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味书屋最优秀的学生不是鲁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9
众所周知,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首屈一指的作家,他不但在国内广泛、深刻地影响了几代人,国际上也具有很大的影响。有人认为,鲁迅可以进入世界十大文豪行列。
因此,有一件事情,大约会令人吃惊:在一间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个学生的小小私塾里,鲁迅当年也不是最优秀的学生。
这间小小的私塾,名叫“三味书屋”。鲁迅在这间私塾念书的时候,因为父亲染病,他上学念书的同时,还要帮助母亲料理家事,天天奔忙在药店与当铺之间。有一天早上,他上学迟到了,因此,受到了先生的批评。鲁迅在自己的课桌上,用小刀刻下一个“早”字,告诫自己,上学不能迟到。这个流传甚广的故事,等于告诉人们:鲁迅从小懂得学习要努力刻苦的道理,他是一个好学生。结合他日后的成就,显然可以说,鲁迅是三味书屋走出来的最优秀的学生。
在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对自己私塾时期的表现,有生动的描述。“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隔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罢……”;“不知从哪里听来的,东方朔也很渊博,他认识一种虫,名叫‘怪哉’,冤气所化,用酒一浇,就消释了……‘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结果,惹得先生很不高兴;“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我是画画儿,用一种叫作‘荆川纸’的,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像习字时候的影写一样……”,等等。由此可见,鲁迅是一个入学时懵懂、上学期间淘气顽皮的学生。
除了淘气顽皮,鲁迅也不是最聪明的学生。鲁迅一位同学,过桥台门的周寿恒,据说就比鲁迅聪明。读同样遍数的书,鲁迅能背诵40页的书,而这位周寿恒同学却能背诵80页的书。因此,他们的老师寿镜吾先生就曾一再称赞这人是难得的天才,将其视为最得意的弟子。
可是,日后的情况并非如寿镜吾先生所料。这位比鲁迅背书快得多的周寿恒同学,终于无所作为,游手好闲终其一生。
周寿恒同学的命运,应了《世说新语》里受到神童孔融嘲笑的老先生陈韪的一句话,“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鲁迅、周寿恒两位同窗日后成就的天壤之别,如果只以“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加以概括,未免太敷衍了事。只有将他们二人的情况进行认真的分析比较,才可能有所收获。
比如说,他们因为家庭情况不同,日后走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鲁迅是父亲多病且早逝,家道中落,“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使得鲁迅少小自立,发奋读书,勤于思索,“看见世人的真面目”;而周寿恒,由于家庭经济条件较好,有资本沉湎于唱戏、赌博之类事情,事业选择上也受制于家长,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
后来,好朋友许寿裳的妻子因病去世,留下年幼的孩子。鲁迅在给许寿裳的信中,安慰他说,没有了母爱的累赘,孩子可能反而更加容易养成自立的习惯,会比较有出息。有可能,鲁迅在写这封信时,也曾想到了周寿恒同学因为家境不错终于只是一个“嬉客大少爷”这一事例(周寿恒的情况,据张耿能《鲁迅亲友寻访录》卷首语)。
史料补给
[文/丁启阵]三味书屋最优秀的学生
不是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