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中药的贮藏与养护_中药的合理应用
中药仓库的管理方法中药贮藏与养护知识
中药仓库的管理方法中药贮藏与养护知识首先,药材的贮藏应考虑到通风、防潮、防虫等因素。
中药材应存放
在干燥、通风良好的仓库中,避免阳光直射。
为了防止虫害和霉变,应定
期进行检查和清理,及时发现并处理有害昆虫和有霉变的药材。
同时,也
要避免与异味物质接触,以防止药材受到污染。
其次,药材的贮藏应根据其特性和性质进行分类。
对于不同的药材,
其贮藏条件和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例如,硬质药材如硬坚果、硬虫蚁等,
可采用密闭容器贮藏,以防止与空气接触导致虫蚀和发霉。
易变质的药材
如贵重药材、霉菌易生长的植物药材等,应采用低温、低湿度、低光照的
环境进行贮藏,以延长其保质期。
最后,药材的养护应包括药材炮制与监测。
在药材炮制过程中,要根
据不同药材的要求,掌握好火候和时间,避免炮制不当导致药材品质下降。
同时,在药材贮藏过程中要注意监测药材的质量变化。
可以通过外观检查、气味辨别、化学指标测定等方法,对药材进行定期检测,及时发现并处理
变质和污染的药材。
此外,对于一些药材,还需要采取一些特殊的养护措施。
例如,一些
草药在贮藏过程中很容易吸收潮气,导致霉变,因此应采用包装良好的密
封容器进行贮藏。
另外,一些根茎类药材容易产生蛀虫,可以在贮藏前进
行蒸汽处理,杀灭蛀虫和虫卵。
综上所述,药材贮藏与养护是中药仓库管理方法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正确的贮藏和养护方法可以保证中药的质量和药效,延长药材的保质期。
对于中药仓库管理人员来说,要掌握好药材贮藏和养护的知识,制定适当
的管理措施,保证中药的质量和安全。
中药的贮藏与养护总结
中药的贮藏与养护总结
中药的贮藏与养护是很重要的,它直接影响到中药的药效和品质。
以下是中药贮藏与养护的总结:
1. 温度:中药的贮藏温度一般应在15℃-25℃之间,避免受到
过热或过冷的环境影响。
2. 通风:中药的贮藏场所应保持通风良好,避免潮湿和发霉。
可以使用纱布或纱袋包装,确保空气流通。
3. 光照:中药应避免阳光直射,光照会使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分解或失去药效。
因此,一般应存放在干燥、避光的地方。
4. 包装:中药应妥善包装,保持药材的完整性和干燥度。
常用的包装材料包括纸袋、布袋或密封袋等。
避免使用塑料袋,因为塑料袋不透气,容易造成潮湿。
5. 消毒:中药应保持干燥和清洁,避免受到虫害和霉菌的侵害。
可以用高温蒸汽或紫外线进行药材的消菌处理。
6. 分类存放:按照中药的性质和用途,将不同的中药分类存放,避免交叉污染和相互影响。
7.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中药的质量和保存状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如有变质、虫害或湿度过高等情况,应及时更换或处理。
总之,中药的贮藏与养护需要注意温度、通风、光照、包装、
消毒、分类存放和定期检查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中药的质量和药效。
中药储存与养护基本知识
信息化管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中药储存 与养护将越来越依赖于信息化管 理。通过建立中药储存与养护数 据库,实现中药储存与养护的全
面监控和管理。
绿色环保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中药储存 与养护将越来越注重环保和节能 。例如,采用绿色包装材料、节 能冷藏设备等措施,减少对环境
的影响。
质量标准建设
为了提高中药储存与养护的质量 和安全性,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 标准体系。通过制定相关标准和 规范,提高中药储存与养护的整
04
中药储存与养护的难点与挑战
中药储存过程中的质量变化及控制
草药霉变
由于湿度、温度、空气等因素的影响 ,草药容易发生霉变,影响药效和安 全性。因此,需要严格控制储存条件 ,保持干燥、通风、阴凉等。
药效流失
草药中的有效成分在储存过程中可能 会逐渐流失,影响药效。因此,需要 选择合适的储存容器和条件,如密封 包装、低温储存等。
中药储存与养护基本 知识
汇报人: 2023-12-11
目 录
• 中药储存基础知识 • 中药养护基础知识 • 中药储存与养护的实践应用 • 中药储存与养护的难点与挑战 • 中药储存与养护的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中药储存基础知识
中药储存的意义和目的
01
02
03
保证中药质量
中药储存和养护是保证中 药质量的重要环节,对于 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至关 重要。
根据中药的特性,选择干燥、通风、 阴凉、避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 潮湿。
配备必要的设施设备,如货架、垫板 、通风设备、除湿设备等,以满足中 药的储存和养护需求。
仓库布局
合理规划仓库空间,根据中药的分类 和储存要求,设置不同的储存区域, 如常温库、阴凉库、冷藏库等。
中药学综合知识和技能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是考察综合应用各项专业知识和技能,正确处理和解决药学服务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的综合性科目,是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执业药师的职责与执业活动的需要,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1.中医理论与中医诊断学基础知识2.常见病的辨证论治以及民族医药基础知识3.常用医学检查指标的正常值参考范围以及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4.药学服务与咨询的基本内容5.中药调剂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6.中药的贮藏与养护知识7.常用非处方中成药知识8.中药的合理应用、特殊人群的中药应用与中药不良反应知识9.中医药文献与信息以及医疗器械的有关知识;附注:常用非处方中成药品种名单一、内科用药一解表剂感冒清热颗粒正柴胡饮颗粒荆防颗粒九味羌活丸银翘解毒丸片感冒退热颗粒羚羊感冒片桑菊感冒片防风通圣丸葛根芩连丸玉屏风颗粒参苏丸二祛暑剂保济丸藿香正气水片、软胶囊暑热感冒颗粒清暑解毒颗粒十滴水软胶囊六和定中丸甘露消毒丸清暑益气丸三泻下剂复方芦荟胶囊当归龙荟丸清新宁胶囊清宁丸一清胶囊苁蓉通便口服液麻仁润肠丸麻仁丸麻仁滋脾丸通便灵胶囊通乐颗粒四清热剂牛黄解毒丸片黄连上清丸牛黄上清丸清胃黄连片双黄连口服液颗粒板蓝根颗粒银黄片抗病毒颗粒茵栀黄口服液利胆片茵陈五芩丸复方黄连素片香连丸五温里剂附子理中丸香砂养胃丸良附丸温胃舒胶囊小建中颗粒六止咳平喘剂通宣理肺丸半夏露糖浆杏仁止咳糖浆蛇胆川贝液蛇胆川贝枇杷膏橘红片丸养阴清肺丸参贝北瓜膏蛤蚧定喘丸桂龙咳喘宁胶囊固本咳喘片苏子降气丸七化痰剂二陈丸急支糖浆复方鲜竹沥液清气化痰丸强力枇杷露克咳胶囊牛黄蛇胆川贝散蛇胆陈皮胶囊止咳橘红丸川贝止咳露二母宁嗽丸清肺抑火丸治咳川贝枇杷露蜜炼川贝枇杷膏批把止咳颗粒小青龙合剂祛痰止咳颗粒杏苏止咳糖浆镇咳宁糖浆八开窍剂清开灵颗粒口服液安宫牛黄片紫雪散牛黄清心丸局方苏合香丸礞石滚痰丸九固涩剂缩泉丸金锁固精丸锁阳固精丸固本益肠片固肠止泻丸涩肠止泻散四神丸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十补虚剂补中益气丸参芩白术散参芪片香砂六君丸薯蓣丸当归补血口服液八珍颗粒人参养荣丸人参归脾丸归脾丸十全大补膏丸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左归丸大补阴丸麦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河车大造丸金匮肾气丸四神丸桂附地黄丸五子衍宗丸济生肾气丸消渴丸生脉饮十一安神剂天王补心丸柏子养心丸养血安神丸安神健脑液安神补脑丸安神补心丸枣仁安神丸解郁安神颗粒朱砂安神丸泻肝安神丸十二和解剂小柴胡颗粒逍遥丸加味消遥丸柴胡舒肝丸护肝片左金丸加味左金丸舒肝和胃口服液十三理气剂气滞胃痛颗粒胃苏颗粒越鞠丸胃逆康胶囊木香顺气丸舒肝平胃丸沉香舒气丸元胡止痛片三九胃康颗粒十四理血剂复方丹参片血府逐瘀丸麝香保心丸冠心苏合丸速效救心丸地奥心血康胶囊通心络胶囊槐角丸三七胶囊十五消导化积剂保和丸枳实导滞丸香砂枳术丸六味安消散沉香化滞丸槟榔四消丸健脾丸开胃山楂丸健胃消食片加味保和丸开胃健脾丸十六治风剂川芎茶调散颗粒正天丸通天口服液大活络丸都梁丸芎菊上清丸清眩丸天麻钩藤颗粒牛黄降压片脑立清丸全天麻胶囊脑血栓片华佗再造丸天麻头痛片眩晕宁片十七祛湿剂五芩散复方金钱草颗粒排石颗粒萆薢分清丸癃闭舒胶囊野菊花栓复方金钱草颗粒热淋清颗粒石淋通片血脂康胶囊二、外科用药消炎利胆片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消痔软膏地榆槐角丸季德胜蛇药片连翘败毒丸金花消痤丸当归苦参丸湿毒清胶囊如意金黄散溃疡散内消瘰丸疬三、妇科用药一理血剂妇科十味片加味消遥丸妇科得生丸益母草膏颗粒复方益母草膏安坤益母草膏调经活血片调经片七制香附丸固经丸痛经丸妇女痛经丸调经止痛丸二清热剂妇科千金片抗妇炎胶囊妇炎康片经带宁胶囊白带丸三金片千金止带丸三扶正剂艾附暖宫丸女金丸定坤丸四物合剂妇康宁片八珍益母丸胶囊乌鸡白凤丸当归养血丸更年安片更年宁心胶囊四散结剂乳癖消片四、眼科用药一清热剂明目上清片明目蒺藜丸拔云退翳丸麝珠明目滴眼液珍视明滴眼液二扶正剂明目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石斛夜光丸五、耳鼻喉科用药一耳病耳聋左慈丸二鼻病鼻炎康片藿丹片丸鼻炎滴剂辛夷鼻炎丸鼻炎片鼻窦炎口服液三咽喉病黄氏响声丸桂林西瓜霜胶囊、含片西瓜霜润喉片复方草珊瑚含片利咽解毒颗粒复方南板蓝根颗粒清咽丸铁笛丸金果含片六、骨伤科用药接骨七厘片伤科接骨片云南白药胶囊云南白药酊云南白药膏云南白药气雾剂活血止痛散舒筋活血丸经舒颗粒跌打丸狗皮膏红药气雾剂麝香壮骨膏仙灵骨葆胶囊养血荣筋丸强力天麻杜仲丸尪痹颗粒益肾蠲痹丸追风透骨丸独活寄生丸天麻片二妙丸七、儿科用药一治感冒类药小儿感冒颗粒小儿感冒宁糖浆小儿退热口服液小二热速清口服液金银花露二治咳嗽类药健儿清解液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儿童清肺口服液丸小儿止咳糖浆三治积滞类药小儿消食片健儿消食口服液健脾消食丸四治厌食症类药小儿化食口服液肥儿宝颗粒健儿口服液五治脾虚泄泻类药启脾丸龙牡壮骨颗粒说明:本大纲的常用非处方中成药品种名单中,对处方相同,剂型不同的,原则上收载原创剂型的品种;对处方不同、剂型不同的同名品种如处方内容有饮片和提取物的差异,如藿胆丸片,收载多种剂型;对少数处方相同,剂型不同,且不同剂型的用法如日用次数等有差异的,也收载多种剂型;应考人员只需要掌握本名单所收载品种;。
中药材储存与养护注意事项
中药材储存与养护注意事项
中药保存可以分普通中药的存放、贵重药材保存、代煎中药的保存,总体原则是需要阴凉、干燥、密封的存放环境,存放时间不宜过长。
1.普通中药的存放。
中药含有水分,如放在太阳直晒的地方,容易蒸发水分,影响药效。
建议中药不放在太阳直晒的地方,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
中药红花等太阳直晒可能变色,影响药效,需要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
2.贵重药材保存。
冬虫夏草含有水分,容易发霉,可用纸封包,冷藏保存。
西红花易变色、易受潮,可存放在不透明玻璃瓶。
人参易虫蛀、易发霉等,可存放在密封的盒子中。
3.代煎中药的保存。
代煎中药药液真空密封包装,建议冰箱冷藏保存,也可以放在阴凉处保存,时间是7至14天。
中药保存分种类的保存,大部分中药需要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保存。
中药的贮存与养护
中药的贮藏与养护一、中药养护的意义中药养护主要是预防中药的变化和对已发生变化的中药进行救治,保证其药物质量和使用价值,从而保证医疗用药的准确安全、有效,为人民健康服务二、中药饮片贮存中常见的质量变异现象1、虫蛀,是指饮片被成虫蛀蚀的现象。
轻则蛀成孔洞,严重的被蛀空成粉末状。
淀粉、糖、脂肪、蛋白质等成分,是有利于害虫生长繁殖的营养,故含上述成分较多的饮片最易生虫。
易生虫饮片:党参、人参、南沙参、冬虫夏草、当归、独活、白芷、防风、板蓝根、甘遂、生地、泽泻、全瓜蒌、枸杞子、大皂角、桑椹、龙眼肉、核桃仁、莲子、莲子心、薏苡仁、苦杏仁、桑白皮、鹿茸、蕲蛇、鸡内金、菊花、金银花、北沙参、玄参、北沙参、防己、莪术、贝母、金果榄、佛手、陈皮、酸枣仁、红花、蒲黄、芫花、地龙、甘草、黄芪、山药、天花粉、桔梗、灵芝、水蛭、僵蚕、蜈蚣、乌梢蛇、蛇蜕、乌药、葛根、何首乌、延胡索、大黄、肉豆蔻、淡豆豉、柴胡、地榆、川芎、半夏、千年健、羌活、前胡、大枣、山楂、麦芽、芡实、莱菔子、浮小麦、薏苡仁、款冬花、菊花、虎杖、炮姜、猫爪草、藕节、九香虫、藁本、天葵子及各种密炙品、动物类、花类等。
2、霉变,是指饮片受潮后在适宜温湿度条件下,引发寄生在其表面或内部的霉菌大量繁殖,导致发霉现象。
特别是夏季炎热,潮湿,饮片最易发霉。
开始时可见许多白色毛状、线状、网状物或斑点,继而萌发成黄色或绿色的菌丝。
这些菌逐渐分泌一种酵素,溶蚀饮片组织,使很多有机物分解,饮片腐烂变质、气味走失,而且有效成分也遭到很大的破坏,以致不能药用。
易发霉饮片:天门冬、牛膝、独活、玉竹、黄精、白果、橘络、全瓜蒌、山茱萸、莲子心、枸杞子、大枣、大蓟、小蓟、大青叶、桑叶、蛤蟆油、蛤蚧、黄柏、白鲜皮、木槿皮、人参、党参、当归、紫菀、菊花、红花、金银花、白及、木香、五味子、洋金花、蝼蛄、地龙、蕲蛇、蜈蚣、土鳖虫、甘草、葛根、山奈、青皮、芡实、薏苡仁、栀子、羌活、紫菀、黄芩、远志、地黄、天麻、玄参、百部、苍术等。
中药储存与养护总结
中药储存与养护总结
中药材的储存与养护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中药材的质量和药效。
正确
的储存与养护方法能够延长中药材的保存时间,保持其药效和营养成分,提高药材的使用价值。
下面我将就中药材的储存与养护进行总结,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首先,中药材的储存要选择通风干燥的地方,避免潮湿和受潮。
潮湿的环境容
易导致中药材发霉变质,影响药材的品质。
因此,储存中药材的环境要保持干燥,可以选择通风良好的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
其次,中药材在储存过程中要注意防虫防蛀。
一些中药材容易受到害虫的侵害,因此在储存时可以适当使用一些防虫、防蛀的方法,比如放置一些防虫剂或者在中药材周围放置一些驱虫的植物,以保证中药材不受虫害。
另外,中药材的包装也非常重要。
在储存过程中,要选择干净、无异味的容器
进行包装,避免与有害气体接触。
同时,包装要严密,防止空气、湿气进入,导致中药材变质。
可以选择密封性好的袋子或者罐子进行包装,以保证中药材的质量。
此外,中药材的养护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日常使用中,要注意避免中药材受到
阳光直射,避免高温高湿的环境,以免影响中药材的药效。
另外,中药材在使用前要进行清洗和晾晒,确保中药材的干净和卫生,提高中药材的使用效果。
总的来说,中药材的储存与养护是需要我们非常重视的问题。
正确的储存与养
护方法能够保证中药材的质量和药效,提高中药材的使用价值。
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按照上述方法进行中药材的储存与养护,让中药材发挥最大的功效。
中药储存与养护技术
中药储存与养护技术
中药的储存与养护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温度与湿度控制:中药的储存环境应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一般来说,中药的储存温度应在15-25摄氏度之间,湿度应在45%-55%之间。
过高的温度和湿度会使中药容易受潮、发霉、虫蛀等。
可以选择通风良好、干燥、避光的地方存放中药。
2. 避光与防潮:中药在储存过程中要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的环境。
阳光中的紫外线会导致中药成分的变化,而潮湿会导致中药受潮、变质。
因此,中药可以使用防潮罐或密封袋进行包装,并存放在避光、干燥的地方。
3. 空气流通:中药储存空间应保持适当的空气流通,避免密封太严,否则容易导致中药发霉、虫蛀。
可以使用透气性较好的容器储存中药,定期检查中药的状态,如发现发霉或虫蛀,需要及时处理。
4. 分类储存:不同种类的中药应分别储存,避免混杂。
一些有挥发性成分的中药可以单独储存,以免影响其他中药的品质。
同时,不同种类的中药按照其性味属性进行分类存放,以免相互干扰、相互影响。
5. 定期检查:中药在储存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查,确保其质量和保存状态。
检查中应关注商品名、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并查看中药是否有异味、虫蛀等异常情况。
如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或更换。
总而言之,中药的储存与养护技术需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光与防潮、空气流通、分类储存,并定期检查中药的品质和保存状态,以确保中药的药效和质量。
中药材的储存和养护方法
中药材的储存和养护方法中药材储存和养护是确保中药质量的重要环节。
正确的储存和养护方法可以延长中药材的保鲜期和有效成分的保存,保证中药的药理活性和疗效。
下面将介绍中药材储存和养护的一些常用方法。
首先,中药材的储存要选择干燥、通风、避光的环境。
中药材对光线、湿度和温度非常敏感,过强的光线会破坏中药有效成分的稳定性,湿度过高会导致中药材发霉变质,温度过高则会使中药材失去药理活性。
因此,应将中药材储存在干燥、通风、避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
其次,中药材的包装也非常重要。
中药材在包装时应注重保护和透气性。
合适的包装方式可以避免中药材受潮、变质和虫害。
一般来说,对于干燥的中药材,可以用纸袋或塑料袋进行包装;对于较湿的中药材,可以用纸箱或木箱进行包装,并在箱内铺设吸湿剂。
此外,要避免将不同性味、功效的中药材混装,以防止相互干扰和交叉感染。
第三,中药材的养护也非常重要。
养护的目的是保持中药材的色、香、味和形状,着重保护中药材的有效成分。
针对不同的中药材,养护方法也有所差异。
对于块茎类中药材,如党参、白术等,应储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为防止虫害,在存放的同时,可同时添加干燥剂和防虫剂。
对于根类中药材,如黄芪、甘草等,应储存在干燥、通风、干净的地方。
在储存过程中,定期翻动,以保持其通风干燥。
此外,还可以用纸袋包装,使其散发出的水分逐渐释放,并避免损失。
对于茎叶类中药材,如菊花、柴胡等,应储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茎叶类中药材中含有较多的挥发性油,因此要避免受潮和受热,以免挥发性油的丢失。
对于果实类中药材,如枸杞子、山楂等,应储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果实类中药材中含有较多的果胶和果酸,容易吸湿变质,因此要选择低温、干燥的环境存放。
对于花类中药材,如金银花、蔷薇花等,应储存在干燥、通风、阴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花类中药材的含水量较高,易发霉,因此要注意防潮,避免与大蒜等异味植物混存。
中药的储存与养护
中药得储存与养护党宝成【关键词】中药; 储存; 保管; 养护为了保证医院药房中正常药品得供应, 药库中应有1 ~ 3个月得药品储备量。
由于中药所含得成分复杂, 性质各异, 如果储存不当会出现不同得变异现象, 使中药饮片质量受到影响, 甚至失去治疗效果, 有得还会产生不良反应。
因此, 做好中药饮片与部分鲜药得储存、保管、养护工作, 就是关系到中药安全有效得根本, 也就是药库工作得核心。
1中药饮片储存中常见得变异现象1.1影响储存得因素中药在储存过程中, 常因温度、湿度、氧气、光照、害虫、微生物等因素得影响, 使药材得颜色、气味、组织形态发生改变, 这些变异现象归纳起来有: 虫蛀、发霉、泛油、变色、气味散失、风化、潮解、粘连、腐烂等。
1.2引起饮片质量变异得因素(1)温度: > 30度, 挥发加快, 芳香气减退或消失。
20~25度害虫霉菌易繁殖。
(2)湿度: 仓库得相对湿度应< 70%。
(3)日光: 对某些饮片有破坏作用而导致变色, 如花、叶等。
(4)空气: 空气中含多种成分,影响饮片质量。
2中药饮片得储存保管中药饮片得保管方法与药材养护方法相类似。
但由于药房受储存设备与场地条件限制, 加上药房药物品种多、流动性大得特点, 药房中药一般采用中药分类储存得传统方法与现代小包装密封相结合得办法储存。
在储存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原则。
2.1饮片得分类储存一般分为根及根茎类、种子果实类、花草叶类、动物矿石类、树脂类、加工品类等几部分, 在进行分类得同时, 要根据饮片得性质, 有针对性得采取相应得储存设施。
(1)根及根茎类药材, 每年5~ 9月份易发霉或虫蛀, 储存时应加强风干燥或将药材置阴凉库, 也可以干燥后用密封法储存。
根据目前我们得实际情况, 采取把干燥后得中药饮片密封在小包装得塑料袋中, 摆放在储藏密集柜中得方法储存, 这样既有利于药物得储存与使用, 同时也避免了药物气味得走散。
(2)果实种子类药物最易生虫, 走油。
中药贮藏与养护
中药贮藏与养护
中药的贮藏与养护非常重要,正确的贮藏和养护可以保持中药的药性和有效成分,延长保存时间,防止中药受潮、霉变和虫蛀等情况的发生。
以下是一些中药贮藏与养护的注意事项:
1. 温度要适宜:中药最佳贮藏温度一般在15℃~25℃之间,要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
如果中药需要冷藏,则应将其放在冰箱的冷藏室中,但要注意避免中药与其他物品接触。
2. 通风要良好:中药需要存放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潮湿环境。
可以使用纸袋或者纸箱将中药包好,可以透气又能防潮。
3. 防潮要做好:中药容易吸湿,所以要注意避免中药受潮。
可以在贮藏的地方放置除湿剂,或者在中药包装袋中放置干燥材料,如防潮袋、硅胶等。
4. 防虫蛀要加强:中药中含有一些易受虫蛀侵害的成分,所以要注意防虫蛀。
可以在中药包装袋或者贮藏柜中放置一些防虫蛀的杀虫剂,定期清理和整理中药,避免长时间不使用的中药积灰或受虫蛀。
5. 避免与异味接触:中药会吸附异味,所以要避免与异味物品接触,尤其是有刺激性气味或化学气味的物品。
6. 定期检查和更换:中药的保质期一般较短,需要定期检查和更换过期的中药,避免使用失效的中药。
以上是关于中药贮藏与养护的一些注意事项,正确的贮藏和养护可以确保中药的品质和药效。
如果有特殊的中药贮藏要求,还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
中药的的储存与养护
花类
药材
不同花类药材都含有花色素并具较强的亲水性,有吸潮霉变及暴晒、久置空气中易变色的缺点
此外,含挥发油的花类还有储久易
对每种中成药应按药品的温、湿度要求将其存放于相应的库中,各类药品储存库均应保持恒温。对每种药品,应根据药品标示的贮藏条件要求,分别储存于冷库(2-10℃)、阴凉库(20℃以下)或常温库(0-30℃),各库房的相对湿度均应保持在45%—75%之间。
冷库、阴凉库及常温库所要求的温度围,应以保证药品质量、符合药品规定的储存条件为原则,进行科学合理的设定,即所经营药品标明应存放于何种温湿度下,就应当设置相应温湿度围的库房。如经营标识为15-25℃储存的药品,就应当设置15-25℃恒温库。
采用带空调的小型密闭库房的专用容器或货架分层存放,并具防潮、通风和熏仓防虫的条件,库温度一般不超过20℃,相对湿度控制在70%以下。
3、特殊中药储存
中药
分类
代表药材
特 点
储存保管原
名贵细料药材
人参、西洋参、番红花、冬虫夏草等。
价格较高、
虫蛀霉变
专用库房和容器,严格实行细贵药品储存保管制度,注重防变质、防盗以保证安全储存。
(三)中成药的分类储存
1、按剂型性质、特点分类
实际工作中,一般按剂型结合药物自身特性要求,根据服、外用药分开的原则,尽可能将性质相同的药物储存在一起,然后根据具体储存条件,选择每一类中成药最适合的储存地点。
剂 型
易变质原因
储存要求
常见类型
中药行业中的药物贮藏与保养方法
中药行业中的药物贮藏与保养方法中药行业中的药物储藏与保养方法中药药材在制备过程中需要进行储藏与保养,以确保其药效的最大发挥和质量的稳定。
本文将介绍中药行业中的药物储藏与保养方法。
一、储藏环境的选择与维护1. 温度控制:中药药材对温度的敏感程度较高,一般要求储藏环境温度在15-25摄氏度之间,且应保持稳定。
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对药材产生负面影响。
2. 湿度控制:湿度是中药药材储藏的另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一般情况下,湿度应保持在50-70%之间,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湿度对药材的影响。
可以通过使用加湿器或除湿器来调节湿度。
3. 光照控制:中药药材对光照的要求较为严格,一般要求储存环境光线不暴露,避免阳光直射或长时间强光照射。
特别是一些具有挥发性成分的中药材,如薄荷等,更加需要保持光照的稳定和适度。
4. 通风条件:中药药材储藏的环境需要有良好的通风条件,以避免潮湿、霉变等问题。
保持储存环境的通风畅通可以通过保持储藏室内的空气流通或者安装空气净化设备来实现。
二、储藏容器的选择与保养1. 包装材料:对于中药药材的储藏,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非常重要。
常见的包装材料有塑料袋、玻璃瓶、铝箔袋等。
应根据药材的性质选择透气性、遮光性和耐湿性较好的包装材料,避免药材受潮、变质或者遭受灰尘等外界污染。
2. 密封性:储藏容器的密封性对于保持药材的质量和药效非常重要。
确保容器的盖子、瓶口等部分密封良好,防止空气、水分和其它污染物进入,保持药材的干燥与新鲜。
3. 容器的清洁与消毒:储藏容器应在使用前进行充分的清洁和消毒。
可以使用洗涤剂清洗容器表面,之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最好还可进行高温消毒。
三、药物保养技巧1. 避免湿度受潮:在储藏过程中,应注意避免药材受潮,特别是一些潮湿性较大的药材。
可以使用干燥剂或遇湿剂来保持药材的干燥状态,避免湿度过高导致药材品质下降。
2. 防止虫害侵袭:一些药材容易受到虫害的侵袭,如木香、桂皮等。
可以使用虫害防治剂或存放药材时添加防虫剂来保证药材的质量和不受虫害影响。
中药饮片的储存与养护知识
中药饮片的储存与养护知识中药饮片的储存与养护中药饮片是中医药的重要形式之一,其储存与养护对于保证药品质量和疗效至关重要。
以下是影响中药变质的自然因素以及中药储存的变质与防治方法。
影响中药变质的自然因素空气、温度、湿度、日光和时间是影响中药变质的主要自然因素。
其中,空气中的水分、氧气、灰尘和微生物都会对中药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因此,在保管中需要根据季节和药品性质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控制。
温度在16~35℃时一般害虫容易生长繁殖,在25~28℃时最适合霉菌的生长。
温度在35℃以上时,挥发性的药物成分会加速挥发,花、叶之类容易香气走失与变色,含油脂的药物易出现走油,树脂类药品易出现软化与熔化而发生粘连现象。
湿度与温度是影响药品质量密切相关的两方面。
一般在30℃以下,相对湿度控制在70~75%。
日光对于中药有干燥、防霉和杀虫杀菌作用。
但其中的紫外线会加速药物成分的氧化、还原、分解以及促使药物挥发、变色失性等。
时间方面,一般储存5年以上,“先进先出,___先出”原则。
中药储存的变质与防治中药饮片容易受到虫蛀害,害虫侵入药物内部引起组织破坏的现象。
常见的害虫有谷象、米象、大谷盗、药谷盗、锯谷盗、日本标本虫、印度谷螟、粉满等。
害虫的来源有多种,如从产地采收时受到污染,饮片加工未彻底杀灭害虫及卵,由运输工具、包装材料或仓储和用具等潜伏的害虫,害虫本能的传播(成虫传播),空仓未经彻底灭虫,较小的虫害和满类(随动物、风力传播)等。
药的性质与虫蛀的关系密切,含多量淀粉、含糖粉高、含蛋白质多、含脂肪油大的药物易虫蛀。
而含辛辣、苦味成分一般不易虫蛀。
药物的质地也会影响虫蛀情况,柔润的药物在潮湿状况容易生虫,而坚硬致密的药物则不易受到虫蛀。
药物的完整度也会影响虫蛀情况,原药材外表面有保护组织的药物害虫不易侵入。
药物的加工炮制也会影响虫蛀情况。
害虫的危害主要表现为消耗药品,造成浪费等。
中药饮片的储存与养护需要注意以上因素,同时在包装上标注批号和负责期,遵循“先进先出,陈货先出”原则,对于保证中药饮片的质量和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药材的药材贮存与保藏
中医药材的药材贮存与保藏中医药材作为传统医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质量的稳定性和药效的发挥都与药材的贮存与保藏有着密切的关系。
正确的贮存与保藏方法能够保证中医药材的药效和品质,为临床应用提供优质的药物资源。
本文将从贮存环境、贮存容器、防潮防虫、防霉防变等方面,论述中医药材的药材贮存与保藏。
一、贮存环境中医药材的贮存环境是影响其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首先,贮藏室应保持清洁、干燥、通风良好的条件,避免附着在墙壁和地面的灰尘影响药材的质量。
其次,贮藏室的温度应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一般来说,20℃左右是较为理想的温度。
过高的温度容易引起中药的氧化、挥发或变质;而过低的温度则可能导致药材变脆、易碎。
此外,贮藏室的湿度也需要注意,湿度过高会使药材受潮发霉,湿度过低则可能导致药材干燥丧失活性成分。
二、贮存容器正确选用合适的贮存容器也是保护中医药材的重要措施之一。
一般情况下,应选择无毒、无异味的容器来贮存药材,特别是要注意避免使用带有塑料、橡胶等化学物质的容器。
传统上,中药常用的贮存容器有陶罐、纸袋、竹筒等。
陶罐具有透气性好、隔湿性能强的特点,适合贮存一些不易虫蛀的中草药;纸袋可以有效地阻隔光线,防止药材受潮;竹筒具有透气性好、吸湿性强的特点,适合贮存一些金属类中药。
此外,还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使用密封性好、耐腐蚀的玻璃瓶或塑料瓶来贮存中药,如玻璃瓶可见性好,以便观察中药的外观和变化。
三、防潮防虫防潮和防虫是中医药材的重要保藏措施。
对于易受潮的药材,应选用透气性好的容器,并放置于干燥通风的贮藏室内。
对于湿度较大的地区,还可以在贮藏室内设置除湿设备,防止湿气对药材的影响。
同时,还要避免将潮湿的中药与干燥的中药混放在一起,以免互相影响。
防虫方面,可以采取一些物理性的防虫措施,如在贮藏室内放置驱虫草木、喷洒一些具有驱虫效果的药水等。
四、防霉防变防霉和防变是中医药材保藏的重要手段之一。
药材在贮存过程中容易受到霉菌和化学变化的影响,从而导致药材质量下降。
中药的中药贮藏与保鲜
中药的中药贮藏与保鲜中药的贮藏与保鲜中药作为我国独特的传统草药疗法,在治疗各种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中药具有天然的特点,其质量和功效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为了保证中药的质量和使用效果,正确的贮藏与保鲜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中药的贮藏与保鲜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保存和使用中药。
一、贮藏环境要求正确的贮藏环境对于中药的保存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中药的贮藏环境应该避免阳光直射、潮湿、高温和通风不良的地方。
阳光直射会导致中药中的有效成分被破坏,潮湿会引起中药发霉变质,而高温会加速中药中活性成分的分解。
因此,选择一个干燥、通风良好且温度适宜的地方来贮藏中药是非常重要的。
二、中药的贮藏方法1.包装在贮藏中药时,包装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透明的塑料袋通常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因为它不能有效地阻挡光线和湿气。
一个好的包装材料应该具备防潮、遮光和透气性。
一般情况下,纸袋或纸盒是较好的选择,可以有效地避免湿气和光线的侵入。
2.干燥中药在贮藏过程中很容易吸湿,因此保持干燥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保持中药的干燥状态,可以在贮藏容器中放置一些除湿剂,如硅胶包或干燥剂。
另外,注意保持容器的密封性也能够有效地防止湿气的进入。
3.避光中药中的活性成分容易被光线破坏,因此在贮藏中药时要避免阳光直射。
可以选择将中药放置在暗处或者使用遮光的容器进行贮藏。
4.透气中药的贮藏容器要具备一定的透气性,以保证中药能够正常呼吸。
密封过于严实的容器会导致中药发霉变质,因此选择能够透气的包装材料更为适宜。
三、中药的保鲜方法1.冷藏保鲜对于一些易变质的中药,冷藏是一种有效的保鲜方法。
冷藏可以延长中药的保鲜期,并减缓中药中的化学反应和微生物生长。
将中药放置在冰箱的冷藏室中,保持温度在2℃-8℃之间,并确保容器密封良好,可以达到较好的保鲜效果。
2.干燥保鲜中药中许多有效成分在潮湿的环境下容易分解或流失,因此干燥保鲜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选择将中药晾晒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并确保避光。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中药的贮藏与养护_中药的合理应用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今日重要知识点第八章中药的贮藏与养护第九章中药的合理应用第八章中药的贮藏与养护第一节中药的质量变异现象考点1中成药贮存中常见的质量变异现象1.虫蛀:蜜丸、水丸、散剂。
2.霉变:蜜丸、膏滋、片剂。
3.酸败:合剂、酒剂、煎膏剂、糖浆剂、软膏剂。
4.挥发:芳香水剂、酊剂。
5.沉淀:药酒、口服液、注射液。
第二节引起中药质量变异的因素考点1自身因素对中药质量变异的影响①水分;②淀粉;③黏液质;④油脂;⑤挥发油;⑥色素。
考点2环境因素对中药质量变异的影响1.温度:当温度升高,害虫和霉菌容易滋生繁殖,饮片容易生虫、霉变;如乳香、阿胶等。
2.湿度:一般炮制品的绝对含水量应控制在7% ~ 13%,贮存环境的相对湿度应控制在35% ~ 75%。
当空气相对湿度达到75%,温度30℃,很多饮片会加速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使本身含水量增加,易发生霉变现象,特别是含糖类、黏液质、淀粉类饮片更容易吸潮变质,如天冬、地黄、山药等;一些粉末状药物也易吸潮粘连成块。
相对湿度高于75%时,多数无机盐类矿物药都容易潮解,如芒硝、胆矾;盐炙的饮片也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变潮,继而生霉,如盐知母等;有些蜜炙饮片,如炙甘草、炙黄芪、炙枇杷叶等,特别容易吸湿粘连,吸湿后饮片表面也容易霉变。
但当相对湿度过低时,饮片的含水量又易逐渐降低,含结晶水的药物易失去结晶水而风化。
3.日光:对含色素的药物引起变色;但能帮助杀灭真菌。
4.空气:加快含挥发性成分的药物散失气味,盐类药风化等。
5.霉菌:淡豆豉、瓜蒌、肉苁蓉霉变。
6.虫害:蕲蛇、泽泻、党参、芡实、莲子易被虫蛀。
7.包装容器:是直接盛装和保护药品的器具。
8.贮存时间:中成药与中药材有一定贮存时间。
第三节中药贮藏考点1中药贮藏的环境要求1.遮光:用不透光的容器包装。
2.密闭:防止尘土及异物进入。
3.密封:防止风化、吸潮、挥发或异物进入。
4.熔封或严封:防止空气和水分侵入,防止污染。
5.阴凉处:不超过20℃。
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基础知识:中药的贮藏与养护
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基础知识:中药的贮藏与养护第一节中药的质量变异现象一、饮片贮存中常见的质量变异现象1.虫蛀:含淀粉、糖、脂肪、蛋白质;大黄、白芷、桑螵蛸、北沙参、娑罗子、前胡。
虫蛀大白纸,桑蛸杀娑湖2.泛油:含挥发油:当归、丁香;含脂肪油:柏子仁、桃仁、杏仁;含糖:牛膝、麦冬、天冬、熟地、黄精。
白(柏)杏归香桃,二冬赎(熟)精牛3.霉变:车前草、马齿苋、独活、紫菀。
车前献独子4.变色:由浅变深:泽泻、白芷、山药、天花粉;由深变浅:黄芪、黄柏;由鲜艳变暗淡:红花、菊花、金银花、腊梅花。
5.气味散失:肉桂、沉香、豆蔻、砂仁。
6.风化:胆矾、硼砂、芒硝。
7.潮解:青盐、咸秋石、芒硝。
8.粘连:芦荟、没药、乳香、阿魏、鹿角胶、龟甲胶。
9.腐烂:鲜类药。
第二节引起中药质量变异的因素一、自身因素(6个)1.水分--高:虫蛀、霉烂、潮解、软化、粘连;低:风化、走味、泛油、干裂、脆化。
2.淀粉--虫蛀、霉变。
3.黏液质--发霉、生虫。
4.油脂--产生异味:桃仁、杏仁;引起酸败现象:刺猬皮、狗肾。
5.挥发油--气味散失:白芷、当归、荆芥、薄荷、肉桂、樟脑、姜黄、山奈。
6.色素--发霉变色:月季花、玫瑰花。
二、环境因素(8个)1.温度--生虫、发霉;水分蒸发;气味散失;成分变化;酸败泛油;黏结成块。
2.湿度--贮存仓库的相对湿度最好控制在70%以下;--高:吸潮变质;低:风化。
3.日光--变色、气味散失、挥发、风化、泛油。
4.空气--泛油、虫蛀、霉变。
5.霉菌--霉变、腐烂变质。
6.害虫--虫蛀。
7.包装容器。
8.贮存时间。
第三节中药的贮存与养护一、贮存方法饮片库房室温控制在25℃以下,相对湿度75%以下;应密闭贮存的:种子类、酒炙、醋制、盐炙、蜜炙、麝香;通风干燥处:含淀粉多的;含糖分及黏液质较多的;阴凉干燥处:含挥发油类;凉爽处:矿物类;石灰保存:牛黄、人参;易燃物品:硫黄、火硝、樟脑;毒性药品:单独存放;密封保存:动物类、矿物类;二、养护技术1.传统养护技术(6个):清洁养护法;除湿养护法;密封养护法;低温养护法;对抗同贮法;高温养护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今日重要知识点
第八章中药的贮藏与养护
第九章中药的合理应用
第八章中药的贮藏与养护
第一节中药的质量变异现象
考点1中成药贮存中常见的质量变异现象
1.虫蛀:蜜丸、水丸、散剂。
2.霉变:蜜丸、膏滋、片剂。
3.酸败:合剂、酒剂、煎膏剂、糖浆剂、软膏剂。
4.挥发:芳香水剂、酊剂。
5.沉淀:药酒、口服液、注射液。
第二节引起中药质量变异的因素
考点1自身因素对中药质量变异的影响
①水分;②淀粉;③黏液质;④油脂;⑤挥发油;⑥色素。
考点2环境因素对中药质量变异的影响
1.温度:当温度升高,害虫和霉菌容易滋生繁殖,饮片容易生虫、霉变;如乳香、阿胶等。
2.湿度:一般炮制品的绝对含水量应控制在7% ~ 13%,贮存环境的相对湿度应控制在35% ~ 75%。
当空气相对湿度达到75%,温度30℃,
很多饮片会加速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使本身含水量增加,易发生霉变现象,特别是含糖类、黏液质、淀粉类饮片更容易吸潮变质,如天冬、地黄、山药等;一些粉末状药物也易吸潮粘连成
块。
相对湿度高于75%时,多数无机盐类矿物药都容易潮解,如芒硝、胆矾;盐炙的饮片也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变潮,继而生霉,如盐知母等;有些蜜炙饮片,如炙甘草、炙黄芪、炙枇杷叶等,特别容易吸湿粘连,吸湿后饮片表面也容易霉变。
但当相对湿度过低
时,饮片的含水量又易逐渐降低,含结晶水的药物易失去结晶水而
风化。
3.日光:对含色素的药物引起变色;但能帮助杀灭真菌。
4.空气:加快含挥发性成分的药物散失气味,盐类药风化等。
5.霉菌:淡豆豉、瓜蒌、肉苁蓉霉变。
6.虫害:蕲蛇、泽泻、党参、芡实、莲子易被虫蛀。
7.包装容器:是直接盛装和保护药品的器具。
8.贮存时间:中成药与中药材有一定贮存时间。
第三节中药贮藏
考点1中药贮藏的环境要求
1.遮光:用不透光的容器包装。
2.密闭:防止尘土及异物进入。
3.密封:防止风化、吸潮、挥发或异物进入。
4.熔封或严封:防止空气和水分侵入,防止污染。
5.阴凉处:不超过20℃。
6.凉暗处:避光并不超过20℃。
7.冷处:2~ 10℃。
8.常温:10~ 30℃。
考点2中药饮片的贮藏要求
1.含淀粉多的放通风干燥处,如泽泻、山药、葛根等。
2.含挥发油多的放阴凉、干燥处,如薄荷、当归、川芎、荆芥等。
3.含糖分及黏液质多的饮片放在通风干燥处,如肉苁蓉、熟地黄、天冬、党参等。
4.种子类应放在密闭缸、罐中贮存,如紫苏子、莱菔子、薏苡仁、扁豆等。
5.酒制者及加醋制的应贮于密闭容器,置阴凉处,如当归、常山、大黄、芫花、大戟、香附、甘遂等。
6.盐炙饮片应贮于密闭容器中,如泽泻、知母、车前子、巴戟天等。
7.蜜炙饮片应密闭于缸内,如款冬花,甘草,枇杷叶等。
8.矿物类药应密封于缸中,如硼砂、芒硝等。
9.少数贵重药应专人保管,如人参、西洋参、麝香、熊胆、西红花、冬虫夏草等。
10.毒性药物应严格按照有关的管理规定办理。
11.易燃物品放在安全地方。
第四节中药养护
考点传统养护技术
1.清洁养护法:本法是防止仓虫入侵的最基本和最有效的方法。
2.除湿养护法:采用通风、吸湿防潮等方法,消除害虫和真菌的滋生条件。
3.密封养护法:使药物与外界环境隔离。
既消除了害虫、真菌的滋生条件,又避免了气味散失、泛油、吸潮、风化等现象的发生。
4.低温养护法:温度一般控制在2 ~ 10℃。
如:哈蟆油、银耳、人参等。
5.高温养护法:温度一般高于40℃,但不能高于60℃,否则,
易破坏有效成分,对含挥发油的药物不适用。
6.对抗贮存法:将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或一种有特殊气味的物品同贮,相互克制起到防虫、防真菌的作用。
如:人参与细辛同贮;冰片与灯心草同贮;牡丹皮与泽泻同贮;蛤蚧与花椒、吴茱萸、或荜澄茄同贮;硼砂与绿豆同贮等。
第九章中药的合理应用
第一节合理用药概述
考点1基本概念
合理使用中药,是指运用中医药学综合知识及管理学知识指导临床用药。
安全、有效、简便、经济地使用中药或中成药。
考点2不合理用药的主要表现
1.辨析病证不准确,用药指征不明确。
2.给药剂量失准,用量过大或过小。
3.疗程长短失宜,用药时间过长或过短。
4.给药途径不适,未选择最佳给药途径。
5.服用时间不当,不利于药物的药效发挥。
6.违反用药禁忌,有悖于明令规定的配伍禁忌、妊娠禁忌、服药时的饮食禁忌及证候。
7.同类重复使用。
8.乱用贵重药品。
考点3不合理用药的后果
1.浪费医药资源
2.延误疾病的治疗
3.引发药物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4.造成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
第二节中成药的联合应用
考点1中成药之间的配伍应用
1.两种功效相似的中成药同用治疗一种病证,以起到增强疗效的协同作用。
如附子理中丸+四神丸;归脾丸+人参养荣丸;脑立清胶囊(片) +六味地黄丸。
2.功效不同的中成药配伍同用,一药为主,一药为辅,辅药能够提高主药功效。
如二陈丸燥湿化痰为主药,辅以平胃散同用,可明显增强二陈丸燥湿化痰之功。
又如乌鸡白凤丸为主药,辅以香砂六君丸,增强主药的养血调经之功。
3.中成药配伍应用,其中一种药物能够明显抑制或消除另一种中成药的偏性或副作用。
如舟车丸常配合四君子丸同用;金匮肾气丸配麦味地黄丸,生脉散或参蛤散同用。
4.也有些中成药之间的配伍应用是因为部分疾病的治疗必须采用不同治疗方法。
如内服艾附暖宫丸,外贴十香暖脐膏,共奏养血调经、暖宫散寒之效;内服六神丸,外用冰硼散吹喉,共奏清热解毒、消肿利咽之效。
考点2中成药与药引的配伍应用
“酒入药为引者,取其活血行经,姜入药为引者,取其发表注凝,小枣入药为引者,取其消散开胃,大枣入药为引者,取其宁心利心,灯心入药为引者,取其发散诸邪勿住,莲实入药为引者,取其清心养胃和脾。
”
考点3含有毒药物中成药的联用
①大活络丸与天麻丸合用,两者均含附子;②朱砂安神丸与天王补心丸合用,两者均含朱砂;③复方丹参滴丸和速效救心丸,两者均含有冰片。
考点5不同功效药物联用的辨证论治和禁忌
如附子理中丸与牛黄解毒片联用,附子理中丸系温中散寒之剂,而牛黄解毒片性质寒凉,二者不可联用;附子理中丸与黄连上清丸、金匮肾气丸与牛黄解毒片等合用,均属不注意证候的不合理用药。
考点6某些药物的相互作用问题
含麻黄的中成药忌与降血压的中成药如复方罗布麻片、降压片、珍菊降压片、牛黄降压丸等并用;也忌与扩张冠脉的中成药如速效救心丸、山海丹、活心丹、心宝丸、益心丸、滋心阴液、补心气液等联用。
可产生拮抗作用。
第三节中西药的联合应用
考点1在药动学上的相互作用
1.影响吸收
(1)影响药物透过生物膜吸收
鞣质(大黄、虎杖、五倍子、石榴皮) 等,中成药牛黄解毒片(丸)、麻仁丸、七厘散等不宜与口服的红霉素、士的宁、利福平等同用;药物炭(蒲黄炭、荷叶炭、煅瓦楞子)等不宜与生物碱、酶制剂同服;果胶(六味地黄丸、人参归脾丸、山茱萸等)不宜与林可霉素(洁霉素)同服。
(2)影响药物在胃肠道的稳定
四环素类抗生素+含金属离子如Ca2+、Fe2+、Fe3+、Al3+、Mg2+等(如中药石膏、海螵蛸、自然铜、赤石脂、滑石、明矾,中成药牛黄解毒片等)——从而降低四环素在胃肠道的吸收。
生物碱(如麻黄、颠茄、洋金花、曼陀罗、莨菪等) +红霉素、洋地黄类强心苷药物——使红霉素被胃酸破坏而降低疗效,或引起洋
地黄类药物中毒。
2.影响分布
碱性中药如硼砂、红灵散、女金丹、痧气散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等——排泄减少,吸收增加;鞣质类化合物的中药+磺胺类药物——血液及肝脏内磺胺类药物浓度增加;银杏叶与地高辛——造成中毒。
考点2含西药组成的中成药
1.抗感冒药中多数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和马来酸氯苯那敏,个别药中含有安乃近、乙酰水杨酸或维生素C;不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重感冒灵片、金羚感冒片、贯黄感冒颗粒;不含有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强力感冒片、抗感灵片、新复方大青叶片。
2.补虚药中含有维生素类,补血剂中含有铁。
3.降压中成药,珍菊降压片中含氢氯噻嗪、盐酸可乐定等。
4.消化系统中成药中含抑酸剂:碳酸氢钠、硫酸铝、氢氧化铝。
5.治疗糖尿病的中成药中含格列本脲。
6.止咳平喘中成药中含麻黄碱、氯化铵及盐酸克伦特罗等。
7.心脑血管药中含有维生素C。
8.肝胆用药含有金属离子。
9.理气理血药含有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