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科核心素养详解
浅谈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与初中英语教学
浅谈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与初中英语教学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习英语的核心能力和基本素养,是英语教育的主要目标。
英
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信息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四个方面。
初中英语
教学应该围绕这四个方面来展开,以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和素质。
一、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最基本的能力。
初中英语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语言能力。
在听说方面,学生应该学会正确的发音和语调,并能够
听懂口语交流和日常对话。
在读写方面,学生应该学会识字、理解课文和写作短文。
二、文化意识
文化意识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重要的一部分。
初中英语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跨
文化意识和文化背景知识。
学生应该通过学习英语语言、文学、历史和文化等方面内容,
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培养尊重不同文化和民族的意识。
三、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新兴的能力,也是人们面对信息化社会的必备素养。
初中英语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处理和应用能力。
学生应该通过阅读英语文章、收听英语广播和观看英语视频等各种形式学习,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
四、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能力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最高级的能力。
初中英语教学应该鼓励学生创新
思维和创新实践,培养学生的创造和创新精神。
学生应该通过组织语言、表达思想和谋划
活动等形式,锻炼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浅谈高中政治的学科核心素养
浅谈高中政治的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也是当今教育的主旋律。
美国哈佛大学校长普西认为:“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不竭的动力。
中学政治教学肩负着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重任,推行学科核心素养责无旁贷。
创新能力就是创造性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科核心素养就是通过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素质,促进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当代教育的指导思想,是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对人才的素质要求,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新型教育模式。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如何进行学科核心素养呢?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关键是弹好“营造氛围`激发兴趣、自主探究”三步曲。
一、营造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敢于创新良好的心境和情绪积极的情感对学生的发展有相当重要的积极作用。
如果学生感觉课堂气氛不安全,生怕说错话,担心发言被扣帽子、被讥笑、被训斥,那么学生就不敢敞开胸怀,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就会妨碍学生的独立思考,妨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探讨,甚至会使学生封闭自己的心灵,更谈不上创新。
因此,开展学科核心素养首先要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会让学生原本具有的欲望以极其自然而且以最佳的状态流露出来。
教师要做到尊重、关心、支持、赏识和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并努力消除学生的恐惧感。
一位教育家说得好,“不怕学生观点错,就怕学生没有观点。
”如有的学生认为:清政府“闭关锁国”政策有积极的一面,它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内防止列强的入侵。
但有的学生不同意此看法,认为是消极性为主,造成中国的与世隔绝,从而落后挨打。
对待这个问题,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就应鼓励学生敢于突破权威,敢于“质疑”,要充分肯定学生“标新立异”,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热情,在此基础上加以正确的引导。
如何理解学科核心素养
如何理解学科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
它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结合体;它指向过程,关注学生在其培养过程中的体悟,而非结果导向;同时,核心素养兼具稳定性与开放性、发展性,是一个伴随终生可持续发展、与时俱进的动态优化过程,是个体能够适应未来社会、促进终生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
1.在目标上,核心素养的概念指向的是对“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的回答。
由于它的范畴超越了行为主义层面的能力,涵盖态度、知识与能力等方面,因此体现了全人教育的理念,契合国传统文化“教人成人”或“成人之学”的特色育人观,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的教育质量根本标准一致,有利于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完成党的十八大报告所提出的“立德树人”的教育工作根本任务。
2.在性质上,核心素养是所有学生应具有的共同素养,是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素养。
每个人在终生发展中都需要许多素养,以应对各种生活的需要,这些所有人都需要的共同素养可以分为核心素养,以及由核心素养延伸出来的其他素养,其中,最关键、最必要且居于核心地位的素养就称之为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代表了个体普遍应达到的共同必要素养,代表应该达成的最低共同要求,是每个个体都必须学会获得的不可或缺的素养。
正因如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盟、经合组织等国际组织以及世界教育发达国家都十分强调核心素养的教育价值,把以核心素养为核心的未来课程作为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议题,通过核心素养的建构来优化教育改革的质量。
3.在内容上,核心素养是知识、技能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
“素养”一词的含义比“知识”和“技能”更加宽广。
“知识”与“技能”主要涉及具体学科领域的知识,或者具有“听”“说”“读”“写”“算”等基本技能,而素养指向的则并不是某一学科知识,它既包括传统的教育领域的知识、能力,又包括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学科之一。
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信息表达与交流能力、信息安全与合理使用能力以及信息创新与应用能力。
下面将从这几个方面来浅谈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首先是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的培养。
信息获取是指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并筛选有用的信息。
在小学阶段,可以通过阅读图书、查阅资料、使用互联网等方式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
学生还应该学会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处理,例如整理笔记、制作信息表格等,以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其次是信息表达与交流能力的培养。
信息表达是指学生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信息交流是指学生能够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
在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可以通过设计小组活动、演讲比赛等方式培养学生的信息表达与交流能力。
第三是信息安全与合理使用能力的培养。
信息安全是指学生在获取和使用信息的过程中能够正确辨别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并且能够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
合理使用是指学生在使用信息时能够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并且能够正确使用信息技术工具。
小学阶段可以通过开展有关信息安全与合理使用的课程和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相关能力。
最后是信息创新与应用能力的培养。
信息创新是指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进行创新性的思考和实践。
信息应用是指学生能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学习中。
在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可以通过开设有关信息创新和应用的课程和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相关能力。
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和资源,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
学校应加强信息技术学科的师资和资源建设,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家庭要积极参与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只有通过多方面的合作与努力,才能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浅谈学科核心素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塑造
总结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学科核心素养的灵魂
详细描述
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学生应具备社会责任感、 团队协作精神、创新精神等品质,成为具有健全人格和全面 素质的人才。
03 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 实践
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04 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生个人 发展的关系
学科核心素养对学生个人发展的影响
01
02
03
培养综合素质
学科核心素养不仅关注知 识的学习,更强调学生能 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升, 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
提高竞争力
具备学科核心素养的学生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更 具竞争力,能够更好地适 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增强适应力
学科核心素养有助于学生 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环 境和挑战,具备更强的适 应能力。
学科核心素养在学生个人发展中的体现
自主学习能力
学科核心素养强调学生的 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 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更加自主和独立。
批判性思维
学科核心素养注重培养学 生的批判性思维,让学生 能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 并作出判断。
学科核心素养在教育改革中的实践意义
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等,对于提高教育 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学科核心素养在教育全球化背景下的挑战与机遇
全球化背景下学科核心素养的挑战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教育面临着多元文化、国际竞争等多方面的挑战,需要不断提升学 科核心素养以适应时代享和教育模式的交流,为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了更广阔 的平台和更多的机会。
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策略
浅谈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浅谈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早在2014年新一轮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修订就正式启动,此轮修订着重强调建设“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课程标准体系,相比传统“三维目标”,“核心素养目标”进一步凸显“立德树人”、“育人为本”的德育目标。
面对当前新课程建设与高考改革的新形势新要求,如何开展以“核心素养发展”为导向,围绕学科素养目标,进行合理有效教学改革,如何基于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进一步推进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及评价方式的变革,这些都需要我们一线教师好好去思考和探索。
一、追本溯源,理解学科核心素养的蕴意高中政治学科的学科核心素养从内容上来说主要包括: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知识,养成基本的公民素质,提高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观。
能综合运用政治学科的学习所孕育出来的学科知识与技能、学科思想与观念,在发现问题、应对挑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表现出坚持正确三观,参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社会的关键能力和品格。
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四个维度:(1)政治认同,注重培养有政治立场的政治公民。
(2)理性精神,注重培养有思辨理性的智性公民。
(3)法治意识,注重培养有规则制约的守法公民。
(4)公共参与,注重培养有责任担当的负责公民。
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要素之间的关系是互相联系、密不可分的。
在内容上相互交融、逻辑上相互依存,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找准定位,明确思想政治课程的优势思想政治学科是学生高中阶段的必学科目,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科学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新课程改革后,思政课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优势也逐渐凸显了出来。
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意识形态教育,与其它课程相比,思政课对于培养学生价值取向和政治取向具有直接而深入的作用,对于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使其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等方面具有显著的学科优势。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信息技术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关键领域。
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是指小学生在信息技术领域所必备的基本能力和素养,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涵盖了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
下面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四个方面探讨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知识素养知识素养是指学生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基础知识以及信息获取、分析和运用的能力。
小学生在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中应该注重知识的积累,学习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和原理,熟悉网络基本架构和应用,了解不同应用场景下计算机软件的工作原理,理解信息技术对现代社会的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和作用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
此外,学生需要了解信息技术的相关政策法规等知识,养成在互联网时代下遵循网络媒体道德、不传播网络谣言等良好的习惯和行为。
二、技能素养技能素养是指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实际操作技能及应用能力。
小学生需要学习如何使用计算机完成一些基础操作技能,如电脑的开机、关机及基本功能键的使用,基础办公软件的使用以及使用浏览器进行基础网页浏览等。
同时学生需要掌握通过电脑与计算机网络进行交互的基础技能,包括将要发表的资料输出、信息共享和交流。
三、情感态度素养情感态度素养是指中小学生在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研究过程中所培养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包括理性思维、求知欲、创新精神、珍惜资源等。
遵循道德、诚实、正义、负责任、友好、包容和尊重他人的态度是中小学生培养情感态度素养的核心。
此外,学生需要了解网络安全等在社会中容易产生问题的现象,使学生能够从具有其他危险性的网站中辨别和识别出危险信息,保护个人信息及隐私等。
四、价值观素养价值观素养是指学生在信息技术学科中培养了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能够深刻理解和认识到信息技术发展在人类社会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创新和探究的能力,也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认识到在信息化社会中,自己所拥有的信息技术应该如何为人类的共同和谷顺发展作出贡献。
浅谈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
浅谈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具备良好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已经成为现代人必备的素质。
本文将就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进行探讨,以期能引起大家对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
一、信息技术的定义与重要性信息技术,简称IT,是指有关信息的收集、识别、提取、变换、存储、处理、分析、理解、评估和利用的技术。
在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几乎无处不在,它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二、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意识:具备积极获取信息、主动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如:利用互联网查询旅游信息,解决出行问题。
2、信息知识: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如:了解互联网的工作原理,理解云计算、大数据的概念。
3、信息能力:能够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信息处理、分析、创新的能力。
如:利用办公软件进行文档编辑,制作数据图表。
4、信息道德:具备正确的信息伦理道德观念,遵守信息法律法规。
如:不传播恶意软件,保护个人隐私。
三、如何培养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1、增加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知识。
如:在计算机上实际操作,学习编程语言。
2、结合其他学科: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如: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学习地理知识。
3、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自身应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
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其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4、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通过案例学习、问题解决等方式,增强学生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利用信息的意愿。
5、强化信息道德教育:通过课堂教育、实践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信息道德观念,遵守信息法律法规。
四、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意义和前景具备良好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适应信息化社会的生活方式,也是个人在未来社会中发展和竞争的重要素质。
以历史课堂教学为例,浅谈“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以历史课堂教学为例,浅谈“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1. 引言1.1 介绍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历史学科学习过程中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和能力,是历史学科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思维能力发展、历史认知水平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认知水平,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背景和影响。
其次,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促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化素养的提高,使学生在历史学科学习中能够发展出辩证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此外,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还能够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历史文化素养,使他们在面对复杂的历史现象和事件时能够灵活运用多种信息获取渠道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综上所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通过系统的历史课堂教学和培养措施,才能真正实现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1.2 概述本文将以历史课堂教学为例进行讨论本文将以历史课堂教学为例进行讨论。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历史学科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历史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意识。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意义,培养批判性思维和信息素养。
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和热爱,使他们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愉快而有效地提高自己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在本文中,将结合历史课堂教学的实际案例和理论研究,探讨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历史学科的教学和学习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2. 正文2.1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和要求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所需具备的基本素养和能力。
它包括对历史概念和事实的理解、历史信息的获取和分析能力、历史事件的评价和解释能力、历史思维的培养等多方面内容。
具体来说,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具有跨学科的思维能力,能够通过历史学习,理解并分析历史事件对当今社会的影响,培养对历史的批判性思考能力和历史价值观念,同时培养学生对历史科学方法和历史研究问题的探求能力。
浅谈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
浅谈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1. 引言1.1 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学精神,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
通过学习物理知识,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世界的运行规律和科学原理,从而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还可以帮助学生提升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操作和实验探究,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物理理论和实践技能,从而加强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学习物理还可以提升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培养他们对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为其未来的科学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正文2.1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是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
科学探究能力是指学生能够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主动进行科学实验、观察、推理和验证等过程,从而深入理解物理现象、探索物理规律。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可以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科学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参与实验、观察和推理等活动,学生将逐渐培养出探究、发现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其科学素养和思维能力。
科学探究的过程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实践能力。
在实验和探究中,学生可以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和实践,加深对物理概念和原理的理解,提高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
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也有助于学生形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其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激发他们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促进其全面发展。
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中必须重视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2.2 促进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 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浅谈普通高中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浅谈普通高中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一、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定义及研究意义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是连接宏观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与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
党的教育方针通过核心素养这一桥梁,可以转化为教育教学实践可用的、教育工作者易于理解的具体要求,明确学生应具备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从中观层面深入回答"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根本问题,引领课程改革和育人模式变革。
二、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的背景和研究基本原则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把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到实处,2019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遵循的基本原则:第一,坚持科学性。
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教育规律,将科学的理念和方法贯穿研究工作全过程,重视理论支撑和实证依据,确保研究过程严谨规范。
第二,注重时代性。
充分反映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全面体现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确保研究成果与时俱进、具有前瞻性。
第三,强化民族性。
着重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把核心素养研究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土壤,系统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突出强调社会责任和国家认同,充分体现民族特点,确保立足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
三、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过程的简单回顾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专业性强,必须基于对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采取科学的程序和方法。
浅谈小学道法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浅谈小学道法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它是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
各素养之间相互联系、互相补充、相互促进,在不同情境中整体发挥作用。
那么,小学学生在接受道法学科课教学程应具备的学科核心素养是什么呢?作为道法学科,旨在引领学生在社会生活中,通过处理与自身、与他人集体、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逐步培养起做人做事的稳定的思维方式、观念系统和行为习惯。
它融合了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相关内容,旨在促进小学学生道德品质、健康心理、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道法学科核心素养是一种综合素养,是一种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指学生在道法学科学习和实践活动中养成的具有小学道法学科特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品质和基本经验的综合。
结合国家层面的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融入道法学科的学情进行理解,我认为小学道法学科核心素养应为修身养德、法治意识、公共参与。
一、修身养德修身指修炼自己心理,使之健康。
养德指修养道德品质。
通过修身养德,到达与人为善,友好交往。
对于小学学生来说就要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修养健康身心以及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养成正确认识自我、自尊自爱、自信自强、坚强意志等道德品质;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珍爱生命、悦纳身心变化,正确对待压力、挫折,顺利度过青春期,在日常生活中以一颗平常心去应对日常的烦恼和不幸;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学会与同学、与异性、与老师、与父母交往的方法与技巧,在集体中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在集体中发展、成就自己,向着最好的自己前进。
浅谈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
浅谈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
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已经在世界上得到广泛应用,英语学习也
成为当前中国学生素质修养中必备的一门学科。
要认识和掌握英语学
科的核心素养,一定要从以下三大方面入手。
一、提高语言知识
要想把握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首先要学习和掌握英语的语法及单词,不仅是单词生词,更要掌握单词的构成、搭配、活用及含义,更要学
习和掌握各种句子的结构,努力拓宽语法知识,掌握各种表达方式。
二、拓展语言实践能力
学习英语要努力提高把英语用于工作、学习、日常生活等场合的能力,要学会正确的书写和表达,提高英语的语感,培养批判性思维,发展
灵活的语言应用能力,树立世界文化观念,扩大语言能力的范围。
三、关注文化魅力
英语学习最重要的是要把关注点放在英语文化这一重要组成部分,并
根据不同的英语文化,深刻理解其真实意义和文化价值,从而增强自
身文化认知能力,增进与外国英语文化交流的能力,探究英语文化的
魅力所在。
总结起来,要把握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必须更加重视英语的语言知识和语言实践能力,以及对文化的深入理解。
学好英语不仅是丰富个人的文化素质,更能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及国际交流的能力。
课堂教学注重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课堂教学注重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在特定学科领域内,必须掌握和运用的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和基本价值观。
它是学科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所在,也是教师们所需要重点培养的学生能力。
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而课堂教学则是学生获取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
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了解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科学习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养,它是学科的基础和支撑。
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学科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在物理学科中,学生要能够掌握牛顿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等基本原理,并且能够巧妙地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
学科核心素养还包括学科基本技能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比如在语文学科中,学生需要掌握阅读、写作、口头表达等基本技能,并且能够熟练地运用这些技能进行学习和交流。
学科核心素养还需要包括学科基本价值观的形成和坚守。
比如在生物学科中,学生需要具备生命尊严、环境保护等基本价值观念,能够在实际学习和生活中贯彻这些价值观。
1. 创设丰富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科兴趣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在学科学习的过程中实现,而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是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前提。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实验、案例等方式,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学科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对学科的兴趣。
在生物学科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让他们亲身感受生物多样性的奇妙之处;在地理学科中,可以利用地图、模型等教学资源,使学生了解到地理知识对生活的影响和意义。
2. 注重学科知识与实际问题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学科核心素养的真正意义在于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注重学科知识与实际问题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问题导入等方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和求知欲。
在化学学科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化学实验,了解化学原理对实际生活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分析能力;在数学学科中,教师可以以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为例,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建模能力。
浅谈核心素养
浅谈核心素养时下,核心素养跃升为我国基础教育界的新热点,成为大家眼中借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关键要素。
那么,核心素养到底是什么?有何特定内涵?笔者对国内外观点进行梳理后发现,既有研究多停留在表面功效的描述上,对其本质的把握远不够深入,这与相关研究与实践的需求极不相称,与核心素养被寄予的厚望极不相称。
因此,非常有必要对这一重要概念深入讨论。
一、检视:有关核心素养的主流观点(一)OECD的观点“核心素养”( Key Competencies)其实是一个舶来品,代表性的如经合组织( OECD)1997年12月启动的“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理论和概念基础”(Definition and Selection of Competencies: Theoretical and Conceptual Foundations,即DeSeCo)项目。
在持续多年的讨论和研究之后,OECD于2003年出版了最终研究报告《核心素养促进成功的生活和健全的社会》( Key Competencies for a Successful Life and a Well-Functioning Society),将有关学生能力素养的讨论直接指向“核心素养”,并构建了一个分别涉及“人与工具”、“人与自己”和“人与社会”等三个方面的核心素养框架,具体包括“使用工具互动”、“在异质群体中工作”和“自主行动”共三类九种核心素养指标条目。
为推动这一框架的实践与应用,2005年OECD专门发布《核心素养的界定与遴选:行动纲要》(The Definition and Selection of Key Competencies: Executive Summary)。
那么,DeSeCo项目组给出“核心素养”的内涵的依据是什么?或者说,其理论经脉是如何把握的?DeSeCo项目组从功能论(或需求导向)的角度诠释核心素养,他们认为,核心素养具备如下特点:有助于社会和个人获得有价值的成果产出,有助于个体满足各个社会生活领域的重要需求,对每个人都有重要意义。
培养学科核心素养,提高分析检验技能
培养学科核心素养,提高分析检验技能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科基本知识、思维方式、技能和态度等方面的综合能力,高中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学科核心素养。
在进行学科学习时,我们需要掌握学科知识,运用思维方法,掌握分析检验技能等,以提高我们的综合能力。
一、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学科基本知识、思维方式、技能和态度等方面的能力。
1.学科基本知识:学科的基础知识是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和前提,它是学生学习和掌握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基础。
2.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学科领域中特有的一种思维方式,它是学生学习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
3.技能:学科核心素养的技能部分是学科知识的创造性、运用性和实践性的表现,是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
4.态度:学科核心素养的态度包括学科的好奇心、好学心、勇于探索和探究学科的精神等,这些态度的培养在学生的学科学习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
二、提高分析检验技能1.理论知识的掌握。
学科知识繁多而复杂,需要掌握才能为分析检验奠定基础。
例如,地理学科中的地形、气候、生态等概念,需要详细掌握,才能运用到实践操作中。
2.实践经验的积累。
实践经验是提高分析检验技能的重要途径。
例如,通过实地考察积累地理学科方面的实践经验,从而提高自己的分析检验能力。
3.思维方式的创新。
思维方式在分析检验中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能用多样的思维方式解决同一问题,就可以提高分析检验的技能。
例如,用因果关系分析法、多因素比较法等方法去分析问题,可以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4.多校验方法的综合运用。
要提高分析检验技能,我们还需要掌握多种校验方法,并将其综合运用。
例如,在地理学科中,可以通过图表分析、比较分析等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提高自己的分析检验水平。
通过以上方法的综合运用,我们可以提高分析检验技能,从而更好地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浅谈教师核心素养 什么是核心素养
浅谈教师核心素养什么是核心素养浅谈教师核心素养什么是核心素养作为专业技术岗位,教师有着鲜明的职业特点,一位称职的教师需要具备基本的职业素养,当下,核心素养就成为了教育界最为热门的词语。
核心素养是指最关键的素养,没有它很难出类拔萃。
当然,只有它也难臻于完美。
故核心素养要充分发挥作用则必定要建立在具备一定的基本素养或基础素养之上。
在一个日趋专业化的社会,教师发展的方向性体现在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上。
教师不仅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学科知识、教育教学能力,还要成为研究者,对自己的工作具有反思态度和积极探索的能力;教师还应是一个成功的教育合作者,善于和学生、同事、领导、社区、家庭沟通与联系;教师还应是学校管理的积极参与者。
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必然要求教师具备教育的核心素养。
师德才是教师的灵魂,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
教师的第一专业是师道,而师道的核心是爱。
优秀教师的核心素养是爱,是挚爱。
那么教师的核心素养又是什么呢首先,与教育实践的密切联系是教师发展的基本手段,而教育教学实践的变化,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的健康成长则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目的。
实践是教师发展的基础和生命。
同时,创新是发展的应有之义。
但发展所含创新之义是在实践超越中拥有的。
教师作为教育实践的主体在教育世界所怀抱的理想、付诸的行动、伴随的焦虑、在实践中不断对教育世界的追问,这些都是教育哲学所应关照之事。
而教师在实践中对教育意义的主动探求,会推动提升中小学教师的教育责任感和理论思维能力,使教师对教育、学校乃至自身的存在与发展有更深入的理解。
而这种不断加深的理解就是教师工作创新、教师获得发展的首要条件。
其次,研究态度与能力是一个人创造力的集中显现,是一个人主体性的能动体现,是人的发展的基本手段。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职能的深刻变化,没有反思的教学,缺少研究的教育已经不能满足未来的要求了。
同样,离开实践的研究也无法回应时代的挑战。
所以,专业研究者回归实践,研究回归中小学教师已成为历史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