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古民居教案
幼儿园古代民居教案
幼儿园古代民居教案教案名称:探索古代民居教学主题:古代民居教学时长:2课时教学对象:幼儿园大班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民居的发展历程及其不同类型的特点。
2.学习古代民居的基本构造、内部结构和功能。
3.观察、描述、比较古代民居与现代房屋的区别与联系。
4.培养幼儿的探究性思维和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和活动设计:一、引入1.引导幼儿观察现代房屋,感受到房屋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2.通过展示图片和贴图,引导幼儿了解古代民居的发展历程。
二、探究古代民居的基本构造和内部结构1.通过展示实物、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古代民居的基本构造和内部结构,如:半壁厢、榫卯、屋顶等。
2.让幼儿通过拼图或搭建积木,模仿古代民居的基本构造和内部结构。
三、了解古代民居的功能1.通过讲故事、看图等方式,向幼儿介绍古代民居的不同类型,如:住宅、城墙和宫殿等。
2.让幼儿通过模拟场景,体验古代民居的功能,如:住宿、防御等。
四、比较古代民居和现代房屋的异同1.通过图片、实物等,让幼儿比较古代民居和现代房屋的异同,如:形状、结构、材料等。
2.让幼儿通过讨论、绘画等形式,表达对古代民居和现代房屋的看法。
五、课堂总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检测幼儿的掌握情况。
2.针对本节课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与总结。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故事教学、情境教学、操作性教学、讨论教学。
教学媒体:图片、实物、贴图、拼图、积木、讲故事等。
教学评价:观察法、讨论法、问答法等。
教学反思:古代民居作为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园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本节课通过启发式教学、情境教学等方式,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古代民居,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还应加强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如VR技术、动画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我们还应注重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建立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幼儿在参与中体验游戏的快乐,获得知识的成就感。
走进古代的民居教案
走进古代的民居教案教案标题:走进古代的民居教案目标:1. 了解古代民居的特点和功能。
2. 学习古代民居的建筑结构和设计。
3. 掌握古代民居的文化背景和生活方式。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1. 古代民居的建筑结构和设计。
2. 古代民居的文化背景和生活方式。
教学难点:1. 理解古代民居的文化背景和生活方式。
2. 运用观察和分析能力探究古代民居的特点。
教学准备:1. PPT或图片展示古代民居的照片和平面图。
2. 教学视频或音频资源,介绍古代民居的建筑结构和设计。
3. 学生用纸和铅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PPT展示一些古代民居的照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提问:你们对古代民居有什么了解?你们觉得古代民居有什么特点?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利用教学视频或音频资源,简要介绍古代民居的建筑结构和设计。
2. 解释古代民居的不同部分和功能,如厅堂、卧室、厨房等。
三、学生探究(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幅古代民居的平面图。
2. 让学生观察平面图上的不同部分,并讨论它们的功能和布局。
3.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功能和布局与古代人的生活方式有什么关系?四、学生展示和总结(15分钟)1. 每个小组派代表展示他们选取的古代民居平面图,并解释它的功能和布局。
2. 整理学生的观察和分析结果,总结古代民居的特点和与生活方式的关系。
五、拓展活动(10分钟)1. 邀请学生回到家中,观察自己的住宅,思考它与古代民居的异同。
2. 学生可以选择绘制自己的住宅平面图,并解释其功能和布局。
六、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写一篇短文,描述他们观察到的古代民居特点,并谈谈自己的住宅与古代民居的异同。
教学延伸:1. 邀请学生参观当地的古代民居或博物馆,深入了解古代民居的文化背景和建筑特点。
2. 学生可以进行小组研究,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古代民居,进行更深入的调研和展示。
教学评估:1.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观察力。
4.寻访古民居-浙人美版九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4.寻访古民居-浙人美版九年级美术下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的教学内容为浙人美版九年级美术下册的第四章,以“寻访古民居”为主题,包括以下三个部分:1.古民居的特点和构成要素2.古民居的风水和文化内涵3.艺术作品中的古民居形象描绘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古民居文化的内涵和特点,增长他们的知识储备,提高审美能力,并且能够在美术创作时加以运用。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古民居的主要特点和构成要素•理解古民居的风水和文化内涵•熟悉艺术作品中古民居形象的描绘方法2.技能目标:•能够通过绘画方式表现古民居的特点和文化内涵•能够结合自己的创造性,创作出独特的古民居作品3.情感目标:•认识到古民居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培养对古民居文化的兴趣,增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保护意识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古民居的特点和构成要素•了解古民居的风水和文化内涵•熟悉艺术作品中古民居形象的描绘方法2.教学难点:•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创造力•如何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认识和保护四、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通过展示一些古民居的图片,在学生中营造出对古民居的好奇心,并引出本课的主题。
2.主体环节2.1 古民居的特点和构成要素•通过PPT展示的方式来讲解古民居的特点和构成要素•带领学生观察图片,分析古民居的造型及其特点2.2 古民居的风水和文化内涵•通过PPT展示的方式来讲解古民居的风水和文化内涵•以拍摄的古民居照片为素材,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讨论2.3 艺术作品中的古民居形象描绘•通过展示一些艺术作品,在学生中营造出对古民居在艺术作品中的形象描绘的好奇心•带领学生观察、分析艺术作品中古民居形象的构图和色彩表现手法3.巩固环节请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到周围的社区寻找古民居,进行素描或拍照,并整理出他们的想法和创作思路。
4.课堂点评老师在课堂上选择一些作品来进行点评,帮助学生发现不足和改进的方向,同时表扬优秀的作品,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走近传统民居教案
走近传统民居教案一、引言传统民居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它展现了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传统和建筑技艺。
传统民居教学应该是我国的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重要部分。
通过学习传统民居,学生可以了解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锻炼他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因此,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传统民居资源,开展传统民居教学。
本教案针对中小学生开展传统民居教学,旨在通过讲解、实地考察和手工制作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传统民居,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传统民居概述1.传统民居的定义和特点传统民居是指中国古代普遍存在的居住建筑形式,它的建筑形态、装饰风格、内部结构都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特色。
传统民居在建筑形式上主要分为四合院和围屋两种类型,其特点有独特的建筑结构、精美的装饰艺术和贴近人们生活的功能设置。
在建筑材料上,传统民居主要采用木材、青砖和瓦等自然材料,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2.传统民居的地域特色中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传统民居在建筑风格、材料选用、装饰手法上都有所不同。
如南方的围屋多用木结构,雕梁画栋,而北方的四合院则以砖木结构为主,悬角飞檐。
通过学习不同地域的传统民居,可以了解中国各地的地域文化和人文风情。
三、传统民居教学目标1.了解传统民居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能够了解不同地域的传统民居的区别和特色。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四、传统民居教学内容设计1.通过讲解和展示,让学生了解传统民居的外观和内部结构,感受传统建筑文化的独特魅力。
2.安排实地考察,带领学生前往当地的传统民居进行实地观察和体验,让学生亲身感受传统民居的魅力。
3.进行手工制作,引导学生根据传统民居的特点进行手工模型或立体图的制作,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五、传统民居教学实施步骤1.讲解介绍传统民居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使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组织学生到当地的传统民居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感受和观察传统民居的建筑特色和装饰技艺。
传统民居探秘活动策划方案
传统民居探秘活动策划方案一、活动背景传统民居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明的瑰宝。
它既展现了古人智慧的结晶,又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信息。
然而,随着现代城市建设的发展,许多传统民居已经逐渐消失,保护和传承工作亟待加强。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传统民居、关注传统文化,我们决定举办一场传统民居探秘活动,让参与者亲身体验传统民居的魅力,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活动目的1. 传播传统文化:通过活动,向参与者传播传统建筑文化,增强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自豪感。
2. 唤醒观察力:通过活动,引导参与者观察、欣赏和分析传统民居的特点和魅力,提高他们对建筑艺术的观察力。
3. 促进跨学科交流:活动将吸引来自不同背景的参与者,促进不同学科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拓宽视野,培养综合能力。
4. 提高公众保护意识:通过活动,提高公众对传统民居保护的重要性的认识,引发公众对保护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关注。
三、活动内容及时间安排1. 活动时间:活动预计在一个周末举行,具体时间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2. 活动地点:选择有代表性的传统民居群落作为活动地点,如北京胡同、苏州园林等。
3. 活动内容:(1) 传统民居展览:设置传统民居展览区,展示不同时期和地区的传统民居模型、图片和视频,以及相关的文物和器具。
(2) 传统民居讲座:邀请知名专家或学者给参与者讲解传统民居的历史、特点和风格,以及传统建筑保护和传承的问题。
(3) 亲身参观体验:组织参与者实地参观传统民居,了解不同类型的民居结构和布局,并观察传统民居的特色建筑元素,如屋檐、斗拱等。
(4) 建筑工艺互动:设置传统建筑工艺体验区,邀请传统工艺师傅现场展示传统建筑技艺,如砖雕、木雕等,并与参与者互动交流。
(5) 传统文化表演:安排传统文化表演,如京剧、杂技、民间舞蹈等,向参与者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
(6) 传统竞技活动:组织传统竞技活动,如踢毽子、跳绳等,让参与者亲身体验传统游戏的乐趣。
寻访古民居1
了解古民居,获得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文化遗产的情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教学难点
对当地古民居缺乏了解
课前准备
Hale Waihona Puke 课件教学设
计
导案
学案
备注
一、什么古民居,安吉什么地方有古民居?
1、孝丰南街
递铺老街
荆湾小溪口
天荒坪姚家大院
山川?
磻溪石片屋
2、观看递铺老街今昔照片
提问:看了这些你有什么想法?有谁知道这些传统建筑是如何受到保护的?为什么要保护?你还能说出别的有特色的传统建筑吗?你觉得城市建设和传统建筑存有矛盾吗?该如何解决这些矛盾?你觉得需要保护所有的老房子吗?你知道如何区别它们的价值吗?你觉得政府该有哪些作为?说说你的看法。
一、讨论什么是古民居,说说自己知道的安吉古民居
2、观看递铺老街今昔照片
讨论学案的相关问题。
二、欣赏并讨论古民居美在何处
三、讨论
四、对本地区的古民居进行调查,写出调查报告。
板书设计
教学
反思
二、.欣赏皖南古民居宏村
1、宏村的历史
2、宏村的牛形布局
3、承志堂欣赏
4、古民居美在何处:意境、布局、雕刻、人文
三、讨论:对于承志堂你觉得应该怎样实行保护?
1、资金
2、开发旅游、限制人数
3、定期修复
4、修复人才培养、技术传承
四.课外作业,学习评价。
组织学生利用网上资源和业余时间,对本地区的古民居现存状况实行调查,写出调查报告,并且交流评价。
美术学科九年级下册导学案
单元
3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学内容
寻访古民居
古民居教案设计方案模板
课程名称:《古民居文化体验》课程目标:1. 了解古民居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文化价值。
2. 培养学生对古民居保护与传承的意识。
3. 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4.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课程对象:初中一年级学生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包括古民居图片、建筑特点介绍、历史背景资料等。
2. 实地考察:联系当地古民居,安排实地考察活动。
3. 活动道具:包括画纸、颜料、画笔等绘画材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古民居概述一、导入1. 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古民居的外观特点。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建筑吗?它们有什么特别之处?二、新课讲授1. 讲解古民居的历史背景,包括其产生、发展、衰落等阶段。
2. 介绍古民居的建筑特点,如布局、结构、装饰等。
3. 分析古民居的文化价值,如传承历史文化、展示地域特色等。
三、课堂讨论1.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分析古民居在现代社会的作用和意义。
2. 各组派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第二课时:实地考察一、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强调古民居的历史价值和保护意识。
2. 介绍本次实地考察的目的和注意事项。
二、实地考察1.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古民居,引导学生观察建筑特点、了解历史背景。
2. 安排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个古民居进行详细考察。
三、课堂分享1. 各组分享考察成果,包括古民居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等。
2. 教师点评,引导学生总结古民居的价值和保护方法。
第三课时:古民居绘画创作一、导入1. 回顾前两节课的内容,强调古民居的审美价值。
2. 介绍本次绘画创作的主题和注意事项。
二、绘画创作1. 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个古民居作为绘画主题。
2. 学生根据观察和想象,绘制古民居的图画。
三、作品展示1. 各组展示绘画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点评,引导学生提高绘画技巧。
第四课时:古民居保护与传承一、导入1. 回顾前三节课的内容,强调古民居的保护和传承。
大班健康教案古民居
大班健康教案古民居教案标题:大班健康教案-古民居教学目标:1. 了解古民居的特点和历史背景。
2. 培养学生对古民居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古民居的环境卫生和健康问题。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图片、视频或模型展示古民居的外观和结构。
2. 图书或故事书,介绍古民居的历史和文化。
3. 素材和图片展示古民居的环境卫生和健康问题。
4. 环保材料,如纸板、颜料、剪刀、胶水等。
5. 小组合作任务的工具和材料。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展示的图片、视频或模型,激发学生对古民居的兴趣。
2. 向学生提问,了解是否有人去过古民居或听说过古民居。
探究活动:1. 向学生讲解古民居的历史背景和特点,可以借助图书或故事书进行讲解。
2. 引导学生观察古民居的结构和建筑材料,让他们尝试描述古民居的外观和特点。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古民居的感受和想法。
健康问题探讨:1. 展示古民居的环境卫生和健康问题的图片或素材,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
2. 引导学生讨论古民居存在的环境卫生和健康问题,如通风不良、湿气过多、垃圾处理等。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善古民居的环境卫生和健康状况。
小组合作任务: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环境卫生或健康问题进行改善。
2. 提供环保材料,让学生利用纸板、颜料等制作相关的模型、海报或手工作品,展示改善方案。
3.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向其他小组介绍他们的改善方案。
总结活动:1. 回顾学生在本节课中学到的古民居的特点和历史背景。
2. 引导学生总结古民居存在的环境卫生和健康问题以及改善方案。
3.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古民居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古民居,让他们亲身体验和观察。
2. 鼓励学生写一篇关于古民居的短文,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 组织学生制作一个古民居的展览,展示他们对古民居的了解和创意。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对古民居的描述能力。
走近传统民居教案
走近传统民居教案第一节:认识传统民居1.什么是传统民居传统民居指的是中国古代的民间建筑,通常是由土木、砖木等材料搭建而成,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传统民居通常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特色,反映了当地的地理环境、文化传统以及居民的生活方式。
2.传统民居的特点传统民居通常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坐北朝南,利用地理位置和日照条件;二是风水布局,注重家居布局和空间利用;三是建筑材料和工艺精湛,常常采用当地特有的材料和工艺,如青砖、木雕等;四是兼顾功能性和美观性,注重生活的便利和舒适。
第二节:传统民居的建筑风格1.中国南方传统民居中国南方传统民居以江南地区的园林式建筑最为典型,其特点是连片的植被和建筑相融合,注重山水意境和空间布局的变化。
同时,还有闽南的“一进三间”和粤东的“木结构”等特色建筑风格,展现了南方地区的建筑特色和文化传统。
2.中国北方传统民居中国北方传统民居以“四合院”为代表,其特点是四周围合,中间有天井,形成了方便采光和通风的空间布局。
此外,还有一些地方特色的建筑风格,如“四合五天井”、“平房藏式”等,充分展现了北方地区的建筑特色和文化传统。
第三节:传统民居的生活方式1.传统民居的家居布局传统民居的家居布局通常是建筑风格和地域文化的反映,南方家居布局以水景为主,打造出静谧的生活空间;北方家居布局以院落为主,形成了封闭的生活空间。
同时,家居布局也与家庭生活方式和社会礼仪有关,如南方的“上下两层”,北方的“男女分堂”等特色布局。
2.传统民居的节庆习俗传统民居的节庆习俗通常与当地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如春节祭祖、端午赛龙舟、中秋赏月等习俗活动。
这些习俗活动不仅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传统民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节:传统民居的保护与传承1.传统民居的保护传统民居作为中国古代民间建筑的重要遗产,其保护工作十分重要。
目前,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创建保护单位、修缮古建、开展培训等,加大保护传统民居的力度。
古民居教学设计
古民居教学设计古民居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髓之一,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设计一堂古民居教学课程,既要让学生了解古民居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又要传承和发扬古民居的精神。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课堂讲解的方式,介绍古民居的历史背景。
讲述中国古代居住文化的演变过程,从原始社会的洞穴居住到蒙古包、窑洞、土坯房以及后来的传统木结构建筑等等,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居住文化的发展。
接下来,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实地考察的方式,带领学生参观古民居遗址或者是现存的古民居建筑。
通过观察和亲身体验,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古民居的布局、建筑结构以及装饰细节等等。
比如,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北京的四合院,让他们了解四合院的布局和设计原理,体验古代人的生活方式。
在课堂设计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结合一些传统文化元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民居的文化内涵。
比如,可以介绍一些古代建筑中常见的雕花、彩绘、瓦当等装饰元素,让学生学习并绘制出其中的图案。
古民居教学还可以通过一些手工制作的方式进行。
可以让学生自己制作小模型的古民居建筑,通过动手制作的过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民居的结构和原理。
同时,也可以通过手工制作一些古代建筑所用的装饰元素,如折纸小瓦当、彩绘图案等,让学生体验古民居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此外,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古民居改造的实践活动。
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选择一个古民居建筑,通过改造和设计,使其更符合现代居住需求。
学生需要考虑如何保持古民居的特色和风格,同时又兼顾现代生活的舒适和便利。
最后,在古民居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引入一些案例分析。
让学生了解一些成功的古民居保护和利用案例,如北京胡同的保护与改造、丽江古城的维护与发展等。
通过学习这些案例,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古民居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同时也可以激发他们对古民居保护和传承的热情。
在教学设计中,可以结合课堂讲解、实地考察、手工制作、实践活动和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全面地呈现古民居的历史、文化和设计理念。
《寻访古民居》教案1
寻访古民居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客家土楼的形式和特点,感受客家土楼的艺术魅力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本课,能运用所学分析方法,认识其客家土楼建筑的形式和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了解客家土楼的同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古建筑的保护。
二、教学重点:客家土楼的形式和特点三、教学难点:能从结构、布局、功能、文化、艺术等方面去分析客家土楼建筑。
四、教学过程1、情景导入歌曲《客家围龙屋》的导入问题1:问题1:歌曲是用什么语言唱的?问题2:歌曲中的“屋家”是什么意思?问题3:歌曲里边的围龙屋指的是什么人的房子?2、从问题中引入本课课题《寻访古民居--走进客家土楼》。
3、观看视频,从视频了解客家土楼。
4、合作探究:学生讨论阅读美术书,并结合视频分析讨论交流:客家土楼建筑风格形成的历史文化背景。
(1)萌芽于唐朝晚期南宋初期。
(2)客家人原是中原一带汉民,因战乱、饥荒等各种原因被迫南迁(3)防野兽和防当地人的骚扰,并保护族人安全,客家人本姓本家人总要聚居在一起,相互依靠,患难与共。
(4)当地丰富的森林木材、山石、泥土等自然资源为土楼的形成提供条件。
5、图片分析客家土楼的各种形状土楼有圆形、半圆形、方形、四角形、五角形、交椅形、畚箕形等,各具特色。
6、从结构、布局、功能、文化、艺术的角度分析客家土楼。
(1)土楼结构:一般有三-五层,一楼厨房。
二楼储存粮食,三楼以上住人,外墙生土夯筑、内部木架结构、利用地势材料天然。
(2)布局:中轴线鲜明,以祖堂为中心组织院落,中心为内庭院安置有厅堂、水井、厨房等公用设施,楼上是统一规格的卧房,并以走廊相连,四通八达。
(3)功能:防风抗震、防御性强、循环利用。
(4)文化:聚族而居、邻里和睦.(5)艺术:圆楼是造型艺术最富魅力的一种,圆的外形与天穹呼应,本色的黄土墙与大地密接,圆楼具有最强的吸引力造型富有特色,被誉为“东方古城堡”。
7、学生速写:根据图片还有所学的客家土楼知识,画出土楼的建筑主体以及周边的的环境。
《寻访古民居》教学设计
《寻访古民居》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我国传统民居基本特征,主要成就以及重要价值,提高视觉感受能力。
2、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较七八年级思想比较积极,喜欢参加一些活动,针对这种情况,设置有趣的情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习建筑艺术的欣赏方法。
教学难点:在欣赏中国古民居的同时,了解有关中国建筑史的相关知识。
课前准备教师:教学课件、学生范例作品、古代民居图片等。
学生:色卡纸、泥塑、剪刀、刻刀等工具。
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导课传统民居是我们民族五千年灿烂历史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千千万万遗留下来的古建筑有着数不清的故事,告知世人中华民族曾经的辉煌和强盛,同时也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建筑思想和建筑文化。
活动2【讲授】重点欣赏,分析讨论教师出示图片:福建土楼。
教师简介土楼:历史悠久的南靖土楼作为世界建筑瑰宝,它沉淀着浓厚的地方文化色彩,无论建筑艺术、地理学还是风土民情都是值得专家、学者的深入研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员考察后称赞说:“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村建筑模式。
”提问:这些建筑的外观造型有什么特点:与它们所处的自然、人文环境有什么关联?(可以说说华侨出洋、倭寇横行、风水习俗等)从美术的角度去欣赏福建土楼的空间布局、内部结构、雕刻工艺等。
(福建土楼的建筑平面与空间布局独具特色,防卫系统构思独到,构造处理与众不同,建筑装饰精巧华丽,依山傍水,人文景观丰富。
)这些特点也反应在中国其他地区的各民族的民居上,欣赏教科书第16页的建筑构件图例。
活动3【讲授】层层深入,加强理解教师出示名师名作,引导学生欣赏分析:民居外观造型有什么特点?民居的建筑布局和空间处理有什么独到之处?色彩的搭配上有什么讲究?建筑装饰、图案构成上有什么含义?照片上的真实效果和经过创作处理过的抽象艺术美之间的关系?(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如何理解教科书第16页的《中国民居》邮票设计,学生的油画棒及钢笔作品;第17页的学生作业等,这些都体现古民居美得多种表现形式。
小学综合实践探访山西民居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探访山西民居教案山西是中国历史文化名省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遗产和独特的民居建筑。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之一。
本次实践活动的主题是探访山西民居,让学生感受和了解山西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文化传统。
一、目标1.了解山西传统民居的建筑特点和装饰风格。
2.理解山西传统建筑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
3.培养学生的实地考察和观察能力。
4.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文化自信心。
二、活动准备1.学生分组: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人数不超过五人。
2.背景知识学习:让学生提前了解山西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以及山西传统民居的特点。
3.实地考察计划:联系当地的山西传统民居博物馆或者一些有代表性的传统民居,确定参观时间和路线。
4.学生提前准备:要求学生带上纸和笔,并准备一个小本子,来记录他们在考察过程中的所见所想。
三、活动实施1.现场观察:到达山西传统民居,老师先给学生简单介绍一下民居的背景和特点,然后由学生自由观察。
学生可以观察房屋的形制、结构、装修等方面,也可以观察家具、摆设、悬挂的字画等细节,同时关注房屋周围的环境和其他特色建筑。
2.记录所见所想:学生在观察过程中,要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想,尽量详细地描述,可以用文字、素描、拍照等方式进行记录。
同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讨论,可以与同组成员一起分享观察结果和互相提问。
3.交流与展示:回到学校后,由每个小组选派1-2名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他们的观察记录和心得体会。
学生可以通过口头陈述、图片展示等形式进行展示,其他学生也可以提问和交流。
四、学习反思1.集体总结: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总结自己的观察和学习经验,并向全班汇报。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以及他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
2.思考问题:鼓励学生思考一些问题,如:山西传统民居的特点与当地环境有什么关系?它们是如何保护和传承的?我们可以从中学到什么?等等。
3.展示成果:让学生将他们的观察记录整理成报告或展板,并在学校的展览区进行展示。
走近传统民居教案
走近传统民居教案第一部分:引言传统民居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杰作,它承载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记忆。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传统民居面临着消失的风险,因此教育和传承传统建筑文化变得尤为重要。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欣赏传统民居的美丽和独特,同时激发他们对于保护传统建筑的热情。
第二部分:目标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了解中国传统民居的特点和建筑风格;2.认识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性;3.探索传统民居在当代社会的价值和意义;4.培养学生对传统建筑的保护意识。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及流程一、中国传统民居的特点和建筑风格(45分钟)1.老师通过图片和视频等形式,向学生介绍中国传统民居的特点和建筑风格,如仿木结构、斗拱横梁等;2.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传统民居的建筑特点,比如屋檐的形状、门窗的样式等;3.组织学生就传统民居的建筑特点展开讨论,并根据学生的讨论内容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补充。
二、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性(30分钟)1.老师向学生讲解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性,包括文化传承、历史记忆等方面的意义;2.组织学生一起探讨传统建筑文化对于当代社会的影响和意义;3.鼓励学生发表自己对于传统建筑文化重要性的看法,并进行交流和分享。
三、传统民居在当代社会的价值和意义(45分钟)1.通过案例分析和实地考察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民居在当代社会的价值和意义;2.组织学生小组展开讨论,就传统民居在当代社会的价值进行深入探讨;3.要求学生撰写关于传统民居在当代社会的文章或演讲稿,并进行展示。
四、培养学生对传统建筑的保护意识(40分钟)1.老师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等形式,向学生宣传传统建筑保护的重要性;2.组织学生讨论和分享保护传统建筑的方法和途径;3.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并实施一次保护传统建筑的实践活动。
第四部分:课后作业1.学生整理当天所学内容,撰写传统民居教案心得体会;2.学生根据上述内容,开展调研或实地考察,并完成调研报告或实地考察报告;3.学生根据自身所在地的情况,撰写报告或设计方案,以促进当地传统建筑的保护和传承。
亭湖小学古民居教案模板
课时:2课时年级:五年级教学目标:1. 了解亭湖小学古民居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2. 培养学生对古民居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3. 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1. 亭湖小学古民居的历史背景。
2. 亭湖小学古民居的建筑特点。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古民居文化。
2. 如何将古民居文化与现代教育相结合。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亭湖小学古民居的历史背景。
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亭湖小学古民居的相关知识。
二、自主学习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亭湖小学古民居的建筑特点。
2.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对亭湖小学古民居的认识。
三、课堂展示1. 各小组展示本组对亭湖小学古民居的认识,包括建筑特点、历史背景等。
2. 教师点评,总结各小组的优点和不足。
四、拓展延伸1. 教师播放关于亭湖小学古民居的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古民居文化。
2. 学生讨论:如何保护亭湖小学古民居,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古民居文化。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2. 学生回答:学习了亭湖小学古民居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
二、合作探究1. 学生分组,以小组为单位,探究亭湖小学古民居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2. 各小组展示本组的研究成果,包括亭湖小学古民居在历史中的贡献、对后世的影响等。
三、实践活动1. 学生以亭湖小学古民居为主题,进行绘画、书法、摄影等创作。
2. 教师评选优秀作品,并进行展示和点评。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亭湖小学古民居的文化价值。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教学评价:1. 学生对亭湖小学古民居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掌握程度。
2. 学生在课堂展示和实践活动中的表现。
3. 学生对古民居文化的兴趣和热爱程度。
走近传统民居教案
走近传统民居教案一、引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民居是一种独特的建筑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传统民居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学的精华,而且也承载着丰富的民族传统和文化精神。
因此,传统民居教案的制定和推广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教案将以传统民居为主题,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全面展现传统民居的精髓和文化内涵,引导学生热爱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二、教学目标1.了解传统民居的定义和特点。
2.认识传统民居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
3.学习传统民居的建筑结构和空间布局。
4.培养学生对传统民居的审美能力和文化鉴赏能力。
5.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热情。
三、教学内容1.传统民居的定义和特点(1)传统民居的概念和范围(2)传统民居的特点和风格2.传统民居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1)传统民居的历史渊源(2)传统民居的文化内涵和价值3.传统民居的建筑结构和空间布局(1)传统民居的建筑材料和结构特点(2)传统民居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4.传统民居的艺术表现和审美特点(1)传统民居的装饰艺术和建筑风格(2)传统民居的文化意蕴和审美特点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讲授法:通过讲解、图文展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传统民居的定义、特点、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
2.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到当地的传统民居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感受传统民居的魅力和风采。
3.实例分析法: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民居案例,进行详细分析和比较,让学生深入了解传统民居的建筑结构和空间布局。
4.讨论交流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互动交流,引导学生分析传统民居的艺术表现和审美特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化鉴赏能力。
5.案例教学法:通过展示一些传统民居的艺术作品和文化文物,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传统民居的文化意蕴和审美特点。
五、教学过程1.传统民居的定义和特点通过讲授和图文展示,向学生介绍传统民居的概念和范围,让学生了解传统民居的特点和风格。
传统民居建筑研学活动
传统民居建筑研学活动
●传统民居建筑研学活动是一种有益的体验,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
地了解和欣赏传统建筑的魅力。
●以下是一个传统民居建筑研学活动方案,供参考:
一、活动名称: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研学之旅
二、活动目的:通过参观和了解中国传统民居建筑,提高学生的文
化素养和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活动时间:XXXX年XX月XX日(08:00-17:00)
四、活动地点:XXXXXX传统民居建筑群
五、活动内容:
1、参观传统民居建筑群
在专业导游的带领下,参观传统民居建筑群,了解不同类型传统民居建筑的特点、结构和设计理念。
观察建筑物的外观、内部装饰和布局,了解传统建筑工艺和材料的使用。
2、听讲座
邀请专业建筑师或历史学家为学生进行一场关于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讲座,介绍传统民居建筑的历史、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传统建筑的魅力。
3、动手实践
在专业导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亲手体验传统手工艺品制作,如剪纸、织布、陶艺等。
通过制作手工艺品,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传
统文化的技艺和智慧。
4、互动交流
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可以随时与导游、专业人士和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提出问题、分享感受和体验。
这种互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传统民居建筑。
5、总结反思
活动结束后,学生进行总结和反思,撰写研学报告或制作展示作品,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同时也可以对活动中未解决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六、活动安排:。
传统民居探秘活动方案策划
传统民居探秘活动方案策划一、背景介绍传统民居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和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建筑的杰出代表。
为了传承和弘扬传统民居的文化,我们计划组织一场传统民居探秘活动,通过深入民居,了解其建筑特色、装饰艺术和生活习俗,让参与者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活动目标1. 了解传统民居的建筑特色和历史文化底蕴;2. 探索传统民居的装饰艺术和建筑材料;3. 了解传统民居的房间功能划分和生活习俗;4. 唤醒参与者对传统民居的文化认同和保护意识。
三、活动内容和流程1. 预备工作1) 策划团队拟定活动主题和目标,确定活动地点;2) 联系当地传统民居的业主或相关文化机构,获取合作意向;3) 准备宣传资料,包括活动海报、宣传册等;4) 设计活动报名通道,确定参与人数上限。
2. 活动准备1) 与业主或文化机构商讨活动具体流程和行程安排,遵循时间并保证游客安全;2) 安排专业讲解员组成讲解团队,负责为游客提供详细的传统民居讲解;3) 确定活动所需物资清单,包括装饰道具、标识牌、导游语音讲解设备等;4) 与当地旅行社合作,提供交通接待服务。
3. 活动流程1) 活动开始前,参与者在指定地点集合,工作人员进行活动简介,并分发活动手册;2) 由讲解员带领参与者进入传统民居,逐一介绍其历史、建筑特色和装饰艺术;3) 游客参观民居各个房间,了解不同房间的功能以及与生活习俗的关系;4) 活动期间,举行传统民居展览,展示传统民居的图片、文物和艺术品;5) 在民居茶室组织传统茶艺表演,让参与者品尝传统茶道的独特韵味;6) 活动结束前,组织座谈会,让参与者共同分享活动体验与感悟。
四、活动要求和安全措施1. 活动要求1) 参与者必须是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人士,年龄不限;2) 参与者需要提前报名,并缴纳活动费用;3) 参与者在活动期间需遵守工作人员的引导,不得损坏民居设施;4) 参与者需注意个人安全,穿着舒适轻便,并准备好适合户外活动的用品。
探访山西民居(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上册 全国通用
探访山西民居(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山西传统民居的文化背景,并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山西传统民居的特点和优美之处;2.通过亲身体验,了解山西传统民居的建筑特色和居住环境,并对传统民居的生产生活方式有初步认识;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分析能力和探究精神;4.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欣赏和保育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一门综合实践活动,主要以探访山西传统民居为主题,通过亲身体验、讲解和观察,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建筑和文化,并鼓励学生对历史文化的探究和研究。
2. 课程安排本课程为五年级上册的综合实践活动,总共包括以下四个部分:1.课前导学:通过课堂讲解和视频观看,介绍山西传统民居的特点和历史文化背景。
2.实地探访:带领学生前往山西传统民居区域,亲身体验和感受民居建筑和文化。
3.教学讲解:探访过程中针对民居建筑和文化,进行简单的讲解和解读。
4.课后总结:通过学生讨论和思考,回顾本次活动中的收获和感悟。
注:本课程的实地探访环节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并确保学生的安全。
3.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山西传统民居的文化背景和建筑特色,并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
2.教学难点:如何带领学生进行实地探访,并引导学生观察和解读传统民居的文化内涵和建筑特色。
三、教学方法1.视频观看:通过视频观看的形式,向学生介绍山西传统民居的文化背景和建筑特色。
2.实地探访:带领学生前往山西传统民居区域,进行实地探访和感受传统民居的生活环境和建筑特色。
3.教学讲解:探访过程中对传统民居的建筑和文化,进行简单的讲解和解读,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
4.学生讨论:课后通过学生讨论和思考,加深对传统民居的认识和理解。
四、教学评价1.课堂评价:通过课堂的讲解和学生的提问,检测学生对传统民居的基本认知和理解,评价学生的听讲能力和思维能力。
2.实地评价:通过实地探访和讲解,观察学生对传统民居的观察和理解能力,评价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
4.寻访古民居-浙人美版九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4.寻访古民居-浙人美版九年级美术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民居的特点和建筑风格,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2.提高学生对于绘画技法的掌握程度,增强绘画表现力和创造力;3.加深学生对于色彩的理解,提升色彩表现能力;4.培养学生对于社会环境的观察能力,提高青少年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民居的建筑风格1.学习传统民居的建筑风格,如木结构、砖雕、雕花等;2.分析古民居的建筑规划和功能分区。
2. 绘画技法1.学习水彩画的技法,如渐变、湿法、干法等;2.了解铅笔画、国画、油画等其他绘画技法。
3. 色彩表现1.学习色彩搭配原理,如对比、相近、明暗、冷暖等;2.运用色彩表现传统民居的气氛和特色。
4. 观察社会环境1.学习调查社区古建筑遗存,了解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2.培养社会观察能力,提倡文化保护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过程1. 观察西湖传统民居1.带领学生来到西湖地区的传统民居区域,观察古民居的建筑风格、格局设计和装饰;2.让学生认真观察,并与同学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2. 学习水彩画的技法1.介绍水彩画的基础知识和技法;2.通过短片或展示演示一些水彩画的案例;3.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感受,用水彩画绘制出自己的印象。
3. 探究色彩的表现1.介绍色彩搭配的原则和技巧;2.以古民居为例,让学生尝试色彩表达的方式并掌握运用技巧。
4. 考察社会观察能力1.在社区内寻找传统民居的遗存或景点,理解其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2.进行调查和采访,了解文化保护和快速城市化的冲突。
四、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既重视了对于学生艺术修养的培养,更加注重提高学生社会视野和社会责任感。
学生在观察古民居、绘画和实地调查的过程中,不仅学到了绘画技巧,更深入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历史文脉。
这样的班级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的个人成长,更培养了他们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为未来成功的社会每个人做好了准备。
五、总结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体验传统民居和探寻社区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同时扩宽了视野,培养了社会责任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寻访古民居教案【篇一:浙美版第18册美术教案备课本】教学预案jiao xue yu an单位名称:苍南县民族中学授课班级:八年级段任教学科:美术授课者:二oo八学年第二学期345【篇二:浙教版18册美术】第一课理想家居第二课大学之门第三课寻访古民居第四课留住美好瞬间第五课从生活中吸取设计灵感第六课江苏园林第七课现代建筑第一课理想家居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教学,让学生了解居室设计的基本要素、风格特点、设计原则,提高学生对室内环境艺术的审美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2.通过本课的欣赏与设计制作活动,让学生学会对作品的评价;学会平面图、立面图绘制以及居室模型制作;开拓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在设计艺术方面的基本素养。
3.通过学习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热爱身边的环境。
二、教材分析1.编写思路。
自从人类有了建筑,居室就是人们生活的主要场所,并开始对居室环境有所要求。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居室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更新发展,居室环境的变化也是丰富多彩。
居室设计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
本课在内容编排上第一部分是欣赏与评述,展示了很多能体现各种设计风格的居室实例,让学生通过感受认知,培养自己鉴赏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空间思维概念。
教师在教学手段上建议从直接认知的方式入手,让学生看看、说说,从情境教学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部分是设计与运用,从平面图、立面图的设计到对效果图的介绍以及最后的居室模型制作,从平面设计到立体制作层层递进,这样的安排不仅降低了难度,而且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在教学时不仅要把握制图与模型制作的基本要求,更重要的是传授新的设计理念。
2.重点、难点。
重点:欣赏不同风格的家居设计,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家居设计的特点,初步学会居室的平面制图与模型制作。
难点:在欣赏不同风格家居设计的同时能够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
三、教学设计●方案一第一课时课前准备(学生)收集一些有关家居设计的图片资料。
(教师)有关中外优秀家居设计的图片资料(制作成课件录像)。
教学过程1.展开讨论:说说自己喜欢的家居是怎么样的。
2.播放录像(已设计完成的两套不同风格的住宅)。
(1)一套理想的家居包括哪些居室空间?(客厅、卧室、书房、厨房、卫生间等。
)(2)根据录像中的两套住宅特点,分析一下主人的职业、爱好等。
结论:成功的家居设计首先要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同的需要,其次才是美丽大方。
3.引导欣赏,分析理解。
(1)结合教科书第4页的范例,让学生欣赏《具有西方现代感的居室设计》、《具有中国传统风格的居室设计》以及《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家具结合在一起的设计》的家居设计,讨论这些不同风格的居室设计的主要区别在哪里?结论:《具有西方现代感的居室设计》注重点线面的构成关系,《具有中国传统风格的居室设计》更注重图案的装饰。
4.了解居室设计要素。
(1)居室设计色彩。
欣赏教科书第4页的范例,让学生谈谈书上的设计作品在颜色上是如何运用的,给你有什么感觉?总结:室内色彩直接影响到人的情绪,科学的用色有利于工作、有助于健康,所以处理得当才能符合功能要求,取得美的效果。
合理运用对比色或调和色的搭配,能在室内环境中加强视觉的空间感,从而达到使视野扩大或缩小的作用。
在室内设计中为了突出重点陈设,背景色调应处于从属地位。
同时室内整体空间应以低纯度的色调为主,然后再以高纯度色彩在局部和重点进行点缀,这样便可以起到典雅、丰富的视觉效果。
冷暖色调的搭配可以有效地控制室内的环境气氛。
冷色调给人以清静感,而暖色调容易使人兴奋。
作为家具的布置,其色块的点缀是影响室内效果的主要因素。
(2)居室设计的材料运用。
欣赏教科书第5页的范例,让学生谈谈书上的设计作品是如何选择和运用材料来体现文化精神和人文感受。
总结:现代生活的居住环境要求室内设计符合生态学,运用无毒无害的纯天然材料和绿色建材,创造出回归自然、环保节能、宁静清新且自然、简朴、高雅的室内环境。
新材料的出现赋予室内装饰丰富的物质基础,可以充分利用不同材料的质地特征进行合理搭配,从而获得千变万化不同风格的艺术效果。
人们在材料选择上已打破了原有的固定模式,大胆地尝试运用新材料。
5.布置作业,学会评述。
(1)教师运用课件出示一些居室设计的图片,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的有关居室设计的知识,结合自己的审美观,进行综合评述。
(2)组织学生互评、自评。
(3)要求学生回家后测量一下自己的卧室或书房的长、宽、高以及家具的长、宽、高。
6.提供课题,研究拓展。
收集自己身边的居室设计的图片资料,并对它们的设计提出自己的看法。
第二课时课前准备(学生)绘图工具,自己回家测量卧室或书房的数据。
(教师)本教室的平面图和立面图。
教学过程1.动手实践,激发兴趣。
教师把一个班的同学分成四个小组,要求学生按小组测量一下教室的长宽以及教室四个立面尺寸(每个小组可以测量一个立面)。
在测量前教师提出测量的要求:①测量时小组里的同学要合作完成;②测量的数值以毫米为单位。
2.分析理解,示范操作。
(1)教师出示教室平面图,提问:你们从平面图上可以了解那些内容,有什么作用?理解教室平面图的内容:a.表明教室形状、内部的布置及朝向。
b.表明教室的尺寸。
c.表明教室的结构形式及主要建筑材料。
d.表明教室门窗的编号及朝向。
(2)教师以教室为例,示范绘制平面图。
b.门和窗平面的画法。
c.家具平面的画法。
d.尺寸的标注。
(3)教师出示教室立面图,提问:你们从立面图上可以了解那些内容,有什么作用?理解教室立面图的内容。
a.表明教室外形、门窗、家具等等的位置。
b.用标高表示出教室的总高度,各种门窗、家具高度等。
c.表明教室墙面所用材料及装饰。
(4)教师以教室为例,示范绘制立面图。
a.线的运用:实线、虚线、点断线。
b.门和窗立面的画法。
c.家具立面的画法。
d.尺寸的标注。
(5)居室效果图。
请学生观察教科书第6页左下两张居室效果图,说说《电脑效果图》与《手绘效果图》的区别以及效果图的作用。
居室效果图就是将设计完成的空间,通过我们的笔、电脑等工具将它的体积、色彩、结构展示在我们眼前,以便使我们更直观的看到所设计的效果,电脑效果图比手绘效果图更加逼真。
3.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按10∶1的比例绘制自己房间或卧室的平面图和立面图。
第三课时课前准备(学生)制作房间模型的工具及材料。
(教师)室内建筑模型资料图片(幻灯)。
教学过程1.展示上节课的作业,导入新课。
教师有选择地讲评上节课学生绘制的平面图和立面图。
教师出示居室设计流程:设计制图(平面图、立面图??)—→效果图—→实物模型这堂课的任务是要求每个学生为自己设计制作一间理想的卧室或书房(新课)。
2.投影展示家居模型,开拓思路。
(1)启发学生思考、分析这套家具设计者的设计思路,各房间的功能安排。
(2)分析制作此模型的材料。
(3)对此设计方案及制作步骤提出自己的想法。
3.观察课本中的示范作品。
家居模型的制作流程:(教科书第7页)画出设计图纸—→用塑料板搭出模型框架—→用泡沫材料制作家具—→根据设计意图,粘贴家具4.布置作业,表达感受。
主题:要求每个学生为自己设计制作一间理想的卧室或书房的模型。
要求:(1)先设计绘制平面图、立面图。
(2)根据平面图、平面图进行模型制作,制作时注意比例、色彩、肌理等关系。
5.作品展示,学习评价。
第二课大学之门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校门建筑作为学校出入口标志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欣赏、领会大学校门造型所体现的各自独特风格和美感以及从中反映出的历史与文化内涵。
2.初步学习校门的设计,懂得校门的一般结构,认识校门造型的形式美,掌握校门设计的基本方法。
通过利用各种美术媒材进行设计练习,提高空间设计的创造与实践动手能力。
3.激发学生对大学的向往,树立志向;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的情感,并通过观察、思考,领悟美术设计的独特价值。
二、教材分析1.编写思路。
教材先是呈现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这两所名声显赫的高等学府的校门,以引起学生对大学及大学校门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大学的向往,继而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这两座校门设计的各自特色,引出本单元的课题。
教材第二部分讲述了门作为内部空间入口标志的地位与重要性,在北大、清华校门的基础上分别列举了新建的中国美术学院、武汉大学、香港教育学院的校门设计,所选的几所大学在年代、地域、学校性质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过对这几所大学校门设计的欣赏以及结合教师对学校情况的简介,让学生感受各所大学校门造型设计体现出的独特风格和美感,领悟其中反映出的历史与文化内涵。
为了让学生认识门设计的不同风格,课本设置了“小知识”,从建筑风格的概念范畴加以说明,还举了几种典型的建筑风格的图例。
教材第三部分以浙江大学校门设计为例,分析了校门的一般结构以及各部分的形式与作用,使学生掌握校门造型的基本框架。
在此基础上深化知识,根据课本中新近设计的几所大学的校门,启发学生思考,最终让学生认识到,建筑具有技术与艺术的双重性,技术材料的改进必定会带来建筑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门的设计的造型与材料也必定会越来越丰富。
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为下一步学生进行初步的校门设计实践奠定了基础。
教材第四部分主要引导学生完成动手设计实践练习。
学习中所用到的平面徒手画或立体模型制作的知识与技能,为已学内容,课本只安排了学生对各种大门门顶设计进行欣赏与分析。
再通过“学生作业”的借鉴与参考,按照“学习建议” 完成学习全过程。
2.重点、难点。
重点:能够欣赏不同风格与美感的大学校门造型,懂得校门的一般建筑结构,初步学会利用徒手画或制作模型设计出校园的大门。
难点:理解大学校门造型中反映出的历史、文化内涵,设计出有一定审美价值与文化价值且结构合理的学校校门造型。
三、教学设计●方案一第一课时课前准备(学生)通过书籍、网络查询收集相关大学的资料。
(教师)课件,当地一些学校校门设计的图片。
教学过程1.出示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的宣传资料或录取通知书,引起学生的注意与兴趣。
大学,是每个学子都向往的地方,被称为“双子星座”的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更是每位学子心中理想的求学殿堂。
(1)设问:“你知道哪些著名的大学?”激发学生对大学的向往,请学生讲出中外一些著名大学的校名。
2.引导学生观察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的校门设计的各自特色?(1)简单介绍北京大学的历史沿革:北京大学是一所以文理基础教学和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许多中国人文社科界有影响的人士都出自该校。
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成立于1898年12月,当时的京师大学堂就是中国的最高学府,也是中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构。
1916年蔡元培先生出任校长后,“兼容并包”的方针使学校的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北京大学是“五四”运动的发祥地,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中心,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最初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