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1 认识三角形》

合集下载

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1认识三角形 (共19张PPT)

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1认识三角形 (共19张PPT)

(1) 1cm, 2cm, 3.5cm;
(2) 4cm, 5cm, 9cm;
(3) 6cm, 8cm, 13cm.
例 2 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
3cm和9cm,你能确定该三角形第三条边长 的范围吗? 解:设第三条边长为acm,则
9-3<a<9+3
即 6<a<12
3.如图,在△ABC中,D是AB
例 1 判断下列各组线段中,哪些能组成三
角形,哪些不能组成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1)a=2.5cm,b=3cm,c=5cm; (2)6.3cm,6.3cm,12.6cm
判断方法:
(1)先从三边中找出最长的一边。 (2)检验较短的两边之和是否大于最长的一边。
课内练习
1.由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吗?请说明 理由.
那么C的位置应在什么地方?为什么? C A B 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C C
.
. . .
.
1、有长为3、5、7、10四根木条,要摆 2 种摆法 出一个三角形,有___ 2、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边是2cm,另 20cm 一边是9cm,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______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边是5cm,另一边是 9cm,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19cm ______________ 或23cm
探究活动
若三角形的周长为17,且三边长都有是 整数,那么满足条件的三角形有多少个?你 可以先固定一边的长,用列表法探求.
九州娱乐网 www.jiuzhouyule.me 车上各放着一把大铁锹和四只大木桶。大个子和小胖子把平车推到淋灰池子旁边,把所有的木桶全部搬下来摆放好,又各自抄起 一把铁锹。大个子问中年男人:“头儿,挖哪个池子里的?”中年男人没有说话,而是走过去从他们手里拿过大铁锹来,将两把铁锹相互 刮蹭敲打一番后又递给他们拿着。接着,又挨着个儿将八只大木桶一个一个地拍打拍打,又提起来倒过去磕打磕打以后重新摆放好。做完 这些之后,中年男人这才问耿老爹:“这位大哥,你想要哪个池子里的?”耿老爹说:“就顺序从边上的这个池子挖吧。”“好喽!”中 年男人答应一声,又认真吩咐大个子和小胖子:“装满当,装结实啊,注意不要铲上边边角角的杂物!”八只大木桶装得满满当当的了。 耿老爹按照中年男人说的数目交了钱,又问这些大木桶的押金几何,中年男人说:“你刚才交的,已经都包含在里边了,押金是一两银子。 什么时候还回来木桶,就如数退还。您稍等一下,我去开个收据。”转头又吩咐大个子年轻后生:“你去,把那个最大的搅拌盆刮蹭干净 了拿过来!”说完,进屋里开收据去了。少顷,中年男人又出来了。除了手里捏着收据之外,他臂弯里还抱来一把泥叶子、一个泥托子、 一把小铲子、一根长短、粗细适度的,光光滑滑的木棍和一包用牛皮纸包着的什么东西。耿老爹和耿正见了,赶快上前接过他臂弯里抱着 的东西。他腾开手以后,先把收据递给耿老爹,说:“这个收据请收好了。”然后,他又指着那些东西说:“这些个家伙什儿你们也拿去 用吧,用完了和八只木桶一块儿还回来就行了!”没等耿老爹道谢,他又指着那把泥叶子说“这把泥叶子很好用!还有,这是一包上好的 榆皮毛拉絮,送你们了。把这个和在石灰膏里充分搅拌,打成的石灰泥特别有韧劲儿,上的墙面既光滑又结实耐磨!”耿老爹喜出望外, 连声道谢!耿正兄妹三人各自拿起一件家伙什儿,小青捧起那包榆皮毛拉絮,都等在一边看着中年男人指挥两个助手装车。耿老爹和中年 男人,应该说是淋灰池子的头儿,分别把两挂平车架起来,大个子和小胖子把八大桶石灰膏和搅拌盆装到车上,再用两根粗实的麻绳将两 辆车上的大桶简单绑系一番,然后从二人手中接过平板车的把手,那头儿就挥手和大家告别了。当八大桶石灰膏被稳稳当当地送到白家院 儿里后,耿老爹赶快取下搅拌盆放在新屋的台阶上,然后和耿正各架住一挂平车,两个助手把八只装满了石灰膏的大木桶合力搬下来放到 新屋里的地中央。大个子年轻后生对耿老爹说:“你们什么还这些木桶和家伙什儿的时候,就过来叫我们一声,我们再推平车过来拉。” 耿老爹道了谢以后,他们就高高兴兴地走了。耿老爹把收据和剩下的银子交给乔氏,问:“不知道他们要的这

1.1.1 认识三角形(同步课件)-八年级数学上册(浙教版)_1

1.1.1 认识三角形(同步课件)-八年级数学上册(浙教版)_1
只要把最长的一条线段与另外两条线段的和作比较
解: (1)最长线段是c=5cm,a+b=2.5+3=5.5(cm) ∴a+b>c,所以线段a,b,c能组成三角形 (2)∵最长线段是g=12.6cm e+f=6.3+6.3=12.6(cm), e+f=g,所以线段e,f,g不能组成三角形
题型二 三角形的内角和
过A作ED∥BC,
则∠B=∠BAE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C=∠CAD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BAE+∠CAD+∠BAC=180°
E
D
A
(平角的定义)
∴∠B+∠C+∠BAC=180°
(等量代换)
B
C
三角形的性质
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在△ABC中,∠A+∠B+∠C=180°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3、如图,在△BCD中,BC=4,BD=5.
(1)求CD的取值范围; 解:∵在△BCD中,BC=4,BD=5,
∴1<DC<9.
(2)若AE∥BD,∠A=55°,∠BDE=125°,求∠C的度数. ∵AE∥BD,∠BDE=125°,
∴∠AEC=180°-∠BDE=55°, 又∵∠A=55°,∴∠C=180°-55°-55°=70°.
题型四 三角形的分类
4、下面三角形被遮住的两个内角是什么角? 试着说明理由。
(1)
(2)
(3)
在三角形中,最多有几个锐角?几个钝角?几个直角呢?
_看__三___角__形___中__最__大___角__的___大__小__:___________________ _最__大___角__是___锐__角__,___三__角___形__就__是___锐__角___三__角__形___;____ _最__大___角__是___直__角__,___三__角___形__就__是___直__角___三__角__形___;____ _最__大___角__是___钝__角__,___三__角___形__就__是___钝__角___三__角__形___.____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1认识三角形》说课稿4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1认识三角形》说课稿4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1 认识三角形》说课稿4一. 教材分析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1 认识三角形》这一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讲解的。

通过这一节的内容,希望学生能够掌握三角形的定义、分类和性质,以及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在教材的安排上,首先通过引入实际生活中的三角形实例,让学生感受三角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通过讲解和探究,让学生掌握三角形的定义、分类和性质。

最后,通过练习和应用,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在教学之前,我观察到学生对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有一定的了解,但部分学生在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方面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引导和帮助,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相关知识。

同时,我发现学生对于实际生活中的几何问题比较感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会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 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和学情分析,我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三角形的定义、分类和性质,以及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三角形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态度。

四. 说教学重难点根据教材和学情分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难点:1.重点:三角形的定义、分类和性质,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2.难点:三角形性质的证明和应用,三角形判定方法的灵活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引入实际生活中的三角形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在讲解和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交流,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1认识三角形》说课稿3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1认识三角形》说课稿3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1 认识三角形》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认识三角形》是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的第一课时,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定义、性质以及三角形的基本分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三角形的基本概念,理解三角形的性质,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在教材的编排上,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将三角形的认识放在了第一课时,这是因为三角形是初中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几何图形,很多后续的几何知识都会涉及到三角形。

因此,让学生在初中阶段一开始就对三角形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学习后续的几何知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知识,他们已经学习了直线、射线、线段等基本几何概念,也对图形的分类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对三角形的认识还比较肤浅,大多数学生可能只停留在三角形是一个有三条边的图形的层面上。

因此,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提升他们对几何图形的认识。

三. 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内容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如下:1.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能正确识别各种类型的三角形。

2.培养学生运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升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审美能力,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和分类。

2.教学难点:三角形的高的概念和性质,以及三角形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课件、几何模型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从直观到抽象的认识三角形,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三角形实例,如自行车的三角架、三角尺等,引导学生关注三角形,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理解三角形的本质特征。

3.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具体的三角形实例,让学生掌握三角形的基本分类,并能识别各种类型的三角形。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1《认识三角形》教学设计1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1《认识三角形》教学设计1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1《认识三角形》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认识三角形》是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章第1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了解三角形的概念、性质和分类。

教材以直观的图形和丰富的实例,引导学生探索三角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七年级数学的基本知识,具有一定的观察、操作和思考能力。

他们对几何图形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于三角形的深入理解还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逐步建立。

此外,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也需要在本节课中得到提升。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三角形的概念、性质和分类,能够识别各种类型的三角形。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三角形的概念、性质和分类。

2.难点:三角形的高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三角形的性质。

2.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三角形的图形和实例,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

3.小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巩固知识,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4.以练习题的形式进行巩固和拓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2.准备练习题和思考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3.准备三角板的模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三角形的高的概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三角形图形,如自行车三角架、三角尺等,引导学生关注三角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对这些三角形有什么认识?让学生回顾已知的三角形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5分钟)展示教材中的三角形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三角形有哪些特征?如何定义三角形?通过学生的观察和思考,总结出三角形的概念:由三条线段首尾相连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024年浙教版八上数学初一升初二预习——1.1认识三角形

2024年浙教版八上数学初一升初二预习——1.1认识三角形

形的周长为( D )
如果把“4”改
A.14
B.16
成“2”,其他 C.1条0件不变D,.那14或16
么等腰三角形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概念. 的周长为__1_4__.
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思想方法:分类讨论思想.
拓展提升 6.已知:a、b、c为三角形的三边长,化简:|b+c-a|
+|b-c-a|-|c-a-b|-|a-b+c|. 解:∵a、b、c为三角形三边的长,
条较短线段的和是否大于第三条线段即可
例 有两根长度分别为5 cm和8 cm的木棒,用长度为2 cm的
木棒与它们能组成三角形吗?为什么?长度为13 cm的木棒 呢?
解:∵5+2<8, ∴长度为2 cm的木棒与它们不能组成三角形. ∵5+8=13 , ∴长度为13 cm的木棒与它们也不能组成三角形.
初中数学
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A顶点
如图,顶点A所对的边BC用 a表示
c
∠B所对的边是__A__C___
AB边 所对的角是__∠__C___
B 顶点
a
b
C 顶点
初中数学
初中数学
三角形的有关概念
顶点: 点A 点B 点C
三边: BC
AC
AB
a
b
c
内角: ∠A ∠ B ∠ C
A
c
b
B
a
C
初中数学
三角形的有关概念
例 用一条长为18 cm的细绳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
(1)如果腰长是底边长的2倍,那么各边长是多少? (2)能围成有一边长为4 cm的等腰三角形吗?为什么? 分析:
等腰三角形的周长=18 cm,即2倍的腰长+底边长=18 cm. (1)腰长是底边长的2倍,可设底边长为x cm,列方程可求解. (2)可能腰长为4 cm, 也可能底边长为4 cm,需分类讨论.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1《认识三角形》教案1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1《认识三角形》教案1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1《认识三角形》教案1一. 教材分析《认识三角形》是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的第一节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和分类,掌握三角形的基本概念,为后续学习三角形的相关知识打下基础。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图示,引导学生探索三角形的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对图形的认知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学生可能还存在模糊的认识,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进一步巩固。

此外,学生对于图形的分类和判定可能还不够熟练,需要在教学中加强练习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和分类,掌握三角形的基本概念。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3.提高学生对于图形的认知水平,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和分类。

2.难点:三角形性质的证明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三角形的性质。

2.运用实例和图示,直观地展示三角形的特征,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3.通过小组讨论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4.运用归纳总结的方法,引导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例和图示,以便在教学中进行展示和解释。

2.准备一些三角形实体模型,供学生观察和操作。

3.准备一些练习题,以便在教学中进行巩固和拓展。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和性质,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例如:“你们已经学习了哪些平面图形的性质?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三角形实例和图示,让学生观察和思考三角形的特征。

例如,展示一些生活中的三角形实例,如自行车三角架、三角尺等,引导学生关注三角形的形状和作用。

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关于三角形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1.1 认识三角形第2课时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与高线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课件

1.1 认识三角形第2课时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与高线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课件
问题1:如图,若OC是∠AOB的平分线,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A
你能用同样的方法画
C
出任意一个三角形的
O
B
一个内角的平分线吗?
新课讲解
问题2:画出△ABC中∠A的平分线,试说明什么是三角
形的角平分线?
在三角形中,一个内角的角平分
线与它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
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
的角平分线.
B
A C
B
A DC
新课讲解
问题2:由三角形的高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ADB=∠ADC=90°
高的叙述方法:
A
①AD是△ABC的高;
②AD⊥BC,垂足为D;
③点D在BC上,且
∠BDC=∠CDA=90°
B
D
C
合作学习
用三角尺分别作如下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 形的各边上的高.
观察你所作的图形,比较三个三角形中三条高的 位置,与三角形之间有什么关系?
1.1 认识三角形
第2课时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与高线
学习目标
1.了解三角形的高线、中线、角平分线的概念. 2.会利用量角器、刻度尺画三角形高线、中线、角平分线. 3.会利用三角形的高线、中线、角平分线的概念,解决有 关角度、面积计算等问题.
情景导入
你还记得“过 一点画已知直 线的垂线”吗?
新课导入
课下练习
数学趣味题:要栽7棵树,请你来帮忙,每行栽3棵, 恰好成6行.(提示:排成三角形形状)
感谢观看!
想一想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与角的角平分线相同吗? 相同点:都是将一个角分成了两个相等的角. 不同点:前者是线段,后者是射线.
合画作一探画究 观察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 线,你又发现了什么规律?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1《认识三角形》教案2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1《认识三角形》教案2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1《认识三角形》教案2一. 教材分析《认识三角形》是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的第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和分类,掌握三角形的基本概念,为后续学习三角形的判定和计算打下基础。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图片,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三角形的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对图形的认识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学生可能还存在模糊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实例和引导,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和分类,掌握三角形的基本概念。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和分类。

2.难点:三角形性质的推导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例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和展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实例和图片,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2.准备三角形模型或教具,用于展示和操作。

3.准备练习题和拓展题,用于巩固和提高学生的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实例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提出问题:“你们知道什么是三角形吗?三角形有哪些性质呢?”让学生回忆和复习已学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2.呈现(10分钟)讲解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和分类。

通过PPT或板书,展示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引导学生理解和记忆。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观察和分析给出的三角形实例,判断它们的类型,并说明理由。

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浙教版数学知识点汇总八年级(上册)1.三角形的初步知识1.1.认识三角形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

三角形任何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在三角形中,一个内角的角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连结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与该顶点的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的直线做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

1.2.定义与命题定义:能清楚地规定某一名称或术语的意义的句子叫做该名称或术语的定义。

命题:判断某一件事情的句子叫命题。

在数学上,命题一般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组成,条件是已知事项,结论由已知事项得到的事项。

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其中以“如果”开始的部分是条件,“那么”后面的部分是结论。

正确的命题成为真命题,不正确的命题称为假命题。

用推理的方法判断为正确的命题叫做定理,定理也可以作为判断其他命题真假的依据。

1.3.证明要判断一个命题是真命题,往往需要从命题的条件出发,根据已知的定义、基本事实、定理(包括推论),一步步推得结论成立。

这样的推理过程叫做证明。

三角形一边的延长线和另一条相邻的边组成的角,叫做该三角形的外角。

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1.4.全等三角形能够重合的两个图形称为全等图形。

能够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两个全等三角形重合时,能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做全等三角形的对应顶点,互相重合的边叫做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1.5.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边边”或“SSS”)当三角形的三条边长确定时,三角形的形状、大小完全确定,这个性质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这是三角形特有的性质。

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角边”或“SAS”)垂直于一条线段,并且平分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简称中垂线。

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1.1《认识三角形(1)》

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1.1《认识三角形(1)》
(2)a = 4 cm, b = 5cm, c = 9cm;
(3)a = 6 cm, b = 8cm, c = 13cm;
想一想
三角形任何两边的差与第三边有什么关系?
三角形三边关系2:
三角形任何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三角形三边关系:
两边之差第三边两边之和
试一试
已知三角形的两边a,b长分别为2和3,则第三 边c的范围是 1<c<5
解:(1) ∵最长的线段c=5cm , a+b=2.5+3=5.5cm ∴a+b>c , 线段a,b,c能组成三角形.
(2) ∵最长的线段g=12.6cm , e+f=6.3+6.3=12.6cm ∴e+f=g , 线段e,f,g不能组成三角形.
练一练 由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吗?为什么? (1)a = 1 cm, b = 2 cm, c = 3.5 cm;
A
a bc
c
b
B
a
C
试一试
1、如图,三角形ABC 记作: ABC ∠B 的对边是 AC 邻边是 AB、BC
此时图中有几个三角形?
A C
DE B
B. 家
人 行
.横
C道
为什么有行人斜穿 人行横道?
三角形的三边长度存在怎样
的数量关系 ??
.A
三角形三边关系1:
A
把△ABC 的三个顶点A、B、C的对边BC、AC、AB c b
分别记为a、b、c,就有
B
a
C
a+b>c a+c>b b+c>a
如何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用最长的线段小于另两条线段之和来验证

浙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 1.1 认识三角形 课件

浙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 1.1  认识三角形  课件
米、8厘米、 10厘米、16厘米,从中任选三根小棒拼搭三角形。 两个同学一起合作,拼一拼,想一想并回答下列几 个问题。
(1)从四根小棒中任选三根小棒,共有几种不同选法? 请写出所有的选法。
(2)以上所有选法中有哪些能拼搭成三角形?哪些不 能拼搭成三角形?请分别写下来。
思考两:边这之根差铁条<第应该三满边足<怎两样边的之关系和呢?
取长为3cm到7cm之间 的任意长的铁条都可以 与原来的两根铁条组成
三角形。
通过这节课小的小学习三:角形, 使我感触生最活深随的处是见…,…
我学会了简…单…三根线, 我还感到不疑可惑随的便是选…!…
课堂检测
D
1、如图,请写出:
(1)图中各三角形;
B
a
C
内角:∠ A、∠ B、 ∠ C
练习一
如图,AC与BD相交于点E,请写出:
A
E
D
B
C
(1) 图中各三角形:_______________
(2) ΔABC的三个内角:_______________
(3) 以CD为边的三角形:______________
(4) ΔBCE的的三条边:______________
细心观察、善于发现、惯于总结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浙教版《数学》
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 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 图形叫做 三角形。
三角形用符号“Δ”表示,记作“ΔABC”, 读做“三角形ABC”。 (△BCA或 △CBA )
A
c
b
三角形的三要素:
边:三边AB、 BC、AC
顶点:顶点A、 B、 C
请化简代数式: a b c a b c
形,哪些不能组成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1 认识三角形》
第1题【单选题】
如图所示,在△ABC中,D是BC延长线上一点,∠B=40°,∠ACD=120°,则∠A等于( )
A60°
B、70°
C、80°
D、90°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如图,△ABC中,D为AB上一点,E为BC上一点,且AC=CD=BD=BE,∠A=50°,
则∠CDE的度数为( )
A、50°
B、51°
C、51.5°
D、52.5°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列关于三角形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三边高线的交点一定在三角形内部
B、三条中线的交点在三角形内部
C、三条平分线的交点在三角形内部
D、以上说法均正确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4和9,则它的周长是( )
A、17
B、22
C、17或22
D、13
【答案】:
【解析】:
第5题【填空题】
已知2是关于x的方程:x^2﹣2mx+3m=0的一个根,而这个方程的两个根恰好是等腰△ABC的两条边长,则△ABC的周长是______.
A、14
【答案】:
【解析】:
第6题【填空题】
如图,菱形ABCD中,AB=4,∠B=60°,E,F分别是BC,DC上的点,∠EAF=60°,连接EF,则△AEF的面积最小值是______.
【答案】:
【解析】:
第7题【填空题】
如图,平面上直线a,b分别经过线段OK两端点(数据如图),则a,b相交所成的锐角是______
?
【答案】:
【解析】:
第8题【解答题】
已知:等边△ABC中,AD⊥BC,BE⊥AC,垂足分别为点D、E,AD与BE交于O.求证:AO=2OD.
【答案】:
【解析】:
第9题【综合题】
如图,把△ABC沿DE折叠,使点A落在四边形BCDE内部的点A"处.
写出图中一对全等的三角形,并写出它们的所有对应角.
设∠AED的度数为x,∠ADE的度数为y,那么∠1,∠2的度数分别是多少(用含有x或y的式子表示)?
∠A与∠1+∠2之间有一种数量关系始终保持不变,请找出这个规律.
【答案】:无
【解析】:
第10题【综合题】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6cm.
若其中一边长为4cm,求另外两边的长;
A\u89e3\uff1a\u5982\u679c\u8170\u957f\u4e3a4cm\uff0c
\u5219\u5e95\u8fb9\u957f\u4e3a16\ufe634\ufe634=8cm\uff0e\u4e09\u8fb9\u957f\u4e3a4cm \uff0c4cm\uff0c8cm\uff0c\u4e0d\u7b26\u5408\u4e09\u89d2\u5f62\u4e09\u8fb9\u5173\u7cfb \u5b9a\u7406\uff0e\u6240\u4ee5\u5e94\u8be5\u662f\u5e95\u8fb9\u957f\u4e3a4cm\uff0e\u 6240\u4ee5\u8170\u957f\u4e3a\uff0816\ufe634\uff09\u00f72=6cm\uff0e\u4e09\u8fb9\u957f\ u4e3a4cm\uff0c6cm\uff0c6cm\uff0c\u7b26\u5408\u4e09\u89d2\u5f62\u4e09\u8fb9\u5173\u7 cfb\u5b9a\u7406\uff0c\u6240\u4ee5\u53e6\u5916\u4e24\u8fb9\u957f\u90fd\u4e3a6cm
若其中一边长为6cm,求另外两边长;
A\u89e3\uff1a\u5982\u679c\u8170\u957f\u4e3a6cm\uff0c
\u5219\u5e95\u8fb9\u957f\u4e3a16\ufe636\ufe636=4cm\uff0e\u4e09\u8fb9\u957f\u4e3a4cm \uff0c6cm\uff0c6cm\uff0c\u7b26\u5408\u4e09\u89d2\u5f62\u4e09\u8fb9\u5173\u7cfb\u5b9a \u7406\uff0e\u6240\u4ee5\u53e6\u5916\u4e24\u8fb9\u957f\u5206\u522b\u4e3a6cm\u548c4 cm\uff0e\u5982\u679c\u5e95\u8fb9\u957f\u4e3a6cm\uff0c\u5219\u8170\u957f\u4e3a\uff081 6\ufe636\uff09\u00f72=5cm\uff0e\u4e09\u8fb9\u957f\u4e3a6cm\uff0c5cm\uff0c5cm\uff0c\u7 b26\u5408\u4e09\u89d2\u5f62\u4e09\u8fb9\u5173\u7cfb\u5b9a\u7406\uff0c\u6240\u4ee5\u 53e6\u5916\u4e24\u8fb9\u957f\u90fd\u4e3a5cm
若三边长都是整数,求三角形各边的长.
A\u89e3\uff1a\u56e0\u4e3a\u5468\u957f\u4e3a16cm\uff0c
\u4e14\u4e09\u8fb9\u90fd\u662f\u6574\u6570\uff0c\u6240\u4ee5\u4e09\u89d2\u5f62\u768 4\u6700\u957f\u8fb9\u5c0f\u4e8e8cm\u4e14\u662f\u7b49\u8170\u4e09\u89d2\u5f62\uff0c\ u6211\u4eec\u53ef\u7528\u5217\u8868\u6cd5\uff0c\u6c42\u51fa\u5176\u5404\u8fb9\u957f\ u5982\u4e0b\uff1a7cm\uff0c7cm\uff0c2cm\uff1b6cm\uff0c5cm\uff0c5cm\uff1b6cm\uff0c6cm\ uff0c4cm\uff0c\u5171\u6709\u8fd9\u4e09\u79cd\u60c5\u51b5
【答案】: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