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第14课 避免革命的改革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江苏省句容市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14课避免革命的改革教学案(无答案)北师大版 (1)

江苏省句容市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14课避免革命的改革教学案(无答案)北师大版 (1)

第14课避免革命的改革一、教学要求基本要求:知道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

提升要求:认识农奴制对俄国社会的影响,改革是强国之路。

Array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俄国1861年改革的内容、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俄国1861年改革的性质。

三、教学设计【情景导入】【自主学习】1.原因:2.时间:人物:目的:。

3.主要内容:①;②;③。

4.实质:5.性质:6.影响:①废除了,缓解了,使国家;②沙皇俄国的。

【合作探究】1.如何理解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性质?2.如何评价1861年改革?四、课堂小结五、教学要求题【基本要求题】1.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改革之前曾说:“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这句话表明()A.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解放农奴B.面对统治危机,沙皇不得不进行改革C.沙皇认识到要扫除发展资本主义的障碍D.亚历山大倾向于在俄国发展资本主义2.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对俄国历史产生的最大影响是()A.废除黑人奴隶制B.发动克里木战争C.废除农奴制D.领导二月革命3.1861年改革是农奴主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其主要依据是()A.改革是由农奴主实行的B.改革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C.改革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D.改革是对农民的一场残酷掠夺4.以解放农民为突破口,使国家逐步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重大改革是()A. 俄国农奴制改革B.明治维新C. 戊戌变法D.美国废除黑人奴隶制5.构建和谐社会是人类的共同理想,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国家,构建和谐社会所面临的主要历史任务各不相同。

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林肯政府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的历史任务是①摆脱英国殖民统治②平定南方分裂叛乱③废除黑人奴隶制④废除农奴制()A.②③B.①②C.①④D.②④【提升要求题】6.阅读材料,请回答:材料一:“请你们相信,为保护地主的利益,凡是能做的一切都做到了。

”——亚历山大二世材料二:“当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的一干二净了。

2024年届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避免革命的改革教案2北师大版

2024年届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避免革命的改革教案2北师大版
其次,我发现学生在小组讨论环节中的参与度并不高。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讨论的主题缺乏兴趣或者不知道如何进行有效的讨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引入更多有趣的讨论主题,并提供一些指导,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讨论。
最后,我发现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不集中。这可能是因为我没有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兴趣或者没有提供足够的互动机会。因此,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增加更多的互动环节,例如问答、角色扮演等,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4. 请比较英国、德国、俄国在避免革命的改革过程中的异同,并分析其原因。
答案:三国改革过程中的异同:都是在面临社会危机时进行改革,通过改革缓解了社会矛盾,实现了社会稳定与发展。不同之处在于改革的具体措施和侧重点不同,原因在于各国的历史背景、国情和政治制度存在差异。
5. 请谈谈你对避免革命的改革的认识,以及这些改革对我国改革开放的启示。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历史的背景,掌握了基本的资本主义制度及其运行规律。在此基础上,本节课将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上述国家在面临社会危机时,如何通过改革手段维护国家稳定,提高学生对比、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加深对历史发展规律的理解。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观念,使学生在了解避免革命的改革实例中,认识到改革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提高历史理解与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史料实证意识,通过分析改革过程中的具体政策措施,学会运用史料支撑观点,形成批判性思维。加强学生国家认同感与国际视野,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同时认识到世界其他国家改革的共性与差异,提升综合素养。
2.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
-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历史的背景,了解了基本的资本主义制度及其运行规律。

第14课 避免革命的改革

第14课 避免革命的改革

第14课 避免革命的改革【教学目标】1、知道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了解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读书、查阅资料的能力。

2、认识农奴制对俄国社会的影响,提高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3、通过学生探究活动,回答问题,培养学生分析历史,正确认识历史的能力【教学教法】讨论交流法,主题引导法【重点难点】了解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读书、查阅资料的能力。

认识农奴制对俄国社会的影响,提高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学生阅读P71单元导读,教师总结并引入第14课内容教学设想:虽然导入部分并不绚丽,但这样有助于学生将本课知识放在历史的长河中去思考问题,研究历史本质课件出示预习内容 第一篇章:自主预习,构建知识结构第14课 避免革命的改革1、根本原因:2、直接原因:3、时间: 人物: 目的: 456、实质:7、影响:学生预习课文并完成知识结构; 教师与学生一起完成知识结构,并用多媒体出示答案 第二篇章:走近历史 多媒体出示资料:《地主在毒打农奴,贫苦的俄罗斯农民》学生结合小字内容思考:1、帆船与汽船分别代表哪个国家?“帆船与汽船的较量”结果怎样?结合资料与课本内容思考此结果出现的原因帆船代表俄国,汽船代表英国和法国;结果俄国战败,国内矛盾激化原因;俄国在19世纪中期仍是以农奴制经济为主的封建国家,国内矛盾尖锐;英法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完成了工业革命,经济迅速发展,俄国失败的必然的2、俄国怎样才能在竞争中生存下去?(引入第2框题)改革,废除农奴制度,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第三篇章:体验历史想一想:1、课本中哪些内容反映了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目的?获得土地得用高于地价2—3倍的价格赎买,到1910年榨取了约20亿卢布;获得自由的农民仍归村社管理;农民偿还完贷款前 仍需履行服从地主的义务2、结合课本想一想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是否消除了地主与农奴之间的矛盾?没有;农民仍没有真正摆脱受地主剥削奴役的地位3、思考:1861年改革能否促进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提示:结合P75《依旧贫困的俄罗斯农民》从消费能力、劳动力、社会制度等方面回答。

江苏省丹阳市第九中学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4课 避免革命的改革名师教案 北师大版

江苏省丹阳市第九中学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4课 避免革命的改革名师教案 北师大版

第14课避免革命的改革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了解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认识农奴制改革对俄国社会的影响,提高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读,讲,议结合,通过对问题的思考,提高阅读,分析,比较的能力.通过对农奴制改革积极作用与局限性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全面分析历史事物的方法。

3.情感与价值观:认识到俄国1861年改革是沙皇为巩固统治而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它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这次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它也保存了大量的封建残余.顺应历史潮流,适时做出变革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使国家变得更为和谐有力,进而使学生认识到在当今世界形式下,改革开放是各个富强的必由之路。

教材分析重点:了解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难点:如何一分为二地看待农奴制改革的影响课型方法:新授课崇善教学法电教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图像导入(二)自主学习,梳理知识小组成员互相交流九年级《课时同步学练测》P41预习感知,教师巡视。

(三)合作探究,交流展示一、帆船与汽船的较量学生阅读课文思考:在工业革命的冲击下,俄国使用机器生产的工厂逐渐增多。

但是,到19世纪中期,俄国的资本主义工业发展依然缓慢,远远落后于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

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在17—18世纪,正当西欧国家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时候,俄国仍然固守封建的农奴制度。

农奴制这种落后的封建生产方式已成为俄国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引起了国内资产阶级的不满。

农奴主对农奴的残酷剥削,掠夺也引起了农奴的反抗.俄国国内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克里木战争的败进一步激化了国内的矛盾.而导致克里木战争失败的根源则是因为农奴制的存在.正是农奴制的存在,阻碍了俄国经济的发展,影响了沙俄的对外扩张,并造成严重的政治危机。

因此废除农奴制成为当时有识之士的主要呼声.那俄国统治者如何来应对这场农奴制危机呢。

二、自上而下的解放农奴提出问题:为什么废除农奴制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呢 1861年改革有什么局限性改革的实施者是谁请学生朗读课本上改革的主要内容,然后进行讨论.教师总结:1861年改革使俄国逐渐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第14课避免革命的改革精编版

第14课避免革命的改革精编版

教学设计:九年级上册第14课避免革命的改革所属学科或领域:历史适于的学段/年级:九年级一、教材分析本课选自北京师范大学按照新课程标准编写的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材,第14课避免革命的改革,这一课介绍的是俄国的农奴制改革。

本课被编排在第三单元“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中。

本课重点: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措施和它为什么会使俄国开始走上近代化,即资本主义的道路,以及这种社会转型方式所遗留的诸多问题。

本课难点:如何评价这种和平的(即非暴力的)社会变革方式。

突破本课难点的必要基础就是深刻分析和理解本课的重点。

二、学情分析进入初三的学生已经具备了比较高的观察力和分析综合能力,思维非常活跃,喜欢探究。

能独自或合作搜集整理资料并提取历史信息进行分析判断。

初三的学生已经可以在了解历史现象时产生比较有深度的思考和感悟。

三、教学目标课程标准:讲述俄国废除农奴制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农奴制改革的历史作用。

知识与能力知道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了解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读书、查阅资料的能力。

认识农奴制对俄国社会的影响,提高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指导学生编写课本剧、表演课本剧,培养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以及表演的能力。

通过情境,培养学生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切身的体会,感悟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它可能会给社会带来阵痛,但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它将使国家变得更为和谐有力。

通过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对比,认识到在当今世界形势下,改革开放才是强国之路。

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教学理念正确处理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的关系。

在历史教育中,知识与能力从来是不可分的,要培养能力,就要通过历史知识来培养,而学习历史知识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只是过去为了应试的需要,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削减了能力培养的内容,让学生去死记硬背一些记忆性的知识,而忽视了其中的能力培养。

历史与现实是不可分割的,一定要始终有“史为今用”的理念,要让学生通过学习历史、了解历史,得到经验和启示,为现实生活服务。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第14课避免革命的改革教案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第14课避免革命的改革教案

复备栏目第14课避免革命的改革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了解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读书、查阅资料的能力。

认识农奴制对俄国社会的影响,提高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指导学生编写课本剧、表演课本剧,培养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以及表演的能力。

通过重现“焦点访谈”,给学生设计一种情境,培养学生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切身的体会,感悟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它可能会给社会带来阵痛,但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它将使国家变得更为和谐有力。

通过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对比,认识到在当今世界形势下,改革开放才是强国之路。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农奴制改革对俄国社会的影响教学难点:如何一分为二地看待农奴制改革三、知识结构:第14课避免革命的改革1、根本原因: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2、直接原因:克里木战争中俄国战败3、时间:1861年。

人物:亚历山大二世农奴在获得自由的同时赎买一块份地4、主要内容:农民只有土地的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农民归“村社”管理5、性质:是一场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6、实质:是对农民的一场厚颜无耻的掠夺。

7、影响: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四、教学过程:复习导入:复习英法美革命的根本原因导入,以及革命的方式。

出示目标,尝试探究一)、[帆船与汽船的较量]1、出示自学目标,布置自学任务:1)俄国的资本主义工业发展依然缓慢的原因2)导致克里木战争失败的根源?复备栏目3)俄国统治者如何来应对这场农奴制危机?2、教师认真巡视,或参与学生讨论3、检查学生自学效果,构建知识网络4、探究问题,学会方法。

二)自上而下的解放农奴1、自学思考:a) 为什么废除农奴制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呢?b) 1861年改革的主要内容?b) 1861年改革有什么局限性改革的实施者是谁2、教师认真巡视,或参与学生讨论3、探究讨论引导学生对比俄国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与英法有什么不同.思考如何评价俄国1861年改革?三)近代化的沉重步伐1、阅读思考:为什么课本以'近代化的沉重步伐'作为小标题?2、合作探究在亚历山大二世进行了改革之后的俄国,近代化的步伐依旧非常缓慢的原因3、教师点评:五、小结:认识到俄国1861年改革是沙皇为巩固统治而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它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这次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它也保存了大量的封建残余.顺应历史潮流,适时做出变革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使国家变得更为和谐有力,进而使学生认识到在当今世界形式下,改革开放是各个富强的必由之路.六、随堂练习1、俄国历史上使社会性质发生重大转变的是A.彼得一世改革B.1861年改革C.明治维新D.大化改新2、俄国1861年改革的最根本的目的是A.巩固阶级统治,缓和阶级矛盾B.扩大政权基础C.发展资本主义D.消灭本国农奴制度3、1861年改革签署废除农奴制法令的沙皇是A.伊凡四世B.彼得大帝C.亚历山大一世D.亚历山大二世4、俄国1861年改革是农奴主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其主要依据是A.改革是由农奴主实行的B.改革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C.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复备栏目D.改革是对农民的一场残酷掠夺5、“农民在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避免革命的改革教案设计教案

避免革命的改革教案设计教案

避免革命的改革教案设计教案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教学设计:九年级上册第14课避免革命的改革大连市第三十四中学孙骄阳所属学科或领域:历史适于的学段/年级:九年级一、教材分析本课选自北京师范大学按照新课程标准编写的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材,第14课避免革命的改革,这一课介绍的是俄国的农奴制改革。

本课被编排在第三单元“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中。

本课重点: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措施和它为什么会使俄国开始走上近代化,即资本主义的道路,以及这种社会转型方式所遗留的诸多问题。

本课难点:如何评价这种和平的(即非暴力的)社会变革方式。

突破本课难点的必要基础就是深刻分析和理解本课的重点。

二、学情分析进入初三的学生已经具备了比较高的观察力和分析综合能力,思维非常活跃,喜欢探究。

能独自或合作搜集整理资料并提取历史信息进行分析判断。

初三的学生已经可以在了解历史现象时产生比较有深度的思考和感悟。

三、教学目标课程标准:讲述俄国废除农奴制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农奴制改革的历史作用。

知识与能力知道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了解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读书、查阅资料的能力。

认识农奴制对俄国社会的影响,提高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指导学生编写课本剧、表演课本剧,培养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以及表演的能力。

通过情境,培养学生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切身的体会,感悟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它可能会给社会带来阵痛,但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它将使国家变得更为和谐有力。

通过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对比,认识到在当今世界形势下,改革开放才是强国之路。

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教学理念正确处理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的关系。

在历史教育中,知识与能力从来是不可分的,要培养能力,就要通过历史知识来培养,而学习历史知识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只是过去为了应试的需要,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削减了能力培养的内容,让学生去死记硬背一些记忆性的知识,而忽视了其中的能力培养。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避免革命的改革教案(北师大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避免革命的改革教案(北师大版)

第14课避免改革的革命、皖霍邱县白莲乡牛集初中陈维阳【课程标准】讲述俄国废除农奴制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农奴制改革的历史作用。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了解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2)认识农奴制改革对俄国社会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农奴制改革积极作用与局限性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全面分析历史事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到俄国1861年改革是沙皇为巩固统治而进行的自时而下的改革,它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这次改革是历史的必然,但它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2)顺应历史潮流,适时作出变革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使国家变得更为和谐有力,进而使学生认识到在当今世界形势下,改革开放是国家富强之路。

【教学重难点】重点: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它的历史作用。

难点:如何一分为二地看待农奴制改革的影响。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方法】讲述法讲解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当一个国家的阶级矛盾日益激化的时候,摆在前面的只有两种可能,一是统治阶级采取高压政策镇压人民反抗,使矛盾不断激化,最终爆发革命,人民通过暴力手段推翻统治阶级的统治,另一种可能就是统治阶级为巩固自己的统治,进行一系列社会变革,缓解矛盾,1861年俄国农奴制就属后者。

同学们想一下,亚历山大为什么要进行改革?这次改革的内容是什么?有什么影响?一、改革的背景1、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在17—18世纪,正当西欧国家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时候,处于东西方之间的俄国仍然固守封建农奴制。

农奴没有人身自由,可以被买卖,也不能拥有自己的土地和财产,这样,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劳动力、原材料、市场等就无法解决,农奴制这种落后的封建生产方式已成为俄国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引起了资产阶级的不满,农奴主对农奴的残酷剥削、掠夺也引起了农奴的反抗,俄国国内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2、克里木战争的失败进一步激化了国内矛盾,俄国从18世纪开始对外进行疯狂的领土扩张,夺取和占领了周边国家的许多领土。

历史初三上北师大版第14课避免革命的改革教案

历史初三上北师大版第14课避免革命的改革教案
过程与方法:
读讲议结合,通过对问题的思考,提高阅读分析比较的能力
通过对农奴制改革积极作用于局限性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全面分析历史事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俄国1861年改革是沙皇为巩固统治而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它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这次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它保存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顺应历史潮流,适时作出变革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使国家变得更加和谐有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了解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农奴制改革的历史作用
难点:如何一分为二第看待农奴制改革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预设
复备
复习巩固
导入新课
基础过关
【一】复习巩固:
结合第12课学案优梳理和课文
【二】导入新课:
农奴制改革,使农奴获得了自由,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劳动力,农奴获得份地时支付的巨额赎金,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资本、。因此,改革加快了俄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步伐,成为俄国历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点。但是,改革是为了巩固贵族地主通知,是由代表贵族地主利益的沙皇实施的,必然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5
3
10
学生根据上节课所学内容,复习抢答
从课文中获取有效信息〔要求:边读书边标划重点,并记忆〕,然后快速反馈
合作探究
问题探究:10分钟
1、俄国1861年改革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
2、改革的时间、人物、主要内容、实质?
3、改革的影响〔进步性和局限性〕
4、纵观历史上的改革,有成功也有失败,由此我们应该对改革树立怎样的正确认识?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并讨论答案,标画重点教师巡回指导

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 避免革命的改革教案

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 避免革命的改革教案
想一想
俄国农奴制改革有何历史作用?
(提示:请从进步意义和局限性两方面思考)
三、近代化的沉重步伐(影响)
局限性
1.经济上:农民为了获得人身自由和土
地使用权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背上了更为
沉重的经济包袱。
2.政治上:沙皇俄国的专制制度并没有
发生本质性的改变,广大劳动群众仍然缺
乏基本的民主权利。
沙皇俄国的近代化步伐依然沉重而缓慢。
年级
九年级
拟授课学校ຫໍສະໝຸດ 科目历史拟授课班级
主备人
拟授课教师
拟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第14课避免革命的改革
教案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了解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读书、查阅资料的能力。
认识农奴制对俄国社会的影响,提高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指导学生编写课本剧、表演课本剧,培养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以及表演的能力。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俄国历史上的一次著名的改革。
新授课:
一、帆船与汽船的较量
1、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原因
直接原因:
克里木战争战败,激化了国内的矛盾。
根本原因:
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地主在毒打农奴生活贫苦的俄国农民
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克里木战争
俄国——固守封建农奴制。(败)
英法——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完成工业革命,技术
先进。(胜)
二、自上而下解放农奴
(1)目的:缓和俄国的社会矛盾,巩固统治。
(2)方式:自上而下颁布法令
(3)主要内容:
回顾俄国对我国侵略的历史,引出新课的内容。

初中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4课《避免革命的改革》教学设计3

初中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4课《避免革命的改革》教学设计3

第14课防止革命的改革教学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提高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读,讲,议结合,通过对问题的思考,提高阅读,分析,比拟的能力.通过对农奴制改革积极作用与局限性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全面分析历史事物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俄国1861年改革是沙皇为稳固统治而进展的自上而下的改革,,适时做出变革是社会开展的需要,可使国家变得更为和谐有力,进而使学生认识到在当今世界形式下,改革开放是各个富强的必由之路.教学重难点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内容一、[帆船与汽船的比赛]学生阅读课文思考:在工业革命的冲击下,,到19世纪中期,俄国的资本主义工业开展依然缓慢,远远落后于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这是为什么呢学生答复后,教师总结:在17—18世纪,正当西欧国家开场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时候,,,,阻碍了俄国经济的开展,影响了沙俄的对外扩张,并造成严重的政治危机.因此废除农奴制成为当时有识之士的主要呼声.那俄国统治者如何来应对这场农奴制危机呢二、[自上而下的解放农奴]提出问题:为什么废除农奴制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开展呢 1861年改革有什么局限性改革的实施者是谁请学生朗读课本上改革的主要内容,然后进展讨论.教师总结:1861年改革使俄国逐渐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引导学生比照俄国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与英法有什么不同.思考如何评价俄国1861年改革三、[近代化的沉重步伐]提问:"为什么课本以'近代化的沉重步伐'作为小标题它为什么'沉重' "学生答复后,教师向学生讲清:它沉重的原因是因为改革保存了大量的封建剩余,直接影响是俄国资本主义的开展速度,,教师用农奴制改革的具体内容来说明改革的局限性.课堂小结教师概括本课内容:由于农奴制的存在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开展,也影响了俄国的对外扩张,,缓和国内的矛盾,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展了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使农民获得了人身自由.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上了开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是它浓厚的封建剩余也影响了俄国的开展速度.。

2024年届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避免革命的改革教案2北师大版

2024年届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避免革命的改革教案2北师大版
7.应用能力:学生将能够将所学的改革事件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和学习中,例如,他们能够通过分析历史改革事件,理解当前社会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为未来的改革提出建议和构想。
内容逻辑关系
①改革的作用与意义:首先,介绍改革的概念和作用,解释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接着,阐述改革需要勇气和智慧,以及妥协和审时度势的重要性。最后,通过实例分析,展示改革对中国近代史上重要事件的影响,如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等。
3.例题三:分析辛亥革命能够成功的原因。
答案:辛亥革命能够成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辛亥革命得到了广泛的社会支持,包括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士兵和民众等。其次,辛亥革命具有明确的革命目标和纲领,如推翻清朝、建立民主共和国等。再次,辛亥革命得到了外部势力的支持,如孙中山与国际革命团体的联系。最后,辛亥革命在组织和策略上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如建立革命党组织、发动起义等。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改革是什么吗?它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展示一些关于改革事件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改革事件的魅力或特点。
-简短介绍改革事件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改革事件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改革事件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过程:
学生学习效果
1.知识掌握:学生将能够准确地描述改革事件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他们能够了解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等改革事件的具体内容和过程,以及这些改革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分析能力:学生将能够分析改革事件的特点和意义,从多个角度审视历史问题,形成全面、客观的历史观。他们能够通过案例分析,理解改革事件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
(3)改革的启示: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从多个角度审视历史问题,形成全面、客观的历史观。

北师大版九上第14课《避免革命的改革》word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九上第14课《避免革命的改革》word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九上第14课《避免革命的改革》word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选自北京师范大学按照新课程标准编写的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材,第14课幸免革命的改革,这一课介绍的是俄国的农奴制改革。

本课被编排在第三单元“近代社会的进展与终结”中。

本课重点: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要紧措施和它什么原因会使俄国开始走上近代化,即资本主义的道路,以及这种社会转型方式所遗留的诸多咨询题。

本课难点:如何评判这种和平的(即非暴力的)社会变革方式。

突破本课难点的必要基础确实是深刻分析和懂得本课的重点。

二、学情分析进入初三的学生差不多具备了比较高的观看力和分析综合能力,思维专门活跃,喜爱探究。

能独自或合作搜集整理资料并提取历史信息进行分析判定。

初三的学生差不多能够在了解历史现象时产生比较有深度的摸索和感悟。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明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了解农奴制改革的要紧内容,培养学生读书、查阅资料的能力。

认识农奴制对俄国社会的阻碍,提升客观评判历史事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指导学生编写课本剧、表演课本剧,培养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以及表演的能力。

通过情境,培养学生客观评判历史事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切身的体会,感悟改革是社会进展的需要,它可能会给社会带来阵痛,但从历史的进展来看,它将使国家变得更为和谐有力。

通过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庞大成就对比,认识到在当今世界形势下,改革开放才是强国之路。

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教学理念正确处理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的关系。

在历史教育中,知识与能力从来是不可分的,要培养能力,就要通过历史知识来培养,而学习历史知识的目的之一确实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只是过去为了应试的需要,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削减了能力培养的内容,让学生去死记硬背一些经历性的知识,而忽视了其中的能力培养。

历史与现实是不可分割的,一定要始终有“史为今用”的理念,要让学生通过学习历史、了解历史,得到体会和启发,为现实生活服务。

教学方法谈话法、演示法、讨论法、活动法等。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避免革命的改革》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避免革命的改革》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第14课避免革命的改革1.教学设计学科名称:九年级历史:避免革命的改革2.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进入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比较高的观察力和分析综合能力,思维非常活跃,喜欢探究。

能独自或合作搜集整理资料并提取历史信息进行分析判断。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可以在了解历史现象时产生比较有深度的思考和感悟。

3.教学内容分析:本课选自北京师范大学按照新课程标准编写的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材,第14课避免革命的改革,这一课介绍的是俄国的农奴制改革。

本课被编排在第三单元"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中。

4.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了解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读书、查阅资料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认识农奴制对俄国社会的影响,提高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切身的体会,感悟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它可能会给社会带来阵痛,但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它将使国家变得更为和谐有力。

5.教学难点分析重点: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措施和它为什么会使俄国开始走上近代化,即资本主义的道路,以及这种社会转型方式所遗留的诸多问题。

难点:如何评价这种和平的(即非暴力的)社会变革方式。

6.教学课时:1课时7.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新旧衔接提问美国南北战争的影响?教师拓展:回忆英国、美国、法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导入新课要求学生看课本找出俄国1861年改革的相关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自然地导入新课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二、学习新知学习提纲一、农奴制危机的表现内部外部二、1861年改革1、实施者2、性质3、主要内容4、作用就学生的回答释疑(1)俄国农奴制危机的表现在什么地方?如何理解?(2)要求学生阅读课本151页的小字部分,亚历山大二世的演讲分析这次改革的真正目的?(3)分析俄国1861年改革的影响用俄国1861年改革的影响总结本课。

学生看书自主完成学习目标,然后再交流疑点,三、达标测试1、俄国1861年改革的实质是A对农民的敲诈和掠夺 B对社会制度进行改革C对经济生活进行创新 D对军队进行改编2、在发生于英法与俄国之间的克里米亚战争中,俄国运送军用物资的工具是马车和帆船;而英法则用蒸汽机驱动的汽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上册第14课避免革命的改革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
伴随着英、法、美等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实行农奴制的俄国在竞争中败北,激化了国内社会矛盾。

为避免革命,沙皇被迫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改革使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是改革保留了很多封建残余,俄国的发展道路仍然困难重重。

一、课程要求
讲述俄国废除农奴制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农奴制改革的历史作用。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知道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了解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读书、查阅资料的能力。

认识农奴制对俄国社会的影响,提高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指导学生编写课本剧、表演课本剧,培养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以及表演的能力。

通过学生探究活动,回答问题,培养学生分析历史,正确认识历史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切身的体会,感悟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它可能会给社会带来阵痛,但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它将使国家变得更为和谐有力。

通过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对比,认识到在当今世界形势下,改革开放才是强国之路。

三、教学过程
(一)设计思路
紧扣《课标》,结合课本内容,通过材料阅读、历史剧等形式再现历史场景,让学生理解历史,认识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二)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三)课堂展示(教学流程)
导入新课
学生阅读P71单元导读,教师总结并引入第14课内容
教学设想:虽然导入部分并不绚丽,但这样有助于学生将本课知识放在历史的长河中去思考问题,研究历史本质
课件出示预习内容
第一篇章:自主预习,构建知识结构
第14课避免革命的改革
1、根本原因:
2、直接原因:
3、时间:人物:目的:
a、
4、主要内容: b、
c、
5、性质:
6、实质:
7、影响:
学生预习课文并完成知识结构;
教师与学生一起完成知识结构,并用多媒体出示答案
第二篇章:走近历史
多媒体出示资料:《地主在毒打农奴,贫苦的俄罗斯农民》
学生结合小字内容思考:
1、帆船与汽船分别代表哪个国家?“帆船与汽船的较量”结果怎样?结合资料与课本内容思考此结果出现的原因
帆船代表俄国,汽船代表英国和法国;结果俄国战败,国内矛盾激化
原因;俄国在19世纪中期仍是以农奴制经济为主的封建国家,国内矛盾尖锐;英法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完成了工业革命,经济迅速发展,俄国失败的必然的
2、俄国怎样才能在竞争中生存下去?(引入第2框题)
改革,废除农奴制度,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第三篇章:体验历史
历史剧之一——
亚历山大二世:众爱卿,近些年世界局势变化很大,我们已经落伍了;国内农奴起义更是风起云涌,我决定废除农奴制度,给农奴自由和土地,大家有意见吗?
大臣甲:陛下,万万不可,祖宗之法不能变呀!农奴自由了谁给我们耕地!谁交粮食给我们啊!
大臣乙:是啊!老祖宗的基业不能毁于我们手里呀!农奴自由了,还有谁纳税给我们维持军队啊!
亚历山大二世:(把法令给众大臣传阅)请你们相信,为了保护地主的利益,凡是能做的一切都做到了。

众大臣:(笑逐言开)陛下英明!
历史剧之二——
旁白:(变法三年后)1861年改革结果到底如何呢?本剧组记者带着这个问题采访了一家农奴家庭。

记者;您好!请问改革三年来你们的收入增加了吗?
农奴甲:没有!我们一家收入都用来还贷款了,才还了一小部分,至今仍一贫如洗 记者:你们自由了,不是可以去城里打工吗?
农奴乙:村社不允许,我还是偷偷跑出去的呢!
旁白:据资料显示,宣言和法令公布后,农民暴动和起义仅1861——1863年就发生了2000次
列宁:农奴获得自由的同时已经被剥削的一干二净了。

想一想:
1、课本中哪些内容反映了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目的?
获得土地得用高于地价2—3倍的价格赎买,到1910年榨取了约20亿卢布;获得自由的农民仍归村社管理;农民偿还完贷款前仍需履行服从地主的义务
A 、
B 、
2、结合历史剧之二想一想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是否消除了地主与农奴之间的矛盾?
没有;农民仍没有真正摆脱受地主剥削奴役的地位
3、思考:1861年改革能否促进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提示:结合P75《依旧贫困的俄罗斯农民》从消费能力、劳动力、社会制度等方面回答。

不能促进资本主义迅速发展:1、农民仍一贫如洗,没有购买力;2、农民没有真正获得自由,资本主义发展急需的劳动力问题没有根本解决;3、改革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直接影响了资本主义发展速度
第四篇章:感悟与升华
1、正确认识改革
如何正确评价1861年改革?
应该从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方面评价,积极——略;消极——略
20世纪70年代末,发生于我国的伟大的转折指什么?有何作用?
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促进生产力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2、正确对待改革
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崛起,中国人民进行了多次改革,如维新变法、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有成功有失败,走过弯路,甚至抛头颅、洒热血。

联系本课所学,结合身边事例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曲折性;改革是社会自我调节的方法,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改革能够促进社会发展;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我们要拥护改革等等(事例略)小结:亚历山大二世根据俄国社会现实,立足国情进行改革,维护了地主阶级的利益,缓和了社会矛盾;虽然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但是却使俄国走上了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促进了俄国社会的发展。

巩固练习:
1、沙皇政府1861年改革按其内容来说是资产阶级性质的,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改革
A、使农奴获得自由
B、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市场和劳动力
C、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
D、满足了农奴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
2、“请你们相信,为了保护地主的利益,凡是能做的一切都做到了。

”这句话是谁的言论?
A、亚历山大
B、彼得一世
C、亚历山大二世
D、彼得二世
3、“请你们相信,为了保护地主的利益,凡是能做的一切都做到了。

”充分说明了1861年改革的实质:
A、改革为了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B、改革为了维护地主的利益
C、改革为了解放农奴
D、改革为了提供资本主义发展所需的劳动力
四、教学反思
本课设计感觉能够让学生理解课本内容,历史剧内容通俗易懂,基本上能够达成三维目标。

但是在问题设计和环节衔接方面有所欠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