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微型金融发展中的问题及其对策建议
金融业存在的问题及整改建议
金融业存在的问题及整改建议一、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金融业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金融业本身的发展,也对整个经济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为了促进金融行业健康稳定发展,我们有必要深入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整改建议。
二、问题一:风险管理不足金融机构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明显不足。
首先,在风险评估方面,许多机构依赖传统的静态模型,无法准确理解动态市场环境下的风险情况。
其次,在内部控制与合规方面,一些机构缺乏有效运作的流程和制度,导致风险隐患得不到及时发现和处理。
最后,在外部监管方面,监管部门没有及时跟进创新性金融产品和服务带来的新风险。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认为金融机构需要加强风险管理能力。
首先,在风险评估方面,机构应采用综合性的动态模型,结合多因素分析,以更好地评估风险。
其次,在内部控制与合规方面,机构应建立健全的流程和制度,并加强内部监督机制,确保风险得到及时发现和处理。
最后,在外部监管方面,监管部门应加大对金融创新产品和服务的监管力度,及时调整监管政策。
三、问题二:信息不对称金融市场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现象。
一方面,金融机构拥有大量关于市场情况和客户信用状况等敏感信息,可以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利益。
另一方面,普通投资者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信息渠道,容易成为信息不足的弱势群体。
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建议加强信息披露制度。
金融机构应按照规定公开关键信息,并提供给普通投资者相关培训和传媒宣传活动来提高他们的金融素质和投资能力。
同时,监管部门也需要加强对金融机构的执法检查力度,并建立举报与投诉平台,让普通投资者能够及时反映问题。
四、问题三:不良资产处置困难不良资产对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构成了威胁。
目前,一些机构在不良资产处置方面存在困难,导致其无法有效处理坏账和风险。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整改建议。
首先,金融机构应加强风险管理,在贷款审批和风险防控过程中要更加谨慎,并制定合理的担保机制。
当前金融行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当前金融行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随着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我们面临着一些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讨论当前金融行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问题1. 金融风险管理不足:金融行业的快速创新和复杂性使得风险管理变得更加困难。
这导致了金融危机的发生和经济的不稳定。
金融风险管理不足:金融行业的快速创新和复杂性使得风险管理变得更加困难。
这导致了金融危机的发生和经济的不稳定。
2. 信息不对称:金融市场上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导致部分参与者能够获得更多的信息优势,从而在交易中获益。
信息不对称:金融市场上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导致部分参与者能够获得更多的信息优势,从而在交易中获益。
3. 缺乏监管和合规性:一些金融机构存在着监管漏洞和合规性问题,导致市场秩序的紊乱和投资者利益的受损。
缺乏监管和合规性:一些金融机构存在着监管漏洞和合规性问题,导致市场秩序的紊乱和投资者利益的受损。
对策建议1. 加强风险管理:金融机构应加强风险管理措施,建立更为有效的风险识别和监控机制,以降低金融风险对经济的影响。
加强风险管理:金融机构应加强风险管理措施,建立更为有效的风险识别和监控机制,以降低金融风险对经济的影响。
2. 促进信息披露:政府和监管机构应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确保信息披露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以促进信息对称。
促进信息披露:政府和监管机构应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确保信息披露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以促进信息对称。
3. 加强监管和合规性:政府和监管机构应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严格遵守合规性要求,提高市场的透明度和稳定性。
加强监管和合规性:政府和监管机构应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严格遵守合规性要求,提高市场的透明度和稳定性。
4. 推动技术创新:金融科技的发展为解决当前金融行业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机遇。
政府和金融机构应积极推动技术创新,提高金融业务的效率和安全性。
推动技术创新:金融科技的发展为解决当前金融行业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机遇。
政府和金融机构应积极推动技术创新,提高金融业务的效率和安全性。
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优化营商环境及促进民营中小微企业发展等相关政策措施,紧盯中心工作,着力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止6月末,全市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亿元,较年初增加万元,占全市企业贷款的%,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依然存在,金融“活水”作用发挥的还不够充分,现将问题产生原因和工作建议报告如下:
一、存在问题及原因
1.金融机构方面。
一是受内部风险控制和管理,授信门槛较高。
金融机构采取了各种措施,如制定金融机构资本金充足率、不良资产率等考核指标,实施信贷管理权限上收、贷款评审责任制等,形成对小微企业的“惜贷”和对大企业的“青睐”现象。
二是银行放贷现实风险制约了放贷规模。
银行放贷的风险由于小微企业信用度低而加大。
三是银行信贷审批权限上收,影响了中小微企业获得信贷支持的灵活性、及时性。
四是信贷产品创新不足。
金融机构结合本地中小微企业推出的产品很少,使我市中小微企业获得贷款难度加大。
2.小微企业方面。
一是经营不确定性影响银行放贷积极性。
中小微企业大多因为规模小、固定资产少,应对市场风险能力弱,增加了投资预期的不确定性。
二是企业规范程度低,合规审查通过性低。
三是资产状况存在较大缺陷,担保措施落实难。
金融行业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案 (3)
金融行业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案一、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金融业的快速崛起,金融行业在创造就业机会和推动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金融行业也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针对金融行业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改进方案,以期能够更好地促进金融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问题1:风险管理不足金融行业是一个充满风险的行业,但很多机构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不足。
首先,在内部控制方面,一些机构缺乏有效的制度和流程来监管和管理风险。
其次,在企业文化中也存在对风险管理的轻视,过分追求利润,而忽视了对潜在风险的认识和预防。
改进方案:1. 建立更加严格的内部控制体系:加强企业内部评估和监测机制,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2.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对风险管理的意识和责任感,加强他们的风险识别能力和应对措施的培训。
三、问题2:信息安全风险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数字化转型成为了金融行业的一大趋势。
然而,与此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即信息安全风险。
黑客攻击、数据泄露等问题频发,给金融机构和用户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改进方案:1. 提升网络防护能力:采用先进的网络安全技术,建立多层次的防护系统,确保金融机构和用户数据的安全。
2. 增加信息共享与合作:金融机构应该加强与其他行业、政府部门等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在信息共享方面形成联防联治之势。
四、问题3:不平等、不稳定性增加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金融行业中存在不平等和不稳定性增加两个主要问题。
首先,在收入分配上存在严重不平衡现象;其次,在经济周期变动时期,金融行业更容易受到冲击,并引发整个经济体系的动荡。
改进方案:1. 推动金融精细化服务: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提高金融包容性,让更多人受益于金融行业发展。
2. 加强监管机制:建立更加完善的监管体系,防范金融风险和波动性。
同时,加大对不公平分配现象的打击力度,并促进更好的财富再分配。
五、问题4:缺乏社会责任金融机构作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推动社会发展、支持企业创新等重要职责。
我国小微金融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我国小微金融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小微企业的数量逐年增加,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同时,随着金融业的不断改革,小微金融在我国金融业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目前我国小微金融的发展面临着一些问题:
一、融资难问题
小微企业因为规模较小、风险高等原因,往往难以获得传统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导致融资难问题。
此外,小微企业经营状况不佳、财务状况无法满足传统金融机构的要求,更加剧了它们的融资难处境。
二、信息不对称问题
小微企业由于信息来源有限,往往面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导致金融机构难以准确地评估它们的信用风险和贷款申请价值。
而金融机构由于繁琐的审批程序和相对保守的风险防范意识,往往不太愿意面向小微企业发放贷款。
三、缺少融资渠道
小微企业由于缺少融资渠道,往往只能在传统金融机构之外寻求融资支持。
这种寻求融资支持的渠道通常存在风险,如担保方式不当、借贷利率太高等。
四、风险管理不到位
小微企业经营风险较大,一旦出现经营不良,往往会导致大量拖欠贷款。
然而,目前我国传统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方式在处理小微企业风险时,缺乏相关的经验和技巧,难以承受贷款违约的风险。
五、信用评估机制不健全
传统金融机构的信用评估通常依靠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等财务指标,这种评估方法并不能很好地评估小微企业的信用状况。
因此,需要建立一种适合于小微企业的信用评估机制,提高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能力。
金融行业存在的问题及整改建议
金融行业存在的问题及整改建议一、引言金融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核心部门之一,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和风险。
本文将从金融行业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相应的整改建议,以促进金融行业健康持续发展。
二、问题分析1. 信任危机:金融行业多次发生丑闻和风险事件导致公众对其信任度下降,如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及各类欺诈案件等。
2. 监管缺失:监管体系对新兴金融市场与创新产品缺乏有效监管,容易产生监管真空区域。
3. 风险管理欠佳:某些金融机构对于风险管理和内控体系建设不够重视,导致系统性风险可能在危机时爆发。
4. 不平衡的利益关系: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消费者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利益关系不平衡,容易导致消费者权益受损。
三、整改建议1. 加强金融监管机构的职责与能力(1)提高对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和资本要求,从源头上防范风险。
(2)加大对新兴金融市场和创新产品的监管力度,并建立健全相关规定与制度明确监管职责。
(3)完善监管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与合作,形成跨局部、多层次的监管合力。
2. 强化风险管理与内控体系(1)金融机构应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与内控制度,包括风险识别、测量、报告和处置等环节。
(2)促使金融机构设立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并加强其在重要风险决策中的权威性。
(3)完善外部审计制度,鼓励独立第三方评估并公开金融机构的风险水平。
3. 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1)加强对金融产品销售过程中信息披露的监管,确保消费者充分知情并理解各类金融产品的风险与收益。
(2)建立健全消费者投诉处理机制,及时解决消费者在金融服务中遇到的问题与纠纷。
(3)加大对虚假宣传、违法销售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和正常秩序。
4. 加强金融教育与普惠金融(1)积极推动普惠金融发展,提供更多人民群众获得金融服务的机会,缩小城乡金融发展差距。
(2)加强金融知识普及和教育,提高公众对金融风险和产品特性的认知水平,并培养合理理财观念。
我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面临的困难及改进建议(5篇范文)
我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面临的困难及改进建议(5篇范文)第一篇:我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面临的困难及改进建议我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面临的困难及改进建议一、我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发展面临的困难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发展虽然较为迅速,但是由于前期基数较低,社会经济资源和融资体系尚不健全,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依然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
(一)中小企业风险管理形势严峻中小企业先天具有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财务制度不健全、信息不对称、融资金额小、收益低等特点,在发展初期都面临诸如规模经营能力弱、市场需求不确定性高、前期投入回报率低等现实问题,加之近年来总体宏观经济形势不明朗,在经济周期调整的过程中,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外贸形势变化等使得中小企业受冲击较大。
商业银行在审核中小企业贷款中不得不考虑这些问题对内部风险控制的影响,造成相当数量的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一部分中小企业转而借人民问资本用于生产经营与项目投资,在经营风险加大时无法承担民间融资的高额利息,甚至在资金压力下部分中小企业脱离主营业务,参与担保公司、典当等民间融资活动,由发展型借贷转变为放贷型借贷,从而累积了不同程度的区域性系统风险。
(二)商业银行专业化经营存在内部难题中小企业一般存在财务管理不规范、账外经营、账外资产与账外负债等行为,财务报表无法反映其真实的财务状况,因此,商业银行在掌握企业真实财务状况时需要大量细致的调查棱实,这不仅要求银行从业人员具有专业的财务知识和核查经验,也要求商业银行制定详细的审查流程和严格的审批制度,无形中增加了审批所需时问,造成中小企业贷款发放效率低下。
另一方面,单笔中小企业贷款规模较小,客户资源和业务数量的积累过程较长,造成交易成本高、单笔业务效益小,尽管商业银行也会出台相应的中小企业业绩奖励机制,但和大企业大规模的贷款相比,对中小企业贷款积极性仍然不高。
(三)中小企业融资外部环境有待完善除商业银行外,中小企业融资环节还涉及担保费、评估费、抵押登记费等因素,如目前担保公司的担保费用由原来的2.5%上涨了3%,涨幅20%,单纯依靠银行降低利率、减免服务费用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我国小微金融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我国小微金融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摘要】我国小微金融是我国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通过介绍我国小微金融的发展背景和阐述研究意义,探讨了我国小微金融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政府政策对小微金融发展的影响。
通过与国际比较,揭示了我国小微金融在全球的地位。
我们提出了加强小微金融发展的建议,并总结了我国小微金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展望未来小微金融的发展趋势的同时强调了小微金融发展的重要性。
本文旨在为政府决策和金融机构提供参考,促进我国小微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小微金融、发展现状、问题分析、政府政策、国际比较、建议、发展趋势、重要性1. 引言1.1 介绍我国小微金融发展背景我国小微金融是指面向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金融服务,是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和转型升级,小微企业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由于传统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信用风险较高,放贷难度大,导致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愈发突出。
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包括设立“小额贷款公司”、“农村信用社”、推动互联网金融等。
这些政策的实施有效地促进了小微金融的发展,为小微企业提供了更加便利和多样化的融资渠道。
小微金融也在不断创新,如探索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风险评估,降低信贷风险。
我国小微金融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未来,我国小微金融需要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加大金融科技的应用,提升服务质量,促进小微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2 阐述本文的研究意义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我国小微金融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分析政府政策对其发展的影响。
小微金融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支持民营经济、促进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等重要职能。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小微金融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境。
深入研究我国小微金融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其中存在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政策建议,对于促进小微金融健康发展、推动经济持续增长具有积极的意义。
金融行业的问题和建议解决方案
金融行业的问题和建议解决方案一、问题分析金融行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行业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1. 金融风险管理不到位:金融机构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时,风险管理体系相对滞后。
这导致了金融市场波动性增加,对整个经济体系产生负面影响。
2. 信息不对称问题:由于缺乏透明度和及时性,企业和个人在购买金融产品和服务时面临信息不对称的困扰。
这可能导致消费者权益受损以及市场失序。
3. 金融监管缺失:某些金融监管机构在执行职责时存在缺失和不力。
监管制度落后,无法满足日益复杂的金融市场需求,容易出现监管空白带来的风险。
二、建议解决方案针对上述问题,以下是改进金融行业并提出建议解决方案:1. 加强风险管理:金融机构应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完善的风险评估、监测和控制机制。
同时,加强内外部合作,共同应对金融市场的各种风险。
2. 提升信息透明度:金融机构应实施规范透明度政策,及时披露财务信息、产品信息和市场信息。
此外,通过加强消费者教育,提高公众对金融知识和理财风险的认识。
3. 完善金融监管制度:相关部门应加大对金融行业的监管力度,并加快监管制度改革步伐。
建立更为严谨的准入条件和退出机制,确保市场竞争秩序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4. 推进科技创新和发展: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手段提升金融服务效率与精准度。
促进金融科技企业与传统金融机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5. 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全面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为金融行业提供高素质专业人才。
加强金融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和培训,提高整体行业素质。
6. 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合作,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和教训。
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全球金融稳定等重大问题的研究与应对。
7. 强调社会责任:金融机构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推动可持续发展。
注重生态环保、绿色投资,以及对农村、贫困地区的金融支持等方面更加重视。
三、结语金融行业作为支撑国民经济的重要领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我国小微金融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我国小微金融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程,小微企业起到了可替代淘汰行业、促进就业、培育创新创业、促进经济增长等重要作用。
小微企业在融资方面存在一系列的问题,这就需要发展小微金融,为小微企业提供必要的融资支持。
本文将分析我国小微金融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我国小微金融的发展现状是不平衡的。
虽然小微金融在我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城市和农村之间、不同地区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
小微金融在发达地区相对较为完善,而在欠发达地区则发展缓慢,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比较突出。
我国小微金融的服务能力有待提升。
目前,小微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是银行贷款、担保公司担保等传统融资方式,这些方式存在着融资难、服务不足等问题。
小微企业更需要的是综合金融服务,比如企业咨询、信用评级、风险管理等,而这些服务在我国小微金融中还不够完善。
小微企业的信用问题也是小微金融发展的难题。
由于小微企业的规模较小、历史信息有限,很难获得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用支持。
小微企业的信用评级制度和信用担保机构发展也相对滞后,这也给小微金融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小微金融的监管机制还需要完善。
虽然我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小微金融政策和措施,但在监管机制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一些金融机构对小微金融的监管力度不够,容易产生一些违规行为;小微金融涉及多个领域,监管相对分散,需要建立统一的监管机构和协调机制。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来促进我国小微金融的发展。
一是加大对小微金融的政策支持力度,制定更加细化、差别化的政策,特别是在欠发达地区加大金融扶持力度。
二是加强小微金融的服务能力,发展普惠金融、打造小微金融生态圈,提供综合金融服务。
三是加强小微企业的信用建设,推广信用评级制度,培育信用担保机构,提高小微企业的信用程度。
四是加强小微金融的监管,建立统一的监管机构,加强对小微金融的监管力度,防范金融风险。
我国小微金融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但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我国小微金融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我国小微金融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近年来,中国小微金融行业蓬勃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对我国小微金融的发展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
我国小微金融的发展现状表现为规模快速扩大。
大规模的小微企业需要融资,因此小微金融市场迅速发展起来。
目前,我国小微金融市场规模逐年扩大,各类金融机构纷纷进入,金融产品也不断创新,为小微企业提供了多样化的融资服务。
我国小微金融的发展现状表现为依赖程度高。
由于小微企业规模小、信用风险高,传统金融机构不愿意提供融资支持,因此小微企业更多依赖于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互联网金融平台。
这些金融机构和平台以灵活的融资方式和较低的融资门槛吸引了大量小微企业。
我国小微金融也面临一些问题。
小微企业融资成本高。
由于小微企业信用风险高、财务信息不透明,金融机构对其提供融资的风险较大,因此融资成本较高。
小微企业融资难度大。
由于传统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缺乏了解和信任,小微企业要想获得融资并不容易。
小微企业融资结构单一。
由于小微企业规模小、资产负债表简单,融资结构多以贷款为主,缺乏多样化的融资工具。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改善。
加强小微企业的信用评估体系建设。
建立完善的信用评估机构和评估指标,提高小微企业的信用可靠性,减少金融机构对其融资的风险。
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降低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鼓励传统金融机构提供融资支持,同时加强对互联网金融平台的监管。
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
通过培育发展债券市场、股权市场等多样化融资渠道,帮助小微企业解决融资不足的问题。
我国小微金融行业在规模和依赖程度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面临融资成本高、融资难度大和融资结构单一等问题。
只有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和政策,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才能促进小微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为我国经济的更快增长提供更大动力。
浅析我国微型金融的问题及对策
马诚 慧 河 南大学经济学院 河南 开封 4 7 5 0 0 4
【 摘 要 】微型金融的存 在为服 务社会 大众,缩 小贫富差距打开 了一扇窗,但受到 中国金融体 系的影响 , 我 国的微型金融体 系仍然没有发挥 出它应 有作 用和活力。 如何在现在的经济模式之 下, 进行微型金融的发展和创新,为普通 大众 改善生活提供稳定的经济渠道, 仍是现 阶段必须解决的 问题 。 本 文将通 过对我 国微型金 融体 系中所存在的 问题的分析和研究,探 讨如何挖掘微型金 融的潜力,更好为社会经济发展做 出贡献。
业务缺乏 ,不能更好的发挥本身 的推动作用,在实行过程也中暴露出一 些问题。 ( 一 )微型金 融门槛过 高,面向对 象不准确
放宽微型金融贷款坏账核销政策 ,探索建立政府对微型金融机构坏账 损 失的风险承担机制。吸引民间投资人的进入 ,政府要对其资金的安全性
微型金融主要面对的是贫困和低收人人群 ,以及微型企业和个体经 营户等 , 但 在新 的经济形势下 , 大学生在某种程度上 ,缺乏稳定 的经济 来源 。也应该成为微型金融的服务对象 。当大学生走出大学 , 步入社会 之后 ,总是有着 自己的理想和报负 。而想要实现梦想却缺乏足够 的经济
传统的金融机构成立之初是以营利为 目 的 ,利润最大化是这些金融 机构 和企业追寻的目标 , 然而随着垄断经济 的出现和资源分配的不合理 , 贫富差距不断加大 ,为了缓解社会压力 ,给予底层人民群众提供相对平 的发展平台 ,这就为微型金融的出现提供了契机。 微型金融一词最早由世界银行在全球推广 ,其发起成立的 “ 扶贫 咨 询委员会 ”( C G A P) 是国际上最权威的微型金融研究和推广机构 ,在过 去几十年 内微型金融在发展 中国家和各种新兴经济体国家得到了广泛应 用 ,很大程度缓解社会压力 ,提高了生活水平 ,减少了社会贫困。但是 微型金融 由于所面对的社会群体的特殊性 ,不可避免的是微型金融盈利 存在问题 。为了避免这种事情 的发生 , 微 型金融机构往往偏离 了它所 面 临的群体 ,不能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关于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关于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随着当前经济环境的变化,中小微企业发展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这些企业是当今市场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它们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并促进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这些企业却面临着一系列的金融支持问题,这是制约它们成长的最大瓶颈。
本文将探讨当前中小微企业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建议。
第一,中小微企业的财务报表非常不规范,包括财务数据难以核实,信用记录不完整,产权不清晰等方面。
这对于金融机构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风险,因为它们无法评估这些企业的真实实力,并对它们提供稳健的融资服务。
因此,我们需要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规范企业的财务报告制度,提高金融机构对中小微企业的信任度。
第二,现有的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非常有限,只有贷款是它们最主要的融资方式。
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很难给出稳定的抵押物,对于企业的成长而言,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限制因素。
因此,我们需要创造更多的融资渠道,比如说企业发行股票、发行债券、向天使投资人寻求资金等等。
第三,中小微企业由于规模小、发展阶段不同等因素,其品牌知名度普遍较低,商品的竞争力也相对较弱。
这给企业在获得融资过程中带来了极大的困难,银行认为中小微企业的市场前景不明朗,投资价值不大等等。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中小微企业自身品牌建设,提高品质、创新性、标准化等方面,从而更有信心地向金融机构寻求融资。
第四,金融机构在评估中小微企业的贷款能力时,往往过于看重过去的经营状况和成绩单,而忽视了未来的预期收益。
这给企业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定的不稳定性。
因此,我们需要提高金融机构的风险意识,通过独特的模型、数据挖掘等方式对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前景进行全面分析。
结语,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的问题在现阶段面临的阻碍较大,但我们有办法解决这些问题。
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创造更多的融资渠道、加强自身品牌建设、提高金融机构的风险意识,这些策略都可以有针对性地打破现有的限制因素,为中小微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浅析我国微型金融发展中的问题及其对策建议
浅析我国微型金融发展中的问题及其对策建议作者:黄佳怡来源:《财经界·学术版》2014年第14期摘要:微型金融是指对低收入群体提供的小额金融服务。
本文从我国农村资金供需状况出发,结合我国微型金融发展现状,深化其发展意义,探究现存发展中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针对我国微型金融发展的合理建议。
关键词:微型金融小额信贷农村微型金融机构根据世界银行扶贫咨询委员会(The Consultative Group to Assist the Poor,CGAP)给出的解释:微型金融(Microfinance),通常是指向穷人和低收入人群(Poor and Low-income Clients)提供的金融服务,包括小额信贷、合作医保、助学贷款、扶贫开发、保证保险和资金划汇以及其他的金融服务等。
因而,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微型金融的概念提出以来,发展中国家无疑成为了其发展的主要市场,并且逐渐将微型金融纳为传统金融体系的一个有益补充。
一、我国微型金融的研究意义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尽管城市化进程显著,但农村人口仍占有很大比重,并且农村人口是我国贫困人口的主要部分。
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现有国家级贫困县592个,全国贫困人口2688万人,其中扶贫重点县贫困人口1693万人,扶贫重点县贫困发生率8.3%(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办公室,2011),扶贫压力仍然很大。
自“三农问题”提出以来,我国加强了对农业、农村、农民的各项政策支持。
但基于长期留存问题以及我国金融业的特殊性,农村贫困人口并不能得到足够的金融服务支持。
另外,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科技与生产技术的提升,农村人口的生活需求、消费理念、理财与投资意识已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对于金融服务和支持的需求日益增加,需要多样化、优质量和高效率的资金与之匹配。
也正是由于金融服务供需之间的矛盾,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缓慢,极大的放缓了我国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转换进度。
而在我国,改善民生无疑是党建及政府工作的首要落实点,使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真正惠及百姓,成为国家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我国小微金融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我国小微金融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小微金融是指以小微企业为主体,以小微企业融资为核心,以小微金融服务为手段的金融业务。
在我国,小微企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就业、推动产业升级具有重要作用。
小微金融在我国的发展仍面临一些问题。
当前我国小微金融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有:融资渠道不畅、融资成本高、融资难度大、资金利用效率低。
融资渠道不畅是我国小微金融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
小微企业融资主要依赖于商业银行贷款,而我国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存在一定的限制。
一方面,商业银行更倾向于向大型企业贷款,大量资金被占用在大企业贷款中,使得小微企业难以得到融资支持;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的贷款审批要求相对较高,审核流程复杂,导致小微企业融资难度增加。
融资成本高也是我国小微金融发展面临的问题之一。
商业银行向小微企业提供贷款时,通常会提高利率或收取高额贷款手续费,这增加了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
由于小微企业通常具有较高的风险,商业银行对其采取了更为谨慎的贷款政策,导致融资成本的增加。
融资难度大也制约了我国小微金融的发展。
小微企业通常缺乏有效的抵押物或信用担保,难以满足商业银行对贷款条件的要求,导致融资难度增加。
小微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较弱,无法提供充分的财务报表和资产信息,这也影响了商业银行对其贷款的决策。
我国小微企业的资金利用效率较低。
由于小微企业缺乏融资渠道和资金管理能力,导致资金利用效率较低。
一方面,部分小微企业融资后未能很好地用于技术创新、研发等方面,导致资金浪费;部分小微企业借贷资金用于短期经营或其他非生产经营活动,无法形成资本运作和附加值,也影响了资金利用效率。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促进小微金融的发展。
需要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优化小微企业贷款政策,降低融资成本。
还应加强对小微企业的信用评级体系,提高小微企业的信用可靠性,促进其融资能力的提升。
还应加强对小微企业的金融知识培训,提高其财务管理能力,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我国小微金融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我国小微金融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中国的小微金融指的是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金融服务的机构和产品。
随着我国中小微企业的快速发展,小微金融在我国金融市场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本文将从我国小微金融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1.相关政策的支持: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小微金融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以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融资需求,如设立专门的小微金融机构、推出小微金融产品等。
2.发展潜力巨大:我国小微企业的数量庞大,占据了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就业和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不可忽视。
小微金融机构可以满足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融资需求,促进其发展壮大。
3.创新模式的出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小微金融的发展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一些互联网金融平台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为小微企业提供线上融资服务,快速、便捷。
1.融资渠道不畅:目前,小微企业融资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融资渠道不畅。
传统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往往采取审慎的态度,很难获得贷款。
即使有一些小微金融机构和互联网金融平台兴起,但由于缺乏信用保障和风控能力,也很难有效地解决融资问题。
2.普惠金融服务不完善:小微金融的灵魂在于普惠金融,即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全方位、便捷的金融服务。
目前我国小微金融服务普及率不高,金融机构的服务意识和能力有待提高,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金融需求没有得到充分满足。
3.风险控制能力有限:小微金融机构和互联网金融平台通常缺乏风险控制和评估的能力,容易造成风险集中爆发。
过度的放贷行为导致资金的不良流动,不仅会给金融机构造成巨大损失,也会对整个金融体系造成冲击。
4.法律法规不完善:小微金融在我国正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
在合规、反洗钱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漏洞和不足,缺乏针对小微金融的专门监管措施。
三、分析与建议1.加强政府支持: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对小微金融的支持,加大政策倾斜力度,设立专项基金,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金融的投入。
我国小微金融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我国小微金融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我国小微金融是指针对小型和微型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是支持创业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微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为就业提供了大量机会,推动了经济增长。
我国小微金融发展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以分析和解决。
我国小微金融存在融资难的问题。
由于小微企业规模小、经营时间短、财务状况不稳定,传统金融机构对其信用风险较高,普遍存在审批严格、利率高、抵押担保要求苛刻等问题。
这导致了小微企业难以获得足够的融资支持,限制了其发展速度和能力。
小微金融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当前,小微金融机构数量庞大,但由于机构规模小、专业能力不足等原因,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一些金融机构注重短期效益,忽视长期合作和服务,给小微企业带来了诸多问题。
小微企业普遍缺乏金融知识和管理能力,需要金融机构提供更加专业、亲近的服务。
小微金融监管和风险控制需要加强。
小微金融领域存在一些风险,包括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等。
由于小微企业信息不对称,难以定价,容易引发风险问题。
当前,监管部门对小微金融的监管仍然相对薄弱,监管措施和制度不完善,需要加强监管力度,建立有效的风险防控机制。
小微金融行业还存在不规范竞争和高利润问题。
一些小微金融机构为了追求高利润,存在乱收费、变相收费等问题,给小微企业增加了负担。
一些小微金融机构之间存在恶性竞争,以低息吸纳资金,加剧了市场风险。
这需要加强行业自律、规范市场秩序,维护小微企业的合法权益和市场利益。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促进我国小微金融的发展。
政府需要制定更加宽松灵活的金融政策,为小微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和担保方式。
加大对小微金融机构的政策支持,引导其发展壮大,提高服务能力。
加强小微金融服务能力建设。
金融机构应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培训力度,提高小微企业的金融素质和能力。
金融机构应加强对小微企业的风险评估和管理,提高自身的风险控制能力。
加强监管和风险防控。
我国小微金融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我国小微金融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小微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小微企业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创造起到重要作用,而且能够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加快技术创新,促进社会稳定。
而小微金融是支持和服务小微企业发展的金融形态,其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金融风险的防范。
本文将对我国小微金融的发展现状及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一、我国小微金融的发展现状1. 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自2014年国务院提出“放开一扇窗、办一些实事”的小微金融政策以来,政府不断加大对小微金融的支持力度,包括组建了小微金融发展专项基金、设立了小额信贷公司等。
金融监管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小微金融的政策,包括简化小微企业贷款流程、降低融资成本等。
2. 金融产品和服务不断丰富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各类金融机构纷纷推出了针对小微企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包括小微企业贷款、信用贷款、融资租赁、保理等。
还推出了线上金融服务平台,如互联网小额贷款、供应链金融等,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了更多选择。
3. 各类金融机构纷纷加大对小微金融的投入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各类金融机构纷纷加大对小微金融的投入,包括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公司、互联网金融机构等,纷纷推出了适合小微企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1. 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突出由于小微企业的规模小、信用记录较差,以及缺乏抵押品等原因,导致其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突出。
尤其是在金融风险防范日益加强的当下,传统金融机构更加谨慎对待小微企业的贷款申请,加大了小微企业融资的难度。
2. 金融服务不足由于小微企业经济规模小、信息不对称严重等原因,传统金融机构往往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不足,如信贷审核流程繁琐、审批周期长、服务质量不高等。
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和发展空间。
3. 金融风险防范难度加大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金融风险防范难度也在不断加大。
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金融支持是推动中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就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首先,金融机构在对中小微企业进行融资时存在较高的风险偏好。
由于中小微企业的规模较小,资金实力较弱,其经营风险也相对较高。
因此,金融机构通常会对中小微企业进行较为严格的风险评估,这导致了中小微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面临较大的困难。
此外,金融机构在融资时,常常更倾向于向大型企业提供支持,这也导致了中小微企业在融资中的竞争劣势。
针对以上问题,应采取以下对策建议。
首先,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风险评估与定价。
在进行风险评估时,应更加注重中小微企业的特殊性,例如关注其发展潜力,深入了解行业环境等。
同时,将中小微企业与大型企业划分开,制定相应的融资政策,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加灵活的融资方式和条件,降低其融资成本。
其次,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
政府应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通过设立专项基金,提供低息贷款、担保等金融工具,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此外,金融机构应积极开展金融创新,推出更加适用于中小微企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如小额贷款、融资租赁等,降低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门槛。
最后,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培训和咨询支持。
中小微企业常常缺乏专业的财务和管理知识,限制了其融资能力和发展潜力。
因此,金融机构和政府要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培训和咨询支持力度,提供财务、管理等相关培训,帮助中小微企业提升自身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其竞争力。
综上所述,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虽然存在问题,但通过加强风险评估与定价、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以及加强培训和咨询支持等措施,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推动中小微企业的发展。
继续写相关内容1000字此外,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还存在准入权限不够清晰的问题。
中小微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常常面临繁琐的手续和限制,导致资金流动受阻。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建立更加简便和透明的准入机制,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的门槛。
金融行业的不足与提升方向意见
金融行业的不足与提升方向意见一、引言金融行业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之一,对国家和个人财富的稳定和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全球化和科技的快速发展,金融行业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不足之处。
本文将探讨金融行业的不足,并提出一些改进方向和建议,以期进一步推动金融行业的发展。
二、金融行业的不足1. 市场监管不足金融市场的不规范运作和缺乏有效监管是当前金融行业的重要问题之一。
金融机构和从业人员的行为不够规范和透明,存在不道德的行为和违法乱纪的现象,给投资者和市场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同时,尚缺乏对新兴金融产品的监管,会引发金融风险传导的问题。
2. 利益驱动导致的风险集中金融机构过于追求利润最大化和短期回报,导致风险集中于少数金融巨头和核心机构,削弱了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一旦这些机构遇到困境或错误决策,将对整个金融市场和经济体系造成极大的冲击。
3. 信息不对称和网络安全风险金融行业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客户在投资和理财过程中无法获得充分和准确的信息,容易受到误导和欺诈。
同时,网络安全风险也不容忽视,金融机构和客户信息的泄露和被黑客攻击的风险给金融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4. 缺乏金融服务的普惠性金融服务的普惠性是金融行业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然而,当前金融服务普惠性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对于农村地区和低收入人群来说。
金融资源的不均衡分配导致了贫困地区的金融服务缺乏,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
三、金融行业的提升方向意见1. 加强监管机构的职能和能力加强金融市场的监管力度,提高监管机构的职能和能力。
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加大对金融机构和从业人员的监管力度,加强市场行为规范和信息披露的要求,以提高市场的透明度和稳定性。
2. 推动金融科技的创新与应用利用科技手段,加快推动金融科技的创新和应用,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和普及程度。
例如,推动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提高数据的真实性和可追溯性;加强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构建更智能和便捷的金融服务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我国微型金融发展中的问题及其对策建议作者:黄佳怡来源:《财经界·学术版》2014年第14期摘要:微型金融是指对低收入群体提供的小额金融服务。
本文从我国农村资金供需状况出发,结合我国微型金融发展现状,深化其发展意义,探究现存发展中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针对我国微型金融发展的合理建议。
关键词:微型金融小额信贷农村微型金融机构根据世界银行扶贫咨询委员会(The Consultative Group to Assist the Poor,CGAP)给出的解释:微型金融(Microfinance),通常是指向穷人和低收入人群(Poor and Low-income Clients)提供的金融服务,包括小额信贷、合作医保、助学贷款、扶贫开发、保证保险和资金划汇以及其他的金融服务等。
因而,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微型金融的概念提出以来,发展中国家无疑成为了其发展的主要市场,并且逐渐将微型金融纳为传统金融体系的一个有益补充。
一、我国微型金融的研究意义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尽管城市化进程显著,但农村人口仍占有很大比重,并且农村人口是我国贫困人口的主要部分。
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现有国家级贫困县592个,全国贫困人口2688万人,其中扶贫重点县贫困人口1693万人,扶贫重点县贫困发生率8.3%(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办公室,2011),扶贫压力仍然很大。
自“三农问题”提出以来,我国加强了对农业、农村、农民的各项政策支持。
但基于长期留存问题以及我国金融业的特殊性,农村贫困人口并不能得到足够的金融服务支持。
另外,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科技与生产技术的提升,农村人口的生活需求、消费理念、理财与投资意识已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对于金融服务和支持的需求日益增加,需要多样化、优质量和高效率的资金与之匹配。
也正是由于金融服务供需之间的矛盾,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缓慢,极大的放缓了我国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转换进度。
而在我国,改善民生无疑是党建及政府工作的首要落实点,使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真正惠及百姓,成为国家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同时,面对日益复杂的世界经济环境,国家和政府领导人多次提出并强调了我国经济金融产业适应形势、自我改善及健康发展的重要任务。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发表了《关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若干问题》的署名文章,其中重点讲到了市场准入对于在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性。
金融业虽存在特殊之处,但仍需要扩大市场化力度,需要通过竞争促进服务改善,通过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帮助寻求当下小微企业、“三农”融资难、融资贵等老问题的解决之道。
可见,研究微型金融,因其与经济发展及民生状况息息相关,具有重大意义。
二、我国农村资金供需状况分析我国农村资金的外部供给主要来源于财政补贴、农村金融机构信贷、民间合作金融组织以及私人借贷。
下文将对财政补贴与农村金融机构的作用状况着重进行展示。
(一)财政补贴方面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财政拨款用于农业发展的比例几乎一直位于10%的水平以下。
即使是在2000年后我国GDP实现显著增长的阶段,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仍然很低且增速较为缓慢。
如图1所示。
(二)农村金融机构农村贷款及农村存款金额均在2001年-2012年呈增加趋势,但两者占全国存贷款总额比重仍然较低。
农村贷款占各项贷款总额百分比在2006年以前长期处于低水平且存在巨大存贷款比例差;近年来比重实现显著上升但仍处于非理想水平。
可见大量资金被投入了非农产业,农村信贷资金供给仍然不足。
如图2及表3所示。
图1:资料来源:根据2001-2011年《中国金融年鉴》相关数据整理图2:资料来源:根据2001-2012年《中国金融年鉴》相关数据整理三、我国微型金融发展历程及其现状(一)我国微型金融发展历程自20世纪90年代,外国微型金融成功经验被介绍到中国,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微型金融对于我国的扶贫事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地推动作用。
大体上,我国微型金融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1、实验阶段(1993年——1996年10月)我国的微型金融实践开端于1993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成立的“扶贫经济合作社”。
通过对成功的孟家拉“乡村银行(GB)”小额信贷模式的引进与学习,我国先后在河北省易县、河南省虞城县、南召县和陕西省丹凤县这些经济欠发达地区进行了扶贫试点。
而后,由同样是非政府组织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开展的扶贫计划经过两年的发展,也在我国17个省的48个县(市)得到推行。
2、扩展阶段(1996年10月——2000年)微型金融的运行主体转向政府,自1996年开始,中央多次召开会议,言明要积极稳妥地推行小额信贷项目,使得小额信贷扶贫项目显著发展。
这一阶段,我国在继续借助国际组织的援助资金之外,将国家财政和扶贫贴息贷款作为了项目资金的主要来源。
3、全面实行及推广阶段(2000年——2005年)我国微型金融发展出现重要转折点,作为正规金融机构的农村信用社在中国人民银行的支持下,相应日益增加的农村信贷需求推行小额信贷活动,逐渐在农村市场形成垄断地位。
4、探索阶段(2005年至今)随着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准入标准的放宽,民间资本和一些外国资本,逐渐进入到我国的微型金融市场中来。
探索新型微型金融发展模式以及深入推进金融体制改革成为当前新形势下的新任务。
(二)我国微型金融的主要类型目前,我国的微型金融主要有小额信贷、社区发展基金、贫困地区村级发展互助资金和农村资金互助社四种类型,而以小额信贷(公益性)为其最主要形式。
所谓公益性小额信贷,主要分为:政策性小额扶贫贷款和小额信贷项目两类。
前者主要由政府和正规性金融机构开展,以国家财政资金和贴息贷款为资金来源,而后者则是由民间组织主持的,以国内外的无偿资助为主要资金来源。
社区发展基金,则以社区居民为主体,吸纳项目社区居民的入股资金,居民既是使用者,同时也是监督者和管理者。
贫困地区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的资金与小额信贷同样来源于政府扶贫资金,不同的是其资金所有权归互助组织内的村民集体所有。
而农村资金互助社则是我国放松微型金融市场准入政策的新尝试。
可见,后三类方式虽然普及度尚不比小额信贷,但由于其成员可对资金共同管理、使用并享有所有权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对资金的使用效率。
四、我国微型金融发展面临的问题虽然我国在微型金融方面已经做出许多成功尝试,但总体看来,我国微型金融市场发展还不完善,归结起来,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覆盖率较小由于新设机构运行成本高、开设地区自然环境及经营环境差等原因,金融机构的开设缺乏积极性,已有机构也多分布在相对较为发达的中心村镇,使得偏远村镇依旧无法被覆盖,工作的进一步推进遇到很大困难。
(二)信贷服务仍回避农村及贫困人口我们知道,普惠性金融体系认同的是使所有需要金融服务的人,包括过去难以得到金融服务的更贫困和更偏远地区的群体,都能获得各种应有的金融服务。
而我国的普惠性金融体系和小额信贷仍处于初级阶段,小额信贷开展的利好形式并未真正给农村人民带来足够的金融支持。
由于发放农村贷款呈现的风险收益劣势,小额信贷公司仍多发放商业信贷,存在回避农村金融需求的现象。
农村中大部分有资金需求的低收入群体,需要经过一系列苛刻的抵押条件才能从金融机构贷到款或者根本得不到贷款。
公益性小额信贷仍主要以少数大型非盈利组织,如NGO提供,影响程度亦非常有限。
(三)风险防范制度存在缺陷我国金融市场尚不健全,起步较晚的微型金融更缺乏稳定性和可靠性,因此抗风险能力差。
针对传统的系统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和道德风险以及微型金融机构,特别是农村金融机构放贷主体自身的特殊性,更要着重对客户还贷能力、经济生产波动性等重要因素进行跟踪。
(四)盈利能力较弱由于涉农贷款单笔交易额度小,无法形成规模经济;放贷利率较商业贷款低从而限制了盈利空间;客户群体资信能力较差;机构网点覆盖面小,支付渠道不畅等多方面原因,我国农村微型金融机构盈利能力较弱。
营利性金融机构很难在农村地区进行持久性经营,市场资源配置功能进而使得大量优质金融资源不可避免地“逃离”农村。
(五)监管体系与政策扶持体系不完善国际上通过“巴塞尔”协定对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以及不良资产率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但对于微型金融机构,严格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管理却是不适当的,不但无法发挥其改善民生的重要使命,更阻碍了整个金融体制改革的铺展。
特别对于具有相当正面意义的公益性小额信贷机构,由于缺乏我国相关机构的正规监管、宣传和操作透明度的曝光,实则降低了其潜在影响力。
对资金具有需求的客户很可能因为信息的不对称错失借贷机会。
另一方面,缺乏政策扶持,民间资本对于公益性小额信贷机构的注入仍然微乎其微,公益性小额信贷机构的运营陷入两难。
五、创新微型金融的对策建议(一)扩大农村新型金融机构覆盖面政府增强扶持力度,鼓励新设农村金融机构,从资金、税收、物资、人员、设备等方面上进行支持。
增多基层网点,夸大网点辐射面,缓解金融机构网点分布不平衡的现状,推行机构人员轮岗制,保证偏远村镇服务。
增设农村金融服务流动宣传站。
(二)完善农村金融的风险防范制度农业作为弱势产业,农民作为缺少雄厚资金保障的低收入群体,缺乏有效的风险分散和保障机制,因此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制度势在必行。
一是组织机构员工定期培训,提升员工素质及业务能力,防范操作风险。
二是建立金融机构内部控制体系,加强内部监管,形成专业有序的问责体系,同时建立相应奖惩制度,注意实行部门隔离,降低金融机构内部风险。
三是建立稳健的信贷政策与流程,对客户进行详细的贷前了解,降低不良贷款率,设立信贷监管与跟踪机构,完善客户档案。
四是做好贷款损失准备。
五是向农户等贷款者进行贷款知识宣传,培养其守约精神,提高其还款意识,以避免贷款者脱贫后返贫的恶性循环。
(三)提高农村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为了提高内存金融机构的竞争力和普遍性,必须降低其经营成本,提高盈利,不断推出新的、高质量的、符合农村现状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
一是进行管理技术创新,引进先进管理经验,形成规模有序的管理模式,从而降低金融机构内部营运成本。
二是进行科学而灵活的产品设计与定价,根据市场特点及客户需求及客户能力等具体情况,根据借款者的资信程度设计不同期限与差别利率的金融产品,从而建立适合于借贷双方的合理价格,形成均衡利率模型。
三是注意金融机构本身形象及金融产品的宣传和推广。
四是积极与公益组织、民间资本进行合作,拓展融资渠道。
(四)建立健全微型金融机构监管体系和政府扶持体系在保证微型金融机构健康运行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富有弹性的监管指标和体系,从而增强微型金融的经营创新与活力,促进微型金融的发展;建立针对微型金融机构特殊情况的监管部门,明确监管原则,特别对公益性组织以及民间合作金融组织的资金用途进行监督与公布。