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册谁的得分高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1.1 谁的得分高》说课稿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1.1 谁的得分高》说课稿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1.1 谁的得分高》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1.1 谁的得分高》这一节的内容主要围绕统计图的认识和制作展开。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理解条形统计图能够很容易地看出数量的多少。

同时,学生还能学会通过统计图来比较不同数据的差异,培养他们的数据分析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统计图的优越性,从而提高他们对统计图的兴趣和认识。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他们能够理解和运用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

但是,对于统计图的认识和制作,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认识和掌握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

同时,我还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统计图的魅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能够通过统计图来比较数据的多少。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据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统计图的兴趣,使他们能够认识到统计图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通过统计图来比较数据的多少。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分组合作法和直观演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同时,我还会运用多媒体课件、统计图素材等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统计图的制作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篮球比赛的情景,引出统计图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新课:讲解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制作步骤。

3.小组合作:学生分组合作,制作不同数据的条形统计图,并比较数据的多少。

4.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他们对统计图的认识。

5.课后作业:布置一道有关统计图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谁的得分高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谁的得分高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谁的得分高北师大版教案:谁的得分高年级:二年级学科:数学教材: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第一节“谁的得分高”。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比较两个整数大小的方法,能够运用比较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掌握比较两个整数大小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比较两个整数大小的方法。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比赛情景,引出比较两个整数大小的主题。

2. 自主探究3. 例题讲解讲解一个简单的例题,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比较两个整数大小的方法。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比较方法进行解答。

5. 合作交流让学生分组进行合作交流,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和解题方法。

7. 拓展延伸设计一些拓展题目,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兴趣。

六、板书设计1. 比较两个整数大小的方法2. 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题目:比较下面两个整数的大小,写出结果。

58 和 3792 和 852. 答案:58 > 3792 > 85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比赛情景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掌握比较两个整数大小的方法。

通过随堂练习和拓展延伸,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总体来说,教学效果较好。

在课后拓展延伸部分,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研究比较多个整数大小的方法,或者运用比较方法解决其他相关问题,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情景引入情景引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

在本次教学中,我通过设计一个有趣的比赛情景来引出比较两个整数大小的主题。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谁的得分高(连加运算))|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谁的得分高(连加运算))|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 谁的得分高(连加运算))|北师大版教案:谁的得分高(连加运算)我,作为一名资深的教师,今天要分享的是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主题是“谁的得分高”,主要内容是连加运算。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今天要讲的是第一章第一节“谁的得分高”。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连加运算的概念和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连加运算的规则,能够独立完成连加运算的题目,并且能够理解连加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连加运算的方法和规则,难点是让学生理解连加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连加运算,我准备了一些图片和练习题,以及一些小玩具作为奖励。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给学生展示一些图片,比如孩子们参加比赛,每个孩子得分的情况,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计算一个人的总分?2. 例题讲解:我会给学生讲解一些连加运算的例子,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连加运算的规则。

3. 随堂练习:我会给学生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我会进行讲解和反馈。

4. 小组讨论:我会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想法和做法,互相学习和交流。

六、板书设计我会设计一个简洁明了的板书,列出连加运算的规则和例子,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小明得分:3分 + 5分 + 2分 = ?分2. 小华得分:4分 + 6分 + 7分 = ?分3. 小红得分:2分 + 8分 + 5分 = ?分答案:1. 3 + 5 + 2 = 102. 4 + 6 + 7 = 173. 2 + 8 + 5 = 15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对今天的教学进行反思,看看有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

同时,我会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运用连加运算,比如计算购物时的总价,或者计算运动会上的得分等,让学到的知识能够真正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1.1《谁的得分高》说课稿2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1.1《谁的得分高》说课稿2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1.1《谁的得分高》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谁的得分高》这一节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节课程。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比赛得分来引导学生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培养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以比赛为背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加减法的实际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比赛活动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在学习本节课时,他们能够较快地投入到比赛的情境中。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加减法的概念理解和运用还不够熟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引导,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加减法的运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比赛活动的参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对加减法在实际情境中的灵活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情境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数学的实际应用;游戏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小组合作学习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通过讲解一个比赛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自主探究:学生分组进行比赛,记录比赛结果,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解决得分高低的问题。

3.小组交流:学生分享自己的解题方法,讨论哪种方法更简便,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4.教师讲解:教师总结学生的解题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讲解加减法的运用。

5.练习巩固: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检验自己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

6.总结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谁的得分高|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谁的得分高|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 谁的得分高|北师大版)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1.1 谁的得分高|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一章第一节,主题是“谁的得分高”。

我们将通过比较不同的得分来理解大数和小数的概念,同时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大数和小数的概念,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比较。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的例子,理解得分高的含义,并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来。

3. 学生能够通过合作和讨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大数和小数的概念,以及如何比较两个不同的得分。

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实际的例子,理解得分高的含义,并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得分板、卡片等。

2. 学具:学生作业本、彩色笔、得分板、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游戏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我会邀请几名学生来玩一个得分游戏,他们需要通过回答问题来获得得分。

通过这个游戏,学生可以直观地理解得分高的含义。

2. 新课导入:介绍大数和小数的概念。

通过实际的例子,让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的得分。

例如,我们可以比较3个苹果和4个苹果,学生可以发现4个苹果比3个苹果多,所以4个苹果的得分高于3个苹果。

3. 实例讲解: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得分高的概念。

例如,我们可以比较两个班级的得分,让学生观察哪个班级的得分更高,并解释原因。

4. 随堂练习:给学生一些实际的题目,让他们自己比较得分的高低。

例如,给出两组数据,让学生判断哪一组的得分更高,并解释原因。

5.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成小组,通过讨论和合作,解决一些复杂的比较问题。

例如,给出一个班级的得分情况,让学生计算哪个学生的得分最高,并解释原因。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 大数和小数的概念2. 得分高的含义3. 比较得分的高低的方法七、作业设计答案: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哪个得分更高,并给出原因。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谁的得分高》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谁的得分高》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谁的得分高》北师大版
一、教学内容
《要内容涉及比较两组数据的大小,理解“多”和“少”的概念。具体内容包括:
1.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收集并整理数据,比较得分的高低。
2.运用符号“>”和“<”表示比较的结果,理解其含义。
3.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比较两个学生的得分,判断谁的得分高。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比较得分高低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此外,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积极参与,提出了很多有创意的观点,让我感到很欣慰。但也发现有些学生在讨论中较为沉默,可能是对自己的观点不够自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注意关注这些学生,多给予鼓励和支持。
在实践活动方面,我发现学生们在操作过程中能够较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但部分学生在计算得分时仍然不够熟练。针对这一点,我计划在下一节课前增加一些基础运算的练习,帮助学生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谁的得分高》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玩游戏时,是否遇到过比分数的情况?”(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比较得分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比较得分高低的基本概念。比较得分高低是指通过观察和计算,判断两个或多个数值之间的大小关系。它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如比赛、考试等。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1.1 谁的得分高》教学设计 (1)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1.1 谁的得分高》教学设计 (1)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1.1 谁的得分高》教学设计 (1)一. 教材分析《1.1 谁的得分高》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一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和操作,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培养学生平均分的初步技能。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观察、比较和操作能力,但是对于“平均分”的概念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具体的操作和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能够通过具体的操作来求一个数的平均分。

2.培养学生平均分的初步技能,能够运用平均分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理解“平均分”的概念,能够通过具体的操作来求一个数的平均分。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操作来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如何解决学生在操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和掌握平均分的概念。

2.采用分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包括图片、卡片等。

2.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3.准备小组合作的学习材料,包括纸张、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设置一个运动会的情境,引出“平均分”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组运动员的得分,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哪个运动员的得分高。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运动员,通过实际的操作,计算出每个运动员的平均分,并比较哪个运动员的平均分高。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回答一些关于平均分的问题,如:哪个运动员的得分高?为什么?5.拓展(10分钟)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解决一些关于平均分的问题,如:如果有一组运动员的得分不一样,怎样才能求出他们的平均分?6.小结(5分钟)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关于平均分的练习题,让学生回家后进行巩固和练习。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1.1谁的得分高》说课稿)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1.1谁的得分高》说课稿)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1.1 谁的得分高》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1.1 谁的得分高》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二课时,本节课主要围绕统计图的认识和制作展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统计图的概念,掌握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能够根据统计图获取信息,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的概念和简单的加减法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统计图的认识和制作还是第一次接触,需要通过具体的活动和操作来理解和掌握。

此外,二年级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较强,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的概念,学会制作条形统计图,能够通过统计图获取信息。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的概念,学会制作条形统计图。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根据统计图获取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操作中理解。

同时,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动态演示和实例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体育比赛情景,引出统计图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讲解条形统计图的概念,让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

3.学生活动:学生分组合作,制作自己的条形统计图,并交流分享。

4.讲解与演示:通过多媒体手段,讲解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并进行动态演示。

5.练习与拓展:学生进行课堂练习,通过统计图获取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6.总结与反思: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教师进行点评和反思。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主要包括条形统计图的概念、制作方法和作用。

通过板书,让学生能够清晰地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第一单元 第1课时 谁的得分高 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第一单元 第1课时 谁的得分高       北师大版
数学二年级
上册
第一单元
加与减
第1课时 谁的得分高
一、情景导入
这是淘气和笑笑进行套圈比赛的成绩记录。观察这张表你了解到了 哪些数学信息?
淘气 笑笑
第一次 24 23
第二次 30 44
第三次 41 29
淘气第一次得24分,笑笑第一次得23分, 淘气第一次得分比笑笑高。
淘气第二次得30分,笑笑第二次得44分, 笑笑第二次得分比淘气高。
妙想第一次得40分,奇思第一次得35分,妙想第一次比奇思高。
妙想第二次得26分,奇思第二次得23分,妙想第二次比 奇思高。
妙想第三次得20分,奇思第三次得30分,奇思第三次比 妙想高。
通过观察和对比大致可以判断奇思的 总得分要高于妙想。
奇思的总得分为?分 方法一:
30+20+30=80
5+3=8 80+8=88
淘气第三次得41分,笑笑第三次得29分, 淘气第三次比笑笑高。
二、自主探究 他们谁说的对?
让我们来算一算,看结果是怎样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先计算淘气的总分吧!
24+30+41=?
方法一:
24 + 30
54 +41
54
95
方法二:
20+30+40=90
4+1=5 90+5=95
现在大家再计算一下笑笑三次一共得多少分? 23+44+29=?
方法二:
35 + 23
58
58 + 30
88
妙想的总得分为?分 方法一:
40+20+20=80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谁的得分高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谁的得分高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谁的得分高北师大版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谁的得分高北师大版我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今天我要分享的是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主题是"谁的得分高",使用的教材是北师大版。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一章第三节"谁的得分高"。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并能用符号表示出来。

具体内容包括:1. 学习用符号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2. 通过对分数的比较,让学生掌握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3.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 理解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2. 学会用符号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并用符号表示出来。

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1. PPT课件;2. 分数卡片;3. 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例如:"小明和小华比赛跳绳,小明跳了30下,小华跳了40下,谁的得分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 讲解:我通过PPT课件,展示分数卡片的比较方法,让学生理解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

并用符号表示出来,例如:"30 < 40",表示小明跳的下数少于小华。

3. 练习:我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小红的分数是80分,小蓝的分数是90分,谁的得分高?"让学生回答并解释原因。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和符号表示。

例如:30 < 40七、作业设计:作业设计主要包括一些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例如:1. 小明有20个苹果,小华有30个苹果,谁的苹果多?答案:小华的苹果多。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1.1 谁的得分高 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1.1 谁的得分高 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1.1 谁的得分高 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1.1 谁的得分高 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这一节内容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一节,主要讲述了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情境,引导学生理解连加的概念,并通过例题和练习题,使学生掌握连加运算的方法和技巧。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数的基本概念,对加减法运算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进行连加运算时,可能会对将来的进位和借位有所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连加运算的规律。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连加的概念,掌握连加运算的方法,能够正确进行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学生能够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连加的概念,掌握连加运算的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进行复杂的连加运算,并能够理解和掌握连加运算的规律。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情境,引导学生理解连加的概念。

2.操作教学法: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连加运算的方法。

3.交流讨论法: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包括图片、动画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小物品,如小球、卡片等,用于实际操作和演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运动会的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不同项目的得分,从而引出连加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实际的连加运算例子,如计算三个运动员的得分总和。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连加运算的规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使用教学道具进行连加运算。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时《谁的得分高》示范课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时《谁的得分高》示范课教案

第一单元加与减第1课时谁的得分高教材分析:本课时是学生在学习了20以内连加、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基础上,进一步学习100以内数的连加计算方法。

课时内容先是呈现了“谁的得分高”的活动情境,让学生观察,理解、提取情境中的数学信息,学习用连加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在此过程中通过解决“他们谁说的对”这一问题,渗透“估算”的方法,以增强学生的数感和估算意识。

在计算过程中充分让学生体验算法的多样性,掌握连加竖式的写法。

教学目标:1/ 71.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提取数学信息,会读表格。

2.自主探究100以内数的连加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3.在计算过程中初步养成认真、细心、耐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掌握连加的计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理解连加竖式的算理。

教学过程:2/ 72.情境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套圈游戏吗?乐乐和可可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有一天他们进行一次套圈比赛,想知道他们的比赛成绩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

出示情境图。

(PPT动态演示套圈过程、表格填写)师:观察套圈游戏过程,填写这个表格,从中你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情境图中呈现了很多信息,可引导学生有序观察。

)3/ 7师:同学们发现的数学信息真不少。

有的同学是纵向观察的,有些同学是横向观察的,真不错!可是这两个好朋友却有些争执,怎么回事呢?出示对话图:师:同学们,想一想,你觉得谁说得对?为什么?学生交流汇报。

1.探究100以内数的连加计算方法4/ 7学生进行小组活动。

学生汇报展示。

生1:我用的口算的方法:先算整十数20+30+40=90,再算个位数4+1=5,再把他们加起来90+5=95分。

生2:我是列竖式计算的,先算前两个,在用得数加上41:生3:我是这样列的,直接列出三个加数连加:生: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

学生独立计算后交流算法并订正。

生:5/ 7位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一。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北师大版第一单元 第1课时 谁的得分高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北师大版第一单元 第1课时 谁的得分高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课件 (北师大版)
数学二年级 上册
第一单元
加与减
第1课时 谁的得分高
一、情景导入
这是淘气和笑笑进行套圈比赛的成绩记录。观察 这张表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淘气 笑笑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24
30
41
Hale Waihona Puke 234429
淘气第一次得24分,笑笑第一次得23分, 淘气第一次得分比笑笑高。
淘气第二次得30分,笑笑第二次得44分, 笑笑第二次得分比淘气高。
淘气第三次得41分,笑笑第三次得29分, 淘气第三次比笑笑高。
二、自主探究 他们谁说的对?
让我们来算一算,看结果是怎样的。
先计算淘气的总分吧! 24+30+41=?
方法一:
24 + 30
54 +41
54
95
方法二: 20+30+40=90
奇思第一次得35分,第二次得23分,第三次得30分。
妙想第一次得40分,奇思第一次得35分,妙想第一次比 奇思高。
妙想第二次得26分,奇思第二次得23分,妙想第二次比 奇思高。
妙想第三次得20分,奇思第三次得30分,奇思第三次比 妙想高。
通过观察和对比大致可以判 断奇思的总得分要高于妙想。
奇思的总得分为?分 方法一:
得分。因此笑笑获胜。
三、巩固练习
1.投飞镖比赛,每人投3次,投到靶外得0分, 总分高的获胜。
奇思 妙想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35
23
30
40
26
20
奇思 妙想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35
23
30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谁得分高》说课稿附板书含反思及课堂练习和答案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谁得分高》说课稿附板书含反思及课堂练习和答案
答:淘气共得了95分,笑笑共得了96分,笑笑获胜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 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 我的数学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
九 、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算法多样化是学生学习个性化的必然反映。 提倡算法多样化不是标新立异、无中生有,而是还计算教学于本来面目。算 法多样化带来的另一个现实要求是适时引导学生对多种算法进行分析比较, 找出其中的规律,最终能够实现算法的优化。
(二)、探究新知
1.进行估算。 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他们谁说得对?”对话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对要好的朋友因为比赛的输赢发生了争执,你觉得他们谁说 得对呢?为什么? 生1:淘气说得不对。虽然他的确是有两次都比笑笑得分高,但不能因此就说淘气 肯定获胜。因为淘气的总分不一定比笑笑的总分高。 生2:笑笑说得很有道理。像笑笑说得那样,淘气两次比笑笑共多2分,而笑笑却一 次就多出了3分,当然总成绩是笑笑的高,所以应该是笑笑获胜。
一、说教材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 元第一课《谁的得分高 》。本节课是由学生比较熟悉和感兴趣的活动(套 圈比赛)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表格描述数学信息是日常生活 中常用的方式,本环节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读表的了解、收集数学信息的能 力。而个性化算法的交流是学生体验成功的平台,同时,也是互相学习的方 式。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学习新知识,培养学生优化自己算法的意识和能 力。体验算得23分,淘气第一次得分比笑笑高。 ·淘气第二次得30分,笑笑第二次得44分,笑笑第二次得分比淘气高。 ·淘气第三次得41分,笑笑第三次得29分,淘气第三次得分比笑笑高。
·淘气有两次得分超过了笑笑。 师:同学们发现的数学信息真不少。还有同学们看出了淘气有两次的得分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谁的得分高课件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谁的得分高课件
(3)丁丁前两次共得了60分,他套中的可能是哪两种动物? 青蛙和小兔或熊猫和小鸡
2 二年级一班同学分成三组去摘西瓜,每组摘西瓜的个数如下,他 们一共摘了多少个西瓜?
第一组 28个
第二组 34个
第三组 23个
【答案】他们一共摘了85个西瓜。
3 如图,从左往右看,小东排第15,从右往左看,小明排第17,小东和小明之间
加与减
谁的得分高

淘气和笑笑的套圈比赛
淘气 笑笑
第一次 24 23
第二次 30 44
第三次 41 29
每人套3次,总 分高的获胜!
从表中同学们可以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你认为谁会获胜?
我有两次都比 笑笑得分高, 我肯定获胜。
还是在草 稿纸上算一 算吧。
淘气
笑笑
如何进行计算呢?
24+30+41=
23+44+29=
像这样的三个或更多的数 加在一起的计算,我们称 为连加计算。
算法1:口算
24+30+41=95(分)
20+30+40=90
4+1=5
90+5=95 答:淘气共得了95分。
先把整十数相加, 再把个位上的数 相加。
算法2:竖式分步计算
24+30+41= 95(分)
24 + 30
54
54 + 41
95
有12人,一共有多少名同学看日出?
15+17+12=44(人) 答:一共有44名同学看日出。
在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时,三个数连加的方法多样化, 竖式计算时,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满几十就 向前一位进几。
1 看图列式计算。
26 + 35 + 20 = 81 (米)
2
28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1.1《谁的得分高》说课稿(2)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1.1《谁的得分高》说课稿(2)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1.1《谁的得分高》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谁的得分高》这一节内容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一节。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并能够用语言、符号等方式表达出来。

教材通过简单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不仅可以用数字比较,还可以用图形、符号等不同方式表示,从而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接触过数学,对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在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并能够用语言、符号等方式表达出来。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等方式,培养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并能够用语言、符号等方式表达出来。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用符号等方式表示两个数的大小比较。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发现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实物、图片、符号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比赛情境,引出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问题。

2.探究: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表示两个数的大小比较。

3.引导: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不仅可以用数字比较,还可以用图形、符号等不同方式表示。

4.实践: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方法。

5.总结:学生总结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并用语言、符号等方式表达出来。

6.练习:学生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谁的得分高?1.数字比较2.图形比较3.符号比较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练习题的正确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等方面进行。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1.1 谁的得分高(连加运算))》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1.1 谁的得分高(连加运算))》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1.1 谁的得分高(连加运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1.1 谁的得分高(连加运算)》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一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情境,理解连加的概念,掌握连加的运算方法,并能够运用连加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以学生的运动会得分情况为背景,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体会连加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基本运算,但对于连加的概念和运算方法还不够熟悉。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于连加的应用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如购物时计算总价等。

然而,学生对于连加在实际情境中的运用还需进一步引导和拓展。

此外,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需要通过教学设计加以激发和保持。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理解连加的概念,掌握连加的运算方法,能够运用连加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连加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难点:理解连加在实际情境中的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运动会得分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2.操作教学法:通过实物操作和数学游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连加的运算过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交流分享法: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学习心得,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运动会得分牌、连加算式卡片、实物道具等。

2.学具准备:学生作业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运动会得分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运动会得分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连加的运算过程。

《谁的得分高》教案-2021-2022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谁的得分高》教案-2021-2022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整数大小比较的基本概念。整数大小比较是指通过观察或计算来判断两个整数的大小关系。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许多实际问题,如比较比赛得分。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通过比较篮球比赛的得分,学习如何判断两位数的大小关系,并运用加减法运算。
《谁的得分高》教案-2021-2022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一、教学内容
《谁的得分高》教案-2021-2022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北师大版,本章节内容主要涉及以下知识点:
1.认识整数大小比较,能够比较两个两位数的大小。
2.掌握加减法运算,并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3.能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并运用到问题解决中。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两位数的大小比较和加减法运算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数轴、计数器等教具,以及实际案例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整数大小比较相关的实际问题,如比较不同比赛的得分。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通过计算器或计数器,让学生亲自操作,体验整数大小比较和加减法运算的过程。
最后,我要提醒自己,在关注学生知识掌握的同时,也要关注他们的情感态度,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真正爱上数学。
二、核心素养目标
《谁的得分高》教案-2021-2022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北师大版,本章节核心素养目标如下:
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比较整数大小,锻炼逻辑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结合篮球比赛得分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加减法运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如:2012 年一共获得奖牌多少枚? 38+27+23=65+23=88(枚) 答:2012年一共获得奖牌88枚。
三个数连加的方法多样,列竖式计算时, 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加完的结 果要放在个位上,十位加完的结果放在十位上。 哪一位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例题分析
(1)说一说,从表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从表中我们可以知道: 淘气三次分别得24 分,30 分,41 分,套中了小兔、 小鹿和小鸭子; 笑笑三次分别得23 分,44 分,29 分,套中了小猫、 熊猫和小企鹅。

例题分析
(2)他们谁说得对?
算一算,他们分别得了多少分,到底谁获胜。
例题分析
(3)算一算,他们分别得了多少分?到底谁获胜? 淘气: 24+30+41=95(分)
笑笑: 23+44+29=96(分) 答:淘气得了95分,笑笑得了96分。96>95, 所以笑笑获胜。
知识提炼
100以内数的连加的计算方法: (1)口算方法:先把十位上的数相加,再把个位上的数 相加,最后把这两次相加所得的和加在一起。 (2)笔算方法: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把所得的和与第 三个数相加,或者用竖式直接把三个数相加,相同数位 对齐,个位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24 56 + 117 97
28+21+39=88(元) 88<90
答:90元够。
5.投飞镖比赛。(选自教材P3练一练第1题)
(1)说一说,从表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2)你能看出奇思和妙想谁获胜吗?与同伴进行交流。 (3)奇思一共得了多少分?妙想呢?
(1)说一说,从表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奇思第一次得了35分,第二次得了32分,第三次得 了32分;妙想第一次得了40分······(答案不唯一)
(2)你能看出奇思和妙想谁获胜吗?与同伴进行交流。 35 比40 少5,23 比26 少3,30 比20多10,奇思获胜。
(3)奇思一共得了多少分?妙想呢? 35+23+30=58+30=88(分) 40+26+20=66+20=86(分)
答:奇思一共得了88 分,妙想一共得了86分。
6.(选自教材P3练一练第3题) 24+16+27=67 49+17+32= 98
小试牛刀 三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选自教材P3练一练第2题)
17+36+11=53+11=64(人) 答:三个小组一共有64人。
此题错在个位向十位进位的数字不正确, 个位上9+5+6的结果满20,应向十位进2。
39
62
97
45
60
86
1
60
74
1
62
78
=58
13 27 + 118 58
=97
第1课时 谁的得分高
1. 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的连加的计算方法,体验算法 的多样化。(重点)
2. 能正确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并掌握连加竖式的写 法。(难点)
3. 发展初步的估算意识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淘气和笑笑是一对非常 要好的朋友,有一次他们进 行一次套圈比赛,观察这张 表,你发现了什么?
15+26+44=85
33+29+25=87
7.下表是我国运动运在近几届奥运会上获得的奖牌数。(选自教 材P3练一练第4题) (1)2000年一共获得奖牌多少枚?
28+16+15=44+15=59(枚) 答:2000 年一共获得奖牌59枚。
(2)2008年一共获得奖牌多少枚? 51+21+28=100(枚) 答:2008年一共获得奖牌100枚。
作业1:请同学们预习下一课。 作业2:完成教材详解对应的练习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