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俗共赏”小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雅俗共赏长期是文艺界包括诗词界采用的玉尺和标准,但它一直在争议和使人困惑之中,有必要进行一番探讨。
雅与俗的涵义和区分,最早见于《诗经》,“雅颂”为士大夫们所创作,“国风”为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
到了宋玉《对楚王问》,说得更清楚:“客有歌于郢者,其始为《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
”一个“始”字,不仅揭示了俗与雅出现的先后次序,同时还标明了参与者人数的多少。
纵观中国文学史,可以清楚的看出诗词歌曲都是起于民间大众,后经文人雅士的修饰乃至写作才逐步发展起来,从而形成相互渗透,相互融合,长期共赏共存的格局。
可以说俗是母体,雅是俗孕育出来的。
有俗才有雅,如同有数量才有质量,有普及才有提高一样。
这是诗歌发展的规律。
文体和诗风的种种改变就是雅俗双方调整的过程。
雅俗共赏究竟是以雅为主还是以俗为主,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侧重。
俗是起点,雅是共同趋向的目标。
有唐一代,文人雅士煽起炽热的诗风,诗歌雅化得很。
到了宋朝,不得不回向俗化,连做诗不好懂的黄山谷也提出“以俗为雅”、“以故为新”的主张。
胡适说得更贴切:宋诗的好处就在于“做诗如话”。
刚刚来自民间的词,自然是雅俗共赏的,由于雅士的参入,后来也渐渐雅化了。
共赏变成了自赏,与音乐也脱了节。
从宋人的“以俗为雅”及常语说的“俗不伤雅”,可以看出其中宾主之分。
似乎雅是主要的,雅是终极目标,永远比俗好,但有时雅也并不一定高于俗。
拿咏雪这一题材来说吧。
张打油写的:“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
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由远及近,由静到动,由全景拉向特写,多形象风趣,谁都可以传诵欣赏。
唐朝一流诗人李商隐的《对雪》就不同:“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
已随江令夸春树,又入卢家妒玉堂。
侵夜可能争桂魄,忍寒应欲试梅妆。
关河冻合东西路,肠断斑骓送陆郎。
”词藻堆砌,典故又多,像谜语一般,雅则雅矣,了无诗意,谁还乐意去欣赏。
真正做到雅俗共赏而又妙不可言的,要数毛主席的《沁园春?雪》,它蕴涵深而耐读,品格高而好懂。
无怪其在重庆首次刊发时,轰动各界,惊服吟坛,广为传诵。
这就是我们竭力相求的精品,可以传世的珍品。
诗词中的精品,并非都是传世之作,还得经过历史的筛选,实践的检验。
唐代的伟大诗人李白写了不少送别的诗歌,脍炙人口的还是“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和“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等少数几篇。
至于“狂风吹我心,直挂成阳西”这样的警句,流传应用的还是相对要少得多。
雅能出精品传世,俗同样可以出精品传世。
美国四十年代打油诗大家纳施(ogdennash)出了一本纸面袖珍诗集(the goldeotashorg 0f ogden nsahery),其中有首诗《日本人》:日本人多么彬彬有礼,
他总是说:“请原谅,对不起。
”
他爬进了邻居的花园,
他微笑地说:“我请你多包涵。
”
他把一群饥饿的家人都招来了。
他咧着嘴笑,然后友善地鞠躬:
“真抱歉,现在这是我的园庭。
”诗集一问世,仅一年时间就销售了76.5万册。
作为诗词刊物,倡导兼容并蓄,雅俗共赏是正确的,可行的。
但必须根据客观实际进行操作。
“崇俗贬雅”固然不好,“崇雅忌俗”同样不行。
我们既要正视“费缴四五年。
诗未发一首”的诉求;又不能光发“米筛面上”几个人的佳作,变成同人刊物。
两者都会脱离群众而阻滞诗词事业的发展。
我主编《湖北诗词》多年,有一些切身体会。
雅是主要的追求目标,俗是主要的读者对象,必须科学地加以协调,使其得到等量的关照和爱护,而且雅与俗的对象和写作水平也都
在与时俱进,不断发生嬗变。
因此,“雅俗共赏”的最终目的实际只有“共赏”二字。
不管什么风格流派的作品,可以共赏,而且乐于共赏就算达到了诗词的最理想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