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进中国和印度经贸合作的建议

合集下载

中国如何与周边国家携手推进命运共同体,深化友好互信和利益融合1000字

中国如何与周边国家携手推进命运共同体,深化友好互信和利益融合1000字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周边国家的联系日益紧密。

推进命运共同体,深化友好互信和利益融合,不仅是中国外交的重要任务,也是促进地区和平稳定与繁荣发展的关键所在。

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措施,用于促进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一、政治互信与对话交流1. 高层互访:通过频繁的高层互访和政治对话,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

领导人之间的直接交流有助于建立个人关系,为双边关系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 外交磋商:定期举行外交部门间的磋商,讨论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协调各自的外交政策,形成共识。

3. 多边合作机制:积极参与和推动地区多边合作机制,如东盟地区论坛(ARF)、上海合作组织(SCO)等,通过多边平台加强对话与合作。

二、经济合作与共同发展1. 自由贸易区建设:推动建立自由贸易区或经济合作区,降低关税壁垒,促进商品和服务的自由流动。

2. 互联互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如公路、铁路、港口和能源项目,提升地区互联互通水平,促进经济要素的自由流通。

3. 产能合作:根据周边国家的实际需要,推动产能合作,帮助其提升工业化水平和经济自主发展能力。

4. 金融合作:扩大货币互换协议的范围,促进跨境贸易的本币结算,降低汇率风险,并提供必要的金融支持。

三、人文交流与民间合作1. 教育交流:鼓励学生交换项目、联合办学和汉语教学,增进青年一代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2. 文化交流:举办文化节、艺术展览、电影节等活动,加强文化互动,促进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

3. 民间组织合作:支持非政府组织、商会、行业协会等民间组织开展合作,拓宽合作领域和渠道。

四、安全和非传统威胁合作1. 跨国犯罪打击:加强执法安全合作,共同打击跨国犯罪,如毒品贩运、网络犯罪、非法移民等。

2. 反恐合作:通过情报共享、联合演习等方式,共同应对恐怖主义威胁,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

3. 灾害管理:建立灾害管理合作机制,包括信息共享、救援物资支持和技术援助,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中国与印度的贸易关系与前景

中国与印度的贸易关系与前景

中国与印度的贸易关系与前景中国与印度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亚洲地区最有潜力和影响力的国家之一。

由于其庞大的经济规模和人口数量,中印之间的贸易关系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重点探讨中国与印度的贸易关系的现状、挑战以及未来的前景。

一、现状中国和印度之间的贸易往来可以追溯到古代丝绸之路时期,两国的商贸往来已经有着悠久的历史。

然而,近年来,中印贸易发展迅猛,双方逐渐成为彼此最重要的贸易伙伴。

根据相关数据,目前中国是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两国之间的双边贸易额已经接近1000亿美元。

中国对印度的主要出口产品包括机械设备、化工产品、纺织品和电子产品等,而中国从印度进口的主要产品是铜矿石、石油和化工产品。

二、挑战尽管中印贸易规模庞大,但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中印之间的贸易不平衡比较明显,中国对印度的出口远远超过对印度的进口,这导致了贸易逆差的增加。

此外,贸易争端和保护主义的影响也对中印贸易关系造成了困扰。

中印之间的领土争端也对贸易关系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由于双方边界问题的存在,印度政府对中国企业的投资进行了限制,这影响了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

此外,印度对中国进口商品的限制措施也进一步加剧了贸易的不均衡。

三、前景尽管中印贸易面临着一些挑战,但其潜力仍然巨大。

随着中印两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市场的相互开放,贸易前景非常乐观。

一方面,中国和印度都致力于扩大贸易和投资,加强两国之间的经济合作。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和印度的“制造印度”政策为两国贸易合作提供了新机遇。

另一方面,随着两国之间政治和经济关系的改善,中印之间的贸易壁垒有望逐渐减少,进一步促进两国之间的贸易发展。

两国可以通过加强经贸合作、制定更加开放的贸易政策以及加强双边投资等措施,进一步拓宽市场,减少贸易壁垒。

此外,中印之间在新兴领域的合作也将为双边贸易带来新机遇。

例如,在数字经济、新能源、智能制造等领域,两国可以加强技术交流和产业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创造更多的贸易机会。

合作中共同崛起——中、印在经贸领域的互补与合作

合作中共同崛起——中、印在经贸领域的互补与合作

年份
贸易 总额年增长
图 1: 中印 l99 ) (
20 5 年贸易总额及增长率曲线图 0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海关有关年份的统计资料 计算
2、 进出口 产品结构逐步多样化, 互补性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我国对印度出口的商品 主要是制成品和半成品, 从印度进口的则多是初级
品和半成品。但近几年双边贸易结构正在逐渐改
NO. Z VOI. 7
J Un . 2006
0
贸 0 易侣 5 二 总 额、 0 ) ( 且 ( 亿 美 动 元 } 。
J I

1993 2000 20 5 ) (
通 1
0 2 1 0 1 0增 8年 0率 6长 0承 4( 即)
好的投资环境, 及印度关于基础设施建设优惠政策 的制定等一系列措施, 有利于双方进一步寻求投资 机会, 使双方之间的投资呈现良 好的发展势头。
利条件, 抓住机会,发挥双方在贸易领域的互补 性, 促进双边经贸的进一步合作,通过合作来实
现共同崛起。
计20 5 年后的五年内, 0 中印贸易额将达到30 亿美 0 元, 届时中国 将替代美国成为印度的第一大贸易伙
伴。
一、 中印贸易的发展历程
随着中、印两 国经济的发展 以及政治关 系
的改善,两国的经贸关系已从一般的商品贸易 扩展到包括工程承包、投资和技术合作等在内 的广泛的合作领域 ,目前印度已成为中国在南
机电、 化工和耐用消费品, 印度对华出口 增长最快的
易和投资方面存在的障碍;200 年温家宝总理访问 5 印度, 双方签署联合声明和边界领土纠纷协议, 确立
了边界问题的解决原则, 并进一步加强了安全领域 的对话;20 6 年初中国外交部副部长武大伟与印度 0

中国应对印度保护贸易措施的对策建议

中国应对印度保护贸易措施的对策建议

中国应对印度保护贸易措施的对策建议近年来,印度对中国的贸易保护措施有所增加,在双边贸易关系中产生了许多问题。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出口国,应对印度的保护贸易措施做出适当的应对,以维护自身的利益。

以下是针对这一问题的一些建议:1.强化外交沟通,解决分歧:加强与印度的外交关系,通过高层会晤和经贸磋商解决双方之间的贸易分歧。

双方可以建立贸易促进委员会,定期对话并就贸易问题进行讨论,增加互信和合作。

2.促进贸易多元化:中国应通过扩大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合作,减少对印度市场的依赖。

多元化贸易合作可以降低对印度的出口风险,同时拓宽市场,提高对国际贸易环境的适应能力。

3.增加技术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中国企业可以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以增加产品的竞争力。

这样可以降低印度对中国产品的替代性,提高中国产品的占有率。

4.推进产业升级,加强供应链管理:中国应加快产业升级和转型升级,提高产品品质和工艺水平。

同时,建立健全的供应链管理机制,提高产品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满足印度市场的需求。

5.注重品牌建设和文化传播:中国企业应加强品牌建设和文化传播,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通过推广中国品牌和文化,可以增加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提高销售额,降低印度对中国产品的贸易壁垒。

6.加强贸易保护机制:中国可以向世界贸易组织(WTO)纠正印度的贸易保护行为。

如发起贸易救济调查,提起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维护中国企业合法权益。

7.加强市场调研,了解印度需求:中国企业应加强对印度市场的调研,了解印度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针对性地开发和推广产品。

同时,可与印度本地企业合作,共同开展市场推广,提高产品在当地市场的竞争力。

8.建立长期稳定的贸易合作关系:中国与印度应建立长期稳定的贸易合作关系,加强双方的互利合作。

双方应加强经贸合作协议的签订和执行,共同维护自由、开放和公平的贸易环境。

总之,中国应对印度保护贸易措施的对策主要包括加强外交沟通、促进贸易多元化、增加技术含量、推进产业升级、加强品牌建设和文化传播、加强贸易保护机制、加强市场调研和建立长期稳定的贸易合作关系。

中印贸易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中印贸易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中印贸易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近年来,中国与印度的贸易合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印度成为中国在南亚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

虽然两国贸易进展平稳,贸易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通过分析中印经济贸易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并从中国印度两国国内,以及中印之间三方面分析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对应的措施,进一步推动中印贸易合作的进程。

一、中印贸易现状(一)中印双边贸易现状中国和印度两国领土相接,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大国和最大的新兴市场。

近几年,中印贸易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每年的贸易额均保持了两位数字的增长。

2007 年11 月底,中印双边贸易额已突破342亿美元,同比增长54%。

印度2007—2008 年第一季度统计表明,中国已成为印度最大贸易伙伴。

而目前印度是中国第十大贸易伙伴。

中印贸易额虽然逐年都有较大的增长,并且在两国各自对外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也一直在增加,但双边贸易额在各自外贸中所占比重不高,同两国的人口、经济总量以及巨大的市场相比较而言,中印贸易规模远未达到应有的水平,两国应该有更广阔的合作空间。

(二)中印贸易互补度从经济发展水平上看,中印两国有着一定的差距。

从国内经济总产值、对外贸易、引进外资等指标看来,中印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中国处于优势地位,而印度则处于劣势。

中印两国经济处于不同的阶段.发展水平的不同决定了互补的可能性。

目前中国己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中国的产业结构偏重于制造业,而总体上看来,印度依然处于由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的阶段。

中国的第二产业相对于印度有着比较大的优势,但是,印度的第三产业发展取得了相当的成绩,走在了中国的前面。

两国产业发展的差异说明了中印经济间有着很强的互补性。

两国可以通过贸易的形式互相补充彼此的不足之处。

二、目前中印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一)中国出口商品结构问题中国的劳动力资源丰富,在国际上出口的商品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虽然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已经超过初级产品,但仍然以“杂项制品”和中低技术的“机械运输设备”为主。

现阶段中印经贸合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一)

现阶段中印经贸合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一)

现阶段中印经贸合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一)摘要:自2008年辛格总理访华以来,中印经贸合作不断加强,经贸快速增长,两国经贸互补性不断增强。

经贸关系从一般商品贸易领域逐步扩展到包括工程承包、相互投资和技术合作等领域。

但两国之间仍然存在很多贸易摩擦,例如,中印互信问题,贸易平衡问题以及能源、信息技术合作等问题。

面对复杂多变的贸易问题,双方应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应对,克服这些因素的影响,分析中国和印度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诸多解决方案,进一步推动中印经贸合作进程。

关键词:中印经贸合作;现状;问题;对策一、中印经贸合作现状中印两国领土相接,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大国和最大的新兴市场。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印两国政治外交关系的不断改善和发展,两国领导人以及人民的友好往来更加频繁,双边经贸合作关系得到了较大发展,贸易额逐年增加,2007年11月底,中印双边贸易额已突破342亿美元,同比增长54%。

印度2007—2008年第一季度统计表明,中国已成为印度最大贸易伙伴。

目前,印度是中国第十大贸易伙伴1]。

但是贸易总额和规模相对于两个人口大国来讲是极不相称的,两国应该有更广阔的合作空间。

辛格总理访华期间在与温总理会谈时说,印度把与中国发展“互利合作关系”列为优先考虑的重点,两国经济上的互补性很强,经贸发展合作的潜力非常巨大。

两国经贸关系正在从一般商品贸易领域逐步扩展到包括工程承包、相互投资和技术合作等在内的广泛经贸合作领域。

有印度学者认为,中国可能在未来取代美国成为印度第一大贸易伙伴。

很多中国投资家认为,中国将是印度企业投资的理想地区,印度也将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点地区。

二、中印经贸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面对复杂的国际政治环境,中印两国进行合作,协同发展,必然会遇到很多问题,其中增强中印政治互信、保持贸易平衡、促进信息技术合作以及能源合作是现阶段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1.中印双方政治互信度有待提高在国际经济交往中,政治关系直接影响经贸关系的发展。

中国与印度双边经贸合作发展:问题及对策

中国与印度双边经贸合作发展:问题及对策
发展 , 国应 继 续 增 强政 治互 信 , 立 “ 砖 四 国” 济 战 略 对 话 机 制 , 化 贸 易 结 构 扩 大产业 内贸易, 两 建 金 经 优 采取

措施 减少贸 易摩擦及其损 失, 进一步加强能源合作 , 建立 中印 自由贸易区。
[ 关键词]双边 贸易; 业 内贸易; 保 护 ; 产 贸易 市场经济地位 ; 自由贸易区 [ 中图分类号]F4. 7 2 0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2 28( 1) 一 O8 0 ( — 802 00 O2 — 3 ] 0 0 5
1 7. 3 8 o
2 8. 0 4 6
3 5 7.
3 9 2.
~8. 3 3
4 .4 30
20 06
度存在争议地 区)2O 年两 国 G P , 9 0 D 总量 约 6 万亿美元 ,
占世界 G P比重 约为 8 D %。作为正在 迅速崛起 的两个发 展 中大国, 双边 贸易正驶上快速发展的轨道 , 双边 贸易合 作与竞争并存 , 遇与挑 战并 存 , 是合 作大 于竞争 , 机 但 机 遇大 于挑 战。随着两国经济进一步的发展及两 国改革步 伐 的 日益加快 , 研究 中印经贸合作具有较强的现实 意义 。
三类产品占印度 自中国进 口总额 的 7 .%, 印度 对 中 37 而 国出 口商 品构 成 ( ) 类 中矿 产 品 ( 4 、 织 品及 原 料 6 %) 纺
(16 和化工产品( .%) 1.%) 82 三类就 占了印度对中国出口
7倍 ( 7 见表 1 。中国成 为 印度第一 大贸 易伙伴 、 一大 ) 第 进 口来源地和第三 大出 口市场 , 印度则成 为 中国第十大 贸易伙伴 。 表 1 2( -20 0 ) 09年中印两 国进 出口情况 X-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印两国印度洋海上安全合作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印两国印度洋海上安全合作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印两国印度洋海上安全合作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印两国印度洋海上安全合作引言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推进,中印两国在印度洋地区的安全合作日益受到关注。

印度洋地区是世界上重要的海上通道和贸易枢纽,也是中印两国共同利益的重要地区之一。

中印两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拥有庞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通过加强海上安全合作,可以共同维护印度洋地区的稳定与安全,推动区域发展与繁荣。

中印两国在印度洋地区有着共同的利益,包括海上贸易、能源安全、海洋资源开发等方面。

两国之间的合作不仅可以增加双方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也可以促进地区各国之间的合作与发展。

“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也为中印印度洋安全合作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空间,有望构建起更加稳定、开放、包容的地区安全合作格局。

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中印两国之间加强在印度洋地区的安全合作,不仅符合双方共同利益,也有利于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通过深化合作,中印两国可以共同面对来自海上安全挑战的挑战,提升双方在印度洋地区的综合实力,实现共同发展与繁荣。

”1.2 目的说明:中印两国在印度洋海上安全合作是为了强化地区安全,共同维护海上通道的畅通和稳定,保障自身利益和区域安全。

通过加强合作,可以减少海上安全风险,促进经济发展,提升地区稳定和安全水平。

中印合作也是为了应对区域内外的挑战和威胁,加强印度洋地区的安全治理能力,维护地区和平与安全。

通过合作,中印可以共同应对海盗活动、恐怖主义、非传统安全威胁等问题,建立更加安全和稳定的区域环境,实现共同繁荣和发展。

中印两国在印度洋海上合作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互利共赢,共同推动地区和平与发展。

2. 正文2.1 中印两国在印度洋地区的共同利益中印两国作为印度洋地区的重要国家,拥有着许多共同利益。

首先,印度洋是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重要海上通道,对于中印两国的经济发展和贸易往来至关重要。

双方都希望通过加强合作,共同维护印度洋的安全与稳定,保障海域的畅通和安全。

金砖国家合作框架下的中印农产品贸易现状问题和对策

金砖国家合作框架下的中印农产品贸易现状问题和对策

金砖国家合作框架下的中印农产品贸易现状问题和对策中印作为金砖国家之一,一直以来都是农产品贸易的重要合作伙伴。

近年来中印农产品贸易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不仅不利于两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还可能影响到两国经济的稳定发展。

本文将对中印农产品贸易现状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中印农产品贸易存在着贸易不平衡的问题。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印之间的大豆、麦片、糖等农产品的进出口规模存在较大的差距。

印度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糖生产国之一,其糖产量相对较大,但其对华出口量却相对较低;而中国虽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但中印之间的大豆贸易规模相对较小。

这种贸易不平衡的情况不利于两国农产品贸易的持续发展。

中印农产品贸易存在着质量标准不统一的问题。

中印两国的农产品质量标准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导致了一些农产品在进出口过程中需要经过繁琐的检验和审批程序。

这不仅增加了贸易成本,还限制了两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

建立统一的质量标准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中印农产品贸易存在着价格波动大的问题。

由于中印两国农产品市场在供求关系、政策支持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

这给农产品贸易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不利于中印两国农产品贸易的长期稳定发展。

建立稳定的价格机制,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交流,有助于减轻价格波动给农产品贸易带来的影响。

中印农产品贸易存在着贸易壁垒较高的问题。

中印两国在农产品贸易中存在一些隐性的贸易壁垒,如进口许可证、配额限制等。

这增加了进口商的贸易成本,并限制了两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

减少贸易壁垒,提高农产品贸易的便利化程度,有助于促进中印农产品贸易的发展。

面对以上问题,为解决中印农产品贸易现状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加强农产品贸易的政策沟通和协调。

中印两国应加强在农产品贸易方面的政策沟通,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双方的分歧,推动农产品贸易合作达到更好的互利共赢。

建立统一的质量标准体系。

中印两国应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建立统一的质量标准体系,以减少贸易中的技术壁垒,促进农产品贸易的顺利进行。

中国在印度洋三大经济走廊面临的挑战及应对

中国在印度洋三大经济走廊面临的挑战及应对

印度洋北接盛产石油的中东波斯湾,东连“世界经济引擎”的亚太地区,西面是快速发展的东非国家,在全球经济格局和“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

随着中巴经济走廊的推进,中国联通太平洋与印度洋、实现“两洋发展”势所必然。

因此,必须从战略高度把握中国在印度洋地区的发展状况及机遇与挑战。

自中国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快速推进,取得诸多成效。

同时,在“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框架下,中国参建的亚吉、蒙内铁路和吉布提、蒙巴萨港等重大港铁联运项目逐渐落地,埃塞俄比亚—吉布提、乌干达—肯尼亚两大经济走廊逐渐成型。

现在中国已经逐渐具备上述三大经济走廊为支柱构建的中国—印度洋经济圈的基础条件。

中国助力三大经济走廊的成型和发展近年来,中国以基础设施和产能合作为抓手,积极参与三大经济走廊中国在印度洋三大经济走廊面临的挑战及应对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快速推进。

同时,在中国的支持下,埃塞—吉布提和乌干达—肯尼亚经济走廊逐渐成型。

加强三大经济走廊的互联互通逐渐成为实现“一带一路”战略目标、拓展中巴经济走廊发展空间的重要举措。

然而,中国在三大经济走廊地区仍然面对发展基础差、安全风险高、政局动荡、西方国家竞争及合作机制缺失等挑战。

面向未来,应立足三大走廊既有优势,逐步构建中国—印度洋经济圈。

■ 智宇琛 马文琤/文DOI: 10.19422/ki.ddsj.2017.04.015地带的建设与发展,中国已成为有关各国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

第一,建设陆港联运工程,形成地区发展大通道。

对三大经济走廊有关国家而言,重要港口及交通干线建设于其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在中巴经济走廊,瓜达尔港的建设和启用不仅让巴基斯坦获得了远离印度的重要港口,也形成了辐射中东、非洲和联通中亚内陆国家的海运枢纽;中巴铁路、卡拉奇—白沙瓦铁路、瓜达尔港—胡兹达尔铁路以及喀喇昆仑公路、白沙瓦—卡拉奇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则将逐步实现瓜达尔港与巴各工商业中心、内陆腹地及中巴之间的互联互通。

论中国与印度的经济合作

论中国与印度的经济合作

G P增 长 率 分 别 为 : 85 、75 、 D . % . % 84 成 为世界 上发展最快 的国家之 . %,

模式 。两 国的经济改革和社会发展卓有
成 效 ,在 国 际社 会 产 生 了 巨 大 影 响 。 目 前 .两 国 都 面 临 着 发 展 经 济 、不 断 提 高 人 民 生 活 水 平 的 艰 巨任 务 。 进 一 步 加强 中 印两 国的经 济 合作 ,相互 借鉴
两 围 历 史 悠 久 、文 化 灿 烂 、人 口众 多 , 两 国 的 国情 具 有 极 大 的 相 似 性 。 中 印 两 国 分 别 于 17 、1 9 年 开 始 进 行 经 济 98 9 1 改 革 ,逐 步 形 成 了符 合 本 国国 情 的 发 展
保护环境 、进 行医疗 和教育改革等 ,是 两 国政府共 同关注 的问题 。几乎在所有 领域 .中国和印度都可 以相互借鉴和学
习 。 “ 方 在 各 自经 济 改 革 中 的经 验 和 双 教 训 ,都 可 以成 为 两 国取 长 补 短 和 引 以
实行包括农 产品在内的部分生活必需品 销 售 自由化 ,改善投 资环境 ,精简政府 机 构 ,削减财政 赤字 。20 —2 0 0 3 04年 、
2 0 - 20 年 、2o — 2 0 年 ,印 度 的 04 0 5 o 5 06
维普资讯
20 年第 7 08 期 第 2 卷( 4 总第 19 ) 7期
改革 与战略
REF RMAT ON & S RAT GY O I T E
NO. 2 8 7,00
( u l i l,O1 9 C mu t e N . ) av y 7
f t rd veo urhe e lpm e fm ut l c om y nto ua on e .

中国应对印度保护贸易措施的对策建议

中国应对印度保护贸易措施的对策建议

01
出口额持续增长
02
商品结构复杂
近年来,中国对印度的出口额不断增 长,尽管受到一些贸易摩擦的影响, 但整体上呈现增长趋势。
中国对印度出口的商品种类繁多,包 括纺织品、电子产品、化工产品、钢 铁制品等,这使得两国之间的贸易关 系更加复杂。
03
印度市场的重要性
印度是中国的重要贸易伙伴之一,中 国对印度的出口额在其总出口额中占 有相当大的比例,因此,中国需要重 视印度市场的重要性。
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口岸的货物吞吐能力和效率。
建立贸易单一窗口
03
通过建立单一窗口,实现进出口贸易的电子化申报和审批,提
高贸易效率。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合规管理
1 2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通过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加大对侵权行为 的打击力度,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
加强合规管理
加强对出口产品的合规管理,确保产品符合印 度市场的技术标准、安全标准等要求。
印度保护贸易措施对中国出口的影响
关税壁垒
印度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保护贸易措施,如提高关税、设置配额等 ,这使得中国对印度的出口面临很大的障碍。
非关税壁垒
除了关税措施外,印度还采取了一些非关税壁垒,如技术标准、 卫生检疫等,这些措施也对中国对印度的出口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
贸易摩擦加剧
由于印度保护贸易措施的实施,两国之间的贸易摩擦逐渐加剧,这 使得中国对印度的出口形势更加严峻。
印度贸易便利化措施
总结词
印度贸易便利化措施旨在简化进出口程序、降低贸易成本、提高贸易效率,促进印度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
详细描述
印度贸易便利化措施包括简化进出口手续、减少审批环节、降低港口费用等。此外,印度还加强了与周边国家 的互联互通,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

中印服务贸易的合作发展研讨

中印服务贸易的合作发展研讨

中印服务贸易的合作发展研讨中印服务贸易合作发展的论文报告一、背景介绍二、中印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与难点三、中印服务贸易需求与合作机遇四、中印服务贸易合作模式和路径的探讨五、中印服务贸易合作前景展望六、案例分析1. 超级应用云计算项目2. OPPLE灯饰进军印度市场3. 2018印度中国经济文化峰会4. 美团外卖在印度的发展5. 中国渐成印度医疗设备市场“领头羊”一、背景介绍中印两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和最大的市场潜力,因此中印贸易和投资对全球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其中,中印服务贸易领域的合作发展备受关注,它涵盖信息技术、人力资源和工程咨询等,这些领域都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中印服务贸易合作对双方经济都能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二、中印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与难点中印两国在服务贸易领域的合作还存在一些困难与挑战。

其中,一方面是文化和认识上的障碍,另一方面则是政策和市场准入条件不够透明、稳定和规范。

此外,两国在服务贸易领域的竞争也比较激烈,属于竞合状态,需要双方进行更深入的交流、协商和合作。

三、中印服务贸易需求与合作机遇中印两国在信息技术、金融服务、人力资源、医疗保健等领域拥有很大的需求和潜力,两国企业可以通过跨国并购、战略联盟、合资等形式,共同开发服务贸易市场,创造共赢的局面。

与此同时,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互联网、智能制造等新兴领域,也为双方提供了更多的服务贸易合作机遇。

四、中印服务贸易合作模式和路径的探讨1. 加强政策沟通和市场准入双方应建立特别的服务贸易合作机制,包括建立中印服务贸易促进委员会或专门机构,加强政策沟通和谅解。

同时,双方也应建立透明、可预见、稳定、具具体的市场准人制度和标准,为服务贸易领域的合作打下更好的基础。

2. 推进双边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双方应进一步加强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尤其是在服务贸易领域的准入和投资规定方面,如有必要可以适当降低投资门槛,增进投资环境,促进服务贸易领域的合作。

一带一路与印度合作

 一带一路与印度合作

一带一路与印度合作一带一路与印度合作自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其已逐渐成为国际合作和发展的重要平台。

在这个背景下,中国与印度的合作也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本文将探讨一带一路倡议对于中印关系的影响以及两国在合作中的机遇与挑战。

一、中印关系的历史演变中印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渊源。

然而,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印关系经历了一系列的波折。

边界争端、经济竞争等问题一度给两国关系蒙上了阴影。

但是,在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中印关系迎来了新的机遇。

二、一带一路对中印合作的影响1. 互联互通的机遇: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将加强中国与印度之间的互联互通,包括基础设施建设、贸易便利化等方面。

这将有助于推动中印两国之间的贸易和人员往来,促进合作发展。

2. 经济合作的拓展:印度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与中国的经济互补性较强。

一带一路倡议将为中印之间的经济合作提供更多机遇,促进贸易、投资等领域的发展。

3. 区域合作的加强:一带一路涵盖了广泛的地理区域,中印合作可以连接亚洲和欧洲之间的区域合作,通过互利共赢的方式共同应对全球挑战。

三、中印合作的机遇与挑战1. 合作机遇: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印合作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双方可以通过合作实现经济繁荣、地区稳定等共同目标。

中印两国在贸易、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

2. 共同挑战:中印合作面临着一些共同的挑战,如巨大的人口规模、环境问题等。

双方可以共同应对这些挑战,通过技术合作和经验交流等方式,寻求解决方案。

3. 互信建设:中印之间的互信建设是促进合作的基础。

在合作过程中,双方需要加强政治互信,解决历史积累的问题,建立更加亲密的伙伴关系。

四、展望中印合作的未来中印作为全球两个最大的国家之一,合作潜力巨大。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中印关系将进入新的阶段。

双方需要加强高层交往,加强经贸合作,同时也要解决存在的问题。

通过合作,中印可以共同为实现地区和世界的繁荣与稳定发挥积极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关于深化全方位战略合作的联合声明(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关于深化全方位战略合作的联合声明(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关于深化全方位战略合作的联合声明(全文)文章属性•【缔约国】印度尼西亚•【条约领域】政治,经济,外交•【公布日期】2023.10.18•【条约类别】声明/宣言•【签订地点】北京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关于深化全方位战略合作的联合声明(全文)(2023年10月18日,北京)一、应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邀请,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总统佐科·维多多于2023年10月16日至18日来华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

访问期间,两国元首在亲切友好氛围中举行会谈,就双边关系以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就持续深化中印尼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和命运共同体建设达成重要共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赵乐际分别同佐科总统会见。

二、两国元首认为当前中印尼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保持强劲发展势头,强调中国和印尼同为发展中大国和重要新兴市场国家,都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理念主张契合,共同利益广泛,发展阶段相似,前途命运攸关,双方关系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深远全球影响。

双方决定以今年两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为契机,推动《中印尼加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行动计划(2022-2026)》(下称《行动计划》)全面有效落实,建立更强劲、多元、高质量以及互惠互利的双边关系。

双方支持彼此的国家发展愿景和目标。

印尼支持中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方支持印尼推进“黄金印尼2045”愿景建设。

两国将深化务实协作,持续推进中印尼命运共同体建设,以更高水平的政治互信和全方位、深层次的战略协作,服务两国高质量发展,在各自特色现代化道路上携手并进,造福两国及地区和全球各国人民。

三、双方一致认为,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

人类社会既面临重要发展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共同挑战。

浅析中国与印尼贸易的现状及对策

浅析中国与印尼贸易的现状及对策

浅析中国与印尼贸易的现状及对策中国与印尼是重要的贸易伙伴,两国的贸易关系在近年来不断发展。

本文将从现状和对策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更好地了解中印贸易的现状并提出相关对策。

首先,浅析中国与印尼贸易的现状。

中国是印尼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两国之间的贸易规模持续增长。

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中印两国之间的贸易额达到了约790亿美元,较上一年增长了约6%。

印尼对中国的出口主要是矿石、橡胶、棕榈油等资源产品,而中国对印尼的出口主要是机械设备、电子产品和纺织品等工业品。

贸易额的增长不仅表明了两国贸易的密切关系,也为两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

其次,分析中国与印尼贸易的现状所面临的问题。

尽管中印贸易额持续增长,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首先,贸易结构不够合理。

印尼主要出口资源产品,而中国主要出口工业制成品,这导致两国在贸易中存在一定的失衡。

其次,贸易保护主义风险上升。

当前,世界范围内贸易保护主义的声音有所提高,这种情况可能对中国与印尼贸易造成一定的压力。

另外,疫情对全球贸易也产生了严重的冲击,中国与印尼贸易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最后,探讨中国与印尼贸易的对策。

为了进一步发展中印贸易,应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加强贸易合作。

两国可以通过扩大贸易额、提升贸易规模等方式来加强合作。

此外,可以加强双边贸易协定的合作,促进贸易便利化。

其次,优化贸易结构。

中印两国可以通过技术和市场的合作,鼓励印尼向价值链更高端的产品和服务转型,提高贸易结构的均衡性。

另外,也可以进一步推动两国企业的合作,开展技术研发、创新合作等。

最后,完善贸易政策及监管体系。

双方可以加强贸易政策的沟通和协商,降低贸易壁垒,维护自由和开放的贸易环境。

总之,中国与印尼之间的贸易关系在近年来得到了不断发展,但也面临一些问题。

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印贸易的发展,应加强贸易合作,优化贸易结构,完善贸易政策及监管体系等。

只有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中印贸易的互利共赢,进一步推动两国的经济发展。

中国印度尼西亚全面合作架构与一带一路的对接

中国印度尼西亚全面合作架构与一带一路的对接

中国印度尼西亚全面合作架构与一带一路的对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和成果的显现,中国与印度尼西亚在全面合作架构中的对接越来越紧密。

本文将从政治、经济、人文等多个方面分析探讨中国与印度尼西亚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以期为双方的深化合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一、政治方面的合作政治方面的合作是中印尼全面合作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两个重要的发展中大国,中印尼在国际事务中拥有相似的立场和利益诉求,合作潜力巨大。

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印尼可以进一步加强政治对话和互信建设,通过高级别的交流与会晤,增进相互理解和友好关系,达成共识并制定合作规划。

例如,两国可以加强在联合国、G20、亚太经合组织等多边机制中的合作,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权益,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完善。

二、经济方面的合作经济合作是中印尼全面合作架构的重要支撑,也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内容之一。

中国和印度尼西亚都是亚洲最大的经济体,两国合作潜力巨大。

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印尼可以加强贸易合作,加强双方在商品、服务、投资等领域的合作。

同时,双方还可以共同推动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合作、互联互通等方面的合作,提高两国之间的贸易便利化水平,促进经济发展和共同繁荣。

此外,双方还可以加强金融合作,共同推进货币合作、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等方面的合作,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便利。

三、人文交流与合作人文交流与合作是中印尼全面合作架构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两国人民在历史、文化、语言等方面有着深厚的联系和友好的传统。

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印尼可以加强教育、科技、文化、旅游等领域的合作,推动人员的交流和互访,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

双方可以加强学术合作,共同举办学术研讨会、文化节等活动,促进两国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双方还可以加强青年交流,共同举办青年交流营、人才培养项目等,培养更多的中印尼双语人才,为两国的合作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结语中国印度尼西亚全面合作架构与一带一路的对接,为两国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机遇。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印贸易发展趋势及合作建议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印贸易发展趋势及合作建议
发展 。
和轻 工业 产 品 等 , 国一 些 大 公 司 已在 印 度 直 接 投 中
资 。印度软 件 开发 巨头塔 塔 咨 询 服 务 公 司等 也 都 抢 滩 中国 , 中 国进行投 资 。 在 但是 2 0 以来 , 0 9年 中印 贸易 在 国 际金 融 危 机 蔓


中 贸 发展 印 易 走势
延 的 背景 下 , 年 均 3 % 以上 的增 长 率 猛 然 下 滑 到 从 0 负增 长 3 % 以上 。从 2 0 0 0 9年 的情 况看 , 中印 贸易 呈
现 以 下特点 。
新 世纪 以来 , 印贸 易进 入 了快 速发 展 的时 期 。 中 自2 0 0 2年 中 国 总 理 访 问 印度 提 出 两 国贸 易 在 2 0 05
领作 用 , 进一步扩大双方的贸易量 , 开拓贸易领域 , 强合作 , 加 在互为市场、 互利共赢 的基础上获得更好地 发展 。
关 键 词 : 融危 机 印贸 易 : 金 中 发展 趋 势
自 20 0 8年开 始 的全 球金 融 危机 对 中 国和 印度 的 经 济发 展 、 对外 贸 易 、 引 国 外投 资形 成 了 明显 的冲 吸 击 。2 0 0 9年 中国与 印度 的经 贸 关 系 也 由此 出现 了下 滑趋势 。中印两 国在应 对 金 融危 机 上 都 采 取 了 积极 的对策 , 以阻止 经 济增 长 过 度 下 滑 , 救 因金 融 危机 挽 而引发 的经 济衰退 。这 些政策 的效果 已经 显 现 , 中国
24 4 8.
9 . 81
2 13 1 .
— . 71
— 65 2 .
— 11 2 .
—1 . 27
—1 . 36

关于加强对外经济合作的几点建议

关于加强对外经济合作的几点建议

关于加强对外经济合作的几点建议随着国际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也越来越紧密。

展望未来,加强对外经济合作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然而,在如今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加强对外经济合作,促进国内经济的发展,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因此,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提出建议,旨在探讨如何更好地加强对外经济合作,实现国家发展的跨越式进展。

一、推进国际贸易合作国际贸易是促进世界经济合作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各国发展经济的重要途径。

因此,积极参与全球贸易合作,增强国际贸易能力,是加强对外经济合作的重要任务。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积极拓展贸易伙伴,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

在与这些国家的经济合作中,可以通过加强项目对接,优化产业结构,拓展区域市场,共同推进贸易发展。

其次,采取针对性贸易措施,积极应对贸易保护主义。

此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技术含量,保证产品质量,积极应对各种贸易壁垒,进一步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

最后,建设高效便捷的贸易桥梁,促进跨境贸易发展。

推动跨境电商、区块链等新型贸易模式的发展,营造便捷、优质、高效的国际贸易环境,这是更好地推进国际贸易合作的重要措施。

二、有效推进的外资引进外资引进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起到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不仅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多的资金和技术,还可以为我国制造业拓展更加广阔的市场。

因此,加强对外资引进的管控,是实现更好的对外经济合作的重要途径。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积极争取优秀的外资企业对我国市场的青睐,并提供一揽子的政策扶持,吸引跨国公司来华投资。

例如,经济特区在税收、用地、金融、监管等方面给予了外资企业很大的优惠政策。

其次,优化投资环境,积极打造开放型世界经济。

创设公平、稳定、透明、可预见的投资环境和企业营商环境,提升国家市场的吸引力,进一步激发外资在我国投资的热情。

最后,建立完备的对外投资法规,完善外资企业的注册管理,加强对外资企业的监管,营造公正透明的市场环境,这些都是推动对外投资合作的有效手段。

中国与印度尼西亚经贸合作发展历程、问题及展望

中国与印度尼西亚经贸合作发展历程、问题及展望

中国与印度尼西亚经贸合作发展历程、问题及展望摘要: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最大经济体,世界第四大人口大国。

印尼作为“一带一路”重要的沿线国家,“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首倡之地,两国经贸合作具有悠久历史和良好前景。

两国的经贸合作不仅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也具有政治价值和安全价值。

本文通过简要回顾1950年起中印尼经贸合作的发展历程,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和总结中印尼经贸合作现阶段的主要问题及产生原因,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层面提出政策上的建议。

关键词:中国印度尼西亚经贸合作排华事件前言:中印尼两国的经贸合作经历了一个长期发展过程,1950-1965年缓慢发展,1967-1985年合作中断,1990-2000年贸易复苏,2000年至今快速发展。

1957至1961年和1998年的两次重大排华事件和1967至1984年间的贸易中断,其背后的经济、政治、文化原因至今仍是两国经贸合作需要突破的阻碍。

本文通过回顾1950年起,中印尼经贸合作简要的发展历程,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和总结中印尼经贸合作现阶段的主要问题与产生原因,并提出建议。

一、中国与印度尼西亚经贸合作发展历程概述(一)2000年以前缓慢曲折的发展历程1950-1965年两国政治互信,经贸发展环境良好,但两国经济发展水平都处在较低水平,两国经贸合作缓慢发展。

表1 1950-1966我国对印尼贸易情况(单位:百万美元)资料来源:聂德宁. 全球化下中国与东南亚经贸关系的历史.现状及其趋势(第4辑)[M].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6.1967-1985年两国因美苏冷战和“九三零事件”的不良影响经贸合作中断,只有极小份额的贸易往来通过香港进行转口贸易。

表2 1978-1984年我国经香港对印尼的转口贸易(单位:百万美元)资料来源:聂德宁. 全球化下中国与东南亚经贸关系的历史.现状及其趋势(第4辑)[M].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6.1990-2000年贸易复苏,1998年受亚洲金融危机和“黑色五月暴动”影响,进出口总额有所下降,其余年份一直保持上升态势,我国长期处在贸易逆差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入推进中国和印度经贸合作的建议作者:黄征学潘彪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19年第18期中国和印度是比邻而居的两大文明古国,双方拥有长达数千年的交流历史,长期秉承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原则发展双边关系,结下历久弥新的传统友谊。

中印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的两个发展中国家,近些年来经济保持持续稳定的增长,是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双引擎”。

特别是印度人口规模仅比中国少4700多万人,平均年龄26岁,发展潜力巨大。

积极推动中印两国建立紧密友好的双边关系,切实开展全方位多领域的经贸往来,促进互联互通,实现合作共赢,不仅能够显著拉动双方经济增长,共同为两国人民谋福祉,而且也有利于亚洲乃至世界的繁荣与稳定。

近些年来,随着中印两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两国经贸合作的深化,在商品贸易、直接投资、产能合作等领域开展了深入的交流,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经济对话与合作机制,经贸往来日益密切,整体呈现出三大特征。

(一)双边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根据联合国UN Comtrade数据库的统计,从2010年至2017年,中印双边商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从617.6亿美元上升至843.9亿美元,增长了36.6%。

其中,中国对印度的出口规模从409.1亿美元上升至680.4亿美元,增长了66.3%;中国从印度的进口规模经历了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先是从2010年的208.5亿美元下降至2016年的117.6亿美元,而后又快速回升至2017年的163.5亿美元。

目前,印度已成为中国在南亚最大的贸易伙伴,是中国第七大产品出口市场,和排名第25位的进口来源地;而中国则成为印度第一大贸易伙伴,是印度最大的进口来源和第四大出口贸易对象。

从贸易差额来看,中国一直处于贸易顺差地位且呈现出不断强化的趋势,贸易差额从2017年的200.7亿美元上升至2017年的517.0亿美元,增长了1.57倍。

从贸易结构来看,中印双边商品贸易具有一定的互补性。

中国对印度出口的商品结构比较稳定,长期以机电产品和化工产品等制成品为主,两者的出口占比超过60%。

以2017年为例,中国对印度出口排名前五位的商品大类分别是机电产品、化工产品、普通金属及制品、纺织品以及塑料、橡胶及制品,出口贸易规模(占比)分别为340.7(50.1%)、97.4(14.3%)、51.5(7.6%)、43.1(6.3%)和29.7(4.4%)亿美元。

中国从印度进口的商品以初级产品为主,近年来产品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

在2010年以前,中国从印度进口的矿产品一度占比超过60%,目前已快速下降至不足20%,普通金属及制品、陶瓷和玻璃两类商品的占比则不断增加,2017年这三类产品的进口规模(占比)分别为30.3(18.5%)、29.6(18.1%)和26.5(16.2%)亿美元(表1)。

(二)双边直接投资稳步增加境外直接投资是比单纯的商品贸易更为深入的经贸合作方式。

总体而言,从2010年以来,中印双边直接投资规模开始增加,但仍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单个项目投资规模仍较小,缺乏集约式投资,投资模式和领域都较为单一,与两国的经济规模并不相称。

一方面,中国对印度的直接投资有所增加但并不稳定,年际间的波动很大。

据中国商务部的统计,中国对印度直接投资流量从2010年的0.5亿美元上升到2015年的7.1亿美元,是近几年的顶峰,随后下降至2017年的2.9亿美元,而当年中国对全球直接投资流量达到1582.9亿美元,对印度投资占比不到0.2%。

从投资存量来看,截至到2017年末,中国对印度的直接投资存量为47.5亿美元,是2010年的近十倍,但在中国对全球直接投资存量中的占比也仅为0.23%(表2)。

就具体的投资行业来看,中国在印度投资的以制造业、城市基础设施相关行业为主,2015年中资企业投资者参与两个行业的比重分别42%和25%,其次是电信(9%)、医药(8%)和石化(8%)以及信息技术(4%)。

在传统产业领域,广西柳工集团和三一重工等重装制造企业、美的与海尔等白色家电企业都在印度取得了长足发展。

近年来,新兴产业开始成为中国企业对印度投资的热门领域,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手机制造、电商等领域的投資快速上升。

阿里巴巴在印度投资了数字支付、电子商务和物流领域;小米在印度手机销量排行榜上名列首位,占30%的市场份额;华为手机、VIVO等中国手机品牌也在印度手机市场占有较大市场份额。

除直接投资以外,印度还是中国重要的海外承包工程市场,中国企业在印度的承包工程以电力、通讯、高速公路项目为主,2011年中国对印度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74.4亿美元,为历史最高,之后不断下降,2017年完成营业额仅24.6亿美元。

另一方面,从印度对中国的投资来看,印度在华直接投资的项目数量从2013年起开始快速增加,但投资规模的增长幅度有限,这主要是因为单个项目的投资规模偏小。

具体来看,从2010年至2017年,印度每年在华设立的项目数量从90个上升至281个,投资规模从0.49亿美元上升至1.58亿美元,有了长足的进步。

但与中国同一时期引进外资的总规模相比,仍然占比很小,2017年来自印度的直接投资只占中国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0.12%。

(三)经济合作机制日益完善近年来,两国通过建立广泛的对话和合作交流机制,在双边和多边框架下开展了深入的经贸合作。

在双边交流方面,中印战略经济对话始于2011年,迄今已举办6届,双方主要在宏观经济形势、经济政策、经济体制改革、双边关系及务实合作等方面展开对话与交流。

通过对话,双方在政策协调、基础设施、高新技术、节能环保、能源等领域达成多项合作,并就投资贸易政策进行了深入沟通,推动了中印经贸合作的深化。

在多边合作方面,2017年印度正式加入上合组织,这为中印经贸合作的深化提供了更高层次的保障;中国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以及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中也一直与印度保持积极沟通,在货物、服务和投资三大领域双边市场准入开展了深入磋商,2015年9月达成重要共识,计划取消双边贸易中42.5%种类商品的进口关税。

更为重要的是,中印之间开展了深入的产能合作。

印度是中国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重要对象,2014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访问印度期间,与印度政府在产业园区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達成合作意向。

目前中国在印正在建设的产业园区有两个,包括新疆特变电工集团开展的古吉拉特邦电力产业园区项目和北汽福田牵头开展的马哈拉施特拉邦汽车产业园项目;在铁路建设方面,中印已就金奈—班加罗尔—迈索尔铁路提速项目达成共识。

2016年10月,两国还进一步签署了《关于开展产能合作的原则声明》,明确了双方在基础设施、能源、制造业等领域的合作重点。

此外,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则为中印经贸合作提供了资金支持。

印度是亚投行创始成员国之一,也是设立亚投行的直接受益者。

截至到2019年5月,印度获批的亚投行贷款项目9个,贷款总额超21亿美元,涉及能源、饮水、金融和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为印度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极大的支持,有力地改善了市场环境,为经济发展和进一步经贸合作奠定条件。

(一)贸易结构性失衡引发双边摩擦不断2006年之前,中印贸易基本处于平衡状态。

随着中国对印度的出口持续增加,印度对中国的贸易开始出现逆差,目前中国已成为印度最大的贸易逆差来源国。

为减少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印度不断对中国产品施加各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双边贸易摩擦不断。

据统计,从2000年至今,印度对中国发起的贸易救济案件共249起,仅次于美国。

然而,中印贸易失衡主要是源于两国不同的产业结构和市场偏好,中国作为世界制造业大国,出口印度的主要是技术密集型或资本密集型的工业制成品,而印度出口的主要是初级产品、资源或劳动密集型产品,中国产品在印度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而印度产品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则相对较弱,由此产生的贸易不平衡是一个连续的、难以短时期解决的矛盾。

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印双方做出了积极努力。

印度在2017年调整了铁矿石等资源类产品开采和出口政策,削减了出口关税,这有助于扩大其对华出口;而中国自2018年6月开始陆续放宽了对印度大米、肉类、非专利药品的市场准入限制。

(二)地缘政治紧张为经济合作带来阴影长期以来,由于中印边界争端等历史遗留问题,使得双方缺乏政治互信。

进入新世纪以后,两国共同面临的崛起压力更加剧了政治上保守和敏感,给双边经济合作带来了消极影响。

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后,印度方面在政治和经济方面做出截然不同的反映。

一方面,受民族主义的影响,“中国威胁论”在印度有一定的市场,印度政府和部分民众把中国视为潜在的竞争对手和威胁,针锋相对的提出了“季风计划”。

另一方面,受现实经济利益的驱动,印度希望从中国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推动国内产业发展。

在这样的矛盾心理下,印度选择性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如,主动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但对中巴经济走廊持抵制态度。

为增强两国互信,消除政治关系给经贸合作带来的不利影响,自2017年6月的“洞朗危机”以来,中印两国领导人进行了厦门、武汉、青岛三次会晤,就两国关系和重要国际问题进行交流,并积极推动相关协议的签署,有意识地保持和睦的合作关系。

(三)基础设施不完善制约商品和要素流动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活动顺利运行的前提。

印度基础设施不完善极大地制约了印度商品出口以及中国对印直接投资。

2017年,印度人均GDP与2005年的中国接近,但基础设施水平仅相当于中国20世纪90年代,公共交通、能源电力、供水设施和通信设施等领域与经济发展严重失衡。

印度运输效率不高、铁路老化落后,电力供应缺口较大、电网输送损耗大,水务和污水处理体系不完善,移动4G业务仍未普及。

这些问题既限制了印度国内制造业的发展,使其资源优势无法有效转化为产品优势和国际竞争优势,同时还挫伤了外国投资者的积极性。

近年来,莫迪政府推行的“印度制造”计划,重点吸引外资在电力、能源等制造业和基础设施领域投资,力图补齐这一短板。

(四)营商环境欠佳抑制了中国对印投资积极性良好的营商环境有利于吸引外资进入,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2019年营商环境报告》,2018年印度的营商环境相比前一年有大幅改善,排名从第100位上升至第77位,但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总的来看,印度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较高、市场经济体制不成熟、信息透明度低、腐败问题严重。

法律、税收等管理体系复杂,企业融资和运行成本都比较高。

市场主体普遍缺乏契约精神,交易对象和合作伙伴不稳定,信用环境亟待改善。

此外,印度还采取严格的外汇管制措施,使得企业资金进出印度都比较困难。

错综复杂的法律、投资政策、税收制度、外汇监管措施不利于营商环境的改善,使得目前中资企业在印度生存中面临诸多困难,抑制了中国对印度的直接投资规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