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节能减排新技术、新材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报导四:
3公里隧道一年电费 500万~800万
重庆商报 见习记者 孙琼英
说到高速公路的建设,俞舒感慨到:“建设难,管理更难”。俞舒介绍,
建设一条高速公路,可能只要3~4年时间,但是管理一段高速路,却是几十年
的事情。“为了保证隧道风机正常运行和保证隧道照明等,一条3~4公里左右
的隧道,一年电费就需500~800万元,”俞舒介绍。
2、创新科技—— 全角度超亮反光膜,反光系数500mcd
规格:500*110mm 材质:柔性PVC板
高强级膜 反光效果
全角度反光膜 反光效果
全角度反光膜
从任何角度观察, 反光亮度均匀, 柔软服贴, 特制超粘背胶, 不易脱落
传统反光膜材料
内部为微菱镜式结构,存 在反光角度窄小、
容易老化脱落的缺陷等问 题
灯光全开的情况下,灯光大部分被 地面吸收,路沿轮廓模糊不清
片式轮廓标
全角度反光膜实现全方位反光
匝道急弯,传统轮廓标无法形成正 面入射反射
隧道口安全设施完善方案
桥梁波形轮廓标反光效果
隧道口安全设施完善方案
3、透明防尘罩 —— 可用水车直接高压冲洗养护,安全方便 衣扣式对接,无需拆卸螺丝,两套交替,更换简便。 更换周期为半年至一年
特制塑料膨胀镙丝 —— 1毛钱替代6毛钱的传统镙丝 安装效率提高5倍
防尘罩与底板衣扣式对接, 轻松更换
塑料安全螺丝锁点
4、安装位置定位准确:
隧道事故关键点——路沿石, 弥补了现有设施的不足
现状: 许多单位已
经意识到这类问 题,将道钉或轮 廓标粘在路沿石 上,但因国标有 对此类产品明确 定义使用位置, 易对司机产生误 导,视路沿为路 面。
6、通过全角度超亮反光膜有效解决视觉盲时产生的事故
7、光线越暗, 反光效果越亮的原理, 运用在隧道里, 合理强效降低
隧道内高额电费的问题
波形轮廓标将路沿石位置清晰显现, 灯光仅开10%
安全节能新技术方案:
厦门隧道视频
——波形轮廓标
部分工程案例:
陕西秦岭隧道、 陕西六十里梁隧道、 福建龙岩古田隧道、 江西佛子岭隧道、 厦门杏林隧道、 重庆开县土地垭隧道、 重庆里龙隧道、 福州琯头岭隧道、 新疆伊利桦木沟隧道、辽宁沙帽山隧道、 福州鼓山隧道 ……
全国第八大重点整治黑点
——云南打马坎隧道
高速交警分析认为,善岭隧道事故大幅上升, 堵车频发的原因主要 有三:
一、是流量的大幅攀升。杭新景高速既是旅游黄金通道,又成为绕行
杭金衢的主要替代道路,这几年流量持续激增。而善岭隧道又恰恰是杭 新景高速进出杭城的必经之地;
二、是新手驾驶员比例很高,或者是对杭新景路况不熟悉的驾驶员比 例增高;
三、可能是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隧道口安全设施存在不足之处,隧
厦门杏林隧道实景效果
(视频)
局部安装对比
பைடு நூலகம்
隧道波形轮廓标
波形轮廓标创新技术解析产品视频
1、合理的波形设计,最佳的入射角度。
汽车是高速行使的物体,光波随车辆高速移动,波形轮廓标的波浪型设计, 完全吻合灯光照射扩散角度。车灯放射角度为15°,而波形轮廓标的反光面 为15°斜面,当车灯打在波形轮廓标上时,产生最佳逆向反射,车辆的灯光 照射达到最佳反光效果(如图所示)。
三、新规解读:
《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 (JTG H12—2015)
新《规范》主要是通过养护检查、清洁维护、结构技术 状况评定、保养维修、运营监测等方面规定达到预防性养护 的目的。如根据调研意见,从检查内容、检查频率出发,将 日常巡查从日常检查中分离出来,将日常检查调整为经常检 查;增加了清洁维护的覆盖范围,如考虑到诱导灯、轮廓标 等设施对运营安全和节能的影响,增加了对其清洁的要求; 强化了定期检查的要求,明确了定期检查应进行结构技术状 况评定的规定并给出了方法。
助力公路安全运营
发言人:黄灵娟 中国交通运输部诚信建设单位先进个人 福建省高新技术企业 福建省科技型企业
课题一 隧道安全运营及节能减排
报导一:记者 徐建国本报通讯员 吴锦全 陈文军 倪锦龙 程剑 提起新岭隧道,估计有车族都知道。这条位于杭金衢高速上的隧
道,是有名的“伤心岭”和“浙江第一堵”。而在杭新景高速上,同样 有一条“伤心岭”——善岭隧道。从去年开始,有数据显示,这个隧道 在刚刚过去的清明、“五一”假期里发生的事故,占到杭州高速440公里 路面事故的30%左右。今年“五一”小长假期第一天,他在这里堵了半 个小时,后来才知道隧道里连续发生了32起车辆追尾事故。
道内灯光强度不够,轮廓标不够清晰,易导致驾驶员因不适应、措施不 得当发生事故。
报导二: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副教授王俊骅介绍,隧道外人眼
的瞳孔相对较小,猛地进入黑暗环境,瞳孔突然放大。当人120km/h的 车速进入隧道时,完成这个瞳孔变化的时间大概是1.2秒。由于瞳孔变 化的速度太快,而人的生理上无法适应这么快的变化速度,所以会产生 1-1.2秒的盲区。“按120km/h的车速来算,行驶30多米都处于什么都看 不见的状态。”常吉高速民警向胜用数据证实了隧道视觉盲区的存在, “自开通以来,常吉高速隧道内发生的一般程序事故中60%的事故发生 在刚入隧道口100米范围内。驾驶人对视觉盲区的忽视,导致了车祸的 不期而至。”
报导三:
探访5个进出昆易发事 故隧道交警呼吁进隧道开灯 2013年09月29日 09:56:55 来源: 春城晚报
一到大假,高速公 路上进出昆的隧道经常出事, 追尾事故不断。今年中秋小 长假最后一天,昆明碧鸡关 隧道回程车流在9小时内连 发48起追尾事故,109辆车 受损,因为事故导致碧鸡关 隧道行车瘫痪,20分钟内就 无奈封闭两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