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屏山彝区跨越发展的思考

合集下载

统筹推进产业化 建设美好新屏山

统筹推进产业化 建设美好新屏山

统筹推进产业化建设美好新屏山屏山县政府办课题组作为向家坝库区移民大县和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重点县,屏山一方面肩负着按期完成移民迁建工作,确保向家坝电站按期蓄水发电的政治任务,另一方面更面临重构库区产业支撑,打破产业“空心化”,夯实产业基础,提升富民兴县后劲的发展压力。

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以及服务业多元化,改变工业基础薄弱,农业产业化水平低,第三产业滞后的现状,对于加快推进屏山跨越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此,笔者围绕“决胜迁建,强势发展”主题,结合屏山实际,就如何统筹推进产业化作一探讨。

一、屏山县情及产业化现状(一)屏山县情。

屏山县地处四川省南缘、宜宾市西部、金沙江下游北岸,全县幅员面积1523平方公里,辖15个乡镇(其中2个彝族乡),总人口30.71万人。

近年来,屏山县情呈现出三大特点:一是传统的山区农业县。

全县农业人口26.93万人,占总人口的88%,属盆周山区,山地面积占94%。

2010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7亿元,农业增加值实现8亿元,占全县GDP的40%,三次产业结构为44.6︰26.2︰29.2。

二是国家级贫困县。

屏山区位偏僻,交通不便,资源匮乏,土地贫瘠,地形破碎,干旱缺水,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人民生活比较贫困,被国家再次列入新一轮十年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发展和脱贫的任务十分艰巨。

三是库区移民重点县。

屏山是金沙江向家坝水电站库区最大,四川省移民规模仅次于汉源县的移民重点县,移民工作涉及7个乡镇、72个村、286个组,近6万人,其中农村移民近3万人,县城和6个集镇将整体迁建。

(二)产业化现状。

我县产业化现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工业基础支撑薄弱。

虽然屏山有石灰石、硅石、砂金等矿产资源分布,但是依然属于资源贫瘠县,无法发展资源型产业,加之地处山区,交通落后,基础设施条件差,工业基础薄弱,工业产值低,产能落后,缺乏支撑力较强的工业企业。

2010年,屏山县经济总量仅占宜宾市的2.3%,综合实力列全省181个县区的第141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仅为4.51亿元,全县工业产值14.6亿元。

在大变局中奋力实现屏山县域经济强势崛起

在大变局中奋力实现屏山县域经济强势崛起

在大变局中奋力实现屏山县域经济强势崛起屏山县课题组“十二五”时期,是屏山历史以来大发展、大建设、大搬迁的全新阶段,是全面完成移民迁建工作任务、推进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和转折期。

如何在大变局中跨越争先,奋力实现强势崛起目标,是屏山当前乃至今后必须认真思考和全力破解的重大课题。

一、再审县情,再判形势明主题屏山作为全国乌蒙山贫困片区重点县,资源匮乏,产业支撑力弱,发展严重不足;作为全省水电移民第一大县,“2012年5月基本完成移民迁建安置任务,确保向家坝水电站按期蓄水发电”目标要求不可更改,唯有背水一战、攻坚决战,才能实现移民“移得出、稳得住”的阶段性工作目标,而要最终实现“能发展、可致富”,更是任重道远。

与此同时,屏山也面临着诸多难得机遇,只要利用得好,就能转“危”为“机”,从而实现超常规发展、强势发展。

一是移民迁建机遇。

100余亿元移民迁建投资推动经济发展的巨大拉动效应将在长期持续显现,由此带来的基础设施大提升、城镇化大推进,尤其是县城东迁后的区位大改观,使屏山直接融入宜宾半小时核心经济圈,为屏山科学有效布局生产力、重构产业、开放求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

二是国家和省市战略辐射机遇。

屏山处在成渝经济区、川南经济区重叠交融范围内,对接“宜宾建设区域性经济强市”发展战略,能有效实现区域互动共进发展。

三是极为有利的外部政策环境机遇。

除西部大开发等政策外,屏山还享有移民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试点县、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全省水果基地强县、全省烤烟基地单元县等系列独特优惠政策,可争取更多更大的资金、项目上支持,促进强势发展。

四是国家产业转型升级机遇。

随着区位改观,屏山有良好条件打造区域核心竞争力,可在国家新一轮产业转型升级中加速产业体系建设,在大变局中实现县域经济强势崛起。

“三年再造一个屏山”是市委的殷切希望;“加快发展,强势崛起”是群众的迫切要求。

加速产业体系构建、促进强势发展,成为屏山后移民时代的现实需要和长期任务。

彝区特大型易地扶贫集中安置点治理与后续发展的调研与思考—以四川省凉山州美姑县牛牛坝镇特大型易地扶贫搬

彝区特大型易地扶贫集中安置点治理与后续发展的调研与思考—以四川省凉山州美姑县牛牛坝镇特大型易地扶贫搬

彝区特大型易地扶贫集中安置点治理与后续发展的调研与思考— 以四川省凉山州美姑县牛牛坝镇特大型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为例发布时间:2021-12-06T05:36:03.654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29卷第19期作者:马得城[导读] 四川省凉山州美姑县牛牛坝镇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马得城(中共四川省委省直机关党校)四川省凉山州美姑县牛牛坝镇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位于牛牛坝镇政府驻地西南部,距离县城20公里,项目计划总投资7.93亿元,占地100公顷,总建筑面积28.9万平方米,搬迁建档立卡贫困户2210户11418人,搬迁人口涉及全县13个乡镇58个村,是凉山州第二大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

一、集中安置点治理初期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经深入调查研究和数据分析,该安置点在治理与后续发展中主要存在以下四方面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一)搬迁人口多、文化程度低、年龄结构不优、务工情况不理想。

集中安置点计划搬迁建档立卡贫困户2210户11418人,迁入人口数量位居全州第二位,全部搬迁入住后,牛牛坝镇将会形成一个21000余人规模的大型集镇。

从文化程度看,搬迁群众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人口仅占全部迁入人口数的4.1%,迁入人口文化程度低。

从年龄结构看,搬迁群众中15岁以下和60岁以上的无劳动能力人数5472人,实际有劳动能力人数5326人,仅占全部迁入人口数的46.6%,年龄结构不优,劳动力数量少。

从务工情况看,有外出务工或就近务工人员1414人,仅占有劳动能力人口数的26.5%。

(二)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不健全。

搬迁初期,牛牛坝集镇片区仅有建成的幼儿园1所,小学1所,中学1所,医院1家,不足以支撑大规模人口迁入带来的就学就医需求。

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站、农贸市场等保证城市基本运转的配套设施还未建成,缺乏文化广场、体育馆、电影院、图书馆、公园等满足群众休闲娱乐和精神文化需求的硬件设施,未建养老院、救助站、殡仪馆等社会保障设施。

促进屏山新县城又好又快建设的思考

促进屏山新县城又好又快建设的思考

促进屏山新县城又好又快建设的思考屏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曹菊明屏山是国家级贫困县,同时又是向家坝水电站库区移民迁建重点县。

县委确定2010年为加快迁建年,加快推进新县城及集镇迁建,实现屏山跨越发展是县委、县政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核心任务。

如何统筹好规划与建设,确保移民安置与经济社会的同步协调发展,是摆在县委、县政府面前的一个新课题,笔者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就如何促进新县城又好又快建设提出以下浅见。

一、屏山迁建工作的进展情况(一)屏山新县城建设的定位。

按照省市部署对屏山推进“川南经济区”建设在科学论证思考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把屏山建设成为百万人口大都市宜宾的重要组团、川南最佳人居环境、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川南优质教育基地、川南体育竞赛基地、川南都市休闲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定位。

(二)规划编制情况。

县城总体规划于2004年12月启动,公开遴选重庆市规划设计院为规划编制单位。

2006年4月,省建设厅组织专家评审会评审通过《屏山县县城总体规划》,以川建函〔2006〕178号代省政府批复。

县城控制性详细性规划于2004年12月启动,公开遴选重庆市规划设计院为规划编制单位。

2007年3月,市规建局组织专家评审会通过《屏山县江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并于07年5月通过县人大常委会决议,07年8月经县政府批准实施。

丁发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于2007年9月确定广东省规划院为规划编制单位,2008年5月22日市规建局组织专家评审通过该项规划,于08年7月提交正式正果资料。

(三)工程项目推进情况。

移民安置房建设工程。

县城迁建红线内A、D、E地块占地移民安置房项目已完成前期准备工作,进入施工和监理招标阶段;十万平方米移民安置房项目已完成地勘工作,施工图设计已完成首期部分安置房约一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石盘安置房、石盘行政事业过渡房已竣工。

新县城市政道路工程。

新县城迁建红线范围内市政道路路基部分均已基本完成,其中主干道部分路段正在开展道路硬化工作。

屏山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思考

屏山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思考

屏山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思考屏山县委常委、副县长李赐刚按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搞好新阶段扶贫开发,把尽快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作为新阶段扶贫开发首要任务”的要求,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真分析了当前屏山扶贫开发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依据国家新的扶贫标准和今后一个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目标任务,进行了认真的探索和思考。

一、当前屏山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1、全县农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仍是当前扶贫工作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根据国家确定的贫困线新标准,目前,按扶贫监测统计口径,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196元以下的建卡贫困人口还有18030人,新增贫困人口在1.2万多人,贫困人口总数在3万人左右。

其特点,一是贫困人口分布广。

他们主要集中在边远、分散的高寒山区和少数民族乡镇,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严重滞后,教育、科技文化落后,生存条件极为恶劣,扶贫开发任务非常艰巨。

二是贫困程度深。

贫困人口多为因灾、因病、因残、因老、缺劳、超生、资源缺乏等致贫,致贫因素复杂,扶持成本高,脱贫难度大。

三是贫困人口素质较低。

据抽样调查表明,全县60%以上的绝对贫困人口没有初中以上文化的劳动力,由于缺乏“明白人”,导致发展无门路、生产无技术、外出务工难,从根本上解决脱贫问题难度大。

2、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更难得到扶持。

一是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越是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需要解决的问题越多,需要得到扶持的面更大,需要建设的项目内容越多,在国家补助的基础上,需要群众个人自筹的资金压力也相对更大,因此,项目很难落实;二是根据全县新农村建设、移民迁建、烤烟发展的要求,需要整合扶贫资金的要求更高,出现了不是扶贫资金在整合其他项目资金突出“扶贫”,而是其他项目资金在整合扶贫资金打造“亮点”,与扶贫本质的要求背道而驰;三是越贫困的地方和贫困群众的意愿很难引起各级重视,贫困群众的需求很难得到满足,这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特殊现象,因此,需要国家的特殊政策给予关注。

攻坚破难全力推进宜宾县经济跨越发展

攻坚破难全力推进宜宾县经济跨越发展

的逐 步好转 和 县域 经济 发 展 基础 条件
的进 一步优 化 ,宜 宾县 面 临着 前 所未
有的 发展机 遇 。 向家坝 水 电 站 、复龙 和凤仪 换流 站 、向家坝 灌溉 工 程 等 国
家大项 目 、大 工程 先后 开 工 建设 ,内
主动 出击 ,抢 抓机 遇 ,埋 头苦 干 ,各
坚 持 “ 个基 调 ” 一 。迎难 而 上 , 瞄准发展 目标不动摇
省委 九届 五 次全会 提 出 了全省 当
目标 .持 之 以恒 的抓 好 落实 。一 是 年
初确 定 的各项 经 济发 展 指标 不 变 。我 们必须深 入分析存 在问题 的症结 所在 ,
前 和下一 阶段 工作 的 总体 要求 。全 县
坚 决 的 措 施 ,迎 难 而 上 、攻 坚 破 难 ,
供 水 、供 电等 基础 设 施建 设着 手 ,抓
好 土地 、能源 、仓 储 物流 等要 素保 障
工作 ,加快 推 进宜 宾 向家 坝工 业集 中 区建 设 。坚持 走 “ 聚整 合 、块状 发 集 展 、规 模 扩 张 、效 益提 高 ”的 路 子 ,
面临 许多 矛盾 和 问题 ,国家从 紧的 货
币政 策 和 “ 个 防止 ” 的宏 观调 控政 两 策 ,使宜 宾县 在 底子 薄 、基 础弱 、积
累少 的情 况下 ,发展 受到 一 定的 制约
和影 响 ;加 之 受政 策性 因素 影响 ,财
促 使 资金 、技术 、人 才 等 生产要 素 向
维普资讯 今 年 以来 ,宜 Nhomakorabea 县认 真 贯彻 落 实
从总体 上 看 ,随 着宏 观 经济 环境
地坚决 完 成 目标 任 务 。三 是各 项考 核 措施 办法不 变 。考核将 更加 注重实绩 , 更 加 注重 客观公 正 ,更 加讲 求 考核 质 量 ,真实反 映各级各部 门 的工 作情况 。 四是各 项 奖惩 制度 不 变 ,真 正 做到 功

十二五一个意见,两个纲要(2011-2015)

十二五一个意见,两个纲要(2011-2015)

十二五一个意见、两个规划凉山州委六届十三次全会释放发展新信号本站首发时间:2010-12-12 21:55信息来源:未知文章作者:admin 总点击:140次在六届州委十三次全会上,“一个意见、两个规划”(《加快推进彝区跨越式发展的意见》、《安宁河谷地区跨越式发展总体规划》和《大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规划的总体思路》)受到全体参会人员的高度关注。

“一个意见、两个规划”的颁布实施,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在六届州委十三次全会上,“一个意见、两个规划”(《加快推进彝区跨越式发展的意见》、《安宁河谷地区跨越式发展总体规划》和《大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规划的总体思路》)受到全体参会人员的高度关注。

“一个意见、两个规划”的颁布实施,体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瞻远瞩、科学决策,凝聚了省级相关部门对凉山发展的倾情支持、大力帮助,倾注了凉山各族人民的殷切期盼、美好夙愿,是凉山在跨越发展新起点上迎来的又一重大战略性历史机遇,是凉山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和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

“省委、省政府为凉山发展量身定做‘一个意见、两个规划’,是对民族地区的厚爱,我们要抓住这一重大机遇,全面开发开放、推进跨越式发展,谱写‘跑步奔小康’新篇章,加快建设美丽富饶文明和谐新凉山!”在讨论《中共凉山州委、凉山州人民政府关于贯彻省委省政府“一个意见、两个规划”,加快推进凉山跨越式发展的实施意见》时,与会人员形成这样的普遍共识。

“一个意见、两个规划”凉山发展新的里程碑“一个意见、两个规划”:覆盖全域凉山、惠及各族群众的大政策省委、省政府坚持从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角度出发,高度关切凉山集中连片特殊类型贫困问题,综合考量凉山资源禀赋、现实基础、发展潜力及制约瓶颈,量身定制了加快推进跨越式发展的“一个意见、两个规划”。

在政策架构方面,始终体现突出民生的政策设计和制度安排,既有宏观层面的政策性文件(“一个意见”),又有微观层面的操作性方案(“两个规划”),衔接紧密,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屏山县教育均衡发展的思考与对策

屏山县教育均衡发展的思考与对策

屏山县教育均衡发展的思考与对策屏山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刘焰屏山县是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由于受自然条件、经济基础、交通信息等方面的制约,教育发展水平相对滞后。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对西部地区教育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屏山的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于上世纪8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一举完成了“普初”、“普六”、“普九”等历史性的任务。

尽管如此,屏山这个至今仍未“摘帽”的国家级贫困县,其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仍然十分落后,与其它先进地区相比,屏山无论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还是在办学水平、办学质量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差距;县域内区域间、校际间教育发展不平衡、教育结构不合理的矛盾也十分突出。

如何加快我县教育改革与发展步伐,逐步缩小与先进地区的差距,以及如何加快县域内教育均衡发展的速度,让广大老百姓的子女享受公平、优质的教育是当前各级党政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必须认真思考的重大课题,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屏山教育面临的首要任务。

笔者,就此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提高认识,牢固树立教育均衡发展的理念义务教育区域内均衡发展,就是使区域内义务教育阶段的各级学校在办学经费投入、硬件设施、师资调配、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等方面大体上处于一个比较均衡的状态,与义务教育的公共性、普及性和基础性相适应,为人人享有公平、公正地接受义务教育全力提供充足的保证。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

素质教育的根本特性就是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发展的不均衡,严重妨碍了素质教育这一根本特性的体现。

温家宝总理曾经提出:“没有教育机会的均等,就谈不上社会公平。

”在教育改革处于攻坚阶段、教育发展处于关键时期的时候,在普及了义务教育,基础教育跃上新的发展平台之后,均衡发展应成为基础教育工作中一个带根本性的重要指导思想和价值追求,成为基础教育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兼顾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促进了社会公平和稳定,提高了公民整体的文化素质和水平,符合教育政策、规律和我们党一贯的执政理念,是最大的民生工程。

浅析如何加快屏山县新型工业化进程

浅析如何加快屏山县新型工业化进程

浅析如何加快屏山县新型工业化进程屏山县政府办课题组近年来,屏山县通过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大力优化投资环境,全力打造工业园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实现了屏山工业从无到有的快速发展,本文旨在通过对屏山现阶段工业化水平的分析和研究,就屏山县在“十二五”时期,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一、屏山县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有利条件(一)县域经济发展格局优化的战略机遇。

以县城为核心的县域经济重心转移至西北部岷江新兴产业带,置身于成渝经济区、川南经济区、宜宾市“长江上游沿江经济轴线”等战略规划叠合部,区位优势明显。

依托岷江宝贵的岸线资源和良好的产业布局条件,将彻底摆脱封库停建以及库区生态环保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制约,为屏山县综合利用政策,在更大范围集聚要素和配置资源,争取更快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二)区域交通枢纽加快建设的综合机遇。

借助移民迁建,县域交通路网将优化布局。

随着成贵高速铁路、乐宜高速公路连接线、宜宾至新县城快速通道、岷江大桥以及县境内国道、省道、航港码头等迁建工程的竣工投入使用,将形成贯通成渝、川南、攀西经济区,畅通川滇的宜宾市西部综合交通枢纽重要节点,从根本上改变屏山县交通不便的历史,物流通道明显畅通,显著提升屏山县对外开放形象,增强产业承接竞争优势,助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进程。

(三)城镇加快发展的带动机遇。

“十二五”时期,是屏山县新县城和库区集镇加快迁建、迅速成长的重要时期,随着城镇体系集聚辐射效应不断增强,城镇规模成倍扩张,城镇人口成倍增长,必将推动城镇化快速发展,集聚人气、商气,促进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四)特殊地区发展的特别机遇。

屏山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向家坝电站库区移民重点县,按照国家大中型水电站移民政策及三峡集团公司惯例,屏山将享有向家坝水电站优惠电量、电价以及其他库区产业发展后扶政策;“十二五”时期,中央把支持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

科学谋划新寨建设 破解彝区发展瓶颈——对乐山市推进彝家新寨建设的调研

科学谋划新寨建设 破解彝区发展瓶颈——对乐山市推进彝家新寨建设的调研

发 展瓶 颈
对 策
d o 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9— 6 9 2 2 . 2 0 1 3 . 0 4 . 2 6
文 献 标 识 码 :B
文 章 编 号 :l 0 0 9—6 9 2 2 ( 2 0 l 3 ) o 4— 9 O— o 3
在 彝 家新 寨 建设 中 ,坚 持政 府 引导 ,群众 主 动
【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0 8— 2 3 l 作 者 简 介 i 京j l ( I 9 8 1 一) , , 心川 乐 【 j 1 人, 法学坝一 1 : , l f 乐I l l l 市 委 党校 法学 l : 师, 主要 研 究方 向 : 法 学 9 0
主抓手 。
将 房 屋结 构 、建 筑 色彩 、外 观装 饰 等彝 族 文化 元 素
乐 山市 “ 两县 一 区 ”包 括 马 边彝 族 自治 县 、峨 和彝族 传 统 建筑 风 格有机 融 人村 落 民居 规 划之 中 , 边 彝族 自治县 和金 口河 区 ( 以下 简称 彝 区 ) ,属 于 坚 持一 寨 一 风格 、一村一 景 致 ,避 免格 式化 。切合 彝 家 新 寨 建 设 项 目实 施 范 围 ,其 辖 区 总 面 积 5 3 7 6 彝 区实 际 ,充分 考 虑群众 教 育 、文 化 、卫 生等 方 面
平 方公 里 ,占全市 总 面积 的 4 1 . 9 % ;人 口 4 1 . 4 的需求 ,让 群众 住 得舒适 、便利 、文 明 、健 康 ,确 万 ,占全 市 总 人 口的 1 1 . 4 % ,其 中贫 困人 口 l 0 . 7 保 了规 划 的科学 性 、规范 性 和可 行性 。
建 设 资 金投 入 ,全 面实 施项 目村路 、水 、电 、气 、

建长效机制 促全面脱贫

建长效机制 促全面脱贫

建长效机制促全面脱贫作者:邱东林来源:《当代县域经济》2014年第05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的新要求。

屏山县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水库移民重点县,贫困与移民两大难题相互交织。

如何根据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要求,建立扶贫与发展的长效机制,已成为当前屏山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近年来,屏山县立足县情,大胆改革创新,探索形成了统筹、运行、督查、活力四大长效机制,为实现“全面脱贫,与全市同步小康”目标提供了有力保障。

围绕中心大局建立统筹协调机制扶贫攻坚是屏山的硬任务,加快发展是屏山的硬道理,库区稳定是屏山的硬保障。

要实现扶贫、发展、稳定这三大中心任务,必须构建统筹协调全局的运行机制,联动全县上下把经济社会资源统筹协调并整合到“全面脱贫、同步小康”的大局上去谋划与行动。

一是以“十大行动”引领扶贫攻坚机制。

将扶贫作为统揽,分年度落实脱贫任务,全县15个乡镇均成立了扶贫攻坚队,分别由1名县领导任队长牵头,落实严格的包村、包户工作责任。

同时,统筹推进“转移脱贫、产业脱贫、技能脱贫、保障脱贫”四大途径,全面实施贫困村党建、助学、危房改造、技能培训、救济救助、产业、卫生、乡村旅游、金融保险等十大扶贫攻坚行动,实施精准式扶贫,逐户制定脱贫计划,逐户脱贫销号,切实抓好住房保障和增收等重点工作。

在此基础上,联动各方力量,开展“认帮100户特困户”活动,加速扶贫攻坚步伐,确保实现6.8万贫困人口脱贫。

加快移民后续发展,全面实施库区移民后续扶持发展规划,逐步实现5.6万移民“稳得住、能致富”目标。

二是以“百大项目”拉动追赶发展机制。

以发展为引领,突出比较优势全力招商选资,突出成本招商、定点撤网、专业招商,确保全年实现招商引资30亿元。

强化项目推进战略,集中力量推进重大项目储备库制度等机制创新改革任务,基本形成扩大有效投资支撑政策框架体系,每年保持500个项目储备,坚持九大工作组统筹负责项目建设,每季度集中开工一批项目;筛选涵盖城乡基础设施、产业发展且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重大项目26个,分项目成立指挥部集中攻坚,全力打造“双百工程”,按年度开工项目100个,竣工项目100个;实行土地、信贷、人才、经费、考核、督查、奖惩等要素跟着项目走,千方百计统筹推进项目落地。

抢抓移民迁建大机遇 促进屏山教育大发展

抢抓移民迁建大机遇 促进屏山教育大发展

抢抓移民迁建大机遇促进屏山教育大发展屏山县政府副县长杜伟屏山县既是乌蒙山扶贫连片开发重点县,又是向家坝库区移民重点县。

笔者就如何抓住移民迁建和扶贫开发机遇,围绕“建设教育强县,办人民满意教育”目标进行调研,加快推进科教兴县战略,努力走出一条“穷县办大教育”的教育科学发展之路。

一、基本情况全县幅员面积1531平方公里,辖8镇7乡(其中两个彝族乡)、261个行政村,人口30.71万,有成建制中小学、幼儿园172所,其中:高中2所、职中1所,初中21所(单设初中9所、附设初中班12所),小学144所(含教学点11个),幼儿园4所。

有在校中小学生35054人,在园儿童4909人,在编教职工2349人。

二、面临机遇(一)移民迁建机遇。

屏山紧紧抓住移民迁建大机遇,认真研究移民政策,通过与三峡公司、中南设计院协调、沟通、争取,实现了库区学校由“三原原则补偿”到“按学生规模补偿、现行标准规划设计”的巨大突破,补偿资金净增约4亿元。

库区迁建学校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分别由迁建前的14万平方米、5.6万平方米增加到44.7万平方米、23.6万平方米,分别是迁建前的3.1倍和4.2倍。

同时,县城东迁融入宜宾市半小时经济圈,屏山教育发展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二)乌蒙山扶贫连片开发机遇。

屏山已纳入乌蒙山扶贫连片开发重点县,在《乌蒙山片区(屏山县)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2011-2015年)》中,规划新建设普通高中2所,职业技术学校2所,农村学校83所,其中中学9所,小学59所,幼儿园18所。

学校住宿、食堂建设1525个,其中老师周转房建设1446个,学生公寓建设34个,食堂建设45个,培训教师11900人次。

项目总投资130268万元,其中:普通高中18000万元,职业教育学校21400万元,农村学校建设61344万元,学校住宿、食堂建设26678万元,师资培训2856万元。

三、面临挑战(一)教育发展基础相对薄弱。

屏山是国家级贫困县,也是四川省最后一个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汉族县。

促进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

促进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

促进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作者:漆先望来源:《四川省情》2013年第04期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四川省委省政府的既定目标,也是全川人民的迫切愿望。

区域发展差距大,特别是民族地区发展滞后,是四川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的突出短板。

目前凉山、甘孜和阿坝三州,均处于工业化初期,人均生产总值明显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三州还集中了四川两大连片贫困地区,存在大量农村绝对贫困人口。

为促进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坚持民族融合的发展理念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汉族也离不开少数民族,增进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前提。

我国是历史从未中断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长期维系这种持续性,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各民族通过长期交流与不断融合,形成了牢固的经济、血缘、文化和政治联系。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是多民族融合发展的历史。

民族融合是不同民族在长期共同性增长的基础上融为一体,成为新的民族。

民族融合不是主体民族对少数民族的同化,而是各个民族在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彼此包容的基础上,不断扩大经济文化交流,逐步融为一体的社会进步。

面对资源环境约束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通过民族融合保持国家统一与社会和谐,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之所在,也是民族地区实现全面小康的发展捷径。

淡化汉族和少数民族界限,鼓励各民族自由迁徙和混居通婚,实现人口、资源和文化的广泛交流,既有利于迅速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又有利于增进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认同,从根本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为促进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在更高水平上推进民族融合。

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四川少数民族聚集区,大都属于生态环境脆弱的限制开发区。

促进民族地区的跨越式发展,要大力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结合退耕还林还草,积极推进生态移民。

包括:鼓励少数民族儿童到内地接受教育;鼓励经过职业培训的少数民族青年到内地就业;鼓励少数民族家庭向内地迁徙等。

走开放合作之路 统筹推进向家坝库区经济一体化发展

走开放合作之路 统筹推进向家坝库区经济一体化发展

走开放合作之路统筹推进向家坝库区经济一体化发展屏山县政府办课题组金沙江向家坝水电站是全国第三大水电站,库区淹没涉及川云两省三个市(州)六个县。

随着移民迁建全面展开库区各县共同面临着城镇迁建、产业重构、基础设施复建移民开发等重大机遇。

树立“大库区”意识,走区域合作统筹规划、联手开发之路,推进库区经济一体化发展,谋求移民机遇效应最大化,实现共建共赢,是当前库区县亟需思考的现实课题。

屏山将围绕“建设向家坝库区生态经济县的战略定位,联动各方,乘势而为,加快建设雷马屏绥区域经济发展高地,努力实现由贫困山区移民大县向水电生态经济强县的跨越。

一、重构库区城镇体系,支撑长远发展水电开发移民搬迁,使库区千百年来自然形成的城集镇面临重大的迁建机遇,城镇体系的调整必然带来县域生产力布局的优化重构。

重新审视城镇发展条件,准确规划定位调整发展思路,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化,是库区县必须首先思考的课题。

屏山县城从金沙江畔远迁 50 公里到岷江下游新发乡,县域经济重心远远偏离县域腹心地带,对腹地的辐射带动作用弱化。

为此,可从三个方面考虑化解:一是努力把新县城打造成精致、宜居的滨江森林城市,提升城市品位,聚集周边地区的人流、物流、商流,吸引周边乡镇或宜宾城区的人士到新县城买房居住、经商置业,汇聚人气。

近期要借助宜宾县高场镇这个拥有 2 万集镇人口的传统商贸物资集散地的承载能力,为新县城建设服务,缩短新县城“成长期”,及早彰显移民新城魅力。

二是库区集镇应主要依托江对岸谋发展,形成清平、新市、新安依托绥江县城,楼东、锦屏依托水富县城的发展格局,配套基础设施,培植相关产业,发展配角经济,主动接受云南县城辐射带动,克服县域腹地经济中心缺失对库区发展带来的不利格局。

三是把中都工业园区建成县域西部产业中心,重点发展能源产业及高载能产业,与新发工业园区相呼应,以307省道为交通连接轴,成为屏山“哑铃经济”的重要一极,使县域经济均衡发展。

二、打造库区交通枢纽,改善发展条件向家坝库区周边交通资源相对富集,有成昆铁路、渝昆高速公路、乐宜高速公路、宜泸渝高速公路、213国道、307省道,金沙江、岷江、长江水道,周边城市机场,以及即将建设的成贵高速铁路、宜攀高速公路,区域交通发展潜力巨大。

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感悟

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感悟

“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感悟自古以来,四川就是我国的一个重要省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地理位置。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如何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是我们必须深入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心得。

一、坚定发展信心,把握时代机遇新时代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

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我们要坚定发展信心,把握时代机遇,全面推进治蜀兴川事业。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时期,国家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加快推进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

二、深化改革创新,提高发展质量改革是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

我们要深化改革创新,破除一切妨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当前,四川省正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发展质量。

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瞄准发展短板,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推动四川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三、强化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我们要强化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推动四川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当前,四川省正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

我们要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四、推进绿色发展,构建生态文明绿色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我们要推进绿色发展,构建生态文明,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当前,四川省正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我们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推动四川省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更加明显的成效。

五、深化改革开放,拓展发展空间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我们要深化改革开放,拓展发展空间,为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探寻城郊型县域经济发展突破口 加快建设四川省屏山县岷江北部新区的思考

探寻城郊型县域经济发展突破口  加快建设四川省屏山县岷江北部新区的思考

探寻城郊型县域经济发展突破口加快建设四川省屏山县岷江北部新区的思考邱东林【摘要】<正>随着四川省委多点多极支撑战略的深入实施,全省县域经济逐步呈现出梯次竞相跨越的生动局面。

贯彻宜宾市委"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要求,屏山立足后发优势,坚持城郊经济方向,必须将"产城一体化"作为突破口,加快开发建设岷江北部新区,夯实县域经济底部基础,加快全面脱贫和全面小康进程。

科学定位引领示范紧紧围绕市委"2365"发展战略特别是"六大基地"布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定位、高点定位,全力建成"四大示范区"。

【期刊名称】《当代县域经济》【年(卷),期】2015(000)007【总页数】2页(P36-37)【关键词】县域经济发展;城郊经济;小康进程;屏山县;高点定位;城郊型;发展战略;产业联动;城市建成区;借力发展【作者】邱东林【作者单位】四川省屏山县委【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127随着四川省委多点多极支撑战略的深入实施,全省县域经济逐步呈现出梯次竞相跨越的生动局面。

贯彻宜宾市委“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要求,屏山立足后发优势,坚持城郊经济方向,必须将“产城一体化”作为突破口,加快开发建设岷江北部新区,夯实县域经济底部基础,加快全面脱贫和全面小康进程。

紧紧围绕市委“2365”发展战略特别是“六大基地”布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定位、高点定位,全力建成“四大示范区”。

——建成“港城园村”互动发展的示范区。

充分吸收和借鉴外地城乡统筹先进经验,探索建立“城乡互动、协调发展”长效新机制,推进“美丽新村”与“港城园”良性互动发展。

按照“产城相融、拥江发展”理念,遵循“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贸则贸”的原则,打造集“港口、城市、园区、新村”于一体的新型开发区。

——建成省级内陆开放的示范区。

立足岷江北部新区地域南依县城、北向成都、西带乐山、东靠宜宾的独特优势和巨大发展潜力,努力建成川南全方位开放的综合性园区。

跨越式发展是加快屏山小康建设进程的必由之路

跨越式发展是加快屏山小康建设进程的必由之路

跨越式发展是加快屏山小康建设进程的必由之路
吕晓莉
【期刊名称】《《畜牧市场》》
【年(卷),期】2003(000)007
【总页数】2页(P13-14)
【作者】吕晓莉
【作者单位】中共四川屏山县委书记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0
【相关文献】
1.跨越式发展——贵州全面建设小康的必由之路 [J], 龚晓宽
2.以特色区域经济推动屏山小康社会建设进程 [J], 陈剑英
3.跨越式发展是新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J], 巩勇
4.小康建设进程加快补齐短板亟需加力r——2015年宁晋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监测报告 [J], 赵昭
5.政府部门定点帮扶小康建设进程加快——内江市财政局定点帮扶资中县归德镇小康建设的体会 [J], 古孝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教师梦-建设移民新屏山

教师梦-建设移民新屏山

教师梦建设移民新屏山新市镇平宁基点校党的十八大明确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同志对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升华了我们党的执政理念,体现了我们党对历史、对国家、对民族的高度责任感,反映了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意愿,为全党全国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坚定“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的思想共识,切实把个人前途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为实现“与全市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建言献策。

“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和谐奋进新屏山。

作为移民大县的屏山县,移民工作初见成效,向家坝二期蓄水迫在眉睫,作为一名工作在教育一线的教师,不能直接参加移民工作,只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努力工作,现在的新屏山,县委、县府已经把搬迁工作重心转移到发展新屏山的工作中来,而发展新屏山离不开教育,教育当然离不开教师,所以我深深感觉了肩上的重任,心怀中国梦,为新屏山的发展而奋斗,奉献自己,让中国梦更加深入到孩子们的心中去,做一名让孩子、家长,社会都满意的人民教师,为伟大的中国梦争光添彩!作为一线教师的我深知,没有辛勤浇灌,怎会有桃李芬芳;没有笔耕墨耘,怎会有祖国的繁荣富强。

教师就像一只蜡烛,不断地燃烧、消耗着自己,照亮别人前进的道路;又像一根粉笔,散播着智慧的种子,把知识传授给别人,而渐渐的磨损着自己;又像一只梯子,让人踩着自己的肩膀攀上高峰,去采摘胜利的果实。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

这是很多教师的格言,同时自己也深知自己身上的责任重大,自己的表率作用可以让孩子们更加地努力学习,为中国之梦想努力奋斗!尤其是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乃是国家的栋梁,明天的希望。

孩子在此时的学习能力,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都很强!自己作为他们的教师,学习中的领路人,更加倍感责任重大,自己最大的梦想就是让他们开开心心的学习,做好自己的事情,让孩子们感到自豪,更加努力,让家长社会都满意!我为中国梦而骄傲,我为中国梦而自豪。

欠发达县域:在帮扶中实现跨越发展

欠发达县域:在帮扶中实现跨越发展

欠发达县域:在帮扶中实现跨越发展
邱静雅
【期刊名称】《四川省情》
【年(卷),期】2024()6
【摘要】2023年四川启动39个欠发达县域托底性帮扶工作,制定出台帮扶措施,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统筹动员各方力量,推动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全省39个欠发达县域追赶发展势头较好、市场活力明显增强、城乡融合发展稳步推进,经济运行呈现回升向好态势。

【总页数】3页(P27-29)
【作者】邱静雅
【作者单位】四川省统计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
【相关文献】
1.推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几点思考
2.欠发达县域依托绿色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对策探讨——以修水县为例
3.跨越式发展战略是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4.探索欠发达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之路--学习江总书记『七一』讲话的体会与思考
5.学习型县域: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快屏山彝区跨越发展的思考
屏山县政府副县长裴新亮
屏山县地处四川省南缘、宜宾市西部,幅员面积1531平方公里,辖15个乡镇、259个村、15个居委会,总人口31.2万人。

屏山是宜宾市唯一的彝族聚居县,有2个彝族乡及3个散居乡镇,有19个彝族村、45个彝族组,有彝族户籍人口10832人(另有彝族无户籍人口约6000人)。

如何加快彝区跨越发展,实现“2017年全面脱贫、2019年同步小康”目标,是屏山当前必须着力解决的迫切问题。

一、屏山彝区基本情况及发展条件
(一)自然气候独特。

彝区年平均气温16.8℃,降雨量900—1100毫米,年日照800—950小时。

金沙江河谷丰富的光热资源及山区气候适宜多种动植物生长,特别适合种植椪柑、茶叶、白魔芋、核桃、板栗、林竹等经济作物。

(二)区位地理优越。

屏山彝区西与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北与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接壤,南与云南省绥江县隔江相望,位于川南进出大、小凉山的咽喉之地,交通区位优势明显。

(三)自然资源丰富。

境内溪河纵流,金沙江、中都河、西宁河穿境而过,水电资源丰富,已建成屏边、清平、观音沱等小型水电站,正积极推进杨寺坝等中型水电站建设。

同时,硅石矿、石灰石等矿产资源丰富,适合发展水泥、化工产业。

(四)人文景观奇特。

富有传统彝族文化底蕴,盛行七月“火把节”、彝族新年等庆祝活动。

茶园、林竹、果园为开发绿色生态旅游提供了必要条件。

向家坝电站移民迁建,为发展库区与西宁河沿岸旅游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五)政策环境宽松。

2010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彝区跨越式发展的意见》。

2013年,屏山县获省政府批准享受“少数民族待遇县”政策,在财政转移支付、税收分成、就医就学等方
面将享受到更大的优惠政策。

二、屏山彝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屏山是向家坝电站库区移民工作重点县,2002年起严格执行省政府封库停建令。

经历十年封库停建和移民迁建安置后,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滞后,彝区尤其贫困,突出表现为五大难:(一)交通运输难。

屏山彝区位于县域西部高山峡谷地带,彝族同胞大多居住在高山地区,交通极为不便。

目前全县仍有39个彝族组未通公路,占彝族组的60%;已通公路的村组多为泥结石路面,大多数晴通雨阻。

人背马驼仍然是彝区主要运输方式,严重阻碍经济社会发展。

(二)产业发展难。

彝区经济发展主要以粮、猪、羊为主,产业结构单一;特色种植和畜牧业规模较小,难以起到产业支撑作用;薄弱的基础设施,使企业和开发商望而却步,严重制约工业和旅游发展。

(三)住房改造难。

2013年全县仍有615户2652名彝族群众需住房改造,其中需政府帮助改造的“三房户”达2090人(草房户、危房户、无房户)。

彝区“三房户”多数是困难户和特困户,分散居住在高山地区,政府实施住房改造的难度较大。

(四)扶贫解困难。

屏山县经济总量仅占宜宾市的 2.3%,整体性贫困较为突出,特别是库区、安置区和彝区群众缺乏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

2013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6528元,比全市平均水平低2278元,彝区尚有年人均收入不足2300元的贫困人口2000余人;受灾害、疾病返贫现象比较突出,每年平均返贫率30%以上,扶贫攻坚难度大。

(五)素质提升难。

因家庭贫困、居住分散,彝区儿童入学率偏低,13—15岁年龄段入学率仅为36%,高中入学率仅为5%,大专以上入学率不到1%,职教及学前教育入学率几乎为0。

由于缺乏就医、就学政策倾斜,彝区医院、学校较少且分散,教科文卫人才匮乏。

全县少数民族干部仅28人,彝区教师仅31人、医疗卫生人员仅14人,
远低于民族地区标准配置比例。

三、加快屏山彝区跨越发展的对策建议
根据屏山彝区发展现状,按照“一走廊、两基地、四区域”(宜宾、凉山地区交通走廊,西宁河水电基地与屏山西部特色农牧业基地,金沙江低热河谷、二半山、高山以及西宁河温湿地带产业区域)的发展思路,着重解决制约彝区发展最突出、最迫切的问题,全面推动屏山彝区跨越式发展。

(一)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完成S307线、国道213线复建工程,硬化屏边—西宁公路,配合做好宜-攀高速公路规划建设,加快建设清平港及新市港,打造川南、凉山地区“交通走廊”。

加快通乡(村)公路建设与硬化改造,完善聚居点和特色产业基地路桥设施,优化彝区内部交通网络。

二是以清平乡新集镇打造和屏边乡小城镇建设为重点,着力打造以清平彝族风情园为代表的集文化、旅游、商贸为一体的民族风格建筑区。

建好污水处理、垃圾处理、集中供水等配套设施,将彝区集镇建设成为功能布局合理、设施完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新型特色小城镇,集聚集镇人气、商气,加快彝区旅游、商贸、物流业发展。

(二)狠抓后续产业发展,增强产业支撑能力。

一是利用丰富的光热资源,在金沙江河谷发展龙眼、椪柑、核桃等特色水果;针对山地气候特点,在二半山发展中药材、白魔芋;在西宁河温湿地带发展茶叶、林竹等种植业;在高山地区发展黑山羊、彝族本地猪、高山肉牛、彝胞鸡等山区畜牧业。

大力引进和培育茶叶、干果、肉类加工企业,壮大彝区农业专合作组织。

二是推动杨寺坝、深溪沟电站建设,整合清平、屏边电站等小水电资源,建设输变电工程,促进雷波、马边、美姑等周边电力整合利用。

三是实质启动彝区生态旅游开发。

重点打造彝族风情园、彝区集镇、彝家村寨等旅游景点,构建乡村游、文化游、库区游等特色旅游载体,创新彝族新年等节庆活动举办方式,加快彝区旅游开发步伐。

(三)狠抓扶贫解困,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一是打造彝族集中居住点。

以少数民族“三房户”改造为重点,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彝族新年庆祝活动点打造,整合部门资金集中建设彝族聚居点,完善道路、饮水、电力等设施,力争3年内完成锁定的384户1751人住房改造,5年内解决所有少数民族困难户住房改造和安全饮水问题。

二是加大扶贫开发。

实施以工代赈“贫困群众扶贫脱困工程”,落实异地扶贫搬迁后期扶持政策,力争到2017年底前基本解决彝区剩余贫困人口温饱问题。

发挥造血功能,实施产业扶贫,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构建乡镇有特色农业、村有特色产品、户有特色项目的发展格局,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

(四)狠抓生态建设,着力优化生态环境。

把彝区纳入向家坝库区绿色生态屏障建设,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加大金沙江、西宁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强化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治理,有效减轻资源开发对水环境和水生态的影响。

大力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加快推进“一池三改”(沼气池、改厨、改厕、改圈),营造良好人居环境和生态自然环境。

(五)狠抓社会事业发展,推动民生民本进步。

一是加快实施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第二个十年行动计划,整合办学资源,开办民族普通高中班和职高班,新建彝区幼儿园,填补彝区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空白。

加大贫困学生助学力度,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入学率和高等教育程度。

二是建立和实施民族地区农村贫困家庭医疗救助制度,实现19个民族村全部配备标准化卫生站和专业医疗卫生人员,确保一般常见疾病能就地就近医治。

三是深入推进“婚育文化进彝家”及计生“三结合”活动,以“以奖代罚”、“三优”政策为基础,健全计生家庭奖励扶助和特别扶助制度,倡导健康婚育文化。

四是支持彝区乡镇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对彝族物质文化遗产和彝语、毕摩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重视彝族传统文化人才培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