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鸭模块3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选3.1古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及中外科学家课时作业岳麓版
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选考部分选考3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课件新人教版
2.功过评述 (1)克伦威尔是一个具有双重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 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一位颇具争议的历史人物。 (2)他在结束封建王权统治方面贡献突出;他采取的内政外交 措施维护了资产阶级、新贵族的利益和英国的海上商业利益,应 该肯定。 (3)他驱散议会,建立军事独裁统治,这方面应予以否定。
Hale Waihona Puke (3)开放的对外政策,使唐文化呈现开放多元的色彩。 总评:尽管唐太宗的贤明、审慎难以贯彻始终,但其文治武 功为大唐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济育苍生,其益多;平 定寰宇,其功大,益多损少。”唐太宗对自己的这一评价是恰如 其分的。
(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 1.主要功绩 (1)清除分裂割据势力 ①巩固国家统一:平定“三藩之乱”;击败郑氏政权,统一 台湾;平定噶尔丹叛乱,加强了对蒙古的管辖。 ②加强民族团结:与内外蒙古首领会盟;册封西藏和蒙古地 区的宗教领袖;尊孔崇儒,开科取士,延揽汉族文士。
③孔子整理和修订的“六经”是留给中国最宝贵的遗产。除 《乐》毁于秦火没能流传下来,其他五部经典传承至今,既奠定 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也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 核心内容。 (2)对世界 ①孔子学说成为东方文化的主干,与古希腊文化并称为当今 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两种文化形态。 ②明清以后,孔子学说传到西方,对西方的启蒙思想有重要 影响。
2.地位与影响 (1)其哲学著作是西方文化的奠基之作。 (2)其财产公有、普及教育的主张被空想社会主义者所接受, 影响深远;对近代西方思想界也有深刻影响。
(六)英国革命的领导者克伦威尔 1.主要事迹 (1)出生于中等贵族家庭,早期形成反专制王权的思想;作为 新贵族代表当选议员,与资产阶级结盟,反对斯图亚特王朝的专 制统治。 (2)内战时期:组建新模范军,指挥马斯顿荒原、纳西比等战 役,打败王军、处死查理一世,为革命建立功勋。 (3)共和国时期:就任护国公,建立军事独裁;远征爱尔兰, 颁布《航海条例》 ,打败荷兰。
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选考部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37讲古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及中外科学家课件
(3)历史影响 ①孔子及儒家思想对中国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主 流思想,渗入到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规范之中。 ②儒家思想传播到亚洲各国,与西方文化并称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两种文化 形态。 ③儒家文化对欧洲的哲学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2.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 (1)主要思想 ①哲学思想:唯心主义理念论,理念是世界的本质,现实世界是理念的反映。 ②政治思想:对现实政治不满,设想了理想国。 ③影响:柏拉图设计的理想国被人们称为最早的乌托邦,其哲学著作成为西方 文化的奠基性文件。 ④注重教育:创立阿卡德米学园,有利于后世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 (2)评价:柏拉图对西方乃至整个人类文明的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于成龙成为清朝第一廉吏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于成龙的功绩。
答案 (1)原因:清朝初期,政治清明;清王朝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多民族 国家;于成龙优秀的个人品质;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拥有家国情怀。
(2)简析功绩:在多地州县任上兴利除弊,不做太平官;身为地方要员,力行勤 俭、革除社会陋习;正确的义利观,不是要做大官而要做大事。
科学创新、实事求 是、崇尚真理、勤 于思考、甘于奉献
2.科学家取得科技成就的共同原因 (1)个人品格:几乎每一个科学家都有勤奋好学、持之以恒的良好品格,这是古 今中外科学家获得成功的内因,也是最普遍和最重要的因素。 (2)社会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是推动科学技术发展最深层的动力,国家和社会重 视教育和科技的发展,是科学家能够取得成功的重要外因。 (3)内外交流:内外交流的发展有利于科学家取长补短,近代留学教育是内外交 流的重要形式,有利于落后国家的科技较快地赶超西方国家的先进科技成就。 (4)爱国思想:爱国精神是众多科学家最深厚的精神动力,在殖民地、半殖民地 国家这一因素的作用更大,更是调动科学家科技救国的强大动力。
2019年岳麓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 选修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对应学生用书第275页)[知识梳理]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家1.“千古一帝”秦始皇(1)统一全国: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相继兼并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第一次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帝国。
(2)制度创新①政治制度:创建皇帝制度,皇权至高无上。
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②经济制度:下诏“使黔首自实田”,按亩征税,使土地私有制合法化;统一货币和度量衡。
(3)巩固统一①军事上:北击匈奴,修筑万里长城;平服岭南,设桂林等三郡。
②交通上:在西南夷修“五尺道”;统一车辆形制。
③文化上:采取“书同文字”的措施,把小篆作为全国通行字体。
(4)评价①灭六国统一中国,结束了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人民的愿望;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
②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交流。
③扩大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④广建宫殿陵墓,劳民伤财;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2.唐太宗与“贞观之治”(1)“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①政治:发展和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加强集体议政和监察机制,精简机构,提高效率。
②法制:修订颁行《唐律》,重视法制建设。
③文化:发展科举制,使庶族地主获得晋升的机会,扩大了统治基础。
④经济:延续唐初的均田制和租庸调法,采取“去奢省费、轻徭薄赋”的措施,使唐初经济逐步复苏。
⑤用人方面:知人善任,兼听纳谏,君臣之间形成了较为开明的政治气氛。
(2)评价:唐太宗执政时期,认真吸取隋朝灭亡的经验教训,确立了一系列稳定社会、发展经济的方针政策,努力调整生产关系、社会关系和统治集团内部关系,为唐朝步入强盛奠定了基础。
3.康熙皇帝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1)巩固统一的措施①平定“三藩”:康熙帝采取剿抚并行的策略,平定“三藩之乱”。
②收复台湾:在台湾设一府三县,隶属福建省,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海防。
③抗击沙俄:组织收复雅克萨之战,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了中俄东段边界。
2019高考历史第一部分 板块四选考三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2)推动了蒙汉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维护了明、蒙之间的长期和平;促进了草原地区
社会进步。
9
一、总结历史人物活动的方法 1.“阶段论 ”的方法: 该法以时间顺序为纲,结合历史人物所处的历史时代,把历 史人物的活动分成不同的阶段,逐段评价其功过是非。 2.“方面论 ”的方法: 该法以人物活动的内在逻辑关系为顺序,把它分解成几个不
同的方面来评价。该法的特点是评价人物脉络清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特别
运用若干评价原则,考查对古代陌生人物的评价 三娘子(1550~1613),明代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之妻,深受俺答汗器重,
[典例3] (2018· 全国Ⅱ卷,4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事无巨细,咸听取裁” 。三娘子生活的时代,明朝与蒙古部落势力沿长城相持已
近200年。1570年,俺答汗之孙投附明朝,双方关系顿时紧张,在三娘子的劝说下,
8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娘子能够推动明、蒙双方取得和平局面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三娘子的历史功绩。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将三娘子的行为与明代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机结合起
来。第(1)问,根据材料 “深受俺答汗器重 ”“相持已近 200年 ”“开放十余处市场供
3
(1)根据材料,概括唐宪宗平定“跋扈”藩镇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宪宗作为中兴之君,与唐太宗历史功绩的共同 之处。 解析 解题的关键在于巧妙地从材料信息中提炼出唐宪宗能够获胜的原因。第(1)问, 可以从唐宪宗继位后采取的经济措施、在作战过程中不断调整策略等方面进行回答, 其中应着重体现唐宪宗的开明与务实精神。第(2)问,需要立足材料信息“唐朝一时兴 盛”“元和中兴”等,并与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进行对比,既要体现二者维
高考历史 一轮复习 模块三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3.1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课件 人民版
典例剖析 [典例] (2016·新课标全国卷Ⅰ)【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随着唐朝的发展,由少数民族将士组成的“蕃 兵”“蕃将”,成为唐朝开边拓土的重要力量。高丽人高仙芝出 身于将门之家,唐玄宗开元后期出任安西副都护,镇守西域。天 宝六年(747),高仙芝率一万骑兵,历经艰难险阻,长途奔袭阻 断西域商路的小勃律(今克什米尔境内),俘其国王。经此一役, “诸胡七十二国皆震慑降附”。
【解析】 第(1)问注意设问角度是“背景”,应从当时唐 朝的政治、经济、民族关系等角度概括。
第(2)问“功”要从维护唐朝统治和为开发边疆做贡献等角 度概括,“过”主要结合材料所述事件带来的危害进行归纳。在 评价时一定要站在公正客观的立场上,坚持以事实为依据。
【答案】 (1)强大的综合国力;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对外 贸易繁荣;积极的边疆政策;开放的民族政策与用人政策。
(3)实施“大一统”政策 ①文化:统一文字,以小篆作为统一的字体。 ②经济:统一货币和度量衡。 ③交通:统一车轨,修筑驰道,疏浚鸿沟,开凿灵渠。 ④军事:修筑长城,抵御匈奴。
2.重大过失 (1)焚书坑儒,实行思想文化专制。 (2)滥用民力、物力,征收大量赋税。 (3)刑法严酷。
二、盛唐伟业的奠基人——唐太宗 1.“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 (1)政治上 ①主张文德治国,崇儒尊孔。 ②完善科举制,提高进士科地位,推动封建文化向高峰发展。 ③选官不拘一格,重用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人。 (2)经济上:提倡发展农业生产、减轻徭役赋税。 (3)民族政策上:实行开明的民族团结政策。击败突厥后, 设置机构进行管辖,任用当地贵族为首领;接受西北各族“天可 汗”的尊称,册封少数民族首领;与吐蕃和亲。
——摘自《中国军事通史》(第四卷) (1)据材料一,概述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是如何做到因地制 宜的。 (2)指出材料二中秦始皇拆毁“内地的诸侯互防长城”的主 要背景。有人在论及秦始皇的统治时,认为“秦始皇筑了长城, 也毁了长城”。结合相关史实,评述这一观点。
2019年高考总复习历史选考3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2)注意材料信息和必修知识的有机结合
与选考一“改革”相同,选考三所考人物基本不是教材上所讲的内容,都是教 材以外的重要历史人物。这样,解答时就要充分利用材料信息,同时务必与历史人 物所处的时代背景相结合,也就是所考内容与必修部分相关知识的有机结合,材料 与必修内容是解答此问题的依据和平台。 (3)材料的出处是重要信息 材料的出处大都注明时间、作者等信息,这里往往是解题思路的突破点,因为 它隐含着命题者的命题意图,对材料的时代背景也有一定的暗示作用。
最新考纲
[解题策略]
坚持客观、历史的标准,科学解答《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以唯物史观为标准,客观评价历史人物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要坚持唯物史观,把历史人物放到具体的历史背景下, 进行客观、公正、科学的评价,不能苛求于古人。要以历史人物的行为是否 符合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要求作为标准,进行历史的评价、全面的评价,防止 片面化和绝对化。
(5)生产工具的革新和技术的推广。
2 . 表现 :一般表现为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改
善。
3.实质:封建社会的盛世,不能改变封建统治的本质。统治者的真正目的是 为了维护封建制度,巩固“家天下”的统治。 4.结果:背后都潜藏着危机,盛极而衰是必然的。(1)封建土地私有制必然加 剧土地兼并。 (2)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必然滋生腐败和暴政。 (3) 农民阶级和 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4)封建经济分散性容易导致地方割据。 5 . 启示 : (1) 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2) 对生产关系适当调 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3) 人才和制度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保证。 (4)执政党必
模 块 四 选考部分
选考三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备考指南]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课件新人教版选修4
(二)唐太宗——大唐盛世的奠基人
1.贞观之治
(1)原因
①政治上,吸取
教训,调整统治政策;完善
,提高了效率,加强了君权;重视法
律,颁行
,体现仁义为本、刑罚为末的原则;任用贤良,虚怀纳谏。
②经济上:强调“
仁
德官方
有教无类
2.教育思想
(1)创办私学:打破
垄断办学的传统。
(2)教育对象:孔子倡导“
”,扩大了受教育的对象,从而使文化教育下移。
(3)教学实践:重视启发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强调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
”思想,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继续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使唐初社会经济
逐步复苏。
③文化上:主张文德治国,崇儒尊孔;完善
,扩大统治基础。
④民族关系上:实行开明的
,正确处理了与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设立安西都护府;送文
成公主入藏。
(2)表现: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和发展、文化繁荣。
隋亡 三省六部制
《唐律》 民族政策
国的政治家 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
的发展;各地联系的加强;民族交往的加强。 后,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 民渴望 。 大略:广纳各国贤士;制定统一方略。 韩、赵、魏、楚、燕、齐,公元前 221 年完成统一,建立秦朝。
选考部分
国的政治家 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
的发展;各地联系的加强;民族交往的加强。 后,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 民渴望 。 大略:广纳各国贤士;制定统一方略。 韩、赵、魏、楚、燕、齐,公元前 221 年完成统一,建立秦朝。
(2)“
”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选考模块3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选3.1 古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及中外科学家
选3.1 古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及中外科学家课时作业1.(2016·新课标全国卷Ⅰ)【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随着唐朝的发展,由少数民族将士组成的“蕃兵”“蕃将”,成为唐朝开边拓土的重要力量。
高丽人高仙芝出身于将门之家,唐玄宗开元后期出任安西副都护,镇守西域。
天宝六年(747),高仙芝率一万骑兵,历经艰难险阻,长途奔袭阻断西域商路的小勃律(今克什米尔境内),俘其国王。
经此一役,“诸胡七十二国皆震慑降附”。
天宝八年(749),高仙芝以石国(依附于唐朝的西域小国)不守蕃属之礼为由,率军征讨,大肆杀掠,掠得大量金银珠宝,“皆入其家”。
石国王子召引大食(阿拉伯帝国)军队进攻唐安西四镇,与高仙芝率领的唐军战于怛逻斯城(在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境内),唐军大败。
自此,唐朝在西北疆域的扩展受阻。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高仙芝成为唐朝名将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高仙芝的功过。
解析:第(1)问,注意设问角度是“背景”,应从当时唐朝的政治、经济、民族关系等角度概括。
第(2)问,“功”要从维护唐朝统治和为开发边疆做贡献等角度概括,“过”主要结合材料所述事件带来的危害进行归纳。
在评价时一定要站在公正客观的立场上,坚持以事实为依据。
答案:(1)强大的综合国力;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对外贸易繁荣;积极的边疆政策;开放的民族政策与用人政策。
(2)维护唐朝统治;为丝绸之路的畅通与西域稳定做出过贡献;个人贪婪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唐朝的西域开拓。
2.(2016·浙江自选)【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典客,秦官,掌诸归义蛮夷,有丞。
……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
……有蛮夷曰道。
——摘自《汉书》材料二在“天下如一”的“天下主义”观念下,唐代处理与周边部族关系的基本政策,既继承了前代的册封体制,又新创了管理体制,朝廷所授予的“都督”“刺史”称号与其首领地位一样世袭不改。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选考部分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应考能力提升 人民版选修4
选考部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命题特点上,多考查与某些重大事件有关的历史人物。
2.命题范围上,多以中国历史人物为主;选修与必修相结合。
3.命题的内容多考查历史重要转折时期的历史人物。
如“明清之际”“鸦片战争前后”“民国初年”等重要时期的人物,还有与当前社会热点问题相联系的人物。
4.考查形式上,都以新材料为依托,创设新情境,考查学生的提取信息和概括归纳问题的能力。
5.设问方式上,一般为2问,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历史人物生活的时代背景,依据时代背景来考查历史人物行为或思想产生的原因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通过历史人物的言行,突出体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考查(2017·高考全国卷Ⅰ)材料公元前544年,吴国公子季札出使鲁、郑、卫、晋等中原诸国。
季札对于各国贵族视为“文明”象征的乐舞与诗歌,皆能一一点评,得其精髓;对于各国政治现状,他也能做出准确的研判。
各国原本视江南为蛮荒之地,为“文身断发”的“夷人”聚居之处,季札的到来让他们眼界一开。
季札出使途经徐国,知道徐国国君对他的佩剑十分喜爱,只因要出访他国,未能相赠。
季札返回途中至徐,徐君已死,他解下佩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
随从认为这样做没有意义,季札说,我当初知道徐君喜爱我这把剑,“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背)吾心哉”。
其父吴王寿梦认为诸子中季札年龄最小却有贤能,指定他继承王位。
寿梦死后,吴国人坚决要求季札即位,但季札坚拒,“弃其室而耕”,最终王位由其长兄继承。
季札被历代儒者尊崇为“贤人”。
——据《史记》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历代儒者尊季札为“贤人”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季札出使在文化融合方面的意义。
解析 (1)根据材料信息概括。
(2)根据材料从文化传播、扭转认识、加深文化认同的角度分析。
答案 (1)原因:对儒者所崇尚的礼乐与经典有精深的理解;挂剑于墓,与儒者重“信”契合;拒绝继承王位,符合儒家礼义观念。
(2)意义:显示出中原文化传播到江南,有利于改变中原诸国对江南的认识;有利于黄河与长江流域的文化认同。
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九单元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第39讲 古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及中外科学家课
第39讲古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及中外科学家1.(2017·江西重点中学盟校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李斯(约前284年—前208年),战国末年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
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
李斯早年为郡小吏,后从荀子学帝王之术,学成入秦。
初被吕不韦任以为郎。
后劝说秦王嬴政灭诸侯、成帝业,被任为长史。
秦王采纳其计谋,遣谋士持金玉游说关东六国,离间各国君臣,又任其为客卿。
秦王政十年(前237年)下令驱逐六国客卿。
李斯上《谏逐客书》阻止,被秦王所采纳,不久官为廷尉。
在秦王政灭六国的事业中起了较大作用。
秦统一天下后,与王绾、冯劫议定尊秦王嬴政为皇帝,并制定有关的礼仪制度。
被任为丞相。
他建议拆除郡县城墙,销毁民间的兵器;反对分封制,坚持郡县制;又主张焚烧民间收藏的《诗》、《书》等百家语,禁止私学,以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
还参与制定了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
秦始皇死后,他与赵高合谋,伪造遗诏,迫令始皇长子扶苏自杀,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
后为赵高所忌,于秦二世二年被腰斩于咸阳闹市,并夷三族。
——尚景熙《李斯评传》(1)根据材料概括李斯的历史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李斯取得重大贡献的原因。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概括即可。
第(2)问,主要从阶段特征和李斯与秦王嬴政的角度考虑,如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背景;士社会地位上升;嬴政的信任与重用;李斯尚法符合时代需求;李斯本人努力进取。
答案:(1)贡献:反对逐客,为秦留人才;帮助嬴政统一天下;协助制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参与统一文字、度量衡。
(2)原因: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背景;士社会地位上升;嬴政的信任与重用;李斯尚法符合时代需求;李斯本人努力进取。
2.(2017·保定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范祖禹(1041—1098年)把复兴儒学,重整纲常,提倡道德,遏止私欲具体落实在规劝哲宗皇帝的失礼行为上。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选考三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②其留下的文化遗产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也成为中 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K12课件
9
2.柏拉图 (1)思想主张 ①哲学:提出理念论,认为理念先于物质存在,理念是世界的本质。 ②政治思想:著作《国家篇》,提出了理想国的观点。
K12课件
12
2.美国国父华盛顿 (1)领导美国独立战争 ①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导火线),华盛顿参加反英斗争;1774年,参加第 一届大陆会议。
②1775年,在来克星顿打E响va第l一u枪a;t华i盛o顿n在o第n二l届y.大陆会议上被推举为大 ith陆作军用As总。p司o令s,e他.整S顿l大id陆e军s,训f练o正r规军.N,对E保T证3战.争5的C最l后i胜e利nt起了P重r要ofile
K12课件
17
四、“亚洲觉醒”的先驱
1.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1)弃医从政,图谋救国:中日甲午战争前夕,上书李鸿章,遭到拒绝,思想主张
由“改良”转向革命。
(2)创立资产阶级革命政E党valuation only. ith①兴As中p会o:1s8e94.年S在l檀id香e山s创立fo中r国第.一NE个T资产3阶.5级革C命l团ie体n兴t中会Pr,提o出file
③于极总C评致o:,开康p创熙yr出缔i中造g国并h封巩t 建固2社了0会空0的前4-最统2后一0一的1个多1 繁民A盛族s时国p代家os—。e—他康一P乾生ty盛的世文L。治t武d.功,臻
K12课件
8
二、东西方的先哲
1.孔子 (1)思想主张 ①提出“仁”和“礼”的学说,主张“仁者爱人”,要求人们遵循中庸思想。
高考历史新人教版一轮总复习选考3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精品解析Word版
统一
六国
从弱国开刀,再扫除两翼,最后灭齐。公元前221年,建立了幅员辽阔的统一国家
建立
中央
集权
国家
①中央:建立皇帝制度,设置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②地方:实行郡县制
③军事:南征百越,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④其他:统一文字、度量衡、货币;修筑水陆交通
暴政
①焚书坑儒
②崇尚法治,刑法严酷
③大兴土木,滥用民力
③创办欧洲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学校,一生追求真理、崇尚美德的境界令人佩服。
④其理念论、理想国等存在巨大局限性。
三、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
1.英国革命的领导者克伦威尔
(1)主要功绩
①军事上:领导议会军迅速击溃了王党军队,取得了内战胜利;远征爱尔兰和苏格兰,满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要求。
②政治上:处死国王查理一世,结束了英国的封建王权统治,建立了共和国;就任护国公,建立军事独裁统治,从根本上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3)评价
①统一中国,结束了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人民的愿望;有利于社会生产的
发展。
②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交流。
③扩大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④有利于民族融合。
⑤广建宫殿陵墓,劳民伤财;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4)秦朝灭亡的原因
①秦始皇的暴政。
②秦二世倒行逆施,加剧了社会矛盾。
③农民起义的打击。
(5)启示:一个政权要想长治久安,必须要政治清明,经济持续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2.唐太宗
(1)活动与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3.1 古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及中外科学家
课时作业
1.(2016·新课标全国卷Ⅰ)【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随着唐朝的发展,由少数民族将士组成的“蕃兵”“蕃将”,成为唐朝开边拓土的重要力量。
高丽人高仙芝出身于将门之家,唐玄宗开元后期出任安西副都护,镇守西域。
天宝六年(747),高仙芝率一万骑兵,历经艰难险阻,长途奔袭阻断西域商路的小勃律(今克什米尔境内),俘其国王。
经此一役,“诸胡七十二国皆震慑降附”。
天宝八年(749),高仙芝以石国(依附于唐朝的西域小国)不守蕃属之礼为由,率军征讨,大肆杀掠,掠得大量金银珠宝,“皆入其家”。
石国王子召引大食(阿拉伯帝国)军队进攻唐安西四镇,与高仙芝率领的唐军战于怛逻斯城(在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境内),唐军大败。
自此,唐朝在西北疆域的扩展受阻。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高仙芝成为唐朝名将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高仙芝的功过。
解析:第(1)问,注意设问角度是“背景”,应从当时唐朝的政治、经济、民族关系等角度概括。
第(2)问,“功”要从维护唐朝统治和为开发边疆做贡献等角度概括,“过”主要结合材料所述事件带来的危害进行归纳。
在评价时一定要站在公正客观的立场上,坚持以事实为依据。
答案:(1)强大的综合国力;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对外贸易繁荣;积极的边疆政策;开放的民族政策与用人政策。
(2)维护唐朝统治;为丝绸之路的畅通与西域稳定做出过贡献;个人贪婪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唐朝的西域开拓。
2.(2016·浙江自选)【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典客,秦官,掌诸归义蛮夷,有丞。
……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
……有蛮夷曰道。
——摘自《汉书》
材料二在“天下如一”的“天下主义”观念下,唐代处理与周边部族关系的基本政策,既继承了前代的册封体制,又新创了管理体制,朝廷所授予的“都督”“刺史”称号与其首领地位一样世袭不改。
——摘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秦设置的处理边疆民族事务的中央政务机构和地方行政区划。
(2)根据材料二,列举唐管辖民族地区的举措。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简要指出在处理边疆诸问题上唐与秦的不同之处。
解析:第(1)问,由材料一中“典客,秦官,掌诸归义蛮夷”“有蛮夷曰道”等信息,再结合秦统一南方越地后设郡等知识回答。
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中唐朝“新创了管理体制”“授予的‘都督’‘刺史’称号与其首领地位一样世袭不改”等信息回答。
第二小问在第(1)问的基础上,结合唐朝的民族政策回答。
答案:(1)在中央设置“典客”;在少数民族聚居地设置“道”;解决百越问题后,设置闽中、南海、桂林、象郡四郡。
(2)设置羁縻都督府、州,当地民族首领世袭官职。
不同之处:秦任命官吏实行行政管理,唐则加以羁縻。
3.(2015·福建卷)【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御史台是唐代的最高中央监察机关。
唐太宗注意以御史治吏。
他采纳御史大夫李乾祐的奏请,增设殿中侍御史和监察御史各二人。
贞观末年,“于台中置东西二狱”,委御史台有“鞫(jū审问)案禁系”之权。
——摘编自邱永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史》
材料二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
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故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
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朕每闲居静坐,则自内省。
恒恐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
但思正人匡谏,欲令耳目外通,下无怨滞。
——摘自吴兢《贞观政要》卷二《求谏》
(1)据材料一,概括唐太宗以御史治吏的主要特点。
(2)材料二中唐太宗认为隋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唐太宗是如何做到君明臣廉的。
解析:本题考查唐太宗的历史成就。
第(1)问解答的关键是提取材料一中的有效信息,由“增设殿中侍御史和监察御史”“置东西二狱”“委御史台有‘鞫案禁系’之权”等信息即可作答。
第(2)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中“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等信息归纳;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二中“自内省”“思正人匡谏”及材料一中以御史治吏的措施归纳。
答案:(1)特点:增加人数;增设下属部门;扩大职权(赋予拘禁权力)。
(2)原因:隋炀帝暴政;大臣不敢进谏。
分析:通过自省、纳谏防止或纠正决策失误;以御史制度约束官吏;正人与正己相结合。
4.(2015·新课标全国卷Ⅰ)【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丘处机(1148~1227年),登州(今属山东)人,19岁时投入道教全真派。
全真派是当时新出现的一个道教派别,主张兼修儒、释。
丘处机潜心研习,成为一方道教领袖。
其时黄河南北陷于战乱,全真派徒众剧增,成为蒙古、金、宋竞相争取的时象。
1220年,应成吉思汗之召,丘处机偕弟子西行,历时四年,行程万余里,到达成吉思汗驻跸的雪山(在今中亚地区)。
成吉思汗常与他交谈,丘处机“每言欲一天下者,必在乎不嗜杀人。
及问为治之方,则对以敬天爱民为本”。
成吉思汗深为认同,“命左右书之,且以训诸子”。
史载:某日暴雷异常,成吉思汗询问是何预兆,丘处机借此回答说:“人罪莫大于不孝,不孝则不顺乎天,故天威震动以警之。
似闻境内不孝者多,陛下宜明天威,以导有众。
”成吉思汗采纳了他的建议。
丘处机的弟子李志常撰写了《长春真人西游记》一书,记录了丘处机西行谒见成吉思汗的经历与见闻,流传至今。
——据《元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丘处机的意见被成吉思汗接受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丘处机西行的意义。
解析:本题考查元朝时期的历史人物丘处机。
第(1)问分析成吉思汗接受丘处机意见的原因,可从材料中概括得出“丘处机是一方道教领袖;全真派势力较大成为蒙古争取对象;成吉思汗从谏如流”等。
第(2)问要求指出丘处机西行的意义,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扩大了全真教派的影响;有利于中原文化的传播;有利于元朝巩固统治;有利于民族融合”等。
答案:(1)成吉思汗需要为庞大的统治区域寻求治理方法;丘处机学识广博;善于选择劝谏的方式与时机。
(2)使蒙古最高统治者较为深入地接触到中原的思想文化;为后来元朝的统治起了一定作用;留下了关于当时西域地区重要的文献记录。
5.(2016·江苏卷,24B)【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李时珍编撰的《本草纲目》代表着中国古代药物学的最高成就。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作为一名医生,李时珍非常注重药物名实的考证。
鉴于历代本草虽屡经修订,仍有不少错误,于是他立志重修本草,经过多年寻访,三易其稿,终于完成了举世闻名的《本草纲目》……生姜是味常用药,可历代药书都强调生姜不可多食、久食,但未提及生姜的害处。
李时珍便天天食之,结果“眼发热”,后他在《本草纲目》中写道:“食姜久,积热患目疾,珍屡试有准。
”
——摘编自卢嘉锡《中国科学技术史》等
材料二《本草纲目》成书于1578年,但已谈到接种疫苗以防治天花及今天仍在应用的一些医药用品。
欧洲学者普里高津在论及《本草纲目》等中国古代医药学著作时曾高度评价:“中国传统的学术思想是首重于研究整体性和自然性,研究协调与协和。
现代新科学的发展更符合中国的哲学思想。
”
——摘编自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李时珍从事药物研究的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本草纲目》的优点。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本草纲目》为代表的中国古代科技文明的特点和地位。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注重药物名实的考证”“立志重修”“多年寻访,三易其稿”“天天食之”等信息概括。
第二小问可以从《本草纲目》的内容、呈现形式、分类方法、与前人成果之间的关系等角度归纳。
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中“接种疫苗以防治天花及今天仍在应用的一些医药用品”及“首重于研究整体性和自然性”等信息回答“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即可答出第二小问“地位”。
答案:(1)特点:药物研究与行医相结合;重视亲身实践;具有精益求精的态度。
优点:吸取前人的经验和教训;涉及多门学科(分类细致);收集的药物品种丰富(内容丰富);图文并茂。
(2)特点: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注重整体性。
地位:曾处于世界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