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语文七上《散步》视频课堂实录(优质视频、文字实录+配套课件+配套教案+配套素材+整体规划)-
新人教版语文七上《散步》视频课堂实录(优质视频、文字实录+配套课件+配套教案+配套素材+整体规划)-
我们尝到语文学习的“甜头”——《羚羊木雕》学习体会古镇初级中学初一(1)班薛佳欣前几天,学校开展语文学科精品课程活动,我们班也有幸被选中参与这个行列,在老师的引导我们学习〈〈羚羊木雕〉〉这一课。
老师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连同相关的知识一起令我们终生难忘。
老师那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引人入胜,我们内在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让同学喜欢学习,甚至把语文的阅读当成真正的精神大餐来享受,整个课堂的学习成为成为快乐之旅,下面让我谈谈其中的几个难忘的环节吧。
其一:课堂导入可以说匠心独运,引发兴趣。
老师展示两张同学们喜闻乐见的表示友谊美好长久的图片,让同学们评说,接着举出几句经典的有关友谊的名言警句,很快吸引同学们眼球,也自然地过度到要学习课文中的话题——悄悄成长的少年与父母在处理与朋友友情上的分歧如何解决。
接下来的是我们带着某种期待来进一步了解故事内容。
其二:声情并茂、惟妙惟肖的分角色表演课文让我们有身临其境之感,加深了对课文的感悟。
课前老师让同学先自主解读文本,自由组合分小组试着扮演角色朗读课文、表演课文。
刚从小学升上来的我们仍保留有小学生好动、爱表演的特点,有机会要大家动起来,大家那股兴奋劲甭提了!为了表演得像模像样,没有哪个不仔细地阅读课文的?没有哪个不是主动?可以说大家这种阅读热情盛况是空前的。
课堂上,老师那亲切自然的表情让我们轻松自然地开展活动,同时因为同学有备而来,把课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演绎得惟妙惟肖、淋漓尽致,课文一串串无声的语言符号顿时鲜活起来了,成为有声有形可感的丰富情景画面,同学们很快跟着进入课文的情境,感知体会着,课文的情节也清晰明了。
这样调动多种感官比传统的听说学习方式的学习效果好多了。
当进入下一个环节时(检测对课文内容的初步感知):一个的故事,一个的木雕,爸爸/妈妈/奶奶/万方/我、、、、、、连平时基础差的同学都能答出来,哪个没有学习的成就感?这样的学习能不快乐吗?其三:在揣摩人物个性化语言中归纳人物的性格特点趣味无穷,感觉语文的语言学习魅力无穷。
《散步》课堂教学实录(11)(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
《散步》教学实录——荆门市海慧中学邓艳萍老师执教(2006年4月10日上午10时45分至11时30分,趁参加荆门市中考复习研讨会的机会,与会老师听了海慧中学青年女教师邓艳萍的一节优质课,下面是本人对该节课的教学实录——宋继军)师:同学们,我们现在来轻松一下,听一段音乐。
(投影:视频《感恩的心》)师:上课。
刚才,我们欣赏的是什么歌?生:《感恩的心》。
师:我们听了这首歌,有什么感触,哪个同学能说说吗?生:父母把我们养大,我们应该感谢他们。
师:是啊,父母把我们养大,多么不易,我们的学习,有父亲的教育和帮助,所以父爱如山;而在我们的成长中,又有母亲的关怀和呵护,所以母爱如水,今天,就让我们来搀扶着他们,去进行心灵的散步。
(投影:《散步》)师:先听老师读课文,边听边想,从字里行间,你看到了怎样的一个家庭?(教师有表情地背诵课文,背景音乐响起。
(投影:听文入境,从文中的字里行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家庭?)师:从字里行间,你看到了怎样的家庭?生1:我看到了一个和谐的家庭。
生2:我看到了一个温馨的家庭。
生3:我看到了一个幸福的家庭。
生4:我看到了一个融洽的家庭。
生5:我看到了一个互敬互爱的家庭。
生6:我看到了一个尊老爱幼的家庭。
生7:我看到了一个和睦的家庭。
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无论是尊老、和睦、互敬互爱,我发现有两个同学提到了两个关键字,是——生:和谐。
(投影:和谐。
)师:现在我们就抓住这两个关键字,把课文读一遍。
生:(朗读课文。
未等学生读完。
)师:听着大家投入的朗读,我也融入到了文中那和谐的氛围里,下面请大家看投影,回答回答问题。
(投影:作者在文中写了何人?何事?何景?)师:先回答第一个问题。
生8:写了和谐。
生9:写了散步。
生10:写散步的过程发生了分歧。
生11:写又解决了分歧。
师:谁能把以上几个同学回答的内容串起来,看写了什么?生12:在初春的时候,我们一家人散步,发生了分歧,后来又解决了。
师:能否再回答一下,写了什么人?生13:我、妻子、儿子、我的母亲。
新人教版语文七上《散步》视频课堂实录(优质视频、文字实录+配套课件+配套教案+配套素材+整体规划)-
《羚羊木雕》教学实录老师:上课学生:起立老师:同学们好!学生:白老师好!老师:好,大家看一看这两副画,看得清不清楚?学生:清楚老师:是什么?学生:钱?美元?人民币?老师:钱重不重要?学生:不重要。
老师:大家读下面的一段话学生:同学齐读老师:好,从这两幅画面,你们会选择钱还是朋友?学生:朋友。
老师:如果只能要一样的话呢?学生:朋友老师:当然要朋友,真心的朋友学生:恩老师:这一节课我们就讲关于朋友的学生:好老师:这一篇文章是什么文体?学生:记叙文。
老师:记叙文吗?学生:散文。
老师:散文吗?学生:叙事散文老师:题目是什么?学生:羚羊木雕老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学习目标,这节课我们来了解三个重点。
第一个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第二个是这篇文章最有特色的是什么(它的人物个性特点),通过个性语言,了解作者的形象,第三个是从学习这篇文章中懂得一个道理。
希望大家从这篇文章中总结出一点学习的经验。
学生:(同学齐读)老师:除了这些,还有没有老师讲过的?学生:满不在乎。
一动不动、无可挽回老师:这节课我们学习的第一个重点,这篇课文出现了哪些人物?学生:我,妈妈,爸爸,奶奶,万芳,万芳的妈妈,旁白老师:现在掌声有请扮演者上台(掌声)扮演学生:老师们,大家好。
我是演作者的爸爸,我是演作者的妈妈,我是演作者,我是演作者的好朋友万芳,我是演万芳的妈妈,我是演奶奶,我是演旁白。
扮演内容略。
老师:好,我想问大家,哪个人物表演的最好?学生:旁白老师:好在哪里?学生:声音洪亮老师:还有呢?学生:这次我表演的很出色老师:给予表演者掌声学生:掌声老师:通过他们的表演,我们看到了整篇文章大致的内容,现在我们看一下这篇文章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你们刚看到的最后一个角色:“这全都怪我吗?”什么故事?是高兴,是喜悦还是悲伤?学生:悲伤老师:一个什么的木雕?学生:贵重的木雕老师:一个怎样的老爸呢?学生:有一股难以抗拒的力量的老爸老师:一个怎样的老妈呢?学生:严厉,固执老师:一个什么的奶奶?学生:大方,重义轻财老师:万芳呢?学生:讲义气老师:我们了解了整篇文章的结构,这个我是怎么样?学生:老实老师:按照课文的内容,这篇文章讲了什么样的木雕,什么样的?什么颜色的?学生:贵重的,黑色的老师:为什么贵重呢?学生:它是爸爸从非洲带回来给我的老师:羚羊是什么?学生:动物老师:大家看一下,这篇文章是叙事散文,它叙了什么事呢?学生:叙述了一件伤心的事。
新人教版语文七上《散步》视频课堂实录(优质视频、文字实录+配套课件+配套教案+配套素材+整体规划)-
“叙事性经典散文阅读导学”模块整体规划一、指导思想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提出了全新的理念,认为阅读是学生个性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
可是,如何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到阅读实践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这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这关系到新课改的阅读教学理念能否真正贯彻落实。
我认为,在阅读教学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还学生以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地位,开放阅读空间,“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二、设计理念长久以来散文以记实为本,以史学为伴,蕴集着散文作者对于人生世相的多少关注,多少思索,多少探索。
散文的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是非常突出的,它不仅可以传授给学生知识,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与写作能力,同时由于它大多文质兼美,很能唤起学生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情感,更能激发、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审美需要,实现美学教育。
本模块的设计就是根据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唤起学生的审美情感的目标而设计的。
三、教材分析本模块节选的两个教学案例《散步》和《羚羊木雕》都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五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主题是亲情。
浓浓亲情,动人心弦,亲情是人世间真挚而美好的情感,描写亲情的诗文往往最能打动人。
在本单元的几篇课文中,作者以自己的切身体验,写出了亲情的丰富和多样,引起我们的共鸣。
《散步》正是体现着浓浓亲情的一篇文章,文章记叙了一家三代野外散步的“生活细节”,表现出一家人之间的互敬互爱的真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羚羊木雕》所写家庭故事贴近学生生活,结构精致,布局巧妙,情节发展曲折,矛盾环环相扣。
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符合人物个性。
设计时只能有所取舍,把更大的自由、发现的快乐给学生,让他们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课文,并联系自己家庭生活和成长经验去体验人物思想感情,从而欣赏课文的人物形象,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并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认识,从而避免一些可以避免的家庭矛盾冲突,使自己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初中语文《散步》课堂教学实录(附教案)
初中语文《散步》课堂教学实录(附教案)《散步》课堂教学实录(附教案)(新教师入职必备,考教师资格证必备)播放音乐《让爱住我家》师:听着这温馨甜美的音乐,我想同学们一定会想到温暖的家。
我想问问大家,你们一家人在一起都做哪些事呢?生1:一起去郊外散步。
生2:吃饭、看电视。
生3:去旅游,去公园玩。
生4:开家庭会议。
生5:过节团聚,八月十五吃月饼,过年……生6:一起去打猎。
(笑)师:哇,好惬意。
看来一家人在一起真是乐融融的。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作家莫怀戚一家人去散步的情景吧。
(荧幕出示课题作者)同学们自由放声朗读全文,思考:“我”为何要出来散步?散步时发生了什么矛盾?又是如何解决这矛盾的?(学生自由放声朗读全文并思考)师:谁来说说“我”出来散步的原因?生1:为了母亲,文中说“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
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
”生2:外面的空气很清新,景色很美。
文中说“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
师;你好象掉了“生命”两个字,难道这样的景色还没有生命吗?生2:(笑)有。
“新绿”、“嫩芽”、“咕咕地起着水泡”都显示着春天的勃勃生机。
师:你来读读,试着读出这勃勃生机来。
(生2读)师:读得怎样?生3:我认为还要突出“初春”、“随意地铺着”、“密”这些词。
(声情并茂地朗读)师:我好象也置身于这美丽的春色中去了。
“我”最希望谁呼吸到这清新的空气,感受到这勃勃的生机?生(齐声):母——亲——师:看来“我”出来散步主要是为了母亲,可是母亲本不愿出来,假设你是文中的“我”,你准备怎样劝说呢?。
(荧幕出示与课文描写极一致的南方初春田野的风光图)要求以儿子的口吻,结合课文与荧幕展示的图片来说。
生1:妈妈,你看,外面的景色多美,空气多新鲜,我们出来散散步吧。
师(学母亲的口吻):我的身体也不好,很累,不想出去。
新人教版语文七上《散步》视频课堂实录(优质视频、文字实录+配套课件+配套教案+配套素材)(李老师)-
《散步》课堂实录中山市东区松苑中学李紫军师:课前播放《家》歌曲。
师:上课。
生:老师您好!师:同学们上午好!请坐。
刚才老师放了一首什么歌?生:《家》师:家一个幸福的字眼,家,一个温馨的港湾,家是我们幸福的摇篮,无论风吹雨打,它永远是我们的避风港。
它给予了我们无尽的关怀,今天让我们步入一个这样的家庭,去感受一家四口浓浓的亲情。
好,我们今天学的课文是——板书:散步)生:散步师:作者?生:莫怀戚。
师:我们一起打开课文,老师放背景音乐,请同学们跟着背景音乐的节奏轻读,试着把文中一家四口那浓浓的亲情读出来。
生:齐读课文。
师:现在我们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抢答开始,(学生举手)我们给第一位回答问题的同学爱的鼓励。
(鼓掌)生:认读生字词。
师:好,同学们一起来,每个词语读两遍。
读完课文,回答问题,分组回答。
散步的人?(学生边回答,老师边板书)生:我、母亲、妻子和儿子师:散步的地点?生:田野。
师:散步的季节?生:初春。
师:散步的过程当中发生了什么事?生:分歧。
师:分歧是什么呢,最后又是怎样解决的?生:分歧是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整;儿子要走小路,因为小路好玩。
师:分歧是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那这个分歧是怎样解决的?生:最后我决定走大路,母亲却说还是走小路吧,她顺从了孙子。
师:我的主张是什么?生:走大路。
师:顺从了谁的意见?生:母亲。
师:在母亲和小孩之间我首先考虑到的还是尊重母亲(板书:尊老),但祖母疼爱孙子,最后把选择权给了孙子,选择走小路。
本来是有分歧的事情,但很快得到了解决。
那这个家庭的每个成员你能给个形容词来形容他\她吗?生:奶奶是个慈祥的奶奶。
师:从哪里可以看出她慈祥?生: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改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师:虽然母亲知道小路很难走,但奶奶爱孙儿,还用了一个“摸”字。
生:我说儿子,儿子是个活泼可爱,天真善良的人。
师:从哪里可以看出他的活泼可爱和天真善良?生: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初中语文】散步课堂实录22(2份) 人教版
《散步》课堂实录两则《散步》课堂实录1教室里播放着陈红唱的《常回家看看》。
师:刚才同学们听到的是什么歌曲?生:《常回家看看》师:根据这首歌猜猜我们今天要上哪一课?(提示学生在课文目录里找)生:《散步》师:为什么猜是《散步》呢?这二者之间有什么相通点?刁春丽:因为这篇课文写的是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李嘉意:因为这篇课文有浓浓的亲情。
师:还有什么更直接的联系?徐红阳:因为歌词和课文都是表现了孩子对父母的关爱。
师:恩,“关爱”这个词能不能换一个更恰当的词呢?生:孝心。
师:恩,非常不错,很好。
这篇课文洋溢着浓浓的亲情,我们要感受它,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有感情的朗读,确定好本文的语气和语调后,就请放声朗读。
(PPT明确本文朗读的语气和语调)学生放声朗读。
师:在这个朗读中,你的语气和语调是怎么处理的?请几位同学示范朗读三位学生段朗读,最后一节全班齐读。
师:刚才大家的朗读都很到位,我相信同学们的情感已经和作者产生了共鸣,那么你被文中的哪些细节感动了,为什么?刁春丽:“后来发生了……小路有意思”他们一个要走小路,一个要走大路,而我决定走小路,说明我孝顺母亲。
李嘉意:“向着那菜花……”儿子有孝心,背起了母亲,妻子有母爱,背起了儿子。
侯文雪:“但是母亲……走小路”说明母亲很疼爱孙儿。
侯文涛:“但是我和妻都慢慢的……世界”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写出了他的孝心和母爱的伟大。
杨雪:“我决定……”说明我有孝心。
韩明军:世界上有一种情叫亲情,世界上有一种爱叫母爱,世界上有一种心叫孝心。
师:哦,这句话概括的太棒了,非常好。
张萌: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师:“熬过”怎么理解?张军红:说明冬天对老人是一种折磨。
张萌:说明我母亲的身体不好。
师:刚才同学们从母亲的角度去理解这句话的,而且理解的很到位,那么从我的角度呢?朗读的时候应该怎么读?徐红阳:高兴。
师:你能读一读吗?徐红阳把这句话读了一遍,读出了喜悦。
师:恩,你刚才的朗读也比较到位,读出我的喜悦之情,为什么我的情感是喜悦的?徐红阳:因为我很高兴母亲能熬过这个冬天,她又可以和我们在一起了。
新人教版语文七上《散步》视频课堂实录(优质视频实录+配套课件+配套教案+配套素材)(曹老师)
新世纪教育网
QQ:448966300
《散步》教学反思
曹文娟
一、教学情境的层层深入,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
课堂教学围绕“感悟亲情、真爱亲情”这一中心任务,从听读感悟开始,到自由朗读感悟、深入细致研读语言感悟、延伸阅读感悟,最后联系生活,诗意地表达对亲情的理解,环环相扣,学生的学习活动步步深入,自然流畅。
二、突出主问题的巧妙设计,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使得课堂教学充满艺术性。
该教学设计的第三个环节“鲜花献给可敬的人”,问题提得巧妙,要求具体明确,综合性强。
既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走进人物心灵深处,让学生带着赞赏的态度品评文中的人物,感受人物的美好心灵,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好情感的陶冶,可谓是“润物细无声”。
同时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精美的语言,将语言品读、朗读训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较好地培养了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还是有效的语文方法教育。
三、多媒体技术与语文学习的巧妙结合,创造了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将学生引入一个诗意的学习境界。
以“让爱心传递下去”作为深入解读文章主旨的引导,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爱心和家庭责任感。
新世纪教育网 QQ:448966300。
新人教版语文七上《散步》视频课堂实录(优质视频实录+配套课件+配套教案+配套素材)(曹老师)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 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 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明确: “世界”这个词是大词小用。
从字面上看,是形容他们走得小心,走的是 小路,惟恐哪一步这个形象又有其象征意义:突出中年一代责 任重大,既要赡养老一代,又要抚养下一代, 肩负着承前启后的重大使命 。家庭、民族、 国家都是如此。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 育网 -
品味语言
提示:
探寻美点
1、找出喜欢的句子; 如本文中的写景句、传情句、对称句等 2、选定合适的角度; 如遣词角度、修辞角度、句式角度、 感情表达角度、写作方法角度等 3、准确流畅地表达。 建议用上“我喜欢的句子是——因为它 ——”或“我感受最深的句子是——因为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 它——”等句式。 育网 -
创新作业 感恩亲情
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家人的爱:给远方的父亲发一
条感恩的短信;为操劳的母亲捶一次背;替年迈的
爷爷奶奶洗一次衣服……
写一篇题为《我爱我家》的小作文。不少于400字。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 育网 -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 育网 -
这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本文讲述的是一家四口人 在江南初春的田野散步的事。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 育网 -
散步时产生了什么分歧? “我”是如何解决的?
假如“我”当时决定 依从儿子,那会怎么样呢?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 育网 -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 育网 -
以 小 见 大
小 事
散 步
大主题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 育网 -
尊老爱幼
学习了这篇文章,你一定得到很多启 示,请谈一谈。 善于发现的你们从平凡的生活小事中 感受到了亲情吗?你们想借此机会表达对 亲人的爱吗?
《散步》视频课堂教学实录(说课+上课+评课+课件+教案+说课稿+配套素材)-1.doc
人教课标版七(上)23课《散步》教案蒲江县西来学校邓敬芝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过程和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文中写景画面的优美和细节的动人。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尊老爱幼的情感。
教学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培养尊老爱幼的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音频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1.展示春天的图片,导引入新课。
2.出示课题及作者。
二、学习目标(投影)展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板书课题)三、整体感知(一)齐读课文,字词积累。
抽答:1、注音。
分歧( qí)拆散(chāi )波光粼粼(lín )脚踝(huái)蹒跚(pán shān)一霎时(shà)2、根据词义说出词语。
(1)相信并佩服(信服)(2)不一致的地方(分歧)(3)每个人都得到了适当的安置(各得其所)(4)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委屈)3.填空(1)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2)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3)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
(二)引导:这是一篇记叙文,朗读时要抓住记叙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同学们自由朗读全文,思考以下问题:(勾画原文语句)1.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在初春的田野)3.写了哪些人物?(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4.起因:一家人为什么出去散步?5.经过:散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分歧)6.结果:最后一家人是怎样散步的?(三)学生抢答问题,并小结:文中写了一家四口在初春的田野散步。
四、自主合作探究:读一读,议一议。
1.文中散步的地方美吗?写了哪些景物?有何作用?2、文中一家人在散步时发生了什么分歧?是怎样解决的?3.“我”为什么感到责任的重大?4.展开想像,体验感受一下,假如你是文中的“我”,毫不犹豫地依从了儿子走小路,那么,母亲会怎样想?(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谈感受。
新人教版语文七上《散步》视频课堂实录(优质视频、文字实录+配套课件+配套教案+配套素材+整体规划)-
惜爱——读《散步》有感106班梅景松今天,老师给我们上了一节非常精彩的公开课:《散步》,课堂上老师激情飞扬的诵读、循循善诱的引导、风趣幽默的语言让我们完全忘却了几十个人听课的紧张。
晚上回到家,我再认真读了遍文章,感受特别深刻。
我和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在散步。
天气很好。
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浓有淡;树上的绿芽也密了;田野里的冬水咕咕地吐着泡泡。
在这充满活力的春光中,两对母子边走边聊,脸上满是笑意。
看着书上的文字,看着书上的插图,我觉得天空仿佛为他们而蓝;花朵仿佛为他们而开;小路仿佛为他们而延伸……一切富有生机的东西仿佛都在为他们歌唱——哦!春光中两对幸福的母子。
后来母亲说要走大路,大路平顺。
但我的儿子说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因为他们一向都习惯听从于我。
我认为自己陪伴在儿子身边的机会还有很多,所以决定委屈儿子,走大路。
但母亲摸了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说要走小路。
她说那儿风景好,如果有走不过去的地方,让我背她。
她说得很自然,但我看得出……我还是依了她。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慢慢地往前走。
到了难走的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我们走得很仔细,似乎我俩背上加起来的,就是整个世界。
我爱母亲,爱儿子,也爱妻子;母亲爱儿子,爱孙子,也爱媳妇;妻子爱我,爱母亲,也爱儿子。
我们一家人相互关爱。
我拿定主意走大路是爱;母亲摸着孙儿的脑瓜变了主意是爱;我背着母亲走是爱;妻子背着儿子走是爱……每一个小动作,每一句话,甚至一个微笑,一个眼神,都隐藏着爱。
爱是无处不在的,只要你用心体会,就知道爱在哪里。
爱是伟大的,爱又是最平凡的。
爱是轰轰烈烈的,但也是最最平淡的。
一家人一块儿散步,一块儿谈天说笑,谁能说这不是爱?以前,我总觉得妈妈特会唠叨。
虽然我对妈妈的唠叨已经习惯了,不过在我看来,这唠叨声还是够烦的,所以当得知妈妈要出远门去工作,我暗自高兴。
可过了没几天,我觉得更烦了。
新人教版语文七上《散步》视频课堂实录(优质视频、文字实录+配套课件+配套教案+配套素材+整体规划)-
散步莫怀戚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
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
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
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她现在很听我和话,就象小时候我很听她的话一样。
天气很好。
今年的春天来的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
但春天总算来了。
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绿芽也密了;田野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这一切使人想起一样东西——生命。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边,她总是听我的。
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
”母亲对我说。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
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莫怀戚:54岁,作家,重庆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教授。
已发表各类作品近500万字,包括小说《诗礼人家》、《大律师现实录》、《经典关系》等,散文《散步》入选现行中学语文课文及新加坡华文教材。
新人教版语文七上《散步》视频课堂实录(优质视频、文字实录+配套课件+配套教案+配套素材+整体规划)-
新世纪教育网QQ:448966300《散步》的教学反思时下,语文教学改革正推崇导学式教学。
它要求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崇高的理想、正确的人生观以及积极的人文价值观。
这种导向性给予学生的学习更为自由的空间,同时对教育工作者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利用文本引导学生去导学呢?最近我结合莫怀戚的散文《散步》教学发表一点自己的看法。
以前,我以品味《散步》优美朴实而内蕴丰富的语言为重点,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取独特的生命的感悟,我认为这是语文教学的真正价值所在。
但现在,已为人妻、为人母的我再读这篇文章时,我的心灵震颤了,我陷入了矛盾而又痛苦的爱的抉择中。
我突然间明白对中年人复杂心境的理解,需要生活的积淀。
涉世未深的孩子,能以他们原有的生活经验走进成年人的内心世界,引起心灵的共鸣,从而提升自己的生活品味、生命质量吗?为了这堂课,我准备了很久,包括课件、集体备课、试讲等细节。
此课我打算用中央电视台2004年春节联欢晚会歌曲《让爱住我家》的FLASH来激情导入,注重语文与生活的关系,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把教学流程设计为“走进文本”、“走出文本”、“走进生活、“课后延伸”四大板块。
我决定启动学生,以“爱,并快乐着”为主题,要求学生用审美的眼光打量我们的周围,从现有生活资源中去获取一种快乐和幸福,并充分地享受它,延长它。
所以,我想让自己、学生和听课的教师一道经历一次灵魂的洗礼。
《散步》的最后一段中有这么一句话:“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象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我认为这就是一处很好的探究点。
这句话我将其编入学案,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也多有提问。
对此处疑问的解释通常为:1.世界上所有家庭都是由这种承继性的三代组成的,这一家三代仿佛就是整个世界的缩影;2.作品中“我”的全部责任在于既要赡养老人又要抚养儿女,整个世界就在这种尊老爱幼、和睦相处的美德中延续下去。
新人教版语文七上《散步》视频课堂实录(优质视频、文字实录+配套课件+配套教案+配套素材)(李老师)
《散步》课堂练习
中山市东区松苑中学李紫军
一、课堂练习
1、认一认,写一写。
分歧()信服()拆散( ) 霎()时水波粼粼()
嫩()芽熬()过
2、内容感知,回答问题。
A、散步的人有:
B、散步的地点是:
C、散步的季节是:
D、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用原文中的一个词来回答)()的奶奶
()的爸爸
()的妈妈
()的儿子
()的一家
二、课后作业
1、口头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本文。
2、实践作业:比较阅读,学法实践。
要求:读课后“‘研讨与练习三’”短文:《三代》,试着实践学法:(1)重拟标题;(2)品读文句,美点寻踪(3)这两篇文章,你更喜欢哪一篇?说说你的理由。
3、书面作业:借鉴本文的写作方法,修改上次的作文,并自己给出不少于50的评语。
新人教版语文七上《散步》视频课堂实录(优质视频、文字实录+配套课件+配套教案+配套素材)(李老师)
相亲相爱
祖 孙 三 代 风 雨 人 生 相 依 偎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 育网 -
全 家 四 口 早 春心
散步(开门见山)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 育网 -
2、采用句式:“我喜欢的是…… 因为它美在\写出了……”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 育网 -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 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 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 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 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 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 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 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 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 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 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 界。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 育网 -
作业布置
1、口头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本文。 2、实践作业:比较阅读,学法实践。
要求:读课后“‘研讨与练习三’”短文: 《三代》,试着实践学法:
(1)重拟标题;(2)品读文句,美 点寻踪(3)这两篇文章,你更喜欢哪 一篇?说说你的理由。 3、书面作业:借鉴本文的写作方法, 修改上次的作文,并自己给出不少于 50的评语。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 育网 -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 育网 -
新世纪教育网精品教学课件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 育网 -
《 散 步 》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 育网 -
分歧( fēn qí ) 给 信服( xìn fú ) 划 拆散(chāi sàn ) 线 霎( )时 shà 的 汉 水波粼粼( lín ) 字 嫩( nèn )芽 注 áo )过 熬( 音。
尊老爱幼(最后 升华主题)
新人教版语文七上《散步》视频课堂实录(优质视频、文字实录+配套课件+配套教案+配套素材+整体规划)-
《散步》教学实录教师:今天哪,风和日丽,秋高气爽,真是一个好日子,又有这么多的老师来到我们班做客,老师的心情特别好。
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一句古诗:把酒当歌,人生几何?可惜啊,我们中学生是不允许喝酒的,老师只能请大家欣赏一首歌曲了:《让爱住我家》(教师播放歌曲《让爱住我家》)教师:让爱住我家,这是每个人的愿望,也是每个家庭的追求。
今天,让我和我们的老师、同学们一起走进一个幸福的家庭,一起去体会这个家庭中亲人之间浓浓的爱。
请大家打开语文书119页,一起学习新课《散步》。
(学生打开书本)教师:这是一篇非常简短的散文,全文只有短短的八段。
下面,我请一个同学朗读1~3段。
(王乜田朗读课文1~3段)教师:谢谢王乜田!下面请一个同学接着读4~6段。
(梅景松朗读4~6段)教师:谢谢景松!那么第7段谁来朗读呢?(刘胜庸朗读第7段)教师:读得不错,注意一点,“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背着我”中的“地方”读轻声。
最后一段请全班同学一起来朗读。
(学生做笔记,然后齐读第8段)教师:好!但是,有一个地方大家读错了,“好象我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中的“背”是多音字,做动词时读第一声,做名词时读第四声。
(学生做笔记)教师:文章已经读完了。
现在我要考一下大家的记忆力。
我这里有四道题,回答用抢答的形式。
现在开始抢答!(投影展示题目,学生争着举手)教师:华杰,请回答第1题。
华杰:散步的人有:“我”、妻子、儿子和母亲。
教师:正确。
请坐!泳珊,第2题。
泳珊:散步的地点是田野。
教师:正确,请坐!艳媚,第3题。
艳媚:散步的季节是春天。
教师:是春天?有更准确的吗?金美:是初春。
教师:是初春,没错!还有一道题。
富华:分歧。
教师:分歧,对!请坐。
文章共出现了四个人物,分别是?学生齐答:我,妻子,儿子,母亲。
(教师板书:我,妻子,儿子,母亲)教师:在一次散步中,一次普通的家庭散步中,这个四口之家发生了一次分歧。
那么这次分歧是什么呢?是怎么样产生的?又是如何解决的呢?(许多学生举手)骥业: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新人教版语文七上《散步》视频课堂实录(优质视频、文字实录+配套课件+配套教案+配套素材+整体规划)-
《散步》同步练习班别:姓名:一、基础知识1、为下面加粗的多音多义字注音。
(1)①散()步②一盘散()沙(2)①随意地铺()着②店铺()(3)①强()壮②勉强()(4)①严重()②重()新2、词语解释、造句。
各得其所:造句:二、概述课文内容三、自主探究1.假如让你送一朵花给文中你最欣赏的那个人,你准备送给谁?为什么?2.精段赏析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的儿子。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但是我和我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的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理解加点的词(2)领悟划线句子的含义:四、走进生活1.闭上眼睛请你回忆一下,生活中家人让你感动的时刻。
(它或许是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件事……)2.你又为父母做过什么?你还记得他们的生日吗?五、拓展迁移心灯一只捕蟹船上住着老艄公和他的儿子。
常常,他们爷俩高挂桅灯,摇着一叶扁舟到海里捕蟹,那满舱的星光,满怀的明月,是老艄公岁月里恒开不败的花朵。
可惜,老艄公害上了眼疾,几乎致盲,但仍陪伴儿子下海捕蟹。
一夜,艄公父子正在捕蟹,突然阴云乱滚,恶浪汹涌,狂烈的风哗啦一声就拍碎了桅灯,顿时他们被卷入了黑色的漩涡,覆舟在即。
“爸爸,我辨不出方向啦。
”儿子绝望地喊。
老艄公踉踉跄跄从船舱里摸出来,推开儿子,自己操起舵。
终于,蟹船劈开风浪,靠向灯光闪烁的码头。
“您视力不好,怎么还能辨出方向?”儿子不解地问。
“我的心里装盏灯呢。
”老艄公悠悠地答。
人可能平淡,可能暗淡,甚至可能遁入黑夜,但是惟独不能心中缺少一盏灯。
只要心中装盏灯,踩到哪里不是光明?1.给加粗字注音。
①桅灯()②扁舟()③漩涡()④踉踉跄跄()()2.用“‖”给文章划分段落结构,并归纳段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老艄公是个怎样的人?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散步》课堂实录02
《散步》教学实录文本解读这是一篇清新优美的散文,它像一首动人心弦的诗,一首感人肺腑的歌,更像一弘清泉净化着我们现代人浮躁的心灵。
尽管是生活中平常的小事,却让许多人感动。
浓浓的亲情:孝心、爱心、温馨、和谐、和美家庭的典范。
(板书)真的让人有很多话要讲。
教学理念本着“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新课标)本着“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检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新课标)本着“读出自己、读出问题”的教学思路,注重课堂的生成性(李镇西),要充分相信学生,相信学生的能力,尊重他们的感受,适时引导他们注重正确的价值取向。
采用师生讨论的形式,研讨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自己感悟和思考,抓住时机引导学生在点上突破,实现点上深入,实现师生同读同感,真正把“教”的过程变成“学”的过程。
本着“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朱永新的新教育理念),让更多的人接受教育,让学生和家长共同来学习,尽可能感染到美的熏陶,引发更多的人来思考。
为实现和谐的社会尽一份人文的力量。
教学实录师:“人们常说母爱如水,父爱如山,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感动着我们所有的人。
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无私的爱和不懈的努力,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和安适。
可是,等到他们老了,两鬓开始变白,两眼逐渐浑浊,身体不再灵便。
孱弱的双肩已担不起生活的重负,他们如同风中飘荡的落叶一样,预测不了明天的行程,如同即将熄灭的烛火,把握不了自己的命运。
做儿女的我们这时应该怎样做呢?孟郊曾写过一首《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莫怀戚笔下的这一家人是怎样做的?它又能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学生自由读书,我边走边看不时提醒学生读出声来。
看到有同学在圈划我便表扬说:“我们应该向这位同学学习,他有很好的学习习惯能边读边圈点。
”过了一会儿学生读完了,我便问道:“这篇课文读完了后,大家有什么感受说出来听听?”学生发言积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羚羊木雕》教学设计一、设计思想:《羚羊木雕》是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文章,该单元以亲情为主题,而此文体现的则是亲情中不和谐的一面。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应能“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并且能联系自己体验“做出自己的评价”。
根据七年级学生心理现状,该文是能很快引起共鸣的,对内容的理解难度也不大。
鉴于此,我认为本文重点应定位在对文中出现亲情间的矛盾的理解和讨论,力求有自己更好的解决办法,难点则是在学习中给学生以情感的熏陶和正确价值观的导向。
二、教材分析:《羚羊木雕》所写家庭故事贴近学生生活,结构精致,布局巧妙,情节发展曲折,矛盾环环相扣。
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符合人物个性。
设计时只能有所取舍,把更大的自由、发现的快乐给学生,让他们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课文,并联系自己家庭生活和成长经验去体验人物思想感情,从而欣赏课文的人物形象,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并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认识,从而避免一些可以避免的家庭矛盾冲突,使自己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学情分析:“代沟”是现代中学生常常感到困惑的话题。
“亲情”与“友情”发生矛盾也时有所闻。
因此,本文所写的内容,学生理解起来并不困难。
在当今社会日益强调个性张扬的环境里,如何看待亲情与友情,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如教材中的“我”与万芳的友谊、“我”与父母的冲突,确实是一个值得研讨的问题。
学生的感情倾向可能会与教材不一致,也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也可能会触发学生的另外的感想。
教师的眼光不要局限在如何解决教材中的矛盾,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了解处理这些矛盾的某些必须坚持的原则。
而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极为重要的。
四、教学目标:1.学会通过把握人物的个性化语言来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分析人物形象。
2.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明白亲情、友情是需要彼此沟通、理解、尊重的。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1.整体感知课文,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思想感情;2.联系生活实际,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获得有益启示。
六、教学策略1.教法说明:本节课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我的教法指导思想是,把学生的自主权还给学生,每个环节都让他们采取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方法去学习。
同时通过分角色朗读,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归纳能力。
2.学法指导:本节课的特点和教法指导思想决定了学生学法,学生将在我的引导和点拨下,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有计划完成教学目的。
七、课前准备学生:1.预习课文,查工具书识字写字。
2.朗读课文,读好自己喜欢的角色。
3.做好老师给的学案练习教师1.安排学生分角色朗读,课前给予朗读指导。
(也可以用小品的形式表演)2.多媒体辅助教学。
八、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渐渐地我们都长大了,在生活中,我们对许多事情都有了自己的看法,对学习、对友情、你可能与父母有不同的理解与认识,有时可能还会与父母发生冲突,由于他们是大人,所以你只能委曲求全,你免不了伤心、落泪。
那么如何与父母交流呢?我们今天来读读这篇文章,或许对我们有启发。
分角色朗读课文1.角色分配:“我”,妈妈,爸爸,奶奶,万芳,万芳的妈妈各一人,叙述部分由一人朗读。
(学生自荐,如学生多,可由师生推荐表达能力强的学生担任)2.朗读要求:①用普通话;②语气要适合人物特点;③声音响亮;④吐字清楚;⑤不错读;⑥不漏读;⑦停顿适当。
3.登台演读,掌声鼓励。
4.演读完毕,师生点评。
走入文本:(一).导入:开门见山,直接入题你已经通读全文,请你给标题加一个修饰成份:的羚羊木雕提示学生:整体感知全文,从不同角度加以概括(学生能概括出“珍贵”、“贵重”)文中几处提到贵重了呢?请你把它们找出来。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速读课文,整体感知(出示课件)①羚羊木雕到底是一件什么东西?(学生各抒已见,教师归纳总结)明确:是一件非常珍贵的木雕工艺品。
②课文围绕羚羊木雕主要写了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三个时间段里发生的事件。
文章部分情况分析一览表情节:起因:送木雕(插叙回忆)——经过:要收木雕(妈妈追查、逼迫,爸爸讲理由)——结果:收回木雕(学生浏览课文后,概括父母逼问羚羊木雕的下落——回顾与万方的友谊——讨回羚羊木雕)老师介绍插叙的概念: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开展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回忆或故事的叙述方法。
恰当地运用插叙的方法,可以补充人物和事件,使文章内容丰富充实,结构曲折有致。
2、品读课文,加深理解品味揣摩人物个性化语言(出示课件)下面的话分别是谁说的?A. “你拿着,咱俩还是好朋友……”B. “是的,这是给你的,可并没有允许你拿去送人啊!”C. “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D. “算了吧,这样多不好。
”完成下面配选题。
①他静静地点燃了一支烟,慢慢对我说:……( )②屋子里静极了。
( )③妈妈坚定地说。
( )④我冒着雨飞快地跑出门去。
( )A.写出了“我”与爸爸和妈妈僵持的家中情景。
B. 表现妈妈的固执、生硬。
C.表现爸爸在考虑如何更好地处理事情。
D.写出了我极为难受的心情。
将下面的神情动作描写归位,体会“我”的心情。
①“没有……”我慢慢从口袋里掏出小刀,“你能不能把羚羊还我……”( )②“不!”( )③“爸爸不是说给我了么?”( )④“没有卖……我送人了。
”( )A.我小声地说。
B.我觉得自己声音有些发抖。
C. 我哭着喊了起来。
D.我几乎听不见自己的声音。
品味揣摩人物个性化语言•妈妈:态度生硬、非常固执•爸爸:婉转、老成持重•奶奶:明白事理,同情理解却无能为力•“我”:重视友谊,软弱•万芳:仗义、明理。
分别对“我”、“妈妈”、“爸爸”、“奶奶”、“万芳”的语言进行揣摩、品味,并由此分析人物性格。
妈妈我爸爸奶奶万芳万芳妈妈(1)本文主要人物的情感是怎样的?找出与之相应的句子。
(学生举手回答,教师总结后,全班朗读相应的句子,进一步感知)明确:我:害怕委屈伤心父母:着急严厉固执(2)教师设问:从这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我”和父母对待友情的态度有什么区别呢?(学生默读后举手回答)板书:友情明确:我:重视友情父母:重财轻义(3)教师设问:文中作者的感情倾向是怎样的?从哪儿可以看出来?(学生讨论后举手回答,教师总结)明确:作者倾向于父母不对。
从奶奶的话可以看出来。
奶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
”(4)分析奶奶的形象,说说奶奶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明确:奶奶在文中起到推动故事发展的作用。
今后我们在写作上也得学习这种用小事反映大主题的写法。
)(5)你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6)你不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喜欢万芳。
万芳很仗义,我对不起她,但她对得起我。
喜欢我。
我也是有情有义的人又送了羚羊,只是父母不准我送东西,还强迫我要回来。
喜欢父母。
父母很爱我还买羚羊给我,我有问题及时教育我。
喜欢奶奶。
奶奶为我好,站在我这一边。
喜欢万芳妈妈。
对子女要求严格。
不喜欢妈妈。
固执、不通情达理。
(7)教师设问:在这场家庭矛盾中,谁是谁非,你是怎么认为的?(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教师予以鼓励。
)师:在这场家庭矛盾中,作者倾向于父母不对,但“我”也有不对的地方,这一点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
3、教师小结(出示课件)文章围绕羚羊木雕而引发的家庭矛盾,展现了两种内心世界:一方面是少年朋友之间的真诚无私的友情;另一方面是成人世界里的重财轻义。
拓展延伸:过渡:同学们在悄悄地长大,在生活中你可能不得不面对与父母的分歧,也许是“剪不断,理还乱”,也许是唱出和谐的主旋律。
联系生活:1. 那么你说说“羚羊木雕”是否应该要回来呢?用什么方法要回来呢?(学生讨论)2.这场家庭矛盾可以避免吗?今天我们在生活中该如何合理解决家庭矛盾呢?如何解决同学之间的矛盾呢?(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予以鼓励,同时将如何避免矛盾的重点放在“相互理解”这一点上。
3.这次风波,给我们什么启示?与父母交流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哪些?要尊重父母,即使父母有不对的地方,也要好好的提出来,并且要多听听父母的意见,有什么事一定要和家人商量。
平时应该多与父母交流,说说自己的学习情况,学校的趣事等等,这样父母也会更好的理解你们。
与朋友交往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哪些?曽子有言:与朋友交信乎?想告诉大家的就是与朋友交往最重要的就是真诚、无私。
而且不要为了小事而互不相让,真诚的道歉往往能解决很多的问题。
无私的为朋友做力所能及的事,往往能得到的不仅仅是感激,还有更多的支持。
结束语:中心思想:这篇文章作者是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赞美了小朋友们真诚无私的友爱,告诫做父母的要理解少年的心,尊重他们的友谊,不要重财轻义同时也告诉大人们两点:一点是要理解孩子的心灵,尊重孩子们的感情;一点是大人对孩子的教育,要采取摸清情况,耐心说服的态度,而不应简单粗暴。
九、作业设计:1.和爸爸妈妈一起欣赏这篇课文。
2.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想象,续写羚羊木雕回家后的内容。
十、板书设计:QQ:448966300羚羊木雕起因:送木雕{经过:要收木雕结果:收回木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