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高中化学第3章第1节认识晶体教案鲁科版必修2.doc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 第3章 第1节 认识晶体同步备课课件 鲁科版选

高中化学 第3章 第1节 认识晶体同步备课课件 鲁科版选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演示结束
作 业
LK·化学 选修 物质结构与性质

课标解读
重点难点




标 1.了解晶体的重要特征。
互 动

析 2.通过等径圆球与非等径圆球的 1.理解晶体自范性、各向
探 究
堆积模型认识晶体中微粒排列 异性的含义。(重点) 2.区


学 的周期性规律。
达 标
本方法和实验手段。

2.知道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的


自 主
结构微粒、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
时 作



菜单
●课标解读 1.能区分晶体与非晶体,知道晶体的重要特征。
2.了解A1、A3型密堆积。 3.知道晶胞是晶体的最小结构重复单元,能用切割法 计算一个晶胞实际拥有的微粒数。
●教学地位

晶体的特性

动 探 究
1.晶体的概念



内部微粒(原子、离子或分子)在空间按一定规律做 堂


案 设
___周__期__性____重复排列构成的固体物质。
基 达


2.晶体的特性
(1)晶体的_自__范_____性:在适宜的条件下,晶体能够自发

前 自
地呈现封闭的、规则的多面体外形。
课 时







方 固态,固态物质通常又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大类。那么, 双


设 计
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何在?晶体的基本特征是什么?这节

高中化学晶体的教案

高中化学晶体的教案

高中化学晶体的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晶体的概念,并掌握晶体的结构和特点;
2. 掌握晶体的分类及特性;
3. 了解晶体的生长原理和条件;
4. 掌握晶体的应用及其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

教学内容:
1. 晶体的概念及结构;
2. 晶体的分类及特性;
3. 晶体的生长原理和条件;
4. 晶体的应用及实际意义。

教学步骤:
一、导入:通过展示不同的晶体样品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晶体,晶体有什么特点。

二、探究:讲解晶体的结构和性质,介绍晶体的分类及特性,引导学生探讨不同种类的晶体有何差异。

三、实验:设计晶体的生长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会晶体生长的原理和条件。

四、拓展:介绍晶体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思考晶体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

五、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晶体的重要性及应用领域。

六、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对晶体相关的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

教学资源:晶体样品、实验工具、课件资料等。

评估方式: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思维能力,通过实验结果和课堂表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和质量。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三3.1《认识晶体》第1课时教案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三3.1《认识晶体》第1课时教案

第三章物质的聚集状态与物质的性质第一节认识晶体(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区分晶体与非晶体。

2. 认识晶体的重要特征。

【教学重难点】晶体的特征【教学方法】探究法【教学过程】【新课引入】【投影】几种常见的晶体图片【联想·质疑】1.食盐、冰、金属、宝石、水晶、大部分矿石等都是晶体,那么什么样的物质才能称为晶体?2.晶体与玻璃、橡胶等非晶体有什么不同?3.为什么晶体具有明显不同于非晶体的特性?【讲述】像上面这一类固体,有着自己有序的排列,我们把它们称为晶体;而像玻璃这一类固体,本身原子排列杂乱无章,称它为非晶体,今天我们的课题就是一起来探究晶体与非晶体的有关知识。

【板书】一、晶体的特征【板书】1. 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提问】在初中化学中,大家已学过晶体与非晶体,你知道它们之间有没有差异?【回答】学生:晶体有固定熔点,而非晶体无固定熔点。

【讲解】晶体有固定熔点,而非晶体无固定熔点,这只是晶体与非晶体的表观现象,那么他们在本质上有哪些差异呢?[投影]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讲述】通过前面对晶体与非晶体的讨论,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晶体有哪些特点:【板书】2. 晶体的特点:【阅读思考】晶体具有何种特性(1)在适宜条件下,晶体能自发呈现封闭的、规则的多面体外形---自范性;(2)在不同的方向上表现不同的物理性质(如导电)----向异性(3)具有特定的对称性---对称性【过渡】通过以上的学习如何给晶体下一定义?晶体又有何分类?分类的依据又是什么?【板书】3.晶体的分类(1)晶体:内部微粒在空间按一定的俄规律做周期性重复排列构成的固体物质(2)依据:根据晶体内部微粒的种类和微粒间相互作用(3)分类:离子晶体、金属晶体、原子晶体和分子晶体【思考】各类晶体有何区别?【学生归纳】【问题】晶体有何用途呢?【板书】4.晶体的用途(学生阅读教材)【练习】1. 从我们熟悉的食盐、金属、冰到贵重的钻石等都是晶体,而同样透明的玻璃却是非晶体。

高中化学 第3章第1节 认识晶体 第1课时学案 鲁科版选修3

高中化学 第3章第1节 认识晶体 第1课时学案 鲁科版选修3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学习资料专题第1课时晶体的特性和晶体结构的堆积模型[学习目标定位] 1.熟知晶体的概念、晶体的类型和晶体的分类依据。

2.知道晶体结构的堆积模型。

一、晶体的特性1.晶体与非晶体(1)晶体:内部微粒(原子、离子或分子)在空间按一定规律做周期性重复排列构成的固体物质。

如金刚石、食盐、干冰等。

(2)非晶体:内部原子或分子的排列呈杂乱无章的分布状态的固体物质。

如橡胶、玻璃、松香等。

2.晶体的特性:(1)自范性:晶体在适宜条件下可以自发地呈现封闭的、规则的多面体外形的性质。

(2)各向异性:是指在不同的方向上表现出不同的物理性质,如强度、导热性、光学性质等。

(3)对称性:晶体具有特定的对称性,如规则的食盐晶体具有立方体外形,它既有轴对称性,也有面对称性。

(4)晶体具有固定的熔、沸点。

3.常见的四种晶体类型(1)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2)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方法(3)判断晶体类型的方法之一:根据晶体结构微粒的种类及微粒间的相互作用。

例1不能够支持石墨是晶体这一事实的选项是( )A.石墨和金刚石是同素异形体B.石墨中的碳原子呈周期性有序排列C.石墨的熔点为3 625 ℃D.在石墨的X射线衍射图谱上有明锐的谱线答案 A解析原子在三维空间里呈有序排列、有自范性、有固定的熔点、物理性质上体现各向异性、X射线衍射图谱上有分明的斑点或明锐的谱线等特征,都是晶体在各个方面有别于非晶体的体现,故B、C、D能够支持石墨是晶体这一事实。

而是否互为同素异形体与是否为晶体这两者之间并无联系,如无定形碳也是金刚石、石墨的同素异形体,却属于非晶体。

例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一定是晶体B.具有特定对称性的固体一定是晶体C.具有各向异性的固体一定是晶体D.依据构成粒子的堆积方式可将晶体分为金属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子晶体答案 C解析晶体所具有的规则几何外形、各向异性和特定的对称性是其内部粒子规律性排列的外部反映,有些人工加工而成的固体也具有规则几何外形和高度对称性,故A、B两项错误;具有各向异性的固体一定是晶体,C项正确;晶体划分为金属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子晶体是依据构成晶体的微粒的种类和微粒间相互作用的不同,故D项错误。

高中化学 第三章 第一节 认识晶体教案 鲁科版选修3

高中化学 第三章 第一节 认识晶体教案 鲁科版选修3

第三章第一节认识晶体在必修2中,学生已初步了解了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离子键、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等微粒间作用力的知识,又初步了解了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等结构知识。

本专题内容是在学生学习必修2和从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构成的基础上,以微粒之间不同的作用力为线索,侧重研究不同类型物质的有关性质,使学生能更深层次上认识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在金属键的基础上,简单介绍了金属晶体中晶胞的几种常见的堆积模型。

让学生对晶体结构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通过本专题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晶体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也可使学生进一步深化“结构决定性质”的认识。

【教学设计】【知识与技能】1、了解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2、掌握晶体的基本性质3、理解金属晶体的概念、构成;了解金属晶体中晶胞的堆积方式。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晶体结构示意图和晶体模型的观察认识,教会学生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力,提高思维的全面性、严密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晶体内部微观结构的分析,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务实严谨的学习作风和学习化学的兴趣2、通过“内部有序造就了外部有序”的事实,培养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教学重点】:对晶体结构示意图和晶体模型的观察认识【教学难点】:晶体的空间堆积方式。

【教学过程设计】【引入】展示:雪花、石英、食盐、铝的晶体结构图,大多数的金属及其合金也是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阅读】课本P70-71晶体的特征。

问题:1、食盐、冰、金属、宝石、水晶大部分矿石等都是晶体,那么什么样的物质才能称为晶体?2、晶体与玻璃、橡胶等非晶体有什么不同?3、为什么晶体具有明显不同于非晶体的特性?【板书】一、晶体的特性1、有规则的几何外形2、各向异性(强度、导热性、光学性质等)3对称性:晶体的外形和内部结构都具有特有的对称性。

4、有固定的熔沸点二、晶体与非晶体晶体: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非晶体:没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三、晶体的分类(依据:构成晶体的粒子种类及粒子之间的作用)分为:金属晶体、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

高中化学晶体常识教案

高中化学晶体常识教案

高中化学晶体常识教案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晶体的概念,了解晶体的种类和性质,掌握晶体结构及其在生活
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
1. 晶体的概念
2. 晶体的种类和性质
3. 晶体的结构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晶体的概念和种类,晶体的结构及应用
教学难点:晶体的结构
教学方法:讲授相结合,示例分析,讨论互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用一段描写晶体的文字或图片引入话题,让学生了解晶体的基本概念。

二、讲解晶体的概念和种类
1. 老师讲解晶体的定义和性质,介绍晶体的种类和分类方法。

2. 讲解晶体的几何形状和外观特征,让学生了解晶体的外观。

三、分析晶体的结构
1. 老师通过示意图或示例分析晶体的结构,说明晶体的有序排列和规则性。

2. 让学生讨论晶体的结构特点,并举例说明不同晶体的结构差异。

四、探讨晶体在生活中的应用
1. 老师介绍晶体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化学工业、医药领域等。

2. 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晶体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展示晶体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五、课堂小结
总结晶体的概念、种类、结构及应用,强化学生对于晶体常识的掌握。

六、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阅读任务或实验任务,让学生深入理解晶体的知识。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介绍晶体的基本概念和常识,通过讲解、示例分析和讨论互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晶体的结构和应用。

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对晶体有更深入的认识,为他们后续学习和研究奠定基础。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三3.1《认识晶体》第三课时教案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三3.1《认识晶体》第三课时教案

第三章物质的聚集状态与物质性质第一节认识晶体(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晶胞是晶体的最小结构重复单元。

2.能用切割法计算一个晶胞中实际拥有的微粒数【教学重难点】能用切割法计算一个晶胞中实际拥有的微粒数【教学方法】探究法【教学过程】【新课引入】【联想质疑】通过前面的学习你已经知道,晶体可以看成是微粒按照一定的规律无限堆积而得到的,整个晶体里排列着无数个微粒。

那么,如何研究晶体内部微粒的排列规律呢?【板书】三.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1.晶胞定义:晶胞是晶体中最小的结构重复单元。

晶胞都是从晶体结构中截取下来的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平行六面体。

【多媒体展示】各种类型的晶胞【问题讨论】晶胞必须符合两个条件?我们又如何去划分晶胞呢?【总结】晶胞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代表晶体的化学组成二是代表晶体的对称性。

划分晶胞要遵循2个原则:一是尽可能反映晶体内结构的对称性;二是尽可能小【陈述】由A3密堆积中可以划分出六方晶胞,从A1密堆积中可以划分出立方面心晶胞。

整块晶体可以看作是数量巨大的晶胞无隙并置而成,所谓无隙是指相邻晶胞之间没有任何间隙,所谓并置是指所有晶胞都是平行排列的,取向相同。

晶胞是具有代表性的体积最小的平行六面体。

【交流研讨】既然晶体是由无数个晶胞堆积形成的,晶胞内威力的组成就能反映整个晶体的组成。

那么?应如何来分析一个晶胞中的微粒数呢?【板书】2.晶胞中原子个数的计算方法:(分割法)分割法是一种计算一个晶胞中实际拥有微粒数目的一种方法。

分割法的根本原则是:晶胞任意位置上的一个原子如被X个晶胞所共有,那么每个晶胞对这个原子分享1/X。

如对于立方晶胞(1)每个顶点上的原子被8个晶胞共有,所以晶胞对顶点的每个原子占有1/8。

(2)每条棱上的原子被4个晶胞共有,所以晶胞对棱上的每个原子只占有1/4。

(3)每个面上的原子被2个晶胞共有,所以晶胞对面上的每个原子只占有1/2。

(4)晶胞内部的原子属于晶胞自己,不与其它晶胞分享。

高中化学 3.1《认识晶体》(第一课时认识晶体)导学案 鲁科版选修3

高中化学 3.1《认识晶体》(第一课时认识晶体)导学案 鲁科版选修3

第1节认识晶体【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从认识一般固体出发,重点了解晶体的基本特征、类型以及不同类型晶体的一般物理性质。

2、晶体形成的途径及特性。

3、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

4、晶胞的概念。

5、知道晶胞是晶体的最小结构重复单元,能用切割法计算一个晶胞种实际拥有的微粒数。

过程与方法1、通过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2、学会分析、理解、归纳和总结的逻辑思维方法,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节与生活、生产、科技相联系的知识,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探索的精神第1课时【自主预习提纲】一、晶体的特性1、晶体与非晶体概念晶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晶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晶体的特性⑴规则的几何外形。

⑵自范性:在适宜的条件下,晶体能够自发地呈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面体外形,这称为晶体的自范性。

⑶各向异性:晶体在不同方向上表现出____________的物理性质。

⑷对称性。

如规则的食盐晶体具有_________________外形,它既有___对称性,出有_______对称性。

3、晶体形成的一段途径:(1)熔融态物质凝固;(2)气态物质冷却不经液态直接凝固(凝华);(3)溶质从溶液中析出。

4、晶体与非晶体的对比类别晶体非晶体微观结构原子在三维空间里呈________________排列原子排列相对__________自范性几何外形对称性熔点其他物理性质实例5、常见晶体的种类(1) 的晶体称为离子晶体;(2)的晶体称为金属晶体;(3) 的晶体称为原子晶体;(4) 的晶体称为分子晶体。

二、晶体的堆积模型1.紧密堆积原理:因为金属键、离子键、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没有,所以组成金属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的微粒服从原理。

高中化学_第三章第1节 认识晶体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化学_第三章第1节 认识晶体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三章第1节认识晶体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鲁科版《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三章《物质的聚集状态与物质性质》第1节《认识晶体》。

本节教材围绕“认识晶体”展开教学活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过许多晶体实物,但对什么是晶体还没有一个完整的科学认识,本节即从晶体实物出发,介绍了晶体的典型特征,使学生初步建立一些晶体学的基本知识,能够区分固体的两种主要类型:晶体和非晶体。

学生已经学习了微粒间存在着的不同类型的相互作用,但并不知道这些微粒在晶体里是如何排列的。

本节以活动探究引导学生认识晶体中微粒的堆积方式,从而使他们初步认识晶体里微粒的排列规律。

晶体是微粒按一定规律做周期性重复排列而构成的宏观物质。

二、学情分析1、在知识层方面,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过化学键的类别,并且知道化学键的成键原理,为这节课打下良好的基础,也知道物质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但是微粒间如何排列是这节课需要学习的。

在生活中学生也知道晶体,但是不能准确的区分,通过这节课学习,就可以全面了解晶体了。

2、在能力层方面,学生只是在生活中接触过晶体,但是缺乏辨别的能力,本节课从不同的层面去认识晶体,提高了学生鉴别晶体的能力。

学生有逻辑思维能力,但是没有建立模型的能力,通过教师引导完成一次晶体建模过程,学生提高整体思维运用。

3、在情感层方面,通过本节课晶体鉴别的最有效的方法是X射线衍射实验,以及学习构建模型去了解微观世界,让同学们对科学产生了兴趣,现阶段要好好学习,将来要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三、教学目标素养1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本节课让学生认识晶体,就需要从外观、特性等方面认识晶体,能对晶体进行分类,从宏观方面区分晶体与非晶体;还要通过深入学习了解晶体内部结构及微粒间堆积形式。

素养2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本课学习中需要同学们构建紧密堆积模型,在探究建模过程中,需要抓住事物的本质,根据事实建立不同的模型,从而让学生通过模型认知微观世界。

素养3: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本节课要认识晶体的内部结构,需要建立模型,在其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懂得由简到繁的逐一探究,遇到问题解决问题,敢想敢做的创新思维。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三3.1《认识晶体》第二课时教案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三3.1《认识晶体》第二课时教案

第三章物质的聚集状态与物质的性质第一节认识晶体(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最基本的两种类型(A1 A3)的等径圆球的密堆积型式2.知道离子晶体的可视为不等径圆球的密堆积【教学重难点】了解最基本的两种类型(A1 A3)的等径圆球的密堆积型式【教学方法】探究法【教学过程】【新课引入】【问题】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是有什么决定的?【回答】晶体的内部微粒按一定的规律周期性重复排列。

【联想质疑】晶体具有的规则几何外形源于组成晶体的微粒按一定规律周期性地重复排列。

那么晶体中的微粒是如何排列的?如何认识晶体内部微粒排列的规律性?【板书】二、晶体结构的堆积模型我们先来探讨金属晶体的内部结构【讲述】密堆积:由无方向性的金属键、离子键和范德华力等结合的晶体中,原子、离子或分子等微观粒子总是趋向于相互配位数高,能充分利用空间的堆积密度最大的那些结构。

密堆积方式因充分利用了空间,而使体系的势能尽可能降低,而结构稳定。

1.等径圆球的密堆积【活动探究】把乒乓球装入盒中,盒中的乒乓球怎样排列才能使装入的乒乓球数目最多?【活动提示】(1)将小球先排成列,然后排成一层,认真观察每一个小球周围最多排几个小球,有几个空隙。

(2)将球扩展到两层有几种方式,认真观察两层球形成的空隙种类。

(3)扩展到三层,有几种排列方式,并寻找重复性排列的规律。

【思考】1. 将等径圆球在一列上的最紧密排列有几种?如何排列?2.等径圆球在同一平面上的堆积方式是唯一的吗?最紧密堆积有几种排列?在最紧密堆积方式中每个等径圆球与周围几个球相接触?【板书】密置层:在同一平面上,每个等径圆球与周围其它六个球相接触形成最紧密堆积方式【思考】取A、B两个密置层,将B层放在A层的上面,有几种堆积方式?最紧密的堆积方式是哪种?它有何特点?【讲述】1.在第一层上堆积第二层时,要形成最密堆积,必须把球放在第二层的空隙上。

这样,仅有半数的三角形空隙放进了球,而另一半空隙上方是第二层的空隙。

高中化学第3章第1节认识晶体鲁科版选择性必修2

高中化学第3章第1节认识晶体鲁科版选择性必修2

重难突破•能力素养全提升
探究角度1 晶体与晶胞的关系
例1 下列有关晶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晶胞是描述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
B.整块晶体中,相邻晶胞之间没有间隙
C.晶胞一般都是平行六面体
D.晶胞都是正八面体
解析 晶胞是描述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A正确;整块晶体可以看作是数量巨
大的晶胞“无隙并置”而成,“无隙”是指相邻晶胞之间没有任何间隙,B正确;
石蜡等。
无周期性重复
排列的固体物质。如橡胶、玻璃、
适宜条件自然形成,非人为雕刻
2.晶体的特征
(1)自范性:晶体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自发地呈现封闭的、规则的多面体外
形的性质。
(2)各向异性:晶体在不同的方向上表现出 不同 的 物理
性质,如强度、
导热性、光学性质等。
(3)对称性:晶体的外形具有一定的对称性,如规则的食盐晶体具有立方体
两区别:有无固定熔点、X射
线衍射实验
知识点一
晶体的特性
知识点一
晶体的特性
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
1.晶体与非晶体
(1)晶体:内部微粒(原子、离子或分子)在空间按一定规律做 周期性重复 排
列构成的固体物质。如金刚石、食盐、干冰等。
例如固体CO2(干冰)是晶体,CO2气体不是晶体
(2)非晶体:内部微粒
[对点训练1]
下列叙述不属于晶体特性的是( B )
A.自发呈现封闭的、规则的多面体外形
B.具有各向同性
C.有对称性
D.有固定熔点
解析 晶体具有各向异性,而非各向同性,故B错误。
名词解释
晶体的各向异性,亦称“非均质性”,即沿晶格的不同方向,原子
排列的周期性和疏密程度不尽相同,由此导致晶体在不同方向的物理性质

3.1 认识晶体 学案—鲁科版选择性必修2

3.1  认识晶体   学案—鲁科版选择性必修2

第三章不同聚集状态的物质与性质第1节认识晶体1.了解晶体的重要特征,能说出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

了解晶体中微粒的空间排布存在周期性,能结合实例描述晶体中微粒排列的周期性规律。

2.知道晶体的微观结构特点,了解晶胞选取的原则,认识简单的晶胞,学会分析晶胞中包含的微粒数。

晶体的特征、晶胞及其晶胞中包含微粒数的计算1.分子间作用力包括和。

是普遍存在的一种分子间作用力,属于作用。

对于结构和组成相似的物质,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增强。

越强,物质的熔点和沸点越高。

2.氢键属于一种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氢键使物质的熔、沸点升高,溶解性增大,氢键使物质的熔、沸点降低。

氢键存在于含键、键、键等化学键的分子间或分子内。

3.粒子间作用的强度:>>。

范德华力、氢键只对物质的性质有影响,物质的化学性质与有关。

一.晶体的特性【自主阅读】阅读教材第一部分,总结归纳晶体的特征以及类型。

【归纳总结】1.晶体:内部微粒(原子、离子或分子)在空间按一定规律做排列构成的固体物质称为晶体。

2.晶体的特征①自范性:具有形成的、几何外形。

②对称性:晶体能够自发地呈现、多面体外形,具有一定的对称性。

③各向异性:晶体在不同的方向上表现出的物理性质。

④能使X射线产生衍射:利用这种性质,人们建立了测定晶体的重要实验方法。

3.晶体的分类:根据晶体内部的种类和的不同,可以将晶体分为、、和。

4.非晶体:内部微粒排列构成的固体物质称为非晶体。

晶体和非晶体的最大区别在于。

非晶体没有外形,缺少晶体所具有的和。

【交流研讨】说明氯化钠、铜、金刚石、冰各由说明微粒构成以及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各属于什么类型,并体会构成微粒空间排列的特点。

二.晶体结构的基本重复单元——晶胞【自主阅读】阅读教材第二部分,总结归纳晶胞含义以及晶胞和晶体的关系,掌握晶胞中所含微粒的计算方法。

【归纳总结】1.晶胞:晶体结构中单元称为晶胞。

晶胞的形状为。

2.选取晶胞的原则:保证对称性的前提下,依据晶胞尽量,所含的原子尽量、棱的夹角为。

2022-2023学年鲁科版选择性必修二 3-1 认识晶体 学案

2022-2023学年鲁科版选择性必修二 3-1 认识晶体 学案

3.1 认识晶体学习目标:1.通过生活中常见晶体和非晶体的实例,了解晶体的特征,认识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

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核心素养。

2.了解晶体中微粒的空间排布存在周期性,认识简单的晶胞,会用切割法确定晶胞微粒数目及晶体化学式。

建立晶体结构认知模型。

学习过程:一、晶体的特性1.晶体的概念(1)晶体:内部微粒(原子、离子或分子)在空间按一定规律做周期性重复排列构成的固体物质。

(2)非晶体:内部微粒无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固体物质。

2.晶体的特性(1)晶体一定是固体,固体一定是晶体吗?提示:晶体一定是固体,固体不一定是晶体,如玻璃、橡胶等。

(2)晶体的各向异性及对称性是由哪些因素引起的?提示:晶体内部微粒在空间按照一定规律作周期性重复排列,使晶体具有规则几何外形和对称性;内部微粒在各个方向上的不同排列是晶体具有各向异性的本质原因。

3.晶体的分类(1)分类标准:根据晶体内部微粒的种类和微粒间相互作用的不同。

(2)分类晶体类型构成微粒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实例离子晶体阴、阳离子离子键NaCl 金属晶体金属阳离子、自由电子金属键铜共价晶体(原子晶体)原子共价键金刚石分子晶体分子分子间作用力冰4.晶体与非晶体的用途(1)晶体:①把机械能变成电能。

②制作红外夜视仪。

③做电子元件。

(2)非晶体:①某些非晶态合金的强度和硬度比相应的晶态合金的强度和硬度高。

②非晶态硅对阳光的吸收系数比单晶硅大,可以有效吸收阳光。

二、晶体结构的基本重复单元——晶胞概念晶体结构中基本的重复单元形状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平行六面体晶体中晶胞的排列方式无隙并置“切割法”计算某晶胞中的微粒,如果被n个晶胞所共有,则微粒的1/n属于该晶胞注意:晶胞的形状大多数是平行六面体,但也有其他形状,如三棱柱、八面体等。

(1)区分晶体与非晶体最可靠的方法是确定有没有固定的熔点。

( )(2)粉末状固体也可能是晶体。

( )(3)由晶胞组成的晶体,其化学式表示一个分子中原子的数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节认识晶体
发展目标体系构建
1.通过生活中常见晶体和非晶体的实例,了解晶体
的特征,认识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

2.了解晶体中微粒的空间排布存在周期性,认识简
单的晶胞,会用切割法确定晶胞微粒数目及晶体化
学式。

一、晶体的特性
1.晶体的概念
(1)晶体:内部微粒(原子、离子或分子)在空间按一定规律做周期性重复排列构成的固体物质。

(2)非晶体:内部微粒无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固体物质。

2.晶体的特性
(1)晶体的自范性:在适宜的条件下,晶体能够自发地呈现封闭的、规则的多面体外形。

(2)晶体的各向异性:晶体在不同方向上表现出不同的物理性质。

(3)晶体有特定的对称性: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3.晶体的分类
(1)分类标准:根据晶体内部微粒的种类和微粒间相互作用的不同。

(2)分类
晶体类型构成微粒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实例
离子晶体阴、阳离子离子键NaCl
金属晶体金属阳离子、自由电子金属键铜共价晶体(原子晶体) 原子共价键金刚石分子晶体分子分子间作用力冰
二、晶体结构的基本重复单元——晶胞
概念晶体结构中基本的重复单元
形状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平行六面体
晶体中晶
无隙并置
胞的排列方式
“切割法”计算某晶胞中的微粒,如果被n个晶胞所共有,则微粒的1/n 属于该晶胞
微点拨:晶胞的形状大多数是平行六面体,但也有其他形状,如三棱柱、八面体等。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晶体一定是固体,固体不一定是晶体(√)
(2)晶胞都是平行六面体(×)
(3)区分晶体与非晶体最可靠的方法是确定有没有固定的熔点(×)
(4)粉末状固体也可能是晶体(√)
(5)由晶胞组成的晶体,其化学式表示一个分子中原子的数目(×)
2.下列不属于晶体特性的是( )
A.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B.具有各向异性
C.具有对称性
D.没有固定的熔点
D [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各向异性、自范性、对称性等特征,且晶体有固定的熔点。

]
3.下列有关晶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晶胞是晶体最小的结构重复单元
B.不同的晶体中晶胞的大小和形状都相同
C.晶胞中的微粒可能不完全属于该晶胞
D.已知晶胞的组成就可推知晶体的组成
B [描述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最小重复单元)叫晶胞,A正确;相同晶体中晶胞的大小和形状完全相同,不同晶体中晶胞的大小和形状不一定相同,B错误;晶胞中有的微粒被若干个晶胞所共用,而不专属于某个晶胞,C正确;根据晶胞的组成,可以利用“均摊法”推知晶体的组成,D正确。

]
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
(素养养成——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1.我们吃的食盐是粉末状的没有固定形状的颗粒,是不是说明食盐不是晶体?
提示:食盐是晶体,晶胞的规则几何外形用肉眼是看不到的。

2.能不能只通过外观就能区分晶体和非晶体?
提示:不能仅仅通过外观判断晶体和非晶体,非晶体经过加工也能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固体外观微观结构自范性各向异性熔点
晶体具有规
则的几
何外形
微粒在三维
空间周期性
有序排列

各向
异性
固定
非晶体不具有规
则的几何
外形
微粒排列
相对无序
没有
各向
同性
不固定
本质区别微观粒子在三维空间是否呈现周期性有序排列
A.测定熔点、沸点
B.观察外形
C.对固体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
D.通过比较硬度确定
C [从外形和某些物理性质可以初步鉴别晶体和非晶体,但并不一定可靠。

区分晶体和非晶体最可靠的科学方法是对固体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所以只有C选项正确。

]
依据晶体的特性判断固体是不是晶体,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应从本质特征上进行把握。

1.下列有关晶体和非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均为晶体
B.晶体具有自范性,非晶体没有自范性
C.晶体研碎后即变为非晶体
D.将玻璃加工成规则的固体即变成晶体
B [晶体的规则几何外形是自发形成的,有些固体尽管有规则的几何外形,但由于不是自发形成的,所以不属于晶体,因此,A、D项错误。

晶体是由晶胞通过无隙并置形成的,构成晶体的微粒在三维空间呈现周期性的有序排列,因此,晶体研碎成小的颗粒仍然是晶体,所以C项错误。

自范性是晶体和非晶体的本质区别,B项正确。

]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固体SiO2一定是晶体
B.晶体有固定的组成,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