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12345
留守儿童的情感表达与沟通技巧
留守儿童的情感表达与沟通技巧留守儿童是指由于家庭经济、人力资源或其他原因,父母一方或双方长期离家工作,导致儿童长期留守在农村或城市的亲属家庭中成长。
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与父母长期分离的挑战,情感表达与沟通技巧成为他们迫切需要掌握的重要能力。
本文将就留守儿童的情感表达与沟通技巧进行探讨。
一、情感表达的重要性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情感表达成为了他们与父母、家人及周围环境建立联系的重要途径。
情感表达不仅有助于他们与家人保持情感的连结,更能够促进他们心理状况的稳定。
因此,留守儿童需要学会恰当地表达情感,以便更好地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
二、情感表达的障碍及应对策略留守儿童在情感表达中可能面临各种障碍,如语言障碍、情感压抑等。
为克服这些障碍,他们可以采取以下应对策略:1.创设安全支持环境:学校和家庭都可以为留守儿童提供安全的环境,鼓励他们表达情感,并给予适当的支持和理解。
2.培养情感表达的意识:通过培养留守儿童情感表达的意识,他们可以更加主动地寻找合适的方式和时机去表达自己的情感。
3.提供多样的表达方式:通过音乐、绘画、写作等方式,鼓励留守儿童用非语言的方式表达情感,以解决语言表达上的困难。
三、沟通技巧的重要性良好的沟通技巧对留守儿童来说同样至关重要。
沟通技巧的掌握不仅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表达情感,还可以提高他们与家人和同伴之间的交流质量。
四、沟通技巧的培养以下是帮助留守儿童培养沟通技巧的建议:1.倾听能力的培养:留守儿童应学会倾听对方的说话内容,在倾听的过程中表达对对方的关心。
2.尊重他人意见:在与他人交流时,留守儿童应尊重对方的意见,并尽量不表现出过分的冲动或不耐烦。
3.情绪管理:留守儿童应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在沟通中保持冷静和平和的态度,以保证沟通效果。
4.学会表达:留守儿童可以通过不同方式的课程、活动或社交场合来练习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五、教师与家长的积极参与为了促进留守儿童在情感表达与沟通技巧方面的发展,教师和家长应积极参与,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论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和情感分析及对策
论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和情感分析及对策农村留守儿童指的是父母或家长因工作、生活等原因长期外出,留下未成年子女独自在农村居住和生活。
这些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和照顾,在心理、情感、教育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本文将深入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情感状态以及对策,探讨如何有效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困境。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1.数量庞大随着城镇化和农村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外出务工,留守儿童数量逐年增加。
据统计,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已经超过6000万,占农村儿童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
2.缺乏家庭关爱留守儿童由于长期和父母分离,缺乏家庭关爱和照顾,无法享受到家庭温暖和教育指导。
这种缺失对留守儿童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3.教育资源匮乏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较少,留守儿童常常面临着教育资源匮乏、学习条件艰苦的情况。
这也给他们的学习和成长带来了困难。
4.心理问题增多长期离开父母、家庭的环境,使得留守儿童心理和情感上更容易出现问题,例如情感缺失、自卑、焦虑等。
1.孤独感留守儿童长期缺少家庭关爱和照顾,导致他们产生孤独感,觉得生活无助、无望,情感上孤独空虚。
2.自卑感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指导,留守儿童容易产生自卑感,觉得自己与其他孩子有着巨大的差距,缺乏自信。
3.焦虑感长期生活在不稳定的家庭环境中,留守儿童容易产生焦虑感,对未来充满担忧,不能够坦然面对生活的挑战。
4.逆反心理由于长期得不到家庭关爱和教育指导,留守儿童可能会产生逆反心理,对家庭、社会产生抗拒情绪。
1.建立留守儿童关爱机构政府部门可以建立留守儿童关爱机构,提供心理咨询、教育指导、生活帮助等服务,帮助留守儿童度过难关。
2.加强农村教育投入政府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善农村学校的教学设施,提高教学质量,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3.社区关爱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社区关爱工作,建立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为留守儿童提供关爱和帮助。
4.加强家庭教育鼓励父母关注和参与留守儿童的成长,加强家庭教育,提高父母的教育水平和育儿能力。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姓名:田雪强单位:韶山市银田镇中心小学时间:二零一二年九月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摘要:现今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社会越来越关注的话题,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变现出学习能力差、创新意识不强等问题。
情感教育是建立新型的、融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所必不可少的,在教育中融入关爱和尊重,好好呵护留守儿童,才能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业技术进一步提高,农村闲散劳动力纷纷进城务工,从而造成农村留守儿童的出现。
根据权威调查,中国农村目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人。
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
留守儿童中79.7%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7.3%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
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于在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农村留守儿童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在他们的学校生活中容易出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学习积极性不高。
父母外出,由于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这个重要环节,留守儿童对学习缺乏热情,进取性、自觉性不强,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应付了事。
(二)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
大多数留守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生活习惯不良,表现在不讲卫生、不换衣服、挑食挑穿、乱花钱;在学校不秀老师,无疑会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一座丰碑,会引起学生发自内心的爱戴。
留守儿童的感情需求多余其他孩子。
老师对孩子仅仅有责任心是不够的,变单纯的责任为丰富的情感,去面对学生之间出现的各种问题,做到以心换心,以诚相待,尊重学生的人格,理解学生的需要和想法,形成爱的双向交流,才能充分树立老师的威信,收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二)情感教育能增强自信心目前,留守儿童因为缺少父母的关爱,在学习生活中表现为不爱说话不自信的特征。
谈农村留守儿童情感教育问题
探索篇•课题荟萃谈农村留守儿童情感教育问题刘小正(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康乐县二十铺小学,甘肃临夏)城市化进程加快,大批农民进城务工,这使得进城务工的群体迫于生活压力将子女留在家中由祖辈照顾,在此背景下“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的群体就产生了。
出现这一群体实际上代表农村地区劳动力过剩,城市劳动力稀缺,因而农村劳动力逐渐向城市转移,同时这也是我国基本国情下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一、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缺失的主要原因分析1.父母重物质补偿忽略亲情关爱当前很多留守儿童父母主要是通过电话维系与孩子的情感,但是很多父母通话时主要是询问孩子的考试成绩、生活起居等,并不重视情感上的交流。
这些父母并不能给孩子的成长提供帮助,因而只是通过物质补偿孩子[1]。
虽然说父母外出务工改善了家里的物质条件,但是孩子长期与父母分离也会使其学习、生活以及情感方面受到冷落,长期缺乏亲情交流并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2.缺乏情感沟通技巧情感沟通技巧缺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当前很多爱心人士都主动参与到关爱留守儿童的行列中,但是其往往是通过活动与孩子进行情感沟通,且活动的方式主要是以唱歌、游戏等为主,情感沟通比较浅显,但是情感教育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另一方面留守儿童代理家长文化水平有限,其没有掌握有效培养学生情感的技巧,因此也不知如何在平时的生活以及有限的通话时间中与孩子进行情感沟通。
二、农村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策略1.强化留守儿童父母与监护人情感教育责任对孩子来说,家庭也是他们产生情感教育的根源[2]。
因此强化留守儿童父母与监护人的情感教育也是相当必要的。
作为孩子的父母更应该高度重视孩子的情感问题。
父母外出主要是为了改变家庭的经济条件,但是对于很多父母来说其主要是以满足孩子的物质生活为主,其他的一概不管。
这种观念上的错误也会导致父母与孩子沟通时没有意识到情感教育对孩子自身发展的重要性。
父母不单单要尽自己的能力将孩子留在身边,还要定期与孩子联系,保证每次通话时间在十分钟以上,还可以以书信的方式倾听孩子的情感问题。
关于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
育科 学论 坛 ,2 0 1 5 ( 4 ) .
4
教t论 播 [ 2 o 1 6 年第3 4 期]
教育管理 - | _ —一
最佳 时期 。但就是在这个最佳时期 ,很多家长却 忽略 响 ;不擅 长 与 人 交往 ,内 心压 力 大 。 因此 ,对 留守 儿 了对其 良好习惯 的培养。在现实生活 中,祖辈们灌输 童进行有效 的心理健康教育是 目前最为有效的对策 ,
2 .改掉 陋 习,做 好榜 样
孩子当成 “ 小皇帝” ,事事依从 ,久而久之养成了其 自
孩 子 一 生 下 来 本 是 无 知 无 识 ,分 不 清 是 非 对 错 私 自利 、不尊敬父母 的不 良习惯 。这些教育方法都不 的 ,父母是他 的第一位教师 ,他 的一言一行都受到家 可取 ,会给学生的心灵造成严重的创伤。 庭 成 员 的影 响 。因 此 , 良好 的 习惯 一 定 要 从 小 养 成 ,
无法 给 予 这些 留守 儿 童适 当的 帮助 。 因此 ,对 农村 留 是从 小 培养 的 ,这 些 留守 儿 童 正处 在 培 养 良好 习 惯 的
表达出来 ,师生 问通过精神的交流 ,达到思想感情 上 培养学生 “ 垃圾不是我扔 的,但是我拾起来 能让班级
的互 通 和信赖 ,进而产 生共 鸣 。 班 主 任 在平 时 要 注重 细 节 ,一 句 话 、一个 眼神 都 美丽 也是 值得 做 的事情 ” 的理念 。
班主任是一个充满学问 的工作 。作为班级工作 的 要洋溢着诚挚无私 的爱。课 间,笔者总是喜欢充满爱 管 理者 、建 设者 和引 导者 ,班 主任 要 以充 沛 的精 力 和 意地摸摸学生的头 ,拍拍他们的肩 ,与学生无拘无束 饱满 的热 情 去奉 献 、品尝 、收 获 。如 果 说 每名 学 生 都 地聊天 ,倾听他们 的快乐和烦恼 。当他们在生活或是 是一颗小星星 ,笔者愿用真诚和热情为他们撑起一片 学 习上遇 到困难时 ,笔者总是竭尽全力地关心他们 、 挚 爱 的 晴空 ,让 他 们 各 自闪烁 出最灿 烂 、最 动人 的光 帮助他们。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当学生走来对你说悄 芒 。行走在学生成长 的道路上 ,让爱围绕着我们共 同 悄话 时 ,你 的教 育就 成功 了。 前行 。 每天早晨 ,笔者克服路途遥远的困难 ,坚持早早 参考 文献 : 到校 ,带 着 阳光 和 灿烂 的心情 巡 视 教 室 。看 看 学生 是 不是全部出勤 ;是否都吃过早餐 了;各种学习用品是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留守儿童教育体会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留守儿童教育体会由于家长的缺位,留守儿童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引导。
由于监护模式中种种问题的存在,很容易给留守儿童带来一系列心理、道德等问题。
作为一名小学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思考些什么呢?个人认为,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用爱心温暖留守儿童,做他们的知心朋友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因为父母不在家而感到遭受歧视、孤独无助、悲观寂寞。
所以,他们最需要的是关怀,要给他们多一点关心,少一点冷漠,用爱的力量、细致的关怀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的温暖,从而唤起他们的信心,增长他们的勇气,完善他们的身心。
例如:我班的留守儿童李某,在校纪律散漫,无心向学,作业经常不按时完成,学习成绩不理想,受到同学的歧视。
据了解,他的父母长期在外找工,他跟随爷爷一起生活,爷爷对他是不管不问,放任自由。
面对这种情况,我没有歧视李某,而是主动接近他,经常找他谈心,主动帮他补课,经常送些学习用具给他,随时给他讲一些做人的道理。
通过对他学习、生活、做人等方面的体贴关怀,让他感受到了老师的温暖。
几个月以后,他在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二、用爱促进沟通,滋润孩子的心田留守儿童情感是空白地带,孩子们是孤独的,我曾经看过这样的作文:“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希望画好多好多的钱,让爸爸妈妈不再去打工,永远留在我身边。
”“圣诞节到了,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妈妈能够回来看我一次,我已经有三年没有见到她了。
“孩子对爱的渴望是对我们家长心灵巨大的震撼,所以在监护人中我们必须改变这样的观念:给她吃饱穿暖就行了,不出问题,就可以交差了。
他们这群孩子恰恰是我们最需要关爱的,我们要成立留守学生档案,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家庭情况以及各个家长的联系方式,通过电话、短信及时向家长反映孩子的情况让家长多和孩子们聊聊,听听他们的心声,在外的父母可以通过书信给孩子情感上的关爱,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感受到爱的温暖,在家长中,我们看到这样的情景:要么当公主皇帝般溺爱着,要么漠不关心。
留守儿童的情感缺失体现与探讨
留守儿童的情感缺失体现与探讨一、留守后进生儿童心理障碍1.智力惰性大,思维方法绝对化后进生在学习方面落后,绝绝大多数受懒惰情绪的影响,而不能仅仅归结于智商问题。
对于学习,他们不爱发问思考,满足于完成简单题目那种愉悦的感觉,遇到稍微麻烦的问题就愁眉不展,宁愿不做也不愿意动脑筋,常常处于一知半解的学习状态。
对于生活,他们缺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看问题过于表面化,往往只从表面上评论是与非,缺少其他孩子的睿智和成熟,不懂得辩证地看问题。
究其原因,留守儿童中具有这种心理障碍的后进生,一般生活在隔代监护的家庭中。
因为父母怀有对子女补偿的心理,给家里寄钱相对比较多,并叮嘱委托代理监护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细心照料,孩子过的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
从小到初中,很多家庭对孩子实行“三包”,衣服包洗,饭食包做,用钱包给,上学包送。
过度的关心就等于溺爱,长此以往,就养成孩子这种生活惰性,表现在学习上,留守儿童变成后进生。
2.执拗、任性、狂妄自大青少年学生在处于心理过渡期,他们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成熟感超出实际水平。
这种年少轻狂的状态,就加重了留守儿童的任性、执拗、狂妄自大的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严重者常常捉弄同学,无视课堂,不尊重老师,为表现成熟以相反的眼光看待事物。
有些老师称这种学生为“软硬不吃”。
这种心理障碍的形成,一方面是因为监护人远离孩子,留守儿童情感天平倾斜所致;另一方面是由代理监护人的溺爱和放纵所致。
留守儿童这些心理障碍直接损害和谐的人际关系,损伤同学间的友谊,使他们难以适合集体生活和实行正常的社会交往。
这种留守儿童对同学的友善和对教师的关爱乃至对社会的认可度极低。
如果在教育过程中对他们采取硬碰硬的态度,在一定水准上会强化这种心理障碍。
3.情绪浮躁,易偏激、感情用事少数留守儿童情绪浮躁,波动大,遇事易走极端,往往一会是冰山,一会是火焰。
这种不正常的情绪波动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状况和适合社会的水平,有时这种过激的表现还会影响其他人工作和学习的状态,同时也导致他们对事物过度敏感,但难以深入,爱好广泛,但不易集中的生存状态。
浅谈小学留守儿童教学中如何渗入情感教育
小学教育2019 年 2 月53浅谈小学留守儿童教学中如何渗入情感教育符赛文(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第二小学 江西萍乡 337000)摘 要:加强小学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对于学生当前小学的学习过程以及今后的发展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本文首先探讨了情感教育的内涵,分析了小学教学中对留守儿童进行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最后,结合教学实践,构建了小学教学中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教学 情感教育 留守儿童 教学策略一、小学情感教育的内涵对于当前的小学留守儿童来说,相关的情感教育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关的教学活动以及教学目的,教师应该充分的利用语言情感等各种教学工具,这一方面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情感思想,使得学生具有一颗感恩宽容的心;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通过相关的探索活动使得学生能够形成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级社会情感,这对于学生学习相关的知识、更好的融入社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二、加强小学教学中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的必要性1.留守儿童的情感特征需要加强情感教育所谓留守儿童,是一个群体,是指外出务工连续半年以上的农民托留在户籍所在地家长,由父、母单方或者其他亲属监护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
在这个学生群体中主要的特点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学生与很多的学生是没有很大的特别的,甚至在某一些思想上还要更加优越于其他的一些学生,这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上积极向上,对生活乐观坚强。
虽然农村生活比较艰苦,但是这一部分学生永远保持着微笑,对生活充满了乐观。
但是由于这一部分孩子表现出来的自信心,从而使得教师有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其也是留守儿童。
第二类学生就是学生缺乏相应的自信心,心理承受压力也不强,从而导致了性格内向,不喜欢说话等等。
[2]在当前的社会教学过程中,我们更应该重视第二类学生,因为他们的生活经历会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以及同情,但是我们对于第一类学生的关注也不能减少。
正是由于第一类学生的乐观与坚强,从而值得学生以及教师去尊重他们。
浅谈小学留守儿童教育中如何渗入情感教育
浅谈小学留守儿童教育中如何渗入情感教育留守儿童是在特殊发展时期导致的一个群体。
如何在小学阶段做好留守儿童的感情教育,是保障未来这个群体能否健康成长的关键因素。
本文首先对目前留守儿童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积极阐述了在小学期间对留守儿童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其次,分析对小学阶段留守儿童进行情感教育的若干途径,这对未来教育工作者在面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时,能够提供一定程度的帮助。
【关键词】留守儿童小学教育情感教育0. 引言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改革开放,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参与城市的发展建设,从而推动了整个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
但由此也出现了一些社会问题,比如由于父母双方在城市打工,而留下来的孩子被称为留守儿童。
这部分儿童群体由于远离父母和家庭关怀,导致在性格、情感、人格、生活、学习等未来发展问题上都会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这就需要社会和学校以及家庭共同参与,在留守儿童教育中参入情感教育。
健全留守儿童的心理缺位,从而保证留守儿童群体与其他同龄人一样可以健康、快乐地成长。
1. 小学留守儿童的现状目前,由于城市化的进程越来越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工作,导致留守儿童群体规模日益扩大。
但这部分群体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小学阶段结束之后,大多会被父母带到城市,接受更好的教育。
所以目前主要的问题是在小学阶段的留守儿童缺乏应有的家庭教育和亲情关怀。
这个群体如果在小学阶段没有接受健全完整良好的教育,就有可能会在未来的人生发展过程中出现一定的问题。
从教育角度来说,由于大多数的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照顾和帮助,所以在儿童时期并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这导致儿童在学习上与同龄人相比有所欠缺。
大多数留守儿童仅完成初中学业便早早步入社会。
虽然社会对于教育越来越重视,大多数父母都会支持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从而获得更高的学历,但是大多数的留守家庭儿童在教育上存在不足,导致在未来的升学方面处于劣势。
较差的学习习惯导致大多数人缺乏对未来的思考和对于社会发展的判断,在学习上惰性、逃避心理较为严重。
关爱留守儿童开展情感教育
关爱留守儿童开展情感教育关爱留守儿童开展情感教育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许多农民工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得不将孩子留在农村老家,由爷爷奶奶或其他亲戚照顾。
这些留守儿童由于与父母长期分离,面临着许多困境和问题,特别是在情感方面存在着许多隐患。
关爱留守儿童并开展情感教育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留守儿童由于与父母长期分离,容易产生情感失落和孤独感。
在农村老家他们缺乏与其他儿童的互动,长时间与老年人相处,导致他们在情感上得不到充分的满足。
一些留守儿童常常表现出情绪低落、沉默寡言的特点。
对于这些孩子,我们需要关注他们的情感需求,尽量创造一个温馨、有爱的环境,让他们感悟到爱与关怀的力量。
留守儿童容易缺乏必要的亲子关系。
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是孩子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不仅能够稳定孩子的情绪,还能够培养孩子的情感能力。
由于长期分离,父母与孩子的亲子关系容易受到破坏。
留守儿童和父母之间的互动有限,导致他们在情感表达上存在困难。
我们需要开展情感教育,通过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帮助留守儿童建立安全感和归属感。
留守儿童常常缺乏自信心和自尊心。
由于与其他儿童的互动有限,他们容易感到自己与众不同,产生自卑情绪。
缺乏父母的陪伴和肯定,留守儿童对自己的价值产生怀疑,容易受到欺凌和歧视。
在情感教育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留守儿童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让他们相信自己的价值和能力。
通过鼓励和赞美,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和自我认同。
关爱留守儿童开展情感教育,也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多方合作。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父母应该积极参与孩子的教育和成长,提供必要的情感支持。
学校是孩子第二个家庭,应该关注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关怀和关注。
社会也应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帮助,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和支持,让留守儿童能够享受平等和公正的教育机会。
关爱留守儿童并开展情感教育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通过关注他们的情感需求,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培养自信心和自尊心,可以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和综合发展。
关爱留守儿童开展情感教育
关爱留守儿童开展情感教育随着城市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加速,越来越多的父母被迫离开原籍,到城市谋职,留下子女在农村寄予亲朋照顾后再返城工作,这样的现象被称为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非常重要,因为他们面临着亲情缺失、学习难题、心理压力大等问题,这都需要社会和家庭给予关注和支持。
本文将探讨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的意义、现实问题和有效手段。
留守儿童是在原籍成长的儿童,由于父母工作的原因,他们不得不单独留在农村。
留守儿童与城市儿童相比,在心理、生理、教育、社交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距。
他们缺乏父母对他们的关爱和引导,缺乏和外界沟通交流的机会。
这样就会导致他们产生心理问题,比如:压抑、孤独、无助、担忧、退缩等等。
情感教育是教育中最基本的一环,也是最重要的一环。
情感教育是指通过特定的形式和手段,帮助学生了解自己、认识他人、关注社会,培养健康的人际、家庭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个体全面、和谐、健康、幸福发展的过程。
情感教育不仅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保证,也是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手段。
那么,怎么进行留守儿童情感教育呢?首先,留守儿童需要家庭关爱。
父母应该回家探望他们,给予他们亲情的陪伴,让他们感受到爱。
其次,留守儿童需要社会关注。
社会各层级应该关注并调动资源,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困难,给予他们关爱与帮助。
对于学校来说,情感教育应该贯穿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活。
学校教育应注重个性发展、情感协调、思维创新、实践能力、多元文化、社会责任等方面的教育。
同时,学校还可以开展一些特色的活动,比如:文艺比赛、运动会、假期学校、夏令营等,这些活动能够丰富留守儿童的精神文化生活,激发他们的潜力。
此外,需要根据留守儿童的特点,开展一些情感教育,比如:家园联合活动、卫生日营、个性成长辅导等活动。
需要注意的是,在留守儿童情感教育中,应该注重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因为每个留守儿童的情况都不尽相同。
有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良好,而有些则存在着明显的心理问题,需要专业的心理辅导。
关爱留守儿童开展情感教育
关爱留守儿童开展情感教育我们需要了解留守儿童的特点和需求。
留守儿童通常是指因父母长期外出务工或其他原因导致在原籍地长期独自生活的儿童。
他们往往在身心健康、学习成绩和社交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我们需要针对这些问题来进行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应该贯穿于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中。
家庭、学校和社会应该共同承担起责任。
家庭应该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关注他们的情感需求,给予他们更多的陪伴和支持。
学校应该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多的关爱和帮助,营造温馨的教育环境,倡导同理心和友爱互助的文化氛围。
社会应该关注留守儿童问题,加大对他们的帮扶力度,同时加强对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的宣传教育。
在实施情感教育时,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具体的措施。
建立留守儿童的情感支持系统。
这包括亲情补偿,可以通过电话、信件、视频等方式与父母保持联系,并定期回家探望父母,加强亲子沟通。
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情感疏导。
我们可以通过心理辅导、情感谈话、互助小组等方式帮助留守儿童排解情感压力,增强心理韧性。
可以开展一些情感交流活动,例如亲子饮食时间、亲子共读时间、亲子手工制作等,增进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
我们还可以通过开展一些志愿者服务活动来支持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
组织一些志愿者,去留守儿童所在的地方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例如讲故事、玩游戏、做手工等。
这不仅可以带给留守儿童快乐和温暖,也可以促进社会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呼吁更多人共同关心并帮助留守儿童。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我们在开展情感教育的过程中,要尊重留守儿童的感受和需求,不应轻易干预他们的内心世界。
我们也要关注父母的情感教育,引导他们更多地关注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拓宽关爱方式,加强对孩子的陪伴和支持。
关爱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是一个综合而长期的过程。
我们需要从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面入手,建立留守儿童的情感支持系统,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情感疏导,同时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在实践过程中尊重留守儿童的感受和需求,以期达到更好地帮助留守儿童,关爱他们的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开展情感教育
关爱留守儿童开展情感教育随着城市化和流动人口的增多,许多家庭面临着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的问题。
留守儿童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留守儿童的成长过程中缺乏家庭的关爱、照顾和陪伴,他们的情感生活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心理健康方面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为了保障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开展情感教育尤为重要。
情感教育是指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培养儿童的情感发展、促进情感交流和提高情感素质的教育。
针对留守儿童的特殊情况,情感教育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满足儿童的情感需求。
留守儿童长期生活在家庭及社会的关爱缺失环境中,他们的情感需求比一般儿童更加强烈。
情感需求是指心理上的安全感、情感交流的需求等,对留守儿童的情感成长非常重要。
情感教育应该注重满足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建立有机的师生关系、提供温馨的家庭氛围、增强儿童的人际沟通能力,帮助留守儿童建立起健康的情感世界。
第一,建立有机的师生关系。
由于家庭关爱缺失的原因,留守儿童非常需要得到老师的关怀和支持。
情感教育应该着重培养老师温暖、亲和的教育风格,建立起与留守儿童良好的师生关系,尊重儿童的人格,鼓励他们表达情感,体验情感。
第二,提供温馨的家庭氛围。
学校应该倡导营造亲如家庭的氛围,为孩子们提供温馨的生活环境,营造出舒适、有爱、有归属感的校园生活。
第三,增强儿童的人际沟通能力。
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生活在没有亲人的环境中,人际交往能力相对较弱。
情感教育应该通过各种活动,提高留守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帮助他们结交朋友、发掘兴趣、增强对生活的热情和参与感。
二、提高儿童的情感素质。
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亲的关爱,情感教育应着重关注其情感素质的提高。
情感素质除了涉及情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还包括情绪管理能力、社交技巧、自我意识等各方面。
以下是情感教育促进留守儿童情感素质提高的几方面措施。
第一,培养儿童的情感表达和交流能力。
情感表达和交流能力是留守儿童情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情感教育可以通过游戏、绘画、音乐等方式,提高儿童的情感表达和交流能力,并鼓励他们更多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讲述自己的故事,从而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
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与心理支持
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与心理支持近年来,由于现代化进程和城市化发展,许多农村家庭不得不为了生计选择外出打工,留下孩子在农村由老人照顾,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陪伴,往往会面临情感需求和心理支持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留守儿童所面临的情感需求,并提出相应的心理支持措施。
一、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1.1 家庭温暖与安全感对于儿童来说,家庭是温暖的象征,是他们最坚实的后盾。
然而,由于父母的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缺乏家庭的陪伴和关爱,无法享受到家人的温暖。
这使得他们常常感到孤独、恐惧和不安全。
1.2 父母的关注与理解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的关注和理解对于他们的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通常无法得到父母的及时关注和理解,他们需要父母的陪伴和鼓励,以促进个人成长。
1.3 同伴间的友谊与交往除了家庭的陪伴外,同伴间的友谊和交往也是孩子情感需求的一部分。
然而,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不能与同龄人玩耍,容易感到孤立和孤独,因此他们需要与同伴建立起积极健康的社交关系。
二、留守儿童的心理支持措施2.1 家庭关爱的回归为了满足留守儿童的家庭温暖需求,父母可以选择回乡创业或转行到当地工作,从而陪伴孩子成长。
同时,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与孩子保持联系,告诉他们自己的爱和关心,建立起家庭的纽带。
2.2 学校心理辅导与心理教育学校是留守儿童主要的成长环境之一,学校应该加强心理支持与教育。
建立专业的心理辅导机构,为留守儿童提供充足的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处理情感问题,并开展心理教育课程,增强他们的心理素质与适应能力。
2.3 社会组织关爱与支持社会组织可以发挥重要的角色,为留守儿童提供关爱和支持。
例如,设立留守儿童之家,提供丰富多样的课余活动,并组织志愿者陪伴留守儿童,为他们提供情感上的温暖和安全感。
2.4 媒体宣传与社会关注媒体应当加强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宣传与报道,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倡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多的帮助与支持。
关爱留守儿童开展情感教育
关爱留守儿童开展情感教育在现代都市中,留守儿童已不是少数。
这些孩子因为长期与父母分离,无法得到家人的关怀和陪伴,很容易产生孤独、无助、焦虑等负面情绪,甚至因为缺乏关爱而变得叛逆、无情。
所以,我们应该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和情感教育,帮助他们建立正常的情感认知和行为模式,更好地适应现实的生活。
一、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状态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家庭的关怀和陪伴,情感上面临很多的困难和挑战。
首先,留守儿童容易感到孤独。
他们经常一个人生活、独自面对困难,没有人关心他们的情况和需要,没有人给予他们温暖和安慰。
其次,留守儿童也容易感到无助。
没有成年人的支持和指导,他们不知道应该如何度过自己的日子,也缺乏应对挫折的能力和信心。
最后,留守儿童还容易感到焦虑。
他们担心家庭的变故和自己的未来,常常对自己和家人的处境感到忧虑和不安。
二、关爱留守儿童的方法1. 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注和关心。
同样的,留守儿童和其他孩子一样,需要父母或者其他成年人的陪伴和关怀。
亲人应当用电话、短信、微信等方式,尽可能地与孩子保持联系,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与关注。
在家庭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对孩子进行一些小惊喜,比如给他们寄信、发一些小礼物等,切实地给他们温暖和关怀。
2. 倾听他们的心声和情感。
给孩子的通信中也要注意,留守儿童常常需要倾诉自己的心声和情感,希望得到成年人的安慰和支持。
亲人应当尽可能地倾听孩子的心声,帮助他们排解负面情绪,缓解自己的孤独和无助。
3. 提供适当的心理支持和辅导。
留守儿童不仅需要情感上的支持,等成年以后可能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比如社交障碍、自卑等。
这时,要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帮助,为孩子提供针对性的心理治疗和辅导。
三、总结对于留守儿童,我们应该及时地发现他们的情感问题,给予他们足够的关心和关注。
同时,也需要让他们尽可能地享受到和父母在一起的快乐。
最终,我们希望留守儿童能够拥有健康、快乐的成长,成为社会上有用的人才。
如何提高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水平
如何提高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水平2023年,留守儿童问题依然突出。
如何提高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水平,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
在这篇文章中,笔者将从家庭和社会两个方面,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以促进留守儿童情感教育水平的提高。
家庭方面首先,家庭是留守儿童最好的情感港湾。
家长应该尽力营造一个温馨、和谐、亲密、尊重的家庭氛围,并创造更多的机会与孩子进行交流互动。
同时,在情感教育方面,家长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陪伴。
要求家长牺牲自我,尽量放下繁重工作,多陪伴孩子。
尤其是在孩子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难题和疑惑时,应鼓励孩子主动表达,并耐心倾听,鼓励孩子付出努力和实践,充分展现自己的能力和才华。
2、关注。
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和生活状况,与孩子交流和沟通,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尊重。
家长要尊重孩子的意愿和选择,不能强加意志和想法,要尽可能满足孩子的需求和期望。
4、教育。
家长要通过言传身教,对孩子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强调孝亲、尊师、友善、勤劳等品质。
同时,要适当引导孩子,培养他们的自信和自尊心,以及家庭观念和家训意识。
社会方面其次,社会方面也必须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帮助。
以下几点是可以倡导和推行的:1、建立托管机构。
政府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建立托管机构,提供优质服务,满足留守儿童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需求。
同时,托管机构应该尽可能地提供多样化的活动,如户外运动、文艺活动、思想教育等,丰富留守儿童的生活和体验。
2、推广义务教育。
根据我国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是一种基本权利,但是,目前还有许多留守儿童无法获得基本教育。
政府需要加大对义务教育的宣传与推广,落实相关政策,建立教育资源公平分配的机制,确保留守儿童能够获得基本的教育资格,并接受优质教育。
3、心理辅导服务。
由于距离和缺少家长关爱和陪伴,留守儿童往往会产生心理问题,如孤独、恐惧、失落等。
政府应建立心理辅导服务体系,为留守儿童提供专业的心理疏导和辅导,帮助留守儿童调节情绪,增强心理抵抗力。
农村初中留守儿童情感缺失与情感管理对策
农村初中留守儿童情感缺失与情感管理对策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外出务工或其他原因,长期生活在农村的儿童。
这些孩子通常由老人或亲戚照顾,父母很少能够与他们在一起,导致他们在情感上缺乏关爱和陪伴。
这种情况会给留守儿童带来严重的心理问题,如情感缺失和情感管理困难等。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应该重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情感管理方式。
一、农村初中留守儿童情感缺失的表现1. 孤独感留守儿童通常长时间没有父母的陪伴,孤独是他们最常见的情感体验。
他们在情感上缺乏温暖和关怀,常常感到无助和孤独。
2. 自卑感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和陪伴,留守儿童容易产生自卑感。
他们觉得自己没有价值,不被重视,自尊心受到伤害。
3. 抑郁感长期的孤独和自卑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产生抑郁感。
他们对生活失去兴趣,情绪低落,心情不愉快,甚至出现自杀行为。
4. 对未来的迷茫感由于缺乏父母的教育和指导,留守儿童对未来常常感到迷茫。
他们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不清楚自己的人生目标和方向。
以上种种情感缺失的表现,都会给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带来巨大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重视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的情感管理问题。
1. 建立心理疏导机制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情感问题,政府和学校应该建立心理疏导机制。
指派专门的心理老师和心理咨询师,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疏导服务,帮助他们排解情感压力,建立健康的情感管理方式。
2.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该加大对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力度。
通过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健康知识竞赛等活动,增加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感。
3. 加强家庭教育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环境直接影响他们的情感管理能力。
政府和学校应通过开展家庭教育培训班、家长学校等方式,提升父母的家庭教育水平,让他们更好地关注和陪伴孩子,增强留守儿童的情感支持。
4. 提供更多关爱和陪伴学校和社会应该为农村初中留守儿童提供更多的关爱和陪伴。
可以通过组织志愿者服务、亲子活动等方式,让留守儿童感受到更多的温暖和关怀,减少他们的孤独和自卑感。
关爱留守儿童开展情感教育
关爱留守儿童开展情感教育在许多乡村和城市的边缘,都有许多留守儿童在成长。
留守儿童往往由于父母在城市工作而无法陪伴他们,这使得他们可能经历孤独、无助和心理孤僻等问题。
因此,关爱留守儿童、为他们提供情感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情感教育对儿童的成长非常重要。
它可以帮助孩子理解自己的情感,掌握情感表达技巧,建立自信,增强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能力,使他们更具有社交和沟通能力,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
因此,对于留守儿童来说,情感教育更加重要。
他们的父母不在身边,没有适当的陪伴和关注,这使得他们更容易产生孤独和无助的感觉。
此时,应在日常生活中关注他们的情感状态,使他们感到被理解和接纳,从而建立起安全感和信任感。
除了关注他们的情感状态,教育者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开展情感教育。
一方面,可以开展互动活动,如班级聚餐、游戏、旅行等。
这种互动活动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友谊,增强他们的社交能力。
而且,这些活动还可以让孩子从学校和家庭中脱离出来,享受到属于他们自己的活动。
这种体验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我认知,从而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情感教育课程,教导留守儿童掌握情感表达技巧,建立自信和自我认知。
对于孩子的情感状态和需要,教育者应该关注他们的感受。
孩子在情感表达方面的培养是一个逐步的过程。
聆听孩子的话,能够让孩子感到被重视和被理解。
在情感教育中,通过演示表达情感的方式,来帮助留守儿童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这种情感表达方式可以涵盖各种情感表达形式,包括文学、艺术、音乐等。
逐渐激发儿童内在的积极情感,使他们学会和他人交往,掌握适当的行为方式,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情感教育中,一些孩子很难找到目标,体验到自己的过错,而且,在学校和社会中,有很多偏见和误解,会导致孩子产生自卑、脆弱和难以自信的感觉。
在这种情况下,教育者应该从文化、艺术、历史等多方面帮助孩子修正对自己、别人、环境的认知,锻炼孩子自信的能力。
同时,在教育中,也需要避免描述和掌握残酷的现实,如欺凌、虐待等,而需要通过文学、艺术等形式,使留守儿童在心灵中形成正能量和信任感。
谈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
谈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摘要:情感教育理论认为,情感作为主要的非认知因素,制导着认知学习。
良好的情感可推动人趋向学习目标,激发想象力,使创造思维得到充分发挥。
一是教师的情感感染。
二是学生学习情感激发。
三是情感教育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效果。
总之,在教育教学中,实话情感教育,能使学生主动、积极的进行学习和生活。
情感教育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生活热情,促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情感情感教育情感激发留守儿童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而产生的一种心理体验。
它对学习活动和生活具有定向、启动、调节和维持作用,是学生整体素质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所有非智力因素伴随着情感因素,因而情感是非智力因素的核心。
情感教育理论认为,情感作为主要的非认知因素,制导着认知学习。
良好的情感可推动人趋向学习目标,激发想象力,使创造思维得到充分发挥;反之,则会压抑人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情感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特别是留守儿童,他们由于特殊的情况,更需要我们教师投入更多的情感。
教学既是知识技能的传授,又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其中蕴涵着来自师生双方的极其丰富复杂的情感因素。
现结合本人几年来的实践探索,谈谈在教育教学中,情感教育对留守儿童的效应。
一、教师情感的感染“亲其师,信其道”。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对老师产生良好的情感,则一定会迁移到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中,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最终对学科产生兴趣。
我曾中途接过班。
刚开始上一两节课没问题。
由于学生觉得很新鲜,还比较认真,也能听懂和理解。
接下来,新鲜感没了。
慢慢地开小差,讲话的都有。
特别是上课时有个留守儿童带头,故意与其他同学讲话。
他们还与班主任反映,喜欢以前老师教,不喜欢新老师上课。
这种情况完全在我意料之中,我并不生气,也不当众批评某位学生,保护好他们的自尊心。
在课后及时的、有针对性的对那些“不听话”的学生进行耐心的教育和开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现今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
教育离不开情感和爱。
没有情感,就没有教育。
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是现今社会和学校特别受关注的一门教育。
它是指把情感作为人的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对其施以教育的力量,激起受教育者的感情共鸣,减轻心理压力,使其形成正确的思想。
情感教育对于培养儿童健全的人格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的一种素质教育的需要。
因此,对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刻不容缓。
一、留守儿童情感现状
留守儿童的个体特征和生活环境各不相同,留守儿童的情感表现也各不相同。
我们先来看下面的例子:
(一):周燕,女,六年级学生,父母均外出务工,与爷爷、奶奶和弟弟生活在一起。
她很懂事,对爷爷奶奶非常孝敬,还会照顾小弟弟,自觉分担家务;在学校她也是老师的好帮手,团结同学,关心集体,乐观向上;学习自觉,成绩都很好,还在班里担任班长。
父母的外出务工为家里增加了收入,家庭环境较为富裕。
(二):赵娟,五年级一名女同学,母亲是外省人,因家庭穷而不辞而别。
家里只有她和奶奶,生活非常清苦。
由于奶奶不识字,无法辅导和督促他的学习,成绩不尽理想。
在学校主要表现为课堂和各种活动中没有热情,参与意识淡薄。
由于缺乏家教,缺少家庭教育,她随便惯了。
自由散漫,无拘无束。
课堂上好说话,好动。
成绩很差。
家里的老人对孩子的成长,教育有心无力甚至无能为力。
(三):刘新猛,男,五年级学生,他的父母都外出务工多年,与爷奶生活在一起。
家里就这一个孙子。
农村的习惯一个孙子是宝呀。
可想而知爷奶是如何对他进行教育。
孩子因为家庭过分的溺爱,而性格高傲,目中无人,不听任何人的说劝。
一次被老师批评后,他竟翻学校大门回家。
“留守儿童”的心理障碍,已经呈现出有别于生理发育的偏听则暗异状态,尤为值得关注。
……
从上面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留守儿童的情感发展主要表现在:
1.留守儿童情感发展良好。
这类情感发展良好的留守儿童占留守儿童总数的比例较小。
他们的情感发展较好,在学校、在家中表现出乐观向上、活泼开朗,心情愉快,经常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2.留守儿童情感严重欠缺。
父母的亲情对孩子情感起着重要作用。
留守儿童在儿童时期就被迫与父母分离,他们早期无法与父母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得不到父母的的关怀和应有的帮助,他们感觉孤独无助。
这种情感欠缺严重影响了孩子与别人和社会交往,导致孩子缺乏对外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容易出现性格缺陷,他们需要的情感是父母的爱。
其他亲情的爱是代替不了的。
3.留守儿童情感发展严重偏失。
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多数是爷爷奶奶或亲友,这些监护人通常总是考虑安全第一,其次是物质上的满足,以便好向孩子的父母交代。
这些监护人平时缺少和孩子的情感的沟通和交流,谈不上对孩子的心理教育情感的交流。
因此形成自由散漫,无拘无束。
一些平时就好动、调皮的孩子,“开开笼门的鸟”,变得大胆放肆。
在教师和监护人管教的时候产生逆反心理,盲目反抗。
甚至还责怪自己的父母。
4.情感自我调控能力差。
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多数是靠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管理,这些监护人与留守儿童年龄差距较大,根本没有情感教育的方法,不能正确引导孩子。
当知道孩子违纪,顽皮了。
或则打,或则不问,或则到学校找老师,请老师管教。
二、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现状分析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留守儿童由于监护人的不同,他们所受到的情感教育不同,
主要表现为:
1.留守儿童的父亲或母亲一方在家照顾孩子时,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相对比较好。
但是孩子所受到的情感教育不全面,由父亲监护的留守儿童,这类留守儿童表现得比较孤独,不善言谈,冷漠;因为是父亲不和孩子沟通交流形成。
由母亲负责监护的留守儿童,在生活上得到最好的照顾。
但孩子相对来说比较懦弱,胆小怕事,缺乏自信。
2.留守儿童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时,监护者在监护时通常只求物质、生活上的满足,而缺少情感方面的沟通和教育。
同时由于隔代监护人的年龄普遍偏大,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加之它们对情感教育认识的不足和情感教育方法的欠缺,他们无论从体力还是智力上都勉为其难地承担起对孙辈的情感教育的重任。
大多数留守儿童的情感发展不全面,自我调控情感的能力普遍较差,情感体验不丰富。
3.在学校教育中,还存在部分教师认为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是家长的私事,不关学校的事,所以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只重视学生的学业成绩,忽视留守儿童由于亲情的缺失而造成的情感方面的问题。
三、对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
小学阶段是儿童各方面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某一方面的素质得不到及时的、正常的发展,以后往往难以补偿。
因此,在情感教育中,必须有的放矢,加强调查研究,发挥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网络作用,转变学生的思想,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同时由于留守儿童中有各种不同的类型。
因此,在教育实践中,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承认他们有犯错误的权利,给予他们改正错误的机会,采取各种优化措施,激发他们的内在潜能。
找准问题,对症下药,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对孩子进行情感教育时,教师必须克服急于求成,一蹴而就的心理。
要做到耐心细致循序渐进。
对留守学生的情感和心理教育,要做到给其温暖,给其心灵的沟通和心得交流。
四、怎么样对待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
在学校教育中,留守儿童情感的教育培养需要通过学校全部的教育教学、生活过程来实现。
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
由于留守儿童长期没与父母生活在一起,教师是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的具体实施者,教师的教育观念是留守儿童情感教育顺利实施的首要前提。
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问题,不是留守儿童家庭的“私事”,需要全社会都来关心。
教师更应该承担起这个责任。
教师要转变和更新教育观念,正确认识留守儿童的情感问题,创造性地对儿童实施情感教育。
其次创设情感教育的良好环境。
要造成一种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氛围,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受到教育熏陶和启迪。
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要有文明向上、和谐统一、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
使学生有一种对学校的向往和归宿感;教师要注意留守儿童学习和生活环境氛围的利用,精心规划,设计自己的教室。
走进去就有一种家的温馨的感觉。
留守儿童只有在宽容的氛围中才能诞生丰富的个性,而没有鲜明的个性,就不可能诞生创造型的人才,所以借用各方面的努力,形成有利于留守儿童情感发展的大氛围,使其在潜移默化中认知明理。
然后掌握情感教育的规律,实施情感教育。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情感教育中,要以情育人、以情动人,这样才能扣开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的大门。
大多数留守儿童表现出孤僻、懦弱和不自信,不愿意与监护人和老师交流。
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充分尊重留守儿童的人格、情感,主动与留守儿童进行沟通,做留守儿童的知心朋友,共同架起心灵沟通的桥梁,使留守儿童对教师产生安全感和信赖感从而“亲其师”而“信其道”。
教师应该有计划地指导留守儿童看一些健康、励志的书籍,让书中的内容打动留守儿童的心灵。
从正面引导,帮助留守儿童提高辨别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学习活动是学生情感发展的主要动因。
教师充分利用各科课程来实施情感教育。
例如:通过科学教育,可以培养留守儿童的理智感,通过语文、思想品德教育可以培养留守儿童的道德感;通过音乐、美术、体育教育培养留守儿童的美感。
总之,教师在实施情感教育的过程中,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材施教。
留守儿童的问题已上升到一个社会性的问题,而留守儿童情感的培养和发展则更是一个紧迫、势在必行的关键所在,处理好这些问题,也是一个全员参与的、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只要我们拿出爱心与行动,相信不久的将来,祖国大地上的每一朵鲜花都会健康、美丽的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