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旅游的秦岭北麓环境保护与农民增收兼容互动研究——以户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秦岭北麓西安段乡村旅游发展问题与对策
文献标识码:B
在后工业化时代,以生态文明为指引,人与自 然的和谐相处符合人类文明发展规律。自党的十 八大以来,党中央就将生态文明纳入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五位一体”总战略和“四个全面”战略布 局,确立了生态文明的核心地位,党的十九大报告 中强调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的大计,并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 丽中国”,这 意 味 着 美 丽 中 国 实 现 的 基 础 是 生 态 文明建设,要进行美丽中国建设必须坚持生态文 明建设。作为美丽中国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村地 区,既承担着中国最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担负着生 态文明的建设,即必须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上 进行乡村的发展与建设,多年的实践经验表明,发 展乡村旅游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途径。
境重视不足、缺乏人文环境的营造、乡村生态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等问题,提出秦岭北麓乡村旅游进一步发展
应严格乡村旅游发展管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最大限度的挖掘传统文化、建设生态型乡村旅游服务设施
等对策,以期为秦岭北麓的生态环境保护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文明;秦岭北麓;乡村旅游
中图分类号:F592.7
科学的乡村旅游发展将对生态文明建设起到 极大的促进作用。自然与人文环境是乡村旅游发 展的核心吸引物,科学的乡村旅游发展必然会重
收稿日期:2018-02-06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16XGL008);西安市社科基金项目“文理专项”(15WL08) 作者简介:崔林(1982-),女,汉族,山东莱芜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旅游经济与旅游企业管理。
秦岭北麓地域靠近关中平原,自古为富庶之 地,历来被认为是华夏文明的起源之地。此区域 北接渭河平原东西延伸百余里,在历史上素来被 认为是古城长安的后花园。区域内蓝田县、长安 县、周至县等县设置县署的朝代均可追溯至秦汉, 距今超过 2000年的历史,其浓厚的历史沉淀是其 他地域的古村镇所难以企及的,而秦岭北麓的清
秦岭北麓西安段生态休闲旅游功能分区及环境提升
秦岭北麓西安段生态休闲旅游功能分区及环境提升秦岭北麓西安段是中国西北地区一处著名的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
这里山峦叠嶂,风景优美,是周边城市居民和游客周末休闲度假的理想去处。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人口流动增加,该地区面临着一些环境和生态问题,如垃圾围城、水土流失、生态破坏等。
为了更好地保护秦岭北麓西安段的生态环境,提升旅游功能,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功能分区,并进行环境提升,以实现生态休闲旅游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我们可以对秦岭北麓西安段进行生态旅游功能分区。
通过科学合理的划分,可以更好地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确保游客的安全和舒适,为其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我们可以将该地区划分为生态保护区、游乐区、休闲区和农业观光区等多个功能区域,加强对各区域的管控和管理,避免过度开发和滥用,保持自然的原始风貌和生态环境的完整性。
我们需要进行环境提升,对秦岭北麓西安段的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和修复。
可以通过植被恢复、水土保护、垃圾分类处理等方式,改善环境质量,提升景区的环境品质。
加强对游客的环境教育和引导,提高其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行为,减少人为破坏,并建设更加完善的基础设施,提高游客的满意度。
针对生态休闲旅游功能分区及环境提升,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具体措施:一、建立保护区和开发区在秦岭北麓西安段确定生态保护区和游乐区等不同功能区域,通过立法和管理规定来加强对不同区域的管理,保护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同时合理开发利用部分区域,为游客提供不同形式的休闲娱乐设施。
二、生态修复和环境改善通过植被的恢复和保护、水土流失的治理、垃圾的分类和处理等手段,改善景区的生态环境,减少人为和自然因素的破坏,提升景区的整体环境品质。
同时加强水源保护和水质改善,确保游客用水安全。
三、加强环境宣传教育通过制作宣传册、设置环保宣传牌、开展环保知识宣传等方式,加强游客的环境保护意识,引导游客自觉遵守休闲旅游的规范,做到“看景不破景、留迹不留痕”。
并在景区设置垃圾分类回收点,引导游客做好垃圾分类,减少垃圾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秦岭北麓西安段生态休闲旅游功能分区及环境提升
秦岭北麓西安段生态休闲旅游功能分区及环境提升1. 引言1.1 背景介绍秦岭北麓西安段地处中国陕西省西安市境内,被誉为“西咸新区的生态后花园”。
这一地区地势起伏,山水相间,生态环境得以保持相对完好,是众多游客和市民进行生态休闲旅游的理想之地。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游客数量的增加,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亟需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提升措施。
对秦岭北麓西安段生态休闲旅游功能分区及环境提升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该地区的生态环境进行科学评估和保护,同时合理规划旅游功能区域,可以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推动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在这一背景下,本文旨在对秦岭北麓西安段进行生态休闲旅游功能分区划分,提出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和环境提升策略,为该地区的生态保护和旅游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秦岭北麓西安段的生态环境特点,明确生态休闲旅游功能分区划分的依据和方法,探讨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提升休闲旅游体验。
通过对现有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和休闲旅游设施建设情况的调查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和方法,以实现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的良性循环。
通过规划和完善游客导览服务体系,提高游客体验和满意度,促进地区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最终旨在通过环境提升策略的制定和实施,实现生态休闲旅游功能分区的有效管理和提升,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支撑。
1.3 意义生态休闲旅游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作为人们放松身心、感受自然之美的重要方式,生态休闲旅游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于休闲生活的需求,还能够促进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当地经济的繁荣。
秦岭北麓西安段作为西安市的重要生态旅游资源,其生态休闲旅游功能分区及环境提升对于推动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科学合理的功能分区划分,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护秦岭北麓西安段的自然生态环境,防止人为开发破坏。
秦岭北麓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秦岭北麓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分析[摘要] 秦岭地区旅游环境资源丰富,具有相当的经济开发价值。
围绕如何充分发掘秦岭地区旅游资源,将环境保护与市场开发紧密结合,是秦岭地区各级政府积极筹划地区经济发展中非常重要的构成部分。
本文以长安区农业生态足迹为例分析对秦岭地区生态资源开发模式,探寻“经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的合理路径。
[关键词] 农业生态;循环经济;规模经济20世纪30年代,在美国牧场管理和野生动物管理的研究中提出了Carrying Capacity 的概念[1] 指的是一块土地单元能够承受的牲畜数量。
旅游环境承载力(TECC)最初意义的典型概括者Mathieson和Wall[2] 将其定义为:在自然环境没有出现不可接受的变化和游客体验质量没有出现不可接受的降低的情况下,使用一个景点的游客人数的最大值。
McIntyre[3] 提出:在没有引起对资源的负面影响、减少游客满意度、对该区域的社会经济文化构成威胁的情况下,对一个给定地区的最大使用水平。
1 国外研究进展在美国学术界对TECC的理解已经超越了寻找一个精确的限定值的范畴。
研究者普遍认识到对同一环境而言,不同旅游活动强度对环境的影响是不同的,环境的承载力也绝不是环境系统中各子系统承载力的简单加总。
TECC不再看作是一个确定值,而是一个波动阈,随着外界条件的改变而调整。
Kenneth[4] 指出,承载力随着自然和生物环境的相互作用状态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同时也受技术、参数、产品和消费的构成等影响。
因此,TECC不是固定的、静态的、简单联系的。
在欧洲TECC 理论被广泛地应用到乡村、山地度假区、自然保护区等案例研究之中。
为做好旅游环境容量的控制和管理工作,一些相关的理论和方法相继提出,如美国林业部门的Stankey等人系统地提出LAC (可接受改变的极限)理论;在西方国家得到广泛应用的一些面向区域性旅游资源管理的工具体系还包括:VIM(游客影响管理)、V AMP(游客活动管理程序)、ROS(游憩机会谱系)、TOMM(最优化旅游管理模型)。
秦岭北麓生态行
秦岭北麓
生态行
L =文 / 者 罗青 黄炜 记
8月中旬 ,记者走访 了秦岭北麓西 正当记者对翠垡山下的 “ 农家乐“ 大发感 安段 的部分景区 , 森林 公园 、 房地产开发 慨的时候 ,突然从太 乙河里传来阵 阵的 项目、 农家乐等. 欣喜地看到秦 岭北 麓发 嬉闹声 ,靠近一看,原来个别 “ 农家乐“ 生了很大变化。 当然 这其中也有一些不 的主人为招揽顾客 把桌椅摆放在河道
指示西安市、 长安 区从科学发展观的高 度加强管理 ,加强规划 .严格执法。 为
此 ,省政 府 责成省 环 保局牵 头 起草 了
素影 响.树木 生长 困难 .大树 奉就稀
疏 . 遭到 滥 伐后 ,走 山显 得 更 加 空 荡. 图 为在 2! 年 8月 6 日, 这 两 位 、 tf O i 伐木工人扛着树木下山 储 国强摄
秦 岭保 护纲 要 > ,并 编制 《 岭北麓 秦 保护 与利用 规划 > 目前规划 大纲编 制 。
茧案 已完成,正在征求意见 。可是 时隔 不久.今天的农家 乐又 出现 了一 些新 情 玩,看来奏岭北麓 的环保要长沿 才麓久
西部 ★ 耋 r O61 2 开 0 0 1 2
维普资讯
大兴土木的汤 峪街道
土机 的轰 鸣 声吵 醒 ,问 “ 农家 乐 ” 的 坝筑 堤。
8月 1 日 ,早晨 6点 记 者 被 一 阵挖 他 们不 愿 意拆 迂 。 2
围翠绿景色形成鲜明的反差 , 犹如一张美 记 者跟 随一辆拉石车 ,来到位于 秦
8点 5 O分 ,记者来到大兴汤峪温泉 丽 的脸面 被强结 了~ 个个伤疤 。
汽 车一 出临 潼城 区 , 行驶 在 通 住秦 兵 马俑
安呀 。
秦岭北麓西安段生态休闲旅游功能分区及环境提升
秦岭北麓西安段生态休闲旅游功能分区及环境提升【摘要】秦岭北麓西安段是一个拥有丰富生态资源的地区,而生态休闲旅游已经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本文旨在对该地区进行生态休闲旅游功能分区并提出环境提升措施,以实现旅游体验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达到。
在生态保护措施方面,我们将强调生态系统保护和植被恢复。
旅游设施建设方面,我们将提出合理规划和建设旅游设施的重要性。
在宣传推广策略方面,我们将探讨如何有效地推广当地的旅游资源,吸引更多游客。
结论部分将总结提升旅游体验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对于当地经济的重要性,并强调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提出的措施,有望为秦岭北麓西安段地区的生态休闲旅游发展做出贡献,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赢局面。
【关键词】秦岭北麓、西安、生态休闲旅游、功能分区、环境提升、生态保护、旅游设施、宣传推广、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秦岭北麓位于西安市辖区域,是西安的重要生态屏障和城市绿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态休闲旅游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的开发和过度利用,秦岭北麓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旅游资源得不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
目前,作为西安市重要的生态旅游资源,秦岭北麓的生态休闲旅游功能分区和环境提升亟待加强和改善。
对秦岭北麓西安段生态休闲旅游功能分区及环境提升的研究成为当务之急。
通过对秦岭北麓西安段的生态现状和旅游需求进行调查和研究,可以更好地制定合理的生态休闲旅游功能分区,并提出有效的环境提升措施。
只有通过科学规划和综合治理,才能实现秦岭北麓西安段生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为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秦岭北麓西安段生态休闲旅游功能分区及环境提升,通过对该区域的生态环境、旅游资源和当地经济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明确旅游功能分区的划分依据和标准,为区域内生态休闲旅游的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秦岭北麓生态保护区内生态农业建设
秦岭北麓生态保护区内生态农业建设作者:赵发年来源:《绿色大世界》2009年第06期摘要:宝鸡市陈仓区地处秦岭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内,该区政府在所辖地实施“绿色、环保、循环”秦岭北麓生态保护项目,希望在该区发展新的农业产业,改变传统的直接利用自然资源的生产生活方式。
以该项目的实施地之一——上站村为例,分析了在生态保护区内实施生态农业的3大原因,并指出在上站村采取“养猪+沼气+种魔芋”模式,可以让农民增收,形成新的农业产业,减少农村污染,减少森林消耗,改善生态环境。
关键词:生态保护区;生态农业;沼气;养猪+沼气+种魔芋模式;上站村;秦岭北麓中图分类号:S-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5-569X(2009)06-0014-031 引言宝鸡市陈仓区地处陕西秦岭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内,位于陕西关中平原西端。
全区现辖18镇、338个行政村、223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60万,其中农业人口50万;全区总面积2517km2,东西长119km,南北宽68km,耕地66.73万亩。
其中,西部山区8镇有136个村、13.6万人,面积1584km2,占全区总面积的61.4%。
全区有7.5万贫困人口,其中西部山区有5.7万贫困人口。
自从20世纪末实行封山育林后,该区的植被得到很快恢复,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生态环境不断得到改善。
随着生态保护力度的加大,该区居民以采药、放牧、伐木等直接依赖自然资源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受到制约,急需引进新的生产模式。
为了更好地保护生态平衡,保进人与环境的和谐,提高生态功能保护区内的农民的生活质量,当地政府启动了“绿色、环保、循环”秦岭北麓生态保护项目,采取公司+基地+学校+农户+市场的运作模式, 希望在该区发现和发展一些新的农业产业,以提高当地政府、企业和农民的经济收入,改善生态保护。
“绿色、环保、循环”秦岭北麓生态保护项目选择在磻溪镇上站村实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部分师生提供技术支持。
该项目在上站村采取“养猪+种魔芋+沼气”的生态农业模式,以建沼气池作为纽带,带动养殖业和种植业的发展。
陕西秦岭北坡浅山地带生态环境保护研究
陕西秦岭北坡浅山地带生态环境保护研究
王香鸽;孙虎
【期刊名称】《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3(031)003
【摘要】论述了秦岭北坡浅山地带近几年经济开发过程中所造成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其主要表现在旅游景区环境恶化、矿区环境破坏严重、生态多样性减少及水土流失和洪涝灾害加剧等方面,并提出了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以生态旅游和生态农业为支柱产业,带动区内经济发展的保护性经济开发模式.
【总页数】5页(P120-124)
【作者】王香鸽;孙虎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710062;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71006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19.9
【相关文献】
1.西安市鄠邑区秦岭北坡浅山区天蛾种类调查 [J], 鲁顺利;马西宁;胡平均;燕瑞勤
2.陕西秦岭北坡伞形科药用植物资源调查及评价研究 [J], 石康乐;谢晴宇;孟庆刚
3.陕西华县莲花寺秦岭北坡特大山崩的年代及成因探析 [J], 周群英
4.秦岭北坡兰科Orchidaceae—新分布属——山珊瑚属Galeola [J], 樊卫东;苏齐珍;杨颖;刘军;朱琳
5.秦岭北坡鄠邑段浅山区动物多样性研究初探 [J], 郁兵;石靖;王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体验视角的西安市秦岭北麓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基于体验视角的西安市秦岭北麓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研究摘要体验经济和乡村旅游产品存在着莫大的联系,并且这些联系的相互作用满足了五种旅游者对体验式乡村旅游的要求。
然而在这种磨合中,逐渐会出现一些问题,本文就以西安市秦岭北麓地区的乡村旅游为例,分析该地区的旅游产品开发现状,和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再结合这些问题的形成原因,提出对体验型旅游产品开发应有的思路。
【关键词】体验经济旅游产品乡村旅游第一章相关理论综述1.1旅游体验体验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在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美学等学科中的解释都是不一样的。
旅游体验作为体验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旅游者在摆脱时间、空间和环境的束缚下,在特定的氛围中的一种经历和感受,是个人暂时性的脱离现实,通过观赏、模仿、交往等方式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是对身心的一种补偿和自我实现的追求。
谢彦君认为:旅游体验是旅游者通过与外部世界取得联系的方式,以调整并改变心理结构。
由于旅游者个体心理的复杂性、旅游者所追求目标的多样性,旅游体验是一种综合性体验。
1.2旅游产品旅游产品概念的界定对旅游业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在中国的旅游产品概念的定义,由于视角不同,尚未达成协议。
旅游产品是一个复合概念,是旅游目的地提供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
在体验经济时代,旅游产品是通过旅游资源的整合是物质基础和精心全面的服务,满足人们的旅游需求,让游客获得产品体验一段特殊的经历,在情感和精神放方面的心理体验。
第二章乡村旅游产品对体验活动五种类型的满足按旅游体验者的参与程度,体验活动可以分为娱乐、教育、逃避、审美和移情五种类型乡村旅游产品在独有的旅游资源和特征方面满足了这五种类型体验活动的要求。
2.1对娱乐型体验活动的满足娱乐是吸引旅游者的良好方式,能够在给旅游者带来新奇感受的同时愉悦旅游者的身心,增加旅游者的快乐。
乡村旅游产品的参与性极强,旅游者可以通过对乡村旅游项目的积极参与,亲近自然,将自身融入到乡村氛围中,体验其中乐趣,愉悦身心。
秦岭北麓西安段生态休闲旅游功能分区及环境提升
秦岭北麓西安段生态休闲旅游功能分区及环境提升【摘要】秦岭北麓西安段是中国西部地区著名的生态旅游胜地,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观光休闲。
本文从生态环境现状分析入手,探讨了秦岭北麓西安段的生态休闲旅游功能分区划分及环境提升措施建议。
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建设与发展方案,以及推动生态休闲旅游的对策。
通过分析生态休闲旅游功能分区对环境的影响和对当地经济的促进作用,展望了未来的发展前景。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为秦岭北麓西安段的生态旅游开发和环境保护提供重要参考,促进该地区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秦岭北麓西安段、生态休闲旅游、功能分区、环境提升、生态环境、环境措施、建设、发展、推动对策、影响、经济促进、发展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秦岭北麓西安段地处陕西省西安市西北部,是秦岭山脉的一部分,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需求的增加,该地区的生态休闲旅游潜力逐渐受到重视。
由于长期的人类活动和资源开发,秦岭北麓西安段的生态环境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和问题,如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丧失、气候变化等,给该地区的生态休闲旅游发展带来了隐患。
为了有效保护和利用秦岭北麓西安段的生态资源,推动生态休闲旅游的发展,有必要对该地区的生态环境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本研究将重点分析该地区的生态环境现状,探讨生态休闲旅游功能分区划分和环境提升措施,以及生态休闲旅游功能分区的建设与发展,从而为促进秦岭北麓西安段生态休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策略支持。
部分结束。
1.2 研究意义秦岭北麓西安段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生态旅游资源,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对其进行生态休闲旅游功能分区及环境提升的研究,对于保护和利用好这一优质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秦岭北麓西安段生态环境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可以全面了解该地区的生态特征、自然资源分布和生态系统状况,为科学合理地进行功能分区提供重要依据。
秦岭北麓鄠邑区“紫邑溪园”乡村体验园景观规划初探
秦岭北麓鄠邑区“紫邑溪园”乡村体验园景观规划初探秦岭北麓鄠邑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是一个富有特色的乡村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文化资源。
为了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和乡村振兴,秦岭北麓鄠邑区计划新建一个名为“紫邑溪园”的乡村体验园,旨在打造一个集休闲娱乐、农业观光、文化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性景观空间。
本文对该乡村体验园的景观规划进行初步探讨。
1. 总体规划布局紫邑溪园位于秦岭北麓的山间,面积约为100亩,沿溪而建。
整体规划布局主要分为三个区域:休闲游玩区、农业观光区和文化体验区。
休闲游玩区主要包括游乐设施、休闲广场、步行道等;农业观光区注重展示当地的农业生产和农事活动,如果园和农田观赏区;文化体验区则以展现秦岭北麓的历史文化和民俗传统为主,包括传统建筑、文化展示馆等。
2. 景观设计在休闲游玩区的设计中,可以设置适合不同年龄层次的游乐设施,如儿童乐园、拓展训练区、溪流漂流等项目,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可以在休闲广场安排舞台和露天音乐厅,举办各类文艺演出和音乐会,增加夜间的娱乐活动。
农业观光区的景观设计应强调自然元素和农田特色。
可以分区域展示不同种类的果树、蔬菜和中药材,安排专业农业解说员为游客讲解农事知识和农业科技。
可以设置一些与农事活动相关的体验项目,如果树采摘、蔬菜种植等,让游客亲身参与农业生产。
文化体验区的景观设计应注重表现秦岭北麓的历史文化和民俗传统。
可以建造仿古建筑,如传统民居、宫殿建筑等,展示历史建筑风貌。
文化展示馆可以陈列当地的历史文物、古籍和手工艺品,举办传统文化展览和工艺制作活动,使游客能够深入了解秦岭北麓的传统文化。
3. 生态环境保护景观规划中应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恢复。
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土地利用的合理性,保留并修复原有的湿地和湿地生态系统,建立健全的水资源保护体系。
通过科学规划道路和设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在植物配置方面,应优先选择本地适应性强的植物,以保持生态平衡。
4. 景观管理与维护为保证紫邑溪园的景观质量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科学的景观管理和维护机制。
秦岭北麓实施方案
秦岭北麓实施方案秦岭北麓地区是中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区,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独特的自然景观。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一地区的资源,制定秦岭北麓实施方案,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加强对秦岭北麓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
通过建立健全的生态保护体系,加强对植被、土壤、水资源等自然资源的保护和修复工作,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同时,加大对违法采矿、乱搭乱建等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打击力度,确保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其次,我们需要推动秦岭北麓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加强生态旅游开发,挖掘和保护地区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同时,加强农业生产方式的改进,推广绿色种植和有机农业,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另外,我们需要加强对秦岭北麓地区的科学研究和监测工作。
通过建立科学的监测网络,及时掌握地区的生态环境变化和资源利用情况,为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保护和利用方案提供数据支持。
同时,加强对地区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土地利用等方面的研究,为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最后,我们需要加强对秦岭北麓地区的宣传和教育工作。
通过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当地居民和游客的环保意识,促进全社会对秦岭北麓地区的关注和支持。
同时,加强对当地居民的环境教育,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科学素养,推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秦岭北麓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护和利用这一地区的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将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这一方案,努力实现秦岭北麓地区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和可持续发展。
同时,我们也期待更多的社会力量和专家学者的参与和支持,共同为秦岭北麓地区的美丽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秦岭北麓鄠邑区“紫邑溪园”乡村体验园景观规划初探
秦岭北麓鄠邑区“紫邑溪园”乡村体验园景观规划初探秦岭北麓鄠邑区“紫邑溪园”乡村体验园是鄠邑区近年来发展乡村旅游的一个重要项目,也是一处集休闲、观光、体验于一体的景点。
为了进一步提升“紫邑溪园”的乡村体验品质,本文对其景观规划进行了初步探讨,旨在为其未来发展和提升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一、地理环境分析“紫邑溪园”坐落于秦岭北麓,地处鄠邑区西北部的乡村地带,四周环绕着连绵起伏的丘陵山地和肥沃的农田,风景优美,环境清幽。
园区内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流经,水清岸绿,给人一种清新宜人的感觉。
“紫邑溪园”地理环境得天独厚,适宜于发展乡村旅游和乡村体验活动。
二、存在的问题尽管“紫邑溪园”的地理环境十分优越,但在乡村体验园的景观规划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景观功能不够突出:目前园区内的景观功能相对单一,缺乏一些具有特色和吸引力的景观点,无法充分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
2.景观色彩不够丰富:园区内的植物种植比例偏低,植物种类单一,缺乏丰富的色彩和层次感,使得景观显得比较单调。
3.景观规划不够合理:目前园区内的景观规划不够合理,一些景点设置存在局部拥挤,整体布局略显混乱。
三、景观规划的初步思路针对“紫邑溪园”目前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初步的景观规划思路,以期能够在未来的发展中为园区打造出更具吸引力和特色的景观。
1.创造多样化的景观环境:在园区内合理安排各类景观点,丰富景观功能。
可以设置不同主题的景观区域,如花园区、果园区、农耕体验区等,让游客在欣赏美丽风景的同时还能体验到丰富的农耕文化。
2.加强植物景观的设计:在园区内加强植物景观的设计,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各类植物进行合理搭配,使得整个园区的植物景观更加丰富多彩,色彩层次感更强。
3.优化景观规划布局:在规划园区景观时,要充分考虑景点之间的联系和整体布局的协调,避免出现景点设置过于拥挤或者杂乱无章的情况,营造出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景观。
四、景观规划的实施建议在制定了初步的景观规划思路后,下一步需要进行实际的实施工作,以确保“紫邑溪园”乡村体验园的景观规划能够真正有效地得到落实。
秦岭北麓鄠邑区“紫邑溪园”乡村体验园景观规划初探
秦岭北麓鄠邑区“紫邑溪园”乡村体验园景观规划初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自然风景和田园生活的向往也日益增加。
乡村旅游成为了一种趋势,人们追求的不再只是物质生活的丰富,更希望通过乡村的独特韵味来获得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乡村体验园开始兴起,为人们提供与大自然亲近、体验农耕生活的机会。
本文以秦岭北麓的鄠邑区“紫邑溪园”乡村体验园为例,对其景观规划进行初探。
一、地理背景鄠邑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的西南部,秦岭北麓。
紫邑溪园位于该区的郊区,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优美的山水资源,使得这里成为了一个理想的乡村体验园的选择。
二、景观规划原则1. 保护自然环境:乡村体验园的建设需要充分考虑自然环境的保护,尽量减少对自然生态的破坏。
在紫邑溪园中,应合理规划道路和建筑的位置,确保对周围自然景观的最小影响。
3. 提供亲近自然的机会:乡村体验园是人们远离城市喧嚣的场所,应该为游客提供与大自然亲近的机会。
紫邑溪园可以在林间、池塘边设置一些休闲区域,供游客休息和欣赏自然风光。
三、景点规划1. 主入口:紫邑溪园的主入口位置应当选择在交通便利的地方,方便游客的进出。
主入口可以设置拱门、石碑等装饰,以吸引游客。
2. 主要景点:紫邑溪园内可以设置一些主要景点,以吸引游客。
可以建造一个古朴的农舍,供游客体验农耕生活;可以设置一个观景台,供游客俯瞰整个园区的美景;还可以建造一个湖泊,供游客观赏湖水和倒影。
3. 休闲区域:为了让游客有更好的体验,紫邑溪园可以设置一些休闲区域,供游客休息、品茶、观景等。
这些休闲区域可以在林荫道、池塘边、草坪上等地方设置,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四、植物配置1. 主景树种:为了增加景观的层次感和美感,紫邑溪园可以选择一些主景树种进行植物配置。
可以选择一些高大挺拔的松树,增加园区的气势和宏伟感;可以选择一些美丽的花卉,增加园区的色彩和活力。
2. 林带:为了减少游客与交通道路的干扰,紫邑溪园可以设置一些林带,起到屏蔽和隔离的作用。
秦岭北麓(西安段)生态红线划定研究
秦岭北麓(西安段)生态红线划定研究吕俊娥;杨宇鸿【期刊名称】《能源环境保护》【年(卷),期】2017(031)004【摘要】以秦岭北麓(西安段)为研究对象,在研究分析秦岭地区生态环境现状特征的基础上,利用ArcGIS软件,重要生态功能区评价指标选取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涵养2项评价因素开展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划定重要生态功能区红线;根据地方相关法规和规划,划定禁止开发区红线.将重要生态功能服务区红线与禁止开发区红线叠加,最终划定秦岭北麓(西安段)生态功能红线.其中,重要生态功能区水源涵养保护红线区面积达2 157 km2,占全区总面积41.5%;禁止开发区范围面积约2 076 km2,占全区总面积39.9%.叠加构成秦岭北麓(西安段)的生态红线区总面积3 157 km2,占区域总面积的60.7%.秦岭生态红线范围的划定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基础.【总页数】6页(P55-59,54)【作者】吕俊娥;杨宇鸿【作者单位】中国煤炭地质总局航测遥感局,陕西西安710199;中国煤炭地质总局航测遥感局,陕西西安71019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821【相关文献】1.对生态红线的研究——宁夏生态红线划定的问题和思考 [J], 于骥;何彤慧2.基于山水城市理念的区域生态空间建构创新研究——以秦岭北麓(西安段)为例[J], 肖哲涛;郝丽君3.秦岭北麓(西安段)生态环境保护执法联动机制研究 [J], 齐晓亮;刘文斌4.基于生态文明建设层面的生态红线划定实践——以《天津市生态用地保护红线划定方案》为例 [J], 李若帆;吴佳明;王亚男5.新疆生态红线划定项目组参加《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视频会议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秦岭北麓环山带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研究
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of the northern foot of the Qinling Mountain
作者: 王克西[1];任燕[1];张月华[2] 作者机构: [1]西安财经学院学报编辑部,陕西西安710061;[2]长安大学人文学院,陕西西安 710061 出版物刊名: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44-49页 主题词: 秦岭北麓;生态保护;生态移民;生态特区;产业环保监管
秦岭北麓景区带动型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模式分析_王雅萍
67秦岭北麓景区带动型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模式分析王雅萍 西安外事学院【摘 要】在西安市政府的带动和规划推动下,秦岭北麓沿线国家级森林公园将积极发挥景区带动生态农业发展的作用,引领中国西部都市现代农业向国际化迈进,将成为西安旅游的新亮点。
【关键词】秦岭北麓;景区带动型;生态农业旅游1.景区带动型发展模式概述景区带动型模式,即以开发重点的旅游景区为基础,进而开发其周边地区,通过重点景区带动其周边景区的发展。
景区带动型模式有两个特点,一是可以通过对重点景区的开发来带动其周边地区农村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农村环境、拉动农副产品的销售;二是可以增加重点景区周边地区农民的收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2.秦岭北麓景区带动型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模式分析西安市政府常务会2013年年初通过《秦岭北麓西安都市农业示范区规划(2012-2020)》。
示范区将以都市农业为主导,重点发展休闲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农产品加工与流通业等五大农业产业。
示范区规划范围包括西安市南部的秦岭北麓环山路沿线及其以北地区,南横线以南大部分地区,东至蓝田县的厚镇,西邻周至与眉县交界处,横跨蓝田县、长安区、户县、周至县,共涉及1区3县37个镇、街道和602个行政村,规划区总面积860.6平方公里。
空间格局上,示范区将承接并沿袭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空间结构,形成“一轴四区、六廊八心”的布局模式,构建“山、水、田、园、林、城”的生态格局。
根据规划,至2020年,秦岭北麓沿线国家级森林公园将积极发挥景区带动生态农业发展的作用,结合板栗、核桃、柿子、石榴、苹果、猕猴桃等果业,发展体验农业和森林旅游相结合的观光活动,形成装备现代化、生产集约化、功能多样化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区,引领中国西部都市现代农业向国际化迈进,将成为西安旅游的新亮点。
2.1 王顺山景区——历史文化与民俗体验区王顺山景区有丰富的自然美景,悠久历史文化遗迹,游客在游览文化景区之后可以深度体验当地的特色产品。
秦岭北麓生态保护区内生态农业建设——以宝鸡市磻溪镇上站村的生态农业建设为例
秦岭北麓生态保护区内生态农业建设——以宝鸡市磻溪镇上
站村的生态农业建设为例
赵发年
【期刊名称】《绿色科技》
【年(卷),期】2009(000)006
【摘要】宝鸡市陈仓区地处秦岭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内,该区政府在所辖地实施"绿色、环保、循环"秦岭北麓生态保护项目,希望在该区发展新的农业产业,改变传统的直接利用自然资源的生产生活方式.以该项目的实施地之--上站村为例,分析了在生态保护区内实施生态农业的3大原因,并指出在上站村采取"养猪+沼气+种魔芋"模式,可以让农民增收,形成新的农业产业,减少农村污染,减少森林消耗,改善生态环境.
【总页数】3页(P14-16)
【作者】赵发年
【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成教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9
【相关文献】
1.黄土丘陵区生态农业建设初探--彭阳县白岔村生态农业建设规划与实施效益 [J], 张小平;李振琪
2.生态农业建设与山川秀美:以西安市郊毛东村生态农业示范点为例 [J], 易秀
3.黄土丘陵区生态农业建设的实践与探讨—彭阳县白岔村生态农业建设初报 [J], 郭富国
4.发展生态农业产业,促进生态经济良性循环--以福清市新厝镇生态示范区建设为例[J], 何仙珠
5.黄土丘陵区生态农业建设规划初探──彭阳县白岔村生态农业建设规划与实施效益 [J], 郭扶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SWOT分析法的终南山北麓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1)
基于SWOT分析法的终南山北麓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一、引言终南山北麓地区作为陕西省的旅游资源区之一,已经成为国内外旅游者青睐的旅游目的地。
该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而且与著名的终南山紧密相连,具有独特的魅力。
但是,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旅游产业的发展也面临着多种挑战,包括资源利用不合理、环境破坏、旅游容量过载等问题。
因此,为了实现终南山北麓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二、SWOT分析1.强项:(1)自然景观丰富:终南山北麓地区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包括山水风光、溶洞景观等。
其中,终南山的自然风光尤其吸引人,成为该地区的重要旅游资源。
(2)文化资源丰厚:终南山北麓地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包括古城墙、陵墓、寺庙等。
这些文化资源为旅游者提供了独特的文化体验,也成为该地区吸引人的重要原因。
(3)经济基础雄厚:该地区旅游业经济基础雄厚,拥有发达的交通、住宿和餐饮等配套设施,为旅游者提供了便利的服务。
2.弱项:(1)环境问题:由于旅游业的发展,该地区的环境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包括水源和大气等环境问题。
(2)管理混乱: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旅游业的管理混乱,导致旅游资源被不合理开发和利用,也给旅游者带来了诸多不便。
(3)安全问题:由于旅游业的不断增长,游客数量不断增加,安全问题也成为该地区的一个突出问题。
特别是在高峰期,游客数量过大,安全隐患增加。
3.机会:(1)政策支持:由于旅游业对经济的重要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政策,为该地区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2)技术进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普及,旅游业的改善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高,可以有效地解决旅游业的各种问题。
(3)旅游市场的扩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市场正在不断扩大,有更多的人选择旅游为娱乐方式,这为终南山北麓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机会。
4.威胁:(1)自然灾害:由于该地区自然条件的复杂性,自然灾害是影响旅游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威胁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
存在着不可 公度性 , 为了保证主成分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和准确度 , 无法对指标数据直接进行计算,我们需要对指标数据进行两方面 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和农 民增收的互动关系机理, 可 以用“ 激 的处理——统一各指标属性及量纲量级 。 ①逆指标的正向化 ②数 励相容 ” 理论和“ 环境库 兹涅 茨倒 U字 曲线 ’ ’ 进行分析 。 据的标准化 。 合成环境总指标的计算思路 。 利用 S P S S 1 9 . 0 软件得 “ 激励相容” 是2 0 0 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 美 国经济学家哈 到表 1 。 维茨 ( L e o n i d H u r w i e z ) 创立 的机 制设计理 论的基本 思想, 主要 内 表 1 解释的总方差、 成 分矩阵 容是: 如果能有一种制度安排使行为人追 求个 人利 益的行 为, 正好
基 于生态旅游 的秦 岭北 麓环境保护 与 农 民增 收兼容互动研 究
— —
以户县南部 山区为实证
◆陈 帅 李 馨
( 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 【 摘要 】 首先运用激励相容理论和 “ 环境库兹 涅茨倒 u型 曲线” , 剖 析 了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 农 民增收的兼容互动关系机理。然后对 秦岭北麓的生 态旅 游大县—— 户县做 实证 分析 , 结论是 : 参与生 态 旅游的游客数量、环境总指标和农 民收入之 间存在着 紧密的正相 关性 ,但环境保护相对较弱 。最后分析原 因并提 出相应的对策建
议。
陕西
西安
7 1 0 0 6 2 )
可 以开发利用 的生态环境资源闲置和浪费, 阻滞生态旅游 的发展 , 影 响 人 民福 利 的提 高 。 生态旅游 与农 民增收 的互动关系。 首先 , 生态旅游是生态资源
【 关键词 】 生态旅游 环境保 护 农 民增收 秦岭北麓
禀赋 富集的 山区农民增 收的有效途径。 同时, 农 民通过发展农家乐 等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增 收, 就能够推动生态旅游深度发展。 生态环境保护 与农 民增收的互动关系。 长期看 , 保护好生态环 境, 就保住 了山区农 民赖 以生存 的根本性资源 , 并依此资源发展包 括 生态旅游在 内的绿色产业链 , 使农民可持续增收 ; 农 民依靠这些 绿色产业链增收 , 就更有积极性和投入能力来保护好生态环境。 短
析
二、 生态旅游 与环境保护和农民增收兼容互动的关系机理分
与实现集体利益最大化的 目标相吻合 , 那 么这 一制度安排就 是“ 激
励相容 ” 。
解 释的总方差
初始特征值
方 差的
提取平方 和载 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环境库兹涅 茨倒 U型 曲线 ” 描述 的是环境退化率和经济发展 水平之间关系 的曲线, 尽管“ 环境库兹涅 茨倒 U型 曲线 ” 在现实 中 存在 , 而且是相伴于经济增长过程的不可 避免的变 化过 程, 但这一 曲线 并非不能改变 。 按照以上 的思路, 具体来说 , 生态旅游之所 以能够把农 民增收 与环境保护兼顾起来, 是 因为三者间存在着 以下兼容互动关系: 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的互动关系 。 一方面 , 生态旅游 需要 以良 好 的 生态 环 境 为 前 提 条 件 , 促进环境保护; 有 效 的环 境 保 护 又 需 要 通过发展 生态旅游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 、筹集保护环境 的部分资 金。但另一方面 , 不合理的、 规模控制不 当的生态旅游可能超过生 态环 境的承载 能力 , 损坏环境 : 过于保 守死板 的环境保护也会使本
文献 综 述 及 问 题 的提 出 期看 , 如果农民是在传统 的小农生产 生活方式 下, 那么保护生态环 关于经济与环境 的关系 问题 , 国内外 已有大量研究 。2 O世 纪 境的举措会使 当地农民暂时不能开荒种地 、 “ 靠 山吃 山” , 因此需要 7 0年代 初 , 罗马俱乐 部发表 了《 增长 的极限》 , 认 为经济增长是 环 从政 策制度上 、 资金技术上 、 教育培训上及其他方面扶持农 民发展 境恶 化的根源 。而 “ 环境库 兹涅茨 曲线 ( E n v i m m e n t a l K u z n e t s 农家乐等生态旅游业及周边 产业 。 C u r v e , E K C ) ” 则 对 环 境 与 经 济 的 复杂 关 系 做 了较 为 权 威 的描 述 ; 生 三、 户 县 南部 山 区生 态 旅 游 与环 境 保 护 和 农 民增 收 关 系 的 实 态旅游与环境保护关系 的研究 。1 9 9 1 年, “ 太平洋地 区的生态旅游 证分 析 ‘ 与小 生意 ’ 研 讨会上澳大利亚学者发表 了《 生态旅游与 自然保护》 。 ( 一) 户县 南部 山区生态旅游、 环境保护与农 民增 收三 者相关 刘长生、 简玉 峰( 2 0 1 0 ) 通过利用优化控制理论 , 推导出环境质量与 性的实证 分析 旅 游 业 发 展 之 间 可 以达 到总 体 或 局 部 最 优 水 平 ; 关 于 生 态 旅 游 与 ( 1 ) 对六个环境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 。指 标处理和数据 说明 。 农 民增收 的关系, 我 国学者梁明珠 ( 2 0 0 4 ) 指 出: 在当今的中国, “ 一 首 先 我 们 用 X I  ̄X 6这 六 个 变 量 分 别表 示 户 县 的 空 气 质 量 好 于 国 方面,旅游的扶贫效应 日益显现 :另一方面,与 山区紧密相连的 家二级标准天数 、 空气环境 中二氧化硫 的年均值 、 空气环境 中二氧 农 民利益在一定程度上被忽 略” 。 胡亚文 ( 2 0 0 5 ) 详细分析 了生态旅 化氮 的年均值 、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年均值 以及户县林木覆 游对增加农 民收入的必要性 、 可行性 。 盖率和涝河污染综合指数。 在构建环境总指标 时, 六个环境分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