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时序卷四十五(2)原文
文心雕龙原文及翻译
文心雕龙原文及翻译文心雕龙原文及翻译《文心雕龙》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xié)创作的一部理论系统、结构严密、论述细致的文学理论专著,看看小编整理的文心雕龙原文及翻译吧!文心雕龙原文及翻译1【原文】春秋代序①,阴阳惨舒②,物色之动,心亦摇焉。
盖阳气萌而玄驹步③,阴律凝而丹鸟羞④,微虫犹或入感,四时之动物深矣。
若夫珪璋挺其惠⑤心,英华⑥秀其清气,物色相召,人谁获安?是以献岁发春,悦豫之情畅;滔滔孟夏,郁陶⑦之心凝;天高气清,阴沉之志远;霰雪无垠,矜⑧肃之虑深。
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⑨。
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
况清风与明月同夜,白日与春林共朝哉!【注释】①春秋:这里用春秋来代指四季。
代:更替。
序:次序。
②阴阳惨舒:即阴惨阳舒。
秋冬为阴,春夏为阳。
惨,戚,不愉快;舒,逸。
③阳气萌:冬至后阳气开始萌生。
玄驹:蚂蚁。
步:走动。
④阴律凝:阴历八月秋天到来阴气开始凝聚。
古代乐律分阴阳二种,古人以十二种乐律分配于十二律,阳律六、阴律六。
八月属于阴律,这里借指阴冷的季节。
丹鸟:螳螂。
羞:吃。
⑤珪(guī)璋:古代聘问时所用的名贵的玉器,这里泛指美玉。
⑥英华:美丽的花朵。
⑦郁陶:忧闷郁积。
⑧矜:严肃、庄重。
⑨“情以物迁”二句:《明》所说“应物斯感,感物吟志”和这两句意思相同。
【译文】春夏秋冬四季互相代替,阳和的天气使人感到欢快舒畅,阴沉的天气使人感到凄戚,自然景物声色的变化,也会使人们的心情跟着动荡起来。
冬至过后阳气萌动,气候渐渐温暖,蚂蚁就走出洞穴开始活动;八月里阴气凝聚,天气渐渐寒冷,螳螂就加紧吃食准备过冬。
就是这些微小的昆虫也能感到气候的变化,可见四季影响事物是十分的深远。
至于人的智慧心灵比美玉更卓著,清爽的气质比花朵更清秀,对各种景物的感召,谁又能无动于衷呢?因此每当进入新的年岁,春气萌发,心情欢乐而舒畅;初夏的时候,草木茂盛,心情烦躁而不畅;在秋天天高气清,阴郁沉寂的心志便显得很深远;冬天里,大雪纷纷渺无边际,思虑严肃而深沉。
【《文心雕龙》释意】(四十五)时势与文风
【《文心雕龙》释意】(四十五)时势与文风第四十五章时势与文风(刘勰《文心雕龙·时序第四十五》)时运交替,社会变迁,文艺的内容和形式,不仅与之衍生,也伴随变化不断。
一直以来,文化艺术似乎总与人类代代相传,事实上,文艺与社会之间相辅相成而又互为因果的密切联系,更是贯穿始终,且如影随形。
这便是世间“天理”与“人情”所谓“合二为一”的客观关系,即“天、地、人一体化”的道德真相。
远在氏族社会逐步走向集权化的上古中国,当迁徙山东定陶与河北唐县之间的“陶唐氏”尧帝主政时代,天下道德清明,民众休养生息。
于是,当时路边野老,始有传唱“帝力于我何有哉”的《击壤歌》,而且田间稚童,也相互讴歌“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的《康衢谣》。
进入有虞氏舜帝掌控的年代,集权隆盛,国富民闲。
于是,海洲之上,四处飘荡着“解吾民之愠兮,阜吾民之财兮。
”的《南风歌》。
而在宫殿之中,则有此起彼伏的《卿云歌》:这边有一人吟咏“卿云烂兮”,那边群臣随之附和“日月光华,宏于一人。
”的一片欢呼。
像这一时期的歌谣风采,为何能够如此纯真质朴而又美丽动人呢?因为他们都是发自心肝肺腑的真情实感,所以才会有“质”与“文”的相得益彰。
当夏禹裂山分水,功高盖世,终于家国天下之后,人间“正名列位”的秩序信仰,愈发肃穆井然。
因此,宫廷内外,盛赞“九功之德”的《九歌》(亡轶),愈发弘扬播散。
在商革夏命之初,成汤典当自身而为天下祈福,其圣明虔敬,令人神肃穆。
于是,商人“猗与那与”的盛大祭祀,一直延绵不绝。
步入姬周朝代,颂扬周初文德武功的《诗经·周南》诸篇,被专家学者评价为反映了当时民生的“勤而不怨”;同样,体现周原邠地民俗风情的《诗经·豳风》,则被后世名人视为“乐而不淫”。
西周在厉王至幽王期间,朝廷政令昏庸,社会匮乏动荡,像《诗经·大雅》中《板》《荡》有“老夫灌灌,小子跷跷。
”“天生烝民,其命匪谌。
”的怒号,已然不避尊卑,而是慷慨直陈了。
文心雕龙·时序卷四十五(4)原文
文心雕龙·时序卷四十五(4)原文
文心雕龙·时序卷四十五(4) 【原文】
逮晋宣始基,景文克构,并迹沉儒雅,而务深方术。
至武帝惟新,承平受命①,而胶序篇章,弗简皇虑②。
降及怀愍,缀旒而已。
然晋虽不文,人才实盛:茂先③摇笔而散珠,太冲④动墨而横锦,岳湛曜联璧之华,机云标二俊之采。
应傅三张之徒,孙挚成公之属,并结藻⑤清英,流韵绮靡⑥。
前史以为运涉季世,人未尽才,诚哉斯谈,可为叹息!
【注释】
①受命:受天命,指称帝。
②弗简皇虑:皇帝没有心思考虑。
简,考查,关注。
③茂先:张华的字,西晋初期作家。
④太冲:左思的字。
⑤结藻:写作有文采。
⑥靡:细密。
【译文】
到了晋宣帝司马懿开始打下开国的基础,晋景帝司马师、晋文帝司马昭继承父业;他们在行动上忽略儒学和风雅,致力于钻研篡夺皇位的阴谋权术。
至晋武帝司马炎建立新王朝,在太平时代称帝,但是学校和辞章,还没有引起他的注意。
下传到晋怀帝和晋愍帝,皇帝只
成了装饰品罢了,哪里谈得上提倡。
第五章 第二节《文心雕龙》10
《时序》篇简介
属于《文心雕龙》第四十五篇,与《明诗》
一起,从文学史的角度立论,《时序》总论 了文学的演变。结合《原道》篇、《物色》 和《通变》等篇,我们可以看到刘勰的文学 史观概貌,他在这几篇文章里,分别对文学 的起源,文学发展与社会现实的关系,文学 发展中的继承和革新等问题都提出了自己的 看法。
(9)、东晋时期
元皇中兴,披文建学,刘刁礼吏而宠荣,景
纯文敏而优擢。„„穆哀短祚,简文勃兴, 渊乎清峻,微言精理,函满玄席;澹思浓采, 时洒文囿。„„自中朝贵玄,江左称盛,因 谈馀气,流成文体。是以世极迍邅,而辞意 夷泰,诗必柱下之旨归,赋乃漆园之义疏。 故知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原始以 要终,虽百世可知也。
曹操《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概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沈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嚥,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5)、东汉光武以后
然杜笃献诔以免刑,班彪参奏以补令,虽
非旁求,亦不遐弃。及明章叠耀,崇爱儒 术,肄礼璧堂,讲文虎观,孟坚珥笔于国 史,贾逵给札于瑞颂;„„然中兴之后, 群才稍改前辙,华实所附,斟酌经辞,盖 历政讲聚,故渐靡儒风者也。
(8)、西晋时期 逮晋宣始基,景文克构,并迹沉儒雅,而务
深方术。至武帝惟新,承平受命,而胶序篇 章,弗简皇虑。降及怀愍,缀旒而已。然晋 虽不文,人才实盛:茂先摇笔而散珠,太冲 动墨而横锦,岳湛曜联璧之华,机云标二俊 之采。应傅三张之徒,孙挚成公之属,并结 藻清英,流韵绮靡。前史以为运涉季世,人 未尽才,诚哉斯谈,可为叹息。
文心雕龙翻译及原文
文心雕龙翻译及原文
【最新版】
目录
1.文心雕龙的概述
2.文心雕龙的翻译
3.文心雕龙的原文
正文
《文心雕龙》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它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品之一。
全书共分十卷,内容涵盖了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文学史以及文学理论等方面,对后世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文心雕龙的翻译,是指将这部原本以文言文书写的著作翻译成现代汉语或其他外语。
这样的翻译有助于现代读者更好地理解和研究这部著作。
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原文的语境和意义,同时要尽可能地使译文通顺易懂。
文心雕龙的原文,是刘勰以文言文所写的原著。
这部著作的语言精炼、含义深刻,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学理论有着重要的价值。
然而,由于原文的语言较为晦涩,需要有一定的古文阅读能力才能理解和研究。
第1页共1页。
《文心雕龙》注释及译文(44--46)
《文心雕龙》注释及译文(44--46)四四、总术《总术》是《文心雕龙》的第四十四篇,综合论证写作方法的重要性。
刘勰的创作理论是很广泛的,从根本原则到具体技巧问题,都分别作了专篇论述。
本篇是总的论述掌握创作方法的重要。
全篇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论“文”、“笔”之分。
自晋、宋以后,“文”、“笔”之分逐步明确起来。
刘勰对这种区分,基本上是赞同的,所以,上卷是“论文叙笔”,按“文”、“笔”两大类分别列论。
但对颜延之的“文”、“笔”、“言”之分,则取反对态度。
第二部分在对论创作技巧的《文赋》进行批评之后,提出“研术”的重要意义。
刘勰认为文学创作和音乐一样,乐师虽不一定能掌握一切乐器和曲调,但必须懂得音乐的基本方法。
所以说:“才之能通,必资晓术。
”只有全面研究各种文学体裁,明确写作的基本法则,才能在文学创作上取得胜利。
第三部分以下棋和掷采为喻,来进一步说明掌握写作方法的必要。
下棋是要讲究方法的,掌握了写作方法的作家,就同会下棋的人一样,可以获得成功。
掷采则是碰机会,不懂得写作方法的人就和掷采一样,即使偶有所得,却不能取得完全成功。
因此,刘勰要求作家必须“执术驭篇”,而不要在写作上去碰运气。
“文”、“笔”之辨,是晋、宋以来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正所谓“文场笔苑,有术有门”。
多种多样的“文”和“笔”的出现,表现方法问题也随之复杂和重要起来。
因此,有必要“务大体”,穷根求源,探索“乘一总万”的写作方法。
本篇把“文”、“笔”之辨和“执术驭篇”两个问题,“列在一篇”来讨论,其原因就在这里。
本篇虽未提出什么新的创作理论,但对文学创作提出一个总的要求,却是很值得重视的。
刘勰要求文学作品应写得:“义味腾跃而生,辞气丛杂而至。
视之则锦绘,听之则丝簧,味之则甘腴,佩之则芬芳。
”除了内容充沛,辞采丰富外,这里还突出强调了文学作品的艺术性及其感人力量。
刘勰在他的创作论的总结中提出这种要求或理想,这很有助于我们对其整个创作论的理解。
文心雕龙—45·时序
文心雕龙—45·时序文心雕龙—45·时序时运交移,质文代变,古今情理,如可言乎?昔在陶唐,德盛化钧,野老吐“何力”之谈,郊童含“不识”之歌。
有虞继作,政阜民暇,薰风咏于元后,“烂云”歌于列臣。
尽其美者何?乃心乐而声泰也。
至大禹敷土,九序咏功,成汤圣敬,“猗欤”作颂。
逮姬文之德盛,《周南》勤而不怨;大王之化淳,《邠风》乐而不淫。
幽厉昏而《板》、《荡》怒,平王微而《黍离》哀。
故知歌谣文理,与世推移,风动于上,而波震于下者也。
春秋以后,角战英雄,六经泥蟠,百家飙骇。
方是时也,韩魏力政,燕赵任权;五蠹六虱,严于秦令;唯齐、楚两国,颇有文学。
齐开庄衢之第,楚广兰台之宫,孟轲宾馆,荀卿宰邑,故稷下扇其清风,兰陵郁其茂俗,邹子以谈天飞誉,驺奭以雕龙驰响,屈平联藻于日月,宋玉交彩于风云。
观其艳说,则笼罩《雅》、《颂》,故知烨之奇意,出乎纵横之诡俗也。
爰至有汉,运接燔书,高祖尚武,戏儒简学。
虽礼律草创,《诗》、《书》未遑,然《大风》、《鸿鹄》之歌,亦天纵之英作也。
施及孝惠,迄于文景,经术颇兴,而辞人勿用,贾谊抑而邹枚沉,亦可知已。
逮孝武崇儒,润色鸿业,礼乐争辉,辞藻竞骛∶柏梁展朝宴之诗,金堤制恤民之咏,征枚乘以蒲轮,申主父以鼎食,擢公孙之对策,叹倪宽之拟奏,买臣负薪而衣锦,相如涤器而被绣。
于是史迁寿王之徒,严终枚皋之属,应对固无方,篇章亦不匮,遗风馀采,莫与比盛。
越昭及宣,实继武绩,驰骋石渠,暇豫文会,集雕篆之轶材,发绮縠之高喻,于是王褒之伦,底禄待诏。
自元暨成,降意图籍,美玉屑之谈,清金马之路。
子云锐思于千首,子政雠校于六艺,亦已美矣。
爰自汉室,迄至成哀,虽世渐百龄,辞人九变,而大抵所归,祖述《楚辞》,灵均馀影,于是乎在。
自哀、平陵替,光武中兴,深怀图谶,颇略文华,然杜笃献诔以免刑,班彪参奏以补令,虽非旁求,亦不遐弃。
及明章叠耀,崇爱儒术,肄礼璧堂,讲文虎观,孟坚珥笔于国史,贾逵给札于瑞颂;东平擅其懿文,沛王振其通论;帝则藩仪,辉光相照矣。
文心雕龙原文及翻译
文心雕龙原文及翻译文心雕龙,是南朝宋代刘勰所写的一部文学理论著作。
它是中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一部文学批评集成,被誉为“文学批评的圣经”。
本文将为读者带来文心雕龙的原文及翻译,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文学理论。
一、《文心雕龙》简介《文心雕龙》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经典之作,它是一部全面而系统的文学批评汇编,共分为十篇,包罗万象。
刘勰在书中涵盖了很多文学范畴,包括文学分类、文学艺术、文学传统、文学规范等等。
这本书于南朝宋代刘勰时期创作完成,严格来说它更像是一部写作指南,为文人提供了指导他们如何写作以及如何在文艺创作中追求真理、表达情感和展示个性的方法。
这本书以文学创作的四种基本要素——主题、情感、思想和文学技巧为主要研究对象。
它不仅提供了文学学者、作家和艺术文化爱好者极具参考价值的文学规律和文艺创作技巧,更给人带来了一种独特的审美享受和意识体验。
二、《文心雕龙》原文及翻译1.主题之要原文:凡作品之成则必有主题。
主题, 则是作者发源于气象风俗并与之相关连的深切思虑;主题,是诠解生命之真谛;主题,是反映历史之风貌;主题,是体现审美之趣味。
所以作品之主题若是不正,则其形式再为美丽,亦无所谓好作品也。
翻译:A work must have a theme in order to be completed. The theme must originate from the author's profound reflection related to the climate and customs. The theme is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essence of life, the reflection of the historical style, and the embodiment of aesthetic taste. Therefore, if the theme of a work is not correct, even if its form is beautiful, it cannot be regarded as a good work.2.文学之道原文:然古文者本以传主旨、达情思、发议论为主,故不拘于形式,亦不计创制,但凡能达其旨、引其意者,皆可谓之佳句。
《文心雕龙》注释及译文(47--50)
《文心雕龙》注释及译文(47--50)四七、才略《才略》是《文心雕龙》的第四十七篇,从文学才力上论历代作家的主要成就。
全篇论述了先秦、两汉到魏、晋时期的作家近百人,正如黄叔琳所评:“上下百家,体大而思精,真文囿之巨观。
”本篇确可谓古代批评史上作家论的洋洋大观。
全篇共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评先秦作家,其中如“皋陶六德,夔序八音”等,不仅是不可靠的传说,也还谈不到什么文学作品;至于《五子之歌》原是后人伪作,刘勰竟奉为“万代之仪表”,这都是其历史局限。
第二部分评两汉作家三十三人。
第三部分评魏代作家十八人。
第四部分评两晋作家二十五人,附带说明宋代作家“世近易明”,不再评述。
第五部分是根据以上评述所作的小结,主要说明文人成就的大小和他所处的时代有关。
这一认识值得注意的是:本篇以评论作家才气为主,这只是作家成就高低的主观因素,篇末强调“贵乎时”,则注意到了作家成就的客观因素。
文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时序》篇的论题,本篇简要地提出,不仅必要,且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但也应看到,刘勰在这里讲的“贵乎时”,主要指“崇文之盛世,招才之嘉会”,是有很大局限性的。
本篇按略远详近的原则评论历代作家,其略与详,主要指所论各个时期作家的多少而言;凡所论及,其详略虽也稍有不同,总的来说,都是很简要的。
但刘勰所论,话虽不多,大都概括了作家的主要成就、基本特点和重要得失。
这些作家在“论文叙笔”的各篇,大都各有分别论述,所以,本篇的概括评论,则是刘勰对作家的总论。
在这篇总论中,也有如曹操、陶渊明等少数重要作家没有谈到。
曹操在本书其他篇章还讲到几处,陶渊明则除存疑的《隐秀》篇外,全书都没有提到。
就《才略》篇来说,陶渊明或被列入“宋代逸才”而不论,不讲曹操就毫无道理了。
此外,如班婕妤、徐淑、蔡琰、左芬等女作家一个不讲,这就是刘勰的儒家正统观念造成的了;其中对《五子之歌》、尹吉甫、马融等评价太高,也是这个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本篇虽对“九代之文”做了比较全面的评述,文史诗赋、章表奏议等都有所涉及,但刘勰对文学艺术和学术论著的不同特点,在这些评论中却表现了他更为明确的认识。
文学欣赏与《文心雕龙》导读讲义(第47讲:时序篇)
文学欣赏与《文心雕龙》导读讲义(第47讲:时序篇)文学欣赏与《文心雕龙》导读讲义第47讲:《文心雕龙.时序》篇导读教学内容:《文心雕龙.时序》篇导读概述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文心雕龙.时序》篇的文章内容,进而理解和研究《文心雕龙》的理论体系。
教学重点:《文心雕龙.时序》篇原文解读、文字诠释、篇章评析。
《文心雕龙.时序》篇导读《时序》是《文心雕龙》的第四十五篇,《时序》的“时”是时代,“序”是顺序,“时序”即时代发展。
本篇就是从历代文学创作的发展变化情况,来探讨文学与社会现实的密切关系。
本篇是一篇文学简史或文学简史论,集中讨论了各代文学的发展变化和原因。
刘勰提出“十代九变”,可以看出他是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文学的;更重要的是在探讨各代文学发展变化的原因时提出了精到的见解。
首先,他认为文学创作和社会现实之间有复杂的关系,作出了“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的科学论断。
其次,从各代文学的继承发展中看到了文学一经产生,即有其相对的独立性,文学自身发展规律对于文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原文】(一)时运交移①,质文代变②;古今清理,如可言乎?昔在陶唐③,德盛化钧④;野老吐“何力”之谈⑤,郊童含“不识”之歌⑥。
有虞继作⑦,政阜民暇⑧;“薰风”诗于元后⑨,“烂云”歌于列臣⑩。
尽其美者何⑾?乃心乐而声泰也⑿。
至大禹敷土⒀,九序咏功⒁。
成汤圣敬⒂,“猗欤”作颂⒃。
逮姬文之德盛⒄,《周南》勤而不怨⒅;太王之化淳⒆,《邠风》乐而不淫⒇。
幽、厉昏而《板》、《荡》怒21,平王微而《黍离》哀22。
故知歌谣文理23,与世推移24,风动于上,而波震于下者。
春秋以后,角战英雄25;六经泥蟠26,百家飙骇27。
方是时也28,韩、魏力政29,燕、赵任权30;五蠹、六虱31,严于秦令。
唯齐、楚两国,颇有文学32:齐开庄衢之第33,楚广兰台之宫34;孟轲宾馆35,荀卿宰邑36;故稷下扇其清风37,兰陵郁其茂俗38;邹子以谈天飞誉39,驺奭以雕龙驰响40;屈平联藻于日月41,宋玉交彩于风云42。
时序第四十五
•
司吾漢嚴貴類中事『以祿傳為寵下於如賣司不食朱 馬丘書助幸俳。,軍故大『中。郊市身車馬歸。買 遷壽。等,倡』武少丞夫 書』迎中自騎相故 臣 司王枚得比, 帝好相侍年令司,。著,如鄉 傳 馬嚴皋尊東為枚異學史中少,馬縣後犢買傳,拜『 相安附官方賦皋其,上。以尊遷令為鼻酒『如會家 如終枚。朔頌傳文以書』善寵傳負中褌舍相衣稽貧 各軍乘』郭好『,辯為嚴格任 弩郎,。如繡太, 自合傳以舍嫚皋拜博騎安五職『矢將與乃與夜守常 立傳。上人戲不為能馬傳召。遷先,庸令文行。艾 傳。主諸等,通謁屬令 待』既驅至保文君,上薪 。公父人,以經者文。『詔 被,蜀雜君俱今謂樵 孫偃事而故術給,』安。吾刑蜀,作當臨子曰賣 宏朱,不得,事上終臨後丘之人太,罏邛何,以 兒買並得媟詼 書軍菑為壽後以守滌,,如富給 寬臣載比黷笑 言傳人光王,為以器相盡?貴 , 』
•
文楚見蛀六政飇蟠英春 化兩諸蟲蝨:駭(雄秋 。國子或五力。泥(以 ),篇者蠹征方蟠英後 。頗注六六。是:雄, 有。种蝨)時屈:角 文,蝨:,也在強( 學嚴子把燕,泥國角 (於中文趙韓裏。: 文秦的學任魏。)較 學令一看權力),量 :,種成,政,六。 學唯,五五(百經) 術齊又种蠧力家泥戰 ( )
金防於林衛湛激不不兮兮兮兮為「上既柏中言閣『得興漢 堤。是竹人美潺反止安放柏吾河瓠既封梁外國,公遵太書 。』卒兮罪玉湲兮兮知遠冬山。子臨禪詩相家延孫洪學武 』王塞楗,,,水愁外游日平殫決決,見應便賢宏業,帝 尊瓠石燒河北維吾。。。。為兮河發明以宜人起,號紀 傳子菑蕭公渡緩人皇歸正吾河將,卒詩義。,徒而令贊 『,,條許回。。謂舊道山兮奈悼數篇理上與步有文『 河築宜兮兮兮」齧河川 平地何功萬注之令謀,三章孝 水宮防噫薪迅一桑公兮兮兮不!之人。文助議數代,武 盛其塞乎不流曰浮兮神離鉅得浩不,又,等;年之煥初 溢上兮何屬難,兮何哉常野寧浩成塞溝大與朝至風焉立 ,,萬以。。「淮不沛流溢,洋,瓠洫臣大覲丞。可, 泛名福御薪搴河泗仁,,,功洋迺子志數臣奏相』述表 浸曰來水不長湯滿,不蛟魚無,作決『絀辯事,嚴。章 瓠宣。!屬筊湯,泛封龍弗已慮歌河武。論,開助後六 子 」隤兮兮兮久濫禪騁鬱時殫曰。帝』,因東傳嗣經 , , ?
文心雕龙·序志[全书最后一篇](序言)
⽂⼼雕龙·序志[全书最后⼀篇](序⾔)序志作者:刘勰 夫“⽂⼼”者,⾔为⽂之⽤⼼也。
昔涓⼦《琴⼼》,王孙《巧⼼》,⼼哉美矣,故⽤之焉。
古来⽂章,以雕缛成体,岂取驺奭之群⾔雕龙也。
夫宇宙绵邈,黎献纷杂,拔萃出类,智术⽽已。
岁⽉飘忽,性灵不居,腾声飞实,制作⽽已。
夫⼈肖貌天地,禀性五才,拟⽿⽬于⽇⽉,⽅声⽓乎风雷,其超出万物,亦已灵矣。
形同草⽊之脆,名逾⾦⽯之坚,是以君⼦处世,树德建⾔,岂好辩哉?不得已也! 予⽣七龄,乃梦彩云若锦,则攀⽽采之。
齿在逾⽴,则尝夜梦执丹漆之礼器,随仲尼⽽南⾏。
旦⽽寤,乃怡然⽽喜,⼤哉!圣⼈之难见哉,乃⼩⼦之垂梦欤!⾃⽣⼈以来,未有如夫⼦者也。
敷赞圣旨,莫若注经,⽽马郑诸儒,弘之已精,就有深解,未⾜⽴家。
唯⽂章之⽤,实经典枝条,五礼资之以成⽂,六典因之致⽤,君⾂所以炳焕,军国所以昭明,详其本源,莫⾮经典。
⽽去圣久远,⽂体解散,辞⼈爱奇,⾔贵浮诡,饰⽻尚画,⽂绣鞶帨,离本弥甚,将遂讹滥。
盖《周书》论辞,贵乎体要,尼⽗陈训,恶乎异端,辞训之奥,宜体于要。
于是搦笔和墨,乃始论⽂。
详观近代之论⽂者多矣∶⾄如魏⽂述典,陈思序书,应瑒⽂论,陆机《⽂赋》,仲治《流别》,弘范《翰林》,各照隅隙,鲜观衢路,或臧否当时之才,或铨品前修之⽂,或泛举雅俗之旨,或撮题篇章之意。
魏典密⽽不周,陈书辩⽽⽆当,应论华⽽疏略,陆赋巧⽽碎乱,《流别》精⽽少功,《翰林》浅⽽寡要。
⼜君⼭、公⼲之徒,吉甫、⼠龙之辈,泛议⽂意,往往间出,并未能振叶以寻根,观澜⽽索源。
不述先哲之诰,⽆益后⽣之虑。
盖《⽂⼼》之作也,本乎道,师乎圣,体乎经,酌乎纬,变乎骚:⽂之枢纽,亦云极矣。
若乃论⽂叙笔,则囿别区分,原始以表末,释名以章义,选⽂以定篇,敷理以举统:上篇以上,纲领明矣。
⾄于剖情析采,笼圈条贯,攡《神》、《性》,图《风》、《势》,苞《会》、《通》,阅《声》、《字》,崇替于《时序》,褒贬于《才略》,怊怅于《知⾳》,耿介于《程器》,长怀《序志》,以驭群篇:下篇以下,⽑⽬显矣。
文心雕龙·时序卷四十五原文
文心雕龙·时序卷四十五原文文心雕龙·时序卷四十五文心雕龙时序卷四十五【原文】时运交移,质文代变①,古今情理,如可言乎!昔在陶唐,德盛化钧②,野老吐何力之谈,郊童含不识之歌③。
有虞继作,政阜民暇④,薰风诗于元后,烂云歌于列臣⑤。
尽其美者,何乃心乐而声泰也!至大禹敷土⑥,九序咏功,成汤圣敬⑦,猗欤作颂。
逮姬文⑧之德盛,周南勤而不怨;大王⑨之化淳,邠风乐而不淫;幽厉昏而板荡怒,平王微而黍离哀。
故知歌谣文理,与世推移,风动于上,而波震于下者也。
【注释】①质文:质朴和文华,朴实和文采。
代:替代。
②钧:同均,普及。
③郊童句:《列子仲尼篇》载,尧化装在大路上游访,听到儿童唱童谣道: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含,衔,指经常在口里唱。
④阜:盛。
暇:安闲安乐。
⑤烂云:指《尚书大传》记舜和臣子们唱和的《卿云歌》。
舜首唱的歌辞为卿云烂兮,糺缦缦兮。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列臣相和的歌辞为,明明上天,烂然星陈。
日月光华,弘于一人。
⑥大禹:夏禹。
敷土:划分土地,即分为九州。
敷,分布。
⑦成汤:殷代第一个帝王,名汤,谥号成。
圣敬:《诗经商颂长发》:汤降不迟,圣敬日跻。
跻,进、升。
⑧姬文:周文王姬昌,周代第一个帝王周武王姬发的父亲,他为周武王灭纣奠定了基础。
⑨大王:太王,周文王的祖父公刘。
【译文】随着时代的交替推移,崇尚文采或者质朴各代不同,古往今来的情理发展,似乎可以谈一谈吧!从前在唐尧的时代,道德高尚,教化普及,田野的老人吐出了尧对我们有什么贡献的言谈,郊外的儿童口里唱着不识不知的歌谣。
虞舜继承唐尧的事业,政治清明,百姓安闲,元首大舜唱出了《南风歌》,列位臣子相和歌唱起了《卿云歌》。
这些作品为什么都极其美好?乃是因为大家心里快乐声音和畅啊!到了夏禹治理水土有了成就,有九种有益民生的事物发挥作用而被加以歌颂;成汤圣哲英明,尊敬贤德,《商颂那》篇作出了美啊的颂辞。
到了周文王姬昌的德政盛行,《周南》的民歌便反映了勤劳而不怨恨的精神;周的太王教化淳厚,《邠风》的民歌便充满了欢乐而不过分的情调。
文心雕龙
原道第一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也。
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既生矣。
惟人参之,性灵所锺,是谓三才。
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
傍及万品,动植皆文∶龙凤以藻绘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
夫岂外饰,盖自然耳。
至于林籁结响,调如竽瑟;泉石激韵,和若球锽:故形立则章成矣,声发则文生矣。
夫以无识之物,郁然有采,有心之器,其无文欤?人文之元,肇自太极,幽赞神明,《易》象惟先。
庖牺画其始,仲尼翼其终。
而《乾》、《坤》两位,独制《文言》。
言之文也,天地之心哉!若乃《河图》孕八卦,《洛书》韫乎九畴,玉版金镂之实,丹文绿牒之华,谁其尸之?亦神理而已。
自鸟迹代绳,文字始炳,炎皞遗事,纪在《三坟》,而年世渺邈,声采靡追。
唐虞文章,则焕乎始盛。
元首载歌,既发吟咏之志;益稷陈谟,亦垂敷奏之风。
夏后氏兴,业峻鸿绩,九序惟歌,勋德弥缛。
逮及商周,文胜其质,《雅》、《颂》所被,英华曰新。
文王患忧,繇辞炳曜,符采复隐,精义坚深。
重以公旦多材,振其徽烈,剬诗缉颂,斧藻群言。
至若夫子继圣,独秀前哲,熔钧六经,必金声而玉振;雕琢性情,组织辞令,木铎启而千里应,席珍流而万世响,写天地之辉光,晓生民之耳目矣。
爰自风姓,暨于孔氏,玄圣创典,素王述训,莫不原道心以敷章,研神理而设教,取象乎《河》、《洛》,问数乎蓍龟,观天文以极变,察人文以成化;然后能经纬区宇,弥纶彝宪,发挥事业,彪炳辞义。
故知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以明道,旁通而无滞,日用而不匮。
《易》曰∶“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
”辞之所以能鼓天下者,乃道之文也。
赞曰∶道心惟微,神理设教。
光采元圣,炳耀仁孝。
龙图献体,龟书呈貌。
天文斯观,民胥以效。
征圣第二夫作者曰圣,述者曰明。
陶铸性情,功在上哲。
夫子文章,可得而闻,则圣人之情,见乎文辞矣。
《文心雕龙》之《物色》、《时序》
《文心雕龙》之《物色》、《时序》《文心雕龙》之《时序》、《物色》《时序》四十五一、《时序》篇主旨曹学佺:时序者,风之递降也。
观风可以知时,如薫风主夏,朔风主冬类。
黄叔琳:文运升降,总萃此篇。
刘永济:本篇总论十代文运升降之故,文皆顺序,区段分明。
詹鍈:本篇是专门论述文学与时代关系的。
郭绍虞:《时序》是一篇关于文学史方面的专门论文,它集中反映了刘勰的文学史观。
二、“时运交移,质文代变”的变化历程:第一变:陶唐世质,民谣朴野,及虞廷赓歌,有雍容之美,乃心乐声泰之文。
第二变:三代之文,由咏功颂德变而为刺淫讥过,此二变也。
第三变:战国诸子朋兴,齐楚称盛,齐尚雄辩,楚富丽辞皆出纵横之诡俗;西汉文变虽多,不外屈宋余响,此三变也。
第四变:东汉中兴以后,顺桓以前,稍改西京之风,渐靡经生之习,由丽辞而为儒文,此四变也。
第五变:灵帝以后,学贵墨守,文亦散缓,其时作者,类多浅陋,比之俳优,文章风气,由盛而衰,此五变也。
第六变:汉末大乱,民怨沸腾。
魏武雄兴,志存勘定;文帝纂业,雅好词华,影响所及,文风亦慷慨而多气,此六变也。
第七变:魏明以后,玄言渐盛,慷慨之气,至此稍衰,“篇体轻淡”。
第八变:西晋承流,文学苦其清淡,乃由“结藻清英,流韵绮丽”之文,此八变也。
第九变:元帝南渡,群臣宴安,士气颓废,加以玄风大扇,故“世极迍邅,而辞意夷泰”,此九变也。
三、“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世情:就是当世的情状,主要是当时的学术风气。
时序:即时世之变迁,政治之嬗变。
四、总结刘勰写《时序》篇的原因外因:时运交移,质文代变,古今情理,如可言乎!质文沿时,崇替再选。
内因:《文心雕龙》中从文学自身的角度论述文学的变化发展的是在《通变》篇。
黄唐虞夏商周楚汉魏晋宋初淳而质质而辨侈而艳浅而绮讹而新《物色》四十六一、《物色》篇在《文心雕龙》中的位置1.范文澜:本篇当移在《附会》篇之下,《总术》篇之上。
2.刘永济:按此篇宜在《练字》篇后,皆论修辞之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心雕龙·时序卷四十五(2)原文
文心雕龙·时序卷四十五(2) 【原文】
爰至有汉①,运接燔书,高祖尚武,戏儒简学;虽礼律草创,诗书未遑,然大风鸿鹄之歌,亦天纵②之英作也。
施及孝惠,迄于文景,经术颇兴,而辞人勿用;贾谊抑而邹枚沉,亦可知已。
逮孝武崇儒,润色鸿业,礼乐争辉,辞藻竞骛③:柏梁展朝宴之诗,金堤制恤民之咏,征枚乘以蒲轮,申主父以鼎食,擢公孙之对策,叹倪宽之拟奏④,买臣负薪而衣锦,相如涤器而被绣;于是史迁寿王之徒,严终枚皋之属⑤,应对固无方,篇章亦不匮,遗风余采,莫与比盛。
越昭及宣,实继武绩,驰骋石渠,暇豫⑥文会,集雕篆之轶材,发绮縠之高喻;于是王褒之伦,底禄待诏。
自元暨成⑦,降意图籍,美玉屑之谭,清金马之路。
子云锐思于千首,子政雠校于六艺⑧,亦已美矣。
爰自汉室,迄至成哀,虽世渐百龄,辞人九变⑨,而大抵所归,祖述楚辞,灵均余影,于是乎在。
【注释】
①爰:发语词。
有:语助词。
②天纵:即天使他这样。
③骛:驰。
④叹倪宽:倪宽原是张汤门下管牛羊畜牧的,后受汉武帝重用当了御史大夫。
最高司法官廷尉张汤有疑难案件上奏,两次都被汉武帝
退回,主管文书的不知怎么办。
后来倪宽代写奏书便得到汉武帝的认可。
⑤严:严安,西汉作家。
终:终军,西汉作家。
枚皋:西汉辞赋家。
⑥暇豫:闲逸。
⑦元:汉元帝刘奭,宣帝子。
成:汉成帝刘骜,元帝子。
⑧子政:刘向的字。
雠校:校对各种版本。
刘向奉汉成帝之命编订校对古籍图书目录,未完死去,其子刘歆继父业,编成《七略》,其中有《六艺略》。
⑨九变:多种变化。
【译文】
到了汉代,处在秦始皇焚书之后,汉高祖刘邦崇尚武功,戏弄儒生怠慢学者。
虽然礼法和律法已经开始创作,但还没有来得及去整理《诗经》《尚书》这些经典,尽管如此,但汉高祖的《大风歌》和《鸿鹄歌》,也算得上是天才的杰作了。
汉高祖的尚武影响到孝惠帝,直到汉文帝、汉景帝时,经学稍稍兴起,可是文人还是不受重用,这只要看看贾谊遭到贬抑,邹阳和枚乘的地位低下不得志,也可以知道了。
到了汉武帝尊崇儒家学说,要用文采来粉饰他鸿大的功业,制礼做乐,争放光辉,文辞与华藻竞相纷驰。
汉武帝在柏梁台上与群臣开宴联句而成《柏梁诗》,在瓠子河堤上作了忧民的《金堤咏》,用安稳的蒲轮车去征聘枚乘,给主父偃以鼎食高官的待遇,公孙弘的对策好,就擢升为第一加以任用,赞叹倪宽拟写的奏书非同凡俗,卖柴为生的朱买
臣,让他穿上了官服锦衣,开酒馆洗杯碗的司马相如,让他披上了皇家绣袍做使节,于是司马迁、吾丘寿王这些人,严安、终军、枚皋一类人,他们的回应对答确实灵活没有一定,他们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