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与义简介学习资料陈与义诗歌赏析.doc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与义简介资料陈与义诗歌赏析

陈与义,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著有。下面是

X 给大家整理的陈与义简介资料,供大家参阅!

陈与义简介

陈与义 (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

居京兆 ( 今陕西西安 ) ,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洛阳 ( 今河南洛阳 ) 人。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 (1090 年 ) ,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 (1138 年 ) 。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

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

陈与义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师尊杜甫,也推崇苏轼、黄庭坚和陈师道,号为“诗俊”,与“词俊”朱敦儒和“文俊”富直柔同列洛中八俊。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 (1090

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 (1138 年 ) 。陈与义在北宋做过

地方府学教授、太学博士,在南宋是朝廷重臣,又是一位

爱国诗人,其主要贡献还是在诗歌方面,给后世留下不少忧国

忧民的爱国诗篇。存词 19 首。曾在余杭任太傅幕僚,后被宰

相赏识,因而升迁。

陈与义与吕本中有过交往,但吕本中作,并未列陈与义

之名。宋人也有称他崇尚陈师道的,但多数人认为他于杜甫。

元代方回在中称杜甫江西派的 " 一祖 " ,黄庭、道、与 " 三宗" 。与不是江西人,作重,固然有与道相似的地方,但他重意境,擅白描,与黄庭的好

用典、矜生硬,迥然有,不列入江西派。文

与作最逼近杜的是七律。像之一、、、等,雄

悲壮,感慨多端。五言律如 2 首、等以清迥峭刻。

五言古写景造意,接近灵运、柳宗元等人。如中写景:

"游水底凉,宿林静。余日亭午,影一正。⋯微波喜人,小立待其定。 " 察密,造工致。七言句重在意趣,格清婉,如、、等,或工于寄,或活用典,

屡新意,耐人味。

与亦擅作。中的 "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 ,中的" 及至桃花开后却匆匆 " 等名句都人称,胡仔、黄□等人他也有高的价。的来,他的作以清婉秀

主要特色。

与集原其学生周葵,共10 卷,早佚。宋光宗熙元年(1190) ,胡稚注 30 卷 ( 附 1 卷 ) 刊刻世,即据此影印,并附印元刊。 1982 年,中局出版的即以胡本底本。胡注于略,今人白敦仁有是目前最好的版本。

与生平

祖籍京兆,曾祖希亮迁居洛阳。

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 年 ) 生于洛阳。

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 年) 中上舍甲科进士。当上文林郎,授职开德府教授。 3 年后辞职回家。又两年,被重新任命为雍录。

宋徽宗宣和二年 (1120 年 ) ,陈与义母亲逝世,回汝州服丧。结识汝州知州葛胜仲。两年后,由葛胜仲举荐,任太学博士。后来又升任符宝郎,但不久被贬为陈留酒监。

宋钦宗靖康二年 (1127 年 ) ,金兵攻入汴京,北宋灭亡。宋高宗南逃建立南宋。陈与义自陈留南迁避难,经湖北、湖南、广东、福建。

宋高宗绍兴元年 (1131 年) 夏,陈与义抵达南宋首都绍兴。改任中书舍人,兼掌内制,拜吏部侍郎。不久以徽猷阁直学士身份知湖州,又召为给事中。后以显谟阁直学士身份任江州太平观提举。

后来,有的宰相不喜欢陈与义。就又把他召回,重新任

中书舍人,直学士院。

绍兴六年 (1136 年) 十一月,拜翰林学士、知制诰。

绍兴七年 (1137 年) 正月,授参知政事。三月,和宋高宗

一起到建康。后来因病,重新以资政殿学士身份知湖州。宋高

宗十分关心他的身体,于是回临安改任洞霄宫提举。

绍兴八年 (1138 年) 十一月去世。享年四十九岁。

陈与义个人经历

陈与义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 年 ) 生于洛阳。不过按照古代户籍划分,他算不上地地道道的洛阳人—他的老祖宗本

来一直居住在京兆,也就是现在的陕西西安,后来赶上安禄

山造反,只得入蜀避乱,后来才把家搬到了洛阳。

陈与义自幼聪明好学,能诗文,为同辈所敬重。本传说

他“天资卓伟,为儿时已能作文,致名誉,流辈敛衽,莫敢

与抗”。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 年 ) 登上舍甲科,被授于开德府(今河南濮阳 ) 教授,累迁太学博士,进升为符宝郎,掌皇

帝八宝及国之符节,不久被贬为陈留郡 ( 今河南杞县境 ) 酒税监。

24 岁时,陈与义考中进士,随后当上文林郎。这是个闲

职,负责开德府 ( 今濮阳 ) 的文学教育工作。陈与义干了 3 年后辞职,回家与一帮好友吟诗赏画,日子过得好不快活。又

过了两年,他被任命为辟雍录,也就是到太学的预备学校里

当老师。

宣和二年 ( 公元1120 年 ) ,陈与义的母亲辞世。他在汝

州服丧期间,结识了州守、词人葛胜仲。两年后,由葛胜仲

举荐,他入京做了太学博士。次年,他29 岁时的诗作,竟被徽宗看上了。

靖康二年 (1127年)四月,金兵攻入宋都汴京( 今河南开封) ,掳走宋徽宗、宋钦宗二帝,北宋遂亡。陈与义自陈留

避难南奔,经襄阳,转湖南,绕广东、福建,于绍兴元年 (1131

年 ) 抵当时的南宋首都绍兴 ( 今浙江绍兴 ) 。陈与义为高宗旧

臣,高宗得知他的忠心,便任命他为礼部侍郎。不久,以徽

猷阁直学士知湖州 ( 今浙江吴兴 ) 。召为给事中,参与讨论政

事,抄发章疏,稽察违失,以备顾问应对。又以显谟阁直学士提举江州 ( 今江西九江 ) 太平观,旋而复用为中书舍人、直学士

院。绍兴六年 (1136 年 ) 十一月,拜翰林学士、知制诰。七年

正月,授参知政事 ( 相当于副宰相 ) ,唯师礼用道德以辅朝廷,

尊主威振纲纪而呕心沥血。

陈与义性格沉重,不苟言笑,待人接物谦虚谨慎。被他

推荐和提拔的官吏很多,他从来不向外人流露,也不向被推

荐、提拔的人表白,更不提出任何要求。因此,他在士大夫

阶层中具有较高的威望。朝臣们多愿向他坦露心迹或请求指

正迷津。当时,丞相赵鼎在朝廷放言:“人多谓中原有可图

之势,宜便进兵,恐他时咎今日之失机。”高宗说:“今梓

宫与太后、渊圣皆未还,若不与金议和,则无可还之理。”

丞相的意思是,多数人主张打回汴京,收复中原,若不

如此,恐怕将来因失去机会而受到追究。而高宗则认为,二

帝被掳,连同太后、嫔妃、宫女都在金人手里,若不议和恐

难于返回。陈与义听了之后,赞成丞相的用兵,反对高宗的

议和,便婉转地说:“若和议成,岂不贤于用兵 ; 万一无成,则用兵必不免。”高宗曰:“然。”从道理上以为陈与义的话很对,但事实上他甘心于偏安江左,以求苟延残喘。陈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