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体性原文逐段注释翻译论证古代作家风格形成全彩word

合集下载

文心雕龙原文及翻译

文心雕龙原文及翻译

文心雕龙原文及翻译1、文心雕龙原道原文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

何哉?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也。

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既生矣。

惟人参之,性灵所锺,是谓三才。

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

傍及万品,动植皆文∶龙凤以藻绘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

夫岂外饰,盖自然耳。

至于林籁结响,调如竽瑟;泉石激韵,和若球锽:故形立则章成矣,声发则文生矣。

夫以无识之物,郁然有采,有心之器,其无文欤?人文之元,肇自太极,幽赞神明,《易》象惟先。

庖牺画其始,仲尼翼其终。

而《乾》、《坤》两位,独制《文言》。

言之文也,天地之心哉!若乃《河图》孕乎八卦,《洛书》韫乎九畴,玉版金镂之实,丹文绿牒之华,谁其尸之?亦神理而已。

自鸟迹代绳,文字始炳,炎皞遗事,纪在《三坟》,而年世渺邈,声采靡追。

唐虞文章,则焕乎始盛。

元首载歌,既发吟咏之志;益稷陈谟,亦垂敷奏之风。

夏后氏兴,业峻鸿绩,九序惟歌,勋德弥缛。

逮及商周,文胜其质,《雅》、《颂》所被,英华曰新。

文王患忧,繇辞炳曜,符采复隐,精义坚深。

重以公旦多材,振其徽烈,剬诗缉颂,斧藻群言。

至若夫子继圣,独秀前哲,熔钧六经,必金声而玉振;雕琢情性,组织辞令,木铎启而千里应,席珍流而万世响,写天地之辉光,晓生民之耳目矣。

爰自风姓,暨于孔氏,玄圣创典,素王述训,莫不原道心以敷章,研神理而设教,取象乎《河》、《洛》,问数乎蓍龟,观天文以极变,察人文以成化;然后能经纬区宇,弥纶彝宪,发挥事业,彪炳辞义。

故知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旁通而无滞,日用而不匮。

《易》曰∶“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

”辞之所以能鼓天下者,乃道之文也。

赞曰∶道心惟微,神理设教。

光采玄圣,炳耀仁孝。

龙图献体,龟书呈貌。

天文斯观,民胥以效。

2、文心雕龙原道翻译文的意义是很重大的。

它和天地一起产生,怎么诠释它更为合适呢?从宇宙混沌到天地分判,出现了两块圆玉似的日月,显示出天上光辉灿烂的景象;山河壮阔,来展示大地的相貌。

文心雕龙事类第三十八原文,全文赏析,翻译注释

文心雕龙事类第三十八原文,全文赏析,翻译注释

文心雕龙事类第三十八原文,全文赏析,翻译注释【原文】事类者,盖文章之外①,据事以类义,援②古以证今者也。

昔文王繇易,剖判爻位③。

既济九三,远引高宗之伐,明夷六五,近书箕子之贞④:斯略举人事,以征⑤义者也。

至若胤征羲和,陈政典之训⑥;盘庚诰民,叙迟任之言:此全引成辞,以明理者也。

然则明理引乎成辞,征义举乎人事,乃圣贤之鸿谟⑦,经籍之通矩也。

大畜之象⑧,“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⑨”,亦有包于文矣。

【注释】①文章之外:文采辞藻之外。

②援:引用。

③剖判:分别。

爻(yáo)位:《周易》每卦的六爻都有其一定的位置。

④“明夷六五”二句:《明夷》,《周易》卦名,六五,即倒数第五爻是六,这爻的爻辞是,“箕子之明夷,利贞。

”意思是箕子因为明智而受殷纣王伤害,利于在艰难中善于保持自己的正义。

箕子,殷纣王的贤臣。

⑤征:验。

⑥“胤征羲和”二句:《尚书·伪胤征》说:主管历法的羲、和二人只知沉醉废事,王命胤国君前去讨伐,胤国君引用了《政典》中的话作为讨伐的根据:“先时者杀无赦,不及时者杀无赦。

”时指农业的时令时节,表示扰乱农时的要受到严厉的惩罚。

《政典》,夏代的法典。

⑦鸿谟:大的谋划,指大文章。

⑧大畜:《周易》六十四卦中的一卦名。

象:是解释这一卦象意义的象辞。

⑨“君子”句:象辞的原文为:“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君子,有修养的士大夫。

识,记住;畜,同“蓄”。

【译文】文章中的“事类”,就是文章在达意抒情之外,援用典故来类比说明义理,引用古事、古语来论证今义。

从前周文王解释《周易》的卦辞和爻辞,分别每卦六爻的位置,《既济》卦的第三个阳爻,在爻辞里引用了古远的殷高宗征伐鬼方三年取得胜利的事,在《明夷》卦的第五个阴爻,在爻辞里记载近时箕子的坚贞受到殷纣王伤害的事:这是约略引用事例,用来证明含义的。

至于像胤国君主去征讨羲、和,引用了《政典》里的教训;殷帝王盘庚告诫臣民,叙述了史官迟任的言论,这都是引用现成的辞语来说明道理的。

文心雕龙全文及译文

文心雕龙全文及译文

原文: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也。

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既生矣。

惟人参之,性灵所钟,是谓三才。

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

傍及万品,动植皆文∶龙凤以藻绘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

夫岂外饰,盖自然耳。

至于林籁结响,调如竽瑟;泉石激韵,和若球锽:故形立则章成矣,声发则文生矣。

夫以无识之物,郁然有采,有心之器,其无文欤?译文:文的意义是很重大的!它和天地一起诞生,何等辉煌呀!玄妙、黄色的混合,产生了天地,方圆使它们的形体有了区分。

日月如重叠的璧玉,来展现上天的美好形象。

山川如灿烂的锦绣,来铺就大地的美丽形态。

这些都是大自然的有文采的表现。

抬头观察天上日月闪耀的光芒,低头察看地上草木茂盛的景象,天地高卑的位置已经定位。

所以天地间有了阴阳二气。

只有人与天地相配,是自然钟爱的生灵。

这就是所说的“三才”。

人是五行中的优秀生灵,是天地的心灵。

心灵产生了思想,思想形成了语言,语言明确了文明。

这是自然的道理。

由此推及到世间万物,动物植物都有文采:龙凤以彩色的花纹呈现出吉祥的征兆;虎豹凭借鲜明的条纹凝聚成矫健的英姿;云霞变换设色,超过了画工设色的妙笔挥洒;草木花朵开花,不必待匠人的奇思妙想。

这些充满文采的自然景象难道都是外面加给的修饰吗?(其实)是自然本身形成的啊!至于风吹树林发出响声,音调谐畅如吹竽笙埙篪;泉水击石石头发声,声韵和谐像击磬鸣钟——所以形体确立文采就形成了,声音发出语言就产生了。

没有知觉的事物都有丰富的文采,(这样看来)有知觉的动物难道没有文采吗?。

文心雕龙情采原文及翻译

文心雕龙情采原文及翻译

文心雕龙情采原文及翻译文心雕龙情采篇原文圣贤书辞,总称文章,非采而何?夫水性虚而沦漪结,木体实而花萼振,文附质也。

虎豹无文,则算同犬羊;犀兜有皮,而色资丹漆,质待文也。

若乃综述性灵,敷写器象,镂心鸟迹之中,织辞鱼网之上,其为彪炳,缛采名矣故立文之道,其理有三:一日形文,五色是也;二日声文,五音是也;三日情文,五性是也。

五色杂而成辅蔽,五音比而成韶夏,五性发而为辞章,神理之数也《孝经》垂典,丧言不文;知君子常言,未尝质也。

老子疾伪,故称“美言不信”,而五千精妙,则非弃美矣。

庄周云“辩雕万物”,谓藻饰也。

韩非云“艳乎辩说”,谓绮丽也。

绮丽以艳说,藻饰以辩雕,文辞之变,于斯极矣研味《孝》《老》,则知文质附乎性情;详览《庄》、《韩》,则见华实过乎淫侈。

若择源于泾渭之流,按缪于邪正之路,亦可以驭文采矣。

夫铅黛所以饰容,而盼倩生于淑姿;文采所以饰言,而辩丽本于情性。

故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

昔诗人什篇,为情而造文;辞人赋颂,为文而造情。

何以明其然?盖风雅之兴,志思蓄愤而吟咏情性,以讽其上,此为情而造文也;诸子之徒,心非郁陶,苟驰夸饰,声钓世,此为文而造情也。

故为情者要约而写真,为文者淫丽而烦滥。

而后之作者,采滥忽真,远弃风雅,近师辞赋,故体情之制日疏,逐文之篇愈盛。

故有志深轩冕,而泛咏皋壤。

心缠几务,而虚述人外。

真宰弗存,翩其反矣夫桃李不言而成蹊,有实存也;男子树兰而不芳,无其情也。

夫以草木之微,依情待实;况乎文章,述志为本。

言与志反,文岂足征?是以联辞结采,将欲明理,采滥辞诡,则心理愈翳。

固知翠纶桂饵,反所以失鱼。

“言隐荣华”,殆谓此也。

是以“衣锦毁衣”,恶文太章;贲象穷白,贵乎反本。

夫能设模以位理,拟地以置心,心定而后结音,理正而后摧藻,使文不灭质,博不溺心,正采耀乎朱蓝,间色屏于红紫,乃可谓雕琢其章,彬彬君子矣。

赞曰:言以文远,诚哉斯验。

心术既形,英华乃赡吴锦好渝,舜英徒艳。

《文心雕龙·指瑕》原文及翻译

《文心雕龙·指瑕》原文及翻译

《文心雕龙·指瑕》原文及翻译《文心雕龙·指瑕》原文及翻译原文:管仲有言∶“无翼而飞者声也;无根而固者情也。

”然则声不假翼,其飞甚易;情不待根,其固匪难。

以之垂文,可不慎欤!古来文才,异世争驱。

或逸才以爽迅,或精思以纤密,而虑动难圆,鲜无瑕病。

陈思之文,群才之俊也,而《武帝诔》云“尊灵永蛰”,《明帝颂》云“圣体浮轻”,浮轻有似于蝴蝶,永蛰颇疑于昆虫,施之尊极,岂其当乎?左思《七讽》,说孝而不从,反道若斯,馀不足观矣。

潘岳为才,善于哀文,然悲内兄,则云“感口泽”,伤弱子,则云“心如疑”,《礼》文在尊极,而施之下流,辞虽足哀,义斯替矣。

若夫君子拟人,必于其伦,而崔瑗之《诔李公》,比行于黄虞,向秀之《赋嵇生》,方罪于李斯。

与其失也,虽宁僭无滥,然高厚之诗,不类甚矣。

凡巧言易标,拙辞难隐,斯言之玷,实深白圭。

繁例难载,故略举四条。

若夫立文之道,惟字与义。

字以训正,义以理宣。

而晋末篇章,依希其旨,始有“赏际奇至”之言,终有“抚叩酬酢”之语,每单举一字,指以为情。

夫赏训锡赉,岂关心解;抚训执握,何预情理。

《雅》、《颂》未闻,汉魏莫用,悬领似如可辩,课文了不成义,斯实情讹之所变,文浇之致弊。

而宋来才英,未之或改,旧染成俗,非一朝也。

近代辞人,率多猜忌,至乃比语求蚩,反音取瑕,虽不屑于古,而有择于今焉。

又制同他文,理宜删革,若掠人美辞,以为己力,宝玉大弓,终非其有。

全写则揭箧,傍采则探囊,然世远者太轻,时同者为尤矣。

若夫注解为书,所以明正事理,然谬于研求,或率意而断。

《西京赋》称“中黄、育、获”之畴,而薛综谬注谓之“阉尹”,是不闻执雕虎之人也。

又《周礼》井赋,旧有“匹马”;而应劭释匹,或量首数蹄,斯岂辩物之要哉?原夫古之正名,车两而马匹,匹两称目,以并耦为用。

盖车贰佐乘,马俪骖服,服乘不只,故名号必双,名号一正,则虽单为匹矣。

匹夫匹妇,亦配义矣。

夫车马小义,而历代莫悟;辞赋近事,而千里致差;况钻灼经典,能不谬哉?夫辩匹而数首蹄,选勇而驱阉尹,失理太甚,故举以为戒。

《文心雕龙·体性》原文+逐段注释+翻译 论证古代作家风格形成 全彩word

《文心雕龙·体性》原文+逐段注释+翻译 论证古代作家风格形成 全彩word

文心雕龙·体性《体性》是《文心雕龙》的第二十七篇,从作品风格(“体”)和作者性格(“性”)的关系来论述文学作品的风格特色。

刘勰以征圣、宗经的观点来强调或贬低某种风格,这给他的风格论带来一定局限。

但在理论上,他正确地总结了风格形成的主要原因,明确了风格和个性的关系,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这对古代风格论的建立和发展,都是有益的。

夫情动而言形1,理发而文见2;盖沿隐以至显3,因内而符外者也4。

1情动而言形:《毛诗序》:“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形:表达。

2见:同现,显露,和上句“形”字意近。

3隐:指上文所说的“情”和“理”。

显:指上文所说的“言”和“文”。

4因内符外:《论衡·超奇》:“有根株于下,有荣叶于上;有实核于内,有皮壳于外。

文墨辞说,士之荣叶皮壳也。

实诚在胸臆,文墨著竹帛,外内表里,自相符称;意奋而笔纵,故文见而实露也。

”人的感情如果激动了,就形成为语言,道理如果要表达,便体现为文章。

这是把隐藏在心中的情和理发表为明显的语言文字,表里应该是一致的。

然才有庸俊5,气有刚柔6,学有浅深,习有雅郑7并情性所铄8,陶染所凝9,是以笔区云谲10,文苑波诡者矣11。

5庸:平凡。

俊:杰出。

6气:指作者的气质。

刚柔:强弱。

7雅:雅乐。

郑:郑声。

这里是借“雅郑”指正与邪。

8情性:指先天的质性,包括才和气在内。

铄(shuò朔):原指金属的熔化,这里引申为影响的意思。

9陶染:指后天的影响,如学和习。

10笔区:和下句的“文苑”意义相近。

谲(jué决):变化。

11诡:反常。

扬雄《甘泉赋》:“于是大厦云谲波诡。

”李善注引孟康曰:“言厦屋变巧,乃为云气水波相谲诡也。

”不过人的才华有平凡和杰出之分,气质有刚强和柔弱之别,学识有浅薄及湛深之异,习惯有雅正跟邪僻之差。

这些都是由人的情性所决定,并受后天的熏陶而成;这就造成创作领域内千变万化,奇谲如天上流云,诡秘似海上波涛。

故辞理庸俊,莫能翻其才12;风趣刚柔13,宁或改其气14;事义浅深15,未闻乖其学16;体式雅郑17,鲜有反其习18:各师成心19,其异如面。

文心雕龙原文及翻译

文心雕龙原文及翻译

文心雕龙原文及翻译文心雕龙原文及翻译《文心雕龙》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xié)创作的一部理论系统、结构严密、论述细致的文学理论专著,看看小编整理的文心雕龙原文及翻译吧!文心雕龙原文及翻译1【原文】春秋代序①,阴阳惨舒②,物色之动,心亦摇焉。

盖阳气萌而玄驹步③,阴律凝而丹鸟羞④,微虫犹或入感,四时之动物深矣。

若夫珪璋挺其惠⑤心,英华⑥秀其清气,物色相召,人谁获安?是以献岁发春,悦豫之情畅;滔滔孟夏,郁陶⑦之心凝;天高气清,阴沉之志远;霰雪无垠,矜⑧肃之虑深。

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⑨。

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

况清风与明月同夜,白日与春林共朝哉!【注释】①春秋:这里用春秋来代指四季。

代:更替。

序:次序。

②阴阳惨舒:即阴惨阳舒。

秋冬为阴,春夏为阳。

惨,戚,不愉快;舒,逸。

③阳气萌:冬至后阳气开始萌生。

玄驹:蚂蚁。

步:走动。

④阴律凝:阴历八月秋天到来阴气开始凝聚。

古代乐律分阴阳二种,古人以十二种乐律分配于十二律,阳律六、阴律六。

八月属于阴律,这里借指阴冷的季节。

丹鸟:螳螂。

羞:吃。

⑤珪(guī)璋:古代聘问时所用的名贵的玉器,这里泛指美玉。

⑥英华:美丽的花朵。

⑦郁陶:忧闷郁积。

⑧矜:严肃、庄重。

⑨“情以物迁”二句:《明》所说“应物斯感,感物吟志”和这两句意思相同。

【译文】春夏秋冬四季互相代替,阳和的天气使人感到欢快舒畅,阴沉的天气使人感到凄戚,自然景物声色的变化,也会使人们的心情跟着动荡起来。

冬至过后阳气萌动,气候渐渐温暖,蚂蚁就走出洞穴开始活动;八月里阴气凝聚,天气渐渐寒冷,螳螂就加紧吃食准备过冬。

就是这些微小的昆虫也能感到气候的变化,可见四季影响事物是十分的深远。

至于人的智慧心灵比美玉更卓著,清爽的气质比花朵更清秀,对各种景物的感召,谁又能无动于衷呢?因此每当进入新的年岁,春气萌发,心情欢乐而舒畅;初夏的时候,草木茂盛,心情烦躁而不畅;在秋天天高气清,阴郁沉寂的心志便显得很深远;冬天里,大雪纷纷渺无边际,思虑严肃而深沉。

文心雕龙时序第四十五原文,全文赏析,翻译注释

文心雕龙时序第四十五原文,全文赏析,翻译注释

文心雕龙时序第四十五原文,全文赏析,翻译注释【原文】时运交移,质文代变①,古今情理,如可言乎!昔在陶唐,德盛化钧②,野老吐何力之谈,郊童含不识之歌③。

有虞继作,政阜民暇④,薰风诗于元后,烂云歌于列臣⑤。

尽其美者,何乃心乐而声泰也!至大禹敷土⑥,九序咏功,成汤圣敬⑦,猗欤作颂。

逮姬文⑧之德盛,周南勤而不怨;大王⑨之化淳,邠风乐而不淫;幽厉昏而板荡怒,平王微而黍离哀。

故知歌谣文理,与世推移,风动于上,而波震于下者也。

【注释】①质文:质朴和文华,朴实和文采。

代:替代。

②钧:同“均”,普及。

③“郊童”句:《列子·仲尼篇》载,尧化装在大路上游访,听到儿童唱童谣道:“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含,衔,指经常在口里唱。

④阜:盛。

暇:安闲安乐。

⑤烂云:指《尚书大传》记舜和臣子们唱和的《卿云歌》。

舜首唱的歌辞为“卿云烂兮,糺缦缦兮。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列臣相和的歌辞为,“明明上天,烂然星陈。

日月光华,弘于一人。

”⑥大禹:夏禹。

敷土:划分土地,即分为九州。

敷,分布。

⑦成汤:殷代第一个帝王,名汤,谥号成。

圣敬:《诗经·商颂·长发》:“汤降不迟,圣敬日跻。

”跻,进、升。

⑧姬文:周文王姬昌,周代第一个帝王周武王姬发的父亲,他为周武王灭纣奠定了基础。

⑨大王:太王,周文王的祖父公刘。

【译文】随着时代的交替推移,崇尚文采或者质朴各代不同,古往今来的情理发展,似乎可以谈一谈吧!从前在唐尧的时代,道德高尚,教化普及,田野的老人吐出了“尧对我们有什么贡献”的言谈,郊外的儿童口里唱着“不识不知”的歌谣。

虞舜继承唐尧的事业,政治清明,百姓安闲,元首大舜唱出了《南风歌》,列位臣子相和歌唱起了《卿云歌》。

这些作品为什么都极其美好?乃是因为大家心里快乐声音和畅啊!到了夏禹治理水土有了成就,有九种有益民生的事物发挥作用而被加以歌颂;成汤圣哲英明,尊敬贤德,《商颂·那》篇作出了“美啊”的颂辞。

到了周文王姬昌的德政盛行,《周南》的民歌便反映了勤劳而不怨恨的精神;周的太王教化淳厚,《邠风》的民歌便充满了欢乐而不过分的情调。

刘勰《文心雕龙·体性》原文注解与鉴赏

刘勰《文心雕龙·体性》原文注解与鉴赏

刘勰《文心雕龙·体性》原文注解与鉴赏文心雕龙·体性刘勰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盖沿隐以至显,因内而符外者也。

然才有庸俊,气有刚柔,学有浅深,习有雅郑,并情性所铄,陶染所凝,是以笔区云谲,文苑波诡者矣。

故辞理庸俊,莫能翻其才;风趣刚柔,宁或改其气;事义浅深,未闻乖其学;体式雅郑,鲜有反其习。

各师成心,其异如面。

若总其归涂,则数穷八体:一曰典雅,二曰远奥,三曰精约,四曰显附,五曰繁缛,六曰壮丽,七曰新奇,八曰轻靡。

典雅者,熔式经诰,方轨儒门者也;远奥者,复采曲文,经理玄宗者也;精约者,核字省句,剖析毫厘者也;显附者,辞直义畅,切理厌心者也;繁缛者,博喻采,炜烨枝派者也;壮丽者,高论宏裁,卓烁异采者也;新奇者,摈古竞今,危侧趣诡者也;轻靡者,浮文弱植,缥缈附俗者也。

故雅与奇反,奥与显殊,繁与约舛,壮与轻乖,文辞根叶,苑囿其中矣。

若夫八体屡迁,功以学成。

才力居中,肇自血气。

气以实志,志以定言,吐纳英华,莫非情性。

是以贾生俊发,故文洁而体清;长卿傲诞,故理侈而辞溢;子云沈寂,故志隐而味深;子政简易,故趣昭而事博;孟坚雅懿,故裁密而思靡;平子淹通,故虑周而藻密;仲宣躁竞,故颖出而才果;公幹气褊,故言壮而情骇;嗣宗俶傥,故响逸而调远;叔夜俊侠,故兴高而采烈;安仁轻敏,故锋发而韵流;士衡矜重,故情繁而辞隐。

触类以推,表里必符,岂非自然之恒资,才气之大略哉!夫才有天资,学慎始习。

斫梓染丝,功在初化;器成彩定,难可翻移。

故童子雕琢,必先雅制。

沿根讨叶,思转自圆。

八体虽殊,会通合数,得其环中,则辐辏相成。

故宜摹体以定习,因性以练才。

文之司南,用此道也。

赞曰:才性异区,文体繁诡。

辞为肌肤,志实骨髓。

雅丽黼黻,淫巧朱紫。

习亦凝真,功沿渐靡。

〔注释〕符:表现。

雅郑:此处指雅乐及*** 之音。

铄(shuò):熔铸。

凝:感染。

笔区:指文苑。

谲:变化。

诡:诡异。

鲜:少。

归涂:归途。

熔式:效法;经诰:经典。

《文心雕龙·章表第二十二》全文、翻译、注释

《文心雕龙·章表第二十二》全文、翻译、注释

《文心雕龙·章表第二十二》全文、翻译、注释【原文】夫设官分职,高卑联事。

天子垂珠以听①,诸侯鸣玉以朝。

敷奏②以言,明试以功。

故尧咨四岳,舜命八元③,固辞再让之请,俞往钦④哉之授,并陈辞帝庭,匪假书翰⑤。

然则敷奏以言,则章表之义也;明试以功,即授爵之典⑥也。

至太甲既立,伊尹书诫⑦,思庸归亳,又作书以赞,文翰献替⑧,事斯见矣。

周监二代⑨,文理弥盛。

再拜稽首,对扬休命⑩,承文受册,敢当丕显11。

虽言笔未分,而陈谢可见。

【注释】①垂珠:古代帝王的冠上有板,板前垂有十二丝绳系着玉珠。

听:听政,听取臣子的报告。

②敷:陈述。

奏:进。

③舜:帝舜。

八元:古代传说中的八位贤人。

④俞:允,许可。

表示同意、肯定的应答之词。

钦:敬佩。

⑤书翰:文章。

翰,笔。

⑥典:法。

⑦伊尹:成汤的大臣。

太甲继位后不明智,伊尹将其流放。

三年,太甲悔过,伊尹请他回亳京复位,作《太甲》三篇赞美他。

⑧献替:献可,献进好的。

替否:去掉否定的。

献,进;替,去、废。

这句指帮助帝王发扬正确的,克服错误的。

⑨监:借鉴。

二代:指夏、商二代。

⑩稽首:叩头及地。

对扬:对答宣扬。

休命:王的美德。

休,美。

11丕:大。

显:显耀。

【译文】国家设立官职,分掌职务,位子有高低,事务互相关联。

天子戴着王冠听理政务,诸侯众官穿着礼服朝见天子。

臣子向天子敷陈进奏治理国家的各种意见,君主以其功效来明确验证其意见是否有效。

所以唐尧咨询四方诸侯的长者,虞舜任命八位有才德的贤人,臣下有坚辞和再辞的请求,君主有谨慎从事的委任,这些都是在朝廷上口头陈说,不用书面陈述。

用口头语言来陈述自己的各种政见主张,就是章表这种文体的意义;明白考察它的功效,就是赐授爵位的典法了。

到了殷代太甲即位,伊尹便作《伊尹训》来劝诫他;后来太甲在流放中想到了道义,伊尹请他回到亳京继位,伊尹又作《太甲》赞扬他。

用文章来帮助君王,发扬优点,去掉缺点,从这里可以看到了。

周代向夏商两代借鉴,讲究文辞言理的礼仪越来越丰富了。

《文心雕龙》注释及译文.doc

《文心雕龙》注释及译文.doc

《文心雕龙》注释及译文《文心雕龙》注释及译文1.文之为德也大矣——《文心雕龙》之“原道第一”(1)正文及注释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也。

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既生矣。

惟人参之,性灵所锺,是谓三才。

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

傍及万品,动植皆文∶龙凤以藻绘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

夫岂外饰,盖自然耳。

至于林籁结响,调如竽瑟;泉石激韵,和若球锽:故形立则章成矣,声发则文生矣。

夫以无识之物,郁然有采,有心之器,其无文欤?——《文心雕龙注释:( 1)文之为德二句:二句总全篇。

文:此处指广义的文,即天地万物(包括人类)的颜色、形状、声音、文采。

德:和“道”相对。

“道”指制约万物的普遍规律,“德”指具体事物的特殊规律,含有“得道”、即具体事物体现“道”之意。

这个“德”与“原道”之“道”呼应,起点题作用,概括了文原于道的基本关系:文体现了普遍的自然之道;普遍的自然之道寓于文之中,通过文可以反映自然之道,文具有认识、记载、传布自然之道的功能。

大:广大、普遍。

(2)玄黄:玄,黑而赤,天的颜色;黄,地的颜色。

杂:糅,混合。

这一句指天地混沌未分。

( 3)方圆:指地和天,古人误以为地形方,天形圆。

( 4)璧:环状的玉。

( 5)垂:布。

丽天:使天空绚丽。

(6)焕绮:光彩绮丽。

焕,光明;绮,一种有花纹的丝织品。

( 7)铺:分布,铺展。

理地:与丽天对偶,使大地有纹理。

(8)道之文:“道”指“自然之道”。

“道之文”即显现自然规律的“文”(。

9)吐曜:吐出光采,指天文景象。

曜,光明照耀。

( 10 )含章:蕴藏着美,指地理风光。

章,文采。

《易·坤》:“含章可贞(正)。

”(11 )两仪:指天和地。

(12 )参:三。

( 13 )性灵:天地自然的天性灵气。

刘勰《文心雕龙.情采》逐句翻译

刘勰《文心雕龙.情采》逐句翻译

【圣贤书辞,总称文章,非采而何】古代圣贤的著作,总的都称为文章,不是因为有文采,那是因为什么呢?【夫水性虚而沦漪结,木体实而花萼振,文附质也】由于水性虚柔,才有波纹荡漾;由于树体坚实,才有花朵开放,这说明外在的表现形式依附于内在的实质。

【虎豹无文,则鞹同犬羊,犀兕有皮,而色资丹漆,质待文也】虎皮豹皮如果没有斑纹,那就跟狗皮羊皮一样了;犀兕虽然有皮,但制成铠甲还要靠涂上丹漆才有色彩,可见内在的实质需要外在的表现形式。

【若乃综述性灵,敷写器象,镂心鸟迹之中,织辞鱼网之上,其为彪炳缛采明矣】至于抒发思想感情,铺陈描写万事万物,用文字刻划内心活动,在纸上组织文辞,文章应当光彩焕发、文采繁富是很明白的了。

【故立文之道,其理有三】所以构成文采的途径有三条。

【一曰形文,五色是也】第一种为形中之文,是靠青、黄、赤、白、黑五色构成的。

【二日声文,五音是也】第二种为声中之文,是靠宫、商、角、徵、羽五音构成的。

【三日情文,五性是也】第三种为情中之文,是靠喜、怒、哀、乐、怨五情构成的。

【五色杂而成黼黻】五色相调,便会呈现漂亮的花纹。

【五音比而成韶夏】五音相配,就会形成美妙的乐曲。

【五情发而为辞章】五情相发,便会产生优美的辞章。

【神理之数也】这是天然的规律啊。

【《孝经》垂典,丧言不文,故知君子常言未尝质也】《孝经》传下训则,说孝子在居丧期间说话才不加文饰,因此知道君于平时说话不曾质朴无文。

【老子疾伪,故称“美言不信”】老子痛恨虚伪,所以他说“漂亮话不真实”。

【而五千精妙,则非弃美矣】但他的《老子》一书却词句精妙,这就表明他并不是一概厌弃华美的文采。

【庄周云“辩雕万物”,谓藻饰也】庄周说“巧妙的言辞能雕饰万物”,指的是用辞藻来修饰。

【韩非云“艳采辩说”,谓绮丽也】韩非子说“以华丽漂亮的言辞为美”,说的是有文采。

【绮丽以“艳说”,藻饰以“辩雕”】用艳丽的言辞使文章达到绮丽,用巧言的雕饰使文章达到藻饰。

【文辞之变,于斯极矣】文学语言的变化,至此已达到极端了。

文心雕龙原文及翻译

文心雕龙原文及翻译

《文心雕龙》是中国第一部系统文艺理论巨著,也是一部理论批评著作,完书于中国南北朝时期,作者为刘勰。

以下是分享的文心雕龙原文及翻译,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文心雕龙原文及翻译原道第一作者刘勰【原文】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①,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②,以铺理地之形。

此盖道之文也。

仰观吐曜③,俯察含章④,高卑定位,故两仪既生矣。

惟人参之,性灵所钟,是谓三才。

为五行⑤之秀,实天地之心。

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

傍及万品,动植皆文龙凤以藻绘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草木贲华⑥,无待锦匠之奇。

夫岂外饰,盖自然耳。

至于林籁结响,调如竽瑟;泉石激韵,和若球锽⑦。

故形立则章成矣,声发则文生矣。

夫以无识之物,郁然⑧有彩,有心之器,其无文欤【注释】①璧环状的玉。

叠璧《尚书》中曾传说日月曾一度像璧那样重叠起来。

②焕绮光彩绮丽。

焕,光彩;绮,有花纹的丝织品,此处用来指文采。

③吐曜(yào)即发光,指日、月、星。

曜,光明照耀。

④含章蕴涵着美,多指地理风光。

章,文采。

⑤五行金、木、水、火、土,古人认为这是组成天地万物的五种元素。

⑥贲(bì)装饰。

华花。

⑦球玉磬,一种敲击乐器。

锽钟声。

⑧郁然草木茂盛的样子,形容文采之盛。

【译文】文章的属性是多么普遍啊!它和天地一起产生,为何这么说呢从天地产生之时起就有了黑色和黄色、圆形和方形的区别。

日月有如重叠的璧玉,来显示附在天上的形象;山川好像灿烂的锦绣,来显示大地的形貌富有纹理,这些都是大自然的文章啊!向上看天空,日月发射出耀眼的光芒;向下看大地,山川万物蕴涵着丰富的文采。

天高地卑的位置确定了,于是产生了天地“两仪”。

只有人与天、地相配,他们身上才孕育天地的灵性,这就是“三才”。

人为万物之灵,实际是有思想的天地之心。

有了思想活动,语言才得以跟着确立,语言确立了,文章才能鲜明,这是自然的道理。

推广到万物,不论动物、植物都有文采龙凤以五彩的颜色显示它们的祥瑞,虎豹以斑斓的花纹构出它们的雄姿;精心雕绘的云霞,色彩缤纷胜过画工设色的巧妙;鲜花满缀的草木,如同刻意装饰过一般,不需工匠手艺的神奇。

(完整word)文心雕龙 神思 原文 翻译 分析

(完整word)文心雕龙 神思 原文 翻译 分析

神思第二十六【原文】古人云:“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神思之谓也。

文之思也,其神远矣。

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①,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②,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③,神居胸臆,而志气④统其关键;物沿耳目,而辞令管其枢机⑤。

枢机方通,则物无隐貌;关键将塞,则神有遁⑥心。

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⑦,疏瀹五藏,澡雪⑧精神;积学以储宝⑨,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⑩,驯致以怿辞,然后使元解之宰11,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

【注释】①悄:静寂无声.动:变化。

容:容颜。

用容颜的变动来代替眼神的变动.②睫:眼毛。

眉睫之前:即眼前。

③神与物游:神,神思,指想象活动。

物,物象,指作家头脑中主观化了的形象。

精神和外物一起活动,即思维想象受外物的影响。

④志气:情志、气质。

情志和气质支配着构思活动。

⑤辞令:语言或文辞。

作家头脑中的形象和语言总是交织在一起的。

枢机:关键,即主要部分。

⑥遁:隐避,逃遁。

⑦虚:虚怀。

静:安静。

贵在虚静:刘勰从先秦道家和荀子那里引入文学创作并加以改造的理论,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虚才能全面接纳各种事物并很好地认识事物形象的各方面,二是虚才能在文学创作过程中排除干扰,专心一意,更好地驰骋想象,释放感情。

⑧澡雪:洗涤。

以上三句是要求作者思想净化,毫无杂念。

⑨宝:指知识。

⑩研阅:研究观察。

照:察看,理解。

这句是说通过观察研究尽量去明白事理。

11元:杨校作“玄"。

元解:懂得深奥的道理。

宰:主宰,指作者的心、脑。

【译文】古人说:“身子住在江海的边上,心思却想到朝廷中去了。

”这就是说的想象的方法!文章的构思,它神奇的想象可以不受任何约束,飞翔得十分遥远。

只要默默地聚精会神的思考,那念头便可以接通千年之间;悄悄地改变容颜,视线便好像能够看到万里之外。

在吟哦咏唱中间,可以发出如珠似玉般的悦耳声音;在你凝神思想之间,眼前就展现出风云变幻的景色.这些都是作文构思时发挥想象力所构成的啊.所以写作构思很奇妙,可以使内心的想象与外物相交接。

《文心雕龙》注释及译文(47--50)

《文心雕龙》注释及译文(47--50)

《文心雕龙》注释及译文(47--50)四七、才略《才略》是《文心雕龙》的第四十七篇,从文学才力上论历代作家的主要成就。

全篇论述了先秦、两汉到魏、晋时期的作家近百人,正如黄叔琳所评:“上下百家,体大而思精,真文囿之巨观。

”本篇确可谓古代批评史上作家论的洋洋大观。

全篇共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评先秦作家,其中如“皋陶六德,夔序八音”等,不仅是不可靠的传说,也还谈不到什么文学作品;至于《五子之歌》原是后人伪作,刘勰竟奉为“万代之仪表”,这都是其历史局限。

第二部分评两汉作家三十三人。

第三部分评魏代作家十八人。

第四部分评两晋作家二十五人,附带说明宋代作家“世近易明”,不再评述。

第五部分是根据以上评述所作的小结,主要说明文人成就的大小和他所处的时代有关。

这一认识值得注意的是:本篇以评论作家才气为主,这只是作家成就高低的主观因素,篇末强调“贵乎时”,则注意到了作家成就的客观因素。

文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时序》篇的论题,本篇简要地提出,不仅必要,且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但也应看到,刘勰在这里讲的“贵乎时”,主要指“崇文之盛世,招才之嘉会”,是有很大局限性的。

本篇按略远详近的原则评论历代作家,其略与详,主要指所论各个时期作家的多少而言;凡所论及,其详略虽也稍有不同,总的来说,都是很简要的。

但刘勰所论,话虽不多,大都概括了作家的主要成就、基本特点和重要得失。

这些作家在“论文叙笔”的各篇,大都各有分别论述,所以,本篇的概括评论,则是刘勰对作家的总论。

在这篇总论中,也有如曹操、陶渊明等少数重要作家没有谈到。

曹操在本书其他篇章还讲到几处,陶渊明则除存疑的《隐秀》篇外,全书都没有提到。

就《才略》篇来说,陶渊明或被列入“宋代逸才”而不论,不讲曹操就毫无道理了。

此外,如班婕妤、徐淑、蔡琰、左芬等女作家一个不讲,这就是刘勰的儒家正统观念造成的了;其中对《五子之歌》、尹吉甫、马融等评价太高,也是这个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本篇虽对“九代之文”做了比较全面的评述,文史诗赋、章表奏议等都有所涉及,但刘勰对文学艺术和学术论著的不同特点,在这些评论中却表现了他更为明确的认识。

《文心雕龙·声律第三十三》全文、翻译、注释

《文心雕龙·声律第三十三》全文、翻译、注释

《⽂⼼雕龙·声律第三⼗三》全⽂、翻译、注释【原⽂】夫⾳律所始,本于⼈声者也。

声含宫商,肇⾃⾎⽓①,先王因之,以制乐歌。

故知器写⼈声②,声⾮学器者也。

故⾔语者,⽂章关键,神明③枢机,吐纳律吕,唇吻④⽽已。

古之教歌,先揆⑤以法,使疾呼中宫,徐呼中徵⑥。

夫商徵响⾼,宫⽻声下⑦;抗喉矫⾆之差,攒唇激齿之异⑧,廉⾁⑨相准,皎然可分。

今操琴不调,必知改张,摘⽂乖张⑩,⽽不识所调。

响在彼弦,乃得克谐,声萌我⼼,更失和律,其故何战?良由外听易为察,内听难为聪也。

故外听之易,弦以⼿定,内听之难,声与⼼纷:可以数11求,难以辞逐。

【注释】①肇(zhào):始。

⾎⽓:指⼈体的⾎⽓流⾏。

古⼈认为⾎⽓是⽣命的象征,是维持⽣命的根本。

⾎,⾎液;⽓,呼吸。

②器:乐器。

写:仿效。

③神明:精神,智慧。

④唇吻:即嘴唇,指嘴。

⑤揆:度量。

⑥“疾呼中宫”⼆句:宫商⽐较强,徵⾳⽐较弱,⾳的强弱取决于振幅的⼤⼩,与⾳的⾼低决定于振动数多少的不同。

因此这⾥的急徐指强弱说。

中,合于。

⑦宫⽻声下:宫平声与⽻⼊声最接近,⼊声稍引长即成平声,⽽且⾳⾼较低,所以说“宫⽻声下”。

⑧攒唇:发唇⾳。

攒,聚。

激齿:发齿⾳。

⑨廉⾁:指元⾳的宽窄、洪细。

廉,棱⾓,指尖锐。

⾁,肥满,指饱满。

⑩摘⽂:即作⽂。

乖张:指⾳调不和谐。

11数:术数,指乐律。

【译⽂】⾳律的起始产⽣,原本根据⼈发出的声⾳。

⼈的声⾳包含宫、商、⾓、徵、⽻五⾳,本于⼈的⽣理⽓⾎的活动,古先圣王就是仿照它来创作爵乐歌曲的。

所以我们知道乐器模仿的是⼈的声⾳,⽽并不是⼈的声⾳去仿效乐器。

所以有声的语⾔,是构成⽂章的关键,表达情思的机构;吐词发⾳要符合⾳律,在调节唇吻等发⾳机关罢了。

古代教唱,要先树⽴⼀个标准来衡量发⾳是否准确:使强⾳合乎宫调,使弱⾳合乎徵调。

宫调商调的⾳调⾼,徵⾳⽻⾳的声调低;声纽⽅⾯,有发喉⾳和发⾆⾳时喉头和⾆头的差异,发唇⾳和齿⾳时嘴唇和⽛齿的不同,另外还有韵部元⾳发⾳窄宽、瘦肥、细洪,⼈的发⾳同乐器的⾳或者饱满或者尖锐相合,⾳的强弱明⽩的可以分别。

《文心雕龙·熔裁第三十二》全文、翻译、注释

《文心雕龙·熔裁第三十二》全文、翻译、注释

《文心雕龙·熔裁第三十二》全文、翻译、注释【原文】情理设位,文采行乎其中。

刚柔以立本,变通以趋时①。

立本有体,意或偏长;趋时无方②,辞或繁杂。

蹊要所司,职③在熔裁,櫽括情理,矫揉④文采也。

规范本体⑤谓之熔,剪截浮词⑥谓之裁。

裁则芜秽不生,熔则纲领昭⑦畅,譬绳墨之审分,斧斤之斫削矣⑧。

骈拇枝指,由侈于性;附赘悬疣,实侈于形⑨。

一意两出,义之骈枝也;同辞重句,文之疣赘也。

【注释】①“刚柔”二句:刚柔,刚健柔婉,指文章的风格体势。

本,根本,指文章的情感内容。

变通,变化。

趋时,追随时势,适应情况。

②方:定。

③职:主要。

④矫揉:把木料弯成车轮,这里指修辞剪裁。

矫,使曲的变直;揉,使直的变曲。

⑤规范本体:使本体合乎规范,即使情理和刚柔、体裁相配合。

本,性的刚柔;体,体裁风格。

⑥浮词:虚饰不实的文词。

⑦昭:明白。

⑧斤:斧子。

斫:砍削。

⑨“骈拇枝指”四句:《庄子·骈拇篇》:“骈拇枝指,出乎性哉,而侈于德;附赘悬疣,出乎形哉,而侈于性。

”骈拇,脚的大拇指和二拇指相合连成一指。

枝指,手的大拇指旁生出一指,即六指。

侈,多余。

【译文】根据情理内容来谋篇布局,文采也就在其中了。

按照风格体势的刚健或柔婉来建立创作的根本要求,适应时代的演变来求变通。

确立文章的内容根本有一定的主体中心,但有时文意有些偏颇片面、多余过长,文辞语言适应时代没有定规,于是文辞有时繁芜有时杂乱。

关键在于做好熔意裁辞的工作。

熔裁,就是纠正文章的情理内容的缺点,矫正文章的语言文采的毛病。

规范好文章的本体内容叫做熔,剪截去文章的虚浮文辞叫做裁。

经过精心裁剪,文辞不再拖沓冗长;经过熔模规范,全篇的纲领才明白晓畅。

这好比在木材上用墨线来审查度量分辨曲直,用斧头来砍削使木料端正一样。

脚的大指与二指骈生和手上的歧指,是天生的多余;身体上长了肿瘤,是形体上的多余。

一篇文章中,一个意思前后重复,是意义上的多余;同一句话说了两次,是文辞上的多余。

【原文】凡思绪初发,辞采苦杂,心非权衡①,势必轻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心雕龙·体性《体性》是《文心雕龙》的第二十七篇,从作品风格(“体”)和作者性格(“性”)的关系来论述文学作品的风格特色。

刘勰以征圣、宗经的观点来强调或贬低某种风格,这给他的风格论带来一定局限。

但在理论上,他正确地总结了风格形成的主要原因,明确了风格和个性的关系,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这对古代风格论的建立和发展,都是有益的。

夫情动而言形1,理发而文见2;盖沿隐以至显3,因内而符外者也4。

1情动而言形:《毛诗序》:“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形:表达。

2见:同现,显露,和上句“形”字意近。

3隐:指上文所说的“情”和“理”。

显:指上文所说的“言”和“文”。

4因内符外:《论衡·超奇》:“有根株于下,有荣叶于上;有实核于内,有皮壳于外。

文墨辞说,士之荣叶皮壳也。

实诚在胸臆,文墨著竹帛,外内表里,自相符称;意奋而笔纵,故文见而实露也。

”人的感情如果激动了,就形成为语言,道理如果要表达,便体现为文章。

这是把隐藏在心中的情和理发表为明显的语言文字,表里应该是一致的。

然才有庸俊5,气有刚柔6,学有浅深,习有雅郑7并情性所铄8,陶染所凝9,是以笔区云谲10,文苑波诡者矣11。

5庸:平凡。

俊:杰出。

6气:指作者的气质。

刚柔:强弱。

7雅:雅乐。

郑:郑声。

这里是借“雅郑”指正与邪。

8情性:指先天的质性,包括才和气在内。

铄(shuò朔):原指金属的熔化,这里引申为影响的意思。

9陶染:指后天的影响,如学和习。

10笔区:和下句的“文苑”意义相近。

谲(jué决):变化。

11诡:反常。

扬雄《甘泉赋》:“于是大厦云谲波诡。

”李善注引孟康曰:“言厦屋变巧,乃为云气水波相谲诡也。

”不过人的才华有平凡和杰出之分,气质有刚强和柔弱之别,学识有浅薄及湛深之异,习惯有雅正跟邪僻之差。

这些都是由人的情性所决定,并受后天的熏陶而成;这就造成创作领域内千变万化,奇谲如天上流云,诡秘似海上波涛。

故辞理庸俊,莫能翻其才12;风趣刚柔13,宁或改其气14;事义浅深15,未闻乖其学16;体式雅郑17,鲜有反其习18:各师成心19,其异如面。

12翻:转动,这里有改变的意思。

13风:指作品所起的教育作用。

14宁:难道。

15事义:事情和意义。

《事类》篇说:“学贫者,迍邅于事义。

”16乖:不合。

17体:风格。

18鲜:少。

19 “各师”二句:《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人心之不同,如其面焉。

”成心:本性,指作者的才、气、学、习。

《庄子·齐物论》:“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谁独且无师乎。

”郭象注:“夫心之足以制一身之用者,谓之成心。

”那么,在写作上,文辞和道理的平凡或杰出,总是同作者的才华相一致的;作品的教育作用和趣味的刚健或柔弱,难道会和作者的气质有差别?所述事情和意义的浅显或湛深,也不会和作者的学识相反;所形成的风格的雅正或邪僻,很少和作者的习惯不同。

各人按照自己本性来写作,作品的风格就像人的面貌一样彼此互异。

若总其20,则数穷八体21:一曰典雅22,二曰远奥23,三曰精约24,四曰显附25,五曰繁缛26,六曰壮丽27,七曰新奇28,八曰轻靡29。

20总:综合。

涂:途径。

21穷:尽。

22典雅:指内容符合儒家学说,文辞比较庄重的。

典:儒家经典。

雅:正。

23远奥:指内容倾向道家,文辞比较玄妙的。

24精约:指论断精当,文辞凝炼的。

25显附:指说理清楚,文辞畅达的。

26繁缛(rù入):指铺叙详尽,文辞华丽的。

缛:采饰繁杂。

27壮丽:指陈义俊伟,文辞豪迈的。

28新奇:指内容新奇,文辞怪异的。

29轻靡:指内容浅薄,文辞浮华的。

靡:轻丽。

归根到底,不外八种风格:第一种是“典雅”,第二种是“远奥”,第三种是“精约”,第四种是“显附”,第五种是“繁缛”,第六种是“壮丽”,第七种是“新奇”,第八种是“轻靡”。

典雅者,熔式经诰30,方轨儒门者也31。

远奥者,馥采典文32,经理玄宗者也33。

精约者,核字省句34,剖析毫厘者也。

显附者,辞直义畅,者也35。

繁缛者,博喻酿采36,炜烨枝派者也37。

壮丽者,高论38,异采者也39。

新奇者,摈古竟今40,趣诡者也41。

轻靡者,浮文弱植42,缥缈者也43。

30熔式:取法。

诰:告诫之文,如《尚书》中的《汤诰》、《康诰》之类,这里泛指儒家经典。

31方轨:并驾。

《史记·苏秦传》:“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比行。

”32馥(fù父):当作“复”。

复:深奥。

典:这里指法则。

33玄宗:指道家学说。

玄:幽远。

道家学说称为“玄学”,道教又称“玄教”。

34核:考查。

35切:切合。

厌:满足。

36酿:杂。

37炜烨(wěiyè委夜):明亮的样子。

枝派:树多枝叶,水分流派,这里指铺叙的夸张。

38宏:高大。

裁:判断,议论。

39烁(shuò朔):光彩。

异:指不同一般。

40摈:排斥。

41危侧:险僻。

42植:借为“志”。

《楚辞·招魂》:“弱颜固植。

”王逸注:“植,志也。

”43缥缈(piāomiǎo飘秒):即飘渺,恍惚不定之意,这里指内容的不切实。

所谓“典雅”,就是向经书学习,与儒家走相同的路的。

所谓“远奥”,就是文采比较含蓄而有法度,说理以道家学说为主的。

所谓“精约”,就是字句简练,分析精细的。

所谓“显附”,就是文辞质直,意义明畅,符合事物,使人满意的。

所谓“繁缛”,就是比喻广博,文采丰富,善于铺陈,光华四溢的。

所谓“壮丽”,就是议论高超,文采不凡的。

所谓“新奇”,就是弃旧趋新,以诡奇怪异为贵的。

所谓“轻靡”,就是辞藻浮华,情志无力,内容空泛,趋向庸俗的。

故雅与奇反,奥与显殊44,繁与约舛45,壮与轻乖46。

文辞根叶47,苑囿其中矣48。

44殊:不同。

45舛(chuǎn喘),违背,不合。

46乖:违背。

47根叶:这里指作品的主要部分和次要部分各个方面。

48苑囿(yòu右):园林,这里作动词用。

这八种风格中,“典雅”和“新奇”相反,“远奥”和“显附”不同,“繁缛”和“精约”有异,“壮丽”和“轻靡”相别。

文章的各种表现,都不出这个范围了。

若夫八体屡迁,功以学成;才力居中,肇自血气1。

气以实志2,志以定言;3,莫非情性。

1肇(zhào照):开始。

血气:指先天的气质。

2“气以实志”二句:这里借用《左传·昭公九年》中的话:“味以行气,气以实志;志以定言,言以出令。

”杜注:“气和则志充;在心为志,发口为言。

”3吐纳:表达的意思。

英华:精华。

这八种风格常常变化,其成功在于学问;但才华也是个关键,这是从先天的气质来的。

培养气质以充实人的情志,情志确定文章的语言;文章能否写得精美,无不来自人的情性。

是以贾生俊发4,故文洁而体清;长卿傲诞5,故理侈而辞溢6;4贾生:指西汉著名作家贾谊。

俊发:英俊发扬,指其才性的豪迈。

《才略》篇说:“贾谊才颖,陵轶飞兔(超过飞驰的良马)。

”他的赋论疏奏,大胆抨击时政的很多,如《上疏陈政事》中提出:“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

”认为:“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即谀,皆非事实。

”(《汉书·贾谊传》)5长卿:西汉著名作家司马相如的字。

诞(dàn但):放诞。

《世说新语·品藻》注引嵇康《高士传·司马相如赞》:“长卿慢世,越礼自放。

犊鼻居市,不耻其状。

托疾避官,蔑此卿相。

乃赋《大人》,超然莫尚。

”6侈:过分,夸大。

溢:满。

《才略》:“相如好书,师范屈、宋,洞入夸艳,致名辞宗。

”因此,贾谊性格豪迈,所以文辞简洁而风格清新;司马相如性格狂放,所以说理夸张而辞藻过多;子云沈寂7,故志隐而味深8;子政简易9,故趣昭而事博10;7子云:西汉著名作家扬雄的字。

沈寂:性格沉静。

沈:同沉。

《汉书·扬雄传》:“雄少而好学,不为章句,训诂通而已。

……口吃。

不能剧谈,默而好深湛之思,清静亡为,少耆欲。

”8志隐而味深:《才略》篇说:“子云属意,辞人最深。

观其涯度幽远,搜选诡丽;而竭才以钻思,故能理赡而辞坚矣。

”9子政:西汉末年作家刘向的字。

简易:平易近人。

《汉书·刘向传》说:“向为人简易无威仪。

”10昭:明白。

事:指作品中引用的故事。

扬雄性格沉静,所以作品内容含蓄而意味深长;刘向性格坦率,所以文章中志趣明显而用事广博;孟坚11,故裁密而思靡12;平子淹通13,故虑周而藻密14;11孟坚:东汉初年著名历史家、文学家班固的字。

懿(yì意):温和。

《后汉书·班固传》说,班固“性宽和容众,不以才能高人”。

12裁密而思靡:《后汉书·班固传论》:“固文赡而事详。

若固之序事,不激诡,不抑抗,赡而不秽,详而有体,使读之者亹亹(wěi伟)而不厌。

”李贤注:“激,扬也;诡,毁也;抑,退也;抗,进也;《尔雅》曰:“亹亹,犹勉也。

”靡:这里指细致。

13平子:东汉中年著名科学家、文学家张衡的字。

淹通:深通。

《后汉书·张衡传》说,张衡“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14虑周:思考全面。

《神思》:“张衡研《京》以十年。

”藻密:文采细密。

《杂文》:“张衡《七辨》,结采绵靡。

”班固性格雅正温和,所以论断精密而文思细致;张衡性格深沉通达,所以考虑周到而辞采细密;仲宣15,故颖出而才果16;公干17,故言壮而情骇18;15仲宣:“建安七子”之一王粲的字。

躁锐:急疾而锐利。

《三国志·魏书·王粲传》说王粲才锐:“善属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时人常以为宿构,然正复精意覃思,亦不能加也。

”16颖(yǐng影)出:露锋芒。

果:决断,《才略》:“仲宣溢才,捷而能密,文多兼善,辞少瑕累,摘其诗赋,则七子之冠冕乎。

”17公干:“建安七子”之一刘桢的字。

褊(biǎn扁):狭隘急遽。

18言壮而情骇:钟嵘《诗品》评刘桢的诗:“仗气爱奇,动多振绝,真骨凌霜,高风跨俗。

但气过其文,雕润恨少。

”骇:惊人。

王粲性急才锐,所以作品锋芒显露而才识果断;刘桢性格狭隘急遽,所以文辞有力而令人惊骇;嗣宗俶傥19,故而调远20;叔夜俊侠21,故兴高而采烈22;19嗣宗:三国魏国著名作家阮籍的字。

俶傥(tìtǎng):无拘无束的样子。

亦作“倜傥”。

《三国志·魏书·王粲传》曾说阮籍“倜傥放荡”。

20响逸而调远:《诗品》评阮籍的《咏怀诗》:“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

洋洋乎会于风雅,使人忘其鄙近,自致远大。

”逸:高。

21叔夜:三国魏国著名作家嵇康的字。

侠:豪侠。

《三国志·魏书·王粲传》中说嵇康“尚奇任侠”。

《晋书·嵇康传》说:“康早孤,有奇才,远迈不群。

22兴(xìng幸):兴会,兴致。

采烈:辞采犀利。

阮籍性格放逸不羁,所以作品的音调就不同凡响;嵇康性格豪爽,所以作品兴会充沛而辞采犀利;安仁轻敏23,故锋发而韵流24;士衡矜重25,故情繁而辞隐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