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化实验讨论题答案
物化实验思考题

2.1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思考题1. 什么是溶液的电导、电导率和摩尔电导率?它们的相互关系如何?答: 将电解质溶液放入两平行电极间,两电极距离为L ,两电极面积为A ,这时溶液的电导G 是:R G 1= = LA κ 式中电导G 即电阻的倒数,单位为西门子(S 或Ω-1);κ称为电导率,为电极面积为1 m 2,电极距离为1 m 时两极间的电导,亦即电阻率的倒数。
SI 单位为S ·m -1。
摩尔电导率的定义式是该溶液的电导率与其浓度之比。
Λm =cκ (8-19) 其物理意义表示两个相距1 m 的电极间含1 mol 电解质的溶液时两电极间的电导率。
单位为S ·m 2·mol -1。
2. 影响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因素有哪些?答: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与温度、电解质性质、溶剂、溶液的浓度等因素有关。
3. 强、弱电解质的摩尔电导率与浓度的关系有何不同?答: Λm 随浓度变化的规律,强弱电解质各不相同。
强电解质的稀溶液符合科尔劳斯(Kohlrausch F )经验公式:Λm =Λm ∞ - A ×c式中,Λm ∞为无限稀摩尔电导率,A 为常数。
对弱电解质,导电离子数随溶液的稀释、电离度α的增大而增大,当溶液无限稀释时,弱电解质完全电离,α=1,因而有:α==ΛΛ∞数之比电解质溶液中导电离子mol m m14. 结合教材学习和你所完成的实验,谈谈电导率的测定有哪些应用?答: 1.计算弱电解质的解离度和解离常数; 2.测定难溶盐的溶解度; 3. 检验水的纯度;4 应用于动力学研究;5 电导滴定;等等。
2.2 蔗糖水解反应的速率常数测定思考题1. 蔗糖水解反应的反应速率常数k 值与哪些因素有关?答:与温度,催化剂有关。
2. 蔗糖水解反应中H +的作用是什么?答:起催化剂的作用。
3. 一级反应有什么动力学特征?答:① lnc 与 t 成线型关系。
②半衰期与反应物初始浓度无关。
物化实验的思考题答案

实验一燃烧热的测定1. 在本实验中,哪些是系统?哪些是环境?系统和环境间有无热交换?这些热交换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如何校正?提示:盛水桶内部物质及空间为系统,除盛水桶内部物质及空间的热量计其余部分为环境,系统和环境之间有热交换,热交换的存在会影响燃烧热测定的准确值,可通过雷诺校正曲线校正来减小其影响。
2. 固体样品为什么要压成片状?萘和苯甲酸的用量是如何确定的?提示:压成片状有利于样品充分燃烧;萘和苯甲酸的用量太少测定误差较大,量太多不能充分燃烧,可根据氧弹的体积和内部氧的压力确定来样品的最大用量。
3. 试分析样品燃不着、燃不尽的原因有哪些?提示:压片太紧、燃烧丝陷入药片内会造成燃不着;压片太松、氧气不足会造成燃不尽。
4. 试分析测量中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本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提示:能否保证样品充分燃烧、系统和环境间的热交换是影响本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
本实验成功的关键:药品的量合适,压片松紧合适,雷诺温度校正。
5. 使用氧气钢瓶和氧气减压器时要注意哪些事项?提示:阅读《物理化学实验》教材P217-2206.什么是燃烧热?它在化学计算中有何应用?答:燃烧热是指在一定压力、温度下,某物质完全氧化成相同温度的指定产物时的焓变。
在化学计算中,它可以用来求算化学反应的焓变以及生成焓。
7.什么是卡计和水的热当量?如何测得?答:即量热计及水每升高1K所需吸收的热量。
利用标准物质(如苯甲酸)进行标定。
8.通过燃烧热测定实验,能否自己设计实验,利用数据来判断煤、柴油、天然气哪个热值最大?答:液体样品燃烧热的测定方法:取一只预先称好重量的玻璃小球直径约, 用注射器将样品装进小球, 再在煤气灯上把小球的玻璃管口封死。
玻璃小球在装样前后重量之差就是液体样品的重量。
再取一片预先压好的带有点火丝的标准样品如苯甲酸, 称重后系在氧弹的点火电极上, 将装好样品的玻璃小球放在此样品片下面如图所示, 充氧气后,点火, 标准样品先燃烧, 放出的热使玻璃小球裂开, 此才液体样品被点燃, 并在氧气中完全燃烧。
物化实验思考题

一、1.乌贝路德粘度计中支管C 有何作用?除去支管C 是否可测定粘度?C 管通大气后 ,使毛细管以下的的液体悬空,然后毛细管以上的液体才可以流下来。
2.粘度计的毛管太粗或太细有什么缺点?导致所测的的特性黏度不精确,太细还会把实验时间拉长.3.为什么用[η]来求算高聚物的分子量?它和纯溶剂粘度有无区别?[η]反映高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的内摩擦;η0是溶剂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的内摩擦表现出来的。
我们要测的是高分子的分子量。
4.实验结果偏高的原因有哪些?做实验时的温度可能低于30C °,计算聚乙二醇时的粘均分子量K 值高于12.6×10-6 K/ m 3/kg ,α低于0.78的缘故。
二、1.电位差计、标准电池各有什么作用?如何正确保护及正确使用?答:电位差计是利用被测电压和已知电压--标准电池的电动势--相互补偿(即平衡,平衡时,两电压之间的灵敏检流计就指示为零)的原理而制成的高精度测量仪器。
其主要用途是精确测量电压、电流和电阻。
标准电池:电动势必须精确已知,且保持恒定。
2.参比电极具备的条件?它用什么功用?答:易制备且电极电势稳定。
可用与和其他电极组成电池测其他电极的电势三、1.为什么以0.011mol L -⋅的NaOH 溶液和0.011mol L -⋅的3CH COONa 溶液测得的电导,就可以认为是0G 和G ∞。
答:0G 是NaOH 溶液浓度为0c 时的电导,t G 是NaOH 溶液浓度为c 时的电导NaOH G 与3CH COONa 溶液浓度为0c c -时的电导3CH COONa G 之和,而G ∞是产物3CH COONa 溶液浓度为0c 时的电导。
由于溶液的电导与电解质的浓度成正比,所以有: 30000NaOH CH COONa c c c G G G G c c ∞-==和 由上式可知,0.011mol L -⋅的NaOH 溶液和0.011mol L -⋅的3CH COONa 溶液测得的电导,就可以认为是0G 和G ∞。
物化实验思考题答案

物化实验思考题实验一1、凝固点降低法在什么条件下适用?答案:在稀溶液且溶质在溶液中不发生解离或缔合的情况下适用。
【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相对分子质量选择溶剂时应考虑哪些因素?答案:首先要能很好的溶解溶质当溶质在溶液里有解离、缔合、溶剂化或形成配合物等情况时不适用一般只适用于强电解质稀溶液。
其次凝固点不应太高或太低应在常温下易达到。
如水、苯、环己烷等。
】2、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为什么会产生过冷现象?如何控制过冷程度? 答案:过冷现象是由于溶解在溶液中的溶质在温度降到凝固点以后,没有晶体析出而达到过饱和状态的现象。
原因是刚刚析出的固体颗粒小,比表面积大,表面吉布斯函数高。
为了控制过冷程度,因而寒剂的温度不能大大低于待测的凝固点,而且在凝固点附近时应该加速搅拌。
当过冷后温度回升,立即改用原先较缓慢的搅拌方式。
3、根据什么原则考虑加入溶质的量,太多或太少会有何影响?答案:根据稀溶液依数性,溶质加入量要少,而对于称量相对精密度来说,溶质又不能太少。
实验二1、在实验步骤1中配置1、2、3号样品时,加入的各物质的量是否准确对分配系数的测定结果有无影响?答案:1,2号样品对分配系数的测量没有影响,分配系数为两相对浓度的比值,不准确不影响测量。
2、滴定CCl4层中的I2时,为何要先加入KI溶液?此处加入的KI溶液的多少对实验结果有没有影响?答案:用KI可以有助于CCl4中的I2被提取到水层,有利于Na2SO3的滴定顺利进行;无影响。
实验三1、本实验如何达到汽液两相平衡?答案:在实验条件下,液相的饱和蒸气压与气相的压力相等时,两相就达到平衡了。
2、若沸点仪中冷凝管底部的小球体积过大或过小,对测量有何影响?答案:若体积过大,冷凝回流回来的液体不能回到溶液中,使得所测得的不是此溶液的气相组成,而是偏向于分馏,影响实验结果;若体积过小,则小球室里面的液体量不足,不够测2次(或有些实验要求测3次)折射率,从而会加大实验的偶然误差。
物化实验思考题

实验一 燃烧热的测定1.指出公式中各项的物理意义。
答:(1)Q p,m =Q v,m +∑νB (g)RT 式中 ∑νB (g)为反应中产物气体物质的总物质的量与反应物气体物质总物质的量之差;R 为气体常数;T 为反应的绝对温度。
(2)-Mm Q v,m -m 点火丝Q 点火丝-m 棉线Q 棉线=C 量热计△T 式中 C 量热计为量热计的热容,表示量热计每升高1℃所需吸收的热量;△T 为样品燃烧前后量热计温度的变化值;m 为待测物质的质量;M 为待测物质的相对摩尔质量;Q v,m 为待测物质的恒容燃烧热;m 点火丝为点火丝的质量;Q 点火丝为点火丝的燃烧热;m 棉线为棉线的质量;Q 棉线为棉线的燃烧热。
2.数字贝克曼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是什么?数字贝克曼温度计与普通温度计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使用方法:①操作前准备,将探头插入被测物,并打开电源开关;②温度测量:先将“温度—温差”置于“温度”,其次将面板“测量—保持”置于测量位置;③温差测量:先将“温度—温差”置于“温差”位置,其次将面板“测量—保持”置于测量位置,再次,按被测物的实际温度调节到“基温选择”使读数的绝对值尽可能小。
区别:数字贝克曼温度计是用热电耦做的.利用的热电耦原理;普通温度计利用的是物质密度的变化。
3.在本实验装置中那些为体系?那些为环境?体系和环境通过那些途径进行热交换?这些热交换对结果影响怎样?答:体系:内筒水,氧弹,温度计,内筒搅拌器。
环境;外筒水实验过程中,由于对流和辐射,存存在热消耗,如:内桶水温与环境温差过大,内桶盖有缝隙会散热,搅拌时搅拌器摩擦内筒内壁使热容易向外辐射。
采取措施:(1)量热计上方加盖,减少对流;(2)外筒内壁和内筒外壁皆镀成镜面,减少热辐射。
这些热辐射将会降低被测物的燃烧热。
4.使用氧气要注意哪些问题?答:使用前要检查连接部位是否漏气,可涂上肥皂液进行检查,调整至确实不漏气后才进行实验;由于氧气只要接触油脂类物质,就会氧化发热,甚至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及参考答案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及参考答案在物理化学实验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思考题,这些问题旨在帮助我们深入理解实验原理和现象。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一些常见的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并给出参考答案。
1. 为什么在酸碱滴定实验中,我们需要使用指示剂?在酸碱滴定实验中,我们使用指示剂来确定滴定终点。
指示剂是一种能够在酸碱溶液中显示颜色变化的物质。
这是因为指示剂分子的结构会随着溶液的酸碱性发生变化,从而导致颜色的改变。
通过观察颜色的变化,我们可以确定滴定终点,即酸碱溶液的摩尔比例达到了化学计量比。
2. 在电化学实验中,为什么我们需要使用盐桥?在电化学实验中,我们常常使用盐桥来连接两个电解池。
盐桥是由浸泡在盐水中的玻璃棒或纸条组成的。
它的作用是维持两个电解池中离子的平衡。
当电解池中的离子发生反应时,会产生正负电荷的不平衡。
盐桥通过离子的迁移来平衡这种电荷差异,使得电解池中的反应能够持续进行。
3. 在溶解度实验中,为什么我们需要加热?在溶解度实验中,加热可以增加溶质与溶剂之间的碰撞频率和能量,从而促进溶质的溶解。
根据热力学原理,加热可以增加系统的熵,使得溶解过程更加有利。
此外,加热还可以减小溶质与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从而降低溶质的溶解度。
4. 在气体收集实验中,为什么我们需要使用水槽?在气体收集实验中,我们通常会使用水槽来收集气体。
这是因为水槽中的水可以起到密封容器的作用,防止气体泄漏。
另外,水槽中的水还可以使得气体在收集过程中与空气隔离,避免与空气中的氧气或其他气体发生反应。
5. 在红外光谱实验中,为什么我们需要使用KBr片?在红外光谱实验中,我们通常会使用KBr片来制备样品。
这是因为KBr是一种透明的无机盐,它可以将样品均匀地分散在红外光谱仪的光束中。
此外,KBr本身在红外光谱范围内没有吸收峰,不会干扰样品的红外光谱图谱。
总结起来,物理化学实验中的思考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实验原理和现象。
物化实验思考题

7. 丙酮碘化实验中,lnT对t作图应为直线,但常发现反应初期往往偏离直线,为什么?
8.丙酮碘化实验中,所选择的入射光波长是多少?565nm
15.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实验中,反应体系的电导率随温度变化情况如何?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
16.在乙酸乙酯皀化实验中铂电极的电极常数是如何确定的?
17、在乙酸乙酯皀化实验中电导率仪面板上温度补偿旋钮有何用途?怎样使用?说明:一般情况下,所指液体电导率是指该液体介质标准温度(25℃)时之电导率。当介质温度不在25℃时,其液体电导率会有一个变量。为等效消除这个变量,仪器设置了温度补偿功能。
4. 为什么乙酸乙酯皂化反应可用电导结果测其不同时刻的浓度变化?测定时对反应液的浓度有什么要求?为什么? CH3COOC2H5+ Na+ + OH- -→ CH3COO- + Na+ +C2H5OH
参与导电的离子有OH-,Na+,CH3COO-,而Na+反应前后浓度不变,OH-的电导率比CH3COO-大得多,随着反应的进行,OH-浓度减小,CH3COO-浓度增大,电导率随之下降。因此可以用电导率来判定反应浓度的变化。要高一些。利于正反应的进行减小误差《可能不对》
3. 对丙酮碘化反应实验,为什么要固定入射光的波长? 在565NM下 溶液的光密度E与总碘量成正比,因此常数ED就可以右侧顶已知浓度碘溶液的总光密度E来求出,所以选565
5. 丙酮碘化实验中,是将丙酮溶液加到盐酸和碘的混合液中,但没有立即计时,而是当混合物稀释至50mL,摇匀倒入恒温比色皿测透光率时才开始计时,这样做是否影响实验结果?为什么?
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及参考答案(供参考)

1、旋光法测定蔗糖转化反应的速率常数1. 简述旋光法测定蔗糖转化反应的速率常数的实验原理。
答:蔗糖在水中转化为葡萄糖与果糖,其反应为:由于水是大量存在的,H +是催化剂,反应中它们浓度基本不变,因此蔗糖在酸性溶液中的转化反应是准一级反应。
由一级反应的积分方程可知,在不同时间测定反应物的相应浓度,并以ln c 对t 作图,可得一直线,由直线斜率可得k 。
然而反应是不断进行的,要快速分析出反应物的浓度是困难的。
但蔗糖及其转化产物,都具有旋光性,而且它们的旋光能力不同,故可以利用体系在反应进程中旋光度的变化来度量反应的进程。
溶液的旋光度与溶液中所含旋光物质的旋光能力、溶剂性质、溶液浓度、样品管长度及温度等均有关,当其他条件均固定时,α=βc 。
在某一温度下测出反应体系不同反应时刻t 时的a t 及a ∞,以()∞-ααt ln对t 作图可得一直线,从直线斜率即可求得反应速率常数k ,半衰期k t 2ln 1=。
2. 在旋光法测定蔗糖转化反应的速率常数实验中,如果所用蔗糖不纯,对实验有何影响?答:本实验通过旋光度的测定来测蔗糖反应速率,蔗糖是右旋性物质,其[]ο6.66 20=D α,葡萄糖是右旋性物质,其[]ο5.52 20=D α,果糖是左旋性物质,其[]ο9.91 20-=D α,因此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体系的旋光度由右旋变为左旋。
若蔗糖不纯,所含杂质如果无旋光性对实验无影响,如果具有一定的旋光性会影响实验旋光度的测量,使实验结果不准确。
3. 在旋光法测定蔗糖转化反应的速率常数实验中,测旋光度时不作零点校正,对实验结果有无影响?答:无影响,本实验中,所测的旋光度αt 可以不校正零点,因αt -α∞ ,已将系统的零点误差消除掉。
4. 在旋光法测定蔗糖转化反应的速率常数实验中,蔗糖水解实验中配制溶液为何可用台称称量? 答:蔗糖初始浓度对于数据影响不大。
速率常数K 与温度和催化剂的浓度有关,实验测定反应速率常数k ,以ln(αt -α∞)对t 作图,由所得直线的斜率求出反应速率常数k ,与初始浓度无关 ,蔗糖的称取本不需要非常精确,用台称称量即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在测定沸点时,溶液过热或出现分馏现象,将使绘出的相图图形发生变化答:当溶液出现过热或出现分馏现象,会使测沸点偏高,所以绘出的相图图形向上偏移。
2.试估计哪些因素是本实验误差的主要来源答:本实验的主要来源是在于,给双液体系加热而产生的液相的组成并不固定,而是视加热的时间长短而定因此而使测定的折光率产生误差。
3. 本实验被测体系有选择合适吗答:被测体系的选择本实验所选体系,沸点范围较为合适。
由相图可知,a该体系与乌拉尔定律比较存在严重偏差。
作为有最小值得相图,该体系有一定的a典型义意。
但相图的液相较为平坦,再有限的学时内不可能将整个相图精确绘出。
4.你认为本实验所用的沸点仪尚有哪些缺点如何改进答:仪器的设计必须方便与沸点和气液两相组成的测定。
蒸汽冷凝部分的设计是关键之一。
若收集冷凝液的凹形半球容积过大,在客观上即造成溶液得分馏;而过小则回因取太少而给测定带来一定困难。
连接冷凝和圆底烧瓶之间的连接管过短或位置过低,沸腾的液体就有可能溅入小球内;相反,则易导致沸点较高的组分先被冷凝下来,这样一来,气相样品组成将有偏差。
在化工实验中,可用罗斯平衡釜测得温度及气液相组成数据,效果较好。
5.本实验采用了折光率的测定组成有什么优点如何减少误差答:组成测定可用相对密度或其他方法测定,但折光率的测定快速简单,特别是需要样品少,但为了减少误差,通常重复测定三次。
当样品的折光率随组分变化率较小,此法测量误差较大。
6.为什么工业上常生产95%酒精只用精馏含水酒精的方法是否可能获得无水酒精答:因为种种原因在此条件下,蒸馏所得产物只能得95%的酒精。
不可能只用精馏含水酒精的方法获得无水酒精,95%酒精还含有5%的水,它是一个沸点为的共沸物,在沸点时蒸出的仍是同样比例的组分,所以利用分馏法不能除去5%的水。
工业上无水乙醇的制法是先在此基础上加入一定量的苯,再进行蒸馏。
7.什么叫溶液的电导、电导率和摩尔电导率答:溶液的电导:相距1m的两平行电极间放置含有1m3电解质的溶液所具有的电阻的倒数称为该溶液的电导。
通常用符号G表示,单位S 。
此时该溶液的电阻率称为该溶液的电导率,通常用符号表示,单位。
溶液的摩尔电导率: 指相距1m的两平行电极间放置含有1mol电解质的溶液所具有的电导。
通常用符号表示摩尔电导率,单位式中:—摩尔电导率,;—电导率,;c—摩尔浓度,8.影响摩尔电导率的因素有哪些答:电解质溶液摩尔电导率大小主要受两个因素的影响:电解质电离出的离子浓度的大小和离子所带电荷的多少。
另外在实测过程中由于电阻率与温度系数有关,电导率与标准溶液校准有关,即电导率测定的影响因素还包含:温度及标准溶液。
9.测定溶液的电导为什么不能用直流电答:在实测过程中,如果采用直流电,电极容易发生极化,电极的表面会发生变化影响数据的测定,另外电极极化的过程中电解质溶液的浓度也会发生变化,因此测定溶液的电导不能用直流电,而应该用交流电。
10. 用最大气泡压力法测定表面张力时为什么要读最大压力差答:若读中间某个压力差值,不能保证每次读压力差时对应的气泡大小相同,所以要读最大压力差值,从而保证气泡大小相同。
11. 为什么要控制气泡逸出速率答:气泡逸出速率会影响气泡的大小,进而影响压力差值的大小,因而要保证测定过程中气泡逸出速率恒定。
12. 最大气泡压力法测定表面张力实验,为什么要求在恒温下进行答:应为表面张力的大小受温度影响,因此需要恒温。
13. 毛细管尖端为何必须调节得巧合与液面相切否则对实验有何影响答:毛细管尖端若不与液面相切,插入一定深度,会引起表面张力测定值偏小。
14. 哪些因素影响表面张力测定的结果如何减小或消除这些因素对实验的影响答:温度、气泡逸出速度、毛细管是否干净及毛细管的尖端是否与液面相切会影响测定结果。
减小或消除这些因素引起误差的措施是:恒温、控制气泡逸出速率恒定、毛细管干净以及毛细管与液面相切。
15. 为什么不能用伏特表测定原电池的电动势答:电池的电动势不能用伏特计测量,其原因是:(1)用伏特计测量,有电流流过电池,电池的内阻电压降使所测电动势偏低;(2)有较大电流通过电极时,电极极化作用使电极电势偏离平衡电极电势,测得的电动势小于电池的可逆电动势;(3)有电流通过电池时,电池会发生化学反应使溶液的浓度改变,导致电动势的改变,从而破坏了电池的可逆性。
16. 对消法(或补偿法)测电动势的原理是什么答:利用对消法(即补偿法)可以使电池在无电流(或极微弱电流)通过的条件下测得两极间的电势差,这时电池反应是在接近可逆条件下进行的,这一电势差即为该电池的平衡电动势。
17. 测电动势为何要用盐桥如何选用盐桥以适合不同的体系答:(1)对于双液电池电动势的测定需用盐桥消除液体接界电势。
(2)选择盐桥中电解质的要求是:①高浓度(通常是饱和溶液);②电解质正、负离子的迁移速率接近相等;③不与电池中的溶液发生反应。
具体选择时应防止盐桥中离子与原电池溶液中的物质发生反应,如原电池溶液中含有能与Cl-作用而产生沉淀的Ag+、Hg+离子或含有能与K+离子作用的ClO-离子,则不可使用KCl盐桥,应选用KNO3或NH4NO3盐桥。
18. 电动势的测量方法属于平衡测量,在测量过程中为什么要做到尽可能可逆注意些什么答:应注意电池回路接通之前,应该让电池稳定一段时间,让离子交换达到一个相对的平衡状态;还应该在接通回路之前先估算电池电动势,然后将电位差计旋钮设定为电池电动势的估算值,避免测量时回路中有较大电流。
19. 在精确实验中,为什么要在原电池中通入氮气答:为了除去溶液中的氧气,以避免氧气参与电极反应,腐蚀电极等。
20.反应开始时,为什么将盐酸溶液倒入蔗糖溶液中,而不是将蔗糖溶液倒入盐酸溶液中答:因为蔗糖在酸性较强的条件下容易碳化。
21.在台秤上称取10克蔗糖,而不是在天平上准确称量,对实验结果会产生影响吗答:不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因为蔗糖的初始浓度是与α0的数值成正比。
22.本实验中测定旋光仪读数时,旋光仪没有进行零点校正,对反应结果有没有影响答:没有影响。
因为:以—t 做图,是相对值。
23.NaOH和CH3COOC2H5的初始浓度为什么要相等若不等能否进行实验测定答:CH3COOC2H5反应属于二级反应,其速率方程为若c A,0=c B,0 则c A,=c B使实验结果处理过程变得非常简单。
若不等也能进行实验测定,只是实验结果处理过程变得非常复杂。
24.本实验中测定电导仪读数时,电导仪没有进行零点校正,对反应结果有没有影响答:没有影响。
因为作~t图,若得一直线,由直线的斜率和截距为速率常数k可求算。
是相对值。
25.如何测得反应初始( t=0)时,反应系统的电导率答:把NaOH溶液稀释1倍,在25℃下,测其电导值。
26.乙酸乙酯皂化反应进程中溶液的电导为什么会发生变化答:反应体系中起导电作用的是Na+、OH-和Ac-。
Na+在反应前后浓度不变,OH-浓度随反应进行不断减少,Ac-浓度则不断增大。
由于OH-的电导率比Ac-大得多,反应体系的电导率将随反应进行而不断下降。
27. 特性粘度是怎样测定的为什么答:根据泊松公式对于同一粘度计来说,h、r、l、V是常数,则上式有考虑到通常测定是在高聚物的稀溶液下进行的,溶液的密度与纯溶剂的密度可视为相等。
溶液的相对粘度可表示为因此通过测定纯溶剂和稀溶液的流出时间,即可求得相对粘度,进而求得增比粘度和比浓粘度。
通过—c作图,在轴上的截距就是[]。
28. 分析实验成功与失败的原因。
答:(1)此实验采取测定溶液逐渐加浓的方法,故所加溶液的体积必须准确,混合必须均匀。
(2)温度必须严格控制规定范围内。
29. 高聚物溶液的ηr、ηsp、ηsp/C和[η]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从溶液的内摩擦的角度考虑,上述4个量各反映了什么内摩擦作用答:溶剂分子之间的内摩擦又称为纯溶剂的粘度,以0表示;sp则反映出扣除了溶剂分子间的内摩擦后,纯溶剂与高聚物分子之间,以及高聚物分子之间的内摩擦效应。
[]称为特性粘度,它主要反映无限稀溶液中高聚物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的内摩擦。
30. 特性粘度[η]就是溶液无限稀释时的比浓粘度,它和纯溶剂的粘度η0是否一样为什么要用[η]来测求高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答:不一样。
当高聚物、溶剂、温度等确定以后,特性粘度只与高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M有关。
31. 用什么方法使活性炭较快地从溶液中分离出来答:采用离心分离可以快速使活性炭较快地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32. 如何才能使吸附平衡加快到达答:为了使吸附平衡加快到达,可采用连续摇动或采用恒温震荡仪进行连续震荡的方法。
33.实验中为什么采用减差法称量活性炭答:因为活性炭容易吸潮,所以称量时不仅动作要快,而且采用采用减差法尽量减少与空气接触的时间。
34. 固体样品为什么要压成片状答:因为粉末状的样品在充氧时会到处飞扬,这样会使实验失败。
35. 在量热学测定中,还有那些情况可能需要用到雷诺温度校正方法答:为了准确测量温度,而且前后温度的变化不大时,可以用到雷诺温度校正方法。
36. 加入内筒中水的温度为什么要选择比外筒水温低低多少合适答:我们测的是内筒的水温升高值。
如果内外筒的温度一致,则内筒温度升高后热量将传给外筒,温差测量不准确。
所以内筒水温略低一点,反应后内筒水温上升,达到与外筒水温一致。
可以通过计算算出水温大概上升1K左右,故内筒水温比外筒低1K左右。
37.差热分析与简单热分析步冷曲线法有何异同答:步冷曲线法用体系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来判断体系是否发生了相变化。
差热分析法是一种重要的热分析方法,是指在程序控温下,测量物质和参比物的温度差与温度或者时间的关系的一种测试技术。
它们的共同点都是利用热学原理对物质的物理性能或成分进行分析。
38.如何辩明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为什么在升温过程中即使样品无变化也会出现温差答:差热峰向上为放热反应,差热峰向下为吸热反应。
要想得到平滑的基线,出了参比物应保持良好的热稳定型,参比物的热容、导电系数、粒度、装填疏密程度都应尽可能与实验接近,否则就会出现在升温过程中即使样品无变化也会出现温差。
39.为什么要控制升温速度升温过快有何后果答:因为升温速率对DTA的测定结果的影响十分明显。
一般地,升温速率过高时,基线漂移较明显,峰型比较尖锐,但分辨率较差,峰的位置会向高温方向偏移,故通常的升温速率为2-20 o C.40.影响差热分析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影响差热分析的主要因素有:(1)参比物的选择;(2) 升温速率;(3) 样品所处的气氛与压力;(4) 样品的粒度;(5) 样品的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