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语法(古汉语词序)
古汉语的词序
三、宾语用代词复指
• 在叙述句中,有时为了强调宾语,可以把宾 语提前,在宾语后面用“是”、“之”字复 指。 • 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 之循? 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 • 对于这种强调句式,有几点要注意: • 1、前置宾语前加上副词“唯(惟)”,构成 “唯(惟)+宾语+是(之)+动词”的格式, 具有排他性,强调宾语的作用更明显。 • 率师以来,惟敌是求。 父母唯其疾之忧。 惟余马首是瞻。
古代汉语的词序
任燕平
一、疑问代词做宾语
• 上古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 宾语时必须放在动词的前面。 • 如果动词前面有助动词,宾语一般也要 放在助动词前面。 • 疑问代词做介词的宾语时,也要放在介 词前面。
凝固结构
• (1)何如/如何、若何、奈何 • 放在句子末尾做谓语,“怎么办”“怎么样”;放在 谓语前面做状语,表反问。 • 2、如……何、若……何、奈……何 • 放在句末做谓语,“对……怎么办”; • 3、如之何、若之何、奈之何 • 放在句末做谓语,“对……怎么办/怎么样”“怎么 样”;放在谓语前面做状语,表反问。 • 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 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 • 艺麻如之何?衡纵其亩。
四、行为数量的特殊表示法
• 上古汉语表示行为数量的句法,主要有两种 表示法: • 1、数词和动词直接结合,放在动词前作状语, 不用表示动量的量词。例如:公输盘九设攻 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 2、数词从动词前移至句尾,中间用“者”字 隔开,“者”字前面的词语就充当了全句的 主语,数词作谓语,起强调数目的作用。例 如: •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二、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
古代汉语的语序
疑问代词宾语前置的规则在上古汉语中比较严格。例外例如:
《论语· 子张》:“子夏云何?”
“何如”、“如何”问题: 《孟子· 梁惠王上》:“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左传· 齐桓公伐楚》:“与不谷同好,如何?” “如何”又可说成“若何”、“奈何”: 《战国策· 赵策三》:“先生助之奈何?” “如(若、奈)……何”形式: 《列子· 汤问》:“如太行王屋何?” 《左传· 僖公十五年》:“寇深矣,若之何?” 《史记· 项羽本纪》:“虞兮!虞兮!奈若何?”
关于前置、提前、倒装
有人把宾语前置句称为“倒装句”,也有人说是 将宾语提到谓语动词之前了,这些说法是否妥当? 我们认为不妥。 一、提前--预设了一个前提,即汉语的宾语本来都 是位于动词的后面,只是在某些条件下,宾语提到 了动词前面。然而,王力《汉语史稿》:“在原始 时代的汉语里,可能的情况是这样:代词作宾语的 时候,正常的位置本来就在动词的前面。”而前置 的说法就避开了这一问题。
还可以在宾语之前加“唯(惟)”,形成 “惟 (唯)„„是(之)„„”的固定格式,强调宾 语就更明显。
《左传· 宣公十二年》:“率师以来,唯敌是求。” 《论语· 为政》:“父母唯其疾之忧。” 唯利是图 惟命是听
4、叙述句中一般强调性前置(无标志的宾 语前置) 指示代词“是”和少数人称代词作宾语, 有时可以直接置于动词之前
《诗经· 周南· 葛覃》:“是刈是濩”(刈:割,濩: 煮) 齐桓公伐楚》:“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左传·
《诗· 小雅· 节南山》“赫赫师尹(太师尹氏),民具(俱)尔瞻。”
介词“以”的宾语前置
《诗经· 卫风· 氓》:“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左传· 齐桓公伐楚》:“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二、所谓“倒装句”,一般指的是谓语位于主语之前 的句式。例如: “谁与,哭者?” 通常的句式是“哭者谁与?” (哭的人是谁啊?) 这种句式也叫做主谓倒装句。由于古代汉语的 语序一般是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因此就把谓语处 于主语之前的句式叫做倒装句。它是强调谓语的一 种修辞手段,即出于表达的需要,而把谓语临时提 到主语之前来。因此,这种语序的改变是一种临时 改变,是一种修辞手法。 古代汉语的宾语前置是古代汉语的语法规则。 它是一种正常的语序,决不是什么“倒装”。因此 必须把“前置”和“倒装”两种不同性质的语言现 象区分开来。 所以,我们重点讨论在语法范围内的宾语前置。
古代汉语的词序
在上古汉语中,有时为了强调宾 在上古汉语中, 语而把宾语前置却无任何标志或 条件限制
……寡人是问。.....寡人是徵。 维叶莫莫,是刈是濩。 墓门有棘,斧以斯之。 是以肠一日而九迴。 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 (曹刿)乃入见,问:“何以战?” 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 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 无所用之。
(三)为了强调而把宾语前置, 为了强调而把宾语前置, 宾语后边再用代词复指一下
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 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 使奕秋诲二人奕,其一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 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 朋酒斯飨,曰杀羔羊。 赫赫南仲,猃狁于襄。 将虢是灭,何爱于虞。 语曰:“唇亡齿寒。”其斯之谓与? 用“是、之”来复指的宾语前置句,还可以在前置宾语的前边加上 “唯(维、惟)”对宾语在范围上加以限制,构成“唯(维、 惟)……是(之)……”的固定句式,语气更加强烈。如“率师以来, 唯敌是求。”“唯余马首是瞻。”“惟利是图”、“唯命是从”等。 这种格式有时还可以省略“是(之)”,如“唯秦所命从也。”还 可省略为“唯.....”的格式,如“佗邑唯命。”
(二)否定句中代词宾语要前置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论语里仁) 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左传晋灵公不君)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诗经魏风硕鼠)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论语先进)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公十五年)
关于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问 题,有以下几点需注意
疑问代词作宾语要放在动词或介词前 这一语法规则在上古汉语中是比较严 格的,很少例外。 格的,很少例外。
这种例外只有: 第一,个别动词用“为”的句子中,疑问代词宾语有不前置的 曰:“子为谁?”曰:“为仲由。”(论语长沮桀溺耦而耕) 第二,“如何、若何、奈何”等固定格式中,“何”可以不前置 取妻如何?匪媒不得。(诗经幽风伐柯) 与不谷同好,如何?(左传齐桓公伐楚)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 因为“如何、“若何”、“奈何”是由“如……何”、“若……何”、 “奈……何”演变而来的,“如、若、奈”是动词,“何”作谓语, 并不作宾语,因此不受此规律的制约。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虞兮虞兮,奈若何?(史记项羽本纪) 汉代以后,在口语中,疑问代词作宾语要前置这一规则就慢慢地消失 了。如汉乐府《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但是 汉代以后写古文的人还一直遵守着这一规则:“噫!微斯人,吾谁与 归?”“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古代汉语的语序
(柳宗元《黔之驴》):“(虎)稍出近之,慭慭(yì n)然,莫相之
思考与练习
1、古代汉语有哪几种特殊语序?举例说 明。
还可以在宾语之前加“唯(惟)”,形成 “惟 (唯)„„是(之)„„”的固定格式,强调宾 语就更明显。
《左传· 宣公十二年》:“率师以来,唯敌是求。” 《论语· 为政》:“父母唯其疾之忧。” 唯利是图 惟命是听
4、叙述句中一般强调性前置(无标志的宾 语前置) 指示代词“是”和少数人称代词作宾语, 有时可以直接置于动词之前
二、所谓“倒装句”,一般指的是谓语位于主语之前 的句式。例如: “谁与,哭者?” 通常的句式是“哭者谁与?” (哭的人是谁啊?) 这种句式也叫做主谓倒装句。由于古代汉语的 语序一般是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因此就把谓语处 于主语之前的句式叫做倒装句。它是强调谓语的一 种修辞手段,即出于表达的需要,而把谓语临时提 到主语之前来。因此,这种语序的改变是一种临时 改变,是一种修辞手法。 古代汉语的宾语前置是古代汉语的语法规则。 它是一种正常的语序,决不是什么“倒装”。因此 必须把“前置”和“倒装”两种不同性质的语言现 象区分开来。 所以,我们重点讨论在语法范围内的宾语前置。
述补
联合
等多种句法结构。只描述词的排列顺序无法反
映句法结构的性质。
语序是汉语重要的语法手段
汉语是分析性语言,缺少典型的形态标志, 形成了以语序和虚词为主要表达手段的语法 特征。因此,语序在表达语句含义的过程中 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古今汉语语序的异同
古今汉语句法成分的位置基本相同,即: 主语在前,谓语在后 ;修饰语在前,中心语在后; 述语在前,宾语在后;述语在前,补语在后。但是, 在古汉语里,由于受语法规律的制约,或是为了修 饰的需要,有些句法成分的位置不同于现代汉语。 宾语和谓语往往前置,定语和状语有时后置。下面 分别加以介绍。
古代汉语的词序2
古代汉语的词序2四、定语后置句定语是修饰或限制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的成分,在现代汉语中,一般放在中心语之前,而在古代汉语中,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定语,要把它放到中心语的后面,这种语法现象就叫“定语后置”。
“定语后置句”就是文言文的一种关键句式,它通常存有五种形式。
1、定语放在中心语后,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语+后置定语+者”的格式。
例如:计未定,Ayen可以使报秦者,未得。
(《廉颇蔺相如本纪》)―“Ayen可以使报秦者”,就是定语后置,正常的语序就是“谋可以并使报秦人”,“人”就是中心语,“可使报秦”就是定语。
“者”就是标志性词语。
(“者”就是定语后置的标志,正常语序为:谋(可使报秦)(的)人。
找寻什么样的人?找寻(可以派遣回去报告秦国)的人。
主意搞不清楚,想要打听个可以派出回去答复秦国的人,又打听没。
“谋”,找寻。
“报”,回复。
译者时将定语提及前面,译作为:主意没拎的定,找寻一个可以使臣回复秦国的人。
)2、在中心语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上“之”,组成“中心语+之+后置定语”的格式。
例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荀子劝学》)―“爪牙之利”和“筋骨之弱”就是定语后置,正常的语序就是“蚓无利爪牙,强筋骨”,“爪牙”和“筋骨”就是中心语,“利”和“弱”就是定语。
“之”就是定语后置句的标志,并无真的意义。
(蚯蚓没坚硬的爪子和牙齿,但是凭借不屈不挠的毅力,可以在地面和地下民主自由活动,依靠的就是有恒心存有毅力专心致志。
)3、在中心语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再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语+之+后置定语+者”的格式。
例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韩愈《马说道》)(甲壳类:喝的意思。
或:有时。
天下:吃掉这句话译者为:(千里马)一顿饭有时能够吞下一石粮食。
)―“马之千里者”是定语后置,正常的语序是“千里马”,“马”是中心语,“千里”是定语。
标志性的词语是“之??者”,其中的“者”相当于现代汉语中联系定语和中心语的结构助词“的”。
古代汉语的词序
(三)宾语用代词复指
1.语法条件:用代词“是”、“之”等复指宾语。
如:
“将虢是灭,何爱于虞?”《左传· 僖公五年》 虢是灭:灭虢,消灭虢国。 “今吴是惧而城于郢。”《左传· 昭公二十三年》 吴是惧:惧吴,惧怕吴国。 “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论 语· 先进》 异之问:问异,问别的事情。 由与求之问:问子路与冉求。
1)一般的方法:将数词直接放在动词之前作状 语表示行为数量。 与现代的差别:①不用动量词。②数词的位置 在动词之前。如: 又与之遇,[七]遇皆北。(《左传· 文公十 六年》) 七遇:遭遇七次。 子墨子[九]距之。(《墨子· 公输》) 九距:抵抗了九次。
2)强调的方法:在表示动作的词语后加“者”, 将数词置于句尾作谓语表示行为数量。 鲁仲连辞让者三。(《战国策· 赵策》) 举所佩玉珏以示之者三(《史记· 鸿门宴》) 注意:这种数词作谓语的情况仅限于数词 “三”。
如:
“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 而百事不废,是之谓政令行。”《荀子· 王霸》 是之谓政令行:这就叫做政令通行。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 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左传· 襄公 二十四年》 此之谓不朽:这就叫做不朽。
(四)无标志宾语前置
在古代汉语中,有时为了强调宾语,没有以上的前置条
3.如果宾语是代词,这种宾语前置多用“之”
复指,而不用“是”。如: “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 《左传· 宣公二年》 我之谓:谓我,说的是我。 “唇亡则齿寒”,其斯之谓与?《谷梁 传· 僖公二年》 斯之谓:谓斯,说的就是这件事。 这种格式形成的“是之谓”、“此之谓” 已成为凝固形式,在文言语句中常见。
古汉语语法-词序
如动词前有助动词,宾语一般要前置于助动词之前。
“臣实不才,又谁敢怨?”(《左传·成公二年》
(2)疑问代词充当介词宾语而前置
例:“谁为为之?孰令听之?”
“微斯人,吾谁与归?”
子归,何以报我?《左传·成公三年》
吾谁与为亲?《庄子·齐物论》
——身体的各个部分我与哪个更亲近呢?
水奚自至?《吕氏春秋·贵直》
(BACK)
10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11、荀偃令曰:“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 瞻。”(左传•襄公十四年) 12、敢问夫子恶乎长?(孟子•公孙丑上) 13、何为久读此?(张中丞传后叙) 14、梁使三反,孟尝君固辞不往也。(冯谖客孟尝君 )
15、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晋灵公不君)
古汉语语法-词序.ppt
一、词序是汉语表达意义的重要语法手段
词序:也叫“语序”,即语言中词语组合的先后次序。 汉语的词序一般不能随意变化。
我打你 你打我。
汉语的词序历史上比较固定,从 古到今没有太大的变化。即基本次 序为: (定语) + 主 语 + 状语 + 谓 语 + 补语 + 定语 +宾语
定语、状语是修饰关系,补语 是述补关系,主谓是陈述关系,谓 宾是支配关系。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对太行、王屋这两座山怎么办呢?
(BACK)
同“如何 ”“如之何”相类似的固定结构还有“奈何”“若何”“奈 之何”“若之何”。
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人之志,若何?《左传·僖三十三年 》
先生助之奈何?《战国策·赵策》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 兮虞兮奈若何? 虽先生之辨,将奈之何哉?《庄子·盗跖》
古代汉语语法部分
古代汉语一、语法:(一)词法虚词:古代汉语中一个字形代表几个不同的虚词。
实词1.虚词:(1)以代词用法为主的虚词:之代词:人称代词相当于“他”:爱公孙段,欲立之相当于“你”: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那么你之后就没有人再继续了)相当于“我”:幸来告语之指事代词“这”:之二虫,又何如。
之子于归。
(这个姑娘出嫁了)助词介词,连词:“的”:民之主也;以君之力,不能毁魁父之丘。
(这样的)云梯之械(这样的)。
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寡人之于国也。
“之”字本意:到(某地)去其相当于“之+的”代人,作定语:其妻归,告其妄代物:问其主代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主谓结构的主语:而观其辟人也作语气词表示委婉的语气:吾其还也(我还是走吧)表示推测的语气:民其无知也(百姓大概无知吧)增加反问的语气:如之何其废之表反问“难道”:一之为甚,其可再乎“其”字本意:箕是代词,代前边出现的人,事:闻君行圣人之道,是亦圣人也(这)(译作:这、这个、这样的)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和这个相反)天下皆是也(这样的)作指事代词:是岁大旱(这);居是邦也(这个)现代汉语中,“之”、“其”、“是”作为代词已不用了。
者特殊代词,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所者代词名词+者(复指代词),就是指代名词本人:陈涉者,羊城人也动词+者,指示发出动作的主体,者字词组语气词表示假设语气“…的话”:不然者表示疑问语气“呢”:何以得擅许秦者?放在句尾和“也”连用:……而非邦者也(哪里见过五六十平方里的小国不算是国家呢?)所所只能+动词或动词性词组,表示动作所涉及的对象:所读者(所读的书)所仰望而终身也吾先子所畏也欲以所事孔子,事之“所以”(所凭借的原因):故今具道所以未见所以敬王也(没有见到你所用来尊敬王的表现)或、莫都是不定代词或或曰……(有人说……)如或知尔(如果有人了解你)莫否定性不定代词:天下莫不闻莫不中音(没有哪一个声音不符合节拍)善莫大焉(没有比这个更大的了)都有副词用法或(作状语,表不肯定):或者不可乎(也许不行吧)今者或是之亡矣(大概)莫(表否定):民莫有斗心(老百姓没有抗争的决心)焉都是合音词“于之”,“于是”诸“之于”,“之乎”焉“于之”,“于是”: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让子路在这儿问路)不复出焉(于之)(不再从这儿出去了)善莫大焉(于之)语气词用法:在句尾:于我心有戚戚焉则就木焉(就和死差不多了)在句首:焉有仁人在立,罔民而可为也?诸“之于”:投诸渤海之尾“之乎”:有诸?(有这件事吗?)孰、何、安、胡、曷——代词,“什么”孰:指事,指人何:何事。
古代汉语的词序
古代汉语的词序【教学目的】本节讲授古代汉语的词序问题,主要介绍宾语前置问题。
学习本节,要让学生理解词序在汉语中的语法意义,要让他们掌握古代汉语中几种宾语前置所需的语法条件,并培养他们在具体的文言语句中,辨识各种不同的宾语前置的能力,以提高他们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基本理论】古代汉语中有哪几种宾语前置现象?各种宾语前置所需的具体条件是什么?用代词复指的宾语前置在表义上有什么特点?【重点难点】宾语前置【所用课时】学时【教学内容】词序是汉语表达意义的重要语法手段。
汉语借助于虚词和词序来表达。
词序也叫“语序”,即语言中词语组合的先后次序。
对于靠词形变化表达意义的语言而言,词序对它的约束力并不大。
词序在汉语中却十分重要。
汉语的词序一般不能随意变化,如果词序变化了,句子的意义往往也要随之变化。
我打你。
——你打我。
汉语的词序历史上比较固定,从古到今没有太大的变化。
句子六种成分的位置基本是相同的,可以表示为:〔状语〕,(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
主语在谓语前,动词在宾语前,修饰语在被修饰语之前。
但古汉也有少数特殊的词序是现代汉语所没有的。
主要表现在:宾语前置、谓语后置等。
下面予以介绍。
这些特殊的词序本来只存在于先秦以前的上古汉语里,到汉代就已经从口语中逐渐消失。
但后来仿古的作品还使用,因此历代的古文中还常常出现,因此,了解这些特殊词序对阅读古文是有帮助的。
一、宾语前置先秦古籍中,最突出的特殊词序是宾语在一定条件下从谓语中心语的后面移至谓语中心语的前面,这种现象我们称其为“宾语前置”。
这种宾语前置是有一定的语法条件的,它并不是因为修辞需要,不是为了表达一定语气而使用的一般倒装句。
严格地说,不能叫宾语前置,因为这些句式原本宾语的位置就是如此,或许就是远古句法的遗迹。
古汉语中,宾语处在动词的前面有三种句式:1、疑问代词作宾语上古汉语,疑问句里疑问代词宾语时必须放在动词的前面,这是一条相当严格的规律,几乎没有例外。
《古代汉语的词序》课件
形容词的词序
总结词
形容词在句子中的位置通常位于名词之前或之后,根 据具体语境而定。
详细描述
在古代汉语中,形容词用于描述名词的属性或特征, 因此形容词在句子中的位置通常是在名词之前或之后 ,具体取决于语境和表达的需要。例如,“高楼”中 ,“高”是形容词,“楼”是名词,形容词“高”位 于名词“楼”之前,描述了楼的高度属性。又如“楼 高”中,“高”是形容词,“楼”是名词,形容词“ 高”位于名词“楼”之后,强调了楼的高度特征。
词序的分类
• 词序的分类:根据词语在句子中的位置和顺序,可以将词序分为多种类型,如主语-谓语-宾语顺序、定语-中心词顺序、状 语-中心词顺序等。
词序的重要性
• 词序的重要性:在古代汉语中,词序是表达语义和语用功能 的关键因素之一。不同的词序可以表达不同的语义和语用功 能,对于理解古代汉语的语义和语用意义具有重要意义。同 时,正确的词序也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清晰度。
语言发展的需要
随着语言的发展,一些新 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出现, 需要调整原有的词序来适 应新的表达需求。
文化交流的影响
古代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文 化交流,也促进了词序的 演变。
词序演变的过程
先秦时期
古代汉语的词序比较自由,先秦 时期已经开始出现一些固定的词
序。
汉魏六朝时期
汉魏六朝时期是古代汉语词序演 变的加速期,随着佛教的传入和 文化的交流,出现了一些新的词 汇和表达方式,词序也发生了较
动词的词序
总结词
动词在句子中的位置通常位于名词之后,形容词之前。
详细描述
在古代汉语中,动词是句子的核心成分之一,通常放在句子的中心位置。动词在句子中的位置通常是 在名词之后,形容词之前。例如,“食马”中,“食”是动词,“马”是名词,“之”是形容词,动 词“食”位于名词“马”之后,形容词“之”之前。
古汉语语法 词序
什么是否定句?否定句必须有否定 词,这些否定词,可以是否定副词“非、 不、弗、毋、勿、未、否”,也可以是 动词“无”,还可以是表示否定性的无 定代词“莫”。 “居则曰:‘不吾知也。”《论语· 先进》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 ——平日闲居,就说,别人不知道我也。 也。《后汉书· 张衡 乱世恶善,不此听也。《荀子· 乐论》 ——乱世厌恶美好的东西,不听音乐。 传》 毋吾以也。《论 语· 先进》 ——人家不用我了。 “以”是动词,“用” 的意思 。
定语后置,作用在于突出 中心词,较长的定语后置,还 可以使行文流利,语气舒畅, 试想,如果我们把例二还原成 “其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 为奇状之石,殆不可数”,读 起来就非常别扭。
(BACK)
思考与练习
横线标出下列句中的特殊词序,并指出其类别 1.天下议归之,其子焉往?(《孟子· 离娄上》 2.《商书》曰:“无偏无党,王道荡荡。” 3其祁奚之谓矣。(《左传· 襄公二年》) 4.今郑人贪赖其田,而不我与;我若求之,其 与我乎?(《左传· 昭公十二年》) 5.且晋慼忧以重我,天地以要我。(《左传· 僖公 十五》) 6.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论语· 先进》) 7.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六国论》) 8 .自古及今,未之尝闻。(论积贮书) 9 .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乏,莫之振救。 (论积贮疏)
(BACK)
谁欤?哭者。《礼记· 檀弓下》 ——哭的人是谁啊?欤:同“与” 美哉!室。《左传· 昭公二十六年》 ——飘亮啊这房子。 惜乎!子不遇时。《史记· 李将军列传》 ——真可惜啊,你生不逢时。子:李广。 久矣,夷狄之为患也。《史记· 匈奴列传》 ——夷狄为害很久 了。顺说应是:夷狄之为患也久矣。 助哉!夫子。《史记· 周本纪》 ——勉励啊夫子!助:xu,勉励。夫子:指司徒、司马以及蜀 羌等族的将士。顺说应是:夫子助哉! (二)为了押韵而把主语挪后。 桃之夭夭,灼灼其花。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 周南· 桃夭》 ——夭夭:美丽茂盛的样子。灼灼(zhuo zhuo):鲜艳的样子。 顺说应是:其花灼灼。
(六)古代汉语的词序
主谓倒序(谓语前置)
4、谓语具有祈求和命令的意义 ⑴勉哉!夫子。《史记· 周本纪》 ——勉励啊夫子!夫子:指司徒、司马以及 蜀羌等族的将士。顺说应是:夫子勉哉! ⑵来,尸虫!(柳宗元《骂尸虫文》) ——尸虫,你走前来! 顺说应是: 尸虫来!
主谓倒序(谓语前置)
(二)为了押韵而把主语挪后。 ①桃之夭夭,灼灼其花。之子于归,宜其室 家。《诗· 周南· 桃夭》 ——这桃树长得多么美丽茂盛(夭夭 yaoyao),开了一树鲜艳的花。这个女子 要出嫁,一定会和顺他的丈夫及一家。夭 夭:美丽茂盛的样子。灼灼(zhuo zhuo):鲜艳的样子。顺说应是:其花灼 灼。之:这。归:出嫁。宜:和顺。
(三)动词宾语前置,用“是”“之”等词作 标志的 ②今吴是惧而城于郢。《左传· 昭公二十三 年》 ③ 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论 语· 先进》 ④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 虞虢之谓也。《左传· 僖公五年》 ⑸寡君其罪之恐,敢于知鲁国之难?《左 传· 昭公三十一年》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②公曰;“寡人有子,未知其谁立焉。” 《左传· 闵公三年》 ③圣王有百,吾孰法焉?《荀子· 非相》 ④王者孰谓?谓文王也。《公羊传· 隐公元 年》 ⑸今有固车良马于此,又有奴(驽)马四 隅之轮于此,使子择焉,子将何乘?《墨 子· 鲁问》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⑹吾谁欺?欺天乎?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要前置
古代汉语的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只限 有带否定副词“不、未、毋、”这样的句 子和带有否定的无定代词“莫”的句子, 也就是:只有“不字句、未字句、毋字句、 莫字句”这样四类句子,才存在代词宾语 前置的问题。(下面分别讲)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要前置
古代汉语的词序解析
古代汉语的词序解析古代汉语的词序解析一、词序是汉语重要的语法手段词序:也叫语序,是指语言中词语结合的先后次序。
汉语不靠词形变化表达语法意义,词序在表达语句含义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古汉语的正常语序:主语+状语+谓语+宾语+补语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
赵氏求救于齐。
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太后不肯,大臣强谏。
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战国策〃赵策》)二、谓语前臵所谓?谓语前臵?,是指为突出或强调谓语,而将主语和谓语的语序倒装。
这既是一种修辞手段,也是一种语法现象。
(一)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而把谓语提前1、谓语具有询问的意义谁欤?哭者。
少顷,东郭牙至,管子曰:?子邪?言伐莒者。
?2、谓语具有赞叹或惋惜的意义美哉!室。
仁夫公子重耳!惜乎!子不遇时。
展矣君子。
3、谓语具有斥责和不满的意义甚矣,汝之不惠。
久矣,夷狄之为患也。
嘻!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
4、谓语具有祈求和命令的意义助哉!夫子。
来,尸虫!(二)为了押韵而把主语挪后桃之夭夭,灼灼其花。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三、宾语前臵在古代汉语中,谓语后面的宾语,由于种种原因,往往可以提到谓语的前面,这种现象叫做?宾语前臵?。
汉语的基本词序:主语——谓语——宾语宾语前臵的语序:主语——宾语——谓语宾语前臵一般受到一定的语法条件的限制。
(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臵1、语法条件:a.句子是疑问句; b.宾语是疑问代词古汉语中的常见疑问代词:谁、孰、奚、曷、胡、何、安、焉、恶等(1)动词宾语例彼且奚适也??王送知莹曰:?子其怨我乎??对曰:?二国治戎,……臣实不才,又谁敢怨??公曰;?寡人有子,未知其谁立焉。
?圣王有百,吾孰法焉?王者孰谓?谓文王也。
今有固车良马于此,又有奴(驽)马四隅之轮于此,使子择焉,子将何乘?(《墨子〃鲁问》)吾谁欺?欺天乎?注意: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如果动词前面有助动词,那么这个疑问代词,不仅要放在动词的前面,而且还要放在助动词的前面。
古汉 常识(6)古代汉语的词序
先生助之奈何?(《战国策·赵策散》)
奈何:怎么样。
“如何”、“若何”、“奈何”的中间还可插入代词、名词或其他词语,说成“如……何”,其含义是“对……怎么样”。如:
如太行王屋何?(《列子·汤问》)
如太行王屋何:对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
寇深矣,若之何?(《左传·僖公十五年》)
提问:下面的句中有无宾语前置?如有,指出其前置宾语,并说明其前置的条件。
无适小国,将不女容焉。(《左传·僖公七年》)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论语·先进》)
彼不我恩也。(柳宗元《童区寄传》)
3、宾语用代词复指
语法条件:用代词“是”、“之”等复指宾语。如:
如何勿伤:怎么就不杀伤。
与不谷同好,如何?(《左传·齐桓公伐楚》)
如何:怎么样。
“如何”也可以说成“若何”、“奈何”,其中的“若”、“奈”仍然具有动词性,但凝固后与“如何”的含义相同。如
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若何?(《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若何:怎么样。
先生何以幸教寡人?(《战国策·范雎说秦王》)
何以:以何,用什么。
这种宾语前置在上古时期比较严格,很少例外。只有“何如”常说成“如何”,但这两种形式都已成为凝固形式,其意义已不是“像什么”,而是“怎么样”、“怎样”等。如:
伤未及死,如何勿伤?(《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此之谓不朽:这就叫做不朽。
提问:下面的句中有无宾语前置?如有,指出其前置宾语,并说明其前置的条件。
舍其旧而新是谋。(《左传·城濮之战》)
姜氏何厌之有?(《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论语·阳货》)
斯之谓:谓斯,说的就是这件事。
古代汉语的词序 一`词序是汉语表达意义的重要语法手段
一、词序是汉语表达意义的重要语法手段 二、宾语前置 三、古代汉语的行为数量表示法
一、词序是汉语表达意义的重要语 法手段
词序:也叫“语序”,即语言中词语组合的先后 次序。 对于靠词形变化表达意义的语言而言,词序对它 的约束力并不大。 词序在汉语中却十分重要。汉语的词序一般不能 随意变化,如果词序变化了,句子的意义往往也 要随之变化。如: (1)我打你。 (2) 你打我。 汉语的词序历史上比较固定,从古到今没有太大 的变化。即基本次序为:主语——谓语——宾语
5、强调介词的宾语
除了以上几种情况外,古代汉语中再强调介词的宾语时, 也常把其宾语放在介词的前面。尤其是介词“以”的宾语。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 为 政》) 秋阳以暴之,江汉以濯之。(《孟子· 滕文公上》) 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孟子· 离娄上》) 侨闻之,君子有四时,朝以听政,昼以访问,夕以修令, 夜以安身。(《左传· 昭公元年》) 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李斯《谏逐客疏》)
二、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古代汉语中,在一定的语法条件下, 宾语可以从谓语中心语的后面移至谓语中心语的 前面,这种现象我们称其为“宾语前置”。 古代汉语中的宾语前置主要有下面几种: 1、疑问代词作宾语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3、宾语用代词复指 4、无标志的宾语前置 5、强调介词的宾语
1、 疑问代词作宾语
4、无标志的宾语前置
在古代汉语中,有时为了强调宾语,没有以上的 前置条件,也可以直接将宾语移至谓语中心语之 前,人们称之为“无标志的宾语前置”。 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左传· 齐桓公伐 楚》)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诗经· 卫风· 氓》) 秋以为期:以秋为期,把秋天作为日期。 赫赫师尹,民具尔瞻。(《诗经· 小雅· 节南山》)
古代汉语语法简介(超实用)
一、词类的活用(一)定义:在古代汉语里,某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句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基本功能。
(二)分类1、使动用法(1)定义: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实质是以动宾结构的形式表达了递系(兼语句)结构的内容。
格式:主语+使+宾语+名、动、形例:齐使田忌将而往。
《史记·孙膑》(注:“使田忌将”是递系结构。
)齐威王欲将孙膑。
《史记·孙膑》(注:“将孙膑”是使动用法。
)(2)分类①名词的使动用法。
A名词用作动词,它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例: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史记·项羽本纪》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注:使死生)而肉.骨也。
《左传·襄公二十二年》B作使动的名词后面也可省略宾语。
例:天子不得而臣.也,诸侯不得而友.也。
刘向《新序·节士》②动词的使动用法。
A一般只限于不及物动词。
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所以用使动。
例:焉用亡.郑以陪邻?《左传·僖公十三年》(注:使郑亡)项伯杀人,臣活.之。
《史记·鸿门宴》(注:使之活)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史记·陈涉起义》(注:使尉忿恚)告之以直而不改,必痛.之而后畏。
柳宗元《封建论》(注:使之痛)△①使之活、使之痛、使尉忿恚,是递系结构。
②“活“可以扩展为动补结构“救活”。
③古代汉语里,递系结构和动补结构比较少见。
B不及物动词用作使动时,后面的宾语有时可以省略。
例: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
……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
《荀子·天论》(注:不能病→不能使之病)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注:烧而走→烧而走之)C古代汉语里及物动词用作使动的情况比较少见。
及物动词本来就带宾语,在形式上和使动用法没有区别,区别只在意义上。
例:晋侯饮.赵盾酒。
《左传·宣公二年》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古汉语语法 词序共27页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最重要 的部分 。—— 陈鹤琴
谢谢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 知 我 者 謂 我 何 求 ?
( 《論 語 學 而 》 )
不 患 人 之 不 己 知 , 患 不 知 人 也 。
( 《論 語 先 進 》 )
居 則 曰 : 「不 吾 知 也 。 」
句 中 的 代 詞 賓 語 。
( ) 新 舊 結 構 並 存 。 主 要 是 否 定 3
·
·
莫 知 夫 !
( 《史 記 孔 子 世 家 》 ) ) 》 書 封 禪 ·
▲ 有 時 「此 之 謂 」 還 可 以 不 帶 其 他
之 憂 。 」
孟 武 伯 問 孝 。 子 曰 : 「父 母 唯 其 疾
( 《左 傳 襄 公 十 四 年 》 )
瞻 。
鷄 鳴 而 駕 , 塞 井 夷 竈 , 唯 余 馬 首 是
( 《左 傳 宣 公 十 二 年 》 ) ·
率 師 以 來 , 唯 敵 是 求 。
?
(參 通 論 八 , 頁 253 )
古 者 民 有 三 疾 ,
( 《論 語 陽 貨 》 )
宋 何 罪 之 有 ?
( 《墨 子 非 攻 》 ) · ( 《左 傳 隱 公 元 年 》 ) ·
其 是 之 謂 乎 ?
詩 曰 「孝 子 不 匱 , 永 鍚 爾 類 」 ,
語 , 而 不 用 「是 」 。 例 如 :
志 , 惟 弈 秋 之 爲 聽 。
使 弈 秋 誨 二 人 棋 , 其 一 人 專 心 致
哉 ! 」 何 取 於 水 也 ?
仲 尼 亟 稱 於 水 曰 : 「水 哉 ! 水
吾 誰 欺 ? 欺 天 乎 ?
代 詞 作 賓 語 。
( ) 完 全 保 存 舊 式 。 主 要 是 疑 問 2
以 謂 之 人 ?
聖 人 不 愛 己 。
( ( 《荀 子 正 名 》 ) · 《左 傳 襄 公 十 八 年 》 ) ·
有 事 而 不 告 我 。
( 《詩 經 王 風 黍 離 》 ) · ·
(參 通 論 十 , 頁
賓 語 前 置 。
. 疑 問 句 中 , 疑 問 代 詞 作 賓 語 ,
( 一 ) 賓 語 前 置
1
·
271 )
君 子 去 仁 , 惡 乎
( 《論 語 里 仁 》 ) ·
吾 誰 與 爲 親 ?
( 《莊 子 齊 物 論 》 ) · ( 《左 傳 成 公 三 年 》 ) ·
子 歸 , 何 以 報 我 ?
我
(
我 。 合 諸 侯 ,
《史 記
九
後 置 情 況 更 一 匡 天 下 , 諸 侯 莫 違 加 明 顯 。
否 定 句 中 代 詞 作 賓 語 , 到 了 漢 代 ,
) 》 禍 虚 衡 《論 (
是 獨 哉 ? 天 下 , 竟 以 壽 終 遵 何 跖
盜 蘭 澤
( 《古 詩
出 户 多 芳 草
《古 (
出 獨 彷 現 後 置 徨 。 , 愁 思
4
以 當 十 。
土 壤 , 故 能 成 其 大 。
( 《左 傳 僖 公 四 年 》 )
( 《孟 子 滕 文 公 上 》 )
·
·
·
希 。
伯 夷 、 叔 齊 , 不 念 舊 惡 , 怨 是 用
介 詞 「用 」 的 賓 語 有 時 也 提 前 。
( 《論 語 公 冶 長 》 ·
力 也 。
桓 公 九 合 諸 侯 ,
( 《尚 書 大 誥 》 ) ·
民 獻 有 十 夫 予 翼 。
條 件 地 放 在 動 詞 前 面 。
( ) 舊 式 的 殘 留 。 即 代 詞 賓 語 無 1
。
人 而 無 情 , 何
( 《莊 子 德 充 符 》 ) · ( 《戰 國 策 齊 策 四 》 ) ·
客 何 好 ? …… 客 何 能 ?
( 《論 語 子 罕 》 ) ·
到 了 漢 代 , 疑 問 代 詞
…… 横 行
十 九 首 涉 江 采 芙 蓉
, 采 之 遺 誰 ?
何 皎 皎 》 ) ) 》 九 十
詩
欲
首 明 月
當 告 誰 ?
作 賓 語 開 始
·
·
·
·
,
彼 且 奚 適 也 ?
( 《莊 子 逍 遥 遊 》 ) ( 《左 傳 成 公 三 年 》 ) ·
臣 實 不 才 , 又 誰 敢 怨 ?
( 《詩 經 王 風 黍 離 》 ) · · ·
不 我 知 者
( 《詩 經 魏 風 園 有 桃 》 ) · · ·
詞 賓 語 既 前 置 又 後 置 的 例 子 , 如 :
在 先 秦 文 獻 中 能 找 到 否 定 句 中 代
, 謂 我 何 求 。
, 謂 我 士 也 驕 。
我 周 之 東 遷 ,
( 《國 語 周 語 中 》 ) ·
莫 之 疾 也 。
狂 者 傷 人 , 莫 之 怨 也 ; 嬰 兒 詈 老 ,
相 復 , 何 禮 之 循 ?
前 世 不 同 教 , 何 古 之 法 ? 帝 王 不
寡 人 將 誰 屬 國 ?
仲 父 之 病 矣 , 漬 甚 。 國 人 弗 諱 ,
先 君 若 聞 與 夷 , 其 將 何 辭பைடு நூலகம்以 對 ?
將 虢 是 滅 , 何 愛 於 虞 ?
豈 不 穀 是 爲 ?
( 《左 傳 僖 公 四 年 》 ) ·
君 人 者 , 將 禍
( 《左 傳 隱 公 三 年 》 ) ·
姜 氏 何 厭 之 有
( 《左 傳 隱 公 元 年 》 ) ·
語 。
. 利 用 助 詞 「之 」 「是 」 提 前 賓
3
晉 、 鄭 是 依 。
先 君 之 好 是 繼 。
是 務 去 。
( 《尚 書 蔡 仲 之 命 》 )
惟 惠 之 懷 。
皇 天 無 親 , 惟 德 是 輔 。 民 心 無 常 ,
「唯 (惟 )
「唯 (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論 語 爲 政 》 ) ·
曾 子 曰 : 「吾 日 三 省
(論 ( 《孟 孟 子 滕 文 公 上 》 ) ·
禹 八 年 於 外 , 三 過 其 門 而 不 入 。
( 《左 傳 文 公 十 六 年 》 ) ·
又 與 之 遇 , 七 遇 皆 北 。
( 《左 傳 成 公 二 年 》 ) ·
逐 之 , 三 周 華 不 注 。
般 要 放 在 動 詞 之 前 。 例 如 :
前 置 。
. 否 定 句 中 , 代 詞 作 賓 語 , 賓 語
2
亂 , 莫 之 能 一 。 )
莫 之 繼 也 。
未 之 見 也 。
無 我 虞 。
耳 , 毋 吾 以 也 。
263 )
我 非 子 , 固
( 《莊 子 秋 水 》 ) ·
若 不 許 君 ,
( 《左 傳 昭 公 四 年 》 ) ·
君 子 不 重 傷
·
·
鬼 神 非 人 實
( 《左 傳 僖 公 五 年 》 ) ·
我 周 之 東 遷
( 《左 傳 隱 公 六 年 》 ) ·
是 「焉 」 、 「實 」 等 。 例 如 :
用 來 提 前 賓 語 的 助 詞 有 時 也 可 以
親 , 惟 德 是 依 。
, 晉 鄭 焉 依 。
楚 戰 士 無 不 一
( 《史 記 項 羽 本 紀 》 ) ·
蓋 有 之 矣 , 我
( 《論 語 里 仁 》 ) ·
我 無 爾 詐 , 爾
( 《左 傳 宣 公 十 五 年 》 ) ·
以 吾 一 日 長 乎
( 《論 語 先 進 》 ) ·
不 女 容 焉 。
( 《左 傳 僖 公 七 年 》 ) ·
我 死 , 女 必 速 行 , 無 適 小 國 , 將
(參 通 論 九 , 頁
水 。
楚 人 有 涉 江 者 , 其 劍 自 舟 中 墜 於
. 中 心 詞
2
, 求 人 可 使 報 秦 者 。
諼 者 , 貧 乏 不 能 自 存 。
( 《 吕 氏 春 秋 察 今 》 ) ·
+ 「者 」 字 結 構
吏 二
( 《晏 子 春 秋 内 篇 雜 下 》 ) ·
命 子 封 帥
( 《左 傳 隱 公 元 年 》 ) ·
含 有 代 詞 , 則 用 「之 」 來 提 前 賓
▲ 如 果 賓 語 本 身 是 代 詞 , 或 賓 語
今 也 或 是 之 亡 也 。
·
此 之 謂 也 。
( 《孟 孟 子 離 婁 上 》 ) ·
詩 云 「殷 鍳 不 遠 , 在 夏 后 之 世 」 ,
例 如 :
賓 語 單 獨 形 成 一 個 分 句 , 表 示 判 斷 。
一 是 一 般 不 用 動 量 詞 , 二 是 數 詞 一 (參 通 論 八 , 頁 255 )
( 二 ) 數 詞 表 示 行 爲 數 量 的 詞 序
( 《論 語 憲 問 》 ) ·
不 以 兵 車 , 管 仲 之
語 學 而 )
吾 身 。 」
·
之 者 三 。
( 《史 記 項 羽 本 紀 》 ) ·
范 增 數 目 項 王 , 舉 所 佩 玉 玦 以 示
( 《戰 國 策 趙 策 三 》 ) ·
梁 客 辛 垣 衍 安 在 ?
( 《戰 國 策 齊 策 四 》 ) ·
責 畢 收 , 以 何 市 而 反 ?
( 《孟 孟 子 告 子 上 》 ) ·
「敬 兄 。 」
鄉 人 長 於 伯 兄 一 歲 , 則 誰 敬 ? 曰 :
( 《論 語 子 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