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学说既考虑到生物因素的影 响,也考虑到文化和社会因素。他认为,在人格 发展中,逐渐形成的自我,在个人及其周围环境 的交互作用中,起着主导和整合的作用。他提出 了发展的八阶段论及每个阶段的发展任务。每个 阶段都要面对一种特有的心理社会困境。成功地 解决这种困境会使个人和社会之间产生新的平衡, 从而使人健康发展,会的满意的生活。其具体的 发展阶段及发展任务如下:
我是本我和外部世界之间的中介。它在现实的基
础上满足个体的需要。
超我包括两部分:良心和自我理想。良心是超我 的惩罚性的、消极性和批判性的部分,它告诉个 体不能违背良心。自我理想有积极的雄心、理想 所构成,是抽象的东西,它希望个体为之奋斗。
超我的活动原则是道德原则。
(2)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阶段论
弗洛伊德关于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是心理性欲发 展阶段的理论,具体把心理发展分为5个阶段:
口唇期( 0~1 岁)
头……
吸烟、吮吸手指、咬铅笔
大便,恋物癖
肛门期(1~3岁)
前生殖器期(3~6岁)
潜伏期(6~11岁)
关注生殖器 探索婴儿出生的问题
没有明显的性欲表现,学龄期
生殖器期(11或13岁开始)青春期对男女差异的好奇,
对异性爱慕
家庭罗曼司(
)
社会的整个发展有赖于相继世代间的对立,或者说有赖于子代对亲代的痛苦 却必要的独立。另一方面,一类神经症的境况是由他们未能完成此任务所决 定的。 孩子最初的权威和一切信仰之源以及理想(变成双亲中的同性)都是父母。 日后随着和其他父母的比较,自己(感到)被怠慢的经历以及性竞争的最强 冲动导致了对自己父母的不满,并且通常会通过将自己想象为一个继子或养 子来解释和回应父母的敌意性举动。性别的影响已很明显:小男孩更倾向于 感到对于父亲而非母亲的敌意,故更欲望摆脱他而非她;这方面女孩的想象 力则表现得更弱一些。 神经症者对于其父母的疏远方式可被描述为“神经症的家庭罗曼司”: 以家庭为主题的想象活动非性化阶段性化阶段①想象出身地位更好的人取代 自己的父母①高扬父亲/父性,贬低母亲/母性(力图让母亲陷入不忠和桃色 事件中,仿佛自己有很多竞争者一样)②设法摆脱父母②通过上述幻想报复 惩罚其性顽皮的父母③美化自己,丑化兄弟姐妹(以此来摆脱被禁止的对姐 妹的性着迷)
弗氏的人格的基本结构包括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是原始的、 本能的、在人格最深处的部分,但却是最强有力的部分。其活动 的原则是追求快乐。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年龄越小,本我的作用 越大。随着年龄增长,儿童不断地扩大和外界的交往,满足自身 的需要,自我从本我中发展起来。
自我是意识结构部分,其活动遵循现实原则。自
发展心理学
杨巧娜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二)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观
(三)精神分析理论的心理发展观
1.弗洛伊德:
(1)人格的基本结构
(2)心理性欲发展的五阶段
2.埃里克森:心理发展的八阶段论
(四)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
为什么要学习发展心理学?
1、从自身发展的角度
2、下一代的教育
3、理解人的个性、社会性的发展
总结与比较
埃里克森对弗洛伊德的发展
* 人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生物的、心理的与社会 的三方面的统一体,把儿童看成是一个整体,从 情绪、道德与人际关系的整体发展过程来研究发 展。
* 人格发展过程中每个年龄阶段有特定的任务, 任务解决,形成积极品质;没解决,形成消极品 质。 *重视自我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但整体看 来,保持着精神分析的方向,未完全摆脱弗氏的 心理驱力(性本能)理论。
婴儿期(出生 ~2岁),主要任务是满足生理上的 需要,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希望的 实现。 儿童早期(2~4岁),主要是获得自主感,克服内 疚感,体验着意志的实现。 学前期或游戏期(4~7岁),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 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 学龄期(7~12岁),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 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
精神分析理论的心理发展观
1.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存在于潜意识中的性驱动是人的心理的基本动力,是决定个人 和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这是其理论的核心。 力比多/性驱动是 一种本能冲动,是人的心理现象发生的驱动力,弗洛伊德认为其 发展方向首先朝向自身,然后才Leabharlann Baidu朝向外部。
(1)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及人格发展观
若仔细检视这些想象的罗曼司的共同点,就会发现用来取代父母的出身地位 更好的、有贵族气质的人被赋予了完全源自现实的和谦卑的人的特性;故实 际上孩子不是在摆脱他的父(母)亲而是在颂扬他(们)。
患病的关键在于孩子未能完成与父母的分离而始终在幻想中保持着他们在其 童年的心目中留下的理想形象。
2.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
青年期(12~18岁),发展任务是建立同一感和防 止同一感混乱,体验着忠实的实现。 成年早期(18~25岁),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 以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 成年中期(约到 50岁),主要为获得繁殖感而避 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
老年期成年晚期(直至死亡),主要为获得完善 感而避免失望和厌倦感,体验着智慧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