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变存储器(PCM)单元中储存多个位元的方法
相变存储器
![相变存储器](https://img.taocdn.com/s3/m/dca2170852d380eb62946de7.png)
相变存储器(phase change memory),简称PCM,利用硫族化合物在晶态和非晶态巨大的导电性差异来存储数据的。
初次听到"相变"这个词,很多读者朋友会感到比较陌生.其实,相(phase)是物理化学上的一个概念,它指的是物体的化学性质完全相同,但是物理性质发生变化的不同状态.例如水有三种不同的状态,水蒸气(汽相),液态水(液相)以及固态水(固相)。
物质从一种相变成另外一种相的过程叫做…相变‟例如水从液态转化为固态。
在很多物质中相变不是大家想象的只有气,液,固,三相那么简单。
例如我们这里介绍的相变存储器就是利用特殊材料在晶态和非晶态之间相互转化时所表现出来的导电性差异来存储数据的。
所以我们称之为相变存储器。
相变材料制作的相变内存无论是在专利布局、芯片试产及学术论文上开始有优异的表现,已开始商业应用,其cell size于201 1年将小于NOR Flash,未来可望大规模取代NOR Flash市场。
NOR和NAND是现在市场上两种主要的非易失闪存技术。
Int el于1988年首先开发出NOR flash技术,彻底改变了原先由EPRO M和EEPROM一统天下的局面。
紧接着,1989年,东芝公司发表了NAND flash结构,强调降低每比特的成本,更高的性能,并且象磁盘一样可以通过接口轻松升级。
但是经过了十多年之后,仍然有相当多的硬件工程师分不清NOR和NAND闪存。
相“flash存储器”经常可以与相“NOR存储器”互换使用。
许多业内人士也搞不清楚NAND闪存技术相对于NOR技术的优越之处,因为大多数情况下闪存只是用来存储少量的代码,这时NOR闪存更适合一些。
而NAND则是高数据存储密度的理想解决方案。
NOR的特点是芯片内执行(XIP, eXecute In Place),这样应用程序可以直接在flash闪存内运行,不必再把代码读到系统RAM中。
N OR的传输效率很高,在1~4MB的小容量时具有很高的成本效益,但是很低的写入和擦除速度大大影响了它的性能。
相变存储器的原理和发展
![相变存储器的原理和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12311c41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02.png)
相变存储器的原理和发展相变存储器,作为一种新型存储器,正在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
相比于传统的存储器技术,相变存储器由于具有高密度、高可靠性、低功耗等特点,正在逐渐走向成熟。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会探讨相变存储器的原理和发展。
一、相变存储器的原理相变存储器(Phase Change Memory,PCM)是一种通过将物质的状态从一个相转变到另一个相来实现存储和擦除信息的存储器。
它具有非易失性、快速读写、高密度、低功耗等优点,而且不会受到电磁干扰的影响。
相变存储器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材料的相变来存储信息。
在相变存储器中,通过在材料中通入电流,可以将材料由非晶态(amorphous)转变为结晶态(crystalline),或者由结晶态转变为非晶态,从而实现信息的存储和擦除。
相变存储器由一个导电介质薄膜和一层相变材料薄膜组成。
当通入电流时,相变薄膜的温度会上升,从而引起相变。
相变后,材料的导电性和抗电性会发生明显变化,这种变化被采集和存储在导电介质薄膜中。
从而实现了信息的存储。
相变存储器的最大特点是它可以在非常短的时间内进行快速的写和读操作。
相变薄膜的相变速度很快,写入时间只需要几十纳秒,读取时间也只需要几纳秒。
同时,相变存储器还具有非常高的可靠性,因为相变材料可以进行无限次的相变。
二、相变存储器的发展相变存储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但要真正进入实用化的阶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相变存储器的研究一直处于实验室阶段。
直到近年来,随着存储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相变存储器才开始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过去的几年中,相变存储器已经从实验室阶段进入了产品研发阶段。
英特尔公司已经推出了一款基于相变存储器的高速固态硬盘(SSD),号称可以提供比传统硬盘更快的读写速度和更高的可靠性。
同时,三星、东芝、半导体制造商Micron等公司也在积极推进相变存储器技术的研发。
相比于传统的NAND闪存存储器,相变存储器具有更高的存储密度和更快的访问速度。
相变存储器的工作原理
![相变存储器的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8d02b097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fd.png)
相变存储器的工作原理相变存储器是一种新型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具有电阻式随机存取存储器(Resistive Random-Access Memory,RRAM)或相变存储(Phase-Change Memory,PCM)的别名。
相较于传统的存储器,它具有更高的存储密度、更快的读写速度和更低的功耗,被广泛认为是未来存储器的发展方向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相变存储器的工作原理,并从相变材料、电阻调制和读取操作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相变材料相变存储器采用了特定的相变材料,最常见的是硫化锌(ZnS)和掺硅锗(Ge2Sb2Te5)。
这类材料是一种非晶态和结晶态之间可逆转变的物质,能够在电流的刺激下发生相变。
相变材料的特殊结构和成分决定了存储器的工作性能。
二、电阻调制相变存储器的工作原理基于相变材料在不同电阻状态下的相变特性,通过改变相变材料的电阻来实现数据的写入和存储。
具体来说,当相变材料处于非晶态时,其电阻较高,表示存储位为逻辑“0”;而当相变材料转变为结晶态时,其电阻较低,表示存储位为逻辑“1”。
这种电阻的调制过程是可逆的,能够实现多次读写操作。
三、读取操作相变存储器的读取操作是通过测量存储位的电阻来实现的。
一般来说,读取操作是非破坏性的,即不会改变存储位的状态。
通过在相变存储器上施加一定的电压,可以测量存储位的电阻大小,从而确定其状态。
例如,当读取操作的电压小于设定阈值时,可将存储位判定为逻辑“0”;反之,当读取操作的电压大于设定阈值时,可将存储位判定为逻辑“1”。
四、应用前景相变存储器具有许多优点,使其在未来的存储器应用中具有广阔的前景。
首先,相变存储器的存储密度非常高,可以将更多的存储单元集成在一个芯片上,提高存储器的容量。
其次,相变存储器的读写速度快,可以实现更快的数据传输和处理。
再次,相变存储器的功耗低,比传统存储器更加节能环保。
此外,相变存储器还具备较长的存储寿命和较高的工作温度范围,适用于各种场景的应用。
存储器的工作原理
![存储器的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5937815b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1f.png)
存储器的工作原理
存储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子元件来存储和检索数据。
具体来说,存储器由许多存储单元组成,每个单元可以存储一个二进制位(0或1)。
存储器根据地址线来识别和访问不同的存储
单元。
当计算机需要存储数据时,它将数据转换为二进制形式,并通过数据线将数据写入到存储单元中。
同时,计算机发送一个地址信号通过地址线,将数据写入到指定的存储单元中。
数据的写入过程是通过电荷在存储单元中的堆积和释放来实现的。
当计算机需要检索存储器中的数据时,它通过地址线发送一个地址信号来指定要访问的存储单元。
存储单元中的数据通过数据线返回给计算机。
数据的读取是通过从存储单元中读取电荷的状态来实现的。
存储器可以分为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两种类型。
在RAM中,数据可以随时读取和写入,而在ROM中,数据只能被读取。
在RAM中,数据是临时存
储的,当计算机断电时,数据会丢失。
而在ROM中,数据是
永久存储的,即使计算机断电,数据也会被保留。
总之,存储器是计算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负责存储和检索数据,并通过电子元件完成这些操作。
存储器的工作原理
![存储器的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ad964a9d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83.png)
存储器的工作原理一、引言存储器是计算机中的重要组成部份,用于存储和检索数据。
它可以分为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两种类型。
本文将详细介绍存储器的工作原理,包括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的结构、工作方式以及数据的存储和检索过程。
二、主存储器的工作原理1. 主存储器的结构主存储器通常由一组存储单元组成,每一个存储单元可以存储一个固定大小的数据块。
这些存储单元按照一定的地址顺序罗列,每一个存储单元都有一个惟一的地址。
2. 主存储器的工作方式主存储器采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的工作方式,可以随机访问任意存储单元。
当计算机需要读取或者写入数据时,会根据数据的地址将数据传送到或者从存储单元中读取。
3. 数据的存储和检索过程当计算机需要将数据存储到主存储器时,首先需要将数据的地址传送到存储器控制器。
控制器根据地址选择相应的存储单元,并将数据写入该单元。
当计算机需要读取数据时,同样需要将数据的地址传送到控制器,控制器根据地址选择相应的存储单元,并将存储单元中的数据传送给计算机。
三、辅助存储器的工作原理1. 辅助存储器的结构辅助存储器通常由硬盘、固态硬盘(SSD)或者光盘等设备组成。
这些设备可以存储大量的数据,并且数据的存储是持久的,即在断电后数据仍然可以保持。
2. 辅助存储器的工作方式辅助存储器采用顺序存取存储器(SAM)的工作方式,数据的存储和检索是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的。
当计算机需要读取或者写入数据时,需要将数据的位置信息传送给存储器控制器,控制器根据位置信息将数据读取或者写入相应的位置。
3. 数据的存储和检索过程当计算机需要将数据存储到辅助存储器时,首先需要将数据的位置信息传送给存储器控制器。
控制器根据位置信息将数据写入相应的位置。
当计算机需要读取数据时,同样需要将数据的位置信息传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位置信息将数据从相应的位置读取。
四、存储器的性能指标1. 存储器的容量存储器的容量指的是存储器可以存储的数据量,通常以字节(Byte)为单位进行计算。
相变存储器(PCM)技术基础.
![相变存储器(PCM)技术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193c678ece2f0066f5332291.png)
相变存储器(PCM)技术基础相变存储器(PCM)技术基础类别:存储器相变存储器技术基础相变存储器(PCM)是一种非易失存储设备,它利用材料的可逆转的相变来存储信息。
同一物质可以在诸如固体、液体、气体、冷凝物和等离子体等状态下存在,这些状态都称为相。
相变存储器便是利用特殊材料在不同相间的电阻差异进行工作的。
本文将介绍相变存储器的基本技术与功能。
发展历史与背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Dr.Stanford 1968年,他发现某些玻璃在变相时存在可逆的电阻系数变化。
1969年,他又发现激光在光学存储介质中的反射率会发生响应的变化。
1970年,他与他的妻子Dr.Iris Intel的Gordon Moore合作的结果。
1970年9月28日在Electronics发布的这一篇文章描述了世界上第一个256位半导体相变存储器。
近30年后,能量转换装置(ECD)公司与Micron Technology前副主席Tyler Lowery建立了新的子公司Ovonyx。
在2000年2月,Intel与Ovonyx发表了合作与许可协议,此份协议是现代PCM研究与发展的开端。
2000年12月,STMicroelectronics(ST)也与Ovonyx开始合作。
至2003年,以上三家公司将力量集中,避免重复进行基础的、竞争的研究与发展,避免重复进行延伸领域的研究,以加快此项技术的进展。
2005年,ST与Intel发表了它们建立新的闪存公司的意图,新公司名为Numonyx。
在1970年第一份产品问世以后的几年中,半导体制作工艺有了很大的进展,这促进了半导体相变存储器的发展。
同时期,相变材料也愈加完善以满足在可重复写入的CD与DVD中的大量使用。
Intel开发的相变存储器使用了硫属化物(Chalcogenides),这类材料包含元素周期表中的氧/硫族元素。
Numonyx的相变存储器使用一种含锗、锑、碲的合成材料(Ge2Sb2Te5),多被称为GST。
相变存储器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相变存储器及其应用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96c68ffc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14.png)
相变存储器及其应用研究进展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存储器作为计算机硬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相变存储器由于其存储密度高和功耗低等优点,成为了摆脱传统存储技术瓶颈的解决方案之一。
本文将从相变存储器技术的特点、应用、发展状况等方面进行讨论。
二、相变存储器的特点与原理相变存储器(Phase-change Memory,PCM)属于非易失性存储器。
相变存储器是利用相变物质(如GeSbTe、GeSbSe等)的物理性质,通过在相变物质中引入热脉冲或电脉冲,使相变物质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来实现存储的过程。
相变存储器的主要特点如下:1. 存储密度高。
相变存储器是一种三维存储结构,可以将多个存储单元集成在一个芯片中,从而实现更高的存储密度。
2. 速度快。
相变存储器读写速度可以达到纳秒级别,比传统的闪存存储器快很多。
3. 功耗低。
相变存储器的读写操作不需要外部电源,只需要少量电能激活相变物质即可,因此功耗非常低。
4. 非易失性。
相变存储器存储的数据具有非易失性,可以长期保存且不需要外部电源维持。
相变存储器的原理是通过在相变物质中施加电流或热脉冲,让相变物质的结构发生相变。
相变物质的电阻率随着结构状态的变化而变化,从而记录了数据。
相变材料的相变状态包括两种,一种是无序状态,另一种是有序状态。
在有序状态下,电阻率低,储存为0;在无序状态下,电阻率高,代表储存为1。
不同相变物质的相变状态转换温度不同。
通过控制施加电流或热脉冲的时间和强度,就可以实现相变存储器的读写操作。
三、相变存储器的应用研究进展相变存储器技术的应用潜力非常大,在计算机硬件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下面将从相变存储器在计算机存储、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方面的应用以及相关技术的发展状况进行讨论。
1. 计算机存储相变存储器的高速读写和高存储密度等特点使其成为新一代计算机存储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变存储器不但可以替代传统磁盘驱动器、闪存盘等存储设备,还能够贡献于新型高速计算机的处理速度。
26个盖亚记忆体介绍大全
![26个盖亚记忆体介绍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094f3049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ad.png)
26个盖亚记忆体介绍大全盖亚记忆体是一种先进的记忆体技术,具有高速、高密度、低功耗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中。
在下面,我将为您介绍26种不同类型的盖亚记忆体,希望能帮助您更全面地了解这一领域。
1. 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是一种常见的盖亚记忆体,用于临时存储数据和程序。
2. SRAM(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速度快、功耗低,常用于高性能的计算机系统中。
3. SDRAM(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具有高速度和高带宽,被广泛用于个人电脑和服务器中。
4. DDR SDRAM(Double Data Rate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是一种速度更快的内存类型,用于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5. DDR2 SDRAM:双倍数据速率2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相比DDR SDRAM有更高的频率和更大的带宽。
6. DDR3 SDRAM:双倍数据速率3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继续提高数据传输速度和功耗效率。
7. DDR4 SDRAM:双倍数据速率4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采用更先进的技术,具有更高的频率和更低的功耗。
8. DDR5 SDRAM:双倍数据速率5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是目前最新一代的内存标准,具有更高的带宽和更低的延迟。
9. LPDDR(Low Power Double Data Rate):低功耗双倍数据速率存储器,用于移动设备和嵌入式系统,具有低功耗和高性能的特点。
10. MRAM(Magnetoresistive Random Access Memory):磁电阻随机存取存储器,采用磁性存储单元,具有非常快的读写速度和较长的数据保存时间。
存储新介质和技术新发展
![存储新介质和技术新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d34aad76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b5.png)
存储新介质和技术新发展介绍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存储技术也在不断创新与进步。
过去,我们常用的存储介质主要是硬盘驱动器(HDD)和固态硬盘(SSD),但近年来,新的存储介质和技术不断涌现,为我们带来了更大的容量、更快的速度和更强的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新兴的存储介质和技术,并探讨它们的发展前景和应用领域。
光存储技术蓝宝石存储蓝宝石存储是一种基于蓝宝石材料的存储技术。
蓝宝石是一种硬度非常高的宝石,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化学稳定性。
蓝宝石存储利用蓝宝石的结构特点,在其表面形成微米级别的存储单元,通过改变存储单元的电荷状态实现数据的存取。
该技术具有高密度、长寿命和低能耗的特点,可以广泛应用于大容量存储设备和物联网领域。
光盘存储技术光盘存储技术是一种利用激光读写数据的存储技术。
光盘存储介质通常采用的是聚碳酸酯材料,通过激光器将信息记录在光盘上,读取时则通过激光束的反射来解码数据。
相比于传统的磁性存储介质,光盘存储具有更高的存储密度和更长的寿命,且具备较好的抗刮擦性能,适用于长期存储和备份。
基于纳米技术的存储磁随机存储器(MRAM)磁随机存储器(MRAM)是一种基于磁性材料的存储技术。
MRAM利用磁场的方向来表示1和0,并且在断电后可以长期保存数据,具有非易失性的特点。
与传统存储技术相比,MRAM具有更快的读写速度、更低的功耗和更高的可靠性,可以广泛应用于高速缓存和嵌入式系统等领域。
相变存储器(PCM)相变存储器(PCM)是一种利用材料的相变特性来实现数据存储的技术。
PCM利用材料在不同相态下的电阻差异来表示数据,通过控制电流的大小和时间来改变材料的相态。
PCM具有快速的读写速度、较高的存储密度和良好的可扩展性,可以广泛应用于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领域。
云存储技术分布式存储系统分布式存储系统是一种将数据分散存储在多个节点上的存储技术。
分布式存储系统具有高可用性、高扩展性和高容错性的特点,可以根据需求动态增减存储节点,实现海量数据的存储和管理。
新型记忆材料的研究和应用
![新型记忆材料的研究和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18e4bd2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a8.png)
新型记忆材料的研究和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型记忆材料的研究和应用正在成为热门话题。
这些材料可以存储和处理更多的信息,从而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
本文将介绍新型记忆材料的定义及其种类,重点讨论其研究和应用方面。
一、新型记忆材料的定义新型记忆材料是一类能够存储和读取信息的材料,可以用于制造电子设备或其他高科技产品。
传统的记忆材料,如磁性介质、半导体等,存储和读取信息的方式受到一定限制。
而新型记忆材料拥有更高的存储密度和更快的存储和读取速度,成为了未来科技发展的重要方向。
二、新型记忆材料的种类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相变存储器(Phase-Change Memory,PCM)相变存储器是最常见的新型记忆材料。
它利用物质在温度变化下的物理性质发生相变,将信息存储在材料的结构状态中。
PCMs 拥有先进的性能,存储速度和密度可以媲美固态硬盘(SSD),从而使其成为一种可以实现多种终端设备的理想存储选择。
2、磁阻随机存取存储器(Magnetoresistance Random Access Memory,MRAM)MRAM是一种将电子存储在电磁场中的存储器。
它具有高速、非易失性、耐高温和抗辐射等特点,因此尤其适合用于航空航天等应用领域。
3、锂离子电池(Lithium-ion Batteries,LIBs)锂离子电池是目前最常见的电池类型。
它由锂离子中心和电解质组成,并可以使用高比能量储存电能。
市场上的各种电子设备都在不断优化其电池组成,而锂离子电池是其中一种重要选择。
三、新型记忆材料的研究1、多场耦合现象多场耦合现象是新型记忆材料的研究重点之一。
它是材料中不同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该现象对存储和读取信息起到关键作用。
2、微纳加工技术微纳加工技术是目前新型记忆材料的研究重点之一。
它是通过微观加工技术去提高新型记忆材料的性能和稳定性。
例如,利用纳米线技术可以制造更优秀的存储微芯片。
三、新型记忆材料的应用1、计算机存储新型记忆材料对计算机存储产生了重要影响,如相变存储器可将存储密度提高至每平米超过512GB,并且读写速率也比传统存储介质提高10倍甚至更多。
相变存储器:基本原理与测量技术
![相变存储器:基本原理与测量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4a9f35d9b6648d7c1c746b6.png)
相变存储器:基本原理与测量技术相变存储器(可缩略表示为PCM、PRAM或PCRAM)是一种新兴的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器技术。
它可能在将来代替闪存,因为它不仅比闪存速度快得多,更容易缩小到较小尺寸,而且复原性更好,能够实现一亿次以上的擦写次数。
本文将为您介绍相变存储器的基本原理及其最新的测试技术。
何为PCM,它是如何工作的? PCM存储单元是一种极小的硫族合金颗粒,通过电脉冲的形式集中加热的情况下,它能够从有序的晶态(电阻低)快速转变为无序的非晶态(电阻高得多)。
同样的材料还广泛用于各种可擦写光学介质的活性涂层,例如CD和DVD。
从晶态到非晶态的反复转换过程是由熔化和快速冷却机制触发的(或者一种稍慢的称为再结晶的过程)。
最有应用前景的一种PCM材料是GST(锗、锑和碲),其熔点范围为500º–600ºC。
这些合金材料的晶态和非晶态电阻率大小的差异能够存储二进制数据。
高电阻的非晶态用于表示二进制0;低电阻的晶态表示1。
最新的PCM设计与材料能够实现多种不同的值[1],例如,具有16种晶态,而不仅仅是两种状态,每种状态都具有不同的电气特性。
这使得单个存储单元能够表示多个比特,从而大大提高了存储密度,这是目前闪存无法实现的。
非晶态与晶态 简单介绍非晶态与晶态之间的差异有助于我们搞清楚PCM器件的工作原理。
在非晶态下,GST材料具有短距离的原子能级和较低的自由电子密度,使得其具有较高的电阻率。
由于这种状态通常出现在RESET操作之后,我们一般称其为RESET状态,在RESET操作中DUT的温度上升到略高于熔点温。
DRAM-PCM混合内存系统研究
![DRAM-PCM混合内存系统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6d39c32227916888486d733.png)
出的内容与将要写入的内容不同时,才对此位实施写操作。
磨损均衡
BS(Byte Shifting)
以字节的粒度进行周期性转换从而均匀对某行中所有字节
的写。如果是读操作,则数据仍保存到原来的位置;如果 是写操作,则数据要保存到此行的其他位置。
测试结果
PCM寿命从176天增加到22年 跟基于DRAM的内存架构相比, 功耗降低了65%
在此基础上,针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思考
混合内存架构除了把DRAM作为大容量PCM的高速缓存这种方法之外,其他的组织方 式 为了提高系统性能、降低系统功耗,除了上面的内存管理方法,其他的管理方法 除了PCM之外,如果使用其他的非易失存储器例如flash、STT-RAM等构建系统内存 又该如何组织和管理
应用流它会访问大量数据但是几乎不会重用, 在PCM中存储这种应用的数据只会加快PCM 的磨损。在PLB方法中,操作系统使用一个
配置位来表示是否对此应用开启PLB,如果
开启,则此应用的所有页都不会写到PCM中。
FGWL(Fine-Grained Wear-Leveling):
为了保证PCM的磨损均衡,一个页的每个line在PCM中以一种旋转的方式存放。有一个旋转值, 如果每页有16个lines,则旋转值的取值为0到15之间的任意值。如果旋转值为0,则line0放到line0的位
PCM:有足够大的容量来存储程序执行过程中的所有页面 DRAM:与PCM相比读写速度较快,因此作为高速缓存
Lazy-Write架构
操作系统以页表形式管理PCM,而 DRAM由DRAM控制器进行管理,都 以页的粒度进行管理。 当产生缺页异常时,从磁盘中获取的页 仅写到DRAM cache中,此页的内容不 会写到PCM。
IBM相变存储技术实现每单元存3个比特数据
![IBM相变存储技术实现每单元存3个比特数据](https://img.taocdn.com/s3/m/1bcad401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38.png)
IBM相变存储技术实现每单元存3个比特数据
佚名
【期刊名称】《机床与液压》
【年(卷),期】2016(44)10
【摘要】据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IBM苏黎世研发中心的科学家5月17日宣布,他们在相变存储(PCM)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首次实现了单个相变存储单元存储3个比特的数据.最新研究有助降低PCM的成本,并有望加快其产业化步伐,最终为物联网时代呈指数级增长的数据提供一种简单且快速的存储方式.
【总页数】1页(P170-170)
【关键词】机床;液压;机械工业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G
【相关文献】
1.IBM软件定义存储技术助力企业大数据时代变革 [J], ;
2.IBM存储技术支持数据经济 [J],
3.IBM公司研发出可靠的多位相变存储技术 [J],
4.IBM首次展示可靠的多位相变存储技术 [J],
5.IBM公司相变存储技术研究获突破 [J], 刘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PCM基本工作原理
![PCM基本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a59508d0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f8.png)
PCM基本工作原理PCM(Phase Change Memory)是指相变存储器,是一种新兴的非挥发性存储器技术,其工作原理基于材料的相变特性。
相变存储器使用一种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可以在不同的电阻态之间进行相变,从而实现数据的存储和读取。
相变存储器的材料通常是由一种称为“相变材料”的特殊金属合金组成。
相变材料具有两种不同的电阻态,分别称为“高电阻态(HRS)”和“低电阻态(LRS)”。
这两种电阻态之间的相变是可逆的,因此相变存储器可以进行多次写入和擦除操作。
相变材料中的相变由于局部加热而触发。
这种加热可以通过电流脉冲或激光脉冲来实现。
当相变材料处于HRS状态时,向其加热可以导致局部熔化,并产生LRS状态。
相反,当相变材料处于LRS状态时,向其降温可以导致相变回到HRS状态。
通过在相变材料上施加适当的电流脉冲或激光脉冲,并控制加热和冷却的时间和强度,可以实现相变材料的相变和数据的存储。
相变存储器的读取是通过测量相变材料的电阻变化来实现的。
当相变材料处于HRS状态时,其电阻较高;而当相变材料处于LRS状态时,其电阻较低。
可以使用一个非常小的电流通过相变材料,然后测量通过材料的电压来确定其电阻值。
根据测量的电阻值,可以确定存储的数据是0还是1相变存储器具有许多优点,使其成为新一代存储器技术的备受关注的选择。
首先,相变存储器具有快速的写入速度。
由于数据的存储是通过加热和冷却实现的,相变存储器可以在纳秒级别的时间内进行写入操作。
其次,相变存储器具有较高的存储密度。
相变材料可以在非常小的尺寸上进行相变,因此相变存储器可以实现较高的存储密度。
此外,相变存储器还具有较低的功耗和较长的数据保持时间。
然而,相变存储器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相变材料在进行相变过程时会产生较高的电阻噪声,可能会导致读取的不准确性。
其次,相变存储器的循环寿命较短,可能会导致数据的损坏。
此外,相变存储器的工作温度也存在限制,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可能会影响相变材料的性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变存储器(PCM)单元中储存多个位元的方法
BM 苏黎世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们日前表示,已经发现能够可靠地在相变存
储器(PCM)单元中储存多个位元的方法。
该小组采用90nm 工艺技术,在200k 单元阵列中实现了每存储单元为四层(2 位元),并表示已开发出一种编码方法,能克服材料随时间松弛的特性。
该mushroom type 存储器单元带有掺杂的Ge2Sb2Te5 以作为相变材料。
相变存储器是一种透过使用电加热方式以改变材料相位和硫化层阻抗为基础的非挥发性存储器。
它被喻为可取代既有闪存和DRAM 的可能候选技术,但这项技术却难以用在90nm 以下工艺。
不过,IBM 指出,结合了速度、耐用性、非挥发性和密度等特性,PCM 可望在未来五年内于企业IT 和储存系统领域中开启全新的范式转移(paradigm shift)。
IBM 苏黎士研究人员的最主要页献之一,是可用于小型存储器单元丛集的调变编码方案,以克服多位元PCM 的短期漂移问题──该问题可能导致储存阻抗位准随时间漂移,从而引发读取错误。
在目前的工作中,IBM 的科学家使用基于电极之间不同非晶、结晶比例的四种不同阻抗位准,来储存00,01,10 和11 等位元组合。
我们以来自理想位准的偏差为基础来施加电压,而后再测量阻抗。
若未达到阻抗的理想位准,我们便会施加其他的电压脉冲并再次测量,直到我们获得精确的位准为止,IBM 苏黎士研究院的存储器和探测技术经理Haris Pozidis 说。
编码技术克服漂移容差
但是,由于非晶状态的原子结构松弛,因此在相位变化后随时间而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