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计算机专业信息技术教育
中职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探讨
性 ,只是 一些 表面 的简单 问题 或对课本 内容 的简单重 复。 真正有价值的问题需要学生结合影视资料对所学 的 知识进行延伸 、 综合 、 重组与运用。 吃什么》 在《 这一节课 中, 教师把镜头指 向了三位抱着篮球 、 满头 大汗 的学生 , 老师提出了这样一个 问题 , 这三位学生是剧烈运动后就 餐 的, 他们正走 向就餐窗 口, 你认 为他们吃什么最合适 , 请 你给他们制订一份合理的菜谱 。这一 问题提 出后 , 学 生积极的进行思考 和讨 论 , 踊跃 的回答 问题 , 们结 合 他 酸性食 品和碱性食品的特点 , 于体育运动后应该吃什 关 么才能有利于消除疲劳 , 补充消耗 的能量展开了激烈的 讨论 , 订出 了一份合理 的菜谱 , 制 课堂上 一片生机盎然 的景象使一位教师不 禁发 出感叹 ,学生思维是 否活跃 , 取决于教师的主导作 用的发挥 。 经过对 以上教学 案例的分析 , 笔者认 为 , 用影像 利 资料进行教学是丰富课程资源的手段之一 , 但要用之有 度、 用之有效 , 只有把趣味性 、 针对 性 、 主体性 、 适量性和 探究性 有机结合 , 才能使之发挥在课 堂上应有 的效果。
【 信息技术 】
中职非计算机专业《 计算机基础》 课程教学探讨
李翠 云
( 北京市经贸高级技术学校 , 北京 12 0 ) 0 4 0
摘要 : 目前 中职非计算机专业《 算机基础》 计 课教 学存在 着很 大困难 , 自不 同省 市区县 的学生计算机水平差 来 参 不齐, 分层教学是使 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共 同进步的一个有效措施 , 也是使 因材施教 落到 实处 的一种有效方式。
・+ 一+ ・
一 +
・+ ・
一— +r・ -一+ 一 —+教学 的时间 , 以至于教学 的重要 内 容没有进 行探究 或讲解 ,学生对很 多内容一无所 知或 知半解 , 更谈不上对所学知识 的应用 。二是冲淡 了内 容 的整体性 ,整整一 节课在给人观看一 部没有连续性 的电影 的感觉 ,留在学 生心 中的只是 一些 支离破碎 的 片断 , 所学内容没有形成整体框架 , 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j是对资料 的分析难 以到位 , 因为时 间的限制 , 对影视 资料 的分析 只是蜻蜓点水 , 没有进行深层次 的挖掘 , 内 容缺乏深度 , 资料利用的价值就不大 。
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基础与应用课程教学的思考
a c iv uai e o nda he eq l dc mpue b l ya e rdu to Thi ril n l ea s u s dt u r n obe so o p trba i e c i g& i f tra ii f rg a ain. t t satcea ays nddic s e hec re t pr lm fc m u e sst a h n
te a s d i u sh mp tr p l a o o -o p t jr h na l e n s s te o ue api t n fn nc m u r os n y a dc c ci o e ma .
Ke wo d : o p trta hng ta h n e o ; e c i e om ;fr ai s e s e ; x eln o re y r s c m u e e c i ; e c i gm t ds ta hngr f r h o m tvea ss m nte c l tc u s e
维的发展 ;讲解操作性的 内容往往不如实践操作效果 好 ;实验教学组织力度不够等 。
2 计算机基础 与应用课程改革思路
21 .教学 内容 ,教学方法改革 计算机基础教育不仅是让学生学到计算机基础知
识 ,还 应 该 让 学 生 了解 到 计 算 机 技 术 的 前沿 动 态 ,这
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信息技术处理能力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
社. 2 0 0 5 .
2 0 1 3 消费 屯子
1 4 2
课 程名 称
很 实 一 不太 实 用 般 实用
用
不 实
用
信 息技术应用 C语 言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常用办公设备使用与维护 计算机录入 P P T制 作 技 术 多媒体技术 常 用 工 具 软 件
2 . 专业教师调查表 。 机械制造与 自动化专业信息技术处理 课程体系调查表 您好 ! 为了让 学生利用所学 的信息技术来更好地解决其专 业领域 问题 ,我院根据不 同专业 的需求来调节课程体系 , 采 用 “ I + X + Y ”教 学 模 式 ,这 里 1 指 的是 全 校 所 有 学 生 要 必 须 上 的 信 息技 术基 础 课 程 , X指 根 据 不 同专 业 的 特 点 和 学 科 性 质 开 设 的专业 必修 课, Y指 的是与各专业相关或面 向学生兴趣 开设 的 信 息技术课程 ,这 类课作为选修 课或学生所在 系的专业 限选 课。 现通过调查表 的方式 , 和各专业 教师 共同探讨 该课程体 系 的合理性 。 请您按照实际情况和真实想法填写问卷 , 谢谢您 的 支持 。 ( 1 )您 所在 的系:( 2 )您主要讲授 的课程 :( 3 )请您对 课程体系进行评价: 与本 门课 您认为需要 相 关 的专 开 设 的信 息 业 课 技术课程
( 四)纳入 1 2 级 ( 秋 )人才培养方案 ,准备实施 f Z ] . 1 9 8 6 . 各调查表统计汇总后,根据统计数据 由计算机专业教师 、 [ 3 】 肖云萍. 创新 计算机教 学模 式, 培 养 学生实践 能力的探 各专业相关教师、行业人员共同探 讨不同专业 的 l 2级 ( 秋) 讨和 实践. 2 0 0 8 大学计算机课程报告 论坛论文集 [ C 】 . 高等教 育 人才培养方案中学生信息技术 处理课程体系 , 使其 内容真切地 出版础 , 2 0 0 9 , 6 . 吻合社会各类 岗位的需求, 真切 的吻合各个专业支撑后续教学 和专业知识结构的实际需求。 [ 作者简介] 张晓琦 ( 1 9 7 3 一 ) ,男,辽宁沈 阳人,辽 宁建筑 职业学 院,信息工程系主任 ,副教授 ,硕士,计算机信息安全 参考文献: … 1张 洪 明 . 大 学 计 算机 基 础 [ M】 . 昆明: 云 南 大 学 出 版 及计算机 网络安全 。
浅谈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育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坝 代 教 胄
浅谈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育
孔存 金 黄 莉 年 梅 ( 新疆 师范 大学 数理 信 息学 院 新 疆 乌鲁 木 齐 8 0 5 3 0 4J
摘 要 :本文从 目前 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育的现状 出发 ,结合社会 的发展与 需求 ,分析、探讨 了非专业的计算机教 育存在 的 问题 ,并 给 出 了一 些 建议 。 关键词:非计算机专业 计算机教育 信 息素养
2 .教 学方 式要 能激 发 学生 的 学 习兴趣
“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这是我国的伟 , 大 教 育家孔 子 说 过 的一句 话 , 他强 调 了兴 趣 的重 要 性 ,说 明 了兴 趣是学 习的重 要动力。心理 学研 究表明 :求知 欲和兴趣 的好奇 心 ,是智 力 发 展 的心 理 基 础 。 只有 学生 对 学 习 的 内容 和老 师 的讲 课 方 式产 生 兴趣 的时 候 ,他们 思 想 就会 高 度 集 中 ,学 习效 率 就会 大大得到提高。因此 ,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 ,可以抓住学生的这 个 心 理 特 点 适 当地 采 取 一 些 技 巧 ,激 发学 生 的学 习兴 趣 。 比如: 可以采用 “ 任务驱动”的方式 。例如 :上课的内容是制 作 P T,教师可以先 给学生演示一个制作精美且有富有 吸弓 力的 P I P T,来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对任务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然后 。 P 再分步讲解 ;最后 ,鼓励学生 自己搜索素材 ,发挥 自己的想象力 来 制 作一 个 自己 的 P T,在下 次课 中再 共 同欣 赏 并 给予 指 导 。通 P 过 这 种教 学 方 式 ,可 以引 起 学 生 的兴 趣 ,满 足学 生 的 成就 感 ,从 而 可 以引 起 学 生 下 次 学 习 的积 极 性 。
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信息技术处理能力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
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信息技术处理能力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摘要:本文对我院非计算机专业信息技术处理能力课程体系的构建进行了阐述,按指导思想来确定培养目标,并提出了新的教学模式。
根据不同的专业构建适应不同专业的课程体系。
为了使各专业开设的信息技术处理课程体系真切地吻合社会各类岗位的需求,对各专业后续教学和专业知识结构起到实际的支撑作用,特制定了调查问卷,我们对行业、专业教师进行调研,以此做为课程体系建设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非计算机专业;信息技术处理;课程体系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04-0141-02一、指导思想以“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高职业素质培养”双高特色为教学目标,完善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信息技术处理能力课程体系”,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开设计算机信息技术处理课程的目的是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趋势,能够将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用于其工作领域,成为既熟悉本专业知识又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二、培养目标旨在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及其他相关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具有在本专业领域和相关工作中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三、信息技术处理能力课程体系的建立与实施(一)确定教学模式。
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我们认为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可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作为大学公共基础课层面上的基础性信息技术教学;二是与专业教学相结合的信息技术教学。
1.基础性信息技术教学主要涉及信息技术基础性和通用性的概念及应用,如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以及硬件技术基础等。
这些是为培养学生具备必要的信息技术知识与能力打基础,为后继课程做准备的.这些内容在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能力、素质方面起到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
2.各专业相关的信息技术应用各专业相关的信息技术应用,主要是指在专业课程中利用信息技术解决本专业问题。
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思考
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思考摘要:针对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指出其目前存在的问题,因为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对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要求也应随之提高。
结合目前中小学信息化教育的开展和深入,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提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解决思路:向信息技术教育转轨。
因时制宜,改革和提升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更好地把教育和社会实际需求相结合。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信息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升,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已成为每个大学生的基本技能。
高校针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开设计算机基础教育,也正是顺应了社会的需求。
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信息化教育的不断普及,计算机基础教育已跟不上社会实际需求的发展。
计算机基础教育向信息技术教育的转轨已势在必行,本文根据近年来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现状,指出面临的问题及拟采取的对策,对高校开展信息技术教育进行一些初步探讨。
一、中小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现状进入21世纪,人类也加快了进入信息社会的步伐。
参比世界各国积极发展信息技术教育的态势,考虑到“计算机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的必要性,2000年10月,教育部召开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并颁发了“关于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和新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三个重要文件,决定从2001年开始用5-10年的时间,在中小学(包括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我国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同时又对各学段(小学阶段、初中阶段、高中阶段)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作了明确的规定和详尽的表述。
为认真贯彻《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工程在基础教育界全面展开。
根据在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的阶段目标,当前所有的普通高级中学和大中城市的初级中学、小学都已开设了信息技术必修课。
扬州职业大学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信息技术教案
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
5.1.1 字符的编码 (45 分钟)
1. 1. 西文字符的编码
2. 2. 汉字的编码
3. 3. UCS/Unicode 与 GB18030 汉字编码标准
5.1.2 文本准备
(17 分钟)
1. 1. 汉字键盘输入
2. 2. 非击键方式的汉字输入方法,
5.1.3 文本的分类与表示(18 分钟)
文本在计算机中的处理过程包括文本准备(例如汉字的输人)、文本编辑、文本处理、 文本存储与传输、文本展现等
-4-
文本准备
电子 文本
文本处理
文本编辑 (编辑器)
(文本处理软件)
格式化的 电子文本
文本存储 与传输
文本 展现
(阅读器)
5.1.l 字符的编码 字符是组成文本的基本元素,一组字符的集合叫做“字符集”。字符集中的每个字符在
计算机中均采用二进位表示,称为该字符的编码。字符的编码各不相同,构成了该字符集的 代码表,简称码表。
1.西文字符的编码 人们经常使用的字符集有两大类——西文字符集和中文字符集。西文字符集由丁字母、 数字、标点符号及一些特殊符号组成;中文字符集则包含数以千计的汉字,同时也包含多种 字母、数字、标点符号和特殊符号。 标准 ASCII 字符集只有 128 个不同的字符,在很多应用中不够使用。为此国际标准化 组织又规定了将 ASCII 字符集扩充为 8 位代码的统一方法,陆续制定了一批适用于不同地 区的扩充 ASCll 字符集。 2.汉字的编码 中文文本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汉字。 (l)GB2312 汉字编码 1981 年 我 国 颁 布 了 第 一 个 国 家 标 准 — — 信 息 交 换 用 汉 字 编 码 字 符 集 · 基 本 集 ) (Gll2312)。该标准选出 6763 个常用汉字和 682 个非汉字字符,为每个字符规定了标准代 码,以便在不同计算机系统之间进行汉字文本的交换。 (2)GBK 汉字内码扩充规范 GBK 是我国 1995 年发布的又一个汉字编码标准,全称为《汉字内码扩展规范)。它一 共有 21003 个汉字和 883 个图形符号,与 GB2312 国标汉字字符集及其内码保持兼容, 3.UCS/Unicode 与 GB18030 汉字编码标准 GB2312 中的每个字符在 GBK 和 GB18030 中也存在,且它们在计算机中的代码(内码) 完全相同,而 GB18030 中的某些字符在 GBK 和 GB2312 中却不一定存在。 上面的编码字符集仅以一个国家(地区)的文字符号为主,主要供本国(地区)使用。 教材中还介绍了一种通用编码字符集 UCS/Unicode,它的目标是在同一个字符集中对世界 各国和地区所有不同的文字符号进行统一编码。目前在许多计算机中使用的 Unicode(3.0 版)就是它的一个子集。Unicode(3.0 版)包含了世界各国和地区当前使用的拉丁字母文 字、音节文字和汉字中的常用字以及各种符号和数字共 49194 个。需要注意的是,其中所含 的汉字虽然与我国的 GB18030 标准相同,但它们的编码却并不一致。 5.1.2 文本准备 文本在计算机中从制作到使用有一个生命周期,即:文本准备一文本编辑—文本处理一 文本的存储与传输一文本展现,每个阶段均有其特定的任务和处理方法。 文本制作就是向计算机输人该文本所包含的字符信息,然后进行编辑和排版处理。将字 符输人计算机的方法有两类:人工输人和自动识别输人。人工输人指的是用户通过键盘、手 写笔或口述(语音)方式向计算机逐个输人字符,这种方式速度较慢、成本也高,不太适合
浅析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育
浅析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育作者:江民夏占文海来源:《读写算》2013年第41期[摘要]本文从目前非计算机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目前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育的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问题的相应对策。
[关键字]计算机教育信息素质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育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信息水平不断深入各行各业,计算机的应用已经遍布各行各业,成为了当今社会最为基本的工具之一。
因此,作为培养人才最为重要的基地的高校必须不断适应社会发展,不断创新,为培养当今社会人才而不断的奋斗。
一、当前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育存在的问题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专业人才来说,计算机是非常重要的工具,非计算机计算机教育目标是学会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领域的应用上,所以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育应该把计算机于本专业的应用结合起来。
当前,高校不断加强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育,当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育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不匹配当前大部分高校计算机课程作为基础课程开设一门计算机基础课程课,有的最多开设一门计算机语言课程,没有系统的进行信息技术培养,也缺少对计算机能力的整体系统的研究和规划。
计算机课程和专业课程相脱离,学生计算机素质能力和专业课程没有进一步相互融合和应用,使得计算机课程成为了知识结构不合理。
(二)教学体系不够完善信息技术发展到今天,高校计算机教育有了空前发展机遇,但是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其一,随着社会对信息技术人才的不断需求,要求高校毕业生应该具备更强的信息技术处理能力,以便工作中可以使得计算机成为专业的得力帮手,使得信息技术为本专业更好的服务;再者,国家已经出台了中小学信息教育方案和大纲并已经实施。
大部分是在高校并没有相关的体系和大纲进行统一的管理,而建立起统一的适合高校非计算机的计算机教育的教育体系。
目前,各大院校也不断的在探索适应各专业的计算机教育体系。
(三)教学内容跟不上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教育还存在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那就是教学内容相对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教学内容显得相对落后。
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教法浅析
计算 机基础教育所呈现 的多元化特点 。 ( ) 同层次 的学生接受知识 的深浅不 同 一 不 以本校学生为 例 ,计算机应用 基础”是一 门面 向 “ 全校各 院系大一新 生所开设 的计算 机公共基础课 。对 于告别高 中刚踏人大学校 门的大一新生来说 ,每个人 对于计算机 知识 和应用 的了解 各有不 同 ,可谓 良莠不
的 问题 , 在抓住计算机基础教 育的重点和特 点的情 况下 , 如何 改革教 育思路 , 结合分层式教 学、 精讲 多练 、 任务驱
动式教学等多种途径 , 做到全 面培养 学生的计算机知识素养和提 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关键 词 : 计算机基 础教 育; 改革教 育思路 ; 计算机应 用能力
学生 中兼顾 培养和发掘相关人才 。这样的培养 目标 不 仅着 眼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所 占的人数 比重上 ,还要
着 眼于非计 算机专业学生 的学科性 质上 。计算机 应用 涉 及 各 个 领 域 ( 如 : 济 、 筑 、 械 、 工 、 术 例 经 建 机 化 艺
… …
)当代 信息社 会对 人才 的要求是 多方 面的 , 需 , 所
算机应用基础 ”这 门作为每个大 学生必修 的公共 基础 课也面临着诸多 的挑战 。
二、 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育现状 计算机 基础教育从理论 上讲 是可 以达 到我们理想
中的乌邦托 ,然而在现实 中将理论教育 与实践教育相 结合 的时候总会面 临许 多突发 的现 实问题 ,这些也是
齐 。有些学生可能对计算机一 向抱有兴趣 , 因此在进入 大学 之前就 对计算机操作或 相关知识颇有 了解 ,由于
生 活水平 的提高 , 信息化社会 的发展 , 学生的家里 很多 都具 备条件购置 台式机甚 至笔记本 电脑 ,因此大部分 学生对于简单 的计算 机操作都略知 一二 ,例如上 网聊 天 、 发邮件等 ; 收 也有 一部分 学生 , 由于生 活条件 的 限 制或者 由于 当地 中学 软硬件条件 的限制 于对计算机还
关于我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探讨
[ 关键词 ] 白皮书 大学计算机 基础课 程 2 x +
1 引言 .
教改方案 机与信息技术用 于其 工作 领域 ,成为既熟悉 本专业知识又掌握计算 机 应用技术 的复合型人才 。 3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应用 能力要 求 . 掌握应用计算机 的技 术 , 熟练应用计算 机这 种现代化工具 , 在操 作 使用能力 的基础上 , 将计算机信 息技 术应用 于本专 业领域中的能力。 归纳起来 , 如下 三种能力 : 有 () 1 操作使 用能力 是 指最基本的使用计算 机处理信息 的能力。例 如操作 系统 的基 本应用能 力 , 文本 与图形表述 能力 , 网上交 流能 力, 信 息检索能力 , 简单 的数据 处理 能力 , 选购 、 装 、 组 配置计算机系统 的能力 等, 这是对每一个大学生 的基本 要求 。 () 2应用开发 能力 是指在 操作使用 能力 的基 础上 , 将计 算机技 术 应用于本专业领域 中的能力。例如 , 理工类专业的学生应能运用一种以 上 的程 序设计语 言 , 设计 、 实现 、 试 、 调 运行具 有实 际应 用价值 的程序 , 并 得 出正 确 结 果 。 () 究创 新能力 是 指学生具有较 强的创新意识和研究 能力。 目 3研 前还不 可能要求 全体非计 算机专业 的学生都较 好地具备这 种能力 , 但 这 是 培 养 学 生 的一 个 重要 方 向 . 当 引 起 充 分 的 注 意 。 应
表 1经济管理 系各 专业计 算机课 程修 改方案表 管 理学 经济学
墚翟 \
\\
—、
名称
丁商管理类
经济学类
类别 \ 课程名称\\总学时 /上机~—
计 算 机 与 信 息 技 术 基 础
论高校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般都不讲解如何建立用户帐户,实际上
计算机学习考试同实际需要有着脱节的现象。 第二, 最近几年,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日 益普及, 我国已从 中小学开始逐步开设了“ 信息技术” 课程, 大学新生接受过的 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使用能力层次极为不均。因此大学计 算机信息技术的教学起点如何定位,如何与中学的计算机信 息技术教育衔接, 如何解决各层次的学生的要求, 怎样组织课 程内容和教学模式, 都是我们必须着力解决的问题。此外, 信
机基础课程中保留以前的教学内容。由于计算机与信息技术 的应用已经渗透到几乎所有的学科和专业,这就要求非计算
由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基础教育具有的相对稳定性的特点,
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已明显滞后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目 前我校非计算机专业所开设的课程大多以“ 计算机文 化基础”“ 、办公室自动化” 为主, 同时面向计算机二级考试课 程开设的“ VFP程序设计”“ 、可视化编程” , 等 只有个别专业 依据某些需要开设了有针对性的程序设计语言类课程。 所以
实践证明, 以考试过级为最终 目 标的高校计算机教育, 如 不从教学内容基本方面加以彻底改革,势必造成资源的严重 浪费, 损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从而严重制约计算机教育的顺
利深人开展。
三、 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根据当前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 , 结 合信息技术教育的形势分析与发展方向,本人提出以下几点 建议。 第一,采用广度优先原则时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 有一个全景式的了解 虽然在大学新生中相当一部分学生曾经在中小学接收过
论 高校 计 算 机信 息技 术 课 程 的教 学
刘登峰 刘建华
(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广西 桂林 541004) 摘 要: 面向二十一世纪, 掌握计算机与信息处理的基础 知识和操作技能, 成为当前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已 论 文分析了目 前我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 及存在的问题, 了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方向, 讨论 对我 校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的模式和内容、 手段和方法, 提出了一 些在教学实践中的观点与方法。 关键词 : 计算机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教学
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建设
V o 1 .2 0 No .4
De c. 2 0l 3
【 高等教育研究】
高 校 非 计 算 机 专 业 计 算 机 应 用 技 术 课 程 建 设
张 开 利
( 辽 东学院 信 息技 术 学院 ,辽 宁 丹 东 l 1 8 0 0 3 )
摘
要:针对高校 需要 为社会培养既精通业务又拥有良好计算机技 能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 目标,对
现 今 ,各 行 各 业 的 发 展 都 离 不 开 信 息技 术 , 如金融类 的证 卷公 司 、保 险公 司 ,需 要既精 通金 融 业 务又熟 悉信 息技 术 的新 兴人 才 ,只有 同时具备 这
合 ,研究计 算机 应用 于各个领 域 的理论 、方法 、技
术等 ,是计 算 机 课 程 与其 他 课 程 相结 合 的 交 叉 课 程 。这里 ,笔 者 提 出 “ 以学 生 本 专 业 为 主 导 ,辅
同上
经典案例 ( C语 言)
应用 电子技术经典案例
化学工程与工艺
由表 1 可以看出以往辽东学院四类专业的授课 情况 ,计 算 机 基 础 课 程 内 容 在 各 类 专 业 间 没 有 区 别 ,主要 讲授 键 盘打字 练 习 、进 制转 换 、数据 的原 反 补 码 、计 算 机 系 统 的组 成 、办 公 软 件 的 使 用 、 Wi n d o w s X P / Wi n d o w s 7操 作系统 的使 用、计算机 系统 组成 及基 本 原理 等 ;计 算机 技术 课程 的 实训项 目内容 有 所 区别 ,金 融 类 的 财 务 管 理 、会 计 电算 化 、金融学等专业和管理类 的工商企业管理 、人力 资 源管 理 、旅游 管理 等专 业开设 的计算 机技 术实训 项 目都 是 相 同 的 A c c e s s选课 系 统 ,机 电机 械 类 的 测控 技 术与 仪器 、数 控技 术与应 用 、应用 电子技术 等专业和化学化工类的化学工程与工艺等专业开设 的计 算 机技 术 实 训 项 目也 都 是 相 同 的 c语 言经 典 案 例 ,其实 ,金 融类 和管 理类 之间 、机 电机 械类 和 化 学化 工类 之 间 的培 养 目标是 截然 不 同的 ,计算 机 技 术课 程在课 程 设置 上完 全没 有考 虑到 专业 间 的区 别 ,没 有做 到有 的放 矢 ,针对性 不 强 。 遵循 “ 以学 生 本 专 业 为 主 导 ,辅 助 结 合 计 算 机 技术 ” 的课 程 改 革 思 想 ,将 计 算 机 技 术 课 程 与 学 生本 专业 知识 做 系统 的实用性 融 合 ,这 样 既保证
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系列课程设置及内容体系研讨
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系列课程设置及内容体系研讨摘要本文分析了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现状,提出了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系列课程设置和内容体系改革的一种方案。
关键词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系列课程分层次教学1 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现状及改革的必要性全国大部分高校都为不同专业的学生开设了“计算机基础”课程。
综合分析表明,各高校生源质量、学生素质、专业结构、目前“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情况及计算机知识在非计算机专业各专业领域的应用程度等方面有如下特点。
(1)现行的高考招生是按批次分批录取的。
这种录取方式固然有其积极的意义,但也必然导致各高校之间生源质量的明显差异。
部分省市中学的教育质量较高,信息技术教育起步较早,学生对计算机基本应用有初步了解;但大多数中学生的计算机综合知识不够,信息技术素质偏低,使大学计算机教育入门水平参差不齐。
(2)表面上看文科类学生的高考录取分数普遍高于理工科类学生,但文科类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和应用方面的接受能力明显不及理工类学生是不争的事实。
(3)计算机技术已广泛地融入非计算机专业各专业课程的教学和其专业的科研工作中。
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经成为非计算机专业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和教学科研的主要手段,非计算机专业各专业课教师对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方面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且不同专业的要求也不完全相同。
(4)近几年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表明,用人单位对受聘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越来越高。
为了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就业成功率、谋求较好的工作待遇和更大的发展空间,大学生们自主学习计算机应用知识和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
(5)一般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总体要求不高,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水平与计算机实际应用的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目前,一般高校非计算机各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大都只开设了一门“计算机基础”公共课程,教学总时数约70学时,主要内容大致为: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 2000、Word 2000、Excel 2000、PowerPoint 2000、计算机网络和Internet的一些基础知识,其中部分内容在中学已经开过。
中职信息技术类专业
中职信息技术类专业中职信息技术类专业是针对初中毕业生的职业技能培训教育,一般学制为三年。
该专业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知识,具备一定的网络技术、数据库管理和网页制作能力,为学生未来就业或者继续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专业培养目标1.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等基础知识,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进行办公和简单的网络操作。
2.网络技术能力:具备一定的网络知识和技术,包括网络结构、网络配置、网络故障排除等能力。
3.数据库管理能力: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和简单的数据库设计能力。
4.网页制作技能:具备一定的网页制作技能,能够使用HTML、CSS等基本技术进行网页设计和制作。
二、专业课程设置1.计算机基础:包括计算机硬件、计算机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等基础知识。
2.网络技术:包括网络基础知识、网络配置与管理、网络故障排除等。
3.数据库管理:涵盖数据库基本概念、数据库操作、数据库设计等内容。
4.网页制作:包括HTML、CSS等网页制作基础技术和实际操作。
5.信息安全:介绍网络安全知识、个人信息保护等内容。
6.实训课程:包括计算机硬件维护、网络配置实训、网页设计实训等实际操作课程。
三、就业方向1.技术支持人员:能够为公司员工提供计算机、网络等方面的技术支持和维护服务。
2.网络管理员:具备网络配置、管理和故障排除能力,可以从事企业网络管理工作。
3.数据库管理员:掌握数据库技术,能够进行数据库的日常维护和管理。
4.网页设计师:具备网页设计和制作能力,可以从事网页设计、制作等相关工作。
四、继续深造1. 同等学力升本科:部分高职院校和普通本科院校接受中职生的同等学力考试,可以通过考试升入相应专业的大学本科学习。
2. 出国留学:部分学生可以选择出国留学,通过国外的学习和深造积累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中职信息技术类专业的培养旨在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具有一定科技知识和技能的中级专门人才,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就业和升学选择,也为社会的信息化进程做出了积极贡献。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学时数:48学时—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______ 适用专业:所有专业一一、本课程的性质、地位、作用以及与其它相关课程内容的联系《信息技术》课程是中等职业教育全部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培养中等职业学生信息素养的必修课程。
对于非计算机专业来说,该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文化素质,对于计算机相关专业,该课程属于公共基础课范畴,除使学生具备计算机的基本素质外,更重要的是为学生学习后续计算机相关课程奠定好基础。
二、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通过课程的实施,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使学生的知识、情感、技能得到全面发展,既为今后的专业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知识与技能基础,又培养良好的态度,为其将来从事专业活动和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基础,又培养良好的态度,为其将来从事专业活动和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基础。
三、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以及教学重点、难点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4学时)(一)教学内容:1.计算机发展及应用(1学时)2.计算机信息表示(1学时)3.操作系统(1学时)4.计算机安全操作与病毒防治(1学时)(二)基本要求:掌握计算机的信息表示方法;熟悉计算机发展过程;掌握病毒防治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计算机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数制,ASCIl码教学难点:计算机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数制,ASCH码第二章:WindOWS操作系统(4学时)(一)教学内容:1.WindoWS概述(0.5学时)2.Windows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0.5学时)3.Windows资源管理器(0.5学时)4.系统配置(0.5学时)5. “程序”菜单的整理 (1学时)6. Windows 常用的几个附件(1学时)(二)基本要求:熟悉Windows 的基本操作;掌握设置Windows 资源管理器。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WindOWS 应用技术、资源管理器、控制面板、回收站、系统维护常用到的系统工具及其使用。
浅谈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
浅谈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摘要】本文旨在探讨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在计算机教学中所面临的挑战以及教学方法的探讨。
首先分析了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特点,然后详细讨论了计算机教学的挑战,并探讨了有效的教学方法。
接着通过实践案例分析和跨学科教学模式探索,展示了提高教学效果的策略。
结论部分强调了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的必要性,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如何针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展计算机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促进跨学科教学模式的发展。
【关键词】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教学挑战、教学方法、实践案例、跨学科教学、教学效果、未来发展、必要性、策略、专业学生特点、教学模式、教学意义。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今信息化时代,计算机技术已经渗透到各个行业和领域,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在大学阶段通常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计算机教育,导致了其在实际工作中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加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教学,提高其计算机素养已经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中一个重要的课题。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过于专业化,缺乏针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个性化教学方法。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怎样更好地教授计算机知识给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成为了当前教育界需要探讨的问题。
通过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和实践案例分析,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本文将探讨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特点、计算机教学的挑战、教学方法探讨、实践案例分析以及跨学科教学模式探索,旨在为提高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素养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和探讨,有助于更好地推动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的发展,提高教学效果,培养更多的具有计算机素养的优秀人才。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在计算机教学中所面临的挑战和困难,以及对应的解决方法。
通过深入分析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特点和学习需求,我们旨在找到更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他们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兴趣和能力。
信息技术基础
《信息技术基础》说课稿信息技术系曾煌存一、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和作用21世纪的人才必须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
所谓信息素养,是指个体能够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能够检索、评估和有效地利用信息的综合能力。
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才能够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才能成为终身的独立学习者。
《信息技术基础》这门课程对培养学生信息意识、培育其信息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该课程是一门强调技能性的基础性学科,是最能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科之一,也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
《信息技术基础》是非计算机专业的第一门计算机基础课程,为学生熟练使用计算机和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相关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认为,21世纪教育是“人脑+电脑+网络”的教育。
《信息技术基础》正是通向这种融为一体的未来教育的一块坚固的基石。
二、课程教学设计及改革思路(一)教学目标知识:让学生了解一些最重要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基本概念。
能力:使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具有良好的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表达的能力。
素质:使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养成使用信息技术为他们的学习、生活、工作服务的习惯。
(二)教材分析《信息技术基础》这门课选用的是高职高专21世纪教材《计算机文化基础》。
《计算机文化基础》在主要介绍操作技能的同时,还介绍了一些最重要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
这本教材在内容的选择上突出了“新”,介绍了最新的技术发展;教材的内容编排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原则;牢牢把握了“用”字当头的原则,教材所介绍的知识、操作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将语言的生动性与讲述的严谨性很好地统一了起来,使学生易于通过自学掌握相关内容。
但这本教材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是有些操作的介绍过于笼统,不够具体,这就要求教师授课时要补充相关的细节。
(三)主要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讲授计算机基础知识、基本概念。
操作演示:教师演示某个具体的操作如何完成,学生模仿完成操作。
非计算机专业师范生计算机教学实践
非计算机专业师范生计算机教学实践Computer Teaching Practices of Non-computer Major Normal StudentsLiu Xianghua(Shandong Rizhao Normal School,Rizhao*****,China)Abstract:Computer education of Normal School,especially the non-computer professional normal students basic computer education to a large extent determine the future level of society,people using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aster“s degree,so m uch the computer based teaching Concerns of all parties,the paper discusses the non-computer major teaching of some teaching reforms for normal students.Keywords:Normal students;Computer;Teaching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操作成为一种基本的基本技能,非计算机专业师范生应该在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上展现明显的优秀,并在就业选择和实际工作中成为核心竞争能力。
针对目前非计算机专业师范生的特点,结合教学实践谈个人体会。
一、非计算机专业师范生特点(一)非计算机专业师范生一般对计算机有较高的兴趣,多数认为计算机是具有学术性和工具性的双重属性学课。
架设一做计算级专业与你本专业的桥梁,那对两个专业都是做出了贡献。
他们都比较喜欢计算机的上机操作,主要原因是操作后立马就会看到结果,大多不太喜欢计算机课程中的理论内容,对理论知识,兴趣不大,不想上理论课,只想上上机操作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计算机专业信息技术教育
发表时间:2008-12-16T16:49:51.403Z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供稿作者:齐艳
[导读] 摘要:本文论述了当前信息技术教育中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的教学。
从课堂教学的现状总结了教学中的几方面误区,提出了教学改革的思路,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内容,及数字化学习方面解决问题。
当前,信息技术教育受到很高的重视,既要适应社会的需求,又要顾及现阶段大学生发展的需要。
在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其应用几乎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
但是,对于并非学习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的信息技术教育,一些教学中反映出来的突出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摘要:本文论述了当前信息技术教育中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的教学。
从课堂教学的现状总结了教学中的几方面误区,提出了教学改革的思路,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内容,及数字化学习方面解决问题。
当前,信息技术教育受到很高的重视,既要适应社会的需求,又要顾及现阶段大学生发展的需要。
在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其应用几乎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
但是,对于并非学习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的信息技术教育,一些教学中反映出来的突出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一、非计算机专业信息技术教育的三大误区
误区一教学太基础
现在信息技术教材大多先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史、工作原理、二进制……打开书本就接触到这么多抽象的概念,对于已经有相当多计算机使用经验的学生来说,原本熟悉的东西突然又陌生了,原本生动的电脑变得乏味无趣了,感到计算机太难学,甚至打退堂鼓。
学生不学二进制行不行?为什么一定要从二进制学起呢?也许很多老师都反对这种疑问,说“现在不是讲‘数字化生存’吗?”不懂数字化怎能生存?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是基于二进制的,不懂得二进制怎能知道计算机是怎么工作的?但我认为:计算机教育应该区分计算机专业与非计算机专业,对不同的人应该有不同的要求。
就拿二进制来说,事实上将输入的十进制数转换为计算机能存储和运算的二进制形式,是由计算机完成的,根本不需要人的参与。
对于从事计算机事业的人来说,它是博大精深的一门科学。
整个计算机科学是以数学为基础,以控制论为先导的。
布尔代数的产生将我们带入了0,1的奇妙世界。
为数字化集成电路的发展打下基础。
而美术学院文科生里学习艺术的学生,早在高中二年级的时候文理分科就把数学放下了,对于他们来说,使用的个人计算机是一种工具。
如何使计算机在在他们的生活学习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应该是我们信息教育的研究的内容。
误区二过分注重理论
计算机是一种工具,现在不少地方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先理论后实际、先一般后个别、先抽象后具体。
这种方法对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可能是适用的,但对于大多数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并不合适。
相反颠倒过来,对初学计算机知识和计算机操作的人,较好的方法应当是由实际到理论、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由零碎到系统。
可能有人会说,学习应当“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对于学习某些电脑理论课程,这样要求无疑是必要的,不能不求甚解。
但是,对一些计算机应用(尤其是计算机操作),就不一定要求什么事情都要知其所以然。
例如有人问:“为什么一按鼠标就出现一个对话框?”对这个问题当然也可以讲清楚,例如讲“这些都是由程序驱动的,这些程序是人们事先设计好的,一按鼠标,程序就执行了”。
但没有必要事事都这样讲。
学生只需要了解这一点,会正确操作就可以了。
误区三面面俱到
在学习计算机知识时,应当注意到一种“二八”现象,即20%计算机软件的功能可供80%的人(初学者和初级应用人员)使用,而80%的功能只为20%的人(高级应用人员和专业人员)设计。
在进行信息技术教育时,决不能面面俱到,贪多求全,开始时能把20%讲清楚就不错了。
在学习者有了一定使用基础之后,再逐步掌握其余80%的功能。
在计算机技术发展如此之快、计算机应用已变成人们必须具备的一种技能。
今天,我们应当建立信息技术教育的新观念,找到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坚决摒弃那些现在用不到、将来也用不到的内容。
使现代大学生的信息技术教育更大的发挥其自主性,真正做到学有所用。
二、非计算机专业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的思路
1、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技术的提升,兴趣是关键
学习计算机首先要有兴趣,如果主观上对计算机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学起来必然全身心投入,卓有成效;如果对计算机知识不感兴趣,只是因为工作的需要强迫自己钻研,结果必然是事倍功半,缺乏效率。
因此,兴趣是提高计算机水平的一个决定性的因素。
计算机知识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包括计算机的日常养护、应用和维修计算机的能力以及利用网络资源等许多方面。
更新计算机知识、提高计算机水平,首先要清楚自己学习的目的,有的放矢地学习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紧贴社会的要求进行课程体系的设置,把社会的需求和学生学习的需求有机统一,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从高中进入大学后,学习的目标改变了,如果说学生在中小学时是以升学作为他们的目标,那么,进入大学后他们的目标已经转向了就业。
学生虽然没有高考的压力,但面临就业的挑战。
据了解,许多学生自发地对本专业相应的岗位群进行跟踪性的社会调查,掌握了社会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及其变化,因而他们十分关注专业的课程设置。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动机与需求是紧密联系的。
如果说需求是人的活动的基本动力源泉,那么,动机就是推动这种活动的最直接的力量。
我们从对学生的学习目标转变着手,找出这种需求与动机的关系;提出进行课程设置改革的思路;社会调查→岗位群→专业模块→课程设置,即根据学生就业的岗位群设置相应的教学内容,经过几年的调整,逐步使计算机专业的课程体系与社会的要求相适应。
3、走向数字化学习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多媒体技术和因特网日益普及,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人数社会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而且这种变化还在与日俱增。
作为计算机专业的教育工作者,专业的需要要求我们必须具有超前意识,形势也把我们推到了即将到来的数字化学习潮流的前沿。
计算机专业教育以自己固有的特点,在开展信息技术教育中占有了一定的优势,结合实际因势利导,在以下方面进行的满足数字化学习的需要。
(一)多媒体技术为教学提供交互式的教学环境,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学习策略、学习的内容和适合自己
水平的练习;在优秀的多媒体课件中,学习的内容是以超文本方式组织的,更符合人的思维特点和阅读习惯,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在这种交互式教学环境中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机。
另一方面,多媒体计算机可提供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
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听、能看、能动手操作以及进行讨论、交流的环境,显然,交互式的教学环境要优于传统的“粉笔+黑板”。
目前,多媒体课件的功能还是以CAI为主,以显示的方式进行教学,体现的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
要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整合,应以现代的教学理论为指导,往深层次发掘多媒体技术的功能,其课件应该能够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当然,这需要有高素质的软件开发人才和扎实的硬件设备作支撑。
(二)充分利用网络功能,开设网上选修课和网上考试。
为了适应社会的要求和学生的需要,开设网上选修课,以扩大选修课的覆盖面,而学生则根据自己的基础和需要进行选修。
学生每修完一科,可在指定时间到网上参加考试,如获通过则取得相应的学分。
实施网上选修和网上考试,大量的基础工作是教案的设计和网络的管理和维护,而且要求配备高素质的网络管理人才。
另一方面,要为学生提供相适应的学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