化②C杯内的肉片消化得最快③说明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④说明酶的作用具有高效性⑤说明酶的作用受pH影响()
中考科学实验探究题科学(经典汇总)
杭州各区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
30.(8分)铁粉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现
有m 1g生锈的铁粉样品,某兴趣小组同学
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测定该样品中氧
化铁的质量分数(CO气体极难溶于水,铁
锈按氧化铁处理)。
(1)装置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是。
(2)某同学欲通过乙装置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测定该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乙中的最佳试剂是。(选填序号)。
①水②稀盐酸③氢氧化钠浓溶液④澄清石灰水
(3)上述实验过程中,CO气体除作为反应物外,还能起到的作用是:实验开始时,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停止加热后,防止甲中生成物被氧化,防止乙中的溶液倒吸入甲中等。请你再写出一点CO气体在上述实验中起到的作用。
(4)完全反应后,该同学称得铁粉的质量为m2g,同时测得装置乙增重m3g,则铁粉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
31.(8分)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时,常伴随有明显的现象,但有些化学反应却看不到明显的现象。
以下是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为证明某些反应确实发生而从不同的角度设计的实验方案。
(1)为研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是否发生反应,甲小组的同学设计的下列四种方案,你认为不可行的是。(选填字母编号)。
(2)为证明NaOH溶液与H2SO4溶液发生了中和反应,乙小组同学和丙小组同学分别设计了两个不同的实验方案。
①乙小组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证明二者之间确实发生了反应,所用的试剂有NaOH溶液、
H 2SO4溶液、CuSO4溶液。乙小组同学选择的试剂A的
名称是(并用“少量”、“足量”等指明试
剂的用量);CuSO4溶液与NaOH溶液的化学方程式
第04章 实验探究题-九年级科学上学期分题型训练(浙教版)
浙教版9年级上册第四章实验探究题
一、食物与营养
1.为了验证在蛋白质消化过程中胃液所起的作用,实验人员利用铃声刺激空腹的狗可获得纯净的胃液,并
选取淀粉糊、蛋清制成的蛋花液、花生油等实验材料,以及盐酸、氢氧化钠蒸馏水、碘酒中合适的材料与试剂,然后进行实验。
(1)表中甲、乙两试管中应选择的实验材料①为________。
(2)表中①处应加________,若出现________现象,可说明胃液对蛋白质具有消化作用。
(3)若要进五步探究“胃液中起消化作用的物质不是盐酸,而是胃液中的其他成分”,该如何改善实验设计?________。
【答案】(1)蛋清制成的蛋花液(2)2毫升胃液;甲试管中物质发生变化(消失),乙试管中物质不变化(不消失)(3)再加一个试管丙,试管丙内应加入2毫升蛋花液和2毫升盐酸,水浴温度37①,保温约20~ 30分钟,观察现象。
【解析】(1)蛋清制成的蛋花液含有蛋白质,故选择该实验材料能够探究蛋白质消化过程中胃液所起的作用,而甲、乙两试管为起对照,因此选择的实验材料应当一致。(2)由于试管乙中加入的试剂为2毫升蒸馏水,那么表中①处应加2毫升胃液,以此对比胃液和蒸馏水中蛋白质的变化情况,若出现甲试管中物质发生变化(消失),乙试管中物质不变化(不消失) 现象,可说明胃液对蛋白质具有消化作用。
(3)再加一个试管丙,而试管丙内应加入2毫升蛋花液和2毫升盐酸,其他条件都相同,比如水浴温度37①,保温约20~ 30分钟,观察三个试管的情况即可。
2.“全面、均衡适量——培养健康的饮食行为”是2011年中国学生营养日的主题。合理健康的饮食习惯有利
中考科学实验探究题总结
1.小明同学为了探究“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的压力跟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进行了
实验,步骤如下:① 用双面胶将一个200克的钩码固定在1米长的塑料直尺的中间,将
直尺的一头固定在桌子的一端,如图甲所示;② 缓缓抬起右端,让直尺与水平方向有一
定的夹角,如图乙所示;③ 继续抬高右端,增大直尺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如图丙所示。
(1)该实验中,小明是通过 ▲ 来判断物体对斜面压力的大小;
(2)分析三次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2. 氢氧化铜固体受热分解能得到两种产物,其中一种为固体。某兴趣小组为确定这种固体
产物,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假设:生成的固体产物可能是氧化亚铜(Cu 2O),也可能是 ▲ 。
资料:Cu 和Cu 2O 都是红色固体。
实验:将新制的氢氧化铜粉末放入试管中,使其在加热条件下分解(如
右图),观察到蓝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
推测:该黑色粉末是氧化铜,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和 ▲ 。
验证:取少量黑色粉末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若出现 ▲ ,
证明上述推断是正确的。
3.小岳同学在复习气体的性质时,阅读到以下资料: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取决于反应前的药
品状态和反应条件,收集气体的装置取决于气体能否与水反应、在水中的溶解性以及该气
体相对于空气的密度大小。现有甲、乙、丙三种气体的反应前的物品状态、反应条件以及
有关性质如下表,有关装置如下图。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能用发生装置A 制取的气体是 ▲ (填“甲”、“乙”或“丙”);
(2)收集丙气体应选择的装置是 ▲ (填字母序号);
(3)实验室要制取和收集甲气体,请写出一个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 。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化学综合实验探究题
1.由于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造成的“白色污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某科学研究小组的同学欲对某种塑料的组成进行分析探究(资料显示该塑料只有C、H两种元素),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目的是通过测量有关数据,推算塑料组成元素的含量。
图中字母A至G均表示装置编号。靖根据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发生装置A制取的氧气中混有CO2和水蒸气,为使D装置中塑料试样在纯氧中燃烧,装置C中盛放的试剂应该是;
(2)E、F装置是气体的吸收装置,该处的设计有不正确的地方,如何改进.理由是;
(3)碱石灰的成分是氢氧化钠和氧化钙,则装置连接正确时G装置的作用是。
2.由于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而造成的“白色污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对某种塑料袋的组成进行分析研究(资料显示该塑料只含C、H两种元素)。他们设计了图18所示的实验装置,使该塑料试样在纯氧中完全燃烧,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有关数据、推算元素含量。
(1)实验装置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写出改正方法. (2)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装置E中的现象是,装置F的作用是
(4)若装置C的玻璃管中放入的塑料试样质量为5.9g,塑料试样充分燃烧后,装置D增重7.2g,则该塑料试样中含氢元素的质量为g;假设塑料的组成为C x H y,则装置C的玻璃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化学计量数用含x、y的代数式表示,且可以是分数)
(5)若装置中没有连接装置B,将使该塑料试样中氢元素的质量测算结果(填“偏小”、“ 偏大”或“无影响” )
九年级科学实验探究-P
样品含碳酸盐
取少量样品, 无气泡 猜想a
滴加盐酸 放出
不成立
猜 想 b
样品中含有 Na2CO3,且还含 有CaO、Ca(OH)2
、取过少滤量,溶在于滤水液;有溶__有__固物气____体泡____不__;
猜想b成 立
CaCO3中的一种 中滴入稀盐酸。 放出
(3)丙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碱石灰 取少量,加适量水
溶液只有 部分变质
shɑnɡ名指社交场合:他在~混得很熟|~都称他为“三爷”。不一样;【长治久安】chánɡzhìjiǔān指社会秩序长期安定太平。 【漕运】cáoyùn动旧 时指国家从水道运输粮食,【表册】biǎocè名装订成册的表格。②动国画用语,后来泛指有谋略的人。【布艺】bùyì名一种手工艺,②从侧面或较近的小
是稀硫酸的哪种粒子(H2O,H+,SO42-)能使氧化铜溶解。 请你和他一起通过如图Ⅰ、Ⅱ和Ⅲ三个实验完成这次探
究活动。
(1)某同学提出的假设是 稀硫酸的H+能使氧化铜溶解
;
(2)通过实验Ⅰ可以证明 水不能使氧化铜溶解 ;
(3)要证明另外两种粒子能否溶解氧化铜,还需要进行
实验Ⅱ和Ⅲ,在Ⅱ中加入稀硫酸后氧化铜溶解,则进一
九年级上科学探究题
九年级科学实验探究题汇编
班级姓名
1、(2014杭州31)小明把过量锌粒加入有盐酸的试管中,发现随着反应的进行,产生
气体的速度逐渐加快,一段时间后逐渐减慢,最后停止产生气体。在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温度也先随之升高,最后下降到室温。于是,小明设计实验来探究“一定质量的某种金属和同体积盐酸反应快慢的影响因素”。测得实验数据如下:某金属与同体积盐酸溶液反应实验数据表
(1)分析实验数据得出:一定质量的某种金属和同体积盐酸反应,影响金属和酸反应快慢的主要因素有、。
(2)可以通过比较实验数据来确定金属和酸反应的快慢。
(3)过量锌粒加入盐酸中,反应开始的一段时间,反应速率逐渐加快,而不是逐渐减慢。请分析原因。。
(1)盐酸溶液浓度、反应时溶液温度(2)反应开始到2分钟产生的气体体积(或相同时间内产生的气体体积)(3)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大于盐酸溶液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2、(2014绍兴31).实验小组同学向盛有2ml稀硫酸的试管中加入2ml氢氧化钠溶液,未观察到明显现象。
【提出问题】两者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实验探究】将盛有上述实验混合液的试管标为①,如图甲。
小华:测得实验所用稀硫酸的pH<7,试管①中溶液pH>7。于是得出结论:。
小敏:取两支试管,编号为②和③,分别加入稀硫酸和试管①中溶液各2ml,逐滴滴加Na2CO3溶液至过量,实验过程与现象如图乙,由此他得出了与小华一样的实验结论。
【反思评价】小军认为小敏在实验设计中存在不够严密的地方,请帮他指
出:。【交流讨论】试管③中的溶液中有哪些溶质?同学们分析了两位同学的实验过程,一致认为没有H2SO4,其理由是。在此基础上,同学们提出了二种推理:推理1:含有Na2SO4、Na2CO3和NaOH
初中科学实验探究题解析
初中科学实验探究题解析
科学实验是初中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和培养科学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实验,学生可以亲自动手,观察现象,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得出结论,从而加深对科学原理的理解。本文将从几个常见的初中科学实验题目入手,进行深入的解析和探讨。
实验一:探究光的传播方向
在这个实验中,学生需要准备一个小孔、一个白纸和一束光线。首先,学生将小孔放在白纸上,并将光线照射到小孔上。然后,观察光线在小孔后的现象。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发现光线在小孔后形成一个清晰的圆形光斑。这是因为光线在传播过程中会沿直线传播,而小孔起到了限制光线传播方向的作用。光线通过小孔后,会在白纸上形成一个倒立的图像,这是由于光线在传播过程中发生了折射现象。
实验二:探究电流的方向
在这个实验中,学生需要准备一个电池、一个导线和一个灯泡。首先,学生将电池的正负极与导线连接起来,然后将导线的另一端与灯泡连接。最后,学生观察灯泡是否亮起。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发现当电流顺着电池的正负极流动时,灯泡会亮起。这是因为电流在导线中的流动会产生热量,从而使灯泡发光。同时,学生还可以发现当电池的正负极连接反向时,灯泡不会亮起。这是因为电流的方向改变了,导致电流无法通过灯泡。
实验三:探究声音的传播速度
在这个实验中,学生需要准备一个钟表、一个敲击器和一个长直尺。首先,学
生用敲击器敲击直尺的一端,同时开始计时。然后,学生观察当听到声音时,指针所指的时间。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发现声音传播的速度是很快的。根据实验结果,学生
可以计算出声音传播的速度。这是因为声音是通过空气分子的振动传播的,空气分子的振动会引起周围空气分子的振动,从而使声音传播。而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密度和弹性有关。
2023年浙江省中考科学题型专练——实验探究题1
2023年浙江省中考科学题型专练——实验探究题1
1.酒精是果酒发酵的主要产物,其含量高低是衡量果酒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其含量越高,则果酒品质越好。甲醇是果酒发酵过程中极易产生的副产物,对人体健康具有危害性。为研究果酒发酵过程中酒精度和甲醇含量的变化情况,某研究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步骤1:取新鲜葡萄和新鲜苹果各500克,用榨汁机榨取葡萄汁和苹果汁,装入发酵瓶后,添加酵母菌悬浊液(内含0.3克千酵母)和蔗糖,搅拌均匀,盖好瓶盖,进行发酵,得到果酒。
步骤2:每天16:00测定果酒中的酒精度和甲醇含量,测得实验数据如下图。
(1)为了使酵母菌发酵效果更好,根据图2应选择合适温度约为。
(2)分析图甲葡萄酒和苹果酒在不同质量蔗糖下的酒精度变化曲线,得出的初步结
论:
。
(3)发酵材料、蔗糖量是酿制果酒的关键,会影响发酵过程中酒精和甲醇的生成。国家要求果酒中甲醇的含量值≤0.1克/升,请结合图甲、图乙,对发酵材料、蔗糖量、发酵时间提出合理建议。2.小科利用如图装置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步骤如下:
①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向玻璃管和水槽内加适量的水,测量玻璃管内液面到橡胶塞的距离为h1;
③在燃烧匙里放足量红磷,塞紧塞子,测量两个橡胶塞间的距离为h3,调节水槽内水面高度与玻
璃管内的水面相平;
④接通电源,待红磷燃烧,断开电源;
⑤反应结束后,当温度恢复至室温,水不再进入玻璃管时,再次调节水槽内水面高度与玻璃管内的水面再次相平,测量此时玻璃管内液面到橡胶塞的距离为h2;
⑥重复实验,得出结论。
(1)实验步骤③⑤中,调节水槽内水面高度和玻璃管内液面相平的目的
科学九年级上册期末专项复习精选实验探究题
九年级上册期末专项复习实验探究题
1.小明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时发现,烧杯中饱和石灰水先变浑浊,后逐渐澄清,为探究“饱和石灰水浑浊后变澄清的原因”,小科开展了如下活动:【查阅文献】
①、碳酸钙能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碳酸氢钙;②、碳酸氢钠不能与二氧化碳反应,能与氯化氢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氯化钠;
③、Ca(HCO 3)2溶液中存在大量Ca 2+、HCO 3-和少量CO 32-,Ca(HCO 3)2浓度越大,各离子浓度越大。
【提出假设】过量的二氧化碳与碳酸钙反应使浑浊变澄清;【设计实验】小科针对假设采用图2装置进行探究。
【实验现象】丙烧杯中先产生沉淀,之后沉淀开始溶解,继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最终并未完全澄清。
(1)、图1中a仪器的名称是
;
(2)、根据文献③,丙烧杯中并未完全澄清的原因是
;
(3)、结合所学知识,就图1烧杯中“饱和石灰水浑浊后又变澄清”重新提出假设
。
2.小明做“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时,连接的实物电路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为3V,小
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
(1)、正确连接电路,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小明观察到两电表的示数情况是
,由此判断故障是小灯泡断路;
(2)、排除故障后,小明测量了不同电压下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P为W;
(3)、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后,小明又把灯泡两端的电压调为额定电压的一半,发现测
得的实际功率大于其额定功率的1/4,其原因是
。
3.酶的催化效率不仅与温度、酸碱度有关,还与离子种类有关,如氯离子(Cl -
初中化学科学探究题练习卷
- --
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科学探究题练习卷
1.实验室常利用以下装置完成气体制备及性质实验请回答:
指出编号仪器的名称:,.以上从A--E中选择装置有一处明显错误,请加以改正利用改正后的装置继续完成后面的实验.欲使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为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应采取的措施是;若使用C装置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应先从水槽中移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原因是.将和CO的混合气体通过F装置液体药品均足量,实验开始时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a,广口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此时从导管c逸出的气体主要是一段时间后,再关闭活塞a,打开活塞b,将分液漏斗中的稀盐酸滴入广口瓶中,此时溢出的气体主要是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欲收集该气体,应选择的装置是填序号验满的方法
是.
2.结合图1化学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写出图中标有宇母的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填代号,可用________法收集氧气。制得的氧气用来做如图2所示的实验,发现H中铁丝不燃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G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用的药品是________________,若用装置E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
______(填“”或““端进入。实验室常用装置C代替装置B制取气体,装置C的优点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科学实验探究题
九年级科学实验九年级实验:
实验主要有探究规律性实验和测量性实验。
实验方法主要包括对照实验,控制变量法实验,实验+推理,等效法,模型法。
实验中常注意的问题,1、试验对象或实验次数太少,存在偶然性,使实验结果不准确。
多次测量的作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多次测量防止偶然性。
2、控制变量法中没有很好的控制变量。
3、实验步骤中存在错误。导致失败。
实验中出现一些不符合实际的结果,不能简单作废处理,讲究实事求是。
1、焦耳定律实验:
要求:1、能自己操作实验,
2、能认识结构图和里面所涉及的器材。
3、能从实验中得出正确的结论。
4、还要知道其他类似的实验。
5、自己能涉及同类似的实验。
2、探究电功率和哪些因素有关:
要求:1、能自己操作实验。
2、能得出结论。
问题:1、甲乙两实验中两个灯泡的功率大小是通过
观察得到的。
3、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或者是伏安法测量未知电阻) 要求:1、能自己动手操作。2、画出电路图。
4、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5、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的实验反应实质:
要求:能自己动手操作实验,以及知道实验现象和反应原理。
6、酸的性质
1、要求把颜色标出。
2、酸和金属的反应: 。会背金属活动顺序。
4、酸和盐的反应: 。
写出化学方程式:
7、还原金属。
1、实验操作;以及注意事项。
2、知道还原剂。
3、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 。
8、酶的活性和哪些因素有关。
9、米勒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