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学》读书笔记(一版)
现代教育技术笔记
单元一现代教育技术概论1.1信息技术与教育变革一、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两大现象:知识爆炸和信息海洋二、信息时代的教育变革1.教育发展历程上的四次革命第一次教育革命的标志:专职教师的出现第二次:文字体系的出现第三次:印刷术的出现第四次:现代教育技术的形成与快速发展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结合改变了传统的课堂讲授模式,正在构建4A模式:Anybody,Anytime,Anywhere,Any content也就是说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可以获得所需要的相关内容。
2.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变革(1)教育观念的变革现代教学观:由以教为中心、知识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问题为中心。
现代学习观:在校学习转变为终身学习和走向学习型社会。
现代教师观:由教转变为导,过去教师是知识的象征、权威、化身,二今天教师正在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指导者和帮助者。
现代学生观:把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学习的主体,思考者和探索者。
现代媒体观:只是载体转变为认知工具。
现代人才观: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开拓精神的创新型人才是当今社会培养人才的新理念学习时空观:在老师的引导和教学过程中完成知识的获取和学习任务变成随时随地学习现代课程观:知识中心、书本中心正在转变为以人为本、特色化、个性化和多媒体化(2)教学坏境的变革黑板加粉笔教学工具走向现代数字媒体幻灯投影计算机交互式白板传统教室走向智慧教室传统校园走向智慧校园(3)教学内容的变革知识快速增长不仅关注知识的传授,注重培养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4)教学方式的变革班级教学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教学要求,新的课程形态不断形成:网络课程、mooc、微课、翻转课堂:少讲多学、一对一教学辅导、及时掌握学习情况、培优补差、丰富课程内容、为教师减负自主学习、探究性、个性化学习、泛在学习(5)教学方法的变革讲授法、演示法向案例教学、问题驱动式教学、讨论法学习形式丰富,形成一种多元教学方法(6)教学制度的变革教育不只是学校的任务,不只是在校学生而言,需要家庭企业社会共同参与,泛在学习社会化学习终身学习是新时代对每个公民的要求,一种新的、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教育体系和制度将成为二十一世纪信息社会构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7)教学模式的变革教师教授为主变为学生探究为主说教式教学变成交互式教学分学科、定时教学变成真实、多学科交叉、问题解决集体化的、无个性的个体学习变成多样化、个性化的合作学习知识的垄断者和传播者变成学习的帮助者和指导者按年龄和成绩分组变成异质分组对分科知识与分离技能的评价变成以行动为基础的综合性评价1.2 现代教育技术内涵与发展一、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AECT94定义: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完整版)何克抗《教育技术学》考研知识点
2013年教育技术学一、名词解释1、教育技术:是人类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所运用的一切物质工具、方法技能和知识经验的综合体。
2、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可以用刺激—反应—强化来概括,认为学习的起因在于外部刺激的反应,而不关心刺激引起的内部心理过程,认为学习与内部心理过程无关,根据这种观点,人类的学习过程归结为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教师的任务是向学习者传授知识,而学习者的任务则是接受和消化。
3、Blending Learning:Blending Learning,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 (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目前国际教育界的共识是,只有将这二者结合起来,使二者优势互补,才能获取最佳的学习效果。
4、教学媒体:当某一媒体被用于传递教学信息时,就被称为教学媒体或学习媒体,而媒体泛指能够承载并传递信息的任何载体或工具。
也可以被看作是实现信息从信源传递到受信者的一切手段。
5、电子书包:电子书包是对学生用轻型学习终端的形象化描述,采用了传统书包的隐喻;功能上则远远超越了书包,如配以电子课本作为学习载体,辅以信息处理能力和无线通讯功能,可成为支持各种有效学习方式的个人交互式学习工具。
6、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7、教学系统设计:教学系统设计就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条件、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计划的系统化过程。
8、绩效技术:绩效技术首先是企业培训所关注的问题,学习型社会里,每一个组织都在进行持续不断的学习,员工在组织学习与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有着显著的区别,这个区别表现为前者有非常强的绩效驱动性。
(完整版)何克抗《教育技术学》考研知识点
一、名词解释1、教育技术:是人类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所运用的一切物质工具、方法技能和知识经验的综合体。
2、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可以用刺激—反应—强化来概括,认为学习的起因在于外部刺激的反应,而不关心刺激引起的内部心理过程,认为学习与内部心理过程无关,根据这种观点,人类的学习过程归结为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教师的任务是向学习者传授知识,而学习者的任务则是接受和消化。
3、Blending Learning:Blending Learning,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 (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目前国际教育界的共识是,只有将这二者结合起来,使二者优势互补,才能获取最佳的学习效果。
4、教学媒体:当某一媒体被用于传递教学信息时,就被称为教学媒体或学习媒体,而媒体泛指能够承载并传递信息的任何载体或工具。
也可以被看作是实现信息从信源传递到受信者的一切手段。
5、电子书包:电子书包是对学生用轻型学习终端的形象化描述,采用了传统书包的隐喻;功能上则远远超越了书包,如配以电子课本作为学习载体,辅以信息处理能力和无线通讯功能,可成为支持各种有效学习方式的个人交互式学习工具。
6、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7、教学系统设计:教学系统设计就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条件、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计划的系统化过程。
8、绩效技术:绩效技术首先是企业培训所关注的问题,学习型社会里,每一个组织都在进行持续不断的学习,员工在组织学习与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有着显著的区别,这个区别表现为前者有非常强的绩效驱动性。
现代教育技术读书笔记(精品5篇)
现代教育技术读书笔记(精品5篇)现代教育技术读书笔记篇1现代教育技术的读书笔记我近期阅读了一本名为《现代教育技术:走向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书,这本书由教育技术学领域的专家李龙编著。
这本书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理念、方法,以及与课程整合的实践案例。
本书的亮点在于它全面地涵盖了现代教育技术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案例。
作者通过简洁易懂的语言,使得非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人士也能够理解并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理念和方法。
书中的内容丰富,结构清晰,例证详实,不仅介绍了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还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案例。
我特别欣赏作者对“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这一主题的深入探讨,以及他如何通过具体的案例来解释这一概念。
此外,书中的许多观点和建议都让我深受启发,例如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书中的不足之处在于,虽然作者在多个章节中提到了教育技术的实践应用,但可能对于非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人来说,某些专业术语和理论可能较为晦涩难懂。
不过,这并不影响整本书的阅读体验,只要你具有一定的教育背景或者对教育技术感兴趣,我相信你能够从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和启示。
总体来说,《现代教育技术:走向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
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理念和方法,还能启发我们对教育技术的实践应用进行深入思考。
在阅读这本书之后,我对现代教育技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更加期待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应用这些理念和方法。
现代教育技术读书笔记篇2现代教育技术:改变教育未来的力量我近期阅读了一本名为《现代教育技术:塑造教育未来的力量》的书,这本书的作者们深入探讨了教育技术如何变革教育领域,以及如何将其有效应用于教学实践中。
这本书的主要观点是,现代教育技术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思维方式。
作者们强调,教育技术不仅仅是关于PPT、视频和在线课程的,更重要的是它如何改变我们理解和实施教育的视角。
他们指出,现代教育技术不仅是关于技术的,更是关于变革、创新和参与。
教育技术学(全) 何克抗
视听教学领域出现的早期系统观及其对教学领域的影响。
视听传播的理论框架和定义开始出现。
二、个别化教学技术 1、早期的个别化教学 2、程序教学 3、计算机辅助教学
三、从教育技术到教育技术学
只有当教育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才会逐渐产生一个专门用于 研究教育技术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教育技术学。
教育技术学主要是在教育心理学、媒体技术与系统科学方法的发 展、彼此渗透、综合的基础上产生的。
教育心理学
教育
系
技术学
媒
统
体
方
技
法
术
四、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
1、教育技术学是教育科学领域的一门新兴的分支学科 教育技术学关注的焦点不是科学技术本身,而是现代科学技术在
新的技术手段被引入教育领域。 视觉教材的分类模式和选用原则。 视觉教学与直观教学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其区别在于所用媒 体种类的不同。
3、视听教学——媒体教育技术研究的主体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视听理论。 戴尔的《教学中的视听方法》——“经验之塔”模型。
与视觉教学无本质区别。
4、视听传播——教育技术观念由媒体论向过程论和系统论 过渡
三、教学系统方法的形成 教学系统方法是一种系统地设计、实施和评价教与学全过
程的方法。 夸美纽斯从适应自然秩序的原理和感觉论出发,提出了用
归纳的方法来分析和改进教学的进程,为系统理解教与学的过 程奠定了基础。
系统方法在教育中的应用: ➢ 使用精确的术语来确定系统的目标;(教学目标) ➢ 确定为实现系统的目标必须执行的功能;(教学资源) ➢ 决定如何以最优的方式执行这些功能;(教学设计) ➢ 把各种资源组成一个有机的、协调运行的系统;(管理)
教育学相关读书笔记
教育学相关读书笔记(通用9篇)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书笔记了。
那么读书笔记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整理的教育学相关读书笔记(通用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当代教育学》简介教育学是师范院校的核心课程,教育学教学是在职教师、教育管理干部和师范院校学生进行现代教育观念、教育学知识和教育研究意识培训的基本途径。
所以,教育学课程对提高教师素质很关键,而教育学教材是教育学课程的主要依托。
本书主要介绍了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教育学基本知识和教育的社会功能,以及中外当代教育新理论和新理念,在不脱离传统教育学基本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科学的发展,尤其是心理科学、现代教育技术和教育科研新成果,以及当代教育家的教育实践,力求准确、全面地阐述当代教育学的基本原理。
二、《当代教育学》读书笔记1、教育的概念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学校教育则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他们发生某种变化的活动。
2、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制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人口发展状况以及青少年心理特征等的制约。
在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的多种特征中,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是各国最重要的特征。
(1)规模迅速增长教育增长是指教育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
教育发展是教育从一个较低的水平或地位提高到一个较高的水平或地位,它涵摄数量、质量,效益的上规模、上层次、上水平。
(2)体制和结构显著变化双轨制即19~20世纪主要资本主义分别为贵族及资产阶级子女与劳动人民子女设立的筛选严格、差异悬殊、互相分离、互不沟通的两个学校系统。
单轨制即20世纪后期所形成的统一的、具有多样职能的、纵横沟通的单一学校系统。
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
虚拟实训
为学生提供模拟的实践操 作环境,帮助学生掌握实 际操作技能。
虚拟场景教学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各 种场景,让学生在真实的 场景中进行学习,提高学 习效果。
05
教育技术学实践应用
在线课程设计与开发
在线课程设计原则
04
教育技术学发展趋势
人工智能在教育技术中的应用
01
02
03
智能教学助手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教 师提供个性化的教学建议 和资源,提升教学质量。
个性化学习
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 ,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个 性化的学习计划和路径。
智能评估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学生 的作业、考试等进行智能 批改和评估,减轻教师负 担。
实验研究法
总结词
实验研究法是一种通过控制实验条件,观察实验对象 在不同条件下的表现和反应,从而得出因果关系的研 究方法。
详细描述
实验研究法在教育技术学中常用于探究不同教育技术手 段对学习效果的影响。通过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对两 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学干预,然后对学习效果进行测量 和比较。实验研究法的优点在于能够较为准确地控制实 验条件,排除其他干扰因素的影响,从而得出较为准确 的因果关系。但实验研究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难 以完全模拟真实的教学环境,可能存在伦理和法律问题 等。
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硬件设施建设
建设高速互联网、多媒体教室、计算机实验 室等硬件设施。
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建立学生、教师、课程等管理信息系统,实 现教育管理的信息化。
数字教育资源建设
开发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包括电子教材、课 件、视频等。
网络安全保障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第4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第13章教育与经济发展——第16章教育与文化)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第4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第13章教育与经济发展——第16章教育与⽂化)第13章教育与经济发展1.⼈⼒资本理论受到哪些理论的挑战?答:⾃20世纪60年代以来,舒尔茨提出的⼈⼒资本理论发挥着很⼤的作⽤,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显现出了很多问题。
之后,⼜逐渐涌现出了很多对其形成挑战的理论,主要有:(1)筛选理论筛选理论是20世纪60~70年代,在伯格等⼈对⼈⼒资本理论的批判过程中形成的。
筛选理论是从分析劳动⼒市场上雇主选聘求职者的过程去说明教育的经济价值。
筛选理论认为,教育并不提⾼⼈的能⼒,只是⼀种标识个⼈能⼒的⼯具,它揭⽰了已内含于⼈的未来的⽣产特征,表明了⼀个⼈固有的⽣产⼒,从⽽为雇主识别、选拔不同能⼒的求职者提供依据,起到筛选作⽤。
个⼈受教育的程度既是求职者表达个⼈能⼒的信号,⼜是雇主鉴定求职能⼒的装置。
(2)劳动⼒市场划分理论劳动⼒市场划分理论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出现的,主要的代表⼈物有⽪奥雷、多林格、⼽登等。
劳动⼒市场划分理论采⽤制度经济学的观点,指出劳动⼒市场由于种种制度性⼒量的影响⽽被划分为不同的部分。
他们把劳动⼒市场划分为主要劳动⼒市场和次要劳动⼒市场,主要劳动⼒市场为劳动者提供⼤公司、⼤企业的⼯作,次要劳动⼒市场为劳动者提供⼩企业、⼩公司的⼯作。
教育的作⽤不在于提⾼个⼈的知识技能,⽽在于它是决定个⼈是在主要劳动⼒市场,还是在次要劳动⼒市场上⼯作。
该理论在其最简单形式上以“⼆元论”著称,故⼜被称为“⼆元劳动⼒市场理论”。
(3)社会化理论社会化理论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出现在西⽅,其创始⼈是鲍尔斯和⾦蒂斯。
社会化理论是⼀种探讨教育的社会化功能理论,它从教育的功能和结构⽅⾯来分析教育维持资本主义制度⽅⾯的功能。
社会化理论认为教育的经济功能源于它的社会功能,教育的社会功能,远⽐教育提⾼知识技能对经济的影响更重要。
由于资本主义结构的等级化、分⼯化,不同的⼯作需要不同的个性特征。
教育技术学何克抗版学习笔记以及课后习题答案
教育技术学(何克抗版)学习笔记以及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教育技术学概述重要名词教育技术:教育技术是技术的子范畴,是人类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所运用的一切物质工具、方法技能和知识经验的综合体,它分为有形的物化形态的技术和无形的观念形态的技术两大类。
AECT' 94定义: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教育技术学:教育技术学是专门用于研究教育技术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是在教育心理学、媒体技术与系统科学方法的发展、彼此渗透、综合的基础上产生的。
系统科学:系统科学把事物、对象看作一个系统,通过整体的研究来分析系统中的成分、结构和功能之间的相互联系,通过信息的传递和反馈来实现某种控制作用,以达到有目的地影响系统的发展并获得最优化的效果。
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有整体原理、反馈原理和有序原理。
传播理论的7W、六阶段、四律:教学传播过程所涉及的要素(7W ――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产生什么效果、为什么、在什么情况下),教学传播过程的基本阶段(六阶段一一确定信息、选择媒体、通道传送、接收解释、评价反馈、调整再传送)及其教学传播基本规律(四律一一共识律、谐振律、选择律、匹配律)行为主义: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可以用刺激一反应一强化来概括,认为学习的起因在于外部刺激的反应,而不关心刺激引起的内部心理过程,认为学习与内部心理过程无关,根据这种观点,人类的学习过程归结为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教师的任务是向学习者传授知识,而学习者的任务则是接受和消化。
认知主义: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可以概括为认知结构论和信息加工论,它认为人的认识不是由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界刺激和认知主体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学习过程是学习者主动的有选择的信息加工过程,教师的任务是要设法激起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然后再将当前的教学内容与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有机地联系起来。
建构主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继承了认知主义的认知结构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
《教育技术学》知识点何克抗、李文光版
《教育技术学》知识点何克抗、李文光版第一篇:《教育技术学》知识点何克抗、李文光版1、先行组织者(《教学系统设计》P132)所谓先行组织者是指安排在学习任务之前呈示给学习者的引导性材料,他比学习任务具有更高一层的抽象性和包容性。
提供先行组织者的目的就在于用先前学过的材料去解释、整合和联系当前学习任务中的材料(并帮助学习者区分新材料和以前学过的材料)。
可以是比较性的,也可以是讲解性的。
2、学习资源教学资源(《教育技术学》P74):指的是在学校教学过程中,支持教与学的所有资源,即一切可以被师生开发和利用的、在教与学过程中使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
.(貌似蒋XX说学习资源就是教学资源)学习资源是指在教学系统和学习系统所创建得到学习环境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一切显现的或潜隐的条件。
可用于学习的一切资源3、掌握学习(《教学系统设计》P134)掌握学习是由布卢姆等人提出的一种旨在把教学过程与学生的个别需要和学习特征结合起来、让大多数学生都能掌握所教内容并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教学策略。
4、教学系统开发(《教育技术学》P186)教学系统设计是教育技术学的核心内容,是连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
在教学系统设计过程中不仅要把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及教学过程)联系起来,而且还要把这两种理论和教学资源的开发过程联系起来;与后一个环节相关的全部过程就称之为教学系统开发。
教学系统开发通畅包含“分析、设计、开发、实践和维护”等五个阶段。
5、学习媒体也称为教学媒体(《教育技术学》P80——P86)按媒体的表达方式分类:口语媒体、印刷媒体、电子媒体按媒体作用的感官和信息的流向分类:视觉媒体、听觉媒体、视听媒体、交互多媒体特性:恩定性(固定性)、传播性(扩散性)、重复性、组合性、工具性、独立性。
△几种常用教学媒体特性比较(《教育技术学》P84)选择依据:依据学习者(教学对象)的特征、依据教学(学习)任务、依据客观条件、依据媒体特点与教学功能6、教育资源(《教育技术学》P74)教学资源指的是在学校教学过程中,支持教与学的所有资源,即一切可以被师生开发和利用的,在教与学过程中使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包括各种学习材料,媒体设备,教学环境以及人力资源等。
教育技术学简介
教育技术
第四阶段
视听传播 视听教学
视觉教育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2.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史—国外
第一阶段:视觉教育 最早使用视觉教育术语的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一家出版公司,1906 年,它出版了一本介绍如何拍摄照片、如何制作和利用幻灯片的书,书名 就是《视觉教育》。1923年,美国教育协会建立了视觉教育分会。 第二阶段:视听教育 30年代后半叶,无线电广播、有声电影、录音机先后在教育中获得运 用,人们感到视觉教育名称已经概括不了已有的实践,并开始在文章中使 用视听教育的术语。在诸多关于视听教育的研究中,堪称代表的是戴尔( E. Dale)于1946年所着的《教学中的视听方法》。该书提出的“经验之塔 ”理论成了当时以及后来的视听教育的主要理论根据。
戴尔经验之塔
“抽象”的经 验
言语
符号
视觉符号 广播和录音 静止画面 电影
最底层的经验最具体,越往上 越抽象。 学习者的直接经验及通过视听 环境得到的信息对学生的刺激 更深刻。 教学活动应从具体经验入手, 逐步上升到抽象理念。
“观察”的经 验
电视 参观展览
学习旅行
观摩示范 角色扮演
“做”的经验
第四阶段:教育技术
由于媒体技术的发展和理论观念的拓新,国际教育界深感原有视听教 育的名称不能代表该领域的实践和研究范畴,1970年6月25日,美国视听教 育协会改名为教育传播和技术协会(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Technology,简称AECT)。1972年,该协会将其实践和 研究的领域正式定名为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 教育技术学的功能与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学专业意义
教育技术学何克抗编著
1.3教育技术学
技术与技术学不是一回事,就像符号和符号学、信息与信息学一样,教育技术是
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就其发展的实际来看,教育技术学是在教育技术发展到一定 阶段后才形成的学科。所以“教育技术学”与“教育技术”(教育中的技术)是有明 显区别的。教育技术是教育中所应用的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称;教育技术学是关于教 育中应用教育技术的理论。当指的是运用与教育中的各种技术(如媒体技术、系统技 术等)时,一般采用教育技术这个词;当指一个新兴学科的专门术语时,则用教育技 术学
《教育技术学》 何克抗编著
胡水星 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一教育技术学的基本概念、性质及范畴
本章教学内容的重点是教育技术的定义与指导思想,难点在于 对AECT1994年定义的理解。目前教育技术学的研究与实践都是基 于AECT1994年定义精神的,因此这部分内容应安排一次讨论或者 布置小论文,以加深理解。
1、1963年:关注学习过程
“ Audio visual communications is that branch of educational theory and practice primarily concerned with the design and use of messag1e96w3h年ic的h定co义n:tro“l t视he听l传ea播rn是in教g 育pr理oc论es与s,实it践u的nd一er个ta分ke支s:,(a它)th主e study o要f t对he学u习ni过qu程e的an信d息re进la行tiv设e计st和re使ng用th的s 研an究d。w包ea括kn:e(ss1e)s在o有f 目 beomtphlopyic的缺化etod的点。riina学;这lt习(些ahn过2任ed)l程 务en在ao中包rn教n,括rie育n图对pg环r像整ep境sr信个oe中cn息教e,ta和学st利si非系of用no表统ar人l征及am员n性其ye和s信组res设息成aa备gs有部oe将ns独分信;wa特的n息h的计dic结和划(hb构m相、) 化tah对制y、e的作b系优、e统 structur选in择g 、an管d 理sy和st应em用a。tiz它in的g目of标m是e:ss有ag效es地b使y用m每en一a种n传d 播方法和 instrum媒en体ts,in以a开n发ed学u习ca者tio的n全al部en潜v力iro。m”ent,These undertakong include pla这nn个in定g,义pr与od早u期cti定on位,s于el媒ec体tio的n定,m义an不a同ge:m第e一nt,次an关d注u了tili学za习tio,n of both而co不m是po教n学en;ts“a信nd息e”nt一ire词i也ns表tru明c了tio强na调l 重sy点st由em媒,I体ts向p内rac容ti转ca变l ; goal is 另the外e,ff定ice义n中t u用til了iz“ati控on制o”f e一v词er,y m目e的th是o为d a了n表d 明m教ed学iu结m果o是f 可 commu以ni高ca度tio预n见w的hic。h但c随an着c实on践tr领ibu域te的t扩o t展he,d许e多ve人lo认pm为e该nt定o义f t名he不 learner符`s实full potential.
现代教育技术学笔记整理
现代教育技术学笔记整理第一章:现代教育技术概述1、信息时代教育的特点:信息时代的教育传统教育①教育目标:创新型、能力本位型;知识型、学科本位型②教学环境:凡是能提供学习环境、资源的地方;以学校、教室为中心③教师地位:辅助地位,知识的指导组织者主体地位,知识的传输者④教学方式:灵活便捷的个性化教学,混合教学整齐划一的班级授课教学,说教性讲授⑤教学手段: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依靠粉笔,黑板等传统教学手段⑥教学内容:根据教育需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很少改变⑦教学资源:以书本、电子课件、网络学习资源为主以书本为主⑧教学评价:多元化评价方式评价方式单一⑨教育制度:泛在学习、社会化学习、终身学习学校教学,仅针对在校学生2、AECT的定义:“1994”概念: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一个目标),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两大对象)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五个领域)的理论与实践(两种性质)。
启示:1、理论与实践并重2、教育技术的核心方法是系统方法3、与学习相关的过程是教育技术研究和实践的重要对象4、学习资源是改善、优化学习过程的重要条件3、现代教育技术的定义:现代教育技术是指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充分而有效地利用先进的技术与方法,通过对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的创新性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来实现教与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现代”的体现:★更多的注重、探讨与现代科技有关的课题;★充分利用各种现代科技成果作为传播教育信息的媒体★吸收科学的和现代的思维方法,使教育技术更科学化、系统化4、信息化教育定义:信息化教育就是在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主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重要目标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
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等。
5、现代教育技术: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我国使用;研究对象是运用了先进技术的教学过程(如计算机、多媒体、网络、卫星广播、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
教育读书笔记及心得(通用10篇)
教育读书笔记及心得(通用10篇)教育读书笔记及心得篇1通过本次继续教育培训的学习,使我在思想上,教育理论及业务能力等方面得到了许多的收获。
我深切地认识到为了胜任新的教育教学工作,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必须不断地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同时,本人也充分地认识到,一个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政治素质过硬,教学能力突出的优秀老师。
作为一名普通的老师,我一直都有一个梦想希望能多为学校做一些工作,为此我积极了中继教的一切培训和活动,圆满地完成了2019年度的中继教学习任务,提高了自己的教学能力,培形成了自己新的教师素质,现将一年来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在师德修养方面:本学年,本人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一切学习班活动,认真摘抄学习笔记,及时关注中国感动人物的事迹,诚恳地向优秀老师学习,一年来本人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教学方法得到了改进。
二、在学科学科培训方面:本年度,我积极地参加各种学科掊训。
按时参加教职工大会,聆听校长们对教学的安排,意见及对老师的建议,并且认真地作好笔记。
在教师远培活动中和专家们的网上交流,使自己学到了不少的教育技术知识,特别是利用构建主义的思想来建设网络化的学生过程学习评价平台,通过自己的摸索可以进行安装使用,但具体的实施过程还有待探索和研究。
我认识到,要搞好学科教学,必须与其他老师互通有无,取长补短,绝不能固步自封,否则不能适应日新月异发展的社会性主义教育界的需要。
三、在教育技术培训方面:本年度,学校组织教育技术培训,我认真地参加公开课活动,去观摩别人运用教育技术的情况,与时俱进,发现不足,予以弥补。
作为政治老师,我意识到必须掌握新的多媒体技术,才能更好地实施教学教师中继教学习心得体会,心得体会范文。
我学习了“phtoshop”等软件,并与计算机老师学习,制作音频和视频,学会了制作简单的课件。
四、在专业学习方面:本人作为一名新高中教师,在教学时明显感到知识不够用。
因此我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学习培训活动,我认识到,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接触到更多的理念,才能对教学作更多的思考,获得新的启示。
关于教育读书笔记(精选9篇)
关于教育读书笔记(精选9篇)关于教育读书笔记篇1标题:教育的力量——重新定义我们的未来作者:多纳托·托斯卡尼尼阅读日期:2023年6月12日阅读地点:家中阅读版本:英文原版总体评分:4.5/5---____第一章:教育的重要性____作者在第一章中强调了教育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育不仅是获得知识的途径,更是塑造个人性格、培养思维能力、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手段。
同时,教育还能为个人和社会创造未来。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需要培养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对世界的理解和对生活的洞察。
____第二章:教育的目的____第二章主要探讨了教育的目的。
作者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一个有道德、有知识、有能力的人,而不仅仅是一个只会工作的人。
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让我们在工作中取得成功,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我们需要学会如何去思考,如何去解决问题,如何去创新,这些都是我们在教育中需要培养的能力。
____第三章:教育的挑战____第三章主要探讨了教育面临的挑战。
作者认为,教育面临的挑战不仅仅是技术的进步,更重要的是社会环境的变化。
我们需要面对的挑战包括信息过载、道德困境、技术变革等。
我们需要学会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如何在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中保持自我。
____第四章:教育的未来____第四章主要探讨了教育的未来。
作者认为,教育的未来在于个性化学习、技术应用和跨学科学习。
我们需要学会如何利用技术来提高学习效率,如何通过跨学科学习来拓宽知识面。
同时,我们还需要注重培养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领导力等关键能力。
总的来说,《教育的力量》是一本深入探讨教育的重要书籍。
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对教育的深刻理解,还为我们指明了教育的方向和目标。
我相信,只要我们认真阅读这本书,并努力实践其中的理念,我们就能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关于教育读书笔记篇2教育理论的读书笔记我近期阅读了一本名为《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的书,这本书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教育理论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以及实践应用。
教育读书笔记及心得体会(3篇)
第1篇一、前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是提升自我素养的重要途径。
在教育工作中,阅读教育类书籍,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教育理论,还可以提升教育教学实践能力。
以下是我阅读《教育漫话》一书的心得体会。
二、读书笔记《教育漫话》是英国著名教育家洛克的代表作,全书分为三卷,主要阐述了教育的目的、方法和原则。
以下是我在阅读过程中的笔记:1. 教育的目的洛克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良好的公民。
他强调,教育应该注重培养人的品德、智慧、身体和劳动能力。
在《教育漫话》中,洛克指出:“教育应该培养一个具有良好品德、健康身体、丰富知识和劳动能力的人。
”2. 教育的方法洛克认为,教育方法应以自然、自由、合理为原则。
具体方法包括:(1)观察法:观察是教育的基础,通过观察,教育者可以了解学生的个性、兴趣和特长。
(2)诱导法:教育者应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引导他们进行学习。
(3)实践法: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4)惩罚法:在教育过程中,适度运用惩罚,使学生认识到错误,并改正。
3. 教育的原则洛克提出以下教育原则:(1)尊重学生的个性:教育者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制定合适的教育方案。
(2)注重品德教育:品德教育是教育的核心,教育者应将品德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
(3)培养良好习惯:良好习惯是成功的基石,教育者应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注重身心健康:教育者应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三、心得体会1. 教育的重要性通过阅读《教育漫话》,我深刻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是培养人的根本途径,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未来。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时刻牢记教育的使命,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 教育的方法与原则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提出的教育方法和原则,对当今的教育工作仍有很大的启示。
我们要注重观察、诱导、实践和惩罚等教育方法,尊重学生的个性,注重品德教育,培养良好习惯,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
现代教育技术读书笔记
第三章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促进以学为中心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充分地、恰当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以实现教与学的最优化。
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包括教学计划的设计、教学计划的执行、教学活动的评价与反馈。
教学设计的概念什么是教学设计? 为了更清楚地理解这个概念,要先了解什么是教学和设计.美国的教育学家史密斯(P.LSmith)和拉根(T。
J.Ragan)认为,教学就是信息的传递及促进学生达到预定、专门学习目标的活动。
它是教育的一个分支,包含了学习、训练和讲授等活动。
所谓设计,是指在进行某件事之前所做的有系统的计划过程或为了解决某个问题而实施的计划,它可以从精确性、细致性、系统性等方面去判断其效果的好坏.设计者必须以高度的精确和谨慎态度,具有系统计划一个方案的才能进行设计,否则,会导致时间的误用、资源的浪费甚至无效、沉闷和缺乏动机的学习。
因此,设计应考虑许多可能影响实施计划或受计划实施所影响的因素.教学设计本是教学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教学开发运动深人发展,推动了教学设计的研究,“自60年代以来,已逐渐发展成为教育技术领域的一门独立学科”。
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概念本应有比较一致的认识,实则不然,从已经出版的教学设计著作和已发表的有关文章中,可以看出对其概念的界定,不论是内涵还是外延,都存在差别。
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一些说法:一是“计划"说。
把教学设计界定义为是用系统的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研究解决问题途径.评价教学结果的计划过程或系统规划。
这种论点的代表当推美国学者肯普,他给教学设计下的定义是:“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研究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部分的问题和需求”。
在连续模式中确立解决它们的方法步骤,然后评价教学成果的系统计划过程。
二是“方法”说。
把教学设计看作是一种“研究教学系统、教学过程和制定教学计划的系统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技术学》读书笔记(一版)
第一章: 教育技术学概述
第一节:基本概念
(工业社会)技术: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物质设备、生产工具.
(信息社会)技术:人类在生产活动、社会发展和科学实验过程中,为了达到预期的目的而根据客观规律对自然、社会进行认识、调控和改造的物质工具、方法技能和知识经验等的综合体.
教育技术:人类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所运用的一切物质工具、方法技能和知识经验的综合体.它分为有形(物化形态)技术和无形(观念形态)技术两大类.
教育技术(AECT 94’):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design, development, utilization, management and evaluation of processes and resources for learning
教育技术(AECT 2004):指通过创设、运用和管理适当的技术规程与资源来改善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和合乎人文的实践。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study and ethical practice of facilitating learning and improving performance by creating、using、managing appropriate technological processes and resources.
两者比较: 从2004定义来看,缩小了它的内涵,不再提理论体系了,而只提研究和合乎伦理或道德的实践领域,这与国外只将教育技术看成一个应用领域是直接相关的,与国人一定要将它学科化是相反的。
同时实践的范畴也只提创设,使用,管理呢,不再是以前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管理,但其实本质的过程是没有多大的变化的。
关键在于它们后面加了“appropriate technological processes and resources“作宾语,翻译成“适切的与技术相关的过程与资源“,可以作如下理解,学习与教学过程中与技术相关的过程与资源可以作为教育技术的实践与研究领域,其它不相关的则不再是我们的研究与实践的领域,而这一点明显比94定义更切符合教育技术的实质了,否则的话,依据94定义,“与技术相关“和“与技术不相关“的processes and resources for learning都是我们的专业的,有些抢饭碗之嫌!在现在,这个技术尤指信息技术!这一点好像印证了greenforrest以前的观点,教育技术就应该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与学.
定义概念的方法:科学性定义和一般性定义(规定性的、描述性的和纲领性的).
学习:指由经验引起的行为、知识、能力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学习过程:是指广义的学习过程,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过程.
学习资源:并非仅指用于教学过程的设备和材料,而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可被学习者利用的一切要素.有人力资源和非人力资源之分.
研究对象: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
研究范畴: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
设计:详细说明学习条件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生成策略或产品.包括教学系统设计、讯息设计、教学策略和学习者特征等四个子领域.
开发:指针对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方案予以实施将其转化为物理形式的过程.包括印刷技术、视听技术、基于计算机的技术和整和技术四个子领域.
运用:通过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来促进学习者学习活动的过程.包括媒体的利用、革新推广、实施和制度化、政策和法规.
管理:通过计划、组织、协调和监督来控制教学.包括项目管理、资源管理、传送系统管理和信息管理.
评价:对计划、产品、项目、过程、目标或课程的质量、有效性或价值的正式确定.包括问题分析、标准参照测量、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在某项教学活动的进程中,为使活动效果更好而不断进行的评价.
总结性评价:又称事后评价,一般是教学活动告一段落时对被评价者所取得的较大成果做出全面鉴定,区分等级,对整个教学方案的有效性做出评定.
教育技术学:专门用于研究教育技术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是在教育心理学、媒体技术与系统方法的发展、彼此渗透、综合的基础上产生的.
学科性质:1)教育科学领域的一门新兴的分支学科.是连接教育科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桥梁,它的理论包括与知识体系有关的概念、理论构架和原理等;实践部分是指这些知识在解决问题上的应用.2)教育研究中的技术学层次的学科.它是在于探索如何分析、解决具体教育、教学问题的办法,获取改善教学的处方,并且强调能够在相同教学情境中重复使用这种处方来解决问题.
三种研究层次:教育哲学层次、教育科学层次和教育的技术学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