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期间铁路运输一票难求现象分析与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运期间铁路运输一票难求现象分析与对策
春运期间铁路运输一票难求现象分析与对策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春节期间流动人口数量逐年递增。
有限的运输能力,庞大的运输量给我国春运带来极大的压力。
铁路以其独特的优势在春运期间担当最主要的角色。
近年来我国在加强铁路建设的同时,又把管理提上议程。
本文在详细介绍我国铁路春运期间紧张的运输现状后,着重分析造成一票难求现象的根本原因,并从铁路及其他运输手段的建设,平衡地区经济发展及行业改革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字:铁路春运一票难求对策分析
引言
一年一度的全国春运关系到千家万户乃至数以亿计人们的切身利益。
春运是对春节前后我国运输系统繁忙及超负荷运输的简称,它体现出我国沿袭和传承了几千年以来的独特民俗民风。
在几种交通运输方式中,铁路运输的对象众多,再加上铁路运输具有经济、安全、便利、舒适、准时等特点,因此春运期间旅客在选择出行方式上多以火车为首选,这就决定了铁路运输在春运中的主导地位。
每年的春运都是铁路运输最为紧张的时期,因此它成为社会舆论的焦点,并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和社会性。
以2009年度铁路春运为例,40天的运输总量达到亿人,日均480万人,同比增长了%,其中客流最高峰日是2月14日,单日发送旅客万人,再次刷新历史纪录。
由此可见铁路紧张局势势不可挡。
近几年来,伴随着承运量的增加,铁路运力严重不足,铁路部门一票难求的问题变得日益突出和尖锐。
一.我国春运期间铁路运输的现状
1、春运现象的形成及历史演变
春运现象是我国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和几千年沿袭下来的风俗习惯相结合的产物。
它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高速增长迅速发展,是集各类旅客运输为一体的、周期性很强的特殊运输市场现象。
铁道部从1954年起就有春运记录,但客流量与今天相比相差很远,当时日均客流73万人次,高峰客流90万人次。
但真正意义上的春运,还是从上世纪80年代随着民工潮的出现开始的。
20世纪80年代以后,铁路春运客流逐年增加,1985年春运客流达到了最高蜂,铁路发送亿人次,但短途客流比现在要多。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90年代后,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数以千万计的农民工纷纷外出打工,成为铁路春运的主要客流。
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
本图数据来源于铁道部新闻发言
春运时间一般为40天,它包括节前15天和节后的25天,其发送客流主要由民工流、学生
流和探亲旅游流构成。
民工流每年有8000万~亿民工,占春运客流总量的50%以上,其中绝大多数是返乡过年;大中专学校的学生流在1500万人左右,绝大多数是假期回家;另外还有探亲流和旅游流。
由于春节期间的运能、运力的限制,旅游流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但还具有很大的潜在运输需求;民工流和探亲旅游流持续的时间和出现的高峰日比较固定,而学生流取决学校放假日期,相对不固定,变化较大。
民工流节前从经济发达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返家过年,节后反之;学生流节前从科技发达、学术院校相对集中地区向其他地区流动回家过年,节后反之;特别是民工流占春运客流50%以上导致春运客流单向性特点更加明显,与铁路运输业流量、流向相对应均衡的要求相矛盾。
2、铁路春运的管理问题
由于铁路部门掌握着铁路资源分配和售票的权利,车票的销售量、定价、售出方式等均由垄断经营者所决定,在供需严重失衡的状态下,车票的供给者设卡,车票的需求者以及非法利益的追逐者通过各种非正当途径获得车票。
于是,“托关系”“黄牛党”“高价票”等名词往往与春运购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另外,铁路部门在加开临客的计划上有失妥当,事前的市场预测总是比实际发生少很多;火车售票热线电话往往是太热,有些纵然花费几个小时也打不进,给广大旅客造成极大不便;此外,春运期间“黄牛党”随处可见,这些打着正规招牌的销售点多之又多,他们收取高额手续费,危害到了旅客的切身利益。
有关部门2004年的调查统计,列车硬座的空载率在春运高峰期仍保持在6%左右。
一边是半夜起来排队购票,很多人因买不到车票急得团团转,而另一边还存在一定数量的空载率,人为造成运力资源的浪费。
这反映出火车票销售管理弊端,也是助长春运买票难问题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
据调查显示,%的旅客认为,车票难买的主要原因是管理不善。
火车票销售管理漏洞为大量票贩子的产生创造了条件,秩序混乱的买票大战,造成了买票环节秩序混乱,而秩序混乱又使买票更难,形成了秩序混乱与买票难的恶性循环,致使多数人利益受损,部分人获得了非法暴利。
二.铁路春运一票难求原因分析
春运巨大客流由几种客流叠加而成,且周期性强。
铁路长期以来提供的是低成本运输服务,具有安全、舒适、便捷、经济等大众化交通的优特点,吸引了大量中低收入阶层。
随着铁路的六次提速,火车速度越来越快,在交通体系中竞争优势越来越突显。
铁路部门又对于大中专院校学生实行半价优惠政策,绝大部分能享受半价票的群体在选坐交通工具时自然优选铁路。
春运期间铁路部门一票难求的直接原因依然是供与求的巨大反差。
春运期间,铁路部门的客流量达到平时的数倍甚至是十几倍,这是我国现有铁路运力所难以承载的,而从另一方面考虑,如果国家大力兴建铁路,必然会对春运期间的紧张状况有所缓解,但却会造成平时有大量的资源闲置,铁路方面陷入了两难境地。
从社会经济学的角度观察,造成一票难求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中国现有的城乡二元制的结构,造成了城乡巨大的收入差别。
农业部提供给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的最新材料称,今年农民增收难度进一步增大,2008年城乡居民收入比由上年的:1扩大为:1,绝对差距首次超过1万元。
近5年来,农民收入虽然增长很快,5年人均累计增收2000多元,但增长速度仍然落后于城镇居民。
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为1985年以来增幅最高的一年,但城乡居民收入比却扩大到:1,绝对差距达到9646元,是改革开放以来差距最大的一年。
这么大的城乡收入差距,是造就打工的人潮涌动的重要原因之一。
春节期间回家过年已经成为漂泊在外打工一族宗教情结
般的信念,这些人员朝圣般的回家,加之遭遇学生流,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春运人潮,所有交通系统特别是铁路系统开足马力运行,仍不能满足人们回家的巨大需求,进而造成困扰我国多年的世界级难题---春运问题。
三.中外节假日期间客运状况的比较及借鉴
春运问题在中国最为严重,但在世界上其他一些国家中,同样存在类似于中国春运的节假日运输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各国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措施,下面列举的是部分国家的运输现状和采取的措施,以供我国借鉴。
1.美国的圣诞节
圣诞节之于美国,犹如春节之于中国,地位崇高,和中国人一样,圣诞节也是美国举家团聚的日子。
圣诞节期间是美国交通最繁忙的时期,在2008年感恩节前后的6天里,旅行人数增长了50%;从圣诞节到新年期间,旅行人数增长了23%。
不同的是,90%的中国返乡者挤在拥挤的火车车厢,而90%的美国旅行者开车出行。
平均每人拥有辆汽车使美国铁路已发生质变,成为服务于旅游的工具,而不再担任主要的运输工具;只有1%的美国人会在节日期间通过铁路旅行。
同时,美国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使得城市中心不可能有一个大型火车站,而一年一度的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说,却意味着一次候鸟般的集体大迁徙,不得不为买往返车票苦恼。
何故美国没有圣诞节客运高峰呢事实上,美国人口的流动性要比中国大得多。
据统计,美国人一生中平均要搬14次家,全国每年有20%的人口流动和搬迁。
为什么美国人口流动如此频繁,却没有造成严重的交通压力,也没有在圣诞节前后形成客运高峰原因很简单——美国不存在户籍制度。
对美国人来说,工作在哪一个州,就可以成为哪一个州的人,“美国公民”就是美国人唯一的身份标签,更没有任何“暂住”制度。
美国人口虽然呈现出高流动性,但由于具有期间分布的平衡性,却属于常态流动;在中国,由于长期实行严格的户籍制度,人们已经形成强烈的户籍观念,因此在春运期间才会出现大范围的人口流动。
无可厚非,具有中国特色的“春运高峰”已然折射出当前户籍制度的弊端。
另外,从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数量以及城乡差距来看,春运现象还会存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只有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汽车进一步普及和城乡差别逐渐缩小,春运压力才会缓解。
2.印度的“迪瓦利”节
无论是从人口方面还是从经济发展方面,印度都与中国有很大的类似之处。
在印度,类似“春运”的场面也很常见。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到城市打工,每逢最大的节日“迪瓦利”来临,火车站外便会出现人如潮涌的场面,回家路上一票难求的情况更是家常便饭。
铁路、公路等交通部门往往都只能依靠大规模超载来缓解紧张局面。
印度铁路无论是在设施维护上还是安全管理上都无法与中国相提并论,火车老“出事”也成了挥之不去的一个阴影。
但是,倘若没有以下两个因素,状况会更糟糕:首先,印度的节日和公共假期相对分散。
虽然“迪瓦利”为一年中最大的节日,但尚达不到春节那种程度,印度人也很重视“霍利节”等节日。
另外,印度学校一年有3个假期,且不同学校的放假时间也不同。
其次,印度铁路运输还普遍实行“实名制”,旅客在买票时会像买飞机票一样详细登记各种信息,因此节日期间哄抬票价的情况很少发生,更不会有什么“票贩子”了。
而在中国,每逢春运期间,各种制售假票案层出不穷,“票贩子”更是司空见惯,给广大旅客造成极大不便。
3.韩国的春节
韩国人非常重视农历春节,称之为“旧正”。
和中国一样,春节是韩国人全家团聚的节日,每年除夕前,都会出现近千万人回家探亲的壮观场面。
据韩国建设交通部估计,春
节期间,全国4800多万人口中,出城返乡人数将达3300多万人次。
春节期间,韩国的航班、铁路、长途汽车均出现一票难求的情况。
好在韩国面积不大,从首都到各地都不超过一天,买不上飞机票和火车票的,就自己开车了,很多家庭都是连夜赶路,或者是天不亮就出发。
韩国非常注意各种运输手段之间的衔接,有关部门不断完善连接车站的地铁、公共汽车网络等,让旅客能够更便捷地进站或转车。
此外,韩国铁路部门还全面推行网上购票服务,乘客通过网络购票后,持打印的车票就可直接乘车。
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四.一票难求现象的解决方案
春运问题的日益严重与现阶段中国的经济形势密切相关,从经济社会学角度讲,一票难求依旧是供求矛盾关系的具体表现,是一个抽象问题。
把抽象问题转化成具体问题,那么我们所面临的许多难题将迎刃而解。
联系现实生活实例,铁路运输上的问题好比用一口小管道去排放一个蓄水池储蓄的大量液体。
研究过如何提高排水速度这个问题后,我们对于一票难求问题的攻克将事半功倍,各种方案自然浮出水面。
1.遏止源头——实现东西、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淡化户籍观
我国春运之所以会出现一票难求的现象,其实并不仅仅是一个供需矛盾问题这么简单,实际上春运问题折射的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
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中国的东部和西部、沿海和内陆、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发展的差距依然很大。
各类人才和打工一族开始由经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的流动和聚集,加上学生流,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春运人潮,造成困扰我国多年的世界级难题---春运问题。
要从根本上解决春运问题,就必须集中财力物力改善中西部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投资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在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吸收更多的人就业,实现国家的全面发展。
通过改善营商环境,逐步缩小城乡差别,以及东西部差别,使得人才和打工者不只是在我国的经济发达的少数节点城市和地区聚集。
农村发展起来了,中西部发展起来了,中小城市发展起来了,各类人才和打工者可以选择就近方便的就业。
通过上述措施铁路运输压力将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一票难求问题也将彻底攻破。
但是,实现东西、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毕竟任重道远,在短期内,寄希望于此显然难以看到显著的成果。
因此,从短期角度来看,美国的户籍观念值得借鉴,即淡化户籍观。
从政府出台的各项政策法案上率先突破陈规,兼并传统道德观念上的改变,让农民工在一个城镇工作生活一段时间并达到一定的条件后,能够并且愿意取得当地户籍。
通过户籍观的改变,使得在外地工作的人,能够享受到与当地居民一样的政治、生活待遇,让子女能够在工作地受到良好教育,获得对工作所在地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短期之内,在这势必会对春运压力有很大的缓解作用。
2.增大口径,提高流速——完善铁路网络建设,提高运输能力
针对我国春运期间铁路运输人口流量大,范围广,运速低,运力严重不足的状况,建设覆盖全国的便捷铁路网无疑将成为国家在未来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
据统计,在我国现有的铁路线当中,约有三分之二是在改革开放之前建成的,其沿线的铁轨、车站等硬件设施陈旧状况严重,而且因建设年代较早,其技术水平远远落后于当今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所拥有的铁路网,这种状况直接限制了我国铁路的提速,对春运工作极为不利。
因而,在未来国家的铁路建设当中,应主要从两方面着手:
一是对现有铁路进行改造和扩建。
首先要提高现有铁路的电化率,将能源消耗大,污染大的燃煤或燃油列车彻底淘汰。
其次是要进行现有铁路的复线建设,在未来几年内将现
有铁路的复线率逐步提升,实现往返车辆互不影响。
二是对新铁路线的建设。
随着我国现代化,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人口流动量将进一步增加,一批新的城镇也将出现,势必要建设更多的铁路以满足人们的需要,这些新的铁路线必须与现有铁路线相互补充,从而在全国范围内建成完善的铁路网络。
同时,新铁路线建设当中还要注重科学技术的运用,不仅要自主研发,还因借鉴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在铁路建设方面的先进经验和技术。
3.多管齐下,合理分流——加强其他运输方式的建设,缓解铁路运输压力
相对于其他长途交通方式,火车由于其费用较低、安全性高、时间较快而成为广大出行者的首选。
据东方时空的一个调查显示,春运期间,有77%的人会选择乘火车回家,78%的人不会因为火车票涨价而改变出行时间。
要减弱春运期间人们对铁路运输的这种依赖,缓解铁路压力,在加强铁路建设的同时,也需要对其他交通方式的建设投入更多的力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公路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随着现代高速公路的不断建设和投入使用,我国的公路网络正日趋完善。
韩国模式之于此方面就尤其值得我们借鉴:短途运输上公路运输要担当重任,从而减缓长途运输上铁路运输的压力。
相关的制度上要确保,政策上要给予一定的优惠。
总之,在交通运输的总体规划上,要注意各种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各部门要相互配合,密切合作,提高春运期间的整体效率。
4.减小摩擦——推动行业改革,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每年的春运期间,火车票“一票难求”已成惯例。
造成这种状况的,除了人口流动大,运力不足等原因外,还存在人为因素和制度漏洞。
09年春运,相关铁路部门采取“公布余票”的方式,让售票情况更透明、更公开,虽然,这对缓解“一票难求”的现状并不能起到太大的作用,但相对于此前的运作模式,却无疑有着较大的进步。
面对庞大的人口流动需求,铁路运力的紧张是毋庸置疑的,许多人买不到票也很正常,但人们的不满不仅是因为买不到票,更多的原因是票务机制的不透明,铁路服务水平的不到位。
票务公开透明化将会大大避免票务部门与公众的误解,减少摩擦。
破解“一票难求”要在制度上寻求对策,不能仅仅改善售票信息服务。
新中国成立以来,铁路等垄断行业积弊已深,一些临时性的措施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垄断行业改革必须加速推进,要有新突破,而当前的经济困难时期对垄断行业改革的要求就更高、更迫切。
首先,要破除铁路售票的垄断体制,将铁路客票全部移交给开放竞争有序的客票代理市场,实现政企分开、站运分离。
其次,如果各方利益博弈不能够充分有效,客票销售依然由铁路部门独家垄断,那么就必须使车票售出和流出全过程公开透明,并且正视“办法总比困难多”的火车票“实名制”。
借鉴印度的实名制结合日益发达的网络形成并且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火车票“实名制”。
人们期待着铁路部门继续推出新举措,不断完善售票服务。
诚然,春运面临着重重困难,但只要开动脑筋,任何买票难问题都会迎刃而解的。
参考文献
[1]沈辉颖.春运带给我们的思考[J].金融经济,2006,第3期总第285期,10-11
[2]陈牛生.铁路春运组织管理创新的思考[J].铁路运输与经济,2007(1)
[3]周异,康月霞.春运火车票销售的经济学分析与制度改进[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4]徐友良.铁路春运现状及对策[J].企业家天地,2006,(09)
[5]陈甦.火车票实名制可行吗[J].社会观察,2006,(04)
[6]吕宏义,马建红.我国铁路春运存在问题的分析及对策[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02)
[7]曹学明,纪嘉伦,郭萍.关于铁路春运客流分析与诱导研究[J].交通与运输,2004,(03)
[8]陈俊岭.当代中国铁路春运报道研究[D].河北大学,2006
[9]01/24/c02/2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