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略论高等学校管理体制的创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略论高等学校管理体制的创新

左治兴1,王丽萍2

(1.中南大学招生办公室,湖南长沙410083;2.株洲工学院,湖南株洲412008)

y

摘要:本文对原有高校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探讨了高校管理体制创新的必要性,指出了高校管理体制创新的内涵,提出了高校管理体制创新的目标和途径,对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做了较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高等学校;管理体制;体制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863(2003)04-0016-03

随着人类逐渐步入信息社会,一种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崭新经济形态 知识经济正在成为人类进步发展的动力之源。由于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新型经济模式,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拥有知识、运用知识的人力资本就成为了社会发展的核心资源。高校作为知识生产、传播、交流、创新的主体,担负着培养高质量、高素质建设人才的重任,在知识经济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科学高效地管理高等学校,聚合、优化各种有限的教学资源,形成学校发展和前进的合力,对于高校在新形势下培养数以千万计高质量、高素质、创新创业型人才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高校管理体制创新的必要性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高校的管理模式一直采用类似国家政府机关的官僚管理模式或科层模式。从管理体制来看,层级组织导致的刻板僵化对市场经济、信息社会的变化很难做出迅速的反应。这种层级管理模式,在高校管理的实际工作中,容易产生下列弊端:

1.行政机构庞杂、人浮于事、决策机制复杂,从而导致各机构责权定位不明确,官僚主义盛行。某

些比较严重的行政障碍,还直接影响了学校的正常

运转、延迟了各项建设工作的进度。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高校办学自主权日渐增加的新形势下,管理机制的低效率延滞了高校跨越式发展的速度,如果高校管理体制不进行深入的革新,管理体制对高校发展的制约影响将愈演愈烈。

2.决策人员众多、人治色彩浓厚,管理程序无法做到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繁杂的管理程序,使广大教职员工感觉学校的管理部门像衙门,存在着 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直接影响了管理的效率,挫伤了广大教职员工积极主动开展工作的热情。同时,学校各项政策的落实和执行,由于管理层面存在着因人而异的不稳定性,使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缺乏管理体制的保障。

3.管理观念僵化、管理方法陈旧,管理体制设计不合理,执行权、监督权都由管理部门自身负责,管理部门始终无法真正树立为教学服务、为教职员工服务的观念和意识,直接影响了学校人心的聚集和廉洁高效、积极进取的校园环境的形成,无法营造和谐团结、人心舒畅的校园氛围。

目前,随着政府机构管理职能改革步伐的加快

16 第5卷 第4期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Vol.5 No.4 2003年12月 Journal of Shenyang C ollege of Education Dec.2003

y

收稿日期:2003-06-20

作者简介:左治兴(1962-),男,湖南长沙人,中南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副研究员,硕士。

王丽萍(1975-),女,湖南株洲人,株洲工学院招生办公室,讲师,硕士。

和我国加入W TO后外部大环境的影响,为了提高科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数量,政府对高校办学自主权的限制正在逐渐减少,高校正不断向独立办学实体的方向发展。为了更好、更快地发展,全国各高校都在积极探索管理体制创新的方法和途径,在实践过程中,伴随着管理思想观念的巨大变化,管理体制的创新工作正逐步深入,为高校形成精干高效的管理体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高校管理体制创新的内涵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知识创新的摇篮、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动力之源,其自身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子系统,这个子系统的人员构成主要包括教学人员、学生、管理人员、教学辅助人员四个方面,所有人员组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整体,共同完成高校的根本任务 人才培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学校发展的主体,管理和教辅人员为他们服务,两者缺一不可,因此管理人员素质和能力的不足,将引起箍桶效应,导致人才培养这个木桶散架。高校管理的服务功能,体现在优化高校内部各类教学资源、对它们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协调并消除影响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外部制约因素,通过追求管理效率和管理效益的最大化,最终营造出促使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的校园环境。

高校作为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其日常管理即具有一般管理工作的共性,又具有其特殊性。因此,在讨论高校管理体制创新之前,必须对高校管理的特殊性有一个深入的了解。高校管理的特殊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管理对象的不同,高校管理必须实行柔性管理!,避免刚性管理!。对于高校中知识分子群体的管理,除了物质待遇的要求,更要强调事业留人、人尽其才,给他们提供一个自由施展才华的舞台,通过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等各项管理制度,充分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2.高校管理必须具备现代管理意识,粗线条、简单化的管理无法满足高校发展的需要。决策作为管理的基础和核心工作,在高校管理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高校的决策机制要强调全员参与性、民主性,引导广大教职员工对学校各项工作的参与意识、主动意识,同时尽可能地简化决策程序,增强决策程序的科学性和决策机制的高效性。

3.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受体,对高校办学质量的好坏拥有直接发言权。因此,高校管理工作应落实到学生,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建立对学生需求灵敏高效的反馈机制,切实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避免管理在上、学生在下的现象,真正实现管理育人。

基于以上高校管理工作的特殊性,高校管理体制的创新至少应包括以下几层基本涵义:

(1)以提高管理质量为着眼点,强调质量意识。管理质量包括管理效率和管理效益两层涵义,高校必须通过制度创新,真正实现集约化、知识化、科学化管理,通过有效的奖优罚劣机制,充分调动教职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进而实现人才培养质量实质性的持续提高。

(2)以人为本,树立服务意识。强调现代人本管理思想的精髓,针对知识活动的特点,强调尊重人才和服务意识,建立管理部门和广大教职员工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机制,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最大程度地发挥教职员工的创造力。

(3)高校作为科教兴国!的主力军,科技成果产业化、增强高校知识创新能力也是其管理机制必须实现的重要目标之一。高校始终是科技产业化的动力之源,肩负着知识创新的重任。管理体制的创新,就是要通过管理体制的协调、引导、激励作用,积极促进高校知识成果向产业化方向转变,实现教学、科研、产业的同步发展,使高校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摇篮。从国内外的发展状况看,创新的管理体制是实现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效率倍增器,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高校管理体制创新的目标和途径

一般来说,教学和科研是高校的中心工作,在此基础上高校还担负着科研成果产业化的孵化器、助推器、创新源的任务。高校管理体制的创新,必须目标明确,紧密围绕教学、科研、科研成果产业化等中心工作,通过计划、组织、协调等各种手段引导、驱动各类资源为学校的中心工作服务,实现教育要素和教育条件的最佳组合,否则就会偏离目标、失去根本、陷入为管理而管理的怪圈。因此,高校管理体制创新必须实现以下几个基本目标:

1.通过评价机制的转换,实现对管理工作的评价由行政系统自我评价转变为由管理工作的服务对象 教师和学生评价。管理工作的质量主要通过管理对象的满意度来衡量,很难通过量化指标评价,因此,建立适应管理工作的科学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是管理体制创新的基本目标。

17

左治兴,王丽萍 略论高等学校管理体制的创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