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嚣的旁观者——评海明威短篇小说《白象似的群山》的叙述模式

合集下载

分析《白象似的群山》

分析《白象似的群山》

《白象似的群山》赏析《白象似的群山》堪称海明威短篇小说的经典。

这篇小说写于1927年。

小说情节十分简单,可以概括为:一个美国男人和一个姑娘吉格在一个车站等车,男人试图说服姑娘去做一个手术,而姑娘不愿意做。

从文本中,我们甚至不知道这个男人是谁,这个手术是什么?但看完全篇,我们可以推断出手术应该是人工流产。

从文本上看,整部小说基本上是由男人和姑娘的对话构成。

全文一共110小节,其中只有12小节是叙述。

开始的时候,两人的谈话似乎有些沉闷。

男主人公一出场就暗示着他怀着心事:当吉格问“咱们喝点什么呢”时,男人的回答却是“天热得很”。

姑娘想打破僵局,突发奇想说远处群山的轮廓在阳光下“看上去像一群白象”。

但男人有些心不在焉,他只关心怎样劝说姑娘去做手术。

姑娘显得紧张和忧虑,男人就一再解释和安慰:“那实在是一种非常简便的手术,甚至算不上一个手术。

真的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只要用空气一吸就行了。

我以为这是最妥善的办法,但如果你本人不是真心想做的,我也绝不勉强。

”姑娘终于急了:“你再说我可要叫了。

”在这里,小说的内在紧张达到了高峰,男人就去放行李包等列车进站。

回来时问姑娘:“你觉得好些了吗?”姑娘向他投来一个微笑:“我觉得好极了。

”小说就这样在高峰处迅速滑下,戛然而止。

这就结束了,总让我们感到莫名奇妙。

但多看几遍又发觉不同。

小说的叙事视角是很独特的,他不同于鲁迅的《孔乙己》中的小伙计来作为叙事视角,进而展示整个社会对孔乙己的认识。

《白象似的群山》运用的是很纯粹的限制性客观叙事视角。

小说中没有叙事者主观的评论和解释,叙事是非全知的,我们知道的和小说中的叙事者知道的一样多。

小说中的男人我们只知道他是一个美国人,其他的情况我们全然不知。

他们是谁,他们之间什么关系,他们从哪里来,要去哪里做什么,我们都不知道。

小说中,姑娘第一次把远处的群山比作白象,白象(white elephant)在英语中是寓意汉语中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喧嚣的旁观者——评海明威短篇小说《白象似的群山》的叙述模式

喧嚣的旁观者——评海明威短篇小说《白象似的群山》的叙述模式
同, 同一 事 件 将会 变 得 迥 然 不 同 。不单 是 观察 角度 会
个 姑 娘 和 一 个 男 人 在酒 吧候 车 。 “ 实在 是 一 种 非 常 简便 的 手术 , 格 , 男 人 说 。 那 吉 ”
“ 至 算不 上 一个 手 术 。 甚 ”
姑 娘 注 视 着 桌 腿 下 的地 面 。 “ 知 道 你 不 会 在 乎 的 , 格 。 真 的 没 有 什 么 大 我 吉
[ 献标 志码 ] 文 A
[ 章 编 号 ]0 36 2 (0 0 0 —0 30 文 1 0—1 1 2 1 )40 4—3
厄 内斯 特 海 明威 是 2 O世 纪 二 、 十 年代 的 “ 惘 三 迷 的一 代 ” 学 流 派公 认 的代 表 作 家 , 称 为 美 国 2 文 被 O世
视 角 ( 内聚 焦 角) 将 一 幅幅 时 间连 续 、 即 , 画面 逼 真 的戏 剧 性 场 面 展 现 给 读 者 , 同时 运 用 象征 的 手 法 , 暗 示 以
的方 式 点 明主 题 。
[ 关键 词 ] 叙述 ; 角 ; 明威 ; 视 海 白象似 的群 山
[ 图分 类 号 "16 4 中 ] 0 . I
用 不 同 的方 式 , 或运 用 不 同 的语 气 , 必将 出现 风 格 迥 异 的 叙 事 文 。通 过 对 《 白象 似 的 群 山》 的研 究 , 以 看 可
出 海 明威 短 篇 小 说 的 叙 事 风 格 , 是 多 以对 话 形 式 , 样 能 让 叙 述 者 以外 聚 焦 的 视 角 , 缀 几 处 以人 物 的 就 这 点

我们 一 直不 开心 的就 只 有 这 一 件 事儿 。 ” 从 小 说 中我 们 只 能 得 知 这 两 个 人 在 为 是 否 进 行 堕 胎 手 术 而 烦 心 。 至 于这 件 事 的来 龙 去 脉 , 们 现 在 他 要 去 哪 里 , 哪里 来 , 终 是 否 会 去 做 手 术 以及 此 刻 从 最

海明威写作风格探析_以_白象似的群山_为例

海明威写作风格探析_以_白象似的群山_为例

科 教 论 坛2007年总第476期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白象似的群山》(Hills like WhiteElephant)是海明威的著名短篇之一,被认为是其短篇小说中的经典代表。

它写于1927年,收录在海明威的短篇小说集《没有女人的男人》中。

在这篇小说中,海明威运用省略的手段、简单的文字、戏剧性的对话以及含蓄的象征手段,完美地展示了他的写作技巧,使读者产生一种画面式的印象,在回味隐藏故事间的感情及矛盾冲突时,体味到海明威小说中另一种永恒不变的悲剧主题:在这个世界上,爱情已经死亡,幸福已经灭绝。

具体而言,这些写作技巧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1“冰山原则”下的省略艺术《白象似的群山》的情节非常简单,它讲述了一个男人与一个女孩在西班牙的某个小火车站,等候一辆由巴塞罗那开往马德里的火车,火车大约还有40分才进站,这对男女——男的是一位美国人,女孩名叫吉格——就在车站旁的酒吧里喝酒、候车、交谈着,其间男人极力劝说女孩去做一个小手术。

从故事描述的谈话情形中我们得知,吉格怀孕了,男人对此感到心烦,希望女孩去做手术。

虽然他表达得很委婉,态度却很坚决,这使女孩感到紧张、忧虑,男人却一再解释并安慰她说:“那实在是一种非常简便的手术,甚至算不上一个手术。

真的没有什么大不了,只要用空气一吸就行了。

”“我以为这是最妥善的办法。

但如果你本人不是真心想做,我也绝不勉强。

”女孩终于急了:“你再说我可要叫了。

”看到女孩反应如此激烈,男人就走开去将旅行包放置到车站那边,返回来的时候他问女孩:“你觉得好些了吗?”女孩向他投来一个微笑:“我觉得好极了”。

小说讲述到此便结束了。

但是,“好极了”是什么意思呢?女孩同意那个男的看法去做手术了吗?没有结局,故事却戛然而止,这便是被评论家称之为“零度结尾”的海明威式结尾。

与美国小说家欧·亨利出人意料的戏剧性结尾正好相反,海明威的这种结尾是平平淡淡地滑过去,是结束却又不像结束,结果让读者茫然地悬在半空中。

从《白象似的群山》看海明威的写作风格

从《白象似的群山》看海明威的写作风格
关键词: 海明威 “冰山原则” 写作风格 《白象似的群山》
海明威既是美国文坛上的巨匠,又是举世公认的文学艺术大师。他的作品以措辞简洁的“电报式”风格而著称。提到海明威就不得不提他的“冰山理论”。 所谓“冰山理论”就是用简洁的文字塑造鲜明的形象,把作者自己的感受和思想情绪最大限度地埋藏于形象之中,使之情感充沛却含而不露,思想深沉却隐而不晦,从而将文学的可感性与可思性巧妙地结合起来,让读者通过对鲜明形象的感受去发掘作品的思想意义。(袁贤铨,1996)
从《白象似的群山》看海明威的写作风格[文学语言学研究]
路 茜 约3548字
摘 要: 本文分别白象似的群山》,从而探究海明威是如何在“冰山原则”下运用简洁、精炼的语言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以及更丰富的小说内涵。
《白象似的群山》是海明威极具代表性的短篇小说。本文从小说的叙事视角,象征手法,以及对话中的反讽与重复三个方面来分析,从而使读者透过那看得到的八分之一文字寻味水面下的八分之七,准确把握海明威的写作风格。
一、客观的叙事视角
海明威的《白象似的群山》并未像多数主流小说那样,采用全知全能性的观察视角对他喜欢评论的东西作一番评论,或是以一个故事人物的身份出现对故事人物加以评论。反之,海明威采用了客观的叙述视角直接地、不加过滤地向读者传达了信息,避免以作者的身份影响读者的感知。他尽量将叙述者的情感降至“零度”,尽量摒弃叙述者的介入,不对对话进行带任何主观色彩的评价,不勉强塞进一些修饰词,没有任何感情流露,力求呈现给读者一个客观的真实面目,最贴近生活的原本状态。
二、象征手法的运用
运用象征手法来表达冗长深刻的意义是海明威“冰山理论”的一个方面。他在小说中巧妙地运用象征手法,使语言含蓄凝练,却增加了故事的爆发力并加深了文章的主题。

浅析《白象似的群山》中海明威的创作风格

浅析《白象似的群山》中海明威的创作风格

浅析《白象似的群山》中海明威的创作风格[摘要] 海明威以他那与众不同的创作风格著称于世,特别是他独树一帜的、发人深省的“冰山原则”更是不同凡响。

《白象似的群山》充分体现了作者的这一原则,文字简洁、内涵深刻、寓意丰富、耐人寻味。

[关键词] 白象似的群山海明威创作风格冰山原则《白象似的群山》是美国著名作家厄内斯特·海明威的著名短篇小说,1927年发表于短篇小说集《没有女人的男人》(马建军,2002:24)。

小说故事情节简单:一个美国男人和一个姑娘---Jig在西班牙北部一个偏僻的火车站等一趟从巴塞罗那(Barcelona )开往马德里(Madrid )的火车,在等车的过程中,男人和姑娘交谈着,然后呢?仍然是交谈,这就是故事的全部。

显然,这是一部由声音组装起来的作品,男人的声音和姑娘的声音,对话简短、发音清晰,他们从啤酒谈到西班牙的茴香酒,两个人喝着、说着。

他们使用的是那种不怕被偷听的语言,一种公共场合的语言,然而那些话语里所暗示的却是强烈的和不安的隐私,他们似乎正处于生活的某一个尴尬时期,他们的话语里隐藏着冲突,抱怨和烦恼,然后通过白象似的群山借题发挥。

《白象似的群山》这篇只有2400单词的小说充分体现了海明威”冰山原则”。

众所周知,海明威以他那与众不同的创作风格著称于世,特别是他独树一帜、发人深省的“冰山原则”更是不同凡响。

几乎所有的文学评论家们,提及海明威时,都离不开他的“冰山原则”。

那么,究竟什么是“冰山原则”呢?海明威自己在他的纪实性作品《午后之死》(Death in the Afternoon)中,第一次把文学创作比作漂浮在大洋上的冰山,并做过这样的解释:“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八分之七的,或者说作家的深厚的思想情感,潜伏在水面下——作品的字里行间。

也就是说作品中有八分之七的内容蕴涵在形象的背后,见诸笔端的只有八分之一。

其后,海明威又多次做过这样的比喻。

从《白象似的群山》中解读海明威独特的行文风格

从《白象似的群山》中解读海明威独特的行文风格

从《白象似的群山》中解读海明威独特的行文风格2011年9月第8卷第9期湖北经济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版)ournalofHubeiUniversityofEconomics(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Sep.2011V01.8No.9从《白象似的群山》中解读海明威独特的行文风格任佳(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英语教研室,湖南长沙410151)摘要:《白象似的群山》作为被誉为”开一代文风”的美国着名小说家海明威的短篇之作,虽情节简单语言朴实无华,却以其独具匠心的现代叙事艺术,冰山似的写作手法,电报式的语言风格淋漓尽致的描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揭示了深刻的主题,思想深沉而含而不露,感情充沛而隐而不晦,短短几千字却似乎包含了大千世界,让文学的可思性与艺术的可感性巧妙结合,通过独特的别具一格的行文风格,影响着当时乃至于后世的许多作家.本文笔者通过对《白象似的群山》这部经典之作进行解读,从其客观的叙事视角,精炼的语言,个性化的写作手法入手,对这位文学大家独特的行文风格进行探究.关键词:海明威;冰山:讽刺:电报式;行文;风格作为问鼎美国文坛上文学巨匠海明威,作为举世公认的文学艺术大师,他敢于冲破常规开辟新路.他永不停息积极探索,他的小说措辞简洁独具匠心.形象鲜明思想深沉,情感充沛含而不露,冰山一角蕴藏着大千世界,《白象似的群山》虽短短千字却囊括宇宙乾坤,这部极具代表性的短篇小说让作者将自己的思想情感最大限度的埋藏与形象之中,隐而不悔的将文学的可思性同艺术的可感性巧妙的结合.其独特的行文风格影响了当时乃至于后世的许多作家.海明威曾经说过.他总是”试图按照冰山的原理”写作.他的作品.尤其是短篇小说,删除了一切可有可无的东西.把丰富的含义和多样化的形式统一在一个简约的整体结构之中.达到了简约与含蓄的完美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冰山风格”.海明威小说的这种独特的“冰山风格”是如何形成的呢?本文笔者通过对《白象似的群山》这部小说客观的叙事视角,简洁的文字与戏剧式的片白,个性化的写作手法人手,对其行文风格进行解读,试图更好地通过作品八分之一的冰山寻味其水下的八分之七.对其行文风格进行解读,希望能够真正把握这位文学大家的写作风格. 一,对《白象似的群山》客观的叙事视觉进行分析同文学作品中大多数的小说相比,海明威《白象似的群山》不是采用全能全知性的观察角度对人们喜欢评论的一些东西进行描述.也不是以一个故事人物的身份的出场而对故事人物故事情节进行描写,相反,他采用了客观直接的叙述性视觉,一方面避免了以作者的身份对读者强迫式的影响感知, 另一方面他毫无保留不加过滤的直接的向读者传递着信息, 尽量摒弃叙述者在作品中的介人.而将叙述者的情感降到最低,修饰词的选用毫不勉强,对话的评价不带有任何主观色彩,情感流露自然简洁.力求为读者呈现出一个最为贴近生活,最为客观真实的本来面目.也正因为缺少感情色彩客观的叙事视觉,让作品表现出来的故事更加的让人感觉真实可信. 《白象似的群山》描绘了一个简单的故事情节:故事发生在西班牙的一个火车站.主人公是一个美国男人和一个女孩. 他们要去马德里,在候车过程中.男人想让这个女孩去做一个小手术,正在试图说服这个女孩.文中没有叙述到底是什么手术,但对于读者而言,这是显而易见的,那应该是一个人流手?112?术,故事仿佛只是一个简单的片段搔放,故事的前因后果,人物的经历背景,主人公的性格等等.这是都没有在文中予以体现.读者只能通过剧本式的,电报般的对话去联想去猜测,这种如同电影播放般的行文结构更让读者对作品传达的叙事信息感到真实可信,让描写更加的细致人微.通篇小说采用的叙事视角纯粹是具有限制性的客观叙事视角.仿佛是一架固定的摄像机所拍摄下来的画面,它拍什么,读者能看到什么.小说主人公所具有的思想感情如何能得到体现,只能靠读者通过叙述者的客观描述而推测想象,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这样说,作者海明威隐藏了小说主人公对话背后的主观动机,让小说真实客观的呈现出生活原本固有的多义性跟复杂性.有这样一段对白可以形象的将作者客观的叙事风格表现的淋漓尽致:Thegirlputtheglassdown,whilesaying:”Thiswine,like licorice.’’“姑娘一边放下酒杯,一边说:”这酒像甘草.”“WhateverthingsareallSO.”“无论什么东西皆是如此.”“Yes.”“是啊.”Thegirlsaid:”NomatterwhatthingsarelikeLicorice,especiallytheoneforalongtimelookingforwardtothosethings,thesamecanbesaidYijiulike.’’姑娘又说:”不管什么东西都像甘草,特别是一个人期盼了许久的那些东西.可以说跟艾酒是一样样的.”从这样的一段语言对白中,我们似乎能从深层次体会到姑娘的情绪变化,”不管什么东西都像甘草,特别是一个人期盼了许久的那些东西”这里边什么东西是姑娘期盼已久的呢? 我们可以毫无疑问的得到答案,这里的期盼许久的东西就是十月怀胎而孕育在身的胎儿,艾酒是一种苦酒,作者让姑娘以苦酒同甜味的甘草作对比.难道是自相矛盾吗?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故事中的男人一再强调手术的简单希望打掉胎儿,而丝毫不在乎姑娘人流背后的肉体之痛,心灵之伤.只盼望这姑娘能够尽早的打掉这个丝毫碍事的胎儿,然后他们就可以开开tL,心的过El子,然而我们从姑娘直观的对话中却隐约看到了她讽刺般的意味,”你连艾酒都能如同甘草一样尝到甜头.那你是不是能将人流也看作是好事呢?”一语道破男人的自私.《白象似的群山》作者通篇正是以这种方式将读者同叙事者之间的距离拉近,通过读者的想象来丰富故事情节,让他们创造性的去阅读,作品的客观的叙事仅仅不过水面的八分之一.而背后的八分之七却需要读者来深掘去捕捉, 这种客观的叙事风格犹如冰山一角,而读者通过叙事情节所猜测出来的水下的八分之七才是故事的真正魅力所在.二,对《白象似的群山》戏剧般的片白跟简洁的文字风格进行探究海明威曾经说一个好的作品应当是一个好的作家在自己个性抒发下创作出来的,所以在他的小说创作中,他一改当时大多数小说家侧重于对人物复杂纤细的心理分析,也没有运用华而不实的语言藻饰.而是就像冰山一角似的运用最简约的语言尽可能的表达最深的含义.作为一位擅长对自来刻画人物形象的能手,海明威在他的小说中,通过大量的人物对白来刻画人物形象.通过戏剧性的精炼的人物刻画来强化主题. 从而形成了典型的”冰山风格”.即其独特的独具个性的小说创作风格.他所创造的这种独具魅力的对白艺术,并非是简单的机械的生活语言,而是精tL,提炼的艺术对白.多少年来,这已经成为了美国作家所效仿的一种典型风格.可谓是影响深远. 赫?欧?贝茨这位英国着名作家在研究海明威的小说时候说他是一个”拿着板斧的人”.仿佛一个砍荒的砍柴人,他砍掉了整个森林赘词冗言.而还原了原本骨干枝干的清爽面目,简练的语言简约的文字毫无生气的文章俗套仿佛是罕见人烟的原始森林,清新自然的山水画,唯有千锤百炼的文字如同桃花源的豁然开朗,书写着艺术的神奇魅力.小说一开始写道:”埃布罗河河谷的那一边.白色的山岗起伏连绵.这一边,白地一片,没有树木,车站在阳光下两条铁路线中间,紧靠在车站的一边,是一幢笼罩在闷热的阴影中的房屋.一串串竹珠子编成的门帘挂在酒吧间敞开着的门口挡苍蝇.那个美国人和跟他一道的姑娘坐在那幢房屋外面阴凉处的一张桌子旁边.天气非常热,巴塞罗那来的快车还有四十分钟才能到站.列车在这个中转站停靠两分钟.然后继续行驶,开往马德里.”短短的开头却简单明了的交代除了小说故事情节中的时间,地点,人物,环境以及事情的起因,没有丝毫的渲染比喻,没有丝毫的抒情议论,对于人物的介绍不但没有花里胡哨的外貌描述,不仅没有长篇巨幅的身份介绍,甚至将故事主人公的名字都剔除的干干净净.只称为”男人”与”姑娘”.在这里海明威可以说将”附着于文学的一切乱毛剔了个干干净净”.对于作品的文风净化,海明威不单单的表现在叙事,写景的开头,在文中的对话更是简洁干练.通过千锤百炼的文字将一切情绪跟语调都隐藏在了词句的安排上面.比如这样的对话: “Isaidwecouldhaveenjoyedeverythinginlife.”“我说我们本来可以舒舒服服享受生活中的一切.”“Wecandothat..’’“我们能够做到这一点.”“No,wecannot.”“不,我们不能.”“Wecanhavetllewholeworld.”“我们可以拥有整个世界.”“No,wecannot.’’“不,我们不能.”“Wecanwalkaround.’’“我们可以到处逛逛.”“No,wecannot.Itisnotourworldhashad.’’“不.我们不能.这世界己经不是我们的了.”“No,no.Oncetheytakeitaway,youwillneverloseit.”“不,不是.一旦他们把它拿走,你便永远失去它了.”这样没有带任何情绪,神态,语调,语速形容词的对话,干净简短,通俗利落,简单明了,却是在简约中可以让读者强烈的感受到小说中姑娘对未来的迷惘与困惑,她不愿谈论未来不愿回忆过去.内心的悲伤到了极点,当男方喋喋不休的提及人流手术,在她的内心深处,难以理解的痛楚让她再也无法忍受.一个充满伤心绝望但是装作若无其事样子的姑娘形象跃然纸上,直白而简约的文字更为逼真明了的让主题得到了深化. 在《白象似的群山》中,海明威通过大量使用对话的形式描绘故事情节,揭示人物心理,反映人物个性,通过简约而不简单的语言客观真实的囊括了事件过程,在推动情节发展的同时深入的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通过对话所产生的强烈的动态感和画面感,摒弃了修饰的文字,习惯于自然感性的表达,一定程度上创造了短篇小说的简洁体之巅峰.通过这部小说,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海明威的创作无论从人物话语还是叙述语言方面有别于其他作家的极为精通的现代叙事艺术.简约而不简单的对话文字风格摒弃了一切令人隔膜的比喻跟形容,砍去了一切繁杂而长篇的描写,仅仅留下了简约清新的文字,让人豁然开朗耳目一新.换个角度说,简约而不简单的行文风格,简洁的人物,外景描写,简洁精练的对白创作除了艺术领域中独特的冰山风格.三,结语海明威利用了人所共有的感知方式及其规律.使读者强烈地感受到他所省略的地方.结果产生了完全出人意料的新的审美方式.正如诺贝尔奖授奖词说的那样:”海明威作为我们这一时代伟大文体的创造者之一,在近二十五年的美国和欧洲的叙事艺术中,具有明显的重要性.这一重要性,主要在于他那生动的对白,语言增减恰到好处,既使人易懂又达到令人难忘的境界.”他的”冰山原则”是其创作经验的总结.海明威始终遵循着”冰山”理论.这种以少胜多的理论对于理解和赏析海明威的作品是至关重要的.总之,《白象似的群山》作为海明威代表作,其小说情节简单,形象丰满,语言简洁,寓意深刻,尤其是那外聚焦的叙述视角和”电文”般的海明威式对白,极具戏剧性色彩,它充分体现了海明威创作的”冰山原则”,也清晰地展现了海明威那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虽然篇幅短小,但就评论海明威的创作艺术而言,却意义重大.参考文献:【1】ErnestHemingway.HillsLikeWhiteElephants【M】.MenWithout Women,1927.【2】孟繁君,常巍.解构戏剧化的叙事手法——海明威之《白象似的群山》叨.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2010,(2).【3】陈沽.解析《白象似的群山》中的”零度写作”叨.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3).[4]李静.从《白象似的群山》中解读”冰山原则”叨.考试周刊,2010, (4o).[5】陈影.言语之外的叙事——从《白象似的群山》看海明威的文体特征田.长春教育学院,2008,(4).【6】刘燕.《白象似的群山》之对话分析阴.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 2009.(8).?1l3?。

海明威

海明威

浅析《白象似的群山》的叙述视角美国著名小说家欧内斯特.海明威被誉为“开一代文风的语言大师”,他以其“精通现代叙事艺术”和“在当代风格中所发挥的影响”而荣获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

《白象似的群山》著名的短篇小说。

这篇小文虽然故事简单,但人物刻画极其细腻,语言虽朴实无华,但秉持海明威“冰山原则”创作出的这篇电报式作品同样保持了他一贯的高水准。

在这篇文章的叙述过程中,作者最大限度得将自己深埋于作品后,尽量“展示”而不是“讲述”,尽心还原人物对话,坚定得维护着对象与读者之间直接而又透明的关系,将文学作品的可感性与可思性巧妙地结合起来,从而使读者感受到他冰山下汹涌充沛的感情。

在这篇作品中,海明威不仅用其“电报式”干净利落的语言来构建他的冰山,叙事视角的巧妙运用,更是这座冰山强有力的支撑。

我们都知道,叙述视角是20世纪小说研究中最为人所称道的题目。

可以说,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当代叙事学是从视角问题的讨论中发展出来的。

从福楼拜首次自觉得运用有限视角进行创作,到海明威从更深远的意义上一反全知视角,运用有限视角,给传经叙事视角来了一次大起底,我们不难看出叙事视角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法国结构主义学者托多罗夫曾把叙事视角分为三种,第一种:无所不知的叙述者叙述或全知性叙述,后被热奈特定义为“内聚焦”。

这种视角下,叙述者是无所不知的,既能总览表面的全局,又能打探人物的内心。

第二种:限制性全知叙述,热奈特称为“零聚焦”,在这种视角下,叙述者化身为作品中的一个人物,主动介入故事,可呈现自我心理。

第三种:客观式叙述,热奈特称为“外聚焦”,在这种视角下,叙述者比作品中任何一个人物知道的都要少,他只负责记录人物言行,不发展任何意见看法,少用或几乎不用描述性形容词或副词,鲜少用到导入语。

海明威的短篇小说,大多用外聚焦的视角,将叙述者的情感降低到零度,直接让读者与对象面对面交流,多展示少叙述,力图真实客观得还原情节,展现情感。

《白象似的群山》作为海明威短篇小说的代表作,自然己将他这种外聚焦客观性的叙述展示得淋漓尽致。

解读《白象似的群山》中的“外聚焦叙述模式”

解读《白象似的群山》中的“外聚焦叙述模式”

小说 中的对话模式 ; 第三类是分析小说 的写作风格 。本文 旨
地呈现在读者 面前 , 读者只能从主人公 细微 的动作 和言语 中
去推断情节和思考 主题 。从 另一个层面来看 , 这 正体现摄像 机式的“ 外 聚焦叙述模式 ” 客观性 的特点 。 此外 , “ 外 聚焦叙述模式 ” 可 以像 照相机一样 把小说 自然
地呈现到读者 面前 , 因此具有非 常强的真实感 。如下面 的一
段对话 :
“ 掺水 吗?” “ 你要 掺水 吗?” “ 我不 知道 , ” 姑娘说 。“ 掺 了水好喝吗?”
“ 好喝。”
i z a t i o n )就是对传统 的全知叙述 意义上 的叙述信 息进行选择
和 限制 ” 。口 对于外聚焦他又进一步解释道 , “ 在外 聚焦 中 , 站 在人物之 外的叙述者把叙述焦点设置在 故事世界之 内 , 它不 能透视 人物的内心思想 , 因此这种方式使得 某些现代 主义小
( 下转第 1 0 4页 )
刊l 0
文化与传播
明, 至少表面上应该认错服软 , 安抚太后 。 只要皇后放下身段 , 真是弄巧成拙 , 得不偿失 ! 【 参考文献】
[ 1 ] J a c k s o n , S t e v i , l 9 9 8, T h e o r i s i n g G e n d e r a n d S e x u a l i t y, i n
‘作 冢 作 品
解读《 白象似的群山》 中的“ 外聚焦叙述模式”
o 兰 文 燕 王 斌
( 上海理工 大学 外语学院 , 上海 2 0 0 0 9 3 )
[ 摘 要】 本文从叙事学角度解读 了 《 白象似的群 山》 中的外聚焦叙事模式的特征及其对作 品的作用:

从_白象似的群山_看海明威的小说创作风格

从_白象似的群山_看海明威的小说创作风格

摘要:“冰山原则”是海明威的独特写作风格。

本文以《白象似的群山》为例,从小说的呈现方式、故事情节本身及小说的独特的结尾方式着手,通过分析作者在小说中对象征、省略、及双关语等创作手法的运用,详尽地阐释了海明威的“冰山”写作风格。

关键词:冰山原则;象征;省略;语意双关;零度结尾海明威是20世纪美国文坛上最具个性的伟大作家之一。

他的“冰山原则”这一独特的创作方法和艺术风格开创了文学创作的一代新风。

所谓“冰山原则”,就是用简洁的文字塑造出鲜明的形象,把自身的感受和思想情绪最大限度的埋藏在形象之中,使之情感充沛却含而不露、思想深沉而隐而不晦,从而将文学的可感性与可思性巧妙的结合起来,让读者感受作品鲜明形象并发掘作品的思想意义。

[1]海明威在《死在午后》一书中说:“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

”[2]他认为作品就好比“一座冰山”,作品中塑造的形象和可见的文字只是冰山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而作者所想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则是隐藏在水下的八分之七,作家写作只需表现“水面上”的部分,而“水面下”的则应让读者去体味。

《白象似的群山》是海明威优秀的短篇小说之一,讲述了一对美国青年男女在一个西班牙小站喝酒,候车。

男人设法说服姑娘去做一个小手术。

小说基本上是由男人和姑娘的对话构成,对话紧扣两人对手术存有的分歧进行。

但在列车即将到站时,姑娘平静了下来。

小说至此结束。

整篇小说文字简洁、含蓄,故事情节简单,基本上是由男人和姑娘的对话构成,却蕴藏了丰富的内涵,作者运用了象征、双关和省略等创作手法,通过极为含蓄、凝练、朴素无华、准确生动的语言来引导和启发读者挖掘这一短篇小说的潜在意义,充分展现了他的“冰山”风格的无穷魅力。

让我们从以下方面来分析海明威是如何启发读者去体会那隐藏在水中的八分之七的部分的。

“摄像式”的呈现方式海明威在《白象似的群山》中运用了“摄像式”的呈现方式。

有些批评家说,“海明威的描写和电影摄像机的作用颇为相像。

解读海明威式对话以白象似的群山为例

解读海明威式对话以白象似的群山为例
Cynthia Whitney Hallett 这样解释极简主义的文 学故事:这些故事不是靠叙述者反省式的评论和角 色来描绘,而是由对话和细节来呈现。读者在阅读 中需要积极参与故事创作并根据已知信息做出判 断— ——这些信息大多属于间接暗示而非直接描述。 极简主义作家让读者在阅读作品过程中,感受到的 比理解到的更多,成为参与文本创作的主体。
一、引言 “海明威式对话”已成为专门术语,是指在文学 作品中大量运用直接引语,原汁原味地记录人物语 言,即运用对话而非叙述来呈现故事,使其具有直 接性和生动性之特点,同时也将文本与读者之间的 距离降到最低。在《白象似的群山》这部短篇小说 中,海明威将文学极简主义运用到了极致,他通过 “客观性叙述的”简短对话向读者描绘出一对美国 情侣在西班牙小镇等火车期间发生的争执。作者运 用简洁、含蓄的“海明威式对话”刻画出男女主人公 之间的关系,冲突和各自的心理活动以及人物特 色。文中在多处运用了含蓄与重复的表现手法,真 实地刻画了男女主人公不同的性格特征。读者需要 通过细致的阅读来推测文章的暗含之意,从而了解 故事情节—— —即需要通过自己的判断和想象去发 掘隐藏在八分之一表面之下的八分之七的内容。法 国著名叙事学家热奈特(Gerald Genette)如是评价海 明威:“他守口如瓶,一直发展到叫人猜谜的地步”, 他拉近了读者与作品之间的距离,使读者主动参与 创造而非被动接受作品。文学评论家哈利特
象征意义
白地一片,没有树木;闷热的阴 男女主人公之间的紧张关系
影;天气非常热
竹珠子编成的门帘 白象 啤酒 甜丝丝的甘草味 长满谷物和树木的农田 干涸的河谷和群山
男女主人公之间的隔阂与分歧
男主人公转 他拎起两只沉
了一个大圈,又回
重的旅行包,绕过车
物主不需要但又无法处置之物,即吉格腹中的胎儿 站把它们送到另一 到了原地,表明他

《白象似的群山》的“冰山化”叙事特征

《白象似的群山》的“冰山化”叙事特征

《白象似的群山》的“冰山化”叙事特征作者:阳志奇来源:《文学教育》 2017年第7期内容摘要:作为“冰山”原则的积极践行者,海明威的作品中无不渗透着“冰山化”的叙事痕迹,诠释着“极简”与“至美”的美学转化。

本文将以海明威的经典短篇小说《白象似的群山》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叙事学理论,分析阐述小说在叙述视角、叙述时间、叙述空间上所采用的“冰山化”的叙事策略。

关键词:海明威《白象似的群山》“冰山化”的叙事策略1954年,海明威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其获奖理由是“精通于叙事艺术”。

其短篇小说《白象似的群山》(Hills Like White Elephants)就是对此的最佳印证。

这篇发表于1927年的经典小说篇幅极其短小精悍,全篇字数不足1500字,可谓用字“极简”。

但是,又正是这部作品让读者见证了海明威这位语言大师对语言的精湛使用以及对叙事的紧密安排,无处不在的象征手法体现着作品的“至美”美学价值。

“冰山理论”最先由弗洛伊德提出,他认为人格如海中的冰山,人格中有意识的部分只露出了一角于海面,而人格大部分是无意识的,且潜藏于海面以下。

这一理论由海明威运用在了文学创作领域,他个人多次表示文学创作如冰山,八分之一露于水面之上,由简洁的文字和丰富的形象所展现,而剩余的八分之七则藏于水面之下,是等待读者去挖掘的思想内涵。

小说《白象似的群山》讲述了发生在一位男士与女孩吉格之间的对话。

从表层文本,我们看到美国男人和女孩吉格在西班牙北部的一个火车站等待从巴塞罗那开来的列车,因天气炎热,两人来到车站附近的酒吧喝饮料,他们的话题从对面的白色群山说到了男人劝说女孩去做的手术,他们的对话一度很紧张,以致于女孩请求男人不要再继续说下去,因此,这个手术极有可能是人工流产。

而男人言辞行动表现殷勤,似乎不愿意因为这个手术而结束与女孩的关系。

小说最后以男人到车站放好旅行包,女孩回之以微笑并心情转好而收尾。

正如海明威希望留下更多的空间让读者去猜测,文学批评者对这篇小说有着各种各样的阐释。

海明威《白象似的群山》的叙事艺术

海明威《白象似的群山》的叙事艺术

海明威《白象似的群山》的叙事艺术海明威是美国现代小说的代表作家,他的创作风格是以写景抒情为主。

今天,我就带领大家一起走进海明威的《白象似的群山》,去体验海明威小说的魅力。

读完《白象似的群山》后,我不禁感叹:好久没有读到如此精彩绝伦、引人入胜的小说了。

文中的男主人公莫洛又是那么富于浪漫色彩,在他心目中,万事万物都是美好的,充满着诗意的情怀。

因而在这篇小说中,海明威并没有塑造任何一个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只是通过简单的场景描写,一个淡化了性格的空间环境和特定的人物对话,就把人物推到了极致。

故事讲述的是一位名叫莫洛的游击队员,在一次战斗中被俘。

无奈之下,他不得不在德军指挥部当勤务兵,专门照顾受伤的士兵。

而他自己却心甘情愿地呆在毒气室,陪伴昏迷的战友。

最后,由于反法西斯同盟的努力,他们终于获得了重见天日的机会,逃出了毒气室。

但由于历经千辛万苦,劳累过度,莫洛得了肺炎,死在了逃亡途中。

在这篇短篇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写了许多人物的动作和语言,如看书的、擦拭枪支的、吃东西的等等,其实在这些表面的动作背后,我们还隐藏着一些暗示和衬托,烘托出人物的精神世界和高尚品质。

因为在这样的环境里,他们也必须吃东西、睡觉、做事,只是行为上不能过分放肆罢了。

正是由于这种写作手法,使得整个故事的情节结构显得扑朔迷离,让读者一直想探个究竟。

相比之下,《白象似的群山》的叙事结构就更为严谨和合理。

它虽然以时间顺序来讲述,但很多地方采用的是插叙和倒叙的手法,如莫洛刚当兵时所发生的事、莫洛与德国人交流时的情节。

作者往往在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时,选择了一个相对独立或紧密相关的内容,作为故事的素材,或采用小说本身的叙述技巧,或引用类似的作品中人物的回忆、或开头和结尾点题,从而把整个故事的悬念提前,先声夺人。

纵观《白象似的群山》的整个情节构思过程,这里运用的是插叙、倒叙的写作技巧,以及由此产生的丰富的故事情节,正是海明威在写作上的高超技艺,才使得这篇短篇小说显得栩栩如生、引人入胜。

喧嚣的旁观者——评海明威短篇小说《白象似的群山》的叙述模式

喧嚣的旁观者——评海明威短篇小说《白象似的群山》的叙述模式

作者: 孟繁君[1];常巍[2]
作者机构: [1]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80;[2]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
出版物刊名: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43-45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4期
主题词: 叙述;视角;海明威;白象似的群山
摘要:就叙事文而言,叙述方式直接关系到故事的性质。

在处理同一素材时,如果从不同的侧面,采用不同的方式,或运用不同的语气,必将出现风格迥异的叙事文。

通过对《白象似的群山》的研究,可以看出海明威短篇小说的叙事风格,就是多以对话形式,这样能让叙述者以外聚焦的视角,点缀几处以人物的视角(即内聚焦角),将一幅幅时间连续、画面逼真的戏剧性场面展现给读者,同时运用象征的手法,以暗示的方式点明主题。

从《白象似的群山》中解读海明威独特的行文风格论文

从《白象似的群山》中解读海明威独特的行文风格论文

从《白象似的群山》中解读海明威独特的行文风格论文从《白象似的群山》中解读海明威独特的行文风格论文摘要:《白象似的群山》作为被誉为“开一代文风”的美国著名小说家海明威的短篇之作,虽情节简单语言朴实无华,却以其独具匠心的现代叙事艺术、冰山似的写作手法、电报式的语言风格淋漓尽致的描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揭示了深刻的主题,思想深沉而含而不露,感情充沛而隐而不晦,短短几千字却似乎包含了大千世界,让文学的可思性与艺术的可感性巧妙结合,通过独特的别具一格的行文风格,影响着当时乃至于后世的许多作家。

本文笔者通过对《白象似的群山》这部经典之作进行解读,从其客观的叙事视角、精炼的语言、个性化的写作手法入手,对这位文学大家独特的行文风格进行探究。

关键词:海明威;冰山;讽刺;电报式;行文;风格作为问鼎美国文坛上文学巨匠海明威,作为举世公认的文学艺术大师,他敢于冲破常规开辟新路,他永不停息积极探索,他的小说措辞简洁独具匠心,形象鲜明思想深沉,情感充沛含而不露,冰山一角蕴藏着大千世界,《白象似的群山》虽短短千字却囊括宇宙乾坤,这部极具代表性的短篇小说让作者将自己的思想情感最大限度的埋藏与形象之中,隐而不悔的将文学的可思性同艺术的可感性巧妙的结合,其独特的行文风格影响了当时乃至于后世的许多作家。

海明威曾经说过,他总是“试图按照冰山的原理”写作。

他的作品,尤其是短篇小说,删除了一切可有可无的东西,把丰富的含义和多样化的形式统一在一个简约的整体结构之中,达到了简约与含蓄的完美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冰山风格”。

海明威小说的这种独特的“冰山风格”是如何形成的呢?本文笔者通过对《白象似的群山》这部小说客观的叙事视角、简洁的文字与戏剧式的片白、个性化的写作手法入手,对其行文风格进行解读,试图更好地通过作品八分之一的冰山寻味其水下的.八分之七,对其行文风格进行解读,希望能够真正把握这位文学大家的写作风格。

一、对《白象似的群山》客观的叙事视觉进行分析同文学作品中大多数的小说相比,海明威《白象似的群山》不是采用全能全知性的观察角度对人们喜欢评论的一些东西进行描述,也不是以一个故事人物的身份的出场而对故事人物故事情节进行描写,相反,他采用了客观直接的叙述性视觉,一方面避免了以作者的身份对读者强迫式的影响感知,另一方面他毫无保留不加过滤的直接的向读者传递着信息,尽量摒弃叙述者在作品中的介入,而将叙述者的情感降到最低,修饰词的选用毫不勉强,对话的评价不带有任何主观色彩,情感流露自然简洁,力求为读者呈现出一个最为贴近生活、最为客观真实的本来面目。

从《白象似的群山》中解读海明威独特的行文风格论文(全文5篇)

从《白象似的群山》中解读海明威独特的行文风格论文(全文5篇)

从《白象似的群山》中解读海明威独特的行文风格论文(全文5篇)第一篇:从《白象似的群山》中解读海明威独特的行文风格论文摘要:《白象似的群山》作为被誉为“开一代文风”的美国著名小说家海明威的短篇之作,虽情节简单语言朴实无华,却以其独具匠心的现代叙事艺术、冰山似的写作手法、电报式的语言风格淋漓尽致的描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揭示了深刻的主题,思想深沉而含而不露,感情充沛而隐而不晦,短短几千字却似乎包含了大千世界,让文学的可思性与艺术的可感性巧妙结合,通过独特的别具一格的行文风格,影响着当时乃至于后世的许多作家。

本文笔者通过对《白象似的群山》这部经典之作进行解读,从其客观的叙事视角、精炼的语言、个性化的写作手法入手,对这位文学大家独特的行文风格进行探究。

关键词:海明威;冰山;讽刺;电报式;行文;风格作为问鼎美国文坛上文学巨匠海明威,作为举世公认的文学艺术大师,他敢于冲破常规开辟新路,他永不停息积极探索,他的小说措辞简洁独具匠心,形象鲜明思想深沉,情感充沛含而不露,冰山一角蕴藏着大千世界,《白象似的群山》虽短短千字却囊括宇宙乾坤,这部极具代表性的短篇小说让作者将自己的思想情感最大限度的埋藏与形象之中,隐而不悔的将文学的可思性同艺术的可感性巧妙的结合,其独特的行文风格影响了当时乃至于后世的许多作家。

海明威曾经说过,他总是“试图按照冰山的原理”写作。

他的作品,尤其是短篇小说,删除了一切可有可无的东西,把丰富的含义和多样化的形式统一在一个简约的整体结构之中,达到了简约与含蓄的完美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冰山风格”。

海明威小说的这种独特的“冰山风格”是如何形成的呢?本文笔者通过对《白象似的群山》这部小说客观的叙事视角、简洁的文字与戏剧式的片白、个性化的写作手法入手,对其行文风格进行解读,试图更好地通过作品八分之一的冰山寻味其水下的八分之七,对其行文风格进行解读,希望能够真正把握这位文学大家的写作风格。

一、对《白象似的群山》客观的叙事视觉进行分析同文学作品中大多数的小说相比,海明威《白象似的群山》不是采用全能全知性的观察角度对人们喜欢评论的一些东西进行描述,也不是以一个故事人物的身份的出场而对故事人物故事情节进行描写,相反,他采用了客观直接的叙述性视觉,一方面避免了以作者的身份对读者强迫式的影响感知,另一方面他毫无保留不加过滤的直接的向读者传递着信息,尽量摒弃叙述者在作品中的介入,而将叙述者的情感降到最低,修饰词的选用毫不勉强,对话的评价不带有任何主观色彩,情感流露自然简洁,力求为读者呈现出一个最为贴近生活、最为客观真实的本来面目。

皑皑冰山,只露一角--谈海明威《白象似的群山》的叙事策略

皑皑冰山,只露一角--谈海明威《白象似的群山》的叙事策略

皑皑冰山,只露一角--谈海明威《白象似的群山》的叙事策略张婷婷【摘要】“冰山原则”是海明威的独特创作方法和写作风格,这与他打破传统的全知叙事模式,采用独特的叙事策略密不可分。

《白象似的群山》是海明威短篇小说的经典之作,作者采用别出心裁的“外视角”叙事策略,使作品蕴藏了含蓄空白却又深刻丰富的思想空间。

%“Iceberg theory” is a unique writing style of Hemingway ,which is inseparable from his narrative strategy by breaking the traditional omniscient narrative mode .In his classic short story “H ills Like White Elephants” ,Hemingway uses the unique narrative strategy of “outside perspective” ,making the story bearing subtle but profound and immense space of thought .【期刊名称】《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00)005【总页数】2页(P17-18)【关键词】海明威;冰山原则;《白象似的群山》;叙事策略;思想空间【作者】张婷婷【作者单位】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福建莆田 35125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7.4海明威的写作风格以简洁明快而著称,对美国文学及20世纪文学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他是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新闻体”小说的创始人。

他的“冰山原则”以独特的创作方法和写作风格开创了文学创作的新风。

海明威写作时,有一个常人所没有的习惯,就是站着写。

他说:“我站着写,而且用一只脚站着。

我采取这种姿势,使我处于一种紧张状态,迫使我尽可能简短地表达我的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万方数据万方数据喧嚣的旁观者——评海明威短篇小说《白象似的群山》的叙述模式作者:孟繁君, 常巍作者单位:孟繁君(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常巍(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80)刊名: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MUDANJIANG TEACHERS COLLEGE(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2010,""(4)被引用次数:0次1.Michael J.Toolan.Narrative-a critical Introduction[M].Rouledge,1988:61-82.2.胡亚敏.叙事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8-117.3.申丹,韩加明,王丽亚.英美小说叙事理论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97-202.4.王晓慧.善与恶的完美交织--析《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叙事和写作特点[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116-117.5.海明威.午后之死[M].北京:中国出版对外贸易总公司,2006:1-22.6.库·辛格.海明威传[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7:55-118.7.孙海一.解读海明威短篇小说中的"虚无"[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27-28.8.董衡巽.海明威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0:18-95.9.韩骞宇.18世纪英国小说的叙事艺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32-87.10.雷敏.现代叙事艺术与海明威[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74-77.1.学位论文贾晓庆叙述文体学——理论建构与应用2009本论文试图建立一个叙述文体学的综合分析框架,展示叙述学和文体学的分析方法如何可以以长补短,对文学叙事做出更有说服力的解释。

融合叙述学和文体学分析,不是把二者单独分析的结果简单相加。

本论文以前景化原则作为选择和分析叙述技巧和文体技巧的最根本原则。

我们不局限于实例分析,还探讨了叙述学和文体学分析结合的一般规律。

就这两个学科对语言艺术的研究而言,叙述学和文体学都研究其形式特征,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人们对二者之间的关系有过一些错误的理解。

近几年来,以申丹教授为代表的一些文体学家认识到这二者是同中有异的关系。

尽管都研究形式,发源于结构主义的叙述学主要研究叙事作品中的宏观技巧;现代文体学主要是细查语言特征。

显然,一部作品的形式是由叙述技巧和文体技巧共同造就的。

单单分析微观层面的语言现象可能会使文体学家“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分析宏观层面的叙述技巧可能会因为缺乏具体语言细节的支持而流于空泛和直觉化。

所以,叙述学分析和文体分析理应是合作互惠,而不是替代或平行的关系。

一些学者通过同时采用这两种分析方法更全面、深刻地揭示出文学作品的含义。

但是,总的来说,他们的尝试具有以下共性。

首先,他们的研究大多是具体作品分析。

也就是说,他们止于分析选定作品中的一种最前景化的技巧。

此外,他们大都用叙述学的技巧作为文体分析的引子,而显然随后的文体分析才是重头戏。

他们之中只有少数几位努力做到在这两种分析方法之间保持平衡,顾及到他们互动互惠的方面。

与文体技巧相比,叙述技巧处于宏观层次而且数量有限,所以在本研究中,不论是理论建构还是实例分析都以其为出发点。

在先前个案研究的基础上,本论文设定的目标是:针对几种重要的叙述技巧,全面探讨文体学分析与之结合的方法、规律;引起人们对这两种分析方法互动互利的特征的注意。

因为在本研究中,就叙述学而言,它与文体学的最佳结合点是其对形成某种叙事结构的宏观技巧的研究,因此我们把叙述技巧与叙事结构联系起来。

基于中西方在叙事结构研究方面的差异,我们融合了西方系统的形式分析方法与中国特色的人本主义立场。

我们相信前景化的形式技巧能让我们窥见作者独特的世界观、生活观。

鉴于作者多次被驱逐出文学作品的遭遇以及后现代削平一切对西方文学叙事的负面影响,本论文认为中国叙述学以人为本的立场可以帮助文学叙事恢复生机。

此外,本研究兼顾读者在叙事分析中的作用,尤其强调其认知能力在叙事分析中的必要性。

尽管我们也做一些实例分析,但是我们的目的并不止于此。

每一个实例分析的前后都有相关理论探索和进一步思考。

我们希望这样能够有助于读者在其它文学作品中发现被前景化的叙述文体技巧。

我们与先前研究的不同之处还在于我们特别强调叙述和文体两种技巧的相互作用。

本论文由九章组成:第一章引言简述了本论文的研究动机、必要性、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分析步骤以及研究范围和语料。

第二章为文献回顾,综述到目前为止在叙述学和文体学综合的领域所取得的成果。

先前的研究给我们展示了这两种方法的融合在文学分析中的光明前景。

同时,他们的个案研究和以文体学为中心的分析方法又给我们留下进一步开拓的空间。

其中,纳什(1982)、肖特(1999)以及戴凡(2005)的分析是本研究的主要基础。

与其它学者不同,上述三位在分析中兼顾叙述和文体两种技巧以及它们的相互作用。

基于他们对一部作品中某单一技巧的分析,本研究针对现代小说中最重要的三种叙述技巧,全面探讨文体分析与之结合的方法。

第三章介绍叙述学和文体学的相关概念和典型分析方法。

因为在本研究中,就叙述学而言,它与文体学的最佳结合点是其对形成宏观结构的技巧的研究,因此我们把叙述技巧等同于叙事结构。

在分别介绍中西方对叙事结构的研究之后,我们声明本研究的立场是西方系统的形式分析和中国以人为本的研究方法的综合。

本章以拉波夫对自然叙事结构的描写收尾。

我们认为人们每日沉浸于自然叙事之中而获得的叙事能力是他们理解书面叙事的基础。

当然,要想深入理解叙事作品、尤其是严重扭曲自然叙事的现代小说,这种自然叙事能力还需辅以对作品中叙述和文体技巧的了解。

第四章按照水平和垂直的结构类型把文学叙事分成两类。

这种归类突出了本融合方法的多样用途。

对于区分出的水平或单层叙事,我们可以直接用本论文探讨的融合方法。

对于垂直或多层叙事来说,本融合方法不只适用于整部叙事作品,而且可以分析各个叙述层。

第五章建立一个总括性叙述文体分析框架和一个针对现代小说的具体分析框架。

总框架包括五个结构成分,即人物、场景、事件、空间形式和视角。

我们从叙述文体学的角度讨论了所有结构成分。

关于事件,我们主要研究对时间技巧的叙述文体分析方法。

我们一一探讨了热奈特区分的三种时间技巧,包括时序、时长和频率。

在总结构的基础上,我们建构出以现代叙事小说为研究对象的具体分析框架。

现代小说的主要结构成分缩减为时间技巧、空间形式和视角。

在理论建构和实例分析中,我们着重研究这三种技巧,只是适时分析其它技巧作为补充。

第六章探讨叙述文体学如何分析现代小说中的时间技巧。

我们着重研究时序倒错,主要是倒叙。

因为对时序倒错部分的分析经常牵涉到对其速度和频率的分析,所以我们就不再单独探讨后两种时间技巧。

我们也不讨论除倒叙之外的另两种时序,即前序和无时序。

我们以《八月之光》中讲述主人公乔的过去的部分为例。

从叙述学的角度来看,该部分在时序和时长方面都很突出,有力说明了过去对乔的分量。

对该叙述技巧的解释被前景化的文体技巧强化和细化。

大量与过去有关的语言特征,诸如“记忆”、“圈”等,形象描绘了过去影响乔的具体方式和程度。

此外,文体分析还揭示出记忆的无意识特征,从而更深刻地说明乔的处境不只是被动的,甚至是荒诞的。

综合两种分析,我们深刻体会到乔的过去的摧毁性力量。

考虑到福克纳多次谈到他关心的是整个人类的命运,我们认为上述两种技巧中渗透着福克纳对他同时代的南方人甚至所有现代人无法掌控命运的荒诞处境的痛彻理解。

就时序研究而言,我们认为叙述学对某时序倒错部分相对于前后文的位置、速度和频率的分析,伴以文体学对不同时域之间尤其是不同时域内部可能对比的语言特征的分析,能更深刻地揭示该时序倒错甚至整篇叙事作品的意义。

第七章例示叙述文体学如何分析小说的空间形式。

我们主要得益于纳什对《菊香》中的空间形式和语言特征的分析。

但是,在以下两点上我们与纳什不同。

首先,在他针对该故事中空间形式的具体分析基础之上,我们提出了有助于揭示或者构建空间形式的规则。

简单地说,空间形式大多是由叙事作品的关键结构成分出现的先后顺序形成。

其次,我们以《八月之光》为例展现出分析空间形式和文体特征的互动能够揭示出更多主题意义。

这两种技巧互相依赖而不各自独立。

一方面,空间形式可以为文体分析提供宏观指引。

第八章探讨叙述学分析和文体学分析在视角技巧上的结合点。

我们用较多篇幅分别介绍了叙述学和文体学对该技巧的研究。

我们从叙述学角度把视角分成两类,一类是视觉视角,一类是心理和意识形态视角。

我们认为,前者既可以作为后者的物质依附,也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视角类型。

因此,我们在寻找叙述学和文体学分析在视角上的结合面时需要考虑到这两种情形。

视觉视角可以辅以文体学对相关及物性过程、指示代词、思想及视觉的引述语、表方位的介词、副词短语等的分析。

文体学与心理和意识形态视角的结合面则是对其评价意义的阐释。

简单地说,在前一类中,文体分析帮助我们识别“是谁的视角”,在后一类中,文体特征揭示出“是什么样的视角”。

我们分别针对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叙事作品寻找这类结合的一般规律。

先前相关的研究多关注第一人称叙事作品,因为该类叙事通常展现经验自我和叙述自我的对比。

我们依照经验自我的不同表现把第一人称叙事作品分为两类。

其中,经验自我只是作为被叙述、聚焦的对象而不发出声音的被归为一类。

经验自我同叙述自我一样发出声音或做聚焦者的被归为另一类。

对第一类第一人称叙事,我们把叙述自我对经验自我可能采用的不同指称按照其体现出的前后自我之间距离的渐变连成一个连续统。

对于第三人称叙事,叙述学分析和文体学分析的结合既可以是共时的,也可以是历时的。

我们继续以《八月之光》为例。

在该小说中,我们不仅发现对两个主人公采用的不同视角,而且发现即使是同一人物叙述他们的故事,由于其与二主人公的不同距离,实质上属于不同的视角类型。

我们的分析揭示出该小说中共时轴上刻画不同主人公的不同叙述学视角与文体特征相得益彰。

第九章总结本论文的发现、实践意义、提出未来研究的建议。

本研究发现:首先,叙述文体综合分析可以涵盖叙事作品的所有形式特征,并且可以比二者之中任何一种单独分析更能充分揭示文学作品的主题和作家独特的世界观。

第二,对叙述技巧的分析可以帮助发现、分析文体技巧;反过来,对叙述技巧的分析可以被文体分析证实、加强和丰富。

当文体特征被恰当融入宏观叙事结构时,该文体特征对整篇叙事作品的意义可能会得到升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