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乖五合
由《书谱》试论孙过庭的书法创作观
由《书谱》试论孙过庭的书法创作观孙过庭的《书谱》不仅被历代习草者奉为圭臬,更是中国古代书论史上重要的书法理论著作。
因而自唐以来,学习、研究孙过庭《书谱》的学者不在少数。
但是对于孙过庭《书谱》的创作观,虽不少著作或论文中有所提及,但作为专题性研究却甚少。
本文试图对于孙过庭的书法创作思想、创作观念等作更深入的阐述,从而更好地指导书者的书法创作实践。
标签:孙过庭;《书谱》;书法创作观书法在有了一定基础后,进而要做一些书法创作的尝试。
该怎样创作呢?孙过庭的《书谱》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笔者将从书法创作的过程、环境和风格三个方面对孙过庭的书法创作观进行探讨。
一、书法创作的过程——“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与“心不厌精,手不忘熟”艺术创作过程,往往是先从感受、观察生活入手,后经艺术构思,把头脑中形成的艺术形象通过艺术手段表现出来。
当然书法创作亦不例外。
(一)“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在艺术创作之初的准备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孙过庭说:“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
况拟不能似,察不能精,分布犹疏,形骸未捡;跃泉之态,未睹其妍,窥井之谈,已闻其丑。
慕习之辈,尤宜慎诸。
”[1]此处孙过庭提供了一种方法:“察”与“拟”。
“察”与“拟”的对象除前人翰墨之外,还包括自然。
对于对象的观察既要精细,模拟也务求相像。
他不但强调对前人的翰墨要长期观摩,而且要极虑专精地留心与体味。
书者经过长期观摩与体味,才能将前人的法书临摹得形神兼备。
(二)“心不厌精,手不忘熟”艺术构思则是书法创作的另一阶段。
孙过庭关于书法创作构思的阐述如下:“心不厌精,手不忘熟。
若运用尽于精熟,规矩暗于胸襟,自然容舆徘徊,意先笔后,潇洒流落,翰逸神飞。
亦犹弘羊之心,预乎无际;庖丁之目,不见全牛。
”[2]在这段书论中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意在笔先原则,即在动笔写字之前,对于书法的内容,如何布局结构、如何运笔,先于心中做出精致的思考安排,之后才形之于纸墨,成为书法艺术作品。
浅析孙过庭《书谱》五论及其价值
浅析孙过庭《书谱》五论及其价值作者:刘辰辰来源:《今传媒》2016年第08期摘要:中国书法历史悠久。
其独特的书学思想以及汉字所具有特殊的结构形态是作为书法延续至今的基本载体,规定并制约了书法发展的方向。
与此同时,书法论著也日益丰富,篇章渐长。
其中,孙过庭《书谱》在历代书学著述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内容广博宏富,见解精辟独到,通过对书法艺术的发展论、书体论、创作论、审美论、批评论等方面来进行叙述,并分析其主要表达的书学思想和书法理论框架的构建,阐述其对后世的影响。
关键词:孙过庭;书谱;书学思想;影响中图分类号:J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8-0154-02孙过庭(约646~690),姓孙,名虔礼,以字行,陈留(今河南开封)人,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书学理论家,《书谱》即是他书法实践的总结和升华。
在其中首次比较系统地对书法创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阐述。
论述了书法创作的内在和外在条件、中国传统思想与书法的关系,并阐述了自己的书法审美思想等。
《书谱》的出现使中国书法理论的宏大体格和科学秉性真正得到了确立,标志着独立书法理论的诞生,在经过漫长的实践之后,终于趋于成熟。
在中国书法理论批评史上拥有着里程碑的意义,为后人带来启示。
其书文并茂,是一部值得后人临习和研究的佳作。
本文旨在介绍《书谱》所表达的书学思想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一、孙过庭《书谱》精髓--五论(一)发展论——汉魏有钟张,晋末称二王《书谱》的全文是从对前代书法家的评论开始的,其言曰:“夫自古之善书者,汉、魏有钟、张之绝,晋末称二王之妙。
”寥寥数字既对书法大家进行品评,又对书法脉络进行了梳理。
评者云:“彼之四贤,古今特绝;而今不逮古,古质而今研。
”夫质以代兴,妍因俗易。
虽书契之作,适以记言;而淳醨一迁,质文三变,驰鹜沿革,物理常然。
贵能古不乖时,今不同弊,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孙过庭认为文质是随着时代的推移而屡有变更的,这合乎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所谓“物理常然”。
书谱五乖五合的解释
书谱五乖五合的解释
书谱五乖五合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评价作品的一种标准。
下面是对书谱五乖五合的解释:
1. 五乖:也称为“五遣”,指作品中的不足、缺陷、错误之处。
五乖包括:乖戾(意指作品内容反常、偏颇)、乖谬(指作品中的谬误、错误)、乖曲(指作品中的曲解、歪曲)、乖僻(意指作品中的怪异、冷僻)、乖妄(指作品中的妄自尊大、轻率)。
书谱五乖是以评价作品的弱点和不足,对于文人来说,通过批评书谱五乖来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和创作水平。
2. 五合:意即作品中的优点、长处、精华之处。
五合包括:合乎(指作品中表达的内容符合常理和道理)、合意(指作品中内容符合独到的主题意图)、合世(意指作品能够符合当时社会风气和文化背景)、合理(指作品中的构思和结构合理)、合诗(意指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技巧出色)。
书谱五合则是用于肯定作品的优点和长处,旨在鼓励文人继续努力,保持或提升自己的创作水平。
总之,书谱五乖五合是文人对作品进行评价的一种标准,通过对作品的优点和缺点的分析,以期对文人们的创作提供指导和促进作用。
德风堂:学书法须懂“五合五乖”
德风堂:学书法须懂“五合五乖”成功的书法作品,除了书家本身的专业素养和能力以外,还依赖于主客观条件的好坏。
换句话说,好的书法作品,需要作者有良好的专业素养,这个属于内因,天时、地利、人和的主客观条件就是外因了,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产生经典作品。
孙过庭《书谱》就外部条件对于书法创作的影响做了深入的总结,五合五乖,就是阴阳相生相克的外部条件。
五合五乖原文如下:“神怡务闲,一合也:感惠徇知,二合也:时和气润,三合也;纸墨相发,四合也:偶然欲书,五合也一心遽体留,一乖也:意违势屈,二乖也:风燥日炎,三乖也:纸墨不称,四乖也;情怠手阑,五乖也。
”“合”就是和谐、适合、融合;“乖”就是违背、违犯、不和谐。
具体看五个“合”和五个“乖”“神怡务闲”:是指精神状态良好,无杂务缠身,身心处于极为放松之自然状态,在此心境下作书,定当和谐。
此第一种和谐状态。
“心遽体留”:与“神怡务闲”相悖,对应为一种极差的创作状态,俗务缠身,身心疲惫,精神涣散,身心·处忙乱之中,无法闲静。
此第一种不和谐状态。
(所以临帖创作,最好关掉手机!~)“感惠徇知”:酬谢知己,或以书法形式表达亲朋对自己之恩惠。
此种心绪可充分调动书写者积极性。
此第二种和谐状态。
“意违势屈”:违背自身心意,或迫于某种情势,在极不和谐、舒畅之情境下作书。
此第二种不和谐状态。
“时和气润”:指天朗气清,空气湿润,气候宜人,优良的气候条件有利于作书。
此第三种和谐状态。
“风燥日炎”:泛指不利之气候条件,或空气干燥,或赤日炎炎,或寒冷异常,或电闪雷鸣。
此第三种不和谐状态。
“纸墨相发”:指笔墨、纸张俱为精良,得心应手。
此第四种和谐状态。
“纸墨不称”:笔墨、纸张等书写工具俱不称手,影响水平发挥。
此第四种不和谐状态。
“偶然欲书”:指有时灵感突现,创作欲望异常强烈。
此种情形易激发兴趣,下笔有由,成功率高。
此第五种和谐状态。
“情怠手阑”:情绪低落,身心疲惫,精神倦怠,无创作欲望。
书法美学资料
1、宋趋时贵书含义?北宋前期书坛存在着一个普遍的现象,即学书者大多不愿师法古人,而是本着实用主义的观念趋时所尚,称为“趋时贵书”现象。
2、傅山的“四宁四毋”?“宁拙毋巧,宁丑毋媚。
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9”3、南朝书论的《九品说》指的哪九品?作者说的是什么?作者庾肩吾,九品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4、孙过庭“五乖五合”指哪些?五乖--心遗体留,意违势屈,风燥日炎,纸墨不称,情怠手阑.五合--神怡务闲,感惠徇知,时和气润,纸墨相发,偶然欲书,5、书论《三品说》哪三品?作者张怀瑾,分为“神妙能”三品。
6、晚明四大家:董其昌、刑侗、米万钟、张瑞图7、书法美学欣赏的传统原则?答:(1)先质后文。
“质”指书法艺术作为根本的内在的骨力即“神采”或“风骨”。
“文”指书法外在的形态。
(2)学问气。
(3)重家数(4)“无意于佳而佳”(5)取神弃形8、书法色彩的节奏可以有哪些基本类型?答:(1)基本律。
包括快慢(速率)、轻重(力率)、松紧(质率)(2)回护律。
它的基本技巧是回锋,在篆隶楷中表现的最为明显。
(3)起伏律。
它侧重在线条的运行节奏,不光是平面上下的序,还有毛笔弹性所导致轻重的序。
(4)间隔律。
它着重在线条与线条之间连贯节奏上,是比较偏于行草一系的形式表现。
9、文字内容对书法形式美的作用?答:(1)书法的文字内容是出发创作冲动的催化剂。
(2)文字内容是作品欣赏时所能凭借的线索。
(3)综合欣赏的民族审美心理需要文字内容的辅助10、普通(一般)美学与书法美学的区别?答:书法美学有自身的特点,它立足点在具体的艺术。
(1)书法美学的任务不仅仅限于一般的解释美,它更着重于探讨在书法这个形势媒介下,美是如何被品察和被创造的;探讨书法家们在进行书法创作时是如何运用美的形象——书法形象来达到抒情写意的目的;(2)更有兴趣对书法家如何对客观万物形态进行抽象的高层次提取;通过种种思维的过滤,将之转换成极为凝练、极为丰富的线条构架之美以打动观众;11、什么是书法艺术的形式美?答:通过有没的形象形式所表现出来的审美。
五乖五合对书法学习的启示
五乖五合对书法学习的启示
1. 五个乖和表现了书法学习的基本素养:细心、耐心、坚持、自律和创意。
2. 细心是学习书法的基础,需要认真观察每一个笔画的形态、结构、比例和协调性。
3. 耐心是学习书法的必备品质,只有面对复杂的笔画、繁琐的技法和重复的练习,才能不断提升自己。
4. 坚持是学习书法的关键,需要持之以恒地每天练习,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
5. 自律是学习书法的必备品质,需要自觉遵守规则,保持良好的习惯和状态,才能保证学习的有效性和成功率。
6. 创意是书法艺术的灵魂,需要通过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创造出具有个性和风格的作品。
7. 总之,学习书法需要有五个乖和五个合的配合,才能真正掌握这门艺术,引领文化的发展进步。
五乖五合对书法学习的启示
五乖五合对书法学习的启示
五乖五合是指“五分乖,五分合”,也就是说书法的“乖”和“合”
各占五分之一。
这里的“乖”和“合”是指书法创作中个性和规矩
的关系。
这一概念对于书法学习有很多启示。
一、保持个性,塑造独特的书法风格。
书法作品不仅仅是简单的字迹,它还反映了书法家的个性和精神追求。
因此,在学习书法时,要保持个性,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性格和气质去创作出独特的风格,从而与众不同。
二、又要遵循规矩,不违背书法规律。
书法规律是指在创作字画时所需遵守的基本规则和原则。
在书法艺术中,只有熟悉这些规律,才能够更好地运用笔墨,创作出更具艺术魅力的作品。
三、学会审美和鉴赏。
书法是一门艺术,要欣赏和理解其中的美学价值,才能够更好地进行学习和创作。
因此,学习书法还需要学习审美和鉴赏的能力。
四、坚持创新和变革。
书法创作要有创新,才能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
同时,书法也需要不断变革,顺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
五、注重实践和经验。
要学好书法,需要不断实践和积累经验。
只有不断地进行创作和练习,才能真正领会书法的精髓,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
总之,五乖五合的概念可以引导我们在学习书法时注重个性和
规律的结合,重视创新和变革,提高审美和鉴赏水平,注重实践和经验积累。
书谱五乖五合的解释
书谱五乖五合的解释书谱五乖五合,是古代音乐理论中的重要概念,用于描述乐谱的基本要素和组织方式。
它在古代音乐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对于理解古代乐曲的结构和演奏方式有着重要意义。
一、乖和合的含义1. 乖在古代音乐中,“乖”一词通常用来指代音符的走向或旋律的走向。
在书谱五乖五合中,“乖”即代表音符在乐谱中的位置和音高的变化。
2. 合“合”则是指不同乐器或不同声部的演奏声音相互和谐,达到一种相对统一和协调的状态。
在书谱五乖五合中,“合”即代表乐曲中不同音符的相对关系和音程的选择。
二、五乖的具体解释1. 上乖(高乖)上乖是指前音高较低,后音高较高的音程。
在古代乐曲中,常见的上乖有纯八度、纯五度等。
上乖的使用能够使乐曲声音变得高亢、明亮,增加音乐的变化和表现力。
2. 下乖(低乖)下乖是指前音高较高,后音高较低的音程。
下乖在古代乐曲中较为常见,常见的下乖有纯四度、纯五度等。
下乖的使用,使乐曲声音较为平和稳定,营造出宁静、祥和的音乐氛围。
3. 直乖直乖是指连续的音程中,音高规律逐渐升高或逐渐降低的情况。
例如音阶的上行或下行,即为直乖。
直乖的使用可以使乐曲声音流畅、连贯,增加音乐的连贯性和整体性。
4. 交乖交乖是指连续的音程中,音高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或由高到低再由低到高的情况。
在交乖中,音高会不断变化,给人一种起伏不定的感觉。
交乖能够增加乐曲的变化和戏剧性,使音乐更具张力和魅力。
5. 断乖断乖是指连续音程之间的跳跃变化,即音程不连贯、没有规则性。
断乖能够在乐曲中创造出一种跌宕起伏、转折突然的音乐效果,使乐曲更具情感表达和变化。
三、五合的具体解释1. 上合上合是指前音和后音的音高较高或相同的音程。
上合在古代音乐中被广泛使用,能够营造出明快、舒畅的音乐效果。
2. 下合下合是指前音和后音的音高较低或相同的音程。
下合的使用能够使乐曲声音更加平稳,营造出宁静、安宁的音乐氛围。
3. 直合直合是指前音和后音之间音高递增或递减的音程。
浅谈孙过庭《书谱》中的书学思想
浅谈孙过庭《书谱》中的书学思想摘要:孙过庭的《书谱》在书法技巧、书家风格、书体异同、审美角度上较为系统地论述了各方面书学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辩证又统一地揭示了书法艺术本质内涵,为中国书法理论建立了基本框架,是书法史上罕见的书文并茂的作品。
本文试从其书学思想的角度出发,分析上《书谱》的美学观点,为当代学习书法理论提供借鉴。
关键词:孙过庭书谱书学思想孙过庭,是唐代的书法家及书法理论家,曾任右卫胄参军、率府录事参军。
其名、字有两种说法。
窦蒙在《述书赋注》记载:“孙过庭,字虔礼,富阳人。
”陈子昂于《率府录事孙君墓志铭》中有言:“君讳虔礼,字过庭。
”张怀瓘在《书断·能品》中写道:“孙虔礼字过庭,陈留人。
”因孙过庭在唐朝的官职低微,所以对于他的名字和籍贯都没有明确的定论,但这都不碍于我们研究他的书法和其书学思想。
他擅长楷书、行书,尤其擅长草书,宗二王书法,用笔灵活,笔势坚韧,婉丽遒逸。
米芾在《书史》中曾这样称赞孙过庭的草书:“甚有右军法,作字落脚差近前而直,此乃过庭法。
凡世称右军书,有此等字,皆孙笔也。
凡唐草得二王法,无出其右”。
清代的刘熙载在书论《艺概》有云:“孙过庭草书,在唐为善宗晋法。
其行书《书谱》,用笔破而愈完,纷而愈治,飘逸愈沉着,婀娜愈刚健。
”他既道出了孙过庭的书学渊源,又综括了其书法风格。
孙过庭所写的《书谱》全文三千七百多字,全篇笔势纵横,峻拔刚毅,墨法清润,自古以来被推为珍世之品,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其内容主要涉及五个方面,书法发展论、书体论、书家论、创作论和风格论。
不仅道出了他对中国书法艺术发展的认识、指出了各种书体的应用、特点和规律的区别、提出了学书应有的态度和学识涵养,还总结了写字的基本技法和书法创作理论等,所涉猎范围之广,论述角度之精,文采内容之美。
更重要的是,它对唐朝及其以后的书法理论研究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甚至是对当代人学习书法,研究书法理论,也有着很大的借鉴意义。
孙过庭“五乖五合论”解析
孙过庭“五乖五合论”解析作者:李诗婷来源:《美与时代·下》2022年第07期摘要:孙过庭的“五乖五合论”思想从时、器、志三个角度,正反两个维度论述了创作中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对创作产生的影响。
该思想往上追溯有其源流,是中国传统美学观念影响中不断演变的思想产物。
但由于“五乖五合论”距今已久,具有时代性与个人的局限性,因此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批判中继承,在继承中创新。
关键词:孙过庭;五乖五合论;时器志;局限性一、“五乖五合论”内容之概述唐代书法理论家孙过庭在《书谱·序》中如此论述其创作观:“神怡务闲,一合也;感惠徇知,二合也;时和气润,三合也;纸墨相发,四合也;偶然欲书,五合也。
心遽体留,一乖也;意违势屈,二乖也;风燥日炎,三乖也;纸墨不称,四乖也;情怠手阑,五乖也。
乖合之际,优劣互差。
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若五乖同萃,思遏手蒙;五合交臻,神融笔畅。
畅无不适,蒙无所从。
”[1]76此即“五乖五合”论,实则是时、器、志三个方面的具体体现。
这三者表现为精神、人情、天气、工具、心境,五者“合”则流媚,“乖”则雕疏。
这种“合”与“乖”从今天看来是一种极具思辨色彩的思维模式,对于当代书法学习者的创作具有学习借鉴的意义。
(一)“神怡务闲”与“心遽体留”“神怡务闲”是指心情安适愉悦,事物闲暇;“心遽体留”则刚好相反,是指心神不定,杂务缠身。
从创作的角度看,作者放松愉悦,没有其他外界纷扰之事缠身,在这种情况下能更好地随心所适、意随笔到、表情达意。
正如蔡邕①在《笔论》中所说:“夫书,先默坐静思,随意所适,言不出口,气不盈息,沉密神采,如对至尊,则无不善矣。
”[2]6蔡邕所说书写前保持沉默,调节气息与“神怡务闲”道理相通,也是指在书写时应该让心沉静下来,不被外界打扰,心静则万物皆静,便能“如对至尊”,书写善矣。
杨凝式②的传世名作《韭花帖》,是在惬意的午休过后,精力弥满,起床却感觉肚子空空,需要找些小食来填肚,这时正好有友人送来的韭花饼,几块充饥小饼入肚,便更觉心情畅快愉悦,于是走到案头,写了封信给友人表达谢意。
孙过庭《书谱》的书学理论述略
孙过庭《书谱》的书学理论述略摘要:《书谱》是唐以前书论之集大成者,对后世书法理论影响极其深远,现就其突出的几个特点:源流论、抒情观、创作论、审美观这几点进行简要论述。
关键词:孙过庭;书谱;书法中图分类号:j29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0-0208-02孙过庭《书谱》在书法史上既是一部重要的理论著作,也是一篇书法艺术佳作,历来受研究者们所重视。
从唐代到近现代许多人从各个角度研究了孙过庭和他的《书谱》,莫不将这三千字的书论奉若圭臬,实因其理论本身之微言大意,博大精深,艺术思想独到而深刻,现略论之。
一、“古质今妍”的源流论所谓“古质”与“今妍”,它所涉及的是质与妍这组审美类型时代发展的先后顺序问题。
孙过庭《书谱》从书法源流讲起,他抑献扬羲,批评王献之的自负、造作,对右军则认为:“拟草则余真,比真则长草”、“博涉多优”。
他自己就是“味锺、张之余烈,挹羲、献之前规”的。
在书家与风格流派的变迁上,《书谱》是从梁武帝起,谈论书法风格,善用隐喻,如评论钟繇书法“云鹄游天,群凫戏海”;说王羲之字势雄逸如“龙跃天门,虎卧凤阙”。
这种描述风格的方法耐人寻味,但不易使人确切领会。
孙过庭则主张风格多元。
在具体论述时也与前人不一样,避免概括描述、抽象议论或比喻迭用,而是就各自风格形成的原因进行探讨。
指出:时代不同,风格不同:“古质今妍”,“质因代兴,妍因俗易”;书体不同,风格不同。
以书家个人论,其风格也在变化,这是因为书法家的学识、修养在变化。
风格是受时代、字体、书家个性制约和影响,这些原因互相交织,使书坛上百花争艳。
孙过庭提倡风格上的独创,不应该独尊一格,立门户之见:“譬夫绛树青琴,殊姿而共艳,隋珠和璧,异质而同妍”。
二、”达其情性,形其哀乐”的抒情观孙过庭说:“虽篆、隶、章、草,工用多变,济成厥美,各有攸宜,篆尚婉而通,隶欲精而密,草贵流而畅,章务检而便。
然后凛之以风神,温之以妍润,鼓之以枯劲,和之以闲雅。
“五乖五合”对书法学习的启示
“五乖五合”对书法学习的启示作者:陈天镜来源:《江苏教育.书法教育》 2017年第10期近年来,随着我国传统文化的复兴,许多人重拾毛笔开始学习书法,藉以追求“放笔一戏空”的精神满足。
然而,书法学习是有门槛的,它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与外部条件,绝非简单的信手涂鸦;在挥毫过程中,我们也常会遇到各种条件的制约。
实际上,早在唐代初期,孙过庭《书谱》就已经提出,有五大方面正反十种条件会对书法家创作产生影响,这就是著名的“五乖五合”说。
所谓“五乖五合”,是指书写时的心境、书写目的、当时的气候、书写的工具材料、书写的兴致等五大方面的主客观条件,不利于书法创作即是“五乖”,有利于书法创作称为“五合”。
把这个理论带入书法教学,也将有启于今人。
就拿“五合”来说,“神怡务闲,感惠徇知,时和气润,纸墨相发,偶然欲书”,此五者皆备,书法创作方可达到神情交融,笔调畅达的境界。
然而,对于学书者而言,要时刻保持“五合”皆备几乎没有可能,事实上也没有这样的必要。
例如,学习书法是一个漫长的修炼过程,不可能要求每次练字都是为了感恩或报答知己,也不可能都是怀着激情和冲动来练字,更不必强调只有在气温适宜、空气潮润的日子里才能练字。
但若仔细体悟其所列举的这些条件,我们亦可以发现其中对我们书法学习的一些要求。
我们在学书过程中,最需要的便是时间的积累,于是乎“神怡务闲”就显得如此的重要。
试想若背负着养家糊口的压力与急于求成的功利之心,怎能甘心于每日一笔一画的点滴前行呢?而若身居要职,又往往不免杂务缠身,可用于学书之时少之又少。
而从古至今能拥有“神怡务闲”这般条件的,莫过于莘莘学子了。
因而讲书法重视幼学也是十分有道理的。
对于仍在求学的我们来说,则更应该珍惜现在这般相对“神怡务闲”的求学时光。
“时和气润”也很值得注意。
尽管我们初学写字一般不会特别讲究天气,甚至会选择恶劣气候(例如酷暑或严寒)练字以磨砺自己的意志力和稳定性,但研究气候对写字的影响及日后的书法创作是非常必要的。
孙过庭提出的“五乖五合”理论
孙过庭提出的“五乖五合”理论唐 · 孙过庭《书谱》(局部)又一时而书,有乖有合,合则流媚,乖则雕疏。
略言其由,各有其五:神怡务闲,一合也;感惠徇知,二合也;时和气润,三合也;纸墨相发,四合也;偶然欲书,五合也。
心遽体留,一乖也;意违势屈,二乖也;风燥日炎,三乖也;纸墨不称,四乖也;情怠手阑,五乖也。
乖合之际,优劣互差。
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若五乖同萃,思過手蒙;五合交臻,神融笔畅。
畅无不适,蒙无所从。
———唐·孙过庭《书谱》唐 · 孙过庭《草书千字文第五本卷》(局部)译文:再者,作书状态也有“合”与“乖”的区别,倘若状态和谐则书法流畅隽秀,不和谐则凋零荒疏,简略说说其中的缘由,各有五种情况:精神愉悦、事务用静为一合; 感人恩恩惠、酬答知己为二合;时令温和、气候宜人为三合;纸墨俱佳、相互映发为四合;偶然有了作书的欲望与灵感为五合。
与此相反,神不守舍、杂务缠身为一乖;违反己愿、迫于情势为二乖; 烈日燥风、炎热气闷为三乖; 纸墨粗糙、器不称手为四乖; 情绪倦怠手头滞涩为五乖。
“ 合 ” 与 “ 乖 ” 的不同状态出现时,其书法也表现出优劣互参的差别。
天时适宜不如工具应手,得到好的工具不如拥有强烈的作书意愿和情志。
如果五种不合同时聚拢,就会思路闭塞,运笔无度;如果五合一齐俱备,则能神情交融笔调畅达。
流畅时无所不适,滞留时则会令人无所适从。
宋 · 薛绍彭《云顶山诗、上清帖等杂书卷》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导文:孙过庭提出的 “ 五乖五合 ” 理论,涉及到了艺术创作的普遍规律,即主客观的交融与统一。
他认为 “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 ” ,也就是说创作者主观的精神因素在诸条件中是最重要的,这一点也是符合书法艺术的创作原理的。
喜欢书法或者书论的可以长按添加。
天干五合的条件
天干五合的条件天干五合的条件天干五合是指十天干中,相邻的两个天干组成的五对组合,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干五合被视为一种吉祥的象征,代表着和谐、顺利和成功。
那么,什么样的条件下才能出现天干五合呢?以下将从多个方面进行详细解析。
一、基本概念1. 天干:指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十种元素。
2. 五合:指相邻的两个天干之间有良好的互动和配合关系。
二、六个条件要出现天干五合,需要满足以下六个条件:1. 相邻关系:相邻的两个天干才能组成五合。
例如甲乙是相邻关系,而甲丙就不是相邻关系。
2. 同性别:组成五合的两个天干必须同为阳性或阴性。
例如甲乙同为阳性,而甲丙则不符合条件。
3. 相等关系:组成五合的两个天干必须相等。
例如甲乙相等,而甲丙不相等。
4. 无冲突:组成五合的两个天干不能互相冲突。
例如甲乙不冲突,而甲戊则互相冲突。
5. 无刑克:组成五合的两个天干不能互相刑克。
例如甲乙不刑克,而甲庚则互相刑克。
6. 同属周期:组成五合的两个天干必须属于同一周期。
例如甲乙同属阳木周期,而甲戊则不属于阳木周期。
三、具体解析1. 相邻关系在十天干中,只有相邻的两个天干才能组成五合。
这是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相邻关系代表着互动和配合关系,有着良好的和谐之意。
例如,在十天干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就是相邻关系。
2. 同性别组成五合的两个天干必须同为阳性或阴性。
这是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阳性代表着积极向上、勇敢果断,阴性代表着柔和温顺、善良温暖。
如果两个天干的性别不同,则会出现矛盾和冲突,难以产生良好的互动和配合关系。
3. 相等关系组成五合的两个天干必须相等。
这是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相等代表着平等、公正、和谐。
如果两个天干不相等,则会出现优劣之分,难以产生平等和谐的关系。
4. 无冲突组成五合的两个天干不能互相冲突。
这是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冲突代表着对立和矛盾,有着不利于互动和配合的意义。
浅析《书谱》“五乖五合”思想———以《韭花帖》为例
浅析《书谱》“五乖五合”思想———以《韭花帖》为例摘要:《书谱》为初唐时期杰出书法家孙过庭的书论。
同时也是是优秀的书法作品,“艺”、“论”兼善。
内容广博宏富,涉及中国书学各个重要方面,且见解精辟独到,揭示出了书法艺术的本质及许多重要规律,对我国书法艺术的理论与实践有着深刻的影响。
尤其是“五乖五合”等著名的书法美学思想,其后历代学书者无不受惠于此。
为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书谱,孙过庭,五乖,五合一、五合与五乖孙过庭的“五乖五合”观念从正反两个角度分析了书法创作过程中主客体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在创作心理方面也有所涉及,上升到了一个较高的哲学角度,是孙过庭《书谱》中著名的创作论。
“五合交臻,神融笔畅”,“五乖同萃,思遏手蒙”,五乖五合”分别从心情意境、写作动机、外部环境、书写工具、创作欲望五个方面出发,阐述了影响创作主体的内在因素和外部条件。
用孙过庭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志”、“时”、“器”三者的辩证关系。
(一)“神怡务闲”与“心遽体留”在孙过庭眼中,悠闲而畅快是书法创作中重要的心理基础。
“五合”之中首当其冲的便是“神怡务闲”,与它相对立的则是“心遽体留”。
如果创作者的心理处于一种焦灼的状态,身体四肢却沉滞,心与手不相协调,就很难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唐代虞世南曾说:“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正心和气,则契于妙……必在澄心运思至微妙之间,神应思彻。
又同鼓瑟纶音,妙想随意而生;握管使锋,逸态逐毫而应。
”正是佐证了这个观点,在自然放松的心境下作书,定当和谐舒畅。
(二)“感惠徇知”与“意违势屈”“感惠徇知”与“意违势屈”涉及的是产生创作冲动的情感来源。
“意违势屈”指书写者迫于形势去委屈应付,违背了自己主动作书的意愿,多发生在应制之作中。
“感惠徇知是指感受到别人对自己的恩惠,以创作书法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是指一种良好的创作动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受到的情感触动通过书法艺术来表现。
同时揭示了书法创作应以主体的真实情感为基础。
试纸作品精选
1.张庆勋|曲阜师范大学 书法学院 硕士在读 唐代孙过庭《书谱》中有“五乖五合”之说,“纸墨相发”即是“五合”之一。
历代文人对纸也多有挑剔品评,纸在书写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这次试用的这几卷宣纸抚来绵厚而又细嫩,点画亦绵厚入纸,有立体感。
着墨透润而墨色层次明显,而又有夹宣的感觉。
纸在墨干后不拱、不皱、不翘,如拓过一般。
用以篆隶,毋论大小字,无不最佳;用以真楷,碑帖俱能,想必精妙;用以大草,云烟龙蛇俱能为之,吾尝亲试;用以丹绘,宣墨益色,笔笔来龙去脉层次分明。
若能存储数年去其火气,想必功力不深者点画亦能相似于赵叔、吴让之六七分!当是宣纸中的佳品。
2.林浩琦|曲阜师范大学 书法学院 硕士在读 宣纸最早的文献记载是:“江东地润无尘,人多精艺。
好事家宜置宣纸百幅,用法蜡之,以备摹写。
古时好拓画,十得七八,不失神采笔踪。
”刘仁庆认为:“宣纸,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种顶级的书画艺术用纸。
它‘源于唐代、兴于明代、鼎于清代’。
”该纸柔韧绵软,质地光洁白净,手感光滑柔润,墨润适中,吃墨厚湿。
笔墨入纸自然洇晕,书写易于控制,墨色策划·试纸1试纸作品精选约稿:徐琳祺责编:徐琳祺、史春霖编者按:《书画世界》杂志自2017年起增设“试纸”栏目,以期为书画爱好者提供尝试使用不同宣纸的机会。
具体做法是:读者及广大书画爱好者使用本刊提供的样纸(见扉1前插页),创作作品,写出试纸心得连同作品一起寄给我们,我们将择优刊登,欢迎大家踊跃参与。
所试用宣纸品牌信息详见P96。
变化也可掌控,墨韵清晰,层次分明。
宜书宜画。
犹适合于行草书的书写,笔走龙蛇,心手双畅,纸墨相合。
3.张俊玲|曲阜师范大学 书法学院 本科在读 有幸帮老师试纸,实属感激。
初得纸,不禁想到唐代诗人黄韬赞美白鹿宣纸的五言诗《省试内出白鹿宣示百官》,乃史书记载最早赞美宣纸之诗,此纸皆可做当下佳品。
谨慎书写,限于个人能力,书写不精。
该纸具受墨柔和、文藻精细、厚薄均匀、滑如春冰、密如蚕茧、莹润如玉等特色,是现今市场上一种高质量书画佳纸。
天干五合五合规律
天干五合五合规律
表现形式
A、原命局天干上有相合的天干五行出现;
B、命局天干上所透之干与太岁或流年上的天干相合。
五合规律
所谓合局,意味着干支某种五行力量的集结,合局有两种情况:
1、一种是合而能化;
2、一种是合而不化,也就是说只有相合的现象,没有相合的结果。
天干五合有哪些呢?包括甲己相合为土,乙庚相合为金,丙辛相合为水,丁壬相合为木,戊癸相合为火。
正常情况下,此五合一般相合为天干的某一种五行,如甲木与已土相合,如能合化一般的是合化为已土的五行;
相合的天干在五行上属于相克关系,由于天干只有10位,相合者为每隔五位跳一步,在五行上形成相克的关系,如甲已合,甲木克制已土,乙庚合,庚金克制乙木,其他类推.....
相合者的五行在阴阳上刚好相反,如甲木属阳,已土属阴,乙木属阴,庚金属阳。
那么有人会问:既然庚金克制乙木,那么为什么乙庚又会是相合的呢?
这个问题比较有意思,我们打个比方:因为天干甲庚相冲,庚金冲克甲木,甲木为了缓和与庚金的冲克关系,于是甲木就把他的妹妹乙木(阴)嫁给庚金(阳)为妻,因而乙庚合金便顺理成章合化成功,所以只有阴阳相反的两个天干才能论及相合。
{比喻为抄袭,荒塘无逻辑}
1、如果命局中所合的某一种五行力量强大时,则合局能够合化成功,如甲已相合,如果命局中已土的力量强旺则天干甲已相合成功,至于如何判断某一种五行力量强弱的方法,绝对不
能以五行个数来看,我站撰写的其他文章中有详细讲解。
天干五合
2、对于甲已相合,如果甲木力量强旺,则合而不为,其实质是甲木克合已土,已土力量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乖与五合》
摘要:又一时而书,有乖有合。
合则流媚,乖则彫疏。
略言其由,各有其五;神怡务闲,一合也;感惠徇知,二合也;时和气润,三合也;纸墨相发,四合也;偶然欲书,五合也。
心遂体留,一乖也;意違势屈,二乖也;风燥日炎,三乖也;纸墨不称,四乖也;情怠手阑,五乖也。
乖合之际,优劣互差。
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
什么是五乖?什么是五合?一时所书有合与不合之分,合则圆润秀媚,不合则凋敝疏陋。
简略的说明其原由,各有五种情况:精神安逸,心致闲静,此为一合;感人恩惠,酬答知己,此为二合;时令宜人,气候和润,此为三合;佳纸良墨,相称互宜,此为四合;偶蒙灵感,乘与欲书,此为五合。
神不守舍,心恐笔止,此为一乖;违反己意,迫于情势,此为二乖;气候干燥,烈日炎炎,此为三乖;纸墨低劣,两不相称,此为四乖;精神倦怠,手笔生疏,此为五乖。
合与不合,书法水平的优劣很大。
得天时不如得适手的书法工具,得到适手的书法工具又不如得到舒畅的心情。
这就是所谓的五乖与五合。
从孙过庭的书谱可以看出:“五乖五合”的提示,正是其审美观所决定的,“合”则能达,“乖”则必失。
孙过庭所推崇的“中和”书家则是王羲之书法的“志气和平、不激不厉”,这种状态就是一种内力充实、精神闲逸、文质相兼、奇变和谐的至佳状态,它与“神怡务闲”的精神状态有不相违、趋于合的一致性。
孙过庭认为王字有刚有柔,有温有威,有法有变,其特点是各种对立特质的统一。
这和五乖五合也有很大的异同。
“五乖五合”说了了书法创作中精神状态和创作情绪、创作环境、
工具材料、创作欲望五个方面,而这五个方面又可归纳为书法创作——“心”、“物”、“境”三个主要类别,三者虽可分论,但它们又是相互联系。
“心”在创作中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书法创作的主因。
孙过庭说:“得器不如得志”,“神融”才能“笔畅”。
“物”是书法创作的借缘,指书写的工具和材料,它是书者精神通过书写技巧借以传达的物质载体。
墨对于书法创作的重要性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从属于笔和追求的墨气的特殊效果的,工具与工具之间必须互相配合,笔、墨、纸皆称手如意,只有这样,才能“穷变态于毫端,合情调于纸上”。
“时和气润”,是孙过庭所谓“得时”的外部条件,“得时”是书法创作的契机,是外缘。
但是,环境条件又是多方面的,不仅包括自然之气候环境,还包括社会环境,生活环境,人文环境,这些环境都能作用于书家情绪并在书法创作中反映出来,从而成为“一合”或“一乖”。
孙过庭特别强调了“得时”、“得器”、“得志”三者之间的关系。
尽管创作过程更多反映为心理过程,但也是一个内与外、主体与客体有机结合的过程。
主客观条件相比,主观条件更具主导作用。
要使手能准确地表情达意,表记心灵,创作者必须长期劳作于创作实践中,只有具备“无间临池之志”,才可望达到无间心手的境界。
心不欲书之时(即“心遽体留”、“意违势屈”、“情怠手阑”之时)书是不能佳的,即使“有意于佳”也无济于事。
所以‘得志”之:观条件与“得时”、“得器”之客观条件相比,是最关键的一“得”。
孙过庭用一句“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总结三者之间的轻重关系是很精辟的。
“得志”就是指书家情、意、
志、趣的确立,亦是指书家拥有书法创作的最佳精神状态。
这种状态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虚静、平澹的状态;是一种无挂、无碍、无累的状态;是一种大自然、大自在、大自由自状态,而这种状态也是杰出书家达到最高境界的应有状态。
所以孙过庭所说的五乖五合就是“心”“静”“物”三个主要方面。
这三个方面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书谱》叙理翔实,抉发精微,妙盡其趣,极富文采,不仅是具有重要价值的书论著作,而且也是一篇文辞华美的散文佳作,千余年来,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